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发布会的新闻稿范文

新闻会的新闻稿精选(九篇)

新闻会的新闻稿

第1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新闻通稿在我国原指新华社的重要稿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统一口径、便于记者采访也谨慎一些新闻通稿,这些通稿具有权威、真实的特征,不容记者质疑。但在社会利益分化日趋严重,公关之风兴盛的今天,新闻通稿日趋频繁,其权威与真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些新闻通稿成了方单方观点的陈述,有些则是方为试探民意故意释放的气球,有些甚至成为掩盖事实真相的遮羞布。记者与编辑若不抛弃新闻通稿的刻板印象,掉进方精心设计的“通稿陷阱”的几率必将倍增。

近年来的“通稿陷阱”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扭曲新闻事实间的逻辑关系,推卸方的责任。如去年6月份的郑州南刘庄村3死16伤的拆迁血案。当地政府的新闻通稿将真正肇事者偷换成被迫自卫。这类新闻通稿常常出现当地党政相关部门在因拆迁、凶杀、强奸等诱因导致的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善后处理过程中。因事故原因与当地党政部门的相关成员利益密切相关,或关涉到党政部门相关领导的政绩,或影响其升迁,逐使其利用政府威信,炮制新闻通稿,企图以侥幸心理掩盖事实真相。二是使用修辞性语言粉饰关键性的新闻事实,使关键性新闻信息处于半真半假状态,并以此来搪塞记者的追问。如2009年的邓玉娇事件中,巴东县有关部门的新闻通稿就三番五次修改关键性信息,如将原来的“特殊服务”变成了“异性洗浴服务”,将原来的“按倒”变成了“推坐”,将原来的“修脚刀”变成了“水果刀”等。这类通稿陷阱属于玩弄文字游戏型,它常常借助于同一语词的不同内涵的方式偷换概念,企图以词语的陌生化方式重新阐释事实真相,并以专业术语为借口掩盖语词的原有内涵,以此让公众产生相关部门已尽职的错觉。三是仅仅为了让媒体突出报道,扩大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而提供错误的关键性信息。如北京150件圆明园的文物从去年11月16日开启全国巡展之旅,其在南京新闻会,将150件部分文物首次走出北京,说成“150件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将首次走出北京”。这类通稿中常常利用 “最”字或“第一次”做文章,通稿中常在关键性信息前面使用“首次”、“第一次”、“最多”、“最大”、“最强”等词语,以利用记者或编辑历史知识的不足而企图侥幸蒙混过关,达到宣传效果。

这三种通稿陷阱,对社会、对媒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记者若无深入调查,毫无质疑地刊发第一类通稿,不仅损害自身的媒介信誉度,甚至还会激起受害者再次情绪化的集体反抗,恶化事态。若不加质疑地刊发第二类通稿,也许能蒙蔽部分不明真相的公众,为既得利益者为虎作伥,使社会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使该及时解决的矛盾潜伏化,成为更大社会矛盾的一个因子。第三类通稿似乎没有前面两类通稿陷阱危害大,但它对公众知识无疑产生了深远的误导作用。因此,不管什么形态、什么目的的假新闻,始终是社会的公害,应尽可能地铲除之。

第2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一、网络新闻推广的优点和作用

1、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众媒体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一直以来都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网民对网站的新闻频道还是很关注的,如果企业通过这个途径报道和宣传自己的企业,无疑在网民心中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中,心理天平会不自然的向着这个企业倾斜。

2、网络新闻具有强曝光性。网络时代,网络新闻媒体每天的流量是惊人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的被海量人群阅读,这种强曝光使得企业的知名度迅速获得提升。

3、网络新闻能够抢占大型网站流量。全球最大的中文新闻平台百度一直给予新闻版块较高的权重,可以抢占百度等知名网站的流量,当网名搜索关键字时,企业的相关新闻就会立即被搜索出来,呈现在广大网民面前,企业的信息很快被广大网民所记住。

4、网络新闻能够优化网站排名,摒弃负面消息。很多媒体在企业公关稿件时在文章中载入企业网址或文本链接,这些高权重高信任度的单项外链对企业网站seo优化排名有很大的帮助。当企业有一些负面消息出现时,通过网络新闻,对网络上企业的负面信息进行压制和辟谣,通过网络化解公众对企业的负面认识,树立和提升企业的正面形象。

二、网络新闻推广的操作手法和技巧

(一)传统新闻手法和新闻广告手法

先撰写新闻稿,联系媒体投稿发表,这就是传统的新闻手法。这种手法很复杂,有时候费用也高。必须先先建立联系,和新闻媒体建立合作机制,此外这种新闻手法对稿件要求非常高,一般很少量的嵌入广告信息,要给受众感觉,没有任何广告性质,所以在及时性或者深度性有很高要求,并且一般要以第三者记者身份客观描述;再者可控性差,投入费用忽高忽低,稿件质量直接决定了成功效率。但是采用这种手法操作的新闻,首先网站一定提供文章入口,并且公信力强,文章转载率高,很多大公司的媒体公关部门,一般都是这种操作手法。

新闻广告手法是一种收录快、操作简单快速的手法,是指直接联系新闻软文公司,选择好媒体、提供新闻内容、付费发稿。它对稿件基本没有要求,不管是公司直接介绍、还是新产品广告,只要文字上没有明显的纰漏,内容合法,一般都能获得通过。但是这种手法很难从网站的页面层级点进新闻文章去,一般都能带网站地址或者链接,能帮助优化网站排名,价格便宜,可控性强,很多企业直接选择一些搜索量大的关键字直接抢占百度首页入口,推广传播品牌、产品、业务或网站,因而被很多企业看中并使用。

(二)新闻网络推广操作技巧攻略

1、认真撰写新闻内容。切不可直接垃圾信息广告,这样会给网民产生不良印象,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其负面作用。

2、注意选择新闻平台。一般而言,很多企业倾心于知名大媒体,但要根据企业的行业特性和目标受众来选择。举个例子,如果注重新闻在百度入口的位置,那么可以选择价格低、和行业相关的媒体更好,并且要持续发。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新闻平台是非常重要的操作技巧之一。

3、应注意新闻后的相关工作。新闻后必须先在网站相关频道转载新闻,这有助于提升公信力,再总结这其中的规律。

第3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受众偏好发生了变革,新闻稿或信息传播的方式必然随之改变。在未来的企业信息传播服务中,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将企业信息直接送达目标受众的形式会获得更广泛的采用。

不论传播技术如何进步,媒体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始终需要有效渠道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探寻如何利用经济、高效、表现力强且易于追踪效果的传播服务,同时尽量规避由于信息及传播渠道泛滥带来的负面作用,这成为促使企业新闻稿和企业信息传播行业改革模式的一次契机。

作为企业新闻稿行业的开拓者,美通社看准这一契机,通过综合性平台,将多媒体形式的企业信息传递给媒体记者、博客写者、行业人士、消费者和普通大众。对于企业的多媒体新闻稿而言,以前并没有一个标准告诉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内容素材,如何分配布局文字与图片、视频等,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于多媒体新闻稿的使用。针对这些现实问题,美通社不断根据企业的传播需求对多媒体新闻稿模式进行调整,并有望成为企业多媒体新闻传播的标准制定者。按照其制定的标准,美通社为摩托罗拉制作了数字新闻套件,包括多媒体新闻稿、符合广播电视规格的高清视频、社交媒体链接、产品介绍和图片资料。

目前在欧美国家,企业多媒体新闻稿服务快速增长。有调查显示,在新闻稿中使用多媒体内容会使记者和公众参与度提高35%。这种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多种Web2.0功能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企业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美通社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服务于全球4万多家企业和机构,2009年仅在美国市场就有40%以上的客户从传统的文本新闻稿转到多媒体新闻稿。在中国也有包括国航、迪斯尼、香港贸发局、北京产权交易所等企业和机构多媒体新闻稿。“多媒体传播是传统文本信息传播的一种延伸,其传播范围和渗透率高,可以迎合受众不同的偏好,” 美通社(亚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玉如此评价。

第4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出版的2010年秋季号的《尼曼报告》关注的就是国际新闻记者这一濒危职业。

濒危的驻外记者

耗资不菲、没有受众关心、报纸自身经营状况不佳,这诸多因素都是导致国际新闻报道迅速萎缩的元凶:《巴尔的摩太阳报》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还在全球8个国家设有记者站,如今资金捉襟见肘全面萎缩,干脆解雇所有的海外记者。《华盛顿邮报》几年前还有30人专职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如今却仅剩15人。与此相似,《波士顿环球报》、《费城问询报》已不再外派记者驻扎他国,《芝加哥论坛报》等也纷纷缩减海外记者规模。这种状况不是美国一国的现象,在欧洲,驻外记者的境况同样令人堪虞:根据驻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国际新闻业协会(Intem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的调查,欧洲各国媒体派驻布鲁塞尔记者的总人数从2005年的1300人,下降到2009年的964人。伴随着经济的不振,越来越多的“穷国”媒体开始撤出布鲁塞尔:立陶宛已经没有记者常驻布城;拉脱维亚仅剩一名记者,不过他也举步维艰,朝不保夕;塞尔维亚战后一直想加入欧盟,可是贝尔格莱德的媒体养不起驻外记者,不得不离开欧洲的政治中心;匈牙利唯一的驻布鲁塞尔记者已经解职,只得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生。

那么,如今哪些人还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呢?

不能没有你!

世界毕竟是在向“全球化”、“地球村”的方向迈进,国际新闻报道在其间扮演着沟通信息的重要角色。因此,驻外记者的萎缩并不代表着国际新闻的消亡,反而,专职记者的减少,带来的是其他类型人士纷纷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总的说来,如今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有媒体的驻外记者、雇佣的海外本土记者以及自由撰稿人三类人士。

驻外记者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媒体不得不割爱。那么,要养一个驻外记者需要多少钱呢?据介绍,一家美国报纸每年养活一名驻外记者需要花费25万美元,如果是派驻战乱地区的花费更高。像英国广播公司这样的机构在全球有7大海外新闻站点,小的记者站不计其数。但是,它也面临着开源节流的压力,编辑们不得不为了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省钱而殚精竭虑。

这样一来,海外本土记者成了海外报道的香饽饽,这群人了解自己所在国的国情、文化,在该国有自己的人脉,是上手就能干的人。新华社驻巴格达特约记者贾迈勒就是很好的例子。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后,贾迈勒以第一时间通过新华社向世界报道战争已经打响。新华社中东总分社10时33分50秒发出快讯,领先世界其他主要通讯社。路透社到10时34分才报道巴格达有爆炸声,美联社和法新社各在10时35分及41分披露有关消息。贾迈勒为新华社抢到了宝贵的10秒。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记者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传播平台表达自己对本国问题的看法,可以有效地逆转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衡。不过,这样的记者同样存在不足。碍于记者本人的身份,海外雇员在采写上会遇到政府的阻挠,无法传达真相。例如在加沙,巴以之间相互的限制措施使得各自对方记者无法报道另一方的情况。这时,有个外国身份反而有利于了解事件的全貌。

在海外报道的大军中,还有一类人士“异军突起”。就像上文提到过的匈牙利驻布鲁塞尔记者一样,他们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向媒体供稿,按文章质量、数量获取报酬。比较而言,这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最得编辑们的“欢心”。越来越多的驻外记者“被失业”之后,无以为继,只能以这种形式继续进行国际新闻报道。此外,世界越来越开放,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在普通人也能成为记者的今天,任何一个身处海外的人士都可能成为新闻媒体的自由撰稿人。

不过,这种模式是否可行,依然值得探讨。驻外记者的费用之所以高昂,并不在于他们的工资,而在于向他们提供的保障。比如英国广播公司,在向冲突地区派驻记者之前,候选人先要在英国乡村进行为期6天的极端状况求生培训。资深的退役大兵将会教授基本的战地急救、如何避开子弹、万一被绑架该如何应对等求生技巧。派出之后,每三年还要重新组织一次学习。从战地归来,英国广播公司还得帮助记者进行“精神创伤治疗”,帮助其调试心理。这些都得花钱,而且还耗费不少。要是遇上记者遇险、被绑架,媒体的责任更是重大。2007年BBC驻加沙记者艾伦・约翰斯通(Alan Johnston)被地方武装绑架。BBC在这期间不仅承担安抚家属的责任,还积极通过各种政府关系进行斡旋,组织发起运动要求释放约翰斯通。2008年《纽约时报》驻阿富汗记者戴维・罗德(David Rohde)被绑架,该报与阿富汗、美国政界密切联系,最终成功营救出罗德。作为一家新闻媒体,不仅要对新闻报道、新闻事实、舆论引导负责,也要对记者、报道提供者负责。自由撰稿人与媒体的关系十分松散,理论上,媒体并不对他们的安危负责,但是,为了经济上的考虑让一群人承担风险,无论如何是有损传媒形象的。

驻外记者也好、雇佣的海外本土记者、自由撰稿人也罢,在未来这三种人士谁将主导国际新闻报道的格局?很难说。我们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期:传统媒体式微带来传统报道手段的滑坡,网络崛起的同时没能真正复兴负责报道的新闻理念,只是打着“共享”的旗号,满足于转载。不过网络新闻媒体迟早会遇到内容发展的瓶颈,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新闻采写队伍。美国传统媒体网络“收费”之后,美国在线(AOL)等门户网站已经开始了新闻采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类国际新闻人并存的局面估计将长久存在。

全能记者更吃香

美国知名民调公司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3月对美国百姓进行了一项名为“了解积极参与新闻消费者(Understanding the NewsParticipatory Consumer)”的调查。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希望能看到国际新闻的报道。

如果将国际新闻看作是一种产品,那么,如今的国际新闻并不是没有市场,问题出现在了生产上。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方运营状态不佳,迫切需要“盈利”,因此,对于这种“投入大、产出少”的新闻产品只能“放弃”――说到底还是成本高的问题。

第5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新闻主动、及时、准确、权威,新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备案审批,提升新闻工作质量

2018年,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市直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及新闻联络员,在全市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党委-政府-企业”的三级三类立体化新闻体系。市政府新闻办严格执行新闻会审批备案制度,指导各地各单位规范召开新闻会,统一按照安排记者、主持会议、组织发稿、后续报道等程序,不断规范和完善新闻工作流程。同时在认真总结近年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及新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认真把关涉事单位的新闻内容,及时播发新闻通稿,确保妥善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工作。

二、主动设置议题,增强新闻工作实效

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心工作、重点工程、重大活动,年初就制定了在线访谈和新闻计划,主动设置议题,适时安排新闻会,在政府网站设置淮北市新闻会专题网页,向社会广泛宣传。市直各单位也能够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着力点、群众关注点、社会聚焦点,借助新闻通气会、媒体专访、答记者问等多种形式,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切实增强新闻的主动性和权威性。

第6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新闻通稿在我国原指新华社的重要稿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统一口径、便于记者采访也谨慎一些新闻通稿,这些通稿具有权威、真实的特征,不容记者质疑。但在社会利益分化日趋严重,公关之风兴盛的今天,新闻通稿日趋频繁,其权威与真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些新闻通稿成了方单方观点的陈述,有些则是方为试探民意故意释放的气球,有些甚至成为掩盖事实真相的遮羞布。记者与编辑若不抛弃新闻通稿的刻板印象,掉进方精心设计的“通稿陷阱”的几率必将倍增。

近年来的“通稿陷阱”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扭曲新闻事实间的逻辑关系,推卸方的责任。如去年6月份的郑州南刘庄村3死16伤的拆迁血案。当地政府的新闻通稿将真正肇事者偷换成被迫自卫。这类新闻通稿常常出现当地党政相关部门在因拆迁、凶杀、等诱因导致的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善后处理过程中。因事故原因与当地党政部门的相关成员利益密切相关,或关涉到党政部门相关领导的政绩,或影响其升迁,逐使其利用政府威信,炮制新闻通稿,企图以侥幸心理掩盖事实真相。二是使用修辞性语言粉饰关键性的新闻事实,使关键性新闻信息处于半真半假状态,并以此来搪塞记者的追问。如2009年的邓玉娇事件中,巴东县有关部门的新闻通稿就三番五次修改关键性信息,如将原来的“特殊服务”变成了“异性洗浴服务”,将原来的“按倒”变成了“推坐”,将原来的“修脚刀”变成了“水果刀”等。这类通稿陷阱属于玩弄文字游戏型,它常常借助于同一语词的不同内涵的方式偷换概念,企图以词语的陌生化方式重新阐释事实真相,并以专业术语为借口掩盖语词的原有内涵,以此让公众产生相关部门已尽职的错觉。三是仅仅为了让媒体突出报道,扩大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而提供错误的关键性信息。如北京150件圆明园的文物从去年11月16日开启全国巡展之旅,其在南京新闻会,将150件部分文物首次走出北京,说成“150件来自圆明园的文物将首次走出北京”。这类通稿中常常利用 “最”字或“第一次”做文章,通稿中常在关键性信息前面使用“首次”、“第一次”、“最多”、“最大”、“最强”等词语,以利用记者或编辑历史知识的不足而企图侥幸蒙混过关,达到宣传效果。

这三种通稿陷阱,对社会、对媒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记者若无深入调查,毫无质疑地刊发第一类通稿,不仅损害自身的媒介信誉度,甚至还会激起受害者再次情绪化的集体反抗,恶化事态。若不加质疑地刊发第二类通稿,也许能蒙蔽部分不明真相的公众,为既得利益者为虎作伥,使社会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却使该及时解决的矛盾潜伏化,成为更大社会矛盾的一个因子。第三类通稿似乎没有前面两类通稿陷阱危害大,但它对公众知识无疑产生了深远的误导作用。因此,不管什么形态、什么目的的假新闻,始终是社会的公害,应尽可能地铲除之。

第7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公关稿件作为企业“潜在宣传”的利器,因为其投入小、 “产出”高,已经成为继广告之后,企业利用媒体进行传播的又一经常性途径。然而具体的制造技巧、操作过程,却往往让执行者头疼。这里面包含媒体关系、稿件创意、传播组合等多个“要命”的环节,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关策略又有很大的不同。

A企业市场经理所总结的公关稿件从炮制到的一揽子规划,为同样遭遇此类难题的媒体推广专员们画出了一条直达目标的成功路线图。

要领一:创建资料库

公关稿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一个流程的,当进行真正操作的时候,构建详实的资料库是关键。

A企业是一个中等规模的IT厂商,主要生产PC和数码相机产品。在2001年以前的宣传中,每年规划有30万的广告费,分别在《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电脑商情报》等IT行业媒体做一些广告,同时借此通过报社广告部渠道发一些企业的软文。到了2002年初,企业的领导层却发现,企业形象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30万广告费对于品牌建设几乎就像是打水漂,难见声响。因此在财年会上董事会一致决定,削减广告费,把费用的天平倾斜软文推广,提升软文数量,平均每月要10万字左右。

我临时受命,迅速成立了一个人的媒体推广部。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发现,目前所承载的任务已经不是发软文了,而是公关(行业里也叫公关稿)。现实中,公关稿与软文是有明显区别的。

公关稿看似简单,其实也是有一个流程的,每个关节都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进行真正操作的时候,构建详实的资料库是关键。我基本是采取两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剪刀胶水大法

我做的有点类似做剪报,或者像编书。即把一切所有能找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便以后作文时有充足的素材,这些素材将随着企业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正和增添内容。内容上包括,企业历史、企业规模、组织结构、企业荣誉、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产品的销售状态、企业产品(业务)的介绍、企业(产品)的优势特征、研发团队、企业规划、重点人物、图片、影片库等。

第二步:刨根问底工程

本部分要加大搜集深入的素材资料,特别是一些实际中发生的故事、活动、人物讲话(无论领导层还是员工或第三方证言),都要有一个深层次的总结,所以要有“打破沙锅”的精神,具有记者的敏感性,不断地寻找相关素材。特别关注要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精英的相关素材内容。产品理念代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行业见解。介绍他们的观点、故事、轶事以及一些简短的语言花絮,并要不断充实内容。

(2)企业经营理念的相关素材。企业的第三方证言,服务顾问聘任、服务活动组织、优秀客服团队建设、服务培训、认证,便民服务等。

(3)企业活动。包括想一些领导人的加盟、企业购并、年度庆典、公益活动、促销等,所有事件,都要有采访记录。

要领二:公关稿件的创意寻求

公关稿的撰文者应成为媒体和厂商的“智囊”,而不是“发稿机器”。否则,再愚钝的读者也能够嗅出字里行间的交易味道,质疑媒体的客观与公正;对厂商来说亦是吃力不讨好,可能花了钱但根本不能收到任何实效。

对于公关稿来说,创意同样重要。撰文者应成为媒体和厂商的“智囊”,而不是“发稿机器”。否则,再愚钝的读者也能够嗅出字里行间的交易味道,甚而至于对媒体的客观与公正产生某种质疑;对厂商来说亦是吃力不讨好,可能花了钱但根本不能收到任何实效。

因此公关稿的创意是非常重要的。创意包含文章角度的选取、观点的确立和思路的安排等。公关稿的价值取决于创意,好的公关稿往往能够以最恰当的方式突出厂商希望传播的信息,同时还不会让媒体感觉左右为难。

由于当时A公司还是处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所以在公关传播上更艰难一些,需要尽量找“点”,也就是新闻由头。我当时基本采用了五个手法。

1.新闻报道法

这虽然是公关稿件操作的最基本手法,但是从中却能发现不同角度的构思对于成功及后续炒作的作用。我的心得是企业新闻稿也要实现“四化”。

首先是将产品意义社会化。比如我公司开发出了“一键操作”的电脑产品,可以将使用最简易化。于是,我提炼出了“为电脑盲量身打造第一款电脑”等概念,引起众多媒体的争相报道。要经常通过差异化、细分化从不同角度发掘自己产品的“第一”,阐述它给什么人能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

其次是技术领跑行业化。我把刚才所说的一键操作,转化为第一技术,强调其技术和研发时间等,以《一键操作,技术成就应用》在IT行业媒体进行。

销售作点多样化。有一次,我听说海龙大厦某个柜台在10分钟内卖掉了10台PC,我赶紧连夜写了一个《1分钟卖一台电脑,电脑也疯狂》的新闻。

再就是要将服务推动人情化。在3月15日等日子,一定提前作好服务文章,例如《PC服务,一慢二看三通过》、《天天3.15,A公司承诺7/24》等,通过人情化的服务打造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2.创造竞争法

光有新闻,显然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还要做一些切合媒体风格的深度报道文章。因为A企业名不见经传,所以就要从产品层面或者企业层面找一个竞争对手,绑定一起传播,特别是搭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新闻热潮中的企业,更能迅速提升企业品牌。比如我们推出了简易操作的数码相机,就采取了两种竞争法。一方面了一些诸如《XX相机,大刀向传统数码相机砍去》等文章;另一方面,把国际厂商“拉下水”,了一些《蝶变需要理由,中洋对抗A企业变身》等。这样首先满足了媒体的新闻点需求,同时更让消费者感到A企业的强大实力。

3.划分水岭法

以下这些战术都可以引出“分水岭”的话题,“分”可大可小,只要有媒体就感兴趣,而中国消费者热衷新事物、新热闹,所以不断地创造新话题、新事物是很有意义的。

(1)产品推进战术。以新产品应用为起点,对市场上原有的产品格局进行划分。比如A企业推出了简易操作的数码相机,即可如《XX相机,四字分三国》为题的文章,强调相机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传统相机、简易数码相机和专业数码相机的概念。

(2)概念领先战术。敏锐地捕捉市场走势,利用自身先进的产品设计能力,不断推出全新概念来引导市场、开拓市场、赢得市场。例如A企业推出了一种不含内件只有外壳的概念电脑产品,于是以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强调时尚、个性化、前卫已成为现今IT产品的发展潮流,推出了电脑“DIY”的新闻话题。

(3)价格最低战术。采取低价格战,以较低的价格杀入市场,逼迫竞争对手跟着降价,比拼企业的实力,来达到击跨竞争对手,是企业惯用的招术。在宣传时的配合则需要技巧,比如我们作了 “消费者新应用时代”的口号,强调应该把更多的利润让给消费者。

(4)“先入为主”战术。这一战术也可以称为争打“某某品牌第一家”战术,选择某一合适的切入点,突出产品某一方面的技术优势,把品牌打响。

(5)服务领跑战术。服务牌战术是所有品牌的制胜法宝,售后服务是消费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厂商在这方面做得好,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偏爱。

4.市场综述法

因为每个媒体都要定期发一些某些行业的综合报道文章,所以要经常性地与媒体进行沟通,提前把类似文章写好,给媒体。在以市场的综合报道的文章中,可以把自己的企业巧妙地放在主要位置,比如写某特色产品的时候,在列举的厂商中完全可以把自己客户列在第一或者第二的位置。这样,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更会注意到自己的企业。

5.消费写实法

引导消费者进行选购的文章,对促进销售的意义很大。因为媒体作为第三方角度,很容易让人信服。在采购信息里面把自己企业列在明显的位置,把一些很有影响的品牌的产品放在一起谈,并且把自己的产品特性说清楚,涉及对手品牌的功能尽量谈其一些一般性的功能参数,甚至淡化。同时在标题上做得玄一些,什么《PC选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数码相机购买,要“五”媚动人》等,引起很多媒体消费版面编辑的兴趣。

消费体验类文章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从某些消费者购买习惯等方面入手,以在卖场调查的报道形式写文章,把自己产品特性受消费者欢迎的新闻引发出来。由于采用了多种手法,这样A企业基本每月的公关稿都在10万字上下,同时因为业绩很好,媒体推广部也增加到了3个人。一个经理,其余两个分别负责纸面媒体和网络媒体。

要领三:企业立身阶段的媒体传播策略

作为大中型企业,这个阶段的公关传播应该强势起来,更多地关注一些大的话题。

到了2003年,A公司由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公关传播上开始强势起来,除了采取以上的部分策略外,则更多的关注一些大的话题,进行新的五个手法。

1.领军人物法

每个企业的领军人物都有特点,不论是他的性格、业绩,还是经历,都有可能引人注目,这些就是亮点、新闻点。在领军人物身上做文章,就避免了“企业没有人格”这个特点,把重点转向了活生生的人的身上。在读者眼里,这样的文章往往可读性强,因而阅读率也就高。

2.舆论造势法

这方面主要是指企业可以借助某些特殊事件,强调自己的观点、自己企业的做法。比如某地发生了购买PC两年无人维修的事件,形成了行业的焦点话题。于是A企业就与一些其他厂商提出了“三年免费维修”的承诺,受到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

3.管理、营销法

一些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因而很多媒体开始专门报道这类话题。因此,可以把有特点的企业文化、有成效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加以总结,辅助一些故事,提供给媒体。但是需要与记者或编辑提前沟通顺畅、谈好选题、给足素材,并配合组织相关采访,这样才能保证刊出刊,并能发大篇幅的文章。

4.借助事件法

像借助一些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传播自己。比如在SARS、“神舟五号”发射等重大事件中,都积极表态,在人们关注事件的同时也顺便了解了A企业。

5.多种活动法

有特点、有影响力的活动大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比如新闻会、行业展、研讨会、经销商大会、产品促销活动、赞助活动、公益活动等。一些新闻是可以创造的,通过制造一些新闻,特别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媒体对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大,一举一动往往都可以成为新闻素材。在活动中,邀请记者现场参与,最终总能发一些新闻报道。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策划某活动时,要站在媒体的角度,充分挖掘活动的社会意义,为媒体报道和评论做资料上的准备。

(1)新闻(品)会。向媒体最新的关于产品、技术、事件、活动等方面的消息,通过他们传达给目标群体。

(2)参加行业展。考虑参加各种形式(如有关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展会。

(3)举办研讨会。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团体组织合作举办各类研讨会,并通过这些部门、机构的特殊地位,发挥一般宣传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

(4)经销商大会。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定期举办经销商大会。

(5)产品促销活动。可以和大型商场、网吧等单位合作,利用节假日客流量大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和方式方法。

(6)赞助活动。赞助各种体育比赛或公益活动。

(7)有奖征文。与学术团体(如教育部门)等机构举办有奖征文活动。

(8)领导人物的到访。邀请政府领导视察、邀请团体参观。

(9)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做一些公益事情。

要领四:五面出击,提高的命中率

女怕嫁错郎,发稿更怕找错人。所以要多读媒体,要有一个猎手的心理素质去发现,把每份报纸研究清楚,有多少版面,什么特点。从而提高命中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五面出击。首先是新闻版面。有关企业的不同新闻要找到相对应的不同新闻版面。比如报纸的财经新闻就适宜企业战略层面的消息。第二是要稳固住企业所在的行业版面。三是企业、经济、财经版面。一些企业报道、人物采访可以通过这个版面。四是消费指导版面,多见于一些综合性报纸。五是其他版面。如营销版面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相应版面随意组合。

必须明确的一个原则是,最大地符合企业利益。根据这个原则,在与媒体联络上,我总结了两个基本点,如果没广告投入:少与广告部联系,多与编辑或记者联系;如果没有很铁的关系:少与主编等高层联系,多与版面负责人联系。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好以下三步棋:

第一步:吸引棋。依靠文章的文采和选题策划的精巧,做到能够真正地吸引媒体,这是上策。这也是大多数企业追逐的目标,需要有上下求索的精神,多提升自己能力、多与编辑交流、多与客户沟通。

第二步:压制棋。这是中策。如果自己与媒体的某高层的关系很铁,那么通过他们来在相应版面发稿应该算是相对通畅的一个渠道。如果接的是有广告投入的客户,还可以借助媒体的广告部压制编辑部发稿,因为现在的许多媒体,“广告是车头”的概念已经牢不可破。

第三步:诱惑棋。这是下策。媒体编辑的生存意识现在更强了,同时又有来自同行竞争的压力,你不给我给,你给得少我多给,于是本应是“下策”的却成了最流行的策略。当然,最好是“金钱+才华”,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媒体的投入。

那些想要长久发展与媒体关系的企业如何把握好这三条策略应用的比例呢?最好的就是把“吸引棋”作为追求目标,创造“压制棋”能力,用“诱惑棋”进行推动,最终找到媒体能接受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深层次传播。

要领五:16招点睛优秀公关稿件

公关稿一般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促进产品销售,二是树立企业的某种形象。一个成功的公关稿的撰写,需要运用好16个招术。

什么样的公关稿才是最好?简单而言,就是花最少的钱达到企业的最大目的的稿件。其实,公关稿一般就两个目的,一是促进产品销售,二是树立企业的某种形象。

一个成功的公关稿的撰写,需要运用好以下16个招术:

1.引言、标题、小标题要精彩抓人。

2.叙事脉络条理清晰。

3.自身企业弱小时运用“借光”手法,通过与大公司的关系、对比等提升关注度。

4.注重细节。

5.用数字说话。

6.好的比喻能够将复杂的事情讲得清楚、生动,文章好看。

7.培养高强的素材控制能力,并进行以核心理念为中心的裁剪,不惜素材。

8.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9.营造悬念,解释悬念。用大矛盾结构文章,用小矛盾推动行文。 1

10.精准、巧妙使用直接引语,让中心人物说话。

11.让文章主题集中。开一个小口,反映大事。

12.陌生化方法,让视角更加超脱,使大家对熟悉的事物有新的认识。

13.恰当使用蒙太奇方式,使叙事更加具有冲突。

14.说“不”,逆向思维出现非常效果。

15.写实主义。新闻基本功,就是不加评论地将一件事情写得非常有现场感。

第8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乌兰察布晚报》2008年创刊之初,曾招聘到30多位大学毕业生。这些年轻人刚到晚报时,无论是学新闻专业的,还是汉语言或其他专业的,对写新闻稿都是一头雾水,找不到门道。为培养这些人,晚报花费了不少功力,聘请老师办讲座,给他们讲解新闻写作方法;让有经验的老记者带着实地采访,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由有经验的编辑面对面地改稿,指出其稿件的弊病,指明更好的写作方法,使他们的新闻写作水平得到提高。过了一段时间,一些写作功底扎实、领悟能力强的年轻人渐入佳境,写新闻稿得心应手,很快成为受读者欢迎的名记者。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们就先后去省级新闻媒体应聘,跳槽走了。《乌兰察布晚报》成了更高一级媒体的人才培训基地,这让决策者很气馁。怎么办呢?只能在待遇和情感上多投入。

其一是给予尽量从优的待遇。提高工资,这是留人的第一法宝。物价总是涨,生活成本高,年轻人开销又大,如果总是以低廉劳动力的眼光对待他们,辛苦工作一个月,连糊口钱都挣不到,那他们肯定不会有扎根单位的决心,一旦翅膀硬了,自然要飞。只有以高工资、高待遇吸引他们,只要干得好,稿费从优,过节给正式职工的福利一样不少地发给他们,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有一定积蓄,这样他们才会干得安心。

其二是营造温馨的集体生活氛围。在从优的工资、稿酬及福利待遇之外,还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很多招聘的年轻人的家在外地,住出租房,吃盒饭,生活不安定,心理上难免有孤独和飘零的感觉。管理者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帮他们寻租较便宜且条件较好的房子,鼓励并指导他们自己做菜,给他们介绍对象等等,经常活动,如团体出游、舞会、球赛等,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集体生活氛围。如此温馨的集体,谁愿意轻易离开呢?留住了心,也就留住了人。

第9篇:新闻会的新闻稿范文

(一) 活动目的:给我系热衷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励他们在做好本系、本校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提高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二) 活动时间:征稿时间:2012年4月5日至11日 评比时间:初评:2012年4月14日至4月16日 复评:2012年4月17日至20日 颁奖时间:2012年4月24日

(三) 活动地点:教学楼 BT32

(四) 嘉宾评委:

(五) 参加人员: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全体学生

(六)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主办单位: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协办单位: 文秘教研室 经济管理系学生会承办单位:经济管理系文秘专业(媒体传播方向)xx班

二、 活动安排:比赛评比分为初评和复评。

(一)活动步骤:宣传准备--收稿审稿初评--复评--颁奖典礼--在校园公示栏公布获奖名单(二)活动流程: a.4月5日—11日为投稿时间。 b.4月14日—4月16日初评,确定入围篇目(初评评出二十篇新闻作品)。 c.4月17日—20日复评,参赛作品我们将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行政楼经管系邀请老师审稿评选(一、二、三等奖获奖同学将成为经管系团总支学生会网络部新闻小组成员。)。 d.选定一个下午举行颁奖典礼,为获奖人员颁奖,以资鼓励。

三、活动工作总结:

(一)好的一面:本次活动中,每个组的组长都有在活动前就已安排好每个成员应做的事。成员们服从各组组长的安排,都秉着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精神,认真积极做好本分工作。成员之间也都互相帮助,在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不挑轻怕重,秉着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各项工作,表现算积极。

1、在策划组方面: a、事先拟定好比赛活动方案 b、活动中召集各组组长开会讨论 c、协调各组工作 d、监督收稿 2、在资料组方面: a、资料员高度认真负责,第一时间比赛启事(海报),贴在各栋宿舍楼下 b、出好展板,摆放在食堂门口 c、征稿,整理稿件 d、第一时间撰写领导讲话 3、在活动组方面: a、制定比赛评比标准 b、邀请评委 c、组织初评、复评、颁奖典礼 d、根据评委意见,针对作品的优缺点做深刻的评析

4、在后勤组方面: a、活动场地的联系,组员积极配合组长工作。提前打扫课室,会场布置,会后又不辞辛苦地清理会场b、奖状、奖品的购置及其他物品的购置c、在包装礼物时,全组成员也是积极主动动手,说干就干,认真仔细的将礼物包装好d、预算、申请经费,结算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 a、事先草拟参加活动的领导,老师,及参加人员的名单或人数 b、及时邀请、通知相关人员 c、事先撰写主持词并安排了人员主持 d、寻找并安排了6位礼仪小姐

6、在新闻组方面: a、新闻大赛颁奖结束后,新闻组组员成功采访了本次活动的评委老师及参赛选手 b、及时写了新闻稿 c、在颁奖典礼上,认真地拍摄照片,活动结束后又仔细地筛选照片

(二)美中不足:本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在于大家不够团结,不够努力,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于是造成一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 1、在策划组方面: a、与师兄师姐老师沟通不够,过于放任,没有安排彩排以检查漏洞

b、颁奖典礼却没有具体的策划方案 2、在资料组方面: a、撰写启事、展板时没有弄清楚时间地点,事后才进行修改

b、本组组员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会场帮忙布置 3、在活动组方面: a、本组组员没有第一时间赶过去会场帮忙布置 b、在组织颁奖典礼上,准备得不够充分 4、在后勤组方面: a、现场出现一系列物品的欠缺,比如:托盘没有准备,茶叶不符合规格,奖品备份不够。主要问题是没有及时对物品进行核对核查,才导致现场出现漏洞。

b、申请的场地是有人上课的,导致布置会场时间仓促。主要问题出现在后勤组成员第一次接触后勤工作,经验不足,并且疏忽大意 c、前期工作虽然经过具体分工,但实际过程中由于人数较少,一个人要分担多种任务,显得手忙脚乱,布置会场的时间也拿捏得不好,导致匆忙而没有秩序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 a、安排主持人时,原本是一男一女,结果因为某些原因,男生无法到达颁奖现场,就临时推荐了本班一个女同学代替,没有事先排练,导致在主持时不够熟练

b、没有事先安排礼仪小姐,等到颁奖典礼的前一晚才确定,在颁奖开始之前,本小组人员也没有及时通知所有礼仪小姐提前到达现场

6、在新闻组方面:

a、新闻稿没有及时发表

b、安排采访人员太少。由于要采访的人员较多,事先安排去采访的人员太少,导致在采访现场有点慌乱

c、拍照技术不好。由于本组是第一次负责新闻工作,加上借不到相机,还有对拍照的方法、角度掌握得不好,最后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不清晰三、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 整体来看,这次活动完成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大家不够团结,不够努力,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一些细节做得不是很好。

所以,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大家应该深深地反省我们的不是,吸取教训,总结其中的经验,积极改进。

1、在策划组方面:在办任何活动前,应懂得制作好方案,积极与与师兄师姐老师沟通 2、在资料组方面:应事先了解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 3、在活动组方面:在组织方面,要多学习,多锻炼组织能力。该准备的材料得齐全 4、在后勤组方面:要懂得在准备物品时,多备份,以防万一,及时检查,懂得什么样的场景,布置什么样的会场 5、在联络接待组方面:应吸取教训,事先安排并通知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