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精选(九篇)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第1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措施

1提高全民意识,参与农业环保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公众树立相应的意识。农业、环保、宣传、教育等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会议、报刊、电视、宣传单等形式,结合当地的典型实际,深入广泛宣传、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智力投资和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2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

严查未取得登记证、无登记证或假冒登记证生产、销售的肥料、农药,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肥料、农药。每年都开展以农资打假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突破对农资质量案件查处的瓶颈,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对规模较大的批发商进行重点监控。

3依法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污染事故发生率和举报率逐年增加。来安县多次开展污水灌溉导致死苗、僵苗和减产等污染事故的鉴定、调查和处理;焦亚硫酸钠浸泡茭白举报事件的调查与处理;豆制品初加工添加吊白块举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化工厂废气、废水污染农作物事故的调查与鉴定。通过加大对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维护了良好的农业生产秩序。

4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监测工作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畜禽粪便及污水排放成倍增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明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情况,查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来安县在2007年完成了全国性第1次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2008年完成了数据汇总与总结工作。近几年,每隔2年开展一次农业面源污染典型调查和数据更新工作。2013年在罗庄村设立了农业面源污染—地膜残留监测点,长期监测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监测时间截至2023年。

5探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的途径

5.1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

一是通过农村清洁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二是加大了乡村物业管理力度;三是通过沼气、乡村清洁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农村“家园、水源、田园”三清工程建设;四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步提升。来安县共建设了4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点,项目建设示范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等废弃物回收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使示范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2开展生态农业工程示范

农村面源污染加剧、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及农业自身投入品滥用造成的污染,迫切需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来安县在三城乡和汊河镇分别建设了2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即三城乡天涧村“茭白田养虾”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汊河镇小李庄村的“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2008年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决心,该项目正是响应党中央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号召,完全符合来安县产业政策以及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5.3开展节能减排工程示范

在汊河镇小李庄村完成了农业节能减排示范点建设,通过该示范项目的建设,项目村60多户农民积极参与,农药减量使用并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8%和15%以上,有效利用率分别提高5%和10%以上。通过示范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农业用水效率提高10%,逐步建立起循环农业示范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5.4积极发展农业“三品一标”生产基地

自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来安县陆续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已创建“三品一标”基地62个,认证产品数达到了220个。绿色食品基地1个,面积达6666.67hm2。同时创建了25个水稻、油菜、蔬菜、水产和畜牧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

5.5加快推广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全县共建户用型沼气池4000个,每个池都在8m3以上。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促进了多种类型种养模式的发展。全县共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模式1000户,沼渣、沼液用作菜园、果园的有机肥,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来安县康丰肥业有限公司,年生产配方肥1万t以上,为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出了很大贡献。

5.6大力推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近5.3万hm2,增效节支525元/hm2;二是推广秸杆堆沤或粉碎还田技术,以及冬季栽种绿肥技术,提高了地力,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威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技术,全县在水稻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台,覆盖面积将近6666.67hm2,大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

第2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野生动物;现状;对策

大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体平稳和野生动物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它们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我国幅员辽阔,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特有物种较多,并且不同地域环境差异较大。

1.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物种,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的国家之一。还有很多野生动物是我国特有,例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鹦等。从目前隋况来看,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量稳中有升,但我国部分野生动物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单一种群物种面临绝迹的危险。白臀叶猴多年来一直未曾发现,这次调查仍未见到任何踪迹,可能已经绝迹。四爪陆龟、扬子鳄、莽山烙铁头、鳄蜥、朱鹦、黔金丝猴、海南长臂猿、坡鹿、普氏原羚、河狸等单一种群物种不仅种群数量少,而且分布狭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疫情或其它威胁,则面临绝迹的危险。

2.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

2.1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我国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先后共有30多种。正是因为相关法律的陆续出台,这让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了强大的法律支持。

2.2我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现状

建国后,我国一直加大了对自然保护的投入,积极建设保护区,以此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了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也依托林业部门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型自然保护区2600处,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这些举措使得我国的大部分野生动物,尤其是珍贵野生动物得到了很好地保护。但也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很多野生动物园片面追求利益,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划与布局,尤其是一些园内都没有满足动物基本需求的设施。此外,因为没有因地制宜,吸收当地特色,导致不少资源的消失。大部分野生动物园是产业化运作,一般由私人投资,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应对能力弱,这些致使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能力不足,从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野生动物救助机构、人员严重不足,《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对滞后,《野生动物保护法》自1989年3月1日实施以来,新野生动物保护法直到2016年7月,才经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修订,同时,法律也没有很好地规范动物园的行为。

2.3民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商家的不断宣传,社会攀比心理的形成,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逐渐成为民众身上的装饰品、服装、餐桌上的佳肴。还有很多人存在错误的理念,片面地认为野味时尚、有营养、高档。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个以动物为原料的消费链条由此产生。

2.4药用野生动物替代的现状

在医学角度上,一些药物会用部分野生动物为材料,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动物的生命状况。社会上很多人将所有物种濒危的根源全部都归结为药用的需求,这种观点有些片面、夸大且也不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医药科学家们在替代野生动物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多业绩。例如,采用水牛角、人工制造牛黄素代替原来的动物原料,穿山甲人工繁育,提高饲养种群的数量和相关制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降低使用野生动物的数量,从而保护野生动物群体。

3.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

3.1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对野生动物保护区,一定要采取优先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要做到全方面的保护,主要做到:防止盗取野生动物行为、防止火灾的威胁、防止破坏保护区的植被、防止捕杀野生动物。禁止法律法规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投入市场,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以任何形式买卖和走私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禁止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放养其它无关生物,禁止未经允许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其它生产活动。

3.2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

要通过法律法规,进一步规定国家享受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它们都属于国家公共性质的资产。这种规定就为那些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且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由有关机关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提供了相关法律支持。针对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打击,此外还要出台细则明确如何对不法行为进行惩罚。加强立法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于国家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交易的,必须给予行政或者刑事上的处罚。为了加强野生动物的管理以及相关法律的执行,相关法规也要明确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和分工,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防止推脱。同时,当出现问题事件后,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通过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3提导科学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页、法律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积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保护,从而提高民众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宣传文明的消费习惯,改变过去那种偏好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习惯,倡导新习惯,让民众能够自愿地同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作斗争。

3.4坚持科学的保护、发展观,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任何一种资源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才能使它更好地发展,野生动物也是如此。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野生动物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非凡。因此,当我们在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对宝贵资源做到可持续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动物资源,而且能够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

3.5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事关全球生态系统安全,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球应该加强协作、共同保护。当前,科学高效的解决和管理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以及维护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已是大势所趋,而且这已变成全球性的问题。跨境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及周边国家生物的安全,此外,很多境外的野生物种进入国内也造成了生态入侵,影响了国内生物安全。

第3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南端,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入海口右岸。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盘锦辽滨经济区,是大洼县的县级开发区;2005年更名为“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2006年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纳入辽宁省对外开放“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2007年更名为“盘锦船舶工业基地”;2009年更名为“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决定将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文本中。目前正在编制的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战略规划(2010―2030年)总区域面积为306 km2,包含现有辽滨沿海经济区110 km2规划范围、西扩工业区81.32 km2、以及向北新扩展的区域114.68 km2。作为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最高境界――辽滨水城,其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直接关系到周围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关系到该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辽滨水城生态建设情况

辽滨水城要建设北方湿地的生态型滨海城区,规划面积已由110 km2扩大到258 km2,水城建设主要分港口、主体产业区、绿色轴线、黄金经济圈和大学城5个功能区,形成“一轴”、“两圈”、“九区”规划结构。其水城特色有防波堤。

辽滨水城重点的基础配套工程――填海造地及防波堤。填海造地15.2 km2,吹填土方 4 405万m3。一期工程吹填面积6 km2,吹填量为725万m3。二期吹填面积9.2 km2,吹填量为3 680万m3。配套的防波堤工程17 600延长米,总工程量370万m3,将随其填海造地工程同步进行。目前,9.2 km2核心商务区已围堤4.2 km,海抛石9万m3;3.2 km2的商业娱乐区已经完成围堤700 m,完成路抛石1.5万m3。吹填造地后,将在这里建成辽滨水城的核心商务区,这里是辽滨水城最靠海的位置。辽滨水城之动脉环岛路。环岛路北起荣兴水库,南至辽河口、环绕生态的鸭舌岛。公路覆盖辽滨的全境,环岛路与辽滨水城的公路网融为一体,与滨海大通道相连接[1]。辽滨水城之标志为雁河。辽滨境内水系的贯通,城内河网的存在,是辽滨水城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荒滩上开通一条雁河,雁河的一期工程总长1 000 m、宽80 m、深2 m。将动用土方量62万m3。

2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和隐患

近年来,渤海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滨海湿地面积减少,海水盐度升高,渔业资源衰退,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外来物种入侵等。

2.1生态问题

辽滨新城的建设势必减少滨海湿地的面积,造成大量植被的破坏,减少渔业资源,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最易出问题的是围海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一是围海工程不仅破坏原来的潮流系统,削弱了海水净化能力,而且围填海不断从内部蚕食滩涂和海域,加之水动力条件减弱和沉积环境的改变,造成整个地区生态环境改变和严重退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资料显示,胶州湾20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1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1]。二是围海工程往往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荷兰曾经是一个热衷于围海造地的国家,荷兰人填出了1/4的国土面积,但是改变海岸线扩张国土的同时,海水污染、生物减少等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2009年,荷兰内阁批准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决定将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推倒,让围海造地得来的300 hm2土地再次被海水淹没。三是围海工程会使重要渔业资源被破坏。近岸海域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了水文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很多鱼类生存的关键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锐减[2-3]。

2.2生态隐患

随着辽滨沿海经济区规模性的土地开发,大量人口涌向滨海地区,沿海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石油化工和海洋装备制造发展、大规模水产养殖造成部分生态资源的永久性消失,水污染问题不断呈现,对滨海湿地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

3新形势下辽滨沿海经济区的环保要求和责任

当前,辽滨沿海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国际生态城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辽宁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拓展区、国家生态型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国际生态城区:将辽滨新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国际一流生态城区。

从资源、环境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2006年底开始,国家环保部开展“环评风暴”,启动2次“区域限批”、“流域限批”。辽宁省辽河流域就曾榜上有名,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害不可估量。可以说,对于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而言,环保已成为资金、土地两个发展瓶颈之外的又一大制约因素,如有不慎,受到环保部的挂牌督办、限批,将会对经济区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影响。对此,必须引起经济区每个人的高度重视,经济区的环境保护要严格要求,责任重大。

4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4.1健全环保队伍,加强监督监管

辽滨沿海经济区目前已有市环保局派驻的机构,对于经济区内环保事宜,可以直接监管、审批、验收。及时解决了经济区环保审批、验收等问题,又可以对经济区进行现场监管,大大加快了经济区内环保相关手续的的办理。但派驻机构必需的环保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应加强基础装备、基础能力建设,以提升环境的执法监督监管[4]。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就辽滨沿海经济区而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缓解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型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要延伸现有产业链条,加大上下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园区内部经济循环;三是要与周边市区、县域经济紧密联系,统筹协调,打造一体化发展格局。

4.3严把新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

辽滨沿海经济区发展,项目是根本。没有项目带动,经济区就不能实现追赶跨越。但是,在目前形势下,环评已成为项目建设前置审批条件。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先经过环评这道关。因此,实现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产业政策的项目,严禁入区。符合入区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分类管理。

4.4加快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区绿水蓝天

按照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辽滨沿海经济区的污水处理后要达到“零排放”。因此,做好水污染治理,将是经济区的重点工作。治理水污染,一是要求入区的高污染企业投资建设专业污染处理设备,既提高循环利用率,又降低排污量和浓度;二是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升级改造,确保与园区企业同步建成,避免污水直排现象发生;三是与辽滨新城水系规划相结合,建设完备的雨污分流城市管网,既为将来条件具备时对雨水再利用打下基础,又有利于合理控制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量,使得污水处理设备发挥最大效力。开展大气污染控制,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要严格控制SO2排放总量,开展NOX排放控制设施建设,加强TSP排放控制。

4.5适度围填海工程,有序开发

滩涂生态有其自身的发展和演替规律,静态保护不现实,应该动态保护。填海不能太频繁,首先注意促淤及填海布局,其次注意填海的时间间隔。依照滩涂的构成,通过滩涂再生实现循环推进,使滩涂处于优质循环状态,防止“海洋圈地”的产生。

4.6建立生态影响跟踪监测制度

辽滨沿海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围海造地,减少了海域面积,增加了陆域面积,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局部气候、海水倒灌、水灾内涝等生态问题还不能直观反应出来,因此需要建立生态影响跟踪制度,对于不良生态影响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需要做生态补偿的,要严格论证,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实时监督落到实处。

5参考文献

[1] 杨旋.围海造地须科学论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5-31.

[2] 于淑文,李百齐.简论加强我国围海造田的科学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1(9):49-52.

第4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措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1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1.1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分析。(1)农业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加强对农业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开展高污染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法律、政策、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防治污染,不断提升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2)农村饮用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高度重视农村饮水环境安全工作,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科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大风险防控工程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科学规划养殖园区,突出抓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畜禽养殖由庭院式分散养殖污染向集约式集中治理污染转变,积极引导畜禽产业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4)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等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

1.2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农村水环境污染表现较突出,农村作坊式企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随便倾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脏、乱、差”现象仍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环境。(2)化学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理性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农药的高强度使用造成高毒、高残留,不仅会加重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而且存在严重农药残留持续污染。非降解农膜碎片残留土壤后,滞留时间长,将严重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3)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逐渐加重,“三废”排放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甚至导致部分水体、土壤功能丧失;农村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垃圾解析、淋溶导致大量污染物渗入地下,将对农村地下水质量构成严重威胁。(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环境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投入不足,导致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尚需时日。

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视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提高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2.2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3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群众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水平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构建人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4 推进环境连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城镇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统筹考虑、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新格局。(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大力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3)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化、有序化”的“六化”标准,强化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逐步建立起村镇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3)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园区,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积极推动集约发展,逐步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 结束语

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瓶颈问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益均衡;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100-05

从近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来看,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利益协调机制长期缺失,导致了京津冀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及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合不作,合而不作”的局面,往往表现为“共识多、措施少、落实差”的“失调”现状,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明显的障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与水平,理应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国家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并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诸多因素及瓶颈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建设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瓶颈问题的意义

1. 找准瓶颈问题是形成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共识的基础。从国内外众多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范例来看,区域内的不同城市之间要想实现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与开发,就必须突破各自的区域界线和利益桎梏,站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开发的整体高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形成比较一致的思维共识。同样,我国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开发工作也必须遵循这一模式,在深入分析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突破各自的条件限制和局部利益,本着共同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开发这一理念,仔细地分析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各种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在这个过程中,找准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瓶颈问题,就成为理顺这项工作整体思路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瓶颈问题没有能够准确地找出来,或者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找的不够准确,都会对这项工作后续环节的运行发展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其结果不仅制约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的时间进程,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找准瓶颈问题是实现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目标的关键。概括地说,我们从事任何一项有目的的经济或社会活动,都要预先制定自身的工作目标,并以这一目标为基点,形成后续工作的思路和程序,以确保这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制约和影响其进程与效果的重要因素,就是对工作目标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把握程度。同样,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开发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京津冀三省市的环境业务部门,没有找准制约该区域环境协同保护的各种瓶颈问题,就不可能在确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目标的过程中,本着推进整体工作的意图设想,牺牲各自的局部利益,形成统一的意识。由此可见,京津冀三省市的环境业务部门对制约其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瓶颈问题,分析把握的越透彻,考虑认识的越全面,就越有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化开展。

3. 找准瓶颈问题是协调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资源的条件。从长远角度分析,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过程中,京津冀三地的环境业务部门只有结合这项工作目标与任务的要求,准确地找出制约和影响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各种瓶颈问题,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形成一致的共识。进而,在相互协作与互补中,充分发挥京津冀三省市的各自优势,克服本地区发展的局限,使京津冀三省市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地利用。这样就能够在物质条件方面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提供比较充足的资源,确保了这项工作的深化发展。反之,如果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过程中找不准瓶颈问题,或者虽然找出了一些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资源瓶颈问题,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形成一致的共识,就可能在物质条件方面制约和影响了京津冀三地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其结果直接阻碍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进程与水平。

4. 找准瓶颈问题是强化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效果的保证。概括地说,我们从事任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把握目的和过程的同时,往往都比较重视活动本身能够产生的社会效果。同样,我们在从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中,也必然要将社会效果放在应有的高度,并以其统领这项工作的深化发展。要想取得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这项工作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在活动开展之前,下大力量潜心研究影响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各种要素,找准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瓶颈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集中京津冀三地环境业务部门的力量,在政府、行业、高校相关专家通力合作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认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存在的瓶颈问题

结合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瓶颈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 认识程度的局限。长期以来,由于京津冀三省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导致了京津两市的一部分区属政府部门和河北省部分地级市政府在推进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许多具体问题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据国家有关部委的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截至2016年6月底,京津冀三地的环保部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开发发展方面的认识已基本趋向一致。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面对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具体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京津冀三省市政府相关部门对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内涵认识不清,对相关瓶颈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探讨比较肤浅,这就从战略层面上制约了京津冀三省市对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理解。其二,在涉及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诸多瓶颈问题探讨的基础上,由于受到自身利益的局限,往往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见解。在许多涉及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具体举措上,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思路与对策。

2. 行政格局的困扰。在我国,京津冀地区是国内几个区域一体化地区中行政体制障碍最突出、最具约束力的地区。受此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京津冀三省市各自制定适宜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三省市之间的相互协作相对较少,基本上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由于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共处于同一生态领域中。为此,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关系京津冀三地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应由京津冀三省市在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加以完成。但是,现实状况并非如此,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加之各自区域经济利益的局限,京津冀三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方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与联动,许多具体问题也正是在这一制约因素的影响下不了了之。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为保护京津冀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为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河北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除了只得到少量国家和京津两市对河北省的专项资金补贴外,并没有对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给予相应的支持。其二,京津两市受行政格局的限制,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的许多有针对性的构想与建议也很难真正付诸实施。此外,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为了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环京津地区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防止研究,对危害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的企业和生产项目进行了专项治理,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制约,近年来相继有153个研究项目被迫中途停止。其三,京津冀三省市受行政区属的限制,对各自辖区内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京津冀三地在机动车辆环保监管方面也存在着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3. 资源条件的影响。从自然地理分布角度分析,京津冀三省市同属于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及各种自然资源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多年来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区域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严峻的大气雾霾污染,形成生态环境资源问题上的“荣损共俱”。以资源加工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长期以来,河北省工业结构中,依据能源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企业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在企业加快发展和效益提升的同时,一直隐含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据有关资料统计,1980―2010年,河北省内许多城市及乡镇的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持续的工业污染不仅改变了辖区内城镇的空气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及周边地区。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注重了生态环境的科学化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环境污染的具体政策,辖区内各城市内的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生态环境整体污染状况指数有了一些改变。但城乡及村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状况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个别地方甚至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同样,京津两市及县乡镇的一部分企业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

4. 生态环境的限制。古往今来,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建设有着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律,超越或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其一,由于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需要,京津冀地区受到了超强度的开发和垦殖,导致这一地区水资源严重枯竭,不仅水资源数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相差甚远,而且在水质方面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区域内水资源枯竭,河流长期处于干枯状态,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其二,由于京津冀辖区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使得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恶化。其三,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也直接造成了对辖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

5. 利益分配的局限。长期以来,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京津冀三省市由于利益分配上存在的障碍,导致京津冀三省市及其下属市区各级政府组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京津冀三省市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真正按照京津冀三省市应负有的责任与义务落实相应的项目资金投入,结果必然造成一种等待观望的局面。其二,由于京津冀三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各自从局部利益的角度考虑过多,因而要进行一些大型项目的联合研究与开发,又往往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三、破解京津冀环境协同保护瓶颈问题的对策措施

1. 提升协同保护意识。从未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分析,提升协同保护意识是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强化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者的看齐意识。深刻领会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把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和中央的要求上来。在平时的工作和相互交往中,不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事不做。其二,强化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全局意识。领导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自觉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区位意识,在谋划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过程中,始终站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克服局部经济利益的局限。凡是与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相抵触的局部经济利益,要自觉服从并让位于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全局要求。其三,强化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环境意识。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应本着对国家和事业负责的精神,从高层层面加强沟通与合作,紧密结合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指导要求,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总体框架,以此指导和协调三省市及下属市区落实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确保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 建立高层协调机制。概括地说,任何一项牵扯多方面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往往都需要在实施前形成一个由高层组织牵头保障的组织协调机制。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开展也是如此。具体地说,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建立京津冀三省市政府主要领导者的联合决策机制。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应由京津两市政府的一名副市长和河北省政府的一名副省长牵头,建立京津冀高层领导之间的联合决策机制。主要解决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而由于某些地方利益的限制一时无法实施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目标及行为。其二,建立京津冀三省市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机制。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三省市的协调沟通机制是保障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对于上述各项制约发展的疑难问题,在京津冀三省市高层领导集中决策之后,如果没有一个完备的机构加以落实,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机构应由京津冀三省市涉及到的各市区的政府一名副职领导和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一把手组成。其三,建立京津冀三省市相关部门的专家智囊机构,着重研究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确实需要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政府组织和高校、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分析。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般性问题,发挥专家的智慧,结合问题涉及的方面或领域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提出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方案。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来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工作单纯依靠京津冀三省市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的努力,往往是很难做好的。要想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目标,就必须在京津冀三省市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各种相关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京津冀三省市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家喻户晓地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成员自觉树立环保意识,普及低碳环保理念,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全面提高京津冀三省市公民的综合素质。其二,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对行业所属企业的管理和督导。京津冀三省市的行业组织可在当地政府组织的领导下,全面摸清本行业内所属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状况,按照企业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对确实危害影响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其三,发挥高校专家和科研机构的作用。环境保护部门应定期听取京津冀三省市高校相关专家关于该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意见或建议,积极吸纳相关专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制定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有效地加以运用。

4. 综合改善生态环境。从长远发展分析,综合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京津冀三省市来说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京津冀三省市及其下属各市区的共同努力,离开哪一方的协作与配合都不可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层级体系。就目前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而言,由于企业发展状况及地域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河北省生态环境改善的任务更加艰巨。河北省生态环境改善的好坏不仅影响河北省未来生态环境的状况,也直接制约着京津两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水平。为此,面对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层级体系,针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恶化造成的污染、企业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农村种植养殖造成的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进行必要的梳理排队,依据其难易程度进行强制性的规范治理。其二,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由于京津冀三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的标准不统一,判别生态环境污染程度的标准也很难一致,在治理过程中的思路与对策也难一致。为此,应由京津冀三省市环保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评价标准。其三,形成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否决制度。要想从根本上治理京津冀生态环境重的污染问题,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敢抓敢管,毫不留情。相关管理部门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要一抓到底,踏石留印、抓铁留痕,毫不留情。同时要将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同相应区域领导者的政绩挂钩,实施一票否决制度。

5. 切实保障利益均衡。要想有效地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战略,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京津冀三省市在参与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过程中的相应利益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基金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基金机制。由京津冀三省市财政部门根据该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需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集中一部分资金,同时,根据国家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有关规定,由京津冀三省市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构向国家财政部门申请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可以由三省市相关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筹集一部分资金,将这三部分资金集中起来,由京津冀三省市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部门统一管理,并由该部门上报京津冀省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备案。这项基金集中用于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发展的专项业务工作,不得挪作他用。其二,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利益保障机制。通过这一制度切实保障京津冀三省市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过程中彼此间的利益均衡,避免使用行政方式或手段使任何一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惠茹,杨丽慧.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展、效果与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2]把增强,王连芳.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应对[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王矗周凌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基于体制机制视角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4]张治江.生态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11).

(课题主持人:杨杰,课题组成员:杨藩,臧凤艳,马英,唐丽均,陈威羽)

第6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亦是人类彻底改造自然的一种人居环境。在城市生态规划中一条重要的原则是乡土及生物多样性原则(Native diversity),它强调城市绿地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城市绿地系统的保护与建设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因为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组织,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作为生物的栖息之地,其结构与动态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范围是市域――宜宾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两区八县,全境面积1329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宜宾市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翠屏区、南溪区和宜宾县,现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1268平方公里。通过对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了解其资源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缺点,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和目标,探讨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规划布局。

1 宜宾市自然概况和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总体现状分析

1.1 宜宾市自然概况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三江交汇处,属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结合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市域东西最大横距153.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50.4千米,总面积约13283平方公里,素有“川南形胜”的美誉。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体,整体地貌呈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低丘河谷地区兼有南亚热带气候特征,立体气候明显。

1.2 宜宾市生物(以植物为重点)多样性总体现状

1.2.1 物种多样性现状

宜宾市植物物种较丰富,是“植物王国”、“香料之都”、“药物宝库”、“茶叶世界”、“天然竹海”。全市拥有乔灌木86科205属435种,竹类13属59种,属国家或省级保护的树种有22种,其中有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银杏、伯乐树、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苏铁;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厚朴、水青树、红椿、香果树、桫椤、梓叶槭、油樟、润楠、楠木、红豆树、任豆,4种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川桂皮、化香树、鹅耳枥、罗汉竹。全市现保存各类名木古树1065株。

1.2.2 遗传多样性现状

宜宾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因此其遗传多样性也非常丰富。宜宾市目前的遗传多样性仅仅还只依赖于物种的多样性,并未建立细胞库、基因库等保护遗传信息的相关机构。

1.2.3 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由于多样化的地貌和气候类型,为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全市境内主要有森林、湿地、农田以及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各种低山常绿针叶林、阔叶林、竹林植被群落,亚热带阔叶林、灌丛、草丛植被群落,亚热带水果植被群落,亚热带竹林植被群落等。

1.2.4 景观多样性现状

由于宜宾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其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景观多样性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此外,宜宾市城市绿地涵盖了生态绿地、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多种绿地类型,使得城市绿地的景观类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1.3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宜宾市生物多样性总体现状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6点:

(1)绿化植物种类单一,绿地结构简单;

(2)景观绿地的破碎化和片段化;

(3)自然生态系统弱,人工生态系统占主体;

(4)城区绿地组成结构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均匀;

(5)生态环境恶化,限制生物多样性发展;

(6)乡土植物保护的公众意识较弱。

2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原则

2.1 科学分区原则

根据区域范围高程,坡度,坡向,植被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分析区域范围敏感性,并依据敏感性的高低进行敏感性分区,划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

2.2 保护优先原则

根据规划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物种濒危程度,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古树名木及面临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和原始生境,最大限度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

2.3 地域性原则

规划要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保护对象的分布状况,保护和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生态系统,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乡土植物,反映地域生态特征。

2.4 景观生态原则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创造差异化生境明显的缩影式景观,增加生物共存和密集程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和服务功能。

2.5 分类保护原则

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主要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就地保护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址等,而迁地保护则是利用少量的生产绿地,如苗圃、花圃和城市公园等场所。两者做到统筹兼顾,并与生境的保护相结合。

3规划目标

2.3.1 近期目标

采用建立宜宾市植物园、花木基地和珍稀植物迁地保护中心等方法,收集和保护乡土园林植物种群,强化乡土植物的引种、栽培、驯化与珍稀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园林植物从400种增加到6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到50%以上,突出地方植物群落的景观特色,使景观结构更加合理并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等植物群落中繁衍、生息,初步建立起乡土植物收集、保护和繁育的研究体系,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较强的技术支撑。

2.3.2 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丰富城市绿地的生态类型及其植物种类,有意识地增加鸟类的栖息地、动植物迁地保护数量和种群;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对外来物种的管理,全面提高宜宾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园林植物种类力争达到7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到60%以上。

2.3.3 远景目标

继续强化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的实施,达到城市绿地生态类型齐全、生物多样性结构合理的目的,使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达1000种,其中乡土树种占70%以上,建立起地方特色显著、城乡绿地系统相互融合,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的山水园林城市。

3 不同空间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4.1 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概率大小。敏感性高的区域,生态系统容易受损,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建设的重点,也是人为活动受限或者禁止地区 。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支撑手段,采用具有强大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功能的GIS软件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为平台对宜宾市市域和中心城区范围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并且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理论,以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科学依据。

4.1.1 市域生态敏感性分区

宜宾市市域生态敏感性分为四个等级。市域南部地形较复杂,植被完整度高,生态敏感性高,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以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也是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由南向北为山地,丘陵,平原;生态敏感性也呈南北向递减分布。在城市建设区范围生态敏感性最低。基于空间分析得出市域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将宜宾市敏感性分为四大区即高敏感区、敏感区、较敏感区和低敏感区。

高敏感区――生态功能保护与禁止开发区,包括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水源保护区。该区生态最敏感。环境最脆弱的区域,其自然条件较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是宜宾市重要的就是保护区域及生态屏障。

敏感区――生态功能保护与限制开发区。主要以林业用地、农业用地和牧业用地为主,为过渡带,此地区自然条件较复杂,植被长势较好,是生物多样性的连接纽带。

较敏感――生态功能协调区,主要为农业用地和牧业用地。该地区地形较简单,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与破坏。动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低。

低敏感区――生态功能协调区,引导建设区。主要为城乡建设用地,植被受人为干扰破坏较严重。是生态敏感性低的区域。该区主要进行迁地保护与生态修护。

4.1.2 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分区

宜宾市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也为四个等级。基于空间分析得出中心城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图,将城区生态敏感性分成四大区,即高敏感、敏感区、较敏感区和低敏感区。

高敏感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包括城区内主要的自然山体、水源保护区。自然条件较好,生态敏感性较高,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是宜宾市城区范围内主要的生态屏障。

敏感区――该区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但该区在城区生物多样性维护上起着联结纽带的作用。该区主要以林业用地为主,规划时应该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生物栖息的场所。

较敏感区――该区以农业用地为主,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条件较差,受人为影响较大,动植物各类和生物多样性较低,对该地主要进行迁地保护和生态修护。

低敏感区――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生态敏感性低,受人为干扰和破坏极大。对该地部分区域主要进行生态修护。

4.2 市域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规划

4.2.1 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以生态高敏感区为主,包括宜宾市西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如屏山县、珙县、高县、筠连县和兴文县等地。该区域多属中山地貌,目前自然环境的整体状况保存较好,因而本次规划将该区作为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育区。此类区域生物多样保护的要求是维持其原有的生态过程和植物演替过程,除特殊情况(如出现森林火灾、大规模病虫害等)外,一般应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具体工作的方法,可采用按生态承受能力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的方法,并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控制外来物种的进入,以达到保护生态、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平与特征和发展自然旅游的双重目的。

4.2.2 丘陵生物多样性培育区

以生态敏感区为主,主要包括宜宾市东北部和东部的整个市域低山和丘陵地带,如南溪区、江安县等地。就整个市域的角度看,该区域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合植物生长且有一定的植被丰富度(如越溪河省级风景名胜区、越溪森林公园、云台山森林公园和青峰寺森林公园等地),但由于长期人类开发建设的影响,该区域自然生态状况破坏较大,宜将该区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抚育区。此类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一是保护目前生长状态较好的天然林,采取封山育林、限制旅游人数、控制建设用地选址与规模等手段,力争现有天然林质量不再降低、数量稳中有升;二是对目前质量较差的林地加强抚育,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按照周边自然山林的植被构成状况补充毁损的林木,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4.2.3 平坝及城镇生物多样性恢复区

以生态低敏感区为主,主要包括宜宾市域城镇体系涉及的各级城镇规划区,尤其以宜宾中心城市和区域二级城镇以上的城镇建设区为主。从分布上看,此类区域穿插在市域山地和丘陵之中,呈散点分布状态,并与周边自然环境有较多交叉.相对于整个市域,此类区段的生物多样性一般较为贫乏,物种相对比较单一,宜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区。此类区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除全力保护城镇周边残留的少数森林斑块和特征性绿地外,主要是控制区域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杜绝高污染的工业门类布局,以便为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逐步提升创造条件;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积极采用乡土树种、改变城镇绿化单纯追求园林绿化色彩美和形式美的现状,尽可能在城镇周边山系、城镇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处模仿自然,组织较多植物组成的、乔灌草搭配的生态群落,使城镇内部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4.3 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分区保护规划

4.3.1点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点――面积和范围都比较小,绿化形式较为简单,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不丰富。主要以城市中街头、广场、道路、防护绿地等范围面积较小的绿化单元为主体。

(2)保护措施

①尽量增加点状绿化的数量,使整个城市绿量增加;

②选择抗性较强,对有害气体和物质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增加城市生态效益,从根本服务于整个环境改变;

③尽量模仿自然的生境,采用自然的植物群落,提倡乔灌草合理的搭配。

4.3.2线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以线状或带状形式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块状绿化间的连通性,影响块间物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线状绿化给物种的空间扩散提供一个连续的网络系统,可以增强体系的连接性。在本次规划中,该部分主要由河流廊道、主要道路绿化组成,并且绿色廊道的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表1)。由于宜宾市水系分布范围广,其作为主要“线”状系统,河流滩谷更是部分生物生存的必要环境,因此对河流廊道的保护和规划尤其重要。

表1 绿色廊道宽度控制范围

名称 宽度 作用

河岸植被带 ≥30米 降低温度,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有效过滤污染物。

道路绿化带 ≥60米 满足动植物迁移、繁衍和传播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城区防护林带 600-1200米 减弱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高速公路两侧防护林带 50-100米 给动植物物种交换建立通道,满足动植物迁移、繁衍和传播,降低斑块的破碎度。

国道、省道、快速路两侧防护林带 20-50米 同上

铁路两侧防护林带 20-50米 同上

区域水源保护生态敏感区 水系及沿岸150米范围 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水源质量以及城市用水安全。

(2)保护措施

①沿河流廊道增加滨河公园,线状绿地,增大河流廊道的宽度,重视对水生生物的培育和应用,不仅从观赏性更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模仿自然生境,提倡乡土植物的运用和乔灌草多层次合理配置,尽可能少用纯林、草坪,增加园林植物品种。

②对于道路绿化,应当按道路,所处位置,合理规划树种,或实施一街一树的道路绿化建设方法。对有隔离带的道路,配置时除了满足行车安全外,应当实施多层次绿化,增加道路绿量,对整个中心城区的保护起到积极的协调作用。

4.3.3块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它的类型、形状、面积、数量、组合、动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影响,其组合与数量影响着其景观功能的发挥,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在宜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最终形成遍布城区的“绿岛”。

该范围块状绿化主要包括几个类别:第一,城市公园类: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第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第三,主要为周边自然环境的原生态程度高,人为破坏活动较少,保留有较多原始生境栖息地的生态绿地区域,是宜宾城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区域,是宜宾城市的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在宜宾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保护措施

①生境与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

在公园建设规划中,重视对自然生境的恢复;在生境的保护基础上,对现有的次生灌丛开展森林恢复重建,增加植物多样性;对低效的单一的人工林进行疏伐,降低乔木层密度,补植乡土阔叶大苗,促进复杂的生态系统与丰富的物种生存环境的逐步形成;沿河流湖泊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与村落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提高区域植被水源水土保持能力,恢复植被。在满足公园休闲娱乐等社会功能的同时,尽可能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

②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强化管理

一些保护区虽然开展了有效的保护,但由于生境相对孤立,物种交流不畅,需要将本区域进行更为细致的总体规划,建立增加保护景观斑块,通过廊道规划与建设,将各类保护区有效联结。完善保护区不健全的管理机构,增强执法力度。

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如山地生态系统等典型生态系统,湿地、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等;保护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其他生境和物种,如择伐森林、次生灌丛、放牧场、农田等广大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需要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强化管理。

4.3.4面

(1)区域主体、自然环境特点与多样性状况

主要是在规划中占面积最大,链接度最强,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作为背景,控制和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种迁移。本次规划中主要由农田、农林模式、林牧业用地组成。

(2)保护措施

主要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为主,大力营造各类水土保持林、速生林,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完善提高农田林网,全面提高生态系统和农田景观的多样性建设。强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防治源污染。

结语

通过本次宜宾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针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6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首先,建立点、线、块、面相结合的城市生物多样性网络,在城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河流等的建设过程中,配置多层次、混交复层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植物群落,注重乔、灌、草以及层间植物的多层次搭配,组成近似天然的植物群落。其次,在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边8个县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分布格局;市域内人为干扰较小的山地及各类保护区等区域作为以林地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主的生境及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而中心城区与周边8个县则以园林绿地多样性及乡土生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为重点。最后,严格执行绿地系统规划,控制城市绿线,确保生物多样性规划落到实处,以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活动、政策宣传和强化法律的方式呼应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建立起宜宾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在今后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应针对现状存在的某些不足,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唯有如此,城市生物多样性特色才能获得更好地运用,城市化进程才能更好地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 . 中国园林,1998 ,14 (1) :18 - 21.

[2]McNeely J A, Miller K R et al. Conserving the world’s biological diversity. Gland, Switzerland, 1990.

第7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8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现状;制约因素;有效路径

生态旅游是人们在旅行游玩的时候,一边享受快乐,一边保护当前的生态资源,不破坏环境的行为。生态旅游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新型旅游形态。生态旅游的意义重大,对旅游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故更适宜拥有高品质田园享受及原生态自然风光追求的旅游者。一般情况下,喜欢生态旅游的人士,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环境保护意识很强,能够充分尊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和自然基础。

1、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1.1管理决策不权威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是唯一一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治标不治本,难以解决目前旅游中存在的问题,决策不够权威。加之自然保护区业务主管部门和实施行政部门管理模式不统一,更无法保证决策的权威性。有些决策只为提升经济效益考虑,丝毫不考虑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问题。

1.2未科学规划

在科学规划上,许多旅游区的资源开发规划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环保问题的忽视。许多旅游区更注重效益,忽视环保,所以就会影响生态旅游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开发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利用,导致生态旅游在许多情况下只是一纸空文的概念。

1.3生态保护措施差

许多旅客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因此造成了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相关部门对环境破坏监测缺乏足够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生态环境均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据相关调查资料,我国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虽达到70%左右,但受限于技术因素,还无法更深入地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与此同时,我国未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约30%,只能对旅游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感性分析,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2、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这些因素限制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和种类日益多元化,但由于人们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粗放式管理和不合理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而是盲目开发,这样就可能会超过旅游环境的承受范围。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许多人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甚至错误的认为许多景区的精品化建设就是不断改造和扩大规模,把景区变成现代化建设,盲目地破坏原始环境,打造成过分商业化的景致,却丧失了景区原有的味道和历史底蕴,堕入流俗,也失去了观赏的价值。由于我国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规划的力度不足,导致旅客在旅行的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随手扔垃圾,乱涂乱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行为会大大增加景区的维护成本,也破坏了环境和珍贵的历史文物。

3、生态旅游管理路径选择

3.1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到科学规划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合理开发。第一,要聘请请相关专家全方位调查研究当地环境质量、地质特征及生物资源,合理评估环境资源的承载开发力,明确开发方向,避免盲目开发,通过专家的调查,正确评估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耗,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要同步进行资源和人文的开发论证及设计,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同步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与旅游事业开发的融合。在进行旅游区建设时,要严格按照层次和步骤进行,通过就地取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合理开发体现自然的美感和原生态场景,尽可能保持生态的完整程度。坚决避免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人为因素时,要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和景观的单调,重在为提升景观的文化气质做铺垫,不要超出景区接客的最大能力。

3.2严格执法,加强管理

保护生态环境来源于严格的法律做保障,因此必须要实现严格执法,才能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遵从法律法规,强化建设立法与执法,不断健全各类实施细则,在可以开发和不可以开发的资源上要有严格的权威规定。通过细则规定开发的具体规模和时间,确保景区的承载力。在景区的环保工作上要有详细的规定,力求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减少维护的成本。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予以相应的处罚,做到有法可依。严格处理惩戒旅游过程中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提升环保意识,实现全员保护环境的状态。加强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提高景区生态系统的自调节能力。通过生物间同化、富集等相互作用,设置水上浮旋物或芦苇等生物屏障,以此拓展生物空间,最大化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物理、地理的技术知识,消除各类自然地质灾害,制定有效应急方案等。

3.3提升服务,加强宣传

为了更好地提升游客的旅行质量,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对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进行提升,力求满足更高层次的人士需求。因为,生态旅游往往是为有生活品质的人做准备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就要有针对的服务群体,而这一服务群体就是有品质的人士对于旅行的需求。这种服务质量需要完善的旅游机构做保障,因此需要提升生态旅游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相关经验,从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旅游咨询服务。要鼓励旅游服务人员不断学习,定期做培训,使其能够了解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以及服务这一群体的必要性,深入了解传统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差异,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开展服务,为客户打造良好的旅游体验。国家要完善生态旅游资格认证体系,严格审批考查的程序标准,予以公示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避免造成生态旅游市场滥竽充数、参差不齐的现象。

生态旅游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人们是否具备完善的环保观念也有关系。因此,需要加强民众的环保教育,提升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规范其旅游的行为。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普及宣传环保知识,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谴责,起到教育示警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就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现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柳.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46-46,47.

第9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城市宜居水平

在现代城市扩建、改建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过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加快了对周边的扩张与规划,进而使得城市周边湿地、自然环境等收到了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周边湿地的含水蓄水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以往经验与不足的分析。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环保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从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引导入手。使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从宜居环境的改善入手、运用景观设计、生态环保技术等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例如:增加高层建筑设计应用、减少对周边湿地等环境的征用。增加现代城市节能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城市绿化设计等,以此构建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目的。

三、注重城市基础设施中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注重节能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镂空步道板与植草技术的运用进行露天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工作的开展、注重原有面积中绿化工作的开展。以垂直绿化、垂直幕墙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运用。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