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城市设计的理论精选(九篇)

城市设计的理论

第1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海绵城市理论;雨水排水

中图分类号:TU992;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41-01

1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人工措施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城市雨水的汇集、渗透、净化,从而最大化的实现雨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并做好给水、排水等各个环节的协调。

海绵城市主要目标是处理城市发展阶段中的雨水问题,包括缺水、雨水流失、雨水径流和雨水灾害的污染。 海绵城以三种方式处理各种问题

一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 保护天然河流、湖泊、池塘、湿地、森林和草原等海绵体,使城市可以有效的储备雨水,保持水文循环的发展。

二是修复和恢复生态。 通过传统的城市建设使得海绵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修复和恢复生态方式。

三是新建海绵,利用LID技术和基础设施,建立了一批海绵体,控制发展的规模,减少了城市的不透水区域,尽量减少对原有的城市水环境的破坏

2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1 海绵道路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研究发现,在传统城市道路结构的快排理念中,需要雨水由路面汇入排水管道中,并尽快排出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中,从而流入城市湖泊、河流,使得雨水的多部分通过管道排出,导致地下水得不到有效地补充,给雨水资源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用。海绵道路中的雨水可以通过路面深入到基层,且雨水经过层层的渗透,最终实现了雨水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同时利用道路两侧的LID设施,使雨水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

减小洪峰流量,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在传统道路设计中,道路表面雨水主要依靠城市的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快速排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中不透水区域面积逐渐扩大,若发生城市暴雨将会导致城市排水管网无法承受排水需要而发生洪涝灾害。海绵道路主要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渗、滞、蓄,可以对雨水实现多途径的排泄,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政道路排泄管道雨水流量和流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降低雨水径流污染。雨水冲刷路面会导致雨水被道路表面的垃圾、可溶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污染,从而使得雨水行程径流污染。海绵道路的建设,可以使得雨水经路面而直接渗透到地下,从而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地面,同时雨水在渗透地下过程中经过路面、生态设施、土壤及内部的微生物消化、吸收等可以实现对雨水中污染物的清除,使得雨水得到了净化。

改善道路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发现,海绵道路在雨天时,道路表面无积水,可以有效地增加车辆轮胎行驶过程中的附着力,并可减少车辆行驶后面带起的雨雾,从而提高雨天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此外,透水路面可以降低路表面与轮胎之间的抽吸和压缩,有效地降低轮胎噪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行驶的舒适度,降低车辆噪声污染。

(2)劣势

尽管海绵道路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抗剪能力差,由于海绵道路的透水性较强,结构密实程度较低,使得道路的抗剪能力要低于传统的路面结构,当重载车辆在路面转弯或者刹车时容易导致路面发生剪切破坏。第二,由于海绵道路结构孔隙率较大,在道路运营中砂砾易堵塞孔隙,为了确保道路的孔隙保持通畅,需要对路面进行经常冲洗。

2.2 海绵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Ⅰ型:路面表层水进入上面层后进入临近排水设施,通常表面层采用PAC-13透水沥青,4 cm厚,中下面层采用厚度6~8 cm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置封层,且封层渗透系数不应大于80 mL/min的材料。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稳定性基层。且该类型的道路主要适用于降低道路两侧噪声和减小降雨的路表径流量。

(2)Ⅱ型:路面表层水进入上面层后进入临近排水设施,通常表面层采用PAC-13透水沥青,4 cm厚,下面层采用厚度6 PAC-16或者8 cm PAC-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上基层采用透水沥青稳定基层,在上面层与中面层之间设置封层。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垫层为稳定性垫层。且该类型道路主要适用于需有效地降低暴雨发生时道路积水城市道路。

2.3 海绵道路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研究发现,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可以分为半透水和全透水路面两种形式。半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面层采用透水混凝土设计,一般厚度控制在18~20cm,基层为半刚性基层,面层与基层之间布置不透水封层,当雨水透过面层时,从封层表面排至排水设施中,实现了对基层的保护,避免雨水侵蚀基层。由于半透水路面结构孔隙率较高,路表面的结构强度较低,多应用于非机动车道。

全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结构,其面层和基层均为透水型,一般面层的厚度控制在18~20cm之间,基层与图层之间的颗粒为垫层,一般厚度控制在15cm,由于路表雨水可直接渗入到路基中,其路面的稳定性较低,承载能力较弱,一般适用于人行道、景观道、非机动车道等。

2.4 海绵城市道路的 LID O施组合优化设计

海绵城市是集合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对雨水进行渗透、储存、调节、转输、净化工序,从而一定程度上对雨水进行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径流峰值;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指传统排水系统,其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相互协调组织径流雨水的收集、运输与排放。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主要是针对超出雨水管渠系统的雨水径流,利用多功能调蓄水体、综合选择自然水体、泄洪通道、调蓄池等组建。

(1)机动车道和公交用专用车道

为了有效地缓解地下水资源匮乏现状,实现城市雨水补给地下水功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采用透水路面,可一定程度上实现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同时为了避免雨水侵蚀路基,在路面结构设计时,采用非透水基层。当雨水渗透至不透水基层时,沿着不透水基层表面排至盲沟或路侧分隔带中。

(2)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研究发现,传统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雨水天气,路表面存有一定的积水,影响行人出行的安全性。为了避免路表面积水和实现对地下水的补给,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使得雨水直接渗透到路基中 ,既可以避免路表面积水现象,又实现了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以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道路设计中,要实现对雨水的储备,补给地下水水资源,并实现雨水天气路表无积水,提供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海绵道路可有效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促进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场所理论 联系理论 城市设计 天津市 西站副中心

1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项目背景

新的西站地区将以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打造成为天津市的城市副中心,Sub-CBD,地区功能与形象将得到全面提升。西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为:以交通枢纽为发展引擎,凸显水岸特色、天津风情,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2 场所理论建构人性化、趣味性城市空间

2.1 场所空间的性质

(一)城市功能的载体

场所不仅仅是空间,但它首先必须成为一个空间。场所空间首先要承担起城市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工作、游憩等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

(二)交流情感的空间

消极空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增加隔阂,而场所空间必须是一个方便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联系的积极空间。当人群聚集于此发生交流活动,而不是使人隔离成单独的个体时,这个场所才具有它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含义

每一个场所应该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这样它才能增添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场所充满活力。场所的特性来源于它所处的区位条件,来源于其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来源于使用者的使用意图。

(四)诱发事件的地点

场所须具备较强的事件诱发能力,能把人吸引进来,并提供参与的机会。只有拥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并且能够使参与者滞留其中进行一些列的行为活动,才会发生人与人的交流行为。

(五)动态发展的场所

场所的形式和状态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来自于时间季节的变迁、年代时期的变化,也来自于其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人流。

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一)场所空间建构

场所的建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二是特性。空间是基础,是场所诞生的前提条件;特性是场所存在的灵魂,是场所区别于普通空间的关键。

场所空间的建构在城市设计中通常通过“点、线、面”的元素来表达。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可以概括为“中心、轴线、节点、廊道和片区”等。在综合分析天津市西站地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了,提出了“一轴线、双核心、三节点、四廊道、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一轴线”是指,以西站交通枢纽为起点,以西沽公园为终点的,贯穿核心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带。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是区域的两个核心,一个是区域的发展核心,另一个是景观核心。在核心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三个不同的片区,设计了三个节点空间,塑造了该场所空间的标志性节点。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不同场所空间的划分界限,并着力打造河岸景观,使之独立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河岸景观场所空间。西站地区总体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核心商务区、休闲商务区、西站枢纽商业区、创意生活区和科教生活区。

(二)场所空间塑造

在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城市广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西站地区的主要广场,是西站地区的核心之一,在这里指的是西站交通枢纽前广场;二是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特色场所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商业商务区内的特色广场。

公共绿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的市容景观。西站副中心的公共绿地空间主要分为三类:西沽公园中心绿地、街头公园绿地和滨河景观绿地。西沽公园是西站地区的又一核心,也是地区的一个地标,渲染着优雅、宁静、祥和的场所特征。在副中心地区,分散布局了许多街头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场所空间。

街道空间是城市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交通与生活功能的结合。交通干道的重点是规律性和有序性,人行道和步行街的重点是亲切、安全、舒适和美观。在保证街道的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场所精神也是塑造城市街道场所空间的重中之重。

3 联系理论建构功能化、秩序性城市空间

(一)城市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联系

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交通流线是多样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形成空间骨架,划分城市大的功能分区,次干道和支路再连接串联各个功能分区,使整个西站副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商务核心区的空间轴线两侧,规划设计了新型轻型小轨道,不仅联系了两个核心,串联了核心商务区,也给城市增添了崭新的色彩。人行道和步行街的设计,不仅为行人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和安全,也联系了商务区、商业区以及生活区。

西站副中心的交通流线联系,不仅体现在地上,也同时存在与地下空间,地铁和地下商业步行街也在地下串联着城市的各个空间。

(二)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也可以起到联系各个分区空间,串联各个地块的作用。在西站副中心当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就是核心商务区中的主轴线。这条轴线由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风格相对统一,划分着商务核心区的功能分区,串联了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这两个核心,也将整个西站副中心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三)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实体联系

建筑的联系,主要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及建筑界面等的联系。天津市西站城市副中心划分了五个片区,每个功能片区之中,运用联系理论,都力求做到建筑实体在空间上的统一联系。虽然空间串联主要还是依靠公共开放空间的联系,但是建筑实体的联系,也能增加城市整体空间的秩序感,使城市空间结构清晰、功能明确。

(四)城市空间中的视廊轴线联系

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塑造通视走廊和空间轴线,也可以达到空间联系和串联场所的作用。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由核心区公共空间组成的中央轴线是主要的联系轴线,其他各个分区有各自的轴线串联各分区,使空间有序。利用开放空间、建筑底层架空、设置骑楼等方式,在设计中构成了空间上的通视走廊,以此也串联了西站城市副中心地区。

4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有机结合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营造场所与空间联系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城市设计。联系理论注重塑造空间的整体形象,场所理论则注重塑造出城市的人性化、富有趣味与活力的空间。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就是由这两种理论方法相结合,共同指导完成的。在基础现状、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联系理论确定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路网体系和地块形态,再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划分功能分区、确定发展核心和空间轴线。进入到方案深化阶段,联系理论塑造了副中心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关联,并且设计出的独特的、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明伟等.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唐子来,付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5]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4(5):15-16.

[8]张中华等.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9.

作者简介:

张驰(1985-),男,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谢水木(1979-),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规划设计研究所,所总规划师

作者姓名:张驰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09级研究生

第3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厕;规划建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民服务。城市公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其规划设计彰显一个城市的形象,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1、公厕设计的原则

1.1、公厕的整体方案设计要体现全面先进的原则

所谓全面先进就是指无论在投资、造型还是在设施上都要精品化,要比周围环境提升一个档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市民长此以往对公厕形成的脏、乱、臭的印象。

1.2、公厕的外观设计和谐的原则

外观和谐原则就是在不考虑公厕内部情况的前提下,注重公厕外观设计。其外观要与周边的环境协调一致。创新公厕外观设计可以美化环境,成为区域内的建设焦点,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渡作用,有效的连接区域环境。总之公厕建筑不能孤立突出,应该融入到整体环境建设的氛围内。

1.3、公厕的内部设计简约清爽的原则

内部设计简约清爽原则是指公厕内部功能区域划分明显,易识别,不要迷宫化,给人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在建筑用料上遵循成熟化原则,在追寻新颖美观的基础上,必须采用质量可靠的原材料。

1.4、公厕的设施设计成熟先进的原则

所谓设施设计成熟先进是指公厕的给排水设施应该通畅并易于检修,管理设施自动化程度高,空气清新度高,卫生设施节能且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

2、城市公厕存在的问题

2.1、公厕布局不合理,而且数量少

目前许多街道的公厕很难找到,很多城市新建了大量的公共厕所,但面对城市发展的需求,公厕的数量仍然不足。一是城市公厕规划滞后。二是旧有的公厕已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要求。

2.2、“如厕难”的问题

在全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出“如厕难”的问题。主观上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引不起重视有关,客观上也不肯用寸土寸金的土地建厕所,单位和居民谁也不愿意把厕所建在自己旁边。

2.3、城市公厕卫生情况

城市公厕卫生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由于管理人员和使用者素质低下,有的在蹲位之间的隔板上乱涂不堪入目的字画,有的将黑色的脚印留在雪白的墙上,同时也存在舒适程度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厕所未采取防滑、防臭措施等问题,公厕内的环境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2.4、建筑设计方面不完善,难以表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公厕设施中缺乏对儿童、老年人、盲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针对这类人群配套的设施,比如轮椅坡道和扶手、盲道、安全抓杆、专用便器、专用洗手盆等的配置缺少,而且部分公厕的设施还缺少梳妆镜、厕内挂钩、洗面台等,不方便让人们使用。

3、公厕规划建设的管理对策

3.1、要求沿街商业服务业店铺增建室内厕所

有关调查表明,一些饮食服务业和文化娱乐场所,他们有条件也有必要设置厕所,但都不设或设置不足,而是依赖使用附近的公厕。若再增加建设独立式公厕,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如果要求这些店家建设内部公厕,不仅不影响其经营,反而还会增加顾客流量。当然,这就需要环卫部门会同工商管理、文化市场管理等有关部门协商,共同制订一个关于饮食服务业和文化娱乐场所设置室内厕所的法规性规定,由环卫部门牵头监督实施。如果这些规定都到位了,中国城市将省去一大笔建公厕的资金。

3.2、以商养厕,免费开放

公厕的建设管理可以引入市场机制:第一,企业出资建设、管理、使用,产权归政府所有,允许企业在公厕内部、外部做广告宣传,但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这样可谓一举多得,既宣传了焦作,又宣传了企业;既解决了群众如厕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公厕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二,合资建设公厕,由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所有单位出地皮,投资者出资,约定经营年限,投资方在约定期限内可利用广告费收回投资,期满后所有权归还土地使用权所有方,这样多方位进行公厕建设,使焦作市公厕在好的基础上,更上档次、上规模,更方便市民和游客。

3.3、加强公厕建设管理法规的宣传,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根据建设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和《城市公厕管理办法》,结合焦作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有关公厕方面的规章,把公厕的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市容环境卫生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市委市政府在对公厕的资金投入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报纸、社会宣传栏等媒介宣传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社会知晓率,不断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激发市民爱护城市、美化家园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自觉抵制破坏公厕设施的行为,形成人人关心公厕、爱护公厕,自觉维护公厕设施的氛围,促进公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4、城市公厕的规划设计

4.1、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大部分管理部门已然接受并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然而在理念的理解上却没有充分。在考虑设计问题时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思考是人性化的本质,将设计方向定位在人性的方面,综合考虑产品开发所涉及的人性方面的需求使用等深层次的问题才是人性化设计。以人为中心应该理解为全方面的为各种群体、有特殊需求以及没有特殊需求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考虑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而不是仅仅考虑一个人。

4.2、设施现代化、人性化

目前国内已出现超级豪华公厕,这些公厕装有电脑、配有音响和各种自动感应装置,公厕设施现代化是总的发展方向,但这类公厕造价很高,每㎡造价高达4000元。有的公厕内装有一些人性化设施,如婴儿床、无障碍设施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属国家强制性规范,主要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具体包括4个方面:厕所入口道路应设置不大于1:8坡度的坡道,以适应坐轮椅的人自由出入;服务残疾人、老人的大便器由过去的蹲式改为坐式;小便器旁边增设不锈钢扶手和洗手盆。

4.3、功能多样化

公厕的卫生功能是公厕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人们对公厕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人们已经不满足公厕的基本现状,对公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求公厕功能尽量多样化,如在公厕内外设置休息座椅、健康按摩器、广告、自动售货机等。

4.4、环境设计

公厕的设置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是从设计方案上来讲,大部分人将厕所视为放松的地方,所以在设计公厕内部坏境时,应该将主题定位在轻松与健康上,那么就需要在整体色调的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还有通风换气和及时清理这些方面加强设计意识。另一方面是粪便等废弃物,将粪便冲入化粪池对水冲式公厕不是问题,对于环保要求来讲,并不是说公厕内干净无臭,其有可能将是周围环境的污染源。那么当设计一座公厕时,不能只单纯从公厕本身考虑,应该从环境的产物和与环境相互依存的物体方面多加考虑,将其从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出发,要强调我们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将公厕作为一个建筑来设计不是难事,难的是将一个公厕合理的设计到整个环境中。

5 结束语

城市公厕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管理有其鲜明的职业特点,只有积极研究透彻人们如厕行为的习惯和心理,才能为城市平稳运行、为社会和谐发展、为公众生活方便、为丰富城市文化,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明达,高吉云.城市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02).

第4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设计;外部尺度;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P4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层建筑是否融洽,与所处的城市空间,人处在其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分不开。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始了高潮时代,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出发,谈谈城市空间整合的问题。

二、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承担着城市高级形象作用的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性给城市设计有提供了机会,好的城市设计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高层建筑"向无限延伸"之点是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块。像一些高度发达的城市,通常都显得有一种堆砌感。对这些城市跟蓝天相接之处,显示出一种立体的美感,而且外观优美,为城市的天空构造出活泼生动、色彩缤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个孤立的轮廓线,但是它具有一种艺术的欣赏价值,虽是单向的画面,但是它能反映出一个立体的城市三维空间和城市的整体特点。通常,一个市三维城的空间,不光代表了功能,还需要一些审美观的体现。在城市规划当中,需要有一些宏观的参照物,城市天际线就可以充当这个参照物,通过一些设计来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美。

三、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一)城市尺度

在一座城市当中,高层建筑是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是一种城市的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体量,很高的高度,在城市中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说,高层建筑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城市天际轮廓线方面,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虚、实之分,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代表了实的天际线,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代表了虚的天际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从距离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城市天际线,这就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的实际,过分夸耀自我,唯我独尊,只顾高层建筑形成自己优美、良好天际线,却把城市景观直接影响到了。

(二)整体尺度

高层建筑当中的各种构成部分形成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对于设计师们来说整体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建筑整体尺度方面有各种理论,但是无可厚非的是,整体尺度的均衡性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三)街道尺度

高层建筑面对大街的尺度对街道上的行人产生了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这就是街道尺度。同时这也是人们近距离面对高层建筑时的感知,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想要对临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进行确定,重点就要鼓励到街道行人的舒适乘度,如果高层建筑主体的尺度很大,就要往后退,在沿街的地方放置底层的裙房,这样才不显得高层建筑对街道产生压迫的感觉。同时,要使得街道空间和视觉具有连续性,要参照沿街的其他建筑来进行设计高层建筑。

(四)近人尺度

高层建筑的最底部分和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就是近人尺度。这些地方为跟使用者的接触很普遍,所以就很容易被人们所赏阅,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这样的话,就要求设计者和建造者在使用一些设计手法时具有巧妙性。

虽然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没有很大的变化空间,但是还是可以运用一些精巧的手法来使得空间形式丰富起来。通常在手法上可以运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办法。在现代建筑当中,底层架空办法是一个惯用的技法,它能够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之下获取到宝贵的用地空间,结合了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形成一个具有通透性和公众性的,开放的空间,提供给市民一个休息的场所;对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是一个良好的改善,对一些主要的公共场所进行连接,对城市空间来说是一种层次的提高。在对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进行设置的时候,如果用地非常紧张,就可以在入口空间设置建筑下部凹入,这样就可以把主体后退的情况给避开,使得基地面积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对入口处多方矛盾的冲突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在设计建筑形体和空间组织等各方面的时候,要有一种新颖的构思,使得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方式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目的,同时使人们一眼就能记住这样的形象。

四、设计规划

把高层建筑密集的状态给避开

密集的高层建筑可以带来便利的城市办公等条件,但是对城市空间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压力,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形成一种拥挤的状态,还有可能会造成一意外的污染和危害,像一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使用玻璃幕墙,就会造成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光污染;容易形成的风口和高压风带,以上这些因素会带来一些难以意料危害。所以要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得高层建筑的分散分布。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通常在城市商业发达的地段才会分布着高层建筑,像那些商业区街道本身的交通荷载就非常负累,通道高层建筑又会把此类街道的交通压力增加很多,所以要尽量控制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对楼层的层数和高度进行限制,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进行扩展这些街道,加大其通行能力。

五、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的体积非常大,在街道空间上就会显示出一种突然的压迫感,并且有一种要压下来的感觉,这样的空间转换十分突然,让人们难以接受,因此在设计街道两旁高层建筑的时候,要做后退处理,并且设计一个广场空间,放置在已经做出后退处理的用地上面,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所处场所的标识;针对城市空间来说,在城市空间里面,后退广场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通常能够以城市共享空间的形式存在,这样城市空间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针对高层建筑的后退广场方面,有些建筑设计师干脆把它设计为一个下沉式的休闲场所,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就会很明显的凸显出来,使人们对这样的建筑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六、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出现资源短缺问题,人们提出了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高层建筑是很浪费的,因此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就出现了,这是一种新思潮。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一些共同特点都注重建筑物的绿化,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此外,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绿化屋顶,建筑物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锐减了大块的绿地面积,愈加恶化相应的环境条件,致使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即便是将各块绿地充分利用,绿地面积增加。人们预期的目的还是远远达不到,现代建筑物大多数是平屋顶,屋顶预制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采用,现代的建筑方法通常是做隔热防水层在预制板上面,从空中鸟瞰,好似戴着黑帽子的一栋栋楼群,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住在顶屋,过着夏热冬冷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将屋顶建造成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变得生机盎然。

七、结束语

高层建筑外部影响的因素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应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观赏、使用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参考文献:

[1] 文小凡.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J]. 住宅产业. 2010(Z1)

[2] 周轩.基于地铁站出入口综合利用的城市空间整合思考——以郑州市地铁一号线农业东路站城市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0(03)

[3] 马中伏.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1)

[4] 贾红艳.高层建筑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J]. 山西建筑. 2008(22)

第5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Abstract: The design of Xintiandi project in Chifeng considers the factors of urban design sectio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features, spac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context,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others , to use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s and strive to make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etc. Also it show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gui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shape urban space, which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the macro-urban planning.

关键词:步行街;广场;空间活力;商业价值

Key words: walking street; plaza; space activity; commercial value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53-01

0 引言

项目位于赤峰市松山区,位于城市新老区结合点处,西侧与赤峰市新长途汽车站相邻,规划总用地约11hm2。

1 项目设计的要求、目的

①城市规划的要求。②开发商的要求:充分发掘地块经济潜力,将项目建设成城市地标,城市名片。③由于项目地段特殊,规模大,项目成功与否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和发展。因此,设计应从城市设计的区段级层面上,综合考虑功能、空间、交通、环境、文脉、心理行为等因素,通过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大方面的结合设计,形成便捷高效、特色鲜明的综合城市商业中心,带动本区域,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城市整体形象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 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进行赤峰新天地项目的设计

城市空间的构成要素:点――建筑;线――街道;面――广场城市的精华在于城市空间,特别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大致可从点、线、面的形式去考察,即建筑、街道、广场的类型与组合关系,不同的组合模式形成不同的结构形态。建筑以一定方式组合形成城市空间,创造有活力的城市区域空间是否有活力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增强活力的三个途径:一是功能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二是尺度适宜,空间环境舒适、清洁、安全;三是塑造特色空间。

2.1 点的设计――建筑设计

2.1.1 建筑规模大,功能多样。利用地段优势,规模效应,把项目功能定位为集客货集散、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业有机体;增强城市内聚力,激发区域活力。

2.1.2 建筑形象定位:本建筑作为赤峰客运站前广场来讲,是一个界面,建筑风格和体量的选择考虑到与客运站广场周边建筑的协调,同时对城市形象又具有提升作用。

2.1.3 建筑合理布局业态。沿街尽可能多地布置可销售对外店铺,在较不利地段分散设置特定功能的业态形式,如电影院,电玩,图书城,电子商场,家电商场等引导有特定消费目的人流深入区域内部,增加购物人流的流动性,同时也能提升不利地段的土地价值。

2.1.4 建筑空间框架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商业街的业态组成与所处的城市区位和服务对象息息相关。项目从设计到建成及使用周期这漫长的时间内,使用需求会不断变化。

2.2 线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步行街 步行街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具有多重效益,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

社会效益――步行街在高密度的城市中为市民提供了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增强了人与人交往的乐趣,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

环境效益――步行街建设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再创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汽车交通的限制,空气更清新自然,街道上增添了富于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创造出一切为“人”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

经济效益――改善原有商业的单一模式,突出“体验式”商业的特征。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共同体现。

2.2.1 对外开放式步行街。位于沿基地三个周边的临街步行街的商业店铺具有外向性,是项目整体的形象展示窗口,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因此更多布置面积较大的商铺供销售。

2.2.2 对内开放式步行街。环绕下沉广场的地下一层及一二层对外商铺,既得益于下沉广场,提升自身商业价值,又为广场提供了具有围合作用的商业气氛的界面。

2.2.3 半室外中庭式步行街:用玻璃顶盖和墙限定的四层高垂直中庭空间,用轻盈的钢桥和观光电梯划分出既分隔又流动的线性动态空间,既贴近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又免于不利气候条件的干扰,让人有自由、新鲜、惬意的购物体验。

2.2.4 空中室外步行街。置于一层屋顶的室外步行街,形状曲折变幻,与下沉广场若即若离,空间感觉丰富。同时也提升了二层店铺的商业价值。

各种形态步行街空间可划定不同业态区域,形成特色一条街,利用规模效应,增加商业机会。

2.3 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以人为本”是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的根本原则。只有活动才能使人与场所之间产生记忆,空间才有生命力。

2.3.1 生活空间的多样性。点线面相结合,内向和外向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组织立体化的步行商业空间,构成立体的共享式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城市场景。

2.3.2 交通空间功能的纯化,力求交通组织清晰高效有序。步行商业街以步行为先决条件,人车分流。但顾客的车行可达性至关重要。

第6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景观规划;建筑;风水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36-3

一、风水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考证

在历史上,风水既是有关东方人居住环境的审美艺术,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和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及景观规划上的具体展现。在西方建筑文化传人中国以前,几千年的城镇、村落、庭院、房屋几乎都是按着某一套风水理论体系来发展的。风水理论体现出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建筑景观文化,“风”是流动着的空气,“水”即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就有生产和繁衍。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风水的研究始于叶兹(Yates,1868),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期的西方殖民者把中国风水视作建筑工程中最大的障碍,大多数基督教传教士和建筑师都认为风水是一种巫术(Black art)或行骗(De Groot)活动,根据记载,为了保卫诸如铁路隧道、公路桥梁等工程的顺利进行,西方殖民者不得不动用军队阻止风水捍卫者的对抗活动。从20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对于风水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英国科学技术史论专家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1900―1995)充分肯定了风水对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在论及“中国建筑的精神”时,李约瑟激动地谈到:“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散布在田园里的舍宅,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李约瑟,Science andCivihzationinChina,VolIV:3)。”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是直观感性和实用理性的,在谈及建筑空间问题的时候从来都是与人的因素和时间因素结合考虑的。这种思维特点的整体性和思维方法的直观性,为大量明显属于巫术的迷信禁忌提供了容身之地,故此李约瑟又把风水称之为准科学(Quasi―Science)fquasi汉译为准、拟、好像、意为类似)。准科学的概念中既包含了科学的实质,又掺杂了伪科学的成分,这样,既指出了风水中迷信成分的存在,又划出了二者的界限。由此分析出,中国人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经验积累中,对生存环境的优劣产生了较为合理的感知,这种感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了中国风水学的基本理论。

从李约瑟的观点来看,那些模糊的猜测成分,比如天、地、人的感应,就目前的科学水平也难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但无可否认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性。中国风水学中很多所谓“迷信”的内容大都来源于巫术活动的积淀,“巫术及蒙昧存在的必然性是科学发展的相对性,”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若夫司基(Malinowski,1884―1942)曾经精辟地指出:“无论有多少科学与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满足他的需要,它们总是有限度的……人与事中有一片广大的领域,是非科学的用武之地。它不能消除疾病与腐朽,不能抵抗死亡,不能有效地增加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更不能确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个领域永久是在科学之外,它是属于宗教的范围”(马林若夫司基《文化论》,1944)。马林若夫司基在“文化设备”功能性阐述中也提到巫术的目的是为了动摇现有的自然及社会秩序,它也是人与自然及命运抗争的一种措施。由此可以分析出中国人长期以来在各种建筑及景观设计中加入风水理论,实际上是增强抵抗灾难的信心,借此获得一种有益的生理功效来战胜恐惧,类似于“心理暗示”的精神治疗效果。

第7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ABSTRACT: The reflec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are the present need and a newly work field be opened as well as a base of the breakthrough of urban desig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Beautification only in urban design is very single consideration that should get rid of in operation. The paper expresses the links between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景观、环境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 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因此, 正确认识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设计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确立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对当前城市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当前城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尚未达成共识

现代城市设计从开始产生到现在,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 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城市设计缺乏主流理论的情况下, 人们对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尚未达成一定的共识, 特别是城市设计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关系不明确。对于城市设计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是依附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而存在, 对于城市设计在何种层面上或何种程度上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等问题没有明确, 导致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认识错位。

1.2  宏观上缺乏整体性

目前, 国内城市设计的开展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研究和系统指导。城市设计不是在城市的整体范围内、在统一策略的指导下有重点、分层次、全面性地开展,而是盲目地投入于城市局部地块、街道的景观环境设计, 在很多情况下, 只顾及于为城市重点形象工程服务, 甚至与景观整治、环境改造联系在一起, 成为城市中掩丑遮弊、装点修饰的重要手段, 沦为城市美化设计。这种状况, 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导致城市品质的参差不齐, 使城市设计的宗旨大打折扣。

1.3  实际运作中缺乏法制依据

目前, 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城市设计法规, 完整的城市设计法规体系更是没有。这种情况, 一方面导致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章法, 主观性、随意性因素比较大, 例如, 城市设计的编制就是五花八门, 管理部门面对多种多样的设计成果, 缺乏明确的评判指标, 在审批过程中难于决择;同时, 没有明确的审批程序, 导致城市设计成果的管理和落实实施缺乏明确的步骤安排。另一方面,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也不能满足城市设计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要求, 使城市设计的实施目前只停留在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性很强的项目上。在许多主要由业主开发行为聚合而成的地段建设中, 城市设计往往只具有技术的引导性, 不具有法令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实效性,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的实施效率。

2  城市设计的地方化

2.1  是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当前, 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2) 城市设计的具体手法。

基础理论的研究, 无疑是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的根本, 同时也是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依托。然而,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对各种概念的界定不同,对城市设计的外延与内涵的理解不同, 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还存在着很多纷争, 主流理论尚未确立, 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和总结。固执地停留在基础理论的争论上, 不仅会降低城市设计的实效性, 同时也延缓了城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发挥作用。

具体手法的不断摸索和创新, 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领域, 对于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 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然而, 孤立的手法营造,可能会使城市建设出现点睛之笔, 但也会丧失对大规模的空间景观环境的关照, 同时使自身失去现实的实效。

从地方化的思路出发, 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质, 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使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理论手法运用与城市特色相融合。因此, 地方化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使其在理论上和手法上都获得支撑。

2.2  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 必须根据自身城市化的特点, 审时度势, 及时开展城市设计活动, 以确保城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 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顺应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日本横滨从1960 年代中开始意识到城市设计问题,于1970 年代初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设计小组, 结合横滨在空间环境方面的缺点和特质, 展开了切合实际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工作, 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和改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使横滨走上了一条“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城市”道路。1980 年, 发表《城市设计宣言》, 1989 年发表《城市设计交流宣言》, 1992 年举办《横滨城市设计论坛》, 横滨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焦点城市。

2.3  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要求

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可的,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某种既定模式为基准, 而要结合特定的地区和城市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活动中, 确立一种合情合理的价值准则和理性标准, 以引导城市建设形成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避免与其他城市的雷同, 有现实意义, 也是城市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在工作中, 根据横滨城市自身特色确立了工作的重点, 如: (1) 保护步行者的权利; (2) 尊重地形和绿化的地域自然特点; (3) 保护和延续历史的城市创造; (4) 丰富绿化和开敞空间; (5) 尊重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 (6) 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公共场所; (7) 既要有形式的美, 又要有内容的善。围绕这些课题, 横滨经过近30 年的建设, 形成了由水、绿化、开敞空间交织相衬的城市特色, 成为颇富特色的日本现代城市。

3  城市设计的整体化

3.1  是对城市设计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城市中局部地块的环境改造和景观整治, 这样还只是把城市设计局限在局部“美化城市”的层面上。城市设计以人的精神感知和行为活动的品质作为目标价值取向, 其所涉及的控制要素跨越了从人文到自然各个层面, 构成一个以有形要素为载体的环境系统。因此, 城市设计不是狭隘的景观环境设计, 更不是局部地块的形象工程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只是整体的系统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完成的。同时, 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 城市设计的终极目的就应当促进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应当涉及整个地区或整个城市等大规模环境。

3.2  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保证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不考虑自身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不顾城市实力, 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形象工程的建设中。这种做法, 造成了许多城市的雷同, 事实证明,简单依靠几个地块、几个街区的景观环境表现, 不会形成城市的整体特色, 甚至会造成城市的分块割裂, 给人华而不实的印象。

横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地形和绿化、步行空间、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这些特色要素, 长期经营, 塑造了独特的城市风貌。由此看到, 整体化正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特色的形成, 需要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品质的互动协调, 需要特色景观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质分布。通过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景观环境要素的整体研究,确立特色纲领, 树立全局观念,提炼具有特色的控制要素, 在整体范围内统一协调, 合理分布,有利于城市特色的整体凸显。

3.3  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

城市的形态特征存在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次序, 正确的整体化思路是确保城市设计工作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构架之下, 在保证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平均品质的基础上, 确立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体系, 并从中确立重点。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首先需要从宏观的层面确立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及要素构成与分布, 并划定重点地区, 在此基础上, 针对重点地区展开详细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构筑城市精华。每一层次都取决于上一层次设计的限定, 尽管每一层次之间的限定可适当松弛, 但整体的、方向性的限定仍是基本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始终存在引导与反馈的关系。

4  城市设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4.1  是城市设计发挥实效的必要条件

历史表明, 城市设计的理论、实践与立法是相互促进的,现实的生活环境问题促进了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而在引起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关注的时候, 其规范化、法制化又成为必须。

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制化,包括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 是为整个设计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同时它又是保证城市设计从图纸文本向现实转化的法制保障, 城市设计的内容作为土地使用的外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是土地使用的本质条件, 具有法律效力) , 从统一有序的城市空间总体上指导和控制具体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同时又为个体设计和环境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 成为城市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从管理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必要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它在规划管理中的实效性。

4.2  地方化为城市设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法令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在城市设计发展和应用比较早的美国、日本等国, 都没有覆盖全国的城市设计法规。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异, 所面临的城市设计问题也不同, 被动地等待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和操作规范是不可取的, 将会严重滞缓城市品质的提升。因此, 地方化的思路为城市设计法规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不同城市, 可以适时地根据自身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拟定城市设计的相关法规法令, 维护城市设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4.3  是城市设计整体化的保障

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各种层面、各种范围内的城市设计, 都是城市设计实施的依据, 就整体性而言, 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要实现在城市整体范围内品质的均质提升, 解决大规模环境的特色和质量问题, 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制定更深入细致的政策和标准。

美国旧金山针对城市自身的特点, 编制了覆盖全市的《城市设计准则》, 作为城市中环境建设的管理依据, 对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进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非中心、非重点的地区, 对那些没有专门编制城市设计方案的地区, 标准与准则极大地发挥了作用, 使这些地区的空间景观环境纳入城市整体的水平控制之中, 避免建设品质的参差不齐。因此, 通过各种政策、标准和设计审查来管理较大地区范围的环境特色和质量的作法应当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上述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也正成为城市设计师的重要工作。

5  规范化、法制化的三个层面

5.1  规范机构组织形式,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设计都是由分散的各职能机构负责, 各机构分别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项设计问题。这种形式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在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各机构履行的职责常常混淆, 导致城市设计目标不确定, 缺乏整体策略指导及相互间的协调。

事实上, 城市设计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城市设计必须寻求一种能够统一和均衡这些因素的机构组织。

日本横滨在城市设计实施的开始, 即成立了城市设计小组,主要通过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 步行商业街区和绿化开放空间的复兴, 向市民们传播普及城市设计的信息, 同时, 设想发展出一套能促进各行政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工作体制。随着形势的发展,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升格为城市设计室, 职能也有所转变, 管理、引导和协调成了工作的重点。与外其他设计者相互合作逐渐增多, 城市设计的实施面也不断加大, 甚至扩展到横滨市郊区。鉴于城市设计活动性质和范围的扩大横滨城市设计室又增加了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等新成员。从而保证了这一机构能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与外聘专家,如照明工程师、雕塑家、历史学家、行政官员及城市管理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在一方面, 适应了城市设计活动数量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组织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工作亦更具规范。到了1990 年代, 全日本的城市设计活动在横滨的带动下, 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会各界及市民们亦对城市设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城市设计室这样的机构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有关城市设计的各种活动和实践亦更易于为广大公众所接受。

因此, 严密高效、统一稳定的机构组织, 会使城市设计工作卓有成效。有效的城市设计机构组织应该包括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机构和城市设计技术机构。实施管理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权, 是城市设计实施的协调、审查和批准部门。城市设计技术机构是实施管理机构的技术支持部门, 为实施管理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包括城市设计的总体策略研究、城市设计的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法规的制定等。

5.2  明确城市设计体系, 促进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

在我国, 城市规划体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整体系, 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干。而城市设计无论是整体的或局部的阶段都不具备独立的法定性和完整性,在以法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中更不能独立运作。因此, 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完整的、法定的体系, 是城市设计落实与实施的基础和依托。各阶段城市设计的纲要性内容都应该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得到落实, 从而保证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法制管理中获得落实。

按照地方化与整体化的思路, 将城市设计划分为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和各阶段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又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构筑完善的城市设计体系。

整体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对城市整体空间景观环境具有结构性影响的范围所展开的城市设计, 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物质空间等宏观层次控制因素, 从整体上确立设计范围内的城市结构、景观环境特征及其构成, 建立长远的、有特色的城市形态与人文活动的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 在此之下, 确立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的要素构成与控制原则, 划分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 为局部城市设计的展开提供依据。

局部城市设计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的原则, 对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重点地区和广场、灯光等城市构成要素展开专项城市设计。对于以政府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如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程度较高的公共环境设计等, 可以由局部城市设计直接指导具体的方案设计并进入实施管理; 对于以业主开发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需要将局部城市设计转换为具体地块的城市设计指引, 由城市设计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 对个体建筑设计和环境设施的设计进行指导、审查和批准, 使城市设计得以实施。

对于一般地区, 其空间、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和控制, 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要求与控制原则, 通过在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逐步落实, 并最终提出一般控制要点来进行实施管理。而在此过程中所确定的需要重点控制和细化的地区, 则进一步开展城市设计, 并据此提出城市设计指引。

5.3  健全法规体系, 促进城市设计的依法运作与管理。

健全的法规体系不仅是城市设计工作自身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 同时也是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实施中的法规保障。

健全法规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对一个城市应该从哪些控制要素上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当前, 对各种控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以景观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环境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空间作为控制要素, 也有的则是混合交叉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对各种城市设计理论进行理性和切合实际的梳理, 根据不同城市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 并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对各种控制要素进行界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要素分类, 确定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系, 作为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以及管理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对于一个城市的具体的城市设计工作的展开是可行而必要的。

健全法规体系, 需要在明确控制要素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全市性的城市设计策略和规则, 为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与控制文件提供普适性的标准或准则, 从宏观上指导城市设计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实施, 保证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整体水平与持续提升。在美国, 除了在“土地利用区划管理规则” (Zoning Control) 以及“土地细分规则” (Land Sub2pision) 中包括的城市设计内容以外, 还制定有“全市性城市设计规则”和“全市性的城市设计导则”, 或通过“城市设计白皮书”之类的政策。

为避免城市设计成果的形式各异, 促进各种成果的有机衔接和体系化, 需要制定关于城市设计编制的各项技术规定, 从成果的构成上对城市设计的编制进行限定, 使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需要将方案有效地转换成具体地块的管理文件, 因此还需要制定关于编制城市设计指引的相关技术规定, 对如何编制城市设计指引进行了系统规定, 实现从城市设计的各项控制导则到每块用地的具体指引的有效转化, 提高城市设计实施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6  结语

城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课题。城市设计的地方化、整体化与规范化、法制化还只是对城市设计的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避免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美化”层面上和单一设计项目范畴上的局限性。其立足点, 是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具体状况, 这一点,正是当前城市设计最具实效、最有开拓性的工作领域, 也是城市设计在理论上和手法上获得突破并得到验证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设计体系背景研究. 2000.

2  段进, 著. 城市空间发展论[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第8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主要从人文学视角探讨城市规划对公民民主意识的影响,认为城市规划会影响公共空间的设置,影响人群的集

>> 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管理 论校园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论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关联 论城市规划与施工测量 论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论城市规划与精品城市设计 论城市化与城市规划之关系 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规划 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 论城市规划的主体性与规划尺度的适宜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庞文治,于进海.政治对规划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规划师论坛,23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徐善登,李庆钧.论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民主价值.理论与改革,2009,(02)

[5]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8]学明,吴松,远东.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午印书馆

[10]对美国城市规划的新认识.http:///NewsShow6147.aspx

[11]Roland Martin.A. et J. Picard.古希腊城市规划.1974

[12]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内核与理论变迁.城市规划,2009,33

第9篇:城市设计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29-01

引言

城市设计是关于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是对城市的形体环境设计的一种构思、手段,主要是从城市的整体环境出发,侧重于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布局。最终的目标是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从而带动和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学科的关系日趋密切复杂,并且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有一定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跨领域的学科。

一、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入,城市设计已成为国内外建设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城乡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等领域都提出了大量的城市设计的研究课题,对城市设计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迫切。城市设计是建筑师和城乡规划师职业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可使学生掌握从宏观层面上对城市空间结构认识和理解,从中观层面上对城市特定区域的调查和分析,从微观层面上对城市重要地段城市设计问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城市设计学科团队不断探索城市设计教学体系,建立适合地方院校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对课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发展现状

城市设计纳入我国建筑学教育中已有近20年,1996年同济大学率先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目前,全国各地院校陆续在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环境艺术、景观学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并将该门课程列为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春工程学院自2007年起,第一届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开设32学时的《城市概论》理论课程。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增城乡规划专业,将开设32学时的《城市设计原理》和56学时的课程实践设计《城市设计》。相对于国内同类院校,我校的城市设计这门课程起步较晚、差距很大。

三、教学模式思考

城市设计是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体系,深受整个教育环境的影响。城乡规划和建筑人才的培养有多种模式,通过对我国和国际较先进的教育模式的探讨,结合我校的自身特点,希望需求一种适应自身特色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式。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城市设计课程的讲授首先应从理论开始,理论讲授可以分为描述型和指导型两类。描述型讲授主要是介绍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指导型讲授主要是通过讲解案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对城市设计感兴趣,形成感性认识。城市设计的实践性极强,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城市设计的理论知识,还应该能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整体架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发现有缺失的知识结构,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完善教学体系。

(二)教学和体验相结合

体验是在城市规划教学中重要的环节,特别在城市设计这门课程中,它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城市空间环境。学生对于空间的感知,主要是从体验开始的,例如,街道的的d/h比、街区的尺寸、建筑的形式、开敞空间、城市天际线、地标与重要节点等。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体验城市具体空间相结合,这样可以由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体验城市空间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空间的尺度感和对空间的分析能力,从感性层面上了解城市的空间,从理性上分析空间,帮助学生梳理创造性的思路。

(三)校内和校外相结合

在学校,校内的文献资源是有限的,而城市设计这个领域要求从更高的视角和更宽的视野进行空间的设计。城市设计的很多知识不是来源于书本上的,还需要学生从校外的实际设计项目中得到。现在许多高校都经常进行多校联合设计,这就是让学生多与校外进行交流,来自多个院校的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将各自学到的知识相互交流。指导教师也是交叉式的指导,教师指导非本校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多了解外

校在本领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为地方院校,接触城市设计项目研究机会较少,可为老师和学生争取海外学习的机会,与国外院校、设计机构联合,让学生通过学校的国外交换项目,可以开阔视野,来填补当前城市设计的前沿知识。

四、结语

城市设计既不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也不是扩大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多相关的城市设计技能和思考方法。从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上,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和体验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与执业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等执业实践接轨,建立有效而持续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建国.21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再探[j].城市规划学刊,2012(1):1-8.

[2]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