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精选(九篇)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1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对策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目前,理论界对财务风险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很多文章来看,笔者认为下面这个定义还是得到普通接受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1.筹资风险

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

2.投资风险

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4.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任何一个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必须通过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赢利性是企业的首要特征。作为赢利性组织的企业,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盈利。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追求的是把自己做大做强,进而提高竞争能力。可以说,对现代企业来讲,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其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数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的更新设备、技术和工艺,并不断提高各种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改进技术和管理,而这一切离不开资金。因此,企业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筹集资金问题。

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了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效,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就可能实现其经营效益目标,避免财务风险。但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内外部因素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失控,负债资金使用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就产生了筹资风险即财务风险。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汇率上升有可能对我国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由于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偏高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现阶段,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国有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因为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再者由于生产的需要与流动资本的限制,在生产规模扩张时必然占用供货单位的资金,造成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当供方索债紧迫时,也会给本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3.企业赊销、垫资比重加大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和产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和垫资的方式销售产品、承揽工程。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和垫资,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

4.企业收益分配政策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不同成长与发展阶段所采用的股利政策也不同。其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状况的判断和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例如,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则说明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此时企业经营风险高,有投资需求且融资能力差。另外,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如果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

5.企业内部财务监审制度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现阶段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6.企业理财人员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7.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会和利用他人的资金经营自己的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经营策略和运筹财务的艺术,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偿债能力受损,陷入困境。

因此,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对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并从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入手,采取合适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设计如何应对方案,否则风险来临时,企业毫无准备,必然会招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2.制定科学的投资和资金计划

对新项目投资要准确测算项目资金需求,防止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实际资金需求超出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缺口。在生产经营中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从严控制款项的收支。按订单采购原材料,科学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同时,企业在年初制定年度预算时,要预测全年现金流量,预算资金缺口,提前准备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3.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企业必须立足于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方法,并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4.负债结构要合理

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好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流动比率不低于1:1,最好流动比例保持在2:1的安全区域。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获得清偿能力的机会越大,债权越有保障。因此,企业应根据需要对长期、短期借款合理安排,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应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进行必要的还款计提,以免债务到期日无法偿还,带来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生存。

5.负债规模要适度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负债总额和资产负债率,做到适度负债,量力而行,随时衡量自身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等,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企业所有者来讲,当企业资本收益率大于筹资资本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利,但资产负债过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为筹资带来困难,对债权人来讲,资产负债率越低,风险越小。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理想是控制在30%-50%左右。

6.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例如,在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它企业。采用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时,选择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销商。采用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他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的基础上,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选择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性投资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承受风险得到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一般而言,股权性投资远大于债权性投资的风险。

(3)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较大得到投资项目,避免因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在多种经营方式下,一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以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企业对外投资多元化是将资金投资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财务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可以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也可以建立风险基金,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总之,企业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财务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的作用及影响,掌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正确识别、衡量和方法财务风险,形成正确的风险观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财务风险防范不仅可以识别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而且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现状,促使企业树立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因此,在各阶段,企业应不断丰富、完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系统,从而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绍兵主编:《财务风险机理与机制分析》,立信出版社.

[2]周爱丽:企业财务风险浅析[j]财会研究,2004(3).

[3]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

第2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银行 财务风险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一、 为什么会产生银行财务风险

1、 财务风险的概念

从狭义角度上来讲,银行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财务结构不合理所承担的风险。从广义角度上来讲,财务风险就是银行在各项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无法预料或控制的原因影响了财务状况,让财务状况有了不稳定性,让这些可能造成损失的情况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表外业务风险构成了银行财务风险。

2、 为什么会产生银行财务风险

(1)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银行的财务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而且充满变化的,很多存在于银行管理之外的因素对银行财务管理和产生都有着极大的影像,比如说,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等等。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为了避免种种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银行必须要建立一个灵活的财务管理系统,但是,因为银行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因此,很难创建出一个健全的,完善的能够面对大部分问题的财务管理系统。

(2)控制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完善

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上的建设在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依然没有依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没有让它更加的系统、程序化。会计内部控制还是不能作为一个个体,是分解到各个管理制度当中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等都无法达成统一的关系,这样就导致计划部门做得只是资金的筹集工作,信贷部门在扩展规模上运用资金,会计部门就为资金账务处理而核算,三者完全分立,这对高效运营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阻。

二、我国银行财务风险的现状

银行的发展建设的是否完善和国民经济的稳定进行有着莫大的关系,现在的银行虽然历经了常年的整治,但是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的,财务风险很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问题上。

1、 银行不良资产率过高

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概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这个数字的排名基本处于世界前一百名的行列中里,我国的银行除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不良贷款以外,由中小企业带来的信贷风险也非常的大,这对于银行的生存,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发展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银行在承受信贷风险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各个银行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

2、 银行的资本金太少

至2008年年初,我国的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百分之七点一,为了增高平均资本充足率,国务院动用了四百五十亿美元,但这也仅仅让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百分之八,而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只达到了百分之五点五四,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仅为百分之一点四四而已。

3、 银行的经营方面,表面盈利,实际亏损

1993年财务体制进行了改革,把大量的应收,却没有到账的利息作为收入记账,将银行的账面盈利夸大了,另外,我国的呆账准备金计提的方法是按照风险资产状况,分别的提取零到百分之百的呆账准备金,一律按照贷款余额提取百分之一,这和国际通行标准不能相结合,因此,我国的银行的盈利质量很低。另外我国的大型银行,比如商业银行,建行等都是股份制的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上必然存在着分离的情况,也就必然有问题的产生。这些银行的董事会、行长阶级的管理层就构成了银行的高级层,因此,他们的管理能力,风险偏好对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十分强大的导向性。

4、 仅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业务处理功能重视,忽视数据分析

人们总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其业务的处理功能上,对于数据分析还有决策上面的能力完全忽视。

和传统的财务管理组成的内容相比较的话,信息支撑系统、信息支持系统、信息决策系统、信息分析系统分别组成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个大银行现在的现状就是,重视前台服务,忽视后台管理决策系统,所有的工作都是为荣这柜台业务处理和自动服务系统来转圈的,决策和分析系统仅仅作为一个小部分去处理,这样的做法,就让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不出来一些相关的数据处理信息,决策建议等等。

5、 不能快速的对使用软件进行开发升级

通常,银行现在所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在各个银行的的开发部门完成开发之后,再使用于相对应的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但是这样的做法容易造成科技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相脱节,在银行体制的影像之下,科技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在信息管理部门的人不懂得信息技术还有软件开发,科技部门的人又不懂得金融的业务知识,这样的偏差就让业务部门对于引进掌握新的技术带来了很大的阻挠。

一所银行的某个零售系统,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把这个问题及时的反映给了技术部门,技术部门对这个问题进行检查,放入一个补丁,进行暂时修复,过段时间,又出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在按部就班做这样的处理,这份系统就一直处于修复的状态,从这个问题上就能看出科技部门只能为了满足业务部门的要求而工作,显得很被动,在金融业务现代化上没有办法做到主动出击,没有办法进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业务处理的水平上就会永远的落后。有很多银行把财务管理的系统外包给专业的软件公司来进行开发,当完成开发以后,这份工作就算结束了,责任自然也就没有乐,软件在后期就不再负责跟踪维护了,有的软件开发公司都已经倒闭了,银行依旧使用的这一套系统,在后期的维护上完全没有保障,这些情况都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对于银行的使用。

三、 对于银行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实行的防范措施建议

1、 将财务决策水平的科学化提高

不同水平的决策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和风险,在财务管理上来说,发挥银行所有的的有助于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特征,将不利因素分解掉,将运用资金高水平的利用起来,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银行必须讲过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考虑周详,尽量采取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来进行决策,绝对不能过分的主观。

2、 预算管理需要完善

预算是控制和评价的一种方式,是银行财务指标的预算,而且还是包括具体银行业务在内的全面经营管理的预算,包括营销部门的 预算,还包括银行资金回收即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预算,人力资源的预算等等,只有创建良好的全面预算体系,银行才能在规划、沟通、控制和业绩平加上创造多方面的功能,把风险有效的控制住,把银行发展目标和经营预算的关系有效的平衡,并调整内部流程,划分客户群及相应风险,加大价值链的产值。

3、 对银行财务管理实施信息化

为了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实施管理信息化,要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财务管理师银行管理的最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的融合。财务和业务处理是一体化的,让资金、信息都产生在同一个数据源头里面,采用信息技术让财务管理的集约化管理得到实现,它师现代信息科技时代在财务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银行的应用中,不管师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商,或者是结算方式上,信息化都是一迅速来占有市场的,但是,对于风险的估计一旦低估乐,势必会造成极重大的损失。

4、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银行需要在现有的员工中选拔出优秀财务人员,在财务业务的学习上进行专项的培训,让其尽快上岗,对现有业务的需求及时的添加人才。银行中最好应当实行个人客户经理制度,充分的发挥客户经理的职责,它需要了解综合金融理论,财务分析基础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还要有投资的能力,同时还得具备职业道德操守。要加大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信贷人员的岗位实行责任制,把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努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现状 原因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内容,其中筹资风险是由于筹资过程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筹资运用效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而使实际投资利润率小于预计投资利润率的风险。可以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离开了风险因素,也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我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低下,亏损较为严重,有的甚至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危险边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忽视财务风险是大多数企业经营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 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敢于冒风险。风险与收益同在,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高风险必然带来高收益。企业不敢于冒风险,那可能会失去很多契机,因为风险的存在,也会给企业带来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但同时,企业一定要学会控制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财务风险:

1、要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一是贮存流动资产,即在资产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变现资产。二是购入流动资产,即通过销售流动性存货来实现变动性。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运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2、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企业冒险总会存在风险,企业不能为了持续的追求高利润,不计后果,大肆投资举债,增加财务负担,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一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过度负债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利息包袱,而且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中断、阻塞、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丧失信誉,负责赔偿的风险,甚至导致破产。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不能冒生存受威胁的风险,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3、要选择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投资收益,在风险和利益之间寻求最佳配合。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中,采取进取型策略,并对可能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可以适当多借入资金;在不利的环境中,应谨慎从事,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转化,以此组织调整资本结构,并做到胸中有数,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

4、要控制负债比例,防范筹资风险。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流转的起点,而过度举债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受市场环境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资金运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企业筹资成本加大、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企业筹资方面的风险。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二大类:一是股东、出资人的投资。二是借入的资金。股东和出资人投资的资金,可以被企业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问题,但是其风险存在于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对预期股价和股利的期望值降低方面。对于企业借入资金,在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的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不能偿还到期借款本息的风险。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企业应选择以下投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首先,企业筹资应选择内部积累,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如果企业从外部筹资,应首选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其次是发行股票,因为普通股票发行成本高于债务发行成本,外部筹资最后的选择是向银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5、要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控制投资风险。企业需要正确地进行工程项目、证券投资、对外投资决策,防止发生投资亏损、现金流量出现负数、资产减值和资金沉淀的情况。在投资前进行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进行投资组合回避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策略和适度的接受风险。

第4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二、主要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筹资风险、投资及经营风险、财务信誉风险。

1.筹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百分比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也可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差额的比值。

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2.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

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3.企业财务信誉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逐利润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则、社会道德等产生冲突,这就产生了财务信誉问题,由此衍生出财务信誉风险问题。

对企业来说,是否信守法律或规章、原则,要视其对该行为产生的效益而言,如果在不信守和信守之间存在巨大利益落差,企业很可能会产生背信弃义、财务舞弊等行为来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部门。但法律和制度的缺陷,往往使企业忽视信誉风险的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其它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企业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失去与投资者、供应商和顾客合作的基础,从而丢失市场和商业机会;(2)减弱企业的融资能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3)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惩罚性损失,甚至使企业走向终结。规避和防范财务信誉风险要做到:(1)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2)估量信誉风险,使企业经营建立在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3)提高企业高层及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准。

第5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地强调了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以上定义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房地产业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但是,深万科、金融街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它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它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于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企业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企业本部、下属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生产经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的强调了如何有效的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因此本文就首先从对财务风险的基础认识开始,逐步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

一、财务风险认识中的几种不同观点

现实工作中要想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首先应该对财务风险有个明确的认识。现论界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因此现代企业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客观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这样的过程使财务风险不断形成和积累,最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本文认为第一种观点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只是注重了财务风险的本质,而忽视导致本质产生的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观点虽然对财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从风险认识角度来分析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的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使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这是从企业经营的动态角度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3.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4.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1.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武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2.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即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第7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摘要: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外部的也有企业自身的,而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可以加强对现金的控制,增强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高财务风险时期,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支付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与债务的到期日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许多企业正是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最终破产。

一、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规模扩张。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一个企业在做出规模扩张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同时还要考虑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否则,如果一个企业无限度扩大生产规模、盲目扩张,终将会导致企业失败。

第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

第三,内部控制不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保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它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针对上述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加强财务预算,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回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对企业财务风险认识问题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在这里根据上述后两种观点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这是从财务风险的本质来认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

第二,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三、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一,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文化建设。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为此,企业应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从董事长各级职能部门及每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培育风险管理文化。

第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依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相互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

第三,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曹欣.中国创业投资退出方式研究[J].当代财经,2003(6).

第8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财务风险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描述企业融资的不确定性。广义的财务风险,受企业内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的企业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间的差异。它既可能表现为企业的损失,也可能代表企业的收益。[1]本文探讨的是广义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共存性、激励性的特征。在经济变化多端的当今,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企业的健康运营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财务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形势下的的必然产物,比以往更复杂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任务日益紧迫。要想更好地融入到金融大环境,必须提高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意识,强化风险防范手段,加强管理,使企业财务系统更透明,积极主动的把握企业经济发展方向。

一、新时期的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1、外因——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来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都能够对企业运营情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环境共同构成了企业生存的大环境。[2]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难以准确预见和人为控制。环境的变化是把双刃剑,在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某种威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决策普遍存在主观决策、经验决策现象,由于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决策者相关知识缺乏,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宏观环境的任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波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宏观环境的复杂而多变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影响。如近年来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短缺;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等的变动,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状况或判断的变化趋势来决定未来走向。市场供求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与企业经济行为出现时间差异,从而企业决策容易出现偏差。2、内因——企业财务活动异常复杂。企业发展速度加快,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势必使企业财务活动随之复杂。企业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遍布企业活动的全程。比如企业筹资中自有资金与借款比例及相关的负债经营问题,日常资产管理中的存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投资中的多元化投资,利润分配中的比例等一系列的问题。(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不足。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实质缺乏认识,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概念理解狭隘、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认为只要资金管好、用好了,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处理不当。一是企业与上级企业、企业内部各部门权责不明、关系不顺。无法合理处理资金管理、使用、利益分配等问题,从而导致资金严重流失等现象,资金完整与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二是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的比例关系。一些企业由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科学的预见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甚至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而偿付能力又严重不足,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其发生的原因通常是获取的经济信息不系统、不可靠,对投资项目可行性不能进行科学分析。决策失误必然导致投资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四是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买方市场形势下,产品滞销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赊销销售产品,增加应收帐款。赊销中对客户信用等级缺乏了解等原因,势必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甚至收回困难,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企业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必然受影响,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对策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企业必须找出相应对策。只有全面重视并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才能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具体来说: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一方面,企业要树立风险意识,掌握企业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提高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外部因素,及时掌握因素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制定措施合理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升,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监控,对财务预算管理进行控制外,还必须要对项目融资、投资、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一方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财务预警短期系统。为全面反映企业动态现金流动情况,可通过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分析法预测现金未来收支状况,回避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确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长期系统。通过优化财务结构,使企业资本、投资、负债之间的结构保持恰当比例。在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确定合适的结构比例,优化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投资结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要获利。财务预警长期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财务比率,考核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长期负债和营运资金比率、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等。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后,企业要针对风险信号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如回避、控制、接受和分散风险等策略。每一种策略又可进一步分类,提出相应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是要提高营运能力,加强资产管理。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来源于其盈利。因此,企业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是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增强融资能力,使企业有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在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息息相关。[3]没有企业可以完全规避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企业来说,应了解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全程风险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控制和预防财务风险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规避财务风险的适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立争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倩云.SD公司财务风险与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

[2]余朋倬.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7(14)87-88.

第9篇: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国家宏观经济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2008年年底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受到了重大的冲击,使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出口型生产企业和外贸类企业财务危险加剧,表现在坏账风险和现金流量风险等;二是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企业负债的利息率一般是固定的,如果未来利率呈下降趋势,企业仍然要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高的利息,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未来市场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尽管只需按原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支付较低的利息,但随着市场利率的持续上升,货币升值压力增大,一旦货币升值,公司债券可能遭到赎回的压力,则企业还本负担加重,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三是产业政策变化。国家对某些产业进行优惠、鼓励和倾斜的同时,也会对另一些产业进行限制。产业政策对企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政府对产业的政策会因经济状况的变化而调整,企业的财务决策也处在不断变化中,企业财务决策的变动也会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有的企业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个人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二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单个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或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三是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治理制度不健全。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和健全的财务治理结构,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能及时防范财务风险,做到未雨绸缪。

二、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1.企业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工作程序,分清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企业负债率分析以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监测技术,建立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决策失误。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要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论证,做到慎之又慎,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获利水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视资金成本管理和分析;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储备库存要合理,决不能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使企业过度负债。

2.企业要构建财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会计记录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并对未决诉讼、担保业务等潜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监控。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主要措施是包括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是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与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应独立于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最好受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建立健全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3.企业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及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各种分析方法,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相关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原因及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决策和控制依据。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之相对应,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是多元的。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分散风险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元化经营及对外投资多项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自保风险法。自保风险,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即企业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预先制定一套自保风险计划,平时分期预先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以补偿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