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第1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得如何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掌握依恋的类型、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对成人亲密关系形成的影响;知道什么是爱情,自己是否有爱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增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掌握社会影响的表现及社会影响的作用及如何应对社会影响。学生了解团体心理与行为,掌握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掌握团体沟通的内容与技巧。学生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如何鉴别心理异常,掌握心理应激的相关知识,懂得自己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4.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5.教学设计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重点难点做到精读细讲,力求使学生准确掌握。其次,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他们仅在一年级下学期设置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为后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垫定基础,故而在讲授过程中多举一些他们生活中的现实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再次,通过多媒体课件,放置大量的图片、表格、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在讲授过程中,还应加入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团体游戏等课堂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入一些心理测验和分享一些心理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心理感受,更加了解自己。

    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根据社会工作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增加部分学习内容因为授课的对象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高职学生更加突出实践性,突出有用性,故而在授课时,尽量选择适合他们学的内容,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部分,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理论的讲授。另外,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老人与孩子,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增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或在教学过程上穿插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2.突出教学实践,强化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岗位职业素质+岗位工作过程”为人才培养主线,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校内外紧密结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摆脱理论说教,学生实践占绝大部分课时,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团体游戏等多种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不仅教会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锻炼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在课堂上给他们更多地发言机会,或其他的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课程组还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挫折,从而增加他们的耐挫折能力。另外,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中加入培养学生奉献、爱心、合作的职业素质的教学内容等。

    三、教学内容安排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行案例情景教学《社会心理学》虽是一门看起来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实际上它的实践性也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体系,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社会心理知识训练。学习中要求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体、个人生活,可以对周围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案例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进行案例课堂教学中,通过策划案例,创设一定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可能的社会角色,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事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体验,从而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所以在选择案例进行教学时,我们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因为目的性是案例的灵魂,也是案例描述区别于非案例性描述的根本标志;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现实性、趣味性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情景的思考与体验,加深对人们行为的分析和总结,如在讲认知失调理论时,我们运用了“日本地震,我国国民抢盐”的案例。

    2.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角色情景教师在讲述教学案例要点时,要对不同的情景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用案例生动地阐明问题,对问题进行解释,在必要的情况下同学生一起进行辩论,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在此,教师还会创设角色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先说明角色的需要情况,由角色扮演者根据教学内容拟出剧情纲要,简要设计社会现实场面,大致划定个体行为方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特点进行分析。诸如这些角色的特点是什么?角色扮演活动以提出问题为起始,核心是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可能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以此形成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和认同感。由教师把角色分派给具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进行分析和准备,最后完成角色任务。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3.激发师生互动效应,提高教学效果锻炼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实施模拟情景案例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受益匪浅,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首先缩短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抽象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社会现象的分析,把握了社会事件或社会行为等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在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方面,使的学生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利用所学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活跃了校园文化。开展模拟案例教学活动,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而且活跃了学生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一方面,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对问题解答,使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消除了学生讲话时的羞怯心理,增强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师生关系协调发展,较好的解决了教师只注重于教学,学生只重于学习的尴尬局面,真正起到师生互动的学习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改变原有一学就会,一停就忘的局面考评结合,创新考核。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既注重日常练习的效果,也考查学生期末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学生日常中的表现,如在案例教学中分析能力的表现,在角色扮演中能角色的把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作为考核的因素。在考试方法上,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理论考试模式,即期末不仅有理论笔试,考查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也会让学生设计出一些情景,让他们表现出社会心理学的某些知识点,从而加深理解与记忆。如,我们在教学后期中,会使用约四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情景,自行分配角色,自行表演出来,这样,演的学生和看的学生都会对该知识点记忆深刻。

    四、教学方法运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应主要利用了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第2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构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36 -04

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也面临新情况和新要求。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进行探索。

一、学生事务管理内涵、现状及问题

(一)含义及定位

高校学生事务是一系列与学生相关的非学术性事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奖助勤贷、心理健康等内容。总体来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通过对学生非学术性活动的管理,通过指导和能帮助其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约束以及人性化服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良好发展的相关组织活动。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定位为服务学生和支持学生,学生事务管理的一切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在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定位方面借鉴了美国经验,就是服务学生和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生活服务、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活动组织等,全方位服务学生。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定位,通过多种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也随之出现变化。当前,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有直接管理、分系统管理、分级管理等模式,目前学生事务管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理念不够清晰。很多高校仍将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工作混淆,把一些简单学生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归于学生事务管理的范畴;二是体系不够系统。虽然有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引入,但是在体系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导致职能不清、效率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出现;三是机制不够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重管理、轻服务,往往将学生事务管理的重点放在“管”字上。

二、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构建:社会工作理念的介入运用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在高职院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为改善学习和管理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以及服务为基本理念,最终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倡导以人为本。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是以管理和服务学生为根本选择。比较社会工作理念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属性,学生事务管理树立发展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核心理念是正确选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的发展学生理念。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功能实现上,首先具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功能,其次是引导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最后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旨在服务学生发展,机构的属性应该是学校为管理主体,学生为参与主题,做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倡导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学生理念。以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为指引,旨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不能只生搬硬套管理行为,更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服务行动。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存在百年而不衰,其主要动力之一就是其服务性的根本属性。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首先要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并始终将理念运用于实践。以服务为核心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上,也是对学生事务管理自身系统完善的价值要求。在高职院校倡导服务理念,尤其是在培养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重运用服务理念,这对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以同样的理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有着实践意义。

三是以尊重和平等为核心的成就学生理念。高职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尊重和平等意识,他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追求自己的价值,考虑自己的尊严。同样,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既渴望得到帮助,更渴望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尊重和平等理念,正是从人的基本价值出发的,它要求尊重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被帮助人的隐私权。因此,以此理念为指引,高职院校事务管理理念的树立和功能的实现,必须以此作为基石,充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歧视存在问题的学生。如,学生工作者在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必须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的信任才能有利于学生工作者采取心理危机干预行动,以预防潜在危险和问题的发生。

(二)功能构建:学生事务管理功能的优化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面对的是有需求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来寻求帮助,而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将社会工作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机制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社会工作发展至今,既有成熟的理论支撑,也有完善的实践体系,可以按照其工作系统帮助社会工作对象解决问题,且能为社会工作对象发展提供咨询建议。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诸如资助、勤工助学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学生心理咨询,以及团队协作、社会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功能比较薄弱,方法比较单一。而目前国内很多本科院校也已经建立了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其机制和工作职能已经逐步健全,根据一些本科院校建立的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网站介绍,学生事务服务中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帮困助学、常规手续办理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但是,涉及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功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机制完善。

因此,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功能上不断优化,以社区工作站模式为参照,以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为对比,健全完善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求助和需求,以及在学生个体与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职能的优化,可以更好地从管理模式上为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空间和时间的保障。

(三)目标构建:学生事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1.以人为本的目标定位

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可以发现其价值目标是尊重个人的平等发展权利,用平等的价值理念去感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一般社会工作管理对象有所区别,学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是社会工作理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优化性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不断地创新进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的主体价值。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微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增添色彩。这也是全球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而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微观作用,首先需要更加明确地体现其根本目标。学生事务管理和社会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于社会工作理论,高职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注重平等,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问题解决的目标导向

社会工作重要的目标导向是利他主义,重要的工作基础是科学知识,重要的工作依据是成熟的工作理论,重要的工作对象是需要帮助的人,最后实现助人服务的价值目标。社会工作是以“问题解决”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工作的首要原则是解决个人或团体遇到的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失业群体、孤寡病患群体等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首要对象。学校社会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点是学习存在问题、生活存在困难、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以及“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从狭义的角度讲,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学生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1]。

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能解放学生工作人员的事务性工作,使其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面对众多的学生,面对每个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准确的信息,保障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信息畅通?借鉴社区工作为对象建立档案的制度,可以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建立贫困助学档案、心理咨询档案、生涯规划档案、个人信息档案等。这些档案的建立可以为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管理者和思想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全面的信息来源。同时,这些档案在实现途径上要信息化,有的信息可以实现与社会、家庭的共享,如学生的社会工作记录、优秀事迹、学习成绩等。

(四)管理策略: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完善

一是建立专业化管理机制。推进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既要科学合理设置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明确学生事务管理的分工,又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是指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需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去建设和积累,集成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2]。同时,要将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学术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进行明晰。二是采取条状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条状化的管理模式,理顺“学校直接面对学生”的关系,建立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涉及学生的事务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接面对学生,为学生服务。三是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在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四是符合法治化管理要求。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也要做到依法治校,完善法制化的管理机制,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诉求,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利益,在学生中培养法制意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三、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三个路径

社会工作在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别工作方法,那就是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种工作方法的形成和使用解决了人在社会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应在原有的简单工作职能基础上,引进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一)个案解决路径:信息系统化

个案工作是解决个体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以借鉴其他个案来解决新的个案所遇到的问题。个案解决路径是一种直接沟通的模式,主要是“社会工作者+对象”的模式,基于对个案信息系统化的运用和了解,合理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案提供支持和服务。引导和协助个案充分认识自己,特别是自身潜力和潜能,充分挖掘其可以支配的资源,通过积极努力不断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该解决途径,使得个案有良好的人生状态,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共同成长。学生事务管理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学生事务管理单位必须通过建立学生的个人信息库、个案信息库,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个体所存在的问题。

(二)主体发展路径:团体工作

团体工作方法是运用团体的合作力量挖掘个人的潜能,锻炼个人的沟通、协作、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团体工作方法是通过目标的建立、信任的关系、统一协作的行动、团体成员的激励等途径实现团队的目标价值,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团体工作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方法之一。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团体锻炼的平台和机会,以学生社团、协会的模式开展工作。如户外拓展训练、团队心理辅导训练、模拟招聘训练等,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团体的力量。团体工作只是一项活动,其主要本质是在团体活动中,每个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所贡献的力量,所挖掘的潜能。这些都是促进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要素。要关注学生的利益,注重学生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4]。

(三)社会育人路径:社区模式

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社区里的人,在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目标指引下,坚持以促进社区进步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社区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为主要目标,并且调动、利用和整合社区有效资源,进而实现促进社区全面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区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社区工作,通过在社区扮演社工的角色来得到锻炼和启示。二是建设好学校的社区环境。和谐的社区环境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起保驾护航作用。社区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的场所,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学习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家园来使得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做法,如江苏理工学院基于社区工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事务管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借鉴社区工作模式,成立了大学生社区“110”和大学生社区学校,学生社区“110”解决的是学生安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区学校解决的是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个人素质发展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成长成才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学生社区“110”和大学生社区学校本着助人自助、服务的理念,很好地实现了高职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理念。

以社会工作理论为理论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本身是做“人”的工作,即学生的工作,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借鉴社会工作所遵循的“平等待人、服务为人、相互帮助”的理念,即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发展人,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理念,真正体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参 考 文 献

[1]易钢,肖小霞.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2]沈东华,薛艳. 中美高校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26-27.

第3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Abstract: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Engineering system. It is one major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tension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become an obstacl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Philosophy of Social Technology raised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solving conflict by Social Psychological Technology ,making health system reform develop better.

关键词:社会技术 社会心理调节技术 医患关系

Key words:Social Technology Social Psychological Technology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作者简介:刘丹(1982-)女,满族,护士,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技术哲学

一、社会心理调节技术的内涵

社会心理调节技术是以社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种社会技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团体心理、个体心理,研究社会行为、社会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这些行为和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研究影响这些行为和心理的外在社会因素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运用规律对人们的各种社会心理作出正确解释、准确科学地预测和有效的控制。它主要解释人在社会一系列活动中所表现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社会心理学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社会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即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及其过程在观念中的反映,是社会全部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概括。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社会意识为不同的人所特有的个人意识和带有一定整体性、共同性的各种社会集合体的“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等。社会心理调节技术是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对不同的人的个人意识、人际关系及心理的沟通交流,调整的实践知识体系。[2]比如不同的人带有的意识、心理可能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就有可能出现矛盾冲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他们的心理规律,调节情绪,沟通交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这个过程就成为了社会心理调节技术,它解决的是“怎么样”、“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

二、社会心理调节技术的价值

在医疗卫生改革工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医疗机构、患者及其家属(以下统称患者)构成了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在如何公正的看待医疗卫生资源方面是存在矛盾的。政府部门投入资金是为了让每个患者享受医疗资源,并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医疗机构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促进医院的发展。当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患者就医时,二者的利益会出现矛盾;当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自身经济效率管理不恰当时,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出现医患矛盾;当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到位,使医疗机构会过度注重经济效率,或者当政府监管使医疗机构看重医疗服务时,然而医疗效率下降,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协调三者的利益关系,心理调节技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医疗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核心指标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常见的公正:分配的公正、矫正的公正和回报的公正中,对于“分配的公正”,近期医疗改革基本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矫正的公正”同样通过政府主导监管逐渐完善,然而“回报的公正”不仅是患者的就医问题得到解决,同样医疗效率不会受到影响。其中医护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就是影响医疗效率因素。因此需要领导者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群体凝聚力是群体的最一般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认为,凝聚力与一个群体的绩效存在着较高的正相关关系。高凝聚力可能促使成员共同努力提高绩效。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凝聚力,需要领导者协调医护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其相互吸引,因为在某个方面相似,容易使人感到彼此接近,从而产生好感,发生认同。确立群体目标,增加群体的竞争意识。

除此之外,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提高他们工作的态度。态度的概念很广泛,较为典型的说法有以下几种:其一,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和情感反应;其二,由G.W.奥尔波特提出的,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态度,它是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着指导性或一致性的作用;其三,将态度笼统看成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方式。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可以从第三种对“态度”的理解找到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途径。从某种程度上说提高工作态度需要报酬激励,但是同时需要培养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神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情感上接受这份工作,然后才能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文兴吾.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 J ] .社会科学研究,1999 ( 5 ) : 1 6 - 2 0

第4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一、 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 j. 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 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 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 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 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dividual 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 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 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3. 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 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 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 of 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 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 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 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 edley.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3).

[4]slife, b. d. & williams, r. n. toward a theoretical psychology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

[5]smith, n. currents systems in psychology [m]. wardsworth publication, 2001.

[6]gergen,k.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m]. sage publication, 1999.

[7]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 k. j. psychology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10).

[10]shotter j.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1997(10).

第5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学;培养;研究

一、前言

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都表明人们需求越来越高,对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强,加大应用心理学专业和高等院校心理学是社会人群的期望。从现在来看,高等专校心理学教育和社会期望是有一定距离,主要原因有,心理学在我国没有形成发展潮流,与中国文化具备差异性,在期间提出心理学论遭到批判,扼杀了培养专业心理学人士;还因为,学校在培养心理学人员期间,心理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存在差异,课程出现一致性问题,表现出心理学专业内容安排不合理性,而且课程内容比较陈旧,体现不出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与社会没有明显关联,研究培养人才模式合理安排课程,培养出专业心理人才。保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各高校要具备自身教学特色,个性发展专业知识把课程内容相结合起来,要保证知识内容的实用性、科学性,研究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士培养时,可以根据国外案例进行研究,借鉴国外教学方法设置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当前国情发展的心理课程体系。

二、增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必须性

2.1大学犯罪案件上升

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学生对事情认知能力越来越强,犯罪案件不断上升。2010年 12月11日,犯罪人小阳在楚雄市紫溪中学401宿舍持刀对宿舍睡觉同学小宇进行刺杀。5-8中南大学杀人案件,2011年5月8日,中南大学南校区华生公寓15栋、16栋宿舍下发生一起命案,一男子持刀将在校一女子杀害随后自杀。郭力维校内杀人事件,2009年11月14日凌晨,吉林某学校发生血案,该校信息技术学院大四生郭力维将其室友赵妍杀害在宿舍当中,次日被省内媒体放在头版头条。随后,知名网站连续转载,网民称郭力维为吉林马加爵。以上案件杀人凶手与被害人都是学校的在校生,根据统计,大学生犯罪案件在近年持续上升,案件的发生引起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质疑。

2.2大学生犯罪原因

犯罪的发生加大教育工作者的压力,致使学校对犯罪案件的发生进行了分析。①法律意识的淡薄。②沾染社会不良的影响。③心理素质薄弱。④精神人格的心理缺陷。在我国高等专校越来越多,教师资源缺乏,经济体制的发展造成贫富差距,教育上也存在贫富差距,学生得到教育差距也就拉大,学生泡酒吧、网吧等形成这一社会不良风气是事实。其中最主要是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如果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犯罪行为就会相对减少,大学期间就是要加大应用心理学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减少犯罪心理。进过调查表明,有94.3%的同学意识到自己是有心理缺陷,但在自尊心驱使下不能勇敢面对心理缺失,造成更加严重心理缺陷,本科专校要重视心理缺陷带来的危害性,所以要重视心理学教育[1]。

三、如何进行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培养

3.1 积极互动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育当中,学生是主体老师主导学生进行学习,两者之间要相互沟通、了解进行互动,在教育学生上老师不应把自己教师身份抬高,不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的教育基础是同等对待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具备主导作用,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往往不能得到社会保障。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平台,在交流当中从被动转变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去探索研究,带领学生去发现、探索、以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带领学生时间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比如从老师与学生参与研究探索、启发教学模式、师生合作进行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动手能力。

3.2联系实际,应用于实际

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是必要的,理解之后要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所以教学的结果往往不是一张张成绩单,而是如何运用到实际当中,心理学教育是要学生对知识掌握和了解,更加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和知识的运用。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是相关联,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应用心理上,每个人都有心理活动,心理学知识和人们息息相关,心理是探讨人类内心深处想法的一门学科,在同学心中具有神秘感,抓住学生对心理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把问题带到生活中应用到生活中来。应用心理学培养专业人才时要注意科学和应用性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完善心理学教学的体现。不断完善教学改革,要重视心理学的细微知识,掌握进行运用,除帮学生解决问题还要带领学生组织相关活动,进行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

3.3如何带动学生积极味性

中国传统式教学是说教模式,只在意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脑袋中,学生是否可以运用心理知识只要完成讲课任务,从而产生学生逃课、旷课现象等,造成学校培养心理专业人才流失。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时代,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时可以运用录像、影片、以及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带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心理教育课上要表现学生积极性与趣味性,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素质问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提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了解知识;如果学生对心理学不感兴趣,觉得学习心理学成为负担,教师要让学生把知识当成一种享受,享受知识乐趣,不应把学习当成死学习模式[3]。所有的传统式教学都是从一本书开始,教师讲课不应该局限在一本书上;这种方法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生存下去,信息时展下的学生想法奇特,旧的教育模式不能应用在现代化发展上,老师要从教育目标出发大量研究先进教学方案,搜集资料给同学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讲,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更加明显,由于社会犯罪率不断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减低学生犯罪率,加大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师生交流与对社会了解认知心理学对人们的重要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心理学在社会上的发展,保障社会心理健康素质,培育出良好教育结构中心,为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完善学生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在讨论中研究方案,要积累自身教学经验,运用丰富的经验知识完善培养心理学专业人士,这样才能完善人才监看发展,社会才可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7):256-270.

第6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护理实践;定量分析;实用和需求

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其概念最初由法国哲学社会科学家孔德提出,促进了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对于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研究,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医疗护理方面来说,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具有一般社会学、部门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

1护理专业开展社会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从医疗护理方面来说,科学发展带来了许多与人心理相关的疾病,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全方位地认识事物,学习社会学知识帮助护士理解社会因素,这使护理学在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护理队伍素质的现状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学习社会学知识,了解护理工作的社会性,可以使护理工作者深入地了解社会,懂得心理、社会护理的重要意义,探索和改变危害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使实施整体护理不仅仅流于形式,预防和解决危及人们健康的社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整体护理和护理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学在护理教育中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医疗保健中非常重要,我国护理教育中也用到很多社会学相关内容,但实用性不强。探索社会学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分析临床护士所使用的社会学相关特点,达到社会学的教育效果。

因此,学习社会学有助于理解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由于社会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社会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即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这使得它成为是21世纪逐渐延伸的护理服务的需要,推动了护理工作范围的延伸,是进一步实施整体护理的需要,使护理人员能在护理实践中更好地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病因和社会病因,协调、改善各种护理人际关系,从而正确处理病因,促进病人全面康复。社会学知识是适应护理工作社会化需要,在当前社区环境中,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对于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用社会学相关知识去指导护理实践,并有助于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能更好地开展卫生服务。

2研究工具与方法

研究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定量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包括量性资料的分析方法、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质量控制包括三个阶段:问卷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录入阶段。结果:护士都认为护理工作非常需要社会学知识的指导,学习社会学知识后有较大的收获,使他们能够从社会学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发现的问题:社会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其相关课程在我国护理院校中普遍不受重视,社会学学习的效率较低,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工作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很多护士不懂得心理、社会护理的重要意义。

社会学知识需求情况的讨论:护士对社会学知识的需求程度很高,认为在护理工作中最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社会学知识,必须协同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尤其是医疗护理中的社会学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完成现代病的社会预防和社会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加强社会学内容与护理学科的横向联系,因此,巩固社会学知识在护理继续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实用性。

目前临床护士工作比较繁忙,应该组建一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设置理解健康疾病背景的社会学知识课程,根据本研究的对临床护士调查的结果,社会护理工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影响医疗资源、应用、需求。可以合理选择社会学相关教材或知识,针对最需要的内容进行授课或培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加强了护士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管理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对整体护理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个人整体知识素养方面让护士了解社会,从宏观和微观上都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从临床护理实践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性化的临床处置能力,在思维方式方面,通过社会学的学习,护士能更加理解、同情、关心患者,扩展了思维,考虑问题。这些积极的情感态度又能促进整体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对临床护理实践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使护士在不同的医疗环境中都能够胜任,有助于他们更加超越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指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服务。

3对策与建议

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社会学知识重要性的宣传,认识到社会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巩固社会学知识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医院可以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学科的建设,感受到护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科学与护理学科的联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社会学课程与其它相关的学科整合,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以满足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并很容易将学到的知识自觉地结合临床,可设立纵贯临床前期的医患关系培训,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临床护士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鉴于社会学科的性质,社会学教育的方向也应该面对临床,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对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措施,达到人文社科课程的整体优化,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更加热爱护理工作,自觉探求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弋.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增设社会护理学势在必行[J].护理杂志,1995,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Z].(2005年――2010年),2005,08,01.

第7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 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04-04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因此,心理发展问题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失衡。据此,所谓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因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确保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维持在一种平衡状态之中。因此,我们只有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探求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才能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换言之,要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仅要提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个人心理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还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化解“排斥性”和“边缘化”的环境气氛,进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转变观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陆续建立了户籍制度、务工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等14项制度,把城乡社会分开,固化和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户籍制度为中心,包括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制度,只有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才可以在城市中获得相应的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因而,在我国,农民不仅仅具有一种职业的涵义,也是一种社会等级和身份,是与城市居民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成员。在此制度背后,隐含的是城乡居民对国民财富的分配不均,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因其身份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所以,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是解决引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诸多因素的一大关键。它不仅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在城市里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诸如平等务工、平等地参加城市社会保障等,从而有助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而且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还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心理上消除身份认同的困惑,增强其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顺利实现再社会化,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然而,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政府系统的诸多政策和社会系统的诸多规范,从我国城乡差别大、流动人口数量惊人和社会治安管理任务艰巨等现实来看,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城市政府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子女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局”意识和“大教育”理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虽然我国政府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权益,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尚未出现根本性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政府“公民权利”和“国民待遇”观念的缺失,对待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存在明显的“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取向。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城市政府对他们采取的主要是管治、限制、防范为主的政策,始终都是注重如何管理和控制他们,使之所谓“有序化”,避免对城市造成大的“冲击”,带来城市的不安定,而很少意识到他们也是我国社会中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一员,同样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城市政府这种限制和防范的消极态度,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同时,也进而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而通过改革与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境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可以使他们产生向城市靠拢的心态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淡化或消除他们的“过客”心理。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的同时,还能增进社会成员的生活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被认同感和对社会的归属感。”[1]

(二)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适应城乡关系在改革中急剧变化、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实。实行属地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得许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丧失教育机会或只能在一些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由此造成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影响比物质生活的差别更深刻,更能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影响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我国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方案合法化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有待于各地城市政府的具体落实,切实负起在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获得受教育权中的主要职责。具体而言,城市政府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公立学校的资源,真正降低或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各种经济与心理“门槛”,使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与本地城市儿童一样享有优质教育,从长远来看,应尽早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逐渐纳入城市主流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方面存在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困难,当务之急是出台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专门法律法规,将其纳入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改变原来对此类学校不管则已、一管就关的管理状态,加强对其办学的监督与管理,包括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经营行为和办学条件,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开办者及教师的资格认定及培训,加强对办学过程及办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等,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不仅能接受教育,而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形成共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影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除了二元经济社会制度这一关键性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的主客观因素,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身的再社会化、家庭人际关系、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等,因而,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虽然在根本上依赖于我国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改革与完善,但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家庭、社区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

(一)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不仅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也是塑造儿童人格最重要的早期场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采取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来说:(1)夫妻之间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在营造家庭经济共同体的同时,要重视家庭精神共同体的建设。(2)要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妥善处理好务工经商与教育子女的关系,要保证有必要的时间与他们相处、交流和沟通,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对他们要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分理解,少一些专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3)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考虑房租的低廉或自身务工的方便,而应尽可能选择对子女成长有利的社区环境,同时要慎重对待搬家,因为每一次搬家都使得他们要面临新环境的适应问题;(4)通过与邻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多与他人尤其是同龄伙伴交往,不要过分限制他们外出及接触社区生活,增进他们在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5)结合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子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动员他们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务工过程中的艰辛。[2]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社区是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基本载体,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状况、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环境状况以及社区的救助与服务体系等,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区及城市、缓解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减轻心理上的失衡与危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作为城市政府的基层部门,社区组织要顺应人口流动的现实,淡化流动人口的概念,树立社区人口的观念,通过完善社区的各项工作机制,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使他们融入社区整体,增强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3]具体而言,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具体工作:(1)通过舆论、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和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正确的“公民”意识与“权利平等”的观念,改变一些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2)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举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构建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正式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善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应该重点抓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改变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结合本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条件,组织、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联谊活动,拓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交往空间,增进他们与城市儿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协助他们走出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培养他们与人相处和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能力。(4)大力改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设施条件,包括投资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室等,优化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环境,拓展教育的渠道,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置于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增进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等。概言之,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依托社区生活中的共同地理空间、社会空间,通过营造良好的社区规范和文化环境,增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入。[4]

(三)加强学校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在化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习心理的指导之外,还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在观察、研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组织一些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健康问题,克服发展中的障碍,如,通过开展“个人成长小组”“小组‘历奇’活动”等,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纠正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自卑倾向;通过“我爱某某城市一日游”“我和某某城市齐成长”“我是某某城市的小公民”“我为某某城市作贡献”等活动,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环境,树立城市公民的意识,提升对所在城市的全面认识和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融入社会和面对生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辅导活动,应该着重抓好帮助他们适应当前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掌握及运用一定的心理调适技术两个方面。做好第一项工作,有利于预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社会适应性问题是目前我国进城流动人口问题的核心,他们在生活、交往、心理、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和问题,大都是由不适应城市生活所引起的。”[5]做好第二项工作,有利于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做好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化解各种心理困惑与烦恼,保持心理健康。

2.建立心理档案,强化心理咨询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对策,使学生健康成长。记载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完善的材料。如学生因升学或转学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要全面地了解他(她)常常需要相当的时间,又会因为教育者的经验和能力不同,可能会产生以偏概全、盲目武断的看法,此时的个人心理档案将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学生,及时制定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使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个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来看,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因父母工作不稳定而经常居无定所,被迫转学,加之生活经历较为曲折等原因,建立心理档案对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途径相比,心理咨询是化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促进其深化对自我的认识、纠正某些错误的观念,使其有效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化解心理困惑,增进心理健康。因而,学校应尽可能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以便于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此外,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尤其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因此尽量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长心理咨询也纳入到学校心理咨询的范围之中,通过在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其家长提供信息、意见、指导,甚至是训练,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可以使心理咨询的效果得以充分显现和扩展。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实质是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或“心理场”,[6]通过个体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观察学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身心和谐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可包括学校物理环境的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这两类环境的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缺一不可(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一一赘述)。而从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着重营造平等、和谐、富有人文情怀的人际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学者福尔通和凡斯本德曾经指出:“6到17岁的大部分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其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整有明显的影响作用。”[7]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机会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为此,学校应努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在做到公平对待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同时,还要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深度的研究,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8]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经验,这是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以及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9]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学校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努力搭建良好的平台,倡导和推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之间以及与城市儿童之间平等与友好的交往,使他们在学校中不会感到被排挤或被歧视,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4.建立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在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中,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它们也各自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甚至会出现一边在化解心理健康问题、一边在制造心理健康问题的困境,因此,全社会应该凝聚力量,完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向上的环境,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走出相对隔离的生活空间,融入城市,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8.

[2]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

[3]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4]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

[5]马德峰,雷洪.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学刊,2000,(5).

[6][德]库尔特・勒温著.竺培梁译.拓朴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

[7]Fulton,G.B. & Fassbender, W.V., Healt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p.56, 1972.

第8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马哲主义;批判理论;新方向

在经发展的资本社会中,心理学成为无产阶层寻找自我、生活重塑自我的工具,心理学深入无产阶层的日常生活。心理学使资本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拓展新的领域,同时还带给人们新的思想体验。所以,资本政治问题便转变成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在转化的过程中,批判理论更是为心理学的正确、积极发展带来新方向。以主体自称的批判理论,基于对心理学变化的唯物理解,注重于全面假设跟反思,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篇文章将以马哲思想的主体性与社会性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深入讨论批判理论与马哲思想在心理学上的联系。

一、马哲主义的批判思想与批判心理学的联系

心理学的可能性与心理学上的临近点这两个观点最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同时还对此观点进行了实践和批判。什么是批判心理学。学者们的回答也是不尽相同,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换句话说,并没有规范的概念,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概念只能模糊的对人们进行控制、预测或描述。在国内对其研究的主体便是将它看作是新的心理知识来研究。令人在意的是在复杂的批判心理学中有种可以感觉到的相似性,使其可以在批判心理学下共存。同时,批判心理学也并不是独立的术语,是由马哲思想提炼而出的。在心理学上马克思用自己的思想理论颠覆了以往的传统,从根本上解放了想象力。同时,其他学者也批判了传统理论,由此促进社会前进。这也预示着日后传统与批判两者之间的相对立场。

二战之后,在政治混乱的环境下,更是出现了对传统心理学批判反思的言论。这说明心理学的发展路线不会按照客观的规律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其不是客观知识的产物,而是在历史中不断变化中的产物。到了60、70年代,西方陷入运动热潮,在外来的思想冲击下开始对价值中心反思,欲使资本社会正当化。于是批判心理学出现。

二、马哲主义的两大特性与批判的相关性问题

批判心理学站在传统学的对立面,一是认为后者是对研究对象抽象化地研究,二是将人视作变量,由此将问题变成了人类与社会的变化多样转化成数学变量的关系。但是可依赖的概念准则缺少,不能完全准确的实施到社会。

(一)相关性解放的问题。面对此问题,批判心理学把相关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起始点之一。在批判心理学观点中,人不仅仅能够在某种情况下生活,同时也可以创造出某种情况。批判心理学也对人类存在两面性进行了厘定,确认了两者之间的互相构建的关系。站在无产阶层角度对资本阶层批判方式下,社会发生与自然领域运动相似,由经济主导的现象。传统心理学是从实证理论的方向出发,希望从这一现象中发现规律。传统的心理学具备意识形态的功能,只从客观度向主观讲相关性的解放考虑进去,才可能批判心理学。从客观立足度向主观这才是批判心理学的逻辑演算,由此可知,有主观向客观为意识形态,相反则为唯心理论。

(二)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批判心理学指出了传统心理学中有抽象和具体颠倒的关系存在。心理专家发现,这个结果并不是由于学者个人的想法而导致,根本在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对个体的抽象事物研究并不能取代总体,无数的个体研究也不能代替整体的状况。人的根本属性并不是固定的相加,不能离开社会的总体判断。通过单独的变量研究人,实际上才是最抽象的事。

判断心理学注重的是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问题。面向复杂的社会,传统的心理学通过实验的结果来减低这种复杂的情况,来保证问题在方法上是可行的。但是变量是没有规则性的东西,想要在心理学上解答描述是很难控制的。

三、批判心理学与马哲理论的解放议论过程

理论和对象取决于范畴,而范畴决定了从哪一方面来研究对象。传统的心理学无法抓住人们的精神本质。预设主题之后研究,就导致了问题服从方法。所以在研究问题上必须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在研究上,批判心理学的方法更注重问题本身,超越了以往了的研究方式,还针对可能会出现的客观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心理学约束日常生活,并将心理学理念供应到全球,直到人类会用心理学来重塑自己。由此可见,作为生产性实践的心理学,其产生了意图研究的客体及规律。此后学者又将科学事物进行心理学化。

实际上,解放议程当中马克思将人类的全面发展建立在经济政治的条件上,由此可见,全方面的发展才具有现实可能性。马克思的言辞适用于目前心理学在社会的分布状况,以积极的心理学作为代表消极的心理学观念,其是马克思很早就批判了观念解放。

四、结语

如果传统的心理学是历史上出现的障碍,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心理会渐渐被解放及替代,那个时候心理问题还有社会资本躯壳就会被抛弃掉,这一点恰恰是批判心理学及心理解放的根本特征。马克思的自我批判不仅促进了个人的自我修养,同时在全世界也起着带头前行的作用,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可贵的心理学。批判心理学致力全面的重构和反思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的假设基础,理念的范畴和方法,为未来的心理学带来一种更积极、自由、完整和更具社会意义的新方向。建立一个新形式的心理学,对于马哲主义心理的研究和批判心理学的研究所带来的成果会更加促使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梁,车玉玲.2012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范式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3,12(00): 127-142.

第9篇: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知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对于加强人文关怀,进行心理疏导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才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应然”和“实然”达到统一。

1心理认知和情感教育

心理认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它是人类行为中最基础的心理机制,其基本准则是强调知识的作用,心理认知的基本准则包括,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态,用平和的心去看待事物,学会理智处事。具有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就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怎样的行为。心理认同是个体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规范和情感认同上达成一致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主要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逐渐达成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思想,使得自己的行为更多地倾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人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高兴和欢快、气愤和憎恶、喜爱和崇拜等,这些都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要想达到这三者的情感程度,则离不开教育。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概念相对应的,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灵魂则是“情感”。情感教育的过程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育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通过进行某些教育活动,引导和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新的积极变化,使其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并形成高尚的情感品质。学校教育是培养和形成人格的重要领地,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更应该注重学习时有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情感教育的现状分析

2.1认知上的浅薄性和功利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接受知识、思考问题并转换思维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变动性和可塑性,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但判断事物和辨别是非,尤其是遇事冷静思考的能力差。如今的大学生,是在时代转型和多元文化交织的大时代背景下长大的一代新人,他们由于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全面的理解,再加上学校到学校的过渡,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对具体事物的理性认知和思考,从而导致一些青年群体对国家出现意识上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基础日益丰厚的今天,很多人向利益看齐,忽视了身边的善与美,丢掉了自己的道德和尊严,去换取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利益和权力。如为了得到奖学金和自己出国的机会,做表面的东西去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功利性则会很明显,对自己直接有利的知识突击训练,对威胁不到自己的考试则抱着糊弄过去的心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与其要求的价值观方向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2.2过程中的渲染性和多变性

理性的心理认知和感性的情感体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这一体系在认知上没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稳定性不够,大学生情感丰富,对一些事物容易动情,思想上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易产生冲动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是高尚的人格标准,大学生应该具有浓厚的情感,但是在实际的认知上由于环境和自身心理活动特征的各异,表现出了多变性和不稳定性。这一系列的变动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过程中的难度。

2.3体验机制知和行的矛盾性

人作为一个独特社会人,经常表现出知和行的不一致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这种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经常暴露出来。由于社会的发展,掌握的理论知识经常与实际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脱节,在成长中,学校教育占主导,而家庭教育却跟不上,有的甚至忽略这一教育,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多地倾向于课本和课堂,实践的感悟就相对欠缺,这些联系的错位,使得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和价值实践中出现知和行的不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有很高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现象,小月月事件,老人跌倒事件,不让座挨打事件……这就是学生两面人格形成的一个导火线。有些学生有极强的爱国志向但缺乏行动,对于治国之道侃侃而谈,但却在网吧消磨应该奋斗的光阴;有些学生看到好人做好事被讹,就对平等公正的社会秩序产生怀疑,这种知和行的矛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及时调和,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3心理认知情感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3.1开展学术性的理论研究,加强心理认知教育

首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高校这一学术性研究的平台,充分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的研究,对于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措施,扩展其外延。大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群体,还是思考问题的群体,重视其认知和认同这一主体地位,聘请在这一方面有很大成就的著名学者做学术上的报告,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对于自己接受的知识多研究多思考,使其自觉的抵制错误观念。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要求严格,制订理论化、系统化、现实化的内容来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通俗化的讲解,生活化的理解,则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承担的任务,以理服人,才能加强认知的教育性和深刻性。其次,关注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将心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将德与智完美地结合起来,逐渐构成其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思维框架,形成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强化情感认同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威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是否接受这种教育,愿不愿意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行为。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完善,努力学习和深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使学生在心中由衷地佩服这位老师,,从而使得学生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达到情感上的交流选择到理性上的接受,这不仅达到情感上的认同,还深入到理性的认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不仅是德高望重的老师,还有社会这一大导师的感染与教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呈现的榜样例子很多,而且这些榜样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历程,从孝道到治理国家,这些在理论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心理认知,但是他们的不足则表现在太理想化,使人望而止步。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想对其进行榜样的教育,可以从身边的学长学姐为榜样做起,这样可以使得榜样接地气化、生活化和大众化。通过在校报上刊登先进人物和优秀干部,这样可以在大学生中产生较强的感召力,激励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让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加以强化和发扬。

3.3结合实际,提升大学生需要驱动力

大学生的心理上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人的价值取向。人在追求不合理需要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就业、人际交往、感情等具体问题引发的心理不平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这种心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愉悦。在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教程,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积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感情,勇敢的挑战困难,将心理的认知转化为一种行为。现在的大学生自身的压力很大,毕业面对的是毕业论文和工作两大困难,连续的挫折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如何去提升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呢,其一,引导,引导是对大学生心理进行引导,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寻找希望。其二,培训。比如研究生的课程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书籍,但从这几年的就业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偏向于经验性,所以,应该给他们相应的时间去讲课,锻炼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这样学生也就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

3.4进行情景设计和情感体验,加强实效性

情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校的宣传部和电视台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主题,进行采访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镜头的设计使其表现出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将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及公共生活设计成一个场景,通过表演来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情感体验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对于情感体验则有很多的方式,首先是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理性的实践和体验,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去了解党的政策,了解社区民意,了解基层社会的文化,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勤工俭学等,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勤俭节约的美德。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论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红梅.情感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陈佳薇.心理认同机制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