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精选(九篇)

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

第1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做好报账实施工作,根据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办法》(财发[20**]11号)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我省实施的中央及地方立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利用外资的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条各级财政用于中央、地方及外资立项的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无偿资金和土地治理项目的自筹资金,实行报账制。

第四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用于实施中央及地方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要设立资金专户、建立专账,配备专人核算和管理项目资金。

第五条县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农发办),为报账提款的核算单位,负责报账工作具体事宜,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项目乡镇财政部门负责自筹资金的筹集,监督、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协助县农发办做好报账工作。

第二章报账程序

第六条土地治理项目的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由项目乡镇根据项目自筹资金及投工计划进行筹集和组织。其中,筹集的现金部分上缴县农发办项目资金专户;以物折资和投工投劳部分,由乡镇财政部门根据收到物资及投工情况,填制以物折资折算单或投工投劳折款单(附件3、4),加盖公章后上报县农发办入账核算。

第七条年度项目计划批复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有的农发项目工程都要按照《**省农业综合开发招标采购办法》进行招投标。

第八条项目工程开工时,县农发办可预拨不超过合同金额30%的资金给项目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实施启动资金。项目实施后,不得再预付项目工程款,根据合同约定及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采用报账制拨付。

第九条一般项目工程报账,必须由施工单位填制拨款申请表和工程量清单,并附项目支出的合法凭证,由乡镇初核后,经县农发办审核,向县财政局报账。

第十条项目工程按计划完工后,项目施工单位要及时办理竣工工程决算及有关资料(工程验收单、质检资料、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并向县农发办报送。其中造价2万元以上(含2万元)单项工程决算由农发管理部门组织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在预留10%的质量保证金后结清工程资金。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在县级,预留时间不超过1年。

第十一条通过上级招标采购购进的物资在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县农发办按照分割实物的实际采购成本入账。

第十二条产业化经营项目的财政无偿资金报账程序。用于科技推广和公益性支出的部分,比照土地治理项目报账程序执行;用于贷款贴息的部分,由用款单位凭有关真实有效凭证据实报账,经县农发办审核后拨付资金。

第十三条省级科技示范项目资金,报账程序比照土地治理项目执行。拨付技术依托单位的项目资金,实行省级报账制。技术依托单位要按实施合同规定的建设内容组织实施,报账时需填制报账申请书,由项目实施单位确认后,附有效原始发票复印件及阶段性工作情况总结,由技术依托单位财务部门向省财政厅农发局申请报账。

第三章报账依据

第十四条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提款的依据:

1、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文书;

2、经审核批准的项目施工设计和项目预算;

3、按招投标签定的项目工程建设合同及中标通知书;

4、报账提款申请书,并附相关有效凭证;

5、项目工程进度及建设质量情况报告。

第十五条土建工程类报账须提供:

1、预付工程款:申请表、工程量清单、开工报告,招标工程还必须提供中标通知书、承包合同。

2、按进度报账:申请表、发票、工程量清单。

3、竣工报账:申请表、工程量清单、工程竣工决算、验收单、发票、需要审计的要附审计报告。

第十六条物货类报账须提供依据:

1、招标类

(1)本级招标:申请书、中标通知书、购销合同、发票、验收单;

(2)上级招标:上级下发的物资分割单、验收单。

2、非招标类:申请书、发票、验收单。

第十七条服务类须提供:

1、科技示范:申请书、合同、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实施方案,验收单、领用单、实施总结。

2、培训类:申请书、合同、发票(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会议通知、签到簿、讲课费领条、培训方案。

3、监理费:申请书、签订的监理合同、发票。

第十八条补贴类报账须提供:

1、贴息资金报账:申请书、项目立项通知书、银行借款合同、贷款到位凭证、贷款银行出具的利息结算清单、利息支付原始凭证及复印件等材料。

2、农机补贴报账:申请表、公示单、被补贴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购置农机发票复印件、被补贴人签字的领款花名册、验收单、农机补贴实施方案。

3、工程补贴报账:申请表、公示单、被补贴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被补贴人签字的领款花名册、验收单。

第十九条各级财政报账必须严格审查各种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对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报账:

1、未执行批准的项目资金计划的支出;

2、工程应公开招标而未招标的工程支出;

3、未按项目合同和施工设计或未经批准改变的项目施工设计进行建设的支出;

4、虚报冒领、与事实不符的支出;

5、工程质量发生问题,经工程监理或工程监督检查要求改进而未改进的支出;

6、违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的支出。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县农发办根据项目初步设计和初步设计批复编制项目用款计划,审核单项工程预决算和单项工程成本,编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单项工程予决算汇总表。监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对项目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报账资金拨付严格控制现金支出,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与非农户结算的资金均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对与农户结算的零星支出超过2000元以上也应通过银行转账,不得大额提现结算。

第二十二条报账的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工程实施单位(或供货商)。

第二十三条县财政局农发办、乡镇和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共同做好报账工作,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进行资金检查。

第2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现代农业投资方向,优化财政支农项目,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根据《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管理的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级安排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和安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粮食安全生产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类现代农业项目。

第三条财政支农项目整合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稳步实施的原则。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优质产业化升级结合起来,与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突破,依据全县“十二五"规划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实施计划。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优势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优势产业。从县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把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提高优势产业整体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县农业生产上档次上水平。

坚持科技引领、多元投入的原则。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是标准化生产的重点,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农产品生产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在项目建设投资量大而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坚持多元投资、财政补助,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与社会力量积极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整合资源、板块推进的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做

到整合资金,划定区域,连片开发,板块推进。进一步发挥项目资金的聚合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四条县现代农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以下简称项目办)、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在现代农业项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一)县项目办主要负责现代农业项目协调工作,汇编全县支农项目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制定项目建设议事规则,协调做好项目组织验收等工作。

(二)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分乡镇、分部门的项目规划、立项、审查、上报、招标及项目计划报批。负责审核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指导、监督、检查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等。

(三)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实施方案(或项目合同书)的编制,组织项目实施,按计划和工程进度申请、使用资金,接受现代农业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及社会各界对施工项目的检查监督等。

第五条县现代农业项目领导小组要认真审核各乡镇、各部门编报的项目规划和年度计划,项目办根据审核结果,制定《县现代农业项目规划》和《县现代农业项目分年度项目实施计划》,报经县委、县政府、县现代农业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后,逐级上报省市财政部门审批。

第六条县项目办根据上级财政部门批复的《县现代农业项目工作方案》和《县现代农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将任务进行分解,下达各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企业)项目计划。

第七条项目实施单位或企业根据计划部门或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行政主管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项目。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八条项目实施前,坚持实行政务公开,在项目区推行现代农业项目就地公示制,接受当地人民群众监督。

第九条项目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建设中,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质量管理责任制、工程监理制、监督跟踪制和监督抽查制。

第十条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企业)法人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权限和责任。

第十一条项目实施单位(企业)要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县项目办严格按计划审核和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项目建成后,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县项目办提供建设有关资料,申请对项目进行决算,同时,审计部门要及时对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审计完成后,县项目办及时将完成情况汇报现代农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并申请上级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复验。

第十三条县项目办对每个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项目库管理,作为以后年度申报、安排项目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章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根据上级计划部门、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县现代农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批复的项目计划,进行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实行项目主管、项目实施、资金结算三分离制度。

第十五条县现代农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资金文件,下达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文件。

第十六条县项目办负责设立现代农业项目资金专户,严格执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的“三专”制度。

第十七条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资金拨付按照《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由项目实施单位填写《县财政农业(扶贫)资金报账申请单》,并附有效凭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实施单位做好帐务管理。

第十八条资金实行拨付“直通车”制度,由项目实施单位实施的工程,县项目办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对补助到农户的项目资金,县项目办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向农民直接发放,以减少资金运行中的中转环节,尽快尽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九条建设类项目按照工程进度报账,项目开工预拨工程总资金的25%作为启动资金;项目建设期间按照实际完成进度报账,到项目竣工时累计拨付工程总投资的65%;项目完工1年后,经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复验后,工程末出现质量问题,拨付剩余工程总资金的10%。

农民培训、环保等其他项目,按照前中后三个阶段分段验收,同时按30%、40%、30%报账拨付项目资金。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县项目办有权立即收回所拨资金,并取消下一年度专项资金申请资格。

第二十一条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向县项目办报送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其监督。

第二十二条县项目办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对不能如期组织项目施工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终止计划执行,并限期整改;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市场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和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使项目失去建设意义或达不到预期效益的,通知停工,资金余额上交县项目办。

第二十三条县项目办负责协调项目主管部门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的投资评审工作,参与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竣工决算工作,并会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交付使用资产转为国有资产部分的审查验证工作。

第二十四条县审计局要加强对项目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第3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到目前为止,**村的新农村建设已进展到:

1、村屯道路建设。市交通局出资20万元,县交通局立项资金114万元,进行村屯道路整修,现在总长度为6.5公里的路面已全部竣工。

2、发展特色经济。县烟叶公司争取立项借款20万元扶持烤烟生产。建新烤烟房20座,每户补助4000元,计8万元。

3、抗旱水源。市水利局计划打深水井三眼及喷灌配套,目前已实施一眼(10万元)。县扶贫办帮助**村争取扶持资金90万元。其中打井28眼,计75万元;县水利局帮扶自来水建设15万元。

4、文化教育方面。县教育局出资91万元,对19间校舍及教学基础进行改造和完善,达到标准化的校、围墙和教学设施。

5、节柴工程。县农业局投资41万元,为200户农民上沼气,工程计划5月中旬开工,7月末结束。并于年初举办科技培训班三次,带来5000株果树苗(2.5万元)。

6、公益事业方面。县卫生局争取项目5万元,建标准厕所200个,并组织医务人员到**村为村民义诊一次。县广电局预计投资4万元,为200户农民安装微波电视。

7、村办公室改造。县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21.2万元。其中用于村办公室改造7万元,其它项目补助14.2万元;县委组织部对村部维修后的室内办公用品及电教设备、显示板等进行配套安装。

8、绿化项目。县林业局筹措资金5万元,为村屯购置树苗。

9、县农电局改造低压线路,计划投资12万元。

10、砖围墙建设工程。积极筹措资金,修建砖围墙,正在规划建设中。

**村的具体做法是: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东屏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刘振春为组长,副书记李立国等3人为副组长,毛春龙等8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村成立了以村书记郑安臣为组长,村长石江为副组长,宋海、司洪义等5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都把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摆上首要位置,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

2、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东屏镇党委、政府和**村委员会把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尤其是通过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村广泛宣传发动,较快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第4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策略

项目是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加强项目管理,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直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五项基本任务来展开的。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规律又经济的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重要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有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整个经济的发展,讲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讲到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讲到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也讲到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国内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得出了一下六点经验:一、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二、制定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有重点、分阶段加以实施;三、构建政府公共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四、奖勤罚懒,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五、积极探索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和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六、新农村建设要逐步从行政推动型向法制型过渡。

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是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形成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为目标,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水利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综合建设计划。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农村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能够让农村基层的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领导力五位一体的内容。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的“两个趋向”论断,再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清楚地看出党和国家在调整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脉络。从实际出发,制定好科学的规划。规划要统一制定,任务要一项一项落实,工作要逐步推进,而且要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照搬照用别的地方的经验。

2、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不求实际

新农村建设包含内容很广,在确定年度建设重点时,往往突出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各地都要实施某一类项目。重要有以下三点:一、项目建设计划与实际不符。审计调查发现,近两年农村家园建设项目的试点村在项目申报、确定建设内容时,并未按规定征求农户意见做到公开、公示,区、乡镇街家园办也没有实地认真审核,造成项目批复与实际实施有出入二、投资比例失衡。根据试点村提供的投资完成数据和审计实地调查情况,道路建设实际投资额比计划投资普遍增加;而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的实际投资比计划减少;“四改”建设实际投资额则明显不足。三、质量堪忧。审计调查发现,部分试点村因资金紧张(部分资金用于道路建设)没有按计划对塘、堰进行改、扩建,改造和维修的机站没有通电和相应配套管道,甚至无抽水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道路建设未按标准实施,存在偷工减料行为。实地查看,有的道路已出现断裂现象。

2.2、项目分配不公

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权在上,但实施主体在下。基层在实施项目时,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分配不公上主要存在项目资金未做到封闭运行,报账制管理形同虚设。审计调查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均未按规定执行,而是将财政拨付的项目资金以预付款形式拨付到试点村或者乡镇街家园办,由其掌握使用。起重要原因是:随意调剂、不顾承受能力增加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甚至存在损失浪费的问题。审计调查发现部分试点村在实施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过程中,计划外增加项目投资×××万元,其中因搞形象工程,拆除重建,导致损失浪费建设资金××万元。这样导致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公共财政的阳光很难普照到此。

2.3、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投资新建与后期管理、维护已迫在眉睫。在农村家园建设项目中,新修建的基础设施投资较大,而随之带来的是后期的管理问题。农村转移支付后,村级财力有限,其后期道路、水利设施、绿化的管理和养护资金无来源。许多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单独设账核算,导致一些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单位,利用往来账作弊、隐藏资金等问题的出现。

3、改进新农村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法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上,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农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项目,并着眼总体目标和任务,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好近、中、远期计划任务书,并根据近、中、远期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好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编制好施工图和预算,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建设计划。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三农”政策“多予少取放活”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示范引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的原则,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3.1、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计划管理要坚持规划先行,逐步整村推进,结合自然山水资源,做到因地制宜,群众认可、满意。要不断提高政务工作水平,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增强依法管理项目意识,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推动新农村项目建设大发展。特别是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布局。在现阶段,尤其要解决好本地区全局性的水利设施的改造,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抗预自然灾害能力,以解决发展农业靠天收的被动局面。

3.2、一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说到底就是一个大的基本建设,目前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需要长期谋划,不能短打算,只有从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农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项目,并着眼总体目标和任务,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好近、中、远期计划任务书,并根据近、中、远期计划任务书,进行现场勘测,编制好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编制好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建设计划,这样才能让新农村建设走向多快好省。

进一步强化项目理念。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领域广泛,既有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又有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这些都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才能使新农村的宏大规划变成一项项具体的行动。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才能一步一个脚印,避免抓而不实。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善于把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把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项工作转化为一个个项目,以具体的项目运作来推动新农村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要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存量调整、增量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支农预算安排。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选准对接项目,提高前期质量,争取更多支持,并按照上级要求配足配套资金。探索财政支农投资整合工作,按照“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将相关项目配套实施、相关投资统筹使用,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按规划统筹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的农村投资管理新格局。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力度。要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理念,象抓工业项目、城建项目那样来抓新农村建设项目,下大力气抓投入,抓落实,加快启动项目建设,着力形成良好的项目工作氛围。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项目工作扎实有效、规范有序,市、县、乡三级都要建立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工作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要建立相关部门单位涉农项目及投资的规划、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制度,促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

3.3、新农村建设要全面发展,多为群众办好事

在新农村建设中选择交通便利、规模适中、特色明显、基础较好作为试点先行,很有必要。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采取有力措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要积极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农业最需求、农村最急迫、农民最受益的项目,加大协调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极排查和调处农村矛盾纠纷,帮助农村基层组织健全治保、调解、信息员队伍,督促和协助村干部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而伟大的目标,重在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示范点的选择上应好、中、差都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3.4、拓宽渠道

项目建设,资金是关键。用农村家园建设行动契机,把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资金、农财项目资金等涉农资金集中使用,统筹兼顾,重点向实施农村家园建设的村倾斜,指导试点村进行村级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发挥各村优势,突出特色,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增收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宽投资领域,降低民营经济的准入门槛,为民间资本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激活民间资本。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开发致富项目,培育支柱产业,全力协助乡村两级抓好粮食生产,培植月柿、板栗、慈姑、养蚕、养猪大产业。有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应积极提供致富信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只有农民富裕,才能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能巩固农村家园建设成果。积极组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实现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3.5、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着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宣传农村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办法。把政府支持与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在项目确定前,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请教于民,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出金点子,提合理化建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这是中国农民勤劳自强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重要思想基础。只有保护和引导好群众投资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持久有效地发挥。要求新农村领导既要自觉学习,努力在领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有新收获、新进步,切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武器,助推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宣传好县、乡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重大举措和中心工作,把党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真正贯彻到千家万户,让农民群众掌握、理解和支持。

结论

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说到底就是一个大的基本建设。新农村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农村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项目,而逐步构建出又好又快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成阳光工程,惠民工程。

【参考文献】

[1]徐瑞祥尤建新-2006管理发展与工业工程论坛

[2]付英-《河南农业》-2006年9期

[3]王主力-《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年11期

第5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五个现场点,刚才,4个县(区)和4个市直部门又分别就新家园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情况作了汇报,同志就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作了工作安排。总的来看,各县(区)、各部门都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总体进展情况很好。在今天的会议上,洪波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新家园行动计划扎实推进

(一)突出提升城市品位,旧城改造有序推进。今年,全市旧城改造计划投资48亿元,实施117个工程,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15.72亿元,实施旧城改造项目99个,改造面积73.84万平方米;分别完成任务数的32.8%、84.6%和61%。投资7857万元,完成大树进城18996棵;投资1321万元,建成绿地面积10.59万平方米;投资1455万元,改造城市道路照明和环卫等设施,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招标融资等工作有序推进,为8月30日全面开工创造了条件。

(二)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旧村旧房改造成绩斐然。各县(区)把做好村庄规划作为引领旧村旧房改造的龙头工作抓细抓实。按照人口、产业、公共资源“三个聚集”的思路,科学规划村庄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做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市累计完成930个建制村(办事处)、9649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共形成930个建制村(二图一书:现状图、总体规划图、说明书)、5948个自然村(三图一书:农村居民点现状图、村庄建设规划图、户型图、说明书)的村庄规划文本。通过实施村庄规划,全市可减少3701个自然村。目前,已完成减并307个村,今年全市计划改造的400个旧村、3万户旧房中,已完成旧村改造220个,旧房改造19686户,分别完成任务数的55%和65.6%。有189个自然村(组)体现住房特色化、有251个自然村(组)实现乡村道路通畅化、247个自然村(组)实现人畜饮水安全化、349个自然村(组)实现管理决策民主化。同时,积极整治环境,绿化村庄、安装数字电视,努力实现村寨环境生态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使农民群众生产更加便利,生活更加幸福。

(三)突出创新建设方式,旧校舍改造建设成效明显。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有序开展。按照“县办高中、乡(镇)办初中、行政村办小学”的原则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布局、高效利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教学”的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目前,已撤并“一师一校”点870个、小学328所、初中7所,分别占规划撤并数的74%、68%和32%,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强势推进。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在2009年和年累计完成33.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再完成60万平方米D级危房撤除重建任务,比省校安办下达12.92万平方米多出47.08万平方米。为确保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各县(区)继续以“代建制”强势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设。1至7月,全市已累计开工53.76万平方米,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数的89.6%,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数的416%;累计竣工11.96万平方米,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数的19.93%,完成省定任务数的92.56%。

同志们,新家园行动计划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个别部门重视不够,措施不够有力;资金到位不够及时,化解征地拆迁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规划、设计审批滞后,影响项目开工。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二、以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

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不仅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也是带动居民消费需求,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动力的重要条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作为检验是否扎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办实事的重要尺度。要按照洪波书记在第三次党代会结束时的讲话要求,强化宗旨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增强本领抓落实、完善机制抓落实、锲而不舍抓落实,以更实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强势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

(一)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数字化”的要求,明确各县(区)、各乡镇、各建设村的主要领导是新家园行动计划旧村旧房改造工程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落实好市级统筹、县(区)负责、乡(镇)组织、村级实施的联动运行机制,把目标细化到村到户,责任落实到人。要充分发挥新农村理事会的作用,调动各位理事带领群众参与新家园行动计划的积极性,组织发动村民按规划要求推进旧村旧房改造工作,通过户与户连、村与村连,形成片区聚集发展格局。

(二)做优规划。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和先导,是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城乡建设、节约投资、改善城乡面貌的重要抓手,是政府履行职能、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和完善规划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即衔接好统筹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交通、供水、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功能有效对接;衔接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城乡产业合理布局、相互衔接、集聚发展的新格局;衔接好工业规划布局和民居建设布局。一是在村庄规划已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要继续围绕人口、产业、资源“三个聚集”的思路,按照“散户并成寨、四山迁朝路、小村并大村、边远靠集镇”的要求,对建制村(二图一书)、自然村(三图一书)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近期将对村庄规划进行考核验收,为省级验收打下基础。二是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要尽快修改完善《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并及时报批;尽快修改完善《城城东片区和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尽快完成《昔本-新村片区和博尚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做好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要尽快完成《沧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30)》审批,尽快完成《凤庆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报省审核,启动县、永德、孟定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年内要完成《孟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和耿马要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全面推进全市77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实现省政府提出的“2012年实现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目标。五是认真做好省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工作。我市已纳入省特色小镇的等11个乡镇,必须按要求在年10月5日以前,组织完成镇(乡)域规划、镇区(乡驻地)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和上报审批工作。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必须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努力加大投入。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的机遇,围绕新家园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投入。二是要以县(区)为单位,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努力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省级下达的资金,市、县(区)财政的预算安排资金,要在8月30日前安排到位;市级104个单位所挂钩的191户帮扶资金必须及时兑现,县(区)部门挂钩帮扶部门的资金也必须及时兑现。三是校安工程要全面推行项目“代建制”,通过项目打捆、锁定成本、公开招标,由有实力有信誉的建筑公司承建。四是要运用“政府+银行+企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农户”的模式,建立完善以龙头企业担保方式进行抵押贷款的机制。同时,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并按信用等级给予贷款支持。要积极推进农户用宅基地、新建住宅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获得建房贷款的工作。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积极发展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五是要引导企业、农户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加投入,按照“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参与旧城改造。

(四)落实用地。一是要落实好新家园行动计划的用地问题;二是保障性住房用地有多少批多少,旧城改造、旧校舍改造用地要依法依规优先满足;三是旧村旧房改造,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四是要落实农村建设用地,做好组内调地和邻组调地工作;五是要拆除原有住房复耕,确保原有的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还有增加。各地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大胆创新,尽快摸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落实建设用地办法。

(五)抓好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新家园行动计划的落实,抓项目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各县(区)要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限时解决,推动项目建设的进度。

(六)保证质量。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好质量关,把新家园行动计划做成真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要按照统一建设规划、统一户型选定、统一物资采购、统一组织施工、统一工程监督、统一资金监管等“六个统一”模式组织实施,确保旧村旧房改造工程建设质量。要研究制定工程质量保障机制,从工程设计、招投标、材料采购、施工资质、工程进度、工程审计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切实把好工程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质量关。要强化旧村、旧房、旧城、旧校舍的质量监督检查,让城乡居民享受放心房,安全房。

第6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招商引资、民营经济、林业生产、奶牛生产、税费征收、乡镇规划建设、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十项工作为重点。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核各乡镇的工作政绩,为正确评价和任用干部提供依据,真正形成以实绩排座次、凭贡献定奖惩、按发展论功过的良好机制,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考核内容

(一)单项考核

对今年10项重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奖惩,单项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1、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执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的任务,完成进度以实际固定资产投入额为准。

对招商引资的考核,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招商引资考核统计办法》的通知精神进行考核。招商引资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2、民营经济

对民营经济的考核,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民营经济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进行,主要考核:①重点项目(指固定资产投入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②工业园区新增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额(指投入额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③工业园区(包括专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④新增规模企业(每新增一个规模企业抵顶一个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的项目)。

考核时,各乡镇将重点项目、园区新增企业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情况列出清单,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民经局、统计局、招商办、财政局、审计局、物价办进行实地考核验收,主要查看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企业厂房、设备和帐簿。对新增设备的投入额,以票据为准(结合厂价咨询);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厂房和新增旧设备进行评估作价。新增规模企业以县统计局登记备案为准。

对老企业增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额按100%计;对新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额按130%计。

民营经济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3、林业生产

(1)考核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的投入额。绿色通道指七条主要公路(*)绿化带的补植,其它县乡路、村村通公路两侧绿化带新增植树。

(2)考核速生丰产林(30亩以上的速生片林、农田林网)的投入额。速生丰产林指农田内栽植的速生片林。

对林业生产的考核,绿色通道工程按乡镇自然区域考核,速生丰产林按新增面积考核。乡镇将当年新增速生丰产林面积按村登记造册,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考核验收。考核时,采取实地丈量面积、宽度、行距和株距的办法进行。

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和速生丰产林按55株折1亩。计分面积=植树亩数—必须完成而未完成的亩数—死亡亩数*3,每亩按2000元计投入额。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同时,对七条干线公路绿化带的补植实行减分考核,按千米段抽查,每空缺1%减1分。

4、奶牛生产

奶牛生产考核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和奶牛的投入额。

对奶牛生产的考核,采取动态考核的办法。每季度乡镇将当年新增奶牛按村登记造册,报县政绩考核办公室,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组织人员考核验收。考核时,实地查看畜舍,清点实际存栏数量,存栏量以年终考核结果为准。按照固定资产投入和奶牛的价格(每头奶牛按2万元计)计算总投入额,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1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5、税费征收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通知精神,农业税、引黄水费、“两工”以资代劳款按时上缴县财政的计100分。农业税每拖缴一天减1分;引黄水费每拖缴一天减1分;“两工”以资代劳款每拖缴一天减1分;因此而发生的案件每出现一起越级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2分、4分、6分、10分。

对税费工作的考核。农业税、引黄水费和“两工”以资代劳款上缴以县财政局登记为准;案件以农业局、局登记备案为准。

6、乡镇规划建设

乡镇规划建设重点考核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即“10片、7线、11点”和规划建设两个方面。

(1)规划编制(60分)

①“10片”的规划(25分)。除*镇外,其他10个乡镇10月底前完成驻地建设总体规划的计15分,完不成的不计分。完成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计10分,年底完不成的不计分。

②“11点”的规划(5分)。11月底前每个乡镇完成1个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的计5分,完不成的不计分。

③“7线”的规划(30分)。7条干线公路指宁德路、宁吴路、宁东路、宁乐路、临南路、宁长官路、宁相路。10月底前每个乡镇完成公路两侧100米内(含穿膛村)规划的计30分,完不成的不计分。

以上三项规划均以规划图纸为准(必须是县级以上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规划)。

(2)规划建设(40分)

乡镇驻地和涉路建筑,须按规划审批,手续齐全,经正式设计并按图纸施工,工业厂房建设标准为轻钢屋面、墙体抹灰并按工业园标准粉刷涂料、现代造型,其它为二层以上楼房,符合上述要求的计40分。每发现一处无用地审批手续建筑的减2分,无设计方案审批手续的减2分,有手续不按设计施工建设的减2分,企业建传统厂房、其它建平房的减10分。

7、农村合作医疗

(1)资金筹集(70分)

按照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宁办发[20*]36号)的通知精神,乡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数要达到农业人口总数的50%(*镇为80%),按照以上比例和规定标准(每人10元)筹资。筹资额按任务数和规定时限(截止9月10日18时)上缴县财政的计70分。筹资额未按任务数上缴的,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减3分;筹资额未按规定时限上缴的,每拖缴一天(以县财政局收款单据为准)减1分。

(2)资金管理(30分)

乡镇合作医疗设专用帐户的计10分;有专人负责的计10分;做到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的计10分。以上三项达不到要求的不计分。

8、村村通工程

(1)路基加宽工程(50分)

按照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长官镇、大柳镇、时集镇、刘营伍乡、张大庄乡于20*年5月1日前完成路基加宽工程;*镇、*镇于20*年5月20日前完成路基加宽工程。按照以上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乡镇计50分。

(2)桥涵管配套、养护管理、路容整理(50分)

①桥涵管配套。达到标准要求的计10分。每缺少一处配套工程或工程质量不合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差)减1分。

②养护管理。达到标准要求的计10分。其中,建立养护管理机构、组建养护管理队伍计3分;落实养护资金计3分;制定养护管理办法、明确责任计1分;路政管理专人负责计2分;养护资料齐全计1分。养护管理机构不健全的减1分;养护队伍不健全的减2分;养护资金按未到位资金比例减分;未制定养护办法或责任制不落实的减1分;路政管理无专人负责的减2分;养护资料不齐全的减1分。

③路容整理。达到标准要求的计30分。其中,路肩宽度计9分;路肩整容计3分;绿化平台计6分;边坡计6分;边沟计6分。不平整、不整齐、不整洁路段以累计长度减分,每200米(含200米以下)减1.5分。

9、社会稳定

对社会稳定工作实行减分制考核。年内无个体上访、集体上访、积案、群体性(10人以上)事件、恶性事件发生的得100分,有发生的按规定标准减分。

(1)工作。每出现一起个体越级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2分、5分、10分、20分;每出现一起集体越级(5人以上)到县、市、省、进京上访的,分别减5分、10分、20分、40分;每出现一起积案减10分。

(2)。每发生一起群体性(10人以上)事件,根据人数多少、情节轻重、社会影响程度和事件性质减20—50分。

(3)恶性事件。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原因而致人伤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视情况减20—50分。

对社会稳定工作的考核,个体上访、集体上访和积案以局登记备案为准;以政法委提供情况为准;恶性事件以政法委、农业局提供情况为准。

10、后进村整顿

每治理整顿好一个无班子村得20分;每治理整顿好一个后进村得10分。后进村、无班子村以组织部已掌握名单为准。整顿结束后,乡镇申请验收,验收标准另行制订。参加县委组织的农村干部培训班,每缺勤1人次减1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实行千分制,其中经济发展占700分,其它工作占300分。

1、经济发展包括:①招商引资,②民营经济,③林业生产,④奶牛生产,⑤高效农业(指当年新增冬暖大棚10个以上的片、除粮、棉、油、林以外经济作物集中种植100亩以上的片和存栏肉牛100头以上,良种猪1000头以上,鸡1万只以上,羊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折算标准见附表)。按总投入额计分,总投入额第一名的乡镇计700分,根据第一名的投入额计算出每万元的分值,以此为标准,按照每个乡镇的投入额计算出各乡镇的得分。

2、其它工作包括:①税费征收,②乡镇规划建设,③农村合作医疗,④村村通工程,⑤社会稳定,⑥基层组织建设,⑦统计工作。计分方法是先计算出税费征收、乡镇规划建设、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社会稳定、基层组织建设6项内容的合计得分后,再按(300÷第一名6项得分合计数*每乡镇6项得分合计数)计算各乡镇折合分数。统计工作实行减分,按照*县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20*年民营经济发展计划》任务指标,完成统计任务的乡镇不减分,每有一项完不成统计任务的减5分。主要经济指标被市以上统计部门检查验收,每有一次不合格的减10分。

3、加减分

乡镇单项工作受县委、县政府通报表扬的加10-20分,通报批评的减10-20分,以县委、县政府正式文件为准。

4、“一票否决”

对①招商引资、②、③计划生育、④农民负担、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一票否决”制。

招商引资以实际考核为准(完不成年初下达任务的一票否决);以局提供情况为准;计划生育以县计生局提供情况为准;农民负担以县农业局提供情况为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县政法委提供情况为准。

按照综合考核得分和加减分情况,计算出各乡镇的最后得分,按得分多少排出乡镇的名次。每有一项“一票否决”,综合考核向后推两个位次。

三、奖惩政策

按照乡镇工作政绩考核的结果,设立荣誉奖、物质奖、职务升迁、岗位调整、末位轮岗五种奖惩办法。

1、荣誉奖。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授予“政绩工作考核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颁发铜牌。第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记三等功。单项考核前三名的乡镇授予“*工作考核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颁发铜牌。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定为年度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物质奖。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发放奖金。第一名的乡镇党委书记3万元、乡镇长2万元;第二名的乡镇党委书记2万元、乡镇长1万元;第三名的乡镇党委书记1万元、乡镇长0.5万元;第四名的乡镇党委书记0.5万元、乡镇长0.3万元,同时各奖励一级工资。对综合考核后两名的乡镇实行罚款,倒数第一名的乡镇罚款2万元,倒数第二名的乡镇罚款1.5万元,罚金由县财政代扣。

单项考核前一、二、三名的乡镇颁发奖金,具体数额另行规定,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的副职各奖励一级工资。乡镇获多个单项奖励的,奖金不重复发放,一年内奖励工资最多一级。对单项考核后两名的乡镇实行罚款,倒数第一名的乡镇罚款1.5万元,倒数第二名的乡镇罚款1万元,罚款不重复。罚金由县财政代扣。

3、职务升迁。综合考核前四名的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优先向上级党组织推荐为县级干部人选,乡镇长优先提拔。

4、岗位调整。在县直部门、乡镇干部调整时,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规定,原则上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级次”与单位“档次”对应调整。

5、末位轮岗。对乡镇工作政绩考核最后一名,同时没有完成县委、县政府分配任务的乡镇党委书记,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精神,第一年亮黄牌,连续两年处末位者,调出原乡镇,降职安排;最后一名乡镇的乡镇长一年内不予提拔。

6、“一票否决”政策:被一票否决的乡镇,取消各种奖励资格。

四、组织领导

1、乡镇考核工作在县政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牵头与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奖励工资、记功由县人事局办理;职务升迁、岗位调整、末位轮岗由县委组织部办理;物质奖惩由县财政局办理。以上工作由县政绩考核办公室督办。

3、年终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经县直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由县政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字,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最后,考核结果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公布。各责任单位按文件兑现各项政策。

五、考核工作纪律

第7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一、综合实力(140分)

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全区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良好增长的态势。

1、地区生产总值(30分)。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2.14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3.5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0.35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8.79万亩,总产14.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12.5%。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增长16 %;(自评30分)

2、地方财政收入(30分)。全年累计实现财政收入15.46亿元元,同比增长3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33.3%;(自评30分)

3、工业经济(30分)。完成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15亿元,同比增长17.8%。(自评30分)

4、固定资产投资(25分)。实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4985万元,同比下降43.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11亿元,同比增长28.9%。(自评25分)

5、第三产业(25分)。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79.26亿元,同比增长35.93%,预计可带动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57.8亿元,同比增长14%。(自评25分)

二、现代农业(150分)(扣1分)

今年以来,我区以发展都市农业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为平台,坚持“培龙头、建园区、促联结、创品牌、大招商、抓投入”六措并举,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1、农业龙头企业(20分)。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今年新增14个,增长率52%。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目前正在申报部级龙头企业1家(燕之坊公司)。(自评20分)

2、农业产业化年销售收入(20分)。全年累计实现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9.38%。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自评20分)

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分)。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家, 比去年增加14个,增长55%,成员4279个,带动农户9204户;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其中今年新增15户,辐射农户5698户,带动户均增收1020元。(自评20分)

4、农业生产企业、大户数量(20分)。全区现有占地500亩以上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大户30多家,其中今年新增百亩以上的农业生产企业、大户有7个。(自评20分)

5、特色设施农业(20分)。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全年新增莲藕5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累计连片面积超过1000亩的特色优势产业12片(其中今年新增5片),设施农业面积达300亩以上的有35片(其中今年新增10片),如今全区已发展成为“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自评20分)

6、现代养殖业(20分)。改革传统养殖模式,上半年新增100万只家禽,增幅为10%;生猪饲养量2.5万头,增幅5%;今年全区渔牧业生产发展平稳,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3.5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奶牛210头,与去年持平。(自评19分)

7、农业标准化建设(15分)。今年以来,加强了对全区8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地巡查,要求农户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全区共有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共2321公顷。今年新建设并通过验收的战友、徽王、田田等五个标准化基地,总面积达1500亩。另外计划新申报3~5个基地,下一步争取也能通过上级验收。(自评15分)

8、专业村镇建设(15分)。现全区共有“一镇一业”示范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主要是蔬菜、葡萄、食用菌、鱼虾等产业。其中今年新培育大于许贵樱桃谷鸭和烟墩新街、横城、保兴三个蔬菜村。目前一些特色村的特色产品在合肥市已小有名气,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自评15分)

三、农民收入情况(110分)(扣2分)

1、农民人均收入(60分)。去年我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6339元,今年预计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05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其中大圩镇和其他10个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均高于这个水平。(自评59分)

2、新型农民培训(10分)。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在包河科技示范园的“农民技校”内,开展了多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培训新型农民上下工夫。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在葡萄挂果期间,二次邀请意大利葡萄专家到大圩果园现场指导,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自评9.5分)

3、农民工技术培训(10分)。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我区积极部署,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全年培训3887人,超额完成全年3300人目标任务,培训合格率100%,就业率超过80%。(自评9.5分)

4、私营经济(30分)。全年全区新增私营企业4208个,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4165户,私营经济43户。(自评30分)

四、新农村示范建设情况(120分)(扣1分)

1、万亩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80分)。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抓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1.5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今年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2938.51亩,租期16年。三是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我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今年全面启动了14处重点建设项目,共涉及8494户,占地3382.9亩,建筑面积381.2万平方米,总投资71.6亿元,完成了旧宅拆迁任务。四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全区累计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58.89%,完成了年度土地流转目标。(自评79分)

2、示范村建设(40分)。我区现有新民、新河、磨滩、晓南、圩西、沈福、前扬、董城、汪潦、新街10个省、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以来,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200多万元(其中省级项目2个,奖补190万元;市级项目2个,申报300万元;区级项目4个,奖补10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间、硬化道路46.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44.94千米,下水管道18.8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自评40分)

五、文明乡村建设情况(80分)

去年底,全区集中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清洁家园、绿化乡村”百日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实现了全区所有村(居)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村(居)容形象明显提升、人居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我区沈福、新民、董城、前杨、新街等10个村也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目前全区共有文明乡村22个,新建村庄垃圾箱池1745个、村配备垃圾清运车辆556台、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座、配备乡村保洁人员743名,预计年底前文明村建设达标60%的目标能够率先完成。同时启动了14处村改居重点工程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3382.9亩,建筑面积381.2万平方米,总投资71.6亿元,实现了总任务量80%的工作目标。(自评80分)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00分)

1、城乡规划覆盖率(15分)。全区行政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从XX年起全面启动,按照区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新农村试点村的村镇规划,目前已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自评15分)

2、森林覆盖率(15分)。近年来,我区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发动全民绿化,在路边、河边、闲地、田埂、农户家屋前屋后,能栽则种,努力营造一座座园林式的村庄。目前全区林地总面积达4.6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6.9%和39.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44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增绿地面积3119.6亩,生态环境日趋良好。(自评15分)

3、农田水利建设(20分)。今年以来,我区按照“自建、自管、自用”的建管机制,一是先后组织有关街镇实施了圩西河改造护砌、九联圩及周冲圩堤防加固、新河水库除险加固、东林站拦污栅改造等水利工程。二是结合“清洁家园、绿化乡村”百日行动组织街镇开展了农村沟渠清淤、涵闸改造、水环境净化等工程。三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世行加灌、土地治理项目开展了以农田水利配套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工程。共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400多万元。(自评20分)

4、农村安全饮水(15分)。今年上半年,各级投资400多万元(其中争取市以上资金270多万元)完成了淝河镇4个村的自来水工程施工,使该镇八千多万群众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下半年全面启动了大圩镇自来水进村入户工程,目前该镇自来水管线工程施工已基本完工,共完成投资1800多万元,当前正在进行管道冲洗、调试,春节前有望使大圩镇2.3万农村人口用上自来水。今年10月,开工建设了骆岗社居委自来水工程施工,目前已完成管线施工,年底前接通自来水。骆岗街道陆集、施河两社居委的自来水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目前正在做施工准备。(自评15分)

5、农村道路建设(20分)。全区共有38个行政村,目前有33个村完成了村村通建设,其中31个村能通客运班车。全年累计完成20条路31.8公里建设任务。通过几年的建设,全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农村道路交通网络,促进了农业发展、吸引了外来投资、发展了旅游经济,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农村发展新景象。(自评20分)

6、电气化改造(15分)。电力建设是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重点内容,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引擎”,目前我区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6%,电压合格率达到97%。(自评15分)

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40分)

1、农村教育事业(15分)。今年全区共新建1所中学、3所小学、公开招考160多名教师。同时为保障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今年我区将小学和中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5元和60元,全年累计拨付义务教育免学杂费、生均公用经费、发放免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等共计1577.23万元,保障人数45955人,有效地改善了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幼儿园建设方面,今年安排了科大、太湖路、明星双语等8所幼儿园添置教育教学设备,5所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各幼儿园投入资金达342万元,8所幼儿园完成了教育教学设备购置、5所幼儿园完成了标准化建设任务。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幼儿园设施更好了、环境更美了,受到幼儿家长的普遍称赞。(自评15分)

2、农村文化事业(15分)。为进一步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配置农村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今年4月份,启动了包河区义城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目前项目前期规划及环保手续已办妥,正在积极向上争取部级补助资金。在农家书屋建设方面,今年4月份,举办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5月份,区文广局联合区机关工委、区科技局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了向农家书屋进行捐书赠书活动。目前全区建成和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共有60家,其中省级1家(大圩镇新民村)、市级4家(大圩、义城、淝河、烟墩各1家),已输送图书600册,下一步争取在烟墩、义城等居民复建点筹建图书流通点,积极以文化建设推动加快农民到市民的转型。(自评15分)

3、农村体育事业(10分)。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区把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作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突破点来抓。目前我区各个村都有篮球场20个以上,村级体育广场5个,镇级健身运动场1个。同时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区积极组织参加了全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自评10分)

4、计划生育工作(20分)。如何引导广大农民“少生快富奔小康”,一直是我区新农村建设中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推动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我区常年实施计生奖励优惠政策。今年我区进一步提高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全区累计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人员有368人,特别扶助人员111人,累计发放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85.1万元。(自评20分)

5、农村医疗卫生事业(20分)。10年下半年起,我区启动了义城镇、烟墩镇、大圩镇三个乡镇卫生院和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总投资775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总投资255万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投资520万元。5个项目共争取中央级资金535万元,市、县级配套资金190万元。目前除常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在建设中,其他建设单位均已完成建设任务。(自评15分)

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5分)。今年我区组织了一次详实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将家庭收入低于低保线标准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并从7月1日起,我区农村低保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600元。全区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9392户次、41724人次,发放保障金357.9773万元,其中发放补贴33.03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34.72万元,人均月补差86元。(自评15分)

7、失地农民生活保障(15分)。目前全区失地农民参保人数为54212人,我们在对被征地人员情况按要求进行公示的基础上,确保无一纰漏,全年累计发放13221人共4073.5万元养老金,已缴入市财政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专户养老资金3.94亿元,实现应保尽保。(自评15分)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分)。城区无此项内容,但我区已参加城市居民劳动保障,其中包含医疗保险。截止目前已参保145812人,超额完成全年13万人参保任务,累计缴费1156.21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自评15分)

9、农村“五保”供养(15分)。农村五保对象作为我国农村弱势群体中的一类特殊群体,我区一直把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当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区在省市补助基础上,由区镇1:1承担分散五保供养补助,每半年打卡发放一次。目前,全区共有五保对象1044人,其中集中供养603人、分散供养441人,集中供养率为57.76%,充分集中供养率81.80%。全区共有7所敬老院、有床位650张,敬老院占地总面积93.8亩,建筑面积13800平方米,管理和服务人员39人。(自评15分)

八、基层管理和服务(80分)

1、村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15分)。全区各村居均设立了村务公开栏,将涉及村民利益及公众事务的各类村务进行公开,让村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保证各项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开性,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到100%。(自评15分)

2、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率(15分)。我区的“一镇十村”示范点均建立了文化、卫生、体育设施,配有专职和兼职人员。五保供养得以保证,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1600元,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每人每年200元,农业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9.9%。生有所养、老有所依、村居整洁、生活安定使得村民对村级管理满意率达98%以上。(自评15分)

3、村民对为民全程服务满意率(15分)。为方便农民群众生活,我区在镇(街)、村两级均设立了为民服务受理窗口,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如证件办理,婚姻登记、生育审批、户口转迁、组织关系转接、司法调解、接待等,都列入范围。过程中,既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开相关内容,又在服务窗口实行制度上墙,让工作全程公开,让群众明白放心。为民服务全程制的推行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满意率达95%以上。(自评15分)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满意率(15分)。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化解和消除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全年各镇村无一例法犯罪案件发生,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辖区内群众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满意率达96%以上。(自评15分)

5、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20分)。今年共建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个,分别为区级和大圩镇、烟墩镇各1个。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土地流转平台的服务功能,今年又在大圩镇、烟墩镇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截止目前全区流转土地总面积5.3万亩,流转比例为58.89%。(自评20分)

九、工作机制建设(80分)(扣2分)

1、组织领导(25分)。自XX年起我区就已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包河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全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日常工作,定期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并实行领导干部和区级部门帮扶联系点制度。(自评25分)

2、资金投入(30分)。为稳步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区在去年100多万元的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新增了20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配置了10万元的新农办工作经费,累计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类补贴422.73万元;制定并印发了《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制定百分制考核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和奖励政策。(自评29分)

第8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一)竣工项目一个:“年产1000吨河蚬肉及200吨浓缩河蚬汁项目”。投资方为江苏润通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1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13万元,该项目属于农业深加工项目。今年,项目相继完成4000余平米厂房改造、设备购置、安装及调试,9月份正式投产运行。项目于7月份被纳入市重点项目考核,9月28日,顺利通过市重点项目竣工考核验收。

(二)在建项目一个:“年产6万吨豆粨项目”。 投资方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0万元。该项目属于农业深加工项目,于四月份履行了合同签约。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厂房拆除、建设场地清理,设备购置等。项目于9月

(三)在谈农业加工项目一个:由大地集团投资的“肉鸡屠宰及熟食加工”项目。拟总投资1.2亿元,项目计划落户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已达成初步意向,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方案、洽谈土地出让等事宜。近期,将尽快履行协议签订、完成土地出让,力争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道路等骨干工程竣工后,即启动建设。

__年度我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7002.79万元,其中财政投资5820万元,治理土地4.42万亩。财政投入位于全市前列。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土地3.22万亩,财政投入3520万元,新建、改建泵站9座,衬砌防渗渠道75.34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752座,新建田间生产路71.5公里,营造防护林0.12万亩。引进和示范推广新品种2个、新技术4项。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土地1.2万亩,财政投入154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拆建电站3座;新建防渗渠道10.02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685座;完成土方30.8万方;新铺田间生产路31.46公里;林网建设0.06万亩(折成片林),引进和示范推广新技术5项。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6个,财政扶持760万元。

今年,我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质量与项目区形象均好于往年,项目已于四月份全部竣工,项目进展全市最快。7月份,各类项目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各项工作全市领先。通过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了项目区节水灌溉和抗灾的能力,提高了项目区农民学用科技能力和水平,为当地农民实现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亮点:__年,我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我区成功承办了全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向市内外展示了项目建设的良好成效,大力提升了__农开美誉度。先后被评为“省级开发先进县”、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市目标考核特等奖等殊荣。

__年度,我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五类,分别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存量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增量项目、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六大片区”帮扶项目。项目计划财政投资7212万元。

(一)组织__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目招标暨建设启动工作。我区__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存量项目计划治理土地面积2.4万亩,总投资3432.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120万元,分别为五里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1万亩、南陈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0.8万亩、丁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0.5万亩、刘老庄试点项目0.1万亩。

项目已于8月初完成招标工作,并举行了集中签约暨建设启动会议,现各个中标单位已启动项目建设。

(二)开展__年度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工作。__年度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年度计划已批复,计划治理土地1.4万亩,财政投资1760万元,涉及吴城镇利民片0.6万亩、南陈集镇合心果林片0.6万亩、码头镇玉坝高效林果示范园区0.2万亩。近期,我局已启动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在编制清单,尽早公开招标。

(三)做好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工作。__年度,我区计划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6个,其中补助项目5个,贴息项目1个,财政投入702万元。目前,6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工作正稳步推进,近期,年度计划将下达我区。我局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四)组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项目编报工作。

我区__年度第二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增量项目共有两个:分别为王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吴城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共计划治理土地面积1万亩,总投资143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300万元,自筹资金130万元。其中王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王兴镇的高荡、开庄两个行政村。计划治理中低产田0.5万亩,总投资71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65万元。吴城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涉及吴城镇的头庄村。计划治理中低产田0.5万亩,总投资71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65万元。

(五)组织农业综合开发“六大片区”帮扶项目编报工作。我区__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六大片区”帮扶项目共两个,项目分别为徐溜镇长庄民主片果蔬基地帮扶项目、古寨乡友谊片花卉苗木基地帮扶项目。项目计划财政投资330万元。目前,省级年度计划已下达,我区正按上级要求,组织项目初步设计及年度计划编制、上报等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黄河故道开发”和“刘老庄片区开发”两个建设重点,开展项目资金争取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各类项目规划、选项、编制工作,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方面资源因素努力向上多争取项目资金。通过整合资源要素,精心规划选项,科学编制项目,截止目前,已争取上级到位财政资金4846万元,项

第9篇:农业投资项目计划书范文

逐步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根本目标是解决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恶化问题。增强水源涵养和补给功能,构筑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施游牧民定居是保护这一区域最主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实现生态保护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重效益的重大项目。

---有利于改变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使游牧民群众结束“一年四季一顶帐篷”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过上相对稳定、舒适的定居生活,进而转变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通过集中定居。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草原生态建设。缓解草场压力。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鼓励、动员游牧民从草场特别是从核心保护区转移到城镇及公路沿线定居,减少放牧人口,科学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减轻草场超载过牧的压力和人类活动对水源补给区生态的破坏,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恢复和提高水源涵养补给能力。

---有利于实施“农牧互补”战略。通过牧民定居后发展舍饲畜牧业。加快牲畜出栏,促进商品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半农半牧区发展草产业和牛羊育肥产业,实现牲畜四季平衡出栏,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促使牧区富裕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引导牧民进行转产,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牧民收入。

---有利于提高牧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牧民居住难、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实行牧民定居。使广大牧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

---有利于提高牧区社会发育程度和牧民素质。能够使牧民群众通过参加科技培训、收看广播电视以及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牧民集中定居后。更好地接受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牧民素质,促进牧区社会发育,提高牧区整体文明程度。

---有利于为全面实施规划总结经验。创造条件。游牧民定居工程是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第一个得到国家投资实施的新增投资渠道项目。项目的实施,将为今后实施规划中各类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奠定基础、积累经验,为争取得到国家更多支持创造有利条件。

二、牧民定居工程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以恢复水源补给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依据《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和《州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与提高牧民生活质量、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动员和依靠群众参与,采取综合性措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基本要求,全力实施好住房建设,配套建设生产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游牧民集中定居目标,促进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良性循环、水源补给量增加,开创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新局面,为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三、牧民定居工程的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实现草畜平衡的原则。游牧民定居工程首先是一项生态保护工程,必须通过定居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把游牧民定居与退牧还草等项目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确定草场载畜量,减轻草场压力,实现草畜平衡。

2坚持政府指导和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政府按照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及新农牧村建设的要求。提出指导性意见。要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对定居点选择、住房结构户型选择、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意见,提出政府倡导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建设方案。

3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采取群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农牧民定居住房和暖棚等生产设施的建设采取群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办法进行建设;农牧民定居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学校、卫生室、村委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筹资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建房补助标准,最大限度地减轻农牧民负担。

4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的原则。住房建设采取政府统一规划。个别没有自建能力的由政府统一承建,群众参与监督管理;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学校、卫生室、村委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州、县市行业主管部门筹措资金组织建设。

5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政府承建的部分农牧民住房项目实行“四制”原则。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监理制,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四、牧民定居工程模式

以县城和乡镇定居为主,游牧民定居主要采取县城集中定居、乡镇集中定居、公路沿线集中定居、半农半牧区定居四种模式。首选县城定居。

1县城集中定居模式。县城集中定居。县城定居实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游牧民特别是重点保护区内的游牧民。先建房、后定居,实现人口的逐步有序转移。进城后,原有草场承包经营权不变,按照本人意愿可以保留农村户口,也可以置换身份,变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廉租住房建设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同时通过扶持发展二、三产业、争取新的补助政策等,逐步使定居农牧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使其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加快融入现代社会步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乡镇集中定居模式。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条件较为完善,乡镇所在地人居环境较好。且距放牧草场较近,便于农牧民兼顾生产生活,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项目的实施,有部分农牧民已经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了定居,有一定的定居、建设和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条件,要鼓励和引导没有条件到县城定居的牧民到乡镇定居,享受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提高生活质量,加快牧区城镇化进程。

3公路沿线定居模式。公路沿线具有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兼顾牧民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统一解决吃水、用电和就医、子女上学及发展通讯、文化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鼓励和引导不具备到县城和乡镇定居条件的农牧民群众在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定居,逐步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牧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4半农半牧区定居模式。异地搬迁定居为辅的原则。对居住环境差,半农半牧区农牧民定居实行就地改扩建为主。住房简陋,人均居住面积达不到15平方米的农牧户住房,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对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区,居住、吃水、行路、用电、通讯、上学、就医、购物等问题突出的村庄,进行异地整村搬迁。就地改扩建和异地搬迁的定居点,都要配套完善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

五、牧民定居工程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使六县市项目区规划范围内的农牧民实现定居,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基本结束我州牧区的游牧历史,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每户建设四间80平方米的住房。配套建设大门、围墙、厕所、玻璃暖廊等附属设施,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基本达到定居牧民拥有宽敞暖和、美观适用、清洁卫生、富有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目标。

---每户建设一座80平方米暖棚。通过暖棚养殖、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等项目的实施,全州共转移超载牲畜231.8万个羊单位,实现生产发展、牧民增收、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目标。

---基础设施实现“四通”即户户通自来水(打井)通电、通有线电视、村内巷道硬化、排水畅通。村容整洁,生活便利,文化生活丰富的新农牧村建设目标。

---每个牧民定居新村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村级组织活动室、牧民书屋、体育健身等公益设施。达到提高农牧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

二)建设任务

---住房建设。户均修建8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共修建住房14524套、116.2万平方米。有条件的农牧户可以在80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建筑面积,对个别人口少、生活困难、自筹能力特别差的农牧户,可以适当减少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可根据群众的居住习惯和筹资能力选择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风格应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每个定居点应设计2-3种户型供群众选择。

---暖棚建设。暖棚建设与住房建设同步进行。后建棚。暖棚建设的重点在乡镇定居点和公路沿线定居点,户均修建80平方米养畜暖棚一座,共建设14524座、116.2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四通”建设。埋置引水管道816公里;架设10kv和0.4kv农电线路121路900公里,共修建连接定居点的道路和巷道144条686公里;修建人畜安全饮水点141处。购置光伏电源655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7262套,建有线电视接收前端47处。

---公共设施建设。共修建村级卫生室76处4560平方米、村委会活动室47处4230平方米。定居点学校按照全州教育布局调整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村级卫生室和村委会活动室分别按照60平方米和9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

三)资金筹措

其中“一房一棚”建设投资9.88亿元,游牧民定居工程国家批复总投资13.1亿元。基础设施“四通”建设投资2.96亿元,配套设施投资0.26亿元。总投资中国家投资4.21亿元(其中整合现有渠道公共基础设施投资0.51亿元,新安排中央投资3.7亿元)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8.89亿元。规划批复中国家对每户的投资补助为2.5万元,其中住房补助1.6万元。

从我州农牧民群众定居住房建设自筹比例高、筹资难度大的实际出发,为了顺利推进我州农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将国家安排的农牧民定居工程投资全部用于农牧民定居住房建设补助,同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适当提高国家补助标准,解决农牧民定居住房建设筹资难的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各相关部门整合专项资金进行建设。

---住房建设资金。对就地新建或改扩建的每户补助2.5万元。乡镇定居的每户补助3-3.5万元,县城定居的每户补助3-5万元,其余由群众自筹解决。对提高的国家补助部分,可通过整合游牧民定居工程、农牧村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农牧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城镇居民保障性廉租住房建设补助等项目资金进行解决。具体补助标准和资金整合办法在上述原则规定下,由各县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联系,要加大金融支持农牧民定居住房建设力度。农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实施县市要筹集一定资金设立农牧民定居住房建设贷款基金。落实贷款规模,创新担保方式,为农牧民群众建房给予贷款支持。

---暖棚建设资金。暖棚建设资金采取农牧民自筹和整合“一特四化”退牧还草、整村推进、新农牧村建设等项目资金进行解决。

---基础设施“四通”建设资金。整合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公路)工程、人饮安全工程、农网完善追加工程、无电户通电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资金,定居点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四通”项目。原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由州、县市水电、交通、电力、广播电视等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投资,承担建设任务。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定居点学校、村委会、卫生室等建设项目资金由州、县市组织、发改、教育、卫生等主管部门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组织施工建设,完成建设任务。

---其他资金。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委托审查、项目管理等前期费和管理费。由州、县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解决。

六、牧民定居工程管理措施

一)项目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年度游牧民定居工程投资建议计划,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工程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办法、项目稽查办法、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公示制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细则;根据《州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要求。指导县市编制年度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和验收,开展项目稽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州发改委负责实施方案的上报、审批和项目投资计划的下达等,州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单项工程项目的申报争取、初步设计的审批、单项工程的组织实施与验收;州级财政部门负责游牧民定居工程资金的管理,指导资金筹措,协调银行贷款;环保部门负责定居点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保措施。

1严格项目建设程序。

省、州按管理权限审批的原则。各县市发改委(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年度实施方案和每个定居点实施方案的编制上报工作;年度实施方案经州指挥部办公室审查后,项目建设方案实行县级提出、州级审查。由州发改委上报省发改委审查批复;各定居点实施方案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由州发改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各单项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州、县市建设局负责住宅工程建设方案的审查审定和质量、进度管理;州、县市县畜牧局负责养畜暖棚的设计、技术指导和验收;州、县市水务水电局、交通局、电力公司、广电局分别承担定居点饮水、道路、农电线路、广播电视工程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组织实施和验收。

各县市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和设计组织施工。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按原程序逐级上报审批。

2强化质量管理。

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对农牧民定居工程中建设规模较大、实施难度大、技术复杂的单项工程。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群众住房建设由群众自建的政府要做好统一规划和建设指导工作;由政府承建的严格实行“四制”管理,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都有章可循。各单项工程都要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设计施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3细化项目进度管理。

实行项目开工时限制和竣工时限制;二是对各单项工程施工进度在施工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项目的实施要按照年度审批的计划建设进度进行。一是实行工程建设进度量化目标责任管理。并制定严格的保证措施;三是加大工程建设进度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促进工程按计划进行。

4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和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州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项稽查。工程质量和进度、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各级建设单位要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与验收,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对检查与验收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5规范项目公示制度。

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实施阶段,游牧民定居工程要全过程进行公示。以定居点为单位向群众公示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中标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资质、建设内容、主要工程及数量、投资情况以及项目实施形象进度等。项目竣工验收后,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向群众公示项目名称、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内容、建设年限、主要工程及数量、项目效益等。

二)资金管理

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帐核算、封闭运行。县市指挥部办公室设立县级游牧民定居资金专户,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必须严格按照国债资金管理办法和《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执行。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乡镇设立项目资金专户。省发改委投资计划下达后,州发改委要及时下转计划,州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各县市财政局,由各县市财政局拨付县级专户,县市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各定居点建设进度拨付工程款。工程建设资金的拨付应实行严格的拨款管理责任制。工程建设资金支出和使用必须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开支范围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不得滞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

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和财务制度规定。将国家投资、地方配套资金、各渠道整合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全面进行会计核算,完整反映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编制完整的工程决算报告。州、县市指挥部办公室和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稽查、审计和专项检查等工作。

三)项目验收

由项目实施单位按各行业验收标准组织验收。各单项工程自验合格后,游牧民定居工程在每个分项建设任务完成后。向县市指挥部办公室提交项目竣工报告、工程财务决算报告及验收申请书,申请初验,经县市项目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初验合格后,再申请州级验收、省级验收和部级验收。通过项目验收,要对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审批程序、设计要求、工程管理及质量规范、资金使用情况及投资效益、工程运行管理等做出公正权威的评价。

四)档案管理

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管理,州、县指挥部办公室和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工程档案建设工作。建立所辖业务管理档案库。每个项目单独立档,内容包括前期工作阶段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审查意见、各阶段批复文件,开工前的招投标文件、各类合同,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技术档案、进度报表、会计帐册,以及工程完成后的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监理报告、验收鉴定意见书等。

七、牧民定居工程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设立组织领导机构。

抽调专职人员,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指挥部负责全州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各县市也要成立指挥部并下设办公室。全面开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具体组织和指导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工作和检查验收工作;组织编报落实年度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等;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研究和指导游牧民发展后续产业,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类问题。

2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本县市、本乡镇的工程建设负总责。凡在工程进度、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将对主要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县乡政府“一把手”项目建设的法人和第一责任人。

3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材料采购、资金支出等。每个定居点都要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项目监督小组。

二)实行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

1州、县、乡三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严格按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内容进行管理。乡镇政府还要与定居牧户签订建房合同或协议,县市、乡镇政府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州、县市、乡镇政府要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关系。要分级抓管理,层层抓落实,从严考核,兑现奖惩。

2强化部门责任制。

要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强化州直部门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中的责任。州发改、财政、畜牧、建设、交通、水电、电力、广电、教育、卫生等承担包抓责任的部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州政府要将上述部门争取和落实农牧民定居单项工程建设资金、整合项目和组织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州政府与部门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重点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各县市也要强化包抓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兑现奖罚。各县市公安、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坚持上门服务,及时为到县城定居的农牧民办理户籍身份转换手续,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定居农牧民纳入低保、医保等保障范围,解决他生活方面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