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社会实践内容精选(九篇)

社会实践内容

第1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思想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的情感和态度,是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知。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意识层面,就要引导青少年形成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和审美意识;在价值层面,引导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层面,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二是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在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上,青少年社会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习得民俗、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社会规范,习得劳动、科学、安全、心理调适、交往、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化技能。三是发展青少年的个好。青少年社会化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化既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性,又发展青少年的个性。源于青少年个体天赋、兴趣、需要的差异化,青少年智能发展也是多元的。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智能发展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数理逻辑上,还应该发展言语语言、视觉空间、身体动觉、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知自省、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

二、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活动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的载体和生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决定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训活动、集会活动、展示活动、竞赛活动和体验活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明确规定,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游戏、社会实践等。

(一)活动内容的形式

第一,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以自愿参加形式,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儿童组织在一起,参加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集会活动。主题集会活动是群众性活动,能够把教育性和娱乐性融合在一起,使青少年儿童在集会过程中始终保持热烈、饱满的情绪,迅速有效地传播知识和思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根据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要求出发,围绕思想品德、科普、文化、艺术、体育等内容,开展联欢会、见面会或座谈会等主题活动或进行各种主题仪式。夏(冬)令营是集会的另一种形式,充分利用寒、暑假,使青少年儿童学会适应集体生活、锻炼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红色之旅”夏(冬)令营、“小科学家”夏(冬)令营、“艺术体验”夏(冬)令营,“户外拓展”夏(冬)令营,“海外游学”夏(冬)令营等活动,开拓青少年儿童的视野,陶冶性情、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增长知识才干,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三,展示活动。以图片、影像、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将知识和时事生动、直观、具体地展示在青少年儿童面前,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索;展出在书画、摄影、手工艺、科技等各类全国或国际性青少年儿童比赛中的获奖作品,鼓励他们探索、启发他们创新;展示青少年社会教育成果,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竞赛活动。针对青少年儿童竞争意识强的特点,组织和开展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智力类、游戏类等个人或集体竞赛。通过健康有益的竞赛调动青少年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第五,体验活动。体验是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亲自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活动就是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环境,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进入特定的事件与情景,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体验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模式、有效的德育载体,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他们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情感上有所升华,思想上有所收获,道德上有所进步。如科学体验活动、好书阅读与体验行动等。

(二)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

1957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层面上对青少年宫的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此后,国家又多次以政策法规形式对青少年宫的活动内容加以明确。如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少年宫工作的意见》和《少年宫工作条例》,1995年6月国家教委、文化部九部委等联合颁布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以上政策法规对以青少年宫为主体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做出了明确规定,即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游戏、社会实践等,要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到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为他们所喜爱。

三、目前活动的开展情况

国家政策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应该开展的教育内容,但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受教育观念、家长期待、青少年需求和机构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开展的教育内容总体上与政策法规的应然规定有所偏差。突出表现在德育活动、劳动实践、科普活动偏少,而学科活动、艺术培训偏多。

第一,学科、艺术类培训过多。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数众多,家庭与社会把教育视为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加上“应试教育”影响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升学考试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增强孩子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学校教育之外,参加各种文化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学科培训类教育服务由此而发展和蔓延开来。在家长眼里,以青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培训与补习,其功效等同于学校教育,二者皆是增强孩子在升学考试中竞争力的手段。过去由于市场购买力低,只有学校教育一个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现在随着经济收入提高而增加了校外教育这个新的途径。升学考试的竞争已经从学校延伸到学校之外。艺术培训很受学生欢迎,既有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助推,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培养艺术兴趣、训练艺术素质。

第二,科普活动偏冷。调研发现,各机构科普教育普遍不够,这是因为科普活动不想艺术培训那样效果立竿见影,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意义。应试教育体制下催生的学科培训热,使科普教育变冷。尽管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等逐步推进,但“应试”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考名牌大学、找好工作的想法,依旧是家长指导青少年教育的基本追求。由此导致各机构也围绕升学这根指挥棒转,使得学科类、艺术类培训项目火爆。因为这些项目可以在考试中加分,而科普类活动项目奖项少、获奖加分的难度大。

第三,游戏和娱乐活动不足。玩耍是青少年的天性,他们是在游戏和娱乐活动中认识世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但是我国青少年的休闲娱乐空间正在被压缩。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调查,35.6%的孩子不同意“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点,其不同意的比例甚至高于成人(22.6%)。有38.4%的孩子不同意“对儿童来说,玩也是学习”这一观点,远远超出了父母不同意(21.9%)的比例。这说明青少年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甚至将玩视为学习的对立面。因为青少年此类需求不足,加之青少年宫维持此类活动的经济压力,使得青少年宫实际开展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不是很多,有的甚至被取消了。

第四,劳动与社会实践、成长教育等活动缺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影响广泛和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双重作用下,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心理、网瘾、犯罪等多方面的问题。青少年宫等机构本来是组织劳动实践、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渗透到这些教育机构中,使得它们开展的教育内容趋向“应试化”,忽略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社会实践和心理疏导,忽略了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使得此类活动开展不足。目前,有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举办收费的培训班,开展收费的活动,没有很好地履行社会教育机构的教育职能,扭曲了机构的教育功能,这也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出现公益性困境的重要因素。

四、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实施

第2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有效选取;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现状: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现代社会的公民成为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单纯的、分门别类的人文知识的传递愈来愈不能满足时代对未来建设者提出的要求。因此,初中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开始实施和推广, 新的课程理念激发着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情,我们的课堂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问题也随之出现。注重形式的“形式主义”探究、体验、讨论、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变革的主题,有些教师一味迎和潮流,注重新的教学手段,却没考虑教学内容,虽然“声情并茂”,整个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能够学到什么东西,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似乎被忽略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从最初接触到新课程时的迷惘到积极尝试,到总结经验、反思效果,尤其看到当前有些课堂热火朝天,学生却收获甚少的现象,对教学内容重要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深深的思索。这种只注重形式而不关注教学内容的“形式主义”,严重破坏了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看似不成问题,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老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一节课上什么,主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情感,是备课时老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但要实现课堂内容的有效选取,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首先,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

可接受性是指立足于目标,把高难度和量力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内容的难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难度太高,学生认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达到目标,那么对成功的期望值就会降低,他们也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虽然丰富的教学内容可能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教给学生。所以,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知识与学生本身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关系,课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比如新课程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就是从学生生活的环境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社区入手,让学生在介绍杜鹃和王朋家位置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和表示方位的八个词语。

其次,考虑学生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指课堂教学内容蕴涵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显著成分与价值,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能明显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一种趋势。知识是课堂教学的显性内容,但传授知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通过知识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是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一,而且这个能力目标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在当今科技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比如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地图中找到它们,并且要会描述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通过在世界地图中寻找和描述,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二、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选取教学内容或鼓励学生组织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要使自己具备用“学生的心灵”去接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联系学生实际,学会用换位思考的原则去选取、充实教学内容,才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比如在乡村与城市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中,我所选取的内容就是余姚四明山山区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案例——大岚的丹山赤水,以丹山赤水的村落的分布及形态,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房屋的建筑风格为线索来学习乡村聚落。由于所选取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贴近学生的实际,所以上课的效果非常显著,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换位思考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也积极地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参与组织、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在往来于区域之间这框内容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案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比如有的学生就选取了余姚杨梅、榨菜的外销,有的学生就选取了余姚每年召开的塑料博览会等等一些内容,这些都是区域交流在当地的表现。学生自己选取教学内容,不仅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家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只有关注学生的视野,做到眼中有人;关注学生的“现有视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关注学生的“盲点视野”——学生不知道的是什么;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有一个底线——《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要认真学习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性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了明确的规定:一、明确规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注重素质教育;二、体现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三、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四、体现实践第一的思想,注重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的方式,发现学习规律,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次课程改革中制定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目标。强调这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目前《历史与社会》中一些教研活动的开展采用的都是以标上课的形式,课标对于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同样课标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也非常重要。新课标的理念让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很大的伸缩性,教师可以选用教材中选取的内容,也可以自己组织选取教学内容,但也要求教师有过硬的知识素养、聪慧的识别能力。课程标准就是自己组织选取教学内容的底线和框架,所选取的内容一定要依据课标,而不能偏离或脱离课标。比如七年级第三单元总的课标的要求是: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在上到《现代化的大牧场》这一框内容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填充,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澳大利亚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凸显出其牧场的现代化,而且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澳大利亚还是“世界古生物博物馆”,同时出示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澳大利亚还是“躲在矿车里的国家”。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了解澳大利亚。我之所以敢放开来讲,主要就是课标的要求1-2-8明确指出: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对于澳大利亚有关内容的扩展完全符合课标的要求,能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澳大利亚,同时学生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纵向上与时俱进又要横向上由近及远

首先,在时间上要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有历史的内容还有地理和社会的内容,特别是社会方面的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征,他们总是较易对新的事物发生兴趣,因此选择近期出现或发生的现象和问题能较明显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再加上,与不断出现、变化的现象和问题相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往往较为迟缓。故此,教师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选择作为课程资源建设的一部分工作来进行,及时更新、补充更富时代性和说服力的教学内容。对于那些以事物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将现在和过去呈现的现象进行对比,使学生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有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其次,在空间上既要关注自己的家乡又要放眼世界。先从学生身边的、具有地方特色内容选起。学生对出现或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和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要比其他地方高,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比如在学习文明的中心——城市,这一单元内容时,就可以自编教材关于余姚这个城市的教材。从余姚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特色,生活习俗等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选取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能体现新课程中贴近学生生活,促进自主发展的理念。在关注家乡的同时也要学生学会立足家乡放眼中国和世界。在《往来在区域之间》这框内容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关注本地与外地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事例,在这个基础上,又补充了我们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像南北方之间的南水北调工程,北煤南运工程,还有东西部之间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然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放眼全球,让学生又了解在全球范围内国与国之间有合作交流的案例。比如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像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洲联盟(EU),金砖五国(BRICS)等,还有全球性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像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UN)等在国与国的交流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由近及远空间上的展开,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有效选取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是教师备每一节课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有效选取除了要遵循一些必备的因素外,还需要教师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游刃有余,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常态课出高效。

【参考资料】

[1]刘英《浅析教学中的换位思考》2011年04期《教学研究》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2004年5月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3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张然(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义飞(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温路广(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1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提出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要求各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社会体育专业属非师范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体育类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以服务于社会,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现行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上,往往相似于体育教育专业,并没有突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因此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和社会脱节,导致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积极合理利用课内和课外实践环节,科学改进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使其充分与培养目标接轨,体现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开设现状与分析

社会体育专业是为社会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文化产业公司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兴专业。湖北大学石岩等认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令人担忧,反映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以及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为专业服务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与之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州师范学院张红华等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群众体育活动这一社会实践中去的专门的人才类型。目前,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为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在技能课程中充分体现应用型的特色,特别是要紧扣培养方案,区别于体育教育专业、区别于专科专业,充分为学生的就业实际打下基础。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是改进社会体育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

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并贯穿学制全过程,以理论教学为辅,全面整合各个要素的立体架构,具体内容包括理念的确立、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主体性的建构、教学就业的组合以及若干因素的全面整合。

1.实践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加拿大以能力为基础开设实验课程的模式在国际上较为流行,即围绕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来开设学习课程和制定相应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计划、教法、考试考核等。使理论和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保证学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最优实践能力。

2.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尝试让学生模拟提前进入就业角色,现在社会体育技能课程的授课形式普遍是在校内进行,多偏重于纯理论、纯技术的教学,在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上,有的仅占总时数的6.5%。这种课程体系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是不相吻合的,改革势在必行。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一定要围绕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工作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改进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计划、教法和考试考核等 。

3.突出以案例和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的实践教学开设模式。在现有的社会体育技能课程中,在理论和技术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课内和课外实践环节,结合就业所需,以案例或布置具体任务等方式,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及运动技能活学活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进社会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

1.遵循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课程开设模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减少理论性演示,大量增加“实用性、操作性”的实验,提高学生基本的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和操作技能。

第4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内容体系

[作者简介]欧勇芬(1968- ),女,瑶族,广西平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5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39-0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要素”①,是一个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体,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解决的是“教什么”或“以什么信息教育教学对象”的问题,既体现着实践教学目标,决定着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又规定着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要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其内容体系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历史条件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是根本性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质上是一项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它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阶级性(或党派性)、民族性、时代性,它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服务。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何种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使其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体验、理解、相信、接纳即内化这些信息,最后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教育者绝对不能凭自己的个人意志随意滥用,必须受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约,必须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换言之,它必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毕竟是要面向具体的个人的,其内容的选择必然要受教学对象个体发展需要和规律的制约。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和满足一线岗位的需要,又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以适应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为教学对象的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服务,更要为高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

(二)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是直接制约因素

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必然也不同。故而高职教育者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必须以当前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为依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冲击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②这些问题都是高职教育者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容忽视的现实依据。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结构

由于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即社会历史条件和教学对象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是相对稳定的,而直接制约因素即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则是相对不稳定的、多变的,也是有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的。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没有区域性和时效性的内容,称为基本内容;二是相对不稳定的、可变的、具有区域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内容,称为可变内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为高职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完整品德结构而确定的,它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低效性。而相对不稳定的、可变的实践教学内容则是教育者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本地区、本校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的,它难以用纲要的形式来规定,应由教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来确定,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无论任何时候,可变内容都应以基本内容为依据。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素

1.心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大学阶段是高职生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往往表现出矛盾性特征:“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③同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生也受到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受到重智轻德和唯技术论等错误观念的误导,还有就业竞争机制的强化带来的学业和就业压力。这些内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欠佳已成为当前高职生中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心理教育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就是要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2.道德教育。目的在于规范高职生的行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以及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过程中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发展科学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成为被大学生内化并践履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大学生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教育者在确定这部分内容时,尤其要注重从教学对象所学专业所属行业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要求出发,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3.思想教育。高职生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实都跟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关系。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重点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高职生的头脑,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关键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科学思维。在高职院校尤其要注重以工学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为依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专业实训实习的实践中解决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如何符合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从而提高思想素质。

4.政治教育。主要是对高职生进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政治情感、政治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在对某院385位2011级新生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对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关系的看法”时,12.2%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知道”,8.1%的调查对象选择“毫无关系”,35.8%的调查对象选择“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甚至还有学生在问卷中写“没有了祖国,还有别国”。在问及“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时,23.6%的调查对象选择“说不清楚”,23.4%的调查对象选择“无所谓”,有学生在问卷中表示“只要有钱,管他什么道路”。在问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看法”时,15.3%的调查对象选择“说不清楚”,22.1%的调查对象选择“无所谓”。可见,政治信仰迷茫已成为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治教育内容应重点解决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制度、阶级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教师要通过指导高职生参观爱国主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考察城市社区、农村、企业等,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在各行各业的具体落实及其成就,从而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5.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项辅内容,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所决定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内容应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信息处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诸内容构成了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心理教育内容是基础,是整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石;道德教育内容是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着重突出的教学内容;思想教育内容是先导,它为其他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现创造先决条件;政治教育内容是核心,它主导和决定着其他教学内容的性质和效果;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是辅助,它往往渗透在其他教学内容中。

[注释]

①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第5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 概念界定 构建 要素 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的整合。它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思路,还为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课题组试以系统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使得实践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为构建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指明方向。本文拟从概念的界定、构建、要素、优化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对我国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

俞仲文等[1]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顾力平[2]认为,广义的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等要素。狭义的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专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翟轰[3]认为,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一个完整的体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一般研究者认为,可把实践教学体系按上述四个层面分成以下四个亚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孟欣征[4]认为,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支撑体系所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人们经常在教学计划中使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整个系统有序、有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

吴国英[5]认为,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现途径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它们各自发挥作用,又协调配合,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易自立、卢向阳等[6]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广义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活动的主体、客体、中介、条件和调控均属体系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考虑的是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组合。并且根据系统工程原理,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实践教学动力体系、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条件体系。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的[7]研究认为,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整个系统有序、有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因此将实践教学体系按动力层面、受动层面、调控层面、保障层面划分了教学动力体系、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条件体系五个亚体系。

徐琤颖[8]指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具备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目标。据此,可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五个子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发现前人的观点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基本都是从广义、狭义去理解。其中,针对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学者们均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对于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其一是以俞仲文、顾力平为代表,他们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二从系统工程原理出发,按照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四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加以论述,仅出现四个子体系观点和五个子体系观点两种。

就本课题而言,我们认为俞仲文和顾力平提出的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概念过于宽泛。相比之下,我们比较认同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提出的四个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因为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构建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较为清晰,且四个子体系的内容足以反映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对实践教学活动实施起着指导作用。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晋[9]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决定了必须摒弃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当然,这种重构并非意味着在原有学科体系基础上,靠单纯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来实现,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导因素,包括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一系列内容的置换。

李树林[10]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研究架构,但并不完全按照该定义所设定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的结构来确立,它融合了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些要素,从机制、环境、方法的视角构建技术本科教育体系的内容。

沈国强[11]强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要强调学生主动实践的实现。制订好实践性教学计划、进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注意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和造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成胜利[12]指出,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在科技进歩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的背景下,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总体目标。

李定清[13]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教育和教学的要求,促使实践教学体系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主动面向社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吴建设、丁继安等[14]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结构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践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提高就业竞争力,构建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顾力平[2]指出,通过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培养计划构建目标体系;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构建内容体系;以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管理体系;以师资队伍、设备设施、实践教学环境三个重要方面构建保障体系。

以上文献,均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构建的过程中,前人并没有脱离理论教学对其进行讨论,而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基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构建。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家都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改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为以“实践”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参考,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课题通过借鉴张晋、李定清等人的观点,认为在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强调观念的转变,摒弃“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并不仅仅是添加一些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将实践教学体系仅仅作为封闭的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体系。而是要结合社会需要,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以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3.目前已形成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3.1“三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由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组成,每个模块下又分若干个实践项目。其特点是以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靠近培养目标的实践环节体系[15]。

3.2“驱动—受动—调控—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由动力层面(教学动力体系和教学目标体系)、受动层面(教学内容体系)、调控层面(教学管理体系)和保障层面(教学保障体系)组成,这是按教学系统论的原理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16]。

3.3“内外一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内部要素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和实践教学实施;外部要素包括实践教师来源、就业机制和社会实践教学机制[16]。

3.4“多要素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它融合了技能的层次、分类、保障及特征。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所包含的要素,对实践教学体系有全面的认识[17]。

3.5“三层次、六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三层次:一是基础层;二是提高层;三是综合层。六模块:一是基本实验模块;二是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三是专业实习见习模块;四是科研训练模块;五是综合实习模块;六是社会实践模块[18]。

3.6“三体系、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体系包括: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成果示范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支撑体系。四层次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能力层次、专业能力层次、综合训练层次。八模块包括:素质拓展模块、基础能力模块、专业实验教学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工程训练模块、综合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和科技创新模块[12]。

3.7“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和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四个子系统即:(1)实践教学目标子系统;(2)实践教学内容子系统;(3)实践教学管理子系统;(4)实践教学条件子系统。四个平台即:(1)基本实验技能教学平台;(2)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平台;(3)生产现场实训教学平台;(4)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平台。四个层次即:(1)德育及素质培养层次;(2)基本技能培养层次;(3)综合技能培养层次;(4)创新能力培养层次[17]。

3.8创建“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即“三结合”、“三层次”和“三段培养”。三结合即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三层次即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次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三段培养即校内“基础阶段”、校内教学基地“课内外结合阶段”、校外教学基地“与生产实践结合阶段”[18]。

3.9“4+1”分层渐进实践教学体系(简称“4+1”模式)。“4+1”模式中的“4”即①基础平台;②业务平台;③体验平台;④就业平台。另外,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网上虚拟会计实习[19]。

3.10“点、线、面”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包括:点(实验课)、线(课程设计、课程实训)、面(综合实训、实习)、体(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职业资格证书)的系统实践教学体系[15]。

3.11“能力为起点、四因素”的实践教学体系。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及实践教学文件四大部分构成,明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职责[15]。

整理发现,由于分析的维度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与此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共性,最终都是为了将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合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中应金萍提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是基于系统工程原理构建而成的;余有贵提出的“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系统、平台、层次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构建,展现了不同的侧面,从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指引,确保了实践教学不断线,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做了良好的铺垫;成胜利、余有贵等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根据各专业的需要构建而成的特殊的实践教学体系。

虽然学者们构建出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系统工程原理而构建的。应金萍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余有贵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看似有所不同,但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两位学者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之间相互联系,即以“驱动—受动—调控—保障”为主线,以“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为展开,通过四个平台的建立,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环节,真正实现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因此,就本课题而言,我们希望能够将“驱动—受动—调控—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以“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四个子系统、四个平台、四个层次”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4.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孟欣征[4]指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遵从系统性要求,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和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同时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构建校企共同推动、共同管理,紧密联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保障体系。

李阳[21]指出,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完善和落实实践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做到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实践教学的方法应个性化,实践教学构架要立体化。

应金萍[16],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实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硬件优化即实践教学设施的优化,软件优化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师资队伍的优化、实践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实践管理的优化等四个方面。

叶志攀、金佩华[22]明确表明,工程实践教学优化的研究基本上围绕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根据优化方式,实践教学优化研究大致可以分为“结构优化论”、“内容优化论”和“过程优化论”三种。

徐利平、薛元等[23]认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并针对四体系对实践教学新体系进行了优化。

张耘[24]提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多层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大多数学者从微观层面对体系如何优化提出了各种对策与措施。部分学者认为,应从整体优化、结构优化、内容优化和过程优化等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而在具体优化过程中仍然强调要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方面出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优化。

就本课题而言,优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认清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性,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以优化四个子系统为着眼点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建立“一体两翼”的目标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通过研读大量文献、书籍发现,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本课题而言,我们比较认同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提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

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方面,我们认为应强调观念的转变,摒弃“理论”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以“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也不能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仅仅作为封闭的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内容体系,而是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以系统工程原理为依据构建的“驱动—受动—调控—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与余有贵提出的“四个子体系、四个平台、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组成要素方面,应以教师、课程、学生为根本要素。根据社会需求,形成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专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资格证书获取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四层次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师资、设备、环境为主的保障体系,软硬件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应搭配基础技能教学平台、专业技术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课外实践活动教学平台,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优化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认清实践教学在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性,确定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以优化四个子系统为着眼点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要建立“一体两翼”的目标体系,“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科学、创新”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软硬件”互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5.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7-68.

[3]翟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述[M].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2:9.

[4]孟欣征.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5]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6]易自力,卢向阳,莫利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实用指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239.

[7]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48-51.

[8]徐琤颖.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6-49.

[9]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李树林.技术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1]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个案[D].中南大学,2008.

[12]成胜利.中原工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D].河南:郑州大学,2012.

[13]李定清.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4):39-40.

[14]吴建设,丁继安,石伟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65-67.

[15]刘仁坤.远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384.

[16]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6):39-41.

[17]余有贵,赵良忠.地方院校生物与化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2-115.

[18]盖国强.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7-8.

[19]李松青.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5):14-15.

[20]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1]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22]徐利平,薛元,吴宣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嘉兴学院学报,2008,20(6):119-122.

第6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社会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引领社会精神与塑造行为规范的科学的价值理念与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识”,只有通过个体的实践检验才能为个体接受,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国家精神与个人内心价值理念的统一。引导大学生认知和理解这一内涵要义,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育人载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直接的体验机制和理解基础。首先,社会实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直接为大学生所感知,实现了教育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其次,社会实践通过调研、观察、志愿服务等形式使大学生直接领略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意义的理解,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的阐释,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答疑机制,大幅提升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的深度。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方式。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传导机制要求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只有对理论进行反复验证才能够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取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外显的行为准则呈现到社会运行和实际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助于大学生以体验的形式通过理解、体悟、沉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

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形式。社会实践通过项目载体直接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平台。当大学生认同和内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将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价值就得到了实现。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宣传和弘扬者,不但进一步深化了其对所学理论的认知,也对影响和带动其他社会群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再设计

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中,在原有主体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具体流程进行新的组合设计,尤其是行为关系模式。就培育绩效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再是一种“线性”行为,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行为。因此在培育的路径设计上,就需要一种循环模式,代替单向导入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配置好如培育主客体、培育介体、培育环体等要素的关系与流程,使之相互作用,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到接受乃至践行的培育目的。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流程的再设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单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产生多元的内在体验形成无具体标准价值观念”的传统的放任式和功能随机式的过程,转化为“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观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准则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重新设计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循环教育”,强化功能的良性循环培育模式。

1.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具有价值渗透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实践项目设计是实践育人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项目不但要具备可行性,更应该具备明确的目的性,明确项目背后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设计、实践内容量定、实践进度阶段性总结等环节将核心价值观揉进实践过程中。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为例,自2012年起学校就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设计和持续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服务与政策宣讲实践”项目,首先其主题十分明确,在宣传设计上专门制作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展架、横幅,学生耳闻目染,带着践行与成长的目的开展实践活动。其次,在内容设计上,综合家电维修、甲醛检测、安全用电、政策宣讲等多个服务模块,实践过程直接体现学生的专业价值,充分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好评,学生内心受到激励,强化了践行行为。

2.学生参与过程与教师指导过程同步进行,指导老师介入进行理论渗透和社会现象解释,使学生产生方向性的内在体验,进而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实践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发挥中,活动指导老师是整个培育机制运转的核心。为了避免社会实践项目的娱乐化、零散化和主题弱化,实践过程必须有专业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技术指导,应该进行实践目的、理论政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无缝结合。以2015年国家重点社会实践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民生工程建设调研实践”项目为例,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一直把握实践方向,带领学生团队对中山市民生工程建设成效突出镇区围绕扶贫解困、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并积极宣传民生工程的惠民效果。通过实践,学生倾听民声,了解民众需求,理解如何处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项矛盾,在进一步做好民生工程建言献策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十分突出。

3.进行表彰激励,正强化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进行实践效果反馈,依据反馈设计新的更具培育功能的社会实践项目。激励理论认为,个体做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会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社会实践项目结束后,指导教师需要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就项目的具体实施效果进行目标对比,查找不足与总结经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核心价值观进行总结教育。这个过程是梳理内在体验、深入理解实践行为与核心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关键环节。其次,学校层面举行专门表彰大会,对组织有力的学院、学生受益大的项目、指导跟进积极的老师、实践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高规格的表彰,强化行为认同。最后,在学校、院系层面举办社会实践分享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进一步扩大实践影响,反馈实践中存在问题,使该项目成为具有可持续性进行修正,逐渐形成良性教育循环。

三、社会实践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保障措施

1.创新项目设计,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为了强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需要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学校可以设计体验学习类的社会实践项目。这一类型的社会实践将实践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学校可以设计服务型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践行中学习,用实践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学校可以设计调研型的社会实践项目,将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搭建组织体系,保障社会实践的常态运行。社会实践形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直接依赖指导老师的全程参与和理论渗透,而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又离不开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全过程跟进,在激励和强化方面还需要取得教务部门的支持。所以,建立目标明确、多方参与、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就成为社会实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保障。学校要组建包括思政教学部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在内的统一领导、权责分明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政治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骨干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并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争取在校级层面设立社会实践育人专项课题,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性、连续性、统一性。

3.整合实践资源,提升社会实践功能与实效。价值观教育与受教群体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和体验环境密切相关,而社会实践具备通过实践行为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功能。好的实践地点和实践内容可以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向社会大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高校整合校企、校政资源,与战争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社区、企事业单位、主题教育基地等具备教育功能的资源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联合设计实践内容,确保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常态化,从而实现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

第7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在把握时代特征、社会生活主题、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期望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而言,该模式包括三大板块的内容,即变动主题实践教学、恒定主题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教学。通过互相支持、相互衔接的三大板块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既突出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又注重独特性,全面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一)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所谓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生活主题及“概论”的学科属性,“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确立每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推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化、生活化,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年度社会实践教学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原则:其一,与国家生活主题密切相关,也即近期党和政府倡导、宣传的,攸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路线、政策;其二,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也即紧扣学科属性和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反映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三,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也即是不宏观、不抽象,让大学生觉得熟悉、亲切,有参与的兴趣和期待。“概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终确定本年度的社会实践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确立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操作规范、考核办法,并在对学生座谈访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比如,2014年“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可以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围绕该主题、结合“概论”课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向或题目,鼓励学生以个体或者团队形式展开调研,并写作主题明确、著述规范、格式统一的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形式。最终,通过变动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一方面,深化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用中国梦构筑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本校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历层次等,确立相对固定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所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由专业老师带队,由具有创新意识、探索勇气、合作精神的学生组队参与。通过组织持续的恒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要发挥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注意:其一,主题必须是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价值;其二,角度、内容、方法等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既有对以往工作的继承,又有新的推进和发展,体现所学有所用并且有所成;其三,成果必须有精品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素养。比如,地处东北的高校,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确立若干调研题目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科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具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调查内容可以涵盖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可以制定中长期调研计划,持续多年围绕该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力争全面、深刻地反映调研对象,为地方决策提供服务。再如,有些高校在革命老区,可以以留住活历史为题,组织学生采访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根据“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联系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城市社区、新农村、现代企业等,设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认同、升华他们的认识。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不能随意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而应该是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坚持三个原则。其一,典型性。企业、社区以及博物馆众多,不可能都挂牌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必须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其二,相关性。即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度相关,能够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其三,互利性。既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对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扶持作用。

二、正确处理三组关系

发挥“概论”课“三板块”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三组关系。

(一)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关系

“概论”课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运用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升华。二者统一于“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具体问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4]“概论”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按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着力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理论问题,做到“少而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认识,还必须在教学中将年度社会实践主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围绕其设计若干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深刻领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变为对之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格、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阐释该问题,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法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通过纵向比较法描述建国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他们领略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增强自豪感。与之相配合的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围绕该问题可以设计若干调研题目,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山川、田野等,通过所听、所看、所问、所想,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

(二)处理好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

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概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还有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组织。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二者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包括:第一,在目标上,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内容上,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覆盖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政府、博物馆、展览馆等多个层面;第三,在形式上,都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成果。然而,作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不同之处。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者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二,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侧重于增强“三个自信”;后者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三,管理方式不同。前者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以学生自发的形式为主。第四,考核方式不同。前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计入成绩,后者则是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不以成绩计。明确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概论”课教师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从源头的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到末端的考核评价,都要时刻注意把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预期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彰显社会实践的价值。

(三)处理好教学方案设计与具体制度保障的关系

第8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思维结构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内容在人脑中内化而成的思维框架系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的思维框架即“图式”,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起来的,其机制是主体自身活动的内化(概念化)。但是,皮亚杰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性,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思维结构的形成。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在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它的发展过程。因为新的思维结构内容的形成,就意味着思维结构内容的更新和发展。正是实践活动推动了思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实践活动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以实践活动为中介和桥梁,人脑才能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加工同化外界信息,从而对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形成思维结构的内容。另一方面,思维结构内容的性质和水平要受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制约。社会实践是推动社会思维内容不断转换更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类在以采集渔猎为主的天然经济条件下,实践能力极低,完全依赖自然界,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自然物的神秘和盲目崇拜的观念;而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人类懂得顺应自然,但仍然“靠天吃饭”,人们大脑中便形成了“天命论”的观念;到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人类由于机器的发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三废”的大量排放,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人们头脑中就产生了“改造论”的观念。当人类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开始觉悟到人类应同自然界保持和谐关系,于是,产生了“协调论”的观念。科学研究史表明,科学实验中的每一重大发展和突破,无不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变革。例如,19世纪末以来,居里夫妇发现元素辐射现象,并在实验室分离出钋、镭等放射性元素,卢瑟福提出元素嬗变理论,并于1919年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而获得氧的同位素,从而实现了人们的元素不能互变观念向元素可变观念的转换。

第9篇:社会实践内容范文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大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局限于课堂教学,课堂授课的方式与普通中学时期的学习没有区别,并不适合大学生的学习提高。因此,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也是对普通大学生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就是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化机制,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切实促进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的综合提高。

2.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加强党性意识和提高党性修养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具有大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的人,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共党员,时刻做好大学生学习的一面红色旗帜,因此大学生党员要时刻保持党性意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通过长效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自觉加强党性意识,时常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党性修养是指中共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和素质,是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要求。如今,在高校中普遍出现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后不遵守组织纪律,组织精神散漫等现象,因此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需要对学生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教育和锻炼,就是高校中开展的党性锻炼活动。运用长效化机制管理和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能够将党的理论知识和党性锻炼活动相结合,将组织教育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党员来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际性,是对其必备的“”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机制的现状分析

1.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较低从学生角度来看,包括党员在内的大学生群体中,很多学生对开展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是完成学校下发的社会实践考核表。同样,作为其中的先进群体的党员,除了要参与作为普通学生的实践,还要参加与党性锻炼相关的实践活动,对此一些党员认为没有必要参与,这都体现了包括党员在内的大学生从思想上对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特别是学生党员对参加党员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巩固党性知识、增强党员素质、锻炼实践能力、增长自身才干等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因此对待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动的实效性不强。从学校角度来看,现今一些高校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较为大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重视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重视仅局限于宣传动员工作,对于活动的资金投入和科学指导的力度都不够。其中,开展学生党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时,对于宣传动员的力度还有所欠缺,很多高校是直接要求在校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必须参加,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动员而导致学生党员负面情绪的产生;或者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加强年轻党员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这些学生都是进行过党课学习且知识考核合格的,符合一名党员标准,没有产生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意识。从社会角度来看,部分高校与社会联系不紧密。在经济社会中,利益为凡事的主要因素,一般地,社会单位都不会轻易接受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来说,大部分都会寻求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合作,对街道社区的党建工作进行调研活动,但由于每年活动的地点都由参与的党员自行选择联系,每年都不一样,缺少高校与其的沟通联系,并且活动开展的时间较短、仅限于暑期,使得社区认为该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因而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给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一些阻力。

2.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未凸显党性锻炼的特殊要求一方面,许多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针对普通学生还是学生党员,往往采取相似的内容和形式,这也是促使学生党员对于参与党员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消极态度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普通实践活动区分开,融入党员的党性锻炼的内容,凸显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实践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党员通过实践活动没有获得能力的提升和党性修养的提高,同样无法凸显党性锻炼的要求。形式上,许多高校的党员活动限于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缺少实质性的活动形式,没有党性知识的交流和学习。同时,许多高校组织的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仅限于主题调研的形式,内容上限于关社区注党建工作,对于党员的党性修养的锻炼存在片面性,尚未涉及对党员党性修养中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锻炼。

3.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欠缺连贯性和深入性一方面,从活动内容上来看:如今一些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活动,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且活动开展的时间较短,无论是平时开展的实践锻炼活动还是暑期的主题调研活动都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实践单位来看:单就某些高校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每年参加的学生党员不一样,调研活动的地点也由参加调研的学生党员选择联系,不一样的人员多会选择的不一样地点,因此,活动缺乏长久合作的实践基地,给实践活动的合作地方留下不良印象,而无法得到地方足够的支持,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欠缺连贯性和深入性带来的弊端。

4.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工作缺乏完整科学的体系,比如对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大部分的做法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他们必须上交社会实践考核表,只要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即为合格;对于申报优秀实践团队的学生,他们要上交实践活动报告及媒体报道等材料,根据材料来考核评奖评优,如果被评为优秀活动,只有领队人被评为优秀个人。笔者认为,对于参加实践活动的无论是付出实际行动还是流于表面的学生都只凭一张考核表来评判合格与否,对于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的评选也只局限于领队人而忽视了团队成员的贡献,这样的考核体系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长效化机制的主要途径

1.主题立意:凸显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党性锻炼的特殊要求在计划开展社会实践的前期,要注意提高学生党员在思想上的认识,凸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党员党性锻炼的特殊作用,将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党员实践活动的理论教育课程和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理性、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学生党员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高校在策划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要将党性锻炼的要求置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时刻作为活动开展的主题,使得大学生党员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能够切实感受到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能够提高自身党性修养的特殊价值。

2.活动策划:丰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策划实践活动的阶段,由于高校普遍存在党员实践活动形式单一的现象,因此,要注重其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首先,形式上,要将实践与理论学习置于同一地位,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如,高级党课的学习,现在一些高校开展的党性锻炼实践活动,仅仅作为高党结业汇报的一种形式,对于预备党员的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可以采取这样的课程化模式:高级党课一般分为四讲,将第一讲和第三讲设置为课堂理论讲授,第二讲和第四讲则分别对应前一讲的理论内容或者新学习的内容设置为户外实践活动,实行之后便作为一个固定的高党课程,将党员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课堂表现量化为分数,加入到高党课程结业考核总分中。另外,实践活动的地点也要丰富化,要摆脱每次都去中山陵、总统府(以南京地区为例)等参观基地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加诸如新农村这类地点,开展走近大学生村官访问学习的活动。其次,内容上,需要增强实践内容的学习性和专业性。可以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根据实践过程中所需进行的工作事项,挑选相应专业的学生党员组成一支实践队伍,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共同完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发挥了各自的特长、锻炼了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摆脱原来将同班级专业的党员分为一队,而无法各尽其才、各尽其用的弊端。

3.过程实施:引入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管理方式,加强实践的基地建设在实践活动实施的阶段,需要弥补党员社会实践的连贯性和深入性的不足,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引入项目管理方式。项目是指在限定时间、费用和质量标准下,完成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管理以项目和资源为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实现项目目标管理方法体系。项目实施主要有“计划申报、立项申请、策划计划、实施监控、汇报考核”五个环节,这一完整的过程的参与可以使学生党员增强实践、管理、总结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外,由于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员较多,活动地点分布较分散,易产生主要领队人对成员管理困难、活动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而以流程化管理为特征的项目管理正是能够改善原本形式所带来的弊端的模式。

据了解,某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运用了项目管理的方式,引入了目标管理的方法:主要有“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项目和“红色导生、阳光伙伴”项目,并以《中北学院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手册》为载体,针对大学生党员从党性修养、专业发展、社会工作、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特色创新这六个方面的培养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此项目管理在各级党组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学生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人手一本《党性锻炼手册》,由学生党员按《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实施方法》制定个人目标,结合各学生党总支、学生支部的实际要求,逐步实施自身计划,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