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小学生教育案例精选(九篇)

小学生教育案例

第1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字:特殊家庭;小学生;分析;思考

一、背景

某小学学校规模较大,学生来源基本相同,大多为附近小区的住户的子女。有一名二年级男孩子十分调皮,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上课经常傻笑,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作业几乎不写,即使是写也是一塌糊涂。老师们对于这个孩子的作业和成绩常常是抱怨有加。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班主任老师经过了解,知道了这个学生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分居多年,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缺少管教,因此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怎么听爷爷奶奶的话,爷爷奶奶也感到束手无策。该学生的个人卫生也比较差,衣服比较脏乱。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之后,老师对他就一直比较关注,也常常关心他。帮他搞好个人卫生。显然是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现在的这些问题,包括了生活上的和心理上的都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从小失去幸福家庭的生活,失去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关爱,使幼小的心灵在无形中留下了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而同时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不能细致地照顾到孙子,对于他的个人卫生也没有太大的重视,于是使得他平时在学校里邋里邋遢。

二、解决办法

班主任老师一直在思索要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一种方法是与他交朋友。经常给予他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上积极启发他,帮助他。课后从生活上给予关心,没有本子给他买,缺少课外书也买给他;雨天给他雨具;天冷提醒加衣服等等。另外,安排他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鼓励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但是这对于老师的时间要求很高,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种方法是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这需要学生很好的配合老师,而这是最困难的。

第三种方法是与他的爷爷奶奶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年级比较大,对于这一方面也不是很了解,也很难弄清楚,同时也存在着沟通的问题。

三、启示

班主任老师细心观察学生,及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且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行为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本身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忙。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以后的小学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观察每个孩子,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作为小学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积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老师的努力,他的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孩子,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老师的下一步的打算是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直到他能够真正跟上班级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我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但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似乎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上节课批评她,下节课他已经忘记了。表扬他时,他高兴得不得了,但五分钟后又搞小动作或说话了。于是,我找来了他的家长。据他的家长反映,在家里他也是这样的。家长认为,可能跟他从小身体不好,家里对他没什么要求造成的。

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不好,要慢慢帮助他改掉。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习惯。所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影响他,我要求同桌在小A“犯错”时及时提醒他。我想通过学生的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他的习惯培养好。在给他换同桌的时候,我找他好好地谈了一次心。告诉他,别的同学是多么的专心学习,学习成绩也是那么的优秀,要他向别人学习。同时,我在班里也树立起他同桌的威信,让全班的同学都羡慕小A,有个这么优秀的同桌。果不其然,小同桌的魅力是无穷的,小A一有点小动作,他同桌就会马上制止。在他同桌的帮助下,小A犯错的频率降低了,红花榜上的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利用这个孩子的上进心,我乘胜追击,及时肯定他的进步并且鼓励他,让他做了小组长,他也非常开心。

小A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我觉得在培养学生的习惯的时候遵循了三点原则,以下就是我的简单阐述。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比较差,如:坐姿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文明礼仪的养成,爱卫生,爱整洁……对于这些我一点也没有马虎对待。首先,老师要做得好,班里树立典型,同学间进行评比,看谁做得最好。一个月评比一次,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都有小奖品。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小A这样比较有灵性的学生,教师就要采取潜移默化式的,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思想上使其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当然在小学阶段,老师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三、学校家庭,和谐统一

第3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

1.引言

目前,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一线体育教师的积极探索下,案例研究正逐步成为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体育教学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使体育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策略,使体育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并驾齐驱。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案例设计法。

3.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

3.1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在案例的策划准备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价值意义所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为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准备。通俗说指定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3.2分析研讨,拟订方案。

在建立案例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讨论,初步拟定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设计的方案,组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

3.3亲自动手,撰写案例。

方案确定后,就进入案例的撰写阶段。在对案例素材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多角度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进行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时要做到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描述真实具体,详略得当,情节跌宕起浮、合情合理,素材取舍适当,案例构思巧妙,文字简洁生动,文笔表达流畅。

3.4总结反馈,分析评价。

在案例设计的总结阶段,要根据案例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分析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误的地方,总结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需要把它总结深化,提高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实现质的飞跃,以便指导后继的教学实践。

3.5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的构成要素。

3.5.1鲜明主题。

体育教学案例总是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借助主题反映事件的内容或形貌。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个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5.2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亦即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一般三言两语即可,不要啰唆。主要描述事件的大概场景,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问题。引言可以起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目的是使读者做好阅读上的心理准备。

3.5.3案例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任课;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5.4细节描述。

主题确定后,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细节描述是整个案例的主体部分,切忌在叙述上简单化、表面化,特别是一些戏剧性的具体情节,这就要求教师在撰写时要尽可能地进行详细描述。

3.5.5案例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思路,描述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还要交代最后的结果,即采取多种形式的某种教学措施后的即时效果。它不仅包括学生反应,还包括教师的基本感受,因为让读者了解或知道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解。

3.5.6分析点评。

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内容,撰写者要有一定的观点和分析,尤其是对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评述、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点评时,要在叙述、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3.6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评价的指标。

尽管目前对案例的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当前体育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其评价“标准”至少应该有如下两个方面。

3.6.1对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

从整体看,中小学体育案例撰写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选题的本土化、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布局的合理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案例决策的针对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案例素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翔实性;案例表述的逻辑性、可读性和流畅性;案例撰写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3.6.2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

对中小学体育案例使用的评价,主要是从“案例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思考讨论题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程度、体育理论知识动作技术技能分析的深浅清晰程度、课堂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3.7中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设计注意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的兴趣,案例设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7.1注意案例的广泛性。

成功的案例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或案例库中现成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大量阅读资料,将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案例搜集起来。在搜集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吸收进来。这既能增强案例的广泛性,又可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3.7.2在案例中故意设置悬念。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路径,从而检验和实践已学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恰当巧妙地在案例里设置一些不同的悬念或陷阱,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已学过的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设置悬念,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展开了讨论,巩固了学过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7.3案例要能引起争议,有分析阐述。

案例内容越是有争议,案例的层次、角度越复杂,越能引起师生的思考与共鸣,激发学生的争议与讨论,才能碰撞出思想火花,更进一步地引起大家的思考。因此教学案例写作,不仅要对故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而且要有教学事件的深刻阐释;既要把日常的教学现象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要解析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教育本质。这样在有争议又有分析的教学案例中,能引导学生多维度、多侧面地展开思考,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更加深入、热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7.4加强案例库的建设管理,并及时调整与更新。

案例选择离不开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则为案例库建设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对搜集的案例进行筛选和整理,制作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形式多样、体系严谨的案例库,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第4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具备从事现代幼儿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实际教育工作能力,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这就要求在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系统化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又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训练。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教学目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环节引入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创新方法。本文将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课程论》为例,分析案例教学在该门课程中的实施与运用。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及意义分析

1.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英文单词为“case”,汉语中可译为“个案”、“实例”。现代大学建立后最早有系统地应用案例教学的学校,首推哈佛法学院。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新任院长蓝德尔(C.C.Langdell)Kima11(1995)首倡案例教学法。1890年案例教学法扩展到其他大学法学院,后又延伸到医学教育领域。1984年“世界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应用学会”成立,案例教学法大量且广泛地为许多专业教育所应用,更受到以“教学”为专业的师资培育领域高度的重视和应用。所谓“案例”,是对真实事件的叙述,这项叙述包含了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困境或问题,以作为分析、讨论、做决定、问题解决等的基础。①

对于案例教学的概念,中外学者众说纷纭。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协会主席John Boehrer教授说:“案例教学是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的过程。”我国学者郑金洲在《案例教学指南》中的定义是:“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台湾学者张民杰认为,案例教学有三个要点,分别是:“强调借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强调师生互动及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强调与教学主题相关概念或理论的了解及高层次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目标的实现”。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我认为,在《幼儿园课程论》的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就是以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案例为教学材料,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不断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既具有宏观性和较强的理论性,要从理论上阐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实施与评价,又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具体性,要具体分析不同类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设计与组织原则,指出教师应采取的科学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可以说,它既要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原理具体化,又要对学前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进行统筹和综合。学习这样的一门课程,对于我校二年级学生来说,会面临着诸多困难。而案例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首先,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均是真实的教育事件,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案例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再次,案例教学还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例如,在学习“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这一内容时,我首先呈现了一个中班教学活动“地球上有什么”的活动目标和一些幼儿教师对此活动目标的认识看法。接着提出问题: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确立幼儿园课程目标?怎样表述课程目标?随后,让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全班讨论。这时学生面对着案例问题的挑战,需要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在案例的讨论学习时,学生可听到其他同学及教师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有助于培养接纳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态度;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也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相长。最后,案例教学能增进师生的关系和互动,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实际教育教学情境的感受。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程序

在《幼儿园课程论》的教学中,我尝试用下面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1.选编案例

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或编写案例,这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以幼儿园、日常生活、新闻、杂志、报刊等为来源,进行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选择或编写的案例应尽可能符合这些要求:案例选择要贴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要求;案例的长短要配合教学时间;案例的叙述要清楚明确,有连贯性和整体性;案例要有真实情境和必须面对而难以处理的困境,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挑战,并使案例成为班级讨论的重点。

2.熟悉案例

教师要对教学案例本身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了解,要对案例各项内容了若指掌,并且在教学前阅读许多与案例主题相关的文献。例如,在学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时,我选择了原教材上的案例:小雪希望加入“过家家”的游戏,但被拒绝。一个小男孩以送“煤气工人”的身份顺利加入游戏,经过教师的启发,小雪以送生日礼物的“朋友”的身份加入游戏。针对这个案例,教师首先要了解案例事实,记住案例内容的各项细节,如“小雪第一次是怎样请求希望加入游戏的?小朋友怎样拒绝的?小男孩扮演什么角色得以顺利加入游戏?教师是怎样引导小雪的?”其次要准备研究议题,教师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如:“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和掌握了怎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这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哪些活动来帮助发展其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

3.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时间的设计、案例实施方式的设计、讨论方式的设计(例如:小组分组案例讨论、全班案例讨论等)、学生作业的设计(例如: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案例讨论报告、案例心得报告)等。教师还要构思案例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预测学生可能的反应,思考如何给予回馈反应的问题。

4.实施教学

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主要工作:(1)呈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多以口头描述、文字叙述、多媒体展示、真实情境表演等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感知使学生尽快进入特定的教育情境中。(2)确定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我认为,每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缺点,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可以与其他教学法混合使用。根据《幼儿园课程论》的学科特点,我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方法一,先进行案例教学,刺激学生在随后的学习中有更好的思考,再把在案例讨论时的观点和主张与后来讲述的理论和原则做一一对照和比较;方法二,先用讲述法教学,再使用案例教学,即学生先了解相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后,再呈现案例,针对案例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或寻求问题解决;方法三,先用讲述法讲解一部分原理知识,随后使用一则案例,再讲述另一部分原理知识,施以案例教学,最后总结。(3)做好相应的课堂组织工作。例如,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分组案例讨论的实施程序和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同时在学生讨论时巡视,小组分组案例讨论之后,留短暂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对下一次讨论的改善建议和补救措施。

5.课后撰写分析报告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反思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课后,教师会安排学生撰写分析报告,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报告再做相应指导。

三、案例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

1.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先要了解学生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当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时,教师才能迅速找到原因,如,该学生是在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时感觉到不适当和不安全,还是因为不习惯于表达自我的想法,或是因为胆小,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等等。只有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找出方法帮助学生跨越各种困难的鸿沟,积极参与讨论。

2.教师是倾听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认真倾听和理解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教师还应利用一切方法促进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可以重述学生已说过的话或说出所知道的事实和意见,使案例讨论顺利进行。但要注意,老师的重述旨在对讨论的议题做更清楚的阐述,而不是下定论,不应增加学生发言的内容,更不应对学生的观点提出同意与否的意见。

3.教师应该对教学不断反思

实施案例教学,会遭遇到许多的问题或困难,为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促进专业性成长,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例如,我确实熟悉整个案例了吗?我是否已查阅并深入地思考过与案例相关的资料?我是否已经思考过所探讨议题的有关解决方案?我怎样做会更好些?我是否做错了什么?我应该怎样改正错误?……这些反思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最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4.师生间应是良好的合作交往关系

对案例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交往关系。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时师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平等对话,这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可以说,师生的合作交往关系是关乎案例教学法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以上是我以案例教学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初步尝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素质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在这样的教学尝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如教师可能缺乏案例讨论的技巧和经验,难以应付开放和多元的讨论方式;学生人数众多,无法让多数人畅所欲言;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未能有效针对案例议题深入讨论,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注释:

①[台湾]张杰民.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3.

参考文献:

[1][台湾]张杰民.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艳岭.试论案例教学法[J].北京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3).

第5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开放教育;网络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开放教育概述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起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在我国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没有国外那么普遍,并且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长期以来,我国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课堂案例教学法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

(二)开放教育概述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普遍认为开放教育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亨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开放教育可以在远程教学、也可以在面授教学的条件下进行,但相对于面授教育,远程教育更适宜于实现开放教育。

二、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开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理念是和案例教学的理念一脉相承的,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案例教学的真谛与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由于案例素材都是来自于现实,学生通过对案例中所描述问题的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一种模拟实践,有助于学生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在职学生,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是带着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走进课堂。案例教学让他们把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案例教学既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疑问和难点。

(二)网络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基于网络案例教学的优势与传统面授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相比,其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开放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不可能抽出很多时间来上学授课,而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由于没有授课时间的限制,任何学生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发到讨论区,所以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且可有效解决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时间的冲突。二是学习的灵活性强。网络案例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且讨论的内容都会保留在网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深入讨论。三是互动性好。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课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由此,学生的满意度将大大提高。四是对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大。利用网络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案例教学规模可扩大到约100名学生。

三、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关于案例教学法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章层出不穷,可是各类文章都是单一针对课堂案例教学,或者是单一针对网络案例教学进行的。但是,在开放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上,我们应该将课堂案例教学和网络案例教学结合进行,使工商管理学科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

课堂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也有只把案例作为理论的例证使用的。这里我们只对讨论法的实施操作规程作一概括讨论,以便自如地运用案例教学。具体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

1.阅读分析案例。案例教学首先是下发或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据该案例教学指导书指导学习者对指定学习的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习者思考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以8~10人为最佳,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可按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高见,也可将几个有关的问题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分析讨论阶段成员自行做一些简单笔记是有益的,把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见解、合理建议记录下来,对于有纷争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

3.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全班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它一方面讨论解决小组讨论阶段各小组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引导的讨论问题。

为了使全班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4.总结评述。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评述。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作全面总结。对讨论中出现的好的分析思路与独特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案例学习报告,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一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二)网络案例教学的设计实施

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可表述为“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或网上协作-案例小结-评价”六个环节。

1.案例。实施案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选好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在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中,我们强调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实践性;二是启发性;三是典型性;四是目的性;五是篇幅适中。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案例之后,根据授课的进展程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并在网上设立教师资料区、留言版、公共讨论区、小组专用讨论区、答疑室等不同形式的交互区,以此设计学习情境。

3.在线讨论。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小组交流和总结交流进行。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网络案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它有助于理顺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廖秋林。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9)。[2]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3]王世卿。案例教学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第6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 CDIO; 机械类专业;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133-001

1.引言

21世纪的中国,“创新驱动”是产业升级换代、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教育的创新也不能滞后。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教育的深层次改革,指出在创新教育中存在“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则颁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表示要“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而创新教育离不开教育改革,离不开专业教学。只有学生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技能比较强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创新。针对“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这一弊端,将案例教学与CDIO理念引入教学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点,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

2.目前案例教学实施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2.1目前案例教学实施模式

目前案例教学的实施模式是:1.案例在实施之前提前给学生进行布置;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探讨;3.教师进行点评;4.形成最终性报告。

2.2存在的问题

2.2.1目前案例教学模式只适合小班教学。目前案例教学模式虽然开放性、互动性较好,但该模式面对的班容量一般不宜过大,人数不应超过一个自然班(30人),否则,组织实施困难、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该种教学模式在河北工程大学:“CDIO项目”(一般每个小组为15人左右)实施效果较佳。

2.2.2对于工科专业大班教学目前案例教学模式不适合。但目前案例教学模式适宜在小专业、人数较少的专业进行实施,效果相对较好。但对于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工科专业而言,学生专业人数较多,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年招生324人,2015年招生240人,以30人为一个自然班,2014年合计11个班,2015年合计8个班。以2014年教学计划将11个班分为三个教学任务,每个任务不少于三个班,人数一般在90人左右,并且在阶梯教室上课,无论是人数还是教室不适宜开展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2.2.3目前案例教学只局限于讨论完毕即结束而没有进行深层次挖掘,仅仅停留在最终教师点评,学生形成最终性报告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仅仅是对此有感性认识,如果能够对此案例进行进一步挖掘,如改变参数、改变方案等,然后让学生再次进行课下学习、巩固,对于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会有一定帮助。

2.2.4学生实践能力及搜集资料、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相对薄弱。在将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后,大部分学生可能会从网上找一些资料,而对于运用中国知网、维普或者万方等专业数据库进行资料搜集、挖掘等方面还存在欠缺。同时,由于学生实践环节得到的锻炼较少,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能力对案例帮助较少。

3.基于创新教育和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案例研究

3.1按照创新教育和CDIO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以符合工科专业的需求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理念服务的能力。对于案例教学的选择任课教师一定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实施。同时,案例的选择要考虑本门课程的特点,同时要兼顾综合性,尽可能设计一些贯通性案例、综合性案例。

3.2针对机械类专业大班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案例实施的效果

对于机械类专业大班教学,进行案例教学应灵活进行。如将大班教学划分为不同组,以组为单位将学生在QQ群内形成不同的学习组,在学习组中教师提前将案例布置下去,由同组同学在学习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都要进行发言,形成小组报告。任课教师将各小组讨论报告放到课堂上,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任课教师最后点评。点评完毕,各小组根据其他小组的小组报告优化自己的内容,形成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并重。此种方法解决了大班上课人数多、场所局限等问题,但教师的课堂之外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需要相关方面给予考虑。

3.3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与普通的教学不同,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及额外的工作量。同时在案例教学中任课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基于最后的成绩,可能与现有评价体系产生矛盾。因此学校管理层应该根据案例教学新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以便教师更好的工作。

3.4将CDIO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第7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我国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实施通识教育作为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通识教育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提出来的,是指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通识教育的引入正在引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一些问题也已经带入通识教育的教学,并以更加尖锐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例如,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太少;教师讲授照本宣科,不重视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忽视知行统一,不关注人的修养完善等。就此现象,有学者敏锐地指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重视课程设置轻视教学过程”的问题。〔2〕

相关的研究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有调查显示,“在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有8.4%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并且自己的学习兴致高,有64.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般,有26.9%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觉得教学死板,缺乏创新精神。”〔3〕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我们当前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是非常低的,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同,对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做保证,再好的理论都会流于形式,成为纸上空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的教学过程比课程内容更为重要。

那么,通识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基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适合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情感的唤起、潜能的激活和人格的塑造。

第一,情感的唤起。与专业教育相比,专业教育注重知识传承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而通识教育关注的是人的性情,注重学生情操的陶冶和品味的提升,这就要求通识教育的教学应该是重在熏陶、重在体验,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体验人生价值,体验理性与智慧之美,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未来前景的欣赏、向往之情,以此为起点,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全人”教育。

第二,潜能的激活。与专业教育相比,专业教育侧重的是专业知识的灌输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这决定了专业化的教学更多的是从教的角度出发,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入手,而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发现长远发展的机会,因此,潜能的激活是通识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三,人格的塑造。与专业教育相比,专业教育带有非常明显的专业性、职业性甚至功利性的倾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通识教育正是要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因此,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更多地针对学生的心灵和人格的培育,追求思想、知识、精神和人格的完整与统一。

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希望就通识教育中很多教师正在使用并初见成效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介绍,并以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与通识教育基本的理念相契合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原指讨论的方法与方式,其认知前提是“智慧无法告知(Wisdom can’t be told)”。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学生积极地思辨与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的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4〕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更加契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案例教学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从具体的情境入手展开教学活动,借助案例搭建起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践的平台,并引导学生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提升。因此,实践取向是案例教学法鲜明的特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有机地整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打破了学科专业的壁垒,更加符合通识教育求“通”不求“专”的出发点。

2.案例教学法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不是将现成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一些情境的设定,借助案例模拟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与研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探讨,可以对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教学法对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和创新性非常有利。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堂的运用主要是借助问答的形式进行,在教学中,学生要与教师、同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既要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反思,寻找真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分享,学会信息的捕捉与整理,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风格,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非常有益。

3.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自主权,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案例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案例教学法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案例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可以帮助学生寻找积极的自我,思考学习与生活的意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这也符合通识教育中人文关怀主体发展的追求。

三、案例教学法在通识教育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5〕案例教学法在通识教育中的运用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课前准备。案例教学法的课前准备一方面是指案例素材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案例问题的设计。案例素材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教学需要选取有价值的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意味着一个理想的案例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而非杜撰的,这样的案例才会生动有趣,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第二,典型性,案例必须能够反映一定问题,并且能够说明类似的情况,这样的案例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获得更多的启示;第三,挑战性,案例中要包含有一定的问题或疑难,郑金洲先生曾指出,“只有那些含有问题、矛盾、对立、冲突在内的事件,才有可能构成为案例,简单的‘白开水式’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之为案例。”〔4〕

在选择素材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问题的设计,要围绕着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分步骤有计划地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从问题的表述到学生有可能做出的反应都要进行细致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实施中从容应对,引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方向。

2.课堂实施。包括案例的导入、展开、总结三个环节。第一步:案例的导入,通常有四种方式即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多媒体方式和真人模拟方式。单纯的口头表述不利于学生把握细节,真人模拟准备工作比较麻烦,这两种方法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比较常用的是口头加书面或者是口头加多媒体的方式。口头加书面的方式要在课前将书面的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安排学生课前阅读,并思考预留的问题,课堂上再通过语言描述,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案例的情境。口头加多媒体的方式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条件,可以运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呈现案例,也可以通过文字形式以精炼的语言、醒目的板式向学生呈现相关的数据、事实材料,其中穿插教师的语言提示,有声有色地向学生展示案例内容。

第二步:案例的展开,这是案例教学最核心的环节,以对话为主,由教师主持,包括提问、讨论、陈述、辩驳等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布置任务明确规则。为了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间、进度,教师要把小组划分、讨论时间、讨论的任务、发言时间、发言顺序都给学生交代清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并与小组内部其他成员分享。

二是互动交流小组讨论。可以通过临时分组或自愿结合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指定或推选一名讨论组织者,由组织者带领小组成员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并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看法,小组讨论的最后环节,要确定一名小组代表,将小组观点整理归纳,准备参与班级的集体讨论。

三是代表汇报集体讨论。各小组代表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讨论的汇报,要求小组代表在汇报过程中要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洁、清晰、流畅。在小组代表汇报之后,各小组之间就可以针对各自的观点、论据进行提问、辩驳和讨论。

第三步:案例的点评。严格地说,案例点评并不是在讨论之后进行,应当贯穿于整个讨论过程之中,尤其是在学生的讨论与教学目标有偏离或讨论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在讨论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是要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在这个阶段,可以对案例中包含的理论进行揭示,强化前面所讨论的内容,也需要指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表现出的长处与不足。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点评主要是针对学生讨论的思路、角度、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途经等方面,对案例讨论的结果不要做简单的对错评价,要本着鼓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参与的原则,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实践中对于类似问题的普遍解决办法,这些观点与方法不是作为标准答案呈现,而是作为与学生分享、供学生探讨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四、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师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通识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去准备适当的案例,并且要保证以一种适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学过程也承担起了一份责任,要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要拿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法复杂、耗时,教师必须通晓本专业、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够使案例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很多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暴露出底气不足方法不多的问题,就更加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对教师教学功底的挑战和锻炼,其工作量与难度均远远超出讲授教学。

第8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实施程序 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是指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并加以比较、评估和选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方法改革,也是德育课本身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既有利于提升德育课的课堂效果,又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教师选取、展示案例

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德育课的案例可以来自课内德育教材及教参中的案例,也可以来自课外,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进行案例精选与积累。无论选择什么案例,教师都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学情,首先做到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的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恰当的案例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要有真实性。选择真实的事件作为案例,既能显示教学的严谨性,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有时效性。把当前的时事热点作为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四是要有典型性。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案例的展示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通过QQ群、微信群,设置学案,学生在学习群中讨论学习,教师实时答疑。也可在课堂中将选好的案例以讲故事、场景模拟、小品表演或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提问、学生交流讨论案例

这是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的选择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量身定做”“精心打造”的案例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师既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观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也可以集体讨论,个人竞争发言。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问题要精练、具有层次性;要考虑学生认知的差异性,统筹兼顾,保证所有学生得到发展。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互动参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如何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尤其是思想上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彼此尊重、倾听和沟通,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把案例的内容与相关的理论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积极地思考、大胆地交流,即使学生的讨论有所偏差,教师也不要立即给予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我更正,这样既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又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既能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3.师生总结、点评案例

学生讨论后,教师要做出总结,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要有驾驭案例的能力,要把控学生的讨论,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运用上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的总结评价很重要。要注意:第一,总结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特别要明确指出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重点还是突破难点)、学生应该树立的思想观点和深入思考之处;第二,对学生交流表现做出总结,对学生独到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看法,教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学生讨论的不足之处要指出来,给予点拨和指导,对小组协作能力予以肯定和指正,以利于团队更好的发展;第三,对课堂时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及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心中有数,总结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其更好地参与下一次案例讨论。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防止“案”“理”脱节

教学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德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不能只关注案例本身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提炼与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备课的真功夫,又要有驾驭案例、掌控课堂的能力,将“案”与“理”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2. 讨论时间的控制

在教学中,讨论环节的“预设”往往与“实作”有所差距。学生较多,观点不一而且容易跑题,还有可能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而争论不休,这就要求教师在时间上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控制好讨论时间,掌控好课堂教学。例如可以限定每个小组讨论和总结的时间,并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3.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案例的展示方式形式多样,不再是教师单一的口述讲解。多媒体在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微课、教学平台、微信群、QQ群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德育案例教学提供了平台与技术支撑,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主体的把控

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在备课环节除了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情,不同班级学情不同,同一班级不同学生实际情况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使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同班级教学案例的设置也应有所不同,同一班级案例的问题设置也应难易兼顾。

总之,在德育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果,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去积极探讨、不断总结,才能彰显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1).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小学生教育案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