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

第1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ˉ±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结果

学习前,大部分研究生与进修生对康复医学在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治疗中应用不了解,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680,P=0.707)。进修生比研究生更多认识到康复医学在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治疗中的重要性(χ2=16.908,P<0.001),以及运动康复医学教学的必要性(χ2=7.068,P=0.029)。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研究生选择病例教学(37/62),大部分进修生选择操作示教(49/60)。在希望学习的内容方面,大部分研究生选择学术进展(35/62),大部分进修生选择操作与实践(50/60)。强化运动障碍病的康复医学教学有助于增强对于疾病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策略的方面,两组选择无统计学差异(χ2=5.128,P=0.077)。研究生学习后,更多人了解了康复医学在运动障碍病治疗中的应用(P<0.001),认识到康复医学在运动障碍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P<0.001),以及康复医学教学的必要性(P<0.001)。进修医师学习后也有类似结果。

3讨论

康复医学的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80年代末康复医学教育开始起步,是相对年轻的医学学科。该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患者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致残率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障碍疾病除了药物治疗等方法外,康复训练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康复治疗能缓解疾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综合医院中,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病亚专科逐渐受到重视;但在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中,比较忽视对运动障碍病的康复医学教学。我们对进入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专科轮转学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专科进修医师,在进行2周专业实习后,给予专科康复医学课程教育。研究显示,入科时,无论研究生还是进修医师,对于运动障碍病的康复医学知识不了解;在对康复医学重要性的认识上以及开展运动障碍病康复医学课程的必要性方面,进修医师优于研究生。可能与进修生普遍较研究生临床经验更多,在康复医学的理解方面比研究生更深刻有关。这一方面反应出运动障碍病的康复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看出两组轮转人员对于康复教育知识及技能的欠缺,尤其是研究生。

经过教学后,两组人员对运动障碍病的康复医学的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均有了提高。大部分轮转人员认为开展康复教育课程比较重要,研究生对康复的理解提高更加明显。可以看出运动障碍病康复教育课程的开展得到广泛认同。在教学方式上,比起单独的基础知识教学,大部分研究生选择病例教学(37/62),大部分进修生选择操作教学(49/60)。故我们认为在教学方式上可能结合病例教学和操作教学的教学吸引力更大,效果更好,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为学生认可。这在骨科、超声、口腔科、神经内科等方面也有类似报道。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病例教学及上机操作有机地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13-18]。在教学内容的补充上,研究生更希望介绍学术进展(35/62),专科进修医师希望讲操作和应用(50/60),存在差异。在以后课程安排中,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给予更加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可能对于不同轮转人员的收获更大。

第2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一、老年疾病的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也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许多新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本课题研究调查期间,一共对铜仁市15家县级以上医院的行政领导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该地区,老年疾病主要有10种,这是能走动或者是患者家属送来医院进行救治的疾病,而在广大的农村,有很多老年人一般的疾病,只要能在自己承受的痛苦范围之内,都不采取治疗,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更有甚者为了给子女省钱,哪怕自己再疼痛难忍,依然坚持在家,不到大医院检查,接受治疗,且子女没多少钱,也只能看着自己的父母遭受疾病的折磨。这种情况在乡村确实存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年轻人出门打工,对空巢老人的照顾不周更加突出。“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从老龄化速度看,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高峰,年均增加860万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2021—2035年,中国将出现第二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将增加1100多万人。”因此康复医学在老年疾病工作中会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调查的数据显示,在铜仁市的老年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支气管炎、脑性瘫痪、神经衰弱、中风、骨质疏松症、帕金森病、冠心病等二十多种疾病。同时,这应该也是我国和全世界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二、康复医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康复医学的一个服务对象就是老年病的康复与治疗。因此,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1.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影响因素。

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对于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老年疾病治疗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调查数据中,有51%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有37%的人认为本单位的康复科工作开展一般,不是很好,有2家县级医院还未开设康复科。因此,可见老年疾病在医院的康复治疗也不是那么理想。

2.康复医学发展影响因素。

中国的康复医学,已经逐渐从传统康复医学向现代康复医学过渡发展,传统康复,主要是在于针灸、推拿按摩等。而现代康复则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包括OT、PT、ST、SW、RE等项目在临床上的运用。技术手段和医疗设备都是全新的。那么对老年疾病的治疗也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第一,当前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疾病来说,是近期的发展服务目标。还没有真正地与老年疾病治疗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开展康复医学本身就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任务,但是还未真正的落实,有的医院也才刚刚起步,对于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还未提上真正的日程安排上来。总体来说就是医院对康复医学重视发展因素与医务人员的自身对康复医学的认识性因素。第二,患者方面,因为老年疾病多数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病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的治疗费开支必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中小城市,低收入家庭,必然也是让患者和患者家属担忧和必须承受的问题。同时,对于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的作用有多少。是否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也是患者和患者家属思考的问题,如果有一些疾病已经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那患者或其家属也会放弃治疗。所以说康复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其治疗和康复的费用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医疗水平也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在西部落后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还欠发达,康复医学的发展当然受到了阻碍。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空巢老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首先要明白空巢老人的概念以及分类,刘克仁学者在他的《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生存状况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毕业论文中,是这样给空巢老人定义的:空巢老人是指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来自空巢家庭,二是年龄在60岁以上。他把空巢家庭老人分类为来源于完全空巢家庭、半空巢家庭和隔代空巢家庭的老人。因为这些空巢老人疾病治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费用由谁出,由谁来照顾,得病了是否愿意到医院去治疗。康复医学的治疗对于这样一些特殊的病人是否能够起到作用。笔者在调查时问及是否许多农村老年人患病后都不愿意到医院接受治疗,而是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有26.3%的医务人员认为会有60%人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救助治疗。康复医学对于老年病的治疗,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即空巢老人疾病的康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4.医学人文因素的影响。

康复医学涉及老年疾病的临床治疗和临终关怀,因为老年疾病一旦不能治愈的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是临终关怀显得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在此过程中,对于“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原则,以及在保护个人权益和隐私方面,应当尤为重要。对于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说,他们在个人权益维护方面以及法律意识淡薄,不懂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老年病人由于身体、疾病原因,都更需要有耐心、细心的专业人员照顾。因此,在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医院、医务人员,更应加强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对于患老年疾病的特殊群体要加以特殊对待。

三、改变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的治疗途径

治疗疾病,就是要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疾苦。但是,这只是医学的传统目的,现代的医学的目的应将治疗、照料与疾病管理以及疾病预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1.治疗疾病、照料护理无法治愈者。

老年人由于各种功能衰退,疾病的抵抗能力低下,与非老人群相比,他们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慢性病。因此,老年人及老年患者的利益不仅包括抢救生命、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还包括对慢性病情的护理和照料,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据统计,在60~70岁人群中,大部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到80~90岁患有三种或者更多。85岁以上的老人至少有半数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日常生活。”康复医学对于老年人来说,生命质量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2.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老年疾病的治疗、康复,对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政府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随着老年化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对老年社会的投入也会随之增加,但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全靠政府的财政资金的预算与支配。还有就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的关注与关心。政府在投资和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到医疗卫生行业中,特别是老年医学发展事业中,在政策上的优惠、照顾和鼓励是非常关键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疾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政府对老年医学的重视程度,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对资金的投入。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和发展程度。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到目前为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3.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

现代康复医学人才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光懂得康复医学知识,更应该学习和了解医学人文相关的知识。而目前在工作岗位上的医生、技师和护士,对于医学人文知识的欠缺,是康复医学对老年疾病治疗的一个影响因素。当然,不只是医学人文知识,还有医学心理知识,都是需要医务人员掌握的重要内容。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培养。第一个方面,就是最基层人才的培养,高职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这一类人才最主要是技术型的人才,对于他们来讲,技术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强调的技术性人才;第二个方面就是本科层次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层次的康复医学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临床技术,是临床理论知识和技术双重强调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个方面,是研究生型的科研或临床技能型人才,这是对康复医学的前沿和实践进行深度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在专业人才方面,比如护理专业可以开设康复护理专业或方向,为医院、社区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专门、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四、老年医学疾病的转归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有的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康复作用。任何疾病的转归,无非就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康复,另一个就是走向反方向,是很多人,包括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最不期望的结果。但是在对于老年疾病来说,更多的疾病会是走向第二个方面,很多疾病是无法能够得到彻底康复和复原的,甚至会逐渐走向生命的尽头。老年疾病对康复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对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支持和扶持康复医学发展;发展临终关怀事业,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逐步建立临终关怀医院;就目前情况下,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开展社区老年康复医院;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合理培养康复医疗卫生人才。老年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老年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也离不开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等所有学科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和支持。作为康复医学来说,临终关怀知识和死亡教育的普及显得更为重要。如何更好地对医务人员、老年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待于下一步的研究。

五、结语

第3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1 疗养院业务建设现状

自建国以来,全国有疗养院1000多家,其分布集中在一些沿海地区,风景名胜区及具有某种自然疗养因子的地方。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费的改革,很多疗养院的计划疗养任务大为减少,为了生存,有的主管部门把疗养院推向了市场。一些疗养院已开始探索其自身生存发展的新途径,如开展某些特色医疗,也有的疗养院在继续办疗养的同时,发展疗养康复医学,成为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并在康复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2]。

军队疗养院在为增强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改善军队官兵的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有些人们(包括许多医务人员)对疗养院的性质、特点与自然因子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足,甚至有把疗养院当作吃好、玩好、休息好的休闲场所;加上疗养院设备相对简陋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疗养院的建设始终在“医院宾馆”的模式中徘徊[3],致使业务发展受限。

1.1 忽视了疗养智能服务。近10年来,军队疗养院开展了优质服务等各种活动,主要强调端正为兵服务的方向,提出军人优先等措施,强调以“微笑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能服务,对疗养院的评价以疗养员满意或不满意为客观依据。由于服务功能重心的偏移,单纯地奢望服务工作宾馆化,把疗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按照宾馆服务员的劳动来等同要求,把疗养人员疗养康复、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需求等同于吃好、玩好、休息好。这种类比的方式其要害之处,恰恰是忽视了疗养院的服务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服务。疗养院是进行以自然疗养因子为基础的,在规定的生活制度下,为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康复而设立的医疗保健机构。疗养院只有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疗养人员经过疗养康复治疗达到提高身心素质和自我保健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疗养服务。

1.2 淡化了疗养专业特色。相当一部分疗养院,在疗养医疗管理中,始终没有摆脱医院医疗管理的模式。体检、疾病诊断、治疗、疗案记录等都基本按照医院的要求来管理。加上疗养院医务人员大多都是临床医学院校毕业,或医院直接调入;且未经过疗养康复专业的系统培训而直接从事疗养康复工作,对医院与疗养院业务的不同之处认识不清,以致在疗养实践活动中,习惯于以临床医学为主要服务手段,检查靠仪器,治疗靠药物。没有充分的利用自然疗养因子的预防和保健作用,没有在依托临床医疗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综合的疗养康复治疗,没有形成疗养治疗特色。

1.3 忽视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疗养院要发展,科技发展是关键。目前疗养院普遍存在技术建设上效果不够明显;特色科室、知名专家、先进技术已成为疗养院的严重缺陷,在本地区没有形成区域优势。主要原因是技术力量薄弱,业务干部多年从事一般疗养服务工作,技术退化、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接触少,知识面多限于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对康复医学专业知识缺乏;加之来疗养的人中健康者居多,患者少,医务人员实践机会少,业务水平难以提高,造成学科建设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难有进展。

1.4康复发展的外部条件不足。疗养院发展康复也受到了外部环境制约,首先是疗养院开展康复医疗的时间短、经验不足、特色不明显,在当地知名度不高,加之宣传不够,康复对象来源有限,造成疗养院的很多康复病床闲置。其次是医疗行政部门还没给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完全等同的位置和政策,疗养院没有对外的门诊,也很少有人患病后首诊到疗养院就医,一般都是在综合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通过熟人或综合医院的医生介绍而来,没有正常的收治途径。三是床位费相对偏高而设备落后,疗养院过去收治的大都是一些干部,病房条件较好,改康复病房后,床位费偏高,患者难以承受。还有不少别墅式病房,比较分散,不便于管理。四是设备陈旧、更新慢、资金不足。担负双重任务,既有疗养任务又开展康复治疗,两者可能争资金、争设备和设施。五是疗养院的体疗科、理疗科与水疗科业务比较密切,却是独立科室,不便于使科室的业务都归康复医学科统一安排。造成与康复有关的部门和科室之间管理分散,不便协调。六是康复治疗设施缺乏、陈旧、技术力量薄弱,康复设备使用率低,远远满足不了康复人员的需要,同时康复治疗手段少,造成学科发展缓慢。

2军队疗养院面临的任务

“十一五”期间,正值新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军事斗争准备也进入关键阶段。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对加强疗养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近几年的统计显示,干部疗养人数中,需康复治疗的人数比例较大,来疗养院疗养的疾病矫治和康复的人员约占64.8%,其中以骨关节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等疾病比例较大。特勤疗养的人数中,且存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约占60%左右。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疗养康复工作,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疗养院同样负有重要责任。

3疗养院发展康复医学的优势

疗养院的疗养因子有利于康复是医院所不能比拟的,如气候、海水、景观和温泉等有利于骨关节疾病、老年病和慢性病的康复。尤其是许多疗养院环境优美,病房宽敞舒适,回归自然,贴近生活。疗养院发展康复医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3.1 能够相对集中地利用疗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在疗养院开展康复医疗是疗养院的新业务,又关系到疗养院的发展和建设,所以领导在决策时非常重视,保证优秀人才、病房、设备和财力优先用于康复医学科。这在大部分综合医院是做不到的。

3.2 康复医学科在疗养院可以成为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由于疗养院过去多以老年病的疗养为主要业务,缺乏特色,开展康复后,康复医学科自然成为全院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而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多是由理疗科转变而成或正在逐步转变中,属于小科室,除个别医院外,康复医学科目前还不能成为重点学科。

3.3 疗养院的康复医学业务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康复医学在我国还是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从康复专业知识到康复需求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康复人才和康复机构还远不能满足康复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康复认识的不断提高,康复需求也不断扩大。而大部分综合医院还未顾及发展康复医学,其康复医学科大部分工作还限于理疗,有的康复医学科还没有病房。大量需要康复的患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和骨科疾患等在综合医院接受治疗后,遗留的功能障碍一般都得不到及时的康复,这给疗养院发展康复医学提供了机遇,疗养院和综合医院形成了优势互补,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3.4 疗养院病房和康复训练场地相对充足。由于疗养院淡季造成病房闲置,正好可以作为康复病房。而综合医院的病房一般都比较紧张,拿不出多少病床和康复场地给康复医学科。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担负着军队特勤人员及干部疗养等任务,在医疗工作中理疗和体疗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治疗方法上也形成了各自的专科特色。

4疗养院发展康复需解决的问题

在学习引进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同时,应根据疗养院自身的特点走综合发展的道路。疗养院在坚持为兵服务这一根本前提下,兼顾为民服务,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军队疗养院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发展康复医学学科建设,本文就此提出以下思路。

4.1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康复教育相对滞后,为此有专家指出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定培养目标、学习课程的科目和方法、制定考试和考核方法等。康复教育应制度化、规范化,使康复专业人员能够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全面掌握和具备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可采取选调、培训和引进等方式解决:①在相关专业中选调业务素质好,并有志于康复事业的原理疗、心血管、神经科和骨科等临床医师中选调康复医师从事康复工作;在护理、体疗及中医等专业中选拔各类治疗师。②选拔人员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就读地方或军队医学院校康复专业研究生,参加康复学习班、进修、代培等,力求在康复理论和康复实践上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准。③引进地方或军医大学毕业的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为学科的中坚力量,使之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招收体育学院保健康复系本科毕业生以充实康复医学队伍。通过以上措施,尽快尽好地解决康复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力求全面提高康复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形成人才梯队,以此推动学科发展[4]。

4.2 加大宣传康复医学力度,使人们对康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参加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宣传会议、学术活动等机会进行康复医学科普宣传;也可通过举办康复医学学习班、康复讲座、接收进修生等方式提高疗养院开展工作的知名度[5];争取获得与综合医院一样的资格;对社会开办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以吸引更多的康复病人。

4.3加大合作力度。与综合医院加强联系与合作, 尤其是综合医院的神经内、外科、骨科、康复理疗科等科合作,争取那些适合康复的患者通过双向转诊能早期到康复医院或康复中心来接受康复治疗。

4.4 加强康复病房硬件建设。对康复病房进行扩建改造,可相对集中的建无障碍通道,安装扶手,尽量压低床位费,降低康复成本。康复病房可以分为不同档次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患者的需求。投资购买必要的康复设备,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康复器材。

4.5加强组织领导。领导挂帅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对人员、病房、设备和各科室之间的关系及利益进行理顺,以院级领导挂帅进行必要的科室机构调整,使之有利于管理及适合于开展康复工作。

第4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康复;肿瘤;进修实习

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受医学发展的制约,大部分肿瘤患者尚无法治愈,在与肿瘤的斗争中,患者要忍受身心的痛苦和巨大的压力,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医院肿瘤康复科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在从事肿瘤康复的人员相对较少,而医学院校设置该专业的和培养的学生也很少,根本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因此,如何对实习及进修人员进行康复训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院实施的相关措施介绍如下。

1 岗前培训

康复专业的学员在进行报到后,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主要由医院医务科组织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守则,增强康复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学习医院的各项纪律,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肿瘤康复人员对患者、对医疗事业、对医院负责的高度责任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医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康复意识。在对康复学员进行基本的培训后,科室的教学秘书要拟定详尽的进修计划书,安排每位学员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明确肿瘤康复学员的学习重点、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了解每位学员的优势和缺点,因材施教,制定出有效的进修计划,并且安排肿瘤康复学员进行查房工作,查房工作每周要有一次到两次。

2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要求肿瘤康复学生对肿瘤有正确的认识,了解掌握肿瘤的检查方法,对肿瘤的预防和诊断有足够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的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了医学、工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这要求学习康复的学生掌握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科室每月都要组织相关的由高资历的医师结合实际动作开展的教学讲座。但是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学会、学透系统的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教师的教学方式

随着学科的综合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的知识,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座谈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际操作能方式进行,将这些融会贯通。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中遇见的问题为中心,教师要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支持横向思维的自主发挥,增强学生知识灵活运用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肿瘤康复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要求康复人员有极高的操作能力来操作康复设备,而设备的操作技巧和一些治疗手法不能通过口头教学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插入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来加强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这样就能使教师更加轻松的传授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轻松,更容易理解抽象知识,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将肿瘤患者刚入院时的情况进行录像,治疗的具体操作录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再次对患者进行录像,将两者进行对比,这样既能了解康复效果,又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操作步骤。

4 加强肿瘤康复人员的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在现阶段的关系矛盾突出,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和沟通,缺少换位思考,医疗纠纷事件经常发生。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就要努力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矛盾关系,使医患关系变得和谐。这就需要肿瘤康复人员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就是肿瘤康复人员者的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因此,教师要培养肿瘤康复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要加强医务工作者医风医德的建设,加强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以身作则,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将医风医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肿瘤病人是特殊的群体,对肿瘤康复人员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要具备最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从患者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以肿瘤患者为中心,关心病患,理解病患,加强与病患的沟通,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了解病患的需要,鼓励病患,增强病患的信心,这样才能得到病患的信任,确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5 加强带教老师素质的培养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肿瘤康复专业的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能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并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给康复教师定期进行进修培训的机会,确保培训次数和实效,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同时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肿瘤康复人员不仅要精通与肿瘤相关的知识还要掌握实际工作对设备的操作方法。教师要对课堂的内容进行设计,加强肿瘤康复人员的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康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优秀的肿瘤康复人员,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很多康复设备、操作技能及治疗手法仅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很难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这样会使理论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进入科室临床实习的时候就要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情况,进行必要的进科前培训,可以在进入J临床的前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临床康复治疗录像并与理论结合讲解,使学生对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器械等有个直观全面的了解。康复治疗技术实践性非常强,临床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带教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从康复评定到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康复治疗的具体实施都要带着学生参与,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完成部分内容,要求我们的康复治疗师及康复医生在教学中手把手的教会学生康复治疗技术,将康复理论知识与现在临床结合起来,而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更为合适。经常性的开展小讲课,每周一次,以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共同主讲为主,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以实践知识为焦点,采用问题情境与病案讨论相结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中这种将问题情境教学与病案讨论穿插于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认识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室的病例讨论,提前告知讨论的病人病情,让他们积极的准备,会上认真听取老师同学的观点论点,积极发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要具全面性和前沿性

目前国内很多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或是从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科室、理疗科演变或神经内科分科而成,科室内各作单元细分不明显,有的甚至没有细分治疗部门,导致了临床教学中知识面不够全面,没有真正的完成康复医学的教学。经过近3O年的发展,康复医学已经形成了骨科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心脏病康复学、儿童脑瘫康复学、老年病康复学等,而我们大部分临床带教主要是集中在神经康复或儿童脑瘫康复,而在神经康复中又侧重于物理疗法(Prr)中的运动疗法,而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及中国传统治疗和社会服务常被忽略,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全面而影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高职生仅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会造成知识面比较窄,医学基础知识较差,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知识的不足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常规的带教神经康复治疗学外,还需要在骨关节疾病、疼痛康复以及传统的中医康复等方面下功夫,细化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内容要尽可能的涉及到临床能够所见问题,如感觉障碍、前庭障碍、言语障碍、认知情感障碍、心理障碍及如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其尽早的回归社会等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不但要有全面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前沿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了解康复康复医学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能力好的学生。

第6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中西医康复相结合是中医康复教育的一个方法。中医康复教育的对象是在职中医人员和中医本科生;最常见的康复病种以神经损伤为主,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对主要病种进行中医康复教育,尽快掌握康复流程及主要内容,使从事中医康复的人员将中医康复理念及方法推广到心肺等其他领域应用。

现职中医工作者的康复教育

由于现在许多医院的康复科是在现有中医科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的培训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复医疗发展较全面的医院进修学习,因此对进修生的培训在重视中医康复疗法的同时应该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补充,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进修人员在进修后能将中西医康复知识运用于临床。

1培训计划:将康复评定及中西医康复疗法设置为培训内容,与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的使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的评定、康复为切入点,将现代康复理念融入中医康复疗法。针对具体的康复问题,如假性球麻痹、痉挛、肩手综合症、偏瘫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及脊髓损伤并发症等,设置相关课程,使进修医生对中医康复有全面认识。通过以上培训,使中西康复融合贯通。

2现代康复疗法的介绍:在介绍以上评定和不同障碍康复的基础上,介绍物理治疗法、作业治疗法的基本方法及内容。培训计划目的是将中西医康复概念及方法融会贯通,必将对中医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第7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班级管理;特色创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46-02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简介:刘树鑫(1982-),男,广东潮州卫生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广东 潮州/521041)

陈燕珊(1978-),女,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护理讲师、外科及护理教研组组长,护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广东 潮州/521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有了更高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显增加,卫生服务的重点逐渐由原来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向预防、食疗、康体、保健等需求转变。在这种大环境下,我校创办了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因为顺应这种社会形势,有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优势。但由于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且以男学生居多,管理难度较大。如何正确带领学生建设出有专业特色,团结上进的中医康复保健班班级文化,成了班主任要考虑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一、卫生中职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班级特点

1.中医康复保健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这个专业的特点是男生占大多数,并且学生入学时的分数不高。虽然有个别学生入学时成绩不错,但数量较少。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的目标较为明确,他们的动力也较为充足,来到卫生学校便是学习中医康复保健知识,以获得一技之长。而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学习自觉性不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不明确,表现为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这给班级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作为一个市重点建设专业,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并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淡化了学科意识的同时突出了技能教学。但因为康复保健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大,涉及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福利等许多方面,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学习如《解剖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康复学》《针灸学》等等课程外,还必须积极锻炼身体,要有强健的体魄。因为从事推拿按摩工作的如果没有较好的体能和力量,那将很难胜任该项工作。

3.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要有较好实操能力和沟通能力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推拿按摩的对象是病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这和药剂专业或者口腔修复工艺等专业不一样。因为按摩师手法的熟练程度,力度把握的准确程度等因素对病人的影响比较大。这一方面对本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实际推拿按摩能力的同时,还要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如何创建具有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特色的班集体

1.开学之初要做好班级文化的初步创建工作

在做好开学之初的常规纪律教育、军事训练和班团干部培养等工作的同时,专业介绍也十分重要。开学之初我校邀请了本校中医教师为本专业的学生做了专业介绍,让学生对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对今后的就业形势及人才需求情况有所了解。目前,潮汕地区医院康复科、社区卫生康复中心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社会上却缺乏医技类相应毕业生,近几来年中医康复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开学之初的这些介绍,不仅增强了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信心,也指明了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2.在主题班团会活动中渗透中医康复专业特色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主要阵地。开好一堂主题班会,不但能活跃气氛,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陶冶和涤荡,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汇进学生的心灵之中。如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按照学生科的安排,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开展专题班团会。本班在认真准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课的时候,还有意识地渗入了中医康复保健的专业特色。在热烈的班团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学生得到了医德教育,也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

3.大力开展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见习活动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是我市重点建设的专业,也是国家示范学校立项建设专业。目前我校拥有中医康复实训室、中药标本室、中草药园、急救实训室、药膳实训室等实训场所。我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这些实训室的作用,把握好动手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充分利用好校外资源,鼓励学生到潮州市中医医院、千禧养生堂、残联康复中心、富丽颐养中心等多家校外推拿按摩、养生保健等服务机构进行课间见习。并布置好学生写好见习心得,再在班中将优秀的学习心得张贴出来,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整合好校园中的已有文化资源进行医德教育

一个教室的布置,可以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笔者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布置好教室内的文化氛围。如在教室的空白墙壁上张贴上一些医学标语,像“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等。同时也充分利用校园相关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中的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白求恩、南丁格尔等塑像,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组织学生做好每一次黑板报的出版工作,尽量让黑板报的内容贴近专业,体现出专业特色。通过整合校园内部的各种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中医康复专业素养。

5.积极发挥中康社团的积极影响,带动学生共同进步

作为卫生学校的特色社团,中康社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校的社团活动近几年来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中康社团的成员主要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学生。学会生社团部定期举行社团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中康社团定期到市区人民广场、潮州牌坊街等地方进行推拿按摩等活动。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班级文化,代表了班级的形象,也是班级的生命。一个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追求。水无长势,教无定法。就中医康复保健而言,只有充分结合学生专业,发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体验到快乐,并自觉地组建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第8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1.1全科医学定义

全科医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提供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中心医学服务的一门高层次的医学专科。

1.2全科医学的原则

1.2.1医疗体系门户的责任原则:一般认为,在1000名健康人中,约750人有健康问题,其中仅一人需住大医院,5人需专科医疗,9人住一般医院,约250人可由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GPs)治疗。因此,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即是守好医疗体系的门户。

1.2.2明显特征的全科服务原则: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医患互动关系服务(希波克拉底语“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考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面、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的综合;对个体从生前到临终关怀的持续;多方合作的协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

1.3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区别。

2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准则

2.1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原则

2.1.1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管理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策划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事务,并能负责医务所的运作和管理。

2.1.2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诊疗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全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和临终服务)的家庭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内解除疾病的困扰。

2.1.3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协调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在病人需要时,负责为其提供协调,包括动用家庭、社区卫生资源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关系。

2.1.4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咨询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认真听取和体会病人的感受,通过有技巧的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对各种有关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并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支持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难。

2.1.6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教育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2.2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2.1全科医生应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一个人患病的整个过程包括: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觉察到一些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尝试某种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务为第一线的外部资源利用其他非专业的外部资源求助于职业性的非医疗资源医生诊视诊断性评估处理计划结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2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各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在个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医—患关系动力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熟悉个体正常发育及人类行为的知识,了解人类易感的健康危险因素,了解用筛检方法早期诊断疾病;在家庭层面,全科医生应有病人—家庭相互关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掌握与病人、病人家属和其他人交谈以获得有效信息的技能;在社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心理、社会、环境、职业、经济因素的知识,了解卫生资源对疾病影响的知识,了解疾病对社区和人类生态学影响的知识,了解家庭及成员对社区影响的知识。

2.2.3全科医生应有处理短期健康问题和持续性保健措施的知识:包括能迅速机敏进行急救处理,能熟练提供慢性病长期连续性照顾,能向病人解释各种合并症并及时预防和处理,有康复方案设计和康复技术的知识。

2.2.4全科医生应有对待健康问题的整体观点,并有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即对个人问题的预防态度,理解三级预防思想,具备疾病预防知识和设计个人保健计划;对家庭问题的预防态度,制定家庭预防时机,预测家庭健康问题;对社区问题的预防态度:了解社区流行病学和预防时机,关心支持社区干预措施。

2.2.5全科医生应具有家庭医生的责任感。

2.2.6全科医生应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需要。

2.3全科医生职责范围

2.3.1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问题。主要内容:(1)门诊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诊疗、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门诊登记和统计、随访观察;(2)会诊和转诊:对病人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是社区卫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及时的实施会诊和向上级业务部门转诊,又要有制约措施促使在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返回到社区治疗;(3)建立家庭病床。

2.3.2护理服务:主要内容:(1)门诊护理:接诊分诊和预约,建档和统计,实施门诊检验和治疗操作,慢性病人随访。(2)家庭护理:实施各项家庭治疗,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动员病人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病人管理;(3)社区护理:参与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管理,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服务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2.3.3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筛检,慢性病管理(内容:种类、内容、传单、教育活动、建卡、整体干预评价、计算机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与保险系统接轨)。

2.3.4康复服务和善终服务:(1)康复服务是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老人和老年患者进行的治疗和训练,使病人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和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价(理化因子疗法、中医疗法、辅助用品、心理干预)和组织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自助小组)。善终服务是指对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危垂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使其获得平静舒适尊严的死亡;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权利、反应、解释、安慰)、止痛与支持疗法、多方协作关怀(随访、护理、目标设计、价值与社交能力提高)、家属居丧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适时宣传一般生活健康常识,常见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进行营养饮食卫生教育和帮助患者合理选择膳食,进行卫生运动教育,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进行心理教育和适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

3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3.1.1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全科医学管理者,包括医院院长、防保科科长、家床科科长;目的是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明确全科医学的意义,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从而为其决策全科医学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部分专科医生;由于这些学员都已接受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养,故全科医学的培养目的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补缺和充实,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1.3学历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3.1.4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3年(专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2全科医学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2.1对基础、技术培养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个月)的培养,用半脱产的形式,集中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后经过结业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3.2.2学历培养要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康复医学,采用全脱产的形式,最后经过学历考试,各格后发给学历证书。

3.2.3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养原则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明确专业培养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可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

(2)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主要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医学和康复医学。

(3)明确专业培养方法:全科医学专业培养方法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新途径”教改方案,即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社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专门学习传统医学教育课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医学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且需运用的各种技能。

4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4.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医学专科,它既不是通常认为的“赤脚医生”,更不是“万金油”。发展全科医学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科医学教育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乃至卫生事业发展。同时,还应广泛宣传全科医学知识,让人们了解全科医学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4.2加强师资、教材和基地建设

合适的师资、适宜的教材是全科医学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均应给予人才物的重点投入。同时采用边培养、边总结、边建设的方法,加速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总结编写各种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材,抓好全科医学服务试点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4.3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地位

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是全科医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涉及医学教育、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和医疗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包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体系、组织机构配套政策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支持体系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分专题研究,尽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同时,对全科医生一定要提高其技术地位(业务学习和培训进修)、经济地位(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的良好态势。

第9篇: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范文

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卫辉 453100

[摘要] 目的 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的应用可行性,并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进修医生的PBL教学模式,以2012年1~12月间参与康复科进修学习的32名医生作为对照组,行传统LBL教学模式(授课中心教学模式),以2013年1~12月间参与康复科进修学习的35名医生作为研究组,行PBL教学模式(问题中心教学模式)。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进修医生对该教学模式的主观认可度,同时由带教医生设置试卷,考核进修医生对康复科医疗技术的掌握程度。结果 ①观察组对培训模式的总主观认可率97.1%,对照组为75.0%,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进修医生入科成绩均值相近,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出科成绩平均(88.4±3.6)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78.6±2.9)分,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康复科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具备推广价值,值得临床采用。

[

关键词 ] PBL;康复科;进修带教;医疗培训;医生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10-0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医疗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虽然使得我们有能力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但却显著提升了进修医生的学习量。传统的LBL教学方案强调授课教育,进修医生学习主动性较差,且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因此培训效果不显著,医生出科时依旧难以获得足够的相关知识。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科研人员提出了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围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经验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方案被引进我国之后,迅速在医疗护理等领域[1-2]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则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其在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12月于我院康复科开展进修的医生为对照组;以2013年1~12月于我院康复科开展进修的医生作为研究组开展研究。对照组32名医生,男女比例23:9;年龄范围(24~39)岁,平均(28.6±3.1)岁;工作经验(2~8)年,平均(4.8±0.9)年;大专学历5名、本科学历13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4名。对照组35名医生,男女比例24:11;年龄范围(26~38)岁,平均(29.2±3.3)岁;工作经验(2~8)年,平均(5.1±1.1)年;大专学历8名、本科学历14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3名。两组间一般信息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1.2 培训方案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LBL教学模式,以授课为中心开展培训。入科前行常规考核和宣讲,确定进修医生的基础水平。带教医生以此为出发点备课并准备课程材料。每周开展4次课堂教育,第三周开展3次病房实例探讨,以带教老师讲解为主,第四周开展问卷调查和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行PBL教学模式,入科前行常规考核和宣讲,第二周将进修老师分为两组,每组根据考核情况,分配一思考题。带教老师仅负责引导,进修医生主要依靠文献、书籍等材料获得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第三周进行成果汇报,每组设计一PPT,并由组长做演讲,随后所有成员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医生进行总结,补充其中的不足之处。第四周开展问卷调查和考核。

1.3 统计项目

首先自制认可度调查问卷,由进修医生填写。问卷共包含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提高效果、互动情况、适应效果、总体评价五项,每项总分10分,最终计算满分,以超过40分为高度认可、30~40分为一般认可、低于30分为不认可,并以高度认可和一般认可计算总主观认可度。同时由带教医生制作试卷开展考核,试卷包括操作及理论部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数据,对计量资料,按(x±s)表示,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按[n(%)]表示,行χ2检验。视P<0.05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进修医生主观认可度对比

观察组医生主总观认可度高达97.1%,且高度认可比率为80.0%;对照组总主观认可度仅为75.0%,且高度认可率为40.6%。上述项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技能考核得分对比

两组医生入科前,平均成绩间无显著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1个月的培训后,观察组得分上升至(88.4±3.6)分,对照组上升至(78.6±2.9)分,两组均较入科前显著性提高,同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BL教学模式最早于1969年由美国学者提出[3],其基本思想在于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育学习,首先设置一个问题,随后不直接解答,仅行引导,主要交由学员自行思考、查阅资料、总结经验,最终得出结论,再站在该结论的基础上,总结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4]。

对该模式的早期研究,多集中在医学院校及刚踏入工作领域的新进医生上,主要是因为此阶段学员的思想状态还停留在学生阶段,能够很好地配合培训及实习学习[5]。诸多研究均显示,其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张晨峥[6]等人通过研究发现,PBL经历可以有效提升口腔医学生的创造力,该论点在乔宇琪[7]等人的综述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但就PBL教学模式提升进修医生培训效果的研究并不多见,这是因为进修医生多已有常年工作经验,对部分问题存在自身独到的见解,在一般性学习研究方面,积极性多不如新进医生[8]。但本文的研究却能够证明,PBL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确有显著的效果,虽然仅以康复科为例,但其结果理应能够延伸至其它领域。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PBL教学模式,学员对教学的总主观认可度高达97.1%,且经过1个月的培训后,技能评分能上升至(88.4±3.6)分,而对照组对应项目仅为75.0%和(78.6±2.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该结论可以证明,进修医生依旧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极为感兴趣,希望能够依靠自身努力,解决带教医生提出的问题。且在自身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有效的吸收知识。

总之,本文的研究能够证实,PBL教学模式在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进修医生主观积极性、促使其有效地吸收知识,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84-1086.

[2] 钱秋月,宗永忠,潘红宁,等.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01-503.

[3] 王晓阳,杨丽霞.PBL式健康教育及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1):148-150.

[4] 孙斌,刘玉芳,崔景晶,等.情景教学结合PBL在院前急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8):756-758.

[5] 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等.PBL与传统教学在消化科教学中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8):3480-3481,3488.

[6] 张晨峥,胡欣欣,黄翠,等.PBL经历与口腔医学生创造力的相关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5):647-649.

[7] 乔宇琪,张敏红,吴建新,等.关于PBL医学教育的若干认识[J].医学与哲学,2009,30(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