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生态经济概念精选(九篇)

生态经济概念

第1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经济生态圈 会展经济生态圈

一、会展经济生态圈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上看,会展经济生态圈是以会展项目为核心,会展主办方和组织者以及为项目正常运行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和服务配套的相关行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内,极力促进会展项目的开发与推广、管理与发展,满足作为会展项目消费方(参展商、专业观众、一般观众)的需求,从而使各个相关主体从项目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取得各自最大利益的价值环。

会展业从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会展项目执行和运营管理提供支持的各个行业彼此具有协作关系,它的生态构成类型是协调互助型。整个生态圈的相关行业包括从事一线会展项目策划与组织(生产)、营销与推广(促进)、消费(消化)的行业:专业会展企业、会展场馆和运营组织机构、展示设计公司、展览服务机构等;还包含为会展项目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行业:展示物品运输、展品存储、商务旅游、广告营销、住宿餐饮、通讯及交通等;同时还包括会展项目举办地城市为会展项目顺利开展提供的各项基础设施:绿化环境、轨道交通、治理卫生等。

从会展产业链角度去看会展经济生态圈,所有之间都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将整个会展行业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板块。所谓会展业上游是指,将承办会展的企业视为核心,经营会展项目的策划、开发、组织和宣传等内容,其基本上都是会展服务企业以及主办企业。事实上,产业链表示的是,对主体项目的创意策划,以及对主体项目的宣传等。上游企业主要使用概念设计以及组织发展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不同节点的联系,整合各环节资源服务会展项目主题。会展项目策划是在充分考虑地点、行业与产品特性、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偏好等重要因素前体下,涉及会展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含主题、定位、操作方式、运营管控和风险防控、工作人员任务安排、物流运输安排等;会展项目组织协调是对实现项目主题和概念,为资源整合和相关活动的展开进行沟通调节,涉及招商招展、场地选址与落实、配套服务安排等,必须和相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进行沟通,同时还要与当地的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对接。

所谓会展产业链中游是指,以会展场馆为主的场地租赁和运作、设施设备、配套服务等业务环节。中游环节是会展项目的具体运作和实施阶段。

会展产业链的下游指,为会展的举办提供支持的机构,主要包含那些直接或间接提供资源或服务的部门。包括展示设计装修、展品运输与管理、保险、旅游、广告、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法律咨询等机构。

因此,会展经济生态圈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行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支持下,由特定关联的行业内外组织和项目参与主体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可能是国家或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公司、高校、研究机构、公共服务组织及其他各种与整体会展业运营有关的关联性组织,会展经济生态由占据不同“关键节点”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的关键点相互关联依靠,假设转变其中一项因素,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竞争者、合作者和替代者均发生变化。会展经济生态圈是将循环经济原理应用于会展行业市场战略后的新生概念,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会展经济生态圈的特征是,具有大量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存在的会展经济参与主体,所有行业内外参与者都与其他参与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抱团取暖的效果。会展经济生态圈中的各参与者彼此命运相关联:如果行业生态圈健康,所有参与主体能够繁荣共生;如果不健康,相关参与主体都会连带受挫。参与主体应该从相互争斗,转换为怎样更好的共生合作发展,把原来注意力从内部能力上,移到关注共生共融的合作关系上。

二、会展经济生态圈特征

从整体上看,会展经济生态圈的特性包括协调性、可控性和开放性。

(一)协调性

会展经济生态圈是一个相对灵活的会展经济生态结构,其内部企业拥有非常强的自我优化能力,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不方面拥有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另一方面还存在互利互惠的协调机制。结合以会展项目为中心的产业链,各参与主体责任明确,形成会展产业链闭环。

(二)可控性

会展经济生态圈的可控性主要由行业调节者(行业协会等)来体现。作为调节者,还扮演着监督和维护会展经济生态圈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借助会展经济研究机构、专业研究院,以及政府部门等第三方机构,制定出符合需求的的政策制度和行业规范,管控和协调会展经济生态圈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内部关系,调节和优化会展经济生态圈的健康发展氛围;另一方面,内部参与主体有序竞争,保留收效好、成长迅速、抗风险和创新能力强的行业参与主体,淘汰收效差、成长慢、盗用别人创意的参与主体,从而保障会展经济生态圈持续有效的发展。

(三)开放性

事实上,会展经济生态圈是一种开放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有效的l展、成长空间,而且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转行和退出的余地。随着会展业成为区域经济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城市形象经济之后,会展经济的作用日益突显,展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关注展会经济,并且展会经济生态圈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有效的发展、成长空间,而且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转行和退出的余地。此外,会展行业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其很容易受到经济政治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干扰。

参考文献:

[1]琚胜利等.基于城镇体系的中国会展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J].城市规划学刊,2006(1).

[2]吉广林.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生态圈构建及平衡机制研究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孙翌伦.打造适合深圳发展的“会展生态圈”[N].深圳商

报,2008(2).

[4]赵驹、郭靖.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共生发展途径探究[J].人

民论坛.2010(10).

第2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我国;城市规划;环保概念;

一、我国城市规划的整体发展趋势

(1)、城市规划逐渐向生活型城市转移,注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在大部分城市的规划方案中日益呈现出“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规划中也多是重视生产型城市的建设,而相对忽略了生活型城市的建设理念。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环境要求的提升,城市规划逐渐向生活型城市转移,已经开始注重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多的注重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和方便性,逐步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2)、通过城市规划,有效促城市的进经济发展

城市经的济发展是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质疑,也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要打破城市规划仅仅是建设规划的概念,而是要使城市规划更加深入地研究城市的经济问题,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作用,及对不同阶层经济利益的调配能力,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现代城市规划中要坚持以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和行动纲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要严格按照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规划,使城市资源的地区分布能保持平衡。城市规划还要有效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健康与教育、保持区域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可持续德使用城市的现有资源。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要重视对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并保证后代生活中对于能源的基本需求。还要注重保持城市空气、水、森林和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质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迅速开展和推行,各大中城市的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大中城市在经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到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规划项目中以工业区、商业区、高档住宅区为主体,往往忽略了环保概念的应用。而随着城市发展的深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环保概念已经逐步被应用于现代城市规划中,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要求部分大中城市在规划重要逐步向“非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和过渡,逐步减少和整改城市中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工矿企业。同时,城市规划中还要制定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加强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扶持与监管,利用具体的法律法规促进金融业、批发业、交通、管理、法律等第三产业地位的不断上升,使现代城市产业布局日益向全面化、高新化、科技化的角度高速发展。

(2)、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中,在空间布局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开发或再开发市区内部用地,以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二、开发郊区,乃至周边地区,以疏散市区人口和工业,为市区创造优美好适的环境。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震需求,现代环保概念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不断完善城市中的工厂、商店、住房、交通、电信等人工设施,同时还要不断完善这些人工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和融合。

(3)、生态环境方面。现代城市规划中多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片面的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建设中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到了必须治理的关键时刻了。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要求在新型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在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要注重为城市居民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应用的重要体现。

(4)、自然资源的使用。现代城市规划环保概念的应用更多的注意对现有能源利用的节约与保护,以及如何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问题。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应用的基本原则是:更多的依赖城市中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最大范围内减少废物垃圾的排放、扩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等。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的应用,要以自然资源的使用为根本出发点,并加以全面、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5)、城市交通。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概念要求城市建设中要注重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使地铁、轻轨铁路等逐渐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城市人口数量巨大,人们出行对于交通工具的要求也较高,既要符合环保的原则,又要保证人们出行的方便和快捷。城市交通是城市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在城市规划中,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加以有效地治理,已达到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的环保目标。

三、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科学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强调科学的发展理念和观点。城市规划是地区政府干预城市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对城市建设进行综合、全面的部署。积极处理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各项问题。维持城市的和谐与公平,有效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实现对城市的管理和控制。随着城市规划工作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地位的日益突出,我国城市规划中环保概念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注重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并逐步向科学发展的方向发展。

第3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生活力”、“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构成的“双力大解放”理论将会创新出一种新的“应用学”学科体系,并将会成为类似“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等形式的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文化体系。

关键词:生活力;生产力;双力大解放;应用学;经贸文化;文化经贸

“生活力”概念,可能是未来5~10年在中国,乃至“一带一路”上出现频率非常高的概念。“生活力”与“生产力”构成的“双力”互促大解放文化体系可能会成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全新文化。“双力大解放”概念可能会是继“中国梦”之后的又一个代表中国国家信仰的文化概念。

作者在此重点对“生活力”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与介绍。

1、“生活力”的基本概念

人类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社会,提高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2、“双力大解放”的基本概念

“生产力”与“生活力”互促大解放,被称为“双力大解放”。

3、“生活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3.1、生活力工程建设的内容、依据与路径

构成“生活力”建设的主要要素;“生活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表现形态;“生活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要表现形态;“生活力”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要素在企、事业单位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要素在家庭生活层面所表现出的主要形态;“生活力”工程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生活力”要素在个体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内容和形态;家庭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企业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企业“生活力”建设的战略要件;企业生活力建设过程中资产运作层面的资金运作形态;产业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一路一带”上生活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3.2、“生产力”与其内环境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外环境相对应的“生活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4、“生活力”研究的目标与未来成果的评价标准

“生活力”研究的目标是“探讨构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梦国际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创新孵化我国新的“经贸文化和文化经贸体系”,以及如何提高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生活力”研究的评价标准如下:

“生活力”的研究对生产力解放与提高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市场、产业等发展的贡献率;“生活力”的研究对中国内陆开放经济的发展、对中阿经贸博览会的深化发展、对中国做为“一带一路”战略支撑力的贡献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生活力”对政策孵化的促进力等等......

5、“生活力”概念的基本特征

5.1、总体而言,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社会生活力水平。

5.2、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同一个时代中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生活力水平。

5.3、社会的和谐程度决定了社会生活力水平的平衡状态。

5.4、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生活力的水平和形态。

5.5、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技能与职业决定着一个人生活力的水平与形态。

5.6、家庭的祥和程度、家庭文化程度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家庭生活力的水平与形态。

6、“双力大解放”这一理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6.1、首先,对“生活力”的研究来自作者几十年来对“生产力”的研究。

6.2、来自作者20多年来的企业策划、产业孵化、文化研究、市场营销等实践和对政策的总结。

6.3、来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6.4、继续回到“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去。

6.5、继续回到经济研究与市场建设中去。

6.6、继续回到产业的发展与新型产业的孵化实践中去。

6.7、继续回到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营销的实践中去。

6.8、将深入到家庭文化的建设中去。

6.9、将深入到个体文化的培育和修养的实践中去。

6.10、将转化运用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

7、为什么说“生活力”的创新文化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是生命质量与生产力解放。这两大目标合而为一的终极目的就是生活力――人类创造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社会,提高健康生命水平和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

中国社会生活力的核心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高度概括了生活力的表现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则强调了生活力发展的环境与秩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生活力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精神气质与文明修养的人格形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一例外地不是在追求着生活力水平的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向人民提供提高生活力水平的保障。因此,生活力的创新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扭住“生活力”的目标去发展生产力,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会实现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个着力点。

8、为什么说“双力大解放”这一概念很有可能会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成为我国新的国家信仰的概念?

国家信仰的概念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文化概念。这一概念需要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普世性、前瞻性、认同性、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可行性、延展性、大众性、普及性和文化的连贯性等特性。

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发展、文明积淀、中国梦、“一带一路”、国际经济一体化、民族复兴、执政目标、社会走向、民族互促发展、文化认同、普世价值等等......

象百流入海一样,以上所有概念的聚焦点就是“提高生活力水平”;就是对“双力大解放”的探索与实践。

9、“生活力”作为未来新国家信仰概念的可预测性?

10年前作者曾预测出我们国家今后5~10年会提出“圆梦”这一概念的国家信仰。

随着“一带一路”工程建设和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必将伴随着“改革出行”局面的出现,我们国家必将会呈现出“西天取经”与“西天送经”并存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建设出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经济旋涡区、国际主流市场旋涡区和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这需要我们首先要做好建设国际主流文化旋涡区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因为,文化将决定未来的一切。“生活力”做为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体系一定会构建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梦”国际化的理论体系;一定会创新孵化出在一带一路上我国新的“经贸文化”与“文化经贸”体系。

10、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关于生活力的概念,从网络和有关文献中查到的解释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生活力是指植物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又称生活强度;二是认为生活力是指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亦谓活力、生命力;三是认为生活力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兴衰程度。这些概念解释的共同特点是,所言生活力的主体都是生物,或者说都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界定的。

从文化的角度系统地对“生活力”的研究,目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较少。特别是相对于“生产力”的“生活力”研究,以及“双力互促大解放”的研究是全新的领域。

“生活力”这一概念起源自国外,起源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在国外的研究中,生活力的概念多散见于植物学、经典遗传学等学科之中。例如:“生活力”概念最早的解释是:种子生活力(viability)。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后见于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被解释为“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

上世纪,国外对“生活力”的研究较为沉寂。但国内的研究工作却正在兴起。研究领域正在从自然科学领域向社会科学领域拓展。社会科学领域的代表文献有吴国良、陈正其撰写的《全域统筹,激发小城市内生活力》;《中国教育》2010年第11期由作者陈复兴撰写的《校园生活力:一种核心教育力》;《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月刊发的由作者高谦民创作的《培养生活力是“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和由作者秦德林创作的《教师生活力及其提升》等文献。

目前国内对生活力的研究,侧重于社科领域,并在其中又创新了一个全新的子领域。这个子领域主要是指“生活力与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三者融合而成的“应用学”领域。我们将其称之为“双力大解放”研究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仍是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空白。

11、“双力大解放”理论的学科属性

“双力大解放”中的“生活力”理论是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人文学、养生学等学科融合而成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理论。

“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内环境对应的是“生产关系”,并与生产关系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学科体系,基本属于经济学、管理学范畴。“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外环境对应的是“生活力”,并与生活力组成了生活力系统的学科体系。当生产力与生活力相对应而形成“双力大解放”理论时便超出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范畴。

“双力大解放”的理论将会形成全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将会更加突出应用学的特性。从而也可以设定认为:“双力大解放”创造了一种新的理论属性――即:应用学。例如:应用管理学、应用经济学、应用市场学、应用伦理学、应用养生学、应用人文学等等......

12、“生活力”研究的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深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迅速蓬勃的建设、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的、自贸区的发展......

中国正在从“改革开放”走向“改革融合”。中国需要引领世界的文化;需要建设无数个国际主流经济漩涡区和国际主流市场漩涡区。这首先要求中国要有创造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的能力和行为。创造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需要有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又有普世价值的文化概念和内涵的文化体系。“双力大解放”这一文化概念做为“中国梦”的实现与深化发展结果的新概念必将会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而促进中国新的“经贸文化”和“文化经贸”体系的形成,并以此创造出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

开展“双力大解放”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对“双力大解放”的研究将以市场链创新、文化链创新、产业链创新、技术链创新为主要内容为产业形态、文化形态、市场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国各类形态经济的腾飞。

(2)这是一个促使资源、资产、经济三合一运作的研究领域

有利于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上投资拉动的市场向消费拉动的市场转化,再更大规模地促进投资拉动的市场发展。

(3)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经济生成新的发展模式。

对“双力大解放”的研究将会从市场链、文化链、创新链、政策链、经济链、管理链等的多维方面综合创新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融入到传统的产业发展之中,使之形成全新意义上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产业链。

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更好地实现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更能够创造以中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主流文化漩涡区和国际主流经济漩涡区,进而形成具有机制性拉动国际经济发展能力的产业链。

只要能够形成两个国际主流旋涡区,或使中国的产业经济进入到这两个国际主流旋涡区中去,就能促进中国产业和经济实现革命性的发展模式的改变。因此,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研究领域。

(4)有利于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和中国多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推进,中国必将会呈现出“西天取经”与“西天送经”并存的发展状态,形成新的中国“经贸文化”和建设“文化经贸”体系的基本内容,为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提供强大的新型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进海,《宁夏文化蓝皮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12ISBN978-7-227-05931-8.

[2]陶行知,我们的信条[J] 新教育评论 1926(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吴国良、陈正其,《全域统筹,激发小城市内生活力》.

[5]陈复兴,《校园生活力:一种核心教育力》《中国教育》2010年第11期.

[6]秦德林,《教师生活力及其提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月 .

第4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第5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水生态承载力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短缺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各项研究纷纷展开,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决策部门做好水资源的调控和管理,己引起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而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承载力一词出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提出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1]。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承载力的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表1)[1,2]

表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Tab1. The developments of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ions

可以看出,承载力概念的发展本质上是对现实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映。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并被重视,生态完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和首要条件。于是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高吉喜定义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生态承载力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指标量化的困难。由此一些学者提出水生态承载力,从水生态系统入手研究并发展完善生态承载力。

目前关于水生态承载力并无统一的概念和完善的理论体系。水生态承载力和之前的承载力概念相比,它更关注于流域承载状况,以及在保证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下,解决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2 水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性。在某一特定时空和状态下,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纳污能力,所能支撑的人口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模都是定量的。

⑵水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水生态承载力是围绕一个中心值不断波动,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⑶水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承载媒体是水资源,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水生态承载力是不相同的。

⑷水生态承载力的多水平层次性。对于水生态系统的主体对象水资源而言,是多层次的。同样,水生态承载力也表现在不同的水平层次上。

⑸水生态承载力的关联性。由于水体的连续性,水生态系统也是互相联系影响共同存在的。对某一流域而言,其各分区间的水环境功能高度关联[3]。

⑹水生态承载力的不确定和模糊性。水生态承载力涉及水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这一复杂的系统。大系统内部结构因素之间的复杂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同时,基于各种研究方法的不完整性,指标选取的差异,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结果无量化标准。因此,水生态承载力还具有模糊性。

3 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

目前,尚没有特别针对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联系紧密,应用在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方法是可以用来研究水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主要的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和生物圈的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4]。第一性生产力模型主要分为三类:气候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我国一般多采用气候模型。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没有考虑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等对承载力的影响,所以它的研究并不全面。

3.2 系统动力学法。

系统动力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在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系统动力学法能较为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出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5]。该方法的不足在于模型容易受建模者对系统行为认识的影响,其中的参变量不好把握,可能导致出现不合理的结论。

3.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高吉喜(2001)提出:生态承载力可以理解为承载媒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持能力。该方法分为三个等级评价。一级评价将生态系统弹性度作为评价准则,二级评价以资源和环境条件作为评价准则,三级评价以承载压力度作为评价准则。此方法曾经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3.4 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就是在历史长度下,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演化情景以及其相应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对比,得到该区域可能的承载能力。背景分析法的另一种形式是趋势分析,包括自相关分析和互相关分析[6]。背景分析法简单易行。但其分析多局限于静态的历史背景,对土地生产能力一类简单承载能力的估计是可以接受的,该方法对某些因子的潜力估计、趋势预测等,也可以借鉴到更为复杂的承载能力研究中。

3.5 多目标模型最优化方法

水生态承载力分析涉及自然条件和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其采用系统分析思路,将特定地区的水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并采用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刻画,各子系统模型之间通过多目标核心模型的协调关联变量相连接。其难以全面考虑系统的影响因素,且无论在优化目标的选定还是水―生态―社会经济内涵联系的刻画上都存在一定难度。

4 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因于水生态承载力基本概念的不明确性,使得在认识上存在着抽象与具体、承载主体和客体的不统一,加上各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在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⑴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仍不足够清楚。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依然是最重要的。认真分析水生承载力系统的结构要素是很有必要的。

⑵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影响水生态承载力的因素很多,指标选取和量化过程的成功决定了指标体系的好坏。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⑶研究方法的改进。目前的研究方法都具有一定局限性。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动态模拟研究,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将地面水文观测与空中遥感信息相结合,获得最新资料,多种方法综合集成,在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中取得进展。

第6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 概念 特征 综述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41-02

“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是比较短的,大约有200年,但它却很复杂。“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795年由法国思想家特拉西提出的。他倡议研究“思想科学”,并为之用了一个名词――意识形态。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耸立于庞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属于上层建筑中观念的那一部分,而且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观念体系。后来20世纪的法国学者阿尔都塞重又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提出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而且他用结构主义的视角, 从科学、历史、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一、意识形态的涵义

意识形态概念正式提出距今约有200年历史了,但以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态存在及发展却是伴随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发展的。意识形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政治文化事实,它不仅是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政治和政治学、社会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自“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复杂的争议之中。“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对目前西方理论学术著作中通用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统计,发现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至少16种。”最早使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是法国思想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1754―1836),他在《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全新的观念科学,一种观念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在特拉西看来,意识形态不是一种纯粹的解释性理论,而是负有使命的拯救人类、为人类服务并使人类摆脱过去种种偏见的科学,是超越于一切社会关系之上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特拉西之后,著名的思想家大都从政治与政治学视角使用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概念都未作明确界定,而且对意识形态大多持否定态度。即使如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这样的伟大学者,虽然均曾触及过意识形态问题,但也都未明确用过“意识形态”概念。甚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意识形态专著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没有对其进行概念性的注释,但毕竟已超出特拉西的思想体系的内容了。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批判了以鲍威尔、施蒂纳等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思想,并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斯、恩格斯指出,“这种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自觉编造出来的思想幻想,是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神秘的反映”。由此可见,他们是将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来阐释的。

二战后,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解释以中性态度为主。如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意识形态”被解释为是与宗教不同的、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世信念,是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英国学者约翰・普拉门纳兹在《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有着“明确的价值观和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的隐含的价值观”两种涵义。再如,美国的《美国政府与政治》辞典中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关于人与社会本质的政治信念的综合体系;是一种最好生活方式和最佳的社会机构安排的观念的有机集合体。”这些都是以中立态度阐释“意识形态”这一范畴,但也有不少学者对其持否定态度。法国的莫理斯・迪韦尔热在《政治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是指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它或者为这个社会辩护,或者批判这个社会,成为维持、改造或摧毁这个社会而采取行动的依据”。而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则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组系统的僵硬的教条和信条,人们根据这些教条和信条试图了解世界,并试图保存或改变这个世界。”虽然当代西方大多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没有达成一致,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意识形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的、代表着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是一种明确的系统化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观念或上层建筑的思想意识及其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反映一定阶级、集团的持久的经济政治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我国,对意识形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存在于肖前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一书中,书中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

可见,意识形态由产生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解释与界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它已经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的政治哲学概念。一般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首先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反映,因而也是对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由多层次的社会意识系统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众多社会意识形式。横向剖析意识形态的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可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三大部分。政治意识形态是指维护或批判国家政权或某种政治法律制度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即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经济意识形态指的是维护或攻击某种经济制度、经济形式的思想理论体系,又称政治经济学。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为当时统治阶级倡导的思维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等的总和。

二、意识形态特征

1.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不过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物质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讲,“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尽管如此在极具阶级性的意识形态中也不同程度的包含着全人类的共通因素,阶级性与人类性这两大因素总是以一种特殊的关系共存于同一意识形态之中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也指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说,当革命阶级将自己的思想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时,就会自然地赋予了意识形态越来越多的人类性和普遍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在意识形态中,理论的因素与实践的因素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一个涵盖了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学说、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的复杂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任何意识形态都来源于社会现实,并以指向、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目的和价值诉求。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性,是统治阶级、社会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思想政治观念得以产生、发展和巩固的前提和基础。一言概之,意识形态就是以系统化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实践要求。

3.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由于思想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及其惯性作用,后一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前一历史阶段的思想材料和价值观念。任何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无不蕴涵了之前社会意识中的能够促进现世社会发展的思想元素。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创造。”当然,对于那些完全失去时代价值、对现实世界起阻碍作用的思想观念,必须彻底地批判、抛弃和肃清其消极影响。有些观念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充实、改进并赋予新的思想内容,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因素。另外,既然意识形态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反应,而社会又是不断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存在,那么发展性必然成为意识形态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学说正是在继承、突破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将理论与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实践需求相结合,最终造就了科学社会主义开放、发展的意识形态体系。

4.现实性与理想性统一。意识形态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一方面,“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表现为冲突的总和,表现为各个阶级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等等”。也就是说,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根源于社会存在和发展,是对社会物质经济生活能动的反作用。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与憧憬。任何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决不止步于对现实存在的反应上,而都是超前性的、代表未来社会、预示着社会事物发展前途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理想性特征。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编号:LBH-Z10102]

参考文献:

1.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季广茂.译者前言[A].[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季广茂译.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第7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随着以后各国的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不尽相同,在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谓各有千秋。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内涵

1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从此以后社会责任会计开始了广泛地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是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的,19世纪早期已经开始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研究。1819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蒂首次提出了“社会成本”概念。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了“外部效应”。 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概念。

(一)相关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派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责任的观念。社会责任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各个社会集团的而不是面向股东。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社会造成的影而应承担的义务。

1.1新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福利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皮古(A.C.Pigou),他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在马歇尔(A.Marshall) 等人的一般均衡经济理论和边沁(J.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对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其中对收入均等化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大社会福利原则等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建立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咖儿多(N.Kaldor)、金纳(A.P.Lerner)、萨缪尔森(P.Samuelson)、博克什(A.Bergson)和西克斯(J.Hicks),他们通过“帕累托最适度”、“序数效用论”、“社会福利函数”、“补偿原理”等分析工具来说明个人的自由选择应当得到政府的保证,整个社会的福利要通过个人福利的最大化来增加,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1.2新环境思想。新环境思想强调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以前总是忽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始终认为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人们从事地任何活动。新环境思想则认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环境,它是同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人们的生产活动不仅影响到了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经济的运行。新环境思想积极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社会责任报告也随着它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1.3从经济到社会的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过去人们只关注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经济方式和社会方式是企业分析问题的两种不同角度,但是,由于企业经营行为已使人们生存的整个社会环境发生恶化,政府受到公众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济方式较为注重经济效益,主要依赖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社会方式较为注重社会效益,对社会需求和公民利益比较重视,在经济方式和社会方式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相互影响,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企业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它与社会各利益集团和个人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二)相关学科

2.1环境经济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难以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它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分支学科。

2.2生态经济学。由于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经济学作为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能更好的解决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生态和经济系统共同作用下的经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其运动规律。

2.3社会学。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存在问题的一门学科。企业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而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存在。随着社会伦理观逐渐完善,要求企业在既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保证社会效益,这样在传统会计不能解决的前提下,必然会产生社会责任会计。

2 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各国的观点也不同,美国学者David・F・Linowes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概念(社会经济会计)。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此后学者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美国会计学教授Sylil C.Mobley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美国会计学教授Ahmed Belkaou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防止和处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由于没有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贝尔考依教授认为,由于传统会计的局限性,它是从微观经济的角度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及其结果,而没有反映企业对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因而传统会计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带来的社会效益。

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会计学者发展和补充了一些新观点。1992年宋献中和李皎予出版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一书是我国最早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责任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并且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计量和报告。在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谓各有千秋,但无论是从微观经济角度、宏观经济角度、哲学原理角度还是实用性角度来解释社会责任会计,最终社会责任会计是由于有关各方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强烈要求而产生的,它是社会责任同会计学的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它以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来反映和控制某一单位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其目的在于通过确认和计量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提供给政府和社会公众,以利于企业决定经营方针、评价经营成果和揭示社会责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整体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

第8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的分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形式。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分配数列中的名词概念,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

统计表的作用、结构和种类。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的分类,尤其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各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尤其是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作用。

动态数列的种类。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各种动态水平分析指标和动态速度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些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如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等。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

平均发展速度两种计算方法的侧重点。

动态数列的四种变动形态。

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尤其是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动态趋势方程。

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

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以及平均数指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以及根据指数体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

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

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

抽样极限误差的意义及计算。

概率度的意义及其与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关系。

区间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以及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

主要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两种类型:函数关系、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

相关关系的测定方法,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回归分析的概念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方法。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相关系数与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数量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概念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中三大产值指标的核算方法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中的五大平衡表及四大账户体系。

教学难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分类,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各种平均指标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指标之间的关系。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因素分析法。

抽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意义。

概率度与概率的关系。

区间估计。

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种类。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其与直线趋势方程的区别。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9篇:生态经济概念范文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3)“速率”式。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

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80年代后期考虑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者们转而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内的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承载力一直是承载力研究的重心和核心。

1.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土地承载力研究最早是由人口学家展开的。到上世纪20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由于只考虑区域土地的粮食供应量所能养活的人口,而不考虑其反馈作用,因此只能对某个时期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作出粗略的估计。下表列出了国内外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上所述,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因子分析法、农业生态区划法(AEZ),多目标规划法、系统动力学法。

纵观以往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可看出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耕地为基础,以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测算为目标,研究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依靠本地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能承受的一定消费水平下的人口量,这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2)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将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3)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往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区域现实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区域实际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相差很大,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从而导致由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承载能力可能远远偏离区域实际承载能力。

(二)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WR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目前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徐有鹏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最大能力,也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施雅风等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刘昌明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业、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单项研究的成果较少,大多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在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其中以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代表。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下表中做一总结。

(三)环境资源承载力

1.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资源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于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2.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特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2)环境容量。从前面对环境容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容量大小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环境容量就相应较大,反之亦然。(3)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污染物而言,所以这里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生产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生活习惯等。

三、关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量化是承载力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承

载力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从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定量化方法:(1)替代指标(Alternative lndicator)或指标体系(1ndicator System)法。(2)系统动力学法(SystemDynamics)。(3)多目标决策分析法(Multi―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sis)。主要是从多种资源的限制作用和(或)多个目标来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或环境承载力。(4)专家系统法(Expert System Approach)。主要是采用专家系统并通过建模来实现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5)营养需求法(NutritionDemand)。主要是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特定环境所能提供的营养物和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确定承载容量(6)问卷调查和计数法(Questionaireand Counting)。主要是应用于旅游和娱乐承载力方面。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定量化模型来计算旅游承载力的趋势。(7)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四、关于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展望

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纷繁芜杂的承载力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连对承载力本身存在与否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并不存在承载极限。

目前,在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上呈现出几种学科和种类偏好: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承载力研究可分为总体资源承载力研究和各子资源承载力研究。总体承载力主要通过生态足迹法和相对承载力评价法对承载力进行评价,有些还会通过评价进而拟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但是,自然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内涵难以界定。同时,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制约关系,很难明确二者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研究,尚未得出成熟的结论。

对各个子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上,其中大部分研究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作为承载对象,但研究重点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在量化上,当前的承载力定量计算方式大都基于人口(生物)、环境及其关系的假设,采用线性方法求解,因此很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即使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刻画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之承载力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大了量化的难度,降低了量化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对政策和管理的作用。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虽然源自国外,但是国外对于单个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和经济问题协调发展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它一般仅与其他自然资源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得到了宽泛的探讨。这在于:第一,承载力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非规范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概念,依赖于研究或管理目标、外界技术及人类活动输入等因素的条件性极限,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于量化和对政策决策起到实际的作用;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对污染问题的关心一般要甚于资源量的问题。我国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始于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概念的系统探讨较少。在概念上主要是借鉴了FAO和UNESCO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在量化方法上则吸收了《增长的极限》中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