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社会教育的优势精选(九篇)

社会教育的优势

第1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教育机构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262-01

博物馆是典型的社会教育机构,具有传统的社会教育的功能,是社会作为教育的很好的体现形式,也应该是我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习基地。博物馆是集征集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这三项基本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一切业务活动的中心是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 ,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在博物馆的三大职能中,收集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社会教育服务。如果单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和档案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 ,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 ,它就称不上是博物馆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是办好博物馆的根本要求,即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生命线。

博物馆的教育与学校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博物馆教育对观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博物馆环境,即建筑环境、参观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些非直接的说教方式来感染、熏陶、激励、启迪大学生,继而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兴趣,从而改变和影响观众的认知结构和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能力。也就是说博物馆通过各种环境因素来影响大学生行为,从而使大学生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至于接受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一座具有独特风貌和格调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游览的第一印象是馆舍建筑环境,它不仅可以打动并影响大学生的情绪感受,而且还可以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而参观环境对于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到博物馆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其陈列展品,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实物为基础,配合多样化的形式设计手段,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环境物证,达到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这些馆藏文物是先辈们创造历史的智慧结晶,记录着他们征服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历程,而且这些实物是其他机构和场所不具备的,是研究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物佐证 ,是文物独有的特殊社会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博物馆的参观环境是博物馆所具备的独有优势之一。而博物馆的人文环境,就是树立以人为本、观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它能够尊重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地给观众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可以根据他们,他们的特定要求来提供令人满意的讲解和服务,能够把大学生参观时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引起他们的参观兴趣,让大学生在博物馆当中充分感受到友爱、和谐、美好。这对他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积极意义。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和场所不同的教育形式,就是与它有着相类似作用的图书馆也不同。大家都知道图书馆和博物馆是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但博物馆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强大优势,那就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平台,其载体主要体现在陈列展览以丰富的藏品为依托,用简练、形象化的语言及直观的表现手段展示、传达历史文化信息,并充分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形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陈列环境,让大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陈列内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讲解、文字、图片、事物等方式,接受到所需信息,从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而图书馆和其他机构所提供的大部分还是书籍、读物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看的就是书本,假期时间还是再让他们看书本怎能不腻烦,根本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随着电子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广泛应用 ,博物馆的直观教育的手段和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这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自主性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保持主体地位。因己施教,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兴趣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大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也就是说完全凭学生们自己的兴趣,愿意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就研究哪些方面,因为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自然就可以给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这样便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学生在博物馆中真正成为自我引导、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自主学习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充分调动想象的空间,这对大学生接受书本上以外的新知识,启迪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奕. 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2.

第2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论文摘要: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是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的要求,是沟通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性、开放程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与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制约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当前,由于封闭式教育教学观念以及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间的交流并没有在实质上推进,交流体现为形式性、表层性,这既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竞争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要求,阻碍了社会对全方面、高素质、适应能力强、多元化思维模式与经历型的人才的培养,不能满意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应从根本上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开展,而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实践方式。

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现实意义

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促进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认知能力,能够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与社会阅历,能够培育学生多元化和开放型的思维模式。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要求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开放性。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仍处于稀缺状态,与我国的人口规模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既不能满足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因而需要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因此,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1]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客观上要求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利用模式,因而推动高校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途径有管理经验交流、师资培训、进修访学、专业研讨、专业学会交流、报告、讲学、精品课程交流、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各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互不相同,详细的交流途径体现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也不相同,从高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来看,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还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层面的全方位交流,也有利于学校层面的优势互补,能够增进·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 ...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

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才交流提供有效途径。“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也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但各地区也存在各自的优势,通过高校交流与合作,能够增强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推动高校间优势资源的发挥。”[2]一般地说,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发展较为先进,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中西部地区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适合高素质人才创业,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客观上能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多元化思维能力,拓宽参与社会的范围,扩大地区间人才就业的选择领域,能够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实现稀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全面认知社会的能力,培育多元化思维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流动性的增强,高校、地区间的人才培养经历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为适合的创业环境,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从而促进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及发展潜力,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彰显自身优势,加快培育有利于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与机会,促进就业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改善地区和管理体制等对教育资源的限制

高校间客观上存在不同的教育资源优势,从而内在地要求推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各地区、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地区和高校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通过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的发挥,促进地区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有助于探索冲破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对于增强高校自身发展,培育自身发展潜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体现出各高校的资源优势与专业特色

高校交换学习有利于突出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既有利于提高优势专业在社会的认知程度,增强优势专业对生源的选择性与吸引力,促进优势专业更好地在更大范围的发展。高校所具有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是全社会的资源,应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全社会形成优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更大范围培养优势专业学生规模,加快社会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正是在不影响本校学生学习的同时,非竞争性地推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1.5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建立高校间共享优势资源的机制、途径,促进文化的跨区域传播

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地区文化氛围,由于一些高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内在素质提高的要求。在注意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内涵素养,能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1.6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供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实践仅仅存在于一些高层次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长三角地区六所高校等,范围较小,造成一方面资源闲置,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既有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而为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提供有益的探索与示范作用。

2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条块分割形成的相对独立性与依靠性,各高校自主配置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弱。“受条块分割的影响,不同部门设置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与较强的专业设置,客观上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导致高校间自主创新机制与体制形成滞后,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3]

2.2我国高校间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规模过小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项目中,只有少数院校、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自主开展交换学习项目的动力不足,不能形成相关高校间自主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有些院校的招生录取环节中,存在相称一部分学生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与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假如能从制度层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校学习的平台,那些有志愿与爱好的学生便会通过交换学习拓展视野,拓宽学习思路,在经历中创新学习方法,相应地也能够增强所在原学校的各项建设。

2.3我国高校开放层次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也是社会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在全社会有效地配置,体现出资源的开放性与流动性。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开放层次低,交流少,教育教学资源流动性差,导致高校间的交流只局限于某些名牌院校,对于有意参与交流与合作的院校与学生提供的机会不多。

2.4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

目前海内还没有完善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来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目前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参与的高校与学生均是双赢的,既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推动了高校的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创新不足,交换学习仍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能发挥社会范围内的示范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安排的缺失造成的,另一方面在于高校间缺乏自主的创新机制。

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在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中,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符合全社会对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性、开放程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制约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3.1高校间教学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

目前,我国高校间学分制推行范围小,有些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方面也存在着差别,不能形成统一的学习成绩评定机制,限制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仍采取的是学年学期考试成绩评定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期课程开设方面也不能相互衔接,相应造成开展学校交流方面的障碍。

3.2高校间的开放程度不同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强,特殊是在一些部属院校,由于专业性较强,开放程度更低。各地区院校由于受融资体制的影响,教育资源的横向联系也不紧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3.3高校间师资与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我国高校在招生环节上仍存在精英选拔的倾向,不同层次学校招生来源存在很大差别,师资也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师资流动性差,导致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层次性,这为不同层次的院校交流设置了种种障碍。”[4]因此,在高校交流与合作中也相应形成同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高低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不仅单一,而且很少。

3.4高校间的优势专业、优势师资的社会认知程度低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殊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在整体上优势不明显,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高校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的认知程度低,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限制了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选择与推进。

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措施

4.1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应在资源配置社会化的要求下,通过高校间学生的互换培养,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增强高校资源的流动性,形成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增强改革意识,推动制度创新,通过改革不但可以优化自身资源的配置,还可以在改革中享有更多的资源,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4.2高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资源的优势互补

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身的优势,如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等,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在改革的意识推动开放,逐步形成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高校间应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力量,推动创新制度的形成。

4.3增强交流意识,推动高校间交流项目的全面开展

高校应积极培育开放意识,推动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发展。国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创新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安排,可以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各高校也可以在自身发展需要的引导下,逐步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最终推动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

4.4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由于高校间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成绩评定等方面不能相互衔接,制约了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为此,应科学合理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适应学生学习意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人才培养方案相互衔接,才能顺利地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

总之,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和体制,是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稀缺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开展,最终会形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面临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易佳琳,孙林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5-77+87

[2] 黄莲洁.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探索,2003(10):59

第3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社会阶层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

一.什么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入学(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其中公平的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基础。能否获得一个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对于一个学生的后期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下,个体面临的教育入学机会具有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严重的导致了教育资源享受的不平等,从而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和社会的不公平,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社会阶层的分类

正如韦伯所说的,当权利、财富、声望高度相关时,那些排挤者就容易选择的冲突的方式。可见,社会阶层的可根据其所拥有的权利、财富、声望的多少划分为优势阶层和弱势阶层。我国学者王伟宜在研究16所高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时将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划分为7类,分别为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包括个体工商户)、产业工人、农民和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三.社会阶层影响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

1.高校分层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初始分层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大学政策的诞生。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985”“211”重点高校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界限。不同类型的高校(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专科院校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办学经费、师资体系、招生条件、地理位置、社会认可度等发面的差距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竞争。社会阶层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固化作用。当父辈的社会阶层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行政职务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学生,在国家重点大学的高层及院校中,能获得更多的入学机会;而父母社会阶层低、文化程度低、行政职务低,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大多数聚集在二本、三本、专科等低层级的院校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分层的同构性。

2.高校扩招背景下社会阶层对高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在校规模迅速增加。到2004年,中国大陆各类高等教育总注册人数已经达到2,000万,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个阶层内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平台和更高深的学问。高校扩招本应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的公平,但现实是大学扩招没有减少阶层之间的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反而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上升。高校扩招背景下的社会阶层对高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优势阶层对于重点高校入学机会的垄断性占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一直是各个阶层对高等教育争夺的重点,而且长期以来优势阶层也在其中处于领先和优势地位。

四.社会阶层造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一)社会阶层造成入学机会的差异的原因

1.优势阶层具有较高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权利资本。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不仅与个人的智力和努力有关,而越来越多地受到阶层背景、家庭背景的影响。因为优势阶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本,则其对教育有着更大的资本投资。同时,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更加有利于增加子女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2.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对其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同。目前,无论是哪个阶层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成就,并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的变动,向着更高层次流动。但是研究表明,不同阶层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的期望值仍有很大的差异。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也会更高,子女在家庭环境影响下表现和成绩也会更好。

3.我国优质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短缺。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激烈争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的提供难以满足社会阶层需求,必然导致一部分弱势阶层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解决措施

1.国家要对弱势阶层子女给予相应的政策保护,完善资助制度, 实行弱势补偿,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国家要为弱势阶层子女打开绿色通道。

第4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发展趋势与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较为短暂。相应地,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也只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的学生工作发展至学生事务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以政治教育和政治有关的活动为主的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阶段。(2)以塑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目标,作为服务于“学生教育”工具的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阶段。(3)以强调“德育首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阶段。(4)以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功能为主的学生事务管理阶段。目前,高校对学生事务管理从纵向与横向展开了大量的而研究,倡导由“管理”到“指导、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但就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实际操作情况而言,仍受传统学生工作的影响较大(张书明,2007)。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变得更加复杂。简单来说,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社会转型的整体社会背景使大学生事务管理具有了新的内涵体现和时代特征。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领域也面临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有价值体系受到多元文化冲击,而新的价值体系尚不完善,未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2)高校体制改革的教育环境使传统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伴随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后勤社会化、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大众化、教育信息化等不断深入,原有的学生工作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和环境变化要求。(3)家庭系统多样化使得学生个体成长背景多元化,这对大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家庭作为个人社会化最初场所,在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方位影响着学生成长。近年来家庭系统伴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变化,如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不断增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分化等,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大学生事务管理主体队伍的自身不足限制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性发展。从事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队伍为辅导员,大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求与现阶段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发展空间窄、培训零散不系统、专业化水平低、非职业化特征明显之间的矛盾影响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

二“优势视角”的理论假设与基础

视角是主体看问题的不同切入点,亦是主体不同思维架构、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任何理论、视角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在不同假设基础上构建不同理论体系与思维模式。“优势视角”最早出现于社会工作理念探讨之中,因“优势视角”强调将案主置于“人在环境中”出发,将环境与个人紧密联系,挖掘案主的自身潜能。自1989年“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实践最重要的概念隐喻的标志性文献发表以来,社会工作教育者、服务提供者和管理人员不断完善和发展优势视角,澄清了它的复杂应用过程以及如何评估其有效性的质疑(何雪松,2007)。

“优势视角”基于对人有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之上,认为人不是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可以通过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帮助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身上,尽可能地发挥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通过培育、鼓励、协助、支持、激发、释放人们内在的优势,并借由优势来进行自我的帮助和发展(Saleebey,D,2004)。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包括:赋权、成员资格、抗逆力、对话与合作、治愈与整合、悬置怀疑。优势视角助人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2)创伤、虐待、疾病和抗争都具有伤害性,但它们可能是挑战和机遇,因为个人和社区都有反弹和重整的可能。(3)与案主合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案主。(4)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5)激发抗逆力和优势的话语与叙事。(6)迈向正常化且资本化人们的优势(Saleebey,D,2004;何雪松,2007)。

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案主的优势和潜在的能力以及案主如何构造和理解、解释意义世界。通过优势视角对社会工作的本质界定,可以将其简单定义为这样一种递进过程:交流———理解———解释———互助。这里的交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多价值取向的情感的交流,由于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生活场景和文化场景中,因而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碰撞,这就需要人们在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理解双方,包括理解彼此的意义体系、经验和情感等,进而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强调真实感受,避免专业权威对解释所造成的一种非真实性,即追求专业判断而非真实性判断和描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工作者和案主互助的目的(童敏,2003)。以存在主义社会工作为例,存在主义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的方式,理解本身不是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去理解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存在主义社会工作模式,强调人们要真诚用心的生活,无论什么形式的存在都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存在,人们应该按着自己的选择而非按规定了的生活,在实务中鼓励案主以自己的选择、理解去生活,工作者不能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解释案主及其生活或选择(李晓凤,2004)。

三优势视角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理念

将优势视角的理念引入大学生事务管理是我们对传统育方式的一次革新,它有利于我们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平等互助的关系中培养激发学生自我增长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优势和资源,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为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将优势视角导入大学生事务管理,需要树立以下四个工作理念:

(一)人在环境中的工作思考

优势视角在强调人发掘自身潜能的同时,也强调“人在情境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环境对教育对象的改变作用。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思想政治工作,将其整个工作过程置于人与环境生态系统的框架内,工作的目标在注意教育对象个体独特性时,也注意教育对象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独特性,挖掘其中的优势资源和社会支持力量。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以帮助教育对象发掘环境中的优势资源和支持力量为工作取向,改善教育对象当下的心理状态,形成一种持续的力量,帮助教育对象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提高教育对象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二)主客体建构平等合作关系

优势视角要求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话作为开展分析的起点,强调主客体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追求多样性和个别性。建立人与人之间真诚、平等的情感交流,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的前提。在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诉求能够合理的表达的基础上,以优势视角来审视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主客体双方关系,强调主客体在信息交流、相互理解的交互过程中,注重体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地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教育者的角色应是促进者、支持者、倾听者、合作者,从而建构起一种平等合作的主客体关系。

(三)聚焦于挖掘主体的能力和资源

以优势视角来观照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在实践上就要求教育者“不再是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Saleebey,D,2004)从优势视角出发,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可更加注重帮助教育对象发掘自身的积极资源,开发其潜能,促进其充满自信的自我认知的形成,促进教育对象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资源的存在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化解目标实现中的阻碍,大学生事务管理不是单一化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不光包括学生,还包括学生为中心外展开来的各种资源。通过充分挖掘学生周围的资源,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通过学生期望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的潜能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不足,而优势视角下的高校管理则强调对被教育者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体经验的独特性。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基于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教育对象自身是在一定社会与历史环境中建构出来的,教育对象如果要摆脱困扰,就必须要改变原有建构模式和理念,实现意义重构(潘莉,2009)。在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叙事说理”的技术,引导教育对象用语言完整描述生活故事(有时包含对故事的解释),工作人员帮助被工作对象对生活挑战的解构,实现激发学生自我增长的潜能。

参考文献

[1]蔡国春,张才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新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0(6).

[2]张书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Saleebey,D.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李晓凤.两种主义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危机和繁荣[J].学术论坛,2004(2).

第5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重点学科建设 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29

Construc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y High-level Key Disciplines

HONG Juan, FENG Yukuan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iz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ies began to appear between the number of healthy competition, which is the basis of disciplin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the level of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to become one of the criteria to measure their school level, and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also reflect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applied research university key disciplin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highlighting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level,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building high-leve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key disciplines; competitive advantage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大学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过渡为大众教育模式,其教育功能而随之发生改变。大众化教育使得大学不再以培养国家需求的研究性精英人才为主,而是转变为重点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的综合素质人才的模式。大学教育的愈发开放性使其功能进一步多样化,而这也是其与社会真实需求的接轨更加紧密。在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内,普通本科大学被逐渐市场经济化,伴随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依托学校有事建设重点学科成为高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1 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1)英才多元论。高等教育一种有特定目的性的活动,需要体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社会价值功能,并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大众高等教育的出现,要求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职业型、应用型的大众型教育,这就必须体现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与目的也在发生转变,具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进入21实际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将“过上富裕生活”作为大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或者根本目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时呈现多元化的,要求学生进入社会时必须具备极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即高等教育所提倡的“英才多元化”。因此,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的技术性、职业性与实用性,在这种背景下,英才多元论便成为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2)高深知识实用化。英国教育学家马克・帕蒂森指出,所有学科都存在基础与高深的区别,这也体现了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特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高深知识层次的教学多集中于研究型,应用型相对较少,这无法体现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世界高等教育模式来看,“纯科学”型的研究仍然存在,但应用性知识的生产被广泛地重视和接受,这也使得大学中开始越来越多地产生应用型研究。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使得科学技术不仅成为推进知识进步的工具,更是解决现有社会经济问题的工具,这体现了高深知识的实用化。由此可见,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传统的研究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也促使高校做出新的改变,应用型大学及应用型学科应运而生。

(3)高等教育市场化。以目前的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来看,高等教育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人才,而社会则对高校输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也就是说,人才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此从这个本质特征上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市场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迫使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建设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才能使不断扩张的高校规模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社会、国家、市场、产业、学术多重作用力的影响下,大学必须对各种机会做出迅速反应来应对社会的快速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选择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因此应用型大学必须针对性地建设重点学科,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使他们在社会和市场的选择中具备竞争优势。

2 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1)应用型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用型大学本科既不同于重点学术型本科教育,也不同于职业型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针对于应用型重点学科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在工作中自主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及基本技能,此外还需掌握非技术延伸知识。应用型本科重点学科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与技术实际运用能力,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和实现者,其从本质上区别了研究型精英人才的研发角色地位。总体来说,应用型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基本知识与方法为基础、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突出的专业创新与创造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学以致用的应用性、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2)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学科与专业是构成高校教育体系的基本单元,其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专业依附于学科,因此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优势专业,设置合理的专业,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和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体现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契合,即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专业设置以宽泛为主,但要宽窄合适,符合该专业特征;二是应用型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基础,能够体现高水平应用型特色。

(3)应用型重点学科的课程模式。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应用性、职业定向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征,课程模式也应与之紧密契合。在本文的研究中,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本科重点学科建设的课程模式可选择多元整合型课程模式。应用型重点学科的课程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以适应发展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学科知识为基础等。课程的构建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结合重点学科特征与优势进行职业分析;第二步,按照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与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要求,进行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分解;第三步,通过对应用型重点学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深入分析,寻求内容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构建合适的课程。

3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策略

(1)依托学校优势体现重点学科建设的竞争优势。首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摸查分析,在学校特色及优势的范围内精心筛选,凝练重点学科方向。在建设重点学科的选择上,一定要让该重点学科的核心志向与学校的核心价值相结合,这是约束并带动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总之,在重点学科方向的选择上一方面要认识到该重点学科的巨大潜力与优势,另一方面还要体现科学技术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要满足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实际需求。

其次,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不仅包含重点学科的优势特色,还包括学校的优势与特色,这样才能体现高校的高水平,因此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时要突出学科重点,结合学校特征与特色形成学科特色与学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要体现应用型大学特色,一是要明确重点学科优先发展的领域,明确学科主攻方向,二是要突出特色,体现学校水平。

(2)发挥重点学科的比较优势,培育重点学科的竞争优势。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通常都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具有优先发展、优先占有资源、优先使用实践基地等优势,因此要利用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学校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增强学科的整体竞争力。通常来说,应用型重点学科建设中都汇集了许多高层次的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教学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因此在重点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体现人才价值,利用人才优势,有学校组织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重点学科科研的投入,然后利用科研成果来丰富实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应用型工具来丰富和武装这些应用型人才。

(3)不断创新重点学科的建设模式,持续竞争优势。探索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因此应用型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创新的价值,是重点学科始终保持竞争优势。高等教育的市场性特征决定了应用型大学本科重点学科建设必须以足够的优势培养具备高水平能力的学生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下去,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学科建设模式的创新,进而保证重点学科的持续竞争优势。一是加快自主创新研究的步伐,提高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集中学科优势,在先进专业或学科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应用型研究,使更多的具备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成果进一步发挥作用,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推动力。二是激发学术队伍与教师队伍的创新活力,教师队伍是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重点学科竞争优势的形成。三是创新应用型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机制,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组合”的原则,打破研究型重点学科建设的局面,创新应用型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机制,打造跨院系、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应用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2] 刘志惠.重点学科建设要素构成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7.

[3] 寇福生,周鹏,高治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9.3.

第6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论文摘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 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在于增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同时,高校体育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进人了现代人的生活之中。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体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与体育社会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迹象已逐渐显露,高校体育如何转变思想,拓宽与社会联系的渠道,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优势,加强高校体育社会化程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地区)现实情况的方法。它由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四部分组成。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应该避开的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拟采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找出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提供依据。

1.1优势分析(strengths)

1.1.1设施资源优势

    体育场馆设施、场地器材资源是发展社会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必要基础。是构成人们各种体育活动、体育现象的基本元素。目前在我国运动场地占有率数据上,教育系统高居榜首,占我国现有体育场地总量的65.6%。由于国家长期与逐年对高校体育设施的投人与建设,高等院校已逐渐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场所,已基本能满足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器材设备,可见高校在体育硬件设施上占有明显优势。

1.1.2人力资源优势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是既能指导体育活动开展,又擅长进行体育理论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他们还具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推进社会体育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专业技术水平全面,体育实践经验丰富。其体育综合素质是社区兼职指导员所无法比拟的。他们一旦投身到社区体育活动中,不仅能够从实践上给予运动技术、锻炼方法的指导,而且还能从理论上给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的指导,从而培养锻炼者的运动兴趣,并营造出良好的锻炼氛围。

1.2劣势分析(weaknesses)

1.2.1观念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体制和人民思维定势的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一直认为学校的体育资源是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的。因此,依靠政府办学经费的投人,无偿提供资源,保证教学需要的传统做法一直占统治地位。高校体育也因此而局限于学校体育教育这一层面,学校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观念尚未深人人心,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宜传不够,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2.2管理体制制约因素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决定着高校体育人才、场馆设施、场地器材的利用方式、程度以及利用范围。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由学校统一管理,每年划拨一定的经费维修保养,满足学校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很少对社会和周围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服务,高校体育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制约。

1.2.3综合人才制约因素

    在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高校体育教学和场馆设施大多由教育者管理,缺少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以致造成高校体育社会化过程中,经营方式陈旧、经营内容单一、营销理念落后,创新意识薄弱,与社会接轨程度不高,场馆设施利用率低,大众健身产品策划单一且项目的吸引力和生存力不强。

1.3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1.3.1体育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体育健身行列。另外,社会经济发展飞速向前,体育消费的思想逐渐深人人心,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体育消费购买能力的提高也为社会体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社会体育形态也开始进人大学校园,社会新兴的体育项目成为大学校园体育的热点,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新时尚。学校的体育场馆也逐步向社会有偿开放,体育教师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成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沟通者和倡导者。

1.3.2政府支持

    为鼓励大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国民体质,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当前,中共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到2020年建成全民健身体系,2006年至2010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的第二阶段,实现全民健身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

    同时,为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12月20日联合发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建立评比表彰制度,以唤起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人人心。国家的体育运动政策法规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大力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调动了全民健身的积极性,为高校体育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3.3奥运先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极大的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奥运会的举办也将是对国民体育意识的教育、培养与提高的过程。奥运会的举办将会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使奥林匹克精神更加深人人心,有利于全国人民关心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提高国民体育意识。

1.4威胁因素(threat)

    由于受自身条件和其所属地区经济、教育、社会发达程度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水平、体育传统的弘扬程度不同,高校的体育资源也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一般说来,学校规模较小和经济基础较薄弱的高校,其体育资源也比较匾乏,体育教学和活动容易被忽略,也会影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程度。

    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有计划地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对教学质量、训练和科研的要求,提升体育活动的推广水平等方面也都影响着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建设水平。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从内部环境来看,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能满足社会大众和学生体育锻炼需求的设施资源优势;二是受过高等教育,既能指导体育活动开展,又擅长进行体育理论研究和组织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潜在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体育人口优势。但是,受国家经济制约和人民思维定势及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影响,学校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观念尚未深人人心,高校体育局限于学校体育教育这一层面,对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同时,缺乏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使得高校体育资源优势不能在短期内转化为社会体育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

    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大增长、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北京2008年奥运的举办以及国民体育消费能力的增强都为高校体育社会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受地区经济和教育投人的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限,而城市体育设施的日渐完备,必将对高校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形成威胁,竞争将不可避免。此外,高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高校体育活动的推广水平、社会大众的健身意识、体育消费观念以及体育锻炼习惯都影响着高校体育社会化程度。因此,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可谓是机会与威胁并存,优势与问题同在。

第7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创业教育 SWOT分析 优势最大化

[作者简介]郑晓坤(1981- ),女,山东济南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会计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沈伟峰(1982- ),男,江苏武进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5-0100-02

创业教育最早是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究会”上首次提出的,随后西方国家开始结合本国国情开展创业教育。我国的创业教育是在同志“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指导下开展起来的。江苏省的独立学院作为新兴民办教育主体,在经历了快速成长后,步入内涵教育建设阶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依托独立学院的优势教育资源,必将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一、基于SWOT分析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因素分析

SWOT分析,也称为企业评估,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的缩写,SWOT分析就是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和外部环境与机遇的分析,来明确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①。基于SWOT分析的“十”字模式,从创业教育内含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看,独立学院的开展在内外部因素上同样存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优势是能够积极推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开展的学生主体优势明显。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情商高于智商的特点,他们思维活跃,创新创业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强,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实现以培养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为目标的创业教育;他们中很多来自于创业家庭,自幼受到创业环境的熏陶,形成了兴趣广泛、见多识广、一技多长等特点,加上家庭创业资源的优越条件,有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的创业精神。

2.劣势是牵制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开展和形成良好效果的消极方面。创业知识是创业成败的基础,一般除了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涉及法律、管理、财会、贸易等全方位的知识储备,而“三本”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较差、知识面不够广泛、创新创造能力有限等问题,成为牵制创业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独立学院自身办学历史不久,创业知识教育也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指导,尤其是创业教育师资的匮乏,成为牵制创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劣势之一。

3.机会是独立学院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办学特点的发展之路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有利于创业教育发展的时机。独立学院是以“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尤其是贸易类、市场类、财会类、法律类等专业人才培养趋于实用型。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较为灵活,易于接受新兴课程,如KAB等创业课程的引入就更加迅速,注重实践教学,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教育资源都给创业教育的推进提供了有机土壤。

4.威胁是伴随着独立学院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创业教育推进的时机。这主要体现在民办教育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欠缺。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时代,社会上企业用人更是存在偏见,独立学院学生往往受到民办教育身份的限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带来了人为的就业困难,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想在大城市实现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但威胁同时给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带来了契机,因为就业难使很多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来,为推进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主体支持。

综合以上四个要素的分析,创业教育在独立学院的教育环境中有着巨大优势,教育者应该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色和教育资源合理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将劣势发展成优势,将威胁转化为机会,研究并实践出一条适合民办教育实际的创业教育之路。

二、“优势最大化”前提下合理定位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

所谓“优势最大化”,就是要在充分分析和挖掘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将学生主体、教育优势无限发挥,突破社会传统偏见的限制,研究出一条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并能将其推进到一个发展高峰的道路,以实现教育优势和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目前,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基本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主体培养目标不明晰,基本上是按照“一本”“二本”的教育模式在培养“三本”的创业人才;第二,创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是照搬照学,没有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第三,创业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创业行为基本上是服务学科竞赛,而未真正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而要实现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优势最大化,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而准确的定位。

1.创业层次的定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明确提出是要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技术人才,国内外一流大学都强调大学生创业应该是以实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专利申请为特点的研究型创业,独立学院也应结合学生主体特点进行合理的创业层次定位。“三本”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普遍较差,但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所以合理的创业层次定位应该是以市场为依托的贸易类、市场类、人力资源类等普通创业人才层次为主,降低创业专业化,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创业又要区别于社会人员二次就业的创业形式,不是简简单单的买卖行为,还应该体现出更高的创业价值,以创造经济价值为手段,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在创业成功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为周边就业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扶持弱势群体,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体现促进公平公正的“社会创业”。

2.创业知识的定位。独立学院创业层次定位直接决定了其创业知识的内容。独立学院创业知识不应该是着重加强科研创业所需的高端专业知识储备,而是在引入创业教育课程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在各专业中普遍开展通识教育,以专业基础课、选修课或通修课等形式,普及法律、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会、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创业知识的教授应该以满足学生创业需求为主,将国内外先进的创业教育课程引入教育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普及创业知识,增强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储备,能够独立解决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简单的政策法律解读、权益维护保障等问题。

3.创业模式的定位。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自幼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接触现代网络媒体的机会更多,因此创业模式定位应该是突破传统创业模式,鼓励大学生开展网络创业,既能有效避免实体创业复杂性对“三本”学生能力的冲击,又能发挥网络创业模式的优势,快速赢利见效,提升“三本”学生的创业自信;同时,网络创业模式与传统创业模式相比更加灵活多变,信息量更加丰富,也更符合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一技多长的特点,这样的创业模式定位能够更好地发挥独立学院学生主体和灵活办学机制的优势。

三、推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思考

基于优势分析与合理定位基础上推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就需要充分地挖掘“三本”学生主体的特色,利用好灵活的办学机制,整合好校企合作和家校互动等社会资源,探索出创业教育特色发展的道路。

1.将创业教育进行分层开展。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程度,分层次进行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在学生中间广泛宣传普及创业意识和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针对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则重点采用创业实践教学,开设创业案例课程与实践体验课程,给予他们更多的创业理念和思维,鼓励他们努力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针对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则通过创新实践项目、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提高创业项目的专业层次和创新内涵,同时提供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基地和配套服务。

2.将创业教育作为特色开展。结合“创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独立学院灵活办学机制的优势。一方面,将创业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推进,在课程设置上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体现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的优势,对于创业典型给予相应学分奖励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相对灵活的用人机制,可以给予任课教师一定创业激励,比如担任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或者利用自己课题进行创业,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中都给予优先,有过创业经历的任课教师组成创业教育讲师团,从而以师促生,通过开发教师创业资源反哺大学生创业教育。

3.将创业教育做好资源整合。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资源链”上,要想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整合好各类资源,共同为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出力。家校互动是创业教育资源的原动力,正是由于“三本”学生很多出自于创业家庭,因此才使创业知识更容易被接受,创业精神更坚定地被继承,通过家校互动的形式,让家长将创业经历与孩子分享,让家长为创业梦想的孩子提供便利条件,使大学生创业得到家庭的支持。校企合作是创业教育资源的潜能量,独立学院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与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可挖掘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讲师进入课堂,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外聘教师,组织学生实习实践的同时鼓励他们学习创业型企业的先进经验和资源支持,使大学生创业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二课堂是创业教育资源的助动力,改变现在为了参加“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而要求学生确立创业项目研究的情况,通过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应该在已经开展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选拔优秀的推荐参赛,在促进大学生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实现以学科竞赛为助力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水平。

[注释]

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54-55.

[参考文献]

[1]武倩.刍议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月刊,2011(1).

第8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培训 资源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应用于生产活动中,这就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和企业员工急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岗位的需要,也使得一些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好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中指出:“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要解决就业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依靠职业培训。随着国家对职业培训重视程度的加大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带动,越来越多的有培训愿望和就业要求的人员参与到职业培训的浪潮中来。面对这样广阔的培训市场,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由于其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办学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以至于很难满足大规模的职业培训需求。相比较于培训机构,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本身存在着政策优势、专业能力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和培训模式优势等等,应当在职业培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对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资源优势进行具体分析,以促进高职院校提高职业培训能力,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进而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1 政策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培训政策和法规,这就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提供了极强的政策保障,引领和规范了职业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指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院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实施‘四大工程’,即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为了顺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当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拓展职业教育功能,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这两个“面向”给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位。高职教育具有“高等”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应当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开展各种职业培训。

此外,教育部颁发的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推荐预审标准中,也明确将高职院校承接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确定为遴选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2 专业能力优势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职业人才,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专业建设。高职院校根据国家的学科专业目录以及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基于职业岗位(群)和社会分工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不仅能够覆盖多个学科,而且其专业能力与行业企业对岗位业务能力提升的培训需求更为贴近和匹配。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来,其专业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这些专业建设的成果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专业种类齐全和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优势,面向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实际,发展职业培训,有计划、有重点、高效优质地培养岗位从业者并提升其业务能力。

3 教学资源优势

3.1 完善的教学设施

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专业建设,而且关注教学设施的完善。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既具有满足理论学习的多媒体教室、大型报告厅、图书馆等理论教学资源,又具备进行实训的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实习工厂等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近几年,高职院校为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是加大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近五年每年新增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值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使本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62.564万元,生均4413元。具备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沙盘模拟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多功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及网中网的《财务管理》、《出纳实务》、《审计》等课程的实训软件。同时还从财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借势,集聚全体教师的智力和人脉资源,先后建立了晋城定坤会计师事务所、凤展购物广场、阳城柏山煤矿等8家校外实习基地。另外高职院校还具有健全合理的学生宿舍、后勤食堂、学生活动场馆等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硬件设施。有的高职院校还设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所有这些教学设施无疑会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3.2 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的要求,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通过采取在职培养、短期培训、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自学和参加各类竞赛以及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等措施培养和打造了大批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提供了优质的软件服务。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本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3 人,双师型教师20人,占专业课教师的86.96%,他(她)们不仅具备硕士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还具有会计师、经济师、统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均有两年以上的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3.3 规范的教学管理

各高职院校在重视硬软件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时,也充分注重规范日常教学管理,普遍建立日常教学督导管理体系,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建立了学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管理体系。学院成立学术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学进行督导;教务处制定日常教学质量检查和听评课制度;考评办出台并执行了每学期对各处室和教学系的考核制度和方案;院办制定并执行值周巡查制度等等,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教学系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教师不定期的学情调查,及时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以及领导评教等方式检查督促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教研室每学期定期组织听评课,进行同行评教,及时反馈建议和意见,并推举优秀教师参加学院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定期召开教研会议,研讨教学计划、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内容,集中学习和领会各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管理体系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起到了有效的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的效果。

4 培训模式优势

4.1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培训模式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常规教学之外,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的一种以提高人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各类高职院校普遍意识到这种模式是开展社会职业培训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于是在培训中不断加以实践,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德国DMG机床有限公司、中广核、天津航空等单位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而且面向企业和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为天津众多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又如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与双汇集团公司合作组建了“双汇连锁店长班”,为该企业培养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店长;又与上市企业银鸽公司合作组建“高级技师班”和“职业经理班”;为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漯河三鑫稀土有限公司、北京元洲装饰漯河分公司、河南省天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用人单位实施“订单培养”,实现了校、企、生三赢。

4.2 大专课程班培训模式

大专课程班是由高职院校等办学机构举办的一种非学历教育层次,是一种与专业技能训练结合紧密的职业培训形式。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推出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即在对学员进行一组较为系统的大专层次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学员的专业技能训练,使学员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动手能力。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大专课程班不仅适应了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外来工子女的职业培训需求,也适应了社会人员终身学习的需求,而且所培养的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因此,大专课程班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又一种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有国家各项政策作引领,有专业能力和各种硬软件教学资源作支持,有成功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作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在实现其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杰.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贺修炎.大专课程班: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张西江.发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开展企业培训的优势[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年10月.

[4]凌海波.基于培训服务优势的高职院校职业培训工作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1).

[5]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2010年10月20日.

[6]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5月5日.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5年10月28日.

[8]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2002年8月24日.

基金项目:

本文是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掘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研究――以会计职业技能培训为例》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ZJ-12060。

第9篇:社会教育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基层党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势;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十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三个倡导”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一体化构成;各个层面的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全民族的基本价值观整体,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导向以及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国家宏观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文明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生态领域的核心价值观。[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它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两个层次的价值观念具有统领和制约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社会中观层面的价值导向。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要求;平等强调的是人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平等权利,它受着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只有在公正和法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证。[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寻和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公民微观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体现了公民对祖国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敬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是实现个人生活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保障;诚信就个人而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社会而言是秩序正常运行的基础,就国家而言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友善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了公民的民族情怀、职业道德、个人品质和人际关系,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准则。[4]

二、基层党校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一)组织优势

基层党校工作领域宽广、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基层党校自下而上建有覆盖范围广泛、组织体系严密的组织网络,易于组织开展各项工作。这就是基层党校在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的组织优势。基层党校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基层党校的工作人员长期与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在一起,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党校在党员干部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增强主动性和针对性,易于党员干部理解和接受。同时,基层党校一般都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党校干部队伍,他们既可以在协调党员干部与管理部门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能很好的胜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实践工作。这样,由党校采取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来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切、自然等优势,易取得水到渠成、春风化雨的效果。

(二)政治优势

党校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基层党校的政治要求和行动指南,这一工作指南就决定了基层党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和忠实践行者,基层党校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工作方式与角度,引导党员干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中践行,在践行中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先进的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准则转化为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向往、共同追求的宏大愿景。同时,基层党校作为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主要阵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基层党校可以利用这一政治优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召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御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与瓦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党校党员干部的新引领。总之,基层党校可以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党员干部中进行正面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资源优势

基层党校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具有资源优势。一是基层党校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优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等方面可以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实现,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干部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二是基层党校拥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党校党员干部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有生力量,党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拥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水平精湛、社会责任感强、道德品质良好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拥有完备的宣教体系,丰富的实践来源,扎实的群众基础,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实践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因此,由基层党校出面在党员干部中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活动,能使活动生动活泼、真实有效,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基层党校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党校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最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和挑战,在党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国党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基层党校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对党校寄予厚望,基层党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有效的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发挥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性

党校党员干部具有个人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这一优势,把党员干部团结起来,引导和启发党员干部开展核心价值观自我教育。第一,从思想层面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面对各种思潮,许多党员干部在价值取向中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基层党校要正面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员干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保障。第二,通过形势教育进行正面灌输,向党员干部讲解党情、国情、世情,强化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岗的主人翁意识,开展系列主题演讲教育活动,组织各类劳模、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5]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加深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明确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现实意义,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普遍理解和接受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自觉遵守和奉行。

(二)注重活动寓教于乐的灵活性

基层党校拥有丰富的文体活动资源,有形式多样的实践场所,有着高素质的党员干部群体。基层党校应把灵活多样的党员干部活动作为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发动党员干部参加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文体社团和兴趣小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涵义、培育和践行融入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党员干部通过娱乐活动既能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充实精神、提高素养,又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领悟。[6]总之,基层党校应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方式,努力把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培育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三)培育方式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基层党校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寓于党员干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引导党员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全过程,体现到具体工作当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工作有声有色,有效有力,让党员干部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党校组织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教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增进党员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增强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自豪感、自觉性,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遵循它、弘扬它,起到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作用。

基层党校在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具有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基层党校只要在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注重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性、实践活动寓教于乐的灵活性和培育方式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就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校党员干部中的培育和践行。

[注释]

[1]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2]陈秉公.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4.

[4]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5]张进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