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基本属性

第1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择校一直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它还与乱收费纠缠在一起,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多人认为,择校不合理,应通过缩小校际差异来解决这一问题。其实,择校问题的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因此,只有厘清优质教育的属性及其分配问题才能更好地认识择校问题。

物品属性与其分配规则密切相关,所以在讨论分配之前,有必要对物品属性进行界定。但物品属性与分析视角有关,同一物品从不同角度看属性也许就不同。因此,选择视角也很重要。分配问题与个人和社会都有关。从个人角度看,分配涉及到个人的权利与利益。而权利与利益是法律与经济研究的主题。因此,法律与经济是讨论分配时的两个重要视角。从社会角度看,分配还涉及到公平和正义,与伦理和政治相关。分配既不能有悖社会伦理,也不能引发政治危机。所以,讨论分配问题还需要从伦理与政治的视角出发。在诸多视角中,伦理是最根本的价值原则,法律所确定的规则和秩序是对基本伦理原则的维护,而利益必须在不违背伦理和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因此,讨论分配问题应先考虑伦理再考虑法律最后考虑经济。分配涉及到分配什么、分配给谁、怎么分配等方面。分配什么通常较为清楚,但分配给谁与如何分配需要认真讨论。其中如何分配还涉及到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等问题。因此,讨论分配问题应从多角度出发,分别讨论应该分配给谁以及如何分配等问题。

二、分配理论

伦理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准则,讨论分配问题首先应从伦理出发。伦理学中最著名的有关分配的理论有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的功利主义、约翰.罗尔斯(John awls)的自由主义与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的自由意志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把社会总效用最大化作为衡量分配是否合理的标准。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认同边际效用递减原理,他们认为单位收入对穷人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劫富济贫可以增加社会总效用。但他们并不赞同平均分配,而认为社会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不平等,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按照功利主义者的标准,当激励扭曲损失的效用与劫富济贫增加的效用相当时,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功利主义者更重视后者,他们强调公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所以,功利主义的分配原则可以被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罗尔斯以“无知之幕”(假设人们处在原始状态下)的思想实验为基础,从分析社会契约人手,建立了指导社会政治制度设计与社会、经济利益分配的根本道德原则----“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由两个前后有序的原则构成,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公正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第一原则优于第二原则,第二原则中的机会公正平等原则优于差别原则。第一正义原则与第二正义原则分别适用于公民政治权利与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所谓差别原则,按照罗尔斯的解释为“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原则,即不公平分配只有在确保处于最弱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也能从中受益时,那么这种不公平分配才是正义的。

罗尔斯的分配理论包罗万象,既包括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利益。他认为公民政治权利不能交换,只适用于平等原则的观点十分正确。他提出的差别原则体现了对大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对于调和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原则并未达到他改善功利主义者按照边际原理对社会、经济不公平进行分配的初衷。他所主张的由处在“无知之幕”状态下的理性人所设计的差别原则,实际上相当于为所有人购买了一份在未来社会中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保险,并且假设这些处在“无知之幕”中的人全都是风险厌恶者。事实上,原始状态下的人的风险偏好属于何种情况无人能知。所以,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最好的方法还是使社会成员的平均效用最大化,而这正是功利主义按照边际原理确定的分配原则。

诺齐克基于绝对所有权,从权利价值的优先性出发讨论分配问题。他认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不平等是不幸的,但不平等不可解决,任何平等的分配最终都将导致不平等;不平等并不意味着不公正,而平等也不一定意味着公正;人们希望纠正不平等,但对不平等的纠正不能得到合理的证明。所以,只要机会公平、程序公正,不平等就不需要纠正…。诺齐克直接否认了自由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所讨论的从社会需要寻找最佳不平等程度的基本信念。

罗尔斯、诺齐克与边沁的分歧源于立场不同。罗尔斯的理论从维护大众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诺齐克则站在精英阶层的立场,而边沁的哲学有更多的调和色彩。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他们的理论都有可取之处。罗尔斯主张的公民政治权利适用平等原则十分正确;功利主义者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适合经济利益的分配,而诺齐克的机会公平与程序公正原则对社会、文化权利的分配有重要参考价值。

政治权利适用平等原则,经济权利适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很容易被理解。但社会、文化权利适用机会公平原则需要做进一步阐述。平等与效率都很重要,但平等与效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替代关系,追求平等通常以效率损失为代价。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效率是基础,分配的前提是有可供分配的资源。因此除作为社会架构基础的政治权利外,应尽量避免采用平等原则进行分配。社会、文化权是界于公权与私权之间的一类权利,并非维持社会架构的基础性权利,它可以为了效率而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机会公平是对平等和效率的折衷。社会、文化权利的分配适用机会平等原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明确了分配的一般原则之后就需要对优质教育的基本属性进行分析。

三、优质教育的属性

优质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属性,也有独特的属性。明确一般教育的属性,对于理解优质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重要意义。教育十分复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性质不同。因此,区分发展阶段、区分层次,从多角度讨论教育很有必要。同时教育既有权利属性也有产品属性,从不同维度讨论教育的属性也很有必要。 转贴于

现实中教育的权利属性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基本上属于私权。随着社会演进,教育才逐步具有了公权与社会权的属性。国家举办公立教育并强制公民接受,改变了教育的权利属性。教育中的公权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即由私权让渡而来。所以如果家庭有能力实施教育,并且不愿意让渡给国家,国家应允许家庭保留这种权利。

现代教育包含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法律属性也不尽相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公权、社会权与私权本身构成了一条强制性由强到弱的权利链条。在这根链条中,社会权处于中间位置,公权与私权分别位于两端。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中,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最强,其不能被拒绝性更多地体现了公权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强制性最弱,更多地体现了私权的特点;而高中教育的强制性适中,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权的特点。

优质教育的权利属性与一般教育不同,它不是基本权利,而是限制性私权。优质教育的私权属性来源于其稀缺性。稀缺性意味着竞争性和限制性,竞争性强则意味着强制性弱,强制性弱意味着私权属性强。优质教育稀缺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对优质教育的偏好和需求永无止境;另一方面优质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人们习惯于用正态分布两端的区域来定义优劣,尽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在提高,但优质的标准也会随之而提高,所以优质教育的稀缺是常态。既然优质教育具有私权属性,那就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讨论其分配。

稀缺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配置方式与产品属性有关,在讨论优质教育的配置方式之前,首先应讨论其产品属性。教育是一个包含不同层次与类型的系统,用一种属性概括各级各类教育并不确切。正如教育覆盖了从公权、社会权到私权的整个权利链条一样,教育同样也覆盖了从公共品、准公共品到私人品的整个产品链条。在这根链条上,义务教育不能排他属于公共品;高等教育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强,更多地具有私人品的特点;而高中教育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居于两者之间,更多地体现了准公共品的特点。由此可见,教育的权利属性与产品属性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教育总体上属于社会权和准公共品。教育层次和质量越高,其私权和私人品属性越强,教育层次和质量越低,其公权和公共品属性越弱。

四、优质教育的分配问题

在明确了分配的一般原理和优质教育的基本属性之后,讨论优质教育的分配问题便水到渠成。根据前面的讨论可知,受教育权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权,适用于机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具体而言,义务教育属于公权和公共品,适用平等原则;高中教育的社会权和准公共品的特点比较典型,适用机会公平原则;高等教育属于私权和私人品,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优质教育总体上表现出私权和私人品的特点,同样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教育不但有层次和质量之分,同时还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有一定的合理性。政府举办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大众群体的一般性的教育需求,少数人的选择性教育需求通常由私立教育提供。公民对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有选择性需求,因此各个层次的教育中都有私立教育。根据教育属性和教育层次可以把优质教育分为以下六类:即优质公立义务教育、优质公立高中教育、优质公立高等教育、优质私立义务教育、优质私立高中教育和优质私立高等教育。

既然教育属性、教育层次与教育质量都对受教育权的分配产生影响,那么就有必要就它们对受教育权分配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公立与私立教育并存是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而调和社会阶层权利的制度安排属于政治范畴。不同层次的教育的强制性和公共性依赖于法律界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分配原则的差异体现了其法定权利属性的差异。教育质量更多地与稀缺性相关,体现了经济属性。根据前文确定的先政治、再法律、后经济的次序原则,在教育资源分配中应首先考虑教育属性,其次考虑教育层次,最后再考虑教育质量。

本文讨论的主题为优质教育,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优质教育分配的一般性原则。因此只要根据教育层次和教育属性对该原则进行调整便可以厘清各个层次不同属性的优质教育的分配原则。公立教育以满足多数居民的基本教育需求为出发点,而私立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少数居民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所以,公立教育的分配主要考虑公平,而私立教育的分配主要考虑效率。

义务教育强调平等,公立教育强调公平,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应遵循平等原则。但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教育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稀缺资源,不可能被多数人享用,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优质教育只能在优质教育分配的一般性原则----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基础上,退而求其次追求机会公平。

高中教育总体上适用机会公平原则,公立教育适用公平原则,优质教育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这意味着对于公立优质高中教育而言,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再考虑公平和效率,两者互相抵消,公立优质高中教育仍然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分配原则。高等教育总体上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分配原则,公立教育适用公平原则,优质教育适用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综合考虑,公立优质高等教育仍应遵循机会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私立教育以效率为价值导向,优质教育又是稀缺资源,所以对于优质私立教育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应以效率为分配原则。以效率为分配原则的含义并不是指把优质私立教育分配给那些当前最有支付能力的人。教育机会分配原则中的效率是指按照学术能力分配入学机会。这与经济利益分配原则中的效率含义有所不同。在经济领域收入是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在教育领域衡量能力的标准是学术能力。

第2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其适应性体现在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本位的职教属性中,同时,还体现在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的高教属性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面向未来、全面发展能力,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造就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1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包括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

1.1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围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一线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新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第二.专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专业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专业的设置要从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地区产业、企业的特点,要符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专业结构要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不断调整.要以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来分析本地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使专业设置趋向合理.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课程内容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无疑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实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其课程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之外.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大力推行“双证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涵盖与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2高等职业教育应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有先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最终成就事业。要实现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关键.也最为根本。高职院校只有把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就业.才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提出:为就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的、愉快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应当使受教育者获取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都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从高职学生个人发展来看.由于社会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从业人员面临的是从业、失业、转业、从业的循环过程.职业教育内涵已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转化为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职业迁移能力。学生除能上岗工作外,尚需有较强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的适应性.学生能够对岗位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可就业范围的弹性选择.不会因岗位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活力。要加强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本专业可持续学习的基础: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接受终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员。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上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2 职教属性和高教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体现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所谓职业教育属性.通常是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象一般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应用和技艺型为主的,充分体现岗位或岗位群的现实针对性的:所谓高等教育属性.是指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等教育.就是高职教育的学术属性和知识属性。

2.1职教属性是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一个体现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不断更新.企业非常注重减员增效,一般坚持“速效、高效、低成本”的原则。高职教育成为企业的需求热点.是因为高职生在动手能力上明显强于传统高教模式培养的专科生.在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又明显高于中专、职高生。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中.建立一支受过高职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高效精干、相对稳定的管理、技术骨干队伍.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关键。因此,高职教育在职业培训、专业设置、就业选择等方面都必须与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必须以市场职业需求为导向。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岗位适应性为基本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岗位分工也日益精细化。因此.适应不同岗位群的职业需求,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学科调整.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便成为高职教育的客观发展需求。这种以岗定课、按岗育人的岗位适应性就成为高职教育职教属性的基本内涵。

在高职教育中应该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或中职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强调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并向学生提供工学结合的真实工作情境;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倡导“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专业发展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建立校企广泛深入合作工作机制.等等。

2.2高教属性是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另一个体现

高职教育的高教属性.就是高职教育的学术属性和知识属性。高职教育应建立一套有高职特点的、完整的、现代化的知识课程体系,而不是只重实践、轻理论。重视职业性课程、忽视知识性课程.重视应知应会、轻视普遍联系的现象。这是培养高职学生未来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也是高职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高职教育中更关键、更基本的是以高度的知识适应性和能力适应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创新能力、人文素质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他终身所用的知识知识更新的加快。要求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去.以适应岗位的变动频率和技术等级提升的速率现在社会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要求颇高.这需要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意识地训练其人际交往能力。

第3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第4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论文摘要: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83年至今,走过了24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2003年6月19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1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人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并于1993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年9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6月19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人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1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 1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现象。

2. 2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 3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2-..,: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一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川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3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校体育学被弱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此,学校体育学要勇敢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5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产业化准公共产品

教育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背景是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教育事业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而高等教育“产业化”讨论的现实背景是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启动内需,国家启动高校扩招,吸收大批民间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个里程碑性质的理论范式,其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热衷者们最为青睐的理论证据。“人力资本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二次兴起,又带来了高等教育产业理论的第二次兴旺,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理论几乎与此同时起步。wWw.133229.COm教育市场论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应走“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之路。主张完全按照“产业化“的方式运行的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可行性分析和相关观点作为支撑:

第一,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在教育市场上,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的状态,必须实行产业化,允许教育产业化体制和机制的准入。

第二,教育产业化可以解决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高校经费短缺一直是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短缺问题。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可以引导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使教育由一种纯消费行为变为投资行为,实行教育产业化,变国家投资的传统格局为民间多元投资教育的新格局,可引导广大居民把储蓄转化为教育,从而扩大内需。

第四,教育产业化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据西方经济学家估算,教育可以为全社会提供占从业人员总量约4%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大量的本来要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轻人因延长受教育年限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

另外,主张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学者认为,高校收取学生的学费这一现象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的资源,遵循商品交换原则的体现。高校完全产业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批判性思考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把高校学术资源变为财富,同时通过土地出租获取资金,并通过开发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构成“学术—技术—生产力”的运作模式。有的学者认为,从更为基本的经济学视角出发,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即通过市场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有的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产业化一定要求市场化,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必然要求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2]。王善迈认为,高等学校应当企业化,高等学校即是高等教育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

笔者认为,简单地说,高等教育产业化即是:高等学校办学企业化、高等教育资源商品化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市场化。笔者赞同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越来越具有产业性质。一方面,教育是既有投入也有产出的。教育的投入包括生产性投入和服务性投入,教育的产出包括非货币性产出和货币性产出。另一方面,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产品,包括呈流动形态的教育劳务和附着形态的劳动能力。同时,教育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教育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一般不少于4%,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6%至7%。

教育是产业,那么教育属于什么产业呢?一般认为,教育属于第三产业。笔者认为教育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第四产业——知识产业。教育产业仅仅是对经济产业这个概念的泛用,但高等教育与工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很大区别,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产业化”。对于高等教育应该完全“产业化”发展的理论观点,笔者持批判的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第一,既然承认高等教育属于一种产业类型,就要弄清楚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是什么。公共产品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后被经济学家所接受。公共产品的特征可以归结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教育服务属于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计划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全由政府提供,政府垄断教育,或完全由市场提供,教育完全由市场调节不能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都是不可取的。由于教育的不同部分,其产品属性不同,提供与资源配置方式也不相同。由于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就不应当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运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理论上作出的基本结论。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也就是不能完全产业化。

第二,对向学生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现象,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推行高等教育“产业化”,高等教育就不能收学费,这是一种误解。一方面,通过适当收取学费来补偿部分教育成本,建立一种合理的个人成本补偿制度。这是合理的。学费在形式上看起来具有“价格”属性,但本质上它不是等价交换的度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价格,也不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原则。世界各国学费在教育成本中的比重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学杂费占生均培养成本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因而确定收费的标准也不是成本加利润。在我国,1996年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发文规定,由国家及企业、事业组织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现阶段收取学费应以学校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25%为最高限额。因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费不是依据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价值规律原则进行收取的。另一方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劳动潜能得到提高,因而有较高的预期收益。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受益方也应当成为教育成本的分担者。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达到20.13%,几乎是社会收益率(10.19%)的一倍(psacharopoulos,1994)。客观上讲,应该向受益者学生征收占成本更高比例的学费。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学费的成本补偿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

第三,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只看到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和价值,而忽视了教育同时也具有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伦理、美学、宗教、生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将经济价值视为教育的全部价值,是错误的。简言之,学校不是工厂、商店或银行,不应把经济活动中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完全移植到教育中来。大多数国家教育法都规定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教育机构的定位都是非营利组织。如果教育市场化,学校企业化,那么育人将成为手段,利润将成为教育的目标,学校也将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营利组织,将导致教育异化。

第四,针对一些高校兴办企业和科技园区,将学校的后勤部门社会化、企业化,开展收费性的社会服务,为学校“创收”,有人误认为这是教育产业化。高等学校兴办的这类产业不完全是以育人为目的,是经济性的产业活动。其创造的经济利润,部分缴给学校,补充办学经费,这是对学校支持和投入的正常回报。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高等学校的部分后勤服务,已不属于教育产业,均属非教育产业,这不应该成为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范围。

三、按教育规律办事,重办高等教育产业

从世界教育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完全推向市场,实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先例。有的是把教育视为消费性社会公益事业,完全由政府财政举办,如北欧的某些国家;有的是把教育视为竞争性公共物品,由政府举办或赞助,公民在纳税的同时分担一部分教育费,如北美国家。

从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的战略地位出发,各级政府在承担教育发展主体性作用的同时,要积极指导各类高等学校规范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遏制各种失范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倾向和行为。应坚持三项原则,即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收费性教育与补贴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盈利与非盈利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明确教育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全方位功能。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向社会各个子系统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教育的这种广泛的、深远的社会效益是任何经济效益所不可比拟和代替的,也是“产业化”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因为教育的这种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过程,同一切物质生产和非教育性的社会活动过程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完善教育政策,健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制。除明确各级政府在各级教育投入中应承担的比例、确保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加强财务监督审计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全规范公办高校、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确保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尽快统一民办学校的会计制度和记账方式。规范对学校的出资行为,既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又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合理回报的有关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向教育事业。

第三,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建立相关问责制度。在民办高校准入办学后,须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核算成本,设立合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办学收费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根据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关督察和定期公布审计结果制度,完善问责制度。将违规办学和乱收费的学校予以曝光;对以营利为目的、以办学牟取暴利的学校,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并给予限制招生、停止招生等处罚。

第6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关键词】 服务型教育体系;理论基点;教育经济一体化;合作教育

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本文指出,构建并完善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出路。服务型教育体系是以服务为导向、将地方高等教育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相结合的一种区域化的发展模式。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论证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的必要理论基础,因此将从教育的服务属性、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以及教育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探索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点。

一、教育的服务属性

从发生论上讲,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教育属性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教育属性既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认识的结果。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教育属性往往随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属性。在今天,教育属性当中经济的因素凸显,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政治的因素不存在。相反,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它们之于教育都是永恒的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会起主导作用罢了。布鲁贝克分析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时曾提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两种,而今天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将超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两分法,植根于经济论哲学,即教育存在的终级价值便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换言之,在今天,教育的本质属性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服务”。

当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是处于一个逆差的状态,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优厚的社会待遇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在高等教育留学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势下,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个基础的层次上来说,它可以强化人们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意识,在提高对教育服务对外贸易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核心措施,改变逆差窘状,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水平。准确、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服务属性是关键,我们需要逆转当前这样一个教育服务贸易的颓势,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打出一个响亮的教育服务品牌,做好服务的文章。

二、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论

从中世纪到当代社会,大学的发展在人们需求的左右下慢慢改变了原先的面貌,它不再是一个孤傲的象牙之塔,不再是一个无所顾忌的独立王国,几乎所有大学都为了获取一个更好的生存而主动适应着环境。大学的职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到现在为大众认可、接受和支持的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存在,无论我们赞同还是反对,已经是一种客观事实,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服务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理论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客观存在也成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坚实后盾。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产生、出现,既有着可能性,也有着必然性。可能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社会所缺乏的正是高等教育机构所具备的”,因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正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增加,对于高等智力资源需求量加大,社会范围内各类组织对于高科技、高等人才的需求加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必然性在于,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做出某种积极的改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高校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一所大学如果不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优势,它将为社会所淘汰,淘汰的早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何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它需要与所在区域社会发展现实及需求相结合,这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出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与文化结构各有差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求也不尽相同。着眼于周围环境,着眼于现实需求,探寻发展的出路,更好地实现、发挥自身的区域服务职能,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反之,一味地求大求全,互相盲目攀比,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对人才培养的极大耽误,这违背了学校发展的使命,也更加无法高质量地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三、教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理论

1、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教育虽已萌芽,但是没有同社会的其它生产部门产生多么大的联系。走到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系首先是由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必备因素,而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到了20世纪中期,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乐于在教育方面进行投入,因为教育投入的效益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将是其它投入所无法比拟的。

2、合作教育理论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它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合作教育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

对于大学而言,与企业协同共生更具实践意义。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要求,而且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容不得大学用传统模式培养人才。和企业密切合作,可以依赖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更现实的事情,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无疑是更令人振奋的,因为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生实习的绝佳场所,所谓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大学同政府的密切合作无疑将能获得更有利的政策支持,而它们二者也将为政府做出更贴近民意和更科学的决策而发挥有力影响。

合作教育理论为我们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指出了我们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关键性问题,即服务型教育体系应如何服务于地方的建设与发展,如何做好服务的文章。合作教育理论启发我们,合作将是我们当前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如何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的需要,并且缩短毕业生进入并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如何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贴近于社会现实,不做无用之功,又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断提高文化创新机制,不断发挥技术优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正视教育和外界密切合作的必要性,客观上也对我们着手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提出要求。

第7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为全面推进岗位廉政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市纪委等六部门要求,结合卫生系统实际,现就在全系统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意义

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是巩固和深化市属医疗机构岗位廉政教育试点成果,增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动员全员参与反腐倡廉教育,发挥教育在打造“廉洁卫生”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强化廉洁从政从业的自觉性,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打造廉洁卫生、提升卫生品质”提供政治和思想保证。

二、工作目标

在总结市属医疗机构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按照“试点探索路径、两年基本覆盖、逐步深化规范”要求,到今年底,基本形成覆盖卫生行业所有岗位、具有卫生特色的个性化互动式廉政教育模式。使教育方式从以灌输为主走向互动启发,教育内容从抽象走向具体,更加贴近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力争使卫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医务人员进一步知晓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并把岗位廉政的要求变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推进卫生系统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教育对象

直属单位及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四、基本原则

岗位廉政教育要与岗位规范要求和特点相结合,分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开展。

1、把握特点,因岗施教。梳理不同岗位特点,设置针对不同岗位的教育内容和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2、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以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创设互动式、启发式、集成式的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3、整合优势,形成合力。由纪检监察部门综合协调,整合科教、人事、医政、信息中心等部门优势,形成合力。

4、强化考核,务求实效。以自觉学习为基础,通过强化考核,增强教育的刚性,力求教育的实效。

五、工作任务和步骤

1、制订实施意见。根据《关于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纪发〔20**〕12号),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全面推进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4月初完成。责任人:局监察室)

2、进行动员部署。局召开推进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工作,明确要求。局属各单位要在本单位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层层动员,全面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4月上旬完成。责任人:局监察室,局属各单位)

3、划分岗位类型。各处室、各单位从行政职务和业务类别等方面入手,细分重点岗位和一般岗位,对本部门本单位所有工作岗位进行梳理,形成分级分类、详细完整的岗位目录。(5月上旬完成。责任人: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4、查找岗位风险。以“平安从业”为主题,组织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讨论,采取自己找、大家帮、社会评、领导提等方式,深入查找风险环节和风险点,查找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5月底完成。责任人: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5、设计岗位教案。针对查找出来的岗位廉政风险点和思想认识的模糊点,对照岗位职责的基本规范和廉政要求,设计鲜活的情景式案例再现廉政风险,把枯燥的岗位廉政行为规范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场景,形成分门别类的岗位廉政教育系列教案。市局将适时开展案例征集评比活动。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处室要落实案例编写人员,认真组织编写案例。机关以处室为单位,直属单位以科室为单位,对本处室或本科室人员所编写的情景案例进行集体交流讨论,修订完善,形成初步教案。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将教案的书面稿和电子稿于20**年6月底前报送局监察室。在此基础上,局岗位廉政教育领导小组将组织人员集中进行梳理、归纳、校对和统稿,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形成《卫生系统岗位廉政教育教案汇编(二)》。(20**年7月下旬完成。责任人: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6、落实教育措施。要根据本部门本单位实际,选择便捷有效的教育载体,组织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开展学习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学习、交流。市属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更新、充实教育内容,完善评价方法,增强学习效果。(20**年11月底前完成,责任人: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是20**年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局成立**市卫生系统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局领导担任,成员由各处室负责人和直属单位纪检组织负责人组成,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各处室、各单位要按照《意见》部署和要求,成立工作小组,认真抓好落实。

第8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价值;缺位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然而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却陷入到“三不管”境地。与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相比,无论是资金、政策还是关注度都远远不足,学前教育发展陷入困境――幼儿园数量偏少且分布不均、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基础配套建设落伍等等,使得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的短板所在。如不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必然会危及整个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培养。

一、学前教育的公共属性

对于学前教育,我国通常是将其划分为准公共产品系列中。所谓公共产品是指某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降低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水平的物品。公共产品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萨缪尔森)。而准公共产品是基于公共产品衍生出的一个概念,即介于纯私人产品与纯公共产品之间的过渡产品(布坎南)。这一划分符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理论,他将教育产品分为五类: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以及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而布坎南、萨缪尔森和我国的袁连生等研究者则认为应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属性是从消费特性出发的。基于这一逻辑,教育整体而言应归属于公共产品。现实生活中,尽管我们按照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予以分类,但每个时期并没有本质区别,即小学并不比学前更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政府(国家)对中小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一定要大于学前教育。简而言之,学前教育与中小学一样都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

二、学前教育公共属性的价值

如上所述,学前教育带有鲜明的公共属性,而公共服务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1.学前教育的公共属性可以有效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受教育的权利

联合国在1948年12月通过并颁布了《世界人权宣言》。其中对基本人权做了规定: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须的经济、 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之后,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为我国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奠定了法理基础。它为公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尊严和享受社会的平等和公正的权利。

2.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为实现社会公正奠定了基础

教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前提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所谓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它要求社会资源与相关利益应在每个群体成员之间相对公平的进行安排与分配,从而保证每个公民可以得到公正、公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公正是现代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它体现为“给每一个人它所得的东西”,恩格斯也提到过:“公正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大多数人群起点上的公平。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前教育的公共属性对反贫困有着积极作用

“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利和被社会排除在外。”由此可见,贫困在某种维度上更倾向于人的发展能力不足,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了最基本的机会与选择。基于这一逻辑,反贫困首先应该是提高公民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成长与发育无疑是为维护社会群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向所有社会儿童提供公平的、义务的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未来他们成为盲流、陷入贫困的几率。可以说,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社会贫困的有效工具。

三、学前教育中公共服务的缺位

尽管学前教育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处于各种原因却使得学前教育的“公共性”远远不足,呈现公共服务缺位的态势。

1.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长久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总体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历届政府提出教育投入要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但这一目标直到2013年才刚刚实现。之前一直在2%~3%之间徘徊,这使得学前教育一直处于投入不足的状态。更为严重的是学前教育甚至没有列入国家财政投入的目录中,甚至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等等,原来隶属于单位的学前教育单位被推向市场,彻底将学前教育抛之脑后。造成“入园难”的根本原因是学前教育的供给与满足民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是在学前教育服务方面,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2.公共服务受益群体不均

与中小学义务教育相比,学前教育投入主要来源由家庭、单位和地方政府组成,限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和家庭情况,出现非均衡发展态势:发达地区多于落后地区;沿海地区多于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多于农村等。尽管不少幼儿园由政府拨款,但是由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极为缺乏,从而出现了“入园难”的尴尬现状,只有少数居民有资格进入。所有公民纳税,投入教育,但是只有少数人群可以享受到公办的“福利”。这种状况显然有失公允。

3.政策失公

第9篇:高等教育基本属性范文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学科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

B.保守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原则

2.从数量上研究确立计算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包括()

A.劳动价值学说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

C.按劳分配原则

D.劳动简化理论

3.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出发点是()

A.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

B.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考试大论坛

C.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D.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

4.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5.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B.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C.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有效形式

D.教育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采集者退散

6.教育产业的特殊性是有其三个基本特性决定的,即教育是基础性产业、间接性产业和( )

A.多效性产业

B.第三产业

C.专业性产业

D.独立性产业

7.需要着重考虑中等教育学校网点结构和布局,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并使中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的地区是()

A.城市、沿海各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发达地区

B.经济中等发展程度的地区

C.经济发展中地区

D.贫困地区

8.下列各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的是()

A.公务费采集者退散

B.业务费

C.设备购置费

D.人员补助工资

9.教育投资相对量与经济指标增长相比,发展趋势是()

A.相对迟缓

B.相对滞后

C.超前速度增长

D.平行速度增长

10.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

A.地方政府

B.国家或中央政府

C.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

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

11.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是()

A.教育物质成本

B.教育社会成本考试大-全国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C.教育直接成本

D.教育间接成本

12.计算升学率的公式是()

13.学校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条件是()

A.正确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

B.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C.建立的人力、物力结构来源:考试大

D.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14.高等教育的生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教师比的提高而()

A.呈下降趋势

B.呈上升趋势

C.呈稳定趋势

D.呈起伏趋势

15.决定个人是否接受教育或受某种级别类教育的依据是()

A.教育个人收益

B.教育经济效率

C.教育社会效益

D.教育经济投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其原则包括三点: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批判与吸收相结合。因此,答案B是错误的。

2.D【解析】马克思对教育具有经济价值的定性分析,为其定量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理论,以及按劳分配的原则等,都为从数量上研究确立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答案D不属于。

3.C【解析】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素质,认为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这一理论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等人只重视土地和人口数量的作用,看不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的质量。选项D具有一定迷惑性.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但不是出发点。正确答案是C。

4.A【解析】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是政府调节的主要根据。因此,答案是A。

5.D【解析】现代教育是科学技术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但是,并不能说可以“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解析】教育的三个基本特性是基础性、间接性和多效性。答案B说明的是教育的产业划分。正确答案是A。

7.A【解析】各级各类学校布局结构主要划分为三类,即A、B、C三类地区。每个地区其经济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各地区教育布局结构各具特色。其中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应着重考虑中等教育。

8.D【解析】人员补助工资属于教育人员经费,不属于教育公用经费。因此,答案是D。

9.C(【解析】教育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快于各项国民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因此发展趋势是超前速度增长。

10.B【解析】义务教育投资有不同的来源: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于国家或中央政府,选项B为正确答案;选项C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分权制国家主要来源;选项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占一半左右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国家的来源。

11.D【解析】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既属于教育个人成本,又属于教育间接成本,因此正确答案是D。

12.B【解析】升学率的计算,是考入上级学校学生数与本年度入学总人数的比值,正确答案是B。

13.A【解析】教育投资的宏观决策关系着教育投资的宏观使用效率,也制约着教育投资的微观使用效率。是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