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

第1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1.1课前准备,告知目标——课前问题式导学案上课伊始,笔者便提出了问题,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以及课程。刚开始时,笔者采用了传统的集体练习模式,可还练不到3组,就有学生反映:“尤老师,太累了……,很没劲的……”还有的说:“……太单调了……”而让学生感到传统练习方式的枯燥性是课程最初设定的目标,这样才能够为后续的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而听到了学生们的抱怨,笔者便提出了新的练习方式,合作分组联系,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互相竞争与有趣的氛围下开展训练。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八组(不分水平高低),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让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合理的练习,在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下共同努力和提升,同时相对于教师本身的教授,朋辈之间的交流无疑效果更好,也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练习和掌握要领。

1.2营造探究氛围是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借助于良好的探究性氛围的形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更加的自由和主动,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与提问空间,在一问一答中促进了学生课堂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和实践的个性品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探究氛围中实现进步,在教学汇总,除了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方式之外,还采用了竞争、比赛的方式,让各小组在训练完毕之后,展开两两竞争,各小组各派3名组员出来接力跳远,每人跳三次,看谁跳得远。通过这样的赛一赛、比一比的方式,效果确实不同,气氛很热烈,有许多原来成绩较差的学生最后都能有8~15cm等不同层次的提高。

2案例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参与环境下提升自己的锻炼积极性。而要想真正将传统枯燥的立定跳远教学课程转变为生动有趣的课程,就必须要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玩中学、玩中练”,在自学自悟,让学生乐于去了解立定跳远的要领,并在结合自己的实践动作以及跳远结果的基础上,去实现与改变立定跳远中的摆臂、蹲腿等动作,从而获得更好的立定跳远成绩。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得出了以下反思结论:

2.1淡化立定跳远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教学通过合作教学、竞争比赛的教学案例设定,既提高了立定跳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真正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于体育活动以及枯燥的理论性教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和了解。

2.2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本次所采用的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气氛的营造很好地释放了学生在过去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与拘束心理,真正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整个立定跳远的学习中,并且借助于分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同辈之间的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好地避免由于教师参与所带来的紧张气氛,缓解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压力。因而,充分给予学生一种展示的机会,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在互相帮助和互相学习中领会了立定跳远的要领,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真正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人。

2.3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立定跳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从这堂课的教学中,笔者深深地领悟到,学生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获得良好的知识的学习,关键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给予每一位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立定跳远目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立定跳远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立定跳远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各种方式的单脚跳练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全身协调性,发展了下肢力量,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结束语

第2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立定跳远;小跳;纠正

1 问题的提出

立定跳远是体育达标项目之一,是体育考试的必测项目或选测项目。它也是小学低段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校低段学生立定跳远的动作中,有较多的学生存在着一个常见的错误---小跳。小跳是一个犯规动作,就是在起跳前双脚已经离地但是只在原地轻轻跳了一次并没有跳出起跳线,然后在落地后再跳出起跳线,这个动作即为小跳。在考试规则中即为犯规,不计成绩。所以有小跳的习惯对学生非常不利,既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又会对以后高段的跳跃类教学形成障碍。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出问题所在,并想出有效的对策来纠正小跳现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我校学生随机选取三年级(6)班为实验班有35个学生,三年级(7)班为对照班有33个学生。实验前,把这两个班二年级时的立定跳远成绩进行了统计,对这两个班级进行对比,用体育成绩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发现这两个班级在二年级的时候所测得的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视为实验条件基本相同,适合实验的条件。这一数据见表1所示:

2.2实验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

3 实验步骤

3.1分析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跳远的观察,在多方的配合与帮助下,找出了形成小跳的五种主要成因。

3.1.1 投机思想,以为小跳会跳得更远

我们在课堂上询问一些有小跳的同学,其中很多回答是:“这样就可以远很多。”“那你们知道这是犯规的吗?”面对追问,他们笑笑跑开了,不愿意回答。学生知道立定跳远的规则,只是想跳得远一点而已,殊不知这违反了游戏规则,这也只是他们内心的侥幸心理在作祟。

3.1.2 概念不清,预备姿势不够准确

立定跳远预备姿势时的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只说“两腿稍分”,稍分的具体程度没有作明确要求,教学、指导时老师也容易忽视,有时学生两脚前后、左右分开多少我们根本不在意,于是就有了学生自己错误的站法。有些学生两脚左右分开过大,起跳后发不出力,迫使他通过小跳把两脚并起来,以获得更大力点;还有一些学生两脚前后分开过于明显,起跳后存在同样的问题,发力不集中,导致小跳,完善力点,以跳得更远。

3.1.3 重心前移,身体平衡无法控制

我们都知道立定跳远要跳得远,需要在起跳的刹那上体前倾。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上体前倾时,膝关节不屈,重心前移而没有下降,形成鞠躬的样子,一旦下肢发力,上身就失去平衡,为保持身体平衡,下肢第一反应便往前移,这就是小跳的一种形式。

3.1.4 蹬摆不协调,上下肢时间脱节

预摆在立定跳远中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时也反复强调要摆出节奏,摆出力量。于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许多学生长短各异的预摆,但是由于学生素质(协调能力)的不同,其预摆效果也全然不一,其中也不乏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预摆时下肢早于上肢完成动作,上下肢不同步,直接引起小跳现象。

3.1.5 着力点不准,左右脚力量不均

在小跳现象中我们发现其式样也是繁多的,其中有一现象是单腿有力踮地式的,对此,我们分析为起跳时左右脚用力不平衡,右脚用力大于左脚,或左脚用力大于右脚,因为起跳两脚力的不平衡,使力弱的脚靠向于力大的一边,这样表现出的小跳直观就是一只脚超出起跳线,另一只脚看似没问题,但其身体在空中也偏向有力脚,使跳跃腾空不够,最后的成绩不理想。就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言,会产生左右脚用力不平衡的很少,但实际占的比重却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起跳时动作随意,没有准备,跑过来直接跳或和旁边同学还在嬉戏中就开始跳,这都使立定跳远起跳时两脚用力不均,出现小跳。

3.2 小学低段立定跳远实施的对策

3.2.1 “重复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重复讲解、示范,并指出动作的重点、难点;或先讲解后示范、也可边讲解边示范等。

3.2.2 “拔苗助长”,帮助学生用脚前掌同时使力

此活动适宜准备活动,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个下蹲双手上举,另一个握其双手,有节奏地上拉,下蹲的同学则借力按节奏反复起立、下蹲,起立时,脚前掌踮地,可适当起跳离地。

3.2.3 “节奏蹬摆”,帮助学生掌握起跳节奏

此游戏是具有舞蹈性质的有节奏练习,教师有节奏喊口令或播放音乐,学生作原地蹬摆:首先是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由慢到快。

3.2.4 “踮脚接力”,帮助学生上下肢协调

此游戏为小组合作接力比赛,相隔10M左右两队学生面对面准备。游戏需要强调踮脚(脚前掌),连跳:中途一直用脚前掌着地,不可以全脚掌着地。

4结果与分析

表2、3是实验后的对照表,我们不难发现:纠正立定跳远的小跳错误后学生的跳远成绩较实验前成绩有着显著性差异,而且表现为实验班的立定跳远成绩平均水平要比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优秀,而且还消灭了不及格现象。

从这一实验的结果来看,学生的成绩受动作技术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时常有多余的动作出现,他们甚至会认为这些错误的动作会使成绩有所提高,但恰恰相反,不但不会提高成绩,还给动作产生了障碍,影响到体育成绩的发挥。老师在纠正错误,并掌握正确的动作后,较以前的动作做法下的成绩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成绩无论在成绩上还是在运动规范度上,测试成绩的平均水平均都比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老师积极配合他们纠正错误而优于对照班。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不光是立定跳远,还有其他项目也是如此,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立定跳远纠正小跳的错误动作之后,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了。这说明,运动技术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规范的动作技术之上的,错误的动作不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5.1.2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以正确的姿态学习,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那种没有要求的,任由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有多高,学生就会做得多好。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5.2建议

5.2.1体育老师要以严谨的态度授好每一次课,不光是在立定跳远项目上对学生的动作技术规格进行严格的要求,在其他项目的学习中也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认识到正确的动作对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作用。

5.2.2体育老师要多实践,多用心,把学生的学习当作自己的主要工作来抓,从自身做起,自己的示范也要正规。

5.2.3全体体育教师共同参与,出谋划策把累积计分评价方法更加完善,加强其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秦小红. 立定跳远教法新招[J]. 中国学校体育,1999

(04)

[2] 杨健. 如何提高立定跳远成绩[J]. 田径,2000(04)

[3] 邱金国. 如何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J]. 田径, 2004

(01)

[4] 赵广银. 立定跳远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J]. 中国学校体

育, 2001(04)

[5] 龙锦,崔雷海. 立定跳远十种专门练习[J]. 田径,2001

(05)

[6] 胡志生.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J]. 中国学校体育,2002

第3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究制定关于2002年颁发了新的《标准》,新《标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了更深入地贯彻落实新《标准》,汉职院12级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等几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测试,测试出适合学生自己的体质健康标准,使学校也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教学。1.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汉职院12级大学生参加测试1460人,其中男生392人,女生1068人。1.2 研究方法: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2.测试结果分析2.1 学院体育教研室对12级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实心球、800米(女)、1000米(男)几个指标的测试,身高体重指标之需用来反映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及营养状况水平、肺活量主要是反映学生肺通气功能,同时也能反映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立定跳远主要是反映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实心球主要是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的水平;800米跑和1000米跑主要是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2.2 汉职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总体分析

汉职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优秀占6%,良好占30%,及格占52%,及格率达86%,表明学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处于及格水平以上。但主要集中在60-75分这一较低等级上,学院学生总体水平与教育部规定的优秀标准尚有一定差距,12级男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基本相同。

表1:12级学生总体分性别的各测试项目等级的人数比例统计表:

2.3 学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指标分析

汉职院12级大学生在身高体重指标上的得分率都在90%以上,表明汉职院12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男生身高最值为C1830/1630cm),体重最值为(80.0/49.76kg),女生身高最值为(170.0/153cm),体重最值为(63/43kg),两级分化严重,个体差异较大,立定跳远测试指标的得分率在70%左右,表明学院12级大学生在这两项测试中成绩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肺活量测试指标得分率都在60%左右,是汉职院12级大学生体质的弱势项目。2.4 学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

①学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参加测试的学生整体状况尚处于及格水平,虽然部分系的学生平均分数达到了良好,但分数并不高。②学院12级大学生在身高/体重指标平均得分率较好,说明12级大学生整体外部形态发育良好。③学院12级大学生在立定跳远,实心球项目上测试成绩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上、下肢力量总体上相对较弱。④学院12级大学生肺活量和800米(1000米)两个测试指标得分率过低,直接影响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能否及格,这反映出12级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和呼吸系统水平低下,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3.建议:根据以上的结果分析,为了能更好的增强和改善汉职院1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出如下建议。3.1 彻底贯彻《标准》是首要任务

第4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学校教育

怎样教正确、讲明白呢?就一节课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之听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教正确、讲明白的教学目标,并非轻而易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技术动作的结构机理,能完成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

一、熟悉教材

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邻年级同类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个学段同类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握教材的纵横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教者安排教学进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准确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实行宏观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安排一切课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重点突出难度度适当,讲授内容也容易贴切得体。例如,二年级一节跳远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1)复习跳单、双圈练习;(2)教学跳远的落地方法;(3)教学全程技术(三至五步助跑);(4)在一区域内踏跳。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说明教师熟悉二年级跳远教材内容和要求,同时明确二年级的跳远教材是由一年级立定跳远(落地技术)和跳单、双圈(单跳双落技术)演而成的。教师的教学意图也很明确,通过 二年级跳远教学,形成急行跳远技术的基本雏型,为顺利地过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区内踏跳(三年级教学内容),铺平了道路,同时为小学阶段学习和提高跳远技术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随着性别和发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忆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 。而快速增长阶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说明在一定年龄或年龄阶段 ,身体素质增长较快或者成绩提高较快,上升幅度较大。通过调查,在13岁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快和反应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技巧、游戏等等,以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与其相关的运动能力。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共同的特征,还要掌握这班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性和实际水平,采取最佳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三、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说明动作名称、方法、过程、要领、要求,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钻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课的关键一环。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教材,课型、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科学地灵活安排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生理反应、情绪变化,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采取措施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第5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我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中田径的教学内容之一《蹲踞式跳远》,很高兴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本次教学我将围绕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展开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以恰到好处的教法、学法及组织形式为教学主线,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蹲距式跳远的技术,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跳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且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是现代奥林匹克田径运动中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蹲踞式跳远在《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中初中田径教学内容跳跃部分中占三分之一的内容。教学要求是掌握基本技术,体验从事跳跃活动的乐趣饿,发展跳跃能力,培养自练、自测、自评的能力。跳远对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巧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身体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具有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与超越等心理特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立定跳远。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师用书74页)

(1)知识目标: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与训练方法。

(2)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的技能,安全进行训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不怕挫折的精神和较强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要点

(《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教师用书81页)

蹲踞式跳远的技术要点是助跑快速、步点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稳,落地安全。

个人认为教学难点是助跑和起跳的结合。

六、教法与学法

本次课在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上通过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合理渗透,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主动学习、掌握技能,勇于实践,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拼搏进取、感受成功的平台。

教法:

1、 示范、讲解。

2、 观看继续课件视频。

3、 统一纠正错误、个别纠正错误结合。

4、 表扬、鼓励。

5、 组织学生互相发现错误,互相提醒改正。

6、 讲、练结合。

7、 小比赛。

学法:

1、 模仿练习。

2、 重复练习。

3、 纠正错误动作。

4、 互相纠正错误动作。

5、 以赛代练。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阶段。

讲解、示范蹲踞式跳远动作方法:助跑速度快,节奏稳定,踏板前达到最快速度;起跳脚上板快,两臂和两腿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蹬伸起跳快。腾空中蹲踞平稳好,落地时两腿前伸,落入沙坑屈膝缓冲,安全落地。

动作要点:助跑快速、步点 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衡,落地安全。

(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与提高阶段。

观看蹲踞式跳远(课件)

(三)学生模仿练习。

(四)统一纠正普遍错误。

(五)重复练习,个别纠正错误。

(六)重复练习,学生互相纠错。

(七)教学小比赛。

八、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扩展:

1、(新课)跳远项目的特点: 跳远是指通过起动,经过一段距离的助跑,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进行起跳、腾空,并在空中做出一定的技术动作,双足落在沙坑里,比远度的跳跃运动。

2、(新课)跳远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动作过程连续完成的。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这四个动作过程是统一的整体,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3、(复习课)跳远技术动作的演变:跳远技术的改进,主要是起跳后空中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发展。1890年以前,采用的是原始的蹲踞式跳远,即起跳后立即团身,并自然向前伸小腿落地。1895年~1935年采用蹲踞式和半蹲挺身式跳远。1935年~1960年,挺身式跳远日趋完善,并出现了走步式跳远。目前,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基本采用更加完美的走步式跳远,女子高水平选手多数采用挺身式或走步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均来自美国,前者是鲍威尔,后者是卡尔.刘易斯。

4、(复习课)跳远记录:

男子跳远全国纪录劳剑峰在1997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8.40米,女子跳远全国纪录是姚伟丽在1993年创造的,成绩是7.03米。

男子跳远的世界记录保持者为美国籍的迈克·鲍威尔於1991年8月30日在东京所创下的8.95米,女子跳远的世界记录保持者女子奇斯蒂娅科娃跳远 7.52 1988.06.11 。

5、(复习课)了解跳远的规则

跳远场地和器械 :用于跳远助跑的跑道,宽度为1.22~1.25米,长度不得短于40米。起跳板应为长方形,长为1.21~1.22米,宽度为20厘米,厚度为10厘米。一般是木料制作。起跳板靠近沙坑落地区一端的边缘为起跳限制线。比赛时,如果运动员脚部在起跳中踩过起跳线即为犯规,成绩无效。落地区是跳远起跳腾空后的落地区域,一般为填满松软沙子的沙坑。沙坑的最小宽度为2.75米,沙坑的远端与起跳板的距离不得短于lO米。

6. (复习课)跳远技术评论看点

(1)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主要看以下几点:

A. 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是否紧密、协调,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

B. 起跳的速度和幅度,及上板的准确度。 C. 应有适宜的腾起角度和踏板的制动力较小。

(2)运动员腾空技术主要看以下几点:

A. 无论是何种腾空技术动作,都必须能够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在落地前能够做到高抬大腿、前伸小腿。

B. 腾空阶段必须保持抬头挺胸姿态。正确完成空中技术动作。

C. 挺身式必须挺胸展髋,使髋部前移,不能挺腹。走步式交换步的动作要在身体重心下方,两大腿进行剪绞交换,

九、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3、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表扬、鼓励为主。

十、预计教学目标

第一节课7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第二节课9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到第六节课60%能熟练的掌握,并能优美的完成动作。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第6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摘 要 表象训练是一种运动心理训练的方法。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表象训练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而且能加快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本文对挺身式跳远教学中所运用的“表象训练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挺身式跳远 表象训练法 教学

表象训练法是运动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动作表象,反复想象,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表象训练法能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和巩固,为实际练习打下基础。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中,如果运动表象不够清晰,就不能够正确完成动作。挺身式跳远动作技术复杂,需要在时间、空间、节奏等诸方面的协调配合,更是需要具有准确的运动表象。然而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尽管教师花了大量的精力,还常常出现一部分学生掌握技术较慢,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由于学生经常进行运动思考,所以能较好地记住动作形象。将表象训练的原理有效地应用于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能使学生尽快地准确掌握动作技术及能使学生在规定学时内较好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表象训练法”应该做到师生配合默契,强化完整技术动作的想象练习

(一)师生配合默契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讲明这种思维法的产生机理、特点、作用,让学生知道这是运动训练中常用的方法,使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积极配合实验。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将想象训练与实践结合。

(二)示范动作要正确

挺身式跳远教学给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离不开讲解、示范,因此教师示范动作往往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学生最初接受动作时一般要通过形象思维和想象练习的结合,才能达到对新动作的认知。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以及专业能力的训练。

(三)强化完整技术动作的想象练习

挺身式跳远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其特征、节奏只有完整动作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进行完整挺身式跳远练习时,要对需要改进的技术环节和动作重点、难点加以特别提示,提高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使部分技术环节和动作表象不断得到加强。

(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反馈

掌握动作概念是学习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心理表象训练,使动作表象在大脑中反复进行,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记忆,加快学生对挺身式跳远技术的理解与掌握,使学习与智能开发紧密结合,达到自身动作协调统一,加速了动作形成的分化和信息的反馈,利于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容易掌握动作要点、难点。例如,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开始,学生的动作不协调,可以通过一些协调性训练特别是与挺身式跳远动作相似的协调性练习,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二、表象训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积极性

表象训练法“自练――导学――实践运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练习者在头脑中反复演练动作的过程中,其相应的肌肉群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变化,这对于加快学习和掌握动作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可以在自觉自练阶段里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探索,避免教师的“满堂灌”,从而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包括动口、动脑、动心、动手)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思维是与直接感知的动作相联系的,离开了动作就不可能有思维。在挺身式跳远教学的全过程中思维起着巨大作用。每次表象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只有处于积极状态,才能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提高动作质量。表象训练的教学原则是先想后练,练后再想,想练结合。因此,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始终是思维与动作相互作用,学生在能动的发挥体育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认识获得体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我练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表象训练法能有效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练习”中,使学生在技术练习之前就对动作概念有较充分的理解,这样就缩小了感知觉与实际练习的差距,使学生对自己所做动作效果的评价更为具体。当对练习效果达到满意时,学生便会产生极大兴奋,从而增强对技术动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表象训练应用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与此同时引起神经肌肉的系统的相应变化。因此,表象训练必须在形成准确运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运动表象的形成,首先要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而建立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形象,必须有足够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常规教学模式在示范、讲解后,没有对技术动作加以强化,而后马上练习,这样对形成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图像是不利的。采用表象训练结合常规教学,在示范、讲解后,运用表象训练对刚刚建立的挺身式跳远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反复描述,使正确动作技术得到强化,加深挺身式跳远技术在大脑中的烙印,有利于技术的形成。使学生在实际练习当中有的放矢,结合自己的技术动作和头脑中的动作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技术,有效地提高练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中,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由于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感责任重大,所以必须加倍努力地进行学习。勤奋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人兴趣的过程。

2.科学组合教材,教法多样,形式多变。要让学生感到新颖,引起学生的兴奋,产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正确评定学生成绩,激发、培养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作出表扬和鼓励,是一种良性刺激的强化方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取得成绩和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以此激发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但评价要公正、客观、及时,对一些消极情绪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善意地指出,使学生看到成绩,找出差距,继续努力。

4.运用竞赛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因素,在教学中运用竞赛和游戏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如在练习立定跳远前,可让学生考虑起跳时上肢应该如何做才能有利于起跳动作的完成、才能跳得更远,摆臂速度和跳远成绩的关系等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比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二、张扬个性,发挥学生锻炼的主动性

体育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这已是一个共识。这其中,如何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研究得比较广泛深入的课题。现代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这里,培养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因而,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力得到培养,是关键之关键。现代教学论也给予了体育教学一个新的概念,教学正从强调学生行为的服从性、划一性转向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等等方面上来。因此,我们要给予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去活泼地学习、思索、创新。笔者任初二年级体育时,曾遇到这么一位学生,立定跳远时,教师布置学生自己练习,这位学生跳一次后,在着地点做了一个记号,接下去跳过这个记号,高于前次远度,划一个记号,十次为一组。他一个人练了许久,我观察到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讲: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每一次都想跳过记号,每一次都争取进步,越跳越有劲,就越跳越远了。我想,学生这样做,正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鼓励”、“自我创造”。学生自己探索出练习方法,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使自己得以进步,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对这位学生,我面向全班同学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让全班同学用这种方法练习立定跳远。结果,他们练得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过,这正是促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途径。

三、科学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要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第8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策

1.研究的目的

2011年平阳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数据上报工作已于2012年1月15日结束。平阳县已上报数据的学校总数达到120所,学生数达到93191人,其中初中七年级学生数为7493人,城镇学生为3286人,农村学生为4207人,共有学校数44所初中,全部参加测试,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参与率100%。《标准》的实施是为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摒弃传统的陈旧的“健康”观念,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质健康的新理念,认识身体成分、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是影响人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应在遗传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后天获得性的控制;有利于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健康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全面改革,转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和教师上好体育课,全面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标准》,我对平阳县2011年七年级实施《标准》工作做一个简单回顾,使之《标准》实施工作不断完善。本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县初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结果和分析:

2.1台阶试验、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标准》实施以来,已有学者对台阶试验反映学生的心血管机能提出质疑。王健、邓树勋[3]认为:台阶试验指数评价心血管功能具有“高误差和低相关”的现象;不能有效反映以最大摄氧量、最大心输出量为代表的心脏功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与耐力跑成绩的相关性普遍较低且有较大范围的差异等。刘定一等[4]认为:台阶试验是在实验室检测心功能的一种手段,而城区作为大面积的检测手段,其可行性差、太费时,不便于大面积检测和操作;且不同个体,由于体重不同,上下台阶的负荷不同,导致体重大者做功大,心脏负荷大,体重小者做功小,心脏负荷小。这几年我县初中各学校都采用1000m跑(男)/800m跑(女)作为耐力类项目,从耐久类项目中不及格率为城市1000m跑16.31%、农村1000m跑18.36%,城市800m跑8.16%、农村800m9.11%;男生明显差于女生,这与男女生生长发育有关。受测的学生是七年级,刚刚从小学到初中过度阶段,耐久类不合格率较高,主要是初中体育教师不重视耐久类项目的训练,大部分教师没有搞清小学生耐力类项目测试的400m,七年级学生测试项目为1000m和800m,从400m一下增加到800m、1000m跑,学生没有适应,教师也没有适应,这是七年级体育教师应重点加强1000m和800m的训练,在七年级入学第一学期,上体育课中一部分时间,重点加强从400m逐渐过渡到1000m或800m,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学生1000m或800m不合格率肯定会有明显的下降,达到93%以上合格率。

2.2立定跳远、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从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中选测一项。

在测试《标准》中,2011年平阳初中七年级学生不及格率:城市立定跳远男生11.57%、农村立定跳远男生9.09%,城市立定跳远女生3.22%、农村立定跳远女生3.6%;说明在测试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只测立定跳远一项,没有根据这类项目中的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选测一项,而是直接测试立定跳远和50米,应这两项比较好操作,方便快捷,说明我们体育教师的惰性。

2.3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掷实心球、握力

坐位体前屈,主要是反映学生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握力体重指数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仰卧起坐测试腹肌耐力。柔韧、力量、耐力都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来作为测试一个指标,从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中选测一项。从测试的几项数据看,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测试较为正常,这与测试要求有直接的关系,由于这两项测试如按照《标准》要求,可能测试的成绩可能会有所下降。

3.建议

贯彻《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内容,要提高对《标准》的认识,充分发挥《标准》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个人提出几点建议,分述如下:

3.1领导重视、加强《标准》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标准》实施落实。应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有政教处、教务处、体育组,各自分工。共同实施《标准》,学校实施《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应以《标准》领导小组的名义向学生广泛宣传实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学校每年应对贯彻《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公示,形成制度,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成绩和所取得的经验。

3.2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改善体育设施

贯彻实施《标准》工作其主要任务由体育教师承担,工作量较大,领导小组应重视及全面关心体育教师,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积极地给体育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学校应尽力改善目前体育教学设施落后的状况。领现在实行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国家又实施免收学、杂费。学校根本一定公共经费的比例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编委会编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9篇:体育立定跳远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急行跳远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尝试 效果

急行跳远是田径运动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环节组成,由学生沿直线助跑,在起跳板前沿后用单足起跳、经腾空阶段,然后用双足在沙坑内落地的一种教学活动。在高中阶段,许多老教师和一些中青年教师在开展急行跳远教学时,都会根据学校、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分别给自己的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也会采用各自的经验、方法、手段与措施来突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场面,纷纷展示出独自的风格,也分别取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将自己在急行跳远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有益尝试所取得的点滴成果和经验,予以总结,愿能为同行们提供一点教学参考资料。

1.急行跳远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急行跳远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教材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学的课型、知识的难易、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老师们在急行跳远教学时,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往往是不尽相同。在体育课中,每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只要重点抓得准、难点抓得对,就掌握了本节课的核心,这样,教学就会有步骤、有科学地进行。因此,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词典里,所谓重点,是指同类事物中的重要的或主要的;力学名词指杠杆承受重量的一点。难点是指问题难以解决之处。在体育教学中,重点是指一个完整技术中的某一个主要环节或核心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在急行跳远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的基本特性,有助于避免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笔者将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环节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动作技术与技能学习中,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环节,即教学的障碍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一定要随着课的进行,不断地、及时地发现问题,想方设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有助于克服确定教学难点中的盲目性和固定性,避免给教学带来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为此,笔者在急行跳远教学过程,特把腾空技术环节确定为教学难点。经过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效果很好。

2.急行跳远教学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有益尝试

2.1 急行跳远教学突出重点的尝试。

2.1.1 急行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结合是教学重点环节。助跑是为了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和作好起跳的准备,为快速有力地起跳创造条件,它对跳远起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试跳的成败。起跳则是衔接助跑和腾空的关键。

实验1:

(1)教师原地利用单足在起跳板上向沙坑方向用力试跳两遍;然后,向后退3-4米,再进行助跑与起跳结合用力向沙坑跳两遍。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

(3)教师提问:同学们好!这两次不同助跑距离的试跳演示,说明了什么道理?

(4)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原地起跳不远;老师,助跑3-4米跳远的成绩好;……”

(5)教师小结:助跑结合起跳比原地起跳成绩好。这是由于助跑跳远有初速度;助跑跳远在起跳时有一只单脚下压的动作起跳后水平方向减速,但是助跑有初速度,再加上单脚下压增加了空中伸展的时间,这样,脚踏板起跳更有力。然而,原地起跳则相反。所以,助跑的速度越快,起跳的力量大,跳远的成绩就越理想。

2.1.2 起跳是衔接助跑和腾空的关键,光靠助跑快,踏板有力,但起跳的方向,用力的支点和起跳的腾空角度不合理,便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急行跳远的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

实验2:

(1)利用乒乓球在起跳板上作高度约1米处自由垂直下落到起跳板上试验两次;再将乒乓球从起跳板上高度约1米处要手用力垂直向下击打在起跳板上两次。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

(3)老师提问:这两次用乒乓球在同等高度和不同速度击打起跳板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4)学生自由回答:“乒乓球自由下落到起跳板弹起的球不高;要手垂直用力击球到起跳板上弹起来的球高;……”

(5)教师小结:实验说明了起跳脚在起跳板上作用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跳远的成绩就会越远。同时,试验说明我们起跳脚踏板的作用力是垂直时,人体反弹的方向基本也是垂直向上。所以,急行跳远踏板起跳脚作用力的支撑点和腾空方向选择很重要。否则,起跳力量再大,但起跳角度不合理,练习急行跳远时,成绩就不会理想。

2.2 急行跳远突破难点的有益尝试。

2.2.1 急行跳远的腾空技术环节是教学难点。腾空是从起跳离开地面开始一直到落地为止的空中运动过程,学生在初学时,一定难以理解和掌握腾空展体与收腹动作技术;同时,很难建立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学生心理自然会产生恐惧和自信不足。显然,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1:

(1)教学以挺身式为例。教师利用自制的竹条作弓箭背;然后,运用橡皮筋当弓箭的弦;再把竹条捆绑拉成简易的弓箭模型。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竹子当箭,采用同一角度拉弓射箭深度不同(大小)的实验,要求从起跳板向沙坑方向分别试验两次深度不同的拉弓射箭实验。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两次深度不同的拉弓射箭试验。

(3)老师提问:这两次拉弓箭深度和幅度大小,对射出的箭远度有什么区别?

(4)学生观看实验结果后都说:“不一样”。

(5)老师小结:实验说明了我们在练习挺身式跳远时,掌握合理的腾空展体与收腹动作技术,能更好地锻炼身体,也会创造自己更佳的跳远成绩。在此,同学们要记住:“在空中做挺身展体与收腹动作技术练习,动作要像实验中拉弓箭的深度与幅度中最合理的实验例子,才能获得快速的收腹力量。这样,腾空环节就有更长的第二腾空时间,使身体在空中向前飞行时间长,从而,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

2.2.2 急行跳远腾空的角度大小,影响跳远的教学效果。

实验2:

(1)教师利用自制的竹制吸水筒,吸满水后,分别以三个不同水平角度,用同样力量从起跳板上向沙坑方向射出水的飞行轨迹实验。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与思考。

(3)老师向学生提问:这三次不同水平角度射水实验,哪一次角度实验射出的水飞行轨迹远?

(4)学生自由回答:“第二次,第三次……”

(5)老师小结:这三次不同的角度用同样的力量射出的水飞行轨迹明显不一样。说明第二次选择合理(45°-55°)的射水角度,射出的水飞行轨迹最远。因此,实验证明了人体在进行急行跳远时,掌握合理(45°-55°)的腾空跳远角度,练习与锻炼的成绩才会更好。

3.急行跳远教学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尝试结果

急行跳远教学深受高中生喜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个别差异和运动能力,笔者大胆地运用简单易制的教具组织教学,能有针对性地突出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急行跳远教学活动过程,清晰的理解和有效的掌握急行跳远的重点与难点动作技术环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固定性教学,达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因此,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得到科学地锻炼,也让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享受到物理力学知识与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健康与快乐。总之,教学合理地运用乒乓球、竹制的吸水筒、橡皮筋和竹制的弓箭等教具进行教学实验,能有效地突出急行跳远的教学重点,也高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教学建议与要求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何,将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兴衰。梁启超说:“少年智则祖国智,少年强则祖国强。”今天,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自然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在高中阶段,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备好课,上好课,做到每课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课课向45分钟要质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肩负重担,任重而道远。愿我们每一位平凡的体育教师,都应该不辜负社会和家长对我们的重托,自觉地、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晓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新师德规范的解读与践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