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

第1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为切实做好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我局成立以池健局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共同抓。我局多次召开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明确到站到人,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突出重点,严格执法,深化专项整治

1.农产品质量安全。元旦和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两节”期间农产品购销量大,消费旺盛,是风险集中、问题易发多发的敏感时期。“两节”正值冬季,本地出产的农产品种类较少,以西兰花和草莓为主,还有一些大棚蔬菜。为加强“两节”期间农产品监管,采取各种措施,一是加大检查力度,我科室共出动7次,共21人次,检查大田街道、杜桥镇、小芝镇、涌泉镇、汛桥镇和邵家渡街道生产主体33户次,二是加大宣传培训,组织了草莓质量安全培训和追溯体系培训这2次培训,共计培训254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58份,三是加大抽检力度,共抽检草莓、西兰花和蔬菜42批次样品,已出结果的样品,合格率100%。

2.农机安全作业。

3.畜牧业安全。积极开展生猪屠宰和检疫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经检测,两节期间上市猪肉检疫合格率,检出病猪、病害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积极组织开展 “瘦肉精”、兽药饲料综合治理、生猪屠宰扫雷、生鲜乳、生猪屠宰扫雷行动、外来生猪调运和屠宰“严查严管严打”等系列专项行动,确保流入市场的畜禽产品的安全;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更换原先的处理设备,加强了消毒池、清洗、监控等设施的投入,同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相关收集、处理和保险联动机制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监管等工作到位。截止目前,我市养殖环节共收集处理病死猪5.54万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消防安全。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两节”期间对局机关办公楼、局属出租房的消防安全进行排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和标牌标识,配足配齐必要的消防设备。同时加强各类库房的安全检查,开展了建筑物和附属设施、防雷等安全管理专项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第2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消除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工作目标

实现全局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通过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开展。大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农业生产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广泛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常识,1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栏、板报、印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深入镇、村、组,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安全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等载体组织干部职工。扎实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操作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鼠药安全使用常识、沼气安全使用事项以及安全生产常识,不断警示和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认真实施《拖拉机登记及年度安全技术检验技术规范》监管对象向未登记农田作业拖拉机拓展;加强农资市场整顿,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农资经营单位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资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制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以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等品种为重点,加强日常检查,突出专项整治;配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违法行为,以及掺杂高毒农药、禁用化学投入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农资投诉举报体系,利用12316三农热线服务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以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和无牌无证作业拖拉机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加强档案管理,严格把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关、安全检验关、培训关和考试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做好已认定基地的生产控害,建好基地档案、严把生产控害关,实施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以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大农村沼气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要坚持以沼气国债项目实施为重点,每个项目村要确定一名技术员,指导群众安全规范使用沼气,督促镇、村对全县的沼气使用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漏洞,及时整改,及时维修,确保沼气安全使用。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

摸清家底、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各股站室要对本单位安全监管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和安全检查等制度建设;加快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切实减少因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开展,要进一步抓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扩面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完善区域性检测体系,农业基地、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置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健全检测室管理制度。

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安全生产组织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积极探索在重点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安全管理组织和安全员制度。组织安全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安全执法水平。

四、进度安排

各股站室要结合实际,局“安全生产年”活动贯穿于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之中。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主要工作要在11月底以前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结合工作实际,一准备部署阶段。按照市、县《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二深入实施阶段。各股站室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认真组织检查评估和开展回头看工作,三整改提高阶段。各股站室要在深入实施、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总结好的做法、推广典型经验,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撰写上报总结报告,四总结督查阶段。按照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归纳、全面总结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情况。探索农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各股站室要高度重视,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3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我镇根据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及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对全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人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的通知》(川农业函[20xx]406号)文件等精神,镇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确保农产品安全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现将我镇20xx年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接到上级文件后,镇党委、政府及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镇农产品安全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把培训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内容,动员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农产品安全工作综合素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能够坚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工作事务多么繁忙,总是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辅导,充分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并经常同班子成员一道研究课题、理顺工作思路、探寻学习方法,联系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学习内容,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尤其是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单位、农产品生产、营销人员等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重点。

二、组织严密,计划科学

为使今年培训工作做好、做细、做严、做出成绩,进一步加强高坪镇农产品安全工作监管力度,加大农产品安全工作宣传、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适应广汉市农产品安全工作的需要,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及相关人员对农产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培训目的、要求及实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并按照“严密组织、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认识,仔细分工、充分准备,结合实际、讲究实效”的工作思路,培训手段以集中授课与观看专题片相结合等,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动员充分,授课仔细

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我镇召开了全员农产品安全培训动员大会,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所有人员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安排好具体培训时间和人员。并将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成绩列入年度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使大家能经常想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在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制度的同时,镇领导着眼于实际,邀请卫生、工商、畜牧农业等相关部门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业务精干的授课队伍为参训人员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各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做到了给别人讲的自己得先懂、先会、先精,确保了年度培训的效果。通过培训,参训人员的农产品安全知识得到了切实提高,为我镇开展好农产品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方式多样,注重实效

各单位在农产品安全培训注重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与农产品安全宣传工作相结合,在培训时开展宣传,在宣传中精选培训要点;二是抓好业务知识学习与农产品安全知识学习相结合;三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食品安全工作相结合,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

第4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加强要素创新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结构调整。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推进原始创新、引进再创新、集成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继续搞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切实搞好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筛选;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力度,搞好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和技术对接。二是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大企业管理力度,实现节本增效,以拓展利润空间:倡导加强行业管理,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恶性竞争问题,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三是加大人才素质创新力度。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现代管理水平;加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职工的在职培训和职业技术开发力度,提高其操作技能。通过加大要素创新力度,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由原来的以损耗资源能源劳动力资源为主转向以要素创新为主的发展轨道。

第二,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型行业,促进农产品加工结构调整。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行业为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新能源就是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新材料促进产业发展的新的特殊材料,新产业就是由新技术产业化而形成的新兴行业。对农产品加工业而言,新能源就是要突出搞好生物质能源,特别是液态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新材料就是用普通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海南的椰果集团用生物技术能够从椰子汁中制成人造皮肤和用于航天的材料等新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同样可以从农产品中提取出其他特殊材料;新产业就是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应用所形成的新兴农产品加工产业。要十分注重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促进农产品加工平衡式、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通过对副产物的三大利用,以利于三大安全,即食品化利用可增加食物总量,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能源化利用可增加能源总量,有利于促进能源安全;资源化利用可减少三废排放,有利于促进生态安全。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新兴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从而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

第三,注重集群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结构调整。加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建设力度,引导以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为核心,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产学研一体化式集群;加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加工园区、开发区和小城镇集中,从农产品加工的企业集中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发展,并为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加大东西合作力度,引导东部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在促进区域发展中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更大范围上的集群发展。通过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式发展,改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布局结构。

第5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一、强化源头管理,集中抓好农机总检审验

为了认真贯彻市农机局"津农机监(xx)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度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总检及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召开了汉沽区xx年度农机总检审验动员会议,明确了任务、要求、措施,下达了xx年度农机总检审验指标,成立了总检审验领导小组及总检审验办公室。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目标到镇(协会),任务到人,采取集中审验,镇站配合的办法,抽调专人,深入镇、村,走进农机户,到田间地头、施工场地为农机户审验服务;在3月15日召开了"xx区xx年度农机总检审验现场会",并下发了农机简报,对今年的总检审验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另外在区政府行政执法大厅设立了农机服务台,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截至8月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截至8月已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今年共年审拖拉机942台,占年度审验计划113.5%;驾驶员安全教育979人,占年度审验计划的131.6%。

二、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平安农机监理"

根据市农机局"津农机监[xx]10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农机监理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评议内容、具体措施和评议时间步骤。在行风评议中,按照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提高监理人员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的,通过认真自查自评,找出差距,认清不足,并针对问题,深刻反思,突出重点,在依法政和依规办事、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队伍综合素质、作风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整改阶段,区中心下发了"知荣辱,树新风,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农机监理"的农机简报,促进了个人评议,单位整改,建章建制。区已建立和完善了以服务承诺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行风评议制度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行风评议,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促进我区农机监理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机监理系统行风建设和监督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切实做到"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办事、廉洁高效"。

三、狠抓"专项治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今年我区农机监理工作紧紧抓住农机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围绕全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各项措施,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依法行政,全面规范农机监理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认真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年审工作,提高检审率和检审质量,切实加强田检路查,排查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至目前为止,共检查运输拖拉机1165台次,纠正违章632人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书)641份,全区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年未发生农机责任事故和死亡事故。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提高对"专项治理"的认识

按照市农机局津农机监﹝xx﹞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专项治理工作做出了详尽安排部署,狠抓落实,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宣传到家喻户晓,排查农机安全隐患,有步骤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区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使遵章守法成为农民机手的自觉行动,确保"专项治理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区农机监理科与各镇农机管理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全年农机监理工作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在农机总检期间,各镇和区协会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共641份,从而实现了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不减,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不退,真正做到了农机安全工作长年抓。

(三)、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拖拉机的检审率和检审质量

拖拉机的年检年审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通过检审使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为此,各地在检审中严格执法,强化质量。今年拖拉机年检年审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检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在检审工作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农机监理员下村到户,田间地头,并帮助机手做好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工作。

(四)、加强田检路查,确保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农机作业安全,各镇和区监理科积极主动深入田间、上路检查,纠正违章,打击"黑机非驾",检查一台,处理一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加强对场头机械的检查监督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械逐台检查,维修保养,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外,共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中国农机化报纸"980份和"学习手册"960份及"中国农机监理"杂志120的征订工作,并发了十三期农机简报(已上报市局监理处),从而农机各类事故得到全面控制,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保证了我区农机作业安全生产。

四、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市农机局监理处下达的"xx年度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和协会。同时,我科进行目标细化,分解到人,明确了责任,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罚。另外,还对xx区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向区政府上报了"xx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报告"和"xx区农机服务中心行政执法职权分解报告",并建立了农机行政执法错案追究责任制度、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和农机行风评议制度。还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对原农机监理档案进行认真清理,对拖拉机和驾驶员以及其他的文件和材料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

五、存在问题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农机监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监理服务组织不健全,镇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工资得不到保证,无有办公经费,难已开展工作;

第6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成立市农业局“三大”活动领导小组。姜正金副局长(主持工作)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属各单位(科、室)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生产办公室(产业信息科)。下分设四个行动小组:种植业安全组,由姜正金副局长负责,重点负责所联系的各单位及种植线的安全生产(含食品安全,下同)工作;综合安全组,由孔天安副局长负责,重点负责所联系的各单位及农贸城、种猪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养殖业安全组,由王裕明副局长负责,重点负责所联系的各单位及养殖线的安全生产(含食品安全,下同)工作;农机安全组,由徐德兴纪委书记负责,重点负责所联系的各单位及农机线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主要内容和范围重点

此次活动开展的范围是全局所有下属单位及托管企业;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情况;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情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情况;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情况;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组织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情况;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情况;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农产品生产主体标准化生产等。

此次活动的重点领域是:

1.农机安全。一是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人货混装问题;二是农机作业安全问题。具体由市农机管理总站负责。市农机管理总站要另行制订具体方案,加强监管,完善农机检查记录,营造农机安全生产环境。

2.食用农产品安全。重点排查蔬菜、食用菌等种植环节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生猪等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品和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具体按照《关于迅速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隐患突击排查整治活动的紧急通知》(江农〔2009〕180号)各单位分工负责。

3.农业项目在建工程安全。项目实施(牵头)单位要加强农业在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同项目工程建设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由各相应项目实施(牵头)单位负责。

4.局托管企业(市农贸城、市种猪场)安全工作。要加强对市农贸城及市种猪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确保托管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具体由局产业信息科负责。

5.各单位(科、室)内部安全问题。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剧毒化学品、消防等环节安全,具体由各单位负责。

6.市大丰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安全问题。加强原大丰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部的房屋、机械、设备等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具体由清算组负责。

三、时间安排与信息报送

整个活动为期一个月,从10月29日开始,至11月22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安全生产动员部署大宣教阶段(10月29日至11月5日)。各单位和企业要逐级发动,全面部署,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隐患大排查,并对大排查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对重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汇总,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各单位和企业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着重学习《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月活动的通知》(市委办〔2009〕196号)、《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江农〔2009〕55号)、《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江农〔2009〕58号)、《关于印发*市农业局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江农(〔2009〕80号)、等文件精神,于11月6日前向局安全办(设在产业信息科)报送书面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情况。

(二)排查整改阶段(11月7日至11月15日)。按照10月29日晚和11月6日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的要求,各单位和企业按照各自职责,继续开展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对能立即整改的隐患,立即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密切监控,确保不发生事故。于11月12日前向局安全办报送*市安全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3)、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表(附件4)。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16日至11月22日)。重点开展行动的“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行动向纵深发展。于11月19日前向局安全办报送*市安全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情况汇总表(附件3)、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汇总表(附件4),11月22日前向局安全办报送活动书面总结。

四、工作要求

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要按照“抓排查,改隐患,促安全”,立足“吸取教训,痛下决心,全面排查,彻底整治”的总体要求,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注重方法,务求实效。

第7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进一步转变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观念,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充分认识开展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推广使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安全性好的设施农业装备,提高设施农业装备安全运行技术整体水平,增强设施农业装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排查和治理设施农业装备安全隐患,杜绝较大以上设施农业装备事故发生。

二、整治内容

(一)整治设施农业装备违规生产、销售行为,整顿私自拼装、改装设施农业装备行为。

(二)根据质量投诉情况和安全生产实际,排查并重点整治大棚卷帘机、微耕机等事故频发装备、设施农业产业化园区等设施农业装备相对集中区域的安全隐患。

(三)整治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操作过程中的各类不规范行为。

三、整治措施

(一)开展普查登记,集中隐患治理。

各地农机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安监、工商、质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以大棚卷帘机和微耕机为重点,采取“全面登记、实地检验、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的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卷帘机、微耕机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设施农业装备管理台账(附表1),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书面告知,并建立隐患档案,加强监督、限期整改;对已发生事故的,要查清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各地要通过普查登记,使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常态化、制度化。

(二)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建立完善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师资队伍,熟练掌握设施农业装备安全技术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市将适期组织培训单位,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是积极组织编写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操作挂图、制作设施农业装备模型,采取开现场会、办培训班、媒体宣传等形式,向设施农业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组织、产业化园区及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使用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规程,引导农民使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装备。

三是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将设施农业装备操作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让广大农民和设施农业装备操作人员、农户、合作组织和园区管理人员更多地了解、掌握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

(三)完善保障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一是加大监管投入,争取同级财政的支持,保障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及专项整治活动所必需的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安全检验装备及安全检查交通工具,逐步提高监管能力。

二是改善设施农业装备整体结构。进一步加大设施农业装备报废更新财政扶持力度,推广使用安全可靠、先进适用、节能环保的机型,淘汰老旧、落后、拼装和事故频发的设施农业装备。

三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积极组织开展设施农业装备的推广鉴定、质量投诉和事故处理等工作,及时向生产企业反馈质量改进意见,督促生产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三包”水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四、整治步骤和阶段任务

各地要根据质量投诉情况和本地区安全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卷帘机、微耕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开展专项治理。

(一)方案制定阶段

研究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地整治方案应于年3月10日前报市农机安全稽查支队),建立专项整治组织领导机构和具体工作班子,明确整治目标、整治重点、方法步骤、工作措施,落实整治责任和工作经费。

(二)宣传发动阶段

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媒体、印发手册和一封信、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发送短信息、举办培训班、开展安全学习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知识和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内容,营造专项整治良好舆论氛围。

(三)整治实施阶段

根据设施农业装备的作业区域和时段特点,适时组织开展全面排查、登记、治理,引导和教育农民安全操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设施农业装备台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督查、验收和总结阶段

整治期间,市农委、市农机安全稽查支队将不定期组织对重点市、县及有关生产企业进行督查。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定期对辖区内农业设施装备安全生产及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和工作总结,并分别于年6月20日前和10月20日前向市农机安全稽查支队报送整治阶段性进展情况和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及《卷帘机及微耕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附表2)。

第8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形势分析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上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着重研究和部署下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

刚才,各有关部门回顾分析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安排,我完全赞同。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16.8万吨,较上年增长21.7%;油菜总产6.25万吨,较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23.4万亩,比去年增加2.54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蔬菜预计总产量16.4万吨,较上年增长3.1%;蚕茧产量1510吨,较上年增长7.4%。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4.24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1.78万吨,同比减少6%;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6月份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0.6%。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30.29%,劳务收入增长18%。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18%,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9%,平均工资水平为485.92元,同比增长6.2%。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1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9篇:农业生产安全工作总结范文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加速工业发展对于安徽省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农村工业水平的提升又是安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的分析,阐述了安徽省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安徽;农村工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03-03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以工业扩张、结构变动、产出增长、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特征的特殊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从不发达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目标追求。农村工业作为我国城乡分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工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关键。农村工业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形成的,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农村工业企业异军突起,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工业基础较差,农村工业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但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对于安徽省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 农村工业发展模式分析

我国农村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轻工业发展不足、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也就是依托农业原料和农村市场,供应当地农村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资加工业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农村企业的发展壮大,许多地区的农村企业在产业升级的促使下,开始脱离农业这一基础:一方面,一些企业依托城市经济,在城郊地区开办工厂,利用城市工业的剩余原材料生产一些市场短缺的工业品,或为城市大工业生产一些辅助配套产品;还有的企业,接收国际定单,进行贴牌加工,转向外向型的出口加工业发展模式。例如,苏南地区邻近上海,区域内又拥有苏州、无锡、常州等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其农村企业就是依托城市经济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转向采掘业,兴办起许多小煤矿、小铁矿,这种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储量,交通运输较为发达。

实际上,发展农村工业,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比较优势,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农产品加工业。因此,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应把发展重心放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坚持面向“三农”,围绕农产品加工来调整和提高安徽的农村工业水平。

2 安徽存在哪些农村工业

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借鉴了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发展模式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全部照搬,安徽农村工业具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安徽省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二元经济结构分化明显,农村工业企业基本都分布在城乡结合的地区,因此可以将安徽农村工业看成县级行政区及以下的工业。在此基础上,安徽农村工业主要包括4个方面: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的加工以及农村范围内的其他工业。

首先,安徽地处中部地区,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各地区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了水果、茶叶、中药材等10大主导产业,同时,皖北规模农产品种植和畜牧养殖业、皖南、皖西地区特色生态农业、江淮之间的高效农业等区域特色农业经济逐步兴起,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基础,进而形成了如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一系列农副产品加工业。其次,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安徽省具有多品种、高储量的矿物质资源。截至2011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形成了煤、铁、铜、硫、明矾石等五大优势矿产,同时,煤、铁等矿产的保有储量全国均名列前茅,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依附丰富的矿产资源,成立了恒源煤电、铜陵有色、马钢股份等大型上市公司。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了以采矿为主的自然资源开采业和采掘品加工业。再次,安徽县域范围内还存在着过去留下来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轻纺、服装、小型化工、传统机械制造等农村工业种类。

3 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现状

3.1 农村工业取得积极进展,但相比先进省份,水平依然较低。

安徽农村工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到很大发展,到2008年,农村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8.4万人,总产值达到53.02亿元。但是,与广东、福建等农村工业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表中可见,不论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还是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安徽省均不及农村工业发达的广东、福建等省的指标,同农村工业化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主要因为安徽省农村地区多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相对这些地区都比较落后,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村工业多以发达沿海城市为依托,发展比较迅速。而且,安徽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形成马太效应,导致农村工业发达的地区农村工业发展越迅速。

3.2 南北地区工业发展不协调

安徽工业化程度呈现出“南部地区发展迅速,北部地区行动迟缓”的特点。安徽北部地区多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基础较低,超过90%的工业强县集中在淮河以南的地区,尤其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皖江城市带市周边居多。由于南北工业基础的差异,造成了安徽省农村工业发展不协调。皖北地区的宿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和蚌埠等6个主要城市,虽然国土面积占了全省的三成,同时,拥有全省一半的人口资源,但经济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导致了工业发展严重落后。以2010年为例,皖北六个市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安徽省工业总产值的22%。其中,宿州市国土面积9781平方公里,人口651.66万人,芜湖市国土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5万人,但是宿州市的工业总产值676.92亿元,芜湖市的工业总产值2251.01亿元,宿州市工业总产值仅为芜湖市的30%。

3.3 农村工业集聚效应差,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

目前,安徽农村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依然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工业发展所需要的集聚效应,不利于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省聚集在产业园区内的乡镇企业数量仅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数的20%左右,依附在产业园区内的乡镇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只占全部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同时,由于安徽农村工业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因而不能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有效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矛盾。2009年,78个县(市)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2.3%,而全省工业化率为40%,全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2.1%。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3.4 农村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资源浪费依然存在

目前,安徽农村工业依然存在一些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传统粗放型加工业。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环保意识不足,使得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污染问题已然成为了安徽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同时,由于农村工业自身发展的缺陷,粗放型的产业结构使得企业不能从源头上有效的解决污染问题,造成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不足。

4 对策建议

4.1 利用安徽农业优势,发展特色农村工业

安徽以第一产业为主,具有十分明显的农业优势。许多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例如,皖北砀山的酥梨、亳州的中药材,为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今后安徽农村工业发展的重点,不仅能够发挥安徽农业的优势,同时,还可以拉动包装材料工业以及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供销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发挥安徽特色农村工业,还应发挥安徽省特殊的区位优势,依靠皖江城市示范区的建立,增强区域内特色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芜湖奇瑞、马鞍山钢铁、铜陵有色等企业产生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安徽农村工业的发展。

4.2 促进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协调发展

我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发展起来的农村工业,技术上相对落后,但机制却是先进的,而同一时期的城市工业,技术上相对先进,体制却是落后的,但是,安徽省城乡产业结构趋同,各自成体,未能形成相互协作、合理分工的城乡一体化工业体系。安徽省应改变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分割的局面,促进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融合发展,实现彼此的分工与协调发展。鼓励城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发挥农村地区的比较优势,将一些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部分分包给农村地区的企业完成,使农村中小企业同城市大工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

4.3 农村工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引进

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和高科技人才,而单纯的依靠农村劳动力的话,由于农村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不适应现代工业经济的要求,因此,应该鼓励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去,来实现安徽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安徽省是科教大省,拥有许多一流的大学,涉及到农学、工学、经济学、法学、等各个学科,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2012年,安徽省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27.59万人,政府应该鼓励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带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投身到农村工业的建设中去,这样既能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够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安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4.4 重视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首先,提高农村工业企业的环保意识。农村工业企业是农村工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农村工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只有企业自身发挥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切实解决农村工业污染的问题。各基层政府不仅要在农村地区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还要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其次,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对企业进行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杜绝粗放型、重污染的企业项目投入生产。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故意进行污染排放的企业予以严惩。再次,增加环保资金的投入。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工业解决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注 释:

①安徽统计年鉴(2009年)。

②福建统计年鉴(2009年)。

③广东统计年鉴(2009年)。

参考文献:

(1)王震。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0(6)。

(2)郭书田。对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89(02):20-23.

(3)刘平量。论中国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J]。求索,2003(4):8-12.

(4)张德元。安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三农研究中心[EB/OL],http://www。snzg。com。cn,2007-4-27.

(5)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