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文物保护信息化精选(九篇)

文物保护信息化

第1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一、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晋中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晋中市有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6年入选了我国第一批部级保护名单,分别是民间音乐《左权开花调》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2007年文化部组织的第二批部级名录的申报工作时,晋中市入选5个项目,分别是民间文学《牛郎织女传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心意拳”、传统舞蹈“寿阳爱社”、传统戏剧“祁太秧歌”及传统医药“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

2006年12月,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晋中市除了入选部级名录的民间音乐《左权开花调》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外,还有另外的9项入选,共计11项。在2008年3月,入选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高达50项之多。由此可见,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大、类型多。

二、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5年我国从政府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实施保护,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非遗”保护工作原则。2010年文化部批准成立晋中市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正式运行,该区涵盖晋中11个县(区、市)全境,其中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又被划定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11年,晋中市文化局成立了“非遗”保o中心,开展 “非遗”保护各项工作,效果显著,许多“非遗”项目传承状况明显改善,晋中市广大民众“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传承“非遗”的社会生态日渐优化。

此外,晋中市已建成1个部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2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平遥薛生金漆艺研发有限公司),这对推动晋中市“非遗”市场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16年,通过摸底、调查,登记在册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传习所、传承基地和展示馆达83个,整理保存了大量与晋中市“非遗”有关的实物及其信息,为推广振兴晋中市“非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策略

过去几年中,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借助信息技术对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选择。

1.强化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的思想意识。从现实层面分析,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多样,其自身的结构非常复杂,因而在对待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种方式进行妥善保护。综上分析可得出,开展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是落实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了解、掌握和获取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和保护现状的有效手段和可行途径。要让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才能将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保护下去。

2.设立专门的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专门建立的网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晋中市的非物质文化网站要建设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网站,要及时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信息,为晋中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保护、研究等工作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交流平台。网站的内容可以包括晋中市名录、遗产选粹、传承人等基本信息,也可以包括新闻动态、保护论坛、知识链接等其他栏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可以在信息交流平台中采用E-mail、聊天室等信息互动形式,便于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补充等。等到网站建设取得进展后,可以向网上数字博物馆的方向努力。

3.建立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上展示系统。这个展示系统可以综合各种多媒体信息,在虚拟场景中将视频、音频、图及、文字建立场景的混合模型等形式合理结合,并协调展示,以实现对工艺流程的详细表达、工艺存在的文化状态、民间艺人档案、传播传承方式、民艺品原材料、民间生活文化等存在方式的再现交互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展示系统能够在任何多媒体展示设备进行现场的展示与宣传,供人们查阅、认识和掌握。

4.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手段培训。定期对晋中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安排培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可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培训内容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数据采集、普查与资料收集、数据库技术等,以提高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收集及数据库建设的水平。

第2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1.1多媒体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图片、文字、声音等节能型信息交换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控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国外的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较早,其成果比国内相对较好,国外用电脑演示了很多商品化或者即将商品化的先进的植物保护软件,对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使现代化的植物保护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类学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对植物病理和植物保护的大量资料和文献进行有效的综合、保护和记录,使人们意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先进的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能够通过植物病变模拟和植物病害诊断系统有效预防植物受到病害。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植物保护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使现代植物保护呈现出智能化、系统化特征,这植物病虫害的防护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国家农业生产和经济效益。

1.2信息网络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现代植物保护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植物保护信息资源共享,并且实现了跨国界植物病虫远程监测及相关信息数据的即时反映,使国内外的植物病虫害预警效果良好,并有效控制、防治了植物病虫害情况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收益。目前,我国植物保护领域的信息网络化发展已经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植物病虫害防护初见成效。信息网络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有效实现了植物保护信息系统内相关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了植物病虫害预防和预报的准确性、实效性,全国植物保护信息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信息网络技术和植物病虫害预报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建立科学全面的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报信息计算机网络传输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植物病虫害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

2结语

第3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性保护;传承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05 — 02

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地域特色是齐齐哈尔市发展的灵魂。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变迁中丰富的民俗历史和人文特色,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区文化品质提升与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根基与精髓。在城市化推进加速,地区发展思路雷同的时代,保护特色文化并使其融合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是在打造文化软实力趋势下,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思路,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种民族自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文化形式的原貌传播。借助新媒体平台,探索保护新思路不仅具有历史文化意义,更具有时代性的现实价值。

一、数字化及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的过程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信息转变,使其成为可以存储操作的数字符号,通过计算机的统一处理,实现数字信息的稳定性保存,同时为信息所承载的意义创造更加可靠的传播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实际上就是将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固定下来,转化成一种可观、可感、可留存的模式。更确切地说,目前所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对其进行的数字化转化。数字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技术前提,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理论的探讨跨步到实际的操作。数字化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以人为载体的文化形式进行记录。这种记录以如实反映文化原貌为最高要求。科学严谨的操作和持续性完整采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功的关键。

在新的传媒环境中,数字化被赋予平民化的色彩。信息平民化,信息共享平民化。互联网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密集的网状结构,强大的超链接功能使一条原本在小范围内传播的信息被瞬间放大。拓展了人际传播的能量,延续了人际传播的效果。手机终端的广泛使用使信息传播更加及时。碎片化的信息处理,随时随处的浏览和分享,使信息传播的过程更加多元化。微博时代、微信时代的到来又使信息传播拥有了微视角。微传播状态下的信息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更容易被围观。新的传媒环境和传统的传媒环境相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环境。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有效地调整信息传播形态,便可以获得超越以往的传播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陈酒,新的传媒环境是新壶,只有改变思路,突破传统,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一壶受人青睐的佳酿才能完美呈现。

在新媒体平台上,特别是4G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微视角传播优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搭乘新技术动车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存储并不是文化保护的核心,这只是文化工程建构的第一步。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原本散落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得以重现并获得新生,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与当代受众的内心达成共鸣的机遇。这种采集与重构的最终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时代的变迁中被认同与传播。

二、数字化保护是生存性保护

生存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要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性保护应该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础。只有获得了生命才能谈及生命力。生存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敬仰。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掘与拓展是城市文化的丰富,是最直接的城市品牌。文化的根基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浓缩了历史、现实与未来。这里所指的生存性保护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完整的数字化保存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人和地域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很多珍贵的文化形式无法得以妥善保护,甚至有一些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困境。随着人口城市化转移的普遍,很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虽然近几年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保护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传统文化形式濒临失传。在数字化保护推广普及之前,很多传统的文化形式保护更多地依赖于文字记录与图片采集。后人对于文化形式的了解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的断裂式记录,重新解码。需要研究者调动自身感官系统与想象将其重现。这样的记录是碎片化的,是平面的记录。这种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形式的连续性,无法记录文化在人的口传心授过程中所领悟的神韵与精髓。数字技术使传统的文化形式真实再现。全面立体化展示声音、画面以及神韵。弥补原有信息采集中的种种不足,以纪录的形式将文化原生态的艺术特征和技艺风采进行准确的合成。数字化保护以其多种优势迅速获得了广泛认可:存储功能强大,不易失真,便捷的拷贝能力,低廉的保存成本,强大的数据库建设与搜索功能等等。

(二)拥有时代更新能力

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也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开发,使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走进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对于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重要价值指标是看它与当代生活的关系。这种重要关系有的是显现的,比如它的传播价值甚至经济价值,而有的是隐现的,这种隐现的价值往往要从这一文化形式的历史沿革中去发掘。无论是显现的价值还是隐现的价值,都会是这一文化形式历经无数代传承的基础。经过数字化转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更加灵活的传播属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际传播,能够在传播中获得最及时的反馈,并因此聚合海量的注意力资源。这种传播模式的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呈现碎片化、即时性无界传播,改变了文化传承的传统思路,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文化创新。

三、数字化保护是传承性保护

传承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另一大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时代性趋势。借助于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实现档案式的音、像、色、形、神等全方位记录,是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的基础。数字化保护的另一个层次是以原汁原味的文化本源为基础的再度创作,进一步开发文化潜力,使文化传承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符当代信息资源的传播属性,使受众或者消费者通过信息传播形式获得更多感染,从而增加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记忆的倾向性。

(一)“媒介即信息”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百年前提出“媒介即信息”理论,科学地阐释了媒介自身特征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在信息传播格局重新整合的当下,信息传播媒介自身的特征依旧深度影响着信息内容本身。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微传播形式,使原本很难进入大众视野的信息寻得了传播的机遇,并因此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自媒体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支持网络上传功能的手机,就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只要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一条微博甚至能够掀起一阵巨大的舆论海啸。2012年张家界市旅游局副局长、调研员郑亚平,因为在张家界旅游宣传MV中客串“稻草人”,模仿 “江南style”中的情节,大跳张家界“茅古斯舞”,从而使他本人与当地的微博关注与网络搜索量迅速飙升。在这场舆论风波中,原本很少被大众关注的“茅古斯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了大众视野。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茅古斯舞”是舞蹈界和戏剧界的活化石,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并不是经过精心策划,但这次传媒事件中新媒体与古老文化形式结合所引发的关注,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传播效果之显著也着实让研究者震惊。

(二)文化自信即民族自信

2012年11月,十报告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重要理念。自信不仅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精神状态,自信是崛起与发展的动力。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言,前提是保护民族的文化精髓,延续中华民族多彩的历史文脉。抢救濒临失传的文化技艺、再现古老而淳朴的民间文化样式。同时以发展的视角来看,数字化保护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播。静态的文化资源只有被注入了动态的时代因素,才能够与当代人形成一种互动。这种互动让更多的人民感受到民族的文化力量,让更多的人民在以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传播中达到精神的共鸣。文化自信既来自文化传承人的自信,也来自文化共享者的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借助这种民族自信得到拓展和传承。

四、数字化保护助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可以实现文化元素在传播形式上的创新,并深入展现更加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市场对接,探讨如何以更加有效的传播途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市场的认可,这种努力与探索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获得一种可持续性的保护和发展。

齐齐哈尔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扎实做好2013年工作,构建齐齐哈尔更好更快发展新格局。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化发展由基础向高端、由高端向产业迈进,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除了与旅游相结合,还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有作为。重要的一点可以探索在“三化”建设中的文化凝聚力的问题。

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改变原有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希望融入城市,共享城市文明。人口向城镇、城市转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实现,人口的增加会有效刺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城市与县镇的农村人口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凝聚独特的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人际交往密切,民间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文化和节奏快、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的城市文化原本各有千秋。如今,因为人口的地理转移,要将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均衡发展。这种尝试能否成功,除了硬件上的必要准备,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离开家园进入城市,除了要有全面的政策和经济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认同。文化环境的凝聚力能够打通城乡居民的认知壁垒,构建全面和谐的人文氛围。拥有浓郁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了城乡居民共通的乡恋。以文化为纽带,挖掘并推广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着力发挥文化的创新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搭乘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快车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广。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基本实现稳定的高级状态。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人的城市化和城镇化,也是文化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打造个性化城市文化品牌,不仅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还能够带动城市经济运转。很多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都深藏民间,让文化进城,在更加活跃的城市信息氛围中,激发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在活力。避免了一些传统文化形式因为后继无人而濒临灭绝。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更容易在城市环境中被关注进而得到传播和保护。同时城市环境也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市场的对接。繁荣的文化产业能力、良好的群众文化素质可以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 考 文 献〕

第4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古建筑保护

一、引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20世纪40年代人类史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这是数字技术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50年后美国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的问世再次把世人猛然惊醒,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和数字技术密切相关,人与人的交流也更依赖互联网络。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阅读、现场购物已成为旧时代的符号,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更有效和迅速。数字化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身处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势必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翻天覆地之变。古建筑保护,作为保护和延续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影响下,势必呈现出新的趋势。

二、古建筑走向数字化保护及其意义

2.1古建筑保护面临的形势

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而中国古建筑几乎全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不少画栋雕梁都在火灾中灰飞烟灭。尤其是在一些地方古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古建筑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古建筑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2.2以往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记录古建筑各类信息资料的载体不易长久保存

过去人们常用纸质文献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做法、相关历史等信息资料。当今,正如以往人们通过写信保持沟通的方式正在逐渐被e—mail等工具代替一样,原始的纸张记录保存各类信息数据的方式已面临被淘汰,因为其不仅存在对信息的保存和记录的精确度不高的缺点,而且大量书籍等纸质材料笨重又占空间,易被腐蚀,怕火,一旦毁坏就难以复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利用已有的摄影摄像等技术记录文化遗迹的信息,但这些资料同样存在难以长久保存且不够准确的问题,比如录像带老化程度较快,摄影摄像技术又会使图像产生失真等。

2.2.2古建筑维护与加强其对外展示相冲突

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各地对于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势如破竹,而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是旅游开发当中的重要一项,增加古建筑的公众开放性固然有利于其自身文化的传播和展示,但是,过度的开放展示带来的维护成本增加和损坏速度的加快无疑使展示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对立起来,由此一来,就造成了有些地方的建筑古迹只可远观、不可走进接触的局面了。

2.2.3传统建筑工艺的消失

中国古建筑工艺极其考究,但是这样具有精湛工艺的匠人在我们的社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没有经济保障,不得不另寻经济来源,造成传统工艺的渐渐流失。

2.3古建筑保护走数字化道路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为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信息保存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再加上其具有高精度和高逼真度等优势,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带来无限可能。

三、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数字化保护技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古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对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

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古建筑的数字化保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数字化保存主要利用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文物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目的是在计算机里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文物的信息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

3.2建立数字化的古建筑虚拟博物馆

信息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已有很多博物馆开始探索新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领域。在数字博物馆里,传统博物馆中的展品如今只需敲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清晰且内容详尽地呈现在阅览者面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更能实现在虚拟博物馆中的漫游,大众难得一见的建筑古迹也通过互联网络实现了人们一饱眼福的愿望。

3.3古建筑及相关文物的虚拟修复与复原

根据已保存下来的各种建筑文物相关的数字化信息数据,结合艺术家、保护专家等的研究和经验知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后来发掘发现的建筑古迹及文物进行虚拟修复与复原,还原其原貌。比如说把文物上一些变色、褪色、脱落的艺术图案通过数字化方式复原成最初画成时的辉煌效果,而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不接触文物的条件下完成。

3.4数字化辅助设计对古建筑保护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较常用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平面图案的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二是对三维实体工艺品的造型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

通过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对已有的典型图案、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创造出不同个性、丰富多样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p#分页标题#e#

四、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的价值

4.1古建筑保护的宗旨—尊重其原真性

以往我们总喜好对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被破坏掉的古建筑大兴重建,最后建筑是落成了,也像模像样,但却造就了一批为后人所批评的“假古董”。浙江宁波的慈城孔庙修复工程中,主持专家坚持把历史上被破坏掉的建筑全部重新建造,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与历史记载的不相符合,没能够完全尊重孔庙的历史,以至于后来在周边发掘出了新的墙基却不了了之。动辄重建的观念背离了古建筑保护对注重原真性保护的思想,而建筑的原真性价值就恰恰在于时间赋予建筑的特殊文化意义,它应该是强调不改变历史建筑的原状,保持现状的做法,而粗糙的重建是对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的极大破坏,同时也是对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就好比说有段时间网络上热议的“重建圆明园和阿房宫”一事,支持的言论根本不堪一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那仅仅是极少数官员的夸夸其谈。引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的一句原话:“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可见,注重原真性是检验建筑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

4.2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对保护古建筑原真性的尊重和延续

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多少建筑遗产被埋葬在历史的大浪潮中不复返,人们对逝去历史古建的珍惜和渴望重现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处理方式上不十分恰当:如今,我们对待古建筑保护有了更强大的技术力量的支撑,各种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我们在尊重历史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复原、重建、信息资料保存等工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

4.2.1数字技术帮助我们更有效而全面地记录古建筑上传达的各种信息

古建筑之所以可以作为文化遗产备受保护,关键在于其历史价值,而体现这些历史价值的,恰恰就是古建筑上传达给我们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表现为材料上的、图案上的、形态上的、构造上的,也可以是空间组织上的。利用当今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如前所述),可以对以上各类信息进行高精度和高真实度的保存,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提供给不同领域用于研究,同时又不会对原始建筑造成破坏。

4.2.2通过数字技术对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古建进行虚拟重构,再现人类文明的辉煌

前不久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名为“古罗马重生”的数字展览,向人们展示了古罗马城在公元320年鼎盛时期的风貌。整个虚拟的古罗马城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在去年重建的,他们用数字技术虚拟重建了古罗马城内的大约7000座历史建筑。通过视频设备,人们可以360。的领略整个古罗马城的风貌。欧洲人对待历史建筑遗产同样充满热情,但他们也清楚认识到盲目重建带来的后果,于是借助于计算机,人们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通过各种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的场景,达到高度的图像、声音等方面的高度拟真,在不动一砖一瓦的情况下,人们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历史古迹的魅力,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这不仅节省了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把历史建筑中无形的遗产延续和传播了下来,这是数字时代古建筑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体现,更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时代特征。

4.2.3通过数字技术重现过去的生活方式

建筑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而存在,成为我们生活的载体。不同的建筑形态造就不同的生活氛围和气息,与建筑发生关系的种种生活场景和生活习惯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属于建筑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一些传统的建筑形态已不复存在,与之相伴随的生活场景和模式也就荡然无存,从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希望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模式可以得到延续。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过去的生活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物质需求,为解决好这一矛盾,我们借助数字化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对过去的生活方式、场景等进行复原,借助先进的虚拟显示感应等设备,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穿梭在三维的虚拟环境中体验感受过去的生活场景和氛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电脑的交流,加强场景的互动性和真实感,从而更好地保存和展示出过往那些有价值却已不适应时展水平的生活方式。

五、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古建保护的具体方法

5.1策略以数字化信息收集和复原为主要手段,建立数字化展览馆全方面对外展示、宣传和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技术达到古建筑保护的数字化的目的。

5.2策略步骤与方法

5.2.1信息采集与处理,复原对象信息库

信息资料数字化是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研究的基本前提。也就是说要到现场对保护对象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即现场作业阶段,之后再进行信息的整理,最后将所收集的资料数字化。数字化的成果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数字化的文献资料,二是实体信息成像,分别对应建筑平面图中的各视点:三是数字化的测绘图以及在测绘图上整理得到的各种分析图和细节图样,这些数字化的测绘图将成为虚拟模型建构的基本依据:

(1)文献文字数字化古建筑文献数字化主要是运用word技术编辑处理,把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可以利用声音录制等方式作为对数字复原后的文化背景补充。

(2)实体信息成像数码成像是通过感光器件来实现从实物到图像的转换过程。即通过数码成像技术实现古建筑实体信息的初步数字化。其常见的数码技术产品最常见的有扫描仪、数码相机、家用摄录一体机等。数码相机和摄录机可以直接将古建筑实物转化为图片,DV等数字信息。而为了保证古建筑的精确度,数字化研究中,对于古建筑的各种规划设计图、测绘图、照片以及模型等的数字化则采用成像质量高的扫描仪。

(3)数字化的测绘图技术数字化的测绘图就是用扫描技术把建筑的实物信息转化为某一阶段的数字信息,通过Photoshop等软件的处理,得到的图片可以作为数字化的一部分成果加以保存和研究,如色彩和形式等方面。但是对于古建筑的很多信息,只有数字图片还是不够的,如建筑的平立剖面尺寸、构件大小等。要想在数据上科学地反映建筑遗产的实物信息,就必须借助一定的绘图软件技术才能达到,如AutoCAD技术。#p#分页标题#e#

5.2.2虚拟模型建构

利用计算机数字测图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保护对象的所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对数据进行层次和类别加工处理,建立对象的三维数字模型,以便利用计算机在各种载体上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客观、形象地再现。在虚拟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直观性、兼容性、异构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以最终达到利用计算机的高科技手段构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使参与者获得与现实一样的感觉。

5.2.3信息集成与对外展现

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是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目的。常用的信息集成及其实现方式多以数字化模型为核心,集成对象包括图像、文档、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数字媒体。可采用的集成技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Internet/Intranet这种较成熟的大众化的集成技术。

复原后的数字信息常以多媒体为载体,通过建立网上虚拟展览馆等方式借助互联网的高效最大限度地传播给世界各地的人民,同时得到动态的反馈,从而不断地扩充更新自身信息数据,不断地对其中的各种不确定信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协同的纠错工作,最终实现数字化复原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5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立法

现阶段,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由过去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的新阶段。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利用数字化保护,逐渐成为保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堪忧,急需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抢救性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存续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亟需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年迈的传承人进行系统完整的抢救性记录。

记录再现和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过去传统的记录方式以文字、图片为主,很难真实完整地记录和再现技艺及活动的流程与全貌。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影像、3D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逼真、有效、全面、完整地记录和保存遗产信息,加强记录内容的准确性、原真性、可复原性。形成数字化资源,还可以打破传统以口传心授为主的传承方式的单一性和模糊性,以直观生动的数字资源进行大规模传授,有利于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加强非遗保护管理工作和存储非遗资源需要应用数字化技术。此前的保护工作,尤其是普查工作聚集了大量数据和信息急需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否则难以查询利用,更无法进行资源共享。涵盖文稿、录音、录像、实物等多种介质的传统媒介占用空间大、不易复制和携带,早期以陈旧媒介方式进行存储的资料,如保存不当,很容易损坏或丢失。应用数字技术可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数据,节省空间、实现大规模存储,增强复制和检索应用的便捷性。

由此可见,采用数字化保护方式是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必要环节,通过数字化记录、存储和数据库管理,更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整体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发展。

2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开展较晚,各地虽取得一定成果,但基础较薄弱,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大多处于信息整理和管理的初级阶段,尚未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模式;2、非遗数字化保护业务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严重制约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3、现有数字化保护手段单一,不具备提供数据支撑的辅助决策能力,网络宣传展示渠道较少,数字化资源未得到较好展现,基于此的传播机制和科研新模式也尚未建立;4、以普查数据库为起点的非遗数据库群建设缺乏基础设施,相关IT基础平台、采集和加工处理专用设备有待加强建设。5、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6、对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法规,尤其是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界定不够,政策面支撑力度有限。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相关立法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式实行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此前,国务院、文化部及地方政府也出台过不少相关的规章条令,在这些法规文件中,对于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怎样约束和界定的呢?以下做简要梳理:

3.1 部级行政法中的相关规定。 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第十三条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这是国家第一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39号):该办法第十四条指出:“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组织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此外,2005年国办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虽不是以国务院名义制定的行政法规,但也是以国办名义下发、用以指导各级机构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政策性公文,在正式法律出台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意见在第三部分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3.2 地方性法规中的相关规定

目前,已有九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性非遗保护法规条例。

云南省在2000年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是我国最早出台的一部关于非遗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第十二条指出:“重要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料、实物,应当采用电子音像等先进技术长期保存。”这在信息化还未大规模普及的二十一世纪之初提出,具有一定开创性和前瞻性。

同样出台较早的还有2002年颁布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该条例第十条指出:“对于征集、搜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应当进行系统的整理、归档,逐步建立信息查询系统。”第二十六条还规定:“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开设贵州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网站和建立电子信息库,扩大宣传。”这是地方性法规中第一次对建立信息化系统和宣传性网站进行规定说明。

2005年18号文件的出台对全国非遗保护立法工作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性作用。江苏省(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年)、浙江省(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年)均参照18号文件,制定了本省非遗保护法规条例,广东省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行后颁布的本省保护条例,在以上地方性法规中均有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内容的规定及说明。

第6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媒体

在全球化、城市化飞速推进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基因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长、民族众多,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具有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渐变性等特征,无法形成统一的理想保护模型,保护难度较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保存、展示、传播和开发利用,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普遍共识。

1 加快建立数字化保护数据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现已完成《术语和图符》《数字资源信息分类与编码》《数字资源核心元数据》等3个基础标准草案,和《普查信息数字化采集》《采集方案编写规范》《数字资源采集实施规范》《数字资源著录规则》等4个业务标准草案,但仍有大量业务标准规范亟待研究制定。一个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描述元数据标准,应包括完整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具体对象所需的元素项的集合,以及各元素及修饰词项的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等。

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可以归纳为4个“V”――Volume(数据体量大)、Variety(数据类型繁多)、Velocity(处理速度快)、Value(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的处理流程为采集数据信息、利用分布式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查询分类、挖掘数据来满足数据分析需求。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可以轻松获取想要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从而有的放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应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和运行原理,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元数据标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新标准和规范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据标准规范。从而使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依可循,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协同搭建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云平台

当前,各地已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各自为政,内容参差不齐、手段单一、信息单薄、数据无法互通共享等问题比比皆是,急需建立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平台。考虑到硬件系统功能、设备维护升级、数据吞吐、网络带宽、流处理、存储容量、数据安全、管理员技术水平等问题,日益成熟的云计算是目前较为良好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包含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综合运用编程模式、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技术模式,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截至2014年6月,阿里云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40万,12306网站75%的余票查询系统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云计算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我们可以在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将全国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平台架设在优秀的企业云计算平台中。并根据不同用途和需求,进一步完善开放模块、科研模块、大数据分析模块、账户模块、数据收集模块、信息交流模块等数据库模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协同性。

3 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在数据采集中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在空间、展示博物馆等物理空间的真实展示,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难点,当前热门的街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街景技术是由街景车进行环境拍摄,然后把360度实景照片进行合成,进而进行虚拟展示的新兴技术。其在文化保护宣传方面已有涉及,如介绍北京文化遗产的App应用“北京文化遗产”,可以足不出户360度查看北京市各个文化遗产的建筑风貌、周边环境等。将街景技术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保护成本,加快保护进度。

其次,随着3D影视技术的兴起与成熟,3D显示设备的崛起与推广,将3D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已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通过动作捕捉和三维建模技术,全方位展示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动作要领;通过3D摄像机拍摄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节日庆典,让观者有一种置身于庆典的真实感;通过制作某一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3D电影,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3D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能让民众容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语境,提升感官认知,产生情感共鸣。

4 综合运用移动媒体的宣传开发功能

当下,利用移动媒体进行办公、学习、娱乐、保健、消费等活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交流、消费购物的重要接口。因此,开发和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移动应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意义重大。

利用移动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保护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开通公众微信号,结合H5技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闻、介绍、视频等内容,发起各类投票、奖励等活动,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已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开发移动App,形成分类清晰、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宣传展示体系,及时与更新内容信息,增加App的用户黏度;开发针对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移动媒体游戏,用户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升对项目的熟识度。并通过增加电子商务模块,让用户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的基础上,购买相关产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要在充分把握新兴IT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问题,合理利用新思想、新手段、新技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传承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应用。从而提高保护效率,加快保护进度,提升保护水平,加强保护效果,并使之成为传统保护方式的主要补充和延续。未来,随着IT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将不断丰富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手段和途径,并使之走向更为科学、更富效益、更利传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7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和存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首先是对其进行采集与保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非物质形态和信息量庞大等特点,对非遗进行完整有效的采集、编码,并长期存储存在一定难度。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巨大的信息量,通过传统的图文扫描、录影、录音等技术来获取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传统舞蹈的采集和保存中,利用上述方式就很难进行精确和全而的采集,更不要说进行完整重现和修改利用了。在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多种数据形式的记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近年来,三维扫描、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新数字技术逐渐兴起,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储提供了许多新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后,往往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储存,这些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异质,大多包含较大信息量,并有长期保存、方便管理的需求。在存储而,除了以传统的光盘、磁盘作为介质外,磁盘阵列、分布式存储等现代数字技术为大容量存储提供了可能,同时数据库技术和检索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结构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便利。_、构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是指以数字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而信息进行收藏、管理、展示和处理的信息系统,它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有很多博物馆开始把计算机应用于博物馆展示领域,通过构建数字化的虚拟博物馆,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在数字博物馆里,阅览者只需敲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清晰详尽的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具体信息和表现形式,满足人们观赏的欲望。数字化博物馆借助网络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博物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束缚,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丰富了其表现形式和存在空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从网上方便获得需要的信息,使稀有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利用和共享。另外,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有效拓展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借助数字技术特别是虚拟的三维动画技术,使其变得生动化和形象化,加深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大大弥补了传统的实体博物馆的不足。

二、构建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数据库

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表现形式多样,而且特色鲜明。而对众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不同地方的实际情a5}最大范围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数据库,以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其中最有效的一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措施就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首先,要对可以永久传承和坚守的文化遗产基因信息的核心元素进行科学论证和提炼,并通过对文化基因的分析对其进行科学、客观地分类,以保证民族文化DNA的止确传承。其次,利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图形符号、色彩、纹理等基因式信息的特征进行识别与采集。然后,依据图形特征或语义特征创建一种准确、快速的图形图像检索方法,实现文化遗产基因信息的准确检索,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利用的目的。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

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必须依赖一定的工具和载体,而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式。其中新媒体就是一个最主要和普遍利用的工具。新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现代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创造了新的条件。新媒体的应用主要是充分利用图像、音频、视频、地理信息系统、3D动画等先进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充分利用数字媒介的特点和优势,构建交互立体的传播渠道,再利用数字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等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式传播,同时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得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大范围地学习、研究和传承。比如,在2014年元宵节前夕,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通过新颖而有趣味的节目设计,将猜谜这一渐渐被遗忘的民俗重新带入到人们生活中,并且吸引大众参加,在无形中传播并普及了这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要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的采集和存储,并利用虚拟博物馆、新媒体等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形式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49-55

[2]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4:7-11

第8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文物 古建筑 保护 修缮

我国是属于文明古国,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古建筑艺术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保护好文物古建筑是当代文物保护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文物古建筑价值的保存,如何修缮文物古建筑让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存是当代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重要意义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变迁,在不同朝代人们的生活、思想以及价值观等都具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居住环境方面,各个朝代的居住习惯也有很大不同,在建筑的外形、用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同时代的建筑都体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文物古建筑重要的物质人类文化遗产。

文物古建筑不仅包含有各个朝代流传下来的工匠艺术,还体现出政治、经济等社会信息,这些文物上所具有的信息非常珍贵,对研究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建筑也可以被当成一种文化载体,它并不是简单由木材或者砖块搭建和堆砌而成的,而是记载着当代社会上丰富的历史信息。例如,当代建筑的样式、工艺以及文明的发展程度等都可以通过建筑来体现,因为建筑是真实、直观存在的,所以它所体现的信息甚至比历史文献都要可靠,因此,可以把文物古建筑作为可靠的历史教材,科研价值非常大。对于古建筑文物和修缮要特别慎重,对染修缮可以让文物更加完整,增强美观性,提高观赏价值,但是在缮中不可避免的会改变文物古建筑原有样貌,每一次修缮都会使原本存在的历史信息消失,修缮的次数越多,所丢失的信息也越多,文物古建筑的价值也会逐渐变低。为了对文物古建筑更好地进行保护,对文物古建筑的修缮必不可少,但为了使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尽可能的保存下来,在对其进行修缮时,要重视其历史信息的保存,也就是说要考虑如何把文物更长久的保留下来,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其美观性和观赏价值,这样才能通过修缮来对文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让文物古建筑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二、文物古建筑修缮需要遵循的原则

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我国过出台的《文物保护法》中已经明确了文物修缮工作的原则,即不改变文物原状。文物建筑。文物古建筑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很多文物古建筑在不同的年代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修复,保存至今,文物古建筑上叠加了各个朝代的信息,也融合了各个朝代的艺术,后人在对其进行修缮时,不可能完全领会前辈工匠在建造建筑时的构思、理念,也无法完全仿照当代的技术手段、工艺,利用相同的材料等,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所以也无法完全还原文物古建筑的面貌。文物古建筑的修缮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所以,当代文物古建筑的修缮要严格按照过国家的规定,在最大化的保存和延续文物的知识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对文物进行修缮,不可改变建筑的原状。

首先,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时要慎用落架大修。文物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载体,包含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融入在建筑的工艺、外观、构造等方面,建筑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完整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当进行落架大修时,其原本的完整性就会被打破,即使修缮中对其进行了恢复,但毕竟是重新组合了一次,无法与原本的建筑做到完全的一致。另外,在落架中不可避免地会建筑的一些部分有损坏,包括木质构件、彩绘等,在修缮中还需要对一些腐蚀、老化严重的构建进行替换,这样就打乱了古建筑的原有材料的组合,也是历史信息大量的丢失。在文物的修缮中,要注意建筑构件的替换方面的事项,不可轻易使用新的构建来替换旧的构件,原有的构件如果可以使用,就尽量使用,需要的加固的,加固后使用,遵循以养护为主的原则,建筑能够小规模修复,就不要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并且主要在修缮时,尽可能采用与原本建筑材料一样的材料、工艺进行修缮,这样也是最大化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

在对古建筑的墙体进行修缮时,一般都会注重外表的一致,但是很容易忽略墙体材料的一致,因为古建筑墙体的材料大多是土坯,其工艺比较繁琐,材料不好制作,一般都会使用砖块如青砖、红砖等来代替土坯,还有的古建筑的墙体中被掺入水泥,虽然这样的修缮方法可以是古建筑的墙体得到加固,但是古建筑本身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也被破坏。

三、文物古建筑修缮首先要建立档案资料

对文物进行修缮需要有一定可靠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古建筑的基础资料以及古建筑的照片、设计图纸等。要求这些资料能够从多个方面反映建筑各个部位的情况。文物档案是文物修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文物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和修缮的可靠依据,建立文物档案的古建筑档案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做。

第一,做好科学技术资料的档案,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古建筑的文字档案、发展历史以及以往的修缮记录,目前古建筑的残缺程度,修缮措施、所需材料以及需要修复的面积等。还有就是建筑的土质档案,主要包括建筑的各种视图,平面图、剖面图等。照片档案主要包括古建筑的内景、外景以及在整体环境的照片,具体破损部位的照片,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以及修缮所用材料、工艺等的照片等。

第二,做好行政管理文件档案,行政档案是是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以及管理机构、保护规划文件、和修缮报告、以及上级对修缮工作的批示,具体施工开工、进度、竣工等报告等。

但在实际建立文物古建筑档案资料时,就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一些基层文物部门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难以收集到完整的资料,或者收集到的信息不够客观、准确,这样在会意识很多古建筑特有的历史信息。因此,文物建筑维修不仅要重视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还要进行随时的记录,补充在进行修缮过程中所发现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丰富古建筑资料的内容。

四、文物古建筑单位要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

虽然国家出台了文物的保护的相关法规,但是在实际具体的修缮工作中,并没有明确的施工标准、规范以及检验标准,因此,在实际古建筑的修缮中,施工具有很大的随意,这不利于建筑的历史信息的保存。一般古建筑修缮中项目繁多,工序复杂,例如木构架、屋顶、墙体等,都是需要进行修缮,修缮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修缮时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不利于文物的保护。针对这种现象,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对实际的修缮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文物古建筑历史价值的保留。

五、文物古建筑要保护历史环境风貌

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来保护其周围的环境,因为古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整体,古建筑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体现出其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的目的是为了让其得到更加长久的保存,并不是要拆旧换新。所以,文物修缮要尊重历史,以延续历史和传承文化为宗旨,保证古建筑的历史原貌和文化其内涵。

六、要建立长效机制,长期保护古建筑

在进行古建筑的修缮之前,要对文物的具体情况调查清楚,确定需要保护、修复以及改造的具体文物,对于能保护的要以保护为主,需要改造的要计划好改造措施等。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对其进行修缮的方案,把对古建筑保存的不利因素进行排除,然后按照方案,先对古建筑进行分步修缮,等条件成熟在再开展全面的修缮,以使古建筑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保留。

七、结语

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具有重要意义,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文物古建筑进行修缮首先要建立档案资料,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并且重视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环境风貌,建立长效机制,长期对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总之,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国建的重视,认识到文物古建筑是最能具体和承载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物保护工作要持续进行,使文物能够得到更长久的保护,为后代留下更多具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参考文献:

[1]罗绍t.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05).

[2]姜丛梅.结合古建筑修缮工程实例浅谈古建筑保护修缮方法[J].江苏建筑,2015,(03).

[3]龚杰.古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及其实例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5).

[4]张铎.浅谈古建筑木结构的保护问题[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6).

第9篇:文物保护信息化范文

一、载体寿命的差异

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尽管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如高温、高湿、酸、酶、氧化剂等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但只要我们在档案保护过程中,注意排除发生两大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就可以使纸质档案的寿命达到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粘和剂起着连接底基和磁粉的作用,它具有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缺点,直接影响信息再现。磁粉中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剩磁感应强度是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决定因素,它极易受外磁场影响而导致退磁、消磁等。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它呈圆盘状,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目前光盘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一般仅为5—15年。

二、环境条件影响的差异

1、温湿度影响的差异。不适宜的温湿度对磁性载体、光盘和纸张均有影响。对纸张而言,高温高湿,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加速纸张内部不利化学成分对纸张的影响,也可使字迹材料发生扩散、洇化现象。而电子文件载体受温湿的影响方式截然不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条件下,聚酯底基易膨胀或收缩变形,光盘载体中使用的塑料、铝和多碳材料也会弯曲变形,影响激光束精确定位和数据的读写。实验证明,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而保存电子文件的理想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40%±5%,可见,温湿度对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2、灰尘影响的差异。灰尘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机械磨损纸张、使纸张发生粘结而形成“档案砖”、给纸张带来霉菌等。而灰尘对电子文件载体的损坏主要有物理损坏、化学损坏和生物损坏。物理损坏是指污染、划伤磁盘、磁带、光盘表面,造成记录信息的损毁;化学损坏是指灰尘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磁盘、磁带、光盘载体腐蚀、降解等化学作用而毁坏,造成记录信息消失;生物损坏是指灰尘是霉菌孢子的传播者,也是霉菌的培养基、繁殖地,霉菌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会损坏磁性载体和光盘,使数据丢失。综上所述,灰尘均可以损坏纸张和电子文件载体。只是对纸张而言,即使灰尘已经对其产生实质性的损害,如磨损纸张、形成“档案砖”、产生色斑和霉斑等,也可通过修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其所记录信息。而灰尘一旦对电子文件载体造成危害,载体上所记录的信息可能会局部丢失,在计算机系统上便无法读出原始信息,使电子文件失去保存价值。因此,防止灰尘对电子文件载体的危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电子文件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防灰尘措施。

3、外来磁场和机械震动影响的差异。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纸质档案无任何影响,而对电子文件的磁性载体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外来磁场作用于磁性载体,能使磁性涂层的剩磁发生消磁或磁化,造成信号失落或信噪比降低,破坏记录信息,影响读出效果。此外,强烈的机械震动也会影响磁性载体材料中磁分子的排列次序,造成剩磁衰减,从而破坏记录信号。因而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如远离强磁场,将磁性载体存放在有抗磁性的框架内或金属盒内等等,并避免强烈的机械震动。

4、光线和有害气体影响的差异。光线和有害气体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导致纸张强度的降低。而有害气体和光线特别是紫外线对电子文件的破坏力更大。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和氯气等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腐蚀、破坏磁性载体和光盘,致使盘基带基老化、变质和磁粉脱落,使电子文件信息丢失。光线能使电子文件载体材料发生光氧化反应,使盘基带基老化,强度下降。同时,紫外线的能量足以破坏磁性载体的剩磁的稳定性,导致信号衰减,影响磁性记录信息的读写效果。三、技术寿命的差异

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其制成材料——纸张、字迹材料、字迹三者永远结合在一起,它的寿命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而电子文件的寿命不仅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更与技术革新有关。因为电子文件是通过计算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必须通过计算机才能识读。一旦技术过时,则载体上的信息就无法读出。技术过时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使旧的存贮技术消失。二是由于商业性的原因,使由单个厂家生产或销售的电子文件设备会由于厂家的破产或改变产品生产而很难找到配套产品。一般说来,大多数电子文件载体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识读它的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期限,也就是说,技术过时对电子文件安全性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电子文件中数字化信息的长期存取而言,技术过时比载体损坏是更为严重的危害。针对技术过时,欧美国家在理论上提出三种解决办法:将阅读电子文件的设备与软件保存到某种技术博物馆中;在纸与缩微胶片上制作拷贝;将电子文件转换为尽可能中性格式的文档。这三种方法只能是在没有其它更好措施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办法,因为随着需要保存的电子文件数量的增大,这三种方法都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近,信息专家提出了用标准化的方法,即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用于连接开放系统的互连标准����麱?|銂ODA/ODLF,IRDS……,使不同系统和不同软件的数据可以进行互换。这种方法不失为解决技术过时的新途径。

四、信息保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