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的概念范文

新闻的概念精选(九篇)

新闻的概念

第1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目前学界关于新闻体裁的分类十分庞杂,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闻体裁概念理解的模糊。与新闻体裁概念最为切近的是新闻文体,从学理上厘清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概念,有助于新闻信息的再现操作。特别是在当下全媒体[1]语境中,正确把握新闻体裁意涵,有助于更好地审度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客体”、“符号”与“意义”,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

一、 新闻体裁的渊源

新闻信息古已有之,“在古代,新闻信息的陈述内容和传播方式与其他信息没有太大差别。”[2]新闻信息从其他信息中自觉地分离出来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与发现,它显示着人类关注与读解事实信息的新思维、新方法。对新闻事实的认知遵循的是科学的符合论,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思维统摄下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的一种对象性的功能表现”。[3]127采写新闻就是运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来审视与再现新闻事实信息,它要求人们严格按照新闻式的认知开掘新闻价值,发现、采写新闻事实信息。新闻体裁的理论界域就是其处理新闻事实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框架,是在新闻思维与新闻认知浸润牵引下,左右着新闻主体观照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认知定式。

新闻体裁起初是对文学文体的借鉴。当下学术界一般认为,文体,又称体裁,是指内容得以表现的文章样式,也就是文字作品在体制、结构、语言等方面所形成的外部形态。人们常将“类型”、“体裁”、“体制”、“样式”、“文体”、“种类”等交叉使用。如“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4]。文体,“指文学体裁或文学类型”[5]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童庆炳先生的观点,他指出,“长期以来,文体一直被理解为体裁。”“文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裁问题,而是关系到文章写作的全局性的问题。”“文体是一个系统,它由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面构成。”[6]1“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文体’被定义为文学体裁,于是文体研究也就被限定为文学体裁的研究。”[6]3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界目前几乎将文体与体裁视为同一个概念,但是,按照童先生的观点,文体与体裁是有区别的,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童先生不仅对文体作出了富有创见的论述,而且提醒今天的学界必须注意运用新的视角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文体研究不同于体裁研究,要科学地赋予文体与体裁不同的理论界域。

李良荣先生在其《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中对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学界对新闻文体较早的理论探索。其研究表明:中国报纸文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模糊到清晰、从借鉴到自立的不断规范化、学科化过程。对西方的借鉴,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滋养,商业报纸的出现,反映战争、商情、灾害等内容对新闻的准确性要求以及电讯稿的出现,都从不同角度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写作体裁”[7]。但李先生在其论述中并没有将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进行理论上的区分。现在关于新闻体裁与文体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事件)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来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8]。“新闻文体,新闻体裁中以文字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在长期实践中,为适应读者和传播事实的需要产生了新闻文体,并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9]实际上,我国新闻文体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它的确是在借鉴文学文体的基础上,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逐步形成实践与理论的自觉的。简言之,新闻文体直接渊源于对文学文体的借鉴。无论是文学文体还是新闻文体,其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新闻观念的确立及新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我们审视新闻文体概念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语境,它要求我们将新闻体裁概念的理论内涵重新予以明晰,进而真正从文学的借鉴中进行学科自立。

二、新闻体裁是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

事实上,“认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从其直接所要实现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认识的主体根据其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式,接收和获取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3]18。新闻体裁就是对新闻文本的分类,它以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事实再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彰显程度为标尺,对新闻文本作类别划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并不存在原原本本的客观事实,因为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和参考框架和指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呈现给我们。”[10]287 “每个新闻事件都有不同的叙述框架,一个好记者应该选择那种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框架”,“选择好的叙述框架,可以使记者摆脱记者个人偏见、信源价值观的影响”[10]290。分类就是区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新闻体裁分类就是给新闻报道确立一个新闻叙事的文本理念框架。

在对过去分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新闻文本的抽象分类,必须从新闻学学科自身的理论属性出发来展开。首先,新闻文本属于实用文范畴,新闻文本的基本功能是再现新闻事实信息,这就与文学文本相区别。实用文相对于审美文,其文本信息中呈现的概念性命题或逻辑性信息更加充分,新闻事实中的可再现性与可分辨性信息更加清晰,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也更为直接,其功能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其次,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本的文类划分,“裁”的本质就是进行理论的抽象与切割。虽然可以运用不同标准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划分,但从有利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出发,以新闻文本再现新闻事实的功能性特征作为新闻文本的分类标准,更能彰显新闻学的学科理念,也更便于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再次,坚持以新闻理念为标准透视新闻文本的功能特征分类法,其合理性在于新闻理念来自新闻文本实践,又是对新闻文本实践的不断总结与反思,实践与理论的相互检视,有助于提升新闻理论的科学性。最后,从涵括性上看,新闻文本是新闻事实信息的符号性再现,当下媒介符号包括文字、声音、图像、信号及其组合,以新闻文本的功能性特征为切入点的新闻文本分类,有助于涵盖全媒体语境下新闻文本的多元符号呈现质态。因此,以新闻理念为背景,从文本的功能属性及其意向性诉求出发对新闻文本进行理论上的分类,应当说是一种更趋科学的视角。

从新闻理论发展过程看,从最初个案的新闻文本出现到后来纷繁众多的新闻文本实践再到其后新闻文本分类意识的逐步确立,实践的自觉与理论的反思,使得新闻文本自身的理念性的功能特征日益彰显出来。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新闻理论研究的深入,迫切需要科学的新闻理念直接融汇到具体的新闻文本实践中,将新闻理念直接内化为新闻体裁的功能性内涵,直接指导新闻文本的实践操作。从本质上看,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互通互融互塑的,新闻理论来自于新闻实践,新闻理论又回归到新闻实践。比如,人们先将新闻文本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后来又将其表述为消息类、通讯类和评论类。从理论上看,前者对应的是新闻体裁,后者指向的是新闻文体。所谓“消息类”,实际上是消息文本的集合,它以新闻文本的实践存在质态为观照对象,是存在态的新闻文本,是消息体裁在新闻报道中的具象呈现。以新闻体裁概念观之,就可以直接表述为“消息”,体裁类分的背后已经内涵着对消息文本实践的理性诉求。质言之,新闻体裁彰显新闻文本的共性特征而忽略个性化表现,与之相反,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实践,是新闻体裁的共性特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个性化呈现。新闻体裁更注重的是其理论的抽象性及其对实践的导向性,新闻文体侧重的是新闻体裁的理论功能在新闻实践中的文本性再现。

三、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呈现

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还是未来诞生的新媒体,新闻报道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什么的判断标准是新闻价值,在怎么报道中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文体来报道。一旦报道对象确定,新闻采写人员就必须考虑是选用消息、通讯或者言论去报道,这就涉及新闻文体。

新闻文体不同于新闻体裁,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的文本话语质态,是新闻体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文本话语的框架性表征及其功能呈现。质言之,新闻文体是以新闻文本的话语质态为观照对象的,是“作为话语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它既可以特指某一个具体的新闻文本,也可指向具有相似性文本特质的集合。而新闻体裁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是新闻文本,其立足点在于以某一特征为标准的具有相同文本特征的类的抽象。从总体上看,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都以新闻文本为自己的观察点,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观照的视域不同,方法不同,着力点不同,因此概念内涵不同。新闻体裁注重的是对新闻文本的“特征性”、“类别性”切分,新闻文体指向的是新闻报道中由不同的新闻体裁所建构的文本话语形态。即是说,任何新闻事实信息最终都必须通过不同的新闻体裁来呈现,新闻体裁作为一种理念性、框架性、意向性的层级规则,从特定角度规定着新闻事实信息在再现过程中的信息构建走向。就像语言与言语,语言注重共性规则,言语侧重个性表现,语言来自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话语实践。要言之,新闻文体是新闻体裁在具体的新闻事实报道中的文本话语质态。而新闻体裁是对新闻文体的类型特征的抽象。一个是特征性抽象,一个是质态性呈现。

第2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一、电视消防新闻的概念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常见灾害之一,消防就是伴随着火灾而产生的。在我国首次出现消防一词是1903年,由日本语音译而来,当时的含义是消弥与预防火灾、水患等灾害的意思,直至辛亥革命后还称为“消防火灾水患”。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仍称灭火与防火为“消防火灾”,后来“火灾”二字被省略,简称“消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消防部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各种社会救援、维护公共安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除保证完成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它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目前,消防部队承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等18项抢险救援工作任务,由此,消防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即在灭火和防火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抢险救援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消防的定义已经演变成为: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根据电视新闻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消防行业的内容特点,将电视消防新闻定义为:以预防和扑救火灾、灾害事件抢险救援为报道内容,以声画形式向受众传递消防信息为手段,报道新近发生的消防事实,是电视媒介关于消防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二、电视消防新闻的特征

1.专业性。消防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预防火灾和灭火救援,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在对电视消防新闻的报道中,经常要使用各种专业名称和术语,例如,灭火救援时使用的战术,消防特种器材的名称及功用等。在电视消防新闻报道中能否准确使用这些消防专业术语非常考验记者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体现着电视媒体的责任感和权威性,因此报道电视消防新闻的记者平时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报道出来后请消防专家先审稿,看是否有专业性的错误。

2.警示性。在电视消防新闻中,火灾的报道仅占20%的比例,但这部分报道所产生的震撼力和威慑力却是不可小视的,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报道往往具有显著的警示教育作用。

2008年9月20日晚,广东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造成43人死亡,65人受伤。经事后调查,火灾原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使用自制礼炮枪,结果引燃天花板导致火灾发生。有关舞王俱乐部火灾的消防新闻一经报道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民众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思考,同时相关部门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公共娱乐场所燃放烟花的违法行为进行彻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重演。

3.连续性。重特大火灾、重大抢险救援行动等突发事件报道,不可能是一两次报道就结束了,有些典型的案例需要媒体长时间关注,进行连续报道。以央视大火为例,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因违规燃放烟花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2010年5月10日,71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整个事件持续一年多。这期间有关火灾扑救、原因调查、缅怀牺牲消防员、火灾教训、相关责任人处理等消防新闻的报道迭出不穷,正是这一系列的连续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构建了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4.评论性。关于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新闻报道往往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新闻,民众在了解火灾原因、相关责任人处理、事故进展和影响等相关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利用网络、论坛、博客等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置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和判断,与此同时,广播、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也会在报道中启动相关新闻评论,形成消息报道与观点报道的互动传播格局。

5.知识性。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传递安全信息,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民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2004年2月15日中午11点20分左右,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火灾发生后,各级电视媒体第一时间对事件过程进行报道,一位78岁名叫毛凤久的老人因为在火场中成功逃生成为众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毛凤久告诉记者,火灾发生时他正在商场四楼。“那阵子,大部分人楼上楼下地跑,有的人开始打破窗户往下跳。我就趴在地上,找个毛巾捂住鼻子和嘴,爬着找可以喘气的地方,一直到消防队员来,把我送到医院。”媒体在报道中评论:这位老人之所以能够生还,更多依靠的是自救技巧。在报道中传播消防安全知识是电视消防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

6.宣传性。消防新闻是一种行业新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消防工作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危害,为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因此消防新闻体现着鲜明的宣传价值,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其报道的目的就是通过宣传使消防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受众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电视消防新闻的内容及分类

1.消防科技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是一项时刻与火灾和其它灾害事故做斗争的工作,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大跨度、大空间及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化学建筑材料种类日渐繁多、复杂,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这些都不断给消防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种都市化的建筑在扩大居民乃至商家入驻率的同时,也为滞后的城市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上海“11・15”火灾让这种隐患以一种国殇的方式跃入国人的眼帘。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消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研究运用最新的先进科技来解决,而这些正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题材。比如日常灭火训练中使用的三维模拟仿真数字化训练系统,在地震坍塌废墟中寻找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切割器等专业器材,消防搜救犬,扑救地铁火灾的特种车辆等,这些都是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2.人物报道。新闻报道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即要想新闻更加鲜活生动,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见事见人”。而人更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消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物报道的天然优势,在与各种火灾和灾害事故斗争中,消防官兵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作为事件经历者,他们是新闻报道中不可剥离的重要内容。电视消防新闻中的人物报道主要是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他们体现着军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着抢救人命的神圣使命,不怕流血流汗,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近年来,消防官兵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在湖南衡阳大火中牺牲的20名消防官兵群体,在央视大火中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张建勇,在大连“7・16”大火中牺牲的烈士张良……

3.事件报道。电视消防新闻关于事件的报道主要是关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报道,其报道领域十分宽泛。从火灾层面讲,目前消防部队担负着除森林、草原、矿井地下、军事基地和核设施外所有火灾的扑救任务;从抢险救援层面讲,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消防部队还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18项社会抢险救援任务,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第3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社会新闻定义一般都特别强调其内容的广泛性,甚至有观点认为“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社会新闻的内容更为宽泛,它包括反映社会道德风尚的公共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安状况、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和民情民俗、生活情趣等内容的新闻,有的社会新闻还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新闻相互交叉”,①近乎无所不包。然而在划分新闻类型时,相关研究又常常把社会新闻当做一种相对独立的种类,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新闻并列,也就是说,社会新闻定义中所特别强调的内容的广泛性,在这时已大大收缩,因为至少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新闻不被包括在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进一步变窄:有研究者对一些网站的社会新闻每日点击排行榜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与性有关的内容”、“奇闻异事”以及“天灾人祸”。这三项在所有内容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接近三分之二。②显然,在这里,社会新闻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性”与“腥”,以追求刺激为主要特征,或隐或显地宣传色情、暴力和灾难。可见,在理论和实践中,关于社会新闻的理解明显地宽窄不一,存在着泛化与窄化的矛盾。

矛盾之所从产生,与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关。在社会学中,所谓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它以人为主体,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应该说,正确把握“社会”概念是有难度的,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它大而广、多而杂的特点,却难以准确而全面地说清其具体内涵。模糊的认识使得概念的运用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社会理解为正式群体(社会组织)之外的部分,如学生毕业称为“走向社会”,把学校从社会这一“人类生活共同体”中剥离出来,使本来是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并肩而立,而“社会”的应有之义却被削减了。与此相应,对“社会”的认识不清使得“社会新闻”也含糊其辞,诸多研究在定义中泛泛而谈,一味强调其内容的广泛与多样,在分类时又自动缩水,让刚才还涵盖一切的社会新闻,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理论认识的模糊和矛盾,使得新闻实践因无所适从而任意放纵,“社会新闻”几乎成了一个可以自由定义和使用的概念,在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为我所用,沦为“性”与“腥”的代名词自然不是怪事。

该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在加强社会学理论素养,正确认识“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应该从反思“社会新闻”概念本身开始。宫策先生在1957年就提出:“社会新闻这种提法并不很确切。”④确实,作为一种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等相对的新闻类型,“社会新闻”所反映的必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整个社会。现有的概念名称大而无当,和实际反映的内容之间名实不符,显得头重脚轻。当然,与其他新闻类型相比,其所反映的内容确实庞杂,难以用一个合适的词采概括。因此,不妨把它一分为二,用两个概念来反映,这样,各自的内涵相对具体和明确,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概念的泛化和窄化矛盾。

一个是“奇闻异事”。它从明代以来就一直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建国以后,“社会新闻”一再被赋予新的内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原有的基本含义反而被边缘化,甚至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地位尴尬。“奇闻异事”内容没有行业的限制,具有广泛性。其特点在于“奇”“异”―超出常规,悖于常理,与人们的固有思维不一致,因而富于刺激性。它是世俗的,简短的消息是主要的报道体裁,以迎合受众相对低级的欣赏趣味为主要目的,满足他们外部的肤浅的、暂时的感官刺激的需求。与暴力、性有关的内容当然是它的反映对象,但是决不允许过度渲染,一味黄化。社会责任的约束是必须的,但不宜让它承担过多过重,也就是说,不能任由它日益低下,但也不可过分地人为拔高,而是应该在科学的管理之下使其规范。目前人们对“社会新闻”产生担忧甚至反感的往往是这一部分内容,而许多媒体为争取眼球,获得市场的杀手锏也常常是它。对“奇闻异事”数量与质量的控制与安排,将成为衡量媒介雅俗高低的重要因素。

一个是“民生新闻”。即“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角度出发”,对“类似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人口、就业、道德、秩序、婚姻、家庭等)”⑤进行的报道。它是实在的,关心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映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情况,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初级形态,主要反映一些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的社会现象,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运用的体裁多种多样,可以是简短的消息,也可以是情理交融的通讯。另一部分是高级形态,主要运用适宜深度报道的各种体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具体,有较高的抽象性、综合性,是对百姓生活的概括与深化,虽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有一定距离,却能够满足百姓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本土看世界,综观古今中外,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的需求。比如关于社会问题,在初级形态中只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如《汽油烧妻子

丈夫判无期》,而在高级形态中则应该对家庭暴力或其他相关问题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当然,两种形态并不一定如影随形,同时出现,但当初级形态的报道在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呈现出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性时,就应该及时予以挖掘和整理。如果说初级形态的报道侧重于资讯,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关注视野和反映速度,那么高级形态的报道则侧重于思考,体现的是媒体对社会的认识深度和影响力量。所以,真正应该承担、更能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的是民生新闻,更能显示媒体的品位与高度、树立媒体社会形象的也是民生新闻。

这样,把原有的社会新闻概念分为两部分,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提出不同的效果要求,各负其责。所以,在“党报要发挥社会新闻的作用”的说法中,“社会新闻”主要指的是民生新闻t在“社会新闻品位低下”的说法中,“社会新闻”更多指的是“奇闻异事”。两个概念各有所指,分工和责任都相对明确,有利于研究观点的清晰表达,也利于新闻实践的具体操作。

第4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软文概念;软文危害;软文发展;软文研究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97-05

一、软文概念的界定研究

“软文”是一个定义模糊的概念。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与软文有关的概念的流行:软广告,软文广告,隐形广告,公关软文,公关稿,广告性新闻,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等都被归入“软文”行列之中或者与软文联系起来。

事实上,这些概念涉及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独立或者相交或 者根本就是同一个概念。只是由于业界的不同,或广告领域或公关领域或媒介领域。

确定软文的概念,对于分析研究软文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有很大的意义。

(一)四个相对明确的概念

学界针对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广告新闻和有偿新闻做出了概念明确。

陈超(2002)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在对新闻和广告的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并且借鉴《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论述:“国内外的一些报刊以新闻形式,将商业广告性内容发表在广告版上,按广告收费,或者注明为广告按广告收费的大块文(即买版块),应视为“广告”,指出该论述指的就是“新闻性广告”。陈超也同样借鉴了《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的定义, 即“广告性新闻”也称有偿新闻,一般具有新闻要素,在新闻报道形式中塞进广告性的某些内容。”他认为“广告性新闻”指的是所有的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的隐形广告,起本质是广告。它是广告介入新闻后呈现的异常形态,是广告的异化。他认为广告性新闻和有偿新闻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前者突出本质为广告,倾向于认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告对于媒介的介入。后者则强调“有偿性”是对本质为“无偿性”的新闻报道的异化,倾向于在媒体自身找原因。陈超对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下了定义,为进一步明确软文概念做出了贡献。

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对上个世纪80年代曾惹起热议的“广告新闻”做出梳理。文中指出:广告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广告新闻,其实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新闻性广告”;另一种则是完全“不受专版、专栏、专题限制而独立发展的“新闻”,也就是上文的“广告性新闻”。可见,广告新闻是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总称。邓名瑛(2005)对“有偿新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它既可以是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者实物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主动向被报道对象所要钱物的行为。有偿新闻,其在理论界的观点是比较统一的,其要点在于新闻报道本身的“无偿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有偿性”的悖论。

(二)混淆的概念

软文、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公关稿等概念混淆。

1.广告和新闻的界限混淆不清

刘欣(2007)提出“新闻性软广告”的说法,并将其简单定义为“新闻里面藏广告,以新闻的方式做广告”,但他在下文则写道:“这则天衣无缝的新闻性广告包含两部分,显性的新闻和隐性的广告,显性的新闻记者和隐性的商家。显性新闻是载体,隐性广告是核心;隐性广告的发话者商家凌驾于显性新闻的发话者新闻记者。”在这段案例分析中,他以“新闻性广告”一词代替了前文的“新闻性软广告”,并用到了“隐性的广告”、“隐性广告”两个名词。

李妮在《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中对软文界定:即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并且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以误导读者进行购买和消费的广告文章,都可视为“软文”,包括报纸版面上以“专版”或某类专在题名称出现的文章形式。这里也将新闻性广告,有偿新闻和软文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2003)对这种混用的现象提出质疑,指出将“软文广告”和新闻联系起来、批评“软文广告”有意模糊新闻和广告界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软文广告”和被称为“软广告”的“有偿新闻”混为一谈。

刘达(2006)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通过不同的分类分析,得出无论如何分类,软文在操作上的就是试图在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而他认为新闻与广告在本质应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类传播活动。对于软文的界定是通过模糊处理新闻与广告,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传播个别商品或企业信息的一类文章。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对于软文几个相似概念的分析后,认为软文在广义上,“软文”指发生在媒介中的新闻与广告的结合或者相融合的现象,这个表述被用来描述新闻与广告之间的“灰色地带”;在狭义上,“软文”指一种媒介文本形式,或者是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文本或话语,它的特点是借助新闻的形式传达广告信息。结合上面对几个与“软文”概念相似的概念的分析,可以对“软文”概念做进一步的界定:“软文”是来自于媒介外部的信源,通过制造媒介事件和向媒介提供源文本的方式,在媒介上以新闻的形式含有广告信息的文本(或话语)。他在这一份定义中没有涉及定价问题,并列出了三点原因。

以上是认为软文是以模糊新闻与广告界限途径来定义的研究。

2.软文广告,软广告和软文的概念的混淆

刘艳子和柴贵银自身对“软文广告”和“软广告”两个概念的辨析有待商榷,文中指出:“软广告”是对“有偿新闻”和“广告新闻”等不规范新闻的形象称呼,因为这些新闻表面上是新闻,实质却是广告,所以被称为“软广告’,而“软文广告”则是“用作广告的软性文章的简称”,属于广告经营的范畴,且有明确的广告标识。他们的论述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上文己指出理论界对“广告新闻”的明确界定,它包括有偿新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而新闻性广告就是“在标明‘广告新闻’的专版专栏里刊登的广告新闻”,因此,软文广告(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属于新闻性广告的,也就属于广告新闻范畴内。以此推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是有部分相交的,这无疑与作者的结论相悖。另外, 他们也将“软文广告”等同于“软文”,在文中频繁换用、混用;而“软文广告”定义中的“软性文章”一词,概念模糊,也未对此作进一步解释。

应飞虎和葛岩(2007)在讨论“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时,则混用了“软文”和“软文广告”两个概念。作者以对“软文”的定义引出讨论的背景和问题:软文是广告行业的一个流行术语,指大量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以新闻报道形式的广告。文中还指出,在我国的语境中,“软文”就以报道形式广告主所需要的信息而言,其意义与英语中“advertorial”,但“软文”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而advertorial通常是标明的,多出现在广告栏目之中。在此段关于“软文”的论述之后,下文就直接转入对“软文广告”的危害的讨论,中间并未解释两者是同一概念还是包含关系。

同样的还有襄樊学院的符冰对认为凡是报纸刊登的文章中以新闻式标题出现, 但是文中出现企业或单位名称, 或者注明企业或单位联系方式的, 而且重点介绍广告信息, 以吸引读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 都可视为软文广告, 即使报纸冠以“ 专版” 或某类专题名称的版面也不应例外。这里他所指的软文广告和软文是同一概念

概念混用中比较常见的还有,厦门大学的徐鲁鹭在《我国汽车软文广告研究》里认为软文广告是相对于硬广告而言的,并且没有将软文和软文广告区分开来。也没有将软文广告和软广告区分出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杜漪和金艳梅在对网络软文营销研究中认为软文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专业网络营销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是通过在报纸、 杂志或网络等宣传载体上刊登的一种宣传性、 阐释性文章, 包括特定的新闻报道、 案列分析等。这里她们直接把软文和硬性广告对应起来。

目前论文中,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实践领域的几个概念有比较全面的区分。她在《三赢的可能行――软文现象的辨与析》对以上混杂的概念进行了明晰。她在在对于广告领域的软广告,软文广告,隐性广告进行了清晰地概念定义并且和软文进行了对比之后。在对于公关实践领域的公关软文,公关稿,新闻稿,新闻通稿,公关新闻稿五个名词进行了概念明晰之后以及他们之间和软文间的区别之后得出以下结论: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 )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 即,软文是一种模仿媒体编辑内容的信息编码形式、为广告/公关客户有偿的文本性信息,由于其有广告和公关两个源头,因此可分为软文广告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两种形式。软文广告和公关广告间并非径渭分明,如果软文广告未标注为广告、没有以字体或其他设计排版特征来与区分媒体编辑内容形成区别,那么,其性质就接近于公关软文。

对于周小叶软文是软文广告(advertorial )和公关软文(公关稿)之和。这是讲两个不同业界概念的综合这个概念,笔者持支持态度。

概念间的换用、混用和误用、错用,不一而足,无论是实践领域的广告、公关从业人员,还是理论界,都需要更仔细斟酌这些概念,借鉴对广告新闻、新闻性广告、广告性新闻、有偿新闻等概念进行定义明晰和范围界定时使用的关键标准,来明确这些概念的定义并界定其范围。

二、批判性的软文研究(批判的态度和批判的角度)

正是由于各概念的定义和范围不明确、不统一,而其中又确实存在着有偿新闻等明显违规、违法的现象,因此理论界对软文及相关现象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一味批判、一棍子打死。

(一)软文的危害性研究

深圳大学法学教授应飞虎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岩撰写的论文《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对第13条的研究》。 他们认为“软文” 掩盖其付费服务性质,混淆广告和新闻报道之间的界限,以达到使读者将付费服务误以为客观报道的目的。他们认为软文是一种欺骗方式,不仅损害了读者,消费者的利益,还是一种不正当竞,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错误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世界大部分国家都视之为违法。并指出我国《广告法》第 13条也明确禁止这类广告行为。

湖南师范大学的李妮在对于潇湘晨报的软文整理分析,长远的来看,“软文”现象存在的受害者应该还是媒体本身。受众可能因为一次为“软文”的上当受骗而从此提高警惕,商家可以为“软文”的说服功效降低而另觅他法。但是作为媒体而言,真正意义上说并不是以广告为生,而是以读者的注意力和关注力为生,有了读者的关注,报纸才能招募到广告。而一旦读者因为“软文”泛滥而收回对报纸的信任和拥护,那么媒体发行的报纸,也只不过是废纸一叠。到那时,报纸就会落入商家、读者都不愿意理睬的悲哀之境不明,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

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用寻租理论来诠释他认为的软文: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于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活动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新闻的公信力。

尚尔鹏在《报纸“软文”的话语分析》中,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如果上面的情况继续恶化的话,那么作为公共利益代言者的新闻话语很可能彻底的从报纸媒介消失,广告和“软文”将充斥整个版面形成一个只为商业利益者代言的“单向度”的报纸媒介。那么报纸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徐瑞希在《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中通过对于台湾地区置入营销侵蚀新闻现象的分析后认为这种现象的后果不仅是多媒介伦理的侵害也是对新闻公信力的损害。

同样认为软文对新闻价值危害的研究还有吴晔的《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等。

(二)虽然同为对软文的批判,但是对于软文危害归责于谁,学界出现了不同的两种声音

1.认为责任在广告,软文对新闻是一种伤害

对软文等相关现象的批判最早开始于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广告新闻”的讨论。王亦高和黄彪文(2007)指出,广告新闻的两种形式,从专栏明示到混合编排,广告与新闻的混杂愈演愈烈,读者越来越难以分辨孰为广告、孰是新闻。这一趋势在理论界引发了1983至1987年间广告新闻大讨论。

讨论最初理论界中还以支持为主,到1986年《新闻学刊》第2期刊登曹文秀的文章《应该怎样看待广告新闻》,理论界的态度己转向批评。曹文秀(见:王亦高,黄彪文,2007)在文中指出:“广告新闻以假乱真,有损新闻单位声誉,必须予以坚决否定。”

张西明于1987年发表长文《广告与新闻》,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广告新闻’与新闻道德的原则不相容,已被各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事业所公认,成为国际新闻界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

这场长达四年的讨论由此结束,广告新闻最终被理论界否定。否定了广告新闻,也就同时否定了其包含的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这两种形式。理论界在此后的讨论中也有明确表示应同时整治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的。田玉杰(2008)指出,两者都采用了一定的新闻形式,同时淡化了广告标志,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权威度性和可信度。但这种操作方式给新闻传播带来混乱,使新闻媒介变成了广告主的传声筒、代言人,由注重社会利益变成代表广告主一方利益。因此,这两者都是广告对新闻的“入侵”,是伪新闻。

吉林大学的尚而鹏在“软文”话语的生产中,新闻话语的生产者被“委托人”控制,新闻和广告之间的话语秩序失序。“软文”话语产品不再是真正新闻话语,不再是为公众利益服务,而是为市场、消费和利润服务。所以,新闻记者或编辑是在变向的为“委托人”(广告主)进行话语生产,由此而导致的新闻话语和广告话语的关系和话语权力失序,这种失序后的关系则使新闻话语处于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

作者与暨南大学的刘达同样认为这会使报纸沦为商业的私器,然而在原因归咎方面,尚尔鹏秉持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委托人”才是真正的操作者。当媒介事件和文本纵,当新闻的话语主体被分为“委托人”、“作者”和“赋形者”,新闻的话语主体则失去了话语的权力;当“委托人”借助新闻话语的话语权威,去建构产品、品牌符号,新闻话语则被处于被异化的依附于广告话语的地位。新闻就陷入了这样依附于广告的困境之中。本应作为社会共器的报纸,变成了追求商业利益的私器。那么通过对“软文”的话语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新闻话语被拖入消费主义的情境中,与广告发生内爆,丧失话语权利,使媒介话语陷入失序状态。

复旦大学的徐瑞希认为软文广告表现为广告置入营销入新闻中,“但置入性营销最严重的问题, 正是新闻报道充斥着商品或品牌置入营销的“ 广告新闻化” 现象。”作者认为广告的新闻化严重影响到了新闻的地位,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威胁。因此要谨慎防置入营销侵蚀新闻。

2.认为本质的责任在于新闻道德的缺失

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2004年母亲节专题“软文”分析》,这篇文章将“软文”产生和盛行的原因归咎为报纸媒介向经济效益的妥协――“‘软文’成了缓和经济话语和媒体话语两者矛后的场所之一”,在这方面与以上批评性“软文”研究的结论不同。然而,陈雯锐认为,“比起谴责或批判某种力量的话语呈现,更重要的或许是寻找他途的阅读方式,或者丰富其他话语的可能性”。或者从更为广义的范畴讲,她认为“软文”话语并不构成对其他话语(尤其是新闻话语)的威胁。从这可以看出她虽然提出了但并没有尖锐地提出新闻媒介的道德缺失。

陈超从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两种形态出发,认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皆是为了促销而进行的付费的商业信息传播行为,是媒体广告经营行为对新闻业务的介入。但“新闻性广告”是广告主规范地购买广告版面、时段,而媒介广告人员却以“新闻形式”。此类广告只是表现形式上的非法,其中的货币交换在性质上说是合法的。而“广告性新闻”从形式到实质都是非法的。“广告性新闻”中,货币交换的对象是记者、编辑和新闻媒介手中的报道权、发稿权。从而把广告主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他认为后者的性质比前者更为恶劣。

暨南大学的刘达在《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中归纳出“软文”的本质特征,然后再从概念上对其界定。刘达认为利益的驱使是“软文”产生的原因,但他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他分别探讨了新闻媒介“创租”和“寻租”两个方面。刘达认为,新闻媒介能够寻租的权力是“传播权利和影响力”,资源是“广泛而高质量的传播行为而获得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因此,“新闻从业人员个人或新闻媒介单位出十利益的驱使,对这种广告主的寻租便受之不恭,从而产生‘红包新闻’、‘有偿新闻’等传媒腐败现象”。

应飞虎,葛岩认为就媒体来说,虽然在法律上媒体仍然是所谓“事业单位”,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化经营”方式已经使媒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化,赢利成为媒体的基本经营目的之一。在这种条件下,媒体自然有刊登软文的利益动机。在此情形下,如果没有外在力量的制约,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媒体可能结合为利益同盟,共同参与并促成软文广告的泛滥。媒介这种党和政府的“喉舌”,负担着传播党和政府决策、引导舆论等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的特殊地位使得执法主体处于弱势。

对于软文的批判层出不穷,笔者总结这源自于对于软文概念的定义不明以及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和执法层面上的问题。

三、关于软文的可行性的研究

尽管批评软文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还有一些研究是着眼于软文合理发展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软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在积极探寻如何让软文走上一条合理的发展道路。

就“软文”的非批评研究可见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绵阳莱德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经典案例《软文炒出金矿来――“老茶树特色餐饮一条街”广告推广》、哲宇撰写的《软广告带来――全息介质营销理论解读“软文”如何以柔克刚》等。他们在对于软文的定性上都将其认定为“营销传播工具”,侧重于它的商业价值。

黑龙大学的杨燎原则以直邮杂志软文为例从语境和非语境的角度来诠释软文的特点,非语境不在文本研究的范围内。我们着重看他对于软文语境的研究。他通过语境研究,将软文分为新闻性软文,信息型软文和人文型软文。并得出以下结论语言语境来看,不论是否出现产品或企业名称,软文的上下文联系都极其紧密,即上文是信息铺垫,下文或显或隐地传递产品和企业信息。软文的信息量丰富,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软文的商业味道淡,可以使受众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受众主动吸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就是广告传播主体说服的过程这将非常有利于广告传播目的的达成。这肯定了软文在传播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复旦大学的周小叶通过对于软文概念的明确,通过对于报纸,杂志互联网软文的分析,提出了“三赢”的方法。这三赢指的是广告主,媒体和受众三方。对于报纸和杂志纸质媒体,她认为如果软文能够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提供了充实而有深度的内容,那么对于受众而言,其仍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媒体而言,也能维持其个性和声誉;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巩固或重建形象的有效传播方式。因此,这种不仅模仿编辑内容形式、且注重提供信息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的软文形式,是可以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的。杂志软文可在受众、媒体和企业/品牌/产品间寻找到一个连接点,在这样一个连接点的基础上去制作、软文,就能实现受众、媒体和企业的“三赢”。对于网络而言,传统的以编辑内容形式呈现的软文能增强其影响力,而其提供的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受众和品牌的亲睐,由此促成受众、企业和媒体的“三赢”。对报纸、杂志和网络软文的叙述中,均可看到,只要切实地从受众使用媒体的需求出发,在受众气企业/品牌和媒体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软文是可以走上合理发展的道路,并实现“三赢”的。

暨南大学的刘达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软文”,应该要具体分析。对于广告领域中,只要与新闻报道无关,新闻报道与广告宣传截然分开即可。如果从公共关系的视角看,无论是广告性新闻还是新闻性广告都具有合理性。公共关系视角中的广告目的不是为了推销商品和服务而是为了树立组织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于是这两种方式就可能产生文中所指的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在具体运作层面,“软文”合理性的边界取决于媒体的“把关”。 作者以为软性文章的合理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探讨范围;二是具体操作。在广告学和公共关系学领域,软性文章是合理的,并且正在为业界人士所广泛采用;而在新闻学领域,如果允许操作,则是否合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于其具体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他认为真正的危机来自是否合理操作。

四、总结

通过对软文研究的综述,笔者对前言所提出的三个争议点总结如下:1尽管软文概念的确定到现在还是各执一词,然后已经有些概念从软文概念中脱离出来并以确定了。目前研究中笔者认为复旦大学的周小叶对于软文界定最为清晰,且笔者持支持态度。2 学术界对于软文的危害性大都集中于对新闻的危害的讨论。而造成软文滥觞的责任被分为了两个阵营:一个认为是责在媒体本身,一个认为责在广告主。并引发讨论和深思。3 软文有它的商业价值和传播价值,并且软文既然存在就不存在一棒子打死的道理。有一类软文研究是探寻它合理发展可行性。他们认为软文合理规范理性布局是可以有很积极的发展的。

笔者对于近几个月《南方周末》社会版的阅读中发现,目前软文已经采取了一个更为正面的方式即企业出资对一个社会问题深度调查,并在最后写上某某某企业呼吁社会关注某某现象。这就是软文发展的一个积极势头。

通过软文的研究综述,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1.在对软文的批判中,有学者已经对于媒体道德缺失进行了研究。这使人们的焦点从广告本身转向了媒介。除却媒体的寻租权,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导致媒体中的软文滥觞?除却法律本身的不健全,执法是不是也是个问题?2.广告主,媒介和受众共同构成了软文传播的全部流程。受众一直被当做软文的受害者,若软文真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么严重的危害性,那么为什么不能像虚假广告一样,消费者发现是假的就投诉呢?他们或许感受不到受害,或许愿意接受软文,这涉及消费者心理问题。笔者希望可以就软文问题上更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小叶.三赢的可能性――软文现象辨与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刘达.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D].广州:暨南大学,2006.

[3]徐鲁鹭.我国汽车广告软文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尚尔鹏.报纸软文“软文”话语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李妮.潇湘晨报软文现象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6]刘艳子,柴贵银.软文广告新探[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3,(7).

[7]应飞虎,葛岩.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J].现代法学,2007,(3).

[8]陈超.论“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J].新闻记者,2002,(1).

[9]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10]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1]刘欣.浅谈新闻性软广告的语用策略[J].科技信息,2007,(30).

[12]符冰.软文广告对报纸新闻价值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

[13]杜漪,金艳梅.对我国网络软文营销的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8.

[14]徐瑞希.软广告入侵新闻――广告新闻化之探讨[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5]吴晔.对当下媒体软文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8,(2).

[16]陈雯锐.是消费主义女人,还是母亲[J].妇女研究论丛,2005,(1).

[17]王亦高,黄彪文.正确的判断如何得到确认――以“广告新闻”讨论为例[J].国际新闻界,2007,(3).

[18]田玉杰.整治“广告性新闻”和“新闻性广告”势在必行[J].科学之友,2008,(3).

[19]杨燎原.从语境的角度探析软文的特征――以直邮杂志广告为例[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8.

[20]张继明.第三只眼看脑白金――软文策划要讲时代性[J].商界,2001,(1).

[21]贾吕荣.软文传播――汽车营销“硬武器”[J].国际公关,2006,(5).

第5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在我国舆论研究中,“舆论”与“新闻舆论”是两大常见概念。由于研究者判断角度、考量标准、研究方向等的差异,从不同视野出发,同一概念往往呈现出纷繁多样、彼此互异的阐释状态。笔者认为,在这种多样化界定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界及业界对上述概念存在的认识含混与理解歧乱。定义未准所带来的随意表达甚至错误运用,较大地干扰了舆论研究及其相关实践的规范展开。本文试对此粗加辨厘,冀望有助于推动我国舆论研究的深化。

“舆论”:防止局部截取,静态考量

在中国古代汉语里,舆论意为“舆人之论”①,舆人指普通百姓。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我国学者对其概念的阐释堪称众说纷纭②。如: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③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④

“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⑤

粗略总结学界对于“舆论”的诸多定义,笔者认为,该概念至少被附加了如下两大非本质含义:第一、认为舆论具有共同“一致性”;第二、将舆论视为“多数人”的意见。

首先,一致性并非舆论固有的内在要素。法国的A・吉拉尔在《公共舆论》中认为:公共舆论不是其总数,而是个人意见的混合物。它从来就不是一致的,更不是同质的。⑥吉拉尔对舆论显微镜般的观察或许失之绝对,但它却揭示了舆论概念的原初状态。笔者认为,舆论概念自身不天然内含一致性要素,也就是说它并非自一开始便具备了某种一致性特点(无论在多数意义上还是少数意义上),一致性是在其不断运动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所谓“共同意见”,准确来说只是舆论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相对成熟的状态,“当舆论处于初级阶段时,各种意见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特点。”⑦当运动发展到各种意见彼此无法继续整合时,舆论趋于稳定,这时舆论才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因此,一致性只是其阶段性特征。抹杀舆论演进过程的阶段性,以阶段性特征代替整体特征,的确存在以偏概全的逻辑缺陷。

其次,舆论并不一定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一点已有学者给予敏锐探察:“说舆论是‘众人之论’,并不等于说舆论是‘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当然,舆论研究理应重视多数人的一致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又不应因此撇开与此相联系的少数人的意见,因为少数人的意见同样隶属于舆论的范围之内……因此,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既是舆论民主思想的一种体现,又是一种科学态度的表现。”⑧“客观存在的真实的舆论必然是充斥着各种扰攘之音、歧见纷呈的公众意见之流……把大多数人的相似或共同的意见称作舆论,而把与上述意见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排斥在舆论范畴之外,实际上犯了用部分舆论代替全体舆论、用人为的标准对社会意见作出等级安排的价值判断的错误。”⑨因此,放弃单一的“共同意见”观念而包容各种主导性意见,才是正确理解舆论概念的必然思路。

实际上,无论是舆论的一致性还是多数性,均是截取成熟的舆论阶段,并把它作为一种静态模型来描述的。这种局部截取虽然有利于阶段性的描摹,但无助于深入地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编写的著名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指出:“舆论不仅仅是各种意见的总和,而是在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比较和对比一些意见的一种连续的过程。”⑩从横向看,作为众人的议论,舆论是对无数单个意见的整体描述,是单个意见的集合,其中既有多数人的意见,也有少数人的意见;从纵向看,舆论是一个发生、演进并逐渐稳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问题的显现――舆论开始出现(众多意见发表)――舆论逐步整合――舆论走向一致(这种一致可能表现为多数,也可能表现为少数。即可能同时表现为多个意见互异的舆论群体并存,这时舆论运动趋于稳定)。

笔者认为,对舆论的截流式考量不仅过滤了真实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为地压缩了研究的视野,而且削减了舆论研究对舆论引导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清除附加于舆论概念上的诸多规定性,将其还原为最基本的几大要素,以有助于舆论研究从肇始于观念上的静态模型回归到其生动、复杂的运动演化过程。

由此,对舆论的理解应该是――具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对于同一社会现象的公开意见。它包括以下几点基本要素:

1.舆论的主体是(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

2.舆论的客体是(同一)社会现象。

3.舆论在表现形式上是(公开的)意见。

“相当数量”与“较多”或“很多”等模糊性概念一样,是相对于意义上而言,为不确定性概念。有学者认为是“可以指成千上万人,也可指十几人、几十人”。{11}也有学者认为“按照感知事物比例的思维习惯,四分之一的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底数。”{12}这种还原,实际上将“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一附加的规定性从人们习以为常的舆论定义里剥离出来,“相当数量”概括了舆论发展各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当有相当数量的人就某一社会现象公开表达意见,此时舆论即告产生。

补充说明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就某件事提到的“舆论认为……”,大多指的是多数人认为如何如何,或是“当事人认同的某种意见”{13},属于口头习惯性用法。

学界经常使用的另一个概念“社会舆论”,如无特别语境说明,一般情况下可被视为是对舆论外延的进一步准确定位,舆论为社会舆论的缩略用语。

“新闻舆论”:警惕与“社会舆论”相混淆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同样有多种,如“群众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14},“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15}。还有意见认为,新闻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媒体表达的意见”,广义指“通过或经由媒体表达的社会意见”。{16}

笔者认为,新闻舆论这一概念是据舆论主体提出的概念,由于“新闻”本身是信息的一种,无法发出意见信号,因而可将其理解为新闻机构,即传媒界,其上位概念为“社会界别”,(尽管传媒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天然是舆论表达的最佳舞台)。依此类推,与新闻舆论相对应的还有教育界舆论、医疗界舆论。新闻舆论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其概念才具有存在合理性,其定义遂为“新闻媒体自身表达的对社会事物的意见和评价”,接近于以上对新闻舆论的狭义定义。

若将新闻舆论视为“群众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正如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惯常使用的那样),实际上将其等同为了舆论概念本身。而“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这一定义则显得过于含糊,主体不明(如果其主体既包括传媒也包括群众,那它实际已表明自己就是社会舆论)。对新闻舆论广义上的理解“通过或经由媒体表达的社会意见”同样存在漏洞,因为传媒表达的意见是否是社会意见无从判别,并极易使人将其与“社会舆论”相混淆。

对“新闻舆论”概念理解得不准确也是导致传媒发挥舆论功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一旦将新闻舆论与社会舆论相混淆,便有可能出现前者替代后者的危险,这是已经事实证明过的。实际上,即使将新闻舆论定义为“媒体表达的意见”也十分表面,修正为“媒体掌控者通过媒体表达的意见”也许更为贴切。这一定义几乎适用于古今中外任何语境(因为我们并不能由于某一传媒或某一传媒的某个时刻所发出的意见确实代表了民众的意见,便任意将其表现扩大化、普适化、永久化)。

由于太容易陷入表达误区,且其无论对于实践或是研究均无多大实际价值,笔者不提倡使用新闻舆论这一概念,正如也很少有人需要使用“教育界舆论”、“医疗界舆论”一样。(关于新闻舆论等概念,学者陈力丹在他的著作《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有过精当的论述。笔者略有保留的是,由于对舆论概念认识的差异,作者认为媒介仅是“模拟公众”,不能作为真正的舆论主体。笔者认为,舆论是一种集合性意见,媒介虽只是“模拟公众”,但作为一种行业,其集合性特征还是符合的。)

除新闻舆论外,主流舆论也是一个被频繁使用的概念,有时其口头出现频率甚至远过于严谨的学术研究。无论对主流舆论如何定义,笔者认为有一种错误倾向应当竭力避免,即将主流舆论理所当然地视为代表社会前进方向、具有先进性特征的舆论。关于“主流”的解释,《辞海》为:主要指事物的本质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正如舆论并不先天具有一致性、代表多数人意见一样,“主流”也不内在地含有先进性含义。事情的本质方面及其发展方向可以完全是反动、落后,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说主流的即是先进的,往往来自于人们主观上的一厢情愿。主流舆论既可理解为人数上占优势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可理解为在价值观上是符合社会主要价值观念的,但却不一定就是先进的。

注释:

①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4页。

②据美国学者哈伍德对相关历史文献进行的研究,关于舆论的定义多至50余个。

③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④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1页。

⑤储玉坤:《现代新闻学概论》,世界书局,1948年版,第35页,转引自刘建明《基础舆论学》,同上。

⑥转引自徐向宏:《现代舆论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6月,第11页。

⑦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18页。

⑧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34页。

⑨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

⑩转引自丁柏铨、王雄等:《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214页。

{11}秦志希、饶得江:《舆论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31页。

{1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第17页。

{1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6月,第28页。

{14}{15}康萌:《新闻舆论学要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页。

第6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一、理论框架

作为隐喻研究的代表Lakoff 和 Johnson,他们认为隐喻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语言修辞手段,而是人们用于表达思想认识世界的有力手段。在其隐喻的专著中,隐喻实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源域)来理解和精力另一类事物(目标域),是人类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的体现。一个概念域中的事物通过隐喻化可以延伸到其他概念域中,通常是有抽象概念域映射到具体概念域。根据原始域的不同,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二组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概念有上―下、里―外、前―后、深―浅、中央―边缘等。多用于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如: “上“和”下”。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让我们对非空间概念进行空间定位、将具体实体赋予抽象概念,而且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的概念。如: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实体隐喻的基础是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和对物体的经验。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事件、思想和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有形的实体。通过这些具体的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有关经验。

二、形式

人们在试图表达某一特定的概念或新概念时,通常会引用现成的词语和句子。语言中的标准词汇不可能涵盖外部世界和人的大脑中的所有情景。英语新闻中大量使用隐喻,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现象和新事物即时地报道出来。用有限的词汇给人们描绘出无限的世界景象,无疑是一种经济功能的发挥。如英美报刊文章的标题频繁采用隐喻手法,令人过目不忘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隐喻在报刊语言中的形式与在其他语体中的形式基本相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用名词或名词补语形成隐喻。

U.S.-Pakistani relations may be on the rocks, but the CIA’s secret friends in the country fight on in units, prisons, and bas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building up since 9/11 to counter the pro-Taliban side of Pakistan’s military.(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处于僵局状态,但是中央情报局秘密组织战斗在监狱以及美国在911之后为防御军事恐怖组织而建立的基地中。)剧中做喻体名词的On the rocks将两国关系比作岩石一般,喻指两国关系僵化。

Beyond the media’s embrace of salacious scandals, a culture of entitlement seems to have taken hold with ambitious men (or perhaps they’re the ones who tend to get caught).(媒体蜂拥地对桃色事件报道导致这类事情似乎成为了有野心的人的权力,或者说他们也许是希望通过此类事情被关注)。这里名词embrace喻媒体对此报道的量,以及他们对桃色新闻青睐的程度。

The stock sell-off accelerated in the last 20 minutes of trading, with all three indexes falling to their lows of the day, after a flurry of headlines put the likelihood of a debt crisis solution into question.(在交易前二十分钟,股票迅速下跌,全部的三个指数降到当天最低点。在这之后许多媒体报道债务危机可能难以找到解决方法。)句中sell-off是采用方位隐喻,喻指股票下跌的程度。Flurry喻指各种各样的新闻量多如雨下。

(二)用动词形成隐喻。

European leaders must band together to save the euro this week, the leaders of the euro zone’s two biggest economies said Thursday, even as the head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was warning of more bad economic times ahead.(尽管作为欧洲中心银行的领导人,欧元区的两大经济负责人也警告说更艰难的经济危机还在前面。他们周二称:欧盟领导人在本周必须齐心合力拯救欧元。)作为喻体动词的band喻指欧盟领导人应该紧紧地团结地在一起去救市。

第7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界经常听到、看到、耳熟能详的,除了研究方法、传统西方传播学理论、学派名称之外,就是一些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上的洋概念了,比如:“公共领域”、“场域”、“社会资本”、“权力关系”、“文化霸权”、“专业主义”、“符号”等。与此同时,由我们自己传播学者创造发展的土概念也逐渐开始进入研究话语并日益得到关注。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新闻的“双重属性”、媒介的“三角关系”、新闻记者“成名的想象”、编辑部的“象征资源”、“双重意识形态”、“权力寻租”、新闻发展的“拐点”、媒介“集团化”“招安”、“擦边球”等。跟改革开放初期时的研究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也难免会出现“谁也说不清,大家都在用”的情况。

概念,或者说理论概念的风行,不是因为它的发明、发现者在学界享有知名度,尽管也不能完全排除一定的辐射作用和马太效应(建立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抽象理论概念可以使一个学者一夜成名,也有些学者将自己整个学术生涯建筑在一、两个概念上),而是因为概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着至高无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在一定研究视角内,解释纷杂社会现象的众目之纲,是学派、范式的定位点,也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本单位和出发点。按照保罗·雷诺兹(1971)比较极端的说法:在研究中,任何成果都不及发现一个新概念 [1]。站在实证研究相对狭窄的立场,我们可以这样看:概念阐释的过程就是实证研究的全过程。

然而,概念以及概念阐释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占的时间、比重以及投入的精力远远落后于其他方面,在研究生和教师心目中尚没有完全形成对提炼概念的直觉和探究概念的热情与好奇心。鉴于概念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目前所处的比较“失落”的境地,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传播研究必需严肃对待的一个议题。就目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而言,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厘清现有传播学及相关学科理论概念

简单说,学习、厘清现有传播学及相关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研究者必须从事的一种“投入”(input)行为。目前见到较多的,无论是“拿来”的还是“土生”的概念绝大多数附属于某个理论或者理论体系,尤其是外来概念。这些理论概念的抽象程度与涵盖面不同,一些属于元概念(如,权力关系、社会资本等),也可以说集合概念,因为它们高度抽象,囊括了许多子概念;一些是变量概念(如,电视暴力、谈论政治等),变量概念比较接近测量指标,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更有很多是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如,社会化过程、政治参与等)。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其一、能够被我们称之为传播学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寥寥无几;其二、我们对常见概念的“生态”环境、概念化及操作化定义,以及它们所派生出来的研究、论战、修正和跨学科理论贡献,缺乏完整的了解。举个例子,涵化理论研究者们差不多十年前在针对这个理论的两个元分析(meta-analysis)中,仅对涵化(cultivation)此一概念就找出近六千个研究发现[2] (Morgan & Shanahan, 1996; Shanahan & Morgan, 1999),其中多数超越了涵化研究原本的假设和理论限定的模式,超越了狭义传播学的领域,不少对涵化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这些研究,哪怕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分支,我们了解的还是很不够的。如果说对传播学现有的理论和概念存在着一知半解的现象,主要原因当然是资料的匮乏、语言的制约、翻译的疏漏,以及课程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重视不够、兴趣不大、认识不足、训练不严的问题。当我们研究的概念跨出传播学,进入到相关学科时,这些问题就变得尤其凸显。可喜的是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在整合、厘清一些重要概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3]。对于传播研究的学者和学生而言,这些整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绝对不应该视其为理解概念的捷径,更不应该看了总结、概括后就觉得不用看原本的文献了。概念是人头脑的主观产物,自然界里是没有这个东西的。每个研究者都会根据其独特的偏好,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做研究时或多或少带有独特的目的,因此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研究中,其地位和定义大多有所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然而,一定程度的共识和共享的象征意义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传播学现有的理论概念,数量不多,分歧却很大,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没有统一称谓,如,英文media翻译成中文有中介、媒介、媒体、传媒和信息载体等不同说法;digital则变成了数码、数字和数位;communication什么时候是交通、是沟通、是传播、是传理,至今没有共识;audience既是受众,也是阅听人、视听人、读者、观众等;news与journalism在英文里分别指新闻和新闻事业,但是中文都翻译成新闻,在使用的时候,会用来指涉抽象意义上的新闻本体、新闻作品、新闻事业乃至新闻学这些相去甚远的不同层次。称谓上的不同容易带来解读上的差异,各自表述亦可能造成意义的不交集。与此相关的一个常见现象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和研究者由于关注的概念不同而缺乏共同语言,许多原本密切相关的概念被拆散、割裂,“画地为牢”,“隔概念如隔山”的现象在传播学科比社会科学其它学科似乎更为严重。近年来观察到的一些变化可以说明这些问题,比如:新媒体(包括互联网)正在由传播现象发生的场地变成传播现象本身,作为一个特殊概念与所谓传统传播学研究“分家”,独树一帜,而对此产生质疑的人并不多;新闻学和传播学日趋势不两立,连沟通意愿都很难建立;文化批判学派和受众效果研究互不通气,甚至相互鄙视;对同样的概念(如,媒介素养、民意、信息,知识,效果等)的解读南辕北辙;媒介史、媒介生产过程、媒介内容和媒介效果被人为地分解成不同领域、不同阵营、不同地位、不同的学者。凡此种种,使得传播学者厘清现有概念的任务变得更为艰巨。

二、提炼新的理论概念

在传播学领域,发现、创造新的理论概念是从具体现象走向普遍规律,或在前人总结的普遍规律中找出新问题,从而进行的 “产出”(output)或者“再造”行为。虽然我们永远不能低估灵感和想象力的重要性,但创新是建筑在对现有概念的(透彻)理解之上的,离不开研究者在文献中的浸泡。如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也存在着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概念零散且概念化定义不完整、不系统,致使概念相互之间缺乏共享、沟通的余地;二、描述多于分析仍然是普遍现象,即研究者对于一些概念的阐释停留在对某种现象的单变量解释,无法带出前因后果,不能引向理论;三、研究方法不当造成概念化定义与操作化定义脱节,为取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四、理论概念的产生缺乏跨学科、跨文化、跨国境的借鉴与贡献——传播学在学科上很难自成一体,在地域上亦不能完全封闭,因此我们的许多概念不可避免地来自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来自其他文化和国度;五、整合、厘清现有概念固然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重总结、轻创新的心态有可能会掩埋创新的动机和灵感;六、拿来主义风行,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自己的概念”的发现和发展。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里说的“我们的自己的概念”,绝无“只能解释此地,只能解释此时”之含意。相反,我认为我们的研究者在建构理论概念的过程中,时刻要对一个前提保持警觉,那就是,我们的概念虽然来自中国的具体实践,但却能够从中看到传播的普遍规律,达到在理论层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度。目前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产生的“我们自己的概念”为数不多,能够走出中国,得到国际学术界借鉴和认可的更少,由此而刺激了其他国家研究者在研究本国问题时“复制”的概念几乎绝无仅有,这一方面有欧美研究界的排他和自我中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我们的概念缺乏普遍性的原因。在欧美,尤其是美国,传播学研究受社会稳定、制度完善、固有学科范式的影响,研究议题日趋微观、琐碎,可以说已经步入托马斯·库恩所谓的“常态科学”[4] ,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传播学者发现概念,建构理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过程,可以说,乱中有序,变中有定,为传播学提供了宝贵的“自然实验场所”和“英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充分借助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提出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传播学概念、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讲到这里,我想举三个例子来说明在提炼理论概念方面,我们利用社会变迁的优势有可能做到的事情。一、很多常见的西方媒介效果理论概念着眼于媒介对受众产生的“同质化”作用(如,涵化,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框架等),忽视了媒介生产及其内容造成受众分化的可能性。而在中国,当政治和市场的角力表现为传媒内容“人格分裂”时,我们是否能够更容易找到受众“异质化”的表现?对这种“异质化”的解释是否能够涵盖“同质化”?是否能够帮助我们修正,甚至推翻传统的理论?这种规律在互联网时代,在其他国家和社区,不能说没有。虽然这种概念看起来相当重要,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传播理论的文章非常罕见。

二、政治学对“公众话语”和“隐藏话语”的探讨应用到欧美的传播学研究中,变成了媒介如何使用“替代话语”将某些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去合法化”的议题。在中国,这种情况可以正好相反,我们要问:媒介是否利用“擦边球”和“隐藏话语”为弱势群体服务,将越轨行为和边缘人群“合法化”?这样的研究结果并不排斥西方已有的研究,却能够大大充实我们对媒介内容与受众影响的关系的理解。此类研究视角不能算创建新概念,而是在概念的定义和涵盖现象上的创新和拓展。

三、框架理论的研究在西方,关注的重点是媒介从业人员如何通过媒介内容的文本建构,来解释现实和服务于各种意识形态,而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把研究切入点调转一下,来比较那些被媒介认为最不需要投入精力或者投入最小精力的文本框架,和新闻从业者精心建构的媒介文本框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首先,是不是那些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文本框架,才是意识形态扎根最深的、最不容易受到质疑因此劝服效果可能最大的框架呢?也就是说,在框架建构中,刻意投入是否和传播效果成反比?其次,同样的话语,当它们无需经过刻意打造就脱口而出、呈现在官方的话语框架当中,是否具有较高的“显性”?而另一方面,这些话语又同时可通过媒介从业者的精心挑选、措辞和排列,以“隐性”的形式巧妙地隐藏在“替代话语”框架中,成为与官方显性话语完全不同的指涉?换句话说,官方话语里的套话(显性)对于记者来说可谓全不费功夫,但是同样的套话在替代性话语里被巧妙使用(隐性),为擦边球的特殊利益服务,却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提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问题,对于中国和西方的传播学研究至少有做出贡献的潜力。

我认为在中国,未来传播学研究特别需要关注的议题之一就是充分意识到概念的理论价值,在变革中寻找规律,提炼本学科的核心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具有理论贡献的概念,在灵感和想象力的引导下创造“出乎意料之外,在乎情理之中”的概念。

[注释]

[1] Reynolds, Paul. (1971). A Primer in Theory Constructio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2] Morgan, Michael & Shanahan, James (1996). Two decades of cultivation research: An appraisal and a meta-analysis: In B. Burleso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0. Thousand Oaks: Sage; Shanahan, James & Morgan, Michael (1999). Television and Its View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参见:杨击(2006)《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胡翼青(2007)《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廖圣清(2005)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新闻大学》秋季号;黄旦(2005)《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黄旦(2003)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

第8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System Function Analysis of English News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ANG Youjun[1], SONG Jianhua[2]

([1] Qingdao Binhai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2] Tianjin Armed Police Command College, Tianjin 300350)

Abstract English language news reading involves authors' language output and readers' accept input language activities two aspects, English news writing need to balance synergies between the two, with their own distinct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Reading English News category belong discourse, its writing system functions follow certain theory.

Key words English news;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system function; discourse

英语新闻阅读是具备一定英语基础读者的认知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英语新闻作者的写作即语言产出活动以及读者的阅读理解即语言输入过程。为了让自己的新闻可读有效,讲究信度和效度,新闻作者需要认真考虑英语新闻本身特色和读者的认知心理,作为语言产出最终结果的英语新闻语篇需要兼顾二者的协同效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传播媒体的日益多元化和普及化,民众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英语新闻,认真研究英语新闻写作特色,能够对英语新闻有全方位的了解,能够有效提升认知效果。

1 英语新闻写作特色

仔细阅读英语新闻,关注英语新闻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我们会发现英语新闻有如下写作特色。

1.1 直接或间接标识新闻来源

大众对英语新闻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新闻本身的事实性特征,代表着客观、公正。作为新闻作者的记者,无论是在采写稿子还是电讯稿,习惯上都标明消息的出处,标识新闻事实、言论、意见和建议,交代来龙去脉,以示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度,暗示个人未掺进主观意愿和态度的倾向。从消息的来源方式来看,分成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方式明确无误地交代确切的消息来源,或来自个人或机构。这种直接的方式在英文新闻中运用广泛,读者据此能够非常清晰地获取消息的来源,了解英文新闻发生的背景概貌。但并非所有的场合都能直接有名有姓地告诉读者消息的来源。从认知的角度而言,读者比较忌讳新闻作者或记者直接参与英语新闻的评论,忌讳主观评价带来的误导,因此,关于新闻的来源和消息的出处,也经常酌情含蓄标注,采用间接的告知方式。例如:BEIJING -- In addition to enhancing domestic capacity to fight terrorism, it is vital for China to cut terrorists'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to win the battle, an anti-terrorism expert said in an article carried by the Monday. (China daily)① 为了保护个人切身利益和避免没有必要的麻烦,此篇英语新闻并没有将说话者的姓名如实公布出来,而是采用了间接的提示策略(an anti-terrorism expert said in an article carried by the Monday)。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英语新闻都会或隐或显告知消息的来源和出处。

1.2 英语新闻段落较短一般由有限的句子构成

基于读者认知特点和可读性和效度考虑,英语新闻段落较短一般由有限的句子构成。以乌克兰局势为例,以下最新消息充分体现了该写作特点:

Poll organizers say Ukraine region opts for sovereignty

DONETSK, Ukraine  - Nearly 90 percent of voters in a key industrial region in eastern Ukraine came out in favor of sovereignty Sunday, organizers said in announcing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twin referendum.

… (China daily)②

该消息由若干段落构成,每一个段落的句子数量非常有限,最多的也就2个句子。这种特点符合读者认知心理,让读者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持续阅读的兴趣。

1.3 英语新闻导语基本包含了新闻的基本要素

英语新闻导语(第一段落)内容清晰有吸引力,基本包含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以马航失事事件最新消息为例:

Search for MH370 heads to site of first 'ping'

HMAS STIRLING NAVAL BASE, Australia - An Australian naval vessel carrying an underwater drone involved in the search for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MH370 left port on Saturday on its second mission to scan part of the Indian Ocean where the longest sonar "ping" was heard over a month ago.③

该导语部分(新闻的第一段)包含了英语新闻的六个基本要素:who:an Australian naval vessel; What:left port on its second mission to scan part of the Indian Ocean; When: on Saturday; Where: part of the Indian Ocean; How: by naval vessel; Why: the longest sonar “ping” was heard over a month ago.

1.4 英语新闻呈现金字塔结构

英语新闻的写作结构因人而异,但最基本的结构有“倒金字塔结构”(inverted pyramid form)、“金字塔结构”(pyramid form)、“沙漏式结构”(hourglass form)、“列表式写法”(list technique)和“华尔街日报模式”(Wall Street journal formula)等五种结构,其中以第一种最为常见(张健,2007:22)。本文所列举的上述英语新闻都属于这种结构,它集中体现了“倒叙”的特点,即:根据新闻信息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各项事实,充分体现了导语的六个要素特征。

1.5 与动词有关的语法特征明显

与动词有关的语法特征明显:充当状语的分词短语广泛运用于英语新闻当中;时态灵活,被动语态频繁使用;句子较口语化,易懂,语言精炼简洁;客观报道,较多使用直接引语。这些写作特色的运用是英语新闻写作遵循“ABC”原则的体现,即英语新闻内容的准确性(Accuracy)、语言文字的简洁度(Brevity)和语句结构上的清晰感(Clarity)。

1.6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能够传情达意,增强了英语新闻的形象生动性。在英语新闻当中,写作除了要遵循客观事实的原则和前提下,还需要最求简练性、趣味性和形象性,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正好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在英语新闻当中,尤其是标题,押韵、拟人、比喻、双关、夸张和成语、典故运用等修辞手段使用频繁,有效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形象性和吸引力。其中,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运用尤为广泛,在英语新闻中,我们会频繁见到拟人化的建筑物及地名:World leaders Line up for White House Attention(各国领导人竞相争取白宫的重视);Pentagon Plans System to Fight Soviet Satellites(五角大楼设计武器系统对付苏联卫星)。

2 英语新闻写作特色的系统功能理论解读

英语新闻写作属于英语学习即语言学习的范畴,而语言阅读可以影响人的思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行为,具有社会功能特征。Halliday (韩礼德)曾说过语言的性质决定于语言在人类交际中所完成的功能(Halliday 1978:3),英语新闻的写作与阅读充分体现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思想,在写作特色上有效体现了其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内容:语言的符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语言的系统性、层次性及其功能性。

(1)英语新闻的语言符号特征。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而英语新闻则是语言的表征,同样具有符号特征,即通过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短语、小句、段落来体现意义潜势,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新闻是作者的语言输出结果,作者想要表达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通过语篇谋篇功能来实现。英语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具有其独自的审美系统、逻辑系统、修辞方法和美学价值,是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化表征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来体现。

(2)英语新闻的语言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为特殊用途语言的一部分,英语新闻同时具有语言的普遍特征和自身形式和意义系统上的特殊性。根据系统功能理论,语域是根据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以意义为表现特征,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特征、音系特征予以表征。英语新闻是作者在特定的领域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语言加工,通过使用特殊的词汇、语法手段来体现。上述英语新闻写作特色也集中体现了英语新闻作为语言和特殊用途英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英语新闻的语言系统性。索绪尔(Saussure,1916)认为语言是抽象的系统,是话语团体的社会准则和规范。而系统功能中的系统概念赋予了新的定义,系统是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意义潜势,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体系。英语新闻根据体裁可以分为消息报道、特写、报刊小品文、图片新闻等类型,不同的类型决定了不同的写作方法,体现了一种选择过程,而从有关系统中选择的结果是语言的结构,英语新闻正是这种结构选择的最终表现形式。

(4)英语新闻的语言层次性。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在其系统功能语言学形成初期,其语言系统包括情景层、形式层(含词汇语法)和实体层(包括语音和字符实体)三个主层次以及语境层(语义层)和音系层或字符层两个中介层次。后来,又将语言系统归纳为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存在下义“体现”(realization)关系,也就是说,对语义层的选择有对词汇语法层的选择来体现,对词汇语法层的选择由对音系层的选择体现,对音系层的选择由对语音或文字层实体来选择体现。英语新闻的导语部分集中体现了这种相互体现的关系,在有限的篇幅里集中通过新闻的六要素展现了特定的新闻语义即新闻要传达的主要概念功能,而新闻概念功能的实现则通过具体的语言词汇和语法修辞以及读者的阅读(涉及音系层)来体现。

(5)英语新闻的语言功能性。系统功能的核心部分在于功能概念的表述,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的性质决定了语言在人类交际中所完成的功能。在系统功能体系中,功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意义:语言所完成的交际任务以及语言单位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在归纳成人语言功能的基础上,韩礼德将语言的功能总结为三个纯理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表示语言用于表达主客观世界中的过程、事物、现实、现象以及从属、线性循环、并列等逻辑关系等)、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表示语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和描述)以及谋篇功能(TEXTUAL 即说话者把前两种功能组织成语篇的功能)。英语新闻以传播事实为主要目的,因此,其主要以实现概念功能为出发点,但通过新闻作者运用词汇、语法的谋篇布局以及结合读者的阅读进一步体现了英语新闻的交际功能和最终的语义表达。

3 英语新闻的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学家认为语义系统网络是语言本质的体现,通过三种纯理功能提供意义潜势。人际功能的体现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而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不能仅仅依靠句子来实现,而是通过语篇来实现。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 Hasan,1985:10)认为语篇是有功能的语言,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语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意图和文化。英语新闻集中传达了概念功能,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事实和现象。基于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英语新闻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语言形式及其所指也带有自身鲜明的文化烙印:客观公正,标注出(下转第57页)(上接第30页)处;语言简练、口语化,易于理解。

新闻语篇概念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阅读,而阅读自然涉及读者与语篇的互动,读者是语言的运用者,而英语新闻则是语言运用的一个事例。这就意味着读者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能力赋予语篇以意义,或者将意义从语篇中解释出来(Gerot,2000)。而关于语篇的阅读模式,最流行的是从下到上(bottom-up)模式和从上到下(top-down)模式。第一种模式倾向于阅读过程从书写符号到它们的听觉对等成分,再到发现它们表达意义的解码过程。而第二种则认为:阅读过程是重建意义的过程,而不是意义的解码过程(Cambourne,1979)。这两种关于语篇的认知和阅读模式也很好解释了英语新闻金字塔和倒金字塔的写作特点。

根据系统功能观,诸如句子、小句、词组(短语)、词、词素等语言单位在语言结构中才能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实现需要一个前提条件:构成语义系统,起到语义成分的作用。具体而言,语言单位功能是意义潜势的一部分,通过词汇语法来实现。在英语新闻的语篇构成中,体现概念意义的是及物性系统,包括与之相关的行为者、过程、目标和环境等;体现人际意义的是新闻语篇中的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前者有主位和述位两个功能成分,后者包括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具体而言,英语新闻语篇中与动词有关的语法特征能够有效实现语言单位在具体语篇中的功能和作用。

4 余论

英语新闻产生的过程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和背景即情景语境的制约下作者从意义潜势中有目的选择的过程,体现了语篇生成过程中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谋篇功能的综合作用。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表征,英语新闻是特殊的语篇类型,与特定的文化密切联系,其写作过程体现了一定的“语言模式”,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英语新闻系统功能理论的解读为全方位理解英语新闻本身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第9篇:新闻的概念范文

一、改扩版以来新闻时效“四增两减”

湖北日报自元旦改版10天来,新闻时效是个什么状况呢?据我的观察,可以用“四增两减”来概括。

“四增”,一是“今日新闻”、“昨日新闻”大幅度增加。据10天地方新闻版的初步统计,共发“本报讯”317条,其中“今日”新闻稿有4条,“昨日”新闻稿有181条。二是时效明显增强的反映新思路新经验新成果的报道大幅度增加,有些过去不注意新闻时效的工作性总结性报道,现在开始有时间的新闻由头了。三是有明确时间概念的图片大幅度增加,如6日地方新闻版共发新闻图片14幅,三天内的图片达到5幅。四是围绕焦点热点难点的及时性时评大幅度增加。

“两减”,一是过去那种单调反映成绩、没有时间概念的工作总结,即被读者戏称为“黑板报”式的报道大幅度减少。二是虽有时间概念,但标明“日前”、“目前”、“新近”、“最近”、“昨日获悉”、“元旦前夕”等打“马虎眼”的报道大幅度减少。

这“四增两减”充分证明,通过改版。大家开始认真贯彻实践“新闻强报”的指导思想,“观念变,行必果”,就见成效了。只要我们继续这样持之以恒按改版要求,认真抓新闻,用心搞报道,我们的报纸就一定能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省委要求,符合读者要求,就一定能成就湖北一流政经文化大报的大业。

二、目前新闻报道时效存在的不足

“新闻强报”是报纸创新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从这10天的实践来看,湖北日报在包括增强“新闻时效”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有目共睹,好评如潮。但这是不是说“新闻时效”就增强得非常好呢?窃以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不少。我对10天的报纸作了一个梳理和归纳,这里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今日新闻”、“昨日新闻”多在“领导活动”、“会议报道”、“新闻”和“突发事件”等方面,而“独家的”、“事件的”。来自基层和群众“新活的”时效性很强的新闻还不多。

省内有些新闻报道比其他媒体慢半拍,有些很有价值的新闻还不能跟上同城媒体的见报步伐。

在新闻时效上打“马虎眼”的文字和图片报道,并没有从读者的视线中消失。

有些策划的报道有一定高度和深度,而时间的概念要么没有体现出来,要么就有“马后炮”之嫌。

时效体现在新闻产品变成新闻商品的全过程、全流程。我们应该认识到,时效,体现的是报纸品牌的价值,是报纸文化、经济等综合实力的反映;时效,直接反映出新闻采编队伍的专业素养,反映出报纸新闻报道的专业水准,也反映出纸质媒体在竞争下是否把读者放在首位,能否赢得受众。我们应该看到,现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对“时效”的追求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对解决报纸新闻时效性问题要有足够认识,要在采编新闻求真实、求准确、求质量的基础上求快求新!

三、进一步求快求新的几点建议

我们已踏上改版跨越的伟大征程。面对省委的嘱托,面对读者的期盼,面对时代的呼唤,我们只有更加奋发有为,求快求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第一的位置,才能让省委满意读者满意。怎样求快求新?我觉得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运行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1.树立“新闻强报”的理念,培养强烈的第一时间意识,转变固有思维模式,改变慢半拍的精神状态,领会改版精神,跟上改版步伐,以竞争的姿态和抢前争先的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改版工作之中。

2.建立各自领域畅通的信息渠道,注重信息收集和资料积累,记者加快工作节奏,切实做到“今天再晚也是早”,尽量在弄清事实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抢新闻;后方主编责编切实牢记“明天再早也是晚”,对当日新闻快编快发,决不漏发。

3.策划要前置,策划要精细,在策划时就充分考虑稿件体裁、写作方式、配文配图、版面呈现等因素,提高稿件的成品率;除了快报新闻外,提倡在第一时间抢新闻的第二落点,在第一时间内开掘深度报道。

4.加强学习,善于借鉴,不断总结,提高对新闻事件轻重主次驾轻就熟的鉴别能力和快速成稿能力等业务素质,同时记者和编辑、前方和后方及时沟通、有效联动,确保渠道畅通,提高采访和编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