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精选(九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第1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微”事物是时展的结果,也是人们在快节奏的环境中所开发出的新兴事物。微课是在课堂上运用短小的多媒体资料完成教学内容信息传达的一种形式,一般这些信息传递的时间长度不会超过十五分钟,正是由于这种“微”特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同时也是由于这种特点使老师的工作量增加,制作录像、PPT等教学资料使老师面临了更多的压力。这就导致了目前微课应用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小学语文的教学注重的是语言、文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微课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最直接的传达许多语文课程知识点,但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和理解仍然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师微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现状

第一,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根据对小学语文微课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微课的应用基本上只出现在课堂上,教学活动进行的时候,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存在,这种教学状态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教学水平提高不明显,仅仅是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小学语文老师对微课的认识程度。根据对小学语文老师的调查显示,关于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相对普遍程度较高,但对于微课教学科学理论的认知水平相对较弱,甚至有些教师对课堂上使用的微课资源并没有微课这一概念的意识,专业性的微课教学模式更无从谈起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是将微课课件直接做为一种资料来将课堂要传达的信息生动化、动态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对微课的深入分析和了解仍然缺乏。

第三,小学语文微课教学问题。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微课教学模式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仅仅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来对待,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频率很低;其次由于教学方法运用不当使得微课教学这种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提升水平较差;再次教师对微课的全面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将微课运用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而是仅仅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教学;最后在微课课件的设计上,教师没有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使微课丧失了原本强大的教学促进效果。

第四,微课应用问题形成的原因。小学语文由于难易程度相对较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关注度较弱,没有科学的微课教学意识;微课做为一种新兴事物,与之相关的研究和培训缺乏;微课的设计任务工作量大,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教学课件设计等。

二、微课教学设计原则

微课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兴趣较低,而微课有效的结合多媒体工具,将书本上死板的内容灵活化,无疑会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要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需要明确课件的设计原则,然后才能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明显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首先,坚持“微”原则。“微”原则就是要求微课的设计短小精悍,占用时间少,课题小,选择某一个有针对性的小课题,进行简单的课程设计,然后利用PPT或者影像等形式进行制作,将其讲解的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

其次,坚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心的转移,逐步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上来,微课的设计也不例外,要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等特点,进行课件设计,可根据小学生比较喜爱的色彩搭配、图案风格等,完成微课设计。另外微课设计选择的资源和内容也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选择与小学生年龄阶段接触比较密切的资源,以提高他们的接收率。

再次,互动性原则。课件的设计不能够只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来划定教学课题的选择,还应当根据互动性原则,加入吸引学生,并引导其进行主动思考的元素,与学生实现充分互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微课设计中还可加入丰富的趣味性内容或图片,让学生在不断接触微课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渐渐形成固定的接收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三、微课设计实例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进行具体的微课设计,以下以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为例进行课件设计。

首先,明确微课设计的目标,即微课课题。这篇课文主要是在描写植物的生长,在文中细节描述了爬山虎的各个部位特点,以及其“会爬”的生长特点。这篇课文要传达给学生的就是观察事物的细心和耐心,因此就以此做为目标来设计课件。

第二,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分析。《爬山虎的脚》是小学四年级的课文,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植物的“脚”以及爬行的动作形态,是他们的关注点。

第三,微课内容设计。本次设计以PPT的形式来展示爬山虎的细节形态,选择植物的各个结构、细节图片做为资源,结合生动的文字说明,让课文制作成为图文并茂与动态图片并存的微课件。

第四,实施教学。制作好的微课需要提前在学生面前播放,但不加入讲解内容,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对各个细节的观察;然后在课堂上对整个微课进行详细的解说,细节的回放等,并与学生及时交流和沟通,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结束语

微课教学对小学语文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提升方式,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针对性改进设计方案,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

第2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微课教学 教学效应

一、微课概述

近年来,微课教学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十分盛行,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微课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从教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微课概念可被概述为:按照教学规划及教学实践的需求,以5分钟~10分钟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教学知识点而展开的教学讲述。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微课理念应用的案例及分析

(一)用微课作为伏笔,打造探究性课堂。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获取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他的话向教育工作者阐述了“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已有的普遍应用于高中语文课堂的探究性教学思路大多陈旧、老套,虽然教学方法成熟,但对学生的吸引力完全不够,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展开的探究性学习,逐渐会产生“索然无味”、“缺乏新意”的感受,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我认为,为使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得到创新,教师可将微课的理念引入课堂中,通过5分钟-10分钟的微课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构建形式多元的课堂。

案例1《鸿门宴》教学设计:

首先,我从网络上下载2011版的《鸿门宴》影片,利用软件进行剪接,着重突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部分的内容,并在视频中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当课程开始后,我为全班学生播放小视频: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目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当播到该部分影片内容时,我突然停顿下来,而影片中也出现了我的身影,并伴随着一个提问)我:同学们,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范增会“数目项王,而项王却默然不应?”(我的问题一提出,大家纷纷放下书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次,我故作神秘地说:“大家带着问题继续观看视频。”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当播到该部分时,我又顺势停下来)我:同学们!看起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可为什么他要针对沛公呢?

在微课的视听引导下,一连串问题不断涌现,大家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我则顺势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他们针对视频问题,展开探究。

最后,我要求各小组选派成员阐述讨论结果,当他们全部回答完后,我则继续播放视频,此时我出现在视频里,为大家亲自解答两个问题。由于我在视频中的亲自现身,大家更有兴致。

教学效果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将网络影片剪辑成微课视频,并融入探究性提问,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微课探究性课堂,相比传统模式下一成不变的语文探究性课堂设计而言,该种方式巧妙地运用微课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打造了立体、动态、视听效应突出的探究课堂,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最重要的是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入,课堂探究氛围变得更浓。

(二)以微课作为工具,构建网络学习课堂。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微课的最大特色在于:它通常以网络为平台,构建起师生之间虚拟沟通的桥梁,展开无缝化教学。为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将微课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微课作为语文教学渗透的工具,为学生构建全新的网络学习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新颖和奥妙。例如在讲授《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时,我便“以微课作为工具,构建网络学习课堂”,展开全新的教学尝试。

案例2《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为使学生充分掌握中国建筑中北京四合院的结构特征、人文内涵,我利用互联网,设计微课教学欣赏平台,具体的教学按照如下流程实施。

首先,我让全班学生登录班级QQ群,我则在群内上传两组微课视频,分别为“北京易郡四合院实景”和“四合院风格设计”,两组视频的长度均不超过五分钟。

其次,我提出教学要求“请大家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其他与北京四合院有关的视频、文字、图像资料,并展开群内共享交流”。由于有了我视频的提示,大家的查找变得有的放矢,纷纷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搜寻,QQ群中不时地出现大家上传的成果,一组组小视频、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关于北京四合院的资料不断涌现。

再次,我在群内发出新的探究学习要求,引领大家对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内涵、结构特征、历史演变进行总结。群内的交流气氛不断浓郁,大家纷纷表达对北京四合院的全新认识,而我则将大家的成果整理起来,作为本堂课的资料,共享到群空间中,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方便今后教学的利用。

教学效果分析:将微课教学引入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尝试。在上述案例中,通过微课与互联网搭建的平台,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顺畅,每一名学生都能及时获取教师的学习要求,并利用自己的资源,展开学习搜索,不仅语文知识获得积累,网络搜索能力也将长足进步,教学双向效应得到彰显。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理念,搭建全新的教学实施平台,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并实践更多、更好的微课教学策略,让小视频发挥出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摘 要: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内容呈“点”状、碎片化,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优势。

关键词: 语文微课程 语文教学 教学优势

语文微课程的雏形可追溯至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教授LeRoy A. McGrew 于1993 年提出的“60 秒有机化学课程”及1995 年英国Napier University的T.P.Kee教授提议的“One Minute Lecture”。2008年,美国San Juan College 的高级语文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正式提出“Micro-lecture”。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提出:“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语文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形成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语文教学应用环境。笔者比较认同这一概念。

2010年,佛山市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引起了国内教育学界的普遍关注,此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及相关网站等分别e办了微课大赛,征集了大量微课作品,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更是将微课作为一个培训主题。可以说,这些宣传及实践活动,使得微课这一语文教学形式为更多教师所熟知并受到大家的欢迎,这与语文微课程的特点或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学者胡铁生对此进行了分析,基本得到了大多数相关研究者的认同,下面将结合其观点就语文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优势进行阐释。

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特点

“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特点有助于集中解决问题,迅速突破知识点、重难点和疑点。语文微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的,其关注点虽“微”但不“小”。微课有别于传统课,其语文教学内容主题化,语文教学目标更明确,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需要,学生可以方便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适时适地进行学习,迅速突破相关知识难点。

二、“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的特点

“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内化知识。一项对中学生认知心理学的调查统计研究表明,人的观念的建立40%来自于视觉经验,25%来自于听觉经验,视听结合起来获得知识的比例可达65%。语文微课程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通过系列软件加工处理后的微视频将与主题相关的文本、图形、图片、动画、录像、录屏、字幕、声音(包括讲解、音乐、音效)等多种信息方式高度集成,信息丰富而有效,形象且有感染力。这是因为“视觉媒体比听觉媒体,视听媒体比单通道媒体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感知与思维意识,表现更大的信息量”。当然一个完整的语文微课程,除了最核心的微视频外,还包括其他微语文教学资源,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让学生可以在这样真实愉悦的情境中,轻松地内化知识。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九寨沟》一课时,可在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九寨沟的山、水及珍稀动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播放九寨沟简介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一面欣赏九寨沟著名的景点,一面聆听讲解员的解说,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课外知识。在教授成语的过程中,利用微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成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时,一年级小学生对古老的神话故事所知甚少,教师播放这两个神话故事由来及寓意的微视频,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神话故事中,自觉地体会到精卫和愚公身上的那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让他们在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获取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三、“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的特点

“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的特点既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多途径地学习。语文微课程的这种“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微视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不宜超过10分钟。一是因为这符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即利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重要的内容,因为时间过长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效果不好;二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的大多数内容看,10分钟以内足够教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二是微视频的资源容量小,一般采用流媒体格式,如flv、asf、rm、swf、mov、wmv等格式,这种格式支持网络的在线播放,可以边下载边播放,加之配套的其他资源如微教案、微反思等总计几十兆,在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无线网络日益普及校园的今天,语文微课程的“微”使学生既能轻易下载保存又能随时在线播放,非常适合随时随地的有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

四、“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的特点

“半结构化,易于扩充”的特点使得语文微课程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教材活动化和实践性的需要,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中心的一个多要素结构体,并不是简单的资料或信息堆砌,而尤为重要的是,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语文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其组合要素可以适时地进行修改、扩展和生成,从而促使语文微课程不断更新、生长和动态化。

五、“交互性强,使用便捷”的特点

“交互性强,使用便捷”的特点使得学生自我选择性更强,有利于循序渐进和个别化教育。传统课堂由于受限于时空,教师很难真正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接受情况进行语文教学安排,这必然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语文微课程可以摆脱这种时空的限制,其在线功能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性,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有选择性地学习,课内教师亦可以根据平台上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选择性地授疑解惑,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据斯金纳程序语文教学法的原则,尤其是其中的小步子原则和自定步调原则等,可以看到“语文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学习系统,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从而逐步实现个别化的教育。

胡德海先生曾说:“目前,一场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革命和学习革命,正席卷全球。”“明天的教育将是多种教育媒体相互并存,相互作用,共同担负教育信息传递和促使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局面。”教师应该积极地投入这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中,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应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包括掌握这一拥有巨大使用价值的语文微课程的制作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维.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5(34).

[2]肖金武.微课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研究[J].中国培训,2016(06).

[3]钱丽华.中职语文微课教学实践探讨[J].职教通讯,2016(21).

第4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英语视频学习资源应用趋势的分析,提出微课资源整合从设计到定制应关注其可改编、可定制、能自适应等特性。微课资源定制与英语翻转学习应用研究可将英语学习的目标文本进行分解和文本再构,将可延伸性的教学资源采用混合技术与微课视频资源进行搭建,促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互动应用技术,进行英语翻转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知识自动习得的活动,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视化的反思情境。

关键词 课程整合;微课资源;可定制;翻转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9-0062-04

美国新媒体联盟提出未来三到五年的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无论是高校的慕课(MOOCs)或基础教育的微课,云计算支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都需要通过增强实境、实现自然用户界面和增进语义互联应用[。大规模网络课程和微课资源的理念源于国外“拆除高校围墙的公开课行动”,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社会化分享。教学内容要求日趋变得可改编、可定制、能自适应,并与课程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让学生根据微课资源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步调,互动地应用技术进行翻转学习,让优秀英语教师从繁重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英语微课资源整合

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学会(ASCD)给课程整合的定义:运用数门学科领域的知识聚焦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教学的一种理念。对有效的整合提出三个必备的要素:研究主题明确,但观点不同;探讨有价值的基本问题;提升有效训练的方法和活动。

(一)微课资源定制

微课资源: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录制增强学习实境、实现语义互联应用的简短视频或动画,并可附相关的学习任务等。通过云端资源定制平台,师生可以将以上微课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customize),从而获取嵌入式代码(embed codes)用于嵌入式翻转学习,从而使视频维基资源库成为微课资源的定制平台。

(二)国外英语微课成功应用案例

荷兰教师布伦达(BRENDA)在她的研究案例分析中提出:“我建议学生将宝贵的学习时间投入到EC(englishcentral.com )的微课视频资源学习中,因为它在语境中培养你的语言能力,而且是动态方式。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学习,有时候学习者对微课视频内容的理解确实比教师的讲解更加有效,令人惊讶。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流利程度和学习信心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说学习者已经迈进了第二语言学习的2.0时代。”

捷克教育企业家妮娜(Nina)认为:“当我第一次发现EC微课视频资源网站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己仿佛进入了语言学习的天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过程录制语音对比练习,反馈词汇学习的效果。在我的学生中反响强烈,他们通过运用EC微课视频资源,快速提升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一切都在线完成。此外,我使用EC微课视频资源的时候,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l),比如给学生上烹饪教学内容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学习有关烹饪内容的微课视频,然后激发他们通过脸谱(Facebook)社交网络群组分享彼此的微课视频。”英语课程目标的整合与翻转学习

英语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使英语课程学习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 英语课程目标的整合

英语课程目标中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属于传统外语课程目标的核心部分,然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外语课程目标中所包含的应该是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英语课程资源的优化过程就是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过程,即过程与方法,如图1所示。

(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翻转学习云端微课资源的不断优化促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过程进行翻转,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资源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主翻转学习的新模式便应运而生,如图2所示。

接受式学习路径:课前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课中接纳新授知识、巩固知识,寻求获得能力;课中或课后在行动中体验情感教育,形成自己对某种价值观文化的态度。

翻转学习路径: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对微课资源的学习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接触到新知识和了解要掌握的能力;课中师生互动,通过循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情况,通过答疑解惑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应用和交流,他们也在积极主动地影响彼此。

翻转课堂从教育技术角度切入,其实已经将三个学习领域目标的排序进行了翻转。

从实践到理念的提升,体现在三个方面:

(1)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翻转。

(2)情感领域目标的翻转。

(3)认知领域目标的翻转。当翻转学习进入常态之后,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实现同步翻转,翻转模式如图3所示。

微课资源整合与翻转学习的应用

(一)基于微课视频整合的维基资源汇聚在云端网站分享微课视频,使用浏览器可以播放视频或阅读电子书。不但可录制教学演示过程的视频,而且无须安装特别的播放器或阅读软件,就可以采用嵌入式的代码分享到其他网站。此类教育云端资源网站内设强大的搜索引擎,对教育类资源能精准分类,用户可个性化整合编辑自己定制的资源。

1.采用混合技术搭建整合微课视频资源

云端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将教学资源进行分解,或采用混合技术与微课等数字资源进行搭建,教师可以用个人博客(Blog)平台或者用教师群体协作平台维基(Wiki)对自己定制或混合搭建的英语数字化资源进行编辑和管理。如免费的教育维基网站wikispaces.com。

2.基于云端视频、语音相册(voicethread)的互动交流

学生的自主翻转学习在课前就可以围绕相关的图片、文本、视频而开展小组英语有声会话( voicethread.com),视频、语音相册(voicethread)支撑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peer to peer”,为师生在云端平台跨文化交流提供真实的语音素材和文化内容。将传统一对多的交流,转变成同伴对同伴的多维交流互动模式。如图1和图2所示,促进英语课程的5个目标之间的交互,可以让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在语音相册上开展英语听说读写的研究案例。视频讲座演示了在线语音相册资源对免费用户的开放功能,无须上传就能共享资源(零存整取),或者用户分散上传的资源在线能整合使用(散存整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聚会、户外旅行、校园文化、社区活动等内容都可以用语音相册在云端呈现,为云端的跨文化交流展开的“风云对话”。此外,师生可以记录科学实验的过程,用图片语音进行解说。比如美国海瑟老师(Heather Sullivan)在语音相册中制作的“鸡蛋和醋”的实验(Egg-cellent Experiment),云端语音相册为学生之间的协作、实验观察和结论呈现提供可视化的服务。

3.基于英语目标文本重构,个性化定制动画视频的应用案例

语言交际训练需要增强实境的英语跨文化远程交流语境,实现自然用户界面和增进语义互联应用。比如根据四年级下册 PEP Unit 4 It’s warm today. / Read andWrite板块的教材内容,要将动物对话文本进行重构,根据教师个性化再构的文本情境进行设计:广东韶关小学生Wu Peng与美国纽约小学生Sarah和澳大利亚学生Alice,通过动画视频语境进行交流,交流界面如图5所示。

基于增强实境的跨文化远程交流语境人物和英语会话内容可以通过国外专业Voki网站量身定制(customize)动画视频。个性化定制Voki云端平台(voki.com/)如图6所示。

通过文本个性化免费定制(customize),动画视频可以输出embed代码,之后可将定制的动画视频嵌入(汇聚)到教师专用的Wiki教学资源库,为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博客提取视频动画资源进行混合搭建提供方便。

4. 基于课程管理系统的微课视频应用案例

学习英语词汇是掌握英语和提高其流利程度的重要环节,美国英语微课视频库EC拥有超过20,000个中心词。该系统的强大在于利用“上下文” 学习,使用户能够看到单词在真实的视频剪辑的多个实例(搭配)。EC的微课视频内容包括:简单难度、中等难度和困难难度三个类别。从专题角度分类:免费课程、学术英语、商务英语、职场英语、媒体英语、社交英语、旅游英语和少儿英语。从技巧分类包括词汇和发音两个类别。根据英语话题或者英语目标词汇,可以定制相关的微课视频。如少儿英语微课视频主题为:如果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让时光倒流5年,他们想做什么呢?) Ifkids had more time,主要学习的词汇有:PROBABLE,INVENT, MISS, HAMSTER,ALIEN。视频长度为1分46秒,有近20个英文句子,收录了近20位世界各地小孩的想法并能视听到他们的亲口表达。观看和学习环节如图7、图8所示。

englishcentralchina.com/video/19035/ifkids-had-more-time

1. I’d probablyinventsomething new. (方框中单词属于提示)

2. I would get more hamsters. 填写方框中单词算测试。

微课视频画面有交互性字幕的编码和进度显示,还具有词汇释义和读写反馈评价功能。也有根据微课视频和字幕进行英语配音的口语训练环节,电脑配置麦克风可以获得口语评价。微课视频播放器具备支持英语听、说、读、写和测试等功能。

(二)微课资源定制与翻转学习模式的建构

微课资源定制的理念是为了满足个性化的学习差异需求,英语微课视频不是简单地从常规示范录像课中任意节选的片断,而应该是为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评价服务。因此,师生个性化定制微课资源需要分析学习需求,检验和抛弃与学习需求无关的内容,完善微课资源整合方案。当微课方案初步成型后,需要再次检验和抛弃那些与知识点或技能讲练无关的视频讲授计划和测试素材。翻转学习所需的个性化定制微课视频应该提供嵌入式代码,为自主参与翻转学习活动的师生提供便利的分享途径。翻转学习策略通过定制个性化微课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14]简言之,就是从接受式学习走向自主学习的过程,如图9所示。

第5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应用方式

目前,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教育领域,微课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视频为呈现方式,二是凸显微课的“微”。“微”是微课的灵魂:①教学内容含量小,每集只针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具体问题;②微课视频时间短,一般在3~8分钟;③微课视频形式生动活泼,趣味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④微课切入课题迅速,讲授线索清晰,总结收尾快捷。而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微课的应用有其特定的模式与要求。

语文学科应用微课的可能性及优势

1.可能性

首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语文微课必将受到欢迎,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其次,语文教师无论是在全国、区域还是在学校内部,都有相当的规模,这使得合作建立微课资源库,共享微课资源成为可能。再次,语文是既具工具性也具人文性的一门核心课程,两方面都要求课内、课外的有效配合,微课在这两个大的领域都可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最后,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具有较强的应用基础。

2.优势

首先,语文是一门主要靠积累和感悟得以提升和发展的学科,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相对不是太大,并且艺术性、趣味性较其他学科突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语文用到的文本、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易于在网上查找,这些是微课茁壮成长的沃土。再次,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一般较高,录制微课时不需要再另外找人录音,相对更方便、快捷,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在配备字幕时也会更准确、精当,这些也都是很重要的优势。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笔者认为,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如下图:

1.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微课由于其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简明、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学生自主语文学习。具体可分为三种:①课前预习性了解学习(如微课“木兰诗”――http:///?c=video&a=play&id=171047),可基本熟悉、理解要点,不懂的地方或有疑惑的地方可以课堂上重点关注、提出问题;②课后释疑解惑,对上课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寻求相关知识点微课的帮助,相当于寻求课后辅导,解决个别问题;③课外拓展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学习一些超出一般要求的语言、文学、写作知识(如微课“例谈中考记叙文构思六法”――http:///?c=video&a=play&id=112796),这给一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以发展空间,以弥补课堂大众化教学的不足。课外自主微课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语文教师课外辅导的作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课内展示内容

由于微课制作简便,并且可以共享,便于规划组织形成微课资源库。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应用,通过微课对知识点做基础介绍,然后再进行纵深延展教学(如微课“反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http:///?c=video&a=play&id=83282&from=dasai);也可拓展,通过微课引入相关延伸领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如微课“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http:///?c=video&a=play&id=148264);亦可通过微课引入趣味性语文题材,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微课“奇妙的对联”――http:///?c=video&a=play&id=163334)。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件,因为在设计时已融入了讲解,相对可独立实现教学。当然,教师在课上使用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播放时(或暂停)做适当补充、解释。

3.渗透于语文实践活动

微课可作为方案说明、素材等应用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比如,网络征文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比赛的方案可以在文本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微课形式的视频短片,类似广告片一样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也可展示一些往届比赛过程的花絮,增强比赛的吸引力。对于实践活动、比赛中的关键知识点、方法、要求等也可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比赛结束,也可通过微课记录活动过程的亮点,展示成果,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影响。

4.用于教研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研一般通过公开课、说课、集体备课等形式开展教研讨论,这些都非常有效,是教研的主要形式,但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组织,耗费大量的精力,有时还会流于形式,而借助微课开展教研,可通过制作好的微课,展示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虽然现场播放只有几分钟,但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以微课为媒介开展教研交流相对于传统教研来说更加便捷,并且既可现场开展,也可通过网络打破时空进行。

语文教师微课应用模式

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自制,教师自主录制,自己在教学中(课堂或课下)应用。第二种“拿来”,网上搜集优秀微课,如中国微课(http:///),也可由学校购买一些优质的商业性微课资源。第三种合作,校内或区域内,甚至由国家层面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开发微课,形成完备的语文学科微课资源库,然后开放给教师、学生共享使用。第一种是起步阶段,也是微课技术、理念普及的基础,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可发展第二、第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将是发展应用的一个主流方向。因为,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针对性,由于各类、各地的学生情况不同,“拿来”、买来的都不一定适用、好用,只有参与合作开发,集体共享,才更加适合,也利于应用。特别是同地区、同类学校间的合作,由于组织便利、教材统一、学生情况相似,非常有推进价值,目前在广东顺德等一些地市已经开展,值得推广。

微课关注于单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一门课程这样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数是不多的,一般课程不过几百到一两千个,通过组织团队,很容易就能制作出通用性极强、符合行业规范的微课,有了这些微课,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应用前景展望

微信、微博、微电影……这是一个“微时代”,微课是技术进步与教学发展的完美结合,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符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求,也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现有硬件、软件环境和基础,其应用和深入一定会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学习,解放教师的智慧,促进语文教学的新一轮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3-14.

第6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实践

微课是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学习方向,依据视频为载体记录讲解某一知识点的精短视频。其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之间。微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因此对于心智还并不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其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微课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中,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求。微课内容单一,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某一知识点、技能目标等实施讲解。微课的资源容量较低,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上在线观看,或者是下载观看,这样有助于创新课堂环节,可以延伸实际课堂教学知识,弥补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漏洞。

一、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操作较多的学科。在实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现阶段还存在“灌溉式”教学问题的存在,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过多,学生的实践操作较少。若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用微课教学,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一位“私家教师”,实际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得到解放,从而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样有助于提升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整体分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用微课教学,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实施:

1.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重点。微课教学重点是不能不明确,需要其针对性强,可以选择某一个小的知识点,或者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一个规律等。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这一主题,是不能设计成一个微课教学任务的,可以划分为“插入本地图片”、“插入在线图片”等多个目标明确的微课。第二,教学时间需要满足需求。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长时间,因此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微课的时间需要控制在五到十分钟之间,短时间的教学难以达到教学目标,长时间的教学无法一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教学语言需要满足需求。因为微课时间存在约束性,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明确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语言和教学姿态。为了保障微课教学的质量,在设计微课之前教师通常要先预演几遍。第四,教学课堂形式是多样化的。除去传统意义上教师直接授课之外,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结合直接演示、动画以及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解决问题。第五,关注实际教学情况的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其它教学学科的教学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因此需要全面分析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特点,确保设计出的微课满足学生的需求,促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第六,选择正确的微课资源。微课的资源可以使视频、2D或者是3D动画、录屏等形式,为了满足预期的教学成果,需要结合教学知识选择正确的微课资源,过于理论化的知识可以选择视频的形式进行微课教学,如“了解计算机”、“文明网络小公民”等理论化的知识可以结合PPT+视频的方案进行教学工作;过于实践化的教学知识可以选择录屏的形式进行微课教学,例如“美化文档”等教学知识的微课教学工作,教师可以先依据录屏软件设计微课教学内容,之后将其发给每一位学生,促使其可以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演变较重的教学知识可以结合动画的形式进行微课教学工作,如“LOGO”设计相关的教学知识,因为其演变过程非常重要,教师结合动画的形式设计微课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

2.信息技术微课制作

一个优质的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其中应该包含了以下几点要素,如主题鲜明的课题名称、清晰的画质与声音、精致的PPT与动画、简单明了的教学知识、具备含义的片尾设计等。微课的设计方案有很多种,可以结合实际授课知识、教学形式等因素来明确,若教师是口语叙述的教学形式,可以结合录像机记载下来,之后结合视频设计软件来实施后期设计,同时结合需求有效增加图片、动画等内容;若是演示教学或者是幻灯片课件,教师可以结合录屏的形式,将实际演示操作的过程或者是幻灯片信息记载下来,且结合麦克风记录教师解说的知识。另外,还可以结合手写板或者是画图工具对教学知识进行填充。

3.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微课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起到监督作用,从整体上对教学活动实施整合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可以向着标准的方向前进,从而达到最后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教学评估可以明确教学各项工作的内容,结合件教学的评估信息,整改教学方案,整合微课知识、资源内容以及教学行为等,正确优化教学效果。学生结合评估可以认识学习微课之后的教学目标,以此调整自身的学习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汇总进行微课教学评估的目标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微课教学更为关注教师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对课程设计、学习过程以及教学结果的引导和评估工作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自主选择微课进行学习,这种形式不但可以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知识掌控情况,对于学习不扎实的知识点,可以结合视频教学多次学习,以此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第二,降低教师重复教学的压力。因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数量不充裕,重复性教学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结合自身掌控的技术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形式来降低自身的教学压力,以此将精力更多的融入到微课课程的设计、对学习过程的点评和教学成果的u估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案,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理念和技能的过程中拥有较大的特点。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全面引用微课的特点展现学生课堂学习的重点,为学生拓展更为宽广的知识空间,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岳丽娇.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河北大学,2016.

第7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摘 要】“微课”始于“一分钟”学会的理念。语文“微课”具有语文资源特征,分为辅助性“微课”和自主性“微课”,分别用于促进课堂教学或者开展自主学习。“问题+讨论”是辅助性“微课”促进课堂教学的基本使用模型。

【关键词】语文微课;内涵与类型;基本使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6-0045-04

“微课”的诞生始于“一分钟”学会的理念。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麦克格鲁教授萌生“一分钟有机化学课程”的念头,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它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利兹大学的T. P. Kee教授提议,让学生针对特定主题开展“一分钟演讲”或者“一分钟讲座”。 这就是“微课”的滥觞。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女学院的戴维·潘罗斯教授正式提出“微课程”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六十秒课程。2009年美国恩州立大学实现了用两分钟时间讲解世界未解之谜和民间奇闻怪谈的梦想。2010年,美国可汗学院将“微课”应用于翻转教学取得成功。

2009年,国外这种短而精的微型网络视频受到国内关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一些教育技术实力雄厚的学校,纷纷效仿制作内容深入浅出的微型视频课件。这些微型视频课件,长度在2~10分钟不等。当年公开课上,出现了用微型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思考的案例,这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009年,笔者开发了基于《相信未来》课堂教学的诵读微视频、用于促进作文教学的作文微视频。2011年广州省佛山市许多教师开发了中小学各学科系列“微课”。2012年9月,教育部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举行“首届中国微课大赛”。2013年12月,江苏、浙江先后启动全省中小学教师“微课”设计比赛项目。

2014年,“微课”一步步走进我们的教学视野。“微课” 设计、开发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研究热点。那么,语文“微课”的类型和基本使用模型是怎样的呢?

一、辅助性+自主性:语文“微课”基本类型

高中语文学科“微课”可以简单定义为,由高中语文教师或者学生根据语文学习需要而设计的、以短小视频 (2~10分钟以内)为主要资源载体的微小课程。从课程原理角度看,高中语文“微课”具备“大课程”的一切设计元素,如微设计、微学案、微课件、微视频、微环节、微反思、微习题、微反馈、微点评等。

相对于语文常规课来说,高中语文“微课”是一种容量微小的课程。从促进教师的教看,许多“微课”只是用以讲授单一语文知识或突破阅读教学某个环节或消除作文教学上的困难点等。这些语文“微课”制作方式和途径也丰富多样。高中语文“微课”,从使用层面看,可以分成两类:辅助性“微课”和自主性“微课”。前者用于教学,后者用于自学。

1. 辅助性“微课”是基于辅助课堂教学或者促进课堂教学而设计的。由于“微课”制作精美,情境性强,资讯时新,一旦出现在课堂,便有聚焦作用,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前中高考背景下,一些教师从提高课堂效率出发,纷纷设计“微课”,来辅助课堂教学。因此,辅助性是当下开发“微课”的重要理念,也是开展“微课”教学的重要特征。

案例一:关键处,采用单个“微课”促进

教学诗歌《相信未来》,让学生分别读出作者在凄凉中的自信、在梦想中的自信、在历史理性中的自信和超越苦难中的自信,是教学的关键。 2009年,笔者设计、制作了2分38秒的 《相信未来》诵读微视频。当年,呼和浩特教研室邀请笔者在暑期为全市教师上教学示范课。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高一年级(1)班,当教学进入“诵读见情”阶段,学生们读不出各种“自信”的情味,笔者便将2分38秒“微课”《相信未来》诵读微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精美的图片、不同情味的朗诵和配合默契的动画,一下子感染了学生……学生在不停“翻转”的投影中,跟着诵读,课堂学习意趣盎然。

案例二:要紧处,使用多个“微课”强化

常规课中,可用多个“微课”促进课堂教学。为了解决好教学的要紧处,教师有时使用多个“微课”强化。2010年,笔者在广东惠州一中执教“作文审题:‘名人’引领我们”,就是用多个惠州地区名人制作“微课”,如张九龄、苏东坡、叶挺等,以小片段“微课”呈现信息,学生通过“观赏微课——思考微课——理解深化——整理运用”,从而获得对“名人”之“名”的深刻理解。

案例三:深刻处,使用组合式“微课”丰富

为了深入探讨“人,为什么活着”,2012年笔者在青海西宁三中的作文课堂上,设计、运用了组合式专题“微课”。当时执教的是作文课《孙杨·活着》,我从“孙杨夺金”新闻事件出发,设计、使用了10个“微课”,引领学生对“孙杨现象”作深刻思考。一般的,超过三个 “微课”,就需要教师进行比较复杂的加工组合,以形成大的课件。对于这种“大课件”,可以称之为“组合式”。又因为这种“组合式”是围绕某个专题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称之为组合式专题“微课”。

教 学实践表明,设计、使用“微课”,可以较好地促进课堂教学。当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生的现代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时,开展“微课”设计,应该更多地着眼“微课”促进课堂教学的层面进行。这未尝不是一种大胆探索与经验积累。

2. 自主性“微课”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某个专题或者某篇课文而设计、开发的。比如高考考点“语言表达”这个专题,我们可以设计成、制作成“排列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仿写句式”“图文转换”“语言得体”“情境表达”“标点符号”“拟写对联”“简明准确”等讲解性“微课”放在“云空间”,让学生根据需要自主点击。

这种“微课”具有双重“翻转”功能。第一种“翻转”功能表现为教师“翻转”。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观看“微课”的人数及“翻转”次数,确定“微课”热门性,判定课堂教学的重点,还可以根据学生点击数据对“微课”的题目背景、创新解答、知识讲授、例题示范、内容拓展、练习强化等进行修改。第二种“翻转”功能表现为学生“翻转”。 学生的“翻转”即对同一个“微课”反复观看,掌握为止。学生的“翻转”学习,真正把传统学习方式给“翻转”了过来。有时,他们针对具体考点或者具体课文的掌握,自主确定观看的次数、自主控制自主学习时间。这是国外“微课”设计时最原始的追求。这样“翻转”,可以解放常规“大课堂”师生共存互依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主、自由与开放。这也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语文“微课”革新课堂、改变课堂的最主要突破形式。但由于一线教师开发能力有限,许多学校现代化条件跟不上,这类自主性“微课”,许多教师仅仅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尝试。

2013年11月,笔者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李凭箜篌引》,开发出了54个5~10分钟的视频“微课”,在校园网“云空间”建构成《李凭箜篌引》“微课”群。笔者希望学生利用学校的“无线课堂”,借助手中的IPAD开展《李凭箜篌引》“无教师存在”的自主“翻转”学习。笔者的自主性“微课”群—— 《李凭箜篌引》一经推出,倍受学生欢迎。从学习过程看,仅仅“鲁璐:‘当代李凭’”单个“微课”被47位学生点击了284次,人均6次。 2013年12月笔者开展 《相信未来》“微课”群自主学习,仅仅是诵读视频,一周之内被两个班级学生点击1100多次,平均一个学生“听读”10次。——基于自主学习设计、开发的“微课”,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与开放,变得更加真实。

当下,江苏、广东等地区高中语文学科 “微课” 的设计、开发,仍处于辅助教学实践的探索阶段。个别接触比较早、走得比较远的教师,其课堂教学上“微课”已大量使用。这些“微课”,内容短小精要,时间长度2~10分钟,或者引发学生学习热情,或者借助“微课”提出课堂要探讨的问题,或者借助“微课”开阔学习视野。但语文“微课”辅助课堂教学的特色非常明显。“微课”设计的本真应该是学生自主翻转学习,但“微课”辅助教学也很关键。辅助性“微课”设计、使用,将为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翻转学习奠定设计、开发基础与使用、评价基础。

二、“问题+讨论”:使用“微课”的基本模型

“微课”具有“有限时空,无限创意”的特点。“微课”如何使用?有没有基本的使用模型?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微课”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传统课堂,语文“微课”一般突出五个“语文性”:一是语文“微课”的情景性、场景性。“微课”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容易生成课堂问题;二是语文“微课”强调重点性。语文“微课”要求重点非常明确。设计“微课”一定要指向教学的关键处、学生的薄弱点、考试的热点处可以是一类诗歌主题归类、一种词类活用归纳、一种特殊句式讲解、一段精彩故事情境,还可以是某个作文审题、某个论证方法使用、某个富于文采语段等,这非常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语文“微课”基于学生的自主需求。语文“微课”内容要精致,资源容量要较小,这样既适于学生的观赏、思考和理解,也适用于教师间的观摩和借鉴;四是语文“微课”的兴奋性。语文“微课”播放时间要短,不超过10分钟。这样短小精悍,学生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容易保持语文兴奋;五是语文“微课”制作上的结构流线性。这种流线性结构可以保证以学生认知规律为主线来整合教学设计和相关教学资源,从而构成一个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流畅的课件,营造着一个真实完整的语文“微课”学习情境。

尽管语文“微课”具有上述特点,尽管“微课”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尽管“微课”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构建基于“微课”使用的语文教学与学习模式,仍然是当下语文学科的重要使命。美国开展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已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我国将“微课”应用于课堂,也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但语文学科至今还没有探索出相应的学、教模式。

建构语文学科“微课”的学、教模式应该关注“微课”内容的呈现形式。“微课”的设计、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视频是“微课”最核心和直观的构成元素。从某种程度来说,视频元素决定了“微课”呈现的质量。就目前开发出的“微课”看 ,视频“微课”呈现内容的方式非常丰富。除教师讲解、讲座、示范视频外,还有电视剪辑视频、卡通动画、采访视频、演出视频、电子黑板、师生自拍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这些呈现方式,均具有生动有趣的情境特点。教学过程中,用“微课”辅助教学,也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建构“微课”使用的学、教模式,就要重视尊重“微课”的呈现特点与呈现效果。

其次,要建构良好“微课”使用的学、教模型,特别是教的模式,应该关注“微课”对问题的生成与聚焦。“微课”具有打开视野、激活思维的特点,也具有生成问题、聚焦问题的特征。

江苏省“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开设了 “三个和尚没水喝”作文课。笔者以网络视频“三个和尚没水吃”创设作文问题情境,学生边听歌曲,边观赏视频,边思考“三个和尚没水吃”折射的社会心理。视频观看完毕,相应的问题便被学生提出,课堂活动非常热烈。

生1:没制度作保证,三个和尚便没水喝。

生2:光依赖别人,和尚才没水喝。

生3:没有订立轮流取水的制度。

生4:和尚没有明确分工。胖的挑水,高的就洗刷,矮的就倒马桶……

生5:没水喝,也没有和尚承担责任。

“三个和尚”存在的问题确实折射了社会问题。怎样解决和尚的吃水问题?

课堂上,我又把“微课”播放了一遍,让学生思考。视频上高山、竹子、山路、寺庙,再次出现在学生视野。学生们认为,要解决三个和尚的吃水问题,一要加强教育,提升内心修养;二要建立规章制度,轮流去挑水;三要对庙内事务合理分工……学生的思路并不活跃,显然受到“没水吃”原因的干扰。这时,我投影了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三个和尚没水吃”原因是“观念过时了”。看“厉以宁:吃不完”微课。

1. 分成三段接力挑:三个人接力,第一个挑一段坐下来休息,第二个接着挑,第三个挑到庙里。关键词:协作。

2. 改变规矩:都去挑水,谁的水挑得最多晚上吃饭给他加一道菜,谁的水挑得最少,菜减半或者吃白饭。关键词:创新机制。

3. 建立输水管道:用山上的竹子,连成一个输水管道,河边上装一个辘辘,三个人取水、摇水、装水分工操作。关键词:技术创新。

微课“厉以宁:吃不完”投影以后,学生的思路立刻被打开了:安装自来水、搞旅游开发、信徒送水、开挖蓄水池……

这个教学案例是笔者探索“微课”促进“教”的探索,语文学科要建构“微课”使用的良好学、教机制,“微课”在问题生成与聚焦上的特征,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基于“微课”可以促进课堂教的理念,“微课”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型应该是“问题+讨论”式。而“问题+讨论+深化” 式则是组合式“微课”的基本模型。

从“微课”促进教的意义看,教学中呈现的“微课”不仅为了教学艺术提升而来,还是为课堂生动、课堂趣味而来,是为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而来。简言之,课堂上引进“微课”多是为了生成问题、聚焦问题的。在此基础上,师生围绕由“微课”生成、发现的“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可见,“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型主题明确,主线清晰,结构明了,无论是设计还是操作,都非常简便。

为什么说“问题+讨论”式是“微课”辅助教的基本模型呢?从教的层面看,“微课”的重要作用就是创造鲜明的问题情境——当然,“微课”还有许多作用。 而“微课”蕴藏的问题由何处而来呢?像上面“三个和尚没水吃”“微课”那样,问题可以蕴藏在“微课”文本、情境自身,也可以来自自我创作设计上故意的情节偏差,来自网络视频取舍上的偏差,来自同伴教学认知上的偏差,等等。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林庙》,教师用98版电视剧 《水浒传》制作了三个视频“微课”。

1. “好雪啊”微课1分22秒:

林冲看到大雪纷纷而大叫一声“好雪啊”,便舞了一顿枪法。

2. “山神庙”微课49秒:

林冲路过山神庙,说:“山神爷,您贵为神仙,也发配此地,您同我一样遭如此冷落……”

3. “三枪”微课4分58秒:

管营、陆谦与富安来到山神庙。林冲听清阴谋后,揣开门,先后用枪戳倒管营、富安,对陆谦说 “我不愿杀人,也不想杀人……”后,一枪要了陆谦的命。

上述三个视频蕴藏了丰富的问题。问题来自哪里呢?“好雪啊”微课中有林冲“舞了一顿枪法”,而课文写林冲到古庙之前,根本没有这段情节。这样问题就出来了:编导为什么要增加“舞了一顿枪法”呢?而“山神庙”微课中为什么电视与电影中都非常重视设置这个“道具”呢?“三枪”微课中林冲杀死陆谦时,为什么编导不让林冲“取出那口刀”来,“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这三个“微课”,第一与第三个的问题来自取舍上的偏差;第二个问题来自文本、情境自身。从问题教学理论看,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对“微课”来说,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微课”。而有了这些问题之后,才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热烈讨论。

总之,问题在前诱发,讨论在后跟进,这就是“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型。“问题+讨论”式教学模型,遵循了常规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也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基本规律。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揭示“微课”蕴藏的问题后,深度理解文本就有了凭借,学生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一、巧选题,题小而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二、智选材,字简而明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三、活设计,设计巧妙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四、 精录制,视频清晰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z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4期[2]柯清超.《微课设计与教学创新》zJ{中山教育研究,2014年2期[3]程岚、肖贵桥、王英、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z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28.[4]金晓芳.《例谈语文微课制作案例及用》zJ{语数外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探索,2014.09.01.

第9篇:小学语文微课教案范文

本文提出基于微信构建商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既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维交互学习及非线性的商务英语“知识网络”的构建,也有利于过程性商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部分不足。

关键词:

商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教学评价体系

1前言

微信是一种移动智能终端平台,具有使用成本低、界面简洁、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普及度,为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内江师范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为例,构建基于微信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模式,以提高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更好地促进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2建设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属性。进入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既要加强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要对贸易、经济、营销、金融、财会等商务知识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也要在情景化商务场景中培养一定的商务沟通与实践能力。因此,它对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交互学习的深度化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要求。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资源以课本和相关教辅材料为主,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商务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严重不足,忽视了对商务英语沟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商务实践与第二课堂活动密切相关,然而师生大多在课堂上进行小规模的交互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并未有效展开,商务实践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优势

首先,微信是一款集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为一体的移动性应用软件,支持信息(文本、图片、视频、语音)发送,并支持多人群聊、视频通讯,为多维的交互学习提供了理想途径。其次,微信具有朋友圈功能,支持邮箱、微博等服务,丰富了社交场景。微信公众号后台操作简便,公众号界面简洁,为普通的资源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技术构架支撑。再者,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群体必不可少的手机智能软件。基于微信的商务英语移动学习平台,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内江师范学院开设的2个商务英语方向班级为例,笔者发放5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48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同学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微信软件,有46%的同学表示微信使用时间超过平日手机使用时间的一半。

4微信移动学习平台构建设想

4.1微信公众号:师生共建商务英语资源,实现师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通过微信公众号的资源,师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共建理论知识模块、实践知识模块、学术交流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友情链接模块等在线商务英语教学资源,为商务英语学习者“设置了学习的路标,打通了获取大量动态的商务英语知识的通道”,建构了非线性的商务英语“知识网络”,激活了师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为下一步的交互学习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1]因此,根据不同课程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为商务英语移动学习者开发商务英语资源,构建非线性的商务英语知识网络。教师不再是提供学习资源的唯一主体,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推荐与分享中。例如,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中,可以实时的商务英语新闻、推送基本的国际贸易流程、分享经典的商务活动案例,尽可能提高移动学习者融于商务英语学习中的兴趣与参与度。此外,海量的商务英语信息与商务英语业务知识会打开学生的眼界,促进课堂教学的讨论与互动。

4.2微信群:实现了移动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教师与移动学习者的交互学习借助微信群,教师可以图文消息、商务视频、布置作业。移动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浏览信息、参与讨论、进行互动交流。这里的互动交流既是移动学习者个体之间交流以及知识分享,也涉及到教师作为引导者对移动学习者的指引、沟通与答疑。这种互动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一对一的:针对学生的知识难点或疑问,教师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进行解答。当然,这种解答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既充分尊重了教师的时间安排,也一一解决了学生在移动学习中的疑问。此外,微信群还支持语音聊天与文字聊天功能,满足了移动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和发言不需面对面,以文字或语音形式呈现,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体验移动学习的便利,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交互学习难以深入的不足。

4.3讨论组:实现协作交互学习,建立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除了微信群,也可以建立临时讨论组,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在商务英语课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案例分析、项目书制定、企业策划书等商务活动,这些情景化商务实践活动流程复杂,需要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完成。讨论组可以进行分工合作,加强交互协作学习能力:成员共同在外进行调研,在讨论组中献言建策,共同完成小组任务,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协作交互学习能力。此外,讨论组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小组成果,实现了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联通,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度进行评估。例如,在《国际商务导论》中,可以在公众号中情景化案例与小组任务,让4位学生自由结合形成一个小组,成员形成讨论组并逐步制定解决方案。在讨论互中,教师也可以即时关注讨论群动态,解答学生的困惑,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也为学生商务实践创造更多便利的条件。

4.4微信好友:一对一交互,消除交互隔膜师生可以互加为微信好友,既可以一对一的进行困惑解答,又可以在师生交互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与需求,解决了传统课堂上师生交互的隔膜,也便于增进师生情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对课堂教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5移动学习的教学评估体系

移动学习模式的评估不但要重视检测性的总结性评估,更要注重学生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过程,即形成性评估。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估主体不仅是老师,而且有学生,评估注重信息的现时性和学生的反馈需求。此外,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解决,不断优化商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设计。

6结语

从联通主义理论出发,建构基于智能终端的商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即通过一定的智能终端平通学习网络节点(学生、书本、老师、网络资源等),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知识网络”中通过获取、评价、使用信息。商务英语移动学习模式以联通主义为理论指导,旨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维交互学习及非线性的商务英语“知识网络”的构建,既发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既发挥老师的监控与引导作用,又为传统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和单一性的商务英语教学资源注入活力,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