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精选(九篇)

对社交媒体的看法

第1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一、公众因素及外交政策的概念

(一)公众因素

公众因素是指在对政府政策制定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社会要素当中,由公作为社会主体,利用不同形式的非政府指导行为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的要素的综合。公众因素的产生具有多种原因,既包括国内舆论和社会思潮所引发的群众认知和非政府组织互动中的相关机制驱使,又包括新闻以及其他形式媒体对政策制定环境的影响。可见,公众因素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创造力长期以来影响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

(二)外交政策

作为创建国际政治环境的工具,外交政策是公共政策的对外延伸,具体来书就是国家根据本国的对外战略、综合国力以及特定的国际环境,以促进国家利益并实现国家的对外目标为基础而制定的对外活动的决策、原则或行动方针。

二、公众因素与外交政策相互关系

在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社会公众舆论通常对外交政策制定具有较大的影响。外交是一个国家内部政治制度和方针的延续,其所实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均与其对外建交政策具有必然的联系。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公众对具体问题的看待角度和价值取向不同,这使得不同的人群或组织机构可能因为自身的相关利益而产生对相同事件的不同看法,而这种看法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便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进而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由于出发点和价值取向各有不同,现阶段,企业界、媒体界和学术界等均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自然,其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三、公众因素在我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中东地区局势认知并不充分,这使得我国对中东地区国家外交政策并不为公众所理解,而相关专家学者对中东地区的局势和外交政策分析也只是停留在事件综述的角度,深度分析较少,这严重影响了公众参与到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过程当中。

四、我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

(一)媒体因素

媒体不仅是社会公众舆论的主要来源,对公众舆论具有导向作用,而且是反映公众舆论的平台。媒体通过将公众对外交政策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总结并呈现给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进而发挥其自身的舆论影响作用。同时,根据报道形式不同,媒体报道又分为电视媒体报道、报纸新闻媒体报道以及网络媒体报道。

1.电视媒体报道的导向作用

通过我国长期以来对中东外交方针可以看出,我国制定中东外交政策重要要务之一是确保该地区社会稳定与能源供应以及双边经济合同顺利执行。外交政策中尽力避免过多涉及该地区敏感话题或影响该地区政治格局变化的相关举措。这种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不干预他国内政的外交方针及传统做法,但有些外交政策不免过于保守。由前文可知,由于受认知和地区局限,我国公众并不能准确了解中东地区格局及社会发展现状,因此,对于国家关于中东政策制定的影响或干预也就无从谈起。

就2011年初爆发一直延续至今的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反对派与叙利亚政府之间的战争)而言,国外电视媒体曾多有报道,并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进行参与并表态,而并非仅仅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由,呼吁内战双方停火、谈判。这条新闻报道的播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并在国内外形成了众多关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的社会舆论,其中既包括政治方面的舆论,又包括了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舆论,且不论相关舆论评判正确与否,相信在未来中国对叙利亚的外交政策必然有所改变。

2.报纸媒体的导向作用

作为传统的媒体行业,报纸产业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也具有较大影响。首先,中年及老年仍然是我国关心国内外局势的很大一部分社会群体,而相较于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对新闻的报道方式,其更加关注报纸对国内外社会新闻的报道。其次,这种看似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却能借助文字的相关功能引发人们对社会事件的思考,从而使公众针对报纸的某一报道进行广泛讨论,并促使某种社会舆论的形成,从而影响地方政府或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当前某一问题的社会舆论进行思考、斟酌,制定符合人们和国家整体利益的相关政策。

2011年中东地区的利比亚爆发了反对卡扎菲专政政权的内战,国内外的各大报纸均将其刊登至头条,可见此次利比亚内战在世界范围内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而关于利比亚局势,国内报纸媒体也第一时间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内战情况进行了报道,同时,报纸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也使得广大的社会群众就这次事件产生了众多讨论,而就在这些讨论当中,存在一种说法便是将正处于利比亚战地区的中国华人全部撤出,以确保其人身财产安全。该种社会舆论一经传播,便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同利比亚政府商议后,便开始了全面的撤侨工作。撤侨工作的顺利进行既体现了媒体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又体现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可见,媒体对于国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3.网络媒体的导向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新闻媒体近年来已被应用到我国社会的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并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对新闻传播和更新的速度均要快于电视媒体和传统的报纸媒体,可以使公众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相关新闻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时,又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便是新闻评论功能。通过对相关的社会事件或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报道,可以使群众在特定的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并通过对不同政策或相关社会事件的交流,从而形成某一方面的社会舆论,而地方政府或国家部门则可以借助特定的网络平台对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社会事件和国家政策进行全面了解,进而掌握人民关于相关社会事件的看法,从而加强相关政策的补充与完善。

网络媒体对国家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政治和经济领域。自2011年利比亚发生了政治动乱而迫使其原总统卡扎菲下台以来,国内外的各大网络媒体便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报道,而对其国内政治局势较为统一的看法为:卡扎菲政权专政独裁40年,对国家发展及利比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做出实质性贡献,同时卡扎菲本人生活骄奢淫逸。这种基于网络媒体的公众评论因素为我国对利比亚外交政策的修改提供了广泛的舆论基础。随即,2011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发表讲话时这样说道:“我国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武力的对外建交政策,但是‘不干涉’并不代表没有作为,而是在不超越中国外交基本政策原则的前提下,保持想关政策的灵活性。”同年,中国在制裁利比亚的联合国决议中投出了赞成票。可见,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对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群体因素

除了上述三种类型的媒体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外,社会群体对外教政策的制定也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对国内、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等众多领域具有较高关注程度的人们大都是普通的社会群体,因此,如何使社会群体产生的相关舆论发挥其对相关外交政策的导向作用是现阶段国家政策制定部门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社会群体除了借助相关的媒体平台进行舆论传播外,还可以通过意见书或联名书的形式提高公众因素对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度。通过将个人或群体关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具体意见以信息渠道的方式传递给国家外教政策制定部门,进而使外教政策制定的负责人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关于外交政策的真实想法,从而制定出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整体发展的外交政策。以中国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而言,由于中东地区的局势长期以来处于动荡之中,面对2014年新一轮的中东地区格局发展,关于中东相关国家持有统一看法或意见的人们可以组成一个舆论团体,并以联名信的形式向国家中东外交政策制定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前的局势而言,二者对于沙加地区的纠纷已经延续了十余年之久,且在2014年其关于加沙的争议和纠纷上升到了白热化的阶段,2014年9月2日,以色列官方声称:“本轮加沙冲突已经耗费了25亿美元”。显然,关于巴以冲突的问题显然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大国之间对于巴以冲突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美国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支持以色列,而俄罗斯则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联合国将加沙划分给巴勒斯坦是正确的。可见,关于巴以冲突大国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随着巴以矛盾的持续上升,巴以冲突也成为了我国社会群众讨论的新闻要点之一,一些对犹太人有着深切同情且信奉基督教的人们组成了小规模的舆论群体,并以联名信的形式将相关意见通过信息渠道投入国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部门。无论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必然会将群众的意见考虑进来。可见,社会群众舆论对于国家外教政策的制定也具有较大影响。

第2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青年和社交媒体

可以从政府和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中看出,社交媒体的大多用户是青年人。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调查显示,在美国12-17岁的年轻人中,95%都会用网络,80%的青年人会用多个社交平台。脸书吸引了77%的网上青年。同样,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中国的网络使用者大都被10至30岁的青年占据,约为70%。

他们利用社交媒体每天或定期的与家人和朋友联系,分享信息。一个18岁的美国女孩说“如果你不是我的社交空间好友,你就等于不存在。”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一部分,因为它使年轻人可以与朋友、同学和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联系,交流观点并发表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通过网上平台的联系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交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不能轻易消失,因为年轻人特别依赖于此和他们交流观点和得到信息。我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甚至离开了社交媒体就没法生活。

对于社交媒体的热衷也给了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机构为青年人赋权的机会。

青年赋权

青年赋权简单说来就是所有的帮助青年人得到能力、权威和方式的积极力量,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拥有决定权和可以发挥改变的作用。为了达成此目标,信息非常重要,因为信息是参与社会、发挥积极的公民权、终生学习和社会变革的促进剂。社交媒体在青年人别流行,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为青年人传递信息的工具。

为了赋予青年人权利,一个方便的、易获取的信息平台十分重要。非常明显,当信息通道不畅或者是人们分享信息的权利丢失,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容易感到社会压迫。社交媒体可以打破这个障碍,因为他不可否认的在传递信息上拥有很多的优势。青年人可以很快地通过脸书和推特轻点鼠标从最近的新闻上得到信息并且将其传递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年人对他们的社区、国家和整个世界掌握的信息就更多。就像那句话说的,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可以赋予青年人权利,因为它可以使青年人监督掌权者。同时,决策者在决策制定时也会将青年人的观点考虑其中。

通过社交媒体,像青年人一样无话语权的人的声音可以被听到。传统意义上,公众的意见是被政府和大的企业所掌控,因为他们控制着主流媒体。但是,这些意见不代表青年人的声音。通过像视频网站这样的媒体,青年人更有可能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甚至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担忧和需求。人们只要注册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并且关注感兴趣的群体就能知道年轻人的想法。它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政治环境并激发群众对于社会事实的关注度。当他们的意见得到倾听时,青年人就会被鼓励和激发。他们便会更加融入社会并为创造一个更加好的社会贡献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第3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应在诸多事件上呈现中国视角

问:您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有怎样的期待?

答:中央电视台于2011年开始在华盛顿创建北美分台,并于2012年2月开播。主要目的是延伸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的英语服务。2010年4月,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CCTV 9)改版为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 NEWS),对节目样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据其高级管理层介绍,此举意在最终建设一个诸如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CNN国际频道(CNN International)和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Al Jazeera English)这样的全球性英语新闻频道。北美分台的建立有助于构建能力和新闻专业主义。

问:您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登陆美国市场后的表现如何评价?

答:首先,目前阶段还很难对其表现或影响力进行量化评价,因为北美分台现在每天只在美国东海岸播出两个小时的节目,还很难产生影响力。到2014年,北美分台有望每天播出5个小时的节目。一旦节目播出量达到5或6个小时,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第二,就目前北美分台制作的两小时新闻质量而言,我认为非常好。假如你将这两个小时的节目与半岛电视台、BBC、今日俄罗斯(Russia Today)等新闻机构同一时段的两小时节目相比,你会发现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的节目更具美国新闻制作水准。

问:既然您提到了节目质量,我想与您分享一下我最近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今日俄罗斯频道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所获得的初步结论。研究表明: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的节目在新闻客观性方面优于其他两个频道。然而,从目前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美国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即优兔(Youtube)、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的关注程度来看,远不及另外两个频道。我由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更客观的新闻报道反受冷落?是否外国观众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依旧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其是宣传工具。这是否也会成为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美国市场遇到的最大障碍呢?

答:这的确是个问题。事实上,半岛电视台在美国市场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为它通常被视为一个激进的代表伊斯兰立场、支持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频道,但假如你看一下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的节目,会发现它还是相当客观的。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它是一个宣传频道,但一旦看了它制作的节目就能发现内容很客观。当然,今日俄罗斯频道采取的是另一种做法,不追求客观,相反它旨在引起争议。

问:我们刚刚谈到了中央电视台进入美国市场有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您认为以下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有助于应对这些困难:第一,关注中国事务,向美国受众呈现中国形象;第二,关注新闻,特别是发生在美国的突发新闻。

答:我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首先,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建立了广泛的特派记者点,其目的在于报道一些其他媒体没有报道的新闻。假如你看一下优兔,就会发现有一些发自南美洲国家,比如巴西和墨西哥的新闻,而这些新闻没有被其他媒体所报道。第二,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可以在诸多事件上呈现中国视角。

必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所作为

问:根据我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优兔、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现的初步分析,从目前来看,还不能与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今日俄罗斯频道比肩。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CNN国际频道和BBC世界新闻频道似乎不是特别重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此外,我从一些学术文献中了解到,当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想要进入美国市场时,发现很难与美国本土电视新闻机构相抗衡,于是从一开始就特别关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有鉴于此,您是否认为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进入美国市场阶段时也应该采取同样的社交媒体策略?

答:首先,我想对目前全世界电视新闻机构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你说的很对,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今日俄罗斯频道是目前利用社交媒体最积极的两个全球性新闻频道。BBC和CNN也很积极,但区别在于,比如,BBC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自己的网站建设中,他们不想过于分散,而是希望观众通过其主页收看视频。因此,正如你所说的,它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并不如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今日俄罗斯频道那样积极。

相对来说,中央电视台英语服务利用英语社交媒体起步较晚。目前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和北美分台在网络上的表现还不是十分活跃,主要原因在于对使用社交媒体重要性的理解。但是,自2012年7月起,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和北美分台开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的使用。据我所知,就在3个月前,他们成立了第一个社交媒体团队,目前北京有3人,肯尼亚内罗毕有1人,美国华盛顿有1人。再看一下半岛电视台的情况,他们在2005年就已经意识到必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一番大的作为,至2006年,他们就已经建立了近100人的社交媒体团队,分别位于多哈、伦敦、吉隆坡和华盛顿等地,非常强势。又如今日俄罗斯频道,2008年和2009年,他们在莫斯科、华盛顿等地建立了4个数字团队(digital team)。因此,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频道从一开始就将其英语频道的资源放到了社交媒体平台上。

我认为,在接下来的6个月或一年里,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使用社交媒体方面会有一些大的举动。当然,我必须承认,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需要在用户数量等方面缩短与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频道之间的差距。

问:我们刚刚谈到了外国媒体机构在美国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这是否隐含了一个假设,即外国媒体机构进入美国市场是很难的,所以必须选择多种平台以求突破?

答:进入美国市场的确非常困难。比如,2012年1月和2月,中央电视台相继进入非洲和美国市场。非洲市场相对来讲不是十分成熟,全球电视新闻领域的竞争者也比较少,目前只有一两个全球性电视机构拥有非洲频道,当然,BBC在非洲市场一直很有实力。因此,中央电视台进入(penetration)非洲市场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然而,美国电视市场非常拥挤,可谓世界上最拥挤、最复杂的电视市场,所有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全球性电视机构都要经历困难阶段。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它面临着拥有60多年从业经验的美国本土传统媒体机构,以及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频道、法国24小时新闻频道、NHK世界新闻频道(NHK World)等新兴全球性媒体机构。中央电视台在2012年开设北美分台,比其他全球性媒体机构晚了5至6年。而在新兴全球性媒体机构中,半岛电视台已经开始花巨资打造一个与美国本土频道相抗衡的新频道,估计会雇佣800多名员工。

问:在对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使用社交媒体情况进行研究前,我一直认为BBC世界新闻频道和CNN国际频道是其在美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当我开始搜集并阅读相关数据时,我逐渐改变了看法,认为从目前阶段来看,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受众量等方面还不能与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今日俄罗斯频道相提并论,更不用说BBC和CNN了。您如何看待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对手问题?

答:对于竞争,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实性竞争(real competition),另一种是前景性竞争(aspirational competition)。从现实角度来看,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目前应该与法国24小时新闻频道、NHK世界新闻频道和伊朗的英语新闻电视台(Press TV)处于一个水平,但它所希望达到的是BBC世界新闻频道和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那样的水平。我必须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将CNN国际频道放入美国电视市场竞争的讨论中,因为美国观众主要收看的是CNN的国内频道。

第4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手机;社交媒体;大学生;生活

随着电子时展,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新奇的电子产品充斥着,其中使用最广、使用率最高的当属智能手机――我们无法否认,手机已经和粮食、水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今的大学生们,习惯了“手机不离手”的生活。无论是坐着、还是走着、甚至是躺着,眼睛都离不开手机屏幕。究其根源,真正让他们沉迷的,其实是手机上的社交媒体。

手机社交媒体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青睐甚至于依赖手机社交媒体,一方面可以总结为移动网络的便利化和普及化,让部分手机社交媒体,例如微信,QQ,取代传统的电话,短信,成为更为方便,甚至某种意义上更省钱的交流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总结为电子媒体逐步替代传统纸质媒体的时代到来,手机社交媒体无疑成为电子传媒的良好载体,其便携型,时效性,以及更为自由的双向,多向交流方式,备受广大大学生青睐。

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当然,这一点取决于其无与伦比的便携性。在宿舍、教室、家里、图书馆、校外其他公共场所,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聊微信、刷微博、逛人人。而他们交流的对象不仅仅为身边的朋友,也有父母、领导,还有远在他地的网友。关注的内容从娱乐八卦、饮食文化,到民生热点、时政经济。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小小的一个手机像一张网,大学生通过手机社交媒体,将自己的人际交流网络扩大,阅读见识网络延伸,这张网把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同时连接了起来。当然,不免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担忧“线上交流的便利性,是否会让大学生淡漠了现实中的交流,反而让人际关系更加疏远”。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手机社交媒体的使用,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大部分大学生更是把手机社交媒体摆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把他看成人际交往的催化剂。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手机社交媒体以及逐渐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在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方面高,手机社交媒体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大学生们与社会的距离――它为大学生们提供了随时随地的“即时资讯”,让我们过上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的“卧龙式”生活。虽然早在二三十年前电脑就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过类似“纵观天下”的信息冲击,但手机社交媒体带来的冲击更进一步,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以24小时不关电脑,但不会365天都不关电脑,但确有人常年不关手机;你可能不会上下课都背着电脑,但确有人上厕所都会带着手机......由此可见,手机社交媒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活资讯,用“随时随地”这四个字形容再贴切不过,而电脑的优势就相形见绌了。

其次,手机社交媒体在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的同时,自然会引发两者碰撞,发生各种反应――大学生们对所处社会或是某些社会现象会反应出一系列态度、情感甚至是宣泄,而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这种行为所传递出的一些信息 则推动了新的社会动态的发展,构成了新的社会现象。每天打开手机,求扩散的帖子漫天飞舞,大多是一些娱乐性质的,博人一笑一思考;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寻人启事”、“寻物启事”及“呼吁关注”等的帖子,身为满腔热血的有志青年,大学生们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动动手指将正能量扩散开来,为社会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彰显了新一代的蓬勃朝气。反过来,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某些行为也确实形成某种力量,影响着社会。前不久有一则新闻:有人发微博说看到一辆卡车载着满车的流浪狗“赴刑场”,然后微博被疯转,最终车子在半路上被关注到微博的某动物保护协会拦下,一百多条生命在“微博的”力量下得救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妇女儿童拐卖、搜捕犯罪嫌疑人等案件,都在手机社交媒体的帮助下成功告破。在这些事件中的手机社交媒体使用者功不可没,而大学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再有就是,手机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们即刻的情感宣泄口与GPS定位仪。随时打开你手机社交媒体,都会有这样的信息跳出来:“心情就像现在的天气(阴天),累感不爱”或是“终于来到心仪已久的地方。我在XX路”,让远在天涯的朋友也仿佛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它还是我们成长的DV――随手挂在网上花枝招展的街拍照,或是突如其来的伤心欲绝求安慰,甚至生活中的点滴故事都被记录在腾讯空间的“那年今日”和“时光轴”里,等着我们回首时感慨万千。

当然,手机社交媒体除了带给大学生们这些积极美好的东西外,也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了些负面影响。

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当属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电脑软件被手机社交媒体所取代,我们从早晨醒来到晚上入睡,甚至在梦里,都离不开手机辐射带来的伤害。加之一些网游从电脑植入手机,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健康的担忧与日俱增,“因长期对着手机屏幕导致视网膜脱落”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因为“黑莓拇指”或“手机皮炎”等一系列手机病在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另外,长期沉迷于手机社交媒体的人还容易产生头痛、失眠、多梦、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患眼癌等一些癌症的概率都会高于常人。

除了生理上的影响外,手机社交媒体还在影响着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看过一则新闻,说有一个小姑娘在睡衣派对开始之前,要求所有来参加派对的小伙伴们上交她们的手机,理由是想过一个有质量的睡衣派对。由此折射出这样一个现象:手机社交媒体在网络世界里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交平台,却在现实生活中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时,人们宁可低头给社交媒体里远方的陌生人写十条评论,也不愿意抬头与面前的朋友一个眼神交流。

手机社交媒体究竟是频繁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是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它确实缩短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但心里的距离仿佛越走越远。以前,人们把朋友分为两种,一是深交,二是点头之交,而对于长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我们来说,似乎又多了一种,称为“点赞之交”。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并不是说感情和水一样淡,是说与人交往完全讲究思想与灵魂的契合,不掺杂功利的成分。当代大学生在泛滥的各类手机社交媒体上点的“赞”到底有多少认同之心在里面呢?

要说手机社交媒体本身是把双刃剑,确实有点“冤枉”人家――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全看你如何使用它。那么大学生们到底该如何合理地使用手机社交媒体呢?简单说,就是做它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第5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在现场对谈中,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坦承,传统媒体面临着如何转型以继续生存的问题,南方都市报要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的到来,顺应新媒体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感动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南方都市报必须从生产一张报纸转型到生产多层次、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用各种符合互联网环境下传播的产品,来构建新的话语空间,提高舆论影响力。”小米公司内容运营与投资副总裁陈彤同样认可这一观点:“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他们不再依赖传统媒体,而手机终端带来的碎片化不仅对纸媒产生冲击,连门户网站都算传统媒体了。”

对于刚出的“并读”新闻客户端,与会嘉宾的初体验感觉普遍良好,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王帅认为“并读”命名借鉴“二乔并读”的含义,非常契合互联网产品的特性,具有病毒式传播不知不觉的感染力。在深入层面上,他提出了“转型需要资本”的看法,“没有一定基础谈不上转型,并读新闻有这个基础,将来会越走越好。”

看新闻就能赚钱,

传统媒体的扭转变革

2015年3月6日,并读新闻客户端悄然登陆安卓应用市场,之后下载量以日均2万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上线三周就突破6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60%,而且这一数字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下载量已逾百万,堪称是典型的互联网速度。

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并读新闻对读者心理的长期探索。它是全球首家“读者获利”的新闻平台,定位指向“有趣有用有钱赚”,通过看新闻攒积分的方法兑换现金,把广告利润分给读者,颠覆以往的二次售卖模式。人性化的阅读体验与快人一步的资讯内容是必然前提,除此之外,它还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欢迎用户间互相结交。如今市场上很多新闻资讯APP的目标读者群并不突出,但并读新闻定位明确:是一款为都市白领及年轻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新闻客户端,从新闻、社交与赚钱三个角度来增加用户的黏性,扭转媒体传统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创新整体格局。

南都报系总裁曹轲:

顺应新媒体的变化

第6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以下为文章全文:

1.短暂性社交网络的兴起

无论你是否认为,“阅后即焚”消息服务Snapchat配得上Facebook开出的30亿美元价格,有一点很明显:市场对所谓“短暂性社交网络”的需求正在上升。在这些服务中,内容在被阅读几秒钟之后就会删除。而与一般看法不同,这与内容是否存在性暗示并无必然关系。随着主要社交网络中的内容越来越企业化、商品化,Snapchat等服务显得更有趣、更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可以自由流动,而你不必担心所作所为被记录并广播给公众。与此类似,Snapchat等服务提供了真实、未经过滤的信息交互渠道。年轻人尤其喜欢这一服务。Facebook CFO上月已承认,十几岁年轻人对Facebook的使用频率正在下降。而Snapchat上的年轻用户人数则快速增长。

2.学会使用Twitter,企业希望员工这样做

你是否知道,许多公司中的老员工甚至不会使用电子邮件?如果2014年无法跟上社交媒体的发展,你也会成为这样的人。今年在Indeed.com网站上,提及社交媒体的招聘广告数量达到去年的13倍。

Indeed通信主管艾米·克洛(Amy Crow)今年早些时候在接受Quartz采访时表示,企业内部许多部门对社交媒体的需求都越来越强,这包括人力资源、产品和客户服务等。不仅仅是营销、销售和客服等部门需要使用Twitter和Facebook,研发、后勤和人力资源等多个部门的团队都在加强Yammer等企业内部社交网络的使用,以推动业务运营更流畅。

社交媒体对企业正越来越重要。实际上,一些大学已开始提供认证项目,推动企业对社交媒体的使用。

3.社交媒体推动客户服务改进

目前,人们可以通过Twitter或Facebook联系洗衣房送洗脏衣服,这一趋势已明显推动了客户服务的改变。2012年,尼尔森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曾通过社交媒体寻求帮助,而81%的Twitter用户希望在提出问题或投诉的当天就得到回音。

今年秋季,情况变得更有趣。9月2日,英国航空的乘客哈桑·萨义德(Hasan Syed)花费约1000美元在Twitter上购买了“推荐消息”广告,投诉行李丢失事故。付费社交媒体已成为公众维权的工具,因此2014年,主要航空公司、信用卡公司和银行将采取措施改进糟糕的客户服务。以往这些公司的客户服务意味着长时间的电话等待,以及繁琐的电话菜单等。

4.社交媒体将主动找到用户

从一开始,社交媒体就独立于互联网的其他部分。例如,用户在Facebook上的内容不会出现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不过,情况是否会一直如此?在标准的谷歌搜索结果旁出现来自Twitter的搜索结果是否会带来更多便利?例如,当你搜索Yelp上的信息时,你可以看到相关餐厅的最新Twitter消息。社交媒体出于竞争目的而自我封闭,但目前也有一些工具能打破这些围墙。

5.Twitter上将出现用户附近酒吧的广告

原生的社交媒体广告,即出现在用户Twitter和Facebook内容流中的广告,2013年获得了快速发展。无论你是否喜爱,这种广告形式明年都将继续发展壮大。

第7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从去年美国大选结束后,“fake news”(虚假新闻)持续成为美国社会热议的名词。因为虚假新闻,一名闯进华盛顿一家披萨店开枪,原因是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盛传这家披萨店是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与其竞选阵营高管开办的儿童色情集团基地,因此“义愤填膺”前去“伸张正义”。这件事迅速引发了美国社会的强烈关注,而这仅仅是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甚嚣尘上的假新闻中一个突出案例。

此前,美国著名新闻网站BuzzFeed分析报告,称在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之前三个月,社交媒体Facebook上的关于大选的虚假新闻,比真实的新闻更受关注。在网络上流传的二十大假新闻的转发率达870万,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二十大选举新闻的转发率却只有740万。这二十个虚假新闻中,倾向性非常明显,有十七个虚假新闻是抹黑希拉里的。在希拉里和大多支持她的美国主流媒体看来,正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虚假新闻毁掉了希拉里胜选的机会。

而美国知名独立民调机构皮尤调查中心去年12月也了一份社交媒体用户调查报告,称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承认分享过虚假新闻,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经常”会看到编造的政治新闻,同时有三分之二的人称这种现象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混淆”。由此,社交媒体尤其是Facebook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Facebook的新闻,并非由人工编辑组稿而成,而是完全依赖于人工智能。2016年8月,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高调宣布,裁撤掉整个人工编辑团队,Facebook新闻内容全部交由人工智能来编排,以保证新闻不受人工编辑的个人偏见所影响,保证所谓的“中立性”。但现实却是,在人工智能全面代替人工编辑后,Facebook却因为虚假新闻和偏见,招致了更强烈的质疑。

以人工智能编辑新闻,是否真的存在根本缺陷呢?

一、Facebook社交媒体:最有权力的“新闻编辑”

根据美国皮尤调查中心的《2016新闻媒体现状》报告,目前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通过Facebook看新闻。Facebook事实上已经成为美国人获取新闻的主要工具。而决定什么样的新闻到达受众,需要经过编辑和。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曾经再三强调,Facebook是一家科技公司,并不是媒体。但是《挪威晚邮报》主编给扎克伯格公开致函,他的公开信中却指出:“你就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编辑”。

Facebook在新闻传播中之所以拥有越来越强大的“编辑权力”,原因就在于它具备了其它传统媒体所不可能具有的规模优势,那就是占据全球七分之一人口的用户,以及随之而来近乎海量的信息。目前,Facebook日均活跃用户达到4亿,仅是其中传播的视频点击量每天就达到了30亿次。

但同样是“新闻编辑”,Facebook和传统媒体的竞争却完全不是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传统媒体一直所奉行的原则是内容为王。从本质上说,无论是美国全国电视网还是《华盛顿邮报》,各家传统媒体都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者,而Facebook却根本没有生产任何新闻内容,Facebook仅仅是向用户提供让其“感兴趣”的新闻。

而这一点正是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最根本的区别,传统媒体通过人工来编辑新闻,提供信息有限,且所有用户获取的都是同一版本的新闻。而Facebook向用户提供的新闻,内容丰富性完全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但Facebook这些工作绝非靠人工所能完成,Facebook的人工智能编辑也就应运而生。

二、人工智能:识别什么是“最重要的信息”

在Facebook上传播新闻,并非是新鲜事。实际上,自从十多年前Facebook作为一款社交软件产生之日起,用户们就开始在Facebook上传播信息,其中就包括很多新闻。其后,不少传统媒体也在Facebook上开设账号,将自己采制的新闻传递给Facebook的用户。当时,在很多传统媒体眼中,Facebook仅仅是一个补充性质的新闻网络传播渠道,信息的主动权依然控制在自己手中。

然而,Facebook在不声不响之间开始控制新闻的传播,核心动作就是“push”(推送),将要传达的新闻主动“推送”给用户。而最主要的就是通过两个渠道,一个是News Feed(信息流),另一个则是Trending(流行话题)。

News Feed诞生较早,2006年就已推出,但最初仅仅是来自亲朋好友账号内容更新的提醒。慢慢的,News Feed开始出现按类别罗列的“新鲜事”,例如“以下可能是你感兴趣的健身新鲜事”,而最终,2013年,News Feed开始出现各种“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类别,也就是扎克伯格所谓的“个性化报纸”。这种新闻阅读模式,完全跳出了传统媒体的渠道制约。

Trending(流行话题)推出相对较晚,是在2014年7月推出,严格说起来可以算是News Feed的附属产品。但与以往News Feed不同的是,Trending(流行话题)更强调的是其他人在关注什么信息。而且,Trending的信息,更侧重于时事新闻。

不管是“你可能感兴趣”的News Feed还是“大家都在关注”的Trending,Facebook的目的,都是希望用户能对其提供的新闻感兴趣,并点击阅读。不过,谁能知道在海量的新闻中,用户“感兴趣”的重要信息到底是什么呢?而这就不是数量有限的人工编辑所能完成的了。正如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在2016年9月一次直播中说的那样: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人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信息?这就是Facebook引入人工智能新闻编辑的目的。

三、排序:人工智能筛选新闻的目的

如何让人工智能识别什么是用户“最感兴趣”的新闻呢?核心就在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或S我们可以将其比拟为人的思维方式。而人工智能“算法”的目的,是给新闻“排序”。

对于Facebook用户来说,他在News Feed中或许会收到数千条信息,然而他有时间阅读的仅仅只有数百条甚至数十条,要想吸引用户,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让用户看到他最感兴趣的信息。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用户最感兴趣的新闻排在前面,而将不那么吸引用户的新闻排在后面。而如何排序就决定了虚假新闻是否会以较大概率出现在用户面前,也决定了新闻是否有偏见,更决定了社交媒体盈利的核心利益。

虽然Facebook的算法作为公司的核心机密,一般不会对外披露细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众多报告资料发现,Facebook的算法一直在不断调整改进。最初,Facebook的算法极其简单,例如在判断用户对某条新闻的兴趣度时,会简单计算其在特定新闻页面上停留的时间,尔后又开发出了“点赞”功能,再往后又开始分析“点赞”是发生在阅览前还是阅览后。而对用户的个性分析也要通过算法来进行,例如喜欢浏览哪些类别的新闻,跟哪些人联系频繁。同样,对虚假新闻的分析甄别,同样也需要通过算法,例如之前Facebook会计算新闻中引用的次数,尔后又会提供用户点击标签功能,被较多人认为是虚假新闻的信息,排序就会被极大的往后挪动。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滤除虚假新闻,Facebook并非没有办法。正如Facebook最初做的那样,Facebook在其推介新闻的算法中,来自传统媒体和新闻记者的稿件,相对占据比较大的权重,因而其新闻真实性显然要高很多。然而,很快Facebook在其算法中降低了传统媒体的权重,其推介新闻的真实性自然也因此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有效识别虚假新闻,关键就在于人类程序设计员为它设定了怎样的算法。如果有过错,本源也是来自于人类,而并非是人工智能的过错。问题是,Facebook为什么要在其设计的算法中,降低传统媒体的比重呢?答案只有一个:利益。

四、算法:Facebook的利润之源

Facebook一直标榜的,是竭尽全力向用户提供能令其感兴趣的信息。然而,吸引用户关注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而Facebook获利的手法跟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区别,例如传统的电视媒体,是靠吸引观众关注,通过插播广告主的信息来获利。而在Facebook,广告主提供广告费是为了使自己的信息能尽可能的提高在信息排序中的位次。只有Facebook推送的新闻能提起用户更大的兴趣,那么广告主在其中夹杂的广告信息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在过去的2016财年,预计Facebook的全球广告收入将接近260亿美元,相比前年的170亿美元出现了52%的暴涨。而相比四年前,2012年Facebook的营收只有50亿美元。与营收相比,更重要的是利润。2012年Facebook刚上市时,甚至一度还出现亏损的窘境。2012财年,Facebook营收达到50亿美元时,全年利润只有微薄的5300万美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Facebook利润就分别达到15亿美元、20亿美元和23亿美元,全年利润差不多将会达到80亿美元之多。如果再来看Facebook的收入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在Facebook2016年第三季度70亿美元的营收中,广告收入就占到了68亿美元。

如果回顾Facebook从2013年开始从逆境中成长的经历,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无论是News Feed的改变还是Trending的推出,Facebook的成长,正和其坚定的媒体化方向有着紧密的关联。正是向用户推送包括新闻在内的信息,Facebook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而这与Facebook的算法密不可分。而所有对于算法的所谓“改进”,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广告主提高广告信息的到达率。

五、社交媒体崛起:新闻还是“新闻”吗?

从Facebook设计的算法来看,我们必须明白,Facebook的“新闻”,本质上只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这跟新闻专业媒体所说的“新闻”,无论是内容、形式乃至价值取向都有很大的不同。只要能获取广泛关注,Facebook上就不介意把这些“新闻”排序提高,甚至对其进行推广。而这些来自普通用户而非专业机构的“新闻”,往往没有专业人士的审核,失实甚至造假的可能自然要远大于传统媒体。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Facebook上虚假新闻泛滥,是在2016年夏天开始引起关注。而正是在2016 年 7 月,Facebook宣布对News Feed 算法进行了重大调整。News Feed把排名第一的位置提供给用户的亲友,而不再优先展示来自传统新闻机构的内容。

把人们获取消息的优先顺序,改变成亲友传播的信息优先,这实际上把新闻放回到了大众媒体产生之前的状态。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产生之前,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正是来自亲友和邻居们的叙述吗?降低专业新闻机构的把关作用,虚假新闻的泛滥自然难以避免。但是,决定哪些新闻最终到达用户,其实也并非单纯由用户的亲友决定,而是由Facebook的算法决定。人们以往常常把网络信息传播称为“去中心化”的模式,但实际上,看似自由的信息流动,却越来越集中于单一的“中心化”的社交媒体渠道,越来越躲不开人工智能算法的“排序”。

扎克伯格一直不愿意承认Facebook的媒体属性,只愿意把Facebook称为技术工具,那是因为成为媒体就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当Facebook传播的新闻以取悦用户的目的来进行选择性的“排序”以获取利益时,不可避免将影响到用户对世界的判断。Facebook确实不生产新闻,但是它在分发新闻。当分发渠道发生根本改变时,新闻自身也必将被改变。而这不但依赖于扎克伯克及其团队的自律,更离不开各国政府及民众在外部对其进行监督。互联网的治理,我们才刚刚起步。

第8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第一印象不好,你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快速的、强烈的、持久的,所以我们必须竭尽所能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可以改变第一印象,但最好的办法是最初就避免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我们一起看看在社交媒体上一些企业会常犯的错误。

缺乏社交媒体营销战略

如果一个公司缺乏社交媒体营销战略,那它无论怎样也无法向客户传递有效的信息。而且它与消费者的沟通也必将是脱节与混乱的。所以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时,必须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一个可衡量的目标,一个社交媒体运行规则,还要有一个定期日历。没有这些,你会发现自己只是在盲目并且在削弱自身的品牌价值。在一个清晰有效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指导下,才能产生有价值、有吸引力、令人难忘的内容,并产生客户黏性。

在太多平台创建账号

请不要试图在每个社交媒体上都建立账号!当然,活跃在多个平台是很重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应该是在你刚刚成长起步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在拓展业务之前操作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往往很容易也很有效,但是如果你操之过急,在Facebook、Twitter、Pinterest、YouTube、Instagram、Vimeo、Linedln、Google+、Slideshare、Vine和Snapchat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狂建账号,并且进行疯狂无序的信息轰炸,你只会让自己变得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等到你无力管理这些平台举手投降时,你会看起来更加糟糕。用户会从看上去很愚蠢的公司购物吗?反正我不会。因为这样的举动根本无益于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也无益于品牌的推广。

买粉

质量重于数量。企业的目标是为了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而并不应该只关注于数量。成千上万的粉丝数量应该是企业拿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买粉可能会造成公众的强烈反感,试想一下,如果企业的真实粉丝发现了企业的买粉行为,他们还会忠实追随企业吗?他们对于该企业的信誉度又会作何评价呢?这会损害企业品牌并对企业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只是一味地进行品牌宣传,不谈其他

一家企业的社交媒体平台如果只是无休止地进行品牌宣传,会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当然,企业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曝光率,但是企业还需要提供一些其他有利可图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内容。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下5-3-2模型,这个模型在保证企业的粉丝忠心耿耿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粉丝量。5-3-2顾名思义,假如企业每周要在社交媒体上十条内容,那么就应该按照以下结构来:

5条其他内容,不涉及企业自身。

3条关于企业自身的内容,但不涉及推销。

2条是有趣或者涉及个人话题的内容,从而有助提升品牌的人性化。

没有正确使用标签

在社交媒体上,标签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品牌的辨识度。标签使用便于企业进行内容强调,可以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企业的内容。然而过犹不及,如果使用过量标签也是一种打扰。因此,确保在对粉丝沟通有益时合理使用标签。

在短时间内进行内容轰炸

在几分钟内或是短短几小时内连续多条内容可能会造成粉丝的不舒适感。企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内容是为了分享内容,是为了将内容有效送达到受众那里,而不是对受众进行疲劳轰炸。如果企业在短时间内大量内容,结果只会造成大量的垃圾信息,更严重的会导致大量掉粉,而有些粉丝一旦对企业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就很难回头。

没有好好进行审核

你是否曾经在微博上看到过错别字?是否在微博上读过不通顺的句子?草率的编写的内容可能会瞬间瓦解企业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的努力,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常犯小错误,会让消费者觉得该企业不可靠。所以,在内容前,一定要进行审核,千万不要犯些低级错误而造成不好的印象。

第9篇:对社交媒体的看法范文

但这并非是我们对社交媒体的唯一看法。现在,我们每个人不但可以拥抱这一媒体,并使用它作为一个更真实的营销商,而且可以用它做广告。

作广告,我不只是指在Facebook平台上购买广告空间。我是指通过使用这一媒体,告诉人们产品信息,促使人们进行点击,进而促销产品销售。

当然,你在社交媒体中不能只进行广告活动。有人会告诉你,这如同走进人们的卧室,向人们展示你的新产品。你甚至无法进入前门,或者知道前门在何处。或者是否有一个前门。你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从事广告活动,但你必须一开始采取重要的行动。

有许多网站开始研究在分析中找到有趣的东西。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流量源是一个搜索引擎。但是,展开的图表是社交网站Facebook,有时时Twitter.你可以使用公共分析工具诸如Compete.比如,对于无线运营商同T-Mobile来说,Facebook推动了其流量的6%.该公司网站一个月拥有约610万用户,其中有36.6万来自Facebook.第一步,在社交媒体作广告要知道你公司网站流量有几成来自社交网站。如果你使用分析包,你可以方便地从绝大多数的一流报告中获得这些数据。如果你不使用分析包,则从现在起学会使用一款工具包。

流量标准也很重要。因为你需要以标准对结果进行对比。你可以决定要提高访问网站用户的数量或者提高来自社交网站流量的比例。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提高流量意味着你会获得更多的用户。提高来源和提高来自社交媒体的比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你也可以从社交媒体获得更多流量,而你不会直接向这些社交网站支付费用。

一旦你对流量问题做出决定,你就可以制定战略开始实现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你要以特别的方式使用社交媒体:推动流量成为转换点。有一些办法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最终达到转换率结果。以下是你必须要做的:――吸引有品质的跟随者加入付费媒体。向Twitter反馈写一些东西但没有人跟随,是不会有结果的。你可以在Facebook中用付费媒体有效地使用这一招。确保你不会局限于这一方法。你不必非要为点击获得的流量付费。你可以直接向网站发送流量。提供机会,对你的粉丝做出回应,告诉他们的朋友,这样你不但在购买流量,而且在购买动力。

――使点击购买成为对话的一部分。企业对使用社交媒体推动流量都很有效。有些企业选择标签提供服务,有些在特定的日子提供优惠服务。不论是哪种情况,你必须要考虑社交媒体内容,你必须做出计划,进行评估,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