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城市形象理论精选(九篇)

城市形象理论

第1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秦皇岛 城市形象建构

1.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三大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的发展与延伸,与语境相结合,依托语篇文本,系统化理论化地揭示语言的人际意义,为受众理解说话人于文本之中所要表达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架起桥梁。评价系统包含三大次系统: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同上),三大次系统贯穿语篇始终并提供说话人向受众传播信息、表达思想的平台。

1.1态度系统

态度是说话人情感、观点和立场的直接表达,任何语言符号都是说话人感情表达的载体,这种感情表达依据语义不同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同上),且每种感情都有肯定否定之分。其中,情感系统是核心,“情感表达的价值在于它可能是说话人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的最明显的表现”(胡壮麟、朱永生等,2005)。判断系统从伦理学角度界定,说话人表达对人及其行为或赞扬或批评的个人态度。鉴赏则从美学领域欣赏和看待人和事物,表达对语篇、过程和自然现象的评价(参考马丁等,2000)。

1.2介入系统

介入系统是针对这种感情在语篇中的呈现方式,即感情表达的手段。巴赫金(1981)认为言语交际都具有对话性,语言使用者不同程度地借用他人已表达的内容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期待受众对此作出反应。

1.3级差系统

级差系统加强或减弱说话人表达态度和介入语篇的程度,它本身并不局限于某个次系统,而是贯穿整个语篇。从语义上说,级差系统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调节态度系统和介入系统的高低渐变。

2.评价理论中的秦皇岛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通过媒介传播形成和发展,而媒介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语言手段。本文以秦皇岛市市委宣传部制作的城市宣传片为语篇研究,从评价理论三大子系统出发,探讨该语篇资源所建立的城市形象。

2.1态度系统中的城市形象

本语篇中态度三大子系统中鉴赏系统比例最大(61%),判断系统次之(37%),情感系统所占比例甚少(4%)。鉴赏系统阐明说话人对所说事物的评价,凸显所说事物的价值,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欣赏。秦皇岛城市宣传片将鉴赏系统最大化旨在向受众展现秦皇岛的魅力,烘托这座城市的整体价值,以吸引受众并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达到城市宣传的目的。

(1)Qinhuangdao is a city with distinguished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gence of various industries.(反应)

(2)It is a beautiful seaside city with fantastic blue sky, green land, clean sea and golden beaches. (反应)

判断系统分为社会认同和社会制裁两种。秦皇岛城市宣传中,说话人完全依赖社会认同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并赢得他们的认可,为受众呈现了一个独具特色、与时俱进的秦皇岛;展现了秦皇岛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多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及蕴藏的潜力,激发受众的好奇以达到与受众取得共识的目的:

(3)Qinhuangdao i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high and new-tech industries...(特殊性)

(4)As a co-host city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t has successfully held the relay of the Olympic flames and 12 Olympic football matches which have attracted the eyeballs of millions of world’s football families. (能力)

2.2介入系统中的城市形象

介入系统在本语篇中以单声系统呈现,因为单声,即说话人自己的声音呈现给受众中立、客观,事实性的效果。

(5)If we compare the Great Wall to a flying dragon, then where Qin Huangdao is located should be called the head of the dragon.

宣传片的目的是向受众全方位展示秦皇岛的城市形象,单声系统的使用则提供说话人自己的立场,表面看上去未容纳其他声音的存在,实为从对话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缩短与受众的距离,使构建出的城市形象更易被受众接受。“should be called”单声系统的使用使语篇更具有说服力,更易被受众接受,从而延伸语篇的对话性。

2.3级差系统的城市形象

级差系统贯穿此宣传片的始终,调节说话人构建秦皇岛城市形象的强弱,马丁等(2000)指出,态度意义最重要的特性是等级性,情感、判断、鉴赏都涉及高低、强弱之分。同时,等级性也是介入系统的普遍特征,说话人对事物收缩扩展自身声音或另一种声音以调节主体间态度,因此,级差系统作为三大系统的核心出现频率最高,在本语篇中,级差系统出现49次,是秦皇岛城市形象构建的重要资源。本语篇作为整个城市的宣传片未使用级差系统中的聚焦是为了给受众传达准确清晰的城市形象,让受众印象深刻,从而接受或认可说话人的观点和立场,这也是说话人大量使用级差系统的目的之一。

语势体现在强化和量化两方面,强化是对强度的判断,是说话人情感介入的标志;量化涉及实体,加强态度或介入系统的强弱:

(6)Qinhuangdao is increasingly active in friendly exchang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强化)

(7)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has successfully held many large-scale cultur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量化)

强化的出现加强了说话人从正面构建秦皇岛在友好交流上持有的态度的形象,较之单纯的情感表达更能引发受众的注意,取得受众的认同,从而达到构建城市形象的目的。量化的使用加深了受众对秦皇岛形象的认识,表明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在文化、体育等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3.结语

本文以马丁等人的评价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秦皇岛城市宣传语篇文本的分析,证明了评价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在分析语篇资源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语篇策略角度探究城市形象构建的语篇方法和途径。

通过评价系统的分析,秦皇岛的城市形象跃然纸上。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彰显勃勃生机与活力,承载文化传承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任,蕴涵无限发展潜力,成为集生活、工作、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

参考文献:

[1]Bakhtin,M. 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translated by C. Emerson & M. Holquist)[M].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2]Martin,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Lond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5.

第2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视觉形象;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设计

从时间来看,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在经济、教育、科技、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综合实力得到以稳步提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外来传统艺术形式与发扬自身艺术形式上变得更加理性,能够合理地解释与接受其艺术形式的发展,因此,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便有了施展的手脚。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贸易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形态、社会文明程度等要素作用于城市的使用者,并使其形成对某城市的印象。这一印象的总和形成了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同时城市形象还代表了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展现。不论是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等角度,都应是一个平衡且和谐的状态。

二公共艺术设计的体现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去考虑,公共空间环境是一个变化并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开放、公开等特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如图1、2)

三针对城市形象塑造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几乎不可能只存在于公共空间作为纯公共艺术品的欣赏。公共艺术设计是前提,协助的形式完整的环境,实现和交付对象的位置和东西、人和事、对话的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基本载体,从本质上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空间内,在严格意义上说通过一个共同所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元素在空间环境艺术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公共艺术设计也要以“人”为核心,从人们的需求,具有文化、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可以让公众获取失去了归属感和身份感。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景观表达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与公共艺术设计贴合的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和方便的一个表达式,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艺术品位,具有营造居住环境与艺术环境的特点。(如图3)

1运用人机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所谓人机理论,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面积、比重、重心,和人体各部分的关系活动和人体结构的特征参数,如范围;还提供了人体的每一部分的输出,和行动的习惯身体的功能等特征参数,分析视觉、听觉、触觉、感觉器官和功能特征如皮肤感觉;分析在使用各种生理变化时,能量消耗、疲劳机理和人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劳动负荷;讨论了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等。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对人机理论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了产品或作品的用户体验感及舒适度,对于城市形象来说这一理论的运用实在细节上的升华,要做到不仅看着好看,还要用的舒适。例如图(4、5)

2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塑造城市形象

运用设计心理学理论来营造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设计师运用色彩对比、空间对比等手法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心理学解决的是人心里的问题,是一种抽象的方式,将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营造空间氛围,达到一种抽象与具象的统一。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设计师为了满足设计的需要,会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实际的情况对被设计的物体进行改造,让其满足功能上的需求的同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视觉需求和心理需要。在现今的社会中,设计师们将设计心理学作为设计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城市形象设计同样要以设计心理学作为重要依据。设计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这个设计的内涵上,它不仅让这个设计看起来更舒服,同时也会让这个设计变得更加富有内在的东西,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运用好了设计心理学理论会让整个设计富有生机,让不同的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感受,同时在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更加富有韵味。

3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会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让城市形象更加根深蒂固,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辨别。(2)在城市形象的表达上具有多样性。(3)对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上设计心理学的运用会让城市形象更加富有感染力及内在含义。(4)会让城市形象的塑造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城市形象不能脱离艺术,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人,心理学的主要就是研究人心理的学科,所以设计心里学的应用会让城市形象中的艺术表达更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更有针对性。

4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了资源和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形象既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如人的形象和企业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凝聚力。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场址的选择,与其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分不开;而世界不少名城,仅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也十分可观。构划城市未来形象,研究优化城市形象的途径与策略,对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灵魂所在,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是这个城市的嘴巴,城市依靠城市形象来向外界传达着信息,同时城市形象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也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城市地位。

5公共艺术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主题

城市主题文化与城市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特点为核心,组成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目标和价值标准的重要性。每一个独特的城市,孕育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基因是由城市独特的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由独特的特征是城市文化的主题。城市主题文化最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是城市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建筑,景观特点,精神的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目标和价值标准,它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它是这个城市的独特创造,和角色的塑造和城市的发展,监管框架和城市发展方向,更深刻地启发和引导城市独特的创造力,从内心的规则,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对其形成一个独特的主题。(如图6)

6艺术设计美化城市形象

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最初是简单的,因为当初城市的建设主要为了民众的安全,为了温饱问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局势的稳定,开始出现各种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随着文明的变化,最终城市变得更加高级,逐渐地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城市。这时人们的需求不再是解决安全,温饱问题,而是更加追求精神上的东西,城市形象随之产生,并在这种追求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城市形象的追求也随之增长。相对而言,曾经的城市中“美”的概念相对较弱,但也是存在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也不断提高,发展到现在的公共艺术,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公共艺术审美影响公众审美取向,社会文明的进步会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走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如公园、街道、广场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如图7)

四、结语

在当今快速的社会来看,人民大众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接受非物质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曾经的城市依靠硬件设施实力胜出,现在的城市的发展讲求的是城市的综合实力。覆盖范围广泛的公共艺术,参与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城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重要内容,艺术城市公共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多样化,三维的、个性化的和综合的人体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渗透的路径与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和一个精神引导人们看看他们的城市,同时建立新的城市环境艺术,并创造新的文化的城市,城市风格形成的助推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个叫法是环境艺术“(伟大)的艺术”,“干预”的艺术,这是不合理的。经过对以上论文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而言,公共艺术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好与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使用及欣赏的好与坏。

参考文献:

[1]丁颖.公共艺术与城市[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10)[2]毛溪.公共艺术和城市文化[J].艺术界.2008(05)

[3]高英杰.发展公共艺术应当坚持制度与文化并重[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02)

[4]翁剑青.当代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艺术介入空间》的解读及启示[J].美术研究.2005(04)

[5]陈平.北京城市公共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美术.2007(02)

第3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以天津为例,结合公众对天津城市形象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讨论了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型塑的关系,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了理论梳理,并进一步论述城市形象的主要传播路径。

关键词:大众传媒城市形象传播学

相关文献回顾

对于“城市形象”,国外较为经典的定义来自凯文•林奇:“城市形象是一个公众印象,是多个印象的迭加” 。国内学者给出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在社会大众中的总体印象与评价;第二种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表现形式;第三种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文化精神,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本文引用国内有代表性的一个定义: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市容市貌、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社会秩序、政治廉洁服务效能、生活质量、历史文明诸多方面。与城市形象密切相连的概念是地区形象和区域形象。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有关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方面的论文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一般论述性的论文,有学者提出城市形象传播框架模型,有学者讨论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和整合传播策略,还有学者以媒介建构主义对符号现实的建构机制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媒介形象的建构机制。第二类是论述广告与城市形象关系的论文。第三类是论述影视剧与城市形象关系的论文。第四类是论述节事与城市形象关系的论文,学者们研究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要节事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关系的理论梳理

三大传统媒体中,报纸最先出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帕克曾经对现代传媒的功能提出观点,帕克对报纸功能的认识主要侧重报纸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报纸作为新闻的采集者和诠释者,它的作用就是城市社区的功能的某种发展。他特别提出,对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来说,外语“报纸是那些不得不生活在狭小社区范围内的移民望广大外部世界的窗口”。

美国政论家李普曼最早提出“拟态环境”,他认为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大众传媒在客观现实和社会大众的主观世界之间加入了一个虚拟的媒介环境,即媒介真实。拟态环境并非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媒体对现实的把关和重构。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的反应,而成了对大众媒介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李普曼的观点影响了后来议程设置假说。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大众媒介通过把握新闻报道的选择权、优先度以及表达形式对社会环境进行再构建,为公众创造一种舆论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观念。这也是议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媒体为公众设置议程。因而大众传媒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评价。

社会建构论是在后现代主义解构的废墟上另立的新的解释性框架,认为意义和实在都是社会建构的,人是关系的存在,从而实现了对主客观思维的超越。按照社会建构理论的观点,城市形象在相当程度上是大众传媒建构出来的。大众传媒呈现出来的城市形象,即城市的媒介形象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和评价。Eli Avraham对大众传媒与城市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全国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之所以重要,因为这样的形象会影响三组人:一般公众、国家层次上的决策制定者、地方居民。因而,大众传媒对建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Foot进一步指出,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它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

综上所述,城市形象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吸引人才、招商引资,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对于外地公众来说,亲身经验少,主要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某个城市,形成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本地公众来说,城市的客观形象可感可知,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公众形象”,但是也不能忽略传媒对本地公众的影响。本地公众也需要通过大众传媒及时了解城市变化,作为行动决策的参考。

城市形象的传播路径

首先,一般的媒体宣传主要是通过新闻传播。信息功能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功能,传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影响公众对城市形象认知的一个主要方面。正面报道有助于型塑良好的城市形象。其中,节事活动是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节事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简称。积极组织或申办各类节事活动,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城市营销手段。按照新闻类别来看,传播城市形象主要靠硬新闻。在时政新闻方面,宣传重要的政策、方针,展示阳光透明的政府行为,提升城市的政治形象;在经济新闻方面,宣传报道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外经济合作交流等,提升城市的经济形象;在文化新闻方面,宣传特色的文化。

其次,影视剧也是公众对城市形象认知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有助于传播天津的文化形象。从中观众可以了解有特色的天津方言、天津的风土人情等。

公众对天津形象的认知与评价

(一)公众对天津及滨海新区的了解程度

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形象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2006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今,已经过去五年,公众对天津滨海新区的了解程度如何?调查显示,只有6.0%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天津滨海新区,15.1%的人表示比较了解,42.2%的人表示一般了解,31.2%的人表示不太了解,15.6%的人表示很不了解。可见,公众对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了解程度不太高。其中,天津本地人与外地人对滨海新区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天津本地人相比外地人了解程度更高一些。

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的契机。大众传媒报道天津滨海新区时突出“新”,强调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天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调查中,93.5%的人认为这有助于天津城市形象的提升, 75.9%的人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前景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

(二)公众对天津的城市形象认知

调查对象对天津的第一印象是:70.4%的人选择直辖市,可见天津作为老直辖市在公众心目中印象深刻。35.7%的人选择发展迅速的现代化都市,说明近几年天津经济发展较快,得到公众认可。天津滨海新区提升为国家战略后,天津城市形象新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调查中,有29.6%的人选择国际港口城市,18.1%的人选择北方经济中心,6.5%的人选择宜居的生态城市。可见天津城市形象新定位还有待深入人心。另外有27.1%的人选择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26.6%的人选择老工业城市。12.6%的人选择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向朋友推荐天津,最值得介绍的前三位排名是:天津的特色小吃、天津人朴实爽快、现代化都市。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性格的词语为:能侃健谈、热情大方、乐于助人。

本研究把天津城市形象分为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4个类别19个指标。采用5级量表,很好5分,比较好4分,一般3分,比较差2分,很差1分。公众对天津城市形象的总评价为3.28。天津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别,本地人评价为3.36,高于外地人评价3.22。在诸项指标中,公众给予评价比较低的为气候和交通,得分低于3分;公众给予评价比较高的为投资环境、主要工业发展水平、拥有知名企业数量、政府决策能力,得分都超过3.5分(见表1)。

(三)公众对如何提升天津形象的建议

要提升天津城市形象,54.8%的人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综合经济实力,54.3%的人认为要改进设公共服务设施,50.3%的人认为要改善城区的市容市貌,43.7%的人认为要塑造天津的文化品牌,39.7%的人认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32.7%的人认为要培育国内一流的与国际接轨的大型企业,32.7%的人认为要改善天津的旅游形象,25.6%的人认为要提升政府形象。

不管是天津本地公众还是外地公众,大众传媒都是了解天津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大众传媒对天津的宣传中,50.8%的人认为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48.7%的人认为宣传力度有待加强,34.2%的人认为宣传渠道不够丰富。关于天津在传媒中的曝光率,12.6%的人认为很高,23.6%的人认为比较高,38.2%的人认为一般,19.1%的人认为比较低,6.5%的人认为很低。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宣传报道天津滨海新区时,在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力度上都有待改进。

基于调查结果和前文分析,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天津城市形象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如何提升天津城市形象,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最需要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改进公共服务设施及改善城区的市容市貌。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带动天津城市发展,提高总体的经济实力。其次,不管是天津本地公众还是外地公众,大众传媒都是了解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个重要渠道。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宣传方面,受访者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内容缺乏吸引力和力度。这需要大众传媒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增加天津及滨海新区的曝光率,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加强宣传内容的吸引力,以增加公众,特别是外地公众对天津及滨海新区的认知,为天津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赴天津采访组.站在新跨越起点上[N].人民日报,2006-8-18

2.舒眉.戴相龙,从天津市长到社保“守门人”[N].南方周末,2008-3-6

3.李明友,江锡华.城市形象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7(1)

4.刘卫东.城市形象工程之我见[J].城市规划,2003(4)

5.江曼琦.对城市经营若干问题的认识[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2(5)

6.彭靖里,马敏象,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软科学,1999(2)

7.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2010(8)

8.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J].传媒观察,2006(9)

9.樊传果.城市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策略[J].当代传播,2006(5)

10.江根源,季靖.文化地理、党报与城市形象[J].新闻大学,2010(2)

第4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 构建新型城市形象体系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特质、个性的自然禀赋,以及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特征。尽管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风貌,使得城市在基础建设、城市景观甚至人文风骨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千城一面”现象。但是,作为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城市形象/声誉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城市的独特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们消费城市的重要商品之一,能够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正是认识到城市形象所具有的如此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登上城市管理者的重要议事日程,紧跟城市规划、经济规划等,成为城市管理者日益重视的一项工作。

在笔者及团队近年来所进行的城市形象战略规划研究和传播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我国城市形象构建与声誉管理方面存在着理论匮乏和操作误区,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思路。在传统的城市形象研究和实践中,品牌定位策划理论占据了主导位势,主张在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将城市品牌划分为核心品牌、次核心品牌和要素品牌进行策划。不可否认,品牌定位理论在企业和商品的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附载的内涵和外延是任何单一的企业和商品所无法比拟的。城市独特的历史积淀、人文内涵、精神特质、经济结构、城市景观以及人的活动等,如何纳入城市形象构建的考量之中,单一的品牌定位理论已力不从心,偏颇巨大。

在近年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努力将城市软实力理论引入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践,将城市形象的构建纳入到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整体框架下进行全新构建,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们认为,城市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社会和谐、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由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会同新华社《望东方》杂志社、零点调查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大陆首届最具软实力的城市评选”就已经推出了城市软实力构建的三级指标体系(近三百个可以实施的具体指标)。依据这一体系,已有若干城市在笔者和团队的指导下,推进着全新城市形象战略的构建。如果说,城市形象是城市留给其消费者外在印象的话,那么,其内涵则是城市软实力。用城市软实力理论全面构筑城市形象,丰富了城市形象的内涵和外延。只有综合考虑上述城市软实力的各种主要要素,才能全面建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才能解决对外吸引,对内增加凝聚力的作用,成为城市全面、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 打造城市形象传播体系

同其他商品一样,城市形象也只有在消费和传播过程中,才能实现并增值其价值。笔者认为,一个恰当的城市形象传播体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要注重城市所处不同区域的权衡。区域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基础。随着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区域经济圈”、“经济带”、“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如“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东三省)”等传统区域,特别是近年来新批准设立的一些综合配套试验区,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等。好的传播体系必须顺应甚至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区域层级传播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市民,以及城市投资者、采购商、旅游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目的,做好城市本土(市内)传播和区域层级传播的平衡,达到对内提升城市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对外实现招资、招购、招游的多赢局面。

其次要注重形象传播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城市消费者的不同类型,根据市民的共性以及个性需求,投资商、采购商、旅游者、创业者以及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城市形象传播。另一方面,不同对象对城市的认知也存在着差异。在准确评估受众认知状况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认知程度,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传播,达到提高认知、激发兴趣、鼓励参与、持续消费的目的,共同演奏一出城市形象传播的交响曲。此外,还需要结合城市形象的竞争市场制定独特的传播内容。要结合一定区域内形象领先者、均衡者、潜力竞争者以及其他竞争力量的状况,策划富有竞争性的传播内容。

三是注重形象传播平台的选择。城市在进行形象传播时,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媒介事件策划、公关活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受可供支配的人力、财力、精力等限制,以及城市形象无形商品特性的影响,单一的平台很难收到持续的效果。因此,打造城市形象传播体系时,在搭建独立的平台之外,还必须巧妙地借助其他力量,实现“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的有机结合。所谓“造船出海”,主要指由城市政府出面,独立构建形象传播平台,突出城市形象的个体形象和品牌,进行“专场”形象传播活动。所谓“借船出海”,指利用现有的活动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或者借助于这些活动契机,不失时机地进行形象传播,结合一个时期内的重要节庆、纪念日等的主题活动,在受众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借势,联动出击。

> 良好城市形象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人们面前拥有一切……”这是狄更斯在《双城记》至今引人关注的一段排比,而对比的另一半则是:“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一无所有……”将狄更斯的这段话,分成两段,来阐释城市形象和声誉的管理,非常恰当。在当下消费社会的特征越发明显,社会高度媒介化的今天,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声誉是“升入天堂”还是“坠入地狱”,似乎仅在一瞬之间。

自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大众传播迅速发展,使得大众传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及手机等新兴技术和媒体的普及,使得由各种媒介构建的虚拟世界高度发达,其丰富性、全面性远远超过了由人的实际活动范围和经验构成的现实世界。无限扩张的媒介化的社区,成为人们获知真实世界的主要渠道,在某些方面对人们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真实生活世界的趋势。早在上世纪初,就有美国学者指出,现代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反观当今,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很多地方的突发事件,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杭州“70码事件”等,我们越来越发现,媒体化的现实已经演变为真实的现实。

消费社会和媒介化社会的现实,都迫使城市在进行形象传播时,除了运用正向思维,思考怎样传播好城市形象外,还需要具备逆向思维――时刻牢记危机意识,不忘站在危机公关的角度有所准备。如何进行城市形象危机管理?如何捍卫良好的城市形象?笔者认为,以下几条需引起特别重视:一是将城市形象和声誉管理纳入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范畴,进行足够的重视;二是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城市形象监测、危机处置、信息、评估等系统性的形象管理工作;三是根据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践,制定科学、合理、细致的危机应对预案,强化预案的可操作性;四是在城市形象危机预警、响应时,要主动、积极地公开相关信息,保证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五是掌握恰当的危机公关的理论和技巧,做到突发事件与形象危机应对、重大活动与形象传播创新、常态工作与形象传播推介的有机结合。

第5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历史街区;城市文化;保护;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68-01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此表象下是城市环境特色的消逝、城市空间活力的缺失、城市面貌的趋同、城市建设的无序、城市个性的衰退和消亡。这种改变对城市中最具有历史形象气质的老街区影响尤其大,正如在文中提及的武汉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老街区及历史建筑造。城市文脉是对城市历史精髓的传承与创新,本文对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解读系统论对老街区保护的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本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目前在城市建设中对城市老城区的保护和城市景观很重视,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研究理论也很丰富。将城市所固有的传统文脉精髓形象符号化,重新赋予城市老街区,并结合新的城市语速规划,以此来提升所划定区域的城市形象与精神气质。这与我国目前建设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史有密切联系的。

(一)国内外现状

我国目前对城市历史街区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遗产保护的层面。1985年5月,国务院采纳了建设部规划司的建议,采用“历史传统街区”的法定概念。

1996年,建设部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召开“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成为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一环”。

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方法》,文件明确了历史街区的地位,历史街区的特征。

国内在也总结了一些理论,如:孟嘉《绍兴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实施》,孙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研究》,周菲菲、刘佳《上海市中心城风貌道路保护规划发展研究及案例探索》等,对本课题的研究有极大的启发性。

国外学者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也总结了一套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沃森・本特利与乔治亚・布蒂娜・沃森,提出了“场所认同”这一概念,将城市中具有历史特点的建筑、街道、视同城市生活者身体的一部分,具有认同感。

(二)发展趋势

上述研究成果,大多数是侧重保护与开发,即使有大量研究城市文化遗产的著作,但真正涉及本课题提出的观点不多,没有提出“将城市所固有的传统文化精髓形象符号化,并结合新的城市元素规划,重新建立城市的内在品质,以此来提升所划定区域的城市形象与精神气质”。这种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凸显城市政治、经济与地方文化的城市发展思路,在当今同质化社会中,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三、从系统论看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

(一)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二)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历史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背景,是城市历史、地域和文化环境的内向特征。凸显了城市的历史、地域、人文的特性。城市历史文脉的主要了两个特征是地域性和动态性。城市历史文脉的地域性差异是城市特色与魅力之所在,是城市个性塑造的立足点,也正是城市文脉研究的目的之所在。城市文脉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传承性和变异性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精髓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对现代城市文脉的发展。

(三)从系统论看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

现阶段的城市历史保护中,往往将历史资源独立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外,局限在于城市规划部门只保护认定的文物保护建筑。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要求必须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看待和研究城市文脉,对城市历史街区应该整体保护。“整体性保护”主要是保护历史中心城区(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城市功能与社会结构这三个方面。在“整体性保护”历史建筑过程中,在保护历史街区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历史街区的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等方面的价值,使整个历史街区更加完整地传承下来。城市的文脉和市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人的参与,城市只是一个静态的空间而不是动态有生命场所。因此,在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上不仅关注城市外部空间的优化与整合,更加侧重对深层内涵的综合思考。

四、城市视觉形象研究

(一)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注重数量的追求,却忽视了质的追求。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城市文化记载了城市的过去和当下。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文化品位、文化氛围、文化群体、文化硬件设施及文化活动等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一方面,城市文化特色涵盖了城市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两个层面。城市的外部形象由建筑、道路、广场、绿地等物质所构成;内在素质包括精神风貌、经济活力、文明程度、治安状况等因素,其中文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因素相比,文化特色更能提升一座城市的吸引力,这正是当前许多城市希望依托城市文化加快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竞争力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二)城市形象

城市是由多方面组成的一个综合体。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外观物质形态和内在精神形态的统一体。人们对一个城市形象的认识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例如人们谈到威尼斯,立刻就会反映出它是水城。因为,视觉印象中的威尼斯就被河流环绕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人们的生活更是离不开水。北京是文明古都的代表,上海是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是朝圣圣地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凸显出来的城市特质就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本,一个没有城市文化的城市形象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抛弃传统,往往城市只能成为毫无个性的建筑堆砌起来的复制品。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形象的特征,在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也是在延续城市文化。

(三)城市历史街区视觉形象符号化

视觉相对于人类其他感官之上,是最基础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看到事物的表面,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城市视觉形象符号化是以城市形象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对城市一切可视资源的系统化、规范化、符号化,将城市的无形化为有形。把抽象的城市理念和文化底蕴转化为具体的视觉符号。武汉地区位于我国中原腹地,长江与汉江交汇于此,水路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素称“九省通衢”之称。汉口的老租界是这个地区一段历史文化的象征,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和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居住集体记忆的承载者。由于地产商对于这些具有经济价值历史街区的无规拆除,已经使武汉失去了很多文化价值高的历史街区,江汉路、鄱阳街、青年街等多条历史街区的市民反映如今的武汉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大武汉。针对武汉特殊的文化特色,将历史文脉的精髓符号使用到城市公共导视系统中,包括城市空间内所有的路牌指示和交通标志等。导视系统是市政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热情开放、主动与人交流的公共表达方式。因此,城市的路牌和交通标志在设计时要具备一定的原则性:信息分层性;简约性;人机使用性;连贯性。

五、结束语

在大部分现代化城市中,历史街区正在经历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文章由系统论提出的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分析了现在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重要性,以及历史街区得以延续、更新的策略和措施。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一方面要保护历史街区内具有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还要保护历史街区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等周边环境以及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属性。同时,进一步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将它抽象符号化融入到城市的各个元素中,来提升城市的精神气质。

参考文献:

[1]安运华.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探析[J].中外建筑,2006.

[2]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6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文化产业、城市软实力和国家形象,这几个原本在学理上相对疏远的概念,在2009年,由于特殊的时代气候和现实机遇而异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2009年中国学者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景观。作为当今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板块,文化产业毫无疑问地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职责和嘱托。2009年9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良好的国家形象既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与推广,主要与城市文化产业、特别是其中的新媒体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因而也可以说是众多文化产业部门协同生产与共同创造的结果。文化产业、城市软实力与国家形象这三个关键词,不仅在现实中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成为2009年文化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首先,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与价值基础等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其最具有象征意味的是教育部在本年度开始关注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问题。与之相应,经过十余年来对西方文化工业理论的学习、借鉴、消化与吸收,2009年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与价值立场上也开始频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一是“文化产业正义”理论,其中涉及到“历史地理正义”、“当代人的正义”、“多代人的正义”等,这些基本问题的探索对“确保文化产业发展与历史地理发展的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胡惠林《文化产业正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地理学问题》,《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二是“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自去年以来,文化产业的“逆市上扬”论一直占据主流。本年度有学者分别从理论、逻辑和中国经验等层面进行理性的剖析,指出文化产业与金融经济均是当代都市化进程的新宠,以消费社会和消费意识形态为中介,两者的相互联系程度很高。在金融业积重难返的当下,文化产业也将进入困难时期。因而对文化产业发展不宜过于乐观,而当选择“以理性态度为前提的适度发展原则”。(刘士林《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文化产业的应对》,《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此外,还有研究涉及到文化产业“成长短波与长波交织的规律”(朱宁嘉《把握文化成长短波与长波交织的规律,实现产业生态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文化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夏劲《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思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等,这些基础性的理论思考与价值立场探究,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及其现实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其次,在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城市实体经济体系之后,以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软实力研究迅速升温。(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大竞争时代的城市品牌构建》,《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09―2010》)在某种意义上,这与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激励密切相关。继2006年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之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又一次重大产业规划与政策调整,与实体经济关注城市“硬实力”不同,振兴文化产业彰显的是中国政府对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深层意味是将包括在文化产业范畴下的影视产业、新媒体产业、出版传播产业等,置于与传统工业、现代制造业同等重要甚至是更加优先考虑的位置。在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城市排名之后,中国城市软实力第一个排行榜――《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报告》在2009年终于出场。这一城市软实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商务吸引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信息推动力十大指标,尽管有些问题在细部尚可商榷,但也使中国城市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首次有了量化的考量。(《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报告具体排名》,搜狐网,2009年7月1日)由于城市管理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些带有实验文本色彩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推出的《城市论――以杭州为例》(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作者自陈,1949年3月5日,在西柏坡说“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与动因。由于杭州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休闲之都,因而《城市论》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城市软实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本。这种以城市软实力为对象的文化研究,兼有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增添了诸多现实主义的色彩。

再次,国家形象在2009年文化研究中异军突起,在很大程度上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特殊背景密切相关,以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多达四十五本的《大国策》系列丛书为代表,新中国在60年来的巨大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是在舆论和文化研究上激荡出“大国热”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诸多现代启蒙中资本主义幻象的破灭,有越来越多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开始注重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贾磊磊《文化:唱响中华复兴之歌》,《光明日报》2009年9月11日)有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内地电影在国家文化形象塑造方面,已创造了较之前已有的国家硬形象和国家软形象之外的第三类表现方式,即国家硬形象的软化形态和国家软形象的硬化形态,并认为这种新表现形态可以见出中国影像的政治修辞、主旋律片的表达困扰和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美学与政治压力。(王一川《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态――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文》,《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又鉴于当今世界媒介为王的原因,既有学者十分关注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管理引导,通过占领网上信息和舆论高地来宣传国家形象、表达国民意愿、影响国际舆论。(张书林《有效传播能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重要一环》,《光明日报》2009年12月15日),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国家形象的普遍文化塑造与中国价值建构方面,还需要借助市场力量和产业整合,拥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从而掌握更大的市场话语权,以获得国家形象塑造的主动权,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尹鸿《国家形象,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此外,国家形象的建构或推广也是人们相当关注的。如有学者把国家的话语权看作是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认为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加强话语权能力建设,扭转话语竞争的不利地位,是话语权处于弱势的国家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张铭清《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光明日报》2009年12月15日)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不能只依赖传统文化,必须以中国当代文化为指引。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接受者,利用市场互换,制定更具层次的文化传播策略。

第7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1. 城市造型视觉形象

1.1 结构。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 空间。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⑴ 空间景观的系统结构研究

a. 点、线、面的多层次研究。"点"是景观节点,包括主要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城市重要窗口以及自然景点、制高点等。"线"是景观视线,包括重要商业街、步行街、滨水路、交通干道等组成的城市街景和景观走廊。"面"是景观区片,包括旧城区或者租界区、历史文物保持区、商业中心区、园林景区等。

b. 一维、二维、三维的多方位研究。"一维"是以平面方式研究空间景观的平面构图和结构关系。"二维"是关于城市立面形式与剖面结构的研究,反映了街景特色、建筑风格和高度的关系。"三维"是城市空中景观的模拟研究。

c. 城市景观框架的总体性研究。根据景观需要制定城市开发控制标准、建筑风格引导准则、景观视觉走廊保护范围等。城市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等级外观、宗教时期城市与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建筑、"包豪斯"建筑理论、城市与建筑的功能性等等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 立面的研究

高开敞的界面围合方式,在将外部环境引入室内的同时,室内空间也与外界共享。城市立面与夜景照明也从建筑单体立面设计向城市立面设计的层次转变。

2. 城市色彩视觉形象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学信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2.1 城市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在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彩,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而绝不能标新立异。

2.2 城市色彩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

2.3 城市色彩应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现代城市形象应用设计中应考虑城市符号视觉形象、城市标志识别系统、城市规则视觉形象、交通规则视觉表现、政府工作规则视觉表现、城市功能划分视觉表现等相互协调。

3. 城市人文视觉形象

包括有市民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等。城市形象是通过市民形象集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城市形象以市民的综合素质、精神状态龙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市民的各种参与凸现出来。

4. 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趋势

4.1 城市形象识别设计

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来理解和识别城市形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⑴ 城市理念。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

⑵ 城市行为。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进行的活动。

⑶ 城市视觉。城市视觉识别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

4.2 城市视觉形象设计重点

⑴ 自然形象。不同的城市自然禀赋会有很大的差异。充分发掘与众不同的形象,促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务等行业率先发展,发挥出形象效应。

⑵ 文化形象。城市文化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因素高度融合。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潍坊风筝节、孔子文化节等,展示了城市文化风格,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⑶ 视别形象。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

⑷ 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建立在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改进政府行为重点是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⑸ 历史形象。文物古迹是历史形象的直接反映。一般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区保护通常可划定保护、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

⑹ 视线走廊。景观视线走廊由景观轴线、视觉控制点、重要景点、视觉交织及转帐等组成,依赖于统一的规划布局。对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性控制,对城市相关地区的发展须设定一些限制性规则。

⑺ 高压走廊。按照专业规范,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与民居、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市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严格按规章建设,留出规定的高压走廊地带,控制两侧建筑高度有使用性质,保护好高压走廊地带。

⑻ 地下通道。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涵道、洞口等以及地铁线路一般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结合。

城市视觉形象,简而言之,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涵盖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这些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城形成城市视觉形象的因素多方交织、组合,形成的。

参考文献

[1] 李广斌, 王勇, 袁中金. 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 城市规划, 2006.

[2] 王鑫. 赖特建筑创作中的节能策略及其设计启示[j]. 新建筑, 2006.

[3] 谢小舜. 匠心独具的美国风--赖特的住宅建筑风格解析[j]. 艺苑, 2006.

[4] 金平. 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 重庆建筑, 2006.

第8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802

城市作为人类相互联系、聚集、聚居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基本上都是由城市创造和发展的。没有城市,文明就很少有可能兴起。由于城市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贡献的聚集效益,从而使得它从诞生那天起就成为一定区域的社会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科学中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盛赞城市“造成新的力量和新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聚集着社会和历史动力”。

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创造功能,决定了它对一定区域的影响、辐射、导引和示范作用。一定意义上某城市的文化形象反映和代表着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形象,决定着该地区文化形象的选择和走向。

1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内涵

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包括城市文化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指标、结构机制及操作体系。

所谓城市文化形象,指一定城市以其外观建筑、公共设施、机关、学校、企业、商业、道路、交通、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部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生活、工作、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综合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

构成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们构成了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2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类型亦有很大差别。按城市在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所处不同的地位进行划分,可分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和县级市。按市区非农业入口数量划分,又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城市。按城市职能划分,还可分为综合性城市、经济性城市、金融城市、旅游城市、革命纪念地、边境城市等等。如果仅用几个要素、参数或标准是很难塑造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的,必须要有一系列包括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参数组成指标体系,并用科学的建构方法,才能够塑造出符合本地地理与历史、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城市文化形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2.1准确的把握城市性质定位

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时,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把自己城市设计目标定在“国际化大都市”上,其主观意图是要与世界接轨,使自己所在城市尽早实现现代化。但由于脱离本地、本市实际、这个设计目标基本达不到。如前所述,各个城市的规模、性质是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都要当“国际大都市”或“国际化大都市”,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大都市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通过形象设计和短时间的建设就能够建成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其严格的客观标准。所以,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时,首先一个原则,就是要正确地把握城市性质定位。

把握城市性质定位,就是要依据城市的地理、历史传统、资源条件,确定城市的文化形象基调。比如:(1)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可以把自己的文化形象定位于国际大都市,向东京、纽约看齐,按照自已的民族风格,城市传统,现代化标准,设计未来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形象。(2)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像佛罗伦萨那样的国际名城,如西安、南京、洛阳等。(3)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干象威尼斯那样的国际旅游城市。如苏州、无锡、桂林、杭州等。(4)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区域性大城市。如沈阳、长沙、武汉、成都、兰州等。(5)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已定位于滨海边境城市。如大连、青岛、丹东等。(6)有些城市可以把自己定位于特色工业城市。如鞍山、抚顺、石堰、攀枝花等。总之,还可以依据各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特点,找准城市定位,这样设计城市文化形象就有了参照标准。

2.2把握城市文化形象设计的现代化标准

无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城市定位,在进行文化形象设计时,都要按照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的标准进行设计、改造或发展。要悉心搜集、掌握和研究现代化城市的功能经验,避开其发展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不走弯路。要有战略眼光,现代化意识,条件不具备,可以先设计、规划,但不能仓促上马,随意乱建。建筑物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形象的主要构件,设计时要做好总体规划布局,建筑的式样根据城市特点,在基本风格的基础上百花齐放、造型各异。现代化的设计还要求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树木、绿地、色彩、铺地的图案,道路的景观,加上合理的用地布局、便捷的交通路线和便利的生活、文化设施,这些都是必须坚持的基本标准。

2.3保持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

个性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生命,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无论哪类城市,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区分开,就在于它自身的特点。每一座城市或长、或短、或大、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时充分把握这一传统、风格和特色。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当年在设计这座城市时,沙俄吸取了花园城市的成果,学习巴黎的圆形广场和辐射道路,计划将大连建成远东的自由商港城。这样,大连的城市文化形象就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欧式海滨城市基本景观。大连市政府在塑造大连城市文化形象时充分考虑到这个地方个性特色,发挥大连自然环境的优势,整理大连建筑的历史遗留,从中吸取、借鉴、提炼、简化、抽象、隐喻利用有价值的部分运用到新建筑的设计中去。推倒公园围墙,把绿地、公园与市区连结起来,栽植鲜花、绿地,有效地保持了大连的传统地域文化风格,体现出了大连海滨城市的个性文化特点。

2.4必须要有一流的公共文化空间

无论是哪类城市,要挤身于现代化的行列,公共文化设施是必须要有的,而且在水平上必须是世界一流水准的。要在规划、设计上给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文化宫、体育场、青少年文化宫、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音乐厅、现代科学文化中心、、公共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以位置。一时资金不多,宁可暂时不建,待到资金到位时,就建一座象样一座。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绝不能搞同水平的复制。有了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还得培养一流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只有这样,公共文化设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塑造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

2.5要有自己地方、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节

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形象,除了硬环境建设,还必须要有软文化空间。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构成的城市文化空间,属于静态的外观文化空间结构。这种静态的文化空间还要有活动于其中的动态文化空间相配合,除了城市人民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以外,应有属于本城市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的精神、风情的动态体现和象征。象金华市的“火腿文化节”、维坊的“风筝节”、大连“服装节”、沈阳“秧歌节”等等已造成了一定的文化影响,体现了这些城市一个方面的文化形象。对文化节的设计,一定要从本城市特色出发,一定要有历史传统,不能人为的制造。只有同时有群众基础的、有历史传统的、民族、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才会有感人的文化节庆气氛。如彝、白、傈僳、纳西、拉枯等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3结语

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系统设计,更在于形象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发动全民参与,开展全面工作,并借助多种活动和传媒的力量,全面构筑城市独具特色的良好形象。城市精神的设计与培育,应与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同步进行,需要经过市民广泛讨论,有关部门对城市文化资源深人调查,建立专门班子结合城市形象定位和在对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特色确认的基础上,精心开掘、提炼、策划和提出,这样逐步形成城市人们的共识,真正成为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城市文化个性,形成能够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形象理论范文

[关键词]城市形象 传播渠道 认知 因素

一、社会多样化发展与传媒转型语境下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City image)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与保持和谐的城市形象是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不仅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还关系到城市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薛敏芝,2002)。

公众心目中的城市形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传媒,而传媒自身的强大功能则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在“传媒转型”语境下,市民日益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播渠道接触各种信息,其中包括对所居住城市的各种信息。根据市民日常生活中所频繁接触的各种传播渠道的现实,本研究将其分为5个类别:全国性的媒体、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的宣传、社区/小区的的人际传播、互联网站/论坛。由于这些媒体远远超出了传媒学术研究领域中“媒介”的概念范畴,因此本文采用“传播渠道”这一概念。

在理论上,这5种传播渠道中可能将呈现不同的城市形象。首先,全国性的媒体,由于其新闻采写不受地方政府的管制,故可能实现对地方城市形象的客观表达,而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则没有此种自由,其所有新闻报道无疑被纳入当地行政宣传的轨道。至于当地社区/小区的宣传,一方面是当地省市行政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当地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小区的人际传播,是邻里之间社区归属感的直接体现。最后,互联网站/论坛作为新兴的传播渠道,其传播的便捷性、匿名性、自由开放等特征使得市民较为容易在其中传播有关本地城市形象的信息,可能对于本地城市形象的表达出现良莠不齐的格局,故相对于传统的传播渠道而言,公众可能会觉得网站/论坛上的城市形象较差。

另外,在当今媒介化社会中,公众可能对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人际渠道、互联网站、论坛、博客等接触的程度、习惯等皆有不同。即使接触同样的传播渠道,人们亦有可能产生所谓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的现象。由此,在探讨公众不同传播渠道中的城市形象认知时,必须考虑到他们对使用不同传播渠道的方式。

最后,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公众,如性别、年龄、收入等不同的市民,可能对不同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的感知有所不同。特别的,随着我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移民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移民已经占到部分城市常住人口的25%到近70%。即使同样是移民,也有移民时间长短(如早期移民和新移民)、底层移民和白领移民等的区别,因此融入城市的程度必然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是否将对自己所接触的不同传播渠道中的城市形象感知存在差异?这也是本研究所需要探讨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文献研讨和逻辑推理,本研究欲通过搜集实证性数据,具体研究如下3个问题:(1)公众通过全国性媒体、当地省市主流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社区/小区的邻居,以及互联网站/论坛是否感知到不同的本地城市形象?(2)整体上看不同的公众在上述传播渠道中感知到的本地城市形象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3)公众接触不同传播渠道的程度、对不同传播渠道中与本地城市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是否影响到他们对本地城市形象的感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武汉市为个案进行的实证研究。近年来,武汉的城市流动人口不论是在规模还是频率上皆在增加、城市人群的阶层分化愈加明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更为彰显,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态势在武汉体现得极为明显。此种城市发展背景为研究公众从传媒渠道中所感知的城市形象提供了便利。

调查的所有对象为居住在武汉市城区的市民,即城市的内部公众。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经验数据。问卷中主要询问了被访者如下4个问题。其一是他们对各种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考察市民对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站、网络论坛和朋友/同事共7种传播渠道等的使用程度;其二是被访者对上述7种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其三受访者对全国性媒体、湖北省/武汉市的媒体、当地社区/小区、社区/小区的邻居,以及互联网站/论坛共5种传播渠道中和谐武汉形象的感知;其四是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婚姻状态、在武汉居住年限。

数据采集于2009年5月10―20日进行。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18―28日。共得到答卷11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0份。由此,调查所得的有效问卷总数为460份。460位受访者来自居住于武汉市城区的48个不同的小区,其基本人口学信息如表1所示。

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8.78岁(标准差为8.45),个人月收入的均值为1893元(标准差为1032)。受访者在武汉居住的平均年限为26.08年(标准差为15.08),居住在现小区的平均年限为9.74年(标准差为9.49)。

三、描述性分析

受访者对包括报纸、电视等7种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如表2所示,以报纸为最高(5.60),其次是电视(5.21)和朋友/同事(5.17),再次是网站(5.03)与杂志(4.69),最后是网络论坛(3.93)和广播(3.64)。显然,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已深刻嵌入人们的传播基础结构之中,成为市民传播系统的一部分。

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对各种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同时,在武汉居住年限愈长的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愈高,而在控制住年龄这一变量之后,两者的这种显著相关性仍然存在。收入也与受访者对与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显著正相关。但在现小区居住时间长的武汉市民,却并不一定对传播渠道中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强烈。受访者的教育程度与对传播渠道中武汉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并不相关。

在整体上看,并非所有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形象的感知是一致的。年龄较大的受访者,认为传播渠道中的武汉形象更为和谐;但教育程度更高的人,认为传播渠道中的武汉形象更负面。这些发现仅仅是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得到的,还需要在下文采用更为严格的统计方法来检验。

四、公众不同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

如表5所示:更为关注各种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相关内容、接触大众传播媒体更多以及个人月收入较少的受访者,认为全国性媒体、湖北省/武汉市媒体,以及互联网站/论坛上的武汉城市形象更为和谐。对传播渠道中武汉城市更为关注、接触大众传媒更多、在武汉居住时间越长的受访者,从当地社区/小区这一传播渠道感知到更和谐的武汉城市形象。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460名武汉市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受访者对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人际渠道(朋友/同事)、互联网站、网络论坛7种传播渠道的接触,表现为明确的两种模式,即大众的和人际的传播渠道,而男性对大众传播渠道的接触频度更高。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已深刻嵌入人们的传播基础结构之中,成为市民传播系统的一部分。此外,武汉市民对各种传播渠道中有关本地城市内容的关注度比较高。年龄较大的受访者,对各种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的内容更为关注;同时,在武汉居住年限愈长的受访者,对传播渠道中与武汉相关内容。

更多接触大众传播渠道的受众,更容易形成对本地城市的正面形象。这可以部分用涵化研究的结论来解释:更多接触大众媒体的受众,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个人月收入较少的受访者,往往会认为媒体上的武汉城市形象较好,这与既有的研究并不一致。本研究对此结论的解释是,个人收入更高的市民,可能对于和谐城市形象的标准也高,由此影响到他们对各种传播渠道中城市形象的评价。

良好的城市形象离不开有效的传播。尤其是对于城市内部的公众,有关部门需要注重通过整合多种传播渠道,包括大众渠道、社区、网络以及各种人际渠道共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本研究还发现,在当地居住时间越长的市民,认为所在社区/小区传播的城市形象愈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社区工作者,向城市新移民传播和谐的城市形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Avraham,E.(2004).Media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an unfavorable city image. Cities, 21(6), 471-479.

[2]韩隽:《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人文》2007年第2期

[3]薛敏芝:《论现代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设计》,《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杨、陈怀林:《传媒接触对本地城市形象的影响――珠海受众调查结果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