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

第1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融金智略银行实务培训中心专注服务于金融行业,致力于金融人才的培养。我们的使命即成就一流的金融人才,成就一流的金融企业。我们本中心拥有优秀的国际化专家团队,为上百家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开展过成功的培训与咨询服务。

培训方式

专家讲授、经验分享、问题诊断、实战案例、互动交流

培训对象

商业银行公司业务主管、支行行长、客户经理骨干;城市商业银行公司业务主管以及业务骨干;农村信用社公司业务主管及业务骨干;

授课内容

课题一金融服务方案营销及案例分析

培训大纲:

金融服务方案营销概述

方案营销的基本含义

方案营销的重大意义

方案营销的基本原理

方案营销的主要思想

方案营销的主要特点

方案营销的成功要素

方案营销的发展趋势

金融服务方案营销的应用

方案营销的全过程

方案营销的前提与基础

方案营销的团队

金融服务方案的编制

金融服务方案的推介

金融服务方案的实施、客户维护与后评价

金融服务方案营销的成功案例解析

课题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培训大纲:

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

资产负债表的阅读与分析------偿债能力分析

利润表的阅读与分析---------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阅读与分析-----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财务报表粉饰、操纵及识别方法

企业财务报表与客户信用评级案例

课题三商业银行对公授信产品培训

培训大纲:

项目融资

固定资产融资

备用信用证担保

法人账户透支业务

短期贷款

有价证券质押流动资金贷款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委托贷款

工程机械车按揭贷款

银团贷款

房地产开发贷款

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

课题四中小企业融资以及供应链融资

培训大纲:

我国中小企业特点

国家政策导向

模式化经营策略

1、配套型中小企业

2、集聚型中小企业

第2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培训工作;培训创新;员工队伍建设

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浙江公司培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及浙江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2012年3月初配合浙江省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开展全员培训,实现了培训全覆盖、考试人人过关的目标,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综合验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提供新理念宣贯、新体系学习、新知识培训的有效培训之路,彰显了培训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认识,强化培训保障

2012年初,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同意,浙江公司全面展开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作为公司核心培训单位,服务省公司、服务电网企业、服务员工队伍建设是浙江公司培训中心的一贯宗旨。该中心深刻认识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其在培训教育积累、培训设施、培训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在浙江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集中全力,积极做好“三集五大”培训各项准备,做到层层有保障、稳步推进“三集五大”培训工作的开展。

1.政治保障,凝心聚力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启动伊始,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即同步开展了以“三集五大”建设重要意义、目标内容、实施策略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宣传。通过内部网站、宣传橱窗、信息简报等渠道开展“三集五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定期召开月度例会、专题例会,部署“三集五大”建设任务;组织干部员工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了解和分析员工思想动态,使员工充分认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培训工作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确保上下同心、思想一致,全面提升培训中心员工对体系建设的认同感,将政治保障优势转化成推动“三集五大”培训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的强大力量。

2.队伍保障,抓住重点

为完成“三集五大”各项培训任务,浙江公司培训中心迅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培训教学、培训研究、培训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稳定等工作保障小组,重点保证“三集五大”培训工作,组成了一支由各专业骨干力量组成的培训教学、培训项目研发及培训管理队伍,强化“三集五大”培训队伍保障。

3.管理保障,提升效率

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全面加强“三集五大”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过程管理及培训团队管理。在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及专业部室的指导下,该中心深入调研,精心编制培训方案,确保通过培训方案的实施使各类人员的素质满足新体系下的要求,使员工在思想准备、新工作流程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等方面达到“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在“三集五大”培训实施过程中,该中心适时了解培训学员对培训情况的反馈,每周统计各地市局培训情况及培训考核情况并反馈给省公司人力资源部;不断优化培训团队及后勤服务等工作,使各项培训管理工作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为“三集五大”培训工作提供规范的管理保障。

二、注重实效,开展针对性培训

为配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2月28日浙江公司对“三集五大”培训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各阶段培训任务和安排,提出“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人人过关”的要求。浙江公司培训中心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程,分别开展了总体宣贯、标准化体系宣贯、专业化培训及岗位适应性培训,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员保障。

1.录制培训课件

“三集五大”建设总体宣贯、标准化体系宣贯、专业化培训前,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安排好培训课件录制工作。为确保课件录制质量和效果,该中心精心布置培训课件录制环境,配备精干技术力量,创新运用科技手段,经过连续半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三集五大”总体宣贯培训20个视频培训课件的录制、编辑等系列工作,还完成了“三集五大”专业化、标准化宣贯42个培训课件的录制,并将录制好的培训课件上传到浙江公司网络培训平台,提供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支持,同时向各单位配发视频光盘,为集中宣贯培训及各单位组织培训准备好视频播放等课件。

2.启动总体宣贯培训

3月5日,浙江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分别在培训中心本部及富春江分中心启动。该阶段培训共开设培训课程20门,涵盖了“三集五大”总体方案、专业建设方案和保障方案等内容,覆盖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包括“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概况、“五大”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五大”体系建设方案、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方案、信息通信支撑系统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统一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政治保障方案等。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分级分层开展,受培人员根据岗位分级在培训中心及各单位统一观看由浙江公司相关部室负责人主讲的视频录像。

至3月底,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共举办了9期“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集中培训,省公司本部各部门负责人、地市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公司本部人员参加培训。省公司系统其他人员则通过网络学习或班组播放课件的方式参加学习。共有37000多人参加了培训和网上考试,参考率达99.3%,考试合格率达100%,基本实现了全员学习、人人过关的目标。“三集五大”体系宣贯培训期间,浙江公司网络培训平台总访问量达到41万余人次。集中培训、网络学习和班组学习的结合实现了“三集五大”体系总体宣贯培训的全覆盖。

转贴于

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浙江公司全体员工进一步明确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构架、运作模式、总体实施进程和工作要求,进一步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有利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推进。

3.推进标准体系宣贯

为深入开展标准体系宣贯,在浙江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下,该中心培训师到公司有关职能部室和杭州市电力局等部门、单位开展调研,了解培训需求,为“三集五大”标准化宣贯培训等做好准备。

7月下旬,浙江公司培训中心举办了标准化骨干人员培训。浙江公司本部各部门(中心)、各直属单位、各地市局标准化专兼职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35000余人参加了培训考试,全部过关。

“三集五大”标准化培训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推动浙江公司“三集五大”标准体系贯彻落实、提高公司员工执行标准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掌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活动、新内容和新要求及保障“三集五大”标准体系高效运行夯实了基础。

4.开展专业化培训及岗位适应性培训

“三集五大”建设专业化培训是在总体宣贯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公司“三集五大”建设进程而开展。

从4月中旬至7月底,面向“五大”体系所覆盖岗位群的相关人员和“三集”专业管理人员,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共开展了“大建设”、“大规划”、“大运行”、“大检修”及“大营销”专业化培训54期。培训内容主要为专业管理模式、管理标准、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基本要求等。2300多位各专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参加了集中培训。

随着“三集五大”建设工作的推进,调整到新岗位人员的专项岗位适应性培训也随即开展。浙江公司培训中心重点调研新成立单位的培训需求,深入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专业化岗位适应性培训和转岗培训:针对“大运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地调监控员岗位取证培训、220千伏变电运行值长岗位复证培训(调度业务)、省调500千伏集中监控运行人员培训;针对“大检修”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省检修分公司运维站人员检修技能培训和取证培训等;针对“大营销”岗位适应性培训,开展了集抄、集收模式应用专项培训、大客户经理培训、台区经理培训、计量中心新进人员培训等,还开展了信息化调整培训。参加“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的人员全部通过培训考试。该中心还根据“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及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求,及时组织培训项目开发,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满足新岗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通过“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浙江公司系统各单位“三集五大”体系相关人员基本掌握了专业体系建设的管理要求和工作流程,使“三集五大”建设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得到切实贯彻,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和正常运行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通过半年多来大规模、多专业、高要求的“三集五大”培训工作,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发挥了其在服务中心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传播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浙江公司员工在思想准备、新体系模式导入、工作标准的实施、新工作流程的运行、专业技术力量的保障上达到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

三、创新方式,彰显培训特色

在浙江公司的部署和指导下,该公司培训中心结合“三集五大”培训实际,打造了集网络化、可视化、集中培训、班组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结合、多种途径学习的培训新模式,丰富了培训载体,为员工在岗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培训效果。

1.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

在“三集五大”各阶段、各项培训中,一方面组织各单位骨干人员参加培训中心的集中培训,加强对管理及专业骨干人员的重点培训,使他们回单位后做好其他员工的培训辅导和重点、难点知识传授;同时,各单位组织其他人员通过公司远程网络平台进行自学或班组播放课件的形式开展学习,并参加统一的网络考试。利用网络培训平台提高培训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使网络培训成为员工学习的大课堂。这种将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省公司层面培训与各地市局培训的有效结合。

2.宣贯培训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

浙江公司培训中心在组织“三集五大”新理念、新体系、新标准宣贯、做好“三集五大”宣贯的全员学习和普及推广的同时,按照“三集五大”建设进程,及时启动专项化培训,组织“三集五大”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了解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大建设”、“大规划”、“大运行”、“大检修”及“大营销”新体系要求、新流程规范,快速适应新要求,实现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理论宣贯全员培训与专业人员按岗位培训的有机结合,做到“三集五大”建设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全覆盖,有力地促进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3.专家指导与培训师讲解相结合

在“三集五大”总体宣贯、标准体系宣贯中,浙江公司20多位部室领导和专家担任了培训主讲,他们以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对“三集五大”体系的学习和理解深刻地诠释和宣贯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理念、标准、规范等,为浙江公司员工开启了精彩的培训课程。同时,浙江公司相关专家还与该公司培训中心培训师共同承担了“三集五大”专业化培训任务。集优质培训资源和力量,分层、分类开展“三集五大”培训工作,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保障了培训质量和效果。

4.培训学习与考核过关相结合

在组织各专业骨干人员集中培训、其他员工参加网上学习及班组学习的基础上,浙江公司培训中心编制了各专业考试题库。在每项培训结束前组织考试,并要求人人通过培训考核关,以此检验受培人员的培训成效,检验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第3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

一、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未来的五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步伐,全面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即“三集五大”),这将引发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的深刻变化和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重大变革,这一至上而下的重磅改革举措无疑将对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县公司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职称等级、技能等级偏低,加之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专业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相距甚远,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匮乏;从事电网核心专业人才紧缺;员工总量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管理人员冗余相对严重,生产一线留不住人才,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处于公司系统的中下游,普遍文化素质、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偏低,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全面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主要做法

福州电业局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将县公司员工培训纳入全局各专业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采用集中教学、送教上门、跟岗培训、竞赛帮带等方式,将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专业的帮带责任,根据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专门针对县公司的专业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项目和责任人。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帮带部门预先制定培训策划书和现场技能考核方案,明确培训和考核的目标内容。县公司人员到局本部跟岗学习,每人指定一名导师,开展“师带徒”全过程管理,通过安排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确保工作量饱和,提高县公司员工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机制

(1)建立帮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局总工担任组长,各职能部室和帮带部门行政负责人、分管培训领导担任组员,统筹帮带培训工作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制定并下发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各帮带单位行政负责人作为帮带培训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长作为各帮带培训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部门培训员作为本部门全部帮带培训项目的联络人,明确帮带培训工作各方以及参训人员的责任义务,规范帮带培训流程,严格考核管理。

(3)制定并下发全面推进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农村供电所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修订细化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师徒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并要求各县公司遵照执行。

(4)在年初充分调研各基层单位培训需求和职能部室业务培训要求,在逐个县公司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福州电业局加强全员培训工作的方案》,将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列入年度重点培训任务,下达《福州电业局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表》,明确具体帮带项目、帮带方式、时间安排、项目负责人等,作为全年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开展和考核的依据。

(5)根据《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稳步推进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借助培训管理系统平台,对局属各单位(含)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成效和员工的能效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将单位培训成效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责任状、月度KPI和月度工作计划合约考核,纳入县公司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验收考核,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参与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励和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2.规范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过程管控

(1)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需求定期(年度)征集制度。一是各县公司负责根据本公司人员情况及工作实际,在收集、甄别、分析本公司重点紧缺专业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向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申报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二是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对各县公司报送的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初步审核把关,并报培训中心审核。

(2)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方案正式行文通知制度。帮带单位负责提早与送培单位就具体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对口沟通,结合相关岗位技能要求、计划参培者的工龄结构,把送培单位最盼、最缺的作为帮带培训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策划书,明确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于计划开班前一周向培训中心报送相关帮带培训项目通知文件、帮带培训策划书、现场技能考核方案等,由培训中心统一行文并通知送培单位报名参训,从而保证帮带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3)实行帮带单位为主导、送培单位为主体的考勤管理制度。一是帮带培训单位负责为帮带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对帮带培训人员进行统一考勤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定点点名签到、集合学员并将学员交接给当天指导人,及时与送培单位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帮扶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各送培单位负责妥善做好参训人员的相关工作交接事宜,保障参训人员在培训期间专心、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和学习任务,定期与送培单位联系,并在参训人员中指定一名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参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参训人员业余生活的安排工作,确保参训人员不酗酒、不,保障培训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帮带培训原则上不得请假,帮带培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向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并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再由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商局培训中心同意后方可请假。

(4)严格履行作业安全资质确认和安全监护制度。一是参培人员经原单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并向帮带单位提交相应证明,帮带单位检查参培人员安规培训考试合格证明、岗位资格证书,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参加现场培训,并将参培人员名单报安监部备案。二是进入生产区域,帮带单位指导人负责告知参培人员工作岗位和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并做好书面记录,严格落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参培人员作业过程监护,检查督促参培人员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参培人员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三是进入生产区域,参培人员负责自备、正确佩戴、使用全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指挥,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不允许单独工作。  (5)专家挂帅,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实效。一是在综合考虑帮带对象、帮带需求的基础上,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各级专家人才、劳模、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竞赛教练、个人前六名选手、班组长、业务骨干专工作为指导人,承担理论辅导和现场业务技能训练指导任务,为帮带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二是采用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及系统化模块化培训方式,侧重技能操练。根据培训规律,集中培训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安排技能项目的操练,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参训人员分组分批操练观摩,老师指导点评的方式帮助学员逐步适应直至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程序步骤、工艺和规范。指导人统一对每个参训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熟练与否进行总结和记录并及时反馈至参训人员。三是跟岗学习以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为主要方式,保证一定的工作量,切实提高帮扶人员动手能力,以工作带培训,以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6)实行跟岗学习一周一总结,期满总考核和日常随访制度。一是指导人负责为每位跟岗学习人员编制《周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并对计划完成情况实施跟踪。跟岗学习人员于每周学习与工作任务完成后认真填写《周工作总结》。本周计划和上周总结于每周二之前报培训中心备案。二是帮带培训期届满时,帮带培训部门会同培训中心和专业职能部门,组织专门针对帮带培训人员的现场技能考核,并对帮带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鉴定意见。

3.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

一是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全年帮带培训项目应于11月之前完成。帮带培训计划中未明确具体帮带培训项目执行时间的,由送培单位和帮带责任单位积极协商确定并报培训中心备案。因送培单位未能按照计划时间送培或怠于送培而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送培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因帮带责任单位原因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帮带责任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二是经期满考核鉴定优秀的,参照《师徒培训管理办法》给予指导人适度绩效奖励。

4.结合竞赛开展帮带,以赛促培,以考促练

将竞赛调考作为促进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构筑“金字塔”型竞赛体系,搭建了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海西·榕电杯”竞赛平台,以一个本部单位员工搭配两个县公司员工的方式组队,由各小组组织本小组内县公司竞赛选手跟岗培训,做好赛前集中培训调考、跟岗学习、赛时观摩、赛后总结,以赛促培、以考促练,锻炼新人,促进经验交流和推广。

(1)“海西·榕电杯”继电保护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均已于2011年5月23日至7月13日之间结合营前变验收和鼓山变综自改造等项目分期分批完成了赛前跟岗学习任务,2011年7月14日至8月4日分三批安排至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培训中心县公司大二次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每批一周,对三套线路保护和三套主变保护装置进行试验和调试,以线路保护试验和调试为主。

(2)“海西·榕电杯”送电线路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2011年7月18日至28日统一安排在鼓山输配电实训基地进行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集训技能项目主要为“110kV线路耐张塔更换单串合成绝缘子的操作”、“110kV线路停电补修导线”两项技能项目的竞赛规范化训练;理论辅导以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高级工部分)所有题库为主要内容。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期间每5天安排一次理论笔试,集训结束安排技能考核,于2011年8月1日至14日安排跟岗学习,2011年8月15日至24日安排第二阶段集中培训。

(3)“海西·榕电杯”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已于2011年7月底分期分批安排跟岗学习,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线、2M线制作及测试,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自动化主站系统问题排查,数据库操作,调度画面绘制等。

(4)“海西·榕电杯”办公应用软件竞赛,县公司人员于2011年6月23日至26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基础应用培训,于2011年7月17至19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深化应用培训和公文写作培训。

5.将兼职教师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定期举办涵盖县公司的兼职教师年度轮训,每年至少举办1期县公司兼职教师技能项目考评工作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县公司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促进县公司技能考评工作的规范化。

6.专家人才传艺授课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根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结合福州电业局专家人才众多的优势和一线员工对技能提升的强烈需求,全面开展专家人才传艺授课活动。认真搭建培训讲座平台,为福州电业局各专业专家提供授课机会,为全局员工(含县公司)提供专业学习、跨专业拓展,专业深入学习机会,开办专家传艺授课24期,授课专家24人次,参训学员638人次,其中3期应县公司要求送教上门。

三、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成效

第4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三筛合一 人才发展 评价

一、实施背景

“十二五”期间是国网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确保“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的关键时期。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福州公司的发展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同时,随着福州地区全面加速新区开放开发、大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福州公司也迎来了关键发展机遇。

面对挑战和机遇,福州公司结合国网公司、省公司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十二五”的工作重点在于固本强基、创新发展,在深化“两个转变”中上台阶、作表率。要求各级员工既要在各自专业领域持续深耕细作,提高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又要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创新与协作能力,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动自身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形势、新要求下,针对员工能力素质短板,福州公司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将员工业绩水平、素质能力、企业文化认同度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兼顾创新性、灵活性,设计更加富有激励性的各层级人才发展与综合评价机制,引导员工自我激励、与企业共同成长。

二、内涵及做法

1.内涵

福州公司在近几年一线员工专业素质提升创新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三筛合一”人才发展模型。该模型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为依据进行设计的,从外显的行为、能力到内在的价值观逐层深入,从普适性的业绩等级,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再到员工对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的认同,为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和晋升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有序的指导。

该模型由三个筛子构成,“业绩筛”,关注事情做的是否合格,落实绩效考核、业绩等级评定,选拔出业绩优秀的员工。“能力筛”,关注员工拥有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运用岗位素质模型和素质测评工具,选拔出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员工。“价值筛”,关注冰山模型中不可见的深层特质,包括潜力、特质、价值观评估等,选拔出具有高度文化和价值观认同的员工。通过“三筛合一”筛选的员工方能最终进入公司人才培养蓄水池重点培养、优先发展。福州公司同时配套搭建人才发展与综合评价的系列制度,实施人才开发培养和岗位动态管理,促进员工挖掘自身潜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形成文化和价值观认同,帮助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经验成长与发展机会,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

“三筛合一”人才发展模型

(1)导入“精益理念”,升级人才开发与培养模式

借鉴当前互联网思维下“精益创业”与“产品迭代”的理念,倡导利用简化的工具方法试点尝试,迅速获取分析客户实际反馈信息,快速迭代优化调整,从而取得竞争力。

第一,完善人才发展与综合评价机制。福州公司整体布局,设计人才培养和绩效激励两大机制,并同步修订出台干部管理、后备培养、用工配置、人才激励、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环环相扣、有效协同的配套制度,然后通过试点应用、分析校验、迭代优化的方式,以点带面,确保新制度的应用能够兼顾基础夯实与发展创新。

第二,优化人才开发与培养项目。福州公司在进阶式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选拔360度评估、岗位科目制培训课程开发等专项工作中,通过试点试套、试考试算、迭代优化的方式,实现对新工具、新项目的灵活测试与及时更新。

(2)深化“微培训”理念,优化培训管理模式

2014年,福州公司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试点推行“微培训”;2015年,福州公司全面深化“微培训”理念,使之与“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培训相结合。

第一,在资源层面,课程与师资双重求“精”。课程上聚焦一线业务实际,在公司层面引进专业机构指导课程开发,形成标准化可延展可灵活组合的课程组件或短小“微课”;师资上聚焦专家人才和业务骨干的技术力量,利用技术带头人形成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着力提升内训师的创新思维、课程研发能力与授课技巧,将各级管理骨干纳入内训师队伍,真正做到将公司的日常管理动作融合到培训中去,为绩效负责;并由此形成可推广的“微培训”资源体系构建经验。

第二,在运营层面,全流程渗透“微培训”理念。培训需求分析环节以岗位为核心,关注岗位科目技能、业务实际,抓重点、抓要点;培训策划环节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培训实施环节小班即可授课,灵活组织,将面授与现场培训、实操演练、仿真、模拟、网络教学、“见缝插针式”学习和研讨、导师带徒、骨干帮带、行动学习等多种手段相结合,通过“化整为零”,实现对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化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率;培训效果评估环节以是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标准,并结合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检验“微培训”成效。

2.主要做法

福州公司结合近几年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主要做法与成效,创新设计了“三筛合一”人才发展与综合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制定了分层创新的工作计划,并在具体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贯彻“精益理念”,实现了基础管理与发展创新的结合。

(1)针对业绩筛,优化绩效体系,助力岗位绩效提升

目前福州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已较为完善,并已形成了常态性的运作机制,但管理上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责任落实存在脱节,个别部室没有很好地将公司层面的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二是重结果考核轻过程管控,个别部室对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进度和时间节点不能及时跟踪到位。三是正向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个别部室在绩效激励上存在“撒胡椒面”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福州公司绩效管理工作总体围绕“落实责任、加强管控、发挥激励”的主线,进一步深入推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落实业绩看板和问责机制,强化绩效沟通辅导。福州公司本着“重奖重罚”的原则,抓好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将公司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关键绩效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并纳入对应岗位员工的年度绩效责任书中。严格督查督办,实行看板管理,月度公布,年度累计,与各部室组织绩效考核兑现挂钩。对于未按要求落实考核责任的部门,严肃问责考核,情节严重的还将对部门领导进行约谈。

福州公司通过开展绩效辅导与沟通培训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绩效面谈和下属辅导方面的可资借鉴的工具,有效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沟通和反馈能力。

第二,利用“柔性强制排序”合理拉开绩效差距。绩效考核中,为确保员工业绩表现的差异性能够凸显,通常采取强制排序手段,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考评人的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考评误差,但同时也存在预先确定的比例可能不符合员工实际工作表现的情况。福州公司结合工作实际,推行“柔性强制排序”,将员工年度绩效考核各档比例与部门业绩和部门评先评优挂钩,激励部门内部形成团结协作的合力。

(2)围绕能力筛,改良培训体系,促进员工技能提升

第一,推进能力导向的进阶式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为公正客观评价生产技能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增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激发一线员工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福州公司多方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管理办法》,并导入“精益理念”,创新开展试套考核与培训工作。

首先,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进一步细分能力等级,分专业组织制定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项目及评分标准。

其次,在考虑涉及岗位、人员较多,岗位能力等级的考核认证缺乏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先期挑选部分班组进行试套考核。以供电所人员考核认证为例,挑选规模、地理位置较有代表性的螺城、琅岐、宦溪3个供电所进行试套考核,全体107人未经培训、分五批直接“裸考”,以摸底供电所人员真实技能水平,并据以优化考评标准。

接着,用2个月的时间,重点针对试套考核暴露出的技能短板,分8个工种岗位层次31个模块100个技能项目,组织开展本部及县公司82个供电所2820人的岗位轮训工作。

最后,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分批次组织完成供电所人员岗位能力等级的考核认证工作,并按照《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技能水平超过岗位要求的人员,予以绩效奖励;对技能水平低于岗位要求的人员,予以降低岗级兑现薪酬待遇或优化调整岗位。

第二,规范问题导向的课程开发和传帮带。

一是规范岗位科目制课程开发模式。福州公司在近几年岗位科目制课程试点开发的基础上,全新升级,将开发课程扩展到全部“三集五大”重点核心工种、重点业务流程、典型设备、典型技能项目。

首先以岗位要求为核心,以《岗位说明书》中明确的岗位职责、岗位任职资格为基础,以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和省公司《岗位培训标准》为主要参照,结合“三集五大”新职责、新要求、新科技、新手段及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暴露出的员工素质能力短板,发动各部室上报开发课题27个,并最终筛选出14个核心课题。其次以项目制为组织形式,抽调专家骨干担任各课题组组长,并由组长负责组建项目团队。然后公司层面结合关键节点举办绩效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帮助项目团队掌握先进的课程开发工具和最佳实践案例萃取技术,并通过持续跟进辅导促进应用落地。最终,在外部专家指导、内部专家参与评审的共同努力下,各课题组共计完成14个重点课题的课程大纲思维导图、PPT讲义、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案例习题集等课程要件的开发工作,组织拍摄完成《输电线路通道树竹清障》、《营销装表接电人员的一天》等2部微电影。

本次课程开发工作密切结合“三集五大”要求,实现开发科目的系统性、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内容的针对性、开发过程的专业性等的全面提升。

二是优化传帮带工作模式。一方面导师带徒灵活设计。重点组织新进员工在见习实践期和转正定级后的两年技能提升期内进行师带徒培训,将现场培训指导与日常工作辅导相结合,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强化组织内隐性知识传承及师徒培训的业绩引导作用。首先,树立共同目标。制定《师徒培训策划书》,明确培训期内的技能提升目标和培训计划。其次,实行绩效挂钩。开展“师徒连带考核”,明确导师对师徒培训成效所负的连带责任,将师带徒津贴与师徒培训成效挂钩,突出正向激励,提高导师辅导的积极性;将徒弟期满考核成绩与绩效直接挂钩,促进新员工能力提升。最后,落实监督考核。预先审查专业理论和现场技能考核方案,按季度审核学结,对师徒培训阶段性考核和期满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监督;以过程管理监督促进师徒结对的成效提升。

另一方面是骨干帮带化整为零。由于业务运营和培训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工学矛盾日益明显,为实现“与班组减负相结合”:在帮带形式上,倡导双方协商、方式灵活,可综合运用跟班学习、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结合重大工作任务、缺陷处理、工程验收及工作检查等手段“化整为零”组织帮带培训;在帮带监督管理上,预先审核把关培训策划书和考核方案,实施培训情况抽查,按期反馈培训考核成绩,按季度通报各单位县公司骨干帮带项目完成情况,并严格落实考勤管理和届满技能操作考核机制,确保帮带的实际效果;在帮带重点上,以有效促进县公司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与地市供电公司接轨为目标,重点强化管理人员、班组长技术管理能力,通过技术规范“一对一”指导,结合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帮带方式,查找短板与不足,采取差异化措施,提升生产执行力。

第三,完善战略导向的“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培训。根据国网公司确保“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的要求,福州公司将促进“三集五大”体系下新科技、新手段、新职能、新要求落地的体系适应性培训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开发设计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同时结合了岗位科目制课程开发成果,确保培训课程兼顾系统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操性。

从培训计划上明确责任机构,并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培训实施的责任主体;其次,从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将“三集五大”体系新职责、新要求、新科技、新手段作为专项课题突出设计与开发,定制专项培训方案,业务课程以运维检修、营销服务、农村供电所人员的业务技能为核心,内部管理与运营课程以配合“三集五大”的通用制度宣贯及系统应用为主要内容,从对外服务形象到对内运营管理,全面提高岗位适应性。

同时,配合“三集五大”体系的管理能力提升要求,组织“精益化管理”系列专题培训,从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基层管理、班组长四个层次开展履职能力培训,拓展管理理念、夯实管理基础,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

(3)聚焦价值筛,引进实用工具,增进价值观认同

第一,引进明镜辅导与教练技术,发挥导师引领作用。为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快速成长,福州公司创新引进明镜辅导及教练技术培训,帮助导师掌握岗位教练的引导与反馈技巧,切实提高沟通协调、激励反馈、目标管理三种能力,明确在师带徒工作中的身份定位,引导徒弟突破限制性思维,并在日常复盘沟通中帮助徒弟提升认知能力,改变心智模式,发掘内在潜力、强化对“五统一”的企业文化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观认同。

第二,导入360度评估技术,健全管理岗位评价体系。为全面评估员工行为,实现人岗匹配,福州公司试点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选拔中引入360度评估技术,提炼业绩表现优异的骨干员工的有效行为,设计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构建360度行为评价体系,将管理人员选拔在过去笔试+面试的基础上,增加360度评估环节,全面评估候选人与拟任岗位所在团队的管理风格是否相符、其个人价值观及性格特质与岗位本身要求是否匹配。将评估结果作为最终是否入选的参考意见,“优先选择最适合的人、而非最优秀的人”,选拔符合公司价值理念的人才,提高人-岗匹配度。

第三,引入行动学习机制,以行动促进观念转变。为促进学习型组织创建,福州公司创新引进“行动学习”,以专家人才为核心组建15个项目攻关团队,在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员工提升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课题选择、培训研讨、落实问题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对参与者进行理念引导,鼓励质疑与反思,提高团队凝聚力与创新意识,实现对“五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塑造。

(4)灵活应用促机制落实,打造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

对“三筛合一”模型的综合灵活运用,一方面能够指导各层次员工自主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组织选拔既有能力又有高度文化认同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建设真正符合福州公司未来长远发展的人才队伍,实现福州公司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员工岗位动态管理方面,将员工的履职能力和岗位绩效作为员工岗位调整、职务职级晋升的必备条件,充分应用员工的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和绩效考核结果来优化岗位配置和职位调整,让能力强、业绩好的员工优先晋升,逐步实现“上岗凭能力、晋级凭绩效”的共识。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360度评估结果作为最终是否入选的参考意见,选拔符合公司价值理念的核心管理人才。

在培训开发方面,通过绩效考核认真分析员工的能力短板和工作态度,将其作为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安排培训项目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不同等级的员工,分别安排待岗补习性培训、提升性培训、发展性培训,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结果,动态调整薪级积分。设立人才当量提升专项激励奖,鼓励员工进行在职教育深造,积极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不断提高技能等级。

在评先评优、专家人才选拔方面,建立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能力评价的挂钩机制,优先推荐履职能力强、长期绩效优的员工参与评优评先和各类优秀专家人才选拔。将评为国网公司级专业领军人才、优秀专家人才的,参照公司中层干部管理。对评为各级优秀专家人才、专家人才后备的优先给予培训机会,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

三、实际效果

1.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本项目针对员工发展与综合评价,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开展管理创新,立体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立项之初的目标,在有效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持续发挥在地区企业管理方面的表率作用。

首先,从点上导入了“精益理念”的和做法,借鉴当前互联网的先进做法,在各项新工具引进中采取迭代优化的思路进行试点和改善,实现对管理创新工作先试点、后优化、再推广的机制,有效保证基础管理稳定与发展创新。

其次,从线上聚焦“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培训,将“微培训”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在培训资源、运营层面深度连接“微培训”理念,并将散落的各项培训串成体系,对原有培训体系的优秀做法进行了持续创新和全面升级。

第三,从面上创新构建了面向员工的发展与评价的“三筛合一”人才发展模型,为员工业绩提升、能力发展和企业文化认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据此层层开展创新完善工作,逐步实现员工业绩改善、素质提升、价值观认同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系统全面的升级人才管理工作。

2.员工自主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通过“自内向外”的层层激励,员工自主参加学习、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职学历申报人数年均提升5%;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确认)申报人数年均提升3%。今年截至目前,福州公司已组织开展师徒帮带88对,完成46对师徒培训届满考核;组织完成长乐、福清等7个县公司33个项目55期233人次骨干帮带;累计开展岗位能力等级考核认证培训574场12350人次、“三集五大”岗位适应性培训43场7570人次;连续三年竞赛调考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一。

3.队伍素质结构明显改善

通过“由外而内”的步步引导,福州公司队伍专业素质结构有了明显改善,较项目实施前,公司人才当量密度提升了0.955,高技能人才比例增加2.65%,增加国网公司级优秀专家人才、专家人才后备25人,93名业务骨干输送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专业部门挂职锻炼。

第5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为建设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教学和技术服务队伍,不断提高骨干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教学和技术服务队伍,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只有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教学和技术服务队伍,才能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才能把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农村;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推动和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二、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精心选配骨干队伍

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现有人才优势,精心选配骨干人员。

1、管理人员队伍的选配。各级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是确保农村远程教育系统能够及时有效投入运行的关键,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坚力量。要求各地选强配优站点管理员,人员相对稳定,推行AB岗。各镇乡(办事处)的管理人员要从乡镇党委和相关单位的正式人员中选配,每个站点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管理人员。行政村终端接收站点管理操作人员,主要从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团员青年中选配,每个站点应配备2人,并设立AB岗。非公企业站点管理员主要从党务工作者和团员青年中选配。

2、教学辅导队伍的选配。县和镇乡(办事处)两级分别组建教学辅导队伍。教学辅导队伍建设以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为主,采取“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方式,主要依托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和党校、电大等相关力量,从党校教学科研人员、普法人员、农业科技人员、中小学教师、科技致富能手、计生服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中选配。

3、技术服务队伍的选配。技术服务队伍主要依托各级电信公司技术力量组建,也可以从当地有技术优势的教育、广电、科技等部门及各类远程教育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服务人员中选配。

三、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加强骨干队伍培训

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要求,合理安排骨干人员培训,不断提高骨干人员素质,努力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分类实施,分级负责。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远程办负责培训镇乡(办事处)、行政村管理骨干人员;镇乡(办事处)负责培训村级站点管理人员。教学辅导队伍的培训,按照“谁组建、谁培训”的原则,由各级党校、农业、司法等相关部门分类组织实施。技术服务队伍的培训,由各级电信公司具体负责。

2、丰富内容,突出重点。骨干人员培训的内容要紧密结合远程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主要应包括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主要精神、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平台知识、系统安全知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终端站点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和考核等。要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骨干人员,各有侧重地制订符合其工作特点的培训计划,突出培训重点。

3、注重方式,提高效果。骨干人员培训工作,要坚持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岗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以保证培训工作实效。

四、创新思路,科学管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

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轻使用”的倾向,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骨干队伍的作用。

1、明确工作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县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县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发展。镇乡(办事处)、行政村站点管理和操作人员要把组织好教学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教学辅导队伍要在推动和促进学用结合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辅导,提高学习运用的实际效果。技术服务骨干队伍要加强对远程教育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排除各类故障,全方位地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保证网络通畅和系统安全,特别是终端接收设备的正常运转。

2、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制度。要建立本辖区管理人员队伍档案,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规范管理。要重点抓好镇乡(办事处)、行政村站点管理员持证上岗工作,对经培训和考核合格的站点管理员要发给《上岗证书》;要保持站点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站点管理员一经确定,一般不要随意更换。各级远程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人员队伍也要建立专门档案,发放《聘任证书》,采取有效措施,把骨干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第6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专门业务培训 项目评估

我国税务系统每一次大的税制改革、政策出台、机构整合、新工作方法的推开,都会在税务基层产生大量的培训需求,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次。现今,企业所得税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税种,该税种计算复杂,不易管理,对相应岗位税务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极高,因此所得税干部轮流集中脱岗学习、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提升就有了现实的需要,同时也给专业施教机构的师资团队带来了项目升级和课题研发的迫切任务。下面以国家税务总局某专业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中心)承办的系统内各层次企业所得税培训项目为例展开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税收专业化人才培训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满足各层次税务干部的业务培训需求。

一、税制改革后所得税专门业务培训的特点

(一)培训需求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培训中心承办了多期总局、省局及其他各地方国、地税局委托的企业所得税业务培训醒目。这些培训项目有的以企业所得税作为培训主题或核心内容,更多的则是将所得税作为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他业务培训开展的同时补充学员的所得税业务知识,为更加有效的实施所得税管理奠定基础。

2008年-2012年培训中心承接的以所得税为主题的培训项目统计表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合计

总局项目 1 1 1 1 2 6

省局项目 4 1 2 7

地方项目 1 1 5 7 11 25

合计 6 3 6 10 13 38

(二)同类培训项目学员需求各有侧重

从2008年至2012年培训中心承办的所得税专项培训38期,其中总局主办处级干部所得税业务培训2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的所得税业务科室负责人培训4期,各地市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32期。由于各期培训班对象不同,学员构成差异较大,因此课程设置也有所区别。现仅以2010年7月15日-29日全国地税系统处级职务人员所得税管理研讨班、2011年3月31日-4月29日A省*市国税局企业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2012年8月22-31日B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为例,分析学员构成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2010年总局处干所得税业务培训班,共计48人。男学员37人,女学员11人,处级干部46人,科级1人,施教机构教师1人;省局所得税处处级干部8人,地(市)局分管所得税业务的处级干部39人;50岁以上10人,40-50岁35人,30-40岁3人。

2011年A省*市国税局企业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共计50人,30天。培训对象为全市从事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业务骨干,其中各县区局长、科长副科长28人,科员22人。男学员37人,女学员13人。

2012年B省地税系统企业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共计122人,10天。B省各地地市所得税科科长级县区分局长41人,其余为业务骨干。

对参训学员通过填写需求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训后评估等方式,我们发现,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学员关注点不同,以上述总局处干班和地方业务骨干班为例:

1.总局处干所得税班,参训对象多为地市一级税务机关分管所得税业务的局领导,因此,学员对课程的总体要求偏重于宏观,学员希望了解国内外经济走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税制改革的前沿信息及所得税管理的理念与思路,对具体操作层面的课程需求程度较低。

该项目共计涉及14个专题,除适应处级干部培训而设计的管理类专题5个以外,其余7个专题均与所得税业务相关,包括《宏观经济与税制改革》《所得税政策疑难问题解析》、《企业所得税争议协调及案例分析》、《关联交易与特别纳税调整》、《会计信息在所得税管理中的应用》、《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政策及管理》,这些专题的需求程度均在90%以上。

2.地方业务骨干班,参训学员以税源管理科、政策法规科科长、业务骨干及区县分局局长、股长为主,从事具体的所得税业务办理工作,需要详细了解政策规定、业务流程、行业经营特征及相关会计知识,需求较为具体。此类培训班的培训目标,即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骨干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知识结构,促进能力的提升及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所得税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此类培训通常包括《会计准则精讲》、《成本会计》、《房地产业会计核算处理》、《会计与税法差异分析》、《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政策及管理》、《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部分疑难问题解析》、《企业所得税扣除部分疑难问题解析》、《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解析》、《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会计报表涉税分析》、《财务指标在纳税评估中的应用》、《企业财务报表与纳税申报表的衔接与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解读》、《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实务》等,根据培训时间长短有所取舍,但以上课程在业务骨干培训班中需求程度均在90%以上。

(三)培训项目评估结果

1.培训总体满意率

通过对以上38期所得税业务培训班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绝大多数培训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培训总体满意率在90%以上。但个别班级总体满意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学员基础相对较低,学员所在地所得税管理以核定征收为主,接触到企业所得税业务单一,因此,对相应的会计知识、所得税政策相对生疏,影响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评估结果启示

通过举办所得税业务培训,我们深刻领会到,着力造就一批能够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精通各类企业业务、长于税收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法律思维与视角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税务机关所得税管理的重中之重,培训中心应着力在所得税乃至各业务岗位高素质人才业务培训的项目完善上进行深层次挖掘,方能更好地发挥专业施教机构在成人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二、所得税培训项目的完善设想

为应对需求愈发严苛的培训市场,我们需要跳出常规业务培训的局限,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税收管理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内容,着重在项目课程设计和内容组织方面进行质的突破。

(一)紧贴培训需求开发新课题

仍以上述所得税培训项目为例,在项目需求分析中很多税务系统处级干部提出,需要在法理上了解所得税的计税原理与原则,例如如何对税法没有确切规定的所得税交易事项做出理性的判断,如何理解所得税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时间上的对称和第三方对称原理等,通过这些法理培训可以使税务干部更加正确的应用税法,也为不断地完善税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所得税业务骨干培训班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高端课程需求,如部分学员提出IPO是企业资本运作的典型行为,企业在准备IPO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大量会计、税务方面的调整和处理,学员渴望通过培训,了解IPO公司财务会计问题,了解相应的调整事项,解读有关税收政策等等。

由于培训时间和师资的限制,在以往的所得税培训班中很多潜在需求并没有形成对应的教学资源,但随着培训中心教学力量的不断充实,专业师资们也正将关注点转移到这些课题的开发上来,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所得税高端培训。

(二)适时更新原有课程内容

比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如何进行所得税处理,以往培训侧重结合案例学习理解总局的重组税收政策,下一步需要结合翔实的实务案例和理论分析,比对讲解公司(企业)法律层面的重组和税法层面的重组,明晰各种重组方式的运作流程,结合企业财务处理使学员了解企业重组不同类型的关键点、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原理和运用,对企业重组中所得税疑难业务的正确处理能有清晰的认识。

第7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总结过去个月的工作,今天我召开半年工作总结大会。进一步安排好下半年度的工作任务,会议十分重要和必要,下面我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前半年的工作

结案1001件,结案率为81.4%其中刑事案件收案101件,结案99件,结案率97.1%占结案比9.9%民事行政案件收727件,1审判执行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月收案1201件。结案635件,结案率为87.3%占结案比63.4%执行收案365件,结282件,结案率77.3%占结案比28.2%执行工作在清积工作中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以“提升司法能力,2认真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履行职责,落实司法为民,促进廉洁办案”为主题,开展了四联四促”万亩果园双轨承包责任制,院上先后捐助、帮扶8000元,帮助群众解决了部分困难,党组班子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分析检查报告。

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组合,3加强了装备后勤保障。配备电脑、摄像机等66台、支)新接车辆4台。为审判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6名同志参加了人民法庭庭长培训,4落实了干部培训。有2名同志参加了省院组织的初任法官培训。组织了全院干警的电脑培训和上下级法院挂职交流,队伍建设有了新举措。

为开工建设创造了条件。5审判大楼前期工作全面完成。

也认识到个别案件的质效不高、司法不公、执行难、多、干部队伍缺乏活力、素质待提高,6开展了上下级法院以及同外地法院之间的交流。取得成绩的同时。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不强,仍需要努力解决。

二、关于加强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年月日至日。6月3日,省高院也召开了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工作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服务’工作主题,认真落实‘从严治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大力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广大干警思想政治觉悟有所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司法作风形象有所提高,人民满意度有所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

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中,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院党组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分析检查评议大会上提出以“团结、创新、求实、和谐”为要求,努力建设“四好班子”即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建设团结的班子,有战斗力的班子,重要目标方向上一致,步调一致,有管理能力、有创新力、有协调能力,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留空间、相互配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要讲风格,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相互关心,去私心、讲团结、讲规则、讲程序、讲制度、对人对事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搞亲疏贵贱、不搞团团伙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总体工作思路抓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本届工作之初,院提出党组班子和中层骨干要做到五要五带头”这是很朴实,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今后的工作中,仍要大力提倡和努力实践,五要:一要廉洁;二要内行;三要不怕苦;四要勤检查勤指导;五要抓落实。五带头:一要带头遵守院内规章制度;二要带头完成工作任务;三要带头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四要带头团结,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管理;五要带头廉洁自律,不办“三案”不接受当事人的礼品,处理好与律师、当事人等方面的关系)对照检查,自我反省。省院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作勤奋学习的表率,勤政敬业的表率,廉洁自律的表率,团结协作的表率,努力提高准确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疑难案件,协调工作关系的能力,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又是具体工作的承办者。一岗双责”职责和任务十分艰巨。对领导班子的要求,2抓好中层骨干队伍建设。中层骨干队伍是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也是对中层骨干队伍的要求,执法办案、廉政建设、庭务管理、组织协调等方方面面,对中层骨干队伍的要求十分具体,院上的许多制度,目标管理责任也要通过中层骨干去完成。干部队伍的选拨任用,也以中层为主要主体。中层队伍的管理、使用、提拨上,一是要重视中层干警的成长锻炼,打破论资排辈,拓宽用人视野,完善干部选拨、晋升、任用制度,建立科学、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出路。二是要突出对工作实绩的考核、量化。执法办案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审判工作是法官的本职工作,公平正义是法院和法官的天职。通过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效评估、执法办案检查指导、个人工作业绩、廉政档案制度等有效的方法手段,通过“六评比、六竞赛”活动,努力提高法官驾驭庭审、审查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制作裁判文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案件积压、久拖不决的问题。三是要加强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交流轮岗、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对一些群众有反映、工作不力,虽经查无实据的干部,也要在交流中调整相适应的岗位,解决一些问题和隐患。

加强岗位培训和指导。王胜俊院长指出:近年来,3抓好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全国‘两会’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法院干部队伍问题,反映队伍存在司法理念不正、司法不公不廉、司法作风不端、司法能力不强、司法公信力不高等问题”狠抓队伍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公正廉洁,已经成为我面临的最紧迫的工作任务一是要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司法能力建设,解决人岗不符的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选人用人的标准,没有品德胜任工作,没有能力干好工作,这都是人岗不符的问题。一些干警在司法理念方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为民意识、国情意识不强;司法能力方面,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善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有的甚至激化矛盾,引发上访或。司法作风方面,对群众的诉求麻木不仁,对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的要求推诿扯皮,引起群众不满。司法廉洁方面,对自己要求不严,把审判权、执行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办“三案”等。这些涉及素质和能力的问题要通过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去解决。二是要深化对社情、民意的认识了解,认识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期、矛盾凸显期的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准确把握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熟人社会向经济社会过渡时间的复杂性和难点,增强把握社情民意和处理纠纷,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要弘扬“马锡伍审判方式”不违背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前提下,采用科学有效、符合社情民意的方式方法,有效地解决各种争端,均应给予充分地肯定,通过解决纠纷,达到化解矛盾,解决争端,稳定社会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三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把握好复杂问题的特殊性、敏感性、政治性、政策性,防止因工作方式、方法不慎引发的社会矛盾,引起社会不安定。

三、关于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省院安排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由最高人民法院总体部署。即深入研讨阶段。这项活动是一次教育活动,也是一个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执法办案和加强队伍建设上。要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思考和提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措施,为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王胜俊院长提出在总体上深化六个建设,即一是深化思想政治建设;二是深化司法能力建设;三是深化司法作风建设;四是深化反腐倡廉建设;五是深化法院文化建设;六是深化制度建设。达到六个注重,一要注重抓院领导班子这个重点;二要注重落实管理责任;三要注重加强基层建设;四要注重加强社会工作;五要注重自觉接受监督;六要注重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省院提出了六项建设”六个方面下功夫”要求。省院在司法作风建设上,提出了五个一的活动要求。即“接待好每一位群众,开好每一次庭,调解好每一件纠纷,执行好每一件案件,制作好每一份法律文书”立案、审判、执行、工作的每个环节上都要负责任,讲质量,求效率。这项活动中,一是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二是要与具体审判业务工作相结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承办单位是政治科。主要内容规范服务窗口(规范立案管理、管理)规范审判活动(规范庭审活动、规范审判管理、规范案件质量)规范执行工作、规范队伍管理、规范行政后勤工作。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1抓好规范化管理年活动。院上以[]38号文件下发。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最近要加强检查落实。

司法便民活动。院上以[]27号文件下发,2抓好巡回办案。承办庭为民一庭。主要内容为加强立案服务,实施司法救助、推行巡回审判、加大调解力度、加强法制宣传。要与庭审观摩活动相结合,今年每个庭的庭长必须带头开一个观摩庭。后半年由分管领导督促完成,进一步加大院、庭长办案力度。

主要内容为收结案评比活动、案件质量评比活动、审判效率评比活动、审判方式改革评比活动、庭审观摩评比活动、法律文书评比活动。六项竞赛为:案卷归档、法理研讨、创建学习型机关、遵守院内规章、司法廉洁活动、创建法院文化活动。3抓好“六评比、六竞赛”活动。院上以[]15号文件下发。

四、关于两庭建设工作

中央扩大内需,最近。对政法基层基础建设进行投入,以解决政法部门基建欠帐问题,院6个法庭已建成,办公大楼即将动工。这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办公大楼建设是中心工作的重点,必须高度重视,按分工全力抓好,要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以彻底解决审判无庭,办公房紧缺,设施落后、简陋的问题。这是区人民法院跨入现代化、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关键之所在全院干警要搞好审判工作,支持大楼建设,力争在一年后能投入使用。

五、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

第8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场:供电 企业教育:运用

中图分类号:U223 文献标识码:A

1.现场培训的目的和特点

1.1开展现场培训的目的

围绕“四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个中心 , 牢牢抓住员工现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个关键环节 ,推动员工培训由“重理论 ”向“重技能 ”的转变 ,逐步形成 “会说不如会做 ,会做还要精做 ”的价值观,以实现供电企业生产人员队伍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解决员工结构不合理、生产一线人员数量不足、员工技能不精、人为事故不绝等一直困扰供电企业发展的难题 ,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人增效”的目的。

1.2现场培训和一般培训的差别

(1) 培训的目标不同 。现场培训是针对性教育 ,而一般培训是一种普及性教育。现场是解决企业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 是完成企业任务的措施和途径; ( 2) 培训的重点不同。一般侧重于“ 是什么, 为什么”的素质教育, 而现场培训侧重于“怎么做”的技能培训; ( 3) 培训的方法不同。首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而技能培训以学员为中心; 其次 ,教学是 “示而学”,而现场培训是“干而学 ”; 再次 ,现场培训注重学员参与、双向沟通 ,除教师讲授外, 师傅带徒弟 、想、现场问答、反事故演习 、仿真操作、技能比武等亦成为现场培训的基本方法。 ( 4)现场有浓烈的企业文化特点。强化师带徒等现场培训 ,体现了供电企业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现场培训工作的形式和做法

2.1以“国网规范”强化现场培训管理

供电企业生产人员现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变电运行与检修、 线路运行与检修 、 电力营销 、 电力调度与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工作的一线人员, 人员较多 ,涉及的工种专业比较广 。收到国网公司印发的 《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后 , A供电公司对照规范,对现场培训工作进行整改 ,严格按照 “国网规范 ”培训课程设计、专业教师评聘 、 培训考试考核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 把规范落实到现场培训的全过程管理。

2.2“师带徒”促进技能传承

A供电公司建立师带徒制度和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公司 “师傅人才库”、 落实师傅和优秀学员待遇 、 负责活动考核跟踪等环节;基层单位负责活动方案进行组织和实施; 班组、站所负责落实贯彻方案 ,做到分层管理 ,各负其责, 责任到人 ,确保了 “师带徒”活动的质量。活动开展三年来 , 创新出一系列优秀师带徒培训法 。

2.3“微型课堂”激活班组培训

通过基层班组调研和科学分析, 针对基层站所 、班组多 ,员工少、时间紧的特点 ,把员工培训简化为“五个一 ”指标,开展“微型课堂”培训模式, 即: 每次“微型课堂 ”培训, 仅针对 “一问题 ”, 只用 “一页教案 ”,学员自讲“一堂小课 ”, 后 “一次互动 ”讨论 ,通过“一次小考 ”总结。由于 “五个一 ”教学操作简单 ,针对现场 ,贴近班组,效果明显,深受基层班组员工的欢迎。

2.4“技术比武”选拔技能骨干

改变过去技术人才、技术能手通过评选或推荐产生的方式 ,下发了技术专家、首席师及技术能手评聘办法 ,要求技术能手 、专家必须在技术比武中优秀者才能担任 ,避免了暗箱操作, 激发了员工参与培训和参与技术比武的热情。近几年,A供电公司通过 “全员培训 ,层层选拔 , 抽选结合 ”的方式, 根据公司生产专业的特点 ,定期组织用电营业 、变电检修 、送电线路、 电能表修校 、 通信自动化、农村供电所长等专业的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 “以赛代训, 以赛促学 ”,涌现出一大批技术人才, 包括一批省公司、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 。

2.5定期组织反事故演习

在迎峰度夏 、 迎峰度冬时期 ,举办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借助事故演习 , 各基层班组检验平时现场培训效果 ,同时在演习中进行学习。反事故演习采取事先不通知 、 不打招呼的方式 , 提前谋划 , 临时通知。各单位、 各专业岗位人员联合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事故演习真实检验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应急状态下的各单位、各岗位反应速度 、物资供应 、 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应急水平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2.6组织安全知识全员在线考试

利用当前网络技术的优势, 组织在线全员安全知识考试。网络考试组织简单便捷、机动灵活 ,在某一特定时间迅速地组织起从机关到基层到班组的全员考试 ,即时地考核公司上下全员掌握安全知识的情况。在线考试随机从题库中出题, 更大范围地扩大了考试面 ,全面地考核了全员安全知识水平 。全面开展岗位素质考试根据不同岗位和工种, 每个工种建立不少于一特定时间迅速地组织起从机关到基层到班组的全员考试 ,即时地考核公司上下全员掌握安全知识的情况。在线考试随机从题库中出题, 更大范围地扩大了考试面 ,全面地考核了全员安全知识水平 。

2.7全面开展岗位素质考试

根据不同岗位和工种, 每个工种建立不少于200道复习题的试题库 ,以国网公司下发的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规范作为考核标准和依据。坚持 “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做什么考什么 ”的原则,组织现场培训和岗位素质考试, 将考试结果与岗位工资挂钩 。

通过岗位素质考试 ,着力提高员工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切实让员工在培训和考试中提稿业务技能水平;

2.8深入开展 “学习型班组”创建

A供电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 ,着力点始终放在员工素质提升上, 对广大员工提出了“立足本职精一门、面对发展会两手、适应竞争学三招 ”的学习要求, 鼓励员工争做复合型人才, 争做知识型、本领型和智慧型员工 ,员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3.现场培训成效显著

3.1促进了员工素质提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培训工作, 广大生产一线员工工作实践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一批生产一线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技术骨干。

3.2促进了技能人才成长

通过现场培训过程中的备课 、讲解 、技术示范等环节 ,培训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受训者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学到精湛技艺, 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 。

第9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上港集团;“双培”工程;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1-0049-03

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军,上港集团党委瞄准强港建设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路子,务实推进“双培”(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工程,努力把企业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一、从肩负使命出发,积极创新和导入新载体

加强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的是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在思考和筹划开展“双培”工程时,上港集团党委特别强调“四个着眼”:

(一)着眼国家战略、强港目标的核心要求。上港集团要担当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力军,必须加快建设一支与之相匹配的党员队伍和骨干力量,这是履行国家战略的政治使命。基于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要求,“双培”工程以骨干力量培育和人才队伍保障为重点,通过提供载体和平台,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作用。

(二)着眼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要求。在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要把服从服务于强港建设作为党的工作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把党的工作与企业中心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开展“双培”工程,可促使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下移,强化服务功能,夯实党建基础,使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履行好党的基本任务。

(三)着眼服务党员、关怀党员的迫切要求。开展“双培”工程,就是把优秀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把过去对党员要求多、关怀少,党员个人努力多、组织帮助少转为服务与关怀相结合、奉献与激励相结合,切实解决部分党员作用不明显问题,使党员真正成为强港建设最为出色、最为优秀的人力资源。

(四)着眼优化结构、人才强港的发展要求。开展“双培”工程,在企业内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调动基层党组织力量,调动党员和骨干队伍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为党员成才和骨干成长创造条件,把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从关键环节着手,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思路

集团党委从先行试点、关键环节入手,通过不同试点单位组成项目小组,召开工作进展分析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及时掌握进度、把握方向、加强指导,确保“双培”工程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在具体做法上,力求体现“三基本、一特色”:

(一)把握基本内涵。在先行试点分析研讨中,首先明确“骨干”基本定义,是指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具有先进性、相对性、动态性和公认性的特点。其次诠释“骨干”基本内涵,明确可随着情况变化和实际需要,使之更具针对性、导向性和目的性。开展“双培”工程,特别强调关键在培养、重点在建制,落脚点在于提升广大党员和非党骨干的能力素质、促进和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若干年努力,使集团党员队伍的人才比重和骨干力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改善,素质明显提高,建设一支素质更高、活力更强、作用更突出,经得起困难和风险考验,在强港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

(二)规范基本程序。开展“双培”工程,在程序上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抓好调研、摸清情况。对本单位党员队伍业务技能水平、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调查,既掌握现有党员骨干的状况,又了解一般党员的情况,分析一般党员与形势和任务要求的差距、与岗位职责要求的差距,了解他们缺什么、需要补什么。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非党科技人员和骨干人员的调查分析,弄清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掌握他们要求进步的愿望和心声。调查分析的结果,为科学制定“双培”工程实施方案、确定发展目标和有序推进提供依据。二是必须确立目标、明确任务。各单位依据调查分析的情况,认真制定开展“双培”工程建设的发展规划或实施计划,提出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双培”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为有序推进“双培”工程建设指明方向。三是必须多管齐下、抓好培训。以企业人才发展规划为主导,把党员成才和骨干培养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统筹安排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党员职工参加集中培训、委托培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岗位培训等,为党员加快成才创造条件。在举办讲座培训、技术辅导、技能比武,开展师徒带教、结对子活动时,有所侧重地让党员职工参与其中。通过组织开展技术党课、技术示范、典型指导等活动,丰富党内组织生活,提升党员技能水平。四是必须强化培养、抓好发展。通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和非党骨干信息库,区分类型和对象抓好培养、考察和引导,帮助他们加深对党的认识,用实际行动靠拢党组织。五是必须坚持考核、抓好评估。将“双培”工程纳入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之中,有所侧重地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并加强动态管理和日常考核,用考核机制来激励人、引导人。

(三)阐明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头负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双培”工程运行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采用企业教育经费投入为主、留存党费下拨为辅的办法,保障“双培”工程专项经费的有效落实。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双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战略高度认清“双培”工程与强港建设的内在关系,以强港使命来激发党员、非党骨干投身“双培”工程建设。及时总结和宣传党员成才和非党骨干入党的典型事例、典型经验,树立先进,弘扬先进,扩大影响,营造鼓励党员致力成才、非党骨干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双培”工程建设定期调研分析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从创新机制、动态管理出发,探索建立“双培”工程培育对象“入库登记、动态管理”制度,从机制上保障“双培”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形成个性特色。开展“双培”工程,要求各单位积极探索形成富有港口特点、企业特色的“双培”工程运行机制。各单位坚持把开展“双培”工程,与当前深化企业“客户服务年”、“百人千万吨”营销活动,以及开展“争先创优”、“党员先锋岗”、“创旗承诺”等活动有机融合,让广大党员和非党骨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加快成熟,有序、有力地推进“双培”工程的深入发展。

三、从实际效果入手,不断取得和扩大新成效

通过深入开展“双培”工程建设,集团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有力推进了企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攻坚克难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党员的能力素质得到提升。首先目标清晰。根据“双培”工程建设的奋斗目标,军工路分公司到2010年党员队伍中骨干的比率要达到60%,确保实现“三个领先”:即政治素质领先、业务技能领先、岗位业绩领先,公司非党骨干中新党员的比率达到20%。其次措施有力。冠东公司在广大党员和非党骨干中重点组织开展沟通力、执行力、精细化管理与诚信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培训19项55期,培训人次4314人,并积极组织实施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仅2009年上半年,冠东公司就有418人次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

(二)党员的岗位业绩得到凸显。开展“双培”工程,有力地提升了广大党员的能力,激发了非党骨干的干劲。2009年4月3日,盛东公司在对中远集装箱班轮“腾河”轮装卸作业过程中,由党员高志华和入党积极分子、技术骨干谢志钦这对“双培”组合操作的827#桥吊用时5.17小时,完成了663自然箱的装船作业,一举刷新了桥吊单机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2009年上半年,盛东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4.1万标准箱,其中,完成国际中转箱量2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46%。水水中转比例为53.07%,其中,国际中转比为13.03%,同比上升3.6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军工路分公司揽货小组在党员先锋岗顾立峰的带领下,千方百计走访客户,2009年上半年争取船舶330艘次,合计49.89万吨,有效地缓解了公司传统优势货源萎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推进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创效”中,一名党员还被授予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称号。

(三)党建的创新得到深化。在推进“双培”工程中,各试点单位把“双培”工程与深化“客户服务年”、“百人千万吨”,以及开展“争先创优”、“党员先锋岗”、“创旗承诺”等个性化活动有机融合,不断拓展和延伸“双培工程”成效。在建立健全《“双培”工程建设制度》、《“双助双结对”活动制度》、《党员“五好”践诺活动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制度》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试点单位还专门绘制“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流程图,明确规定企业核心导向、双向交流、沟通与确认、教育与培养、实现目标等重点工作环节,用创新机制来确保规范操作、有序推进,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常抓不懈。

(四)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开展“双培”工程后,2009年张华浜分公司新增积极分子达到112.72%,其中生产班组长申请入党人数净增66人,占非党员班组长数的83.5%。同时公司党委及时将条件较为成熟的22人列为重点考察培养对象,并抓紧做好发展工作。新发展的16名新党员中,11名是现场生产管理骨干,3名技术修理骨干和2名业务管理骨干。公司单船主管周洁淋加入党组织后,身先士卒,诚信待客,被评为集团先进标兵和公司最佳员工。冠东公司操作部朱利俊起初对港区生产运行情况不熟悉,常常只能做简单的日常维护工作,自从与党员俞宙结为带教对子后,较快地掌握了公司集装箱作业的操作流程,并参与《现场作业资源配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该系统的开发,他感慨地说:是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促使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