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精选(九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

第1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2-0008-06

一、引言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哈尔滨市部分学校(包括省直属学校,重点小、初、高中以及其他心理特色校等)也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都配有专兼职心理教师。但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其在学校中的发展空间有待调查,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心理咨询室如同摆设、心理教师身兼数职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共335所学校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包括职业高中11所,普通高中39所)。

(三)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共37道题。问卷包括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心理学科培训情况、心理科研五个维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哈尔滨市抽取360所学校发放问卷,回收356份,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为94%。对335所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对其中5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状况较好,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部门的学校占86%,设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的有53%;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70%;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心理工作的有79%;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60%;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与运用及心理学科专业培训的开展这两个方面有待提高,个体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普遍达到标准,测评工具和人员培训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团体辅导活动室、个体心理辅导、大型咨询活动、研讨活动等方面,各学校开展得较少,有的学校几乎是空白。科研活动方面,各个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对哈尔滨市八区十二县的335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按学校类型分类包括158所小学、127所初中和50所高中;按地区分类包括160所外县学校、66所新区(平房区、松北区、阿城区、呼兰区)学校和109所主区(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香坊区)学校。

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两大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展可以采用心理活动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选用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作为教材,也可以参考其他教材或选择省市统一的教材。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是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

如图1和图2 所示,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占全部被调查高中的56%,小学组和初中组的开课学校占33%,高中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高于小学组和初中组。外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是29%,新区的比例是47%,主区的比例是41%,可以看出新区开课情况较好。各中小学专题讲座的开展情况较好,高中组开展针对学生和教师专题讲座的比例为58%,初中组也在50%左右,小学组稍差一些。按地区划分,新区学校和主区学校的专题讲座开展比例均在50%以上,外县也在40%以上,可以看出哈尔滨市各中小学专题讲座开展情况较好。针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教师工作坊的学校所占百分比在3%~12%之间,开展情况不好。在教材使用方面,高中在自编校本课程、使用材和参考其他教材方面比小学、初中好;新区和主区的学校更倾向于使用省市统一编写的教材。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能达到每周一节或两周一节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中、初中和小学,按区域划分依次是新区和主区、外县。

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比小学、初中更加完善。新区在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开展情况好于主区,主区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

2.心理咨询的开展情况

学校心理咨询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本研究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测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别辅导、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评、行为矫正、青春期教育、危机干预和咨询室的开放时间。

如图3 和图4所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开展比例为50%以上。开展个别辅导的小学占所有小学的54%,初中为61%,高中为66%,高中多于初中,初中多于小学;外县为46%,新区为79%,主区为66%,新区个别心理辅导工作比主区、外县好。高中开展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比例为58%。此外,各校在团体活动、热线、信箱、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和咨询室开放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均不佳。

四、讨论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良好,80%以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隶属于校领导或德育处,一半以上的中小学设立了专门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70%的中小学已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与郭德凤等[1]、廖全明[2] 的调查结果相似。80%以上的心理工作是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此比例高于薛中国[3]对吉林省心理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结果,说明哈尔滨市心理教师专业化情况较好。有60%的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的占50%。这与杨蕾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科研活动在各个中小学校的开展情况都较差。为填补科研的空白,各中小学应至少有1项校级及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并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各部分全力配合课题组的研究,尤其要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学校、地区的差异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面,高中组比小学组和初中组开展得更好。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比小学、初中更加专业化,接受过更多各种形式的专业心理培训,能够较好地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在哈尔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开展情况较好,此结果与姚彩霞[5]有关咨询室建设与运用的研究结果相似。各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心理测评和青春期教育在高中开展的比例高于50%。哈尔滨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团体活动、热线咨询、信箱咨询、网络咨询、行为矫正、危机干预以及咨询室开放时间方面都不佳,可见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除了以往的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外,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咨询,给学生带来便利。

哈尔滨市对心理健康教育开课以及教材使用情况存在地区差异。新区在针对学生开课情况和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高于主区、外县;在校本教材的使用方面,外县和新区的学校好于主区,主区学校使用省市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外县学校参考其他教材的比例高于新区和主区。陈永胜[6] 对浙江省心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表明,45%以上的学校已经开发校本课程。

五、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认真学习《纲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纲要》精神,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到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因地制宜,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应以活动为主,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有效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的产生。

3.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针对学生个体或学生团体实施的心理疏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并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应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

4.通过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利用不同渠道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宣传心理健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5.加强心理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橱窗展、班级文化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册、心理报、心理广播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可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介绍学生需要的心理学常识,集中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热点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现场心理咨询、趣味心理测试、心理影片观赏、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等。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6.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整合,全面营造心理健康和谐氛围。对教师、学生实施同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过程、方法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此外,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和教师这份职业,提升职业幸福感,让教师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升教师整体的归属感,促进学校和谐心理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学生们学有所知,看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

7.定期开展丰富校园心理活动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现场咨询、大型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心理影片鉴赏、趣味心理竞答等。

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最好男生和女生各一名。心理委员应发挥心灵使者的作用,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变化,随时与心理教师联系,做好班级心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进行培养,成立心理社团,开展各种培训,使其在班级中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

(三)强化培训,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1.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扩大专职教师比例。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兼职教师必须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专职教师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加大培训力度

制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对于知识的渴望是每个教师一直在追求的,开展集中、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专业培训学习,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刚刚接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课程的掌握与理解;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通过专业心理学知识理论的培训,深入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咨询,学以致用,使心理教师走向专业化。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远程培训的形式,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讲解的视频,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使教师在听课中不断自我反思。远程培训的优点在于可控性强,也就是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反复听课,反复思考。

学校可以组织专兼职教师去名校观摩学习,包括听课、听讲座、体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针对学生个案进行分析研讨,开展心理教师座谈交流,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扰。专兼职心理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但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把握程度有待提高,针对棘手的问题希望可以与专业教师探讨,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学校还可以成立教师工作坊,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活动。积极组织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学科教研、专题报告等活动。如建立“心理支持研修团队建设”,心理教师“一对一”帮扶队伍,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到尚未开展心理工作或仍未取得咨询师证书的学校进行现场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并帮助这些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室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每一位心理教师快速成长,不断进步。

各校还应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未获得证书的教师不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辅导或咨询工作。同时,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条件,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指导教师学会心理调适,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相关培训,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四)加强领导,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1.高度重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组和指导中心,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在全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的创建活动。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心理辅导室建设、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以及教学用书订购的相关经费支出。

2.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

心理辅导(咨询)室是学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初中、市区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农村小学均应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资料。心理辅导(咨询)室要有独立的专用场地和足够面积,应设在既方便学生进出又相对安静的非教学区域。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内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舒适、温馨、安静、保密、安全。每个心理辅导(咨询)室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至少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3.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和教师教学用书,经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作为全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各中小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供师生使用。购买学生读本、教师教学用书及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不得增加学生负担。学校不得购买和使用未经教育部或市教育厅审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用书。此外,学校还需积极开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资源。

4.加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科学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有关专家、教研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开展优秀研究成果的评选活动。各级教研机构应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深入学校指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5.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制定对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办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考核各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6.加大资金投入

学校应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完善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更新。

参考文献:

[1]郭德凤,何晓萍,石秀莉.哈尔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6,7(5):106-108.

[2]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146-150.

[3]薛中国.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7-11.

[4]杨蕾,边保旗,樊富珉.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97-798.

[5]姚彩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J].教育科研,2009:23.

第2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组

二OO五年三月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在校园生活中也日益凸显出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亟待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此,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5年3月18日,市政府何炜副市长带队,由教育局杨红局长、张跃进副局长参加,包括市党办、政办成员和教育局有关科室人员组成的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团一行赴浙江省上虞市、我省铜陵市考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察团一行在当地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到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听取介绍、参观校园、搜集资料,获得了一份份鲜活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受到了心灵启迪,开阔了教育视野。

浙江省上虞市有78万人口,是一隶属于绍兴市的县级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城市,该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经济发达,并且已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为浙江省“教育强市”。近几年来,该市以“学校试点探索,园区实验攻关,全市区域推进”为基本思路,大胆实践,取得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经验,形成“科研引路,行政搭桥,园区示范,区域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园特色。其成功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教育报》所报道,受到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的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概括起来,上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园区经验是:营造一种氛围,把握两条主线,做好三个落实,加强四个渗透,突出五个结合,抓好六个环节。即:全方位区域性整体推进主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全体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对少数心理障碍学生进行补救性心理辅导这两条主线;做好组织落实、计划落实和措施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到团队活动中、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和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全面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心理辅导教育与全体教师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抓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设立热线电话和知心信箱、建立心理辅导室、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运作;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积累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经验,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锤炼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知名度。上虞市实验中学的“以辅导教师、专门渠道为‘精’,以全员参与、全面覆盖为‘气’,以课题引领、学术研究为‘神’,以校园文化、关注心灵为‘韵’”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操作要领令人印象深刻。而春晖中学的“学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学校文化引领”的教育思想更让人难以忘怀。

铜陵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时,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已全面启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该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教育部督查组、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该市各级领导重视,努力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铜陵市金山路小学实施的“小学生性格优化教育”实验、铜陵十二中的“一体两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家长为两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十二项举措、铜陵二中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学生心理方法”令人颇受启发,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铜陵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夏冰作的个案处理的经验介绍令人深受感动,不能不让人为这位从教才两年的年轻女教师的专业素质、工作水平和敬业精神所折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起一支懂业务、爱钻研、肯奉献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归纳上虞市、铜陵市教育局及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法,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以师资培训为根本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为此,他们十分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采取行政与科研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等形式,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一是抓干部队伍培训。上虞市不定期选派分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去外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目前,上虞市共有130名学校领导参加浙江教科院组织的“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推进研讨会”、省教育厅举办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铜陵市选派学校领导到上海市学校挂职锻炼,接受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培训,使学校领导能够率先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指导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抓专业教师培训。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请大学和教科院心理学专家教授分别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等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经绍兴市教育局和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批准上虞市为培训教师颁发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及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格上岗(试用)证书。在省教科院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支持下,上虞市教体局于2001年3月以来先后举办了三期“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期间邀请了专家和大学、教科院的教授及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教,培训班分七个专题,总课时为120学时,通过理论知识的书面考试、操作技巧的角色扮演、课堂研讨和论文交流等三方面考核。四百多名教师取得了《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合格证书》。铜陵市部分学校直接从大学选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任教,市教研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应该说,两市均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三是抓教师全员培训。利用节假日和暑期继续教育,不定期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给全体中小学教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索研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教育方法和途径,增加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2003年1月,上虞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分管领导、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自学考试,2005年前完成全体教师的基础知识培训及考核,本项培训及考核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根据要求,全市首批有1470名教师已参加《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全市6000多名教师参加了第一轮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可行性和广泛性。

二、以模式探索为手段

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效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富有实效。近年来,上虞市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是创设活动课教育模式。各学校在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以“活动课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在模式运作过程中,学校先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列出序号,再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并对以活动课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进行开发性研究。在研究完善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师资、不同学生及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实践中摸索并完善“活动式”、“诱导式”、“情境式”、“体验式”、“聊天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模式,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方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结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初步形成了教师辅导、学生组织、专家点拨等活动课形式。针对有的学校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他们一方面引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与培训,通常在课前由教师确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与目标,师生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过程的设计,通过大量的观摩与大讨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创设心育活动载体。选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开展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切入口,先后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观摩、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优秀论文评比和心理辅导现场会等活动。通过开设的活动课观摩和全市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向现代化和高质量方向顺利发展。园区各中小学和试点学校都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的设在晨会课,有的设在班队活动,也有的专门开设心理辅导课,但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将所传授的心理知识富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的活动课观摩和全市活动课优秀教案评选,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掘学校每项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管理育人、教育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过程之中。

三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心。上虞市是浙江省首个“校校通”县市。他们积极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为充分发挥现有学校风格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模式的探索,大胆开发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育网。“心育”网站共有六大主模块:心育课堂、心育论坛、心海拾贝、心语亭、百宝箱和知心屋。“知心屋”里设有“学生在线”与“家长在线”两个分模块,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辅导和帮助,它就像一座“心桥”,使学生和家长、学生和老师间心心相连。上虞市和铜陵市不少学校开设热线电话、知心信箱、或网上“QQ聊天室”打进学生心灵,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困扰、常见的心理障碍、自卑倾向、学生孤独倾向、人际冲突等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热线电话的开通、心理信箱的设立和“知心小屋”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沟通了感情、增强了自信,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铜陵一中校长介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夏老师充分施展“真情倾诉”的技巧,挽救了不少心理问题学生,堪称校园的“排雷专家”。

三、以园区示范为龙头

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园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大胆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区域优势和园区特色,为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整体推进策略研究》为上虞市心理健康教育园区实验总课题,在总课题下各实验学校和成员单位分设32个子课题,同时把科研、教育教学实践与行政推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推进,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实验学校典型引路的作用,探索最优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第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广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6-03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意义

1.广东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什么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运行样式。所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广东省中小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样式,可以用下面的框架图例来表示: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架图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形式特色,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原理理论”为学理支撑,以“三预工作机制和四个规范工作文件”为管理机制,以“两个服务和三和谐建设”为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和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宗旨的教育模式。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是一个整体,既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又有学理支撑、管理机制,还有目标理念、最终目标;既有内容、方法的结合,又有发展性目标、教育形式的结合,形成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力,形成了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2.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的意义是:发展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发挥专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合力,使教育原理、内容、方法、管理等要素拧成一条绳,构成一种矢量和样式。具体的意义是:

(1)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发展、提升发展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沿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规范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

(2)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宗旨: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即“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3)促进中小学校“三和谐”建设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加强“和谐心理、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形成和谐心理。

(4)促进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

无论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均要有学理支撑理论依据。要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学理支撑,主要是:

1.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兴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的作用和形成,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与行为。假若社会上每个人均具有积极心理,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积极心理包含:积极情绪与表现;积极品质与人格;积极社会心理与行为。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各种心理过程形成、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研究人的阶段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则主要阐明了人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规律与原理;以及研究教育过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与人的素质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学理支撑。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省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共分15个方面: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自信心理、情绪心理、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它能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其他内容的发展。如:(1)自信心理: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交往心理、意志品质、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2)情绪心理: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环境适应、生命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3)学习心理: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都要开展教育。其他内容,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例如,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的教育内容;高中生:侧重社会适应、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的教育内容。

2.学科渗透的教育内容

社会学科类课程渗透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教育活动课。它包括教育活动课、班会课、专题训练课等。这些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一般每个班级、每学期8~10节/次。心理教育活动课主要是进行普遍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2)团体辅导课。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际,有目的地开设专题的团体辅导课。团体辅导课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个别辅导。这里指的是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个别辅导,而非补救性的心理咨询活动。

(4)学科教学渗透。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即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有机的对学生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过程。

(5)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课外大型活动的形式,开展发展性的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出现的某一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教育。如:考前心理压力疏导。

4.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内分工

主要方式 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等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教学计划)…班主任

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教师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果要比较稳定地运行,除具有相对标准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理支撑要素的结构形式外,还必须有管理机制要素作保障,才能构成完整的模式,否则其运行过程不稳定,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或中途夭折的局面。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有:

1.“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对学生心理危机行为的预警和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消除和干预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2.“规范管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的管理机制。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印发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思教[2008]83号)文件,简称“四个工作规范”文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内容、方法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广东省中小学建立起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和工作待遇作了相关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各年级教学内容课程作了指导性的规定。

3.“科研引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以科研引领,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专项课题研究,包括模式构建的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等专题研究。我们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和中小学第一线专家,分成10个课题组,开展发展性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如“自信心理”培养专题研究组,保障“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实验验证”保障机制

第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论文摘要]:我在小城镇的边缘乡下小学任教,我们学校和现在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学校一样,留守儿童、双亲离异儿童、隔代教育儿童占了学生中的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又相对落后:认识观念模糊、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育德育化、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我们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机构组织、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师资培训、对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绝大多数学校几乎为零。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00年初,教育部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随后,教育部出台了许多“减负”的规定与措施。强调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抓住契机,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农村小学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大力开展教研活动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领导机构上,职责分工不明确、不具体,组织管理上的混乱,造成了工作的无序与被动;在教研机构上,设置教研组的少之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的更是难得一见,理论指导的缺乏,导致了实践工作的盲目,影响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转。 

3.从实际出发,确定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颁布统一的实施纲要前,各校要借鉴发达地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在人的种种素质,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它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5.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师范院校的支持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势在必行,它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教师的培训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 

6.努力探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采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的形式外,还要大胆尝试下列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种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与熏陶;强化团体心理辅导,应对“群发式症候;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宽心理教育手段;聚焦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教育范围等。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动与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各方面工作都比较薄弱的现实,期望短期内大规模地、全面地铺开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 

[2]高飞,叶少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3]张明.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

[4]郑日昌.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辅导,团结出版社. 

[5]教育部.关于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6]教育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第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配备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或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者)。全市中小学校要按师生比1∶5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校要按师生比1:1000的标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配备专职教师。

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到2011年底,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1800人,师生比达到1:800;到2012年底,全市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2100人,师生比达到1:700;到2013年底,全市超千人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生比达到1:600;到2015年底,全市中小学校按照师生比1:1000标准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500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达到3000人,师生比达到1:500。

各县(市)、区要按上述比例配备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编制总额内单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编制。

二、明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

(一)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小学每周8-10课时,中学每周6-8课时,以教学班为单位采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课时在地方课时、班团会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课外活动等时间中安排,每两周至少安排一课时。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师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为学校师生提供个体咨询与辅导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主持和开展本校心理咨询室工作,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周在心理咨询室工作不低于5小时。指导和协助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教师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学生的个体咨询与辅导,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全校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为本校学生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师资培训

成立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充分发挥一区带四县“心理健康教育协作组”的互助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

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培训,按照“专、兼、全”的建设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全市“三支队伍”培训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全员培训。定期组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学习与督导活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班主任每年至少参加10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科任教师每年至少参加5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全体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做到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心理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争取利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支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支撑,全员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超级秘书网

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评价和奖惩机制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按“教育心理学”学科申报相应层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参加“教育心理学”学科的评优课和评奖、评优活动。

第6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课程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的难度之大,放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发现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学心理健康课程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但时至今日,这门课程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中学心理健康课程处于虚设状态,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需要

我国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的历史仅有20多年,作为一门年轻的课程,仍有很多的学校对其教育目标的认识模糊,将这门课仅仅理解为一门教育课程,过分强调课程的教育性,希望通过这门课使学生成长为一个样板、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具有共同的社会规范的个体,但这种忽视学生年龄特点和主体特点和需要的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教学内容缺乏渗透性

中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学校课程建设的进步,但一些学校由此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将所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推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它课程教学中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将学生当成了任意灌装知识技能的容器,这种众多教育课程心理教育渗透性的缺乏既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也导致心理健康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孤军奋战,缺少了心理教育理念和应用的支持,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身也存在着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等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及特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既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课程,它是融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代性。

(2)相符性。

(3)趣味性。

(4)活动性。

三、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需要各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体现相互和谐和助长,一方面,个体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各门课程都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以呼应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渗透教学在时空方面处于趋同状态,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候,学生心理品质也在逐渐形成,也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在中学生成长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连续性和科学性

在基础教育中,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应具有衔接性。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和发展时期,是自我意识高涨和同一性形成的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延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性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能力训练等的同时还应重视性心理教育、考试心理引导、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消费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一些延续性的心理教育问题,应结合各年龄特点和本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三)科学运作教学模式

1.传统学科教学模式。

2.团体训练教学模式。

3.活动课教学模式。

四、我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我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目前我校有两名专职专业心理教师,我校配备的专职专业心理教师突出的特点是――专职专用。我校在职心理学硕士1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人。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辅导两个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参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学校针对各年级各个阶段的角色任务以及心态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个年级侧重的心理健康课的主题在保证深入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变化。

(三)完善心理咨询中心,规范心理咨询室职能

我校继续健全和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各个功能场室(教师办公室、心理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发泄室、团体辅导室等等),使心理辅导室成为设备齐全,硬件配置在全区处于领先位置,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家园,成为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场所。

心理咨询师坚持每天开放,除了安排专职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外,心理辅导室的部分功能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同时预约开发,致力于满足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同时坚持做好心理咨询记录。

同时,确保心理咨询工作卓有成效,及时有效地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各类心理障碍,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使我校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心理咨询,不再把它神秘化,而能普遍地接受和主动地寻求咨询,大部分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后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自身问题,并提高了对心理保健的兴趣与重视程度。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确定讲座的专题,如青春期心理辅导、高考、中考考前辅导等,原则上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讲座。心理讲座由专职心理老师负责,也可请心理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保健常识、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等。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人文因素,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创建良好的校风、班风、考风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心理素质。

第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确立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维辐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纵向到底的指导协调网络。市成立了由文明办、教育局为主,各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和各中小学校德育副校长为辅的启东市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统筹制订全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计划,坚持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致力于引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市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指导全局性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组织基础。

2.横向到边的师资共享网络。市教育局依托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这一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师档案,有效整合全市心理咨询师资源,成立以心理咨询师为主体力量,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为辅的市级心理咨询中心,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服务。

3.同步辐射的多维渗透网络。市教育局对全市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步推进。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的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新教师上岗和班主任培训等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教育网站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落实专人定期上传有关心理专题知识,加强对学校师生心理学知识的教育灌输。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扎实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活动载体,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以举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巧借平台、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举办“心灵芝”工程为龙头,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成立心灵芝学校,专业定向培训心理辅导老师,逐步开发本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建立心灵芝档案,及时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隐患,动员各方力量及时介入疏导和治疗;发放心灵芝绿卡,免费为学生提供成长建议和咨询服务;编写心灵芝读物,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解答青少年心理健康疑问,搭建家长、教师和未成年人的心理沟通平台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以学校爱心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心理关爱服务活动。今年年初起,启东市各中小学校全面开展了以心理关爱服务、公德礼教服务、助学帮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和家长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服务站。通过爱心服务站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健康知识讲座和即时的心理治疗,确保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规划、有组织、有平台、有保障。

3.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途径,开展心理知识辅导活动。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市局根据各学校反馈的“点菜”服务内容,全盘统筹,安排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师到各学校组织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家长心理健康等各类专题讲座。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要求,整合各方资源,着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了一支“金字塔”结构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1.建立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聘请启东市心理卫生领域资深的10多位专业人员组建成一支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队伍,他们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心理总监”。率先举行心理专家“坐诊中心、挂牌上岗”,每周定时接受学生咨询求助,同时在心理咨询网站开辟“专家门诊”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队伍。近年来,市局坚持每年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进行专业心理辅导员培训,2006年与南通大学联合举办了首期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班,37位教师取得了国家认证二级或三级证书,今年5月,又与南京嘉华心理教育培训学校联合开班,组织114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资格认证的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市教育局和学校分担全部培训费用,在经济上为学员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培训充实,能更好地建立起一支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加强对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心理知识培训,形成一支庞大的以班主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团队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员队伍,通过和学生最直接的接触,为学生做好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同时他们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气象员”,协助心理辅导员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四、强化督查考核,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考核,宣传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以评选表彰的形式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确保教育活动长远发展。

1.召开例会,总结交流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每半年由市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德育校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及时部署下阶段健康教育重点。

2.加强考核,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启东市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作为学校等级晋升的重要评估指标;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作为校长政绩的评估内容,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会同有关科室两年一次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第8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一、指导思想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

(一)组织管理

1.县教育局德育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和指导全县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心理健康教育评比活动。

2. 各乡镇、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健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乡镇教育管理中心要有人员具体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由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建立由教务处、政教处(德育处)、团委(少队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3~5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政教处负责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培训、比赛、科研等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给予必要的关心与支持,并定期对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正,使之更贴近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4. 学校有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有心理辅导室,形成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及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5. 各学校要依据本规范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规定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地实际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评价、心理辅导室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

(二)队伍建设

1.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建立专业教师队伍。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讲座或参与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辅导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各中小学可选调经验丰富、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值得学生信赖的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课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3.县教育局将分期分批对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同时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不。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三)实施过程要求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各校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合理设置不同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要根据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统一安排课时。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每班每学期开设心理辅导课不少于8节,初中和小学每班每学期不少于5节。为保证活动时间,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可通过选修课、班会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

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学校心理辅导课要建立定期跟进的研讨机制,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以及改进措施,以全面提高心理辅导课的质量。

(3)建立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

(4)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5)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必须是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的。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统一要求进行。各学校不得私自、违规使用未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的心理健康教材。

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本校教育教学研究规划,建立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大力支持学校管理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同时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申报和优秀成果评选。

(四)教育效果

经过循序渐进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有所提高,形成心理互助的良好风气,全校师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高。

(五)宣传工作与经费保障

1. 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专题讲座、新生适应性教育等,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学校广播、专栏刊物、校园网站等载体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 学校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用于心理辅导室硬件建设、咨询员培养、咨询室开展日常工作所需。同时保证对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诸如桌椅、电脑、图书资料、心理测试软件等)的投入与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安排做到逐年递增。

(六)档案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档案由政教处(德育处)负责建立。主要包括:一是文件;二是管理制度;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性材料,包括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材料、心理辅导室材料、利用校外资源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等;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档案;五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六是工作业绩材料。

四、检查考核与表彰

第9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范文

(1)心理辅导室情况

目前,巴镇地区学校(以下数据都以巴镇地区学校数量为依据)心理辅导室存在三种情况:①心理辅导室与医务室、教师办公室合用的学校5所,占27.8%;②心理辅导室与教师办公室合用的学校8所,占44.4%;③心理辅导室简单划分功能分区的学校5所,占27.8%。

(2)心理健康教育器械设备情况

心理健康辅导室装备分为:通用设备、办公家具、心理辅导器械、心理专用仪器、心理辅导软件。据调查,没有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器械设备的学校12所,仅配备心理沙盘的学校5所,配有心理专用仪器的学校2所,配件率和配项率达不到自治区的配备标准。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情况

巴镇地区中小学设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有5所(占27.8%),只有兼职教师的学校13所(占72.2%)。曾参加过沙盘培训的教师占72.2%,其余27.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应培训。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为止,有5所学校定期对不同年级开设课程,其余学校根据学生个体发展分年级以公开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所有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开设心理咨询,咨询记录和档案资料做到保密存放。教材方面,有2所学校用《心理健康》,有1所学校用《心理发展》,有2所学校用校本教材,其余学校没有具体教材,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下载视频来讲课。

2存在问题

(1)教室设备问题

学校没有专用心理辅导室,与医务室、办公室合用的多,只有27.8%的学校有专用心理辅导室。学校心理辅导器械、心理专用仪器、心理辅导软件配备少之甚少。

(2)专职人员问题

①专职教师少。专兼职教师担负其他学科教学任务,专兼职教师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②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现存在有些教师未参加过相关理论培训,急需专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③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考取相应的资格考试。培训资费、从业资格考取费用很高,暂时不能得到报销。

(3)开设课程教材问题

各学校开课形式多元化,没有统一的教材内容,大部分学校还没有课程建设,主要以公开课的形式分年级做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心理咨询时间设在下午活动时间,兼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心理咨询学生的后期辅导。

3建议全面推进、巩固和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加快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协作机制,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1)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支持和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

(2)加大心理辅导室及设备的投入力度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装备配置标准对心理辅导室建设、设备的配备加大投入力度,依据本标准和规范,做出统一规定。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4)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组织专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分期分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部级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要在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等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内容,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5)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管理

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根据教育部指导纲要的统一要求进行。据《指导纲要》要求,凡进入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必须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并统一地方教材。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