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

第1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62-03

【关键词】 学习;人格评价;精神卫生;学生

优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未来的时代精英。研究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于帮助更多有志青年的成才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学习成绩优秀是成为优秀大学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2]。大量研究表明,包括人格特征在内的非智力因素水平的高低是造成学习成绩优劣的最主要原因[3-4]。既往对优秀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多是以优秀大学生本人为被试,如高珂等[5]的研究认为,高聪慧性、高独立性、高幻想性和低紧张性是优秀大学生的良好个性特征;聂晶等[6]研究表明,情绪稳定、性格偏内向和非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宋专茂[7]的研究认为,优秀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偏向于高有恒性、高自律性、高聪慧性和低恃强性;有研究发现,优秀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评价较高,喜欢自己、信任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8];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优秀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或道德困惑,如王东莉[2]认为,优生存在追求完美、选择性消极注视、人际关系敏感、优柔寡断、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李志等[9]研究发现,优秀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学校更高的满意度,且存在一些道德困惑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大学生的视角来观察学习优秀大学生(学习用功、

成绩拔尖,通常是“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的学优生)的精神世界,并对其人格特征进行

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来自安徽省宿州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和山东大学一~四年级在校大学生共382人,其中文科236人,理科146人;男生173人,女生209人;专科生100人(均来自宿州学院专科二年级),本科生282人(一~四年级人数分别为59,83,76,64人;宿州学院141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77人,山东大学64人);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137人,来自农村的239人,其余未填写家庭居住地。

1.2 方法 以黄希庭等[10]的“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度和熟悉度”为基础,选取其中意义度和熟悉度较高、与学习活动相关的词汇,增加一些相关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和一些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四字形容词,最后确定为19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编制成用于正式测查的《大学生评价学习优秀和学习不良大学生人格特质形容词检核表》。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大学生被试对19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加以评分,即根据他们对大学学业成绩优秀者和不良者的认识,采用4级评分:“1”为完全不符合,“2”为比较不符合,“3”为比较符合,“4”为完全符合。

采用正交旋转的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有2对因素之间相关系数大于0.50,于是采用斜交旋转,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0,取样适当性指数KMO为0.801,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44 920.89,P=0.000,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综合考虑因素分析陡阶检验、特征值等多方面因素,选取5个因素,它们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见表1。

各因素结构如下:因素1反映了一组与意志品质相关的人格特征,共获得负荷值在0.400~0.658的形容词31个,其中负荷值较高的有坚毅、勤学好问、虚心好学、进取、有理想、认真踏实、有恒、有为、小心谨慎、努力等,命名为“意志坚强/乐学上进”因子;因素2反映的是一种自私狭隘、不择手段谋私利的心理,共获得负荷值在0.400~0.671的形容词34个,其中负荷值较高的有阴险、自私自利、嫉妒、逞能、敌对、功利、缺德、偏激、欺骗、贪婪、唯我、挖苦、放肆、圆滑世故、粗俗、滑头等,命名为“自私自利/圆滑世故”因子;因素3共获得负荷值在0.400~0.618的形容词26个,其中负荷值较高的有抑郁、郁闷、无助、紧张、易焦虑、空虚、轻率、胆小、内向等,命名为“敏感多虑/胆小内向”因子;因素4共获得负荷值在0.400~0.598的形容词24个,其中负荷值较高的有热情大方、风趣幽默、活泼、胆大、善交际、快乐、潇洒、健谈等,命名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因子;因素5共获得负荷值在0.400~0.659的形容词18个,其中负荷值较高的有执着、自信、稳重、自强、守时、理智、冷静、懂事等,命名为“自强自信/沉稳理智”因子。

数据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的数据分析看,大学生总体对学优生各因素的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强自信/沉稳理智、意志坚强/乐学上进、热情大方/活泼开朗、敏感多虑/胆小内向、自私自利/圆滑世故,说明大学生们认为学优生的优点是主要的,这些优点主要与优良的意志品质相关,缺点是次要的,主要表现在性格的柔弱和自私自利上。

从性别角度看,男生在因素3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更倾向于认为学优生胆小怕事,性格软弱、内向,有心理问题;女生在因素5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学优生具有自强、自信、负责、忍耐,稳重、理智、严谨、优雅的性格特征。

从学科角度看,理科生在因素3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表明理科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学优生具有抑郁、紧张、敏感内向、怯懦的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健康;文科生在因素4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说明文科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学优生具有热情、快乐、乐观,活泼、大度、外向的积极心态。

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对学优生的评价差异较大,除在因素4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专科学生各因素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本科学生。专科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学优生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如坚毅进取、乐学上进、自强自信、沉稳理智等,同时也认为学优生具有突出的性格弱点,如自私自利、圆滑世故、敏感多虑、胆小内向等。本科学生则倾向于认为学优生与其他学生无显著差异。

从学生来源看,来自于城市的学生在因素2,3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他们对优生的评价比较偏颇,更在意学优生身上的缺点,认为优生自私自利、圆滑世故、敏感多虑、胆小内向;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在因素1,4,5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城市的学生,他

们更看重学优生身上的优良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大学生评价学习优秀和学习不良大学生人格特质形容词检核表》对大学生心目中的学习成绩优秀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评价学优生人格特质大致可以分为5个方面:意志坚强/乐学上进、自私自利/圆滑世故、敏感多虑/胆小内向、自强自信/沉稳理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等,“努力的、刻苦的、繁忙的、竞争的、自觉的、乐学的、有理想的、严谨的、自信的、专心的”等是大学生评价很高的学优生人格特质,而“少学的、厌学的、缺德的、懒惰的、无用的、迷信的、放任的、落后的、粗俗的、奢侈的”等则是学优生们几乎不具备的人格特质。这与既往的研究[5-8]基本一致。

大学生对学优生的人格特质的评价存在性别、学科、层次和城乡差异。男生认为学优生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心理不健康,女生认为学优生自强自信、稳重理智、严谨优雅,这可能与一定的社会期望和学校教育有关,社会期望中的男性形象是粗犷、奔放、豪爽、豁达、刚毅、勇猛[11]的,女性性格是细腻、稳重、耐心、认真、温柔、刻苦[11]的,而学校教育中沉溺于书本学习的优秀学生大多阳刚之气不足、阴柔之气有余,与社会期望有较大的差距;女性凭借自己的性格优势在学业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对优秀大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陈铮等[12]研究也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专业兴趣、积极的心态、好强的个性、讲究学习方法、勤奋刻苦的习惯、高效自制的作风。文科学生欣赏学优生热情、快乐、乐观、活泼、大度的积极心态,理科学生认为学优生性格抑郁、紧张、敏感、怯懦,存在一定程度不健康心理,文、理科学生的评价差异与男、女生之间的评价差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这可能与文科学生中女生较多(女164人,男72人),而理科学生中男生较多(男101人,女45人)有一定关系。

本、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专科学生认为学优生具有更优秀的意志品质和突出的性格弱点,这可能与学业的难度有关。因为智力水平相当时,学业的难度越大,越需要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而经历了高考挫折的专科学生,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够,因而认为大学学优生必然具备更优秀的意志品质,同时因为学优生专心于学业,无暇顾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与常人相比较,性格的弱点也很突出。来自于城市的学生更在意学优生身上的缺点,认为学优生自私自利、圆滑世故、敏感多虑、胆小内向,来自于农村的学生更看重学优生身上的优良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这与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有很大关系,生活于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学生,耳闻目睹的各界优秀人物太多,评价的标准也相对苛刻,不能允许学优生有太多弱点;生活于经济、文化相对贫乏的农村学生,懂得成才的艰难,成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更多的付出,这需要开朗乐观的性格来支撑。

社会上赋予学业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太多的赞誉和期望,实际上他们也有很多掩饰在光环之下的缺陷和弱点,本研究的结果既突出了学优生坚毅乐学、刻苦独立、自信达观的优秀品质,也揭示了他们过于自我中心、缺少生活磨砺、性格懦弱、心理素质较脆弱的不足之处,这对学优生的自我完善和对优生心理的研究都有积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侯睿敏,林春丽.优秀大学生评价标准调研报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 (12):245-249.

[2] 王东莉.关注“优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与健康,2002,7:4-5.

[3] 黄建中,何继亮.医学生人格和心理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03,15(3):18-19.

[4] 沈烈敏.关于气质类型与相对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 091-1 094.

[5] 高珂,孙谕,霍金芝,等. 心理控制源、个性焦虑与学习成绩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89-290.

[6] 聂晶,赵明,单林.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47-50.

[7] 宋专茂.大学生学习成绩与测定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21-123.

[8] 丁雪红.师专优差生心理差异比较及教育对策.宿州师专学报,2003,18(4):49-50.

[9] 李志,明兴建,逄丹.优秀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值得关注.中国高教研究,2004,1:79-80.

[10]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477-496.

[11]时蓉华.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8.

第2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

1语言习得四要素的内涵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习得的四要素是指: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语言习得的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根据语言传播要素的分析,构建四个数学模型:时间模型、内容模型、方式模型和层次模型。时间模型指小时间数模和大时间数模。小时间数模指的是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分配。大时间数模是指某专业、某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的多元素化时效性配置。内容模型,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指的是语法、语音、写作、翻译、阅读、词汇等的时间分配和使用策略。方式模型指的是针对某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方式的学习与教学策划和课堂要素诸方面的变量效果的整体效益。层次模型指按某一课程的整体要求、专业层次、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注重语言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模型三个学科的优化组合。该模型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理论、经济学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理论。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的投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研究平台,以应用数学的数学模型构建理论为研究载体进行综合理论研究。本模型注重与语言习得尤其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希冀推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数模理论与应用数模。本模型尝试对语言习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对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进行定性描述。

1.1现代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四要素的现状

1.1.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等多元素的功能,使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它能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1.1.2自主性学习的现状《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式发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向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此,网络自主学习进入了英语教学的平台。

1.1.3研究性学习的现状20世纪初杜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学校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学校即社会,学生能熟悉和融入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于是美国学校摆脱了欧洲的影响,有了核心课程、概论课程和问题课程等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这种课程在美国的学校已经非常盛行,大约在90年代传到了欧洲。

1.1.4传统教学的现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赠与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知识优势进行充分备课,完全控制课堂讲课的模式、授课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解答深度或层次。

1.2语言习得模式的研究趋势网络教学自由空间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解疑答惑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研究性方式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现代教育的这四大要素,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数学模型形式创建新的教育合力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2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意义

2.1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要素的新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它着重于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分配课时、安排授课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决定什么可以自学,哪些内容该讲;它要求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将定性和量化的课堂内容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2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多媒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四位一体的结合,可以克服不同情形中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病,取长补短,优化时间和内容配置。

2.3更充分地发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学模型的指导下,授课时间和内容得到精确地量化,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使用教学课件授课等现代化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2.4更全面地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以多元化与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里,在工业社会背景中产生的集体教育形式也将作出改变,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要求将会更加强烈,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一种凸显个体化的集体教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探索个性化教学中的共性因素。

2.5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引入相容性数模理论进行新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数学模型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描述性方法的随意性,减少研究成果在应用中的偏差性。

3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研究对象

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也随之增大。在100分钟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几乎完全充当点击鼠标的作用。虽然信息输入量增加了,可是学生对知识输出效果的收益性并不明显,甚至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因为多媒体技术使用不熟练等因素,整个课堂教学基本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借助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把传统教学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条件下,如何进行科目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设计。

4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

通过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我们希冀解决现代教育中所出现的如下几个问题:

4.1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因课件束缚而画地为牢,束缚了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4.2网络自主学习的问题很多学生还不适应网上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学习的策略、态度和动机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不理想的学习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且做笔记比较困难,影响学习的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的测评体系还不够健全。此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网上监控和测评具有很大的困难。将自主性学习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时间的主要占有者、支配者。

4.3研究性学习的缺位研究性学习在国外被大规模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次主要是适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是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其主要特征是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

目前,我国倡导建立创新型社会,因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一个大胆突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知识习得新理念。

4.4传统课堂教学的欠缺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表演独幕话剧。教师本人既担任导演,又担任角色演员,对于经过精心准备的教案而言,教师又是编剧。教师个体单调的形象语言、语音、语调,大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可传播性。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强化了课堂教学技能的多层次性,但仍未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的禁锢。学生学习的课本是文字语言、教师板书的是文字语言、教师讲课用的是口头语言。这种文字+口头的两元语言传播途径,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多媒体声、光、电、影等元素传播的冲击下,显得十分乏味;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元化传统课堂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对现代化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要求。

4.5用数学模型整合语言习得四要素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这四个语言习得要素各具优势、各有欠缺,我们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旨在整合语言习得四个要素的优势,消除各自的缺陷,形成四要素合力优势,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满足21世纪经济全球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李耕砚.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J].双语学习,2007,6.

[4]李孟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5]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6]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6.

[7]赵艳,朱坚冰.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教文汇,2007,7.

[8]赖俏贞.多媒体网络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双语学习,2007,4.

第3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践模式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

第4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ak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s an example

WEI Zixu

(Colleg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Flipped" class is also called "reverse class", is the traditional" in class" and "after-class" reset, switch on, its teaching form is very flexible, can help students build a personalized study plan, to make the students from passive recipients to become active learners. The teaching mode is introduc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aused a boom. In this paper, the "flip" clas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e present status of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 brief analysis, hoping to turn to practice and promote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tudents

0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近年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将语言当作沟通的工具,让学生在此后的交流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学的目的。传统教学的听说读写等方式,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改革途径。

1 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

翻转课堂的研究起源于国外,主要以实践研究为主,形成了一批典型翻转课堂模型,其中的林地公园高中模型、哈佛大学模型和河畔联合学区模型成为翻转课堂研究的典型。而在实践基础上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就为翻转课堂在中国大陆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由于研究活动多由学校自主发起,都是不同地区的学校各自开展的研究,使得整体研究缺乏系统化,比较零散,且实践研究侧重课前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运用学科也主要是理工科。而对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对翻转课堂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效果评价及其优缺点等方面研究也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国内学者主要从平台选择、教学流程、教学效果三方面对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学流程图、平台选择建议等。但总体来看,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对翻转课堂的概念介绍、探讨多于研究,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研究大多集中在理科类(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文科课堂(语文、英语等)涉及相对较少;翻转课堂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基本没有;缺乏对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等的研究。为此本文将开展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研究。具体包括操作方法和策略,具体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2 翻转课堂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增强学习互动性。翻转课堂释放了课堂时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了更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在保证实现课本“知识传递”的前提下,完成学生“知识内化”。比如说,传统课堂听说课上练习听说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往往是“少人说众人听”,没有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现状。而翻转课堂的开展,教师可以预先录制好听力课程和聊天话题,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在课堂上练习和熟练使用英语,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增加学生自信,实现教育人性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练习时间和练习方式,对熟悉内容跳过或粗看,对陌生知识点或重难点反复练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初期的翻转课堂在知识传递环节中,是一样的视频,一样的学习任务单和练习,而深化成熟的翻转课堂将不再是统一的部署,而是因材施教,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摆脱被动学习模式,增加受教量,进而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实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在翻转课堂知识传递环节中,学生必须自主完成知识吸收,才能顺利进行之后的知识内化,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与当今教育界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相吻合。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不再是传统模式中的终结性评价,而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空间,同时评价角度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评价主体不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评价的结果不再带给学生焦虑,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成为提升学习效果 的手段。

(3)多样的听说形式,良好的语音环境,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听说课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从网络获取符合自己教学的优秀资源,不用亲自录制,避免了教师错误的语音示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音环境和真实情景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4)有利于创建良好课堂文化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听说翻转课堂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身边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学生也从“满堂灌”中解放出来,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究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种模式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双向沟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增进情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3 翻转课堂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尝试使用翻转课堂,可以通过课前设计、课堂活动、课后评价三部分实现。

3.1 课前设计

由教师在课前设计学习清单,明确教学需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目标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与本节课有关的视频内容进行整理和制作,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整合,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也可以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针对学生的特点制作课件,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预知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提前学习,初步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练习其中的难点、要点,发现问题,进而在课前和教师沟通,解决问题。

3.2 课堂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前学生提出的难点、要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总结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关注的问题上,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利用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传统教学中枯燥、呆板的死记硬背模式改变成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可以在情景中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还通过多种情景再现,如电影对白等,增加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课后评价

对所学的内容,要及时总结。在学习之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巩固。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每次教学,做好记录。在此后的教学中,根据联系,适时引入这些教学档案,从而巩固学生的记忆,使每次的教学和此后的学习形成联系,实现阅读理解教学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并通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此后的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评价,将定期、定量评价与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等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相长。

第5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03-05

[作者简介]段作章,江苏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授,(江苏徐州 221116)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问题

2009年3月,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全日制专业硕士这一新的培养目标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探索阶段。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能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目标各具特色,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与创新,旨在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旨在培养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全日制专业硕士而言,除了与学术型硕士存有差异外,与以往要求的“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方可攻读专业硕士学位也不同,它以应届本科生毕业生为主,学习方式是集中在校学习两年,同时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临床专家型”中小学教师,其素质特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能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浓厚的中小学教育志趣和关爱学生的教育情怀,能以教育者的“慧眼”和“心智”引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化地发展。他们是未来人民教师的预备队。在培养方式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从中小学聘任富有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高级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在学期间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现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型,顺应国际潮流,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其独有的教师职业定向性、实践取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实践来看,尚存在着培育者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培养模式简单移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实践教学难以落实、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等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

“临床专家型”的目标取向,决定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比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有着更高的目标要求。但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由于各培养院校对实践目的认识不到位或缺乏足够的实践导师等原因,普遍存在着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等同于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现象,组织形式相同,实践教学要求也大体一致,基本上是对本科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简单重复。全日制教育硕士没有得到专门的、高水平的教师职业训练。

2.实践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

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求很难得到贯彻落实。主要是迫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压力,中小学普遍缺乏接受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的热情,即使碍于情面勉强接受了,也根本不敢放手让研究生实习1个学期,更遑论1个学年。在实际操作中,优质学校(意味着有优秀教师)接受研究生实习,安排课堂教学实习的机会较少;而一般学校(意味着较少或没有优秀教师)比较乐于接受研究生实习,但基本是为实践而实践,缺少有效指导,研究生的教学能力难以获得有效提升。鉴于此,有些高校为了避免麻烦而采取“自找门路、分散实习”的办法。这种实习可能因缺少指导和管理而难以保证质量。有的高校甚至减少实践教学环节,这直接违背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学位设置的初衷。

3.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具备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队伍的特殊要求。然而,现实中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严重不足。高校的教育硕士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他们虽然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但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和动态知之甚少,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常有不得要领、力不从心之感。而从教育实践基地聘任的指导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但能够将教育教学实践升华到一定理论和学术高度并加以认识分析的却又很少。由于实践指导教师的缺乏,出现了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指导教师与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处于同一层次和同一水平的现象,难以保障教育硕士更高目标、更高要求的教育教学实践质量。

二、“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想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要求教育硕士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从事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如何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是能否贯彻落实实践教学的前提。如果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到中小学“真刀实枪”地开展课堂教学,在目前学校和家长普遍看重分数的背景下,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确实难以安排落实:我们认为,实践教学和教育实习不可划等号,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看成是进入课堂教学实习这一单一形式。其实,除了教育实习外,实践教学还包括观察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规范和章法的教育见习,考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参与教育行动研究,以及深入中小学感受体验教师的教育生活等等。同时,在高校教师教育综合实训中心(基地)的微格教室、教学实验室进行的课堂教学模拟训练、班级实务管理模拟训练、教学设计与说课训练、优秀课例研究、优秀教师成长个案研究、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等,都属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提出“四习一体”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初步构想。“四习”(共20周)是指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四种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四习一体”旨在形成前后衔接、内在统合、逐次推进、螺旋式提升的实践能力训练机制。

1.见习(3周)

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教育见习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在本科学习阶段的教育见习活动是比较薄弱的。而在考研期间,所在高校鉴于目前“考上研究生就算就业”的就业考核导向,通常对准备考研的学生开放绿灯,在教育实习方面网开一面,考研学生甚至可以不参加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和考研准备均为第七学期),因此许多研究生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与在职教师攻读专业学位相比,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最大差距就是缺乏实际从教经验,实践性知识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他们对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见习,走进中小学参观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特色、中学生特点、规章制度、日常工作、教学改革现状等,感受教师职业生活,形成感性认识,无疑有助于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理解教育类理论课程。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见”,才能真正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与伟大,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以及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现状等。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备课和实用教案编写、课后答疑和作业批改、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等等。见习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初步感情,初步认识当今中学生的现状,熟悉中学教学和管理工作,了解中学教学改革及研究的现状。见习宜采用“集中见习与分散见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摩“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研课”等教育实践,丰富学生的教育实践经历与体验。

2.演习(3周)

演习是指在见习的基础上为教育实习而开展的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模拟演练。演习训练的目标包括:通过演习,初步感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常规要求;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初步掌握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为顺利开展教育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巩固、应用、验证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理解和把握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演习可以结合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穿行,也可以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无论分散演习,还是集中演习,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演习方案,细化操作流程,加强点评指导,如此方可保证演习的效果。比如模拟上课实施流程设计,教师依据不同课型选择部分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上课;针对模拟上课情况,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特别指出优点以及改进意见;组内模拟上课,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模拟上课,组内点评;优秀课例展示,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班级模拟上课,展示小组模拟上课成果。再如,评课演习设计。第一步为评课内容设计。可以播放优秀教师示范课光盘、或者任课教师自己录制的一线教师教学光盘,在班级集中进行评课;可以与模拟演练上课相结合,对学生的模拟上课活动进行评课;可以结合微格教学录像,师生针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技能进行评课。第二步为评课标准设计。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效果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基本功进行总体评价和针对性评价,旨在引领研究生树立有效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和系统观。第三步为评课要求设计。每位学生提交2篇针对某一节课的评价报告,培养学生教学评价方面的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

3.实习(10周)

实习是指研究生走进实习基地学校,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独立开展课堂教学、班队管理、教育调查等活动,经受实际历练,丰富实践知识,切身体验为师之甘苦,全面锻炼提升其综合素质。教育硕士研究生经过了校外见习和校内演习两个阶段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实习的理论基础和前演性能力,但还缺乏教育实习的实战经历和实践能力。教育实习要着重强化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实战性和实践性,能切实锻炼和提高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在教育实习方式上,各高校先后尝试过分散实习、集中实习、委托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全程浸入式实习等形式。从实习效果看,比较理想的还是“统一安排、集中实习”模式。其优势在于,集中实习通常实行双导师制,通过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指导,可以实现教育实习效果的最大化;实习生有一种集体归属感,便于相互之间的合作教研、切磋、启发,有利于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4.研习(4周)

研习是在实习之后为进一步巩固扩大实习成效,提高研究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而开展的课堂案例研究、教育调查研究、名师成长个案研究、教改范例研究等实践教学活动。“研习”活动的目标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通过教育研习,从理论上反思总结教育实习中的得与失,并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形成以学科教学知识为主体的(包括教育心理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掌握课例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论知识;学会并运用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的一般方法;掌握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撰写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思路与技巧。二是能力目标。根据“经验+反思=成长”的理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从教能力;以班队管理经验反思为载体,提升班级管理能力;以教育现状调查为载体,提升教育研究能力。三是情感目标。从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过的教育实习事例中总结和反思教师爱岗敬业的真谛,从中小学指导教师身上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认识基础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提高师德水平,更新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方法。

通过见习、演习、实习三个环节的实践学习,教育硕士研究生对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现象与问题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正渴望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研习活动的设置,恰好可以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渴望”,对于研究生理性化地认识自身的初步教育实践,提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乃至将初步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1.“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符合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形成发展规律

教师教育实践表明,师范生专业思想和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或短期“突击性”实践锻炼所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反复的、系统而连贯的实践训练过程。从专业能力构成来看,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既包括传统的“三字一话”基本技能,又包括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还涵盖了教育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合作共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应该说,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已经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实践教学训练,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三字一话”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但离“临床专家型”教师素质还相去甚远,仅靠低水平的一次性实习很难解决问题。“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贯彻“针对性训练”的理念,强化实践训练的理论性指导,符合前后衔接、逐次提升的实践能力形成机理,因而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

2.“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符合教育伦理的明智选择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中小学校毕竟面临着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校际之间的竞争,而且来自家长和政府的评价。政府和学校担心因接受教育实习而影响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家长也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求“上好学”,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是前所未有的,他们不会“容忍”学校把孩子交给实习生“实习”半年。笔者将模拟教学实践纳入实践教学范畴,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形式,而且是考虑到实习中小学校的“可接受性”而作出的合乎教育伦理的现实选择。

3.“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符合教育部有关实践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下文简称《意见》)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显而易见,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要求是有弹性的,已经考虑到各类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并不是硬性规定必须一次性安排半年实习。“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见习3周、演习3周、实习10周、研习4周,用20周的时间开展教育实践训练,是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也是比较适合国情的。

四、“四习一体”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

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是有条件的,必须从硬件到软件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没有这样一个支持系统,改革创新方案只能停留在理论设计层面,难以付诸实践。与本科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模式相比,“四习一体”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仅把绝对时间延长了,而且要求更高了。尤其该模式中的演习和研习训练,是本科阶段较为薄弱甚至不曾开展的实践活动,对软硬件支持系统和教师的专业性高水平指导具有很高的依赖性。

1.建立健全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实训中心

为实现本科师范生的模拟教学训练,高师院校大都建有数量不等的微格教室。这类微格教室无论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软件配置上,都难以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要想把“四习一体”中的演习、研习落实到实处,必须根据教育硕士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实训中心(基地)。既要扩大实训场所、设施设备等硬件配置,更要加强软件建设,如微格教学案例库、说课训练案例库、评课训练案例库、优秀教师教学示范课、优秀班会案例库、班队主题活动案例库、教育硕士说课训练指导录像以及教育硕士教育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录像等实践活动相关资料的基本课程资源。既包括文本资源,也包括电子资源;既包括教学团队精心打造的教学资源,也包括教育硕士实践活动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

2.造就一支双师型导师队伍

根据《意见》要求,教育硕士研究生要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如前文所述,目前高校以“指导为主”的教育硕士导师大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他们虽然不乏指导的热情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指导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要领,尤其在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演习和研习训练时,难以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因此,为适应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需要,急需打造培养一支“双师型”导师队伍。从导师队伍建设角度来说,遴选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标准要从严要求,不仅考量相关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准,而且要有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最好具有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作为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主力军,学科教学论教师更要关注、研究基础教育,每隔几年,要走进中小学执教一段时间,以便及时了解、把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动态,更加卓有成效地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第6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硕师计划”;研究生;质量保障;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70-03

为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质量偏低的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启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硕师计划”是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师计划”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师生”),并与省、县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正式聘为编制内教师,并到县、镇及以下中学任教。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实施,参加推免工作的高等学校累计86所,承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等学校达73所,共有9000余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奔赴县镇及以下农村中学任教。“硕师计划”的实施可大致分为阶段:第一个阶段(2004年至2005年)为试点阶段。培养方式采取“1+1+1+2”,服务范围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高中。第二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为推广阶段。培养方式调整为“3+1+1”,服务范围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学校,以中学为主。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完善阶段。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前三年在任教学校边工作、边学习,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学课程,完成论文答辩),服务范围由部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并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结合实施。

“硕师计划”的实施,为扶贫县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农村教师匮乏的矛盾,提升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激励了大学毕业生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探索了一条为农村学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

“硕师计划”的实施是一项探索性和复杂性的工作。所谓探索性是指这项工作属于新思路、新改革、新举措,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仿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确立先进培养理念,完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有效培养模式。所谓复杂性是指“硕师生”培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可谓“点多、线长、面广”。“点多”是指决定“硕师生”培养质量的要素多、节点多、环节多,既有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又有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等。“线长”是指“硕师生”学习和服务时间较长,在职边工作边学习三年,脱产集中学习一年。“面广”是指涉关单位部门比较广泛,既有教育部主管部门、省(市、区)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又有推荐学校、培养学校和接受“硕师生”的农村中学。

“硕师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复杂性的特点,要始终把培养质量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农村教育不仅需要大量教师,更需要大量高质量教师。近年来,笔者围绕“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实施策略”这一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硕师计划”实施以来,其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其培养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教育部规定“硕师生”的推免条件有三条: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教育工作;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能按时获得学士学位;三是服从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志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从这三个条件来看,作为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标准,缺乏明确、具体的质量要求和能力考核标准,准入门槛偏低。另外,“硕师计划”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培养学校的本科毕业生,入选后仍在本校就读,属严重的“近亲繁殖”。因此,从入学条件和培养环境看,“硕师生”的生源质量先天不高,又在本科所在学校就读,难免出现培养质量不高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2.培养过程缺乏监管。“硕师生”的培养涉及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撰写、评阅、答辩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培养体系。课程学习是他们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实习实践是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基础平台,学位论文是提高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保证。目前,由于“硕师生”的培养采取“3+1”模式,即前三年在签约学校顶岗任教,除了寒暑假集中上课,其他时间与培养学校少有联系。最后一年到培养单位开始脱产学习硕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同时准备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自然导致培养环节很难有效衔接,培养过程很难把握和控制。

3.导师指导不到位。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在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大力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面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类型日趋多样的现状,各培养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扩充教育硕士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目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硕士导师缺乏,只能放宽遴选条件,从而导致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下降。另外,限于客观因素,一些学校50%以上的专业学位导师是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尽管这部分导师具有丰富的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经验,但对于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还缺乏指导实际,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硕师生”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更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导师的精心指导。但目前导师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到位现象时有存在:有的导师以学术型研究生模式指导教育硕士,缺乏专业指导能力和水平;有的导师属纯粹的“师傅带徒弟”,缺乏现代教育指导理念和经验;有的导师所带研究生过多,根本指导不过来;有的导师教学任务过重,社会兼职过多,无法完成指导任务。

4.管理制度不健全。“硕师生”的培养有别于普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目前,有些学校对“硕师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培养方案上,只是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基本环节做了简单的微调。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仍在执行管理学术型研究生的规章制度。这种简单移植套用现成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是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科学研究能力不强、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不专的“夹生饭”。因而,针对“硕师生”培养的特殊性,要积极探索科学的培养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培养质量。

二、保障“硕师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策略

过程控制是为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影响过程状况的变量所实施的操控。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就是对“硕师生”的“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输出”全过程的控制。教育输入涉及生源质量、招生制度、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和导师水平等;教育过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学位论文、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教育输出包括课程学习效果、论文质量、学生素质和社会反映等。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操控好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阶段。

1.以完善选拔机制为前提,努力提高生源质量。首先要严把“人口”关。“入口”决定“出口”,生源质量犹如原材料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前提要素,“硕师计划”实施以来,生源情况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了准入门槛虽低但仍不能吸引大量优秀应届本科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中学条件普遍较差,城市学生很难适应农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三年后免试免费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时间过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认为想读硕士途径很多。三是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念。四是国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心动摇。为此,要解决生源质量问题,首先,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要完善、落实“硕师生”的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用待遇留住人;再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尚品格;最后,要完善推荐考核程序和办法,侧重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把更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硕师计划”。

2.以优化培养方案为重点,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质量的保障。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与“硕师生”的培养模式和学习特点相适应,密切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课程相衔接。实现课程模块化,将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等五个模块。课程内容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拓展,体现前瞻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是“硕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其掌握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衔接有序,根据“硕师生”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安排在前三年,通过寒暑假面授和学生自学完成,核心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课程学习采取分散与集中、自学与指导等不同方式,课程考核办法规范、标准严格。“硕师生”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培养学校导师指导、任教学校导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核心,科学安排实践训练。“硕师计划”的实施,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骨干教师,进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使“硕师生”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新人服务期的“硕师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不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水平,教学能力不高,教学经验不丰富,这就需要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断强化教学训练。在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理论与实践的多边互动,密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完善培养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机制。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开展优秀教师的传帮带活动,通过开展优质课评选、公开课观摩等活动,使“硕师生”得到全面锻炼,使其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尽快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能手。

4.以建立双导师制为关键,强化联合指导力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双导师是指给“硕师生”选配两个指导教师:一个是培养学校的导师,另一个是任教学校的导师。建立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培养学校与任教学校导师的联合培养和指导。培养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学术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研究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他们具有教师专业背景,了解教师职业技术要求,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对“硕师生”的指导具有稳定性。重点在于对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撰写、答辩的指导;任教学校导师一般偏重于应用型,其指导任务侧重对“硕师生”实习实践的训练和指导。他们是从基层中学选拔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职业型导师,多年从事中学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硕师生”试教阶段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够提高“硕师生”对教学实践的感知和体验。双导师的建立与实施,既有利于“硕师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是“硕师生”培养的有效模式。今后,如何进一步明确双导师的岗位职责,如何进一步调动双导师在“硕师生”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需要政府和学校建立起配套的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5.以学位论文质量为评价依据,重视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是检验“硕师生”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培养学校要健全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加强学位论文全过程监控。一是实行学位论文选题开题制度。学位论文选题应突出新颖性和创新性原则,应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凝练选题,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或教育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开题环节要严格实行报告制度,通过组建双导师在内的导师组进行开题和预审,实施对论文开题质量的监控。二是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中期检查,组织专家组检查学位论文进展和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三是实行学位制度。为杜绝学术失范、防止学术不端,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存在严重剽窃和抄袭现象的学位论文取消送审和答辩。四是实行盲审制度。为规范学位论文评阅,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论文盲审制度,对于盲审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五是实行答辩制度。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答辩工作,规范答辩程序,严格答辩标准,确保答辩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7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中职;《网页制作》课程;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57-02

《网页制作》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包含了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往往侧重于软件技术性运用的教学,在结束了一个学年的课程学习后,很多学生对各个软件的基本功能都很熟悉,却做不出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前台网站。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的关于认知领域目标的分类法,提出从知识到评价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对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学习平台。

中职计算机专业《网页制作》课程存在的问题

知识点多而且关联性不强 中职《网页制作》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掌握实际操作为目的,把新的知识点分散到各个教学项目中,但是由于有些知识点的关联度不强,学生往往在学习后面几个项目的时候,把前段时间的知识点忘记。例如,学习Dreamweaver软件的时候,在后期的模板创建和使用的项目中,较多学生会遗忘浮动框架的创建方法。同一个软件的学习情况已经如此,几个软件综合使用的遗忘率就更高了。在制作网站的时候,学生用到Flash、Photoshop软件的一些技术时,经常需要教师补课。

偏重技术性教学、忽略页面的美观和协调 对中职《网页制作》课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注重技术性操作,对页面的平面设计缺乏系统性学习。某些学生制作网页的时候,页面非常花哨,缺乏整体协调性,网站设计缺乏创新性,只注重个人技术炫耀,而忽略用户的使用感受。在网页制作过程中,平面设计的创意和布局应是优先考虑的,网页制作的技术居其后,如果一味追求网页技术,甚至把各种设计软件的功能堆砌代替网页设计,忽视了创意和协调,那么,真正有魅力的网页是无法诞生的。

学生缺少完整的系统性的项目实训 《网页制作》课程课时比较紧凑,新课的知识点基本以小项目制作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缺乏一个从客户需求分析、UI界面规范到具体网页实施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企业的人才要求未能“零距离”对接。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具体而言,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的特点。

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选择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即以问题或项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来完成。可见,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研究特性。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学习内容与研究的主题必须具有实践性,即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人类的认识过程在完成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和两个飞跃(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实践的飞跃)后,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最本质的特征。

《网页制作》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方案、评价总结五个教学环节。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动员和培训。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2)课题准备阶段:包括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小组实施方案以及开题报告和评审四方面的内容。(3)课题实施。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了解、收集课题所需的各项信息。(4)评价、总结和反思。包括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和答辩以及评定成绩、总结和反思三部分内容。

以酒店网站的模拟项目为例的研究性学习实践 本项目通过制作五星级酒店的网站,分析了解客户需求,明确团队分工,探索如何达到电子商务网站的要求,如何体现酒店的高雅和吸引力。项目采用客户指定的图片,通过学生上网收集优秀案例,教师展示国外成功酒店网站范例,由学生小组组成的模拟公司去制定网站的色彩方案、布局方案等用户界面规范手册(UI手册),制定计划书后与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后建立网站。每个“公司”(即项目小组)有项目经理、美术总监、技术总监、文案四个职位,让学生体验现实工作中的氛围,不同职位薪酬不同(加分项不同),最后由全班投票评选,投票数最高的项目为中标的项目。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学习了实用的知识,又体验了各公司之间的竞争。

1.参与者特征分析。中职二年级学生,已经在前期课程中学了Flash、Photoshop等平面设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对电子商务网站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但缺乏对整个网站从设计到实施流程的认识。

2.实施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为酒店的公关部员工,第二组为网页制作公司的员工。(2)第一组学生负责上网查阅资料,了解酒店类电子商务网站的需求,了解客户的浏览习惯和特点,并写出建立酒店网站的具体要求。第二组学生负责上网收集电子商务类的成功案例,总结出色彩特点、排版布局样式,并与第一组学生交流后,写出客户需求分析。(3)全部学生重新分组,以公司的形式组合,设立项目经理、美术总监、技术总监、文案岗位及人员,明确各自的分工。(4)教师展示国外成功酒店网站范例,并对前期的客户需求,色彩布局方案进行点评。(5)制作网站,教师在旁辅导。(6)小组自评、各组互评,教师评价。

3.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提交客户需求分析报告,UI手册、最终成果以网站的形式展示。

具体实施阶段设计如表1所示。

4.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根据不同的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定,详细内容如表2所示。表2中每一项的评定都分为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三项,各分数项×权重并求和为该项得分,即自评(30%)+小组评(40%)+教师评(30%)=总分。另外,根据学生的职位不同,要把总分乘以加分系数。

反思和改进 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独立思考习惯,注重学习过程的收获,但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掌握是有限的,学生本人才最清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本次五星级酒店网站的项目实践,笔者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如下几点:(1)在小组内可增设一名记录员,记录全组的活动情况作为评价依据,为学习评价的客观性、详细性打下基础。(2)增加校园网内的学习平台,提供更多的拓展性学习资源。可以利用Moodle资源库软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同时,开放研究性学习的网上论坛,鼓励小组之间的学生交流。(3)《网页制作》课程平时教学课时紧凑,缺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因此,研究性的学习项目比较适合期末考试后停课实习,或在寒暑假前布置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开学后评比项目质量。(4)教师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优秀的课题项目,给学生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实习机会,多积累优秀的学生作品、范例,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中职《网页制作》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持续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逐步实现学生工作能力与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同时,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付出更多的劳动。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教育技术参考手册[OL].[2012-05-01].?rb_d e_2_6.html.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5]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应俊峰.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7]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标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07-02

2012年,广西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标改革。全新的课程理念与要求,全新的课标体系与教材,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课时设计与安排,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那么,它对高中语文教师有什么样的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呢?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告诉我们,新课改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它一改过去的“强调教学的规律与特点,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的教学理念,强调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合作性,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教学。

以这个理念为基础的语文学习,从学生角度来看,收获将会有五个方面:(1)对语文的学习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研究;(2)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快乐了;(3)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升;(4)语文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能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相映成趣;(5)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了解、热爱加深了。――这就是对“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吧。

但是,以这个理念为核心的语文课堂,学生必将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必将利用自身的优点和特长,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见闻等来展现他们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那么,作为教师,要认识学生在各方面的发现、研究与才能,并能给予及时恰当地鼓励、表扬,然后总结成辞,传之全班,使全班同学能学而习之。另外,学生在展现中,也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点,作为教师,也必将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及时发现、纠正这些不足或缺点,甚至作出相关的讲解与示范,从而使之及全班对此知识点认识、理解和掌握。

在新的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在新的师生课堂关系中,教师不仅要调整自身的知识储备、备课方案、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及新课改下的高考要求。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以下几点知识能力进行调整和提高。

1.广博的阅读面。在语文教材必修本中,课文以单元为模块,以单元为示范,通过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此模块的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但是,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局限于单元的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而已,或者是说,并不是把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学完了、学透了就可以理解、掌握这个模块的知识的。它要求学生以课文为模本,以课堂为引导,更广泛地去阅读此模块的相关作品、知识并进行相关研究,才有可能完成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能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教师要想能在课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必须要有广博的阅读面和丰富的阅读量,否则,学生既不信其师,更不信其道。

2.深入的研究度。有了广博而丰富的阅读之后,我们还得有深入的研究度,当然,这个研究度并不是要求我们能像大学教授或其他专门的研究学者那样专攻一点,专注一面,甚至要写出自己的论著来。它要求我们多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或与模块相关的研究著作,把它作为我们知识的补充,比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得去读一读红学方面的研究著作,以便与学生交流,或在学生质疑中能自圆其说。如此,才能激发学生更多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生三问而不知,何以指导、引导学生的参与?

3.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看似语文谁都可能看得懂学得会,但语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它的专业性,而且专业性很强。所以,它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得拥有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能力,比如知识方面,像语法知识、章法知识、诗歌知识、词曲知识等,能力方面,像阅读能力、朗诵能力、普通话能力、书法能力等,我们必须得形成自己扎实的专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风格,要不然,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学生展现、表演,自己却无任何发言权,更不要说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了。

4.统领全局的组织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分成小组,从而形成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竞赛等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对班级的学生有全面的深入了解:哪些性格内向,哪些性格开朗;哪些文笔好,哪些普通话好;哪些阅读丰富,哪些理性严密,等等,从而才能在分组的时候做到各小组协调互补,各显神通,在课堂上形成热烈交流,积极讨论的气氛。在课堂上,我们还得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及时发现各小组的表现或问题,及时表扬、纠正或作出更协调有效的展现安排。

5.敏锐的洞察能力。前面说到,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必将利用自身的优点和特长,结合他们的生活、经历、见闻等来展现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研究成果。在展现过程中,肯定会有优(下转第9页)(上接第7页)点也会有缺点,有收获也有不足,或者在展现过程中,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等。而且,这些表现,很多时候很可能就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这时,需要我们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快速地去发现,去引导――表扬优点,指正缺点;肯定收获,补救不足;赞许谦逊,批评骄傲;同意善美,否定假丑……很多时候,“天才是发现出来,而不是教育出来的”,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如何发现与众不同的天才和与众不同的表现?

6.关注生活的热情与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儒是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的,也是不能完成新课改的教学任务的。学生的合作交流也好,自我探究也好,能力高也好,低也好,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历、见闻。“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生活”,我们要能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与思维,要能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与理解,要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成败,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特别是与学生、与年轻人、与时髦、与潮流有关的社会现象与生活讯息。这种热情与能力,将是我们能否与孩子“惺惺相吸”的关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章《课程性质》这样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既是性质的定义,也是任务要求。要实现这些任务要求,以上的知识能力,将是新课改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愿每一位语文教师能重视并着力调整与提高。

新课改方兴未艾,新课改后的高考(对广西而言)即将到来。但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告诉我们,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从不层面或角度得到这样那样的改变,从某个程度上讲,这就是新课改对我们而言的成功与收获吧。

当然,对于现状来讲,我们依然有许多的困惑与不解:(1)如何解决培养语文素养与提高高考解题能力之间看似协调统一而事实上又矛盾重重的困难;(2)如何解决学生课外合作、交流、研究时间不够的困难;(3)如何争取学生九大门功课下的语文学习时间;(4)如何解决个性发展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的矛盾;(5)如何解决语文学习与高考考点的衔接的困难。

第9篇:研究性学习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 研究生数学课程 课程模块 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54-02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1]。研究生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过程首先须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1,2]。

数学课程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是研究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是各领域和生产实践不可或缺的手段。毋庸置疑,科学计算、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数学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凸显,数学课程已不再仅仅是工程计算的工具,而逐渐成为研究生理性思想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更是探索和创新的必备素养[3,4]。

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研究生数学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课程层级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本科化等弊端[3,5,6]。研究生掌握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对其逻辑思维及实践、创新能力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只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现研究生数学课程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才能实现数学教育在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本文结合研究生数学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论述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调整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途径与方法,为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

1 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项目组在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八所院校开展了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实地调研[5],共发放问卷1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71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资料查询和专家访谈,对当前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1 课程数量和类别较少,层级划分和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研究生的多元化需求

首先,科目与类别较少,划一性特征明显。大多数农业院校研究生数学公共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工程数学”及“矩阵分析”等,一般为5~8门,课程门类较少;课程设置缺乏层级划分和针对性,难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也较少考虑研究生个人的专业基础、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需要,划一性特征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需要。

其次,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编排,课程间相对独立、衔接和关联性较弱,缺乏横向扩展性和纵向连贯性,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零散、浅显,难以构建较为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交叉学科课程较少,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与综合性体现不够充分。

1.2 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新兴应用

数学课程内容往往注重经典,偏重知识灌输和理论推导,理论性课程偏多,实践性课程偏少,对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涉及学科前沿、学科交叉的内容相对较少,一些体现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的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使得大多数研究生难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前沿科学研究需要的现代数学方法和技术。

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本科化”

研究生数学课程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理论推导和演绎讲得过精过细,课堂信息量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对研究生数学建模、创新项目等课外教学拓展活动缺乏足够重视,教学形式单一、“本科化”特征明显,难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应用的创造力。

1.4 一次性课程选择机制难以适应学生专业研究及个性化发展需求

调查分析还表明47%的研究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课程学习计划不够理想。入学初对很多数学课程及专业研究需求了解甚少,往往直接按既定的课程计划或导师指导选课。由于现行一次性选课制度的制约,难以实现对既定课程学习计划的修改以适应专业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实际需要,这也是制约数学课程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2.1 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数学知识结构

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科学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而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关键。首先,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精选和优化数学课程,依据课程类别、性质及内在衔接关系,集结成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课程模块(见图1)。包括数学基础课程,方法、工具类数学课程、应用数学课程及提高类数(近、现代数学)课程四大模块,供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及学术定位的研究生选择,以适应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

数学基础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适应性,是各类数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基础[7,8]。基础课程的设置不仅要以研究生本科阶段数学基础为依据,在理论和应用层面进行拓宽和加深,更要重视在学科知识面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分工、互为补充,为此增设了计算方法、矩阵分析、文科通识数学等基础课程,并在基础课程中适当引入反映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启发性的应用实例强调理论的应用前景。

(2)增加方法类、应用类选修课,拓展应用领域。

缺乏科研方法和科研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因素,加强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已迫在眉睫[9,11]。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增设了时间序列分析、最优化方法及建模与仿真等方法、工具类课程,以及生态数学、经济数学等与专业密切结合的应用类选修课程,鼓励研究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自由选课,不仅有助于研究生掌握更多先进的量化分析手段和技术,也有助于激发其在学习和科研中探索、创新的积极性,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数学实践应用平台。

2.2 实行硕博打通、阶段性数学课程选课机制

与教学管理部门协调,改变“一次性选课机制”,采取“阶段性数学课程选择机制”,并根据研究生数学基础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科学规划基础课、选修课开设方案,协调各类课程开课学期和教学进度,以方便研究生按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数学课程学习计划。同时,实行硕博打通、统一规划的原则,根据与专业教师、专家的沟通与协商,针对各专业研究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硕博连通的“数学课程套餐”以指导研究生制定合理、科学的数学学习计划。

3 改革与创新课程实施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

3.1 推行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研究生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9,11]。教师首先要高屋建瓴,在整体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通过讲解与研讨结合、专题讲座、专家访谈以及学生主讲等开放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增强实践、实训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构建研究生数学实践平台

实践与应用是激发研究生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生创新课题、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构筑多元化数学实践应用平台。特别是在方法类、实践应用类课程教学中主动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引导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辅助他们通过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等潜能的发挥。同时采用实验、实习报告、项目研究报告、结课论文或建模论文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4 加强微课、精品课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4.1 加强数学精品课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进研究生数学精品课建设和课程创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我校已初步完成“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实验指导、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增设了课外习题、拓展阅读以及实践应用等栏目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精品课程为载体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促进数学教育的信息化。

4.2 积极推进“微课”制作,构筑研究生自主学习环境

微课(程)通常指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是近一两年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结合研究生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课程内容整体架构和知识脉络,精心挑选出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并录制了多个微课视频,将数学知识点的讲述与阐释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还提供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学习支持资源,为研究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构筑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辅助支持。

5 结语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调查研究为基础,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选课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合理因素,分析了各方面因素对研究生创新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面向创新教育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并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具体措施,论述了构建研究生数学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实践平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74-82.

[2] 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12):87-91.

[3] 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J].江苏高教,2012(2):42-44.

[4] 岳建海,孙玉朋,商朋见.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9-123.

[5] 郭雅丽,任永泰,邓华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47-50.

[6] 魏航.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2):158-159.

[7] 罗尧成.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