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第1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目的

创新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间接体现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要素。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既包括其内部环境,也包括其外部创新环境。外部环境是一切有利于促进大学科技园开展创新活动,并对大学科技园内部结构产生作用与影响的外在因素与条件,如大学科技园所在区域与创新行为相关的软、硬件因素,以及对待创新的态度、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创新环境,指的是对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创新行为发生影响的各种互动关系、价值规范以及情感态度的总和;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体,是在大学科技园各行为主体彼此之间、以及同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影响着园区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被全体成员所觉知和描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机构、运行体制机制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还会影响到大学科技园的内部人员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倾向。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吸引、集聚、优化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将各种创新资源要素予以合理配置,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显示出大学科技园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并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水平。

加强和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根本目的在于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示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关于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尚无统一认识。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可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导向去观察、分析,比较我国各大学科技园之间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度评价,以反映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状况。

随着“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探索的逐步深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我们设计出一套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测评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状况。通过测评,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科技园自身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际水平,从而发现自身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基础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立足于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实践认识。结合“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的调研需要,课题组分别对北大、清华、北航、北工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北邮、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农大、华北电力大学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大学科技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作为设计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设计所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指标的评价范围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涉及到大学科技园的内、外环境,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外环境因素。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研究,是顺应大学科技园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代表着对大学科技园的关注重心,从园区自身发展向园区与特定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转移、从单纯关注园区现有成就向兼顾可持续发展潜力转移的努力。因此,其最终评价指标不仅应体现园区发展的现况,还应体现出其发展潜力。这样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与单纯地对环境予以评价有明显的区别。

把握指标评价对象的环境特殊性

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研究,关注的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背景下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问题。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壮大,必然受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还因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和开放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而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加权设定上,必然体现出国家(区域)发展的特殊性。

区分指标评价对象的不同区域性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都与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环境是影响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对资源吸引力的强弱。比如,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明显与所处的区域有紧密的关联。因为,大学科技园具有强吸引力的区域环境对中小型企业的孵化、成长和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大学科技园对中小型企业吸引的重点既不同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那样在于对外资的吸引,也不同于传统产业那样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是侧重于对高水平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研发机构的集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良好环境。例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就是依托北京中关村这样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而发展迅猛。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创新环境是指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其中硬环境主要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物质环境与刚性的管理体制以及人员组成,软环境则是由大学科技园区的创新文化环境与弹性的企业管理文化和人文组织活动组成。从创新环境的内涵看,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客体。因此,设计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以保证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且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出大学科技园进行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规律性。因此,我们要考虑到尽可能从相关要素中选取最能体现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本质、企业孵化和创业等各项衡量指标,并且各指标要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指标设计的理论基础正确、指标设置的完备和指标评价方法的严密。总的来说,评价指标越系统、越具体,评价结论才能越全面、越科学。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指标设置需要少而精、突出重点,评价方法简便且易于操作、掌握和运用。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的评价,不仅是针对现实状况或结果展开,还应兼顾其发展潜力、资源要素的流动状况等,这是对其是否具有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反映,是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实质表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价值观、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仅用定量指标难以准确把握,因而在设计指标体

系时,应以定量指标为主,辅之以定性指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影响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定量的指标更能够客观、精确地说明问题,但有些因素是非常重要但又不能进行量化的,例如国家的政策法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文化等。

系统性原则

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的评价必须要有系统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的指标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创造价值的生产企业、产业,也包括为大学科技园服务的各种机构和法人机构。既包括大学科技园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包括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的潜在市场。既包括大学科技园内部条件、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也包括大学科技园区外部的条件、环境和资源等要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的评价应是全面和客观的。

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把优化创新环境作为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必要条件,优化环境仍是今后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增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投入,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大学科技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根据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实际,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结构和力量布局,形成一批高水平、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社会公益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加强大学科技园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园研究的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加大力度完善开放共享、绩效考评等机制和政策,尽快形成完整的科学数据和资料共享标准规范体系。

推进科技评价、奖励制度和科技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科技园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评价体系,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以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研究主要以市场实现为评价标准,基础性研究主要以国际学术水平和原创性贡献为评价标准,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冒尖、甘于寂寞的大学科技园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间接融资渠道

商业银行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顺利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顺利推进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必须从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人手,对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在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积极引入为大学科技园高技术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银行。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促进和扶持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发展方面,中小银行发挥着重要又独特的作用。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中小银行应由政府出资创立,并通过颁布专门立法,明确中小银行的功能、业务范围、审批权限等具体内容,特别是应界定中小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与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关系。

2,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使稀缺的资金资源流向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大学科技园内高成长、高回报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推行利率市场化,合理配置资金,使资金资源流向高成长的高技术企业,此外还可以把民间借贷市场纳入有组织的金融体系内,规范化的融资市场可为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来源。

3,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使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预测,测出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未来几年的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对无形资产特别是科研成果、专利等进行科学的评估,综合得出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评级,使银行能够正确地掌握大学科技园内高技术企业的贷款风险。

正确看待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位置

第2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连;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对策建议

1 科技创新环境的构成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环境是激励和约束创新主体行为、保障科技创新得以实现的网络系统,它涵盖了政策、机制、资源、中介服务、金融、社会文化环境等诸方面。从图1中可以看出。创新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产学研联盟。政府是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者,依据市场需求,政府为创新主体在科技资源、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融资、市场、中介服务、人文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营造适宜创新的科技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创新活动。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从我国各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看到,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创新和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日益明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已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 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及评价

“十五”以来。大连市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资源,强化创新基地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3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分别增长31.1%和35.5%;专利申请量达到710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29件,增长42.2%;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26.7亿元,增长55.5%。全市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投融资,还是在中介、市场及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和提升,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我们通过构建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科技资源、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支撑环境等4个方面25个具体指标,对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连市在总体得分上排在第8位的中等水平,但除科技投入排在第5位,较靠前外,其他子系统都在8名以后,尤其是以科技人才为主的科技资源排名较靠后,仅高于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4个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这与现实也是相符合的。这说明大连的科技资源虽然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优势,但与众多作为区域科教、文化中心的副省级省会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大连的总体科技产出能力排在第10位,从全国来看并不乐观。

应该说,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从纵向比较来看,有很大改善,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打下较好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在体制机制、政策、融资,还是在中介及社会服务、创新文化等方面,大连市创新环境仍有很大差距,尚需进一步优化。总的来说,大连市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二是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政策优惠度不够,且现有政策落实执行难:四是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多元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五是自主创新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六是科技中介服务水平较低,公共服务平台缺乏;七是创新文化环境尚需完善。

3 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思路及原则

3.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大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大连区域特色,紧密围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条主线,以创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为目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核心,以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科技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投融资、市场、中介服务、创新文化等环境的优化,努力把大连建设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环境最优的城市。

3.2指导原则

3.2.1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

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要以市场为主导,同时政府要全力推动。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确定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方向,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从制定政策、法规、制度、搭建平台等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3.2.2突出特色及与国际接轨相结合原则

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优化既要体现地区特色,又要考虑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中介服务及科技资源整合等方面,要突出大连特色。如大连是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就要在软件产业国际化方面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同时,在政策制定、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要与国际接轨,不能违背WTO的相关规则。

3.2.3以人为本与利益均等相结合原则

首先,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以激发人的最大创新能力及积极性为标准,并且时刻体现人文关怀。其次,人是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科技人才,便无所谓创新,因而要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环境,既要能引进和培育人才,也要用得好和留得住人才。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另外,创新环境面前要体现人人平等,环境优化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科研机构及不同创新主体都要实现利益均等。

3.2.4主体培育和开放集成相结合的原则

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要体现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同时也要体现开放性,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加大培育力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动力,努力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及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不断对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进行优化。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可以直接吸纳进来。也可以结合大连实际进行集成创新,形成有大连特色的区域创新环境。

3.2.5整体设计与稳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要进行整体设计,统筹考虑,同时,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应制定环境优化的目标、方向及措施,分阶段稳步实施。大连科技创新环境优化既要有整体的战略构想,又要有分层次推进策略,既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又要有近期工作打算,既要体现前瞻性,又要有现实可操作性。

4 优化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4.1推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提升综合科研实力

首先,整合研发资源,搭建公共研发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以市场为需求导向,面向自主创新主体,整合全市科技信息资源、实验室、仪器设备、科技人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科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大连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其次,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升科研开发能力。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合,建立由科研院所与相关企业共同组成的“院企联盟”或“研发联盟”,培育利益共同体,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进程,提升全市科研开发能力。此外,建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是要建立成果转化市场:二是建立健全相关中介组织,推动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

4.2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运行机制

首先,树立创新观念,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大连市的科技主管部门要加速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监督、评审、评奖等全过程改革,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推进科技资源实现合理配置。要简政放权,凡是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能做的事,就由它们去做,科技主管部门不应干涉。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同推进全市科技创新的展开。其次,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要努力把大连市企业培育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言,要加快改制进程,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和激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它们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限制,使中小企业享受到与大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给予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创新者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此外,建立自主创新运行机制。一是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造官产学研资服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对那些在科技创新中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三是建立创新引导机制。引导企业将政府扶植的研发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新产品、新项目贴息贷款等重点投入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项目中去。四是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分配机制。

4.3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

一是对现有科技政策进行梳理。在积极并严格执行国家以及大连市政府扶持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对大连市现有科技政策进行一次梳理。能用则用,能修订则修订,不能用的就废止。二是制定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大连实际情况,制定《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目前,应主要围绕支持和培育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促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再创新、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科技人才激励以及其他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大连市科技主管部门、财政、国税、地税、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对涉及多部门、综合胜的政策,加强协调,全力推动各项政策的全面实施。

4.4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的科技投入。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土地转换、税费免征等形式加大对科技的总投入,特别是加大对重要科研单位、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级试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投入。二是加大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一般来说。企业科技投入应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应更大。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而言,更要加大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三是促进银企对接,争取银行贷款。四是广开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快培育民间资本市场,引导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科技产业,要通过信用制度的建立,推动各金融机构逐步加大对科技的贷款,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融资服务的重点。要扶持有竞争力和成长性好、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具备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进入二、三板市场。五是建立并吸纳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通过政策的规范、制度的创新以及环境的改善,形成以融资市场建设为核心、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吸引海内外风险投资,鼓励海内外投资机构、跨国公司等各类投资主体在大连建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分支机构。建议成立大连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吸纳国内外创业投资公司,并提供投资交流信息。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一是,股权协议转让。二是,股份回购。三是,产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四是,管理层回购。五是,清盘。

4.5完善科技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

首先,加强科技市场体系建设。以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为基础,在大连市形成各类科技成果进行展示、交易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大连市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提升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使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其次,加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公正诚信、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大连市科技主管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监管技术市场的职能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市场监管工作,各级财政、税务、工商、审计、人事、公安、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建议组建大连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同时建立专利执法队伍,监督和维护大连市知识产权的交易行为和利益。再有,建议尝试组建科技市场管理委员会,加强科技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4.6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中介服务环境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环境。尽快建立起背靠政府,面向企业,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全市的技术支持、技术推广、技术贸易、信息服务、评估咨询、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网络和公共信息网络,实现中介机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逐步实现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二是提升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和水平。科技中介自身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形成和产业化。要大力培养骨干科技中介,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要在共同开发技术平台建设,服务设备购置、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介机构打造精品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大连市中介服务应走国际化道路,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要与国际服务标准相对接。组建各中介机构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中介机构急需的金融、信息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4.7强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首先。加大科技人才的培育力度,特别注重培育与培养领军式专业技术人才。着重加强对有团队组织能力、有良好学术风格、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大连市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领军式人才的培养。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战略眼光、适应大连市优势产业和大型项目发展建设需要的高层次领军式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和选拔各行业、各学科带头人才,加快年轻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尽快走上关键岗位。其次,面向国内外,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大连创业和发展。特别是引进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技术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此外,通过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为科技人才创业和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要吸取股权奖励、股份期权等长期有效激励和挽留人才的成功经验,形成有利于稳定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用人单位引进高级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成本核算。海外优秀人才来大连工作的医疗保险、配偶就业、未成年子女就学等问题优先予以妥善解决。鼓励和支持各类优秀人才创办企业、专利和技术入股,为他们提供购房、入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便利。

第3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现实需求;方向;途径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46-02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drive Strategy

WANG Nong ZHOU Li WANG Yue-hua YAN Li-jin WANG Qian

(Agro-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stitute,MOA,Tianjin 300191)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 strategic is a new problem faced in new period,combining the practice,focu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of the agro-environmental was analyzed,goals,direction and approach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 strategy;agricultural-environ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ality demand;direction;way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基于创新驱动战旅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1.1 农产品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凝聚人类劳动的重要产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农产品的安全,特别是是数量和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环境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科技创新的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效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成为必然要求。

1.2 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持

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常规支柱产业,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或者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科技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降低环境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推广、新设备研发、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变革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和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也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环保科技发展水平的飞跃,需要加快农业环保科技创新,抢占至高点。

1.3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创新为更多的环境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是农业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业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全球化来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农产品质量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涉及农业环境领域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伴随引起的次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提升农业生态保护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必将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2 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目标与方向

2.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

提高农业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提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缓解和解决环境与生态压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2.2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方向

随着人类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从人类保护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保护――人类中心主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也逐渐有意识地消减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农业产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活动,而赋予农业则有更多功能,在注重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在关注和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功能、抗灾减灾功能等,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置于环境保护的大范围,大致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领域引导型创新研究。从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以单一环境因子的研究向复合型多因子研究深化;从外源性环境影响向内外源环境影响深化;从早期的工业三废、化学投入品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从保护人类保护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向保护人类――生态中心转变的研究;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自身平衡、再造平衡到既要保护生态自身的安全,也要保护环境中的人类生存安全、健康安全的研究等。二是从边污染边生产到边生产边治理。从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角度来看: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共识,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道德、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等学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蓬勃发展,使人类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使用价值,从而从人类行为的规范上起到一定的自我约束。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可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实践。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到提高单位面积资源利用效率,从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到消除环境的不经济性,减少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失(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使用价值。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三是从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的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创新型技术的组装和实际应用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解决了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短缺、利用效能低下、农业环境污染频发等问题,从生态和技术角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系列实用技术推广的培训体系和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和设施,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产业链条驱动,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瓶颈。

3 基于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途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功能。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共同演进的产物,通过各学科门类集成创新和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从领域上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运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 以研究为先导的知识理论创新,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为依托,追求探索农业环境科技领域的未知领域,以理论创新为主要标志,旨在突破理论的束缚,为理论体系的创设创造构架。比如探索环境物质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物质元素在环境中的物化生理性状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异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研究、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研究等,探索农业环境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1]。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应以开放、协作为总基调,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突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和亮点,同时加强相关项目的建设,从研究体系上设计和配置项目,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2 以应用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解决产业重大需求和科技问题为导向技术应用创新,瞄准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功能,更加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功能,特别是以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环境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应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建立农业环境应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大和加快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强技术链条的集成,以自主创新为标志,通过一批试点示范建设,带动和辐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以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带动的环境技术应用、推广和传播体系。

3.3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为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由于农业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受到各界关注,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科技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农业环境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加强动态数据的监控和研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性预见,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带来农业环境科技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也促进提高管理执行力,使大量的农业环境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更加注重农业环境工作规律,更加注重农业环境科技的内涵开发和利用,实现农业环境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全链条式设计,加强农业环境领域各类信息的高度融合、整合和联动,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第三方为管理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终极目标,不断完善国家农业环境科技立项、审查和社会公示,提高项目研究和应用的实效性、创新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督[3]。

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创新,创导建立以解决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克服科技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技成果展示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单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特别是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合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发挥好引导导向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3.4 适应新常态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的不断重视,农业环境科技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环境科技领域是当展起来的新型学科领域,涉及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多个部门的分段管理,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科技的发展趋势,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环境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加强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打破结构性缺陷,即以学科为统领,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为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有目标地突出,通过项目设计构建创新主体结构体系;打破功能性缺陷,即以学科集群为统领,以团队为主体,恒定团队研究方向和目标,避免在申报、组织项目之间相互打架和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造成研究目标的混乱,提高申报和组织项目的水平和质量,体现出技术研究、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打破机制性缺陷,即进一步强化研究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分类机构改革,以创新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平台,以成果产出、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基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盘活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体制性缺陷,即科技创新必须与人事制度、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一体化推进,与事业单位改革和现代院所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形成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4]。

4 参考文献

[1] 于水,张海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4):69-71.

[2] 奚涛.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180.

第4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SWOT分析;对策;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8-19(7)

引言

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新生产函数的建立、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及联结技术与产业的一种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实现新的工业组织形式等;并用以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创新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更是区域持续发展与占领世界发展高地的核心动力,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选择,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与活力的主动力。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主导下,各省相继出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政策与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承载空间,是区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决定和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软实力与活力。因此,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决定性因素,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是引领区域快速、持续、和谐与包容性发展的核心,既体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又体现了新型城市化的路径依赖与动力机制,还体现了城市化与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转型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1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发展概述

1.1 创新型城市

Charles Landry(2000)认为,创新城市必须是:开放思想、多样化与宽容性;独立个性;可达性;弹性、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地方的全球导向(locally derived globally oriented);动力机制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上网机会等要素。创新型城市是孕育知识经济的地方,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Gert-JanHospers,2003)。杨冬梅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于城市空间的一种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基于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要素驱动,受市场规律与机制作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城市演变形态,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内生性、可持续性、集聚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等要素(图1),体现在技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城市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是城市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举措。

1.2 创新型城市研究概述

世界银行(2005)“东亚创新型城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城市的必备条件:拥有优良的交通电信基础和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区;拥有充足场所设施;拥有研究、开发与创新的能力;拥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队伍;政府治理有效,服务高效;拥有多样化的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拥有高质量的居住选择;切实重视环保;社会多元化,能接纳各种观点的碰撞,各种文化的融合和各种体验的交汇等等。

英国Comedia创始人Charles Landry(2000)是创新城市研究的国际级权威,他认为城市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构成了创意生活圈,要为创意提供最适合的成长环境。从而提出创新城市的组成要素,包括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开放的组织文化、对本地身份的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等。为此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机制,为其他城市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Simmie James(2001)揭示了创新与城市之间的复杂性以及其欧盟经济与社会研究计划组发起的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结合力的这个国际间的可比性项目的结论。

在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战略已成为各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共识,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青岛、武汉、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都提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典范。在学术界,金吾伦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使国际竞争力得到空前提高。胡钰(2007)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体表现为科技创新制度设计较完善,科技投入较大、基础条件较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强。重点分析了深圳、上海、大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经验。杜辉(2006)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乌兰察夫(2005)认为深圳已经具备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从人才、公共管理体制、财政税收及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措施。卢小珠等(2007)用3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人才素质和人才总量)、物质基础(研发投入和教育投入)和创新成果(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戚湧(2006)认为,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建立城市多层次的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在城市管理、建设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使创新型服务业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的主要驱动力。

2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评价指标设计

在科学性、综合性、可双性、应用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指导下,根据创新型城市构建要件,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与创新效率4个方面,基于数据可获取性筛选确定了33个解释性指标。

3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发展思考

3.1 SWOT分析

根据各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确定SWOT分析矩阵。

3.2 总体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科技和人才为引领,致力于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为契机,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民生导向、生态保障、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端生产性与生活经济主导、内生增长为主转变,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与城市化驱动为主转变,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集群推进、对接周边”的原则,形成核心-枢纽式放射状、网络化空间联动发展格局,并以世界先进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区为标杆,进一步彰显创新、生态、人本、法治、和谐理念,突出科技驱动、城市引领、产业化带动、民生导向、生态保障,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总体思路上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支撑,以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根本,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思想文化创新,着力构筑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人才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集群区。

3.3 发展对策思考

根据创新城市系统,构建创新城市群发展路线图,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即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创新文化品牌与文化软实力提升为纽带,构建创新体系系统、创新产业系统、统筹城乡系统、创新环境系统4大创新系统,促进与提升城市发展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打造区域性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创新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优势转化等方面获得突破,以自主创新为主线、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创新、城市化与产业化三轮驱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依托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培育创新企业主体,重点抓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服务业超越、新兴产业倍增、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千人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幸福等主题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3.3.1 创新体系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基础

3.3.1.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以供需关系基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

3.3.1.2 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以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光谷产业园区为基础,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软环境建设,抓好光电子、装备制造、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等基地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家光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建设;积极与城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基地协作,构建共享、共用协作网,并向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竞争、协作”的公共研究开发与实验服务平台;以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县、乡三级综合性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技术转化体系。

3.3.1.3 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方案,科学制定区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整合现有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在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和教育发展、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政策保障(考核、监管、参与)等方面,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进创新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3.3.1.4 加强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

建立科学的考核、监管、参与机制,完善创新平台运行管理模式,打破条块分割与利益博弈,推动多中心城市区域资源、行业、部门整合,以激活科技资源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化重组,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的组合化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制度与科技创新成果认证机制,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科技资源与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3.3.2 创新产业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关键

3.3.2.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依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按照“创新驱动、重点跨越、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要求,努力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根据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市场前景,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为核心,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移动通信、生物、激光、新能源动力汽车、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地球空间信息、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消费电子、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滚动扶持,集中力量突破和掌握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导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3.3.2.2 创新驱动促转型,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嫁接。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以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设计、装备、生产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应用推广,促进全市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实现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水平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加快我市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型生产形态转变。

3.3.2.3 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模式化、标准化、轻型化和无公害化栽培和养殖技术的集成创新;支持特色农业支柱产业的良种选育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支持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农业相关产业链接等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支持重大病虫害和森林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在社会事业领域统筹实施科技发展计划,加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3.3.2.4 有序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体系;构建权责对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放松管制、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竞合;加大对生产者服务活动的投入,构建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通过引入竞争打破服务业的行政垄断,通过开放引进国内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促使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等,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培育竞争优势。

3.3.3 统筹城乡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路径依赖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线与关键动力,应坚持在优化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基础上,紧抓城市化在带动区域转型中的抓手功能,以城乡平等互利的统筹机制为主线,建立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结构城市化四度空间整合的长效机制,围绕“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都市文明的渗透”主线,促进多中心基于人流、经济流、信息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文化结构转型、空间结构转型”的现代新型城市化之路,促进人口、城乡空间联动,从而实现多中心共存、共生、共赢。武汉城市圈城市化呈中心高、四周低、东边高、西边低的不对称、不均衡态势,应把城市空间拓展、产业转移与园区分解、人口转移同身份转型与地位转型相结合,寻求城乡发展的联合模式,实现人口的双向流动、产业双向交流、发展红利的双向分配,从而形成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明城市化的健康的全方位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空间整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生态文明。

3.3.4 创新环境系统: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支撑

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创新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等方面。创新环境系统主要通过培育创新文化、知识产权、信息化、创业环境、制度保障为引导,围绕建设辐射全国的创新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目标,通过整合武汉城市圈多中心资源、要素、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实现多中心互补的联动与协作创新,并通过创新调控与评估,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多中心一体化与互惠互利的区域效应。

资源环境方面,着力抓好人才、资金、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制度环境方面,从服务与推进机制、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等方面提供支撑;文化环境方面,以价值体系、文化观念、舆论,创新精神、包容心态、竞合关系为主线,构建和谐创新性文化氛围;市场环境方面,构建成果交易、转让、推广的市场运作体系,促进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于发展。

3.4.5 创新文化: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品牌与氛围

从城市系统演化角度讲,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温床,是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和吸引人才、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其他创新能力的隐性因素,对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城市圈而言,着力抓好如下环节:一是深度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创新城市文化;挖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引领发展。二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活文化活力。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探讨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楚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成繁荣的文化市场,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4.6 重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载体

重点工程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与优先路径,通过重点工程的推进,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区、以区带圈的联动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创新型城市系统与路线图,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十一大重点工程: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创新基地、创新平台)、产业创新(高新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公共文化、生态)、创新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研发、应用)、智慧城市、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服务、应用)、创新环境(政府服务、宜居宜业、创新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创新辐射工程(核心、、场)、产学研联盟、转化与测评中心。

4 结语

武汉城市圈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应坚持以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为龙头,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的示范与引领功能,联手圈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集中优势人才、优势要素、优势资源、优势环境,着力打造多中心联动的创新品牌,通过创新投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大力培育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创新驱动先行战略中,必须把教育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作为重点,把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伙伴,按上、中、下游关系建立创新联动、互动协作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构建合力创新攻关;建立创新联动长效机制,中心城市武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高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性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城市以实用型创新与协作联合创新为主,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教育提供人才实训基地、为人才提供研发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Earthscan Ltd,2000.

[2] Gert-Jan Hospers. Creative Cities in Europ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J].Intereconomics,2003(Sept./Oct.):260-269.

[3] James Simmie. Innovative Cities[M].London: Spon Press,2001.

[4]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riginal in German, 1912)。

[5] 杜辉.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2):10-12。

[6] 胡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和途径[J].中国软科学,2007,(4):32-38,56.

[7] 金吾伦,李敬德,颜振军.北京如何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J].前线,2006,(2):43-45.

[8] 卢小珠,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51-60.

[9] 戚湧.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2-15.

[10] 世界银行.东亚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报告[R].2005.

第5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学;工科大学;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新形态。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走进人类生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多个专业。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将对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分工合作产生更加独特的作用。将教育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探索培养体系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落脚于教育教学环境生态创新、功能价值生态创新和方法与手段生态创新,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设计学人才培养环境与评估体系更新完善,实现典型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式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一、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以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生态结构、生态功能、生态原理、生态规律、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是以设计创意人才培养为中心,对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对其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始终离不开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离不开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1]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世界性 “工业4.0”的智能环境

“工业4.0”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它是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机器、数据和人共同构成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大主题,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换和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工业4.0”最终使产品需求个性化,突出用户至上,产品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工业4.0”使生产平台实现标准化,使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都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执行单一的共同标准,实现模块化和自由更换设备模块,推动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2]

“工业4.0”的智能环境使创意设计成为世界性战略资源。仅以工业设计为例,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调研显示,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工业设计的现代制造业灵魂作用,成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工程技术、客户及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

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它预示着中国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将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通过培育设计创意企业、发展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设计创意奖励等措施,迎来文化创意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化的历史新时期。[3]同时,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广泛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评价。积极加大绿色制造、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设计创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超越,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创意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拉动作用,使之成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设计学学科专业人才面临的时代挑战

设计学专业人才是设计创意产业的主要智力支撑,面对 “工业4.0” 的世界性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培养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一)设计学学科专业性质范围变化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

2012年,艺术学成为中国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实际上包含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属性,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专业领域不仅包括交通工具、设备仪器、生活用品、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玩具等产品设计,还包括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甚至城市规划和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以及与人居环境有关的新产品、新环境、新生态等都将列入设计学范畴。设计创意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成为科技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作用,使创意产品实用性、艺术性、科技性如鱼水般融为一体。就像IT企业非物质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服务设计、软件信息架构、用户界面等)一样,使设计对象范畴转变扩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创、众筹、众包、众享模式的不断拓展更新,设计创新空间和创新潜力将极大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更是不可预估,创客运动不断兴起成长,设计创意技术、方向等不断增加,对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程度可想而知。[4]

(二)设计创意新理念新方法创新对人才素质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设计创意是用生态可持续理念、生态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实现设计创意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能量平衡,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绿色制造、持久发展的工业、绿色工厂、创意生态系统等。绿色设计的环保概念,以更低的环境冲击,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原料、产制、运销、使用、弃置过程形成绿生生命周期。应用生态学物种共存、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原理,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和分级别利用的绿色工艺设计,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同步繁荣。传统艺术设计产业管理理念已被推倒,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必将突破,更加推崇现代管理意识、良好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人性化、“极客(Geek)”型、个性化人才文化更受推崇。创意产品要求设计人才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具有牢牢把握创新方向、踏准创造节奏的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近20亿,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购物、娱乐、协同商务、云计算储存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物联网,其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智能家居、智能消费、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工业及个人健康监测等非物质的移动互联网设计,既为客户提供持续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促使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与设计创意、创新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使高等院校、创意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更加紧密。[5]互联网+时代要求设计创意人才成长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技术研究训练、设计创造能力培养,经过现代化创意设计、创意企业的生产施工、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组织管理的实际磨炼,具有一定的设计学术研究水平和满足设计市场动态需求的专业能力。

(三)设计创意产业新常态对人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老龄化、用户体验、个性化定制等设计创意产业将呈现常态化。

设计创意文化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群体的不同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风俗习惯界限逐渐打破,某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使流行文创产品和流行日用产品的使用方式迅速自由地传播,地球空间隔离障碍逐渐弱化,“地球村”范围的全球化不期而至。针对高龄年龄群体的人性化成为新宠,围绕老年人视力、听力减弱,记忆、意志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等特性,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通用化、无障碍、情感化、临终关怀等创意设计的产业所占比重会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总量大,产业份额比例高,需要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

体验性创意设计从人们的生活情境出发,塑造用户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是提高品牌认知度,开发创意产品生存价值与空间的新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的创意产品是有形的,服务却是无形的,体验方式更是让使用者难忘。用户体验的互动性创意设计人才,将具备各种混合技能,通过以用户为核心的方法来设计实体部件或基于计算机的部件,促使设计创意与人文、科学技术的边界彻底被打破。个性化定制设计是用户参与式的创意产品设计,是满足个体特性需求所提供的设计服务,如各种专业演员、特定场景、动漫制作等服装、道具定制;手机、桌游、影视等人机界面定制与包装设计;创意产品3D打印组装等等。要在产业新常态中,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设计创意产品必须是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综合交融,明显需要高端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技术,因此就会要求设计人才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6]

三、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设计学类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与文科大学、艺术院校并行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设计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是针对设计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国内外设计创意产业行业环境状况,培育优化形成具有生态环境理念、身心和谐发展、知识能力动态发展、系内生循环更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与动力系统,是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环境生态构建

整体生态环境包括设计学人才培养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及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

互联网+时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自然环境生态创建,就是完善育人场所的校园规划设计,突出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体景观自然景观优势,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史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文化建筑设施,统筹校园建筑与公共文化景观,从表现艺术风格、材料与科技水平方面体现出工科大学延续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生态理念,产生校园景观环境“以文化人”的文化凝聚效应。更为大胆的举动将是去除大学校园的围墙阻隔,通过用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记忆来替代,与城市自然、社区及社会生活有效对接,方便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人才成长良性生境,形成具有时代特色校园环境的文化学术氛围。

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对照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关于设计学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和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设计创意研究。建立创意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点,使人才培养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内部稳定,而各子系统又相互开放流通。用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推进实现设计学人才培养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规范环境包括哲学伦理、道德风尚、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环境。这是从生态控制角度规范人才培养活动的“事理”和人才行为的“情理”,强调规范环境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只有切实重视人文教育,进行全人和高素质公民教育,才能使培养出的设计学人才不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积极建设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课本,敢于向固有理论挑战的软环境,培养独立思辨能力、独立心智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精英设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体系理念与功能价值生态构建

人才培养系统生态理念是从根本上揭示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质,对推进人才个性化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平衡,克服培养效果滞后性具有决定作用。通过教育的生态平衡原理及科学检测方法,能动地调节人才培养周期,让教育教学生态理念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提供人的终身学习条件和个性化学习服务,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智力乃至启迪智慧、获得幸福生活的永久“加油站”。设计学人才培育系统要在全球化生态整合中,成为一个超级智库,以凝聚人类智慧去克服同质竞争关系,使人才培养修学时间长短不受限制,学科理性阈限得以突破,成为智信合一的人类精神熔炉和人类文明的伴随者。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平衡理念,还表现为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和交流活动基于人的便捷和高效,随人的需求而发生,不因人因地而受限,不因课程预设和教学进程而错失,是从手段到目的,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信息化成为设计学教育教学的生态名片,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跨界混搭、定制、多重任务、数据挖掘和合作。[7]设计学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在功能毫无疑问是人才培养,外在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功能,协助个人社会化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等。人才培养系统功能价值实现离不开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用竞争机制促进工科大学设计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院系之间及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相互竞争的协同创新。

系统科学的设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生态理念与功能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要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核心要求,注重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培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设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要以学生承载力为前提,关注学生自身具有的有限性及自我调节能力;要以增强培养体系抵抗力为关键,它是抵抗外来负面干扰并维持方案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以保证方案系统循环的连续性为重点,通过实施后方便优化更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年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旨在提高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问题。[8]

一是课程设置方案计划面向专业实践、面向跨学科、面向尖端科技、面向全球问题,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知识能力与道德伦理结合,把握设计产业创新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瞄准高端技术,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系科合作的课程群。方案课程计划可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专业能力提供不同选择,提升专业课程设计的智能化、国际化程度。二是加强课外拓展,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便各种层次学生的参与提高;实践课程设置紧跟实训、生产性、项目性实习环节;加强实践交流沟通能力训练和团队工作能力协调训练。[9]三是打造科研、教学和富有设计产业创新经验的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聘用考核,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优化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和教学创新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公司兼职实习,用一流教师队伍保障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三)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路径与评价系统生态构建

互联网+时代,人才知识结构培养体系生态构建与课程教学等微观系统休戚相关。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是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有效性的直接动因,学生主动性潜能激发是方法手段实施的重要目标。低年级阶段用大量图片、案例、资料及专题片进行教学,注重学生体验积累、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的培养。中高年级则以参观调研、交流讨论、设计指导、专题实践为主要授课形式,上课地点可以是商场、工厂、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以阶段专题任务为目标的生态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资源、MOOC及微课程建设,形式上体现联网+时代的科技、新媒体特色。从数据网络、空间地理及可视化技术范畴开展团队教学研究,学生学会生产应用“数据挖掘”、“情感挖掘”、“语义挖掘”,透析大数据背后隐在的工业设计趋势和相关性。[10]

实践教学则围绕专业技能,增强实践项目的综合性设计,强化创意项目设计、开发和技能实训,强化科学、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开展校企协同教学,实施创意设计全程工程化、艺术性训练。引入机械及装备制造业;轻工食品外包装、家具、体育用品、现代家电产品开发以及形象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甚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行业资源,开展特色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形成真实有效的校内特色实训环境。把行业性、前瞻性作为设计实践课程建的主要特色,鼓励学生毕业设计在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内进行,按照社会需要完成相关设计流程并进行动态更新。建设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教育网络,推进名企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实施校企联盟战略,联合知名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创新工场、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设计创意孵化中心、设计创新见习基地,推行实习生制度。建立产学合作教育专项经费资助制度,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重点介绍国际设计创意产业预研、设计、研发、组织及实施等环节的经验教训,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以设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展览为着眼点,把竞赛、参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组建学生创新工作室。学科竞赛、展览与学分、课程、课时挂钩,形成关联学科竞赛、专业展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设计学人才培养系统的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增加团队学习成果考核内容,实行互动评价,不唯结果论,实施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扩大过程性成绩比重,增加实践环节考量,一些实践课程成绩可以是实习或成果应用单位评定算数。可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以感受力、创造力、表达力、推理与设计能力、美学判断力、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等为主要指标,开展课程学分的互动评价。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中吸收创意产业界评价意见,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等相关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体系。制定设计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如除艺术创意水平外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懂得设计创意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等等,加强互联网+时代设计学专业人才需求动态预测,完善人才信息库,构建设计创意人才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Cremin Lawrence.教育生态学[M].吴鼎福,诸文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9-70.

[2]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46-81.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2015-05-19].http://fortune.

[4]王晓红,于炜,张立群. 2014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0.

[5]章丽萍,姚威,陈子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25-29.

[6]苑清敏,赖瑾慕,杨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5-166.

[7]黄宗模.全球化视野下的未来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5(9):18-24.

[8]文祯中.生态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177.

第6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对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首先,King和Levine(1993)、Stulz(2000)、Alessandra和Stoneman(2008)等主流学者对金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其次,Levine和Zervos(1998) 、Luigi、Fabio和Alessandro(2008)等部分学者进一步从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角度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第三,近20年来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Ronald Gilson(1998)、Hall(2002)、Keuschning(2004)等学者认为风险投资有利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另外,Quinn(1999)、Haemming(2005)、Hyytinena和Toivanen(2005)等小部分学者就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对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

国内众多学者对金融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首先,刘鹏(2004)、沈能(2008)和邓平(2009)等探讨了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支持政策建设等;其次,马晓霞(2006)、巴曙松(2000)、陈柳钦(2008)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方面开展了研究;第三,刘健钧(2004)、周志丹(2008)和张景安(2008)等众多学者探讨了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内外科技与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研究甚多,但从金融环境角度对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行研究的较少。

二、科技型企业及金融环境发展实证分析

本文以常州、无锡、扬州、嘉兴为研究对象,四市同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发达,高端人才密集,配套措施完备,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一)模型的引入与修正

TOPSIS法是一种常用的有限方案多属性决策分析法,通过比较方案点距正、负理想点的距离大小来判断被评价方案的优劣。但由于按相对欧式距离对方案进行排序的结果,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性。本文着眼于欧式距离的替换,采用一种新的基于联系度的改进TOPSIS法来作分析。根据集对分析思想,将各方案分别与正理想解、负理想解组成集对,并计算出相应的联系距离。在该方法中,与正理想解的联系向量距离更近的方案,则与负理想解的联系向量距离更远。根据各方案与正理想解相对贴近程度的大小,即可对各方案的优劣性进行排序。

(二)科技型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

为考察科技型企业成长能力特征,本文进一步选取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力量等4个二级指标和3年平均总资产增长率、3年平均劳动生产率等8个三级指标,以常州、无锡、扬州、嘉兴的部分企业为样本,运用基于联系度的改进TOPSIS方法进行计算和排序。计算结果显示(如表1)。

(三)金融环境发展总体评价

为考察区域金融环境发展情况,本文依据中科院2005年制定的金融生态环境指标,选取经济基础、产业活力等7个指标为二级指标,宏观经济基础、对外经济基础等17个指标为三级指标,并以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等34个指标为定量代表性指标,依据基于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模型计算可得(如表2)。

无锡金融环境的优势在于较大的经济总量,庞大的市场规模,富足的人力、资金、技术资源,以及对金融环境建设的积极态度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常州与无锡等相对优势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产业基础、金融体系健全度和政策倾斜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但常州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服务环境,目前正在建设以“一核八园”为中心的“国家创新型园区”,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

三、金融环境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相关性评价

本文选取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模型选取存款余额(C)和贷款余额(D)、金融中介总量指标(TFLR)、保险市场发展指标(IR)为金融环境的比较指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HTG)为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参考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2000-2010年四市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出。

结果显示,在区域金融环境和科技创新的关联效果上,四市关联度系数均未达到0.8,即都需要不断改善金融环境,完善金融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充分说明金融环境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进一步选择江苏具有代表性的常州市和无锡市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存款余额(C)、贷款余额(D)、金融中介总量指标(TFLR)和保险市场发展指标(IR)作为比较数列,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OP)、营业总收入(IC)、利润总额(P)和资产总计(A)作为参数数列,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关联系数矩阵:

从两市的矩阵数据来看,金融环境各指标与高新技术产值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与利润总额的关联度较低,说明金融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的扩大,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但对科技型企业盈利能力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此外,常州的金融环境指标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关联度,与无锡相比总体存在一定差距,金融环境对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其中,常州金融环境与存、贷款指标关联度的相对劣势表明,如何把存、贷款有效的转化为创新投资资金,使其发挥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作用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金融环境与金融中介总量、保险市场发展指标关联度的比较劣势则说明,常州进行金融改革和融资结构调整中,应在完善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着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适度调节金融中介比率。

四、对策建议

优化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区域金融环境,需要政策环境、产业活力、金融市场和科技型企业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完善政府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1.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协同效应和杠杆效应。目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不缺政策缺协同”。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整体规划,组织和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开展研究,减少政策交叉和政策真空,注重提高政策的权威性;在政策实施上,要落实具体的牵头部门,使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形成政策的协同性。

2.健全科技型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一方面,要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中介服务市场。积极建立区域性产权及技术转让交易市场,促进登记、评估、交易等综合集聚化。另一方面,要建立科技型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创业孵化、专业服务和投融资等八类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在科技资源拥有者之间建立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与渠道。

3.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地方政府要着力为科技型企业创造包括创新环境、人文环境等吸引人力资本的“软环境”。通过提高社会对科技创新风险的包容度,激励更多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引导企业家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科技型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学会有效利用市场的力量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通过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企业提供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生存发展环境;通过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维护企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和充分享受自身创新成果的权益。

(二)增强高新产业活力,提高产业集聚能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本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培育一批自主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大经济规模的创新型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知名度较高、活力较强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健全金融市场服务体系,加快科技金融建设

1.加强信贷支持力度。一是尝试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二是建立独立的科技信贷政策。通过单列信贷计划和额度、简化审批流程、建立专门营销方案等,为科技企业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提高信贷效率;三是完善科技贷款的激励、考核机制。给予科技贷款占比较高的金融机构一定优惠政策,提高发放和维护科技贷款的积极性;四是加快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拓展期权贷款、订单贷款、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适合科技型企业的新型业务。

2.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通过股票市场上市实现外部融资。二是鼓励科技型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3.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第一,加强政策引导,拓宽非政府资金来源。第二,拓宽引资模式,引入海外创投资金。第三,推行有限合伙制,实现创投机构组织模式多样化。按照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通过各种契约,明确出资人和管理人的责任。

4.培育金融中介体系。一是要发展科技担保市场。改善担保机构的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海外资本进入担保市场,逐步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形成多种资本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多种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二是要发展科技保险市场。鼓励保险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保险服务支持,以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摊和转移;三是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实现股权流转和融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知识产权的交易。

(四)加强科技型企业自身发展,培育科技创新生力军

第7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关键词]技术整合 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建筑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75-01

一、技术整合的概念

技术整合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企业解决创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产品及其工艺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评价、选择和提炼的过程称为技术整合,它是一个通过企业内外部技术资源对产品和工艺创新进行筛选、转移、重构的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外部的市场环境,企业做出的战略决策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整合作为企业运作管理的一部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技术的调整和改革,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企业的技术整合以企业自身的技术为基础,使其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推进技术整合的实践。

产品和工艺创新是技术整合的目标,技术整合是企业应对技术不断变化的一种有效策略,对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竞争力有着关键的影响。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产品和工艺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技术整合,达到创新的目标。

技术整合的对象是来自企业内外部的新技术。在以往的技术整合研究中,只重视了外观特点的技术整合,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现有技术的整合。产品和工艺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对产品的外观包装进行改变,还要对产品的内部及功能进行技术整合,使产品全面创新。

技术整合的内容包括技术的甄选、转移、重构。技术甄选是对各类技术的判断过程,判断技术的种类、技术的用途、技术的价值等,这是技术整合的准备阶段。将甄选技术进行自由流动与交流扩散,这是技术转移,也是技术整合的实施阶段。技术重构是在技术转移的基础上对技术体系和构架进行创新和发展,这也是技术整合的实现阶段。

技术整合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技术整合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不是一直不变,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技术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每一次技术整合都会经历甄选、转移、重构这样的过程,但每一次整合都是在上次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每次都回到原点,重复相同的过程,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

二、建筑整合设计及其创新设计

2.1建筑选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在建筑选择地址时,一定要把安全、环保、节能作为首要条件。在选址时,要对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周围的环境,如果可以尽可能远离污染区域,以绿色建筑设计为目标,预先设想最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面对自然灾害对建筑造成的危害。对周围环境的了解,还可以针对建筑周围一些不利因素,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调整,降低周围环境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污染或破坏周围的环境,并且要节约用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成本的开发,要有助于环境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对于建筑设计要制定多套方案,从中优先选择,最终选取最佳方案并实施。

2.2能源有效利用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矿石类等传统能源在建筑时消耗极大,传统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在开采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残渣或者有害气体,对空气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建筑设计时,可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极其珍贵,用尽了就永远没有了,不符合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设计时,也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阳光等条件来设计,建筑的朝向及建筑之间的距离,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有助于降低能源的使用。与此同时,对能源有效利用的整合与创新设计,能够加大对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这些资源都是天然无污染的,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也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2.3建筑功能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对建筑进行规划有一定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对建筑的采光、间距以及交通等问题有效解决,实现建筑对环境和安全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是严格要求,在对建筑角度及窗户的设计,要有创新思维,不仅要有足够时间的光照,还要求室内通风。另外,出于对安全的考量,建筑的设计还要抵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可以设置具有保护作用的隔离带,预防地震带来的破坏。建筑功能的整合与创新设计,要通过配合和协调等方式把握建筑的整体特征。

2.4建筑布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在规划阶段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做到综合性的考虑,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渊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技术技巧运用到设计法则中,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使建筑的整体布局与其相协调,设计出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师在对建筑整体设计时,往往会受到环境、空间、交通等多方面限制,通过建筑布局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将面临的难题一一解决。

2.5建筑风格方面的整合与创新设计

建筑风格往往跟建筑所在地区有关,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建筑规划设计自然也不同。从建筑层面来讲,业主和设计师都希望建筑有较强的辨识度,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设计时,建筑师可以运用一些特有的元素,将它们体现在建筑当中,对细节的处理,体现出建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从规划层面来讲,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用广泛的理念体现出建筑的创新性,在创新的同时,建筑设计不能过于夸张,应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并且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及基本的发展需求,建筑的特点要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不是短时间内就会过时的,还要用理念表达出建筑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性。建筑师在规划时,要运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建筑细节的设计及空间设计进行展示,体现规划设计的特点。

三、结语

技术整合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技术整合是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一种应对技术变化的创新方法,建筑从业者要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专业的文化知识及独特的创新思维等,通过技术整合手段,来设计出不寻常的建筑,使该设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王骁.分析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

[2]刘铮、李莉萍、赵惠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

[3]余志良、张平、区毅勇.技术整合的概念、作用与过程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第8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区域创新系统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概念,它作为知识生产,创新,传播的源泉,提高竞争力的发展,而保障这个动力是否能持久有效则取决于区域内自主创新政策(以下简称“创新政策”)的建设情况。随着创新的不断研究发展,我国也跟随其脚步,从发展导向看,我国的创新政策建设正沿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演进[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RIS主要是以地理划分为基础,不同地域中相互分工与联系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构成了区域性的组织体系,创新系统产生和依赖的正是这种体系[2]。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时,对政策环境建设过程的把握,是研究区域创新系统运作机理和运作效能的基础。在区域创新系统这样一个较为独立的地域环境中,由特定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结果形成了政策,而怎样对这样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则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区域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追求和利益表达影响着政策形成的结果[3]。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环境逐渐影响创新区域的经济发展。

1 区域创新系统与政策环境建设的关系

1.1 政策环境建设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涉及到的许多政策、法律及管理问题,是创新能力形成与提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融资环境,规范完备的市场中介体系等因素也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1.2 完善的创新政策框架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前提

区域创新政策环境建设上,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依据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

1.3 创新环境建设是带动区域竞争优势成长的前提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创新主体内在活力的增加,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创造出鼓励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的成长。

2 昆明市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环境的现状

2.1 创新产业发展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指引云南省实施跨越发展的“航标灯”。近来,云南省提出了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在强劲的创新浪潮引领下,昆明市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昆明高新区正以提升园区创新驱动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稳健步入发展期。

在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中,分别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三类园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昆明高新区在此背景下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配套实施了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技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等6个管理办法。同时,学习借鉴外省领先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起草了《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昆明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创新意见》)和《昆明市落实建设创新云南行动计划(2013―2017年),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

在一系列创新政策推动下,2013年,昆明将加大12个重大科技项目、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个云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2.2 创新和创业资金扶持

近几年来,昆明市各类创新要素不断活跃,企业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立项支持,推动了我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资源与环境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昆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昆明市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2.3 人才吸纳

自“十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把人才培养与选拔作为第一资源,将智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发展要素,积极采取各种引进和培养措施,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有效地提升了昆明市科技发展综合实力。特别是2003年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昆明市在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管理、使用等方面由市各部门牵头制定了一批政策和战略规划:

昆明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发布了《昆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07年发布了《昆明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实施意见》;2008年发布了《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两后双百”工程的实施意见》;2009年发布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昆明市引进人才实施细则》和《昆明市经济类人才。千百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发布了《昆明市“春城人才奖”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办法》、《关于在企业推行首席技师制度的指导意见》、《昆明市关于设立“名匠工作室”加强技师培养的办法》等。

3 昆明自主创新系统政策环境现存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昆明市近年虽然在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实现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自主创新政策制订相对滞后

自2005年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来,全国各省份和城市纷纷出台了许多促进自主创新的新政策和措施。昆明市在新的自主创新政策供给方面行动略为滞后,到2006年才由高新区出台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优惠政策,通过项目资金扶持、项目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直接或间接投入、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2 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国家、各省、市政府已出台了不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现有政策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自主创新发展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有税收政策、风险投资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如在税收政策上,目前的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税前抵扣力度不够大、也未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消费型增值税。昆明市目前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金融支持政策上,一是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走向自主创新的前端金融激励政策尚不明显。二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拍卖和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三是政府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的激励措施不够。

3.3 自主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不够

良好的政策环境离不开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当前,昆明在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创新政策的认识和了解不深,对有关的创新政策文件不够关注,跟进的态度不够积极,不能及时把握和用足相关政策;一些部门和地方的行政人员也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企业难以及时顺利地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4 建设创新系统的政策环境对策

4.1 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体系

(1)进一步加强科技财政投入,使政府对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R&D占GDP的比重。结合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财政应加大对以下重点领域的直接投入:一是支持重要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发,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体现国家战略思想和提升国家地位的重要技术的研发。二是支持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建设。三是支持基础科学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4]。

(2)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专项基金,从资金上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借鉴我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经验,在区域内设立更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资金渠道。

(3)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税收法律体系。加快有关科技税收方面的立法步伐,提高科技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并创造条件尽快对科技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技税收的法律效力,进上步加强规范科技税收政策的规范性、透明性与整体性[5]。

(4)积极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税收杠杆为主的激励机制。一是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二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三是对企业用于研发、检测的设备可考虑实施普遍的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减免政策;四是允许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专项用于技术研发;五是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六是允许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人员工薪支出税前全额扣除[6]。

(5)近期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在科技资源尚未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也为了克服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近期企业自主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环节上。

4.2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

(1)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一方面,要整合政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相互配合,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更多的资金支持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2)政策型银行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

(3)加强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

目前,中小型自主创新企业的融资问题相对而言更困难一些。金融系统要深刻认识中小企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中小型创新类企业的金融需求,提高对中小型自主创新企业的服务意识,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寻求多种担保方式来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7]。

4.3 出台产学研结合专门政策

(1)系统推动产学研结合政策体系建设

尊重市场规律,积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昆明市科技资源的配置格局、研发能力现状,在研究昆明市产业发展、成果转化问题及其根源的基础上,从提升科技竞争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和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确立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模式。以财政资金引导集中昆明市产学研多方优势,实现有限财政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盘活资源存量,激活产学研三方合作意向及其资源的活力[8]。继续探索项目绩效机制的创新,进一步争取国家、省的科技项目支持,以重大项目的财政资源配置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撬动金融系统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推动构建区域性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2)加强园区基础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促进基地

加强园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创造基础条件使园区成为创新企业集聚,创新资本涌入,创新人才争相落户的创新创业核心区域,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结盟、共建研发平台、转化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

第9篇: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范文

一、新加坡治水经验给宜兴环科园的启示

近年来,宜兴环科园在与新加坡深入合作过程中,发现其治水成功经验对中国环境治理,特别是区域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新加坡的治水经验被认为是人类的奇迹。这样一个严重缺水型国家,原来都是靠马来西亚供水,却在短短几十年时间,拥有了多元化和持续化的供水系统。它的经验主要是:一是顶层设计对环境治理的关键作用。新加坡这样一个极度缺水、几乎完全没有天然水资源的弹丸小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建立起多元化的可持续性供水系统,主要得益于非常注重整个国家的顶层布局。新加坡政府以二三十年为一跨度,长期规划,统筹建设,今天新加坡新生水NEWater、海水淡化水、地表集水区集水和进口水等“四个水龙头”取得的伟大成绩,与新加坡顶层规划离不开。其环境及水务业发展理事会就是专门为新加坡水务事业制定远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强有力、务实、科学的政府是水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作为国家级创新行为,新加坡法定政府机构在水务行业管理方面起到巨大作用。像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就充分整合了与水务事业产业所有相关工作,成为新加坡水科技产业管理的有力中枢。在推动新技术和新领域的研发方面,由总理直接领导的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促使环境与水务业成为新加坡的重点发展领域。三是借助科技创新推动水务产业快速发展。在技术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新加坡始终敏锐把握新兴技术的发展,投入巨额科研经费,每年引入国际一流专家,与新加坡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实验室,确定超前的工艺路线,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形成科技创新为社会重大需求服务格局,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水科技产业发展。四是利用重大工程带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新加坡以公私合营模式,相继建设重大工程及研发体系,促使水务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5年,新加坡已经吸引了超过180家水行业公司和26家私营水研究中心在新加坡安家落户,预计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贡献17亿新元的产值,创造1.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大多数是需专业及高技能的岗位,建立起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环境和水科技产业。

二、宜兴环科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