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城市设计的历史精选(九篇)

城市设计的历史

第1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街区;公园改造;设计;理念;主要内容

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反映着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记载着城市发展的信息。随着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历史街区更新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那么,处于历史街区中的公园,将如何进行改造,如何通过改造使得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既符合历史街区的尺度和风貌,又适应历史街区发展的需要,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寻求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道路。

1公园概况

雨湖公园位于湘潭市老城商贸中心城正街街区内,该街区从北宋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一直是湘潭市城市中心,街区内场地复杂,拥有大量企事业单位和废弃工业用地,这些场所都是不同时期湘潭市历史风貌的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园建于1954年,是一座模仿前苏联文化公园设计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总占地面积约20 hm2,其中水体面积12 hm2,园内建筑及游乐服务设施占地面积1 hm2,以风格迥异的七星桥、八仙桥分隔成上、中、下三湖。通过场地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雨湖公园改造可依托的优势所在,而如何处理复杂的场地,解决公园与街区“融合”的问题,则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2公园改造的理念

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注重景观的空间实用性,在满足休闲娱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借助城市自

身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塑造特性多元、舒适宜人的环境风貌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1]。因此,在公园改造设计中应重点强调融合、传承、关怀的理念。

融合——围墙建园曾经是中国公园景观的一大特点。像雨湖公园这些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公园多以围墙、栏杆等形式加以封闭,既割裂了其与周边街区的联系,又不利于使用者的进入,使得公园这一为公众享有的城市开放型空间变得孤立而封闭。既影响了公园自身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整个街区的协调发展,因此融合是历史街区中公园改造的核心理念之一。

传承——文化建园是历史街区中的公园设计的重点之一。公园处在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具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可以去挖掘,其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公园设计的优势,在设计中应注重对街区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业景观的改造、地域特色的体现,并把这些历史信息经过加工和提炼融入公园的设计中,从而塑造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新公园景观。

关怀——“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在公园的改造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以及公园使用情况,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最大限度创造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共游憩设施和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为市民多种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

3公园改造的主要内容

3.1 对公园边界的改造设计

为了达到与街区融合的要求,公园通过3条绿色生态走廊和4条人文景观走廊与周边街区相连,同时通过拆除公园围墙,修建特色入口广场、沿江休闲景观带、北入口广场等形式与周围街区紧密结合,形成开放式边界。公园主入口广场以大面积树阵形式为主,既能起到绿化城市干道的效果,又能分割人流,同时大面积的树荫也给游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沿湖的下沉喷泉广场与负1层的餐厅通过地形的改造,形成高差错落的复合空间结构,丰富了景观空间。沿江休闲区则以沿江风光带为背景,结合小景墙和成片的竹林、廊架,形成休闲、娱乐、赏景的休闲空间,与城市的沿江风光带融为一体,构成城市的绿色长廊。

3.2对公园内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大文学家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艺术写在石头上。”即建筑是文化的表述,任何文化无不在建筑上打上自己的烙印[2]。雨湖公园内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建筑,在公园的改造中,如何将这些不同现状、不同特征的形形色色的历史建筑所代表的历史片段在城市空间中寻找到新的存在方式,是公园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公园改造过程中,遵循对历史建筑古物的保护和恢复重建原则,通过保存、保护、整饬、更新等方式将雨湖公园内遗留的双壁坊、万寿宫、陶公祠、凤竹庵、发源殿、斗姆阁等古建筑进行更新,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展现其地域特色。

3.3对公园内历史人文景点的恢复与重建

历史是独一无二的,场地及其环境中所蕴含的历史因素使场地具有自身的特征。一件普通的景物,如果不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为背景时,只是一般的器物,仅有功利方面的作用;但当它与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相联系时,它就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2]。在历史街区的公园改造中,将文字记载或口头传说中发现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人文景点进行重现,会给园林增添历史文化魅力,使观者能从视觉上了解到与场地相关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增强其对场地的认同。在公园改造中,引用了朱育帆先生在园林设计中关于文化传承的并置、转置和介置的“三置论”理论,恢复了原有“雨湖八景”中的六景:“雨湖春记”、“凤竹禅林”、“雨湖烟柳”、“鳌山夕照”、“平湖晚眺”,同时新增了部分景点如明珠塔、水云塔、历史文化浮雕景墙、八仙桥等,这些景点在公园历史景观的基础上,采用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符号和建筑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建筑建筑设计方法和材料进行全新的诠释,形成景观的相互响应。通过并置、转置和介置的手法,解决了场地中历史与现代之间并存的矛盾,使公园既做到了文化的传承,又饱含时代精神。

第2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现如今,历史街区已经被视作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应像看待矿石、石油一样珍惜这些历史街区。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各地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城市设计实践中,面临着传统街区的合理更新、延续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重塑街区活力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更新发展中急需解决的。

重塑历史街区活力的城市设计理念

1.保持空间整体性

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的

个关键要素是建筑,但这些建筑并不是个个孤立的建筑单体。历史街区内的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连接呼应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正是这些形态和功能上联系在一起的建筑,才使整个历史街区有了丰富宜人的场所空间。因而设计师必须对历史街区的整体细心把控,把握住街区整体的空间、风貌、文脉特质,使更新改造后的街区依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维持环境多样性

环境的多样化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实践中也是重中之重。首先是生活上的多样性,街区内人们的活动是街区活力的本源,因此多种多样的生活活动是维持街区活力的根本;其次是感观上的多样性,应合理保存街区内各个年代的各具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以此来维持街区内多样的风貌。但需注意,这种多样性不是混乱的,应是有秩序的,在更新中应做好空间的整合与重构。

3.强化街区场所感

历史街区的活力寄托于其形成的场所感之中。设计师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营造宜人的街区空间。设计师不可忽略,在历史街区内的每处细部的处理,

棵恰到好处的树,

处精致舒适的座凳,一个别致的景观小品等等都有可能营造出良好场所感,良好的场所感促使了街区内人的沟通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也在此发生。

4.保证街区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内的历史文脉、建筑景观、社会关系等的发展构成了历史街区生命的延续。应据此维护其“生命”,保护、发展和更新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修正了曾经城市更新改造中大拆大建的思路。合理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应是分期、分步推进的。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找出历史街区的主要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处理,若条件尚不成熟则应谨慎处理,不要盲目改造设计。

历史街区各空间要素的城市设计方法

1.整合街区空间肌理

空间肌理最能展现历史街区的地域性。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城市设计中,处理已经存在的空间肌理和建筑环境会有不同的思路,与之对应的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空间形态。历史街区往往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文化特色,因而空间肌理及历史文脉的延续己经成为保护更新实践中的基本原则。对于街区内将要新建的建筑,应遵循原有历史街区的肌理。置入的新建筑或插入或置换旧建筑,进行有机的保护改造。不应为追求表面上的环境美化而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新建,丢失街区历史文脉。

2.延续街区空间尺度

首先,空间尺度的协调是一种设计师对美的追求,实践中应做到新建的建筑在体量风貌等方面上与原有历史街区相协调。其次,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不仅要从美学层面看待空间尺度,更要注重历史街区空间符合人体尺度,适宜的人体尺度方便了街区内的使用者,增强了街区空间的使用效率。

通常的,历史街区的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要大于1:2。功能上,生活及商业性街道较交通性街道更为开敞;地域上,北方寒冷地区相对南方炎热地区也更为开敞。因此,在保护更新实践中要注意地域、气候、环境氛围、使用功能等诸多因素对空间尺度的影响。需注意的是,街巷内的生活性道路不宜盲目拓宽,应合理设定道路宽度,使其符合人使用的尺度,方便使用者来回穿越道路,进入街巷两侧的建筑内部空间中。

3.强化街区各个界面

关于空间界面,城市设计所注重的主要是其图案、色彩、质感等。建筑形成的空间界面是被人们最直观感受察觉的,其材质、色彩、风格、尺度、细部等的处理都需要给予关注。另外,没有一栋建筑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历史街区一个重要元素,应从整个街区的建筑群出发,考虑由各个建筑的立面形成的统一的界面的连续性、节奏感,以及这个界面与其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对于建筑界面的把控,就是保证街区实体空间的整体感,并使其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

历史街区空间的底界面是道路界面,涵盖了道路的几何形状、建筑物和道路的关系以及道路铺装等。历史街区中的道路平面形态呈现为转折、弯曲、枝状、网状,如此丰富的路网形态承载了多彩的街区景观,设计者在保护更新设计中予以重视。地面是与人接触最多一个空间界面,使用者在街区行走游憩时,很容易关注到地界面。地面被设计者巧妙地设计后可以表达深远的寓意,激发使用者产生联想。历史街区域市设计中对地界面的设计在铺装上体现最为鲜明,街道铺地方式有石板路、卵石路、方石路、青砖路等。铺地材质设计的不同也对应着街道空间层级的不同,许多历史街区的主街为石板路,而巷子或为青砖路、或为卵石路。对历史街区铺地的保护,宜使用该地区的乡土建材,延续当地传统特色的铺装方式,以此体现地域特色,令使用者产生共鸣。

小结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城市设计,应保护并合理利用有传统历史价值的街区、街巷和建筑。要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质,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场所精神,尊重使用者的感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体现了现代城市设计正在走向复合性,设计者不能仅完成物质上的建筑空间以及景观环境的设计,同时,也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高效率的内在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第3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论文摘要:如何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重新塑造“文化个性”的城市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历史任务。通过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析,能对规划师进行现代城市的“显性”设计和恢复城市个性风貌有所启发和帮助。

1从历史文化遗产定义谈起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定义。顾名思义,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智慧结晶,记载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主流文化、和审美观。它不仅饱含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也作为精神的载体而存在。在1972年颁布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不单单指那些文物、建筑群和历史遗址,还包含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历经不同朝代的积累,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和街巷记忆,也就是说,这包括空间上的尺度和时间上的维度。这些因素与文物、建筑群和历史遗址不同,它们不能在短期内被破坏和毁灭,只会随着人们意识形态和生活环境的转变而消逝,而且一旦失去将不可重现。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在城市的设计中忘记这一点,就无法去谈建立具有健康形象的城市个性。

2再从城市的“显性”设计角度谈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的“显性”设计是指以一般人所感知的物质空间为基础的设计,由城市中较直观的要素设计组成,是形成城市物质层面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措施。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古建筑和遗址存在形式为主。它们历经战火硝烟和时代的变迁保留了下来,记录着城市的产生、繁荣和衰落。

不断地探索反思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层因素,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构成城市最重要的肌理之一,主要包含古建筑、历史街道以及空间系统和景观界面。这些要素对于现在的城市设计与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1挖掘中国古建筑潜在内涵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是文化的大宗遗产,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纪念碑,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认识一座城市、阅读它的历史文化,通常是由古建筑开始。因为它是现实的视觉因素,也是区别该城市与世界其他城市的美学标准。在城市的“显性”设计中,古建筑除作为城市肌理细胞存在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在建设和以后即将建设的建筑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图1)。

从历史地段的建筑方案的形成来看,设计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从立面、屋顶、墙面材料、结构、外观色彩、空间形成和建筑构件等方面与古建筑相统一,力求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并在构成人的视觉感受方面延续历史,传递文化信息。在这种思想中完成的设计,一般都有较好的社会反馈。例如吴良铺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的建设改造中,对过去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等各项要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特别是四合院生活空间的保留。使改造后入住的居民依然能感受到老北京融洽的邻里关系(图2)。

即使在非历史地段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也往往会采用古建筑中的理念和符号,试图用现代的手段诊释建筑中的民族内涵民族内涵:这里指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的审美倾向。当然,这需要我们对古代匠人构筑思想真正意义上的解读,而不是细枝末节的模仿。

城市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受特定时期的建筑思潮影响,有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发现并发展这一规律在城市“显性”设计的运用。城市的建筑是一个时代经济与文化风貌的凝固的表征。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必然体现时代的文化取向和艺术品位,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流传后世。对我们现代人来讲,除了有责任保护本土的文化历史遗产外,更应在建筑的再创造过程中,注重将自己民族或所在城市的文化特点及辉煌历史融人其中,即在继承中不断求发展。因为,精美的建筑所折射出来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力量和启迪。

但是,现代城市“显性”设计由于长期受西方诸多流派的严重影响,建筑师也由起始的排斥到如今的近似于祟拜,导致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古建筑研究的逐渐淡化,城市的个性也在“国际形式”中丧失。20年前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主席帕白森(ewart parkinson)先生对我国城市规划建筑界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我希望你们研究中国的文化、城市真正原有的特色,并保护、改善和提高它们。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来的这些虚假的、肤浅的、标准化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没。我确信,你们遭到了这种威胁。你们要用蜘智慧、决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这是一位西方规划界老人对我们的恳切忠告,我们应当有所感悟!

2. 2寻找历史街道格局的延续

历史地段的街道格局是构成城市纹理并体现该地段乃至整个城市“显性”设计个性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是经过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逐渐演化而形成的,主要包含街道网的平面特征、主次街道的相互连接关系、街道的分层体系和街道的空间层次关系。作为社会文化的历史沉淀,街道格局在尺度和空间上维持着人们的街巷记忆(图3)。与古建筑不同是,街道格局一般只有通过完整的步行体验或高空鸟瞰,才能得以显现和感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历史街道格局对城市的形态影响在城市“显性”设计中容易被忽视。

由于现代城市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街道格局鉴于功能的要求需要重新梳理。但是我们要在尊重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科学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建设。一般来说,城市“显性”设计中历史地段的城市布局与形态不应改变,同时历史地段街道的功能也应该在原有的主体功能上予以扩展。历史地段的尺度、界面和空间标志物作为城市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应该给予保持和保留。由于现代交通的需要而必须改造或辟新的规划道路,其尺度、走向、线形等空间要素,也必须考虑与该地段的乃至城市街道格局的关系,以延续市民心中的街巷记忆。无论进行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我们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历史街道格局对城市大局的影响,这是世界各国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年经验教训的总结。

在协调城市历史街道格局和城市整体发展关系的案例中,北京旧城改造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作为中国古代名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轴线历经元明清的改造和演变具有今天的规模,壮观程度可以和巴黎的城市轴线相媲美(图4)。虽然“梁、陈”设计的那种“双城”形态“双城”形态:在建国初期的北京首都建设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提出在老北京城旁新建北京新城,形成新城与老城并存的形态。这样可以完整的保留北京城的街道格局和城市特色,但由于历史的政治和经济原因而没能得以实现。今天己经很难再实现了,但是“梁陈方案”所传递的战略性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政府把闻名于世的中轴线摆到了城市设计的重要位置,新建设的街道格局及功能布置围绕其展开,使中轴线得以延续和发展(图5)。也许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个历史名都,那时的人们会赞叹今天设计者们的远见卓识。

2. 3构建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

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中所形成的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是区分本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个性标准,是体现一个城市风貌的重要部分,也是组成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空间系统由城市的各个层次的关系与形态、各种空间在城市空间系统及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中的活动等要素构成。景观界面包括开放空间周围的界面、主要景观视线所及的建筑、自然界面以及街道界面。它们不仅集中表现了一个城市的精华和特点,同时也展示着城市的文化。本地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通过对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的感知而在意识中形成该城市的映像。在城市“显性”形态的设计中要明确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系统和景观界面中的定位,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个性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从威尼斯的荡舟美景到苏州的迷人与园林,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特有的民族和地方审美观的升华营造宜人的景观、尺度空间,让人流连忘返(图6,图7)。忽视了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念的融合,往往使城市“显性”设计缺乏人文关怀,造成城市的冷摸和模糊的城市个性。

我们在城市“显性”设计中要注意,在整合城市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时,谨慎地对待对城市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建筑、敏感历史地段以及标志性景观。设计师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和将西方有关城市设计的理论“本土化”,从视觉和感觉尺度上加以呼应。而不是单纯进行的中国古建筑或外国著名建筑拷贝,建造所谓的“明清一条街”或“巴洛克山庄”。美国著名建筑师沙里宁对此颇有体会:“如果把建筑史中许多漂亮和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来,放在同一条街道上,如果只靠漂亮的建筑物就能组成美丽的街景,那么这条街将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了。可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条街将成为许多互不相干的房屋所组成的大杂烩。如果许多最有名的音乐家在同一时间内演奏最动听的音乐—各自用不同的音调和旋律进行演奏—那么其效果将跟上面一样,我们听到的不是音乐,而是很多杂音。”

3现实的反思

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我们不会也不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显性”设计方案将其定格,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那种对历史文化遗产中城市个性的追求的理念都应贯彻始终。

在当今中国,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千城一面”的现象愈演愈烈,诸多历史文化遗产就在标榜的“建设”中被破坏掉了,应该说每一栋古建筑的塌毁和历史遗迹的消失都写满着建设者的无知。谁来拯救被切断的历史文脉?谁来挽回没有城市个性的局面?这是我们规划师们应该回答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人们在都市丛林中苦苦的寻找着文化归属;我们应该想到,城市的形态和面貌正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消失中迷失。

第4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街区活力 保护 激发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3-0171-05

21世纪,随着城市生活模式的变化,单一功能分区方式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已不再能使城市可持续地保障人们优质的日常生活。如今的城市在迁移、增长、复兴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它通过自身结构和不同要素之间大量复杂的相互作用来改变、重组和再生。在此背景下,国际建协第三届“城市庆典”概念设计竞赛的主题――“MaxMix”应运而生。

“MaxMix”,或者叫最大化混合,指的是在一个城市中不同背景下的元素通过动态交流来建立新秩序的过程。它可能会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方法,就像一个化学实验或是炼丹术一样,使一个城市的结构得以重组,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大众物质及精神需求飞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大城市中不断变化的生活空间把现代人慢慢带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当人们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倍感厌倦之后,却发现当初深刻着自己民族传统印记的建筑、街区早已湮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于是,振兴传统文化、恢复历史街区活力的重要性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系列相应的旧城改造项目也不断实施。

目前历史街区定义尚无确切结论,在此我们引用我国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关于历史街区特点的总结如下:“①历史街区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片区,并且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②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③历史街区应在城市(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地段。”

正是历史街区在城市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各种不同层面的诸多元素在这里不断碰撞又相互依存,它在相同量度的城市空间中拥有着相对最多的城市元素。这种特征恰恰符合了“MaxMix”竞赛主题的基础条件,于是历史街区便成了我们思考的落脚点。

几经筛选,我们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北京白塔寺地区。首先,从城市的角度来说,面貌日新月异的首都北京就是一个众多城市元素的矛盾统一体。它是一个古老又时尚的城市,京剧、胡同,紫禁城、“鸟蛋”、“鸟巢”、“大裤衩”等都可以是北京的代名词。它又是一个“多元化”的容器,诗意的山水画,随性的街头涂鸦,字正腔圆的京剧,自由动感的街舞,悠然的胡同三轮,所向披靡的大奔,宏伟的故宫,闪亮的国家大剧院,街边豆汁油条的小摊,金融街两边林立的企业大楼……一切的可能都会在这里发生。

其次,白塔寺地区位于北京旧城区西侧原西城墙根下,因区内元朝时所建的妙应寺白塔而得名。它在北京城作为元大都的初始时就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地区,几乎见证了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全部阶段。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这片区域容纳了各个时期传统的建筑及城市空间形式,其周边也已被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重重包围。原住居民,外来打工者,小商贩、游客等各类人群汇聚于此,为“MaxMix”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图1)。

接下来的思考就是为何要使MaxMix在该地区实现,换言之,就是MaxMix对于白塔寺这样的历史街区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达到其现实意义。我们首先对该地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由于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的污染,交通条件的恶化,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城市恶性扩张等等不利因素使得历史传统街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白塔寺地区也难逃厄运,我们将该地区的现状调查总结如下:

(1)街区内居民主体多为老年及低收入人群

由于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该地区留下的多是城市低收入人群。实际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孩童及外来流动人口。多数老人由于邻里关系和对故地怀念的情感因素选择留住在这里,但其子女却对该地区的依恋感情减少,同时由于街区内低廉的租金与联系便捷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组成不仅不利于历史街区传统文化及风貌的延续,反而加速了街区活力的衰败。

(2)街区内居民居住条件较差

街区内人口密度偏高,建筑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损毁速度快,需要经常维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权属问题,房屋使用者的不断变迁及财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烂房、危房的出现,使得街区的物质形态整体呈现衰落消极的特征。

(3)街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历史街区的特殊地位,使得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境系统设施配置的整体水平较差,消防系统亦存在安全隐患。

(4)街区内文化及商业资源开发不足

妙应寺的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该寺最初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并赐名“大圣寿万安寺”。这当年占地16万m2的大规模寺院,如今香火的旺盛程度却远不及京城内其它各大寺院。当年依托白塔寺所形成的白塔寺庙会,也是当年京城中闻名的热闹所在,而如今也找不到了半点踪影,鲜有人知。这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一种遗憾(图3、图4)。

基于以上几种街区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在该地区实现最大化混合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激发当地的城市活力,并且使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从而为街区的发展提供推动力,使街区自身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运作起来,生生不息。

“活力”一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的释义为:“①指旺盛的生命力;②借指事物的生存发展的能力。其词来源于生物学,生态学概念,意指生命体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对于历史街区而言,活力源自于在其内部各类人群的不同行为活动。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为最大化的混合创造条件,将是激发街区活力的关键。

我们在白塔寺地区选择了宫门口东岔和宫门口西岔两条具有代表性的胡同,它们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白塔寺西侧,与寺院仅有一墙之隔,整个胡同空间都处在白塔的视觉控制范围之内。其胡同形态不同于以往的规整网格胡同模式,它们在各自中部相交结合在一起,呈现独特的“×”型。由于其特殊的形态,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开敞空间。就胡同目前所处的交通环境分析,这两条胡同不必分担车行压力,且胡同界面高宽比在1:1至2:1之间,尺度宜人,有着吸引活动人群的优势潜力。目前主要用途是此片社区的商业中心,业态以菜市

场,小型副食品、餐饮、服饰、五金店为主。以上诸多基地条件使它有足够的优势作为该历史街区活力的有力依托,从而达成“MaxMix”的目标(图2、图5~8)。

在思考应对方案之前,我们先对国内一些已经实施的历史街区活力复兴案例加以梳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问题及原因:

(1)改造后功能单一,忽视街区活力的复杂性特征

由于忽视了历史街区中多元素的混合状态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一些改造项目形而上的依据“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之类的规划标准,造成了在一些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出现功能分区单一化与用途纯粹化,破坏了活力形成的复杂性基础。

(2)忽视了市井文化的主导地位

对于像白塔寺地区一类的历史街区而言,所谓“下里巴人”的市井文化是该地区的文化主导,人们在这里生活、商业、社交、游憩,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由于一些历史街区改造的主导部门更倾向于为社会的所谓精英阶层积极开辟空间,从而忽视了这些原本活跃于城市中街头巷尾的市井文化。

(3)缺乏对街区原住居民日常生活的关注

历史街区内的原著居民是真正与该街区活力休戚相关的主体,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无数的生活场景在同一时空叠加与融合,他们本身就是能够激发街区活力的重要资源。然而很多街区经过改造之后,大型商业设施引入、街区危旧房改造、道路拓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却导致大量原住居民外迁和街区大量低收入社区的拆除。虽然大幅度降低了街区的居住人口密度,但由于街区内原住居民回迁难度很大,他们的意见感受被忽视,新建街区虽然有了崭新的面貌,但已是物是人非,传统风貌与活力失去了原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针对宫门口东西岔这两条胡同的“MaxMix”方案――漂浮在“X”胡同上的屋顶。

“X”胡同的名称来源于两条胡同的空间形态,“X”作为符号,有着未知性的象征意义。而在“X”胡同中,各种城市元素在其中的碰撞与融合也充满了未知性。它亦象征一种突变,我们希望它他代表着新生命源的创造和发掘趋势,就像将田园锲入城市肌体,摩天大楼扎入城市地脉一样,能够为城市的蜕变带来刺激,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象征之一,作品“漂浮屋顶”的形象来源于四合院建筑屋顶骨架的形态,它抽象地表达出了原有四合院的建筑天际线,使人们依稀能够寻找到原有胡同空间的印记(图9、图10)。

通过“屋顶”对于“X”胡同的植入,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是:

(1)添加新界面,注入新活力

这里不再是青砖灰瓦围合的密闭院落,而是剔透骨架搭建的平台。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屋顶对原有的功能空间进行垂直分层。界面之下是对原有建筑功能体块的重新整合,之上则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开阔界面。这使传统街区中的屋顶功能产生了突变:它在保留并改善原有建筑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活动的开敞空间,使得周围居民更多的现代生活消遣方式可以在这里实现。

(2)模糊界面增强区域内各要素的混合

“屋顶”界面是模糊的,模糊的界面不仅积极促进了各种功能要素之间的混合,而且加强了新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比如为界面上下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衔接提供积极条件,为“漂浮屋顶”所形成的新景观与白塔寺及其周边社区传统风貌的相互渗透提供可能性等等。从而为人们增添了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胡同生活(图11、12)。

(3)未完成状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屋顶的“骨架”形式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完成”包含着无数的使用可能性,从而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创造出参与者自己的多彩生活。最终带动街区周边城市活力的全面激发(图13、14)。

最后,通过对此次概念设计的一系列思考,我们希望对此概念进行扩展,为历史街区活力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正确认识历史街区的角色地位,使其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

我们应该根据各历史街区自身的文化、经济或区位特色来制定相应的街区发展目标。使历史街区在其所处的城市中扮演角色并做出贡献,例如对于居民原生态生活的体现或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这是确保历史街区未来发展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改善居住条件,增强居民的参与性

安居后方可乐业,住区居民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是保持街区活力的基础条件。改善的方式应该尽量发动原住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不应单纯由政府或开发商包办。比如街区改造方案要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建议为基础,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定计划,从而使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能够成为利益相关者并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同时,这种改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从而使居民与街区中的物质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3)尽可能保留原住居民,保留历史街区的人文特色

尽量使街区中的居民留下来,生活下去并繁衍生息,继承自己的传统又能够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是保持历史街区原有特色活力的前提。

历史街区与原住民两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原住民久居于此,街区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与他们的生活都无法割舍,同时居民们也为街区传统风貌的传承,活力的发展贡献力量。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与当地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应当试图激发起原住居民的自信心,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居住的街区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识到居住在历史地段还有一种责任: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俗特色的环境中,同时又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让世人了解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居民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对街区的保护中去,体现各历史街区不同特色的人文价值。

(4)保护原有街区脉络结构

正如我们前文分析的,历史街区的场所空间保持着宜人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巷中自由地穿梭,在小广场的座椅上休息漫谈。当人们尽情地利用这些资源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便利,更有良好的安全感。在这种尺度的场所空间中,人们愿意停留,聚集,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街区活力的生发器。在对街区物质形态改造的同时,要把握住历史街区各类公共空间的传统特征,切忌街巷的盲目拓宽,建筑的大拆大建,不然会导致其失去自身的肌理,历史氛围等传统特色。

(5)保持街区元素的多元化

简・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认为那些具有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人的各种活动在同一空间的混合叠加有利于创造街区的多样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历史街区中原有的活力资源并不能满足区内居民持续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另外,历史街区是世人了解当地文化的载体,若仅仅作为生活空间也会使它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要激发历史街区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持续发展。应该注重在传统空间混合使用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新的活力元素,从而增强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并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比如,把已经消失的或者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物质化;对那些存在过,但现已遗失的,根据记录资料等将其重现,最终以书籍、博物馆,会所等形式展现出来,以丰富街区物质形态内容,提升文化氛围。或者在恢复、调整街区内既有商业活动功能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旅游业,商业等新业态的进驻。但对新业态应慎重选择,要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使街区的传统技艺,特色餐饮同时得以展示。这样,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一方面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也能使人们共享文化遗产。从而使历史街区活力源源不断地产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成长发展。

创造条件使城市元素最大程度的混合是激发历史街区活力并使之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不仅希望可以对一次“MaxMix”的尝试过程进行梳理,也希望对如何更好地激发街区活力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期为达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传统风貌的复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 赵丽丽,王成武,朱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6):20

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第5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产。在建筑与城市遗产方面更是瑰宝遍地,无论在祖国大陆还是宝岛台湾都有着大量的积淀着历史信息的建筑遗产与历史街区。两岸目前都在对这些历史遗产进行积极的保护,由于长期两岸隔阂,大陆与台湾在保护建筑遗产与历史街区、地段等在理念、策略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分别积累了许多经验与做法。在近年两岸建筑学术界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两岸增进了相互了解,相互吸取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促进了两岸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现以台湾新竹、台中等城市为例,介绍台湾在旧城更新改造、城市设计方面的一些策略和经验。

1 再发展策略是保护的出发点

位于台湾西北的新竹市,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旧城区竹堑充满了历史人文遗迹,且迄今仍为新竹市民最重要的生活与商业消费中心。但因旧城产业老化,公共设施不足,现代化新区的建设完善等因素使老城逐渐失去活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市民自发的改造更新活动易缺乏对延续历史重要性的认识,旧城肌理与空间形态受到严重侵蚀,恢复历史风貌成为当务之急。台湾未来发展定位是无烟化的科技产业及旅游观光产业,所以城市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成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台湾官方与民间团体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历史遗产是一定要保护的,但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要使历史文化遗产恢复昔日光彩,同时也要使旧城内的产业注入新鲜活力,使旧城获得再生。即注重再发展的策略成为台湾地区历史建筑、街区与地段保护的最重要的基础理念,是保护的出发点。例如新竹市政府经过长期的规划研究,配合竹堑旧城产业与观光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兴建了大量的围绕旧城周边的公共停车场,使之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推动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改善工程。通过系列措施,恢复了旧城的城市生命力以及古城的质感与风貌。旧城内老店的经营,零售与服务产业都得到复兴。改善了旧城居民的人居环境品质与旧城旅游观光资源的质量。

2 成功的策略与经验

2.1 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政策

特定专用区政策最早在台湾《都市计划法》中明确,在城市规划(台湾称为都市计划)范围内的土地视实际发展的状况划定各种特定区如农业特定区、风景特定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等,分别限制其使用。法律规定特定专用区内的土地及建筑物不得违反其特定用途,而且各地对特定专用区内的建筑物使用、基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交通、景观、消防等等都分别加以详细规定。

立法后台湾依照国外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划定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范围规定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专用区分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文物古迹占有的地域范围设定为严格控制区,严格保存环境的历史原貌,除了维护外不得改变原状,以使历史信息安全传承,市民集体记忆不会被抹煞。文物古迹所处范围的周边地区为环境协调区,区内新建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协调,并控制其高度、体量、结构、色彩、建筑风格与使用性质等,可以通过特定专用区城市设计准则来保证。新竹市为恢复竹堑旧城的城市活力、彰显旧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与风貌,促进旧城内传统产业的复苏,“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经过近两年的城市规划调查作业程序后,开展了“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在规划中,为保存旧城中历史街区聚落及风貌,兼顾历史资源的保存维护与民间团体与个人开发权益,划定了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传统聚落,古街市等依照法定程序审查并确定为“历史建筑”(相当于大陆的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实施严格的特定专用区城市规划管制。由“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的实施,当地民众期望能创造旧城区产业再生的契机。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存与维护,也保存了可贵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地方民众的共同记忆,突现竹堑旧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2 推动城乡风貌改造运动

台湾的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可以溯源至美国19世纪的都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_nt),但这场运动局限性在于仅重视城市表象物质形态的改造,未真正触及社会与经济改革。步入2l世纪的今天,台湾民众殷切希望改善提升生活品质,能够生活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1989年起岛内以政府补贴为经济支撑陆续开展了“创造台湾城乡风貌示范计划”,提出“美化、绿意、美质”行动口号,最终使人民享有“有文化风格,充满荣誉尊严的城乡”、 “有田园绿意,处处生机盎然的城乡 、“有品质魅力,值得认同感怀的城乡”。城乡风貌改造计划实施范畴涵盖了亲山亲水空间、公园绿地、城乡公共空间、历史文化空间、都市夜景营造及社区生活环境等方面。

政府在每个年度的补助策略如经费分配方式、重点补助项目等会依据大环境的转变与趋势作适当的调整,以求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补助方式从初始的“通通有奖”,逐渐调整为“竞争性为主,政策引导为辅”的补助策略,建立良性竞争体制。鼓励地方政府提出更具突破性和示范性的保护计划,用正确的观念、程序和方法,寻求地方古迹活化再生。

台湾城乡风貌改造运动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行比例偏重于硬件设施,保护范围未很好的从建筑、街区本身拓展到文化层面,生活记忆层面,城市生活历史的层面,当然这很难:还有缺乏一致性的整体规划设计,不过可从制定城市设计准则来加以改进;另外存在民众参与程度不高,利益团体冲突等现象。但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已成潮流,民众开始更关心环境质嚣,思考地方发展问题,开创了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改造发展的契机。

2.3 容积率转移与奖励政策

台湾较早引入了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办法来取得公共设施用地,有利于历史文化资产保存与开发,1989年3月出台了《都市更新建筑容积率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奖励容积率可以达到建筑基地法定容积率的1.5倍或建筑基地的0.3倍法定容积率加上原来的建筑容积率。容积率转移是一种补偿措施而不是奖励措施。它的对象限于古迹、历史建筑、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或者城市规划的公共设施。前面提到实施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制度是为了历史建筑的保存维护与加速取得公共设施的土地,另外还考虑到土地所有权人及建筑物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以新竹市为例,“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划定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街市等指定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地块可按《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容积转移作业要点》允许:一宗建筑基地将其建筑容积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另外一宗土地,以鼓励其配合保存历史建筑。还可以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规”享受税赋减免。“都市发展局”将清代形成的旧城城垣遗址所涵盖范围指定为历史街区,并将该区内尚未开发的街道列为优先实施容积率转移对象,其空问形式定位为步行街,将历史街道构成步行网络,实现walkable city,让市民体验不同时代所遗留的空间轨迹。对延街立面与形态实施严格的管制。结合持续利用城乡风貌改造补助资金改造市街,修复街面,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旧城复兴、发展。

2.4 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历史风貌保存

台湾地区在1980年开始实施城市设计制度,并制定了相关的都市计划法规,将城市设计分为城市保育、城市开发以及社区等目标取向。建筑历史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设计范畴,属于城市保护取向范畴。具有悠久历史以及丰富人文景观的城市或街区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都以历史保存、延续为主题,城市设计策略重点自然就落在如何再现历史与生活的记忆上。由于城市设计是一种满足城市居民生理、心理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对城市的营造进行巨细皆兼的创造性活动,对城市地标、人行开放系统、延街立面、建筑高度、底界面等等城市要素进行系统设计,所以进行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时往往站到较高的起点上,不再是简单的建筑单体保护,而是系统整体保护与再生,注重整体的协调。

以城市设计准则来约束环境协调区建筑活动,使之与严格控制区内的文物古迹相协调,并对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性质等加以控制。还以城市设计宏观调节旧街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使之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增强旧区发展动能,但历史的纹理在设计中不能受到威胁与变化。新竹市是以四度空间的城市设计手法及管理手段,进行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的保存与再生。

2.5 公众参与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台湾在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方面注重公众的参与,尤其在引入城市设计理念以后,在城市设计方案评审中加入民众参与环节,并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新竹市在推动“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时广泛征求各阶层、民间团体、学术机构的意见,先后召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社区规划师组织、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的人员举行多次研讨,专家学者系列论坛就有6次,大陆学者亦有参加。台中市在拟定城乡风貌改造计划中亦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设计师深入社区调研,阶段成果及时公布,加强规划过程透明度与决策的民主化。

社区规划师体制产生于欧美,台北市于1989年创建了第一届社区规划师工作团队,至今社区规划师已逐渐在社区、邻里、互联网络及各层会议中崭露头角。社区规划师是一种服务性、荣誉性的角色,一种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让其在保护过程中由下而上的了解民意,另一方面由上而下的传达政府的政策。历史建筑与街区在保护过程中有社区规划师的帮助,在历史建筑指认、调查建筑及街区的人文历史背景,确定容积率转移,帮助历史建筑物产权人申请专项维护资金补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启示

台湾地区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取国外的历史遗产保护经验,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形成了依法保护的工作观念。在多年的保护工作中走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成功经验,有许多方面是值得大陆地区借鉴的。2004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第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5处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亮了黄牌[2 J,其中有苏州园林与jE京明清皇宫。苏州计划在拙政园周边建造苏州园林博物馆,而新博物馆馆址范围内恰好有几座世界遗产记录在案需要保持的建筑物。江苏省虽然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确定划分为保护范围与环境协调区,而且也对保护范围内的风貌景观地段和建筑按综合条件划分四类的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保护措施加以规定如一类要求:保持原样,不得翻建。更不用说拆除新建了,但苏州的做法明显与政府法规相抵触。面对黄牌,值得深思。

此外地区问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加大信息量,拓宽保护的思维,相互促进与学习先进的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工作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林钦荣.期待堑城风华再现[J].空间杂志,2001(3):137.

第6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历史文化;元素;运用

一、当前城市园林设计中挖掘与表达历史文化时出现的问题

1、缺乏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园林中,这是设计师有必要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则是无形的。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2、历史文化景点杂乱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园林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愈悠久,其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表现在园林中,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丰富。如在德阳市族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3、忽视时代精神

城市中的园林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园林设计中,就是要求园林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园林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

二、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与表达

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文化,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丰富的营养,正是这些丰富的文化使园林呈现出五彩纷呈的面貌,现代的城市园林设计应从其它文化中汲取营养,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1、历史性建筑物(包括构筑物)

这里所说的历史性建筑物指有一定历史文化性的建筑物,它包括法定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虽未定级但却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建筑物、民居、建筑遗址以及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物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历史中的许多建筑物甚至是作为弥可珍贵的文化标志而存续下来。建筑和构筑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都曾反映了所处时代、地点和使用者的文化,应用了或拓展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它们所包含的时代信息能帮助人们去识别和体验一种城市文脉的存在和演变。建筑物的类型非常多样如房屋、寺庙、教堂、陵墓、钟楼、塔、亭、台、楼榭、桥梁、城墙、碉堡等等,不同的区域或地方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城市中现存的或历史中存在过的大量的建筑为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常模仿或借鉴城市中现有的或历史上存在的建筑样式和类型,这些在城市园林中非常常见,如珠江公园中的园门、茶室、水榭等展现出明显的当地传统特色。而由于建造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材料的丰富,现代城市园林中的建筑较多的是借鉴传统的建筑样式,而运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以体现时代特色。在西安高新区中心绿化景观带规划中,由于中心绿化景观正好处于唐城城墙遗址的所在地,如何在狭长的地段上再现“唐城城墙”的风貌成为设计师思考的重点之一,最后设计师从城墙的形式中获得灵感,用整条中心绿化带来象征唐城城墙,间隔布置的树阵和休闲广场则象征城墙的垛口,这道重建在原有城墙基址上的“绿墙”,便成为具有明显区域历史文化特征的景物。

2、独特的城市物质形态

独特的城市物质形态,是指城市物质要素的独特空间组成形式如城市的平面形状、布局、交通网络、天际线等。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建构的一个复杂系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形成了自己的城市面貌,具有自己的空间组成形式,有些城市的空间组成形式则是非常独特的。如古代北京,平坦的地形和封建时代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主导了城市以故宫为中心的棋盘格状的城市空间结构;巴黎则形成了放射状的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空间组成形式包括城市的平面形状、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空间尺度、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关系等。独特的城市空间组成形式也是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要素。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各种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任何一种场所设计、环境的设计,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造”,城市园林是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地环境纳入城市一定区段、乃至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中,因此城市的物质形态特别是独特的物质形态必然对设计产生影响。城市中有些园林,选址在城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此时需要从城市某一区段和城市整体的角度把握场地。如法国巴黎中心区,由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上,构成这个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应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上考虑并设计。

3、传统艺术

这里主要是指历史文化中的那些纯艺术种类,如雕塑、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等。园林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空间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园林设计从一开始就积极从各种艺术中汲取形式语言,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可为园林设计师提供可供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

(1)雕塑对现代城市园林设计影响很大,许多雕塑品都成为了城市园林中画龙点睛的部分。在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常运用传统的雕塑创作手法来营造某些园林小品。

(2)绘画对园林设计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中国古典园林就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许多理论,英国古典的风景式园林就从英国的风景画受到很多启发。现代园林设计中有时也借鉴传统的绘画理论或绘画内容来营造景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园林中复制某一名画作为壁画或地面的铺装图案。在韩国汉城的延新内湖光公园,为了再现该地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的原有的地方特色,设计师营造绘有驿站的马牌、驿马奔驰、驿队仪仗阵容图的妆饰墙,其中驿队仪仗阵容图便是取材去传统的绘画。

(3)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今也传至其它国家。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匾额楹联中的诗词对联等都是通过书法艺术而表现出来。书法有很多种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很多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的书法代表形式,现今城市园林设计中常以当地的书法形式来表现园林中的题词或景名。

参考文献:

[1] 付晓渝,谢祥财. 墨西哥风景园林大师马里奥・谢赫楠及其代表作[J]. 中国园林. 2004(12)

第7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脉和谐

一 城市更新

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东起中朝边境的丹东市,横贯大连、营口、锦州等市,一直到山海关附近的葫芦岛,海岸线全长2900公里。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辽宁沿海经济带仍是一片开发中的土地,也是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但落后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辽宁沿海经济带具备优良的港口、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这一地区必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二 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城市更新是目前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如果我们不是将“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相对立,如果我们在历史性城市的规划中,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文化遗产就不会被看作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城市的特色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旦形成便永难更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岁月的变迁只会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就越厚,这个城市的价值就愈大。对于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加以保护,使城市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这比历史记载更为可贵。今天如何使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和发展是保证未来城市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基础。要建立起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的“层次”,层层相连,共同建立起一个保护体系。

城市的新建筑应延续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保护传统文脉;历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基础,传承历史建筑的文脉,是现代建筑获得永恒生命的必要前提。在现代城市建筑的设计中也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应该认真研究城市的空间规律,遵循功能和艺术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同时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关注场所与人的关系,尊重人的体验、感受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

三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始终无法避免新旧文化的碰撞和更替,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城市旧区包括历史街区及衰败区域。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艺术中心,是体现城市历史积淀及文化品位的区域,大部分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城市中需要更新改造的衰败区域往往紧邻历史街区。在衰败区域更新过程中,新建筑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与城市肌理的融合,需要严格控制建筑体量与尺度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对新建筑的艺术形式的定位。实现新建筑与历史街区建筑文脉的协调,是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突出街区建筑艺术成果的中心地位,维护历史街区艺术品味及保持历史街区吸引力的重要环节。

1文脉遵从

“文脉遵从”是指复制或模仿历史街区现有的建筑风格。纵观西方建筑发展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理论基础就是“文脉遵从”。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中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中,大量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建筑采用这种“文脉遵从”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复古一条街”的设计方法,是受到学术界诟病最多的方法之一。受到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城市文化与旧有的城市文化间已经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文脉遵从”标志着忽略建筑的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过度的实施“文脉遵从”,如以复古为目标的建筑立面改造工程将浪费大量的资金,不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

辽宁当前正处于新地域建筑文化形成期,特有的旧建筑文化体系受到建筑技术发展、全球化文化的冲击,已经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探索新的“文脉和谐”的方法与手段,成为当前建筑师的主要工作目标。

2文脉并置

“文脉并置”是指文化背景不同、时代跨越较大的不同风格建筑的直接并列。当前希望通过“文脉并置”实现历史街区复兴时“文脉和谐”的尝试很多。上海的新世界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海新世界改造工程中,修缮、原址重新组建或复建了街区内绝大部分历史建筑,新建部分大胆采用现代建筑技术及设计手法,直接与旧建筑形成对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市老市政厅周边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建筑大胆采用了“文脉并置”的手法。2006年诺曼・福斯特设计的纽约曼哈顿的赫斯特大厦落成,新建筑直接将现代玻璃幕墙建筑主体坐落在1 928年建成的历史建筑上,仿佛是历史建筑上生长起来的新建筑一样。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建筑,但是如果从空中鸟瞰,新建筑与曼哈顿现有的空间肌理融合度很高。通过“文脉并置”实现文脉和谐的关键在于对广域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及文化背景的充分理解,即从历史街区周边更大范围考察新建筑的定位。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可以通过建筑体量、尺度方面的协调来实现“文脉并置”:时代跨度大的建筑,在充分考虑街道视觉空间方面的美感的前提下,通过直接的对比来实现“文脉并置”。

3文脉延续与创新

无论是“文脉统合”还是“文脉并置”,都是在文脉延续与创新上的两种极端表现。“文脉统合”过分强调与历史建筑的统一,采用了僵化的复制、模仿的手法,是一种新建筑文化不自信、发展不成熟的表现。“文脉并置”是文脉创新的激进、前卫的表现,强调反映当前的时代特点,忽略历史建筑的影响,以一种纯粹、干净的建筑风格直接与历史建筑文化对话。

四 结语

当前大多数历史街区内的更新项目已经开始考虑在文脉延续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随着对外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和建筑的要求是高层次的。在满足了商品经济生活需要之后,人们在精神上有多方位、多方面的追求。城市的历史文化应该成为今天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养分,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理性来探索传统城市本身的魅力,发掘城市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地改造城市,发扬城市文化特色,为了继承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了创造我们还要自觉地总结和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格人手,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视地方传统、特点和现代技术、时代精神的结合,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和发展城市绿化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发展高层次城市所必须的。因此,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宛.“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四个原则”.世界建筑,2001年第6期

2.(美)I・L 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第8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故址;规划;文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he old city to city, city, city expansion project renovation in a large spread all over. How to in urban development, not only do the city planning, and can protect the historical culture GuZhi is facing the city before managers of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history and culture GuZhi protectio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ideas, try to explore urban planning and the historical culture GuZhi protectio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Key words: the city construction; GuZhi; Planning;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发展可以说有几千年的历史,许多城市都是由古城区发展演化而来,如北京、南京、西安、洛阳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建筑不断出现,现在各个城市土地可利用面积越来越少,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这就直接导致了城市发展过程中许多历史文化故址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历史文化故址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涵,因此,在城市发展中一定要做好故址的保护规划设计工作,让故址不但可以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更可以发展成为城市有的人文景观。

一、城市发展与故址保护的关系

1、城市发展对故址的影响

故址是历史中前人活动过而保留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纪念价值的地方,我国有专门的法律对故址进行保护。由于故址建筑一般比较久远,与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差异较大,因而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时,将不可避免的会对故址的历史和周边人文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城市发展是城市历史的延续

一个城市是由历史沉淀和演化而来的,是一个传承变迁并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所以城市的发展都是在城市历史基础上的延续,城市的规划不可以切割城市的历史,也不可以完全改变原有城市的风格和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故址保护的问题,将对城市发展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3、城市发展与故址保护的和谐规划

故址中所蕴含传承的历史文明是城市人文环境中不可替代的内容,把它融入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统筹安排、重点保护意义非常大。所以要制定好相应的城市规划,使城市发展和故址保护和谐相处,将城市发展中需要延续和传承的历史人文故址与城市现代化建筑所体现的现代社会文明融为一体,体现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使故址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二、城市规划中故址保护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中对故址保护的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各地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都把经济发展放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在城市的规划中往往对故址的保护不够重视,保护意识不强。这导致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往往只为了建设的需要,去牺牲局部人文环境甚至破坏历史故址等来换取城市的发展,这种模式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独有的文化逐渐被遗忘,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2、规划实施中对故址的损害

在城市规则中,有些虽然考虑了对故址的保护,并也在规划设中避开故址的位置,但在实际城市的规划实施中,却往往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随意更改本来的规划或不按规划进行改造和建设,有些则是在施工中没有对故址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有意无意的导致文物古迹、历史故址等被破坏。而事情发生后,有关部门也仅仅是罚款了事,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建设中对故址破坏现象的发生。

3、规划设计态度不严谨、工作方法不科学

城市的规划对于城市的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一旦规划制定了,就意味着某一片区域的风格和面貌将要改变,因此政府规划部门必须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规划设计时要对人民及子孙后代负责。许多城市的规划,特别是对故址保护的规划往往由一个部门或几个规则人员就决定了设计方案,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和专家讨论,也没有对社会进行公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在规划执行中,又可以随意更改规划,没有必要的严肃性。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政府一定要加强管理,多听取社会不同方面的意见,使城市规划中对故址的保护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三、城市规划中对故址保护措施

城市发展与其当地特有的历史及文化是一脉相传,不可分离的,做好有关故址的保护规划,可考虑尝试以下措施:

1、规划中要加强故址保护的意识、提高故址保护质量

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只追求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故址的保护,不能让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载体被现代建筑所淹灭。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城市的发展,规划设计中就会缺少文化内涵,城市就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将渐渐消失。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关部门一定要注意提高从业人员的故址保护意识,使他们深入了解到城市故址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故址就是保护城市的历史。城市管理者有必要将历史故址列入文物保护对象中,并在城市规划中坚持以保护这些故址为前提,避免人为的破坏。同时规划人员应不断提升规划水平和设计水平,提高故址保护质量,对城市的故址进行积极和整体的保护,使故址保护工作效果不断获得提高。

2、规划中要做好城市发展定位,注重历史文化传承

我国的城市发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只片面的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缺乏必要的文化建设,规划设计中没有城市文化的内容,对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但不能很好利用,更是无法做到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的城市表面看上去基本都是高楼林立,千城一面,除了建筑新、道路新,基本没有什么当地特点和个性,更不要谈什么历史文化底蕴了。一座城市的管理者要对自身城市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未来发展做出恰当的定位,有了定位以后,就可以以此来进行相应规划,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个城市都有自身的产生、演化、发展的过程,规划设计时不要人为随意中断城市沿历史而来的发展道路,可以沿着历史文化脉络让城市的历史得到延续,如果没有这些历史文化载体,哪么这座城市历史就会被中断,未来的城市发展也将因为少了这些文化载体而显得苍白。

3、规划中要改变管理方式,广泛吸收各方意见

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城市故址的历史价值越来越显得珍稀和宝贵,许多城市已经开始意识到历史故址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很好的开发,如安徽的曹操故里—毫州,就围绕着这个历史主题进行了整体规划。由此看来,故址对城市来说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对故址保护一定要有正确认识,并在规划中改变管理方式,以为城市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故址保护工作。政府在规划管理中,应积极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以科学、严谨、严肃的管理方式来做好故址保护工作。可吸纳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专业人才参与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在故址保护中具有专业性,同时具有故址保护中不可缺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这些专业人员参与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将对保护故址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总结

总之,城市的规划决不能仅仅只看重当前经济发展的这点小利,更应该注重一座城市的历史传承和保护。城市管理者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发挥主导和管理作用,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细致、周密的做好故址保护,另一方面在规划实施中,严格要求建设单位按照规划执行,做好故址保护措施。只有城市管理者能够真正将保护故址工作落到实处,体现和代表一座城市历史的故址才能更好的闪耀其独有的历史光辉。

参考文献:

[1]刘天利.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和谐中的城市规划[J].商场现代化.2010(12)

第9篇:城市设计的历史范文

关 键 词:我国街道景观设计 现状 对策

一、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当前,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将其融入到街道景观设计之中。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2.忽视时代文化精神

城市街道景观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比如现今某些城市中刮起的所谓“唐宋一条街”“明清一条街”等,和有些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3.街道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4.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5.欧式化、模仿风

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广告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二、街道景观文化缺失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迅猛发展既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街道景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传统城市街道景观由于受到来自现代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冲击正在逐步消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得以表露;而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交往模式,新的价值观的城市街道景观发展方向尚在探索中,使目前一些城市的街道景观发展呈现无序混乱的局面。

1.现代化交通工具造成的混乱

传统的以街道为社会生活联系中心的社会结构萎缩了,以汽车交通为中心的城市街道不仅分割了城市空间,还扼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城市到处都是车辆,道路空间被交通工具所占有,沿街店铺又占用了部分人行道空间。第二,基于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长距离的通道和单一的社会空间,以往在街道上可能发生的复合的社会行为被规范到相应的、单一的空间与场所之中,街道的功能除了交通之外,所剩无几。第三,以汽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单调的规划设计手法导致了环境尺度体系的单一化,适合人体尺度的微环境景观被忽视,环境景观缺乏亲和力。

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现代商业、交通的迅速发展造成城市符合人性尺度的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传统商业以及由此维系的社区网络、邻里结构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讲求效率,追求流动的大尺度街道和体现纪念性与政绩的广场都反而使市民远离社会交往。有些城市原规划的道路红线已经无法满足交通的需要,都在拓宽道路。

3.国际式建筑思潮的冲击

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传统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国际式”建筑的泛滥使城市景观的识别性正在逐步消失,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弱。上海里弄石库门住宅是公认的居住文化象征,引入了西方城市房地产的高效开发方式,将Towhouse与沪上三合院完美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雅致外观。人们觉得可亲,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模式。

4.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开发

由于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私人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导致有价值而无经济效益的历史建筑、街区被高利润的房地产项目所取代。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大规模的开发改造导致传统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消失。安徽某市街道周边由于商业开发使沿街建筑遍布整条街道,街道底侧界面被密不透风地包围起来,形式较为呆板,和其推崇的山水之都的城市口号不甚相符。

转贴于

5.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标准化、特色化对文化特色的影响

由于信息媒介的全球性传播及无孔不入的扩张力,使国际化、标准化、统一化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而这些都模糊了城市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使不同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被漠视。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导致了大量的追求个人表现、纯理性、抽象性,远离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出轨,导致了城市街道景观的变异。

6.城市景观设计的水准不足

有些城市的一些设计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街道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的造型,使街道失去了地方特色。这和我们景观设计行业某些方面的不太规范有关。景观设计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内部人员良莠不齐,甚至一些街道景观的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的,这也需大家尤其是规划部门的相关领导的重视。

三、对策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公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出来的形式,而在于其背后饱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只是从历史文化的形式中借鉴或模仿某些形式或片断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而没有长久的感染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化形式的模仿或借鉴上,应注重对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具有美感,体现出艺术性。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用人行道、坡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3.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

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因此,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不可避免地应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人文景观来体现,所以无论人们是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还是走南京的夫子庙街,曲埠的孔府街等,都能感受到这些街道所反映出来的所在国家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