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农村改革创新精选(九篇)

农村改革创新

第1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对农村教育这几十年的发展与现状,我一直感触颇深。

过去,学校坐落在农村,教师也生活在农村,每天早晨全村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它时刻激励着每一个农村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与农民朝夕相处,教师是农村精神与文明的引领者,人人都尊重、敬畏这些“先生”们。现在,学校主要集中在城镇,教师与农民便不能像以前那样朝夕相处。学校文化已经抛离了村庄文化,乡村教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彼此生疏、不理解的现象影响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提升了,但精神生活却陷入了恐慌。过去传统的“拳棒之下出孝子”的教子之方慢慢被“娇惯宠爱”取代;过去“勤劳俭朴”的祖辈精神被“我过去苦过,不能再让下一代苦”的心理和行动取代;现代文明的产物,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因为农村家长不能正确引导而严重侵害着还没有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孩子们;家长们大多仍抱着“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树大自然直”等陈旧的观念来影响孩子;成年人日益远离传统文明的观念和形象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孩子面前,等等,导致目前农村孩子越来越难管,学校和老师感到无奈、疑惑。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时期,学校引领乡村文明与发展的时代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目前教育生态环境里,的确存在一些不断挑战教师体力和精力的现象:社会对教师随心所欲的攻击,日复一日乏味的教学,个人发展前途渺茫的无奈,待遇无法与劳动付出相一致的苦恼,课程改革与教材变更带来的知识短缺压力,学校无效的管理机制与各级强迫的考查指标,违背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原则的活动,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的尴尬,“应试教育”追求分数与速度形成的功利性竞争,全身心投入工作疏于尽孝的负疚感等,这些现象污染了学校的文化生态,减弱了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兴趣。过去那种身怀“舞文弄墨、吟诗作画”素养,具备“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品质的老师少了。教师越来越与社会、学校、学生格格不入,教师职业成了一种孤独的职业,一种封闭的职业。

但我认为,农村学校不应该是“落后”的代名词。当下,教育均衡问题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不否认现代技术和先进文化对教育的影响,面对农村的孩子,我们必须想办法努力化解这种差异。例如,在信息共享的环境里,理念与文化完全可以相互借鉴渗透。再比如,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让孩子学钢琴,条件差的学校可以学口风琴,普天下的孩子们都可以学习音乐知识,享受艺术的熏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不存在差异,所谓差异,是我们的思想存在差异,行动存在差异。农村教育工作者不要一味地苦喊差异,唯一需要的是面对现实、采取行动。

教育需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农村校长和教师的职责与素养,是需要用一生去坚守和追求的目标。只有拥有了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拥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才能辨析教育问题、发现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理想。农村学校也要在创新中积淀传统,将教师思想中流淌出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新旧传统融合的桥梁。这样才可以使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极的道德观念和独特的道德规范。

第2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近年来,我县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但仍存在金融网点覆盖率不高、担保抵押贷款制度不完善、影响贷款投放、贷款难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大额贷款、长期贷款和经济困难家庭,特别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仍得不到充分满足,亟待通过加快金融创新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突破口,创新农村金融机制和服务产品,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是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对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事业自身改革、创新、发展,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两年来,我县在县信用联社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融资的有效探索,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市场运作、条件宽松、政府服务、防范风险”的原则,通过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机具、办公场所、仓储库、水域滩涂使用权、农作物预期收益权的开发利用,逐步完善农村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押担保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加强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根据国家政策统一部署,在金融监管机构指导下,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农业担保公司,探索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做优县内金融机构。

(二)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各乡镇、各部门及金融机构以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为着力点,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作为农村金融创新的重点工作,认真抓好落实。县信用联社要在进行两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运作,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我县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三)拓宽抵押范围,创新其他担保方式。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开拓新的服务渠道,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探索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水域滩涂使用权、农村财产(住房、农机具、办公场所、仓储库、运输工具)、承包土地预期收益权纳入贷款抵押范围;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龙头企业担保作为新型贷款担保方式。力争2015年出台新的管理办法,让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自主选择抵押贷款方式。

(四)健全金融工作网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乡镇设立营业网点,布设ATM机、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机具,简化工作程序和手续,强化银行对农户存取款、转账、汇款、结算、余额查询等基础性金融业务服务功能,实现金融服务不出乡镇。健全规范信息、信用管理系统,收集、登记、汇总农户的资产、土地、收入、债务、诚信等全面详尽的信息资料,努力满足农户有效贷款需求。

(五)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积极搭建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在县级层面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层面建立服务站,在村级层面建立服务室,为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财产抵押、贷款融资、农业保险、土地经营权流转做好服务,保障经营权有序流转和不良债权变现。同时,重点做好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市场评估和仲裁工作,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给予资金支持。

(六)加快农业保险创新。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将涉农保险投保情况作为银行授信要素,鼓励借款人对贷款抵押物进行投保,不断提升农业保险的渗透度。积极发展农民小额信用贷款保证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鼓励引导申请贷款的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农业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农民互助合作保险、粮食目标价格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民人身意外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再保险机制,有效化解农业巨灾风险。

四、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县顺利开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发展工作,成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负责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发展总体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种抵押贷款操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和检查各阶段涉农抵押贷款和有关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2.各乡镇职责:在村委会的配合下,做好贷款户筛选推荐工作,并加强对贷款农户的监督管理,确保安全使用货款资金。

3.农村土地(财产)经营管理部门职责:林业、国土、水产、畜牧、农机、乡建、县乡经管站等单位作为经营权抵押登记部门和监管部门,负责做好各种抵押物的确权、评估、登记、变更、注销等日常工作,负责出具《抵押登记证》或《他项权利证》,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体系。

4.各金融机构职责:以本《意见》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各相关抵押物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相关内控制度,积极了解涉农抵押贷款对象资金需求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落实信贷政策,提供快捷便民惠民的金融服务。

5.法院职责:负责依法受理抵押贷款的诉讼案件。

第3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今后指导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省委委员、省委农办主任张宁负责起草了这个《决定》。如何深入理解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及意义?如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此,我们专访了张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深远

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翻开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画卷,特别是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为何再次将农村改革摆上首要位置?其深远意义是什么?

张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都把农村改革和发展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作出的重大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农村改革,30年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拉开序幕的。正是农村改革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四川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30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大变革,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以农民收入为例,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47元,是1978年的28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改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仍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比较突出,二元经济的特征比较明显,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这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第一大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爬坡上坎、攻坚破难,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新贡献。正是因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特殊重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就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刚刚结束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也重点在推进农村改革方面作出了部署安排,通过了《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这是指导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统筹城乡发展是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主题

记者:请您从总体上谈谈如何理解和把握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张宁: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讲得很清楚,包括“三个把”、六大目标和五大原则。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结合四川实际,特别是根据省委提出的全省“两个加快”总体要求,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指导思想中,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了《决定》的主题,其目的在于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方略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各项工作中,以此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进而带动农村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促进农村和谐,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新的局面。我认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主题,既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农村发展体制、破解“三农”难题的治本之策,也是通过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一二三产业互动和城乡经济相融、改变我省农村发展水平不足、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妙方良策,更是以“三化”联动推进、加速全省“两个加快”进程的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可以说是继30年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以来农村又一重大改革,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决定》的主题、核心精神,对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在明确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2012年实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其主要标志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和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包括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增收六个上台阶。这六个上台阶,都是经济方面的,突出了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目标,强化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目标,我理解:主要是先夯实经济基础,因为我省农村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正是经济发展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上台阶,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将为农村社会发展上台阶创造条件。进一步看,都有明确的指标,有的还有定性描述,如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上台阶中提出“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初步建成畜牧经济强省”。

对每一项具体指标,在《决定》形成过程中,都经过了反复认真的测算。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8%以上,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就既分析了前几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水平和在全国排位的变化情况,又考虑到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全国各省(市、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各种可能。应当说,这一目标既令人振奋,但也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2007年我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0多元,去年在全国排第21位,要“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就必须要在近几年内赶超排位在前、发展水平较高的兄弟省市。而要在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下赶超上去,必须知难而进,真出力、真爬坡、真破难,采取扎实的措施,大干苦干。

以新理念新举措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创新

记者:今年是我省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请您谈谈我省加快农村改革有哪些重大举措?

张宁: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一整套的保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着眼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向,着力在统筹城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和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这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

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第4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4-0108-0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是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三农”中的农业是经济问题,农村、农民是政治问题,它们是经济、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的谋划中,农业现代化为“四化”之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念。为了夯实基础,稳定社会,党的几代中央领导人励精图治,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一、改革开放,闯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

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驶出了改革开放的航船,至今已30多年了。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开了6次代表大会,作了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吹响了向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改革开放使我国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发轫于农业改革,首先是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也是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动摇和瓦解了体制的基础,加之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了政社分开和撤社建乡,便宣告了体制的彻底解体,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农户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强化了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的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农业生产的内部动力大大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和种植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增长,为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民情,顺应民心,凸显中国特色。

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社会保障的屏障,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心理特强。改革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使农民的这种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又符合我国农业的具体特点。我国农业经营地域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民居住分散,在农业生产中适合采用家庭经营。家庭经营弹性很大,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实践表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迅速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的心理状态,推动了中国农村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制度依托和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土地和劳动力,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和劳动,发展多种经营的农副业生产。但是,这时的农民还只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其主要产品还受到原有统购、派购体制的限制,还不能自由自主地进入市场。当时除了粮棉油实行统购外,还有130余种农副产品实行派购和专营,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副土特产品,农业产品的交易均由公营商业实行高度垄断,加上资金、土地、劳动力流动又受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公社组织制度以及城市分隔的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很难流通,更难进入市场。有鉴于此,在1983年、1984年、1985年连续发了中央1号文件,从放活农村工商业,疏通流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取消统购统销等,使农民不仅是土地的经营主体,而且也是商品经营主体,解决了农村工商业微观经营主体问题,农民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其意义非常巨大。将农业引入市场,农民成为市场的主人,成为多渠道吸纳投资的主体,促进了农业的技术改造,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乡镇企业是农村改革的一大成果,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第一次突破”,那么,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便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突破”。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社会产品供给,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邓小平说,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大特点,“路子走对了”,是“最大的收获”。他对外宾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1〕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2〕。他还说:农村改革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发展乡镇工业,乡镇工业兴起和发展了,才能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否则农村人口都要往大城市跑,这是我们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看来,这个路子走对了。总之,中国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乡镇企业,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改革开放,寻求增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不竭动力的新路子

在农村改革过程中,人们的认识有曲折和反复,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却使少数人对改革产生了动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收粮价格的变动和乡镇企业的整顿,加之气候条件不利,出现了农业成本上升,农民比较收益下降的情况。有人就说,改革已经到头,包产到户潜力枯竭,应该另谋新路,寻找新的动力。有的人找不到农业发展动力,感到茫然。后来又有人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得靠土地私有化,或者靠彻底市场化,由私商作主,完全放开价格。他们忘记了中国农业的特殊矛盾,不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特殊道路。邓小平提出的“两个依靠”和“两个飞跃”的思想,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找到了新的路子。他先后多次说过:“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3〕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90年3月,邓小平还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4〕根据邓小平“两个依靠”和“两个飞跃”的思想,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经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第一,靠政策稳定,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曾针对农村问题说过,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邓小平也认为,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切都好办了。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一直蕴藏有包产到户的愿望和积极性,尽管多次遭到打击,几起几落,但一直没有泯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便出现了势不可挡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实行正确的政策和好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推出了一整套深得农民拥护的政策和制度。包括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有分有统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的制度与政策;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建立农民自治组织,实行政治民主的制度与政策,等等。这些制度与政策的确立,破除了旧体制束缚,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改变了农村社会面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第二,靠科学技术,最终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邓小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对此有过一系列的论述。邓小平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5〕随后,他又讲:“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6〕邓小平还具体地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7〕可见,邓小平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高瞻远瞩。

农村改革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深感到,将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技术改革的方针。1983年,中共中央在1号文件中就强调: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此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农业科技改革的长远规划,改革农业科研体制,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强乡镇企业同各种合作组织、专业户、技术示范户以及能工巧匠的结合,鼓励和推动城市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向农村提供各种技术成果、信息和技术服务,围绕农村林、牧、副、渔的商品生产开展各类研究,建立各类商品基地,等等,大大推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靠农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实现农村牧副渔协调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农业是一个综合产业,不只是种植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在种植业中也不只是粮食生产,还包括有棉、麻、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因此,农业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就必须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发展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并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了微观体制基础。邓小平在1980年5月就指出:“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8〕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地把发展集体经济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在多种经营上作文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把发展集体经济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结合起来,创办新兴农业产业,拓宽集体经济发展领域;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结合起来,通过服务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大办农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行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实现适当规模的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 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广大农民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又一创造,是实现农村发展第二个飞跃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营体制,既不同于苏联的集体农业,也不是制度的复生,既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一风吹、一刀切的结果,是农民按照依法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贸工农一体化,加工销售一条龙。它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农民与市场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实践证明,这种体制给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活力。

第四,加大外部拉力,增强内部推力,实现工农城乡共进。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初始阶段都存在着工业剥削农业尤其是剥削殖民地农业的情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积累只能靠自己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农民生活也获得了提高,但与社会其他产业和群体相比仍然是在社会的最低层面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村经济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规模太小,无法适应现代化产业的大趋势,个体生产的产品,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增长速度也渐次放缓,农民与其他群众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日益凸显,拖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成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最大“瓶颈”。目前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加快。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难题,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取得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成就。在工农城乡相互推进共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就在一次国务院的会议上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9〕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还讲,这一种工农相互支援是一个生动的过程。他指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10〕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时也指出:以农村的改革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发展支持农业,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普遍性的趋势;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势。随后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同志明确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同志关于“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不仅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而且还为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实现的可靠机制,找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宏伟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历来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认识到: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他认准了这一点,创造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并由此创建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改革从农村发轫,党中央对农村改革寄于厚望,希望再来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创举。于是对农村连续五年发了五个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问题作为连续五年中的头等大事来抓。中央一重视,群众积极性就高涨,很快就抓出了成效,不仅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奔向小康,还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把注意力转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下决心解决中国通向宏伟目标中的最大“瓶颈”问题,硬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颁发七个1号文件,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的部署,把解决“三农”问题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农村进入到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吹响了全面迈向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军号。全会根据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对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就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最引人注目的新亮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作出的决定,优化了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强化了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础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经营权制度,土地管理和流转制度等。土地是我国农民的命根子,农民保障的屏障,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在承包经营权方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过去提出的15年不变和30年不变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要持续稳定并长久不变;在土地管理方面,要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在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规定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征地制度方面,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完善征收补偿机制,防止任意用“公益性”名义低价征用集体和农民土地,损害集体和农民的利益。不难看出,完善这些土地制度,对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有序流转起着规范性的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进行,在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大大推进了一步。其他如完善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对农民来说,件件都是实事,不仅实在而且实惠。《决定》提出的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保护农田;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等,不但解决了农民长期盼望享受与城市一样待遇的愿望,使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真正落到实处,还强化了对农民人格、人权的保护。从长远来看,对消除工农、城乡差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当世界出现粮食危机,面临粮食恐慌的时候,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折射出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2〕〔3〕〔4〕〔5〕〔6〕〔7〕〔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252,17,355,275,313,23,376.

第5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面对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形势,为妥善应对挑战,有效解决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仅不能降低,还要继续提高并强化领导;工作力度不仅不能削弱,还要继续增强并形成合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投入强度不仅不能减弱,还要持续增加并发挥整体功效。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仅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对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丰富和发展。当前,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仍较普遍存在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观念和做法,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不畅,这些都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着眼于系统性安排和制度性保障,从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阻碍生产力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要通过开展示范试点,积极探索推进城乡统一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增强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要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城乡产业协调与融合,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要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双轮驱动的格局,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把小城镇建设成适度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发挥其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逐步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良性局面。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和为农服务功能。

最近,工作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示范试点,探索解决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的有效途径。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各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试点省份要敢于攻坚克难,勇于突破创新,认真设计试点方案,精心组织实施;非试点省份也要选择部分县市自主试点,为纳入全国试点范围做好准备。二是要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着眼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改革模式和实现形式,为全国面上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积累经验。三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要着力加快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要充分发挥农村综合改革的平台作用,加大资源投入和整合力度,探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合理布局的有效路径和方式,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农业土地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特别是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加投入,完善管理办法,重点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补贴力度,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动财政支农项目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要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饮水、道路、沼气、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认真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坚持农民自愿,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根据农民实际需求和财力的增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三、要着力加强农民权益保护,促进建立农民减负增收长效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要着眼于从体制机制上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基层干部转变职能,防止侵害农民权益事件的发生。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引导农民依法运用民主机制,正确行使民利,推进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为主要形式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实践,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合法利益。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涉农法律法规,规范涉农执法,清理规范涉农收费,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能力。要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要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结合方式,建立健全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第6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真正落实风险责任

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一直模糊不清,所有者无法准确定义,导致在金融服务中,往往存在无人承担风险,无人进行负责的局面,这说明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很大问题。虽然,国家在1996年启动了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恢复了合作制,但是仍未能很好的解决产权的问题。合作制虽然理顺了农村信用社的组成结构,增加相关信贷投入,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但对管理者、经营者的监督、约束不足,在服务中很难做到严格把关,贷款质量难已保证,经营责任更是无法具体落实。农村信用社虽然从资本组成上有部分比例由社员入股,但因其所占比例微小,在实际管理中基本体现不出社员对信用社的所有权关系。

(二)不能实现民主管理

农村信用社恢复合作制后,根据农村信用社章程要求,内部管理制度要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通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组成高级管理层开展日常工作,但从实际的管理运作情况来看,这样的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绝大多数信用社,没有真正进行选举,基本都是由上级单位直接任命,再由代表大会走一下选举手续而已,“三会”制度名存实亡,相应的组织结构也就很难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作用,民主管理与监督也很难已落到实处,社员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日常经营就变成了奢谈。

(三)股份收益作用没有体现

农村合作社虽然部分由农民入股组成,资金也用于入股成员。但在实际经营中,股份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农村合作社如果有赢利的时候,要进行一定的分红,社员从信用社的分红中获得了利益,这才会吸引社员积极投资入股、关心合作社的经营状况,也才能把合作制的好处体现出来,合作社的就会走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现实中,往往由于亏损较多,特别是亏损后不仅不能分红或返还利润,相反入股社员又要在经营中承担相应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信用社的股份对于农民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农民也根本不会将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中来,即便是信用社本单位的职工,也都不太会主动入股。

(四)城市化中农村信用社的定位缺失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些城市的郊区现在已变成了市区,而原来位于郊区农村的信用社,服务对象基本已经无法再定位在农民身上。如果仍按相应规定来进行服务,在实际经营中将无法有效进行。所以如何定位服务对象,是一些城市化区域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实际问题。

(五)经营范围的商业化问题

根据规定,农村信用社主要是为农民服务的,但现实中,信用社也是“爱富嫌贫”,往往在贷款中,以追求利润为目标或根据客户关系,将大部分资金货款给乡镇企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此部分贷款已占各类贷款的60%以上,其行为跟“农村商业银行”没什么两样,但对于农民的小额贷款却是不愿理睬。

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路

(一)规范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

目前农村信用社之所以存在许多问题,与没有严格执行合作制中的相关规定有很大关系。在管理中,应该首先落实合作制的相关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农村信用社采用合作制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当地农民提供就近、便捷、互助、小金额的金融服务。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经营和管理上首先要规范管理制度,围绕着为农民服务这个中心,实施民主管理。既然确定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就应该从上到下真正落实,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民主的原则不断完善。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改革

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是重点,也是成败所在。如何建立一个产权明晰、农民广泛参与、科学的产权制度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组织制度改革方面要确保农民获得对信用社的“话语权”,使农民在管理中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现阶段,比较可行并在一些地方得到实践的方式是股份制改造。主要方式是核算信用社的资产后,在社区内与农民合作入股,按资本多少配股,建成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同时尽量扩大参与人员和受益范围。在组织制度方面,严格设立“三会一层”管理体制,在实际运作中保证入社社员对信用社的民主监督与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实际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如果没有认真执行,那么即使产权再明晰,改革力度再大,也无法真正吸引农民的参与的积极性,相关改革也就无法落实。

(三)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通过法律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社员代表大会享有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最高权力。并严格按照合作制的相关规定运作。概况来讲,就是当以法律明晰了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后,需要通过具体实施手段来确保规定得已执行。

(1)制定相关法律,以法律来约束信用社的运行。

(2)经营管理人员必须系统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提高社员对相关法律法纪的认识,充分让社员意识到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性,让社员切实履行自己权利和义务,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热情。

(四)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

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郊区,随着服务对象的转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也可以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入股合作组建农村合作银行。这样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即可以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借贷,又可以丰富农村的金融机构类型,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竞争。

三、总结

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只要真正做好产权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确保相关法律法纪得到执行,让社员真正实施自己的管理权力和义务,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就一定会健康的发展,也一定会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静,孙立城.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5).

[2] 程艳.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9).

第7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以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为标志,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对新时期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金融支农政策,加强定向调控,财税、货币、监管政策相结合的正向激励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7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7年间年均增速为21.7%,为支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纯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货币、信贷政策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准备金率,2014年两次实施“定向降准”;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2个、5.5个、6个和2个百分点。继续加大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支农再贷款政策对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2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0亿元,年累放3102亿元,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要求低于其他同期同档次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财税政策方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增量,兼顾存量”的原则,不断完善涉农贷款财税奖励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大宗农产品保险,以及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惠农支付业务,支持力度逐年稳步加大。差异化监管政策方面,要求银行业法人机构单列涉农信贷计划,并对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实行弹性存贷比,优先支持开展“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人民银行等中央部门提供的2600多亿元政策支持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农信社支农能力不断增强,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3和近7成。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80%的县支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性职能,切实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邮储银行正发挥网络覆盖全国、沟通城乡的优势,不断强化县域金融服务。开发银行在促进农村和县域社会建设、积极稳妥支持农业“走出去”方面成效显著。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涌现。按照中央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多层次涉农融资担保体系;切实做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涉农企业发行股票以及各类债券的融资规模逐步扩大,银行发行专项用于“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农产品期货产品的开发扩展了农民和农业企业套保避险的渠道。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连年加大,服务水平和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正在加快研究建立。在浙江丽水、黑龙江“两大平原”、福建沙县、广西田东、安徽金寨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服务,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农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完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为缓解农村地区抵押担保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近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但一些制约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有待破解,农村金融供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持续增大“三农”投入和农村居民增收都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生产传统上靠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道路已举步维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型。所有这些,都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

下一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仍要坚持政策支持和可持续、市场化发展有机结合的基本取向,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抓手,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鼓励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可负担成本实现“三农”融资可得性的全面提升。在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上,继续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支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深化大中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深化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持“三农”的经验。

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组合运用信贷、租赁、期货、保险、担保等工具,创新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模化、多元化、长期化的金融支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提供农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支持。

在政策扶持上,加强财税、货币和监管政策协调,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完善政策支持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财政补贴标准,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对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积极作用。

在监管规范上,落实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划分和风险处置责任,强化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等金融组织的监管责任,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处置金融风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机制,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8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一、率民致富,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

“民富”是民生民享的第一要义。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积极引导和支持党建资源向经济发展集聚,强化党建与发展的互动,使党建工作首先在率民致富中实现与时俱进。

九江市策应税费改革后农民创业致富的吁求,在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农村产业化基地、培植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探索实行组织引领、同步组建,党员引带、同步推进,制度引导、同步规范“三引三同”模式,大力开展“党旗引领合作社”主题党建工作,引导党员骨干通过“三培两带”,充分发挥在服务社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18万农户致富。大力加强了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建设,采取“一会、两库、三培、四抓、五给予”的做法,组建县乡经纪人协会及其党组织,建立经纪人才库及党员专库,引导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党员争当农产品经纪人,把优秀的经纪人培养成党员,将人才培养的核心体现到产业培育的第一要义上,从信贷、税费、培训、资格认定等方面为经纪人提供扶持,全市农村经纪人现发展到1万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人才化与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上述工作契合十七大关于“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的要求,将基层党建链条与农业产业链条双向对接,增强了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带民致富的效应,成为新形势下引领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有效平台。

二、为民解忧,党的组织基础与群众基础互动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正视和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攻坚克难,困中求变,才能创造柳暗花明的工作境界,从而实现巩固党的组织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机统一。

为增强党组织为民服务功能,九江市开展县、乡、村、组(社区)四级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实行“151”模式,即在各级建立服务网点,完善一个服务体系;打造政务、办证、信息、农技推广、农资配送五大服务平台;服务网点按照受理、办理、、回复的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市、信息灵通、快捷高效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四级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5%,为群众致富、办证、配送农资等提供大量服务,使农民“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构筑了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长效通道。坚持14年统筹城乡发展,开展市县党员领导挂村、部门包村、后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实行“一县一团,一村一队”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管理制度,坚持做好帮建一个村部、发展一个产业组织、培养一批党员经济大户、每年开展一项特色文化活动“四个一”工作,*年市直部门为包村点群众提供帮扶物资1256.3万元,发挥了部门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保民有权,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

十七大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民主是民享的重要内容,是民生的纵深化发展。实现民生民享,最终需要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强化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来保障。

九江市着眼群众的政治诉求,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党务、重要村务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分别投票表决的“两重两轮”投票制,对重大党务按先党外后党内、重大村务按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民主公开决策。建立村民代表日常工作制度、村干部述职评议、村民听证质询、党务公开等配套制度,健全了民主决策与管理机制。全市有86.3%的村实行了“两重两轮”投票制,票决事项7031件。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把这种“重大不重大,党员先说话;重要不重要,群众来投票”的民主活动,称为“发扬农村基层民主的一个很好实践”。*年,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试行村委会“自荐海选”,普遍实行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的“两轮票选”,在21个村试行群众公开推荐、党员直接选举“公推直选”办法,将一大批农村经济能人、文化新人、社会贤人选拔为政治红人,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促进了党的内生活力与群众参与动力的互动,产生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效应。

四、与民同乐,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互动

第9篇:农村改革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 乡镇 财政体制

行政发展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成果以及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期,农民收人持续增加。按不变价格计算,1978-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率达15.6%0}’}到1985年以后,农民收人的增长速度急剧放慢。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公报,“七五”时期(1986-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实际增长率为4.2% ,“八五”时期为4.3%,“九五”时期为4.7% 0 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人竟出现负增长,为一1. 6 % o X27 c r9a)影响农民收人增长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农民负担过重。实际上,198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负担逐步增加。1990年代,农民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基本在高位运行,农民负担年均增长幅度一般都超过同期农民收人增长幅度。

1994年农民负担增长幅度更是高出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幅度12.6个百分点。f31 c }s}面对日益突出的农民负担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不少严厉的减负措施,但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农民负担过重,极大地妨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农业经济滑坡、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困难、城乡差别扩大等等令人担忧的现象。

某些地方,一些农民不堪重负,被迫背井离乡,甚至出现自杀等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农民负担过重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村群众中的形象,引发了农民对农村基层政府的不满情绪。农民拒绝交纳税费、抵制政府工作、集体上访等对抗性行为屡有发生。很明显,农民负担过重引起的种种问题已经危及农村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推出了以减轻农民负担为重要目的的农村税费改革举措。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从2000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由点到面,稳步推进。2003年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三取消、二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等。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进行减征、免征农业税试点,并将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4年多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果。通过农村税费改革,用税来代替向农民征收的各种收费、集资和摊派,用税法来规范农村的分配关系,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和分配行为,有利于现代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各地试点情况表明,农民负担减轻幅度一般都达到30%。明显改善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和农村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完善。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初步达到了“减负”、“规范”的目的,但是农民负担的减轻意味着乡镇政府收人的减少,农村税费制度的规范意味着对乡镇政府收取税费行为的制约。这对乡镇财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是扩大了乡镇财政缺口,加剧了乡镇财政危机。农村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已经存在较大缺口,当时可以通过税外收费、借债等途径解决。统计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乡镇财政总收人中,超过30%的收人是乡镇自筹、统筹资金。2000年,全国乡镇财政总收人为1026.65亿元,其中自筹、统筹资金达403.34亿元,占39.29%。4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等行政事业性、政府性基金、集资和屠宰税,又开始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这样,乡镇政府财政收人中,税收没有太多增加,甚至逐渐减少,而原来可以纳人乡镇财政收人的统筹费等又被取消,乡镇财政收人大大减少,乡镇财政缺口迅速扩大。为了支持农村税费改革,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增加了转移支付金额。2001-2004年中央财政对试点地区的转移支付金额分别为33亿元、245亿元、305亿元、396亿元。尽管

[1] [2] [3] [4] 

如此,乡镇财政缺口仍然很大。二是乡镇债务偿付能力大幅度下降。由于各种原因,全国绝大多数乡镇背负沉重债务。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认为,如果采用中间值推断,全国乡村债务总额不会低于亿元;如果采用高值推断,全国乡村债务总额应突破亿元。湖南桃源县o个乡镇总计负债.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近万元,最高的达万元。农村税费改革以前,乡镇化解债务的能力已经不足。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偿付债务的能力大大降低,沉重的债务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更加尖锐。农村税费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它客观上加剧了乡镇财政压力,使原本十分困难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危机降低了乡镇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少乡镇尤其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乡镇,基层政府根本无力或难以满足农村庞大的公共需求,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保健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财政危机影响了乡镇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和行政管理活动,可能引起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危机。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趋势:财政体制创新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的乡镇财政压力增大和潜在的行政管理危机,使农村税费改革进人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在目前的财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下,要么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但严重制约乡村正常运转;要么让乡村正常运转,牺牲农村税费改革,加重农民负担,让改革走回头路。I事实上,已经出现了转移、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些新动向。有些地方,乱收费由农业税费向行业税费转移,如对农民建房收“空间占用税”,巧立名目变相提高学杂费。一些地方乡镇政府“强迫提供服务”,美其名目“有偿服务”,如强令农民购买质次价高的果树苗,通过代办保险从中牟利。有些地方克扣农民应得的征地补偿费、补助金等。诸如此类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不禁令人担心农村税费改革陷入“黄宗羲定理”。

农村税费改革的困境,究其缘由,首先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本身的局限。政府财政是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的统一,农村税费改革属于财政收人方面的改革,规范的是政府、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财政收人的数量、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乡镇财政支出没有全面、系统的改革和调整。即就是在财政收人内部,税费改革也只是财政收人改革的部分内容,也没有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税制和分配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局限说明,要使农村税费改革走出困境,必须同时进行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统一城乡税制,完善基层政府收人结构。归根到底,农村税费改革的趋势必然是财政体制创新,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体制创新既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逻辑要求,也是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必要保证。

农村税费改革是财政体制创新的开端和有机组成部分。财政体制创新之所以必要,不仅仅是为了使农村税费改革走出困境,根本理由在于消除现有财政体制的弊端。现行财政体制是年分税制改革后形成的,本身是财政体制创新的成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税制基础上的财政体制显现了新的问题。中央财政收人占全国财政总收人的比重大大提高,同中央财力集中度提高相一致,省级财政相对于市级财政,市级财政相对于县级财政,县级财政相对于乡镇财政,财力集中度不断提高。财力向上集中,而事权、财政支出责任并没有发生同向变化,甚至反向下移。县乡财政收人功能、财力逐渐减弱,但财政支出功能日益增强。县乡政府在提供维持性和社会福利性公共物品方面承担着更大的作用,在提供与基层民众权利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功能方面比任何层级政府发挥着更大的作用。L这样形成县乡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之前)事权与财权、财政支出责任与财政收人功能的不对称。按理,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缩小,乃至解决不同级政府间、不同地区间财政的不对称。但是,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够完善,使地区间的财政差距、基层政府财政的不对称难以有效解决。另外,上级政府可以通过上收财力和下放事权来转嫁财政负担。乡镇财政处于国家财政体系的末端,承受转嫁的上级财政负担,无法将自己的财政负担在财政体系内部转嫁,通常的做法就是向农民伸手,解决财政困难。通过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农村基层政府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以至于农民负担过重的财政体制方面的原因了。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病远不止这些,但是已足以说明必须进行新的财政体制创新。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财政体制创新的内容至少包含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