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精选(九篇)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1.1地区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处宁蒙交界处,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km2,人口55万。现在乌海市已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正加快推进部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及全国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1.2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水资源状况乌海市位于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属严重缺水城市,全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14亿m3,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2315亿m3,黄河水指标0.5亿m3,中水0.26亿m3,疏干水为0.1亿m3,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0.05亿m3。黄河是乌海市唯一一条过境河流,境内全长105km,多年平均流量86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72.6亿m3。

1.2.2水生态环境状况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3大沙漠边缘,年平均降水量仅160mm,年平均蒸发量3286mm,是自治区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辖区内16条季节性河流,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仅0.005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的环境中,水生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1.2.3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紧缺的实际问题。乌海市水资源利用已经达到2015年的总量控制红线,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水资源紧缺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水系建设还比较滞后。乌海市各山洪沟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致使河道萎缩严重,对所在地区城镇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足。乌海位于三大沙漠的交汇处,生态基础脆弱,植被建设及绿化工作任重道远。四是水生态文明意识仍很薄弱。尽管在节水、保水、护水等方面开展过宣传教育工作,但离水生态文明的要求相差甚远。

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城市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从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保护,陆续实施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甘德尔河水系治理”、“千里山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建设水生态亮点,以防洪水系为主线,大力建设龙游湾湿地,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环城水系工程;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全面部署水资源管理、水系联通、湿地保育、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防洪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等涉水事务,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考虑黄河的保护,保护沿河湿地等河流生态系统;二是坚持“全面统筹,梯次推进”的原则,处理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保护的关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三是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原则,改善乌海居住及发展环境、保障水安全、提高城市品味,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四是坚持“彰显特色,科学谋划”的原则,合理构建水生态格局,针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措施,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可供类似地区借鉴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4打造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

4.1围绕“乌海湖”建设健康水生态体系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为契机,实施乌海湖东岸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以山洪沟治理为依托,建设集“防洪减灾、美化环境”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工程。多措并举建设“乌海湖”健康水生态体系。

4.2建设绿化供水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根据生态绿化需要建设绿化供水工程,围绕生态绿化,实施一批绿化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公园绿地,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4.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严格考核。深入开展水权转让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

4.4加强乌海市水文化体系建设结合乌海黄河沿岸长河、大漠、高山、戈壁、古烽火台、村舍、田野所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依托已建成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做足山水文章,规划建设跨黄河两岸,融“高山、大漠、湖泊、湿地、绿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西部漠上景观城市,打造“沙漠绿洲”,建设“水上新城”。

5建议

5.1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及内蒙古现有法律法规,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过渡,最终将发展成为以行政法为主体的科学管理。逐步整合现有水资源市场,由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取水、供水、用水等不同水资源调配环节,逐渐形成取水有计划、供水有保证、用水有目的的新型水资源管理模式。

5.2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职权体系。对照涉及水行政职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内蒙古地方性法规,对条件成熟的部分管理职能逐步下放调整到位。

5.3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建立覆盖市、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确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2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水是唯一元素,生态是基础自然环境,文明是社会状态,城市是空间区域。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肩负核心水源区的重大责任,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体环境最切合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理念。作为全国第二批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试点城市之一,南阳市遵循生态学原理,实施水系改造、综合开发、景观建设“三位一体”战略,旨在将南阳建造成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水景观靓丽的生态良性循环城市。 

2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就南阳市而言,因其属三面环山的盆地环境,加之河网水系基础较好,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适时调整思路、总结经验、创新理念,为水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便利的环境条件和人文条件。 

2.1战略高度,规划先行 

南阳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结合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新时期治水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并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施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以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和持续利用为重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 

2.2制定工作方案,强化监督管理 

在上述战略思想指导下,南阳市在成为水生态城市试点后,组织编制相关规划方案。在市委、市政府、水利部門和各区县的通力协作下,引导城市水建设及各项经济活动满足生态型战略与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详细工作方案,配套考核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管理。 

2.3转变观念,发展循环经济 

水生态城市的配套工程建设,特别是水生态景观的建设,一定要实现人工水环境和自然水环境的完美融合,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发展和谐的循环经济。如从水生态建设角度,它涉及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活用水、水产养殖、城市污水排放等方面,可综合考虑建设工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 

3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进展情况 

南阳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进展有序,“一心两山环众湖,两渠九水绕南阳”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格局;水源地保护、水系综合整治,节水减排、乡村环境建设、水景观建设,水经济建设,水管理建设,水文化建设,水安全建设等六大水生态体系和丹江口水库水污染防治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心城区内河连通工程、南阳水科技产业园、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世界水博园等六大特色生态工程是建设的重点,而这一宏伟蓝图在一系列保障措施下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3.1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工程建设举措 

3.1.1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资源规划为水资源管理指明方向,水资源管理将水资源规划落实到位。南阳市以此为指导,统一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开展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跟踪监管,建设湿地监测中心等项目,做到实时动态监测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变化。 

3.1.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以丹江口水库库区水源地、南水北调干渠沿岸为重点保护对象,确保亿万人民饮用水安全;沿河流域建设生态隔离带,进一步扩大水环境治理面积;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落实中心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和连通工程,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源地的用水安全。 

3.1.3防洪排涝建设。由于市域河流较多,防洪排涝抗旱工作量大,任务艰巨。适时完成对境内河流水系的防洪排涝治理工作,排查水库并除险加固改造,以提高汛期河道的泄洪能力。 

3.1.4水资源优化利用。南阳水资源利用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水污染严重、水灾害频发、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水资源优化利用空间大,通过实施农业、工业、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一系列节水工程,建设调水配套工程、蓄水饮水工程、再生水及雨水利用工程,一方面保护好水生态环境,达到水资源优化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3.1.5水经济建设。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把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无限的经济价值。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南阳市水科技产业园、水权交易市场等项目,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优化区域布局,打造生态渔业和有地方特色的水经济市场,形成水生态经济链条化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3.1.6水文化建设。“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古老的人类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在保护和传承历史优秀水文化的同时,注重现代水文化的创新和现代科技给水带来的变化,进一步体现出现代气息的人水关系,引导社会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用建设水主题博物馆、世界水博园、移民文化纪念馆和民俗村等工程项目形式,来保护丹江口库区自然与文化遗产,宣传南阳移民文化、弘扬库区移民精神。 

3.2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特色工程进展情况 

南阳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保护优先、依法实施、长效管理的原则,打造特色工程普惠民生。打造丹江口水库、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水科技产业园、水博物馆等水生态旅游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

    3.2.1丹江口水库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已建成通水。对于库区水源地,水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网箱养鱼加剧了水体污染。而且山林湿地遭到破坏,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在建的环丹江口库区生态隔离带,将有力促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2.2保护母亲河白河行动。白河是南阳人民的母亲河,其在市中心城区穿流而过,流经河段总长达25千米,是城市引用水源地和城市名片。但是,近年来河水局部污染现象严重,水质锐减。因此,保护母亲河,势在必行,关乎每一个人。该行动自开展以来,整治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河岸绿化等措施,确实达到了保护鸭河口水库和白河水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民饮用水的安全。 

3.2.3 

中心城区内河连通工程。南阳市域有相对较大河流流经,城区有多条内河流经,但是彼此各不连通,污染现象严重。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对内河水系经过综合开发治理后,形成内河水系贯通的水网格局。截至目前,温凉河作为内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的第一条内河,已经正式通水。白河中心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也基本完成。梅溪河、三里河、汉城河、护城河截污治理工程也取得进展。与此同时,溧河、十二里河等其他内河截污治理和内河清淤工程也在加紧推进中。 

3.2.4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不仅提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场所,承担着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的角色,还具有科教宣传的功能等。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通过前期规划设计,实施建设了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等功能区,现在已形成了堤、林、路、岛、桥、水相互协调,相映成趣,独具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系统,成为南阳市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2.5南阳水科技产业园。坚持以水兴城、以产立城、以文塑城,水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在加紧实施进程中。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立足全省,具备国家高度,满足城市需求,把研发、产业、科技结合起来,把水生态、水产业打造成高效的生态经济示范市的重要支撑;建设水利信息化研发平台、水利行业和产业装备制造区等产业园区及会展中心等项目。 

3.2.6世界水博园。水博园是以时代为背景,顺应世界趋势的乐园。在南水北调水源地,准备建设以水为主题的园区,分设以国家为单位的外国展馆和国内各省的水资源展馆以及世界各大流域展館等项目,充分挖掘水科技、水文明内涵,带动水产业和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打造水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渠首高效生态示范区和纪念教育基地。 

4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4.1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南阳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国家战略指导和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决策下,借鉴先进试点城市的建设经验,南阳水生态城市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4.1.1区域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南阳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这使得市辖区水生态建设情况差异较大。比如近年的开发建设,新建成了唐河国家湿地公园、邓州湍河国家湿地公园、方城赵河省级湿地公园等园区。而有些地区建设相对滞后,比如一些农村,河水水体水质较差,水环境不容乐观,水污染情况严重,水安全问题重视不够,使水生态综合治理工作较难开展,任务仍很艰巨。 

4.1.2非常规水利用率有待提高。南阳市虽大小河流较多,但是仍属于水资源欠缺地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没有利用。而有效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当下水资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如雨水经过简单处理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地浇灌、路面喷洒、景观补水等方面,也可以回用于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方面,经过深度处理后还可以进行地下水回灌来补充地下水等用途。 

4.1.3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目前,大多地方对河道管理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问题,缺乏跨地区的应对应急事件的联防联保体制机制。比如在建成或升级改造后的河道、河岸景观区域内,游人或沿岸的居民人口增加,各种垃圾也随之增多。同时由于疏于管理,游人损害公共设施、践踏花草等不文明游园现象严重。另外,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农业灌溉用水配套设施跟不上或年久失修成为摆设。 

4.2南阳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 

为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南阳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合理布局,制定科学详实的水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建设期内,要科学全面地统筹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地域的治理与保护工作,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流域生态规划,使大河流、小内河以及城市的、乡村的河流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绿化建设。 

4.2.2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用效率。随着河流及内河水系的建设,杜绝污水任意排放。新建雨污水处理厂站,引进先进试点城市的节水与用水措施,引用新技术、创新处理工艺。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全民参与热情,逐步推广至大中小企业、工厂等各行各业,从而全面提高水利用效率。比如倡导居民在生活洗涤、冲厕等方面不浪费用水,提高洗车行、冷却品加工厂等行业的水利用效率。 

4.2.3统一管理,采用法律强制措施。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建立地表水、工程降水与地下水、城镇乡村用水等方面协调统一的用水管理制度。制定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奖励制度,完善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道德约束。加大监督监管巡查力度,惩治违法和不文明现象。 

4.2.4全民参与,提升公众认可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不断丰富宣教的方式和内容,提升公众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可度,让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全民广泛积极参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引导公众爱护水体环境,节约用水,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第3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剖析

1.关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涵的讨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新的命题,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也不系统。对其内涵的挖掘与表达,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一是主张“水生态+文明+城市”,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文明与城市的集合。强调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强调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二是主张“水+生态文明+城市”,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文明与城市的集合。强调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要素。强调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水生态化。三是主张“水生态+水文明+水城市”,认为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水文明与水城市的集合。强调水与生态、水与文明、水与城市的关系,树立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中的至关重要因素。强调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和水管理严格、水行为文明,以及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合理、城市居民水意识良好等方面。强调城市水系建设与社区水体景观构造,倡导“因水制宜,以水定城”理念。

2.对水生态文明城市本质要义的认识城市的发展要以保护水环境、维持水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宜居为先决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为人民群众生活美好、幸福服务。在此背景下,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和城市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建立,满足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等要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是人们积极改善人-水-城关系的系统集成。其核心含义是人、水、城市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其内涵应该是尊重水的自然属性(水系、水体流动性、具有流域性等特点),发挥水的价值作用(水量和水质),升华水的生态功能(水生态和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城市(或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理解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涵

1.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环境承载能力为核心,积极营造生态绿色环境,营造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景象。生态文明倡导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意义,从“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倡导主动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禁止对自然无节制地攫取、对资源无序地开发利用。倡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将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应用于城市水利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方面水问题主要表现为水量、水质、水生态的问题。解决水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很多,但从治本方面解决的只能是发挥管理的作用。比如,在水量方面,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都可以统称为管理型缺水,可以通过科学的、社会的、行政的管理方法来解决,这就要求树立社会化管理的思维。何为管理?水量不够,可以以用水总量为约束条件,调整城市发展格局、规模、产业布局,或者利用工程措施修建一些引蓄调水设施;水质不好,可建立监控、预警、预报系统,一方面限制排放,另一方面监控排放;水生态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作用,运用水生动植物合理搭配等非工程措施发挥水体的自净能力等等。

3.深刻领会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本质要求水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是人水和谐,破除水害的影响,使之转化为对人、对社会发展有利,由“亲水、近水”达到主动“爱水、护水”,以“水安全能够保障、水环境得到优化、水生态达到平衡、水资源永续利用、水文化不断弘扬”为重点任务,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文明发展。(1)要查找城市(区域)中存在的水的制约瓶颈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华北地区重点在节水措施完善、地下水超采治理方面;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重点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长江中下游、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在黑臭水体治理、局部生态环境退化、水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东北、西南及江河源头等生态相对良好地区重点在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方面。(2)要明晰城市(区域)水利发展的重点任务。总体来说,水利发展的阶段任务大体分为4个方面,即城市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促进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设、治理水污染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建设、水资源信息监控平台体系建设。由于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各异,关注的重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时序不一,因此要列出时间表、明确路线图,做到稳步推进。同时,围绕阶段任务,根据事权划分要求,确定不同的运作方式,或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或由地方财政解决,或通过市场方式运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3)要提前做好申请中央资金支持项目的储备工作。重点可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流域性、跨区域的大型控制性枢纽工程,二是有关民生发展的重点建设任务中的水利项目,三是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水安全保障工程。

4.践行水生态文明建设内涵要增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意识,切实使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地生根。(1)“节水优先”不仅暗含着以水定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产的思路,更暗含着要发挥水为生产、生活、生态服务,水为工农业、产业服务,水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不仅提出了用水总量的目标要求,还提出了用水的具体举措。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中的用水效率能否取得实效,就在于节水优先是否能得到落实。节水优先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2)“空间均衡”不仅强调要解决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尽可能做到平衡,而且强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上限,而不能无限制发展本区域经济,占用其他区域水资源,牺牲破坏其他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在一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条件下,区域间的水资源单位经济社会效益应该大体一致,总体均衡。(3)“系统治理”突出在运用综合措施解决问题的思维,围绕山水林田湖各个要素,解决城市或区域水的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在行业内部,不仅要解决水量、水质、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还要解决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问题;不仅要解决城市水问题,更要解决农村、乡村、城乡接合部水环境问题。在行业外部,不仅要发挥水在山、林、土等治理上的服务作用,发挥水作为生产、生活、生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资源要素作用,更要加大水利与农业、林业、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协同作战的力度,杜绝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在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中,要求成立“政府领导牵头、各部门通力合作”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系统治理、综合推进的作用。(4)“两手发力”是解决重点工程建设问题的有效手段,一只是政府的手,一只是市场的手。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手段作用,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国家财政资金有限,水利在民生工作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不可能占用较多的中央资金投资于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作用,除特大防洪保安、纯公益性的工程项目外,其他具有综合功能的项目可尝试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运作,探索出可行的途径。

三、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举措

1.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谋划像严格土地管理一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生态安全,像抓环境治理一样抓水污染治理,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从而保障水安全。面对未来5~20年进行系统谋划,全方位制定水利发展规划,推进水利现代化发展进程。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发展。

2.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思路谋划“十三五”规划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去认识与审视水问题,认真编制“十三五”水利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十三五”水利工作的全过程,让“十三五”水利规划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规划。“十三五”水利规划不仅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规划,更要成为水利管理的社会规划,要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并与农业、林业、城建、国土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为“多规合一”服务。规划前要摸清家底,明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和趋势。规划要将工作重点从“量”转向“质”,以存量高效循环利用为主、增量调配为辅,促进水资源环境与人口、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均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增强生态意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随着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域周边的景观将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水利景观建设将在城市周边地区得到发展。要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作为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设计、项目投资以及运行管理等环节统筹考虑景观及水文化建设,使水利工程在环境上与自然、景区相协调,促进水利工程成为美丽中国的“水丽工程”。

4.加强理论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要通过基础理论研究,解决水生态文明科学和建设路径、水生态系统演变机理和规律、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相关工作关系等问题。深入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科技项目需求分析与研究工作,比如在现代生态技术、环保技术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引进、吸收和集成并推广应用。要及时总结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技术推广应用,提升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水平。

第4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说明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20xx年2月4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现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xx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精神,有效总结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近三年的实施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巩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增强制度规范约束刚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进一步坚定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信心和决心,实行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形成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合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重新制定《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大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条例》的形成过程

20xx年10月17日《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三周年座谈会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于10月22日研究决定,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忠任组长,副主任陈长发任第一副组长,其他主任会议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立即启动修订起草工作,加强对修订起草全过程的组织领导,紧张有序地开展了《条例》立法调研起草工作。

11月1日,李忠主任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工作,对起草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方法、具体操作等提出了希望和要求。11月26日,李忠主任召开党组会议,听取《条例》起草工作推进情况,明确要求制定工作时间表,既积极又稳妥地搞好修订起草工作。12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室、市法制局分别提前完成《条例草案》建议稿起草任务。12月7日,李忠主任又一次召开党组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情况汇报,讨论《条例草案》初稿,充分肯定起草工作效率、质量和效果,认为《条例草案》文本总体成型,同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办公室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开展了一系列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工作。12月17日前,完成了致函全体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以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征求意见工作。12月20日-30日,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和贵阳新闻网、市人大信息网、市人民政府网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20xx年1月4日前,完成了向市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市人大常委会其他副厅级以上领导同志以及全体人大代表的充分征求意见工作,召开了省人大各专委、常委会工作机构专题论证会,省直有关部门专题论证会,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组专家论证会,市属重点行业、单位专题论证会,省市法律界和环保公益组织专家专题论证会,区县相关部门专题论证会,委托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以市人大代表为主参加的各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会,共计收到修改意见建议466条。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常委会办公厅致函全体与会代表征求了意见,收集到具体修改意见建议19条。

办公室根据所收集的意见建议,于12月29日对《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集中讨论修改,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共对37个条文100余处进行了修改,形成提请主任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送审稿。1月5日,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主任会议审议,形成《条例草案》议案(草案),决定提请第十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1月10日和11日,李忠主任分别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再次征求各方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办公室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又对45个条文进行了91处修改。

1月15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条例草案》起草说明,对议案草案以及《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符合党的xx大精神,符合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际需要,符合立法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要求,应当依照《贵阳市地方立法条例》第四条第二款等规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办公室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再次对《条例草案》14个条文进行了32处修改,形成提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法规案。2月2日,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法规进行了统一审议和修改;2月4日,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条例》。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贯彻落实党的xx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精神,根据形势的发展、认识的提高和对规律的深入把握,更加准确地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条例》第二条第二款对生态文明定义作了较为完善的表述:“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当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方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四条中规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条例》还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三十一条等条文规范中,具体体现了对党的xx大精神的落实。

(二)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巩固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三周年座谈会精神和《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目标要求,总结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生态文明法规的实施经验,及时丰富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法规规范。《条例》第九、十、十三、十四、十八、十九、二十条等,与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支持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以及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等进行了协调、衔接。如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包括总体要求、空间开发格局、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宜居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制度保障等内容”。《条例》紧密联系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及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如第六条,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又如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弘扬生态文化,实施城市精神塑造工程、城市形象传播工程和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发展体现生态文化、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在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将公路、铁路干线等对外连接干道两侧和机场、车站周边等区域的取土、挖砂和采石等活动,列入禁止性行为规范。

(三)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地方立法的客观需要,积极发挥立法职能优势,完善顶层设计,兼顾前瞻性,搞好与我市相关改革发展决策的衔接,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制度安排。在《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将体现生态价值、代际公平、合理补偿规定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第二款规定“接受生态补偿后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得低于兑现补偿当年本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了现行法规规定标准,以与本市率先、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合拍,与每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目标值一致,符合党的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有利于找到利益共同点,形成补偿者于法有据、心甘情愿出钱,受偿者高高兴兴、长长久久做生态贡献的长效机制。第三十三条优化制度设计,将现行的生态环境和规划建设监督员制度整合为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制度,与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相衔接,规定“按照全覆盖、不重叠、网格化和信息化原则,在社区、乡镇村(居)民委员会设立监督员,负责收集破坏生态环境、违反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定位等信息,向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报告”,有利于整合利用社区工作力量,节省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基础,防止出现管理交叉、人员重叠和信息失灵。在《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中,规定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实行“离任报告制度”。

(四)立足实际,因势利导,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针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有效进行规范,着力增强制度刚性和可操作性。鉴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涉及层次多、领域广,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文化等多种手段引导调整,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较为齐全,因此《条例》不面面俱到进行规定,而是从我市市情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作出规范。

《条例》第二十九条,总结“三创一办”以及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经验,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门前三包执法检查提出的建议,对门前三包责任制度作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其中规定:“门前三包责任书,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与划定范围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体工商户分别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人履行责任书确定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绿化维护责任,确保达到规定标准;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相应的组织、协调、检查和督促职责,市容环境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相应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

《条例》总结我市环保审判工作经验,根据征求意见过程中相关方面的建议,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加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生活环境的破坏,或者可能造成难以恢复后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即规定了环境保护司法“禁止令”制度。

《条例》第二十五条和第四十九条,考虑贵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实际需要,针对小规模养殖场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现状,将“两湖三库”等饮用水源纳入保护范畴,为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更加明确和强有力的法规依据。同时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实际需要,对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在第四十九条作了具体明确,这些规模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两湖条例的规定是相衔接协调的,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省两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也符合采用最严格措施保护饮用水源的客观需要,是可行的。

第5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托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类和筛选,形成可以用于定量评价全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整套指标体系共包括44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类,分别是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和体制机制建设;每类一级指标中又包含不同数量的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二、生态文明建设指数的计算方法

依托上述指标体系,研究设计了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计算方法。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可用于综合评价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可用于横向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值越高,表明该地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越高。

(一)指标无量纲化

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在构建综合指数时,首先应统一这些指标的量纲,即所谓无量纲化。在本研究所选取的44个指标中,包括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逆指标。正指标表示指标数值越大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越高;逆指标表示指标数值越大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越低;适度逆指标则表示该指标存在警戒值,当该指标值超过警戒值时,则将该项指标计算数值记为零。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将尚未赋予权重的44项指标交由多位相关学科专家,由他们依据专业背景和个人偏好独立赋予权重。其次,把专家们的意见进行整理,将各项指标所得到的最高值、最低及平均值反馈给他们,供他们参考再次赋值。最后,将专家们对指标的赋值进行统计处理,同时结合指标的重要性、约束性等属性确定最终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三、对全国29个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评价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指数计算方法,选取29个设区市(含直辖市下辖的区县)作为评价地区,基本覆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9个设区市的指标现状值为2012年数据,目标值综合考虑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确定。

(一)29个设区市生态文明整体水平不高,距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评价结果表明(见图1和表3),29个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值在0.6到0.83之间,平均值为0.72(满分为1)。如果按照优(0.90以上)、良(0.80―0.89)、中(0.70―0.79)、较差(0.60―0.69以下)、很差(0.60以下)的标准来衡量,这29个设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中等水平,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能比0.72更低,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二)29个设区市除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平相对较高(0.84)以外,经济发展质量、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文化培育和体制机制建设水平都比较低

29个设区市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分指数平均值为0.84,整体水平较高。其中,23个设区市的评价指数超过0.8,约占评价总数的79%。

29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差距较大。29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分指数平均值为0.71,只有9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分指数超过0.8,占评价城市总数的31%,达到良好水平。城市之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差距较大,29个设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范为0.49―0.96。

29个设区市的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文化培育、体制机制建设整体水平均比较低。这三项分指数的平均值均低于0.7,属于较差水平,且城市之间差异较大。

这样的评价结果似乎与我国生态环境整体较差的实际情况不符。究其原因:一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的普遍是其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的城市。二是指标选取、权重设计以及指标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影响评价结果。

(三)一些指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部分指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部分城市的国土开发强度和水资源开发率超过了国际警戒值。国土开发强度超过国际警戒值的城市为郑州市;水资源开发率超过国际警戒值的城市(含直辖市下辖的区县)包括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7个城市,约占评价城市总数的28%,应引起高度重视。

部分指标普遍较低,提升空间大。29个设区市的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等指标普遍偏低,距离目标值差距较大,相关工作有待加强。

部分指标区域差距较大,落后地区应加大工作力度。近一半设区市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这项指标超过了有关部门确定的2017年目标值(32%),这说明控制水土流失任务非常艰巨。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调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既能反映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水平,又能够体现各地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

二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统计体系。配合指标体系的出台,加强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统计部门和专业部门的合作,研究新指标的计算方法,规范统计渠道,提高数据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生态文明指数制度。在逐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生态文明指数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各地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情况。

第6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政策引导;技术保障;公众参与

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反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别划分方式,主要指人与自然交互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相对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表征。到了今天,人类依托城市与自然发生交互成了主要的生态文明形态。

(一)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反映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

(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地享受需求而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文明导向是对我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我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进化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想生活模式,是文明、和谐、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从战胜自然到保护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和生态伦理意识的综合体现。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结合的思考

近年来“生态文明”受关注度剧增,但是,关于“城市生态文明”或“生态文明城市”的直接研究还不多。已经有若干学者结合“城市”和“生态文明”进行思考,部分学者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我们认为环境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城市生态文明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其核心内涵是人、城市、自然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这种传承不仅仅体现在环境生态的技术性优化,也不仅仅是相关的制度、规则、法律的建构维持,而更多的指向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和持续繁衍。其中的关键性内容是:人类如何以城市的形式与自然相处,这种相处形成了什么样的物质积累和精神财富,这种积累和财富又是如何传承和不断延续的。

(二)文明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调整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建设生态城市需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生态城市理念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生态城市系统。生态城市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看,生态城市系统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城市经济、城市自然、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环境等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诸多方面。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和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通过产业系统把它组成更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通过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促进物质的循环,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每时每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2、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经济建设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应是复合共生的,是多种产业类型的高效集成。其拥有朝阳主导产业,产业集成围绕核心生产要素,保持有机联系和复合平衡,具有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生态产品使用、生态技术推广和生态产业输出的良性循环。产业类型与知识经济相关。以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为主,能孕育和促进文化、艺术等创新要素。消费方式根据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通过聚集的消费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支撑产业运转的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水资源呈现人工环境内部循环使用特征。

3、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互协调。以尽可能低的消耗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存。充分重视和恢复土地的生态健康和生态潜力,恢复退化的土地。平衡建设开发强度与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关系。保护、保育现存的生态特征。尊重并适应生态城区的生态要素,开发模式要与生态景观和原生态形式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物种多样性。绿色开放空间布置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触的地方。城市环境发展与管理实现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预防为主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的战略路线。

4、生态城市文化。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政策、制度、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是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具体表现为:能孕育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当地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多样性发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尚未深入人心,城市生活消费结构合理,培养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以生态建设取代经济建设,片面强调城市的生态竞争力

具体体现在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通过增加绿地、树木或公园的数量从而实现城市表面的绿色环境。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绿地设计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无法在经济生产时激发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起不到生态意义上的作用。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哪座城市的生态建设不是建立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谈不上生态建设。

(二)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经常割裂地看待城市和乡村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仍然沿袭着城乡二元制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可能出现盲目城市扩张运动,撇开农村孤立地发展城市等片面的做法。随着网络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完善,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必将逐步拉近,乡村田地和城市绿地将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调。

(三)主要以政府管理而忽视全民参与推动城市生态建设

当前,政府和市民基本都持有城市建设是政府职责的看法,导致很多实践中经常忽视市民的能动性和市场经济自发调控力量,形成政府部门指令管理、效率低下的建设局面。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路径

(一)政策引导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

政策与制度的创新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我国更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对资源回收利用、生态型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按照零排放原则控制污水排放;结合公共交通政策,制定引导沿线土地管理的配套政策,实现土地使用和公共交通互相促进;建立生态安全及防灾预警机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机制。制定利于生态技术的承接、转化、推广和研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特别应针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如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

(二)技术保障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支撑手段

1、加强科技创新的基础作用。应特别重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一是要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等,并尽快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以支持重大关键项目的研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城市技术体系,形成全面完整的生态城市技术体系;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的建立,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加快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化应用,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构建生态城市交通体系。鉴于我国不同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土地开发状况,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将改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与城市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二是调整传统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应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条件,并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利用城市市区公共交通;三是应适度控制私人汽车在城市市区的使用,加快完善自行车专业设施,改善当地步行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

3、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和规划。借鉴发达国家城乡融合、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城乡融合的建设理念,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区域整体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统筹全面规划;二是按照城市生态学原理,使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得到合理配置和调控,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三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城乡区域作为整体,实行资源的节约、合理和循环利用,增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公众基础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传播机制,将生态环保建设的信息能够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和小区认识到生态城的建设活动与自身息息相关,公众有机会参与生态建设相关的政府决策,鼓励非官方的环境保护组织监督。倡导构建和谐小区。管理者、开发方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要与小区成员密切联系和交流;重视小区范围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小区形成有效的就业保障机制;形成丰富多元的小区文化,增加小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强化小区管理部门的服务型管理能力,提高和谐小区的自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劲柏.关于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及若干概念辨析[A].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2、郇庆治.城市可持续性与生态文明:以英国为例[J].马克思与现实,2008(2).

3、李迅.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之初探[A].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C].2008.

4、王爱兰.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城市问题,2008(6).

5、杨彤等.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2006(14).

6、文宗川,郝晓燕,巩芳等.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09(2).

第7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永川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国家治水新思路对开发治理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1.1涉水事务管理基础仍较薄弱,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急需完善

永川区水务一体化起步较晚,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涉水管理体制尚未彻底理顺,供水、用水、排水、净水各个环节缺乏有效衔接机制,且各项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对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调控能力较弱。水利建设管理投入不足且投资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水利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水利科研投入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全区水文预报及水质监测设备不够完善,水利信息化水平不高,水利现代化步伐较慢。

1.2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截污

控污治污任务繁重目前永川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部分场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也需要加大建设力度。老城区河道雨污分流不彻底,目前已完成沿河污水干管的铺设,但二、三级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完善,城区截污不彻底,对自然水环境产生一定干扰,特别是枯水期水质较差。此外,局部地区由于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等人为活动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但对其防控仍处于起步阶段。

1.3水生态保护工作仍需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工作亟需加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人口增加,加之地理地貌影响,城区河道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基流无法保障,导致自净能力降低,栖息地破碎化,生态环境退化,河流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加之现有植被种类较为单一,难以形成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此外,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现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和水平远远不够,加之传统农业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了水土流失进一步加重,其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实施内容

2.1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三条红线”管理,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全区“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遏制不合理的新增取水;严格用水效率控制,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提交有关部门。加强断面水量监督管理,完善水功能达标考核机制。明确各断面水质控制目标,落实断面的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开展主要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考核。

2.2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2.2.1推进水务一体化建设

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和理顺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减少水事矛盾。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法规,在各地实际管理经验和办法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加快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建设的进程。扩大水务管理的行政区域范围,加强对防洪、供水、水环境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基本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2.2.2狠抓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的质量监控体系,对人工水域、自然水域和地下水循环系统进行水质水量监控,及时反馈各主要水源地和水域的水质状态。同时,完善水资源使用和管理体制,合理分配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供给。建立完备的水灾害防御指挥体系,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2.3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构建水生态建设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的水生态建设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水生态规划步骤,结合当地水文环境特点和用水特点,制定详细的水生态建设方案。相关部门要督促水生态建设的执行情况,现阶段要保障好群众和生产生活用水,保证水生态循环的稳定。

2.2.4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建设知识的队伍,优化队伍组织结构,提升队伍成员的水资源管理技能水平,为此需要对队伍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实地考察,提升他们在水文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此外,锻炼队伍成员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熟悉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法保护水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水资源管理还包括水资源使用规划、资源保护和水费征收等内容,需要提升队伍成员的业务执行能力,并实行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加强队伍的工作责任心。

2.3完善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区的水文水环境监测、预报和水利信息化水平不高,仅有1个水文站,水质监测系统不完备,水利信息化管理及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在永川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应加快水文监测设施建设,改善水文服务信息体系,加强水质监测,尽快在全区范围内构建完善的水文环境、水质监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

3结语

第8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发展城市水文 建设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廊坊市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廊坊市现有三个行政区:广阳区、安次区、开发区,市区面积70.2平方公里,人口65万。根据《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28平方公里。

1.2水资源情况

廊坊市人均水资源量仅有208立方米,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先天不足”。市区西部、南部有永定河、龙河、风河、天堂河、六干渠、八干渠、九干渠等河流渠道。永定河目前已经断流,龙河、凤河、天堂河、市区干渠等河道成为污水排放河道,均为劣Ⅴ类水质,地表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市区工农业发展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廊坊市水资源评价》分析数据:廊坊市在现状平水年(P=50%),缺水率25.6%。现状偏枯水年(P=75%),缺水率达33.0%。可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2、发展城市水文的重要性

2.1 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会产生“城市热岛”,热岛现象对水蒸发、空气对流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城市的降水条件。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会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同时,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这些因素造成城市降水量一般会比郊区多5%~15%。

2.2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发展,市区不透水面积的逐渐增加、排水系统越来越完善、天然河道的修缮使得通过排水管网的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径流量变大、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洪峰流量加大,同时也给城市防洪、排涝增加了巨大压力。例如,廊坊市2012年、2013年汛期均有一次暴雨由于降水集中、排水能力不足造成严重内涝。

2.3城市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工农业发展,一方面使水资源利用量越来越大。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廊坊市只有通过超量开采地下水支撑城市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市区不透水面积增加,区域内入渗率变小,使补给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给,则会使地下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2.4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

城市中排放的大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如不经处理,排入河道或湖泊,会导致地表水污染。污水还间接污染地下水,地下水超采又会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更容易导致污水渗入。

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廊坊市城市化造成的防洪排涝、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瓶颈问题。

3、廊坊市城市水文现状

3.1站网情况

廊坊市区设有北昌、更生两处水文站;北昌、永丰、更生、张家务等4处水质监测站;金桥小区、水文局、北旺等10处雨量站;北旺、水利局、开发区等10处地下水监测站;白家务、第一水厂、第二水厂等3处水源地水质监测站。水文监测站点涉及防洪、雨情、地下水、水质监测等各个水文要素,站点基本覆盖市区及周边地区。

3.2城市水文发展情况

廊坊水文依托现有监测站网和技术优势,以廊坊市防汛调度、城市供排水、水环境保护、饮水安全服务为重点,全力做好水文监测,积极开展水文科研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平衡测试等水文技术服务,及时水情预警预报、水资源公报、水源地水质旬报、地下水动态月报等水文信息,编制完成《廊坊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节水型社会项目研究》、《廊坊市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等科研成果,为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3.3城市水文存在的不足

受资金匮乏、技术能力等制约,廊坊城市水文工作与城市发展需求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制度要求相比,廊坊城市水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城市水文监测站网密度不够,缺少城区低洼地段监测站点,地下水监测站点稀疏、功能单一;城区水文监测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必备的实时监测设备,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较低,预测预报手段相对落后;水文基础研究滞后,水文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廊坊市城市水文发展的探讨

廊坊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趋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和水环境问题、维护河湖健康,做好防洪排涝,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服务可持续发展水利和民生水利成为城市水文建设的重要任务。

4.1加强城市站网规划,提升水文监测能力

一是根据降水的空间区域分布,增设雨量站点;在地下桥、城市附近的排水渠、扬水站、污水处理厂、重要取水口、排污口建设水位、水质自测报站,实时监测城市积水、排涝、水质情况。二是调整龙河、凤河、永定河泛区、天堂河现有水文监测断面、监测频次、监测项目,新建城市水位、流量监测站,为城市防洪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合理布设地下水监测站网,在地下水漏斗区、水源地增设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点,重点监控漏斗区、水源地埋深、水质、水量动态变化情况。四是建设水文监测设施,配置雨量遥测系统、水位自测报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储存,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和预测报水平,为研究水资源的变化规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全面、准确地信息依据。

4.2积极做好水文监测,服务城市发展建设和民生水利

要从增强水文服务能力、保障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城市水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市防洪排涝、水资源开采量、污水排放量、水环境、水生态监测、入河排污口监测和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城市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及时水文信息,大力提升水文在城市防洪、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服务支撑能力,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饮水安全提供安全保障,满足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3提升城市水文保障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水事件能力

要全面分析探讨城市水资源管理、防汛减灾、水生态保护、城市水务等方面对水文工作的新要求,努力解决当前城市防洪标准偏低,城市水文工作基础薄弱,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等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城市水资源分析与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加强城市水文基础数据库,开展城市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打造业务精良的城市水文监测队伍,制定各种应对突发公共水事件的方案、预案,合理分配观测人员、完善观测手段、配置观测设备,研究各级防洪排涝模型,提升城市洪水、水污染预警预报时效性,提高突发公共水事件应对能力。

4.4开展城市水文理论研究与基础应用研究,服务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和切入点,着力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增强服务“三条红线”刚性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考核问责权威化能力建设,开展好水资源论证、水平衡测试、水资源评价,积极为取水许可、城市节水、用水定额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功能区管理提供技术服务,为全面确立“三条红线”,严格实行“四项制度”,积极稳妥地为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水文监测数据,为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水文人要认真研究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水文问题,探讨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水文的需求,加快推进城市水文,服务城市化发展和民生水利。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廊坊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

第9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6.3%提高到2008年的45.68%,年均提高1.17个百分点,特别是国家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进一步促进了该进程的加快,但在城市数量增长较少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全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500多万人,如此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化过程,一方面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另一方面,也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影响。城市既是各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发地、矛盾交织的难点和焦点,又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因此,在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珠海高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珠海国家高新区199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是全国56个国家高新区之一,由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白蕉科技工业园和科技创新海岸组成。其中主园区设在唐家湾科技创新海岸,位于珠海市北部,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轻轨贯穿境内,区内环境优美,科技教育、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当前,高新区主园区已形成了以名牌大学为依托,以软件研发企业为主体,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走廊。但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高新区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工业发展,大量资源的消耗、大量废弃物排放等,都在损害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要实现珠海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则要特别注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在深层生态学思想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文明形式。它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是一种进步的文明形态,强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通过增强环保意识、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文化和价值观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和手段。工业文明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而生态文明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解释不清楚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支点,是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必要的手段、方法和路径。

二、珠海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自1992年珠海高新区成立至今,经济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8%;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55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9%;出口创汇75亿美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122亿元。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亿元,同比增长0.4%;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19.8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48.98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23.1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11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3亿元,同比增长1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7.9%。持续的快速增长为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众多制约因素,成为高新区发展的瓶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偏小,未达到高新生态区的要求

虽然珠海高新区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09年10月29日第16期(总第454期)提供的2008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科技统计报告,我们从中能够看到,54个国家高新区中,在拥有的企业家数、工业总产值、营业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净利润、上缴税额七个指标对比来看,珠海的排名分别为第18名、17名、20名、37名、7名、22名和47名,除了因地缘优势在出口创汇方面位居前十,其余都不是特别好。因此,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发展,例如技术的革新,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信心,特别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只有坚实的经济后盾才能保证资金投入的到位。

(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滞后

高新区在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普及公众的生态科学知识,引导消费取向方面较为滞后。另外环境意识淡漠也体现在生活和消费习惯上,当地居民有捕食野生动物的饮食习俗,也有大量使用一次性制品的习惯,在节能、节水、节约资源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风气。

三、生态文明建设在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战略位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新提升、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新丰富和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2008年4月汪洋书记对珠海提出新要求:珠海应当充分发挥和开发优势,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争当广东省科学发展的示范市。“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这一崭新命题内涵丰富,对高新区来说,是科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坐标、新定位、新起点,也给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还是内容上都要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从而更好地促进珠海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从内容和目标上作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摘要目标是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珠海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一)形成科学、健全、公平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建设是一项宏大工程,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要使这项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关键就是要使受损方利益得到有效补偿。可以说,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是整个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中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的基础。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珠江三角洲生态大屏障的建设,既需要本地区内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更需要全省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作用。

(二)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开展国民生态环境教育。编制生态市建设宣传教育方案,明确生态市建设宣传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为目标的国民生态环境警示教育。通过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或活动日,结合珠海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需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络等媒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将生态市建设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生态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制作生动的宣传材料,选拔优秀的文艺作品,向社会和家庭广泛普及生态知识,树立清洁生产企业榜样,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宣传绿色产品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优化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体系

生态文明观提倡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观念,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重点突出人的精神心理需求,走出一条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生态文明观要求我们要重视环境卫生,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会引发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吴长振.珠海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资源开发与市场[J].1999年15期.

[2]甘师俊《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国绿色时报2007.12.10

[3]周岩.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集体经济[J].2004年3期(上)

[4]陈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1年S2期

[5]张帆.论珠海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演进.改革与战略[J].2009年07期

[6]张真寿.优化仲裁环境为珠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证.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J].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