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风险管理趋势精选(九篇)

风险管理趋势

第1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金融业 风险管理 风险 管理思路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繁荣,然而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外的金融环境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所产生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的增加,给现在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在新趋势下存在着一些金融风险,因此为了做好金融管理,就必须做好金融创新。而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存在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成了目前金融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强对金融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趋势下存在的金融风险

在金融创新的趋势下,给现在的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在新趋势下存在着一些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制度和经营上的风险,具体如下:

1.制度上存在风险。

根据以往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分业经营,所谓的分业经营就是指银行不能对其他业务诸如保险、证券等行业进行涉足,只能经营自身所进行的业务,因此在当时商业银行所能经营的范围比较少,所进行的业务只包括资产债务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然而随着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升人,许多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都对金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金融经营方式转变成混业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已经发展到我国,通过在我国开设分行或者是独立法人来进行混业经营方式的开展和推行,从而导致在我国的金融环境越来越激烈,而我国还处在对分业经营不能实施的情况,因此我国对这种混业经营的潮流没有抵抗能力,折不断不利于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优化,而且使得我国的金融竞争力越来越低,使得我国的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2.经营上存在风险。

在国内外金融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业也在不断的加入到了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以往我国存在着封闭、效率低以及抗御风险能力低等弊端,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因素,这些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很多风险,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我国在资本金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使得银行的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很大,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跟不上银行的发展,可以说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从而降低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就是资本是否充足影响着银行的发展,如果资本不断的增加就会造成银行的资本规模发生不正常的发展,从而增加风险的发生率。其次就是不良资产占有较高的比例。虽然我国银行对不良资产已经认识到存在的危害,虽然不良资产的贷款率已经不断的降低,但相对来说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状态,在以前的国有性质下,资金的流动性还不那么快,但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金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如果银行不解决好不良资产这个问题,将会对以后的经营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新趋势下如何做好金融风险管理

针对目前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主要内容为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能力、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具体如下:

1.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能力。

结合目前国内外金融的发展趋势,促进金融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金融创新,因此,在国内要鼓励金融创新,然而并不是鼓励金融创新就是不对金融创新进行管制,而是要在一些方面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比如对一些违法行为要不断的加强监管力度,监管的目的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但是还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鼓励,因此就要对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度掌握好,能够对违规和创新进行区分,正确的找到监管工作的切入点,实现在监管上的创新。

2.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一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充分的考虑到国际上的作用,只靠本国自己来实现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维护经济的稳定是不可能的,要加强与国际之间的合作,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与国际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遏制,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各国之间金融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我国可以和其他国家建立相互监督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在制定金融银行的标准时可以参考国家上的规则,从而实现国际之间的相互合作。

3.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事物发展受到自身内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金融业要想更好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就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在落实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思想认识。在金融上进行创新虽然尤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在创新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进行金融创新的时候要认识到其本质,要按照其规律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就是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金融行业上存在风险时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创新给金融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及爱情那个对风险的防范制度,在建立风险防范制度的时候要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建立风险预测的指标体系,从而对金融风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度量,从而达到预防风险产生的目的。

4.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

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就是金融创新,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增加创新,才能将新的生机和活力注入到金融市场当中,然而金融市场的稳定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就要加强对金融监管的能力,对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而放宽对金融业的创新,并不是对金融业不去进行监管,而是要有个度,而不是对其进行放纵,避免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这就需要不断的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现在金融在创新上涉及到一些新的方面,然而在以前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因此就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其次就是对一些法律法规进行修正或废除。金融业在创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交叉业务形成,而这些业务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大都已经过时,因此就要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正或者进行废除处理,从而发挥出法律法规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强,陈园园,刘军,刘俊,董丽蒙.基于面板数据和动态Logit方法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1).

[2]张元峰.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对我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分析(2002-2008)[D].山西财经大学2010.

[3]石士钧.发展中经济与金融风险──论我国防治金融风险的分析思路[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1(04).

[4]许启发,徐金菊,蒋翠侠,刘晓华.基于神经网络分位数回归的VaR金融风险测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

[5]汪冬华,黄康,龚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度量及其敏感性分析——基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和金融市场公开数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02).

第2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环境;风险管理;信用

一、经济下行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2015年来,我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明显,表现在多个行业领域方面,而经济下行带来的行业领域的影响,则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首先,从房地产行业的角度来讲,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经济稳定,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又离不开商业银行,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济下行的趋势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其资金链的维护就会受到负面影响,一旦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那么在整个市场中,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其资金的来源都是依靠商业银行放出的贷款,市场的滑坡,经济的下滑,房地产市场的经营收到负面影响,这些企业在还贷方面的能力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就成为经济下行的间接受影响者。其次,从股票市场的发展角度来讲,股票市场也就是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对于资本市场的触动是最为明显的,资本市场往往能够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提供非常明显的反馈。从2015年的股市发展环境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当年的经济环境的下行特点明显,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表现出来的负面特点还是比较突出的。而股市的动荡,股市环境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股市是资本流动的大环境,资本的流动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对于商业银行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大,商业银行提供给他们的资金支持也是其资本依赖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整体的市场资本流动过程中,股市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股市动荡的环境中,企业的资本融合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而,整体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的影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到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中来。当企业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撑的时候,那么其信用能力也会受到相应的削弱,给商业银行的资本信用管理带来风险和隐患。

二、经济下行趋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整体的商业环境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也非常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做好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防范经济下行带来的各种风险问题。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未来,商业银行要加强对不良贷款和融资平台的监管,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应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从政策的调整过程中适当的对自身的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变,这一点是商业银行自主防范各种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对策,通过这种政策分析,能够让商业银行在政策的推行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产业调整的步伐,也能够在产业的政策变动方面,更加规范自身的信贷政策,保障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够更加适应市场的变动,强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保障。此外,对于信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的因素,也就是贷款方面的企业,要注重加强对贷款企业的信用管理,商业银行注重发展信贷业务自然是好事,但是这种信贷业务的发展能否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这一点还需要作为信贷主体的企业能够有比较好的信用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对贷款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风险分析,做好贷前调查,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能够做到及时发现,从源头控制信贷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2.强化信贷后的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信贷后的管理风险防范问题,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重点。风险管理应该是贯穿商业银行管理工作始终的,是强化贷后管理,在整个贷款额度的存续期内,贷后管理不仅是一个风险管理概念,更是一个经营战略概念,是银行最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跟踪、专业的组合分析发现客户可能违约的蛛丝马迹。要做好贷后的风险管理,就需要对影响还款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如:贷款用途是否按照规定使用,贷款合同是否如期履行,贷款抵押品,贷款的还款情况等。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调查研究,要及时跟踪企业所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和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或选择退出,或增加风险缓释措施,或采取保全手段等等,以化解风险或减少风险。

3.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个重点是从人的角度进行管控和信用能力的提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标准,从多角度来提升全社会人民的信用风险认识能力,提升社会中的个人对于信用的认识。未来,社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应该从人的角度入手,提升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中建立一支高能力高素质水平的风险管理工作团队,提升团队主体中的人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通过人的角度来管控各种风险。此外,在未来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还应该注重加强对信贷主体的人,企业中的管理主体的信用风险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对信用能力的认识,进而更加规范信用管理的各项指标。

三、结论

经济下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何在经济下行趋势基础上,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当前乃至未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风险管理和扩展业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要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要努力开展业务,要用长远的眼光来衡量客户,注重扶持行业的龙头企业,完善服务渠道,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契机。

参考文献

[1]陈宏.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0,(2):53-54.

第3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研究历程;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1-0085-08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金融动荡日益加剧的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风险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Prakash A.Shimpi(2001)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的生存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只有重视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化风险为机会,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正因为此,学术界和实务界日益重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已经产生了对这些成果的研究综述文献,但我们在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时,发现有必要对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历程及趋势进行重新认识。

一、概述

风险管理思想自古有之。我国早在夏朝就有了旨在积谷防饥的粮食储备制度,夏箴中记有“天有四殃,水旱饥荒,甚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公元前916年和公元前400年,国外提出了共同海损制度和船货押贷方法。Henri Fayol(1916)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尽管没有使用“风险管理”这一词汇,但实际上已经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了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概念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Solomon Schbner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召开的一次关于保险问题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风险管理是“风险”和“管理”两个概念的整合,因此风险管理本质上是针对各种风险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等。美国风险管理学家Gleason J.T.在其所著的《财务风险管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管理对企业这一组织的重要性并将风险管理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做出准确和及时的测量;(2)建立一种过程用以分析企业总风险在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内的评估;(3)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以控制企业风险和处理企业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1964年,Williams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作了比较经典的诠释,他认为风险管理是“根据组织的目标或目的以最少费用,通过风险识别、测定、处理及风险控制技术把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科学管理”。约尼思与福德在其《意外事故与设计》一书中将风险管理界定为建构风险与回应风险所采用的各类监控方法与过程的统称;许瑾良(1998)认为,风险管理就是应用一般的管理原理去管理一个组织的资源和活动,并以合理的成本尽可能减少灾害事故损失和它对组织及其环境的不良影响;陈秉正(2003)将风险管理界定为“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损失达到最低的管理活动”;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2004)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

学术界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年代在美国工商企业界发展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7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企业风险管理运动兴起,90年代以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思想出现并逐渐得到推广。

国内部分学者,如严复海等(2008)、王农跃(2008)等将风险管理分为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三个阶段。我们认为,这种划分并不能清晰地反映出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这些学者所说的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仍然是从企业整体层面进行的风险管理,这与现代风险管理的核心理论(综合性风险管理、整合性风险管理、整体性风险管理等)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另外,传统对应着现代,现代之后应为超现代或后现代,按照这一逻辑关系,全面风险管理应该理解为超现代或后现代的风险管理。超现代或后现代意味着对现代的反思和超越,意味着对现代的辩证否定,然而,全面风险管理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理论高度。鉴于此,本文对风险管理研究历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将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和基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

二、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

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是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至发展成形的重要阶段,时期大约为1931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间取得了许多杰出的理论成果,大大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水平。这一阶段的研究,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基本上限于可保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将保险作为风险应对的主要手段

自1930年Solomon Schbner博士首次提出风险管理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投入了风险管理研究,但总体来说,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基本限于可保风险和财务风险,风险应对的主要手段就是保险,即通过保险来承受或转嫁风险。这一阶段的研究者也大多来自金融保险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风险管理研究打上了金融保险的烙印。1952年Harry Markowitz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标志着现资组合理论的开始,为金融风险的研究拓展了一条全新的思路。1964年WiUimms&Heins出版《风险管理与保险》,全面系统地概括了风险管理与保险的整个领域;1966年Beaver发表《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一文,运用单变量进行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了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并由Myers首次提出将其用于实物投资决策而形成项目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1974年Blum提出了著名的现金流量理论,以流动性、获利性、变异性为核心的现金流量指标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2.风险管理研究的行业从金融保险企业扩展到非金融工商企业

风险管理研究首先出现于保险业,进而扩展到银行业、投资业、证券业等金融服务领域。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开始倡导并以学术会议形式对风险管理进行了专门研究。1937年美国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成立,由纽约几家大的保险公司组织定期讨论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美范围的风险研究所。20世纪30年代末,银行、投资、证券等金融行业也开始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商企业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场大火造成了5000万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另一件是由于团体人身保险福利和退休金问题,钢铁业发生了长达半年的工人罢工,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两件大事震动了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使工商企业高层

决策者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因此在美国工商企业界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风险管理科学发展的契机。

3.风险管理研究的区域从美国延伸到欧洲、亚洲、非洲乃至全球

20世纪30年代初,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出现于美国,此后的四十余年里,风险管理的研究人员基本上是美国学者。1973年,日内瓦协会的成立将风险管理思想带人了欧洲。20世纪80年代风险管理进入了亚洲和非洲。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三厘岛核事故、联合公司的毒气泄漏事故、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大大推动了风险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继美国之后,英、日、法、德等国纷纷建立全国性和地区性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学会的年会上,通过了针对危害性风险的“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财务处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国际风险管理等。1986年,欧洲11个国家共同成立了欧洲风险研究会,同年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运动,自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也与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一起,合称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

4.风险管理研究的方法以模型化的定量研究为主

1963年梅尔与赫尔奇斯出版的《企业风险管理》标志着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于系统化、专门化。随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技术大量应用于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从而使风险分析发生了质的飞跃,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Sharpe、Lintner和Mossin分别于1964、1965、1966年独立推导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68年Altman提出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1972年D.R.Cox提出Cox半参数风险模型;1980年Ohlson建立LOGISTIC模型预测企业风险问题;1984年Zwijewski运用Probit模型进行企业风险预测;1990年Odom等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企业风险预警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一种以损失为基础的新的风险管理模型(即“在险价值”,Value al Risk,简称“VaR”)被提出并逐步兴起。J.P.Morgan将其定义为“在既定头寸被冲销或重估前可能发生的市场价值最大损失的估计值”。WaR成功将风险数量化和标准化,成为风险管理领域的规范之一。

国内的风险管理研究起步较晚,风险管理传入我国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起初风险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金融、采矿、设备维护与更新、自动仪表的可靠性分析等领域,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周士富(1980)撰文介绍风险决策的方法一贝叶斯法和决策树法,初步引进了西方国家企业风险管理的办法。余廉(1989)首次提出了企业逆境管理理论,并创立了企业预警管理体系,强调对于企业战略目标来说,企业预警管理(追求风险的降低和规避)同传统的企业成功管理(追求绩效的改善)

同等重要。㈣之后国内更多的学者也致力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着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在理论界开始对企业风险管理展开研究的同时,一些国内企业也开始关注风险管理,比较典型的有华为和海尔,它们强调树立风险意识和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学者也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台湾学者宋明哲于1984年出版了专著枫险管理》,香港保险总会于1993年出版了《风险管理手册》。

总体来说,尽管基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这一阶段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各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被假定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风险都被视为个别威胁,风险管理目标设定为被动地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大多还只是局限在某些单一、局部或分离性的层面上,缺乏整体性和全局性;

第二、风险管理主要在会计、内部审计等职能部门或独立性较强的产品事业部完成,企业一般不设立专职的高层风险管理职位,风险管理存在间歇式、非连续的特点,几乎完全依赖于职能部门或事业部负责人的意愿;

第三、风险管理与企业的战略不匹配,没有纳入企业战略执行的层面,不能融入企业整体经营管理体系之中。

三、基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巴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长期资本基金倒闭等个体事件,到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部分国家金融动荡等系统性事件,都昭示着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成的,建立良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在这样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下,基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应运而生。

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保险、套期保值、投资融资、薪酬设计甚至税收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它代表着新的管理思想,意味着对原有的诸多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进行整合创新,协调多种风险视角、调解多方利益,将风险组合的影响映射到企业价值之中。

与保险和财务层面的风险管理相比较,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具有如下的特征:

1.风险管理理念:从单一、局部或分离性层面到企业整体层面

Peter.L.Bernstein在《与上帝作对:风险的非凡经历》(1996)指出:“风险管理有助于我们在非常广阔的领域里进行决策,从分配财富到保护公共健康,从战争到家庭计划安排,从支付保费到系安全带,从种植玉米到玉米片的市场营销。”Peter.L.Bernstein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风险管理的新理念:风险管理应该同等地应用于对投资和保障、期望获利和希望避免损失的管理方面。

1992年,Kent.D.Miler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Intergrated Risk Managemeng)概念,其后的十余年中,众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对风险管理理论进行阐释并形成了以整合风险管理、整体风险管理、综合风险管理为代表的多个学派。尽管这些学派在研究角度及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即:强调风险与管理的结合,力图改变单一、局部或分离性层面的风险研究局面,并尝试从企业整体层面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shimpi,2001)和《综合风险管理》(Doherty,2003)这两部著作被学术界公认为迄今为止最经典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著作。

Shimpi在其2001年出版的著作《整合性公司风险管理》中对个别的风险管理与创新整合型风险管理做了比较,其中包括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与保险、个别风险与整合风险、个别市场与整合的市场,并对整合前后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Doherty在其2003年出版的著作《综合风险管理》中论述了各种创新型避险工具的运作与风险分析,强调风险管理不应该局限在可保风险暴露单位上,而应该关注会影响公司价值的所有风险。

2.风险管理研究模式:从模型化到框架标准化

2004年9月,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在报告方面的要求和企业主动风险控制的要求,出台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ERM),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各种活动之中,并将战略目标引入风险管理。ERM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融合了整合风险管理、整体风险管理、综合风险管理的思想,宽泛地定义了风险管理,确立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行业和部门的风险管理标准。ERM一经,立即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目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最具权威性的文献。

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借鉴发达国家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我国的第一个权威的风险管理框架,标志着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于中央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除COS0的ERM框架和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外,目前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风险管理框架还有华盛顿州投资董事会(WSIB)的风险管理框架、斯坦福大学研究院提出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CERM)以及中天恒提出的3c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等。吴选作(2006),张芳(2008),王伟(2009)等建议借鉴平衡计分卡体系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些研究者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和平衡计分卡之间有很多共同因素,比如关注战略、全局视角、全员参与、注重相互之间的关系、要求连贯性等。二者融合而成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风险管理框架,能够进一步拓宽风险管理视角,使管理层兼顾风险管理和业绩考核,但总体上尚欠完善。

3.风险管理实施:从意愿到职责、从间歇到连续

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从战略的高度主张风险管理应成为上至董事会、下至一线员工的每一位职员的责任,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为设有职责明确的首席风险官(CRO)来负责风险管理的执行,许多公司还在董事会和高管层下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全球第一个CRO诞生于1993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美国只有20%的大型企业设有CRO职位,到2004年,美国已有40%的大型企业设有CRO职位。目前,80%以上的世界性金融机构已设立了CRO。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设立首席风险官,之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设立了首席风险官。2008年4月1日,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要求期货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对公司风险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在整体层面的风险管35T,通过设立高层专职风险管理职位和建立具体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的风险管理得以常规化,风险管理从意愿走向职责、从间歇走向连续。

国内对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对COSO《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的引入。同时,国内众多学者对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也作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总结。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在COSO的ERM和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基础上,对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唐振达等(2006)对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党星(2007)探讨了利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实施风险管理的途径;万里霜(2009)和冀冬鸽,周秀明(2010)分别讨论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问题等。

四、评述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风险管理研究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由某些单一、局部或分离性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发展到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选择、投融资决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涵盖了企业运作的各个层面。风险管理的目标由被动地防范或转嫁风险变革为增加企业价值。风险管理活动不仅包括转移、消除、减少、控制,还要把开发风险、利用风险、经营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以促进管理者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第二,风险管理的研究主体由个体学者发展为政府或经济组织。世界各国(地区)或组织在风险管理方面已相继建立起相对成熟的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于1995年出台全球第一部风险管理国家标准至今,先后已有加拿大、日本、欧盟、美国、中国香港、中国等国家(地区)或组织颁布了各自的风险管理标准,许多国家的审计重点也由会计审计逐渐转移到风险管理审计。

第三,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其实施绩效的研究将成为风险管理研究的主流趋势。1995年英国经济情报社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的调查报告第一次对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2004年普华永道会计公司对国际上1400多个大中型公司的调查显示,已经建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为38%,部分建成的为35%,正在计划实施的为16%,正在研究或尚无建设计划的为10%。2005年财务总监国际联合会资助的一项课题研究了大通曼哈顿银行、杜邦公司、微软公司、联合谷物种植公司、加利福尼亚联合石油公司等五家企业的风险管理,探讨了风险管理组织的建立、风险一体化的流程等。2006年以“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到企业实践中去”为主题的国际风险管理会议表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加拿大谘议局(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详细介绍了企业如何从能源企业的ERM实践中学习经验,并且基于对加拿大企业的调查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如何在ERM的框架内进行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Jerry A.Miccolis,Kevin Hively,美国德勤会计公司(DeMtte)(2005)、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研讨会(FERM)(2006)、社会科学网(2006)分别对企业实施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尝试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指导;2008年中天恒推出3c风险管理实务标准和操作指南,充分考虑了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构建中国企业自己的风险管理标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极大地提升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2009年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32家中央企业实施了风险管理并主动向国务院国资委报送了风险管理报告。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其实施绩效的研究将成为风险管理研究的主流趋势。

尽管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在理论和实务上均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对风险本质的辩证性、对称性和均衡性研究不够透彻。大部分研究者均聚焦于风险的不利结果或损失。把风险看作是纯粹负面的东西,这确实有利于专注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仅仅关注损失或伤害就有可能忽视与风险相对的机会问题。

第二,对风险成因缺乏机理性的研究。众多学者对风险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但并未透过这些表面因素就其深层次的机理进行研究。

第三,由于研究者切入的视角不同,风险管理研究结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于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也刚刚起步,许多研究所涉及的还仅仅是概念性框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解释。

第4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从国外理论界的发展状况来看,整合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不少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Kent D. Miller是较早提出整合风险管理概念的学者,早在1992年,Miller就针对公司的国际业务领域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思想。Doherty对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特别是保险证券化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为风险的整合提供了较好的知识基础。Meulbroek则明确提出,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选择三种方式:第一,改变公司经营模式;第二,调整公司资本结构;第三,运用某些金融工具(包括保险合同)。在Meulbroek看来,按照一个统一的管理战略框架或者说是价值模型对以上三种方式进行整合,就构成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整合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优势

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使企业股本代表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正是整合风险管理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约束下,企业具有减少风险的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一定应当减少它面临的风险,因为有可能减少风险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整合风险管理的根本优势在于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具体说来,整合风险管理的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显著降低公司面临的总体风险,减少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通过实施整合风险管理,企业将可以对自身面临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充分利用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负相关性,使得企业的总体风险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出现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第二,可以大幅度节约风险管理成本。从理论上讲,如果将企业由于对风险的无知或者有意识的风险自留而产生的“拟保险成本”考虑在内,那么,整合风险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总体风险程度,而且能够大幅度节约风险管理成本。特别是企业在实施整合风险管理中一般都要利用多重保险计划,它所承保的是由多种不同类型风险组成的风险组合,保险免赔额则根据各单个风险的免赔额的总和而确定。显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为过度而不必要的保险活动支付费用。

第三,可以通过为企业减少税收负担而增加企业价值。具有累进性质的税负结构使得企业有动机去平滑各年度的收益水平,以便尽可能地合理避税,而有效的风险管理则能够帮助企业平滑各年度的收益。整合风险管理还可以通过增强企业的举债能力而减少税收负担。

二、建立整合风险管理系统的步骤

按照整合风险管理战略的要求,建立整合风险管理系统的步骤如下:

1.风险识别与可能性预测。要全面分析公司所处的环境和内外部特点,列出公司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因素,即列出风险清单。

2.评估各种风险如何影响公司的价值:风险成本。在实施整合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估计出每一种风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而且还必须了解每一种风险是如何作用于整个公司的风险组合,以及减少每一种风险所需要的成本。由于风险管理产生的效益(以及成本)在每个企业之间有所不同,风险管理策略必须量体裁衣,适应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

3.分析风险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对已经列明的风险以何种方式进行管理,特别是要从转变经营方式、调整资本结构、使用各种金融工具等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分析清楚不同风险管理方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第5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概念

集团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由若干个企业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联合体。集团公司是具有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以产权为纽带影响或控制集团公司其他成员企业,建立了多级法人治理体制。集团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对子公司的经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集团公司风险管理既具有一般企业财务风险的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多级法人治理体制决定了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来源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集团层面、子公司层面、业务层面均可形成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损失最少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回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方式,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采用不同的对策处理减少风险损失,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财务风险管理。

二、我国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重要的外部原因。集体公司结构复杂,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任何一个环节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都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对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及复杂性认识不足。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经营链条长及企业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带来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财务风险的复杂性。许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及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在集团公司由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导致集团公司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和管控各子公司的真实经营管理信息,使得决策存在着一定的的盲目性,导致在筹资、投资、资金运用等财务决策中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4.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控不力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主要情况有:多级产权主体的担保和过度负债形成的债务风险;资金管理不力或使用混乱形成的资金风险;关连交易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单位利益分配权责不明的风险;子公司内部利益强化的风险。造成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务监督与控制体系。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集团一般呈现出母公司职能双重化、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决策多层次、投资领域多元化、关联交易普遍化等财务特征。因此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应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有关问题,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监控和整个企业集团的价值最大化。

1.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集团公司对所属公司进行分类指导、重点监控、定期报告,构建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预警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采用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过程,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启动、早处理。

2.规范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应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建立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督导制度;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同时集团公司应成立财务风险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财务风险工作小组由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牵头,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子企业代表共同参加。

3.建立相对集中的集权的财务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围绕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将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和现金调度支配权集中于母公司,赋予子公司一定的自主经营权,保障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并强化总部对重大风险的控制力。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风险监督管理职能

第6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

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⑤⑥⑦⑨⒀高峰.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24—26.

第7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工作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推动之下不断加快,但这对商业银行的创新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创新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其中主要包括风险管控理念以及风险管理方式。传统风险管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创新。现阶段业务创新方面还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所以这也是导致风险管控手段相对落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功能重构与风险审视

1.1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路径选择

互联网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互联网的多种冲击,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两点并进行仔细分析。1)传统业务网络化。该策略主要将银行信息化基础与前提,并将业务流程再造作为主要依据促使信息业务以及银行业务实现有机融合,这对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功能的重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融入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精神对业务创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开发、平等、协作以及分享是互联网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服务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趋向于网络化以及平台化。商业银行会涉及到多种衍生功能与业务,错综复杂是其显著特征,现阶段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管理中没有将其视为工作重心。在对金融业务路径进行选择时注意将结合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其发展模式与功能。

1.2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银行金融功能重构

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银行金融功能可通过全资产经营战略进行直观体现,特定的客群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与整个经济服务体系的转变,存款资产的多元化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这对竞争优势的培养与构建能力的转变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帮助商业银行以更好的面貌面对金融行业的危机与挑战。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有机融合对金融功能的优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金融功能在实际进行重塑时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下面对其进行仔细分析。1)商业银行获取客户的渠道是共享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客户来源也存在一定的联系。2)专业性以及复杂性是银行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互联网金融趋势下的银行金融功能重构基础上其依存度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只有通过专业的能力以及专业的团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金融重塑的驾驭以及推动。3)多样化是资产以及负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资产驱动与负债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4)互联网精神主要包括共享、创新以及合作,这部分内容也作为核心要素存在于互联网精神中,互联网精神可通过银行经营管理体系进行直观体现。

2传统风险管理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商业银行不仅是一种避险产品,也是一种增值工具,主要是针对投资者提供上述两种功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可针对不同风险的金融资源发挥不同的作用。银行功能重构需要在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相对于传统的风险管理工作来说,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首先是银行客户对金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传统金融没有覆盖到的板块提出越来越越高的要求。其次是大量的创新业务出现在金融服务的板块中,其受监管程度较强,尤其是针对传统资产负债业务来说具有更强的监管力度。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属于带有明显的创新属性,从业务发展角度来说,风险管理带有相当大的滞后性。相比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具有风险可控性低、风险传染性强以及风险的外部因素作用显著等特点。传统风险管理手段难以较好地应对内在资金、技术等风险,以及不断严格的外部监管风险,已不能被简单复制运用。

3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互联网金融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功能重塑,既形成了新的经营风险,又给传统风险的管理带来了新变化和挑战。基于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路径趋势,“大数据+平台经济”业务逻辑将会颠覆传统商业银行原有风险管理的模型方法和体系,并会对原有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互联网金融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其监管体系、发展路径和最终形态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其风险管理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诸多特点。这需要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共同努力,形成符合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风险特征的新型风险管理框架。对此,在更广的审视框架下建立了三层级体系模型内在机制,从动态、过程视角入手,研究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以期为传统银行融合互联网金融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

3.1构建全方位、松紧有度的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其不仅依赖于市场驱动,更需要监管政策助力,推动其规范、健康发展。尤其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初期,诸多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始暴露,从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和平台创新,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完善有关财税政策等方面加以鼓励和引导。对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端和支付业务上进行创新,以及提升在P2P、网络借贷等领域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树立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风险管理理念。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传统风险管理理念的最大区别在于,要将互联网金融思维和理念贯彻到风险管理中,这样才能充分识辨互联网金融风险并有效加以管理。新常态下,面对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不仅不能简单地畏惧风险、回避风险,更要站在经营角度勇于直面风险的挑战,把握好收益和损失的有效平衡,实现银行各项业务的健康高效发展。互联网具备明显的平台效应,其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和自我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机会。

参考文献

[1]逄明亮.我国P2P网络货款平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第8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旅游景区; 财务资金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5-0049-04

一、引言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强调内部经营管理,通过有效的会计信息加工,帮助企业实现预期经济效益。旅游业有其特定属性,如何利用管理会计手段实现旅游收益的最大化,需要从旅游业自身属性去发掘。旅游景区收入的季节性差异给旅游景区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和管理等带来了风险。这种风险一定程度上源于旅游行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当然也与旅游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欠缺有关,如旅游项目推广程度不足、企业战略决策及架构设置的失误等。如何强化管理会计在旅游景区的应用,有效降低、转移乃至规避经营过程中财务资金风险,是促进旅游景区发展的一项难题。

关于财务资金的风险分析,我国学者已经有过不少研究。有不少观点认为,企业科学决策必须考虑企业资金的财务风险状况,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资金的运作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旅游行业的季节差异,也有学者认为,旅游景区收入差异的客观存在,是旅游企业资金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对于季节差异下旅游景区财务资金的风险分析,国内文献中还没有见到成熟的研究成果。

旅游景区产品特点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周期性强,受非客观因素影响严重,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呈不规律性。同时,对城市周边的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较高,旅游景区财务自主定价权利较弱,投资运营成本较大,人力成本占支出比重较高。

旅游景区财务资金风险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管理会计经营方面,存在旅游企业内控管理不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SOP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景区财务资金管理的难度。第二,人员管理上,会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在筹集资金、调配资金等资金池管理上经验缺乏而导致财务操作风险。第三,货币资金管理上,资金需求量预测不准确、资金的存放管理松散,在途资金、库现资金量大都会出现相应的资金管理风险等。

二、旅游景区季节性差异收入预测

合理预测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是战略决策的依据,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依据。本文通过某旅游景区(CQ景区)2011―2013年的门票收入情况(全文图表中的原始数据均取自CQ景区2011―2013年的财务统计),预测季节性差异影响下2014年一季度收入状况,并展开财务运营风险分析。

(一)方法的运用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对旅游景区由于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节、日期导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短期震荡波动趋势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加法模型,忽略随机性影响,从季节性差异入手。

(二)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常态化运营的旅游景区――CQ景区为研究对象,将CQ景区界定为财务资金风险较大的旅游景区。

(三)加法模型的步骤

步骤一:移动平均。按一年四个季度,采用4个期间进行移动平均,第一次平均值对应4个数据的中点,即第一个平均点为二、三季度中间,第二个平均点为三、四季度中间。然后进行第二次平均,将平均值对应在一个期间值上,即第一个平均点为三季度。后面的数据方法相同,然后通过第二次平均值与对应时间基础数值的差距求出特定区间的季节性差异。表1数据的两次平均值、季节性差异见表2。

步骤二:计算平均差异。将季节性差异值按照对应的时间排列到四个季度,通过相同季度的差异值汇总平均,计算出平均差异值,详见表3。

步骤三:数据调整。将平均值差异的合计数调整为0。通过表4汇总统计散客的平均差异为-139.6875,进行进一步调整,将减少的-139.6875平均分配到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增加34.921875;同理,团队的平均差异为12.6875,进一步调整到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减少3.1719;合计门票收入的平均差异为-127,平均调整到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增加31.75。

步骤四:收入预测。首先计算所求期间的收入趋势值,然后增加对应期间的季节性差异,最后求出预测值。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计算,用V表示所求预测值,St表示对应季节性差异,R表示所求趋势值,Ro表示所求趋势增加值,Rt表示给定期间年趋势值,Rto表示给定期间上一年趋势值,T表示期间个数。

可得到V=(Rt+T×Ro)+St模型,其中Ro=(Rt-Rto)/T。通过模型计算出:

平均每季度散客趋势值增加值=(1 320.625-

892.375)/4=107.0625

平均每季度团体趋势值增加值=(295.875-315.25)

/4=-4.84375

平均每季度合计趋势值增加值=(1 616.5-

1 207.625)/4=102.21875

最后得出CQ景区2014年一季度的散客、团体门票预测收入见表5。另据CQ景区收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的实际收入散客1 188.37万元,团体143.4万元,预测值与实际值大体一致。

三、旅游景区收入变动趋势分析

进行实际和趋势值的散点图分析,可以观察到CQ景区散客、团体门票的增长特点。通过图1数据值的变动趋势可见:CQ景区收入受季节性影响的变化非常明显,峰值高点在每年的二、三季度,四季度回落,一季度为最低点,整个数值折线上升。充分印证了三点规律:第一,旅游景区收入受季节性波动显著的特点;第二,整个旅游景区的收入在逐年递增,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三,旅游景区的收入结构有一定趋势的变化,散客游的收入逐年递增,团队游的收入逐年下降,同时伴随季节差异变化。

团体票的结算通常由旅行社和景区直接通过签单的形式进行定期核对结算,对应的景区财务会形成应收的往来款项,散客游的结算则由众多零散的货币资金结算。如何及时、安全、完整地汇总资金到专用账户,如何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支配使用,既符合收入季节性差异管理,又增加零散资金的使用效率等都是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需要景区结合实际防范风险。

四、旅游景区财务资金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预算,确保资金统筹管理

预算制管理模式,在旅游景区整个资金全局性安排上,增强了资金投入计划性,改善部分内控体系不健全企业的无预算管理或预算粗放管理状态。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内归集一定时期内财务支出的类别,分运营支出、项目支出,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规定,项目支出按照用途划分“轻、重、缓、急”排序,按照进度安排支出,确保费用形成中预决算的合理误差。旅游景区预算统筹可以按照收入预测趋势,将旺季大量的散客资金归集,统筹考虑有限资金的利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

(二)增强资金防范意识,避免资金流失

财务资金需做到日清月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查,确保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旅游景区日常管理资金零散,门点管理数量大,旺季的收入膨胀,资金的及时、安全、完整入库需要不断加强管理,确保保存资金和在途资金的安全,资金流通畅通。此外,旅游景区的未售卖票据也是资金的一种表现形式,随时可以变现,应当视同为资金管理,这部分资金数量类别庞大,需要加强出入库管理,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管理,定期盘点。

(三)盘活资金,合理开发项目

旅游景区现金流充沛,业务特点上现金往来频繁,资金回收期短,建立资金池管理能增强资金使用效率。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制定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动态更新,及时收存收缴在途资金,合理控制流通库现,制定月度资金使用计划,通过相关规定程序审批,逐月拨付资金,做好结存沉淀资金管理,整合利用在企业战略项目投资上,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管理会计视角分析评价了旅游业财务资金风险问题,旅游景区门票收入的预测值和实际发生额趋势大体吻合,体现了季节性差异带来的波动,有助于防范财务资金风险,针对预防措施应加强企业预算、规范资金用途等,融入多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熊焰韧,苏文兵.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现状与展望――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调查[J].会计研究,2008(11):84-90.

[2]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J].会计之友,2011(20):8-12.

[3] 高玉莲.企业财务资金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8):112-113.

第9篇:风险管理趋势范文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资本配置;典型相关

一、引言

构建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一模式强调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协调统一。作为银行资本管理的重要部分,银行资本配置的各个环节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的影响。关于利益相关者对银行资本配置影响的研究是制定银行资本管理战略、政策的基础。

在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推行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银行资本管理体系的同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那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是否影响或者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工作?本文依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利用典型相关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对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绩效进行实证检验。

二、研究假设

本节将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有关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对资本配置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考虑到商业银行资本承担着缓冲业务风险和创造价值的两大职能,本文提出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应实现两个主要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效缓冲银行风险。

(一)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银行资本配置绩效影响的假设

根据OCED和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定义,商业银行的主要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存款人、贷款企业和监管机构,外部利益相关者重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规模和风险规模等规模变量,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绩效,具体假设如下:

假设1:随着银行存款/资本比率提高,银行股东价值呈现降低趋势,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减弱。

根据Diamond和Rajan(2000,2001)、Diemo Dietrich和Uwe Vollmer(2003)的相关研究,银行最优的资本结构是清偿力、收益和业务风险之间平衡结果。存款水平主要是由存款人的意愿所决定的。银行家根据存款水平的变化调整资本水平,以求最为接近最优水平。当存款/资本比率提高时,相对过剩的存款将导致银行风险资产相对资本过剩,势必会导致银行总体风险性的增加。反之存款/资本比率下降,银行总体风险相应降低。

假设2:随着企业贷款中不良贷款比率升高,银行股东价值呈现降低趋势,资本对风险缓释作用减弱。

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及其自身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直接影响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及银行价值。本文以不良贷款比例衡量企业的风险规模,企业不良贷款比例的增加将直接导致银行价值损失,风险增加。

假设3: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银行股东价值下降,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增强。

监管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对于问题银行的处理完全以监管者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为基准。当监管者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监管人员(私人)最优银行关闭政策比社会最优关闭政策更宽松或更不严格。而往往会导致银行从事更多的风险活动,即增加银行的业务风险,如果监管机构遵循存款人利益最大化,加强监管力度,有助于银行风险的降低。

(二)银行股东及高层管理者对银行资本配置绩效影响的假设

内部利益相关者:股东及高层管理者从整体层面上对银行资本的配置产生影响;而中层管理者及职员更多从操作层面上对银行的资本配置绩效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一些假设:

假设4:银行股东控制程度越高,银行股东价值越高,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低;银行管理者控制程度越高,银行股东价值越低,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低。

银行股权集中度是影响股东及管理者对银行控制程度的关键变量。股权集中度越高,股东对银行控制程度越高,银行战略更多体现股东的意愿;相反股权集中度越低,股东对银行控制力度越小,银行战略更多体现管理着的意愿。银行资产的风险将随着银行股东控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银行资本在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对风险的覆盖率降低。

假设5: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银行股东价值下降趋势越明显,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低。

控制股东容易利用其控制关系从银行取得贷款,甚至恶意控制银行以取得不当关联贷款,将使银行风险增加,使得银行所有者价值降低。考虑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控制银行决策,因此本文通过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检验控股股东的影响。

假设6:关联贷款余额越高,银行股东价值的下降趋势越明显,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低。

现代企业中,存在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行为,关联交易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情况。关联交易余额越高,说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情况越严重。银行业务的风险性越高,价值降低。

假设7: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银行股东价值随之降低,资本风险覆盖率随之增加。

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在银行战略中的影响增加,银行战略决策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倾向增加,因此银行股东价值随之降低,由于管理层相对股东更表现出了风险规避特征,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银行业务风险表现出了降低趋势。

假设8:银行董事会中股东关联董事比例越高,银行股东价值上升趋势越明显,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低。

假设9:银行董事会中执行董事比例越高,银行股东价值下降趋势越明显,资本对风险的缓释作用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