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第1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海南;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建议

20世纪90年代末,海南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从早期开始零星的一些以自然生态风光和农村生活体验为主的旅游产品,如海口的绿枫农庄、澄迈万嘉果园、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的渔家乐等,到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活动,这标志着海南乡村旅游开始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至2007年为止,全省已有6个市县、30余个村庄开展乡村游。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得海南乡村旅游由点到片、有片到线地逐步发展。

总体来看,海南乡村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乡村旅游的规模不大、热点不多、种类不全、层次不高、产业地位不明。还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政府引导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明确

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广,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社区的改造、旅游业发展、保护等部门和内容,这些都需要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从当前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的利益纠纷事例中看到,政府宏观管理力度不够,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为政,问题协调方面没有相互配合、相互推诿。由于政府的角色不到位,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无序状态。

2、认识不到位,盲目开发、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

表现在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本地资源的分析和调查分析不够,乡村旅游区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无法实现有效整合。许多经营者既不做市场调查,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把乡村旅游简单地与渔家乐或农家乐等同起来,简单利用现有农田、果园、养殖场等资源发展旅游,开发模式、开发思路单一化。

3、配套设施不齐全,功能单一

配套设施不齐全依然是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一大问题。虽然部分文明生态村做到了村内道路硬化,但通往交通主干道的道路却未能硬化,一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缺乏必要的标示,可进入性差;客房、餐厅等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难以让人接受,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

4、经营管理不规范,旅游服务水平低

乡村旅游的部分经营者和服务人员是本地乡村居民,从业人员自由散漫,素质相对较差,部分乡村居民从业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此外,海南教育比较滞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通话水平、服务技能不高,旅游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水平。

5、旅游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生态、文化脆弱

随着游客以及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大量进入,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在日益下降。盲目的建设,不合理的开发,游客的任意践踏和采摘等在一定程度上给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造成破坏,旅游垃圾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破坏了环境卫生。经营者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人为地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商业性加工扭曲了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二、海南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1、政府主导,多方支持

为使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给予政策和财力上的支持。同时加强多方渠道筹资,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铺的资金筹集方式,促使农村旅游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级职能政府要明确责任,相互协调,研究并制定旅游管理制度,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环境卫生、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等进行规范与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

2、规划到位,合理布局

发展乡村旅游,应做到规划先行,杜绝盲目开发,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应充分考虑到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异同,以及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差异,要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个性,保护旅游镇、村原有风貌和乡村生态文化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旅游业在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农业生产容量、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容量范围内可持续发展。

3、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应重点体现“真味”、“原味”,开发乡村旅游项目要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在规划设计中,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依据各地资源优势,挖掘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充分调动游客的感观,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要着重于充分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性。开办海南乡村旅游网站,设置自助游、自驾游服务栏目,实现游客与景点随机互动。

4、建好配套设施,改善旅游环境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对旅游村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镇改水改厕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改善旅游村内公共厕所卫生状况,完善景区指示牌等。实现配套设施现代化,开通有限电视、农村宽带网、卫生服务站等。加强原生态植被的保护,按照景观标准改造农房,保留农村景观生态化。加快交通便利化,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的方式,开通海口、三亚等城市直达乡村旅游景区点的公交路线。

5、规范接待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要出台统一的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统一标准,逐步健全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邀请相关部门和旅游院校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分层次、分岗位学习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改善乡村旅游产品品质。倡导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营造让游客舒心的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加强对各地乡村旅游理念的宣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一些类似于导游人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当地人,适当推广学习一些简单普通话、外语,提高接待档次,吸引国外游客。

第2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已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国家希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能推动农村经济扩大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版图之中,所以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

一、研究背景

(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关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提出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示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乡村旅游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乡村旅游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大力推进乡村城镇化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已成为国家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它所形成的人群聚集、消费聚集、服务聚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助推中国乡村的城镇化建设。

(三)《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正式颁布,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将旅游休闲提高到国家层面,这将极大推动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型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各项旅游经济指标表明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乡村旅游在欧洲、日本、美国和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良好,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从本地的旅游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出发,选取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国外乡村旅游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分可为政府与市场作用、旅游项目与产品、开发经营模式三大类型的

研究。

1.基于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研究

在政府与市场作用方面,戴斌(2006)等从成长协调机制来划分国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混合成长型三种发展模式,他认为来自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政府推动模式和混合推动模式)或者是非官方组织的行业自律和自我保护作用(市场推动模式),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黄海辉(2011)从推动机制来划分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总结出以下三种模式:市场推动型,实行该模式一般是具有完全市场机制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政府推动型,例如台湾地区和葡萄牙等;政府 市场互动型,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力量彼此互动、互相配合,例如法国等。

2.基于旅游项目与产品的研究

张宁(2009)等人则通过分析旅游产品结构、旅游活动形式方面的成功经验,选取并分析了日本饭山市乡村游、阿根廷庄园游、欧洲古堡游、法国酒庄游、美国遗产廊道五个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也有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乡村旅游的具体项目―乡村“农家乐”上。王霞(2013)着重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洲乡村“农家乐”的发展模式并总结出了美日欧三个地区发展模式的特别之处,美国乡村“农家乐”发展模式主要有:农场观光型、农产品购物型、农场度假型;日本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儿童体验型、自我发展型、康体疗养型;欧洲发展模式可分为传统观光型、乡村科技型、休闲度假型。

3.基于开发经营模式的研究

陈友华(2013)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比较,归纳总结出日本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六种典型开发模式,即“菅平方式”、“麻绩方式”、“浪和村方式”、“黑姬方式”、“第三部门”开发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乡村大国,乡村永远是中国大地上的主导景观。许多学者通过对国内不同旅游资源、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进行调研,总结出各地的典型发展模式,以期为中国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文献资料,总结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旅游资源与区域、旅游开发与经营、旅游项目与产品等三大领域的研究成果。

1.基于乡村旅游的区域与资源的研究

马勇(2007)等对成都市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表明当地的乡村旅游产业都结合当地的区域旅游资源特色,最后他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梳理出了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即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发展模式、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庭院式休闲度假景区依托模式、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镇模式。

李东河(2012)以黄山市乡村旅游这个非大城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为例,总结出了“黄山模式”,即以黄山市以当地较成熟的景区发展水平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实施市场外部化与核心带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黄山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同时也为类似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成国积(2013)等以重庆酉阳县为例,在分析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基础上,提出了七种适应酉阳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包括复合依托模式、团簇状空间模式、多元一体主题模式、特色型资源组合模式、综合型产品模式、多层次服务设施模式、生态型景区模式等。

2.基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的研究

郑群民(2004)等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但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模式是最佳选择,他总结出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五种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

李德明(2005)等首先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持续互动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发展驱动模式,以乡村旅游业为龙头的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农旅结合模式、以股份合作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模式(ER-S-E-M持续调控

模式)。

罗明义(2006)通过研究云南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与旅游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实际经验,总结出适合云南省乡村旅游的四种发展模式:景区带动型模式、乡村组织型模式、公司+农户型模式、综合开发型模式。

郑文俊(2013)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西南民族区域,他选择了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4种适宜柳州市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不同资源条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工业企业参与型”、“大型旅游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村名参与型”、“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型”。

张树民和钟林生(2012)等在论述了旅游系统理论、乡村旅游系统及其驱动因素理论,并选取了北京昌平康陵村、山西皇城村、安徽黟县西递村、林芝扎西岗村等典型案例,总结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类型与特点,即需求拉动型模式、供给推动型模式、中介影响型模式、支持作用型模式以及混合驱动型模式。

陈友华(2013)首先从旅游项目开发主体、运作方式和收益分配上分析了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区别,最后他总结出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开发模式:“碧风峡模式”、“凤凰模式”、“富春江模式”、“北京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栾川模式”。

3.基于乡村旅游的项目与产品的研究

王云才(2006)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完成第一次积累,当前应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替代传统乡村旅游产品,他提出了7种旅游新形态和新模式:主题公园与农庄发展、传承地方性遗产之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基地化之乡村俱乐部、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

体验。

刘春(2012)等人以通过研究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当地的实际开发经验总结出了五种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红色乡村旅游型。

张满林(2013)等人对辽宁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的模式和类型进行研究,总结出嵌入式融合、互动融合、重组融合三种融合模式,最终形成康体养生型、乡村民俗体验型、体育观赏型、探险(刺激)型等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

三、结语与展望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与社会环境差异性大、各地的旅游资旅游与经济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孕育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本人通过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当前相关理论研究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展,研究的深度正在不断加强,研究的框架正趋于

成熟。

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伴随着国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广大群众出游需求日益提升。但是目前乡村旅游的开发环境有所欠缺,乡村地区的投资环境、经营环境还有待改善,各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和特殊性,探寻出一种最适合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善于学习乡村旅游发展较好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总得来说,我们也要认识到只有以政府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当地村民和社区利益的乡村旅游开发才是持续有效的科学发展

第3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一、乡村旅游(Agritourism)概念述评――对乡村旅游定义的再认识

乡村旅游是既悠久又新鲜的事物,当前,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的标准定义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NKI显示,国内第一次论及乡村旅游这一事物的是1990年凌申的《论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文;第一次提出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是1992年杨旭的《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一文。之后,马波(1994)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杜江(1999)指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刘德谦(2006)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乡村旅游的渊源后,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王志东(2013)进一步指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农林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民俗民艺传承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消费人群,以领略乡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现代旅游方式。

综上,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重点集中于概念等基础理论、开发与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

时至今日,笔者结合以上“大家”的研究和当前的形势,将乡村旅游界定为:以乡村(城郊)地区良好的原真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适当开发和包装,以体验田园闲谈生活、农业生产劳作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为产品供应形式,主要面向城镇旅游消费者的一种旅游活动。一句话,乡村旅游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基于乡村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载体构建起来的原真性乡土氛围。其“硬核”就是依托乡村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目前较为成熟的形式有: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体验、民俗村、古村落游等。

二、乡村旅游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逐步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多元的生产方式,有效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繁荣稳定;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旅游供给侧结构调整,有助于在我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制的大国实现和谐发展,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有效的桥梁作用;不断引发人们关于生态平衡、生命哲学的思考与实践,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寿光县域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一)寿光名片

寿光是全国百强县(市),闻名全国的蔬菜生产、流通基地,同时也是农圣故里,文宗之乡,海盐之都。经过创建,寿光市还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的荣誉。这些都为成功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寿光市现有的乡村旅游开展情况

寿光市依托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和现代高科技农业形成了品牌化的蔬菜旅游之路;依托现代化城镇建设打造出了新农村旅游之路;规划建设了寿北双王城生态旅游区,高端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基本以农户个体为主,已运作较为常态的旅游形式有三元朱新农村(4A级旅游景区)、以佛教为代表的乡村宗教民俗游、弥河文化乡村旅游、果园采摘游、羊口镇滨海渔家乡村游、特色蔬菜强镇旅游、土法酿酒文化旅游、林海农业体验和观光游、现代科技农业体验游等。统计发现,寿光市乡村旅游远未形成气候,也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季节性特征鲜明,游客主要以少量当地城市居民为主。

四、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识别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技术进行问题攻关。第一步,梳理有关的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获得研究参照;第二步,设计县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并有针对性地发放和回收,主要分为三类人群:利用大型节事活动(蔬菜科技博览会)对外来游客发放问卷;对当地居民(旅游消费者)发放问卷;对乡村旅游的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者发放。调查问卷的设计使用李克特五级量化表进行,分值从“1”到“5”表示对于问题的认可程度依次递增。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220份,有效问卷198份,回收率为85%,有效问卷率为76%。最后一步是将回收的这些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M行资料汇总整理后提供给研究人员和专家,使用德尔菲技术进行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识别和决策。经过进一步研究,列出了制约寿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10个因素。

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进而分析在一个距离一线城市较远的县级市发展乡村旅游,在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开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发展思路不清,定位不准

乡村旅游各方利益主体并没有达成高度一致的意见,更没有将这一良好的经济载体与全域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藕合起来,导致资源整合优势得不到发挥,产品缺乏特色,难以形成品牌。

(二)产品庸俗化,缺少品牌价值体系的支撑,缺乏竞争力

寿光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普遍缺乏高端上档次的品牌产品,产品市场定位不够鲜明,没有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发出创新性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因为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够,产品不够系统,始终在庸俗化的中低端层次徘徊。寿光有农圣(贾思勰)、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著名的“三圣”文化,但没有深度利用和开发,发展后劲不足。

(三)市场开发滞后,宣传营销工作成为发展障碍

调查显示,寿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开展力度不够,营销宣传财政投入不足,没有制定和维护中长期的规划,保护并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基本局限于满足现有区域内的发展,导致寿光市乡村旅游产品无法走出去,发展得更远。大部分的客源来自于县域内,中远程的消费市场份额很少,更谈不上拓展,具体情况可见图1。

(四)乡村旅游经营与服务欠规范,管理水平较低

寿光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行业规范,特别是对于一些未形成规模的产品形式来说,普遍没有标准化的工作要求。主要表现为:经营机制缺乏监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对客服务质量低,语言交流、服务标准、硬件设施功能不够完善;旅游纠纷的处理机制不完善,与周边区域以及乡村旅游的发达的北京、台湾等地区相差甚远,基本处于一种自发式经营的状态,离合作社式的、行业协会式的集约化发展道路还很远。

(以上数据根据寿光市旅游门户网站数据整理)

(五)乡村旅游发展投入不足

目前的乡村旅游主要靠经营者自己的经济投入,观望着虽有发展意向,但因财政资金的匮乏止步不前;政府层面的投入不够重视,没有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创造条件,特别是缺少宏观的规划和指导,很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项目无法按时上马,损害了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利益。

五、寿光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创新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目前,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发展内涵不够、发展档次偏低、特色竞争力差等问题,县域乡村旅游的地开展一定要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积极主动地寻求特色,结合当地的原生态乡村文化,适当开发与包装,具体所来就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市场竞争优势,规避短板,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来传承并发展当地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势资源蔬菜,从新农村建设、渔家资源开发、蔬菜高科技等模块进行一次华丽转身,继而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与国家战略相结合,在这条路上实现长远发展。通过发展度假休闲农场、农庄、庄园、民宿等多种形式打造真正的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经过调研,寿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围绕弥河、湿地、滨海、蔬菜、民俗五种资源制定现代田园度假休闲+齐鲁淳厚民俗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二)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种高端的旅游和度假消费模式。要学习欧洲、台湾等地区的先进经验,从政府层面重视起来,积极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能量,以创建精品工程为目标,以发展“三圣”文化为平台,进行广泛论证,探索出助推寿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可以蔬菜科技博览会和三元朱新农村建设项目为龙头,打造系统化的品牌产品服务,发展寿光境内的传统草编、泥塑花盆、制盐、苹果树种植等一大批适合乡村旅游开展的项目,建设韭菜之乡、胡萝卜之乡、丝瓜之乡、苹果之乡、甜瓜之乡、渔盐之乡、湿地之乡等一批特色强镇,注册产品商标,以点带面,逐步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实现全域旅游视野下的品牌发展模式。

(三)紧密依托蔬菜文化和蔬菜资源开拓中远程市场,做好市场营销

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寿光市的蔬菜资源已经闻名全国。但“蔬菜”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还处于磨合阶段,应采取采摘体验向现代农场模式的转变。同时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每年拿出不低于乡村旅游总收入20%的费用用于宣传和市场开发,将寿光市包装成为区域内乃至全国的休闲度假农场庄园。进行市场分析,做好市场营销规划,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中远程市场,利用已经成功举办多届的菜博会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利用寿光市的城市名片拓展国内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周边区域市场的高端消费人群。

(四)规范管理,打造宜居宜游的软环境

健全管理组织和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管理、农村改厨改厕工程、景观打造、产品生a、旅游上层设施配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导游服务优质化等必要的乡村旅游条件方面,解决可进入性差、卫生不达标、设备功能不健全、接待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实现寿光现代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修旧如旧、复原维护等多种方式实现寿光乡村地区独有的旅游事物,并结合乡村旅游这一现代化的传承方式实现两者的有机耦合,这样不仅能够搞好乡村旅游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还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五)广泛吸引社会资本运作,壮大发展的资金后盾

第4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基层政府;行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皋兰县什川镇以著名的古梨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这里的乡村旅游地是嫁接于开放社区中,当地居民与旅游地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是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开发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由于更加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是解决“三农”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属于我国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导模式。如何保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基层政府的行政作为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自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连续两年组织了名为“陇原物华”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对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进行了乡村旅游发展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小分队由专业指导老师高亚芳副教授带队,对旅游经营者、投资者、旅游管理部门和各类游客等进行了全方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调查过程中,发放调查问卷累计355份,问卷回收及有效率近91%。

1对什川镇政府行为的调研研究

什川镇政府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节会型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什川旅游,带动什川经济发展。他们的一系列行政作为对旅游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下列三大举措具有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生死攸关的决定意义。

1.1“梨花会”――政府主导的节会型旅游发展模式

1.1.1举办“梨花会”,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自2003年以来,再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由县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兰州什川之春”旅游节连续七年取得圆满成功。2003至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年均接待游客数量达到约4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也不断增长,年均总收入达到870万元,客源市场逐步由以兰州、白银为主向周边县区扩展。旅游规模接待点由2003年的6、7家最高增长到2006年的39家,农家乐接待点近百个。2005、06年什川镇经营户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875、855万元。可以看出,在当地基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什川镇乡村旅游项目在不断丰富,总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总体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1.1.2该模式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梨花会”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调查表明:该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缺乏特色、乡村氛围商业化与环境污染等。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户、经营者和基层管理部门利益不同,政府的行为往往得不到理解,一些管制措施还得到经营者的排斥,甚至抵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渐显露。

1.2修建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规划行为

2005年,什川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开始组织专业人员规划什川镇上车村民俗文化街,政府部门旨在通过修建民俗文化街完善什川镇当地旅游的多样性,协调性,民俗文化街的修建队什川镇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表现在:①有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②有利于当地政府部门针对旅游发展招商引资,建设旅游型小城镇。③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多样性,形成规模化产业链。政府部门这一举措对改变农民农业单一化增收模式有积极促进作用,其目的最终是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经济,最终促进农民增收。④丰富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上半年,上车村民俗文化街开始按照规划修建,当地村民和经营者对该项目的理解度如何呢?

从表1中不难看出,大部分人还是支持民俗文化街的修建,有28%的人表现出不满和抱怨。调查表明,表示出不理解的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修建区附近,抱怨的原因主要是要整改自家房屋,或施工影响自己生活和正常经营。这其中,政府部门对着眼于大局,促进当地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宣传工作不足也是主要原因。支持的理由主要有两个:①增加旅游项目,可以招揽更多的游客,更好地带动经营者的增加经济收入。②文化街的修建不会很深程度的影响其生活状况,反而美化了生活环境。

基于农户与经营者关注自身的和眼前的经济利益的基本心态和行为,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当地人民发展旅游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和组织领导工作。

1.3征收乡村旅游景区停车费--政府的利益的再分配行为

什川镇几年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基层政府为此投入巨大。最初的投入纯属“政绩资本”的注入,是扶持性和诱发性投资,政府并未索取经济回报。但随着投入的增加,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农户和经营者收入逐年增长,旅游业的经济回报开始凸显。同时,随着兰州周边乡村旅游多元发展的竞争格局出现,什川镇政府面临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的再投入压力也不断增大,旅游业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中的再分配问题浮出水面。2007年新的旅游旺季到来之时,什川镇政府通过统一的收费站,利用收取停车费的办法(20座以上每辆20元、10座以下每辆5元),来切得乡村旅游经济的一块蛋糕。

1.3.1有利方面:合理利用征收费用,用于景区各方面建设。①基础设施的建设。据调查,什川镇每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超过一百万。同时,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解决;②什川周边的道路维护。经过对当地游客的调查,游客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周边地区到目的地的道路问题,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政府发展旅游的长远之举。③保护古梨树。“华夏第一古梨园”的乡村生态资源特色是什川发展旅游的资源依托。什川镇树龄超过三百年以上的古梨树达到近10 000棵,古梨树的保护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治理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基本保障。如果什川乡村旅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代价一定是惨痛的。但随着什川旅游发展,游客数量在不断增长,(如表三),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掠夺使用问题也越来越多。征收停车费费的行为一方面限制了游客的数量,缓解了环境承载的压力,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另一方面,增加了古梨树保护的费用,这也是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长远之计。

1.3.2存在的问题:旅游经营主体和游客的认同度低(见表2),造成了游客锐减,引起了经营户的强烈反对。

调查表明:①非旅游经营农户多为对这一政府举措报无所谓态度,说明政府这一举措并没有深层次的影响到他们眼前的生活状况。②旅游经营者对政府这一行为坚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政府部门征收停车费影响了客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数量,另外,大部分经营者认为他们要赚的钱,被政府部门“赚”去了。

对于征收停车费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政府和当地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共享,互动共赢,是当地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也是什川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基本作为

以上调查资料显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管制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扶持和管制,如何兼顾乡村旅游各主体的利益,政府的作为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可持续性。所以,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高度,明确自身在旅游发展活动中的行政作为,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裁判员和服务员。

2.1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价值的再认识,切实加强组织引导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要明确自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紧紧围绕如何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引导,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

2.2对当地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

制定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规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政府主管旅游部门必须聘请资质部门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完善乡村旅游要素配置,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2.3打造乡村旅游吸引力

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吸引。因此打造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吸引物是政府主导和引导的重点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其次要注重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用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等乡村生态旅游吸引物来满足游客审美、休闲的需求。第三,应该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满足精神享受的需求。将地方的风情、习俗、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组合在一起,满足游客感受、参与和体验的要求,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2.4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工作

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并加强评审检查工作。要加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的能力培训工作,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的培训和培养,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2.5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由于乡村旅游刚刚兴起,知名度还不够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主导的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政府应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种影视制作等传播途径,营造“口碑效应”,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6创新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手段

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乡村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创新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管理措施。通过加强自然村、农居、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加强卫生和保洁的各项工作,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要进行恢复和治理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要积极借鉴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该研究系高亚芳主持的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创新工程《基于新农村建设的甘肃乡村旅游开发创新研究》和阮金鹏主持的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资助金目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模式开发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

[2]林峰,旅游运营方略[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3.

第5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浪潮。 “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

二、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农田的减少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农民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对于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实现就业。(2)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所在地,农民在参与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业的附加值提高,进而农民收入提高。 (3)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旅游市场想要扩大,必须要对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尤为重视,这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方面的投入,进而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缩小。

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1)经营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体现为经营水平低,目前中国乡村旅游项目大多处在一个仅限于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许多当地的居民则成了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2)缺乏发展策略,呈现一窝蜂态势。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强、产品使用率低的性质,需要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论证。地方政府和经营者往往缺乏对乡村旅游内涵、性质以及发展方向的理解,重复性建设和盲目招商引资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大量出现。因此,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应当在资金投入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进行专业性规划。(3)乡土文化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是片面的强调自然资源,在中国的发展中忽视了对本土文化、当地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发起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提供食宿和餐饮水平上,对于那些很强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

第6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山区乡村旅游资源;形象遮蔽;形象叠加;邯郸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0日

引言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是杨振之教授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风景区),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风景区),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风景区)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形象叠加”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定位,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各旅游地具有各自的形象影响力,进而使这一区域产生一种叠加的合力,产生整合型的影响力。

邯郸山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邯郸市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研究区旅游资源的形象遮蔽现状出发,研究该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希望促进邯郸市西部山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一)旅游区的界定。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邯郸的山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分布于山区乡村内,已开发了像京娘湖风景区、古武当山风景区、娲皇宫风景区、一二九师司令部这样的优秀旅游地,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资质优良的同类旅游地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被遮蔽而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所以本文选取武安市和涉县的山区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

(二)武安山区乡村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武安西部山区地貌构造特殊,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种类丰富。武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其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

武安西部山区的自然风光秀丽,该区的主要自然景点有京娘湖、朝阳沟、长寿村、七步沟、武华山等,这些都是东太行旅游、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极好去处,置身其中让人忘掉城市的喧嚣和生活的压力,不禁为当地的美景所倾倒。

2、人文资源。武安市周围山区人文资源历史悠久。现有古文化点409处,其中列入文保单位的156处(包括国保2处,省保35处,邯郸市保110处,武安市保9处),磁山文化遗址距今7500余年,是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历史遗存。其中,宋代的舍利塔、赵国黄背岩古长城、北魏定晋岩禅果寺等历史遗存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科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定晋岩禅果寺,该寺在东太行山武安市西北35公里处,战国时期晋赵两国分界线定晋岩,岩石高大,气势磅礴,在岩下的半山腰上,有一古寺,名禅果寺,已有1400多年历史,属省级文保单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堪称双绝。

(三)涉县山区乡村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涉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漳河、清漳河以及浊漳河,气候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560毫米。涉县地势较武安市低,没有高峻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但是其独特优美自然风光依然迷人。涉县的山不高但是很多,重重叠叠连绵不绝,依靠这样的地势涉县也开发了很多独具特点的自然旅游景观。涉县西南方向的五指山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九峰山、韩王山、黄花山、青泉寺、青塔湖度假村、九龙峰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已经开发或尚在开发的风景优美的自然资源。

2、人文景观。涉县市的人文景观大多开发较早,级别较高,最著名的当属娲皇宫风景区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涉县娲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也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娲皇宫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建筑群,更是承载着上万年的女娲文化,堪称旅游资源的精品。

一二九师司令部位于涉县境内赤岸村,司令部依山傍水而建,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是涉县旅游不可多得的历史景点。现在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红色旅游发展红火的今天,一二九司令部的开发不仅是丰富了涉县的旅游资源,更是为宣传红色思想做出了贡献。

二、研究区形象遮蔽现状研究

(一)遮蔽现状。研究区内的形象遮蔽现状主要体现在级别较高的景区对级别较低的景区的遮蔽,研究区内共有6个部级四星级旅游地,这些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对级别较低的风景区存在明显的遮蔽。同时,高级别的风景区之间也存在着形象遮蔽现象,例如京娘湖风景区几乎遮蔽了武安山区的所有旅游资源,也包括长寿村风景区和朝阳沟风景区。而娲皇宫风景区的辐射范围也涉及到了一二九师司令部。由上可见,研究区内旅游资源之间的形象遮蔽状况非常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邯郸市山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形象遮蔽的原因分析

1、旅游资源品质高低造成形象遮蔽。在同一区域内,级别、品质较高的旅游地对其他旅游地形成形象遮蔽,根据资源条件是否相似又分为两种类型:

(1)在同一区域内或同一条旅游路线上存在两个资源类型非常相似并且资源类型大体一样的旅游A地和B地,其中A地在资源级别、品质上高于B地所以形成形象遮蔽。游客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的因素往往会放弃去B地。

京娘湖景区是位于武安市的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在该景区西南有一个天慈峰林风景度假区,景区内树木葱郁、层峦叠嶂。夏季炎热之时,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但因该景区级别较低,开发较晚,与京娘湖的旅游资源类型雷同,所以游客更愿意去知名度较大,级别高的京娘湖景区而不愿意去级别低,开发晚的天慈峰林风景度假区。

(2)在同一区域内,两个或多个资源类型不同的旅游地相比较,形象鲜明、级别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景区会对其他景区进行遮蔽。

根据对涉县各景点游客量接待的研究,游客在选择旅游地是会首先选择形象鲜明、级别较高的一二九司令部和娲皇宫以及五指山,诸如九峰山森林公园、涉县城隍庙、九龙槐景点都会成为游客的过境地,不会成为旅游者的目的地。原因就在于,一二九师司令部、娲皇宫和五指山对涉县境内其他旅游景点存在着形象遮蔽的现象。

2、旅游地形象相同造成形象遮蔽。两个或多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雷同,在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时选择了相似的形象,这种情况下,最先树立起形象的旅游地会遮蔽其他形象相似的旅游地。

京娘湖景区和仙灵湖景区,二者旅游资源特色相似,完全可以用同一个形象,但是京娘湖开发较早至今已是部级水利风景区,而仙灵湖风景区知名度依然不高。

涉县境内的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都主打“红色旅游”的形象牌,分别以抗美援朝战争和抗日战争为背景发展红色旅游,用红色思想教育游客。但很明显一二九师司令部的游客数和旅游收益大大超过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这依然是旅游地形象树立的时间影响了旅游地的发展,从而造成形象遮蔽的现象。

3、市场竞争力不同造成形象遮蔽。在同一区域或者同一旅游线上,旅游地之间资源特色相近,同时品牌影响力相差也不大,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力强的景区就会对其他景区形成遮蔽。

七步沟风景区与朝阳沟风景区相邻,都以山水景观奇特秀美而出名。但由于朝阳沟在市场运作方面优于七步沟,所以七步沟在于朝阳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朝阳沟升级为国家AAAA级景区之后这种劣势更为明显。很多游客在选择出游地点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七步沟而选择朝阳沟,由此可见,由于良好的市场运作使朝阳沟知名度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七步沟景区明显处于朝阳沟的形象遮蔽之中。

三、邯郸市山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一)准确定位自身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的定位是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基础,它的支撑要素有: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旅游者的感知和认知、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旅游市场定位、区位条件。除了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之外旅游地形象的确定也要注意两点:一是旅游地形象要定位广阔,综合考虑旅游区的优势资源,将旅游区进行资源整合并展现在旅游地形象之中;二是旅游地形象的定位要充分考虑旅游地空间竞争,考虑旅游形象的遮蔽效应,追求定位的特色化差异化能避免旅游地形象遮蔽,整合旅游资源环线的资源将走向旅游地形象叠加。

(二)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

1、提高研究区内的交通通达度,完善旅游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提高研究区内的交通通达度,完善旅游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研究区内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强力推进邯郸市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武安山区应以202省道为主干道,加快主干道沿线乡镇的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努力建立顺畅便捷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涉县山区是青兰高速的必经之地,有利于将涉县山区的旅游点与省外各地连接起来。同时,该地要以309、22国道和213.202省道为骨架,加强公路村村通的建设,制定旅游交通线路规划,实施旅游畅捷工程。

2、完善旅游区所依托的乡镇建设,提高旅游区的接待水平和服务设施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进行乡镇的规划,乡镇规划与建设对突显武安和涉县山区的建筑风格以及风土民情等文化特征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加快旅游区所依托的乡镇的建设,在体现景点文化特色的同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宾馆饭店、医疗卫生、娱乐、购物、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区的小乡镇建设,把景区的游览观光活动与市区的食、住、游、购、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游客尽兴而归。

3、实现通讯畅通,不断完善娱乐和购物设施,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通讯设施,在各旅游景区普遍开设各类邮电、通讯服务项目,逐步形成内外通畅、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的旅游通讯网络。另外,要加快建设旅游地的娱乐、购物等设施,使游客在饱览美景的同时感受旅游地的文化并能融入其中,这也满足了游客对山区特色文化和产品的需求。

(三)形象叠加策略。形象叠加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并将这些形象各异的旅游地综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使旅游地的形象吸引力得到提高。

1、形象叠加原则

(1)强化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形象。研究区内的形象遮蔽主要是因为旅游地形象的相近或旅游资源的相似造成的,所以强化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是解决“形象遮蔽”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

(2)增强旅游区之间的“形象叠加”,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突出其不同的形象。

(3)注视旅游产品的组合。充分了解研究区内的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其特点及旅游地的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组合。

(4)对同一区域内旅游形象相似的景点,竞争力较弱的应重新进行形象定位。

2、形象叠加方案。基于研究区内形象遮蔽的现状以及前文提到的形象遮蔽的原则,研究区内的形象叠加方案主要通过制定研究区内的特色旅游路线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条路线:

(1)生态旅游路线。利用研究区内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原生态资源,紧随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研究区内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如:由京娘湖、七步沟、朝阳沟的风景奇观组成的欣赏旅游路线;五指山地区的天然氧吧旅游路线。

(2)科考旅游路线。研究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京娘湖风景区、古武当山都是国家地质公园,近年又建成了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八个景区,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可以开展科考旅游。

(3)红色旅游路线。利用一二九师司令部、将军岭、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等景点开展红色旅游,弘扬党的精神。

(4)女娲文化游路线。娲皇宫及其周边的景点组成娲皇宫风景区,主要开展女娲文化游,在欣赏风景区内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并了解女娲文化。

(四)强化媒体宣传。本文介绍的媒体宣传主要体现在旅游广告方面。根据武安和涉县山区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旅游企业的规模,在研究区内的旅游地制作旅游广告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该研究区内的旅游广告目标应以告知型为主,因为在该区内的大多数旅游产品还属于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应该着重向旅游者介绍旅游新产品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2、综合考虑各因素,在该研究区内一些级别较高、开发较早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旅游地应选择杂志、电视等传播范围广、表现力强的广告媒体。而对于一些开发较晚,广告经费有限的旅游地应选择广播、报纸等费用较低,但传播范围比较广的广告媒体。

四、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邯郸山区旅游资源中存在的形象遮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形象叠加理论努力实现研究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带来的经济效应,同时也对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将定性和定量进行了结合,在定量分析中由于基础数据和分析软件的原因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继续研究尽量避免。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

第7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与对策

一.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关系到能否科学、准确地来评价乡村旅游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它是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基础,但是目前对于该概念的界定方面,国内外的学者尚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1]。西班牙学者Gilbert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2]。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旅游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定义方式,但是,基本上都认为乡村性(Rurality)使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差异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显著标志,是也乡村旅游的核心[3]。

二.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借助于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自然风光,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的一种旅游模式。通常,农家乐的成本较低,消费不高,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放松心情的需要,因此受到了很多城市居民的喜欢。

农家乐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旅游、加快农业市场的进程、调整产业结构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农家乐也成为了农村居民了解信息的新窗口,是城乡互动的新桥梁,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措施。农家乐这种旅游形式以消费合理,价格实惠作为主要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前来参与。

(二)民俗风情模式

即以乡村的民俗文化为特色,利用当地民族宗教、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歌舞、民族特色节日,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如东北地区满族村寨,满族先民于四千年前聚居在今长白山地区,在公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从此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洲族,简称满族。满族传统民居多为三合和四合院,代表服饰为旗袍,常见的礼仪有“请安”“打千”。在例如朝鲜族,朝鲜族在吉林省最大的聚居区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喜欢体育运动,有踢足球、摔跤、压跳板、荡秋千等,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族村寨,以其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农业观光园模式

农业观光园是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从而建立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农业示范园。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蔬菜和花木,在整体的园区设计方面遵循现代园林的规划原则,有些还设置了娱乐项目。目前,城镇居民所面对的环境日益收到污染,于是,他们开始向往“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安静的生活。每逢周末或者是假期,城市居民就会前往这些观光园来领略大自然和田园生活。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说,国家传统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约有70%在乡村而且国民旅游消费正从观光为主,转向观光度假与专项旅游的新局面。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2011年国家继续加大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组织编写了《乡村旅游服务指南》《乡村旅游发展经典案例》。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倾向明显,没有突出“乡村性”

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的主要吸引力,城市与乡村的环境差异是导致城市居民参加乡村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对于这一点上没有深刻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乡村旅游在建设上普遍存在“城市化”倾向,不合时宜、不协调的现代建筑破坏了乡村特有的自然环境。

(二)旅游经营不规范,接待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多为农户自身经营,管理上有很多不规范的表现。国家和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在旅游项目开办审批不规范,没有一定的审核标准,盲目发展。价格不合理,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经营者随意定价,有的价格过高,甚至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宰客现象,这给游客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差;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中,其多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些人多位当地的村民,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民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而且开发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也没有意识对从业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导致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不高。

(三)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单一雷同

在开发乡村旅游时,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对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论证就匆忙的开发,只注重规模,不讲究质量,有些地区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对当地的破坏。一些地区为了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并且缺乏市场调研,仅凭着一股热情,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地各级政府要明确责任,制定相关的法律或条例,健全法律管理体制。可以借鉴星级酒店的的评定方法,从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综合管理、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农家乐”进行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对不符合标准的经营户予以停止营业。同时,要整体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接待水平,为旅游者提供愉快、安全的旅游环境,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在良好农村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必须注重对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破坏。各区域要大力提倡和开展生态旅游,尽量使用当地绿色产品,对于园区内的垃圾要进行分类收集,并统一管理,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可以给与一定的处罚。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城市化倾向明显,没有突出“乡村性”

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特色,明确产品的定位。随着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只有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因素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游客,激发游客的需求动机。深度挖掘当地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并以此树立品牌效应,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地理科学进展 29(12),2010

[2] GilbertD.Rural tourism and marketing:Synthesis and new ways of working[J].Toursim Management,10(1),1989

[3]陈楠,李陇堂:银川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以“农家乐”旅游为例 宁夏工程技术 11(1)

[4] 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地理研究 26(3)2007

[5] James McCarthy:Rural geography: globalizing the countrysid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1)2008

[6] Mary Cawley,Desmond A.Gillmor: Integrated rural touism:Consepts and Practic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35,No.2,2008

[7] Bill Bramwell,Angela Sharman:Collabrotion in local tourism policymaking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No.2,1999

[8] 张环宙,许欣: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人文地理 4(96)2007

[9] Beaton S.Rural Tourism in Australia :Has the Gaze Altered Tracking Rural Imangs through Film and tourism Promo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6(3),2004

第8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第9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渝东南;乡村旅游;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43-02

渝东南地区是指以黔江为核心的民族地区,包括括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所辖区域。地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又有红色文化、巴渝古老的黔中文化、盐丹文化、土司文化等众多的历史人文遗产。渝东南地区手持重庆众多“旅游名片”;如:酉阳桃花源、石柱黄水森林公园、秀山洪安边城、彭水阿依河等较多景区景点。

渝东南地区一直以来较远离川渝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心,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重庆市其他地区。欲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迈进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为此,如何通过开辟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以促进该地区全面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 重庆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

据中国国家旅游信息中心报告材料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3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功能不断扩展,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我国正在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转变。

重庆市旅游局预计到2012年年底,力争全市年接待旅游过夜游客达6250万人次,年均增长25%;旅游总收入达1550亿元,年均增长30%;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19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0亿美元;就业总量达195万人。到2015年年底,力争全市年接待旅游过夜游客达1.08亿人次,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25 %;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6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进入西部各省(区、市)前3位、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前10位;旅游产业就业总量(直接与间接就业)达250万人。但同时《重庆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指出: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滞后。主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向乡村旅游延伸不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欠账大。

通过对上述情况的综合分析,重庆市市政府在《重庆市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突出主城区都市旅游以及精品景区打造,推进区域旅游纵深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拓展和相对均衡,把“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山水都市旅游区”,把“两翼”分别打造成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构建“一区两带”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

2 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交通通达不高。随着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正式通车,大大改善了渝东南地区交通不畅的原貌,但是渝东南地区景区景点主要分布在远离地区中心的偏远山区,组团分布密度不高,渝东南地处山区交通网络覆盖尚不全面,这使交通业成为制约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大瓶颈。

(2)资金流量短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景区景点大部分位于偏远山村或革命老区,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都是部级贫困县,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老、少、边、穷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很难有多余专项资金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

(3)项目开发单调。一般以纯自然旅游观光和“农家乐”餐饮服务为主要类型,其他的体验型、度假型少。表现为特色不明显,文化内容相当缺乏,开发不够成熟,设施配套不够齐全。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4)管理较为滞后。渝东南地区农家乐基本上是当地农民自主、自发的经营行为,缺乏一个统一性的管理销售机构,导致该产业在地区经济链条上很难做大做强。

(5)系统人才缺乏。渝东南地区属于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受当地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客观条件影响,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旅游业管理性人才,且由于自身的社会经济欠发达因素,很难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

(6)宣传力度不足。目的地认知程度不高渝东南乡村旅游缺乏统一的目的地形象与促销口号,且各自为阵、力度不足。渝东南民族地区在宣传方面力度弱、主题不鲜明,乡村旅游的营销意识与手段都有待加强。

3 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渝东南地区来说,一是有利于提供出众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但由于各种原因,渝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渝东南地区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促进该地区向非农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4 区内乡村旅游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