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 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 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 、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 贷款的可研。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 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详细规定。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在上述四种可研中,第2、3、5、6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最高。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涵:

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按照建设内容不同可行性研究可分为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种植业与养殖业项目可行性研究 、市政项目可行性可行性研究、环保项目可行性研究、交通建设可行性研究、教育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各类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侧重点因行业特点而差异很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

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在投资必要性的论证上,一是要做好投资环境的分析,对构成投资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 ,二是要做好市场研究,包括市场供求预测、竞争力分析、价格分析、市场细分、定位及营销策略论证。

2、技术可行性

主要从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各行业不同项目技术可行性的研究内容及深度差别很大。对于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论证应达到能够比较明确地提出设 备清单的深度;对于各种非工业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也应达到目前工程方案初步设计的深度,以便与国际惯例接轨。

3、财务可行性

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 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

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

主要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6、社会可行性

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7.风险因素及对策

主要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 ,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第2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环境报告 环境报告审计

一、研究综述

国外对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审计业务的发展较早。英国资本市场上的100强公司中有近一半了单独的环境信息报告,而且每份报告都附有外部审计人员或专家的外部保证声明。欧盟要求通过EMAS认证的所有企业提供合格的、经第三方验证的年度环境报告。日本也在2000年的《环境报告保证业务指针》中指出环境报告必须接受第三方机构审计。可见,开展企业环境报告审计或第三方鉴证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审计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渐受到重视,2010年环保部公开征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意见,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2011年6月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规定环境报告书中必须附第三方验证。由于我国现阶段对环境报告独立审计的条件并不成熟,我们称环境报告审计为“验证”,而并不是“鉴证”或“审计”,因此,我国对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相关理论与实务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开展环境报告审计的必要性

开展环境报告审计的前提是企业环境报告。环境报告由企业披露,同财务报告一样可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消除道德风险,建立企业良好形象。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报告审计则可以发挥监督功能,增加报告的可信性。然而,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环境报告中并未提到鉴证或审计,即使有个别企业的环境报告中提到受到了环境监测部门等外部技术部门的核查,但都没有披露详细的审核程序和审核意见。还有个别企业在环境报告中提及“第三方认证”,但只是一些知名人士对企业所编制的环境报告意义的评价,这些都说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综上,发展企业环境报告审计是大势所趋。

三、环境报告审计的基本问题及其实践

(一)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定义。我国企业环境报告审计作为审计领域的新秀,目前学者对其定义的理解主要有:一是环境报告审计可以作为治理工具,李雪等(2011)通过分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内容和流程,对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作出评价,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供利益相关者使用。二是环境报告审计是一种应该履行的责任,彭菲(2014)的研究认为企业开展环境审计的初期应是政府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企业遵守国家环境法规的情况、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估环境整治措施等开展审计,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理应以民间审计为主,即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环境报告进行审计,从审计人员要求、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目标、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这几个方面来定义环境报告审计。三是环境报告审计发挥着监督和鉴证的作用,张艳等(2014)定义环境报告审计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独立环境报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合法、公允地发表审计意见,并提供具有较高保证程度的独立性的鉴证业务。笔者认为环境报告审计是指具有审计资格的审计组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环境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鉴证,对被审计单位环境报告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评价的审计活动。

(二)审计主体。我国的审计是以国家政府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共同发展。为了保证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要加快环境报告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发展,尤其是对社会审计组织的重视。环境报告的内容不同于以往的财务报告,不仅包括可计量的货币性信息,还包括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涉及众多领域和技能要求。并且环境报告审计的委托人是社会公众,因此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具有说服力。相对于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不能承担无法胜任的工作等,所以说社会审计组织如注册会计师更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审计对象。王艳E(2014)和李雪(2011)认为审计对象(内容)即为环境报告,审计内容是环境报告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反映的是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主要包括环境合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以及环境绩效信息等。企业环境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信息:一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具有环保理念,是否曾因为环境受到行政处罚等;二是与企业环境活动有关的资源进入;三是关于环保资金的披露。但目前环境报告信息较为主观,标准不一,因此开展环境报告审计存在很多困难。

(四)审计目标。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企业是否按照既定标准来编制环境报告,环境报告中披露的信息是否真实、公允,以及是否能保证其环境管理取得相应效率和效果。根据欧盟的EMAS,环境审计的分目标具体包括:一是监督检查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制度,是否受到行政处罚,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二是评价环境活动是否科学、合理,以促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三是审验环境报告,对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致性进行鉴证,促进其环境活动的科学发展;四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即环境绩效评价,以促进企业对环境活动的统筹安排。

(五)审计标准。环境报告审计属于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评价标准是审计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报告的编制标准方面,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及国内近年来出台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相关制度法规,都可以作为环境报告审计参考的标准,尽管如此,关于环境报告编制的统一标准和披露的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所以相应的审计也无法顺利进行。

我国目前只对重污染企业的强制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做出了规定,并没有强制所有企业进行统一披露,并且审计准则上也没有关于环境报告审计的规范,只说明要第三方验证,却没有具体的验证标准。在验证标准方面,我国可以参考国际上早已存在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4000评价标准,欧盟制定的EMAS标准以及日本的《环境报告保证业务指针》等。总之,我国只有先健全环境报告标准,才能制定相应的审计标准,开展审计工作。

四、环境报告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审计程序。一般来说,审计程序的设计以风险导向型为主,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企业环境报告中的错报风险是环境风险的主因,因此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具体程序为:第一,识别企业环境风险,可以从行业特点、环保法律法规、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了解。第二,从整体和认定的层面对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帮助识别之后的程序中在整体和认定层次对企业环境报告评估的错报风险。第三,通过将识别的环境风险和不同层次的错报风险结合起来,识别环境报告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第四,根据不同情况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风险应对程序。

(二)审计方法。环境审计方法一般可以认为是审计人员在对环境审计对象的检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在收集证据、编写报告、做出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意见的过程中所采用办法的总称。环境审计方法主要包括:政府环境审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法、观察法、询问法、核对法等;内部环境审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市场价值法等;社会环境审计如注册会计师会采用一些特殊方法,如“红旗”标志法、制造错误法等。

环境报告审计不仅应用到传统财务报告审计中的一些常规方法,还要应用到一些特殊方法,目前主要有费用效益分析法、经济评价法等,还可以通过程序分析,结合近年来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环保意识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分析该企业相关环境资产和负债信息的公允性。

五、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对环境报告审计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研究,提出环境报告审计研究的定义,以及审计主体、对象、目标、程序和方法。我国应借鉴已有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特色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报告内容,并制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指标体系,同时培养环境会计人才,积极有效地提高环境报告及其审计的总体质量。S

参考文献:

[1]温雪.浅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在我国的应用[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

[2]彭菲.浅析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的定义与程序[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

[3]李雪,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程序初探[C].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昆明: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2012.

[4]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程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5]曹梅.企业环境信息的审计报告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6]李雪,王纪瑞.企业环境报告审计定义初探[C].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宜昌: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

[7]刘旭红.环境审计报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1,(30):38-41.

[8]李越冬,江纹,李俊.风险导向模式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流程研究[J].财会通讯,2010,(31):107-108.

[9]李雪,黄业明.环境审计报告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1):62-63.

第3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该报告是一份指导企业进行有效投资的文件,指导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

工作内容:该报告从市场、政策、技术以及投资收益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通过详细深入的专家访谈、市场调查等手段获取所要投资项目的市场供需现状、营销模式、竞争格局、技术工艺、主要设备等一手的基础数据资料。项目组成员根据前期收集到的基础数据资料,为企业进行产品定位、工艺选择、设备选型、营销模式选择、投资规模等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建议。

投资决策可行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正确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投资成败。

1.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量身订做:投资决策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2.编制依据应保持资料、数据的详细和真实性。若研究依据不足,则会造成可行性结果不真、可信程度不高,可行性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影响了投资决策。

3.编制过程:应根据新形势、采用新标准。若依旧采用的旧标准,则会使得项目经济结果可比性不强,不能正确反应项目的收益状况。

4.编制后的工作:将可行性研究作为持续性工作,建立完善的更新机制。在可行性研究的有效期内,市场、物价等情况还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会使投资收益偏离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结果。所以后续数据更新很重要。

公司在投资决策领域的优势

1.数据收集与市场调研:

尚普咨询已成为国内市场调研领域的顶尖机构。 保障可行性研究中数据的详细与真实性。

国家统计局授权的首批涉外调查许可单位。 调研实力的象征与保证

2.品牌:

尚普咨询已成为三星电子、西门子、LG、微软、索尼、松下、陶氏化学、壳牌、埃森哲等世界500强企业的指定供应商。 保障成为让您信任的品牌

3. 专业性:

投资咨询领域率先通过ISO9001:20xx质量管理认证单位。 严格的质量体系保障编制过程的专业性与报告的质量水平。

4.编制后的更新机制:

尚普咨询提供后续半年报告修改服务。 保障可行性研究不出现偏差。

5.权威性:

公司众多投资分析师为多家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 保障可研编制的权威性。

拥有千余位来自高校、研究所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提供专业性的建议。

工作思路

1. 内部环境分析:企业SWOT分析: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2. 外部环境分析:

2.1 政策: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相关优惠条件

2.2 市场: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走势

3. 营销方案分析:营销模式、价格策略、渠道策略

4. 技术方案分析:主流技术现状、技术对比分析、设备选型方案

5. 投资收益分析:资金使用方向,资金使用计划;营业收入测算、成本测算、盈利能力测算、财务指标等。

6. 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内部风险分析:技术水平、替代产品、竞争格局、项目管理、财务等方面的风险及控制;

外部风险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关联行业等方面的风险及控制

项目执行方式

桌面研究:利用尚普咨询核心信息数据库(海关数据、国家统计局)、行业资源、既有研究成果,结合各类相关网络、报刊、杂志、数字出版物等信息数据的搜集对行业进行桌面案头研究,同时对调研成果进行初步的整合。

实地调研:对桌面研究数据进行核实,对标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市场现状、发展趋势、销售等信息。

深度访谈:行业协会、相关管理部门、相关专家采用深度调查的形式,访问时间大约为60分钟左右,我们将深入机构内部与中高层面对面访谈,为客户挖掘市场发展现状、行业特点、销售风险等信息。

电话调研:电话调研是深度访谈的重要补充形式。通过电话与被访机构进行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及补充调研。

编制费用及周期

第4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

一、 引言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结构愈加复杂,而集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集团的管理相较于单一企业的管理而言更加复杂。相应的,如何发挥集团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使集团整体价值大于集团各组成部分价值之和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当局的关注。战略学者安德鲁・坎贝尔在《战略协同》一书中明确提出协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值得管理当局给予足够的关注。集团如果没有实现协同,那么就面临组织协同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框架对于集团的风险管控而言意义重大。而国内外对于组织协同的研究又很少,根据对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文献的统计,1990年~2012年2月研究组织协同的企业经济相关文献只有43篇;根据对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的统计,1980年~2012年2月研究组织协同的企业经济相关文献只有88篇。而这些文献又很少关注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定义组织协同和组织协同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报告组织协同风险的集团内部报告框架。

二、 组织协同和组织协同风险的概念

1. 组织协同的概念。协同的概念古来有之。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便提出了1加1大于2的思想,即“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

安索夫(1965)首先在管理中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安索夫(1965)认为协同效应可以理解为企业整体效益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效应,这种效应的结果可以用投资收益率表示,即整体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投资收益率之和。

真正将协同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哈肯1969年创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协同即是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协作形成的系统整体具有微观个体不具备的新的结构和特征。

综上所述,协同就是1+1>2。协同包括很多方面,有组织内部的协同,也有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协同(比如供应链的协同)。而集团的组织协同应该指组织内部的协同。集团的组织协同可以理解为:企业集团各部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集团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价值之和。

2. 组织协同风险的概念。组织协同风险可以直接从组织协同的定义推导出来。根据丁铭华(2008)的研究,组织协同风险可以理解为组织整体缺乏以至丧失协同作用,组织各种有用力量相互抵消,而最终导致整体效益小于部分效益之和的可能性,即1+1

三、 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

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包括六个组成部分:报告情景、报告层次、报告角度、风险衡量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这六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在每一种情景下,组织协同风险都会在集团的不同层次进行报告,且每一层次都会从几个角度对组织协同风险进行衡量和分析,每个角度都有其衡量组织协同风险的指标,每种指标有各自的计算方法和所需数据的来源。

1. 报告情景。报告情景是指集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对报告情景进行划分,是因为不同报告情景下的组织协同风险报告作用不同,报告时间不同。卡普兰和诺顿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组织结构会产生组织协同风险。魏遥和雷良海(2009)认为造成产融集团存在组织协同风险的原因有内部系统整合、外部监督、公共安全网等。谢小军(2007)认为并购也会产生组织协同风险,比如并购会产生人力资源协同风险、战略协同风险。

由上述文献可知,系统整合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与并购活动都会产生组织协同风险,因此集团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情景应分为两种,即日常风险报告和并购决策风险报告。日常风险报告主要报告企业集团内部日常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时间为年末、季度末、月末或每日。并购决策风险报告主要报告并购决策是否会导致企业集团面临组织协同风险,用于辅助并购决策,报告时间为在并购决策之前或之后。

2. 报告层次。报告层次是指组织协同风险是在集团的层次报告还是在子公司的层次报告,或者还有其他层次划分方式。在集团内划分报告层次是因为报告层次不同,各报告层次都有相应的风险报告职责,而且不同报告层次所报告的有关组织协同风险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卡普兰和诺顿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书中提出协同效应的实现需要集团总部、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三个层级的参与。按照卡普兰和诺顿的观点设计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集团总部、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报告层次与组织结构一致,便于集团内部划分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职责。

3. 报告角度。报告角度指集团需关注的风险点,即集团哪些方面或哪些领域会存在组织协同风险。Rachel Davis和L. G. Thomas(1993)以及韩敬稳和彭正银(2011)等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协同效应。一些研究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角度研究协同效应。卡普兰和诺顿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书中提出影响组织协同效应的因素有人力资本开发、知识共享、战略主题协同等。王彤(2001)认为人力资源会影响组织的协同效应。傅元略(2003)认为财务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Jari Juga(1996)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后勤这一价值活动中的流程通畅、成本节约和资本规模效应创造组织的协同效应。Vijay Mahajan和Yoram Wind(1988)认为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方面的协同会影响组织整体的协同效应。综合这些研究,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价值链因素有财务、销售、后勤、投资、人力资源、战略等。

有研究认为企业协同效应的实现还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卡普兰和诺顿(2006)认为企业的组织形式会影响到企业的协同效应,例如职能型组织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效率低的问题,多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存在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的问题,而矩阵式组织结构会造成职责划分不清、纵向领导与横向领导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丁铭华(2008)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创造。Vijay Mahajan和Yoram Wind(1988)认为企业所处行业类型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创造。比如,共享客户会为非耐用消费品行业和工业原料行业带来协同效应,但不会对耐用消费品行业、资本产品行业等其他行业带来协同效应;共享市场项目仅会在非耐用消费品行业中产生协同效应,从其他战略业务单元采购仅会在耐用消费品行业中产生协同效应;管理协同仅会为资本产品行业和半成品行业带来协同效应,而在其他行业中不发挥作用。应可福和薛恒新(2004)认为组织结构、信息沟通和企业规模等因素会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实现。麦肯锡7S模型提出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共同的价值观会对企业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付平(2011)提出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会为企业带来协同效应。罗伯特・D・巴泽尔和布拉德利T.盖尔.在《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一书中提出业务相似度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综合这些研究,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企业内部环境因素有组织形式、企业规模、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类别、企业文化、信息沟通、管理风格、业务单位之间的协同和业务相似度等八个要素。

另外,还有研究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企业内部资源因素有企业资产、员工技能、知识资本、形象资源等。应可福和薛恒新(2004)认为企业资产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麦肯锡7S模型认为员工技能是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因素之一。陈通和王辉(2008)认为包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技术资本、制度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企业知识资本会影响企业的协同效应。罗伯特D.巴泽尔和布拉德利 T.盖尔.在《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一书中提出共享企业的好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

除了前述的企业整体、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资源因素这四大类影响企业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外,S.X. Zeng等(2007)认为文档协同也是组织协同的一部分。

根据组织协同风险的定义,企业无法实现协同效应就会面临组织协同风险,因此上述影响企业实现协同效应的要素也是导致企业面临组织协同风险的风险点,这些风险点可以作为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的报告角度。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分类方式,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的报告角度可以分为企业集团整体、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和企业文档协同五大类。设计的报告角度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每一报告层次都有其负责的报告角度,按照各级报告层次的工作范围将报告角度与报告层次进行对应,报告角度与报告层次的对应方式如图2所示。集团总部报告集团整体的组织协同风险以及业务单元间的组织协同风险,业务单元报告企业价值链、内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方面的组织协同风险以及职能部门间的组织协同风险,职能部门报告文档方面的组织协同风险。

4. 风险衡量指标。报告角度回答了集团应关注哪些风险点的问题,这只解决了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问题,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风险的衡量。确定了报告角度后,接下来要从报告角度出发,确定报告角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转化成哪些指标以衡量组织协同风险。Vijay Mahajan和Yoram Wind(1988)从销售、经营、投资和管理四个角度分别提出协同的衡量指标。Rachel Davis和L. G. Thomas(1993)提出了修改版的同轴指数用来衡量企业集团整体的组织协同度。邓好霞(2010)提出三大类共8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网络组织整体的协同度。卡普兰和诺顿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书中提出了11个指标来衡量协同效应,这些指标有协同服务收入所占百分比、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客户关系的持久度、采用服务价值链、客户份额、订单管理、客户管理、关键流程周期、交叉业务知识、团队合作和团队奖金。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对组织协同风险的衡量指标进行设计,将衡量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指标,比如协同服务收入所占百分比;另一类是定性指标,定性指标即将报告角度直接作为组织协同风险衡量指标,比如交叉业务知识。

5. 计算方法。确定组织协同风险衡量指标后,要明确如何得到指标值。定量指标根据指标的定义进行数学计算即可(Vijay Mahajan、Yoram Wind,1988),但是定性指标没有数学公式,其指标值获取方法与定量指标相比较为复杂。定性指标的指标值获取方法为:对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并对每个指标赋予权重,然后通过主观判断打分获取数据(丁铭华,2008)。

6.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包括两类:一类是计算指标实际值的数据来源,一类是参考标准的数据来源。定性指标可以将专家打分作为数据来源(丁铭华,2008)。定量指标可以借助会计数据(Vijay Mahajan、Yoram Wind,1988)和经适当调整的行业类似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计算指标实际值。参考标准既可以是一个绝对值,也可以是一个取值范围。参考标准的数据来源有:选取行业平均值,或有些指标由于模型设定本身就有取值范围(丁铭华,2008)。指标实际值与参考标准之间的关系是:当指标实际值超出参考标准值或参考标准范围时,则说明企业集团正面临组织协同风险,需要向相关人员报告、发出预警。需注意的是,企业在选择数据来源时要满足这样的要求:数据来源要稳定、可靠、持久且成本较低。

上述报告情景、报告层次、报告角度、风险衡量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这六个部分构成了集团组织协同风险的报告框架。需注意的是,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所包含的内容应该建成组织协同风险数据库。而且组织协同风险数据库要不断更新,数据库更新时需确保衡量风险的方法要保持一致(Jeff Madura et al.,2011)。

四、 结论

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协同和组织协同风险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一个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报告框架包括报告情景、报告层次、报告角度、风险衡量指标、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六个部分。集团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为集团分析和报告组织协同风险提供了参考,集团可以据此在内部建立清晰的组织协同风险报告框架,明确风险点和职责分工等内容。集团管理当局还可以及时发现集团日常管理和并购决策中损害集团整体协同效应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最终使集团的整体价值大于集团各组成部分价值之和,实现集团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安德鲁・坎贝尔.战略协同(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丁铭华.基于自组织的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管理研究,2008.

3. 纪春明.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组织协同行为特征分析,2009.

4. 罗伯特・S・卡普兰,戴维・P・诺顿.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 魏遥,雷良海.产融集团协同价值与风险的均衡模型分析.商业时代,2009,(15):36-38.

6. 谢小军.企业并购整合风险管理问题探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4):37-38.

7. Rachel Davis, L. G. Thomas.Direct Estimation of Synergy: A New Approach to the Diversity-performance Debate,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334-1346.

8. 韩敬稳,彭正银.有限理性视角下基于价值结构的企业组织协同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9):84-88. 9. 傅元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协同管理效应的度量.中国工业经济,2003,(9):66-72.

10. 王彤.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协同――福特汽车公司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中国企业文化,2001,(1):38-39.

11. 应可福,薛恒新.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4,18(5):135-13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集团风险管控的会计内部报告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1JJD790006)。

第5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三大报告

历史上看,英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研究的推动。20世纪80-90年代,英国的公司治理像今天的美国一样,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面对创造性会计(creative accounting)的泛滥、公司经营的失败和连续不断的丑闻、董事薪酬激增以及企业短期行为主义猖獗等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社会公众、监管机构的不满情绪日益升温。这一阶段也就成为英国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一个高峰期,各种专门委员会纷纷成立,并了各自的研究报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2)、拉特曼报告(Rutterman Report,1994)、格林伯利报告(Creenbury Report,1995)和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1998)。在吸收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8年最终形成了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Combined Code of the committe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综合准则很快就被伦敦证券交易所认可,成为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补充,要求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强制性遵守。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发展,尤其是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1999),堪称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牌。

一、卡德伯利报告

卡德伯利报告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同时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其实,1985年“公司法”S.221条款就规定,董事对公司保持充分的会计记录负责,为满足上述要求,在现实中董事必须建立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设计程序使舞弊风险最小化。也就是说,1985年的“公司法”已经对董事确保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含蓄的要求。

卡德伯利报告进一步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有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议董事们应发表一个声明,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详细描述,外部审计师对其声明进行复核(review)和报告,同时规定在董事会认可声明之前,审计委员会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声明进行复核。该报告还认为,内部审计有助于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整体组成部分,会计师职业应在以下方面起到领导作用: (1)开发用以评估有效性的一整套标准; (2)开发董事会报告形式的具体指南; (3)开发审计师用以相关审计程序和报告格式的具体指南。

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明确要求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同时将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尽管报告尚存在许多局限性,但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的许多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二、哈姆佩尔报告

哈姆佩尔报告将内部控制的目的定位于保护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包括确保高效经营、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控制。哈姆佩尔报告认为,很难将财务控制与其他控制区分开来,并坚信董事及管理人员对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不应仅局限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该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并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内部控制进行复核以强调相关控制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对企业风险评估和反映、财务管理、遵守法律法规、保护资产安全以及使舞弊风险最小化等方面。

尽管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并未满足普遍的要求,其主要的批评意见集中于该报告的内容缺乏新意、委员会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组成、有关原则难以付诸实施、责任不够明确等。当时贸易与工业部的负责人玛格丽特·贝凯特就认为,报告在受托责任与透明度方面仍有不足。

三、特恩布尔报告

卡德伯利报告和哈姆佩尔报告都程度不同地对公司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作为集大成者的综合准则在“最佳实务准则(Best Practice Code)”中对内部控制提出了综合性和原则性的规定。尽管综合准则要求公司董事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但是该准则并未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详细的指南。因此,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与伦敦证券交易所达成一致,为上市公司执行准则中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要求提供具体指南。1999年ICAEW组成的以尼格尔·特恩布尔(Nigel Turnbull)为主席的十人工作小组公布了《内部控制:综合准则董事指南》,即特恩布尔报告。作为指导企业构建内部控制的指南,该报告的意义在于,它为公司及董事会提供了具体的、颇具可行性的内部控制指引。其主要内容是:

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在决定内部控制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特定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构成时,董事会应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1)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2)公司可承受风险的程度和类型;(3)风险发生的可能性;(4)公司减少事故的能力及对已发生风险的影响;(5)实施特殊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相关风险管理中获取的利益。

执行风险控制政策是管理层的职责,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管理层应确认、评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执行董事会所设计、运行的内部控制政策。公司员工有义务将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其责任目标的组成部分,他们应集体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和授权,以建立、运行和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这要求对公司及其目标,所处的产业和市场以及面临的风险有深入的理解。

合理的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政策、程序、任务、行为以及公司的其他方面,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重大的商业性、业务性、财务性和遵循性风险做出正确反应,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其中包括避免资产的不当使用、损失或舞弊,并保证已对负债进行了确认和管理。

公司的内部控制应反映组织结构在内的控制环境,包括:(1)控制活动;(2)信息和沟通程序;(3)持续性监督程序。特恩布尔报告指出了健全的内部控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1)它根植于公司的经营之中,形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换言之,它不仅仅是为了取悦监管者而进行的年度例行检查; (2)针对公司面临的不断变化的风险,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 (3)具有对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或失败进行快速报告的能力,并且能及时地采取纠正措施。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复核是董事会职责的必备部分。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地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董事会应限定对内部控制复核的过程,包括一年中复核的范围、收到报告的频率以及年度评估的程序等,这也将为公司年报和记录中的内部控制声明提供适当的支持。

内部控制发展的若干趋势

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报告的要求日趋减弱

卡德伯利报告建议,董事应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报告,并要求审计师对董事会报告进行复核。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审计师应向谁进行报告、是否应将其复核报告公开。在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开报告方面,有效性要求使董事会和审计师均感到很困惑,因为那将意味着内部控制将为避免错误或舞弊提供“绝对保证”,而事实上没有一个内部控制系统能够完全避免人为错误。如果由于非故意原因导致错误陈述或遗漏,董事或审计师将因为其确认的有效性而承担法律责任。Power(1997)的研究发现,当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的概念仍处于模糊状态时,董事会及会计师均不愿做出这样的声明。

与卡德伯利报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姆佩尔报告鼓励而非要求董事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判断,并对卡德伯利准则中的第4.5条款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董事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报告”,修改为“董事应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报告”,删除了“有效性”一词。哈姆佩尔报告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明确董事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责任,说明内部控制仅能为避免重大的错误或遗漏提供“合理”保证,描述公司为提供有效的财务控制而建立的主要程序,并确认董事已经就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复核。哈姆佩尔报告认为,审计师不必向社会公众公布其对董事会报告的审查结果。这样做会在董事会与审计师之间建立更为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最佳实务在报告的范围和性质方面不断进步。

而特恩布尔报告则规定,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复核,总结进行复核所使用的程序,并在年度报告或记录中披露用于解决内部控制重大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董事会至少还应披露用于确认、评估和管理重要风险的持续性监督程序。特恩布尔报告还鼓励董事会在年报中提供额外的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司的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由此可见,英国对有关公司内部控制的报告和披露方面的要求并未放松,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报告的规定却日趋减弱。

第6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 早在西周时,便有统治者为防止官吏贪污盗窃、弄虚作假,制定了分工控制和交互考核的措施,实行职务、职权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例如:将出纳工作分设为职内、职岁、职币三位职官,分别掌管岁人、岁出、余财分项会计籍书,即全部财物的收入、支出和结余事项。其作用正如朱熹所说的“一毫财赋之出入,数人之耳目通焉”。西汉时期出现了上计制度。地方须将其户口、垦田、钱财、谷物等情况编册上报,并经常呈报皇帝审查。及至宋太祖时期,实行“官职分离”、“职差分离”的官职制。“主库吏三年一易”,类似现今的职务轮换制。清朝时,政府在财物出纳、调拨、储运、保管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程序。例如:各环节审批、收发、记录、稽核及签章制度;月末、年终盘点、上报等。

内部控制的现论研究大约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力度。财政部1996年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及会计系统三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2001年6月22日起,财政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其他规范(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该规范的,对于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从总体上看主要侧重于会计控制,控制范围不全。2004年11月,我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的征求意见稿《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循,由治理当局、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2006年初,国务院在其发表的《2006年国务院工作重点》中,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作为工作重心之一。

(二)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是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内部牵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管理思想,是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早期的内部控制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职务分离和账目之间的相互核对。《柯氏会计词典》对内部牵制的定义是:“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和交叉控制。实行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便使每项业务能完整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而在这规定的处理程序中,内部牵制机能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见,内部牵制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一项业务必须经过多人甚至多个部门的参与,任何业务流程都须经过多道环节和人员的交叉检查和控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无意识的出现差错和有意识的营私舞弊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内部牵制概念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串通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二是成长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的概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二十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和激烈的竞争环境,管理者一方面实行分权管理,另一方面又需要采取比单纯的内部牵制制度更为完善的控制措施,由此逐步形成了由组织结构、岗位责任、人员条件、业务处理程序、检查标准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系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经过两年研究,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财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1958年该委员会又了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三是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重点逐步从一般涵义向具体内容深化。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首次以采用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内部控制,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突破性研究结果,具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构成要素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关键要素,控制程序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内部控制结构这一概念特别强调了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内部控制结构概念的提出,适应了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而得到了会计审计界的认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风险基础审计法就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对内部控制的阐释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四是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结构框架阶段。1992年,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共同赞助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问题委员会(Comml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于1992年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并将其

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经过两年的修改,1994年COSO委员会提出对外报告的修改篇,扩大了内部控制涵盖范围,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得到了美国审计署(GAO)的认可。目前,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被认为是权威的专业机构对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最新解释,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应来源于管理阶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一体性的要素,这五要素之间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五是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多年来,人们在风险管理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减少。因此,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2003年6月美国证交会根据《萨班斯一奥克斯勒法案》第404条款的要求颁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层报告书的最终条例,该最终规则特别要求发行人的年报内必须载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层报告书。2004年10月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颁布了一个全新概念的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eterorise Risk Management ERM)。新报告虽然保留了部分传统内部控制的概念,但不论从框架上还是从要素上均有相当大的突破。

二、中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比较

(一)宏观层面的差异分析 一是发展状况的比较。国内对美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比较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发展研究有四个阶段,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发展研究有五个阶段。笔者较为赞同五个阶段的观点,即美国的内部控制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萌芽期,也叫内部牵制阶段,时间在二十世纪40年代前;第二阶段称为发展期,也叫内部控制制度阶段,时间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第三阶段称为过渡期,也叫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时间在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四阶段称为完善期,也叫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时间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五阶段称为成熟期,也叫企业风险管理阶段,时间在2003年以后。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在我国对内部控制发展阶段的研究较少,并且内部控制的发展时间段不易划分,根据对美国内部控制发展阶段的研究来看,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处在第四个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主要是在2006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基本统一为内部控制的提法,形成了我国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由此可见,中美内控理论在发展阶段和状况上有较大的差距。

二是形成机制的比较。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上,美国的主要做法是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参与,程序上提高透明度,贯彻民主化决策的原则。Coso委员会就是由多个专业团体发起组织的,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是由世界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组织主导实施的。美国内部控制规范的形成时间一般较长,COSO报告是COSO委员会在1937年成立以后,经过反复研究后才于1992年的,后来又经过两年的修改,于1994年提出了对外报告的修改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出台也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在形成机制上则极具“中国特色”: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部门财政部参与制定;理论界的专家和教授对制定的影响较大,相对来讲,各界的声音则显得比较微弱;最终定稿采取的是征求意见而非民主投票的方式。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从2000年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成内部控制研究小组,到2001年6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户货币资金试行》,总共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对形成机制的比较可以看出政治环境决定会计服务的对象。政治环境的差异,导致美国政府并不直接制定相关控制规范,而是交由民间机构或组织来完成;而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则由国家政府制定颁布,且我国处于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急速发展时期,只能先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制定出具有指导性的规定,然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再对其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三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差异。美国的内部控制环境。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修改并颁布了相关法律,要求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主管就定期报告进行宣誓,保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和财务报告的可靠,要求外部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及评价,加强管理者与外部审计师的责任。美国的上市公司有近万家,而发生财务丑闻者屈指可数,所占比例很低。自2002年7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颁布实施以来,美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指数迅速上升,已居全球首位。我国的内部控制环境。我国的上市公司仅1000多家,但违规者却众多,所占比例较高。不少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卷款潜逃或失踪,或因行贿受贿、挪用公款而落马,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热衷于以上市、增发新股、配股等方式圈钱。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是不可能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

四是内部控制的层次不同。我国仍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而是直接列出了内部控制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将内部控制的设置限定在业务项目层次上进行;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已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观念,内部控制的设立是按照业务循环及每个业务循环的五项构成要素来进行的。按照业务项目来设置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须制定各个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会出现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复,并且不易被企业及企业各部门所理解。按照业务循环设置内部控制可以避免按业务项目设置内部控制的繁杂程序,强调具体控制的构成要素对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二)微观层面的差异分析 一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同。根据审计准则定义,我国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会计的可靠可信及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而美国的内部控制目标不仅涵盖企业的会计系统控制,而且还需要合理保证经营的效益性和管理的合法合规性。要达到该目标,要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活动,涉及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详细分析。如一些表面上看来不涉及财务上的风险也要加以

考虑,防止涉及法律诉讼,避免公众形象受损或在公众中处于窘迫的境地。虽然起初的影响似乎与财务无关,但这些风险最终可能会对财务产生影响。因此在内部控制中增加非财务目标,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可以看出,COSO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的内容更为宽泛。

二是内部控制的手段不同。我国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即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下,防止、发现、纠正会计系统的差错与舞弊;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已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这一考虑是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设置的。越弱的控制意味着越多的潜在损失和越大的风险,而越强的控制则意味着较少的潜在损失和同一资金水平下的较小风险。当用风险评估手段识别和分析企业内部的控制环节,可以事前将经营管理风险(含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即认为在企业内部哪个环节控制风险最大,哪个环节就是需要加强的关键控制点,不论其是否会对企业的会计系统产生影响。如对采购折扣中有无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就是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目的是避免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及其他后果不利于企业名誉的行为。可以看出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上。

三是内部控制要素的差异。美国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报告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及各个方面,旨在确立影响企业的潜在重大事件。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性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企业风险管理报告还指出,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内部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确定、风险评估、风险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我国的相关规定虽然未明确内部控制要素,但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中美在内部控制要素方面的另一个主要差异就是风险管理。从本质上说,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遇到或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或整体风险进行预测、估计和应对,以实现企业的战略与运营目标,而不管这种风险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这也是COSO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改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根本原因。但不论是我国目前试行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还是上交所新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意见或指引,对风险评估与管理这一内部控制要素均没有深入详细的解释。

三、美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我国已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处于“会计规范”的第三个层次会计制度,因而其不仅范围狭窄,法律地位也不高,在强制性上就逊于美国。笔者认为,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应局限于会计领域。可以借鉴当前会计规范的建立模式,建立起独立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相关的内部控制法律制度、内部控制规范理论框架及内部控制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二)建立统一的理论框架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重视对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研究,研究人员在理论的引进、完善和实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纵观已出台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都注重了其操作性,但指导性不强,各具体规范其实就是对基本规范的简单套用,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各自的特色也不够突出,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予以指导。

(三)重视内部控制规范设计中的风险因素 我国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范中关于风险控制的相关内容,仅做了简单地描述,在后续的各项规范中也没有控制风险的具体评估标准、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应对机制,即没有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指导依据。当企业发生影响其生存的事件时也就无法得到及时地反映,应对机制更是无从谈起。我国在将来的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中应该将企业风险作为控制的主要对象,可以借鉴《巴塞尔协议》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7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关系

一、引言

1985年美国为了遏制日益猖獗的会计舞弊活动,成立了一个反财务舞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调查导致会计舞弊活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方案强调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建议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应该在其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承认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并讨论这些责任的履行情况。在Treadway委员会结束其使命之后,该委员会的五个发起组织联合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ttee)。COSO继续研究并于1992年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01年年底以来,美国爆发了以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舞弊案为代表的会计丑闻,重创了美国资本市场及经济,同时也集中暴露了美国公司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由此导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此次立法代表着资本市场制度的一次大的进步,也使人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8年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对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起到指导作用。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比较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因此,该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出台了最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继承并包含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主体内容,同时扩展了三个要素,增加了一个目标,更新了一些观念,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

1、COSO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及其组成要素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包括五个方面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应用于战略制定及企业各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潜在事件,并按照企业的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它有八个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2、从COSO的两份报告来看,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似或不同之处

第一,它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强调了全员参与的观点,指出各方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的角色与职责。

第二,它们都明确是一个“过程”,不能当作某种静态的东西,如制度文件、技术模型等,也不是单独或额外的活动,如检查评估等,最好是内置于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作为一种常规运行的机制来建设。

第三,它们都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相重合,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制定过程。

第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是重合的,即(控制或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这些重合是由它们目标的多数重合及实现机制相似决定的。风险管理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重合的要素中,内涵也有所扩展。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除包括上述七个方面外,还包括风险管理哲学、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三个新内容。在风险评估要素中,风险管理要求考虑内在风险与剩余风险,以期望值、最坏情形值或概率分布度量风险,考虑时间偏好以及风险之间的关联作用。在信息与沟通方面,风险管理强调了过去、现在以及关于未来的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处理,规定了信息的深度与及时性等。

第五,风险管理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风险管理的新观念。《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借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提出了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念,要求从企业层面上总体把握分散于企业各层次及各部门的风险暴露,以统筹考虑风险对策,防止分部门分散考虑与应对风险,如将风险割裂在技术、财务、信息科技、环境、安全、质量、审计等部门,并考虑到风险事件之间的交互影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部门的风险处于风险偏好可承受能力之内,但总体效果可能超出企业的承受限度,因为个别风险的影响并不总是相加的,有可能是相乘的;二是个别部门的风险暴露超过其限度,但总体风险水平还没超出企业的承受范围,因为事件的影响有时有抵消的效果。此时,还有进一步承受风险,争取更高回报与成长的空间。按照风险组合与整体管理的观点,需要统一考虑风险事件之间以及风险对策之间的交互影响,统筹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

企业制度的发展演进与风险相关。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是企业组织从业主制或合伙制走向现代股份公司制的关键步骤,它使股东的家产与企业的财产及企业的经济责任相互独立,股东的变换不再影响企业的信用能力,为股权交易扩大了范围并增加了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投资风险并促进了企业融资,造就了今天巨型的股份公司。

为了使股权交易与股东变换不影响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也为了使资本与经营能力实现更优的组合,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在现代企业中高度分离开来,由此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即职业经营者有可能不履行其受托责任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另外,有限责任也有可能诱使企业从事风险过高的项目而损害债权人利益。因为在有限责任下,潜在的收益主要由企业(股东)获得,而失败即破产的风险则主要由债权人承担。上述风险不是市场化的,可以由市场竞争自发约束或市场交易提供避险,如产品质量或自然灾害等,而是机制问题,属于组织或交易中的问题,需要规则与制度进行规范。这些制度包括企业治理中的责任制度,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审计等。

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维护投资者利益、保全企业资产,并创造新的价值。Fama、Jensen(1983)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职能;Jensen(1993)进一步分析了美国公司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方面失效的表现与原因。从理论上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其目的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防止经营层操纵报表与欺诈,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遵守法律以维护公司的名誉以及避免招致经济损失等。内部控制的历史起源更早,其要求更为基本,更容易或适合上升到立法层次。企业风险管理则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自然扩展。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谈到风险管理的意义时是这样论述的:“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与组织的各层次活动中。它使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发挥创造与保持价值的作用。风险管理能够使风险偏好与战略保持一致,将风险与增长及回报统筹考虑,促进应对风险的决策,减小经营风险与损失,识别与管理企业交叉风险,为多种风险提供整体的对策,捕捉机遇以及使资本的利用合理化。”

技术及市场条件的新进展,推动了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记录实现了电子控制、实时更新,使传统的查错与防弊的会计控制显得过时。然而,风险往往是由交易或组织创新造成的,这些创新来源于新兴的市场实践,如安然公司将能源交易大量发展成类似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加强,都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若一有不慎,企业就可能遭受来自商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惩罚,表现为企业的品牌价值或资本市场上的市值贬损。因此,企业需要一种日常运行的功能与结构来防范风险,包括遵守法律与法规,确保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以及保证经营效率等。因此,从维护与促进价值创造这一根本功能来看,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需要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发展更主动、更全面的风险管理。

四、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

有一种争论,即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笔者认为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明确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有重合与联系的地方。谁的范围更大,可能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条件、法律以及监管实践的发展而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行业各自的侧重点也可能不相同。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在规则制定或立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范围与管制的强度,范围越大,管制的要求就会越弱。对于其核心问题,如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最适合以立法的形式来约束,而其他更宽泛的内容则可能更适合于规则及指南。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主导性相对次序也可能不同,例如,从企业的战略风险依次到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最后到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对重要性应该各有不同。在战略风险方面,风险管理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起到配合作用。这一角色逐步逆转,到财务报告层次,应该是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

尽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内在的联系,但现实中的或代表目前应用水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还有不少的差距。典型的风险管理关注特定业务中与战略选择或经营决策相关的风险与收益比较,例如,银行业的授信管理或市场(价格)风险管理如汇率、利率风险等。典型的内部控制是指会计控制、审计活动等,一般局限于财务相关部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低水平、小范围,只局限于少数职能部门,并没有渗透或应用于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因此,有时看上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还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全面,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交叉、融合,直至统一。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2] 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3] 张砚、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7(1).

第8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项目背景

说明:概述市场及技术发展现状和项目提出的理由

(一)政策背景

(二)行业背景

(三)企业自身现状及发展战略

二、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建设单位

(三)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

(四)项目建设内容

(五)项目建设进度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二)报告编制过程

(三)主要内容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xx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

8、企业投资决议;

9、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四、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说明:从市场发展、国家政策,公司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多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结合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当地的发展情况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柴油水泵项目建设必要性

1、市场需求发展的必要性

2、地方社会经济战略规划需要

3、国家政策对行业升级改造的要求

4、企业自生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5、……

(二)柴油水泵项目建设可行性

1、经济可行性

2、政策可行性

3、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柴油水泵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4、模式可行性

柴油水泵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5、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五、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说明:将研究报告中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日经济效益有一个综合了解。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建设单位简介

二、企业组织结构

三、管理团队

四、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说明:项目立项之前,政府决策者首先需要对产品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解,然后才能进行决策,决定是否将项目立项,因此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市场分析中,要详细阐述产品市场规模、发展趋势、需求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并确定建设规模。

一、项目经济环境分析

二、项目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相关国家标准

(二)行业准入门槛

(三)国家产业指导政策对本行业的鼓励或限制情况

(四)国家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对本项目技术的鼓励政策

(五)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行业发展指引

(六)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招商优惠政策

(七)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招商优惠政策

(八)本项目产品目标市场的相关政策

(九)行业相关“xx”规划情况

(十)……

三、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一)柴油水泵产品行业发展现状

(二)柴油水泵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三)柴油水泵产品市场价格走势

(四)柴油水泵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四、柴油水泵产品行业竞争格局

(一)行业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柴油水泵行业主要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二)本项目竞争优劣势分析

五、本项目营销战略分析

第四章 产品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主要产品介绍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系列

(三)产品特性

二、产品的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

(二)产品应用案例

三、产品制造

(一)工艺流程

(二)岗前培训

(三)质量控制

四、技术与研发

(一)公司技术研发架构

(二)技术储备

(三)公司持续创新安排

第五章 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

一、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

二、主要原辅材料和动力供应情况说明

(一)原辅材料

(二)动力

(三)仓贮

第六章 柴油水泵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项目营销战略目标

二、项目营销战略规划

(一)市场营销模式

(二)市场营销策略

1、......

2、......

3、......

4、......

(三)产品促销手段

1、......

2、......

3、......

4、......

第七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区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区地理位置

三、项目建设地区基础设施

四、项目建设地区产业基础

五、项目建设地区区位优势

(一)资源优势

(二)经济优势

(三)文化优势

(四)交通优势

第八章 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总图布置

(一)总图布置原则

(二)相关标准及规范

(三)平面布置

(四)竖向布置

(五)道路

(六)厂区绿化

(七)围墙、大门

(八)总图工程主要数据

(九)运输

二、土建工程

(一)设计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汇总

三、公用和辅助工程

(一)给水排水工程

(二)供配电工程

(三)通信工程

(四)供气

(五)仓贮

第九章 环境保护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要有专门论述。

一、相关标准规范

(一)环境质量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环境质量现状

三、污染源和污染因素分析

(一)废气

(二)噪声

(三)废水

(四)固体废弃物

四、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气处理措施

(二)废水防治措施

(三)噪声防治措施

(四)固废防治措施

(五)环境绿化

(六)环境管理与监测

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

一、职业安全卫生

(一)相关标准规范

(二)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三)职业安全卫生对策与措施

二、消防

(一)相关标准规范

(二)火灾危险性分析

(三)防火等级

(四)消防措施

(五)消防人员

第十一章 节能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节能法规、政策、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一)节能法规和政策

(二)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源供应情况

三、能源消耗状况

(一)能源消耗种类、数量

(二)用能总量和用能结构

四、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一)单位产品能耗指标

(二)指标类比分析

五、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一)节能降耗主要障碍

(二)节能降耗主要措施

第十二章 进度计划与招标

说明:项目建设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运营生产这段时间,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资金筹措、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各阶段工作紧密衔接、交叉进行。因此,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需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说明: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使用计划和资金筹措方式,是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装修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利息)

2、流动资金

3、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分析

二、融资方案

(一)投资计划

分年投资计划表

(二)融资计划

(三)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 项目财务评价

说明:财务评价结论是项目建设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一)财务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项目必须遵守的国内外其他工商税务法律文件。

(二)范围

(三)计算期

(四)税率说明

(五)其他说明

二、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一)营业收入

(二)总成本费用

(三)增值税

(四)营业税金及附加

(五)所得税

(六)利润与利润分配

(七)效益与费用评估小结

三、现金流估算

(一)项目投资现金流估算

(二)项目资本金现金流估算

四、项目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

说明: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1)财务净现值(NPV)

财务净现值是按设定的基准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n

NPV=Σ (CI-CO)t (1+ic)-t

t=1

(2)财务内部收益率(IRR)

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计算期各年差额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计算公式为:

n

Σ (CI-CO)t (1+IRR)-t = 0

t=1

(3)投资回收期(Pt)

根据现金流量表,按下式计算: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五、不确定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二)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

(一)经济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政策风险

(五)原料风险

二、风险防范对策

(一)风险控制

(二)风险转移

(三)风险自担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二、项目建设建议

中商智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中商智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方面具有的独到优势:

1、公司拥有权威、专业的顾问团队

目前公司具有资深的全职研究与咨询人员全部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其士学历占4%,硕士学历为40%,本科学历为50%,获得双学士学位的为6%。同时公司常年聘请各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分析师、律师、财务顾问等100余位,他们均是各自所在领域的权威人士,通过中商智业的有机整合,成为服务客户的强大智囊顾问团。

2、公司具有丰富的基础数据库及强大市场调查研究实力

中商智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会员,同时取得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涉外调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0832),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和企业综合咨询服务提供商。

中商智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定期购买更新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主要行业协会以及其他权威统计单位的市场统计数据,同时通过公司近10年的市场研究积累,目前公司已经建立起丰富、权威的行业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企业数据等基础数据库,为本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供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依据

3、公司影响力

中商情报网的研究结论、研究数据和研究观点广泛被媒体采用;同时,中商智业的研究结论、数据及观点文章也大量被国家政府部门的网站转载,如央视财经频道,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商务部,发改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4、公司具有丰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经验

第9篇:保险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 新常态下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保险改革下统筹商业保险的发展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救助政策的改革思路 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会保险法》关于生育保险制度的评析及完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商业保险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参与性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社会保险发展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资本市场社会保险改革下统筹商业保险的发展研究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对策研究 我国养老社会保险逃费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导游人员社会保险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及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的关键问题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改革:困境与出路 寻找“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7年4月24日。

②王晓慧:《谁在“抛弃”养老保险?人社部: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占比十年降了10个点》,华夏时报网,,2016年9月9日。

③《赶集网2014年O2O自由职业者分析报告》,和讯网,,2015年1月7日。

④《O2O自由职业者均月薪超八千》,新华网,http:///tech/2015-01/12/c_127377549.htm,2015年1月12日。

⑤《最具幸福感职业调查:自由职业者居榜首》,搜狐财经,http:///20160404/n443270673.shtml,2016年4月4日。

⑥李唐宁:《目前平均实缴基数不足工资七成》,经济参考,http:///2016-03/28/c_135227882.htm,2016年3月28日。

⑦徐婷婷(2015)数据为“50%~60%”,陈伟诚、郭席四(2005)数据为“60%~70%”,王延中(2001)“抽查发现1999年广东省企业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只占职工实际工资总额的70%左右”。

参考文献:

[1]赵静,毛捷,张磊.社会保险缴费率、参保概率与缴费水平――对职工和企业逃避费行为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5,(10):341-372.

[2]封进.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与激励[J].经济研究,2013,(7):104-116.

[3]杨怀印,赵清莹.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5,(5):80-83.

[4]郑秉文.供给侧:降费对社会保险结构性改革的意义[J].中国人口科学,2016,(3):2-11.

[5]刘长庚,张松彪.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缴费率应降低[J].经济纵横,2014,(12):112-115.

[6]彭宅文.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养老保险逃费治理的激励[J].社会保障研究,2010,(1):138-150.

[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8]陈伟诚,郭席四.逃费: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困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