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高等教育专业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专业

第1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0-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类型之一,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获得快速的发展,在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十分的关注,希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能够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不断的提高改革的效率,加强专业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凸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特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身的改革贡献。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中要以转变教学观念为改革的方向,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树立人才观和教学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要以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主要的目标。提高人才的素养和质量,加大对搞技术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的专业教学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不断的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在高等职业专业教学的改革中还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融入在专业的教学当中,探索多种模式的教学,将学历教学与非学历教学结合起来,多方面的筹措办学的经费,建立起相应的办学体制。在改革中逐步的淡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标的教学。高等职业教学专业教学还应当开办终身教育的场所,为社会中的职业人提供终身学习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

2.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需要准确的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的特色建设,不断的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从而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在专业的设置上以满足社会对岗位人员的需求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围绕行业的经济发展对岗位和职业人员的需要来进行专业的教育改革,从而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要首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把人才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的目标。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来看,有些专业的设置过于宽泛,没有职业的针对性,有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设置某些专业纯粹是为了招生,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并重点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要从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入手,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社会岗位的适应能力。高职职业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3.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核心是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性上来看,专业的教学具有多样性,这也决定了在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人才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要适应社会岗位的发展需求,培养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性,这决定了高等职业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实验和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职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一产"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小型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二产"重点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三产"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高专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要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来说,高职高专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职业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4.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要把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核心,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重点培养知识、能力和素养。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专业特色,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另其次在专业教学中要全面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大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过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应坚定不移的贯穿素质教育,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应该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教育软件太少,好的教育软件更少,怎么让老师看到最好的教育软件?那就要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减少低水平、重复性开发教育软件造成的大量浪费。开发教育软件应该是个国家行为、企业行为,这几年,北京科利华等教育软件公司在对教育及教育软件的理解上比较深刻,他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研究中心,而且还能够把各方面的专家和第一线优秀教师的群体智慧融合起来。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他们开发的"CSC电子备课系统",使老师们可以拿到最好的特级教师的教案。老师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通过这套系统所提供的大量素材编写出各种不同的新教案。

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教育观念引领教学改革,准确定位改革的目标,培养多样化的职业人才,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建松.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76.

[2] 贾景德,辛申伟.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02):90-91+98.

第2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体育专业;项目教学;项目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01-04

长期以来,国内体育赛场黑哨、假球、兴奋剂屡禁不止,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等问题,都与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术科的教学与训练普遍存在着重视运动项目工具理性的传习,忽略其育人的价值理性传承有关。因此,作为引领国内体育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体育院校,必须肩负起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重任,以求将体育运动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系统育人。这是国际高等教育与体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促进国内运动教学与训练人性化的需要,是后奥运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课题。

1 理论依据

1.1 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20世纪末,国际高等教育针对科技异化问题,以及大学重视“谋职培训”,忽略“求生培养”的“重物轻人”的倾向,提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改革思想。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提出要将各学科的科技的工具理性与其育人的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整体地传授给学生,以求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抵制因科技异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国内著名数学家史宁中教授率先研究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数学教育”。近年来,国内“语文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音乐教育”的话语及其研究课题也相继出现。这些都说明,高等教育研究具体的“学科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国内体育专业术科的“项目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1.2 符合国际体育运动发展态势

罗格作为国际奥委会在21世纪的第一位主席,针对国际体育运动“重物轻人”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出要让未来的奥运“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在此背景下,国际体育运动的研究开始向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例如,2002年足球世界杯结束后,据中外重要报刊和杂志报道,韩国和日本的“足球教育”发展已有一段历史。欧洲足球强国也在实施“足球教育”。1995年,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教授在审视国际高等教育和体育运动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对竞技教育学进行研究,在国内首次以“育人夺标”为宗旨,研究了人性与竞技、生命与竞技和竞技文化建设等问题。竞技教育学的研究将竞技的重心从“物”转向了“人”,改变了以往人们偏重于研究竞技的“物性”(工具理性),即运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忽略将其“物性”与“人性”(运动项目育人的规律与特点――价值理性)整合的研究。因此,竞技教育学为“人”在竞技中寻求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国内体育专业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据考证,千年古奥运会与百年现代奥运会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要求通过运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社会服务。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其后果不堪设想,运动场将变为“商场”,人将变为“产品”或“商品”,赛场就将变为“”。历史证明,“育人”是运动胎生的教育属性,它是运动的生命线。运动若失去教育属性,“夺标”也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因此说,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是高等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所在,也是提高运动员和体育大学 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途径。

1.3 符合国内高等体育专业改革要求

当前国内高等体育专业面对学生人文素质欠佳和就业难的问题,主动研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术科“项目教育”,培养会做人、懂运动、能谋生的体育人才,是时展的需要。确切地说,从运动的“项目教学”到“项目教育”的转变,不只是文字表述的变化,教育与教学是一个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是一种包容关系,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以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教学本身达不到或不能完整地实现教育目的。把教学扩展为教育,是为了整合高等体育专业教育资源以达到整体“育人”的目的,是“授技”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学校的基本职责与神圣使命。那么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毋庸置疑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的生活哲理,而且还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具备“何以为生”的技能,他们既学会了做事,又学会了做人。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但要使人“成人”,更要使其“成才”和“成功”,“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成功”是目标。

2 项目教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术科教学的现状是“重技能轻人文”,没有摆脱竞技训练的模式,忽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即注重人的工具理性的培养,忽视人的价值理性的探索。要摆脱这种现状的束缚,扭转被动的局面,就要求高等体育专业术科教学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技能培训”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即高等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谋生”做准备。而培训谋生能力,就需要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教育思想作支撑,在各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传承项目自身特有的文化,从“项目教学”向“项目教育”转变,从“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项目教育是将运动项目科技、现实的工具理性与项目人文、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性统一的教育过程。它是体育专业术科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根本变革,它不仅教会学生“谋职”,更要教会学生“谋生”,即使学生“学会生存”,也就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从2004年开始,吉林体育学院提出专业技术教学由过去的“项目教学”转为“项目教育”,这是“授技”与“育人”的结合,是具体的培养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由“技能传习”变为“文化传承”,这是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延伸,其改革既向学生传承项目的人文思想和科学思想,又传授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即注重“理论与技能+人文与科学+教法和锻炼法”,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将“教书育人”合而为一,从而提升课程育人的水准。这种“崇尚科学,追求人文”的素质教育思想,有助于培养会做人、能竞技、能教学的,富于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体育人才。

“项目教学”与“项目教育”的本质区别是:“项目教学”以运动技能为终结,导致在其过程中出现“人”迷失,以致体育运动中异化现象屡禁不止;“项目教育”不仅传授项目的技能,而且传承项目的人文与科学相

融合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将其过程迷失的主体找回来,以复归的人性,升华“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

“项目教学”将教学和训练视为“技能培训”的过程,即不怎么关注“身、心、群”全面增值的人。该过程培训出来的“产品”具有谋职的技能成分多,而对“人”全面发展考虑得少。“项目教育”将整个教学和训练过程视为“人的培养”过程,该过程通过项目的文化传承和熏陶,使学生既掌握谋职的技能,又具备谋生的能力。

实施项目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传承“项目文化”,而文化又包含3个层面,即文化的思想层、方式层和器物层。项目文化也同样包涵3个层面的内容,即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思想层、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方式层、作为载体的运动项目的器物层。归根结底,实施项目教育就是以项目自身为载体传承项目文化的过程。

宋继新教授在《竞技教育学》一书中曾精辟论述:当今,尽管国内项目文化建设存在“软实力”欠佳的表现,但国家乒乓球队、体操队等优秀运动队的文化建设给我们提供了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路。以乒乓球队为例,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这支队伍不仅有不断创新的“快、转、准、狠、变”等领导世界潮流的器物层文化(工具理性),而且还有国家乒乓球队几代人积累的人生和项目的思想文化(价值理性),具体表现如下:起点定位――“一切从零开始!”、“人生能有几次搏!”;终点定位――“不到21分不服输”;危机定位――“狼来了!”、“世界打中国!”;责任定位――“你不要这一局,祖国人民要这一局”。以上中国乒乓球队的4个定位,是他们长期总结的育人规律,是其超凡脱俗,抵制国内竞技“重物轻人”异化倾向的精神财富。中国乒乓球队,正是有了上述长期积淀的富有情感和责任感的先进文化,才改变了“人”,从而使“物”持续辉煌,进而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乒乓球所有项目的金牌。同样,中国体操运动在国际上保持优势,也在于文化思想层有祖国至上、甘于寂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文化器物层有“力、美、难、新、稳”的制胜规律。中国乒乓球队和体操队都有文化深层次的博弈。运动“项目教育”的文化传承,要加强它的竞技性、健身性、育人性、产业性的传承,培养学生做人、运动、创业的技能,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其学会生存做准备。

3 项目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承前启后,育人为本

20世纪末,针对大学生重“谋职培训”轻“求生培养”的重物轻人倾向,吉林体育学院提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改革思想,1995年8月,成立了“面向21世纪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简称“21958”计划)科研攻关课题组,以这一课题研究为核心,全面启动教学改革工作,构建了以“突出育人,强化基础,重视能力,发展个性”为指导思想的,由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就业教育、军事教育和劳动教育8大主干“模块”构成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见图1)。

“面向21世纪全面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成果,1997年荣获一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后续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研究成果,曾分别在2004、2005、2008年3次被国家教育部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广(长春:吉林体育学院;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大连:大连大学)。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重点突出“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素质教育思想,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机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作为提高学生“身、心、群”素质的指导思想,体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以提升体育专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育人水准,实现育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进而落实“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体育人才,为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省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3.2 科学发展,成绩显著

多年来,吉林体育学院在“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改思想指导下,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建设了国内比较领先的、省级重点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在体育术科建设方面,建设了国内相对领先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它是以竞技教育学、体操和冰雪为“三大支柱”的吉林省体育专业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前两个学科已分别获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后一个学科培养出了百余名世界冠军。

在课程建设方面,宋继新教授国内首创的竞技教育学,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目前,这门课程既是教育部选定的新课程,又是部级“精品课程”,并且多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讲座的重要内容。竞技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是:首先,揭示了运动训练与修炼相结合过程的规律,即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竞技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这实质是将竞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竞技教育思想;其次,竞技教育学不仅改变了国内竞技理论侧重单一研究训练过程的不足,而且填补了我国“教竞结合”理论研究的空白。《竞技教育学》被国内外专家评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专著,还被日、韩等国大学作为体育研究生教材。此书现被存放于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历史博物馆内。在该课程的促进下,吉林体育学院积极践行项目教育的健美操教育、速滑教育等2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竞技教育学、运动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运动术科的教育与教学改革积极地开展“项目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编写出版了《足球教育》《篮球教育》《健美操教育》《乒乓球教育》《竞技越野滑雪教育》《体操教育》《田径教育》《人文排球理论与方法》《武德教育》等教材;“瑜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跆拳道教育”等论文入选“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大会”。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为项目教育的实践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6年,吉林体育学院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体育运动软实力建设》的成果,被摘发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的成果要报中,呈送中央政治局阅示,作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的参考。在接受教育部“评估”中,“项目教育”作为教改特色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评估组组长黄汉升教授给的评价为“小院校做大文章,起步就已领先一步,起步就让人仰慕!”总之,“项目教育”是将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的教育过程,是将传统的运动教学与训练的重心,由“物”转向“人”的改革,它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和体育发展的趋势。当前,在国内高等体育专业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是推进后奥运国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从思想到内容全方位“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高等体育专业变运动“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的实质,就是改变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思想、方式和内容,即高等体育专业的文化自觉。这是国家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提升国家体育软实力的关键,是造就新一代体育人才、建设体育强国的使命。因为体育强国,首先是“强人”,否则“强国”不“强人”,国是难强的。

4 结论

1)思想创新。在国内体育专业首次提出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改思想指导下,把运动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让学生不仅学会“谋职”,更要“学会生存”。

第3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共性,更具有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各类高职院校快速扩张发展,高职院校只有抓好专业建设,突出职业院校本身的特色,才能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并在日渐激烈的院校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概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也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加强专业建设对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通过专业这一载体展开具体的实施。而学生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技能。可以说,专业建设是解决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培养及教育方面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其次,专业建设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专业建设涉及到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再次,专业建设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侧重职业性、技术性而非学科性,因而需要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不但能有效巩固高职院校的现有成果,还能有效深化专业改革,增强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为其办学特色增添亮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通过大胆尝试,努力改革及调整,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其职业教育的特点得以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得以凸显,基本形成高职的学科体系,专业种类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职业种类,专业设置及其结构日趋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当前社会、市场、择业等方面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其专业建设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提高。

(一)专业布局不够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专业结构失衡,优势专业与弱势专业发展不协调,导致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较差;专业交叉重叠现象对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困难;专业设置上存在数量与质量、“长线”与“短线”之间的矛盾。

(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学科带头人和名师数量少;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完善;师资力量中“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低,实践教学水平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普遍亟待加强。

(三)高职专业育人模式尚待形成

人才培养方案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教学方面仍无法摆脱“本科压缩”和“中专延长”的影子,教学课程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尚未真正落实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过分强调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而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双证书”制度的实施缺乏针对性,与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

(四)专业基本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保障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完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资金来源不足、投入不够且缺乏机制保障,制约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始终把专业建设和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重点。专业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发展需要驱动”规则,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根据产业、技术、社会岗位等需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将行业相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并对品牌专业进行实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孵化,使之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出行业特色。

(二)根据地方实际优化专业结构

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及规模与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职教育专业建设需要立足于地方实际,切合当地社会实际及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应着眼于长远,切忌“跟风”,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及总体规划,深入调查社会、行业、产业等,做好针对性的走访调研,加强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分析并找出自身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论证并预测所设专业的规模、结构,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新技术含量及新知识含量,且具有较广专业服务面的重点专业,大力发展应用型、技能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的现代化,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技能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职人才,以更好地为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和学生的就业志趣发展专业群,调整老专业、增设新专业、扶持潜力专业、整合相似专业,努力与市场接轨,不断升级并改造专业,拓展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时展的主题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专业建设及调整的力度,全力建设特色专业,逐步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及专业内涵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不但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且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骨干队伍。引进一批学历高、素质优的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来自生产、管理一线专家、学者、工程师等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切实实现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为教师规划职业生涯方向与目标,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机制,可通过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的穿插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全面把握教师的职业能力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寻求提高其职业能力的举措。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考证等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教师的自我提升。

(四)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改善教学设施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教学与实践的衔接结合。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顺应现代社会对高技能实践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手段上应大胆综合运用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案例法及现代化电教手段,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以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此外,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课程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的配备,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现代技术含量、设施先进,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具有产学研一体化系列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广泛联系各企业,不断开发并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学习及实习机会,促进高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增强其专业知识,丰富其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卢小萱.试论影响高职专业建设的三大因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邝守敏,郭利平,薛萍.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新[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张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北方经贸,2010,(2).

第4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专业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高校通常以专业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招生、教学以及协调毕业生就业等工作,并以专业为基本单元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人才。我国高校的专业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简称高职专业)则是指的高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所设置的专业。高职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布局(英文是layout)本指下棋时从全局出发进行布子,引申为对事物的规划安排。因此,专业布局是一种战略安排,指通过专业的开设而形成的高职专业布点及人才培养的类型、空间及历史专业分布结构,同时,它既可指战略安排的过程也可以是战略安排的最终结果。从外延上看,它既可以是一个区域内高校的专业结构安排,也可以单指一所高校或一个院系内的专业结构安排,其中包括了专业布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专业资源配置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涵。高职专业布局涉及了三个层面的问题,即供给总量是否能满足需求;结构是否优化合理;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和要求。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高职专业布局界定为:区域内高等院校开设高职专业的布点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分布结构安排。

二、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两大标准

1.功用主义标准。

与较为强调基础理论素养的本科、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规律、原理和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计划以及决策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为社会产生直接利益。高技能人才的这种特质决定了高职专业教育与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布局还要综合考虑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传承文化等任务的话,高职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则应全面服务于产业的发展。高职专业布局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根据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具体来看,包括专业大类布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地区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否匹配;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供给数量与主导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匹配;新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否匹配等。

2.人本主义的标准。

服务学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高职专业教育也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应届学生的学习需要,还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在岗职工和社会人员职业培训、进修等多样化的需求,而这很可能成为未来高职专业教育的重心。考虑到高职专业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定位,具有专业规模和辐射半径相对较小的特点,在质量趋于均衡和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高职专业布局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度收缩辐射范围,为学生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一方面,在办学条件允许下,让学生可以方便地就近接受高职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贴近行业、企业,更加便捷地为行业、企业一线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高职专业空间布局距离贴近行业、企业一线,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3.两大标准的统一。

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并不矛盾,学生希望高职专业教育能满足自己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最终能帮助自己实现就业、提高收入以及美满人生。而行业、企业等需求方也希望高职专业布局能便捷地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等服务,帮助行业和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最终统一在了劳动力就业市场,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满足了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衡量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最直接的标准还是看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和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具有即时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专业布局调整只能努力寻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匹配,并且由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就使得绝对匹配几乎难以实现。

三、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和影响因素

1.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

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通常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计划主导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绝对控制权,专业的设立和调整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且教育主管部门通常会制定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标准,设立严格的专业设立和调整门槛。该模式下专业布局体现出很强的计划性,教育主管部门有着绝对主导权,使区域内高职专业的基本质量得到保证,专业规模和结构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管理模式过于僵化,使布局调整往往对于劳动力市场信息反应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职业岗位的快速更新,影响了专业资源配置效率。另一种是市场主导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拥有自,学校独立面向市场举办专业。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能够灵敏地捕捉劳动力市场信息,并根据职业岗位不断更新变化的信号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但是这一模式也容易滋生诸如专业名称混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等乱象。市场主导的专业布局模式使得各个学校倾向于从学校本位出发来进行本专业设置和调整,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极易导致区域层面的高职专业布局出现失衡,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高校受到自主办学经验不足、劳动力市场和高职专业资源整体配置信息不对称的因素的影响,区域高职专业整体布局失衡的现象更易出现。

2.影响因素。

从实际操作层面具体来讲,高职专业布局实际上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方面必然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和结构,并从根本上制约着高职专业布局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阶段以后,第二产业比重通常会大幅下降,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占据主体地位,高职专业布局也必须适时调整和缩减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规模,并大力发展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形成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主的专业布局。第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资源因素。专业是由人来论证设置的,必然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相关决策者的办学理念和专业观并不相同,从而影响到专业布局。如有的决策者注重专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调整紧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的决策者则更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强调稳定性、发展性和专业群建设,专业设置和调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高职专业开设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作为基础支撑,如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一定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基本的教学实习经费等等,因此在考虑专业设置和调整时要受到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与能力的限制。第三是学生和家长因素。生源是影响专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还要对潜在生源进行论证,没有生源的专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学生和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地理位置和专业类型的偏好,对于专业未来就业和发展预期等都会影响到专业的需求和布局。第四是政策调控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自的赋权程度,制定专业指导目录及院校和专业布局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对于优先发展专业和落后淘汰专业的相关引导政策和力度,也都会对高职专业布局产生深刻影响。最后,区域开放性程度也会对专业布局产生影响。较为封闭的区域通常会形成大而全的专业布局,而较为开放区域劳动力市场及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当区域内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外部高职专业资源得到补充,同样,区域内高职专业教育也可以为区域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同时,区域内高职专业建设也可以通过与区域外部的合作进行互补。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特点与问题

1.高职专业建设起步较晚,但专业布局总规模成长较快。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解决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在我国的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相继举办的一批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短期职业大学,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从而也标志着高职专业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正式确立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积极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专业发展迅速。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职专业在总量上突飞猛进。到2012年,我国的普通专科院校已经达到了1297所,高职(普通专科)专业数达1158种,专业点达46263个,当年招生314.8万人,在校生达到964.2万人,招生和在校生数分别比1998年时增长了7.3倍和8.2倍。

2.专业布局的学科和行业门类覆盖面较广。

为了规范高职专业设置,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2004年教育部首次制订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成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依据。高职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当前的高职专业广泛覆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和78个二级类,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0大学科,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20个行业门类。

3.办学主体趋于多元,专业布局统筹乏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先后经历了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三教统筹”,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加少数重点中专学校“三改一补”,以及采用多形式和多模式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经历了深刻变革,最终形成了“六路大军办高职”(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多元化格局。高职专业举办主体涉及了普通本科高校、独立高职学院、成人高校以及中专院校等几个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各类主体的办学性质、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各不相同。专业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高职专业布局的统筹优化面临着条块分割的体制。

4.高校面向市场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盲目性。

高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实行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政策,学校被赋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自。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热衷举办办学成本较低的经济、管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落后专业淘汰速度慢、新开专业市场需求论证不充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配套等问题。高校的专业开设和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市场因素以外,也往往受到办学资源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专业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高职毕业生以务实的就业观念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劳动力市场颇受欢迎,就业率普遍较高,但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起薪并不高,实际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我国当前的专业布局模式还难以应对供需失衡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

5.开放性是专业布局得以优化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布局的开放性还明显不足。

一方面,在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中企业、行业的参与不足,导致学校对于市场信息把握不够敏感,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行业企业一线需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受到当前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在举办高职专业时,普遍存在着地方本位的倾向,缺少大区域视野,造成了高职专业建设跨区域协同合作不够,影响了区域内高职专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

五、提高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思考

1.坚持学校自主和政府主导相结合,推进高职专业布局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一方面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充分发挥好各类院校市场敏锐度高的优点,鼓励各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要打破专业设置和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专业布局调整的统筹权;以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出发点,结合高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分布的现实情况,对高职专业整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向进行长期规划,提前布局,促进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进步更加吻合,并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有用性。

2.探索产学合作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高职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适销对路,受到一线用人单位的欢迎,就是衡量专业开设成功与否最为直接的效标。而做到这一点,单靠教育系统这一人才供给方的封闭谋划很难完成,显然离不开人才需求方行业、企业等的深度参与。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正是学校和企业行业建立起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设置的论证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有力地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和专业布局的不断优化。笔者建议设立主要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代表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的论证、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调整等。而作为需求方的行业、企业应及时提供人才需求和预警信息,并配合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奖励和引导政策,为建立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和布局调整长效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构建高职专业资源区域共享机制。

第5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高等教育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主要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作为研究对象,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比如,城市水资源、市政建设、建筑用水、农业水工程建设等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相关领域专业人才,进而为实现就业奠定基础。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进行了总结,以期完善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实现专业人才的有效输出。

一、高等教育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已有近60年的历史,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多达111所,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就业趋势较好的专业形式。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变革,尤其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促进了给水排水专业的发展。高校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课程,知识涵盖广泛,包括生物、化学、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等,称得上是综合学科。近年来,依据全国给水排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对该专业所面临的新形势以及重要任务予以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水工业、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概念。在此基础上,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予以改革,在各个高等院校中提倡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发展教育教学水平。这种改革的目的在于让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能够有效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进而扩大就业范围。鉴于此,各个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地域特色以及自身办学特色,转变教学思路,以期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二、给水排水专业的宣传与教育

在高校教育中,一部分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认识较为片面,认为该专业就业范围狭窄,不利于未来发展,进而导致该专业学生生源相对较少。而对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同学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上课懈怠现象、睡觉、聊天、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相关院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予以宣传教育,比如,在高校招生的过程中,在招生简章上面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具体研究内容予以重点说明,通过招生简章的说明,扩大宣传力度。实际经验证明,这种宣传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63.5%的院校解决了生源较少的问题。而在教育方面,学校采取了由专业教师对入学新生进行详细指导的方式,通过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令学生对该专业具备一定的基础认识,同时学校邀请往届毕业生对新生实施职业规划,以自身的经验分享带动新生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专业内容以及就业形势的了解,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三、高等教育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学科形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技术形式不断变更,知识、工艺方法以及相关规范标准更新较快。而就当前的教育教学来说,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陈旧,导致专业知识点老化严重。比如,《室内设计规范》现已更新为2014年的版本,但是一部分院校仍采用2006年的版本,对该专业学生来说,规范版本陈旧,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扩充。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法,将新知识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新知识、新事件以及新技术形式进行创新、系统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让学生充分熟悉并掌握适应当前就业的知识内容,从而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实践课程是依据基础理论知识而展开的,并通过实验、实习以及设计等进一步探究,探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理论教学以外,还应注重学生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应运用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校给水排水课程设置定位过程中要通过实践课程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对给水排水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理论前沿具有一定的了解。鉴于此,确定整个实践课程的设置、重点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力的结合,可以促进实践教学的长期发展。在高校中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给予一定的定位,能够有效发挥课程设置的优势,对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作用。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工程现场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进行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应与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予以衔接

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为了强化各领域的工作内容,提高工作质量,由人事部、建设部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针对各领域、各行业的特点以及要求,制定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种制度是对专业人员在行业内的一种检测形式,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在该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地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毕业以后进行职业资格认定,以此明确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给水排水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实际案例教学法,与职业资格考试进行有效衔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集合了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以及管理等多门学科,通过考试参加职业资格认定,比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通过有效的衔接,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进而扩大就业范围以及就业渠道,令学生得到长远发展。

(四)实验教学模式的运用

实验教学法要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实验与专业课实验,由学院自行设计实验以及实验教材。教学时,在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学院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亲自做实验,以保证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确保上课时能够令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并采取专业任课教师亲自带班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总结,并以报告的形式出现,培养学生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实验课程设置,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令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够对实验进行专业的考核。

四、结束语

第6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 “双创”教育对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 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的意义和原则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分析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总结与展望* 西部院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应用研究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建设研究 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之专业学位晋升路径 高校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培养初探 发展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家纺专业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初探 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指向的内涵及缺失表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高洪波.美国社区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现象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A):38-43.

[8]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28.

[9]顾海兵,王亚红.探讨取消高校毕业证书与设置副学士学位问题[J].学术界,2007(3):134-138.

Analysis on the Linkage between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UN Yue-wen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China)

第7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1996年5月1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亲赴湖南去视察汨罗市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去了解汨罗12年来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并作了重要讲话,题目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其中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既然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就必然进行改革,因此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基础体育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在各地逐步地贯彻和执行,该课程标准更加突出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最基本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也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体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方面需要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则要对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院校的教学方针进行改革,使其培养对象能适应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形势。

1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有两种办学方式,一种是单科性体育院校或以体育学科为主的体育大学,如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师范大学开办的以系级建制的体育院系,如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他们的管理体制因学校的隶属关系不同而各有差异。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也因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的不一致而有所区别,但不管是单科性体育院校还是综合性师范大学开办的以系级建制的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都有着共同的教育任务,那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体育教师。

1.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随时代的发展出现偏差

目前,由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受人们对传统的体育概念和 历史 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与时俱进,随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而转变观念,导致体育与教育不能有机的融合,不能让体育不仅具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的功能,还能够与教育合二为一,达到让他人掌握技能、产生兴趣、终生受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得体育教育专业与教育专业,尤其是与运动训练专业的界限模糊不清,最终导致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异化为只注重个人技能掌握忽视教学传授的“运动型教师”。这种教育思想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形式下的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不利于“通才式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

1.2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技术技能训练

受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影响,体育院校特别是单科性体育院校习惯于培养“运动型教师”,走“学运动技术、教运动技术”的道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视专业课程、轻基础课程,重视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的现象,加之体育院系学生重“术科”,轻“学科”的不良思想严重存在,导致设置的体育课程“专业性”倍显突出。由于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跨学科的文化知识类课程,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体育理论基础底蕴薄弱、对体育的认识面狭窄,在基础体育教育环境中无法充分发挥能量,缺乏自我开发和教育创新精神,无法适应知识 经济 现代 化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对“厚基础”、“宽口径”型体育教育人才的需要。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技术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囿于“运动型教师”培养模式,以单一的技术、技能标准要求学生,以至于对学生产生误导,使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练习专业技术技能,导致学生严重偏科、重技能、轻理论,毕业后很难胜任基础体育教育工作。

1.3 教学方法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

“你教我学”、“你讲我听”、“你演我练”的填鸭式教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乃至于许多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课堂上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开创思维,导致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得不到培养。没有发挥学生为主导作用,只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学生的开发能力受到了限制,创造性被压抑,个性被剥夺。这种传统的、保守的教学模式在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之间得到不断的传承。不仅在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中得到沿袭,而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上又以这一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一代,这也许正是全国上下体育教学“同一性”的体现。

2 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策略

第8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促进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开放大学、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举办的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管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要根据学校自身办学能力,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以满足学习者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第四条 教育部负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设置的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指导和监管服务。

高校依照相关规定自主设置和调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负责制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和基本规范。

受教育部委托,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对本行业领域相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进行指导。

第五条 教育部组织设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设立相应的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或在现有专家组织中增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评议职能。充分发挥专家组织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建设、监督与评估方面的政策研究、论证审议和决策咨询作用。

第六条 教育部建立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第二章 专业目录

第七条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见附件)组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由教育部制定、,适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八条 全国考委、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可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提出增补专业的建议。材料内容包括:相关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专业简介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提出的增补专业建议进行评议汇总,于每年11月30日前上报信息平台。全国考委、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可直接向教育部提交建议材料。教育部组织专家确定增补、撤销或更名的专业名单,适时向社会。

第九条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家控制专业为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明确的国家控制专业。

第三章 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十条 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三)有科学、规范、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其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四)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设施、图书资料或数字化学习资源、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和必要措施。

第十一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并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名称不能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名称相同,不能涉及国家控制专业对应的相关行业。具体程序为:

(一)各高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汇总本行政区域内高校提交的专业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

(三)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可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中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并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具体要求同第十一条。具体程序为:

(一)对于拟设置的新专业,学校要组织校内有关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进行审议,通过信息平台提交人才需求报告、专业论证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申请材料。信息平台将面向社会公示一个月,学校官方网站应同步公示。公示期满后,学校对公示期间收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处理,及时将意见处理情况及修改后的申请材料提交信息平台。

(二)对于已开设的专业,各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省(区、市)实际,对本行政区域内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提交的新设专业申请材料和当年拟招生专业信息进行统筹汇总,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

(四)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开放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家控制专业,具体程序为:

(一)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填报当年拟招生国家控制专业及相关信息。

(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取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将本省(区、市)内拟新设国家控制专业的申请材料报送教育部。

(三)教育部按照现有国家控制专业审批办法管理。

第十四条 各类高校拟招生专业及相关信息须于当年1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填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高校提交的专业信息统筹汇总后,须于当年3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提交教育部;教育部对各地上报的专业信息进行汇总,于当年5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

第十五条 全国考委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范围内,确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制订相应专业基本规范,并于当年5月31日前通过信息平台公布。各省(区、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军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在清单范围内选择开考专业。

第四章 监督与评估

第十六条 教育部和全国考委将充分运用信息平台监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工作运行,全面掌握专业设置整体情况和动态信息,及时公布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和调整情况。推动建立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高校等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和评价机制。

第十七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运用信息平台掌握本行政区域内的高校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制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检查和评估办法,加强对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的监督与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该专业继续招生、暂停招生的依据。对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适应社会需求、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考试)管理严重不规范、教育质量低下等情况,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视情节责令有关高校对相应专业进行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前,该专业暂停招生,且高校不得设置新专业;情节严重且拒不整改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议高校主管部门停止该专业招生。

第十八条 对未按本办法设置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高校不得进行宣传和组织招生。对违反本办法擅自设置专业或经查实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高校,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增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

第十九条 高校应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机制。鼓励引入专门机构或社会第三方机构对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及认证。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全国考委、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报教育部备案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国家开放大学、考试中心:

为加强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我部研制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管理办法》要求,对照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补充专业目录》,对现设的本、专科专业进行梳理、调整和规范。20xx年,各地各高校要通过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做好拟招生专业的申报工作(平台启用事项另行通知),自20xx年起,新入学的学生全部按照目录内专业进行招生。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现在籍学生仍按原专业培养至毕业。

二、各地各高校要按照成人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做好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相关规定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依据《管理办法》另行。

四、《管理办法》是教育部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的首份文件,对于统一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政策,转变管理方式,明确责任和管理程序,加强信息服务与过程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要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宣传、学习和贯彻工作,确保《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第9篇:高等教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对策

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培养对象及学习形式不同,它们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校在对成人高等教育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如何在办学上体现出特色?其色专业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因此,学校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以特色专业带动专业建设、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对特色专业建设内涵的理解

特色专业就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师资水平,结合市场需求,设立的优势明显、竞争力强、实用性高的优质专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特色专业建设也不例外。从国家在成人高校中推行特色专业建设的制度来看,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成人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身特色,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引领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在正确把握特色专业内涵及国家开设特色专业建设目的前提下,笔者认为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社会认可度。特色专业需要在社会上树立鲜明的形象,培养出既有特色又有竞争力的人才。二是发展性。特色专业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淀,是一个不断培育长期发展的过程,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三是体系性。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和培养质量等方面。

二、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分析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制约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需求”与“动态调整”是各高校优化专业布局的主要措施。成人高等教育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专业层次”问题,另一个是“就业市场的契合度”问题。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式灵活、动手能力强等是成人学生的主要特征,这就要求成人院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环节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以此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特色化、多样性的人才。然而,部分成人高校在成人教育不断改革的进程中,依然采用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制约了特色专业建设。当前人才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尽管部分成人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就业,就业质量及就业百分比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方方面面给予较高的关注度。如何培养出被社会所认可、受用人单位青睐的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人才,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特色专业的“特色不突出”。如何理解“特色专业”的“特色”二字,从现有的专家学者的解释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管理模式、师资队伍管理、教学软硬件建设等。从特色专业建设涉及的主要方面及部分成人高校的建设现状看,普遍存在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和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能很好地定位服务面向的区域和行业,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大部分定位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抄袭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适合成人特点的权威教材及教学计划。在培养模式上,成人高校与普通本科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上,突出问题就是教学针对性不强,方法简单,手段单一,不适合学生特点。3.质量监控机制不到位。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大多采用评价的形式开展。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目前,从国家层面来看并没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标准可以参考,只能借鉴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指标和建设办法。在借鉴过程中,成人高校发现这一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高等教育形式,同时也发现普高标准过于笼统,没有形成不同高校类别、不同学科类别的评审标准,各高校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很好地指导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鉴于尚无具体的标准,以及缺少校外评价主体,只是单一地由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评价过于片面。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中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一旦申请为特色专业,面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上特色专业成为终身制,没有淘汰机制。4.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特色专业发展空间。普通本科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学校往往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往往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特色专业建设。然而与普通本科相比,成人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不受学校重视,突出表现为经费投入不足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不明朗的影响下,教师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人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特色专业发展理念。理念对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指导着成人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目前,很多成人高校从提高自身社会知名度出发,没有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带动其他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将学术水平作为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因此在特色专业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放大了科研对特色专业的影响。学校应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专业发展理念,在借鉴国内外特色专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致力于培养不可替代型的专业人才。2.制定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人高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首先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然后在专业共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专业办学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应征求校内教授、教学管理人员的意见,同时也应邀请行业的专家、学者一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懂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特色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在课程建设方面,要以精品课程为重点,吸引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为学生授课,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向成人学生开放,如电子图书资料、基础及专业实验室、优秀课件等,丰富学生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当前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考虑成人教育及学生特点,最终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培养特色。3.加强管理,完善专业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成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形式,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能够监控专业教学过程管理的检查、监督、评价机制。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以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标准来套用、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盲目追求在质量与规格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同质、同类、同轨。因而,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中,学校要解决的是思想误区的问题,只有理清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才能有效解决质量监控与评价性问题。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对特色专业要赋予更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自,应从三个方面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体系:要建立成教特色专业建设标准,在参照普高特色专业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出台适合成教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标准,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要引入特色专业建设监控机制,定期委托专家、教授等群体对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加大对质量的监控力度;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参与评价主体的广度以及评价内容的全面性。4.保证投入,建立特色专业建设制度。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成教院校应设立特色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结构的优化、教学仪器设备的更新等方面。但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如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但在课程建设方面应有切入点,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当然,课程建设不能搞“终身制”,应动态调整,在每个时间段的建设重点应有所不同,重点突出特色专业的“特色”,为特色专业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经费保障到位的前提下,高校需要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出台适应自身发展实际的实施办法等,通过制度建设把建设要求落到实处。成人高等教育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人高校要重视和加强特色专业建设,保证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促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能力强、素质高、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勇.试论地方普通高校成人特色专业建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2]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向彦,魏红梅.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