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

第1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作者:陈开亮 陈庆健 单位: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

《规定》第四条规定:临床教学基地是指院校的附属医院以及与举办医学教育的院校建立教学合作关系、承担教学任务的医疗机构。结合当前临床实践的具体运行,临床实践可以理解为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委托临床教学基地完成医学教育中临床教学环节,学校依法或依协议应承担教育管理义务,是当然的临床实践责任主体,当然其责任应限定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义务范围之内。责任构成要件与上位法不一致。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直接决定责任承担与否,《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国医疗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根据下位法须与上位法一致的原则,《规定》对于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也应以过错原则归责,而目前《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该条第一款规定了临床实践医疗责任转承制度,由临床教学基地作为责任人承担临床实践医疗责任,归责原则为无过错原则,与我国侵权责任转承保持了一致,但该条第二款关于责任转承后责任追偿制度以“指导不当”作为带教老师与指导医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需要完善,一是因为“不当”不属于我国侵权法中责任构成要件的范畴,目前我国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范在侵权的主观构成要件为“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而无“不当”[2];二是因为“过错”与“指导不当”在内涵、外延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且《规定》对“指导不当”无明确的范围界定,只能将“不当”通俗化理解为“不恰当”、“不适当”,以行为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为参照依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它既包括了主观上的过错行为,也包括了主观上无过错但客观上不合乎道德评价行为,因此“指导不当”扩大了带教老师、指导医师责任承担范围,此条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等上位法有冲突。

同时,规定中第十七条明确将在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下行为规定为医学生与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医疗免责行为,仅规定“未经同意的擅自行为”由临床实践学生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未以主观过错要件分配责任,而通过《侵权责任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到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分析得出:免责与责任的减轻依然坚持以主观过错为要件,在对方、第三方过错及侵害人无过错的情况才可以减轻责任和免责,因此《规定》中的第十七条与《侵权责任法》等上位法也不一致。责任分配有失正义。责任分配是以责任构成要件为前提的。通过以上关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中责任构成要件分析,《规定》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未以过错为归责原则在责任主体间分配医疗责任,而以“指导不当”、“是否指导下行为”分配责任,不符合《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等法理,造成了临床实践中责任主体之间医疗责任分担更多是行政性、伦理性分配,欠缺法律上的正义。

调整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构建体系化医疗责任制度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决定着立法的体系化及相关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合理分配。《规定》第一条规定:为规范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活动的管理,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执业医师法》、《高等教育法》制定本规定,结合《规定》中责任分配规定可以解读出当前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立法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为医学教育的“秩序与质量”,与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的社会性、公益性保持了一致,但忽视了作为法的终极价值取向的“正义”。笔者以为在现代德治、法治视阈下,我国医学教育立法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一方面要遵循医学教育特殊规律,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保证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秩序;另一方面要从个体利益出发,完善责任主体,体现各责任主体之间义务、责任分配的公平与正义,从而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在价值取向上实现“秩序”与“正义”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分配规定与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及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规范保持一致,建议在《规定》中第十七条增加条款规定,明确临床实践中医疗事故的性质为共同侵权行为,带教老师、指导医师与临床实践学生对医疗责任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在责任转承基础上以过错原则建立责任追偿制度,增加款项应明确将学校纳入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中,明确其未尽教育、管理义务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如此可以明晰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的权责,构建责任分配的体系。调整责任构成要件,实现责任分配正义临床带教老师和指导医师责任承担。临床教学工作既是带教老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又是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医疗风险贯穿始终[3]。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及制度设计,依据我国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范,建议将责任承担中的主观构成要件中的“指导不当”修改为“故意或重大过失”,一方面从法理学看,我国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过失分为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普通过失)。

在定位上,重大过失是介于故意与普通过失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过错类型[4]。梳理我国侵权责任中“重大过失”的相关规定,如《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九条雇主责任、无偿帮工人责任等规定,“重大过失”作为责任构成主观要件的一种类型,是无法定、约定义务、无偿行为下责任构成要件,临床实践中带教行为、指导行为是公益性、无偿性的教育、管理、服务,符合“重大过失”责任构成要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从现实实践看,“重大过失”规定可以减少带教老师、指导医师责任承担风险,提高指导积极性。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责任承担。在《规定》颁布实施前,对临床教师在进行医疗活动中的资格、执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已有了比较全面详细的法律规定,而对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只是在行为、道德等方面进行了规范[5]。《规定》将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的承担责任规定为未经同意下的擅自行为,明确医学生和试用期间医学毕业生也是临床实践中医疗责任主体,这是合乎法理的,是进步的,只是在责任分配上仍缺乏公平与正义,建议以“故意或重大过失”为主观要件取代“擅自行为”分配责任,一方面增强学生责任感,平衡“师生”之间利益,另一方面也照顾到学生责任承担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个人对其所为的过失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是现代法理的基本精神,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民法的角度来看,应该无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建立责任赔偿基金,保障临床实践秩序以上建议以“故意、重大过失”为主观构成要件分配医疗责任,则“一般过失”造成的临床实践医疗责任则完全由临床教育基地承担,如此规定与临床实践的公益性、无偿性不符,导致临床教育基地承担责任较高,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事故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医患之间互信降低背景下,会最终影响临床教学基地的事业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责任承担能力较弱,因此建议建立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民事赔偿基金,由地方政府、临床基地、学校、社会资源共同筹措建立,从而一方面提高责任分配的正义性,同时提高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承担能力,最终保障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秩序。

第2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1知识观解读:教育的内在价值线索

1.1知识观的历史发展

从古至今的哲学一直在思索什么是知识,人类对知识理解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古代知识观以宗教或神学为依托,追求形而上学的知识,希望为世界提供终极性的本体论解释;现代化哲学观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分界点,实现了“知识论转向”,希望能让知识庇护在现代科学的光芒之下,强调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中立性、统一性;后现代知识观以现代知识观批判者的角色登场,追求知识的境域性、个体性、差异性,通过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批判与超越,改变现代知识观对社会的垄断,具有一种强烈的解释学意味。

1.2知识与教育

“知识观与教育的固有联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斩断。”叫特定的知识观总与特定的教育模式紧密联系,首先,知识是教育进行代际传递的重要内容,离开一定的知识观,教育无法进行;其次,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载体,其他的教育影响主要附着于知识之上进行;第三,教育反过来作用于知识,教育是知识的生产母体,在教育的不断良性循环中推动知识世界的丰富完善。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知识观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很难以某一种知识观应对所有的教育问题。虽然西力一文明兴起以来的数百年问,西力一学者努力以西力一知识体系的标尺来整合所有人类形成的知识。然而,这种尝试的结果却是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文化差异。

1.3中医知识观的特点

中医知识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独特的一支。与西力-医学知识不同,中医知识往往“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其知识的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川。中医药知识往往世代传承,具有典型的隐性特征。‘已更多立足于中医药学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体验,在过去往往为个体所独有,难见诸于文字。中医药知识与西力一传统的生物医学知识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知识体系。当代中医师承教育的兴起,一力一面暴露了院校教育的不足,另一力一面则允分体现着中医知识特征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医高等教育需要高度关注中医的知识特征,以适合于这种知识建构特点的教育模式来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2中医师承教育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中医师承教育虽然源远流长,但面对肇始于西力一的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批量生产式的教育培养机制,因其“效率低下”而饱受垢病,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未允分认识到中医知识观与西力一医学体系的差异,未允分重视教育模式与特定知识观的匹配问题是其关键。

2.1传统师承实践中的知识观解析

以传统师带徒的力一式在中医高等院校内或医疗机构展开师承教育是当前师承教育的主要实施力一式,同时亦是被垢病之所在。例如,上海的师承学位班川,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师承培训叫等,基本保持了传统中以师承教师为核心,通过跟师临证的力一式展开,与传统做法基本没有差异。亦被认为容易导致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效率低下、简化和忽视西医知识等不足川。从知识观角度来看,上述中医传统师承的缺陷却正是中医自身的特点所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决定了每个医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力一式,每种病都需要根据当时当下的各种情况对诊疗的力一案与策略进行灵活调整与运用。而这种特点将必然导致所谓门户之见、缺乏规范性等“缺陷”。因此,传统师承的实践需要考虑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征,走出一条与西力一医学高等教育不尽相同的道路。

2.2传统师承改造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与实践领域对中医知识观的忽略相类似,理论研究亦未能摆脱这一倾向。基于对传统师承的批判,有学者提出应对传统师承力一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如将传统师承抽象成为课程川,将传统师承以补充临床实习的力一式纳入等叫。然而,这些建议虽然能够保留传统师承的形式,却有可能会失去师承对传续中医临床知识经验的价值。这些建议未能避免从西力一医学教育的角度来评判中医。近代中医高等教育本身即来自于对西力一的学习,而不是对中医自身规律的研究。中医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其中以隐性知识为主川,而西力一医学则是以显性知识为主建构起来的。从知识观来看,中西医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传统师承的改造与当代中医院校教育整合的研究,必须以中医知识观为基础。

2.3传统师承的借鉴与整合研究的知识观解析

借鉴西力一医学教育中的经验,探讨传统师承与中医院校教育的整合亦是当前师承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通过对比牛津导师制与传统师承,进而探讨在中医高等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的可能性mo。然而,这类力一法往往只关注了那些形式上相似的制度,却并未注意从知识内涵层面寻找比较对象。长期以来,向西力-学习的经验让我们不自主地容易产生西力一医学教育比中国传统医学教育先进的先在理念,这导致在借鉴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顾自身特点,一味强调西力一优秀的倾向。但正如上面所讨论的,既然教育模式是为特定的知识观服务的,那么借鉴就首先要考虑借鉴对象的知识特点,只有立足于知识观的特殊性,对西力一医学教育模式的借鉴才是有意义的。

2.4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

中医师承教育正在兴起,这体现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中医师承在建国后长期被排除在院校教育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重新开始受到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院校教育在中医隐性知识的传递上存在先天短板,而师承教育在这力一面的作用则是有口共睹的。师承的兴起在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的知识观存在着重大差异,脱离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教育容易丧失自身特色,进而阻碍中医的发展与兴盛。此外,教育本身对知识的建构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医师承体现着中医知识的最本质的特征,重视中医知识观的特殊性是中医师承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对中医知识观特殊性的更深入探讨。

3以中医知识观为核心的中医高等教育再构

3.1以本土为主,借鉴西力一有益经验

师承制度在中医师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努力协调师承教育与现代学校制度之问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既有中医学的知识与能力,又具有更为开阔的世界性医学眼界。总体而言,“西力一现代制度,从市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到民主政治,几乎己全球化,启蒙的-些价值如民主、公正、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己为大多数的现代化国家的人们所承认”mo,具有较多可以参考的地力一,而且,西力一高等学校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比我国的近代大学要早几百年,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有许多东西可以供我们借鉴。不过,虽然西医的带教力一式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许多有积极意义的经验、技能,却并不能让我们放弃师承教育理应坚守的教育立场,尤其是作为精华的、具有本土传统的医学价值取向与实践操作的经验,这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是中医师承教育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根基所在。

3.2以学院为主,吸纳草根力量参与

当前中医呈现出民问与学院两个重要的发展取向,在民问有大量真正具备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的医生,但口前民问与学院基本上径渭分明,没有太多的交往与沟通,民问中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处于一种被正统看不起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民问的许多中医人才具有较高的水准,将他们称之为草根绝不意味着水平的高低,而是从掌握资源的角度进行的权力话语界分。他们是传统中医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支柱,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医教育资源。学院派与草根力量互动合作取得成功不是没有先例,我国西部唯一个以客家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广泛吸收高校、科研机构和地力一文史工作者等力一力一面面的力量参加,在推进西部客家文化研究与开发中起到了巨大作用yz}。尽管合作发生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路径是完全可以迁移的。

3.3以“术”为主,提升“道”的修养

中医的精髓在于临床实践,这也是医学存在的根本立意所在,传统的教育力一式过于强调理论,对于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却力量有限。因此,一定要加强“术”的培养,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一些实践操作力一法,而不是轻松地坐而论道。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道”的修炼,当前临床带教的培养制度,由于受到时问制约,而且不停地在不同的科室轮流学习,无法在某一个中医师那里得到较为长期的指导,也很难得到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灵魂的灵活性,而从“道”的角度来说,这会影响学生对中医学更深入的把握与体会,客观上亦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毕业后,更习惯于以西医力一式开药,而不是看中医之道。总之,“道”“术”结合才是中医师成长的路径。

3.4以外显为主,关注内隐知识转化

第3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名老中医;师承方式;中医药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2-0266-03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政策的不断推出,全国中医药发展以北京为代表日益呈现出一番新气象。不少医学院校设立了中医药学院或中西医结合学系,相关政府部门陆续将一些医院作为部级或地市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对各类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进行审批和认证,多数大型公立综合医院也逐渐强化了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学的学科建设,一些医院甚至还专门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专家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的下达,标志着各级政府部门把落实中医药政策提到常规议事日程。

1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绩

正如在建国五十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士奎教授所指出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近些年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也的确朝着积极蓬勃的方向发展而去,前景乐观。主要可概括成如下四个方面。

1.1 中西医结合科研、临床成果显著 科研方面,形成了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临床方面,确立了“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中医学规范化、客观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挖掘抢救”式保留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及研究经验,为中医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法及经验。

1.2 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中西医结合理论精华融会贯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观念,并编著成书,为相关学科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夯实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首创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在各省市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这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科研及临床队伍的显著壮大。

1.3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学术组织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这一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结合产物,为世界首创。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不断丰富中西医结合理论及经验。在学术组织方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是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随之成立的全国各地中西医结合学术及分支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的发展建设。

1.4 中西医结合医学观念深入群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观念深入各级医院及普通老百姓之中。在临床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互相借鉴渗透,疗效显著,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为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树立了良好形象,对明确疾病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丰富的经验,为科研思路提供了新方向,使中西医结合观念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1-3]。

2 当代中医类专业与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

西方医学以近现代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基础,尤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微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辅以大量容易重复、精确定量的辅助检验、检查手段,使得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回顾中医药的教育,我国古代推崇官办学校教育和民间师承教育方式共存的医学教学体系,方式上以师承教育为主。晚清时期,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学遭到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传统医学在医疗系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中医几经存废之争。在以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领导下,我国首创高等传统医学教学制度,为传统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湮灭的贡献。反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以及所谓“韩医”“汉方医学”等传统民族医学均退出正式公立医疗领域,唯有中医学凭借其博大的文化渊源、深厚完整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经验论著等卓越特点,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应当正视的是: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与西医类专业学生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面临着几个问题。

2.1 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足 随着医学院近年来不断扩招,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过剩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格外突出。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的一项调查表明,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受到很大的影响。从96级起,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已从100%逐渐下降到79%。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就业形势不断严峻,中医七年制专业在不断扩大,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在随之加大[4]。长学制临床医学生与五年制临床医学相比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学生个体综合素质较好,这些优势在就业中本应有很大优势,但毕业生就业形势况且如此严峻,医学本科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国内中医院床位比西医院少,医院规模比西医院小,对中医医师的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另外,中医学毕业生的专业特点限制了就业面,中医院聘用西医专业毕业生成为一个怪现象,即使中医专业毕业生成功就职于西医院,从事的也是中医之外的工作[5]。此类因素均加重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2 高等中医教育与就业单位需求部分脱节 高等中医药教育制度还需改进。针对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中医类毕业生所持证书最看重的是专业操作技能证书(占75.44%),79.84%的从业人员建议在校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活动应开始于大二或大三。而现实情况确是见习基地不足,带教教师人员短缺,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考核形式单一,尤其是在实习后期,又涉及找工作和考研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安心投入临床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临床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基本技能功底不扎实[6]。由此可见,在各项技能中,医疗类就业机构对临床能力最为看重,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思维及技能方面有所欠缺,而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就业单位所需要脱节,中医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此外,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是一大问题所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学者认为,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明显,集中体现在: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重复设置专业,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之间专业雷同性强,母体高校与独立学院之间课程设置雷同[7]。

2.3 医学专业类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完美主义”倾向及择业焦虑 医学专业类学生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福建省一项包括中医、西医类专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临床类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等因素均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8]。另一项针对中医专业的就业调查表明:就业焦虑总分及其子维度得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医骨伤学>针灸推拿学,且中医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分数相比其余3个专业程度较高。因此,提高医学类专业就业能力、对基层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化专业设置以及针对医学类学生心理指导有利于消除医学生就业焦虑倾向,创造就业岗位[5]。

3 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优越性

从当代中医类专业就业遇到的难题与困境中不难看出,提高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安排尤为关键,其中,名老中药专家师承制度不失为一种高效且成熟可行的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直接提出:“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9]。

首先,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通过对其个体临床经验,思考过程、学术思想、学术源流以及成才之路进行全面的传承研究方式,是对中华传统医学宝藏的抢救性发掘手段。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他们数十年(甚至包括其先辈在内的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新财富,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传承研究继而发展名老中药专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能更好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精髓,也是提高中医药服务诊疗水平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学术进展的需要[10]。

其次,祖国传统医学自古以来便是通过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等一对一的传统的中医教学方式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正是这种口口相传、谆谆教导的方式,保留下了许多祖国医学的精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治疗经验。这种教学方式从临床出发,将理论寓于临床之中,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中医理论的理解。将临床中的大量感性认识,升华成理论,有利于初学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前辈的用药特点,有利于前人经验的传承和研究。

第三,新中国成立国以来,通过西学中方式我国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大家、理论大家,活跃在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界,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科研成果。西学中是对世界传统医学精华的开发发掘方法中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对于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在学习了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以后,再通过西学中的方式,接受传统中医学的熏陶,较初学者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更容易在临床中发现现象、症状、证候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在科研中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老中医师承制度行得通、成果显著。

第四,师承方式在现今医学生中有良好群众基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笔者就曾观察到,在该校国医堂门诊部出诊的名老中医专家身边,不乏自发前来跟诊的各年级中医专业学生。这显示出高等中医教育在读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师承制度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约66.67%)认为:大学教育与师带徒方式结合更适合中医人才培养。此外,不仅存在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之中,在西医学教育中也强调临床经验的重要性,提倡医学生多实践,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6]。由此可见,师承制度受到广大医学专业师生、从业人员的欢迎。

第五,科研是传承名老中药专家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一条捷径[11]。传统名医的成才之路漫长而艰辛,师承制度是传承宝贵经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科研则是转化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催化剂,有利于其推广和发扬光大,科研还能促进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提高和创新。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文献分析表明,总览几十年的文献,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走过了从起步到繁荣,从独立研究到合作研究,从运用传统方法到尝试各种新方法的道路。1993年至今,关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论文数量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12]。

4 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的展望及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看出,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现代化中医教育制度。该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中医药专业本科生教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弥补中医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临床实践时间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能总体提高中医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符合广大中医药学者的实际需求。此外,师承制度作为传统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法,自“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临床成果,有利于抢救挖掘一大批老一辈中医药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向借助于基础实验、循证推广等先进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研究发掘中医药瑰宝的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素材。作为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师承制度是一条捷径,尤其是对于西医出身的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在达到了西医主治医师级别,有了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的较深认识以后,若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制度,便能对中医药对于疾病的显著疗效产生非常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的兴趣,激发出科学研究中医中药的热情,如此以往,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建国50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4):304.

[2] 马晓昌,陈士奎.建国50周年中西医结合成就报告会暨1999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9,6(12):531.

[3] 危北海.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2,2(5):28-30.

[4] 吴荫梅.中医七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2):39-40.

[5] 方楠.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倾向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63-64.

[6] 余晓辉,漆慧,赵凤,等.武汉市中医医疗机构对中医本科医学教育评价的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14-15.

[7] 李雪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8] 张艺玲.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及统计技术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8.

[9] 王永炎.概念时代应重视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7-679.

[10] 白桦,徐春波,顾晓静,等.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J].世界中医药,2012,7(2):96-98.

[11] 杨宁,伊凡.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世界中医药,2009,4(1):3-4.

第4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医药教育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把握中医药教育的战略重点,促进中医药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医药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我国整体卫生保健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关系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50多年来我国中医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5所,民族医学院3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58所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设置中医药专业川,已经基本建立起适应国情和社会需要以及中医药自身特点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疾病谱的变化,社会保健意识的提高,中医药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春节团拜会上说:"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勇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新的挑战。他还要求大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一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此,中医药教育发展也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医药教育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笔者将自己对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及重点的几点思考求教于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中医药教育发展概况与趋势

为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曾做过三次大的规划。

第一次,1982年全国中医药教育会议。为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文革”期间被破坏了的中医药教育,1980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了《加强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贯彻执行这一文件精神,1982年,卫生部在衡阳组织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通过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学院》会议文件,明确了未来十年中医学院在布局、规模、专业设置、学制、师资、基地等方面的建设。第二次,1988年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在该次会议上,通过了《1988-2000年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规模适度、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第三次,1997年全国中医药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医药教育工作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与办学效益,建设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以上三次大的规划,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之路,即由建立健全办学机构、体制,到建设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再到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这样一条由外而内、由点及面、逐步深化的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与卫生服务体系、疾病控制体系改革,对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在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中医药教育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回顾过去,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依据社会发展的环境和需求,依据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规律与客观地位,未来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内,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在现有中医药教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以政府为办学主渠道,多种办学主体并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医药教育丰富多样;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中医药科学合理内核,自主创新和变革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强;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凸显和巩固。

二、中医药教育发展目标

所谓发展目标就是发展主体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关于全局发展的奋斗目标。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结构和布局渐趋合理,办学形式实现多样化。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不足和弊端也渐渐呈现出来,如培养的人才中医药特色淡化,中医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中医临床能力不够强等。本着回顾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宗旨,未来十到十五年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

1.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中医药学是承载了浓重传统文化气息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指南与保障,只有将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纳入到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才能确保中医药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50多年来,中医药政策法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2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写人宪法,确立了我国传统医药的法律地位;200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规依据,创造了良好的振兴中医的社会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仍落后于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健全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培育中医药教育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势在必行。中医药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包括:教育行政体制设置(公办教育、私立教育、师承教育等);教育投资(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教育过程(培养目标、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职员的责任、权力、利益、资格、进修、待遇、考核等);教育监督(教育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以及中医药保护性立法等。 2.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体系。中医药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人为本,实现比较优势可持续性发展。中医教育教学发展体系应包括:适度的办学规模(与社会发展同步),完善的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类型),较高的办学水平(条件、质量、效益),资源配置合理、经费投人持续增长、支撑体系健全。

3建立中医药教育传承与创新体系。中医药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历经数一千年文化积淀,已积累了丰厚的医药学典籍,形成独特的整体观诊疗思维与方法,以及“大医精诚”的医德风貌。为此,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平台,加强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精神促进中医药教育发展。建立中医教育创新平台,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竟争力的教师队伍,加大中医药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健全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开展前沿探索和战略性研究,实现中医药教育现代化。

4.加强中医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树立质量是教育生命线的意识,建立中医药教育质量标准,构建中医药教育质星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反馈体系。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的综合质量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素质、知识与技能的平衡发展。

三、中医药教育发展重点

I.有效整合学校资源,形成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医药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甲医药教育体系,但在一些方面还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审视国家、区域、地方社会发展,建立节约性中医药发展思路,力戒浮躁,力戒盲目进行学校升格、扩大办学规模及单纯进行一专业拓展,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有效整合学校内部资源,走规模、质星、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科学的医、校、研、产结合的办学机制。学校的发展,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身,而是要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联合体,根据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口标,建立起立体性的教学网络。利用综合性院校的教育资源,避免中医院校的封闭发展,在保持中医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提高中医院校的综合教育水平。利用教学基地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的临床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利用教学基地资源,联合建设教研基地、科研基地,形成双从局面。

3.探索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培养学科交叉、墓础厚实的复合型人才。长学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是一种独立的学制教育组织形式,符合了医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意味着整个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知识结构和学术体系将会得到重大的改变,其规模的扩大将会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分化与重组。为此,应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主体意识,深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扩大学生的临床视野、提高临床能力,探素长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与模式

4.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医教育质量管理和评价体系。山干中医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医药教育模式,仍将是争论焦点之一。为此,这就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以指导中医药教育的发展。

第5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东海县中心小学(25所)、中学(31所)、民办学校(11所)的校医和保健教师。

1.2方法

为了保证此次专项调查的质量,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学校医务室(保健室)调查表”,以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查看、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1.3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学校类别、在校学生数、校医或保健教师人数、年龄结构、性别、技术职称、文化程度、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年限、所学专业、接受学校卫生相关内容培训情况、日常工作内容等。

2结果

2.1卫生室及校医、保健教师配备情况

本次调查的92.0%小学、77.4%中学、72.7%民办学校设置了卫生室。8所小学配备了专职校医,占32.0%;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3415∶1。21所中学配备了专职校医,占67.7%;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2069∶1。8所民办学校配备了专职校医,占72.7%;在校学生数与专职校医比例平均为1164∶1。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下称《条例》)要求600∶1比例配备专职校医的学校仅有2所,占3.0%(2/67)。在学校编制的专职校医23名,占专职校医的54.8%;专、兼职保健教师在学校编制100%。见表1。

2.2校医和保健教师年龄构成

专职校医、保健教师30岁以下10名,占22.2%;31~40岁22名,占48.9%;41~50岁11名,占24.4%;50岁以上2名,占4.4%。兼职保健教师30岁以下6名,占33.3%;31~40岁5名,占27.8%;41~50岁4名,占22.2%;50岁以上3名,占16.7%。

2.3校医和保健教师学历、职称及专业构成

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6.7%,大专46.7%,本科6.7%;兼职保健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3.3%,大专44.4%,本科22.2%。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初级职称占64.4%,中级11.1%,无职称占24.4%;兼职保健教师初级职称占50.0%,中级44.4%,无职称5.6%。校医中校医专业毕业的16名,占38.1%;临床、护理等相关卫生专业毕业的21名,占50.0%;其他专业毕业的5名,占11.9%。专职、兼职保健教师师范专业毕业的19名,占90.5%;其他专业毕业2名,占9.5%。见表2。

2.4校医和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年限及参加卫生知识培训情况

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2年以下6名,占13.3%;2~5年11名,占24.4%;6~20年26名,占57.8%;21年以上2名,占4.4%兼职保健教师从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2年以下10名,占55.6%;2~5年8名,占44.4%。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卫生知识培训8名,占17.8%;参加过县级卫生知识培训31名,占68.9%;没有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6名,占13.3%。兼职保健教师参加过市级及以上卫生知识培训1名,占5.6%;参加过县级卫生知识培训13名,占72.2%;没有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4名,占22.2%。

2.5校医和保健教师日常卫生保健工作情况

全县小学开展诊疗的2所,占8.0%;中学开展诊疗的17所,占54.8%;民办学校8所,占72.7%。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的小学18所,占72.0%;中学21所,占67.7%;民办学校3所,占27.3%。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小学22所,占88.0%;中学27所,占87.1%;民办学校5所,占45.5%。

2.6学校及校医、保健教师具有诊疗等相关证件情况

全县共有12所中小学取得了诊疗执业许可证,占27所开展诊疗学校的44.4%。17名校医具有执业医师证或助理执业医师证,占33人从事诊疗工作的51.5%;2名专职保健教师具有心理咨询师证。

3讨论

《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本次调查67所学校只有82.1%学校设立了卫生室,3.0%学校按比例配备了校医,所以认为校医配备率与要求相差甚远,与杨建文等[1]的报道相似。按《条例》要求,本次调查的67所中小学应配备148名专职卫生技术人员,而实际在学校编制校医只有23名,缺编125名,缺编率84.5%。其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制定学校人员编制时,没有将校医列入学校编制,使学校配备校医困难,有的学校只能外聘临时人员或将学校卫生室对外承包以解决学校缺少卫生技术人员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重视校医、保健教师的队伍建设,增加校医、保健教师编制[2]。目前情况下,可以由乡镇卫生院托管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按学生人数600∶1由卫生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卫生院人才资源优势,对学校实行诊疗、卫生保健、传染病及常见病防治、宣传教育等一体化服务。学校提供房屋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密切配合,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促进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本次调查显示,46.7%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只有中专及以下学历,38.1%校医毕业于校医专业,64.4%的专职校医、保健教师仅具有初级职称。主要由于近年高等医学院校或职业卫生技术学校很少设立校医专业,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又不愿到学校从事校医工作,在职校医人员少,工作重,没有足够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建议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卫生技术学校设立校医专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校医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充实校医队伍。

第6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综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希望通过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力争到2020年,河北与京津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重点是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推动社会保险顺畅衔接,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水平。目前,河北省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与京津地区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与会专家围绕如何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公共服务的差距、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户籍附加福利均等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一、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指出,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目前,京津冀三地特别是与京津相比,河北在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河北环京津还有很多贫困县和贫困人口,京津两地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周边保定、张家口等城市的三倍以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差异更为突出。多年来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改变了三地资源要素的自然流向,其中人才流动的困境最为严峻。北京、天津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人文教育环境和医疗保障环境,对河北的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引发了虹吸效应,导致河北高端人才不断地流失。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建强教授则通过河北省万人阅览室、学生师生对比值、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厕所无害化普及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差异、基本医疗保险差异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教育水平、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符国群提出每年落户北京的户籍指标约14万左右,其中近60%由中央统筹,其余由北京市支配。这种主要由行政手段配置户口资源的模式,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指标分配在央属单位与市属单位之间的不公,在民营与国有单位之间的不公,甚至在同一单位同一批次接受的应届大学生因学校身份的差别而造成不公。目前这种资源配置模式,还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比如在外地工作一段时间的优秀大学生很难落户北京,而长期在外地做贡献的京籍人士,则不愿也不会放弃含金量较高的北京户籍。总之,这种主要根据单位级别或身份、通过多个主管部门认可分配户口指标的方式,不仅造成很多的不公平,从资源配置角度则很容易造成错配和次优配置。

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系步淑段教授则通过北京户口承载的福利角度分析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差距。北京户口有八十多项福利。就城乡劳动力市场户籍福利歧视统计分析,外来劳动力养老保险的享有比例低于本地劳动力60%,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享有比例比本地劳动力低37%和42%。这些差异除了劳动力个人特征的差异外,可能都来自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这种不平等体现在:一是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承载的利益不平等,农民进城后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城里人到农村难以合法购置土地和房产;二是北京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承载利益不平等,非户籍人口虽然也为北京市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但是取得北京户口难,享受北京同等待遇更难,而户籍居民却可以排他性地享受着附着在户籍上的诸多福利。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才和人力的自由迁移,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随心转移。而这种户籍附着的福利成为自由迁徙的最大牵绊或动力。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管理处处长武云秀认为:京津冀三地协同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策规定不统一的问题。京津冀三地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差异显著。二是卫生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卫生信息化总体滞后,业务管理多头运行、各自为阵。以新农合为例,北京市没有全市联网,无法与河北省对接。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收费系统各自为专网、结算困难。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共享渠道,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医疗文书、医疗责任等不能有效互通。三是协同机制未确定的问题。统筹协调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的支持保障、管理运行、互动共赢登记制亟待建立健全。四是医疗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与国家2012版规范大体接近,但远低于京津现行标准。五是医疗水平差距悬殊的问题。河北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服务能力等整体发展水平与京津两地差距较大。

此外,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张瑞峰教授和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田学斌主任分别从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支出对比了河北与北京、天津在教育方面的主要差距。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韩来权从秦皇岛分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盖跟路处长从医疗、工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在保险方面存在的差距;中商华夏物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红艳也从河北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特别是科技资源的短缺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上存在的差异,并特别指出建设宜居城市群、提高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只是解决了居民在河北省各市居民的意愿问题,能否在河北省各市就业才是留住高科技人员和高级技工的关键。

二、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指出整个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很大,但是税收收入的差距比经济发展的差距还大。原因是税收与税源不一致。所以,应该把税收与税源的一致性的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来研究。

王延杰也指出京津冀之间公共资源配制失衡是导致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的直接原因。京津冀之间公共资源配制失衡,主要表现在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力资源配制非均衡、人力资源配制非均衡与物力资源配置非均衡等方面。其次,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根源是我国平衡公共资源配制的体制调控能力不足。根源与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鼓励竞争、忽视合作,注重激励、轻视帮扶问题是分不开的。这种效率导向型的体制减弱了其缩小区域人均公共财力差距的调控能力,降低了其促进公共资源配制均衡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另外,在竞争导向型的财税体制下,京津冀之间对财源和财税利益的扭曲化的不平等竞争,是造成京津冀区域内两强一弱局面的根源。最后,不合理的跨区域投资税收分配机制还在拉大京津冀财政差距。

步淑段分析了户籍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距,是由于历史上政策倾斜的习惯性依赖和户籍附加福利既得利益者的特殊地位,京津户口特权价值和福利价值并不是只有京津居民勤劳所创造,而是历史原因和政府强制力限制而形成,因而就不能被京津户籍人口所独占,应该与所有在京津工作并纳税的人公平分享。

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洪斌则从影响现阶段曹妃甸新区人才聚集的主要障碍分析出发,将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归纳为三方面: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善,服务保障软环境也不健全;产业聚集水平有待提高,人才资源供需总体不平衡;人才聚集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力量,特色组织文化体系尚未形成。

三、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北京市元正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周明刚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律师服务业的对策建议。他分别从产业政策与区域环境、产业规模与产业比重、政府职能与法律消费、专业支持与经济秩序、法律服务与社区建设、法制理念与执业环境、市场主体与市场规范、积极造势与品牌塑造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律师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和集约化规模、推进律师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律师服务业京津冀地区协同一体化的建议。

(二)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

武云秀指出,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和浩繁的系统工程,对于阻碍协同发展存在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要明确原则,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2、协同化中需要抓住的重要环节。(1)坚持规划引领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资源合理布局。在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规划、京津“6+1”合作文件、津冀协同发展五项协议和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实施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以京津为聚集区的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同时,结合各地区域位置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功能界定,搭建医疗卫生功能承接平台。

(2)坚持服务京津与发展河北相结合,打造互利共赢格局。继续深入组织落实原卫生部与河北省政府《关于共同促进河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京冀《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努力推进合作事项拓展、合作项目延伸和体制机制深化。积极推进省直医疗单位与京津大型医院深化全方位合作。根据河北省三级医院学科及专业优势和实际需要,对合作项目进行统筹,争取国家和京津卫生计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三地在设立分院、组建联合体和项目共建、技术协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

(三)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合作

张瑞峰提出了京津冀义务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路径一:优化义务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投入的整体规模。路径二:规范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路径三:构建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型,规范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要允许适度地区差距的存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差异、财政能力差异与公共服务部门差异的关系,转移支付模型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马红艳在加强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方面谈到了三点:一是在落实公共资源均等化的道路上,河北省(特别是省辖市)应起主导作用,主动联系北京、天津优质医疗、教育、科技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和本地的相对应机构有机结合。二是改革观念,创新理念。要尽可能多的将北京、天津的优质名校在河北省设立分校。在引进时可以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基本原则,不要计较资产归属,让这些北京、天津名校落地河北,缓解异地择校等问题,使河北省的孩子们可以在河北省境内就可以享受到同北京、天津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同样,让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河北,让河北居民可以在本地享受同北京同样的医疗水平,不仅诊断,手术都可以请北京总院的专家来河北做。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可以联合北京、天津的优质医院、学校、科研单位,采用录制课件、远程视频授课、视频看病、会诊、科技人员通过远程视频交流等多种方式,以北京、天津的医院、学校、科研单位为主体,河北省当地为辅助完成。建议选择北京某所教育名校录制课件,与此对应的要在河北某校设立实验班,从招生入学开始到课程安排设计均按照北京学校的要求,相当于把北京的一个班“copy”在河北的一个学校里,由河北学校老师任助教。

王延杰也提出要探索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目前,北京市八一学校设立了保定分校。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对口帮扶河北省康保县基础教育,创办了“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分校”。今后,应继续探索京津冀公共教育服务的对口帮扶合作范围,完善京津冀公共教育服务合作机制,特别是借助京津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通过开设网络课堂教育等多种形式,丰富河北省落后地区的公共教育内容,提升落后地区公共教育质量和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四)实现医疗保险协同发展

第7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同仁堂始创于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340年历史。自清雍正元年,同仁堂便独家供奉御药达188年,确立了同仁堂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翘楚地位。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仁堂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天,同仁堂已从创立初期的一间药室发展成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十大公司、研究院和中医医院,1.4万职工,海内外零售终端915家,业务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2条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可年产24个剂型1000余个产品。自1996年以来,集团已经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发展,销售收入和利润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仁堂拥有传统的制药工艺、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资金基础、现代企业制度和悠久的企业文化。但在同仁堂管理者的眼中,支撑这个老字号企业走过340年风雨而历久弥新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始终是人。如何让同仁堂的传统中医药技艺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始终是经营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建立一个中心:同仁堂集团培训中心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员工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更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台素质,并在工作中体会到挑战的乐趣,体现自身价值,获得成就感。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集团领导班子细心体味并

为了保证效果,集团还加强了对师承教育工作的管理,由集团培训中心负责,每月对教学记录和师承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填写《师承教育考核表》。其间,如有违反《师带徒协议》的,则按规定取消相关待遇。每学年师徒将年度总结、教学记录、师承教育考核表交至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和集团公司培训中心,集团考核小组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师徒协议期满后,按照师徒协议规定的传承目标,进行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测试(论文答辩和实际操作鉴定),通过者方可出徒。徒弟出徒后,即可列入同仁堂首席职工候选人,经严格考评后即可成为同仁堂首席职工,享受首席职工月津贴500元的待遇。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师带徒期间师傅真教,徒弟真学,企业真管。

三、命名一批大师:同仁堂中医药大师

中国传统医药重视个体差异,讲究因人而异,一直遵循医药不分家的原则,因此同仁堂在340年的发展历史上始终保持了医生坐堂应诊的传统。近年来同仁堂各个医馆,诊室涌现出很多患者信赖、社会认可的名医,特别是2009年同仁堂中医医院投入运营,众多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在医院应诊。

2009年6月22日,同仁堂隆重举行了同仁堂中医药大师命名仪式。20名中医药大师从领导手中接过了聘书和奖金。这些大师中有88岁高龄的中医皮外科专家陈彤云,也有中医世家出身,深谙《伤寒论》精髓的方和谦,还有同仁堂的部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芦广荣和金霭英。他们均是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国宝”级人物,各个身怀绝技,在治疗疑难杂症、解决中药制药疑难问题上技艺超群。他们的平均年龄达75.65岁,年龄最小的中医大师施小墨也有64岁。

同仁堂中医药大师的命名意义重大。

第8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本刊讯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要求,卫生部于2011年12月5日在京召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座谈会,听取部分省(区、市)卫生厅局主要负责同志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试点意见》)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陈竺部长主持,张茅、马晓伟、刘谦同志出席会议。北京等12个省(区、市)卫生厅局负责同志,中央编办、国务院医改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及卫生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各省(区、市)卫生厅局负责同志根据近年各地探索,结合县级医院工作实际,围绕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试点意见》的有关内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会议收到了预期效果。

陈竺:全科医生培养将逐步规范为“5+3”模式

本刊讯(《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刘志学)去年12月6日,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培养高质量全科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模式新变革的核心。

据了解,2012年将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但在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而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陈竺指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就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实施,陈竺提出4点要求:注重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培养规划;注重政策保障,着手建立全科医生使用管理制度和从业激励机制;遴选和建设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注重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训;注重培养质量控制,确保所培养的全科医生合格达标。

陈竺指出,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已经明确了“一种模式、两条路径、三个统一、四条渠道”的顶层设计:“一种模式”即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前5年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为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两条路径”即“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今后要逐步过渡到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统一途径;“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四条渠道”即过渡期培养全科医生的4个主要途径,包括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在岗医生的学历层次、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陈竺要求探索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四大体制”

本刊讯 去年12月3日,河北省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在石家庄市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对中医药的投入倾斜政策,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充分考虑中医药的自身规律和特点。

陈竺说,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对于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这当中,如果没有政策的有力扶持,中医药的“廉”就意味着中医医疗机构收入的减少、效益的下降,中医药队伍的稳定也将受到影响。因此,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切实在解决长期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要落实对中医药的投入倾斜政策,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据介绍,近年来,河北省中医药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872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9914亿元。河北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张庆伟,副省长孙士彬出席会议并讲话。

河南确保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

本刊讯 (《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王 伟 特约记者 周 勇)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卫生厅了解到,该省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2012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提出加强对乡村医生培养,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多渠道保障乡村医生收入。

据了解,河南省目前有注册在岗乡村医生近14万人。乡村医生总体收入偏低、保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据河南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于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9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校园文化 文化传承创新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院校是关键。”这是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校是不仅是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并且担负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责任上应承担起和履行新的职能和使命,应当扛起快速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责任的大旗,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内容,不断进步。

一.深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精神文化建设

基本道德规范是为人之本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学校精神。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高校自身特色加入办学理念,加强校风建设,使良好的精神建设氛围蔚然成风,让文化建设成为对学生生活具有陶冶作用、对教职工作有凝聚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秀优秀高校文化。让中医特色的办学理念深入高校文化建设,成为大学精神、校训、校风、教风以及学风优秀载体和表现,

1.强化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就像灵魂,是高校传统和高校的特色的实际反映,对高校建设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同时为全体师生员工建设学校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为此各中医药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学校的发展战略、管理理念、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加强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等的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并成为工作指南,最终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2.弘扬大学精神,树立科学价值观

一所优秀的高校,少不了优秀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那么对大学文化精神的良好诠释就是大学精神的扩音器,让大学文化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为此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建立以全心全意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核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族传统美德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与科学价值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与带头作用,培养更多奉献于本职工作岗位,为学校、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医药人才。

3.加强校风建设

拥有良好的校风是高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整体的硬实力。要继承和发扬校办学历史与传统的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严谨求实、崇尚科学、善于创造以及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医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努力建设优良教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以师德培养为中心的教风以及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学风。

4.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是工作的重点,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统筹规划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并务实教育工作,使素质教育充斥在教学的各环节。利用多方教育资源,形成一支学科构成合理、学术水平高的专家教授队伍,努力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设立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科学生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对文科学生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体系。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等内在品质。

二.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高校办学和治校的基本保证,优秀的制度文化对于学生有些在行为上规范,在道德上引导的作用。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办学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1.加强依法治校建设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广大师生员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处理学校各种公共事务和对外关系,坚决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师生权益,使之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坚持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和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大学制度,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并使之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民主办学建设

优秀的民主办学理念,是互利互惠相互进步的方法。通过完善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只要属于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政策都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在处理工作上做到校务公开,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高度重视专家教授在高校管理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决策辅助作用,支持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使他们完成为高校发展改革建言献策和监督的各项工作。实行高校领导“接待师生日”的政策,以此加强交流,广开言路。

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以自身目标为基础,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加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人事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使高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三.大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1.规范高校形象标识

统整齐规范的使用校园学校形象标识,规范使用校徽、校标、校旗以及校歌等;规范校内景观、建筑与道路的命名,进一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对于校园的归属感。倡导师生牢记校训、佩戴校徽、使用校标、学唱校歌,激励师生热爱学校,勤奋工作,刻苦学习。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影响,也是优秀高校的建设重点。加抓住对外宣传工作,将优秀的一遍彰显出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一致规范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径和数据等。加强学校校史的整理和编撰,建设校史馆,并向全校师生开放。加强校园网、院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的建设,以便及时报道学校的发展成就等。

3.建设人文校园环境

高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协调的风格,建筑中要设置具有中医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并设立学术沙龙和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中医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育人的良好氛围。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遵循生态校园的建设要求,建设主体雕塑、文化走廊和文化景点等,使校园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4.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加强校内安全管理和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稳定的不良事端。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防范机制,强化监督,构建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反应灵敏、处置果断的防控网络,形成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工作机制,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四.积极开展行为文化建设

1.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思想的拼搏可以增强高校学术的进步,抓住良好学术氛围的建设,通过增强服务意识,崇尚科学民主,烘托学术氛围。在图书馆、会议室、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及橱窗、网络、报刊等媒介中都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建立和完善高校学术道德规范,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新教师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中,逐步强化师生的学术道德意识。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明白交流时进步的基石,提供学术交流的场地,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参加中医药文化学术会议和校际合作,引进国内外专家讲学,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水平。积极引进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专家教师,汇集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提高整体学术层次。支持各专业协会、学术团体开展丰富的学术活动。

3.加强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以德行为先。加强师德管理,宣传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建设。老师要应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各个方面猜用科学教学的方法。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以服务为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育人事业放在首位,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用良好且优秀的品格来要求自己。加强学生道德规范建设,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等制度。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4.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良载体,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等活动,并且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有思想深度的思想政治活动,以及校园运动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使之思想感情对学校老师产生归属感,最终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利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主旋律。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5.规范各类重大仪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