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精选(九篇)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第1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泉州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主要内容;思路对策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教育设施布局成为城市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为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提供了政策的保障,泉州市也构建与“五个泉州”(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建设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各级各类教育贯通协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规划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文章从社会需求与实际现状的角度对泉州市基础教育设施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泉州市现状和不同居民意愿提出基础教育设施优化配置的相关建议。

1泉州市中心市区基础教育及基础教育设施现状

泉州市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目标。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7.43%、100%、96.54%、92.5%、40.2%;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置换整合学校资源,有效利用中心市区教育用地。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或者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中心市区的基础教育设施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幼儿园和职业教育方面,与中心市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和群众需求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错误及差异,城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三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中心市区生源持续增加,基础教育服务供给面临巨大压力;四是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存在矛盾。

2泉州市中心市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2.1工作要点

泉州市本次规划的工作要点为:一是分区分段预测基础教育设施规模,以促进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布和高效利用为目标,对中心市区受教育人口规模、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片区,分各基础教育阶段预测基础教育设施规模;二是考虑中心市区人口变化、教育水平的发展、规模化办学要求、硬件设施水平的提升、小班化发展的趋势,提出适合中心市区现状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建设标准;三是在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基础上,提出分期实施计划,在切实解决现状紧缺地区学位供给的同时,对接近期规划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发展,紧密结合新的住宅开发建设及城市更新等学位增长源,提出近期基础教育设施改造及建设计划。

2.2规划原则

泉州市本次规划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结合泉州市发展的规模,居民住宅规划情况,以及人口聚集走向等作为参考因素,按照公平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供给效率化原则,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其中公平性原则指,保障城乡居民以及外来人口子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空间布局均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前瞻性原则指,预测教育设施发展中的可能性问题,发挥其对教育设施规划在具体实施和建设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考虑教育设施可持续发展和布局规划要有足够的弹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布局结构的完整性;供给效率化原则指,结合市区人口分布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和现状学校分布等各种因素,在学校布局规划时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做到统筹安排、科学配置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学校,尽量减少异地新建,在规划中体现“人性化”的思想。

2.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泉州市中心市区即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三个行政辖区,规划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210万人。规划对象为学龄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及初中)、高中阶段教育设施及特殊教育的配置标准和空间布局。

3泉州市中心市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思路

3.1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保证规划的全局性与公平性

泉州市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是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目标导向,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和布局的,同时结合了泉州中心市区和三个辖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优化配置的调整性方案。在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设计的时候要确定规划编制的核心目标,突出设施布局的主要矛盾,做到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泉州市本次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泉州市应该树立全局性的视野,统筹兼顾各个区域幼儿园、中小学的教育资源,保证教育资源内供给的均衡,做到城市任何片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基础教育服务。同时,需要根据居住用地分布密度和土地供给情况,分层次确定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标准;根据各居住片区现有设施条件、所处区位、功能定位综合确定幼儿园中小学布点及学校用地规模。

3.2合理预测本地与外地户籍学龄人口,保障外地户籍子女入学权力

泉州市经济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外来人口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相关政策为了保障本地居民的入学权利,对外来人口子女入学进行了限制,一度出现学位闲置,外来人口入学无指标的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泉州市在本次基础设施布局设计中应该合理的预测外地户籍学龄人口,将这部门居民纳入学位预测的范围。例如,根据泉州市2016年人口统计,非户籍人口达156.27万,其中非户籍学生大概有16万,占非户籍人口总数的9.33%,表1是泉州市非户籍学生的统计情况根据表中统计情况分析,目前泉州市非户籍学生主要以小学生为主,泉州市应该根据最近几年的非户籍小学、初中学生的增长比例,合理的预测未来外地户籍学龄人口,合理的进行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设计,发挥公办学校的主导作用,降低外来人口入学门槛,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考虑,实现多样化与公平化教育。

3.3充分结合现状,灵活掌握标准,近远期相结合,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

泉州市在本规划实际布局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现状情况的复杂性,灵活掌握配建标准,并为远期发展预留适当的弹性,以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同时应该与强化古城保护、推进新区建设、梳理城市交通等多项城市发展策略相结合,促进泉州市中心市区规划蓝图的有序实施。现有教育资源整合应突破市区两级管理的制约,采取用地交换、用地置换等方式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未来被撤并学校的教育设施用地应纳入政府统筹调剂范围,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先考虑其他教育设施用地的需求,或鼓励其向非盈利性公共设施用地转换;未来人口发展呈下降趋势时,远期对于部分未利用上的基础教育设施学校用地,在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可考虑安排其他的社会公益教育设施,如:老年人大学、技术培训学校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设施布局成为城市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满足泉州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泉州市应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保证规划的全局性与公平性;合理预测本地与外地户籍学龄人口,保障外地户籍子女入学权力;充分结合现状,灵活掌握标准,近远期相结合,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做到基础教育设施的统筹安排,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

参考文献

[1]唐娟.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思考[J].新校园(理论版),2012(9):5.

第2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一、年教育十项建设工程

1.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投资9700万元,其中市级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农村(山区)中小学30所,改造校舍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2.义务教育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工程(未央区试点建设)。从年起,我市与未央区政府联合对未央区基础教育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到2012年,计划投资3亿元,完成36所定点学校改造建设及50所学校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更新60所学校的教育实验设备。其中年计划投资14435万元,改造中小学18所。到2017年,完成100所中小学校的改造任务。

3.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年,计划总投资4012万元,新建校舍24330平方米,改造校舍10000平方米,新建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57600平方米;年,全区规划定点小学全部改扩建到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全面完成。年,完成新布点小学、九年制学校建设,启动新布点高中建设。

4.莲湖区民族教育学校规划建设工程。莲湖区民族教育规划建设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年,启动一期工程,总投资865万元,将市25中打造成为标准化高中,利用贡院门小学旧校址建设一所市一级标准的民族幼儿园。二期工程:一是按照一级标准打造鼓楼小学和洒金桥小学,二是加强合并后的贡院门小学建设,三是继续办好回民中学。

5.市启智学校建设工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行市启智学校建设。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投资800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启智楼、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和餐厅等后勤设施;投资200万元,对原有4000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进行改建,设立康复中心;投资500万元购置康复、教学、后勤设备。启智学校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特殊教育体系,并将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智障教育实验基地、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教学研究中心。

6.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工程。基地在市102中学基础上建设,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承担军训﹑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拓展训练和基础教育课改等活动。基地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19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年,拟建设5379平方米的第二综合楼公寓楼、7170平方米的餐厅报告厅、300米环道训练场,扩建检阅台和观礼台,建设6500平方米的拓展训练基地等。

7.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旅游职业中专学校分别建设市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依托文理学院建设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依托教育电视台建设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其中,职业教育电子类、机电类和旅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已基本确定。年,建设总面积9.92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计划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8.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占地549亩(净地),总建筑面积23.9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9亿元。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5.05万平方米,总投资3.42亿元;二期建筑面积8.94万平方米,总投资2.48亿元。

9.市教育科研大厦建设工程。为提升我市教育综合实力,建立教育支撑体系,启动建设“市教育科研大厦”。“大厦”将容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教育电视台、市动漫设计制作实训基地等单位,占地12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000万元。

10.文理学院二期建设工程。市政府决定投入1.8亿元实施文理学院二期工程(第二教学楼)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目前已开工建设,计划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

二、年市推动教育发展八项改革措施

1.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交流与合作,完善制度,以调研检查为手段,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改能力、课堂教学、学分认定与管理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推动、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以及学校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使高中课改成为我市高中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成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契机,成为促进高中教育再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一批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影响、有特色的知名学校,树立、推出一批能走出、迈出省界的著名课改专家、校长和教师,形成鲜活的、有借鉴意义的课改及教学管理经验和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课改研究成果。

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认真筹备实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工作。

3.积极稳妥推进高中招生模式改革。通过局部试点,分步实施,努力促进生源均衡配置,不断降低择校生比例,逐步建立起以统一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差额投档、分批录取、扩大选择机会、多样化招生、网络支持、管理规范、社会有效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公平、公正、透明的高中招生模式。

4.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教育”、“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等新路子。

5.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保持普通高中适度规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努力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6.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和全员聘任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公开招聘、专家队伍建设、名师工程培养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加强支教工作,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转任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在城乡间和区域内的科学合理配置。

第3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扩大规模、确保入学、提高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度扩大校均规模,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的原则。县域内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相邻乡镇边缘村居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原定点学校、教学点要尽量合并,全县统筹规划,相邻乡镇搞好协调衔接。统筹规划公办、民办中小学校,鼓励发展各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民办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城镇中小学校的规划调整要结合旧城改造、小区开发进行,城市成片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时,要按照学校布局规划和建设标准配套新建或扩建学校,并与开发改造工程同步规划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农村中小学校的规划调整要与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

(二)坚持适度集中,科学设置的原则。按照小学相对集中、初中进乡镇驻地、高中进县城的总体思路,合理设置中小学校。小学生走读半径一般为2公里,每1万人口以上设置1所小学;5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设置1—2所初中,5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设置1所初中。独立设置的小学学校适宜规模为12—36个教学班,初中学校适宜规模为18—30个教学班,高中学校适宜规模为24—60个教学班。小学鼓励实行寄宿制,农村初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有条件的乡镇可举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各乡镇要把保证入学率、普及率作为底线,既要积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又要注重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三)坚持符合标准,规范办学的原则。所有新建或扩建学校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山东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要求,结合省级规范化学校申报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切实做到调整、建设一处,达标、规范一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应符合布局调整规划要求,必须达到学校设置标准并依法审批。要坚持先建设后撤并,必须先将接纳撤销学校学生的学校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合格后,才能实施撤并。凡是列入撤销范围的校点不再安排建设项目。

(四)坚持妥善处置,保全校产的原则。妥善处置撤销学校的资产,对校舍和土地等不动产,经县政府批准由教育主管部门用于举办幼儿园、化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机构;对政府收回的校产依法出售、出租而形成的收入,全部用于规划新建和保留学校的建设;也可进行土地资源置换,扩大新建学校面积;对可以移动的教学设备、材料、货币资金、低值易耗品等,可随学生移交给并入后的学校使用。经批准正式设立的学校,必须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校舍产权的学校。

三、工作目标

新一轮中小学规划调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调优、调大、调高。调优,即通过调整,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大,即适度减少学校总量,适度集中办学,适度扩大校均规模;调高,即提高投资效益,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具体目标是:全县中小学新一轮规划调整完成后,我县共保留122处中小学,其中高中2处,职业成人教育中心1处,特教学校1处,初中19处,小学99处。

农村中小学:到2009年底,南站镇、刘楼乡、郭楼镇、杨店乡、军屯乡、苑庄镇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规划调整;2010年10月底,*镇、康驿镇、南旺镇、次丘镇、寅寺镇、郭仓乡、白石乡、义桥乡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规划调整;已经完成规划调整任务的乡镇,要进一步扩大学校用地规模,增加校舍建筑面积,尽早使各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城区中小学:按照城市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将二环路以内的学校进行统一规划,自2009年开始,通过适时撤并和异地新建,城区学校形成3处初中、6处小学的布局。

到2010年全县各普通高中、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15年,其余学校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2020年,全部中小学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中小学规划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把中小学规划调整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事关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确保调整目标落到实处。县政府已经成立全县中小学校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中小学规划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积极解决中小学规划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广泛宣传,稳妥实施。要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调整方案要取得群众认可。各乡镇要根据县政府出台的规划调整方案,于2009年3月底前提出本乡镇中小学规划调整年度实施计划,力争到2010年10月底前完成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校规划调整工作。

第4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一)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贵州是全国欠开发、欠发达程度最深的地区,教育经费长期严重短缺,教育投入很少,教育欠账太久太多,使得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一是校园校舍设施等办学硬件不足,没有足够的学位;二是没有足够的经费聘用足够的教师;三是没有经费购置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难于办成较多质量优良的学校满足群众的需要。比如铜仁城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多数存在生均校园面积不足、校舍不足、设备设施落后且数量不足、教师数量不足等办学资源不足问题。

(二)城市发展较快,教育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加快,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得到较好实现,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但是,在此过程中,社会事业的发展并没有同时进步,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最早凸显出来。铜仁市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增容迅速。学校规划建设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建设。以2012年上半年为例,铜仁市碧江区外来小学学生数为9171人,占学生总数的31.96%;初中外来学生数为3700人,占学生总数的22.13%。铜仁实验小学辖区,铭君华府、公园道1号、江华、恒基、万货城、板桥新村等小区先后建成后,未规划建设新的学校,该校20年也未扩大校园规模。

(三)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

从现实性来讲,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不均衡的,在各个地区之间、在城乡之间、在各个层级之间、在各个学校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落差。发达地区、大城市、重点学校的教育资源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都比落后地区、比农村、比普通学校占优势。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大多数家长都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并存,校际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悬殊,引发了严重的择校现象”,“择校热”从小学阶段已经下移到学前教育阶段,家长为了孩子能有个好小学,好初中,好的高中以及高考能有好大学读而不断掀起择校热潮,不遗余力。而“择校热”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优质名校的大班额现象。

二、解决城市基础教育大班额和择校现象的对策与建议

(一)保障教育资金

根据教育专项规划,及时制定近期新增学校建设资金筹资方案,采取土地资源变现、银行抵押贷款、足额征收教育附加费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资金。认真研究国发2号文件、武陵山扶贫攻坚规划中有关政策,积极做好教育项目的编制和争取工作,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争取将我市的教育发展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将破解教育发展融资难题作为金融服务方面先行先试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赞助、投资、垫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办学,进一步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给予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同待遇,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缓解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压力。

(二)加强规划指导

根据解决当前“大班额”问题和满足将来的教育需求,及时制定城市基础教育建设专项规划,并在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新区开发、新住宅区建设项目的规划调整中,补好“中小学校规划课”。在城镇建设的立项、规划、建设时,须充分听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确保中小学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配套中小学校项目建设与新区开发和新住宅区建设项目建设同步。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解决“大班额”的指导原则、近期和远期目标、领导责任、步骤措施等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推进中小学班额控制工作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建立工作台账,理出改扩建、新建学校开工建设、竣工投入使用清单,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投入优先安排、公共资源优先满足。

(三)扩充教育资源

着力解决教育资源硬件不足问题,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近期要抓紧启动中小学校改扩建和新建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确保改扩建项目在最短时间内投入使用,新建学校项目工程尽早开工。远期要城市发展构架的拓展,在新区及市政中心等附近地方规划新建中小学,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要科学预测适龄儿童新增人数,超前做好新增学校相关工作,满足城市扩容需求。制定关于城区中小学校所需人员编制解决方案,及时配齐各校缺编教师,切实满足学校新增班级所需缴教师。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学校寻求与名校的深度合作,引入名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扩大优质学校的比例和总量。同时,发挥区域内优质名校示范带动作用,推行优质学校“帮带”和“一校多区”工程,缓解优质教育总量不足的压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四)促进教育均衡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提倡对口帮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均衡配置师资队伍。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提高乡镇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建立校长交流机制。建立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础教育的激励机制,适当增加乡村地区的教师岗位,政府要加大对这些地区扶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尽量缩小同工不同酬现象。

(五)规范择校行为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规范各级学校招生行为。严格按照国家对教育招生制度的相关规定实施招生,严格规范学校接收择校学生的行为,坚决遏制乱招生的现象存在,加强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惩处力度。

(六)对学生家长正确引导

正确地引导社会和学生家长,形成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家长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不要盲目的去择校。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让社会和家长认识到,只有适合孩子学习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三、总结

第5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一、凤庆县社会经济现状

1 2 3 4 5二、凤庆县教育基本情况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小学校点分散,点多面广,难以形成规模化办学,导致教师编制紧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大部分中小学校园占地和校舍面积严重不足,特别是功能用房面积不足。三是现有校舍中,砖、土、木结构比例居多,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比例较少,危房存量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各中学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率不达标,信息技术及远程教育发展滞后,学校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 2 3 4 5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切实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努力实施“农村初中工程”,进一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竭力创建适合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为满足教学活动和师生生活基本要求,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为科学决策和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做好必要准备。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地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变化、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等因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的要求,对全县中小学进行统筹规划,突破乡镇、村组行政区划的局限,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普通初高中办到县(市、区)及乡(镇),小学办到乡(镇)、学区或村委会,幼儿园和学前班办到乡(镇)或村”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力争用六年左右的时间撤并规模小的初级中学和初中办学点,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完成初级中学布局调整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工作。使新建、改扩建的初级中学既能适应当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需要,又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1 2 3 4 53.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各地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规划时,必须整合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资源,对于校舍面积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国家标准、但存在结构性短缺矛盾的,首先应进行办学资源整合,鼓励通过调整、改造部分富余校舍,解决不同类别校舍相对不足的问题。同时,总体规划的编制要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二期)、“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等国家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相衔接,以达到整合各国家专项工程和项目资金,实现学校建设总体规划的目的。

4、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根据我县布局调整规划,原则上一个乡镇只办好一所中学,避免重复投资,切实提高办学效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师生为本,以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及教学配套设施设备为重点,做到科学、规范。

1 2 3 4 55、因地制宜、确保安全。全县中学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学校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特点,确保校舍安全。同时要结合学校所处区域民族风俗特点、城乡规划要求,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五、中学布局调整规划情况

根据省厅的布局调整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的郭大寨乡、营盘镇、三岔河镇、雪山镇、诗礼乡、新华乡、腰街乡7个乡镇当前的布局就是一个乡镇一所中学,已符合省厅的学校布局要求。

(二)由于凤山镇是凤庆县县政府所在地的镇,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所以需要设3所中学。大寺乡、勐佑镇、洛党镇3个乡镇由于地理分布较散,人口居住不集中,所以每个乡镇必须设3个中学,否则难以巩固“普九”成果。鲁史镇是由原鲁史镇和原永新乡合并而成,鲁史中学是一个完全中学,承担着澜沧江以北诗礼乡、新华乡、鲁史镇三个乡镇的高中教育任务,所以设立了鲁史中学和永新中学两所中学。小湾镇由于是电力开发区,外地人口入住比较多,所以设立小湾中学和马街中学两所中学。

第6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复杂性思维;综合融贯方法;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48-02

0 引言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经过60年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支撑了国内城镇化有序发展和城乡和谐统一。然而从整体专业教育水平来看,尚处在起步阶段,高等专科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本科院校尚有差距,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要求脱节;专业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等,尤其是城市规划体系正在形成阶段,相关的市场机制有待建设,城市规划教育严重滞后于时展要求。

这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构架等有待改进。因此,我们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实践维度等方面均需调整,以培养适应目前新经济形势下的人才需求。现阶段,高校的教育职能也在随着学生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变动而逐步调整,大多数专业院校所传授的专业理论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远不及职业需求,因此大部分专业院校仅仅以“初始教育”的身份而存在,正所谓是“终生学习”的开始。基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学校的理论教学似乎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主观意志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希望在传统教学中重点强化如下方面:

1 加强复杂辩证思维的教育与训练

当前的城市规划专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越来越区别于传统工程设计。以前我们在专业教育中较注重形象思维的培养,实际上城市规划专业除了形象思维,面对的往往是复杂的巨系统,要想在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矛盾与关系中解决问题,取得平衡与和谐,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哲学的思辨能力,具备复杂性思维观。像整体性、非线性、系统性、开发动态等的思维方式,不同于以往局部、线性、封闭的思维方式。举例来说,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必须立足于整体,把握全局,辩证地取舍。在解决问题、剖析现状等方面是“非线性”的,表现为复杂性、多值性、不可逆性、非加和性等;在认识目标和价值取向上表现为知识的“相对确定性、统计性和有主体干预的客观性等”。在认识过程上表现为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螺旋上升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加强哲学授课,尤其是复杂性思维方面授课很有必要。

2 加强知识综合融贯方法的探索

2.1 关注课程的关联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使得学校的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细,这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但也割裂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很多时候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在设计与解决问题时不会灵活、融贯地使用。因此,如何加强规划设计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使其更好地为设计课程服务值得探讨。

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在相关或一类基础课程的上面可再设置一个将这些课程综合、概括的课程。这等于提前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了“预防针”,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不以一门课程单列,而是在课程前设置一定学时,来解决这一问题。

2.2 增加过渡性的设计与专题研究

学生规划方案构思与表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广泛涉猎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不能局限于其中而生搬硬套。如何将规范知识转化为规划设计动力,如何将他人的规划构思消化吸收并加以借鉴与运用,这是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重点。

在课程安排上要先易后难,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强过渡性环节,像从单体设计到建筑群体设计的过渡,从规范、工程技术到空间形态的过渡,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譬如,在建筑单体设计与居住小区设计、城市设计之间,可设置场地设计、建筑群平面组合方式、日照与布局分析、停车规划设计等专题设计,让学生对常规的布局模式及其优缺点有一个全面掌握,并以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2.3 强化开放式、参与式的教学

城市规划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应该是启发性、开放式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方法应该是分析式、讨论式的。

规划设计重在实践过程,而非最终所形成的方案的优劣。实践证明,规划设计的实践过程更适合开放式教学模式。设计专业课程时,需要教师手把手的传授实践技能和工作方法,并且重点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即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氛围,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理念和精髓,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3 “以生为本”人才培养模式探寻

“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利益诉求,突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城市规划专业而言,其专业教育特点本身就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生为本”。立足实际,改革目前专业教育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志趣,确定不同的培养模式,是“以生为本”的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当前形势下“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服务方向区域化。即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这是一所地方专科院校从地方筹措办学资源,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实践基础。②人才培养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因素的主导,因此只有立足于就业市场的分析、坚持以市场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才能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③培养方式系统化。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以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线,确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与实践交互的方式开展专业教学,既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锻炼实践技能。④专业发展特色化。“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要求集中有限资源,针对地方的用人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等方面寻求创新,打造特色品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不息。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规划专业才会朝气蓬勃,充满生命力,我们的城市生活环境才会更宜居。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J].城市规划汇刊,2004,5:25-28.

[2]赵民,林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及其制度化环境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2001,6:48-51.

[3]赵万民,李和平,李泽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规划师,2003,5:71-73.

[4]崔英伟.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硕士论文,2005,6:37-38.

[5]吕静.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D].高等建筑教育,2005,6:76-78.

第7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摘录

背景

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指出:“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并将“大力发展信息化”作为“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在《战略》的第四节“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中指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用单独一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制定与颁布即是对《战略》中的战略行动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对《纲要》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的具体化。其中,《规划》对任务的描述整体上以定性为主,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其指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支撑’和‘引领’,它并不能解决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本《规划》是一个特定前提下的有限目标规划,定位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在研究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中适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规划》内容简介

《规划》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实施6个部分,共20章。

“序言部分”简略地勾勒了《规划》颁布的时代背景和国内外发展态势,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四条工作方针:“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是为完成《规划》总体目标,对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进行的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其中,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任务主要有5项,分别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框架;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主要任务有3项。其中,发展框架中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提出了为实现《规划》目标、完成发展任务,需在近期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着重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并开展前瞻性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将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作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并指出,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经费投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为确保完成发展任务、顺利实施行动计划而采取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施部分”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规划》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施行目标考核、推广试点示范、建立支持环境”共5项原则要求。

专家评述

《规划》第二部分“发展任务”就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十年发展任务分别作了阐述。在每个具体的任务后面,设置“专栏”作了进一步的点状部署。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对此作了进一步解读:“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学校间的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难以提出全国通用的量化指标,所设计的专栏内容都是指向性的定性描述,具体定量指标由各地区、各学校在制定各自的教育信息化规划时,根据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而研究确定。”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缩小基础教育资源鸿沟”是“十年规划”提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首要任务。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指出:“部分基础教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不够,在西部地区问题尤为突出。”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地区发展不均衡,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网的普及率不到30%,有必要为所有的中小学建设校园网,这样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同时,也体现出了“公平性”,让家庭贫困的学生也能通过校园网享受到信息化的教育。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也指出:“我国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但是其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指出:“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等行政部门过去一直承担管理的职能,现在要从管理转向服务,在教学信息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队伍的组成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引进专业人才,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建立真正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也要发生相应变化。比如教室环境可以尝试多样化,适应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认为,高校面临着“教育质量优质化的问题”,其科研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出科研成果,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培养人才,“因此,高校中要提倡教学和科研一体化,尤其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去推进”。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规划》中明确指出:“推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基于云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说:“在‘十二五’期间,基础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学校管理云服务可以大力推广,这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整体提升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同时,《规划》对继续教育和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做了具体部署。

第8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连 普湾新区 职教片区 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强做精职业教育。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设普湾新区国家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一批与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相结合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发挥高等学校、职教片区、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培育各类专业人才,广泛吸引人才,为普湾新区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石河职教片区位于普湾新区南部,沈海高速公路东侧,石河街道范围内。规划范围东起石河、长大铁路;西至沈海高速公路;北起普湾新区规划岸线,南至石河街道行政界线。规划总用地约17.8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属山地丘陵区,用地东南高西北低,区内西南部有三座山体,最高点高程分别为178米、159米、151米,近海高程为10米以下,中部高程约为30―40米左右。大部分用地坡度在15%以下,中部局部地块坡度在25%以上,大部分规划用地较为平坦,适于建设使用。

规划红线范围内多为农林用地组成,占规划总用地的60%以上。建设用地主要有居住、工业、商业服务业用地等构成。现状建筑为低层民宅与厂房,建筑秩序较乱,建筑质量一般。临近石河老镇区有部分新建居住小区。

规划意义

职教片区建设是推进全域城市化的战略举措,是职业教育对接 “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支撑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吻合度和贡献力的紧迫要求;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承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创建部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现实需求。

规划原则

坚持面向全域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原则。 以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眼光,发挥大连区位优势和基地建设后发优势,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职教片区,创建中国特色、大连模式,聚集国内外职教品牌。

坚持服务“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的原则。以职教片区建设推动和引领职业教育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并与经济发展高度吻合,增强职业教育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坚持环境育人、和谐发展的原则。突出“城校建设互融联动”的建设特色,校园景观融入到周边环境之中,实现“校在景中,景色映城”,构建人文、生态的职教片区。

坚持改革创新、灵活开放的原则。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公共政策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推行“办一所学校引一家企业,开一个专业建一个车间”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赢和集团化发展,建立充满活力、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基地建设与资源整合同步推进、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推进一个带动一批;前期建设与未来发展有效对接,边建边推,以建促进。

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

3.1 规划目标

建设大连市产业工人、产业技师培训高地。围绕大连8个千亿产业集群和8个200―500亿产业集群,面向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技能人才,构建以企业为引领,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为基础,适度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规格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大连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国北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高地。

建设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区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互融,“双证”互通(“双证”指,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和中高职沟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两院”一体、双轨并行机制(高职学院学历教育与技师学院高端培训一体化双轨并行),以“政府主导,行业调控”和“订单培养”为牵动,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促进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整合配套,探索现代学徒制,实现学生“双元身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建立校企共建共享,公办民办并存,教育培训一体,国内国际互动等多种模式、多种体制,实现“多模式互融,多体制共存”的办学机制。

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示范区通过“城校建设互融,教育服务联动,区域功能同担”,实现职教片区建设与经济建设对接,职业教育过程与承载城市功能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城市社会服务功能融为一体,城校资源共享(职教片区内院校之间信息共享,软硬件教育资源共享,基地公共资源共享),职教片区共享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向社会开放,城市与基地、学校与社区以及院校之间资源共享,助推全域城市化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品牌积聚地,全面提升“做中学,做中教”大连职教品牌的影响力,创建“双轨并行,双证互通”、“现代学徒制”以及“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等新品牌。积聚国内外著名职业教育院校、相关行业产业的科研院所、高端或品牌培训认证机构、国际著名培训等机构。

3.2 功能定位

立足大连、服务东北,打造成为实现大连市“三个中心,一个聚集”核心定位的产业人才储备库;建设成为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东北地区人才培养和输出中心。

3.3 专业匹配

根据东北及大连主导产业发展特点,主要提供以港口航运类、装备制造类、机电机械类、石油化工类等基础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为主;酒店、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服务人才)培训为辅的相关专业配套教育。

用地布局结构

结合现状自然地形地貌、功能需求,将规划用地结构归纳为“一带、两轴、八区”。

“一带”:沿基地南北向主干道布置一条贯穿石河职教片区的生活功能带,并将各个功能区串联成为一个整体。

“两轴”:一条位于职教片区南部对外交通联系的交通轴线,将区内用地与区外各功能区有机联系起来。另一条位于公共中心区,与规划景观绿地相结合,形成服务整个基地的公共服务轴线。

“八区”:指分布区内的功能区,主要通过东西向主干道划分。包括高教区、高职区、职教拓展区、公共区、公共中心区、运动区、后勤保障区、生态景观区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充分彰显各自的个性特征,从建筑色彩、空间体量、材料质感,体现各自的识别特征。

目前,中国医科大学大连校区项目、大连海洋大学整体搬迁项目、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项目、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项目都已明确落户该地区,并将在2012年年底前建成使用。届时,将有近4万名学生就读与职教片区内。

未来,将有十多万名学生及教工入驻普湾新区的职教城和大学城内,建筑、海洋、医疗等专业人才和产业人才的集聚将使这里成为大连地区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 广州大学城规划咨询及发展规划综述. 城市规划 , 2002, (05)

[2] 陈长青 ,郝之颖 ,闵希莹. 我国的“大学城”规划发展研究. 中国建设信息 , 2005, (13)

第9篇:教育基地建设规划范文

【关 键 词】《教育规划纲要》/理念与政策创新/教育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杨银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评估室主任、研究员 (北京 100816)

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已经比以往更为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胡锦涛同志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中阐述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问题。同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序言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道出了《教育规划纲要》的使命与主旨。

笔者认为,整个《教育规划纲要》贯穿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一个灵魂,主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主线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灵魂则是改革创新。《教育规划纲要》之所以能得到全社会较高的满意度,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敢于正视问题,坚持改革创新。②围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核心理念,《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在工作方针统领下,《教育规划纲要》在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都有许多重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本文试从十个方面来阐述其中一些重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需要说明的是,《教育规划纲要》注重整体设计,许多理念与政策创新为了多重目的,例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既是促进教育公平之举,又是提高教育质量之举,但为了叙述的方便只能在一处说明。同时,本文对《教育规划纲要》创新点的阐述并非是完全的,只是略述其要。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1],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优先发展”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20字方针之首,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规划纲要》序言和第二、三、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条以及“发展任务”各章和最后的“实施”中,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强调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不是一个新命题。自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首次将教育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以来,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优先发展的必要性始终被认可和强调。《教育规划纲要》在这方面的主要创新在于:一是把“优先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范畴。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落实领导责任。二是把“三个优先”作为教育优先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2]。三是以战略目标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相比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两基本一进入”本身就体现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四是以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 197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7.6%。[3]但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迄今尚未实现,中央和全社会对此高度关注。这次《教育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要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在这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创新和实施举措。一是首先要增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明确提出“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从而真正保证《教育法》所要求的“三个增长”③。二是要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统筹各项收入”、“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财政部门也已表示,通过完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制度、统筹相关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于教育等措施,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4]。三是要增加教育经费总量。强调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四是强调以标准建设和标准提高促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五是注重投入体制机制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要求“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等。

二、坚持教育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更要坚持教育以人为本。《教育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等章节中,多次阐述教育以人为本;在“战略目标”、“师德建设”和“发展任务”等各章节,也都或多或少涉及。

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具有丰富的内涵。《教育规划纲要》的相关创新有六个方面。一是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这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二是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这是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素质教育决定》)的发展。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三是在教育目的上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目的。《教育规划纲要》多次强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明确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推进思路,强调“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问题,这是对1999年《素质教育决定》的又一个发展。四是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注重学思结合,尤其强调“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凸显了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的尊重和弘扬。五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规划纲要》在不同地方强调,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六是强调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特别指出,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并具体提出了“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等新举措。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状况,④《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护学生视力”,这也是中央关于教育的综合纲领性文件中首次明确关注这一具体问题。

三、坚持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提出“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在《教育规划纲要》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各个部分中,都强调促进教育公平,也体现了以发展促公平、以改革促公平、以项目支持促公平的基本思路。

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政策创新有如下六个方面。一是健全国家助学体系保障入学机会公平。“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这三项新政策与原有的“义务教育免杂费”、“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制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等一起,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国家助学体系全覆盖,并提出“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教育过程公平。这突出反映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要求“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三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为保障各民族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单设了“民族教育”一章,专设了“发展民族教育”重大项目,彰显了国家对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此外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义深远。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机会。为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单设了“特殊教育”一章,专设了“发展特殊教育”重大项目。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强调“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从“流入地”到“输入地”,一字之差,反映出人们认识上的进一步提升,如温家宝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5]尤其是明确提出,“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体现了整体设计的思路。为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失学。五是以规则和制度环境公平保障和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把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强调“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同时,“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管理。六是促进考试招生公平。明确提出“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考试招生改革三原则,明确提出“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

四、坚持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就满足人民需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与促进公平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与促进公平一样,提高质量的要求贯穿在整个《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中。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强调以下理念创新。一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2009年,我国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在学校发展上,“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学生发展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中,“特色”一词使用达23次之多。三是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普遍培养人的创造性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创新。一是以标准建设促提高。《教育规划纲要》全文提到“标准”一词共42处。要求建立的与质量相关的标准有十类:分别是办学标准,见于《教育规划纲要》第六、九、十四、二十七、三十、四十六、五十七、六十六等条,提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等;生均经费标准,见于第三十、五十七、六十七等条,提出各地根据办学条件标准制定生均经费标准;教师资格标准,见于第六、八、十四、五十五、六十六等条;教师编制标准,见于第四十六、五十五、六十七等条;教师津贴补贴标准,见于第五十四条;课程标准,见于第八、十七、三十六等条;质量标准,见于第二、八、三十三等条;信息化标准,见于第五十九、六十一等条;学费标准,见于第五十六条;资助标准,见于第五十七条。此外第四十四、四十七、五十等条涉及综合性的“教育标准”。其中,“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对提高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具有基础性意义。二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明确提出“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具体举措还包括“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义务教育“推行小班教学”,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在第六十七条“改革试点”中专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体现了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特别关注。四是分类管理办出特色。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分类体系,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⑤。五是改进学校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在“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过程中,《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突出学科导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这种绩效评估与激励的模式,有利于增强学校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内驱力。此外,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六是以扩大开放促提高。《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具体举措包括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等。

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规划纲要》把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这就要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在“战略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任务。同时,《教育规划纲要》首次将“继续教育”列为单独的一章。在“战略主题”、“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教”和“发展任务”各章节中也渗透着终身学习的要求。此外,在第六十七条“组织开展改革试点”中,明确把“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作为试点项目。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的要求。二是要以终身学习理念改革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一章中明确提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也反映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又如,《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一章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综合考虑我国学龄人口变化情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受教育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提出了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发展目标,届时,我国幼儿园在园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1.65亿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4700万人,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550万人,努力体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体现了在教育结构上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要求。四是各级各类教育要相互沟通衔接。正如《教育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强调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又如《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实际上也体现了沟通衔接的要求。

具体在继续教育方面,《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了理念与政策创新。一是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强调“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体现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选择。二是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总量。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三是创新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如建立“学分银行”,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教育规划纲要》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单列一章,反映出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并有许多重要创新。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政校关系。现代学校制度与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密切相关。世纪之交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央业务部门办学的局面,变“条块分割”为“块块为主”、条块有机结合,但是政校关系的面貌没有大的变化。《教育规划纲要》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上首先指向“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里的核心就是政府转变职能,实现从办教育到管教育的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创新。在“管理体制改革”一章中,《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具体明确了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即“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这也就意味着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高等教育法》所提出的高等学校“七自主”⑥权利。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教育规划纲要》特别关注高等教育,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内涵与创新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作用。二是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三是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推进专业评价。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在民办学校方面,强调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并“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涉及的第三个问题是克服行政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如下理念与政策创新。一是坚持以重点带动全局。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所提出的具体项目还包括: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按照终身学习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二是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如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⑦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制定高等学校编制标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这些制度创新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又如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这些制度创新旨在促进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是努力造就教育家。《教育规划纲要》强调,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相关的政策创新和举措包括: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组织校长进行海内外研修培训;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等。

八、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带来了教育的革命。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教育的政策选择,也是《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在重大项目部分单列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促进教育信息化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重要举措。一是加快硬件即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这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而改变目前相互分割、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二是加快软件即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这里主要是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三是加快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基本建成较完备的部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从而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实时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效共享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可谓《教育规划纲要》信息化部分的三个亮点。

九、教育内外形成合力

教育是全民族、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仅靠教育部门一家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强调教育内外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是《教育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反映在《教育规划纲要》许多部分,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创新。

一是十分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规划纲要》,全文共7次谈到“党委”职责(共41次使用“党”、“党委”、“党组织”等),62次谈到“政府”职责。《教育规划纲要》第二条“工作方针”中就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在第六十八条“加强和改善对教育的领导”中,再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并要求“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而在最后“实施”部分中,又一次明确强调:“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是强调各相关部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责。为加强和改善对教育的领导,《教育规划纲要》第六十八条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实施”部分,强调“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规划纲要》的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此外,在“学前教育”中,强调相关部门履行责任;在“职业教育”中,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在“继续教育”中,提出“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三是强调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这集中反映在“工作方针”和“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办学体制改革”等章节中。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规划纲要》重申,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在办学体制改革部分,强调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改进非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公平竞争,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要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四是强调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和教育改革。《教育规划纲要》“工作方针”明确提出,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现代学校制度”一章中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这些在文本不同部分的表述,都集中体现了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要求。“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则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明确提出了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中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政府、学校、家庭的职责分别作了针对性阐述,强调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实施”部分,《教育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对于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这里,不仅阐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主张,而且提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程序和抓手。在教育咨询委员会之外,《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等等。

教育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鼓励和支持教育科研人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事实上,《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过程本身,就是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个范例。在中央领导下,为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了由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11个重大战略专题组和100多位各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的咨询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两年间先后在境内外召开各个专题和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研讨会1 800余次,参与人员35000余人次。重大战略专题组开展11个战略专题36项子课题调研;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区、市)和80多所高校全面调研;8个民主党派中央、4个社会研究机构、6个教育学会平行调研;驻外60个教育处(组)进行国际调研;委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开展比较研究。同时,部署东、中、西部9省(区、市)开展分区域规划研究,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办教育分领域规划研究。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20个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研和讨论。整个调研阶段形成500多万字的报告。正是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起草小组,经过顶层设计、文本初稿起草和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形成了《教育规划纲要》。针对《教育规划纲要》过程文本,有660多个单位、1 800余名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6100多条。文本前后进行了40多轮大的修改。

这次《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还先后两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第一轮从2009年1月至2月,侧重问需于民,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第二轮从2009年2月28日到3月28日,针对《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文本公开征求意见,侧重问计于民。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直接收到意见建议2.79万条;从社会网络媒体共收集评论意见约249万条。《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动员人力之多,覆盖范围之广,社会参与度之高,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奠定了科学基础与民意基础。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文本最终得到社会认同、肯定的重要原因。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施工。期待《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据腾讯网和人民政协报联合调查显示,社会对《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的满意度为73%。

②《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在左栏列出了“主要问题”,右栏列出了“改革创新”。

③“三个增长”是指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④根据教育部的一项体质监测报告,我国初高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到58%、76%。参见《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

⑤我国自1991年起,在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教育的同时,开始实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教育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现在我国设置有19种专业学位,但招生数占学位教育的比例仍较小。而据有关部门估计,社会对专业硕士的需求,已达到对整个研究生教育需求的70%。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在高新技术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以及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紧缺。我国研究生包括博士生教育在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上应适应这方面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发文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并在2010年招生计划中招5%~10%的学术性学位用于专业学位招生,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

⑥“七自主”指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⑦按现行我国小学教师达标学历中师、初中教师达标学历专科计算,目前我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均在99%以上。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40.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