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九篇)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1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程;综合性;课程整合

当今的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新兴科学大量涌现,知识量急剧增加,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趋势日益增强,学科间统一化的进程加快了,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科技综合的时代呼唤着综合性的历史课程。

历史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历者,经历也;史者,记录也。简单地说,历史就是人类经历的社会活动的记录。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应忠实地记载于史册,从而使历史学科包罗万象。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之浩瀚,研究范围之广博,是其他基础学科难以比拟的。因此,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

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已指出:“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如数学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认记的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他认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方面,提出“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调整和改革课堂教学方面提出“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2000-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些要求都强调了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科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就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

历史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与多种学科联系密切。而对于日益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等,仅靠孤立的研究历史学科是解决不了的。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利用历史学科教学的融合性、综合性的特点,重视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不断强化与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强化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立体地、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般素质和能力,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学习,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文科综合的背景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的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历史与地理的整合——“史地为一家”

历史学与地理学关系最为密切,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每一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所以要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能不研究其具体的空间,建立历史的时空经纬网。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物质材料,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快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史、地的综合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活动所处空间范围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必然而重要的影响。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2)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加强对历史地图的识记与理解。这是史、地知识综合渗透对历史学习技能的最基本的培养。

(3)运用历史活动说明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寻找人类活动的规律,指出其经验教训,并能为今后发展提出有价值的设想,甚至描绘出进一步发展的蓝图,从而总结人类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人类活动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遵循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这是史、地综合渗透对现实最有价值的内容。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类活动(包括战争因素、过度耕牧、政策影响、自然灾害、人口迁移等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我们今天的科学发展提出更好的借鉴。

史、地综合一般以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现象为背景材料,渗透历史学科中的有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现阶段人类普遍关注的环境保护、农业、人口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渗透地理、历史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交织起一张认识历史新知识的时空经纬网,从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如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迅速得到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凭借了有利的地理位置。美国工业产量于1894年跃居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就是拥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这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2 历史与政治的综合渗透

历史、政治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不可割裂开来的,历史学科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论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下历史事件;历史学科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研究;政治学科的理论则需要通过历史事例加以论证。政史渗透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为背景材料,渗透政治学科中经济、政治和哲学等知识,要求综合评价、综合分析,或以古为鉴,以古为训,或从中得到启发。政治理论是历史的积累与升华,历史是政治理论的依据和铺垫。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许多观念、概念,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不仅授予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更给了学生科学认识人类历史的钥匙。

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的相关观点与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如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新旧事物的更替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问题;历史发展的趋向性与曲折性问题;量变与质变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问题;历史的现象与本质问题等等。处理好这些理论性的问题,贯穿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掌握、运用好了理论,学习历史基本知识和分析研究历史事件,做到“史论结合”,才会有更准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才能有效地学好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3 构建“大文科”体系

“大文科”体系是指历史、政治、地理三学科的综合渗透。其中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观点,政、史、地三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这也是目前高考文科综合的主要形式。

学科的界限只是根据学习的需要而设定的,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对所有相关联的内容分别在各学科内全部讲授,因此跨学科的综合只是有关内容的有机结合点,抓住这些结合点进行教学,必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开放性思维。

例如,在西部开发问题上,历史学科利用历史史实分析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对西部进行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西部起步较慢,开发较迟,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西部开发要吸取巴西西部开发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教训,从实际出发,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地理学科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西部开发的范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并进行预测。政治学科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西部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经济,西部开发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减少东西部差异,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完整的认识。这是“大文科”体系教学的优势所在。

4 文史不分家——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紧密。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无不与文学紧密相关。文史结合,更能加强历史事实的具体性、说服力、感染力。中学语文课本提供了大量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而中学历史教材中也包含了许多与语文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历史和语文基础知识相互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语文的基本能力。如通过语文学科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料能力;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对语文课程中的一些文章背景的理解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讲解中国古代史的“百家争鸣”时,可以结合语文课本中有关孟子、荀子的文章加以深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讲解“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可以利用语文课本上的《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探讨分析秦亡的原因;讲解红军长征时,可以引用的相关诗词与相关回忆文章,加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讲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文艺复兴时,可以引用有关莎士比亚的戏剧来加深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理解。

总之,语文课本上的材料从不同层次、不同的角度反映历史上一定时代的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情节感人,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再造过去的历史形象。恰当地运用,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历史形成历史表象和加强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5 历史包罗万象——与所有基础学科都可以渗透整合

历史教学中,除了可以渗透地理、政治、语文学科外,还可渗透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各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如学习世界近代文化史时,碰到“解析几何学”、“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些概念时,就可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上的一些事例来说明。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词,适当地进行一些英语知识的训练,如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共产党宣言》( the Communist Manifesto)等,甚至可以直接用英语在课堂上就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这样既学好了历史知识,又增加了英语单词量的积累和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课堂活泼生动,能够避免因为单纯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产生的疲倦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这需要历史教师应该有较广的知识面,对各科知识都应具有一定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与历史学科内知识相互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指挥棒下,更加注重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应该做到:强化历史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核心和再生的内容;强调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历史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的整合;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才能真正的搞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和实现高考考试目标,适应我国新时期的课程改革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论文摘要:学科教学知识观为高职“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科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益的启示。一是促进教育、劳动和科学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三是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四是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复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教师具备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重要概念,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形成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入与科学。

高职学院是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不同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因此,本文把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称为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高职“双师型”教师实际上就是具备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专业教师。

当前,在高职学院进行的“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也存在简单化现象,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观为我们认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建设也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促进教育、劳动和学科领域知识的全面协调发展

普通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科——教育两个领域的知识,而高职专业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至少来源于教育一劳动一学科三个领域,此外,还需要其他领域的知识,如文化知识、语言表达知识、语言交际知识等。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与以上领域的知识都存在联系,特别是劳动领域的知识对高职专业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完善高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知识协调发展,是“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职学院的专业教师,无论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还是直接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从生产一线引进的教师主要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可能滞后,技术和工艺应用的知识也可能逐渐滞后;从工科大学毕业的教师,既缺乏教育领域的各种知识,又缺乏技术实践领域知识,而且专业领域知识往往也需要不断更新。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制约专业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因此,高职学院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首先需要对不同专业、不同成长过程的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科学的诊断,确定培养内容,然后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和不同途径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为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劳动领域的知识是高职业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之处,也是高职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体现。因此,参加企业实践,获取劳动领域的知识,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途径。

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培训,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管理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养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

首先,要明确参加企业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专业教师参加一线生产与管理活动,其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自己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因此需要了解一线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能力和人才成长规律等劳动领域的各种知识,避免只是把任务局限在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上,将企业实践的意义简单化。

其次,在参加企业实践前做好知识储备工作。在教师加企业实践之前,需要对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估,针对性地完善其知识结构,特别是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以保证在企业实践活动中,能够用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去整合实践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

最后,加强对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一方面,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加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企业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在生产一线获得尽可能多的生产技术信息、人才管理信息,并对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学院应引导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从职业教育的需要出发,学习实践知识、技术知识、技术人才成长的知识等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并转化为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职业技术教学能力,并对教师的职业技术与高技能教学能力发展情况予以评估。

三、通过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形成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的形成是基于教学实践,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不断改造,转化为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和高技能的内容,并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因此,专业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不意味着就具备良好是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活动,把不同领域的知识不断整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逐渐形成独特的具有自我经验的技术与高技能教学知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科研是当前培养教师技术与高技能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也是当前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高职学院应充分调动基层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基层教研组以职业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学生实际等情况,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四、加强对从企业引进和聘请教师的培养

第3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科学教学;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22-02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科学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指教学以数学学科为中心、分科主义为指导,运用单一的数学教学手段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数学――科学教学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将数学与科学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科学的载体上,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科学综合的魅力。

数学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教学比单纯的用数学教数学有意义的多,它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数学联系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材料也表明,一个人知识越丰富,神经细胞产生的突触处也越多,神经传导也越快,所以知识面广的人具有较高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1]因此,教师要建立“数学联系科学”的教学意识,在教的过程中用好科学知识的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选择最重要的知识,呈现最重要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活化思维,培养学生具有转识成智的能力。[2]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中要求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此可以看出,课标强调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它倡导教师放下自己所谓的“专业”,积极涉猎其他学科,提高对各学科的认识,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改变过分强调学科教学专业化,人为地造成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做法。因此,从“数学教学”到“数学――科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二、“科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曾讲过国外的一个数学教学案例:一年级的学生在学“数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先教学生叠一个纸船,并要求学生把它放在水盆里,让学生在纸船里不断放入小圆片,数一数最多放多少个小圆片的时候船会沉,记下结果;并在同伴中选出最好的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这个案例对我们以后的数学教学很有借鉴意义:首先,它将手工、科学知识融入了数学教学中,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不太明白浮力的知识,但是这种学科综合教学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促进学生获得隐性的科学知识,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与此相类似的历史上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它是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典型例子。一般地,如果让我们测大象的重量,好像能想到的只有直接用秤去称,但是量程不够,我们就无能为力了。而曹冲却能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将科学中的相同质量的物体浮力相等的科学知识作为中介(即大象和相同质量的石块浮力相等),运用代换的思维解决问题,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事实上,学生的兴趣很少局限在某一特定的学科,他们更多、也愿意阅读、亲近多学科的交叉的百科知识,从中发现、验证和解决一些问题。[4]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需要将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机联系,将各种教学资源、因素和手段有效综合,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关注于将数学与科学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学校发生了什么。这能帮助我们了解数学和科学的联系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并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实践。[5]尽管将数学与科学联系在一起教学对教师的挑战很大,但如果运用得当,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但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仅能用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转换的思维方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入手,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

三、数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

“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这是科学家拉奥说的一句很著名的话。为什么数学对于科学那么重要呢?因为数学为科学事实的分析和推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20世纪伟大的德国数学家赫尔曼・外尔说:“事实,只认为是事实,没有太大的用处。因其数量之多与显而易见的支离破碎,使人手足无措。但是,把他们融合成理论,并使之协调,那么情况就不同了。理论是事实的本质,没有理论,科学知识将只是一处疯人院。数学是无穷的科学。”[6]数学和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彼此能够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持。科学和数学互为其学科的工具;同时,科学能解释数学知识。因此,将科学教学方法用于数学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知识。

科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方法分为:观察与测量、比较与分类、预测与推理、猜想与假设、识别与控制变量和解释与模型。[7]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以探究为主、融入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数学联系科学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自身要建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围绕核心要素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不能只停留在本专业学科的知识上,还应具有广博精神、融会贯通的许多相关知识。教师应该多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同事进行交流,互相询问在进行某一单元教学时各自的具体教学活动。教师在对自己和对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之后,要寻找双方教学所教内容中涉及到的共同概念和技能,[8]增强寻找学科知识联结关系的能力,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在倡导“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今天,学科综合的理念要牢固树立在教师心中,注意用联系的视角进行教学,借助综合化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李天鹰.小学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2]黄光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8.

[3]中华人民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黄爱华.智慧数学课―黄爱华教学思维的实践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6.

[5]Andrew Isaacs,Philip Wagreich,Martin Gartzman.The Quest for Integration: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106,No.1(1997),pp.179-206.

[6]宋宇.生活中的数学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

第4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科技教育;原则;途径;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历史最悠久、最复杂、最感动人心的科学之一,综观人类发展历史,物理学促进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使人类社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高中物理的知识涵盖了物理学的五大分枝和领域,各部分知识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联系,不但知识系统性强,而且所有知识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因此,把科技教育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是物理教学本身的基本属性和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

二、科技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科技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科技知识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知识本身就蕴藏在科学技术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结合科技知识进行教育,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当我们把物理的基本规律、定理等运用在现代科技知识里的时候,课堂教学就摆脱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学生能通过不同的科技情景理解物理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解剖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实施科技教育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当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高新科学技术时,他们将不断感悟到创新的价值和作用。高中物理教学很容易与高科技联系起来,不论是力学还是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每一分枝都与高新科技相关,只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联系高新科技,学生就会感受到创新的魅力与重要作用,他们会在一次又一次激励中逐渐树立一种永恒的创新精神。

(三)实施科技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科技实践活动的实施,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利用科学规律进行观察、分析、研究、解剖、揭示的思维能力及行动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将得到真正提高。

(四)实施科技教育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具有无穷的魅力,特别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等能力得到高品质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对宇宙系统的开发能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对地球系统的开发能力等等都在不断提高。高科技下人类的社会生产及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未来的遐想和渴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物理学知识在高科技中的运用,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可以很快拓展物理教学的空间。

(五)实施科技教育可以广泛的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课堂教学可以很方便的把我国在高科技方面的成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不论是航天及空间探测领域、军事科学领域,航海技术及海洋资源开发领域、能源工程领域等等。几乎在每一章每一节的物理知识教学中,我们总可以找到我国高科技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的案例,这些案例正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祖国发奋学习的最好的素材。

三、科技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即把物理知识与相应的科技应用联系起来,这样做不但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知识体系。

(二)高科技与实用技术并举的原则

即善于把物理教学与学生平时容易观察到的实用技术相联系,这样不但体现了科技知识的普遍存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探究精神,能促进学生对科技知识更切身的理解。

(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要激发他们敢想,更要激励他们敢干。教师要有意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把物理知识与高科技知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知识教学为主,科学技术传播为辅的原则

由于高中物理学有严密的体系,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实施科技教育时,应紧紧把握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的脉搏,要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把科学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不能因为科技教育而使物理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受到影响。

四、科技教育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科技教育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的绪言中,在叙述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时,教材介绍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型科学技术设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难得的科技教育材料进行拓展讲解,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高二年级动量守恒定律之后,教材安排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选编了空中飞行的导弹爆炸的例题。这个例题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在物理知识中的重要体现,教师要通过分析导弹爆炸时动量守恒,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使科技教育与物理知识教学的结合更加融洽自然。在讲解“反冲运动与火箭”这一节时,教师要在对反冲运用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结合我国和世界各过火箭发展历史进行适当展开,让他们更广泛地了解世界高科技发展现状,打开科技视野。

(二)随时关注世界科技技术发展,及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教师要善于通过网络、报刊以及各种信息渠道,随时收集相关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加以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越是善于与时代科技发展相联系,学生越喜欢科学,科技教育与物理教学的结合越显鲜活。

在我国成功发射“嫦嫦二号”探测卫星之后,我们在第二天的教学中,结合运动与力的关系,比较详细的讲解“嫦娥二号”飞行的动力学问题。在讲解到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运用这一节时,我们对“天宫一号与神州九号对接”全过程录像进行剪辑,重点播放了对接过程的轨道变化与对接飞行过程,并据此设计有效性物理问题,进行深层次探究。这样适时结合我国高科技成就进行科技教育,使学生充满着对科技的向往和追求,物理教学精彩飞扬,学生的科学兴趣日异倍增。

(三)注意挖掘地方科技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当我国核工业在重庆涪陵地区的地下核工厂解密公开之后,我校物理组组迅速组织师生前往参观学习,把高中原子核部分章节的教学与核反应堆现场观摩结合起来,学生异常兴奋,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应核裂变反应方程。更知道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工艺流程。充分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

(四)通过物理知识与高技术的结合点进行专题讲座

在世界领先的我国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 2007年1月28日首次成功完成了放电实验,获得200千安电流、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中国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它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之时,我们结合高三原子核物理学的教学,对高三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人类核聚变研究的现在与未来》的专题报告。在讲座中我们收集世界各国目前在核聚变研究领域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在原子核聚变实验方面的成就,给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不但拓展了原子核物理方面知识的教学,也使学生对原子能的和平应用和美好前景有了全面了解。

(五)成立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组织了课外科技发明小组,通过观察各种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发明创造,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应用能力,更使学生体会到科技知识并不高深,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动手实践就可以逐渐提高我们的科技能力,并创造一定的科技价值。

(六)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进行研究性学习

科技参观考察是实施科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要善于抓住科技展览、科学博览会以及科技交流会等时机组织或发动学生自发的进行参观,拓展科技教育空间。

在中国航天在重庆进行展览期间,我们组织了部分学生对展览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运载火箭、卫星以及飞船的亲身观察体念,使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生产力。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开通之初,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三峡博物馆文物,了解到科学技术在三峡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演变过程。重庆轻轨开通之初,尽管车票比较贵,我们仍然组织学生亲身体念科技成果在轻型轨道交通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在参观过程中,教师结合相关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不但找到了科技教育的平台,也使物理教学跳出了课堂,自然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

(七)开展与科技知识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实施探究性学习

第5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WwW.133229.coM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6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学科与专业 教学与科研 知识与能力 质量与规模

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从发展基础上讲,应该规划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从高校职能上讲,应该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人才培养上讲,应该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办学效益上讲,应该解决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与专业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学科与专业虽有着诸多区别,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几个专业,一个专业又以一个或几个学科为基础。学科与专业是主从关系,没有学科支撑就无从谈起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相通之处,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学科体系,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也要注重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133229.COm因此,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高水平的学科尤其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相比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比专业建设更长,因此,在实践中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主从关系,单纯强调学科的优先发展,对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是不现实的。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先行、学科后划”的思路适当设置地方需要量大的专业,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地方院校设置专业,在考虑学科基础的同时,应更加侧重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一些紧缺专业,将专业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归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学科理论完善专业内涵,这样既加固了专业基础又提升了学科水平,达到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在专业结构与布局上,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发展基础专业、确保基础专业的基础和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发展市场急需专业,灵活设置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

学科与专业的结合通过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来,因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加强基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学科与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别,满足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学的存在方式和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途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科研是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从大学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与基础教育的教学不同,大学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智能和研究能力,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讲清知识、原理、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讲授的内容应有所创新,立足学科的前沿。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在客观上为教师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从大学教学特点上讲,大学教学工作与大学科研工作具有依赖关系,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大学教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无不体现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和依存。从课程建设角度来看,大学课程追求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强调以最新的综合化专业知识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因此,大学教学需要以科研作支撑,科研可以带动教学的创新,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使教学活动与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步。

2 以科研实现创新,以创新带动发展。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科

研创新,以最新科研成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尤其需要构建教学与科研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立的局面。在重视与加强人才培养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型大学应以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己任,积极推进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要依托大学创新的品格,提炼创新大学精神并促进其转化为社会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全方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成效都通过服务社会体现出来,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在于服务地方。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三大职能,教学与科研是基础和前提,服务地方是归宿与目的。教学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科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二者殊途同归,共同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这个目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以及组织,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没有能力,知识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和创新。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的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立足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要实现考试制度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业评价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突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组合,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知识主要在于“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主线或诠释架构与原理架构,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以此构建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活动中才能形成智慧,同时,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才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在于“双能”,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来看,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已知,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未知,因此,发现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发现问题通常是指个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认清问题、概括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组织,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四、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质量是一个远比数量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问题,质量是“本”,数量是“末”,本末绝不可以倒置。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办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在确定发展规模和招生数量时,必须使之与学校的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谋求数量的增长,寻求最佳的规模效益。

1 保证师资资源的充足性。高等学校应确定科学合理的生师比并按该比例配置教师,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2 确保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逐渐走向成熟,不能因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水平的停滞或下降。&nbs

p;

3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水平。课程是教学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才具备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应成为制约课程建设水平的因素。

4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也是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手段,办学规模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冲击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第7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知识结构 高职教师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81-03

[作者简介]王林毅,于巧娥,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300)

高职教育在以人为本、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已从去重视学生知识理论的掌握转向重视技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从以知识型为主的知识结构向智能型知识与能力结构和创新结构转变,创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高职教师知识结构的基本内容

(一)基础性知识结构

所谓基础性知识是指包括一般性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领域的知识。基础性知识对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其重构以及教学能力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教师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越多其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越强。高职教师的基础性知识主要包括当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两个方面,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包括一般性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信息科学、教育技术知识等最新科学基础知识及一般性的人文知识,如哲学、文学、数理、政治、经济、艺术、生物、外语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既能系统地把握本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准确地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社会价值。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是指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专业知识有一定联系的各科知识,掌握一些交叉知识或一些边缘学科知识。

基础性知识是高职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为基础的知识,也是高职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具备这些知识,还要达到“深、宽、新”的程度,构成以学科专业为主干,以相关学科或邻近学科为分支的“学科群”。所谓“深”,是指专业课知识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对某些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力求使自己成为本专业研究的“专家”。所谓“宽”,是指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面,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及与其有关的学科知识的面要“宽”。所谓“新”,是指教师要抓住本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及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条件性知识结构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保证工作获得成功的教育理论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学习规律及技能形成规律等方面的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既包括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理论与思想、现代课程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化的教学手段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国内外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知识,如教学发展的历史变化程、教学改革目前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别是本学科教学改革的动态等;还包括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如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科研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科研成果的表达等。心理科学知识包括掌握普通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心理学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懂得一些学习方法、学习规律、技能形成规律、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条件知识对于高职教师来说,是自身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事教学工作并能获取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三)实践性知识结构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等实际工作情境中形成的各种经验的整合。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仅是从书本或其他渠道上获得的,更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对教学反思而获得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亲自参与教学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如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主要任务、内容和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格、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点拨、启发、引导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方法的运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励;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

这些知识是高职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它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最为直接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积累的直接经验的总结。它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与创新强弱的集中体现,更是创新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知识,也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知识。

(四)创造性知识结构

所谓创造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程中,学习、记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知识,是教师如何运用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地去处理和解决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具体问题的知识。创造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方法的运用,对学生在学习程中,特别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行为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创造性知识在知识结构中是属于最高层次的知识,它是建立在所教专业的基础性知识、教学理论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知识基础之上的,是高职教师将自己的各种相关知识与当前的教学情境相结合而生成的。这种知识与高职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是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知识的再生性和创造性的展现,更是高职教师教学艺术性的体现。

二、高职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结构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依靠网络系统的支持,教学资源日趋丰富,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然而多数高职教师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受其影响很大,教材多年一贯制,反复多次重复讲授;知识面较窄,知识储备少,新知识增加少,不能很好地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再加上多年没有经培训和进修,一直靠吃老本,久而久之,导致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狭窄。

(二)业务水平停滞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弱化了“职业性”,致使高职教学以片面的知识教学为中心,重视理论教学和书本知识,忽视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强于实践教学,缺少专业实践性知识。即使教师获得了“双师证”,也没有在企业锻炼与实习的经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研究不够,努力探索教学规律的劲头不足,依然实行着以知识讲授为主的“书斋式”教学。加上高职教师培训、进修机会较少,致使其业务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知识的再生性能力较弱

由于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竞争意识,主动适应教学新事物、新观念的思想意识淡薄,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又不注重自己知识结构的重构,加上不能恰当地将已有知识或所接受的新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更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更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致使教师的再生性知识能力不强。

(四)教师知识文化底蕴单薄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大多数高职教师的自身文化内涵源于中职学校,没有体现出“高等性”和职业教育知识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且年轻教师又没有经专业化的职前培训和缺少企业工作经验,缺乏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持续性,忽视了对知识文化内涵的建设,未能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专业知识上,致使其文化知识底蕴不够丰厚。

三、构建新时期高职教师知识结构的对策

(一)由单一型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综合化。为此,高职教师不能总是固守自己老化的知识和单一的专业,而是要与时俱进,将吸收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加以整合,形成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它具有相互的关联性、整合性与多功能的特点。因此,高职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学习,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由单一型知识结构向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创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融合的知识结构,把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引入教学程之中,做到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做“教育家”,更要做“技术专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正是现代高职教师知识结构应有的内涵。

(二)由单薄型知识结构向厚重型知识结构转变

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不是一个知识贫乏者而是一个知识渊博者,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通各种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底蕴,努力拓展知识的“量”和“质”,实现自己的“专业知识”由“浅”入“深”、由“薄”到“厚”,达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的状态。同时,高职教师还要把握该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具有教师专业发展个性特征的知识结构,并有一个质的飞跃,以满足高职生对教师知识发展的需要。这是现代高职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新要求。

(三)由封闭型知识结构向开放型知识结构转变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从中专转制而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属于封闭型,而知识陈旧和老化是这种封闭性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原有的知识及其体系已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提高、丰富自己的知识,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向“主动建构者”,使自身的知识、技能、实践能力建立在更高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这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对教师知识结构所提出的发展性要求。

第8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走向综合,科学之间的合作,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把实施科学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目标,把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这已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于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本质不仅在于掌握静态的科学知识,更在于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化学教学不仅应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意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把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世界观及科学与人文的教育有机起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以科学基本素养培养为中心,化学教学从强调对知识结构的培养转向了强调对化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1、现科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内涵。

在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科学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对科学素质培养的重心和目标有所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科学是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在科学过程中必然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行为和习惯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的教学观点,科学知识和技能属于智力因素,而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科学价值观属于非智力因素,现代研究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即情商的培养对于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素养的全面育人目标包含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袁运开先生认为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科学知识和技能,②科学探究过程、方法、能力,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我们只有改变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观念,注重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的统一,才能实施化学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在化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2、化学教育内容的内涵及其功能。

新的课程标准使现代中学化学课程有了更广泛的教育内容,现代化学课程的内容不再仅注重“三序”的有机结合,而更注重化学知识教学内容的改变和更新,加大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及其蕴含的隐性教育内容,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更加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以科学探究为线索组织科学学习内容(即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扩大化学史和化学家的知识,加大化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展示科学课程的STS课程框架。在教学内容中把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充分反映了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全面实施科学教育目标。所以说,化学教育内容也应体现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的,扩大了化学教学内容内涵,也就扩大了化学教育的功能,化学教材不再只是化学知识的信息载体,不再仅突出其求知功能,而蕴涵着丰富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功能。

3、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科学能力是科学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科学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且是一种过程。科学学习的过程和科学家的科研过程应具有基本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的领域,得出新的结论;都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信息载体,以化学学科特点――实验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方法进行教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内容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才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过程。当今理科教育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探究活动,强调科学探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只有在探究中才能更好地实施科学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标。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教学。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培养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品质。

4、科学本质教育对化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体现科学本质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身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的关键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自己主动去探究知识的本质。去构建科学知识的意义结构,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本质。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第9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