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第1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任务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持续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农业,就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这对于从总体上看文化水平还不高的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科技等力量,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除了使农民拥有较为富足的物质生活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地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其拥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目前农村的一些地方和农民来看,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有些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发展意识、竞争意识不浓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在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化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使中国农民道德由封闭、迷信向开放、科学,宗教色彩逐步淡化,婚姻家庭道德观转向了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开辟农村新的人际交往领域,形成了新思想、新观念,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任务

农村文化建设重要而紧迫,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一)加强各级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现阶段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纳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形成有机统一的动力。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体制,主要包括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各部门分工明确。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对文化站人员建立进入机制,设置进入门槛,对新进入文化站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乡镇文化站人才“能进能出”机制。

工作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形成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舆论导向。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广好方法和好样板,使各项运行机制功能得到综合发挥。充分利用政策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赛激励、奖励激励和兴趣激励等调动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端正错误思想,积极开展工作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总的来说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是高的,但仍有少数领导干部总认为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忽视文化建设,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农村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明确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关心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工作的开展,落实各项政策,健全文化网络,为农村文化建设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各级干部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落脚点,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各地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绳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使农民群众经常“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使他们脱离牌桌、赌桌、低级庸俗的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广大农民参与的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用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覆盖整个农村社会,渗透于各个领域,是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根据中国自身特点,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特殊性,从基本国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永明.《农村文化建设的最佳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

2.邱雪慈.《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促进贺州市新农村建设》.传承;2007.08.

3.覃大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艺海;2006.04期.

第2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文化建设;加强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和广大农村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影响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农民落后观念和思想道德状况的制约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电脑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农民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农民头脑中封闭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农民不能大胆接受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特别是个别基层干部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的想法,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家族、宗教势力兴起。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的道德状况普遍受到冲击,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互助精神淡化,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一些传统陋习,如坑蒙拐骗、弄虚作假、以富欺贫、以强凌弱等现象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农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村风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侵蚀,恶化了农村的道德环境。

2.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近几年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文化上的投入在逐步增加,但与农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加上一些地方乡镇财力困难,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文化建设投入经费较少,一些农村文化站年久失修,图书和活动器材、设备奇缺,文化站、图书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人负责,没有活动经费,设施简陋不堪,还有的农村几乎没有文化设施。

3.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不高,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与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付出的劳动和工作成绩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工资待遇不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又几乎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导致广大文化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更难以吸引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农村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4.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学书籍,四是面向农村大众的文化娱乐。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关注白领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文化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其次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新农村建设的道德支撑,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友善的乡风、村风、民风,提高农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平。

2.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

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努力使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观。

3.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方针

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关注农村社会、农民生活,聚焦农村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以农民为核心,把农村和农民作为我们的根本,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素质、科技水平等。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农村生活、激励农民斗志的优秀作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亿万农民歌唱、为亿万农民送欢乐,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4.充分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合当地文化传统,真正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发掘各地的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文化资产优势,成为文化发展优势。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

第3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一、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情况现状

为保证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市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工作贴近群众生活,做到了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二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队伍,镇村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和村街两室,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力度,组织农民经常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等。三是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大力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使广大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学会了依法办事。四是把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从而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了一体。

二、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市对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用理论武装农民。教育好农民群众,必须武装好镇村两级干部的头脑。为了教育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各镇狠抓镇村两级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这就为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对农民群众的正面教育上,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党的“十七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真正达到了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发动群众、鼓舞群众的目的。

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思想文化阵地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市农村普遍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许多农村建立了村民活动中心,掀起了农民参加文体活动的热潮。这样既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对农民有效地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民风。

三是思想工作向服务型转化,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大基层干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解决群众疾苦,替代了简单的说服教育,从而取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我市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为农民群众打井、办电、通水、修路、建幼儿园,改造学校危房等,这些好事实事使群众赞不绝口,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既融洽了干群关系,也极大地增强了党在农民心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市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更低;二是农民的法制观念意识有些淡薄;三是农民受社会的多元化和各层次的价值取向影响,思想不统一;四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文化设施以及公共事业服务能力低。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很大提高,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呈现一定的复杂化。少数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干群关系紧张;在一些地方,灭迹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十分猖獗;某些村街光顾发展经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这里面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也有现实生活中观念碰撞所致;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主观上的人为因素等。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明确地告诉我们,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会给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高度上说,加强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四、加强农村基层思想和文化建设的建议

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做到讲“三情”、防止“五种倾向”、力求“五加强”。

讲“三情”,即:一是讲感情,正确认识问题。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抱着对农民的满腔热情去认识问题,尤其是在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更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自觉地在决策和工作中增强执政为民的政治意识和为群众排扰解难的责任意识;二是弃私情,公正对待问题。在工作中必须从农民的情感要求出发,排除一切私心和杂念,公正、公平、公开地去想问题、办事情。当前基层很多工作棘手,其深层次原因,往往是一些乡村干部优亲厚友、处事不公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抓党员、抓干部入手,解决了干部的问题,许多难点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三是察民情,认真解决问题。广大干部必须重心下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从中确定为基层该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以此找准开展工作与实现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抓住了这个点,也就抓住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效完成。

第4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1996年以前,我馆十几个人挤在县政府楼总共不到60平方米的四间小屋里,处于有馆无舍的尴尬境地,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抓住县城西迁的机遇,争取到3亩划拨土地,在手无分文的情况下,全馆职工对“没有资金,如何建馆?”这一难题进行了苦苦的思索和反复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从农民盖房先东挪西借,然后逐渐归还的事例中,悟出了“借鸡下蛋,负债经营”的现代意识。全馆上下,形成共识,果断地开始了新馆的建设。“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职工集资,银行贷款,门面房使用权出让等方式,筹资84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文化馆大楼。在此基础上,20__年我们又采取同样的办法,对文化馆西站分馆进行改造,投资196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540平方米的陕县艺术培训中心大楼。有了这两幢共3640平方米的基本阵地,我们办起了文化艺术培训中心、陕州棋馆和艺术幼儿园,并拥有宽敞的排练厅和展览厅。如今的文化馆琴声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翰墨飘香,真正成了群众活动的场所、培训的学校、联谊的桥梁、展示的舞台。

在抓好文化馆基本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投入很大精力指导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建设。近年来,建起高标准乡镇宣传文化活动中心17个,农村文化大院242个,村文化活动室20个。每年都深入到乡、村帮助他们布置活动场(室)、制作板面、辅导文娱活动、制定活动规划和规章制度。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8个农村文化大院无偿赠送图书8000余册、书架16个、打印机一部,并经常在乡文化站、村文化大院举办联谊活动。先进文化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歪门邪道就无空可钻。大营镇温塘村群众利用文化大院演节目、扭秧歌、跳健美操或阅览图书或游艺,人人自得其乐,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充实。20__年初外地曾有几个__功人员到这里“练功”,看到这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场面,自感无趣,只得灰溜溜走了。20__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以《陕县文化兴隆,××县算命成风》为题,对我县的文化大院活动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二、采取措施,组建队伍,围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我们从20__年4月,想方设法先后组建了3支文艺团队。一是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50多人,组成了“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二是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群乐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40多人,先后排演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打碗记》、《雨过花更艳》等剧目,演出50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共有15人。这三支馆办文艺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不要任何报酬,服装、道具和演奏乐器也大部分都是自己掏

钱购置的,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县城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即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又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文化馆活动经费的不足,可以说各得其所。有了这三支人员相对固定馆办文艺团队,文化馆开展活动的实力得到了增强、范围得到了扩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紧紧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围绕县里“强农富民、强工兴县”的发展思路,我们创作了《兴县富民之歌》;围绕县城建设,创作了表演唱快板《说县城、唱县城》、《逛县城》、小品《父母心》;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戏剧小品《家庭擂台赛》;围绕农村稳定,创演了小品《乡里乡亲》等。还结合平时的一些中心工作创作了30多个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山东快书、对口词、三句半、诗朗诵等短平快的文艺节目,通过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五年来,共行程900多公里,下乡演出268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0多万人次。这些活动规模大、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县里搞旅游项目建设,我们主动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各个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先后出版《甘山揽胜》、《空厢寺故事》、《高阳山传说》三本书籍对外宣传,扩大各个旅游景区影响,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高阳山景区时,县里曾组织一些人撰写楹联,我们及时地将这些楹联收集起来,发动全县书法爱好者进行创作,然后举办“高阳山楹联书法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作为才有地位”。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加油鼓劲的作用,因此群众欢迎,领导满意,业余文艺爱好者高兴。文化馆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在县领导心目中有了一定的份量。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县级文化馆只有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群众服务,才能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生命力。

三、创新形式,常抓不懈,使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取得实效

第5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健康发展;难点;对策

一、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赋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的内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2014年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提出: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名县”和“文化城市”战略,让我们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显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困难与挑战,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就必须针对农村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地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如何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二、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难点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实践工作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在于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四川省西充县县委政府也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县目标,但这种理念却并没有被深刻贯彻到农村当中。

一方面,政府大多数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地方经济上。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从主观上忽视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搞几场活动应付应付就行了,从而一味地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文化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去领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就表现出其认识的局限性,还有就是专业艺术类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在几方面结合的背景下,部分政府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也就没有认真对待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

(二) 农民的意识不到位

此外,除开政府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的原因之外,农民个人的意识不到位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政府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倡导者,也就是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出方向,而农民才是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主力军。

但是,部分农民却并没有相应的意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就决定了农民不愿意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在我们四川省西充县槐树镇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农民不理解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不愿意自觉参与,甚至还有人说长道短,打击工作人员和参与老百姓的积极性。

一些农民从主观上认为政府开展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意义不大,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难以得到农民的配合,也就导致一些工作计划无法顺利开展。

三、 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一) 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针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难点,首先可以做的是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积极招引专业艺术人才。

一方面,通过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更好的帮助政府领悟国家有关基层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也就能够帮助政府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进行合理的取舍和侧重。如上文述及,部分政府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而忽视了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够,无法正确意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给政府当好参谋。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就能够提高政府组织、策划和协调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能力。从上文论及的内容来看,农民不理解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而不愿意配合政府的相关工作。

再就是加大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招引,使基层文化建设更系统,更全面地发展,让工作上档次,让参与者感到基层文化建设有新意,有创意,有夺破。让老百姓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有足够的信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

此时,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够与老百姓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就取决于其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与政府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制定更好的工作计划、如何与农民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切合、如何实现“三贴近”就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相关。

由此可以看出,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 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引导农民从抵触到接受,最后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的局面。

首先,政府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这就需要向农民详细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进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大力的宣传,农民才能够逐步接受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

其次,政府部门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可以通过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农民进行适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起到更进一步的宣传作用,进而引导更多的农民投入到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树立相关的榜样可以在农民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并且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这就能够通过农民进行更有效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农民之间的感染能够更有效的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进而使得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更顺利的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的动员工作,能够极大地减少农民的抵触情绪,进而更轻松的引导农民正确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程,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实际出发,认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存在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匮乏,以及农民不愿意配合等问题。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大力开展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从各个方面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农村文化阵地,对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连续颁布以来,原州区农村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文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行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工作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来看,农村文化仍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相比。而农村文化的建设表现较为滞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三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乡镇文化站则肩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1 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

1.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乡镇文化站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1.3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乡镇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员要广泛的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2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现状

2.1各级领导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当前,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基层领导对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清醒认识,主要表现在:农村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力度不断加强。原州区除每年组织10场左右全区性的节庆文化活动和长年不间断的集中“三下乡”活动外,各乡镇重要节庆日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2.2农村文化消费逐年增长。这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二是文化品位逐步提高。民间传统的社戏、龙灯、庙会等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复苏并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来,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现代都市文化活动在本区农村兴起,并渐成时尚。

2.3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民营文化渐成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民间文化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经纪人不断涌现。近几年,原州区已先后组建各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50多支,各类民间文艺骨干达500余人,全年演出800多场次。

2.4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的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地理的、人文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的文化站建设不容乐观。文化资源缺乏、设施落后等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建设。

2.5文化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匮乏。当前农村特别是有些自然村庄,群众的娱乐方式除看电视打麻将、吹牛皮外,几乎无其他活动选择。且输赢不大的“小麻将”、“”、扯“小金花”在农村的庭台院落随处可见。已成部分落后地区较为盛行的娱乐活动,文化资源严重匮乏。

2.6重视程度较低,经济投入不大。现在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是偏重经济建设,而文化事业则属精神领域,对基层文化的考核方式不硬,伸展度不大,因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下级党委政府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放松了农业文化建设,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引不起重视。由于文化设施短缺,群众谈天喝茶搓麻将,劳作经商打扑克,也因而诱发了现象的产生,败坏了村风民风。

2.7服务运转困难,服务机能弱化。农村基层文化开展的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要有一支好的队伍和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如今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拥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纷纷外流,导致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群体失散。乡镇文化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到抓硬指标上去,文化站的作用日渐消弱,“三下乡”活动进行的次数少,但不保证每个乡镇都到,现在城区广场文化活动日渐丰富,但延伸到村社较难。

3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不足,从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正确引导,规范管理。当前因建设需要耕地被征用后的农民、退耕还林后的农民,他们不仅有娱乐欲望和精力,而且有时间,当地政府应重点引导、培训,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文化活动。这些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无事可做,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吸引,很易走上邪门歪道、而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团结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很好方式,是抵制“黄、赌、毒”等社会毒瘤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出台一些激励政策,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大院、个人图书室等文化实体,通过民办公助加强引导管理,促进农民自办文化健康发展。

3.2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3.3提高服务机能,优化结构组合。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希居、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改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为农民服务。

第7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一、院坝文化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院坝文化也被称为坝坝文化,“坝”原指用于在河道的险要位置拦截水的建筑物。在重庆地区,“坝”通常被用来形容平地或平原,在实际生活中,当地人们经常把公园、社区、农家庭院、村镇广场等称为院坝,人们在此进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当地群众称为院坝文化或坝坝文化。随着农村建设的深入以及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院坝文化已深入到当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和农民群众的心田,院坝文化已成为重庆乡土特色文化的代名词。院坝与休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庆地区独具特色的院坝文化,探其本质就是一种休闲文化,它从不同侧面深刻反映了当地群众淳朴厚重的民风,开朗豁达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目标,是普通大众健康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发端于民间、由农民群众自创自编自演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在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生活,增强体质锻炼,传播弘扬民俗文化,促进乡土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促进邻里和谐,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院坝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打造多种形式的院坝文化活动模式

重庆的院坝文化深深根植于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之中,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日益成为人们大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显著特色就是发端于民间,涵盖城乡,是一种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因此,要使院坝文化永远保持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应该立足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立足于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项目众多、形式各样的院坝文化活动,丰富院坝文化的内涵。比如,积极推动坝坝舞、坝坝宴、坝坝球、抖空竹、跳滑板、转陀螺、太极拳等活动的开展普及工作,推动各种形式的院坝文化活动大发展、大繁荣。

(二)积极应对文化传承危机,加强对坝坝舞等活动的品牌建设

近年来,随着农村众多的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务工,当地农村的空心化、空壳化现象严重,对院坝文化的传承弘扬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绝活手艺,如坝坝舞、抖空竹、竹编、版画,民间吹打等都出现了后继乏人,无人继承的现象。为应对这种文化传承危机,我们应该加大对当地院坝特色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继承。像起源于重庆地区的坝坝舞,现已发展成为参与群众最多,最受群众青睐的休闲健身活动,为此,应该在现有坝坝舞的基础上,创新内容编排形式,丰富表演内涵,将当地的一些民族舞蹈与坝坝舞相融合,打造集健身、休闲、观赏、表演于一体的特色品牌。

(三)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增加对院坝特色文化的经费扶持

当前,困扰当地院坝文化大繁荣、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保障。为此,当地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对院坝文化活动开展的筹资渠道。比如,对起源于本土并深受群众喜爱的坝坝舞活动,当地政府可以明确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对坝坝舞的群众锻炼点、设施设备、场地维护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借助新闻媒介,为坝坝舞等特色文化项目寻求社会力量的资助。此外,还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鼓励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管理,相关组织管理机构以有偿服务、合法经营等手段增强造血功能,解决活动开展经费不足的问题。

(四)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为院坝文化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对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院坝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是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考核指导,不断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各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点工作人员的报酬待遇,制定明确的奖惩措施,将个人工资待遇与个人实际工作贡献挂钩,激发镇村文化站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加入到对坝坝舞、坝坝球等特色院坝文化的发展推广中来。三是由当地文化管理部门牵头,加强与高校、文化协会的合作,邀请专业人员进镇入村开展指导,提高文化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第8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价值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价值是党的价值的灵魂。党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中国共产党的存在、本质、属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作为价值主体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文化利益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其程度大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文化环境和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党的文化价值的内容和实现形式也就具有了新的特点。

党的文化价值所揭示的价值关系是党的活动及其成果与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和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客观的现实的关系。党的文化价值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对于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对于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增强。具体而言,党的文化价值就是党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通过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在开展各项工作中领导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高全体中国人民的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丰富其精神境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先进的价值观思想,它是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观察国际国内大局取得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现实性。它内涵丰富,是由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组成的统一整体。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文化的价值观的基础。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进步的内在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领导人民建立并巩固先进的社会制度,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具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认同和拥戴。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是新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念。一是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要求以科技创新带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二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三是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文化的价值观的本质。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积极成果,又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它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前进方向和智力支持。一个先进的社会,不但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提倡什么文化,建设什么文化,这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价值理想。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些要求是对我们党所确立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达。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积极向上、不懈奋斗的精神,这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中,历来注重精神力量的培养和运用。我们党历史上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情况下提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是我党先进文化前进的标志。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关键历史时刻,我党进一步把这些精神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既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继承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既凝聚了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宝贵经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具有的精神风貌,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上述这些精神和文化思想,阐释中国共产党文化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是实现我党的价值目标的关键所在。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己价值目标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的享受者。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主导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先进而又负责任的政党,应当而且必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意地取舍和割裂。党的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既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还体现在制度方面。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执政党,必须同时能够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而促进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否则,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所以,党的先进性是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体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构成中国共产党完整的文化价值观。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文化价值及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先进文化、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组织工作文化、价值观,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从理论上讲,它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相统一,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相吻合,三是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并把这三方面创造性结合起来。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背景来考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尤其是组织部门领导者应树立以下现代组织工作文化价值观:

1、先进生产力发展观

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否先进,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一切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和允许的。一切不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与人民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社会主义不能允许的。组织工作人员之所以要树立生产力标准价值观念,是因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先进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长,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党员和组织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十分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先进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才能有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因此,组织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起先进生产力标准的价值观念,把是否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组织工作人员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才能做好党务管理和服务工作。

2、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观

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改革的主题是解放生产力,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内容大体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都有赖于价值观念变革的先导作用。因此,组织工作人员树立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价值观念,是推动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

对外开放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必须加强国际交往,引进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已冲破了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壁垒,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深入发展,任何国家要加快发展,在国内不开放不行,在世界不与各国交往也不行。因此,作为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领导者必须树立开放的价值观念,加强国内交往和国际交往,学会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掌握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本领。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部门来讲,就必须要有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观念,才能真正把能推动改革开放的干部选拔出来并任用。

3、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观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基层组织部门人员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自觉带领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观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基层组织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问题,切实树立起人才是实现组织发展第一资源的价值观念。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领导和管理人才。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创造一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精心培养人才,正确选拔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做到知人善任。

5、民主行政法制建设观

我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显然,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种政治制度,是指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如果党的领导者没有民主观念,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就不可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奋斗,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基层组织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要强化民主意识,自觉清除封建专制的残余思想的影响,尊重人民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认真推行“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做到依法行政,为选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6、学习型组织拓展发展观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表现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各级组织工作部门的领导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跟上时展变化的步伐。

基层组织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不懈的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管理、历史、文学等知识,坚持不懈的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创造和形成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组织的拓展创新和发展能力。

7、注重实绩平等竞争观

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绝对平均观念影响,在干部选拔中不平等竞争观念仍有市场。干好干坏一个样,功绩大小一个样,社会公论的优劣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基层组织工作文化的现代化,必须重视各级各类干部平等竞争观的建立。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职务的晋升、调动和降任,都应以素质、能力、功绩、社会公论为依据。坚持平等竞争,反对长官意志和特权行为。只有建立合理的平等竞争机制,创造良好的平等竞争环境,才能保证组织工作的效率。

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文化价值的实现途径

根据价值实现的相关理论,基层组织工作文化价值的实现必须具有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指,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文化载体――党员和工作人员要具有能促使其实现的知识、修养、智力、体力、心理、思维、阅历及努力程度等;客观条件指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文化要具有能促使其实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制度及政策等。

在实现途径方面,要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文化的价值,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和工作人员必须把握三个重要环节和方面:一是必须树立较高的价值目标,并与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文化目标一致;二是必须提高相应的文化素质与能力,以适应时展的挑战;三是努力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作出新的文化贡献。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它体现于部机关各项制度的健全、规范及其有效运转,并在提高管理水平过程中使全体组织工作干部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只有以健全的制度作基础,文化建设才有坚强的后盾和旺盛的生命力。要强调,人格魅力比职务权力更灵验,机制制衡比一般教育更有效。经常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从规律上去找原因,反复发生的问题一定要从制度上去找原因。要坚持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办法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范,完善组织工作文化建设与外部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部门特点的组织工作制度体系,使组织工作文化以比较完整和规范的形式存在于组织工作之中。

行为文化建设。它体现于组织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质量、责任感、事业心、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之中。其直接目的是形成具有组织工作系统特色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并为全体组织工作干部所自觉遵守。思想教育是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方式,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要尽可能以适合于文化特点的方式来建设组工文化,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注重人格的力量、品行的修养、知识的学习、文化的熏陶;通过严密的行为规范,对组工干部的思想、理念、精神进行再塑造,由“他为”、“他律”转为“自为”、“自律”,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进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状态,使整个群体的智慧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9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农村基层 党组织建设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asang Dolma

(CPC Lhasa Municipal Party School, Lhasa, Tibet 850000)

Abstract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is the base for our Party to carry out my rural work, is the leadership organization for the rural march to new countrysid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proposed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measure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0 前言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是农村各项事业的管理者和政治思想、文化传播的主要负责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影响日益衰弱,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农村新的变革正在进行,这个时候农村的发展特别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本文就是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我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1 新形势下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要求

1.1 新农村建设中的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领导核心,它管理着农村日常生活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时期,农村基层的党组织面临着新的考验,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方面面临着新的考验。随着我国农村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迫切需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抓住机遇,勇于挑战,敢拼敢闯,带领村民全面进入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具体来说,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村委会发挥好领导作用,积极主动联系群众,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国家政策解释和宣传,让村民及时把握国家政策信息,方便农村的生产。

1.2 引领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收入渠道少,生产工具落后,农民市场意识弱,这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要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多渠道发展农村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村经济更加多样化,农村管理更加文明化。总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引导、带领农民革新过去小农经济的发展思想,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告诉农民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当然,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向先进农村地区看齐,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新农村发展规划。

1.3 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整体水平较低,一些地区迷信封建、,严重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的文化活动也十分落后,大多地区农民的日常文化活动就是打牌、,这严重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具有引导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能力,带领村民发展正确的文化爱好。要做好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村民精神文明的建设,用先进的文化来武装农民的头脑。

1.4 统筹新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

党的十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好新农村的发展和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要有较强统筹农村发展能力的基层管理者。基层党组织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带头作用,能全面协调和管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做到农村经济、政治、精神文明三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把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当作首要任务。从各个方面逐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妥善处理好农村各个方面的矛盾,促进整个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的和谐健康发展。

2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党的干部选拔制度不民主,大多数村的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往往由村书记或少数几个村干部把持,绝大多数村民没有被选举权。虽然,农村有一套监督管理制度,但很难发挥作用,难以有效遏制基层干部的腐败。特别是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非常困难,监督软弱无力。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独断,不听取他人意见,在实施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时不调查研究,不听取民意,对党的人事安排,工作安排,财务状况和其他重大事项不公开,使现有的民主措施流于形式,无法执行。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明显不强

新形势下的农村,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深刻变革,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急需变革,急速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勇于拼搏。但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较弱,一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人浮于事,使农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降低,失去信心。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农村,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如何提高村民的收入,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之间的经济交流逐渐减少,党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的影响也逐渐衰弱。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参政议政,享有广泛的民主政治的权利。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他们的声音,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使村民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新农村的建设一起奋斗。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对村内各项事务有管理决定权。然而有时候两个或多个权力主体,在一些事物上为了私利,互不相让、争吵,这大大降低了党组织的权力影响力。

2.3 农村党员干部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淡薄,对村的事物麻木不仁、冷漠或处处优越化自己。许多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很低,思想保守,缺乏发展和控制新农村的能力。他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农村要求,也不具有促进新农村发展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能力。总之,他们落后于时展的步伐,不具备驾驭新农村发展的能力和紧急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社会矛盾的能力。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作为农村的领导者,他们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党的原则理解和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其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力。

2.4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执政能力有待加强

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方面急需提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理解上级的意图,以及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本村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人浮于事,消极落后,胆小怕事,举足不前,敷衍了事。同时,执行上级指示打折扣,不注意方式和效果,敷衍了事,出了问题也是漠不关心,推卸责任,不主动与群众联系和协调,导致执行的质量状况有所下降。党的十报告中,特别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执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新农村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对措施

3.1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整体活力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加入。要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把那些会致富、有头脑、会服务、态度好、讲民主的人加入到基层党组织,委以重任。要拓宽用人渠道,将本村的人才资源纳入到村委班子,特别是那些文化水平高的青年、外出经商致富的企业家,以及退伍军人等优秀村民,聘请加入村委,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同时,村基层党组织要欢迎大学生村官,带领大家创业,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3.2 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影响力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农村的经济、政治都急切需要调整。基层党组织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影响力。将党支部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的困苦,提高党的服务水平,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党员要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做好领导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党和党员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党支部选举制度,做到选举民主,让被选出来的党支部书记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建设和发展新农村。

3.3 提高素质,优化形象,提升党员个体的影响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带头模范作用,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心声,解决好群众日常生活困难。同时,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党员的管理和组织纪律建设,严格按照党规,依法管理党员,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不断提高党员在农村的个人影响力。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不断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就需要不断学习、培训。基层党组织要多次派党员进市、县、乡镇党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更好地指导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同时,基层党员要抓住学习机会,多层次、多方面地学习优秀乡镇发展的经验,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本领。总之,基层党员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掌握新知识,提高服务经济、依法办事、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致富,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维,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5.

[2] 张殿兴.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湘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