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社会心理学重点精选(九篇)

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1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G.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W.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

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

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

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

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

第2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第3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一、把握大学生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特点,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特点是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在中国,大学生的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实质就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正确认识社会重大事件的基础上,理解和认同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并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针对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开拓大学生思维广域与方法

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针对性是指其教学目标和内容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某一社会重大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政府为应对该事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例如,针对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综合性则体现在其内容设计的综合性和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方面。无论以哪一方面的社会重大事件为背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必须把握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形势,而不能仅仅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例如,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和认识“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的实质,需要进行民族学、宗教学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理论教育。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方法体系的多重性必然产生其综合性的特点。

(二)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因为,对任何社会重大事件的判断和分析,以及由此制定出来的方针政策,都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也具有知识性,其教育内容既包括管理学、政治学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公共政策科学知识等。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社会重大事件教育要满足学生对各类知识的求知需求,融政治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既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又要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充实德育工作的内涵及外延

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实践性体现在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密切,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科学判断形势、正确理解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从而成为适应社会、建设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社会重大事件教育还具有理论性这一鲜明特征。由于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特定对象是高校学生,他们还没有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还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因此,大学生社会重大事件教育较多地是从理论的层面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政策体系,确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掌握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科学方法,其理论性特点比较突出。

二、强化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德育载体功能,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

(一)以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为契机,将课程教学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

纯粹的理论教育和课堂灌输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以一种自觉、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社会重大事件教育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现实特质有利于弥补和完善传统思想教育教学的弊端,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改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社会重大事件教育的主课堂,要将那些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重大事件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尤其要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相关课程的理论重点,帮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会站稳立场,看准问题的本质。

考虑到社会重大事件的现实性和实效性,在以规范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情况下,还应采取一些灵活的教育方法。正如社会重大事件具有的时效性,大学生的主题教育也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主题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也十分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兴趣、关注点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既避免了思想教育的单调,又便于进行针对性、灵活性的教育。以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为契机,将课程教育与主题教育串联起来,既发挥了课程教育长效性和持续性的优势,又兼具主题教育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并以社会重大事件的实践性为主导,有利于形成思想明确、感染力强、学生积极性高的思想政治氛围,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以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为主线,将行为培育与精神熏陶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精神传导的重要载体,社会重大事件为大学生确立及调整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提供了难得的试金石。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社会活动的实践中,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服务的主体,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使得他们自身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获得了升华。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和价值观应社会需求产生了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升华和洗涤,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激发了深层的参与精神,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将思想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信念,树立起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的道德价值立场。

在这些社会重大事件中,大学生志愿者所形成的崇高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深刻的现实依据和实践考量。这种知行合一的社会重大事件教育机制将服务社会与大学生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从主观到客观,再从客观到主观,最后使主客观趋于统一的认识过程,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先进思想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和道德信念,全面了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磨炼意志力、探索力和自主、自重、公平竞争精神,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适 应社会的能力及业务工作能力,为自身发展奠定丰富的综合素质基础。

(三)以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为背景,将网络引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社会重大事件教育越发具有极强的现实性,要求教师密切联系实际,面向当今现实;更具有紧迫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具有快速的形势判断能力。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的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思想倾向来调整思想教育的内容是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难点。网络课堂和交流恰恰能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网络上可以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和材料进行适时地搜集汇总和更新,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真正的、事实的事件进程及走向,减少课堂叙事时间,着力进行事件分析。另一方面,单一的课堂讲授只能解决事件的主导性问题,学生思想疑难问题仍需要更深入细致的交流。网络手段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便于及时深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消除社会重大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德育的实效。

三、将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相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地混同起来。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以期培养学生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方面。德育工作不应只包含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提高。发挥社会重大事件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多样德育功能,冲破课程教育的局限,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一)树立大学生崇高的思想观念,锤炼优良品德

大学生作为人格核心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和确定,积极的启迪和引导必不可少。人的思想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必须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以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为代表和契机充实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正确的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正面性社会重大事件,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契机,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激励、鼓舞和升华的作用;负面性的社会重大事件则考验德育工作的成效,锤炼大学生的立场、态度,检验他们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通过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与德育工作的相辅相成,锤炼大学生的优良品德。

(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社会重大事件会触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及思想行为方式,展现出真实的心理面貌及行为特征。如被问及负面性社会重大事件“非典”类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普遍反映其心理和精神状态都曾受到很大冲击,汶川地震后,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其行为受到一定影响,个别极端案例甚至出现惧怕恐慌不敢到处走动等反应。社会重大事件教育通过公开、及时、权威的教育和辅导,在给大学生带来心理支撑和行为榜样的同时,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心理及行为方式不断健康完善。正面性的社会重大事件则使大学生参与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中去,认识到社会的期望,体验到社会的要求,从而自觉地完善和改造自己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大学生合社会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德育工作重在校园教育,在课程设置及课外活动方面给予大学生德育发展理论及一些实践方面的指导和教育。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强化了校园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接轨,充分发挥社会化教育的作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大学并不是终点,社会才是大学生最终将要踏入的地方,在完成道德品德及心理素质的基础之上,大学生的合社会性发展必不可少。社会重大事件教育,使大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接触社会,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将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相结合,调整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理性思维分析和思考客观形势,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为今后顺利走入社会做好丰富的知识储备,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振宣,唐爱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重大事件教育初探[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第4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它们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通过教学过程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它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决定了高校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而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所包含的教育内容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些内容,并且这些内容还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最高抽象,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会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成为教育的主课堂。综上所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承担的教育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必然成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任务,承担着政治导向功能和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学生不重视

学生的重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功发挥育人功能的一个前提条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越来越趋于现实,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方面往往更加注重“实在”与“实用”,因而他们把大学教育并没有看做是自身完善发展的途径,而是把其看作是通往未来职业生涯的道路,这使得他们往往喜欢他们认为对自己未来有用的课程。对于政治类和思想品德类的课程由于传统的偏见,他们认为这类的课对自身发展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讲课讲得再精彩、再有激情,对于大学生来说也难以入其耳、入其脑、入其心,当然育人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不改变

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的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学方法上,仍然是墨守成规,一如既往的采用单一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注重抽象理论的讲解,忽视实际内容的引用;教学态度上,由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使得教师逐渐失去了教学的热情和兴致,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甚至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并非放在教学上,而是放在其他事情上。

(三)学校鼓励少

近几年来,由于中央的号召,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及其作用的发挥,资金投入有所加大,但是和中央的重视程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相对于专业课的老师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方面的机会还是缺乏的,如进修培训、外出考察和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机会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大学人才的培养。

三、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新型”课堂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改变原有课堂教学状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内涵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一)教师功底深厚、充满自信、富有激情

首先,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师要不断吸纳新的内容,时时关注社会上的新问题、新情况,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大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此来储备、丰富自己的知识含量;其次,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吸引力。积极寻找和探索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一切可以调动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可以大胆的尝试、有效的利用;再次,教师要端正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受到挫折就怨天尤人,抱着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态度,甚至自暴自弃,而是勇于面对困难、寻找原因,改变自己,走出困境,重新投入到教学中去;第四,教师要充满自信、热情洋溢,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二)教学内容“吃透两头”、“两头一致”、“突出重点”

所谓“吃透两头”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吃透理论,一方面要吃透实际。这个实际既包括社会上的时势变化也包括学生生活实际的变化。所谓“两头一致”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充分体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一头与实际保持一致,联系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特别要针对大学生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突出重点”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当中。

(三)学生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理论自信

第5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027-0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前,就有不少学者从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的“元”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制度的规定性,更有价值的内核。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范畴,并将其基本内容提炼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下简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深入。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基本内容、基本特征、重要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积极探讨,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是解释、观察、分析问题的特定角度。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视角。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物质世界实质上是一个价值世界。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社会形态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概念,但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基本价值的内涵。

2,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李德顺教授从区别价值与价值观两个概念人手,指出价值现象的主体性决定了它是多元的,但要处理好多元的价值观和一元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一元的价值观体系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平等。孙武安教授区分了价值(一般价值)和核心价值的概念,认为实现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发展和自由,是社会主义一般的永恒的核心价值,而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的核心价值。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不同的理论维度,内容不完全一样。高放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从价值的客观性或客观性角度出发,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这个“客体”自身应该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对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价值的主体性或主观性角度提出的,强调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由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郑国玺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角度讲的,而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对此,廖曰文教授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语境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词组中的定语部分视为客观的,就有悖于常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境中,就主客观方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4,从社会主义研究深化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周治滨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有三个视角:一个是生产力,用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个是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用来划分不同社会形态;最后一个是人的解放程度,用来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和共同点来看,它们都属于现代社会,是在否定传统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表现在价值秩序上,传统社会主张善优先于正义,现代社会主张正义优先于善。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其核心价值或首要价值是平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毕竟是存在差异的。作为目标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不对制度模式作出具体的限定,理念只对制度构建提供一种原则和标准。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各有侧重、关注的理论维度各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形成了“单一核心说”和“多元核心说”两大类基本观点。

一类持“单一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终极之维。孙武安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朱天奎教授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王占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高国希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许华教授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此外,还有“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平等与效率、”“以人为本”,等不同学术观点。

另一类持“多元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立于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生动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凝练。李忠杰教授从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的个性和时代性出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包括发展、富裕、民主、文明等范畴。此外,还包括公平、正义、友爱、互助、安定、和谐等等。”严书翰教授从价值、制度与本质三个层面相统一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为“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韩庆祥教授认为,“利益、能力、理性、自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林尚立教授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角度出发认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包心鉴教授

则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层面以及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层面界定“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范明英教授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归纳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李银安教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提炼为“人民民主、勤劳共富、真善美健、公正和谐”。

此外学者还提出“国强、民富、人发展”,“公正、友爱、发展、和谐”,“人本、富裕、公正、民主、和谐、自由”,“自由、民主、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全面发展”等不同学术观点。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

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1,科学性。人类历史上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但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科学性,即它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秉承了科学性,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是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引导性。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这些需求的实现只能诉求社会实践。而人的社会实践也存在盲目性,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又促使市场交易互惠理念极端化,使正常的人际交往也蒙上了利益最大化的畸形色彩,社会道德与伦理逐渐淡漠起来,这一切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向是背道而驰的,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明示中加强引导。“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思想深刻精辟,内容丰富凝练,能激励和引导人民大众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奋斗。

3,阶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集中反映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愿望、意志和利益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阶级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抽象和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须凸显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和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文化和执政理念。

4,普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必然体现和反映着数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积淀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在同形形的价值理念的比较中彰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不会因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或价值观差异过大而发生排异反应。

5,民族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也是新时期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定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价值追求驱使下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价值秩序的维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执政能力,规范社会行为,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推断出来的。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毕竟有较大差别,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应当为它确立哪些价值原则,则要根据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情况来回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只能由现实的状况来判断。而这个判断无疑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化意义。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首先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同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使各种社会主义有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共同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那种最高价值。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正是统领和规定社会主义全部价值的最高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社会主义其他价值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体是恒定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抓住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关键。

2,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导,离开核心价值的最本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则会流于空谈,甚至会走偏方向。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和不断发展的价值系统,要认识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价值体系,确立核心价值是关键。在我们这个比较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明确社会主义的终极关怀之所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使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富于人文精神、理性主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得以有效地建构起来。

3,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对于我们党判断和掌握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特别是对我们党如何科学执政建立了一个平台。能否解决好转型时期的矛盾与冲突,促成社会和谐,构建起和谐社会,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4,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所有价值观中,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为核心价值观在制约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对个人的行为起主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使个人的行为和活动能在共同体生活所需的秩序中进行,使社会保持和谐和稳定。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在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维系社会成员的思想纽带、规范社会行为的价值向导,也是判断社会是非的价值尺度,更是惩恶扬善的锐利思想武器。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思考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层次不断提高、研究视角趋于多样,但整体看来仍存在较大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分歧较大,仍需科学凝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理论仍需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不同理论维度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定。从研究的规范来看,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论述不充分的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等概念运用混乱。从研究的领域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普遍集中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价值哲学两大领域,应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充分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共党史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科学凝练并深化拓展。从研究的意义看,应该认识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它不仅能稳固社

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次,进一步拓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侧重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实践中的价值诉求。二是凸显民族性的价值理念和人类文明史的价值积淀。三是注重体现当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实践。四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概括和抽象。以上研究各有所长,但还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对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存在过的价值流派进行系统梳理、区分、鉴别,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的历史逻辑。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又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既要有理性信念的支撑又要凸显个体的价值体验,避免虚幻化。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必须言简意赅、高度抽象,具备完全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力,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文明史、特别是当下世界将长期处于“一球两制”的客观现实中找到具备包容力的最大公约数。正如李德顺教授所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括和阐述,应该是“五宜五不宜”,“主体宜显不宜隐、理论层次宜高不宜低、思想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参考文献:

[1][14]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

[2]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7).

[3][10]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4]高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理解[J],天府新论.2010,(1),

[5]郑国玺,简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7,(6),

[6]廖曰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涵[J],浙江社会科学,2010,(1),

[7][39]周治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J],思想研究,2007,(6),

[8]刘进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深层结构.平等与自由的辩证平衡[J].都唐学刊,2010,(4),

[9]王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与制度模式之关系[J],绥化学院学报,2010,(4),

[11][37][41][43]朱天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2][38][42]王占阳,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3]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J],中州学刊,2006,(6),

[15]周智,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J],齐鲁学刊,2005,(6),

[16]俞可平,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J],理论参考,2005,(2),

[17]粱莉,陆卫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制度安排[J],理论导刊,2003,(1),

[18]杨乃初,以人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理念[J]新疆社会科学,2010,(2).

[19]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20]严书翰,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论三个层面上的社会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21]韩庆祥,利,力,理,立-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J].学与研究,2001,(1),

[22]林尚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12-18.

[23][40][45]包心鉴,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涵[J],理论学刊,2011,(1),

[24][31][32]范明英,郑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彰显路径[J],学术论坛,2007,(10),

[25]李银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26]盖伯琳,王小路,国强、民富、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3),

[27][34][35][36]黄岩,陈伟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J],求实,2011,(1),

[28]张昌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29]周治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J],理论与改革,2009,(2),

[30]姚茂军,张明远,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体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3]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3),

第6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论课教学思路

[作者简介]潘敏(1968-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江苏南通 226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ZCZ40)和2013年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优化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3-ZD-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45-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升华到“牖辍薄熬髓”和“方向”的战略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胫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给予高度概括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鲜明的论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行高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的重要内容。在目前高校的课堂上,由于受到上课形式、课堂条件、课时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不少教师仅将其作为教材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里面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考查。但从整个“概论”课的逻辑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将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本文试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和探讨。

一、抓住“灵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进课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与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居于统领地位。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令大学生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主导价值观念。但是,一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高大空”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刻板、枯燥和抽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而课时则相对不足,教师不能做到完整、透彻地讲授,学生对理论难以把握和运用。

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课堂,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社会实践、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阐述、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让经典理论从书斋走向现实,使科学理论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教学思路上可做如下处理:

首先,简化内容,突出重点,进行专题教学。“概论”教材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实际上是围绕着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三件大事”而展开的。“概论”课教师不应该拘泥于章节体系授课,应该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深刻领会理论精神,细细研读教材内容,提炼要点、实质和精髓,应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心设计教学专题,构建模块化、专题化教学内容,使得理论教学具有整体性的效果,让教材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体系,深化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

其次,强化应用,注重能力,开展互动教学。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可能让他们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只有在实践中活跃着的理论才是鲜活生动、能说服人的。因此,要站在时代前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选取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向作用。选取贴近生活、引人关注的经典案例,鼓励学生在有创造性的研究和讨论中展开专题的“师生互动”“生间互动”,通过“老师讲,学生问;学生谈,学生辩”,调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互动式教学还能发挥团队学习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辨明真理。

二、围绕“主题”,实现社会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核心。“90后”的大学生在理想的追求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亲身感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自己面临的历史机遇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对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等问题又存在诸多困惑。因此,要科学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既要承认大学生关注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又要强调社会理想对个人理想的制约性,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着力研究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特点,结合学生人生实际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讲解共同理想,在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方向下,抓住三个结合点:职业理想既要考虑社会需要,也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特长;生活理想既要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又要凸显大学生的个性;道德理想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又要有自我鲜明的特色。让学生以谋求自身发展为起点,去理解和追求社会的共同理想,再从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找到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个人的“成才梦”与国家民族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三、把握“精髓”,体现两种精神的融合和创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高校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方面,两个“精神”的教育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主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经典常见的案例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接受和内化,这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然后,再以学生的理解、感受和表达等具体和感性的形式为基础,提炼出两个“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所在,这又是一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不断交替上升所形成的螺旋式路线,实际上与哲学上的认识基本规律的路线是吻合的,具有科学性。

另一方面,两个“精神”教育密切联系、辩证促进,不能割裂开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各个时代传承的结果;时代精神是当前世界精神的精华,是各个民族当代精神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是人类世界历史的经和纬,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全貌。我们在理解民族精神的时候,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抓住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时,我们在理解时代精神的时候,必须结合民族的特征,抓住本民族时代精神的本质。二者密切联系、辩证促进、相互渗透。

四、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荣辱观教育在整个教育内容中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历来存在“只宣传、不教育”“只说教、不践行”的弊端。我们主张概论课中的荣辱观教育应遵循如下教育思路:

第一,应大力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概论”课内容丰富,且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生活,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是必要而有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辨是非,获得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冲击,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过程,就是对荣辱观判断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校园的文明状况、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社会风气或社会秩序的现状,建立一种道德观的标准,将这些日常的实践进行正确的评判和取舍,从而达到抑恶扬善、知荣知耻并如是践行的目的。

第二,荣辱观教育要重视评价的作用,体现知行统一。教学中的评价应该是多向性、多元性的,既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亦或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是是与非的评价,也可以是性质的评价、层次的评价;既可以是客观真理性的评价,也可以是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道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层次的。人们在定位自己、评价别人的时候,不仅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理性和感情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不仅作为评价的客体存在,而更要作为评价的主体存在,不仅让学生道德知识能学以致用,更能调动其理智和感情因素与知识相互作用,真切体验到社会的存在,从而使道德标准入脑入心,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在掌握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融思想、政治、心理、道德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多维教育,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同。而要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正认同,使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有一整套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部分虽然各有侧重,但四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在“概论”课教学中,既要根据四者各自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授,又要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在认识上成为大学生的共识,而且在行为上成为大学生自觉践行准则,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红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求索,2011(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7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谷常生,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家强、张茂华等出席开班仪式。

张鸣起指出:当前,党中央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了重要部署。作为工会组织如何充分认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准确把握工会组织代表广大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如何准确定位,积极作为,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认真的探索和思考。职工群众是社会群体的主体组成部分,既是社会管理服务的重要目标和对象,又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组织引导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工会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工会支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同时,突出维护职能,工作思路清晰,重点工作突出,工作特色鲜明,在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边疆民族团结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与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得到了中央与全国总工会的高度赞扬,成为全国工会学习的典范。云南省总工会选择“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众工作”作为主题进行研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个主题契合了党委政府关注的难点、工会关注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充分说明云南省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具有战略眼光,善于抓工作的切入点。我相信,通过这次研修,深入学习中央指示精神,聆听清华大学等知名专家的讲座,一定会进一步统一各级工会干部的思想,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各级工会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和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工会工作上新水平、新台阶。

江巴吉才强调: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第一次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做出的全面、系统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管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讲话紧紧围绕了两个关键词:“创新”和“民本”。所谓“创新”,就是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这其中,首先是理念的转变。所谓“民本”,正如总书记指出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协助党政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工会有组织体制健全、联系职工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等特点,有做职工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最后,江巴吉才声情并茂地嘱咐同学们: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要把它做好,要靠感情和激情,要靠责任感,更要靠理性思维。今天,大家身处在我国的最高学府、百年名校,听最好的专家学者授课,处在最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样的“充电”机会是极为难得的,希望大家坐得住、钻得进、学得好,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真正使这次学习成为提升自我的加油站,成为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这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从9月1日至8日,共设立了“和谐社会管理与创新”、“中国劳动者权益实践与对策”、“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国际比较”、“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十二五规划解读”、“领导干部心理素质提升”、“行政礼仪”、“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等8门课程。学员们一律住在7平方米,仅有一床、一桌、一椅的学生公寓里,和清华学子们一同排队就餐,一同迎着初升的太阳在操场上锻炼,一同踏着清脆的课铃声走进教室。好几位领导的子女就在北京市学习和工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课程,他们都选择了在课余的晚上和孩子们相聚会。

结业仪式上,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惠萍充满感情地说:云南省工会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众工作”清华大学研修班经过紧张的学习,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今天就要结业了。作为研修班的一名学员,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感到无比激动。

清华大学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群星闪耀,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读书求学胜地和实现理想抱负的精神家园。一百年来,清华人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培养了大批引领时代前行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能够走进“清华”大门,成为“清华”学员,感受这所百年名校厚重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魅力与底蕴,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荣幸。

几天来,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帮助下,我们云南省工会的81名学员,和清华的学子们同吃同锻炼同学习,深刻感受到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氛围,我们所学的这些课程,紧扣当前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内容丰富、视角新颖,与学员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授课老师都是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的讲授,旁征博引、见解独特、深入浅出、生动精彩,是引导我们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指路明灯”,为我们拓展视野、丰富内涵、开展工作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思想盛宴”和“精神洗礼”及学习提高的机会,以及吸取智慧的大餐。

第8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实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增强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辨别能力,大胆清理那些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并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陈腐观念。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安排,精心组织,确立德育工作所包含的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基本内容,挖掘德育工作潜在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地开展好德育工作。在开展德育活动中一要摆正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做到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克服存在的片面注重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现象;二要在德育中突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理解,学好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辟论述。钻研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突出市场经济的主战场,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育、完善,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科学地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当前深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培养教育中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的坚实政治基础。三要选准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切人主题,摸准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培育一代新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公正、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关心集体和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养成勤奋、刻苦、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坐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背景格局的转换,使得许多传统的理论、观念、价值标准等都受到了挑战。因此,深化学校德育改革,开拓德育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须在两个方面突破,第一是要突破过去“管人”、“防范”的管理模式,转轨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实际能力。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单纯的知识教育替代不了德育。学校德育工作过去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存在着包得过多,管得太死,多为指令性运动的活动,这些弊端不利于德育工作括力的发挥,必须加以克服。要敢于破除那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正确的导向,形成多层次的追求,遵循学生心理、思想发展规律,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构建生动活泼、形象有效的德育体系。第二是突破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当前就学校内部而言,其工作重点主要抓升学率。学生书包沉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胳、智、体发展不平衡,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并导致学生在校就读重智轻德的现象。为此,加强德育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将这项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跨世纪育人工程摆到重要位置,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肩负着教育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任。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要注意克服心理定势,摆脱计划经济下的德育模式,不断研究市场经济及其对青少年全面影响的新情况,因势利导,开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二、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德育工作上做以尝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做好德育工作上要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发扬三个特色,形成五种教育合力,最后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

(1)要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德育是首位,经济建设是中心,这两者的关系要摆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全党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部要为这个中心服务,这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根本出发点。只有经济发展了,德育工作才会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德育工作只有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作出实绩,育出“四有”新人,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也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在德育工作中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心理素质、文明行为、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等。从纯理论的说教式宣传,转变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思想教育,树立起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

(2)坚持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德育原理告诉我们,德育的基本内容有道德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统一的综合要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认识到中学德育工作要着重抓好两个教育重点,即基本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在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中,切忌“面广、浮浅、空谈、说教”。在道德品质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们认识到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首要的是实现人的素质现代化。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抓经常、养成、实效,而且要贯穿学期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并采取多项措施,为开展好德育工作创造条件。第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内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形成文明、整洁、高雅、健康的校内小气候,让学生从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和道德情操,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第二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第三根据德育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不同年级学生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品德测评。

(3)坚持发扬三个教育特点。坚持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教育途径的实践性,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色。坚持和发扬这一基本特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更具有高效率。

第9篇:社会心理学重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1136”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学习内容

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区委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等内容。全年安排七个学习专题:

一是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学习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重点学习篇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二是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

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献,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内涵。

重点学习篇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学习篇目:《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四、五部分。

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充分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做到认识到位、态度坚决,政策配套、措施有力,抓住重点、全面推进,坚决抓好结构调整。

重点学习篇目:、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省、市、区经济工作会领导重要讲话。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党的宗旨和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好。

重点学习篇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六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和全省“两会”精神,进一步明确未来5年我国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切实增强全局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为推进城乡大建设,实现城乡环境大提升,促进产业大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重点学习篇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相关文件,全国和全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七是深入学习重大会议、文件、业务知识及其它综合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习贯彻年度内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民富民提供保障。

三、学习形式

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集中学习可以扩大到中层干部。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及实际情况采取报告会、专题读书会、研讨交流与学习考察等形式。

四、学习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中心组学习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为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理论学习负总责、亲自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