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医院卫生制度精选(九篇)

医院卫生制度

第1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医疗制度;卫生院;统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当前,由于政府对乡镇卫生医院的支持和帮助,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深化实施到广大农村地区,显著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水平,也使得卫生院需要记录、处理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卫生院统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只有对卫生院统计工作进行适当的完善与改进,才能提高卫生院的科学管理水平。

一、新医疗制度下卫生院统计工作的不足

1.统计队伍不完整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卫生院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没有专职的统计工作人员,卫生院的统计工作一般由会计、审计、出纳以及文书等兼做。由于这些统计工作者身兼数职,不能够集中精神做好统计工作,导致统计数据产生偏差甚至错误,从而不能正常、高效地完成统计工作。同时,卫生院统计工作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不够,基本素质也不高,在开展统计工作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再次,卫生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连续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长期持续的开展,但卫生院有部分高龄统计人员已到了退休的年龄,而新的工作人员又难以快速适应、融入统计工作,从而导致统计工作产生衔接性、技术性的差错。

2.统计手段滞后

乡镇卫生院领导不够重视统计工作,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即使配备了计算机等设备,其利用程度也不高,很多统计工作人员只是利用现有的软件做一些简单的数据计算和报表自动生成。由于卫生院所需统计的卫生数据非常多,单纯的手动操作并不能够保证卫生院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并且数据统计效率较低。

3.统计工作利用率不高

很多卫生院统计工作人员仅仅是将功夫下在整理、汇总、录入统计数据等方面,并没有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不能够高效利用统计所得的数据。实际上,乡镇卫生院的领导所做的每个重要决定,都离不开卫生院统计数据的支持。统计工作人员对数据后续分析的不重视,往往会降低统计数据对领导决策的辅助作用。

4.统计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普遍施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乡镇卫生院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卫生统计工作制度,使得现阶段乡镇卫生统计工作不够完善,影响了卫生院其他工作的开展,甚至阻碍了新医疗制度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

二、新医疗制度下卫生院统计工作的完善策略

1.强化统计意识

只有提高乡镇卫生院领导、统计工作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统计意识,使其明白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卫生统计工作。首先,乡镇卫生院领导要加强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与工作流程,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解决统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提高统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并且使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卫生医院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规范地为乡镇卫生院的进一步工作提供各种原始资料,进而促进乡镇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做好统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岗后进修

统计人员工作素质的高低、专业水平的高低以及职业道德的好坏,决定着乡镇卫生院统计数据的科学性、时效性、规范性等。因此,卫生院要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及岗后进修,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卫生统计队伍。

3.深入分析统计秩序

现阶段,乡镇卫生院统计人员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多是侧重对数据的汇总与录入,没有对统计数据做深入的处理、分析与总结。鉴于此,统计人员要加大研究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力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①统计人员应仔细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录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核对原始记录的填报、病人病的归档等原始数据资料时,应认真核算,确保数据的录入没有问题,做好每一个统计工作流程。②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卫生院统计人员还要结合统计所得数据和卫生院发展理念,进行适当的分析并做出一系列发展与改善建议,为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关键资料,从而促进卫生院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4.加快实现统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这一形势下,乡镇卫生院统计工作要实现信息化发展,要以信息化为重点,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统计人员形成信息化统计思想。此外,卫生院的管理工作者可以为统计人员提供计算机培训,使统计人员不仅习得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更好的开展卫生院统计工作。同时,卫生院信息统计人员应乐于、勤于学习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与道德素质,运用计算机实践技能高效的做好卫生院统计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统计工作方面仍存在统计队伍不完善、统计效率不高、统计手段滞后和统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只有强化领导统计人员的工作意识、做好对统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实现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和深入统计分析,才能够解决当前乡镇卫生院的统计问题,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翁懋瑾.2015年甘肃省卫生Ⅷ项目乡镇卫生院检验培训班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16).

[2]刘志芳,李霁,王林.如何发挥医院统计信息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03).

第2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一、医疗设备采购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电白县卫生局有关文件的规定要求进行采购。

二 、医疗设备的采购申请程序 :

1、甲类大型医疗设备,向县卫生局申请,待逐级上报省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2、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向县卫生局申请,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审批。3、单件一万;成批十万元以上普通医疗设备,向县卫生局申请,审批后,向县财政局申请,审批后,到县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填写《政府采购实施申请表》,确定采购部门及采购方式。

4、向采购部门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5、接到采购部门的中标通知书后五日内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

6、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单件一万;成批十万元以下普通医疗设备,在院长领导下,由药事委员会按照有关文件要求, 进行公开招标采购规程;竞争性谈判采购规程;单一来源采购规程;询价采购规程,进行采购。

三、 医疗设备采购对象(企业或供应商),应具有如下内容:

1、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可生产或经营范围内经注册的产品。

2、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许可证。

3、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4、 医疗器械注册证(含附件)和其它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5、产品检测报告。

6、产品合格证。

7、销售人员的单位授权或委托书。

8、 进口医疗器械应用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应用中文标识中文说明书。

9、包装和标识必须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储运要求.。

四 、与供应商鉴定合同的条款内容及相关内容:

1、 医疗器械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 。

2、产品出厂时每件包装中应附产品合格证。

3、厂家提供医疗器械产品生产注册证复印件。

4、产品应有生产日期或批(编)号。

5、限期使用产品,应标明有效期。

第3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干部四化“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一个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自主管理体制和一套符合各岗位特点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职务能上能下、待遇可高可低、任人为贤、充满活力生机的用人制度。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⒈因事设岗、科学定岗。按照编委办对我院的编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科学地设置岗位并制定岗位说明书,实现岗位管理规范化。

⒉建立合同聘用制度。对本位单股级及股级以下人员,全部

实行聘用制度。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立单位与个人的人事关系

明确双方责权,合同化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单位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聘用合同由县人事劳动局进行签证。

⒊建立中层管理岗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争聘用制度。定制中层管理岗位和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公开、平等、择优进行竞争聘任,允许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⒋建立新进人员考试招聘制度。对于缺编的人员,在县人事局的指导下,由我院逐年上报缺编岗拟招人员数并经人事部门批准后,在县人事局和卫生局的监督指导下,公开向社会(含待分配毕业生、在职职工)进行招聘。

⒌建立完善的聘后管理及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根据每年一度的考核结果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单位可以按合同向单位辞聘,并由县人事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对于待岗人员要先进行转岗培训后聘用,对确实落聘人员要按工龄予以补偿。

⒍推行人事制度。职工的档案、户口、工资、保险等人事业务由县人才交流中心。

⒎建立按劳分配制度,改革工资活津贴分配方式。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知补等按实际聘用档次发放,活津贴按岗按劳分配。原在职职工工资档案不变,作为退休确定退休工资标准使用。

建立重实绩、重贡献、按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

励机制。

三、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机制

本院将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竞争上岗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并制定各项相关方案和制度,经全院职工大会通过并报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人事劳动局和县卫生局对我院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

四、改革日程安排

1.2009年7月之前为改革宣传动员酝酿阶段。

2.2009年8月之内出台全部相关制度及方案并经全院职工大会通过。报县政府审批。

3.2009年9月报县政府审批。

第4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卫XI项目课题组的工作计划,我们在河南省的5个项目县选取了其中之一作为实地调查样本,同时将该县所辖乡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类,每类各随机抽取1个作为样本乡镇,在每个乡镇所辖行政村随机抽取6个作为样本村。根据课题组预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对样本县人民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及18个村卫生室进行现场调研。

1.2方法在选定的县医院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制度、医疗核心工作制度、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ICU工作制度设计出7份调查问卷,请业务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各科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医生和护士各5名进行问卷调查。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包括岗位工作制度、医疗核心工作制度、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医技科室工作制度、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计出6份调查问卷,请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院长、总护士长、各临床科室主任、医技科室负责人、医生和护士各5名进行问卷调查。在村卫生室就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包括值班制度、诊断室工作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处方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对各村的卫生室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在对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就各单位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医疗服务质量的现状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课题组设计了访谈提纲,主要内容包括:①单位如何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管理的;②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医院是否制定了一些标准和规范的实施细则;③医院的院文化建设情况如何;④参加了乡村一体化管理了吗;⑤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⑥对所在单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是否满意,若不满意,理由是什么。访谈对象与问卷调查对象相同。

2结果

2.1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医疗工作核心制度的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如内、外、妇、儿科工作制度等,医技科室工作制度如检验科、病理科、内窥镜室工作制度等,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都有;岗位职责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院长职责、各级临床医师及护士职责等也都有;医院实行院科二级质量控制管理,院级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行使控制管理职权,科级以各临床医技科室为单元负责各自的质量控制;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状况总体上比较满意,但是存在的问题也还是不容忽视,医疗隐患、医疗纠纷时常存在,医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有时不能落实如每月的医疗质量考核处罚,而有些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如医师会诊制度,有些制度如抗菌素的使用管理还没有制订。在医护人员培训方面医院重视不够,继续教育制度不完善,缺少良好的成长环境。

2.2乡镇卫生院3所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医疗工作核心制度的首诊负责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基本上都有,临床医技科室工作制度及护理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不全;岗位职责如院长职责、各级临床医师及护士职责等有,而院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不全如院级没有设立质量管理小组、也没有设医务科;医院实行院科二级质量控制管理,院级由业务院长、总护士长来行使控制管理职权,由于业务院长、总护士长管理的事情比较多,很难有更多的时间来抓医疗质量,因此效果不太理想。在3所乡镇卫生院中一些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执行不到位,医技部门没有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措施时有不能落实的现象,医护人员的“三基”培训医院重视程度不够,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医生、护士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病案记录简单、不规范,对病人的知情告知不重视,医患沟通欠主动。

2.3村卫生室在调研的18个村卫生室中,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值班制度、诊断室工作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等有,但处方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没有;岗位职责不全。大部分村卫生室负责人认为村医继续教育的机会太少,村卫生室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比较差。在乡村卫生一体化实施方面,乡镇卫生院与各村卫生室联系较紧密,在诊疗业务上,乡村逐级转诊制度实施亦较好,村卫生室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和常见病的诊疗以及一些慢性病的后期康复工作。

3讨论与建议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医疗服务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目的。农村卫生工作担负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卫生保健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要求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要不断地提高,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的需要,而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强有力的措施。笔者通过这次对河南农村卫生工作的现场调查,深深地感受到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在此,笔者对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3.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机构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能,要树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威信”,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在设计组织机构时不仅要考虑到医院层级、科室部门层级,还要考虑到个人层级,建立层层有组织、有管理、有责任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3.2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是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应该所遵循的管理规定。它可以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及其管理工作秩序,保证实现质量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约束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在质量管理及其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开展质量管理和提供医疗服务的行为准则,各有关单位、部门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或遵照执行。二是权威性,质量管理制度应该由权威机构或领导颁布,是权威机构或领导权力意志的反映,一旦颁布就应该严格执行。三是相对稳定性。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的行为准则,不宜经常变动和修改,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所调研的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中,其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各单位应该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并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要具体、可行,真正使医疗质量管理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3.3合理划分质量管理职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职责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各管理主体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具体管理责任。通过对各质量管理主体的职责划分,使得整个管理体系的职责得到统一规划,各管理主体在质量管理中的任务进一步明晰,可以有效解决质量管理职责不明确,做事推诿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对本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主体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并将各管理职责具体落实到部门、岗位以及具体人。最好把本院具体的职责分工印刷成册,并分发到每一个责任主体,同时把各管理职责制成标牌,悬挂在相关责任主体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以便于遵照执行和接受监督。单位质量管理职责考核方案,把各管理主体质量管理职责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纳入到月、季、年度的考核工作中去并与奖金的发放、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第5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深入调研,正视问题

县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工作,今年3月初以来,泗洪县政府徐德县长、公永刚常委和侯志娟分管副县长分别带领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医院发展情况,召开了城乡医院院长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对医疗机构加强政府引导、依法管理、加大扶持,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发现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医院发展不协调。全县医院总资产的84%在县城,而服务全县三分之二人口的乡镇医院总资产仅占16%;二是乡镇医院卫技人员短缺日趋明显,乡镇医院卫技人员总数占全县卫生人员总数只为13%;三是乡镇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下降。卫技人员不足,科室不全,医院管理人才缺乏,基础建设和设备更新缓慢,一级医院能力减弱十分突出;四是医院内部不和谐,矛盾较多。一些医院还存在着办医主体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擅自转让办医权、违规变更股权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这些一系列问题,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卫生局和有关专家形成了一致共识,就是只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针对现状,推进改革

为了解决民营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规范管理不到位,乡镇医院人才队伍不稳定,对医院的基础建设、设备改造的投入少等问题,调动民营医院办医主体和乡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民营医院发展中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促进泗洪县民营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县政府征求多方建议后,指导卫生局研究制定出适合泗洪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二十一条”意见,重点是从多方面制定了相关条款,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全县民营医院进行全面扶持。在这份意见里,县领导的改革思想得以体现,就是要激活泗洪的医疗卫生事业,让卫生行业形成良性的竞争。

首先是健全民营医院法人治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办医主体投资人与管理者职能分开,对不符合资质的院长限期进行更换,并规范医院产权变更行为,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其次是积极引进和培养乡镇医院医务人员。制定了引进和培养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成立县卫生人才服务中心,作为引才主体,凡在乡镇医疗机构工作满5年的,可以在事业单位中流动。

再次是引导城乡医院优化组合,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年内,有序、有选择、有重点地对民营医院进行资产评估,在此基础上,县医院要优化组合3-5家乡镇医院,分金亭医院要优化组合2-3家。

第四是加大“以奖”力度。对民营医院在新建、做大做强、升档晋级、规范管理、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奖励比例,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在优化组合过程中,建设规费一律减免,有关税收先征后返,对注入的建设资金政府贴息3年,使用土地实行优先划拨等,全面加大以奖力度。

最后是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办医退出机制。强化政府管理职责,加强国有资产投入和监管。

思路清晰,浪花朵朵

为稳妥推进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泗洪县卫生局局长田海平带领卫生局工作人员在县政府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亲自挂帅,按照安排好的计划精心组织,逐项对照,狠抓落实。

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内部规范管理。

健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经过疏理排查,该县有3所医疗机构存在办医主体不规范、产权不清晰、擅自转让办医权、违规变更股权等现象,造成股东之间纠纷不断,影响和阻碍了医疗机构的内部稳定和健康发展。通过督查督办到6月底已有2所医院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还有1家医院因为股东之间矛盾突出,正在调处之中。

完善医院股权结构。认真做好全县民营医院股权资产清查核实、规范等工作,目前全县乡镇医院资产摸底已申报完毕。重点落实县中心医院股权改制。成立工作组派驻中心医院开展工作,加强改制指导和督查,目前医院大多数股东均已认识到位,同意改变平均持股现状,以医院管理层和部分骨干(中层领导)持大股的形式进行改制,目前改制方案已经确定,正在落实措施。中心医院新区建设目前大部分装潢工程基本完毕,还有少部分工程正在紧张快速施工,年底前医院可搬入开展医疗服务。

严格执行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对医院院长不具备执业资格,不具备医学、卫生管理学专业师级以上职称的医院院长进行排查,有6家医院院长不具备规定的医学相应师级资格,6月底前已经全部变更到位。

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医院规模档次。

新建等级医院,支持重点医院做大做强。根据该县“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县城发展的整体战略,积极筹划建设“城西二级综合医院”,目前已完成招标方案编制工作,对拟申办城西二级综合医院的法人代表按县领导要求正在进行竞争性议标。

积极鼓励现有一级医院做大做强。目前有七家一级医院争创二级(儿童专科医院、分金亭肿瘤专科医院、中心医院、双沟医院、界集东方医院、界集医院、康复医院),如都能够创建达标,全县城乡将有十家二级医院。

引导城乡医院优化组合。为实现城乡医院优化组合,鼓励城区二级医院采取联合、入股、收购等方式对乡镇医院进行资产重组。该县卫生局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县医院与双沟医院实现了优化组合,分金亭医院与界集医实现了优化组合,还有双北、东方、孙园、梅花、上塘等几家乡镇医院正在与两家二级医院积极进行洽谈。通过城乡医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技术推广,实行双向转诊等措施,使双方达到共赢,同时方便了农村群众就医。

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年初全县计划创建94家村社区卫生站,目前初步验收有93家基本合格,已申报省、市验收。

加强乡镇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卫技人员素质。

加强对民营医院院长的学习培训。5月12日,组织第一批15名民营医院院长参加了省卫生厅主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6月28日,又组织了另外18家民营医院院长参加了第二批医院管理培训班。至此,全县所有民营医院院长均参加了为期三个月医院管理培训班。

加强在职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积极向市医学会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批准后根据工作需要积极举办,以方便卫技人员学习,已举办了计划免疫接种人员和执业医师共二期有近800人参加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学习。同时,组织近500名卫技人员参加了省、市、县医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

加强乡镇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住定向委托培养,制定卫生人才需求规划。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制定2010-2012年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需求规划,三年计划培养卫生人才120人,其中2010年42人,2011年及2012年各39人。需求计划己上报省、市有关部门。今年参加委托培养考生报名积极踊跃。

严格执行城市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下乡支援制度。今年5月6日共组织72名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参加了卫生支农,缓解乡镇医院人才短缺的矛盾。为保证卫生支农取得实效,6月上旬,该县卫生局对卫生支农在岗在位情况进行了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通报。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管理职责。

制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目前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县卫生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已上报县政府等待发文。

严格新办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建立了由县分管领导牵头,卫生、工商、民政等部门参与的医疗卫生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关于建立泗洪县医疗卫生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文件。严格医疗机构准入程序,规范办医主体,从源头把好医疗机构准入关。我县医疗卫生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于7月15日已经召开,并讨论通过了相关工作内容。

完善国有资产投入和监管机制。成立泗洪县医疗卫生事业投资管理中心,迅速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和负责人,建立了专门账户,并已正常开展工作。

泗洪县卫生局作为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完全实现了从行政主管向行业监管和服务的职能转变。改制后的医院管理工作也由放任发展到逐步规范,由样样管转为业务指导和行政服务,卫生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泗洪县改革后的医疗单位秩序井然,经营管理状况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就医费用大幅下降,卫生资源总量快速扩张,防保机构建设大力加强。全县卫生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突出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下半年卫生工作新思路。

泗洪县卫生局认为,县医改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在推进速度上和力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大,下一步他们决定将按照省市的要求,努力推动泗洪县卫生事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医改这个中心。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目标。

(二)突出两个重点即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和卫技队伍建设。

(三)强化三项管理即新农合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市场管理。一是要加强新农合管理。确保农民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要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扎实开展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构建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要强化医疗市场管理。要继续加强医疗机构监管。科学制定医疗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严格规范医院转让产权行为。规范医院退出机制。继续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泗洪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探索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今年6月17日,宿迁市政府办原文转发了《泗洪县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二十一条意见(试行)》。在6月22日召开的宿迁市医改推进会上,田海平同志就医改工作作了典型交流,受到与会同志高度评价。7月中旬宿迁市医政工作会议召开,泗洪县作为主要发言单位又介绍了泗洪医疗卫生改革情况,得到市县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泗洪县卫生局义不容辞的责任。医疗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结合泗洪县的实际情况,强化政府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方案,“用心、用情、用力”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惟其如此,才能在医改事业的搏海弄潮中,结出让人民满意的“浪花朵朵”!

资料链接:

泗洪县进一步促进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二十一条意见(试行)

为了切实解决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健全法人治理机制

加强内部规范管理

1.健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医院要成立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建立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章程规范医院的管理。

2.完善医院股权结构。

引导医院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股,鼓励医院管理层、技术骨干持大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消除医院经营管理层和职工平均持股现象。

3.严格执行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

医院要全面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医院院长选拔聘任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医院经营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医院院长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其它医学、卫生管理学专业助理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医务工作经历。

4.规范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

医院要按照国家对非营利性机构财务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如实编制并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资产负债表、业务收支明细表、基本数字及财务分析表等财务报表和医疗机构信息统计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积极推行院务公开。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提升医院规模档次

5.扶持新建等级医院。

对符合县城总体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经审批同意设置的新建医院,给予政策性奖励。2年内在县城区投资5000万元以上(不包括土地投入,下同)、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投资2000万元以上、达到一级专科医院标准的,一次性奖励60万元。在乡镇投资500万元以上、达到一级综合或专科医院标准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新建医院使用土地实行协议出让,免收建设过程中县权范围内行政事业性规费。

6.支持重点医院做大做强。

按照“分类指导,择优扶持”的原则,采取“民办公助”形式,通过入股、借款、贴息等方式直接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城区二级医院创建现代化医院;在2―3年内,逐年加大投入,扶持规模较大、人员设备齐全、经营管理规范、具有发展潜力的2―3家乡镇医院创建成二级医院。

7.鼓励医院升档晋级。

对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评审验收,乡镇医院由一级乙等晋升为一级甲等的,一次性奖励5万元;由一级甲等晋升为二级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县城医院由二级晋升为二级甲等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由二级晋升为三级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

8.引导城乡医院优化组合。

鼓励城区二级以上医院采取联合、入股、收购等方式与发展缓慢、经营不善、不达标准、运转困难的乡镇医院进行资产重组。对资产重组后新注入乡镇医院固定资产投资在50―100万元的,按实际投资额的10%予以奖励;在1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奖励。

9.加大对乡镇医院的硬件投入。

继续采取“以奖”方式,鼓励乡镇医院加快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大基本医疗设备投入,努力达到“八房”、“十二有”标准(“八房”指:门诊用房、住院用房、放射用房、手术用房、产房用房、消毒供应用房、辅助用房、康复治疗用房。“十二有”指:有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妇科检查床、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X光机、万能手术床、麻醉机、洗胃机、多普勒胎儿诊断仪、彩超、高压灭菌器)。对乡镇医院基础设施年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6%予以奖励;基本医疗设备年投入在3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奖励。

10.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各乡镇要确保每个行政村有1个合格的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和房屋原则上由村集体提供。对新建、扩建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达到省定建设标准的,除享受省卫生厅1.5万元的补助外,县财政再奖励0.5万元。

11.鼓励医院开展科技创新。

对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的,每个项目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1万元和0.8万元;对获得省政府以上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和四等奖的,每个项目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和3万元。

12.引导患者就近到基层医院就医。

适度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村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提高大病、重病在城区二级医院报销比例,引导患者尽可能在基层就医。

加强乡镇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提高卫技人员素质

13.创新卫生人才选聘机制。

进一步强化县人才服务中心卫生人才服务分中心的职能作用,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为医院提供卫生技术人员选聘平台,组织执业医师、执业护士注册及变更手续,提供卫生技术人员选聘、培训、流动、人事关系等服务。根据需要,与卫生专业院校联合,定向委托培养乡镇医院急需专业人才。选聘第一学历本科以上卫技专业人员(特殊专业可放宽到大专)到乡镇医院工作。聘用人员与县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享受卫生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保险待遇。在乡镇医院连续工作满5年后,可以按照事业单位人员性质进行有序流动。

14.建立基层医务人员特殊津贴制度。

鼓励有资质的卫生专业人才到农村从业。对在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连续工作满3年的执业医师,经卫生行政部门考核确认,发放政府特殊津贴。发放标准为:师级职称的每人每年0.3万元,中级职称的每人每年0.5万元,副高级职称的每人每年1万元,高级职称的每人每年1.5万元。

15.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工作。

鼓励在岗在职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历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取得国家承认的医学类本科及以上文凭的,给予学费40%的补助。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省卫生厅开展的全科医学培训,培养基层卫生人才。组织乡镇医院院长免费参加专业轮训,学习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方法。人员培训情况作为对医院评比晋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

16.严格执行城市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下乡支援制度。

城区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在晋升中级以上职称前,必须到乡镇医院累计工作1年,连续工作每次不得少于3个月。支援人员必须经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统一考核。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延迟职称评定,并继续到乡镇医院工作1年。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17.制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五年规划。

组织编制全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科学制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18.严格新办医疗机构准入管理。

建立由县分管领导牵头,卫生、工商、民政等部门参与的医疗卫生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医疗机构审批管理。对申办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由联席会议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进行审核。

19.规范医院产权变更转让行为。

医院投资主体确需产权变更、转让的,必须以理事会(董事会)名义向卫生行政部门说明变更理由、股东变化情况,经审查无损害职工利益、公共利益和资产审计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医疗卫生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方可依有关政策进行。否则,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没收非法所得,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探索医疗机构退出机制。

实行全县统一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加大对医院规范化管理考核力度。对经考评连续2年不能达到一级医院标准、难以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医院,取消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等,依法吊销执业许可证,并通过政府托管或引进新的投资主体来承担其区域医疗服务职能。

21.完善国有资产投入和监管机制。

成立泗洪县医疗卫生事业投资管理中心,做好对中央、省、市级政府投入资金和支持设备、物资的分配、管理、监督工作,负责国债的争取、使用和管理,加强对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的投融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不享受本意见的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的;发生恶性医疗卫生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在年度综合考评中倒数第一的。

第6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感染管理;问题;应对方法

随着基层卫生院的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受到基层卫生院的高度重视。因为近些年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越加严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感染的发生次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医患纠纷。做好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病情[1]。为了管理好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本文以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为研究主体,通过了解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法。

1 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

2.1基层卫生院的管理者不够重视,医护人员意识薄弱 目前在基层卫生院里管理者更加偏向于临床治疗,而忽略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加上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无法在短时间之内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缺乏解决对策。而部分医护人员对医院的感染控制意识十分薄弱,并不了解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出现感染管理知识掌握力度不强,感染知识知晓率低[2]。除此之外,虽然国家加强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但是国家对基层卫生院的扶持力度不大,基层卫生院各项设备并未得到完善,基层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流于形式,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措施。

1.2不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 不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2.1基层卫生院并未严格处理和分类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很多基层卫生院并未记录垃圾情况,使得医疗垃圾再次流入市场的风险增加。

1.2.2部分医务人员不明确器械的消毒程序,造成消毒操作程序不符合相关规定,加上消毒设施过于简陋、消毒器具不及时更换,无法保障器械的消毒效果。有些基层卫生院的无菌包出现过期或潮湿,但并未及时处理。

1.2.3部分基层卫生院并未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活动。有些基层卫生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活动,但是监测过程不规范,活动流于形式。

1.2.4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并不重视消毒,很多的医护人员并不熟悉消毒的具体操作流程。而进行消毒程序的人员在就职之前并未进行系统学习、培训,未获得上岗资格证就直接上岗,很多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业务技术。

1.2.5有些基层卫生院并未备用消毒剂和洗手液,使得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并未进行洗手消毒,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1.2.6不合理的环境布局 在基层卫生院中产房、手术室、供应室之间的布局十分不合理,并未按照标准进行医院的建设规划。

2 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应对方法

2.1完善基层卫生院的卫生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要重视手部卫生,手污染极易引起交叉感染。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完善手卫生执行制度,为重点科室配备手卫生物品,例如洗手液、快速消毒剂、干手消毒物品等,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手部消毒。在洗手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洗手原则,彻底消毒[3]。另外,医护工作者还要做好职业防护,将各项操作流程与规范落实,医院内部可建立暴露处理、登记制度,必要情况下,穿戴防护装备,当出现职业暴露后,立刻采取处理措施。

2.2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需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到洁污分开、医院通道分开,明确限制区域标识,将各类设施配备齐全,地面、墙壁均要消毒。针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需将其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3正确使用灭菌设备 医护人员要了解消毒药物的使用方法与特点,正确使用各类灭菌药物。在使用消毒剂前,对其效能(低效、中效、高效)进行区分,了解药物浓度与能取得的消毒效果。在使用灭菌设备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强化无菌理念。无菌药品必须在有效期内才能使用,按照药物特性进行存放,一旦药物过期,要及时处理。抗菌药物的使用要适度,否则易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2.4加强医疗用品的监管和处理 基层卫生院需要加强一次性用品的监管力度,为了确保医疗用品的质量,基层卫生院需要统一向采购中心采购,严把质量关,不能让过期、质量不合格的医疗用品流入医院。并且需要做好洗手液和消毒剂的备用,这样才能保障医护人员的消毒操作[4]。而对于医疗用品的处理,需要做到及时处理使用后的医疗废弃物。针对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工作人员要分开放置,给予封口处理,并注明废弃物性质。

2.5开展感染监测 基层卫生需要开展感染监测。监督部门需定时检查基层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学习、讨论,避免问题再次出现。基层卫生院根据国家颁布的感染标准,加强病情监测和感染的控制,卫生院在诊断的过程之中,如出现感染病例,需及时向上级部门蟾妫根据上级部分的指示处理感染病例,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5]。

2.6完善基层卫生院的布局 基层卫生院中产房、手术室、供应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划分区域,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室,保障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展开。

3 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因受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限制,使得感染风险提升。一旦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便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加大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会引起不适症状,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开展感染监测,促进医护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的提升,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

参考文献:

[1]董志宏. 浅谈基层卫生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7(24):331-332.

[2]周晓平,黄继峥,罗腾达,等.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需求调查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21):5037-5040.

[3]李红梅.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2(34):353.

第7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基层反映:当前乡镇(街道)卫生院存在问题需重视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各地乡镇(街道)卫生院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医改新机制运行仍不完善,存在着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疗技术人才缺乏。以马龙区为例,全区共有乡镇(街道)卫生院10个,医务人员231人,本科以上主治医生17人,缺编11人。从运行情况看,人才短缺现状没有改变;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加大,但乡镇卫生院人员没有相应增加。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实。按照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三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级诊疗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是指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先对患者进行首次诊断,根据病情,对一些无法确认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相应的上一级或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上级医院处理疑难危重病人,并对治疗后护理简单,病情稳定的患者转移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这既确保了医疗服务质量,又减少费用,可缓解大医院压力,充分发挥乡镇卫生资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既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节约医疗社会总成本的重大举措。目前医疗诊治存在普遍现象是:本应承担疑难危重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在实际诊疗中,乡镇卫生院收治病人少,上级医院收治病人多,且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比率在逐渐减少,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基层卫生)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尚未明确等。”可以说医改新机制运行不够完善是普遍存在的。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人力资源薄弱。乡镇(街道)卫生院较县级、省市医院生活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居民有病到县城或者省市医院看病,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资源闲置浪费,收入难以提高,这又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形成不良循环。二是政府补偿不足不及时影响乡镇(街道)卫生院正常运转。政府提出坚持放管结余,应当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是如何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在医疗卫生中的责任比例,这成为医改当中的难点。在基层,尤其是县级财政收入保障水平不高、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补偿往往不足,有时不及时,这也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正常发展。三是乡镇(街道)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培训管理不严,人员技术提高有限;绩效考核管理不严格,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基本药物管理不完善,乡镇(街道)卫生院药房基本药物有的价格不便宜,部分常用药有时送货不及时,甚至没有供货。 这导致有些常用药在卫生院买不到,老百姓就抱怨,不高兴,对卫生院信任度降低。四是医患者信任度降低,分级诊疗制度难落实,根据医疗保障理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政府对乡镇卫生院考核侧重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尽管为增加收入乡镇(街道)卫生院仍然重视基本医疗,但基本医疗能力有弱化趋势。这使得群众对乡镇卫生院信任度降低,小病也去上级医院,分级诊疗难落实。

促进乡镇(街道)卫生院发展的意见建议: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制定“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把乡镇(街道)卫生院人才培养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考虑,加强对卫生院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学习制度并进行考核,学习后的考核作为职工奖惩的内容之一。采取招聘、返聘、轮岗等多种形式引进合格人才,充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上级医院定期派出一定的医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出诊,并培养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把医务骨干培养当地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当成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基层培养并留住人才。二是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政府支持应及时足额,将推行药品零差率导致乡镇卫(街道)生院的收入差额部分补齐。对于经常性收支差额应根据乡镇(街道)卫生院前三年的经营取平均数,再结合物价波动给予合理补助,且应随着每年物价波动进行调节。国家承担基建,设备以及日常运行费用等,并随着社会发展相应提高。同时,加强政府顶层管理设计,将条块化的惠民政策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若能将文化娱乐健身活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群众能根据基本公共服务所掌握的身体信息采取不同的健身娱乐方式,使健康与日常生活娱乐结合更紧密,会使政府惠民政策起到事办公倍的效果。三是将农村居民对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满意程度应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医护人员和群众关系和谐发展。乡镇卫生就是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有些医患矛盾并非由于技术存在瑕疵,而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好,信任度低的原因。只要用心去做,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去做,就能为促进乡镇(街道)卫生院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

第8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关键词] PDCA管理模式;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PDCA循环模型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b)-0139-04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简称新医改方案)出台,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还提出要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近年来,各地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多种倾斜政策帮扶乡镇卫生院发展,对建立“小病在乡镇,大病到医院,康复回乡镇”的医疗格局、加快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原理,建立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管理的PDCA循环模型,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管理模式。

1 方法

PDCA循环最初来源于企业管理,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后来被戴明(Edwards Deming)加以完善,并广泛运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中P表示计划(Plan),D表示执行(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PDCA循环即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工作循环。20世纪60年代,菲根堡姆(Feigenbaum A. V.)进一步完善PDCA循环,并提出了著名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我院把PDCA循环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渐把帮扶工作的目标、计划、实施、评价和持续改进纳入PDCA循环模式。

现在我院根据江门市城乡卫生院(所)的实际情况,结合医院整体帮扶规划,将帮扶工作从2006年开始每3年划分为1个循环周期(分PDCA四阶段分步骤进行)。经过1次完整的循环周期,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对于尚未解决或新发现的问题,则进入下1个循环。如此,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运转,每一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随着循环的不断进行,管理实效持续提升,形成质量螺旋式、阶梯式上升趋势,保证医院帮扶的有序地、有效地顺利进行,进一步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工作的规划设想。以下表1是将城乡医疗一体化帮扶实际工作与PDCA循环原理相结合,建立帮扶工作的管理步骤。

2 实践过程

2.1 第1周期PDCA管理循环(2006年1月~2008年12月)

2.1.1 Plan(计划阶段) 按照江门市政府、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我院将医疗下乡、对口帮扶列为医院年度工作目标,建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建立帮扶目标规划与明确工作任务,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工作小组首先到乡镇卫生院调研,找出卫生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分析原因,包括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极缺,诊治水平急需提高;医疗设备紧缺,妨碍了医疗业务的开展;基础设施落后,病床陈旧、不够用;公共卫生安全制度缺失,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经领导小组讨论并通过,制定了《江门市人民医院城乡卫生一体化对口支援建设目标规划》,明确对口支援的具体任务,包括行政管理与业务指导,提供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培训人员、专科建设、经费和设备支持等。

2.1.2 Do(执行阶段) ①与前期调研过的乡镇卫生院商谈建立合作框架,明确帮扶目标和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②根据当年帮扶计划,首先安排各专科专家利用节假日、墟日等时间到卫生院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义诊。③派出内、外科专家各1名定期到卫生院开展坐诊、查房等技术指导工作。④先后派出5名医疗骨干到边远卫生院挂职培养,到卫生院驻点帮扶。他们被卫生院任命为院长助理,全面协助院长进行医疗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的工作,同时探索乡村医生培训的新措施。⑤帮助解决卫生院最急需的医疗设备设施,赠送急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可升降病床。第1阶段通过实施帮扶计划,初见成效。卫生院能开展更多的检查与治疗项目,越来越多的更多的农民愿意留在当地进行治疗,门诊量上升。针对存在的问题,增派副高以上医疗专家,帮助解决患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增派护理专家,针对护理核心安全项目,对护士进行培训。

2.1.3 Check(检查阶段) 通过对卫生院管理层、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对本周期的工作进行自查。对自查结果进行总结:①通过实施帮扶计划,初见成效。卫生院能开展更多的检查(B 超、X 光检查、三大常规)与治疗项目,如一般诊断、上环取环、人工引产流产、中毒、外伤处理及休克抢救项目、胆囊、阑尾等一些常规手术都可以在乡镇医院完成,由此更多的农民愿意留在当地进行治疗。②门诊量上升,当支援专家开展诊诊活动时,门诊量增加更明显。③存在的问题:平日门诊量增加不明显;很多患者不管大病小病还是舍近求远到市医院;农村群众疑难病症、大部分手术在卫生院无法开展;护理服务水平也欠佳,护理人员亟需培训,保障护理安全。

2.1.4 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继续派出医疗专家开展义诊、定期坐诊、业务查房等帮扶内容;提出改进措施,增派副高以上医疗专家,帮助解决患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以卫生院资源配置相适应,新开展外科手术;增派护理专家,针对护理核心安全项目,对护士进行培训;以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2.2 第二周期PDCA管理循环(2009年1月~2011年12月)

2.2.1 Plan(计划阶段) 针对上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在于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人才缺乏、基本设备不足。例如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呈“三低”现象(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一些乡镇卫生院还存在着“有人才无设备、有设备无人会使用”的现象。解决的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帮扶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群众对卫生院的信心,留住患者,要把医疗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管理资源都用于帮扶卫生院医院,让老百姓能在卫生院看好病,真正解决“看病难”问题。

同时我院及时修订了《江门市人民医院“三下乡”实施方案》,从制度上规定医生晋升高级职称之前,须到基层医院帮扶、带教培训等工作1年以上。该周期内合计派出约1200人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模式。

2.2.2 Do(执行阶段) ①“走下去”帮教。每周定期派各专科的医疗专家到卫生院帮教,包括坐诊、讲课、查房,规范病历书写、指导诊疗、手术操作培训。同时派出护理专家,对护士的护理技能进行规范化培训,帮助建立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流程和考核标准。②“师带徒”传授。卫生院选拨1名医生与专家一起出诊、查房,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帮带。③“请上来”培养。组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到医院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免费接受卫生院(所)的医务人员到医院各专科进修;这些进修人员在进修的期间,安排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专家负责带教,保证他们能学到在基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在回到卫生院后,老师还经常与学生联系,指导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医院举办学术活动,都由专人通知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参加,以扩大他们的视野,更新知识;医院开办的健康管理医师及疾病管理师培训班,卫生院也派人全程参与听课。④物质上援助。先后赠送了心电监护仪3台,可升降病床250张,床头柜等病房设施一大批,以及观片灯、手术显微镜等医疗设备,解决卫生院的燃眉之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增强医疗服务配套硬件,使得一般的检查和手术能有效地在当地进行。⑤医院的大型设备全面向卫生院开放,实行卫生院预约,患者可按约定时间直接检查,并建立一套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结算财务制度,按卫生院价格标准收费,医院定期与卫生院结算。⑥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与沟通的桥梁,农村患者在本地即可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而卫生院的医生则可就地参加我院的学术活动及培训课程。

2.2.3 Check(检查阶段) 2011年3月,我院组织了本周期帮扶成效阶段性检查。通过实施本周期计划,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新开展了多个技术项目。当地居民建立了对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信心增强,满意度也由原来的65%提高到88%,门诊与住院患者明显增加。但本周期也存在着如下问题:①卫生院在急诊遇到疑难病症时,恰逢医疗专家未到卫生院,有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②由于大型医疗设备缺乏,患者要到大医院检查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影响诊疗。③病案书写、基本操作技能欠规范,存在医疗隐患。

2.2.4 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提出改进措施,完善“走下去”帮教、“师带徒”传授、“请上来”培养的帮扶模式,实施“全天候”指导,卫生院遇到的疑难病症,需要专家前去会诊和手术的,专家们随叫随到,实行24 h内响应到场制度,保证在基层医疗的安全、有效;医院向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提出财政支持申请,进一步引进急需的大型设备,进一步满足基层乡镇卫生院患者检查要求;应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互联网使医院与卫生院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可以直接见面诊断,指导治疗,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并且节省费用。

2.3 第3周期PDCA管理循环(2012年1月~2014年12月)

2.3.1 Plan(计划阶段) 经过前阶段的帮扶,卫生院的诊疗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经深入调研分析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病案书写、基本操作技能欠规范,存在医疗隐患的问题,医护人员普遍学历低,培训不足,缺乏专家的专项指导等。因此本周期帮扶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乡镇医护人员年度轮训计划,重点放在规范提高卫生院病案管理质量,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重新修订和建立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现代化、专业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同时对卫生院的重点专科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双向转诊,真正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医疗格局。

2.3.2 Do(执行阶段) ①在原有帮扶内容的基础上,选派各专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员到卫生院进行病历点评,开展基本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推进乡镇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乡镇医生年度轮训计划,推进乡镇医生学历及操作技能的补偿教育。本阶段通过实施使得定点帮扶目标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培训率达到98%以上。②召开10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管理层的沟通会和研讨会,针对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管理和制度问题提出探讨,并组织专家对其中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共计修订了20多个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2.3.3 Check(检查阶段)、Action(持续改进阶段) 该工作阶段还在循环进行中。

3 结果

通过以上循环周期的工作,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区属3家卫生院为例,以2006年作为帮扶对比基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业务量明显增长

2011年与2006年相比,门诊人次增长26.8%,出院人数增长33.45%,其中1家卫生院住院人次增长230%。

3.2服务能力增强

医院拓展了服务内容,疾病谱扩大,业务收入明显增长,医疗含金量大大提高,2011年医疗收入比2006年增加97.7%。

3.3 人才吸引力有所增强

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改变了以往人才留不住、难招聘的现象,2011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06年增加30.3%。卫生院通过大医院的帮扶建立了基层医护人员发展平台,找到了发展方向,建立了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医院凝聚力增强。

3.4 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医疗专家的指导帮助,卫生院着力完善了医疗质量体系建设,包括组织机构与工作制度、医疗与护理质量制度及执行标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医疗与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病案质量管理和控制标准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医疗安全得到了保障。

3.5 农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大大降低,有效地解决了“看病贵”问题

通过城乡一体化帮扶医疗流程的建立,卫生院接诊的患者到大医院检查、检验视同在卫生院诊疗,仍按当地的收费标准,而根据现行的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待遇,在基层医院就医将支付较低的起付线和较高的报销待遇(例如2013年江门市医保政策规定,基层、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就医的起付线标准分别为200、400、600、700元;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5%、80%、70%、55%)。农村群众不但可以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住院待遇上也得到社保基金的更多报销,个人和家庭负担大大减轻。

4 讨论

新医改方案是一项惠泽亿万百姓的民生工程,基本原则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率;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问题[1];新医改方案核心之一就是公立医院改革。城巿大型公立医院中资源充足,而基层小医院拥有的医疗资源较少,出现了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2]。卫生院运行机制不活、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等原因导致了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这是医疗卫生服务难以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当前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往往难以满足口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大量患者越过乡镇卫生院直接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这样一方而造成患者负担加重和卫生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乡镇卫生院面临业务减少和技术停滞的巨大威胁,并进而对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3]。业务减少和技术停滞同时也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潜力,单纯依靠卫生院的自身经营难以维持日常经济的运行[4]。通过市级公立医院纵向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最大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帮扶作用,在医疗设施、医疗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促进乡镇卫生院全面的建设,使乡镇卫生院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意愿,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大医院同县(市、区)中心医院合作,实现医务人员的流动和技术、设备、信息的共享,这既可解决大医院人才"拥挤"和中小医院人才匮乏的问题,使基层医院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有利于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在减轻城巿大型公立医院医疗负担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解决居民的就医问题[2,5]。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新的医院评审标准在“坚持医院公益性”方面制订了明确的评审标准,提出要“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三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成为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6-7]。

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卫生服务的对策,在于拓展公立医院支援农村卫生服务的形式——在人力方面、在物力方面的支持、在技术方面的支持,在优化运行机制方面的支持[8]。任何改革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熟,城乡医疗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我院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建立了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PDCA循环模型,探索了一条市级医院帮扶基层卫生院的新路子,形成了有效的帮扶模式。在两轮的PDCA循环中,首先(P)将医疗下乡、对口帮扶列为医院工作目标,并逐步将这一工作制度化,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与卫生院共同建立合作框架,让医疗、护理骨干力量参与进来(D),不断完善充实帮扶的人力资源队伍,保障稳定运行;为了让帮扶更有实效,医院每阶段开展自我检讨(C),通过检查并不断改进,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A)。

在城乡医疗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直接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9]。卫生人力素质低下仍是乡镇卫生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城乡医疗一体化利于优化乡镇卫生院人力队伍的索质,加强自身建设,防止较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提髙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的能力[10]。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意愿,可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减轻城市大医院医疗负担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村居民的就医问题[9]。在城乡医疗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卫生院要审时度势,认准自身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而市级大医院要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将工作重心下沉,要根据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卫生院需求的帮扶计划,医院内部同时要在人力资源上给予长期支持,将下乡帮扶、带教培训等作为医生晋升的必经之路,从而保证医院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尹媛媛.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1,386(11):1-4.

[2] 王玲,吴雯,张翔.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战略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6):48-50.

[3] 孟宏伟,尹文强,黄冬梅,等.潍坊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5(5):53-54.

[4] 高广颖,韩优莉,朱兆芳,等.北京市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状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7(7):71-73.

[5] 曹永福,陈晓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体制难题及政策建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52-156.

[6] 李玉丹,张文斌.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4):9-11,14.

[7] 彭迎春,金琪琳,彭炜.北京市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作机制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3):438-440.

[8] 刘正炼,李军红,徐哲芳,等.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4):289-291.

[9] 宫晓,曹秀玲.农村居民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1):854-855.

第9篇:医院卫生制度范文

(一)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医改,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1、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新农合参合率继续巩固在95%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3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新农合住院补助封顶线达到每人年13万元。提高补偿水平,设立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助保障基金,减轻因病致贫家庭的医疗负担。进一步规范新农合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投入400万,对城乡低保群众实行免费体检,全面推进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2、加快县级公立医院和县镇、镇村一体化管理改革步伐。在县级公立医院,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人事,编制、分配、价格、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机制。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立,统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提高县域内就诊率。继续做好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县级医院要对口支援基层卫生院;同时,今年县局要实施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在县级医院轮训制度,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并加强考核评价,调动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管理,明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重点加强薄弱区域、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医院评审和国家优质医院创建工作,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加快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格局。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及收入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继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优化就诊环境和流程,降低大型仪器检查费,实行成本核算与控制,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群众基本用药。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将药品“三统一”药品配备率、使用率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制定《县医疗卫生机构“三统一”药品货款统一集中支付实施细则》和《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三统一”考核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确保群众用药安全,有效降低医药费用负担。

(二)提升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上台阶。

4、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公卫项目考核和资金分配方案,加大考核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协作机制。桥底、永乐、太平等有条件的单位,要以“三诊一室”建设为抓手,以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标准、规范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区,统一标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协管机制等新增加项目的实施。

5、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继续推进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强化基层疾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县乡村三级督导,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实和强化麻疹防控措施,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创建活动,提升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

6、不断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力度。健全卫生监督网络,发挥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协管作用,强化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和防护情况监督检查。开展饮用水质量监测自查,对全县公共场所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抓好传染病及学校卫生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内镜消毒、感染控制、疫情报告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促进其依法执业、规范行医。继续保持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严禁未经培训、未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进入医疗机构,坚决查处超范围、虚假医疗广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7、持续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提升6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抓手,整体推进妇幼卫生工作,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出生缺陷防控能力,加强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降低妇女常见病风险。

(三)狠抓医疗服务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8、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充分发挥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中心的作用,强化医疗机构的质控工作,落实病人安全目标。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不少于10个,云阳、桥底、永乐中心卫生院不得少于5个病种。加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让患者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要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中心卫生院以上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大力推进医疗技术创新,建立技术创新评审制度,完善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各医疗单位要制定本单位医疗技术创新工作计划,以医疗技术内涵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9、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完善处方点评和不当处方公示制度,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加强医疗服务日常监管制度和能力建设,重点加大医疗美容,医疗废弃物和医疗广告等监管力度,健全医疗机构定期检查制度。推行医疗机构不良行为积分管理,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对医疗机构校验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之一。深化“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凡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赔偿金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待事件处理终结后一周内,单位要向卫生局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导致的原因、整改措施、应吸取的教训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

10、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县中医院要完善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建设。加大中医药临床应用指导。扎实推进“治未病”工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以补偿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任务。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做好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推进中医药服务深入基层,以及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实施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及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不断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

11、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重点推动爱卫工作全面开展。今年全县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这是一项硬任务。我们作为创卫工作主要成员部门,承担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教育、重大疾病防控、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医源性污水处理、病媒生物防治及爱卫组织管理等多项工作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系统各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卫工作的重大意义。县爱卫办要抽调人员成立机构,制订创卫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全身心的投身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中,以创卫推动爱卫工作全面开展。

12、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县医院综合门诊楼后期装修工程和县妇幼院搬迁建设任务,力争早日投入使用;完成卫生监督所办公楼主体工程和太平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建设任务;完成市上下达的村卫生室建设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任务。二是重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试点。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生培训力度。加大技术人才招聘力度,强化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现有卫生人才。县卫职校要发挥人才培养平台的作用,为基层培养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

13、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成立机构,健全制度,落实保障措施,防患于未然。

进一步加快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步伐,加大应急演练力度,县局拟在6月份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