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社区教育功能精选(九篇)

社区教育功能

第1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校外辅导站 校站结合 青少年教育

如何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推进“校站结合”,发挥校外教育辅导站育人功能作用,我们经过对全镇15个行政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的调研,我们感到“校站结合”更能有利于社区内育人功能的开展。行香、白兔、茅庄三个村的校外辅导站活动开展的比较好,就是因为他们都能和学校结合起来进行系列活动。特别是茅庄村校外辅导站,由于它与白兔中心校关工委联办、江苏农林学院关工委共建的,所以辅导站活动在两个学校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被省、市关工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站。现就根据我们对全镇15个行政村校外辅导站调研的情况谈几点“校站结合”发挥校外辅导站育人功能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校站结合”的重要性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校外辅导站办在村、社区,是基层群众身边的社会教育阵地,校外辅导站的育人功能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校站结合”有利于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使辅导站活动水平得到提高,增强辅导站的吸引力。

“校站结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孩子离校不离教,使学校教育在假期中在校外得到坚持、延伸和拓展。

“校站结合” 有利于学校开门办学,增强与社区和群众的联系,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向群众学习。

二、“校站结合”有利于组织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一起参加校外辅导站活动

办好校外辅导站,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关建。在职教师了解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配合起来,开展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茅庄村校外辅导站聘请该村在校的在职中小学6名教师为兼职教员,聘请该村退休在家的5名中小学教师为专职教员,为保障辅导站活动常态化,该村辅导站建有青少年活动联系卡、安全出入记录等多项保障活动常态化的制度,利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按照青少年的所求、所需、所爱,常年组织开展以下活动:1、寒暑假春节期间开展文体娱乐竞赛活动。2、请农林学院专家、教授开展科普知识专题讲座活动。3、走进军营,开展国防知识教育活动。4、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联合举办“大手牵小手”夏令营活动。5、开展好一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6、开展电脑学习和英语、数学等学科的专题辅导活动。7、开展绘画、书法、乐器等才艺培训活动。8、开展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在开展的8项活动中,辅导站的专兼职教员精心组织、科学策划、拓展形式、创新载体、做到常抓创新,由于活动有新意,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原参加活动的学生正常只有20多名,现在已增加到近40人,基本上达到了应参加活动学生的100 %,全年活动次数也达到了80次以上。

三、“校站结合”有利于发挥校外辅导站育人功能

校外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平台,是加强思想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外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茅庄村校外辅导站利用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优势,每年都组织中小学生,到学院开展“夏令营”等各项活动。

2013年暑期,12名专兼职教员带领36名中小学生走进江苏农林学院“大学生示范园”,听取三名大学生介绍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成人成才”的亲身经历,使青少年们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张辉同学当即就表示要主动团结同学,互帮互爱、做后进生的结对好伙伴。同学们同时也参观了“农耕馆”,然后到学院会议室请学院团委田老师给大家讲文明礼仪讲座,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文明礼仪实践游戏活动,通过一天的夏令营活动,使36名中小学生受益匪浅。

白兔村校外辅导站利用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暑期组织27名中小学生,开展了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课外学习兴趣浓厚,身心健康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受到家长的一致赞誉。充分体现了辅导站“站校结合”育人功能的优势。

四、“校站结合”有利于校外辅导站设施、设备的提高和完善

茅庄村辅导站是由原村一所小学校舍改建而成的单门独院辅导站,设施设备老化,很难满足活动需求。共建以来,村校双方都高度重视辅导站建设,做到资源互补、同建同创,几年来,茅庄村在辅导站的硬件建设上共投入23.5万元,农林学院在设施、器材和绿化上共投入12万多元。使辅导站的设施、设备得到完善。

在教育设施上有独立的可供开展活动用的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学习辅导室、电子阅览室、老少谈心室、办公室等标准化校舍,有独立的可供开展活动的篮球场等场地。

在设备上,电子阅览室配有10台电脑,图书阅览室配有5个书橱、有可供青少年阅看的3500册图书[包括农家书屋],学习辅导室配有40套课桌凳和一套多功能教学仪,多功能室有一套音响、10个腰鼓、2把电子琴、10把笛子、4把二胡、2个葫卢丝,办公室配有2套办公桌椅、1套电脑桌椅、1台电脑和1个文件柜,文体活动室有2张乒乓桌、4架健身器材。

第2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学习型社会

一、社区成人教育的功能

社区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成人教育发展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从内部促进教育体系的发展,而且还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外部教育系统提供支撑。社会成人教育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1.促进社区成人的终身发展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人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入社区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受教育机会。社会教育能够满足社区成人接受教育的需要,更大程度地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在学习过程中,社区成员通过提高自身学习水平不断充实自己,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2.提高社区成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成人教育对成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1)人力资源开发。(2)构建社区精神文明。在社区内开展成人教育活动,不仅能在社区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避免矛盾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

3.促进社区成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终身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新形式,体现了学习型社会的结构特征与根本制度,它包括社区教育、学习教育、成人教育等。成人教育将社区内的学校、家庭、单位及社会等不同类型的教育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了终身教育体系。

二、社区成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不足

社区成人教育建设必然需要经济上的支撑,但在实际的社区成人教育开展过程中,经费不足是极为普遍的问题。这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虽然在政府和公益活动的支持下解决了部分场地和资金问题,但是只依靠政府和公益活动的拨款,想要全部解决经费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2.师资缺乏

师资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例如,资金不足导致难以聘请到优秀的教师在社区中任教;社区教师的工资不稳定,生活得不到保障,在工作中找不到安全感,最终放弃工作。

3.课程设置不合理

许多成人参加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学习并掌握某一领域的新知识,所以社区教育机构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对成人教育的课程进行专业设置。社区学员在参加继续教育时常抱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对教育机构提供的知识要求不一致,这种情况导致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很难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4.管理不规范

我国开展社区成人教育的时间较晚,对社区成人学校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欠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健全。从民主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直接介入社区成人教育管理,实行一些强制性措施,会妨碍成人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此外,社区成人学校的学员组成较为复杂,管理内容多元化,所以单纯依靠政府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加强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

三、社区成人教育的主要实现策略

1.多方筹集资金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资金需求。社区学校筹集资金应充分考虑所有能够动员的对象,如教育受益者、教育公益组织、企业等,汇聚各方面的力量,为社区成人教育争取更多资金保障。与此同时,社区学校要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开源节流,为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构建社区终身教育网络

建立学习型社会,首先应调动社区成人积极参与到成人教育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社区终身教育网络服务。这使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序的整体,并反过来促进社区终身教育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其次要通过成人终身教育网络将分散的资料整合到一起,充分满足社区成人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鼓励相关部门配合社区教育部门开展活动,将社区网络信息广泛应用于社区成人终身教育中。

3.创建多样化的社区学习平台

社区工作人员应在完善成人教育系统的同时,建立学校教育培训中心和社区学院等学习平台。社区工作人员以这些平台为载体,通过展览、论坛等形式组织休闲、学习活动,使成人教育逐渐步入正轨。

4.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的新观念

社区应该定期举办学习交流活动。例如,每周举行学习交流会,并确保每期都有特定的主题;为学员制定终身学习计划,定期展示学习成果等。这种方式使终生学习理念扎根社区,被群众所接受。社区成人教育部门也要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成人学习。如在社区终身学习网站上学习任务与计划,利用杂志、报纸、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推广成人终身学习新理念等,不断提高社区成人的终身学习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成人教育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成人教育功能,满足成人对学习的渴望,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社区成人教育水平,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一分力量。

第3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社区学院;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教育创新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指最高可授予文、理科副学士文凭的一般公、私立两年制大学及技职院校,不包括地区职业学校、成人教育中心以及由国家贸易与技术学校协会认可的私人盈利商业贸易学院。美国社区学院协会资料显示,全美国目前共有社区学院1171所,共有在校学生1160万人,其中660万为学历教育的学生,500万为非学历教育的学生,美国大学生的45%是社区学院培养的。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区学院的前身初级学院产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能根据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客观环境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办学职能,被公认为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其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低廉的学费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使之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被誉为“人民学院”,为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社区学院职业

教育职能的产生与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职业教育职能的萌芽和发生

早期初级学院的首要目标是发展与四年制大学前两年平行的转学课程,所以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初级学院的办学职能基本上是单一的转学教育,只有个别初级学院尝试开展了少数职业教育课程,但这无疑是以后社区学院职业化运动的先声。

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使大量工人失业,对他们进行各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而其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二战后联邦政府为确保世界霸主地位所做的种种努力,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各州政府相继立法明确规定了初级学院的职业教育职能。1939年,美国初级学院协会成立了初级学院终结性教育委员会,确认职业教育为终结性教育的主要教学项目。不过,在该阶段初级学院的主导办学职能仍是转学教育,职业教育仍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为不愿转入四年制的学院毕业生提供终结性职业课程,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职业培训。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职业教育职能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美国社会经历了较大的震动。在经济上,生产力快速提高,生产方式开始转型,新管理制度被引进;在政治上,美苏冷战和民权运动高涨;加上60年代的婴儿潮和免费学校运动等诸多因素,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大量公立社区学院纷纷建立。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大幅度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拨款,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范围,并要求职业教育依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根据市场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的确立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经费,并成立全国社区学院顾问委员会指导职业教育发展。1968年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修正案》则进一步强调了扩大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结合。职业教育逐渐成为社区学院的一项重要职能。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区学院开展了“生计教育”运动,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发展,并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个人终身发展。联邦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并继续通过制定法律支持其发展,各州社区学院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的人数不断增加;原来由中学和其他机构负责的当地成人教育和中学后职业教育也改由社区学院承担,职业教育成为社区学院的主导办学职能,并为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20世纪90年代前,职业教育职能的强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迫于国际经济竞争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美国政府再次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拨款,其重点是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强调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各企业也纷纷加大了职工技术再培训方面的投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大力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美国加强了高中段与高中后职业教育的贯通与衔接,把高中段二年的职业教育作为高中后职业教育的准备阶段。鉴于社区学院的办学特点,

美国将其作为实施“2+2”模式的重点。因此更加巩固了社区学院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职能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为就业做准备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学术教育的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联邦政府和国会先后颁布了多部职业教育法案,资助开发技术预科课程,整合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增加与工作相关的经验和课程方案,并增加了各州管理的灵活性。

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社区学院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一时期的美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了与企业界的合作范围和深度,强调培养具有宽泛学术基础的人才,为个体提供谋求高工资、高技术职业的成套技能的训练,同时倡导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各州的社区学院通过设置相互联系的学科课程整合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学术和职业两方面的成功。职业教育此时已突破了原先劳动力培训的入门水平,广泛参与“高级技术教育计划”,巩固了社区学院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地位,更好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为适应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20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加强自我创新,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我国的职业教育又面临着重大挑战。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经验,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创新,改革和调整外部体制和内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高职院校的办学职能和能力。

(一)改革外部体制

办学体制的创新所有制的多元、经济成分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经验,我国应该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和国家、集体及个人共同参与教育投资、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共同分享教育投资利益的多主体、多层次教育投资格局。

办学形式的创新我国职业教育要谋求新的发展,在办学形式上也应有所突破和创新。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社区学院。但总体而言,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数量和规模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来源短缺、办学模式单一、毕业生就业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建立相应的法规,以保障社区学院的合法性;其次,必须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以保证社区学院定位的合理性;再次,社区学院要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学习目的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居民,以体现其教学服务的广泛性;最后,社区学院要通过企业参与教学与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和与社区互动等方式来实现办学的开放性。

学校制度的创新我国目前实行的三级学位制度使得每年数十万专科、高职和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与学位无缘,不利于调动他们就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进行改革,设置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副学士学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地位不高,与职业教育的终结性有很大关系。美国社区学院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获得一定基础课程学分后可以获得副学士学位并转入州内某所大学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国家和地方以及高职院校应加强合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通过课程等方面改革,解决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衔接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管理和督评制度的创新我国高等教育要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功能,为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不断拓展和优化办学职能创造灵活的空间和良好的办学环境。为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政府应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但是应改变以普通高校的标准来指导、考核高职院校的做法,从高职教育职业性、多样性的特点出发,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质量评价标准。

(二)完善内部机制

多方配合,共同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与政府、社区、企业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紧跟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积极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咨询,根据当地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保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学效益。

开展转学教育试验,进行非学历教育,完善办学职能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与本地或本省的有关本科院校开展学分互认和转换的合作与试验,为一些学生转入本科院校开设相关课程。此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面向当地居民,为那些希望接受各种非学历教育如证书教育的成人和在职人员提供服务,积极探索并实行弹性化的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办学形式,结合居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

加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合。一般来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面临的风险要高于接受学术教育的学生,要准确地预测某种专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困难,即便就劳动力市场而言,受训工人与所从事的工作匹配的观念也已经有所改变。高职院校应该通过设置相互联系的课程来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使学生学术和职业两方面的水平都得到提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远程教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开展远程教育可降低费用,提高社区学院师资、设备的利用率,为社区学院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分布范围和密度有限,许多小县城和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虽然有接受高职教育的愿望,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实现,开展远程教育就可以使他们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3]李继星.美国的社区学院[J].高教探索,2002,(2).

[4]李继星.我国社区学院建设刍议[J].高教探索,2002,(3).

[5]杨近.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0,(8).

[6]殷翔文.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最具活力的一个办学层次[J].江苏高教,1998,(4).

[7]李红卫.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5).

[8]柳倩华.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02,10(上).

[9]周蓉蓉.关于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10]易红郡.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2,(3).

[11]朱元祥.美国社区学院之发展[J].教育与职业,1999,(2).

[12]吴雪萍,蒋新峰.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窥[J].教育与职业,2002,(2):57.

第4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 社区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05-03

Effect of Conductive Education o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Effect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of the Community/WANG Xiao-ping,WU Rui,ZHONG 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5-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guidance education training methodand traditional one on one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gross motorfunctional efficacy of community.Method:58 children of community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more than 12 months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uiding education training group and traditional form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group, and comparing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GMFM evaluation,the results were analysis of variance.Result: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before training GMFM sco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training GMFM scor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nductive educationtrain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one on one training methods in the community on gross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effect has the same effect.

【Key words】 Conductive education; Cerebral palsy; Gross motor function; Commun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unnan Province Disabled Rehabilitation Center,Kunming 650032,China

引导式教育是由安德鲁・比度(Andras Peto)教授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在匈牙利首先发展起来的[1]。它是一套综合系统,它使神经受损的儿童能过正常生活作为它的最终目标。这个过程使得孩子获得能力和方法来面对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引导式教育强调的是多元化团队式的训练活动。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病程长,很多脑瘫儿童家庭难以接受在医疗机构长期住院昂贵的康复训练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瘫儿童康复效果。本文观察了2011-2012年来云南省中国和挪威脑瘫儿童全面康复项目两个试点的社区58例脑瘫儿童,在社区应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的情况,与传统式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式教育在社区脑瘫儿童康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8例脑瘫儿童随机分成引导式教育训练组30例和传统式一对一康复训练组28例。纳入标准:符合脑瘫病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4岁以下,能够按计划坚持康复训练一年以上。排除标准:家长不合作无法坚持治疗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或合并有癫痫者。两组性别构成、分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两组的日常训练均由经过技术资源中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多次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社区康复员担任,技术资源中心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评估。

1.2 方法

1.2.1 引导式教育组的训练方法

1.2.1.1 小组学习 按照孩子的年龄、疾病种类及功能障碍的轻重进行分组。以年龄和功能障碍相似的成为一个小组(每组6人),以便更好地让孩子之间互相观察、交流、模仿,从而成为一个小团队。在进行各项活动中尽量使孩子减少了对家长的依赖性,逐步建立起独立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2.1.2 整日流程计划 根据各组孩子的特点,结合整日流程的生活化特色,制定出适应每个孩子发展的课程安排和康复计划。包括:坐立、步行、社交沟通、认知。生活自理方面包括:入厕、洗手、就餐、就寝、穿脱衣服等。通过日常生活和课程的结合和贯通,使孩子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1.2.1.3 规划性的环境 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运动障碍的不同,运用一些特殊的木质家具:条台床、梯背架、有扶手的梯背椅、木凳,和儿童辅助器具:平衡杠、站立架、坐姿椅、步行器、绑肘、绑腿、木棍等,使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家人的依赖,用最少的协助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动。

1.2.1.4 节律性意向 节律性意向是引导式教育的一种诱发技巧技术。孩子在活动之前必定是想达到一个目标,通过语言的运用表达孩子的意向,在脑子里准备进行一个活动。利用有节律的数数、动词的重复,或有节律的儿歌给孩子在活动中提供节奏感[3]。这样使言语和运动连接在一起并促进运动的学习,最终达到目标。

1.2.1.5 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是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进行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与脑瘫儿童接触最多的是家长,训练也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得到强化,家长的参与让患儿得到更为直接的康复训练,将康复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家庭。让脑瘫儿童能够得到持续的康复。

1.2.2 传统式一对一康复训练组的训练方法

1.2.2.1 物理治疗 主要应用Vojta诱导疗法,Bobath神经发育疗法,上田法主要是应用四肢法。有社区康复员按照计划2次/周,45~60 min/次,3个月为一疗程。

1.2.2.2 作业治疗 主要是应用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户外活动等方法,训练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1.2.2.3 中医疗法 对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孩子,做一些中药熏洗疗法、推拿按摩法,2次/周,30 min/次。

1.3 评定方法

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ros motor fanction measure,GMFM)共88项[4],分5个功能区,即(1)卧位和翻身、(2)四点位、跪和爬、(3)坐位和平衡、(4)站立、(5)走、跑、攀爬。每项指标的计分标准:完全不能完成为0分,完成不到10%为1分,完成10%~99%为2分,完全完成为3分。各功能区计分方法为:卧位和翻身项目总分/54×100%,四点位、跪和爬项目总分/43×100%,坐位和平衡项目总分/45×100%,站立项目总分/38×100%,走、跑、攀爬项目总分/73×100%。对两组患儿分别在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3、6、9、12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一次,以GMFM总分差值作为观察康复效果的量化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12个月后两组患儿GMF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康复训练前和接受康复训练12个月后(GMFM)分数显著提高,康复训练前后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引导式教育训练方法也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儿童脑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经济条件差的脑瘫儿童在社区进行康复更适用。其显著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引导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激发患儿的兴趣及参与意识。通过康复员不断地给予科学的诱导技巧、意识供给或口令,让患儿主动地进行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康复效果;同时将运动、语言、理解、智力开发、社交和行为矫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康复和发展。

表2 两组脑瘫儿童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时间 GMFM功能区

卧位、翻身、坐和站立 跑、行走和攀爬

引导式教育训练组(n=30) 治疗前 27.08±6.68 12.55±3.12

治疗后 62.12±10.37 34.01±7.92

传统式一对一康复训练组(n=28) 治疗前 29.42±9.96 11.68±4.15

治疗后 59.34±8.45 36.15±6.78

传统式康复训练方式在运动中存在一定的脱离,不能充分发挥专业康复技术优势及家长的作用,从而延长了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时间。引导式教育系统与一般医疗康复模式所不同的根本之处正是以教育的角色不统筹残疾儿童的康复,将着眼点始终放在以建立正常生活为基础,以诱导主动学习为策略,以积极的性格为目标,实现全人的发展,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适应环境,融入社会,创造自身价值[5]。因此,引导式教育系统提供了一个社区康复、教育康复与传统康复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值得从事康复工作者学习和实践。

引导式教育的广泛性可以包括所需的全部内容,即运动上的、功能上的、情感上的、认知上的。这种方法是为了引导孩子达到目标,通过目标确定、精心设计活动,促进主动的自我学习。理论上,把孩子放在中心位置,为他指明方向,在那里孩子必须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6]。活动的意思是孩子想去运动,因此,康复员必须使孩子有主动和自发的意向,任何进步都是孩子努力的成果。在引导式教育中,引导员的角色、小组结构的动力、节律性意向、活动序列和技能的掌握、整日流程、学习环境、手法促进等方法被认为都是十分有效的。

引导式教育的显著特点还有:以全人的康复目标:重视脑瘫儿童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交上和认知上的相关性和完整性[7]。针对儿童多种障碍的需求,始终把发展积极的性格,建立生活独立的能力,建立融入主流社群的能力作为奋斗目标,贯穿于全部教育康复活动中,旨在将脑瘫儿童教育成为具有积极主动地全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学习为基础的开发:采用教育的方式,使儿童的运动功能和行为调整有效结合,从而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适应现实环境,掌握日常生活技能,达到实现正常生活的目的。诱发主动学习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和学习活动。不是灌输式的学习,而是根据儿童的功能特点,设计出既能促进功能改善又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诱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全部学习活动,从而建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8]。

本研究结果显示,引导式教育应用于社区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提高和传统式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具有同等的疗效。引导式教育将儿童在体能、智能、自理、沟通及社交等各方面的学习完整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只针对残障的治疗,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完整的经验。引导式教育能全面促进脑瘫儿童的康复,为脑瘫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生活,使孩子得到全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受到儿童和家长的喜爱[9]。引导式教育方法训练脑瘫儿童在社区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欧安娜,余雪萍.引导式教育――伴儿同行[M].香港: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2006:19,21.

[2]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5):309.

[3]李初阳,史惟,周美琴,等.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修订扩展版(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2):1112-1113.

[4]胡莹.脑瘫儿童的康复管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12-113.

[5]李志军,刘瑾.脑性瘫痪患儿引导式教育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2001,5(12):123-124.

[6]唐久来.小儿脑性瘫痪引导式教育疗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498-7499.

第5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农村社会发展 管理创新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及教育功能发挥正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农村广大基层组织不负众望、全力施为,一方面认真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奋力拓新,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力和潜能日新月异般地显现出来。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社区教育功能越发加强,不仅为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无限活力,而且为农村区域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焕发勃勃生机。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简要阐述。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功能。这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说,农村社区教育是“来自于斯、服务于斯”,而后者的社会实践已经对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实上的诠释。如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各类诚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经济功能。“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它发挥着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能力,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过社区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身心、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④聚合功能。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载体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兴趣等为纽带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把社区居民有效聚合起来,把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社会、社区与人的共同发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区内的政府、单位、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形成较强合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这种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和根本目标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通过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主要是相关管理理念和社会规范,积极研究并充分运用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元素,对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三改(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相应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种过程性活动。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性因素,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确立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顶层设计与重心向下。

三、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总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依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必须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一言以蔽之,“服务与依靠”就是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

1.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就是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教育经过最初阶段的发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的娱乐和保健教育。新时期的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和闲暇娱乐生活等众多领域。社区教育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由此产生不断丰富的社区教育内涵;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日益扩大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扩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各类组织学习和各类社会培训等现代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教育,有效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自主化发展、全面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性发展,提高整体性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加速社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随着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增,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明显与突出。

第6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一、关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源于20世纪初美国杜威(Dewe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社区教育能够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1]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确定的区域性、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灵活性。

社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是一种大众教育,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把教育延伸拓展到了社会基层,人人可享受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具有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和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的教育弥补功能。社区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旨在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时时处处体现着日常生活教育化。社区教育是一种既注重科技又重视人文关怀的教育,它兼具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于一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在我国开展终身教育?面对物的功利化追求导致的信仰缺失、人的异化,如何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拯救精神危机?面对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如何解决人际关系淡漠和隔阂?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获得在城市谋生的能力?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会催生新的教育需要。

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地域性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可以归属于“教”、“学”、“用”、“娱”四个方面。“教”涉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一般包括学习平台的建设、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学习服务的提供;“学”包括学习理念的提升、学习技术的培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组织的建设;“用”指的是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娱”指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文章开篇提到的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与艺术相关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可以简单归属到这一类。

二、关于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及特征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进行过这样的表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席勒的《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席勒认为一个人从自然的人到达道德的人必须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和冲突的解决,是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解放。[3]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之中,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从哲学层面看美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美育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所以对美学、艺术史、审美批判和艺术批评等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美育必不可少的理性教育活动。它促使人们养成自觉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审美活动意识,加深人们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美育实践中的理性教育不是美育的主体部分,美育的主体是感性教育,即审美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审美实践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感性活动。因此,美育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调节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

2.美育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美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吸引审美主体身临其境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进行直觉关照,在关照中体验、感悟和整体把握,审美主体全身心地沐浴在审美客体带来的美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化。审美主体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在美的感受和体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3.美育能够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中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为了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必须调节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席勒认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4]

4.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5]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其独有的社会活动中是共性和个性、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统一的 。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均衡的发展。审美活动当然会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个体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甚至违背社会性,因此美育要兼顾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美育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有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述。从国家的教育方针来看,美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而且其地位也得到提升,因为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美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承担,美育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受众面小,美育不能在社会范围内普及。美育实践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开展,美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也就存在局限。第二,学校美育多成为德育、智育与体育的附庸。第三,学校美育将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局限了美育的视野。美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弹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种。第四,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的教育。造成了美育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与美育的主旨背道而驰。

三、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

针对文章开篇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之所以有人对一些社区组织或社区学院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纯属娱乐,不是教育。原因在于他们既对社区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又对美育的内涵缺乏根本的把握。首先,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灵活,具有多重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他们对美育进行了片面的理解。如果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会认为游戏、娱乐、观光、旅游、欣赏艺术、参观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不属于美育范围。再次,如果进而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则会将文艺演出、艺术比赛及艺术展览等活动视为纯娱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一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怡情养性,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仅仅将艺术教育视为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作为升学、谋生的手段,势必将艺术教育功利化,有悖于美育的初衷。

社区教育是以多元、灵活的教育形式面向大众的教育。美育是以多元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目前美育现状存在边缘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如何使美育摆脱功利化倾向,真正大范围内介入社会,拥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相同的教育地位,真正发挥美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许社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能够成为美育介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教育的确存在美育价值。

(一)社区教育是美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美育一直以艺术教育为主,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生活化。对于大众而言,艺术教育对他们而言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只是在学校教育里接受过少量的音体美课程,美育没有真正从学校扩张到社会上去。社区教育受众面广,是社区的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大众层面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美育正好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社会美育需求的高涨,与美育难以真正地介入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区教育的开展为美育大众化提供了载体和途径。

(二)社区教育体现了美育的非功利化价值

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既包括艺术教育又包括艺术活动及相关娱乐休闲活动,而且以后者为主。即使是其中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为了通过艺术考试而进行的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是在社区内部美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日常生活和审美相关的艺术活动及休闲娱乐活动,这充分说明社区居民有许多非功利化的美育需求。社区教育的运行主要依靠社区所在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弥补形式,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形式。社区教育本身以非功利化价值为主导,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区教育进行的美育实践不是为了教育者的物质利益,而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美育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同样符合美育非功利化价值的初衷。

(三)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素质教育的价值

美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首选。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注重人性的培养,在强化自我生命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美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和谐一致,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美育形式之中。美育的形式是美感的、艺术的,易于激发人的兴趣和内在创造力,可以被各个方面的教育所普遍利用。美育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教育。社区教育美育实践使美育真正介入社会,并以丰富多样的美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践着美育对于素质教育的价值。

(四)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人性发展与人际和谐的价值

美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使社区居民在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中欣赏着艺术之美,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怡情养性,享受着艺术人生。在日常审美活动中,社区居民感受到了自身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沟通,认识到了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能够辩证地认识。这必将助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价值引导功能

美育是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把抽象的道理、乏味的说教,化为生动具体的美感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人们。审美欣赏和判断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无意识中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进行了积极 引导。审美判断能够成功地将人的情感引向正面的价值判断,体验生活中美好的和积极向上的一面,无形中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美育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教育,它本身就是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因此,必然会激发正面价值。面对当前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理想空缺的状况,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能够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出发,通过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情趣,提供价值引导,开启正能量。

三、社区教育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路径: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离不开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也会随着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进行不断深化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第二,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这既是美育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适合社区教育这一大众教育模式的口味。第三,注重大众需要与注重教育引领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要研究大众的美育需求,但不能一味迎合,应该对其中的一些娱乐活动有所甄别,做出价值判断。因为有的娱乐一味追求滑稽、丑怪、低俗,不具备审美教育意义,教育者应该帮助社区居民做出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并通过组织积极、健康、向上,体现真、善、美的相关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对大众进行审美价值引领。第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教育美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美育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依照上述路径,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具体开展以下活动: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技能性的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活动,各种艺术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艺术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3,(3):20-22.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第7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来,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与方针。

从目前我国发展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条件来看,它首先需要依托城市或农村普通住民所居住的社区,然后通过建设或整合各种专门软硬件教育设施,来为居民提供便捷学习条件和机会。为此,建设与发展社区教育必须得到国家公权力或地方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及投入。这对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或省份而言,由于其理念领先、政府重视、财力充裕,大多取得了较好成效。如京津沪及江浙一带,社区教育普遍蓬勃发展,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素养亦随之提高。但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而言,社区教育的发展还基本停留在口号宣传的层面。由于政府缺乏实质性经费投入,以及少有宏观思考与整体规划,大部分地区的社区教育仍处在真空与留白状态。而这也正是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在酝酿新一轮发展之际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那么不完全依靠政府是否就不能开展社区教育?结论显然是否定的。且不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有通过民众自治及社会集资或依托企业开展社区教育的先例(吴遵民,2003),我国近年来一些缺乏政府投入的地区,通过电大转型举办社区教育的举动,也已经受到了社会及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是遍布全国各地并扎根地方的成人教育机构,长期承担着普通高等教育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但其发展在当下却面临重大困境。一是伴随两基教育的完全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文革后教育欠账的渐次偿还,成人正规学历教育的需求已不再迫切并日趋减弱(吴遵民,2013),以致很多省级电大学历教育的生源数量大幅减少,质量越来越差。二是传统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由此亦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与发展。因此如何在空间上寻求突破,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寻求发展契机,并通过机构转型继续发挥作用,是当前电大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机遇。就在这一时刻,一些地区的社区教育却因各种原因迟迟难有进展,而中央政府的重视与地区推动的滞后所造成的巨大落差,则受到了电大举办者的关注与重视。换言之,能否利用电大自身已有的平台投身社区教育,并通过社区教育的推动来促进电大的结构性转型?这一设想无疑让正在寻求摆脱困境的电大管理者们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与窗口。

2012年至2013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云南等五所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正式挂牌为开放大学,上述转型是否成功,目前还难以定论。在此情况下,部分地区电大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平台的优势,研究并投入社区教育,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电大当前面临的生源困境,又可以在部分省市政府尚未着手的社区教育领域进行新的拾遗补缺的尝试,从而使电大重振雄风、重拾新的办学增长点,无疑是个极好的转型与创新的机会。固然从电大介入社区教育的实践基础来看,由于电大原本就以成人教育为主,且有覆盖全国城乡的立体办学网点,教师队伍庞大,系统优势明显,因此由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确实具有非常大的成功可能与实践空间。然而,一所以学科课程教学见长、以学历教育文凭获得为主的成人教育机构,如何转向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为主、并以提升精神教养见长的社区教育机构,无疑是电大面临的重重障碍。

换言之,电大若要成功转型,还必须经受自身功能转变、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等一系列脱胎换骨式的改革,由此方有取得成功转型的希望。下文就以此为题略作分析与探讨。

二、社区教育与社区大学

(一)何谓社区教育?

就社区教育概念而言,目前尚不统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指出,所谓社区教育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它的非功利性;二是它强调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参与及拥有的权利。其具体表述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吴遵民,2003)再就中国社区教育的本质而言,其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亦因为它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这种活动应是地区住民自发形成的、自下而上的活动;二是这种活动基于的是地区住民为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而产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政府为满足这种学习需求而开展的一种具有双向性和双重特定目标的教育活动(吴遵民,2003)。

从这一理解出发,我们就可以对中国社区教育的概念做出这样的界定:中国社区教育是由地区住民自发产生的,为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及对终身学习的需求,由政府提倡并与地区基层组织共同推动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其宗旨是提高地区住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吴遵民,2003)。

简言之,中国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体现为它的自下而上性,即它由政府推动和支持,但呈现的却是社区居民自发和自主的特征。因为社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草根型的教育活动,只有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它才有发展与延续的生命活力。

(二)何谓社区大学?

社区大学隶属于社区教育,就层次而言,它与区县级的社区学院属于一级。在中国,社区教育一般分三个层次。省市一级的为开放大学(部分没有转型的仍为广播电视大学),区县一级的为社区学院或社区大学(部分省市系由区县的业余大学或电大分校转型而来),街道一级的为社区学校。国际社会也有类似并称之为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机构,但其承担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社区学院,它是一种二年制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因其学生毕业后必须为所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得名。它的主要功能如下:1)转学功能。学生结业后获得副学士学位,同时亦可转入其他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2)职业技术教育功能。这也是社区学院的主要功能,即培养大批半专业技术人员或半专业的熟练劳动者;3)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功能。社区学院承担在职人员进修或补修某些课程的任务,还同时以降低入学门槛的方法向愿意学习的人敞开大门;4)补救性教育功能,主要是为学习上有障碍或困难的人设置;5)强化社区凝聚力功能。美国社区学院通过文化推广的方法,为社区居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及扫除文盲作出贡献(顾明远,1990).

(三)社区大学的办学定位

对任何一种教育机构的定位都关系到其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目标的实现以及规划的制定。基于上述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及中国社区大学的性质,依托电大建立的社区大学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教育任务?其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又是什么?换言之,对社区大学的办学性质再次进行明确的定位非常重要。诚如以上所述,就社区大学的性质和功能而言,应将其定位为立足基层开展社区教育的办学机构。然其母体由电大脱胎转型而来,因此能否既保留电大的平台优势、师资优势、网络优势,又能克服电大以学历教育为主、以正规学历课程为主要内容的一元化教育模式,迈向为基层社区服务、为普通民众及终身学习者服务的多元终身教育模式,无疑成为了社区大学能否创建成功的关键。因此,对社区大学的定位,就是再次确认它的办学方向与目标,而不至于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尴尬境地。为此,社区大学内涵定位的关键应是服从于构建学习社会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确立社区大学以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原则与理念,竭力把社区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新型的、面向全体市民、具有社会化和开放式性质的学校,从而实现社区大学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服务平台、社区教育的教学平台、社区活动的信息平台、社区服务的资源平台、社区开发的咨询平台和研发平台的根本转型。未来社区大学可以保留部分学历教育,但非学历教育将成为它的主流。它在保留电大远程教育优势和特色的同时,尤其需要加强的是如何扎根社区、服务社区、满足基层社区的教育需求。

简言之,电大在转型为社区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原先单一型的学历教育模式,走出传统成人高等教育的固定形态,因为社区大学是姓社而不是姓电,否则社区大学就有走过场的危险,与真正的社区教育渐行渐远。而这也是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必将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电大转型创建社区大学面临的困境

具体而言,当前影响与阻碍电大转型创建社区大学的各种困惑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转变的困境

社区大学固然姓社,但若要深入开展社区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意识和观念的转变问题。这一转变不仅包括电大自身必须转变的领导意识、教师意识、管理意识以及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意识等,甚至还包括尚未展开社区教育地区的政府意识和社区居民意识等深层次的意识转变问题。首先,由于社区教育属于公益性教育范畴,其归根结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因此基于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供居民教育机会的非功利性特点,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以全力支持和积极促进。而唯有政府转变观念,深刻意识到社区教育对实现公民学习权保障、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其才会在政策和经费层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意识还十分薄弱,重视程度也不够。政府的兴奋点仍然放在学历教育而不是社区教育。一些地方政府并不缺钱,但关键是愿不愿意把钱投入社区教育领域,所以认识和重视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而且在认识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不少理解误区,如认为社区问题主要归属民政、妇联或宣传部门管辖,没有从教育的角度予以思考。又如对正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而对深入社区居民的草根式、闲暇型教育则缺乏推进的热情。

其次,领导意识的转变。长久以来,电大以学历教育为主,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而若转型社区教育,则社会责任、服务意识的观念就必须重新建立,否则将无从开展社区教育。为此,转型后的电大管理层如何转变观念,做好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同时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通,并力求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培育和开发新的办学领域和服务功能,来全面提升其面向社会和市场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其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意识转变。当部分有远见的电大管理者开始考虑参与社区教育建设之际,最先遭遇反对的可能就是电大内部的教职员工,因为首先社区教育是一种以非学历教育为主的教养性教育,放弃学历教育而改办社区教育是否会降低办学层次?其次,举办社区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经济效益又几乎等于零,是否由此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在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前提下,教职员工的困惑与不理解亦情有可原,而上述问题如果不予以明晰,则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将成为一句空话。

其四,社区居民的意识转变。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自下而上、自主性和自发性的教育,因此其开展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而这一参与又与社区教育活动能否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以及社区居民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和意识相关。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不甚了解,信息情报的传递也少有途径,因此终身学习意识的培育,也同样成为了社区教育能否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体制与机制转变的困境

就当前状况来看,我国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来推动,因此电大若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独立承担起社区教育的运作机能难度极大。这一方面是我国社区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缘于电大原有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局限。换言之,电大若不在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作根本的变革,则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几无可能。

首先就管理体制而言,其办学实行的是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分级办学、分类管理的原则。下级电大在教学业务的指导、服务和评估方面均由上一级电大负责实施,而在人、财、物的发放与分配上则由同级地方政府承担。源于这一体制上的原因,电大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垂直管理,即业务上与同级地方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较少,而与系统内的上下级电大联系较多。电大若转型为社区大学以后,现行的管理体制就与社区教育实行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援、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体制截然不同。简言之,以往电大办学只需面对一级电大,而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就必须面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文化部门乃至基层行政组织等多个机构,其中因条块分割造成的责、权、利不配套的问题与弊端也会十分明显。

其次是运行机制问题。目前省市级电大一般均制定了约束机制、竞争机制、质量监控机制、系统办学机制和学习者学习动力机制等,但以上机制都是为学历教育配套的内部机制。社区大学面向基层民众,其教学形式多样,办学主体多元,且不以学历教育为主要形式,因此与社区教育配套的运行机制则有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学习激励、自主选择、长效推进和居民自主学习等,这些机制又基本属于需要协调社会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的外部机制。所以社区大学如何重新定位、重新形成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综合机制至关重要。

(三)教育对象转换的困境

电大转型为社区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教育对象的转换问题。电大教育对象多为因工作或升迁的需要而学习的在职成年人,年龄亦以30~40岁的青壮年居多。社区大学属于基层社区的草根型教育,其对象是社区内全体成员。换言之,只要有参加意愿,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均是社区教育的对象。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社区教育必须适应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及采取非正式与非正规的教育形式,才能针对社区教育的不同对象,诸如青少年、老年人、失业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以及在职人员等,开展满足他们需要以及适合的教育活动。

从以往单一型学历教育以及较为固定年龄层的学习者,转换为社区全体,且职业类型不同、学习需求不同以及接受教育的目标也大不相同的人群,要求电大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根本变革,即从学历转向非学历、从单一人群转向复合人群、从职业性目的转向精神教养乃至娱乐性等多元化的目的。如果不做这样的调整,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四)扎根基层的困境

诚如以上所述,社区教育具有草根的特点,以服务社区所有居民的学习需求为第一要务。与此相对,正规教育长期难以摆脱精英教育的束缚,求学读书也成了人们为获取资格和社会地位的追求,教育由此亦失去了回归人真实生活的涵义。

社区教育不以追求社会地位为目的,彻底摆脱了精英主义的桎悎,而使教育切实关注平民需求、走进平民生活,并成为任何人在需要时都触手可及的活动。因此,社区教育明显具有乡土性、草根性、社区性及生活性的特征。其既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又与乡土草民的需求紧密相连。因此电大若要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做好宣传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如走上街头、广场,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多种形式宣传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信息,以便让更多民众了解社区教育的意义和实际作用,并积极提高民众对社区教育的认同感,扩大社区教育的知名度和居民的知晓度,这也是电大能否成功举办社区教育的关键之举。为了了解居民需求,电大需要扎根基层,并与街道、居委会建立密切联系,而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携手合作、建立平台,并获取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一手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社区教育的活动计划与教学内容,同时把纷繁复杂,内容宽泛的社区教育予以分类整理、渐次展开,从而提高社区教育的针对性、覆盖面和有效性。

(五)师资队伍转型的困境

电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支熟悉远程教育运作方式的师资队伍。但就现状来看,这支教师队伍的结构参差不齐,水平良莠不分,学科型、专业性的教师居多,实践型、技能性的教师较少;文科教师居多,理工科教师偏少;能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居多,能把握社区教育、职业培训和休闲教育的教师偏少。尤其是电大教师擅长传统型学科类的课程教学模式,对基于基层多样化学习需求、教育内容种类繁杂、教育形式多元的社区教育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积极调整电大原有的师资结构,及时做好电大教师的内涵转型,对于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来说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四、对策建议

以上对电大转型创建社区大学能否成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笔者以为,此大非彼大,如果电大转型社大,关键还在于彻底转变思路并依据社区教育的特点举办具有社区特色的教育。对此,就电大如何走出困境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动办学理念的更新

1.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实现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它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在终身教育时代,教育的现代化决定了其多元性与多样性原则的确立。换言之,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建立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必须依靠多元化与多样性的教育才能实现。对此,其既需要有完善和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同样也需要有广泛而丰厚的社会教育资源,由此才能建立起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电大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并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电大若仍然坚持单一化的学历教育办学理念,将会遭遇明显的生存危机。电大应尽快实现办学理念的转换,即基于终身教育理念,服务于民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并在原来单一型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拓宽办学思路,把创建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社区大学作为电大发展的新契机。

2.坚定公益性教育的价值观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区教育也是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连接并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应坚定公益性原则,即将电大服膺于教育的使命与国民素质的提升。为此,如何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转型的时代使命,则是电大需要确立的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发展目标。正如陈至立同志曾指出:电大要着眼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全局,主动适应日趋广泛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升电大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电大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要实现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为终身学习服务的转变,形成为学习型社会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陈至立,2003)简言之,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不仅可以看作是电大发展的新契机,同时更应看做是电大为教育改革乃至社会发展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

3.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电大一直秉持开放的办学理念,实行制度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教学人员的开放、课程选择的开放、学习媒体的开放、学习方法的开放、学习环境的开放和教学模式的开放等。然而,向社会开放固然是电大办学的基本特色和优势,但如何将电大的开放办学与面向社区所有民众、开放学习的类型、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联系在一起,这需要电大重新定位办学的目标,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在开放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形成电大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形成适应社区居民学习需要的办学体系,并最终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走向终身学习,则是电大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二)构建双赢的办学体制

电大转型为社区大学,就目前的状况看,大多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办学体制。这一做法既有利于电大拓展办学功能和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同时又能起到优化办学机制,拓展资源整合及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双赢目标。一方面,电大向社区教育延伸,可以起到拓展电大教育领域,有力促进电大内部改革的功效。虽然从表面来看,转型为社区大学不一定会马上带来经济效益,初始阶段甚至还可能需要经费投入,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却是深远的。一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可产生品牌效应,使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电大,认识电大,并由此扩大社会的认知度,使电大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二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可反哺电大学历教育的发展,对扩大电大学历教育的生源亦可起到促进作用;三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亦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融合开创了先例,也可为电大开展非学历型的社区教育积累宝贵经验;四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可拓展教师的多元能力、提升师资的综合实力;五是电大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可促使电大教师从原来的学科型、专业型、课堂型教师向教养型、培训型、指导型教师的专业方向发展,由此形成复合与多元的新型师资队伍,使电大不仅在学历教育层面而且在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确立主导地位。

总之,电大与社区教育的联手与合作,既可以促进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还可以促进学习手段和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展现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重新定位电大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

电大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针,因此亦实现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的目标。

然而,新型社区大学则因为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的不唯学历、不唯专业。

换言之,社区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满足基层民众各种学习需求的教育活动,因此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公民自觉,提升个人生活品质乃至精神情趣成为了新型社区大学的教育目的。根据以上分析,电大转型后,原有的培养目标仅针对学历教育就显得狭隘,因此需根据社区教育的目的重新定位和拓展培养目标,以使其人才培养的方针最终服务于终身学习时代的发展需要。

(四)实现办学模式的整体转型

电大若要转型为社区大学,还必须实现办学模式的整体转型,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具体说,就是转型过程应从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积极转向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补偿教育、教养教育和闲暇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办学模式,同时建立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闲暇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的大教育办学模式。对此,电大需要突破传统学历教育模式,以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为核心,构建社区大学的办学机制,即打破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科课程与培训课程的界限,使电大发展目标既能适用于学历教育,又能适用于社区教育,实现电大与社区教育课程的融通与共享,为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学习服务。

(五)推动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

就当今我国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而言,一般仍由地方政府集中管理与协调。但未来的发展则应逐渐转向以公共治理为重点(叶忠海,2006)。换言之,当基层的社区教育形成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如何建设起民主、有效并以地方自治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则是保障社区教育得以健康和正常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阶段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政府与社会互动、公权力与民间力量互补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充分利用国家和民间两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参与和协同努力,并由此形成双赢并举的局面(吴遵民,2003)。由于社区教育的运作主要依靠基层政府(街道、乡镇),其管理亦隶属于基层政府以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而电大的管理则隶属于省市一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因此电大转型社区大学,首先要理顺电大的上层管理体制。

笔者认为,新型社区大学的管理归属可以保持现状,但在具体管理机制上,必须将基层政府的力量纳入其中,以充分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应进行相应变革,即变管理为治理、变约束为监督、变控制为服务。换言之,政府职能部门将肩负起对社区教育的支持、推进和援助作用,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宏观管理层面,如政策制定、经费划拨、质量监管以及统筹协调等;而具有自主性质的社区大学则主要负责社区教育的内容企划、设施运营和教育活动的开展。

由于我国社区教育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管理与运行还主要依靠政府,因此相对而言公权力仍然是最有效的推动力量。然而,随着社会全面转型和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未来社区教育亦将开创新的局面,届时将在政府的主导下出现多方协作、官民共同管理与推进的格局。彼时管理模式也将会随之发生变革,即由一般性的行政管理与粗放管理走向学习管理和精细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变革将是持续的,且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重建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如前所述,电大转型为社区大学的困境之一来自于师资队伍,而这正是建设社区大学的核心软实力,只有师资队伍从结构到性质都发生变化,社区大学才能真正建成。笔者以为,电大首先应转变教师的意识。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由于现代社会功利性的侵蚀,使得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功利性倾向,如把传道、授业、解惑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而少了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培育。由于社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民服务,并着力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即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来增强公民意识,塑造现代文明。因此,参与社区大学工作的教师就需要有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从仅仅传授学科知识,逐渐转变为塑造灵魂的教育者。其次,采取培养+引进+聘请的建设模式,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全面、结构多样的师资队伍。这一可以通过培训和转型,充分挖掘电大原有专职教师的潜能,培育其从事社区教育的能力;二可以引进具有社区教育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或与大学联合培养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人才,以逐步完善社区大学师资的智能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

[2]吴遵民(2003).当代社区教育新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32.

[3]顾明远(1990).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45、387

第8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一)民族教育的个体发展个体社会化功能。

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对于民族基础教育的受教者来说,进入学校就需接受三重社会文化价值的规范,即少数民族自身系统中孕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规范,中华文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规范,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规范。因此,民族基础教育在发挥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便成为一个核心问题,其实质是多元文化条件下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民族基础教育要让学生树立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包容并蓄、取长补短和交流融合的理念。个体个性化功能。民族基础教育可以发挥个体个性化功能。首先是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发展。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基础教育要促使学生通过自身与客观自然文化环境发生实践关系。在这一关系过程中,学生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次是学生的独特性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所谓独特性,就是学生在个体心理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民族基础教育在发挥个体时要尊重差异,而不是以主流文化群体的标准价值观去压制和扼杀这些差异。最后是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让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得到发展。

(二)民族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

民族基础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等方式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其对国家主流意识的认同感,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同时,民族基础教育也具有培育少数民族学生追求民主、科学、平等的价值理念,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经济功能。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内地和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民族基础教育应发挥教育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功能,培育学生立志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远大理想。文化功能。教育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传承文化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民族基础教育发挥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功能、文化解读的功能、文化批判与选择的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功能。

二、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发挥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民族基础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民族发展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入学率提高、教师结构改善、升学率上升等。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双语教学、学生学习困难和成绩较差等问题。

(一)发展资金不足

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基础教育工作,加大了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从1955年开始,我国政府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等专项资金,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大幅度地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预备费比例等,以此推动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政府通过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资金投入数量,改善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逐渐缩小民族自治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然而,由于诸多因素,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缺口仍旧很大,其“造血”功能也严重不足。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金阳县就是资金不足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义教工程”和“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四川金阳的教育投入得到加强,乡镇的中心校在教室等建设上有较大改观。但由于学生分散,校点较多,部分农村小学的校舍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危房大量存在并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可见,虽然国家投入的资金起到缓解作用,但资金不足仍旧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师资素质偏低

师资素质是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影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民族地区存在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等问题,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到民族地区任教,有的即使去了,不久也会离开,导致民族地区“代课教师”队伍庞大、师资结构极不合理、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近年来,虽然有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断补充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中,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原有的老教师总体学历比较低,有的虽然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培训、“三沟通”培训等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教师学历得到了提升,但多数教师由于“功利”的驱使,往往以取得学历为目的,学教不配套,学历含金量低,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大部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知之甚少,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使得民族地区学生不能充分享受优质教育,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不利于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文化理念单一

多元文化教育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当时的民权运动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过50多年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民族教育的一种潮流。教育文化理念对提升民族自觉意识、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截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地区大多还处在原始公社制、奴隶制以及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落后经济形态同时并存的状态,思想观念守旧,文化与教育水平极其落后。英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JamesLynch)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多民族社会中,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人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进行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生活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农村地区尤其明显,外界的先进文化很难对其产生实际影响,再加上民族地区学生的启蒙教育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完成的,父辈们传统的思维特点与守旧生活方式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导致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较差、创新意识薄弱、跨文化适应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给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

三、民族基础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

学校教育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自学校教育出现后,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客观地存在着。然而,这一功能被人们意识并被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要经历漫长的历程。理论必然对应于实践,是实践的抽象和概括,科学化的理论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要提高实践的理性程度并最终指导实践。

(一)增加物质的投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增加物质的投入是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物质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物质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教师待遇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内陆沿海地区对比,差距还相当明显,存在着严重的区域投入结构和教育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问题,以及注重基础设施硬件投入、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此,政府应优化财政投入,建立民族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的公平与效益。

(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

师资队伍的开发与培训是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核心要素。在硬件达到最低标准后,民族基础教育要想完美地发挥它的功能,必然离不开软件指标的同步或超前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软件指标包括师资、制度、课程等内容。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类自身解放自己的活动。在教育系统中,影响民族基础教育功能实现的最直接因素是师资,即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据有关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民族基础教育在师资建设上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成为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人力资本开发就是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来谈师资的建设问题。教师人力资本开发的首要问题是提高民族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和地位。在解决了教师的生存需求后,亟须解决的是如何让他们成为符合民族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一般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但面对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从事民族基础教育事业的教师还应具备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沟通能力。所谓多元文化的认知与沟通能力就是教师具备多元文化理念,有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并且能够在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如民族教育学界研究的双语教学,就需要多元文化的能力。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所采用的师资培训方法大多为就地培训,这不失为一种提高现有教师质量的好办法。近几年,部分师范大学正在实施的顶岗实习也是一种解决民族基础教育师资的有效办法。免费师范生和大学生直接补充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民族基础教育师资的结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各异,问题的解决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当教师人力资本得到合理开发、配置和有效利用,必然有利于民族基础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第9篇:社区教育功能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 社区教育 发展模式

一、引言

现代社区教育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丹麦教育家格兰德维格与其合作者柯尔德正式成立了第一所“民众学校”开启了现代社区教育先河。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社区教育在美洲、欧洲、澳洲以及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普遍开展起来。在我国,社区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地区已经把社区教育纳入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并成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社区教育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所以需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真正让社区教育成为文化知识传播、道德法律意识宣传的重要途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发挥作用。

二、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及信息技术应用

国外社区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欧洲的民众教育、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公民馆”。欧洲民众教育以德国的“邻里之家”为代表。“邻里之家”是为社区居民解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美国社区教育是把学校和社区联系起来,学校成为社区的一种资源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的推行,把教育部门和社区内其他各部门和各方力量和资源加以统筹协调。社区教育的内容从社区居民的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民众的需要和利益。日本依托各种专门设施,开展社区教育,专门设有公民馆、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妇女会馆、市会馆、文化馆等。公民馆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教育综合设施。公民馆是社区学习活动场所,由政府从区教育经费中拨款建造。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即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的联动型;以中小学为主体的活动型;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的综合型;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单一的模式,而往往是多种模式并存,共同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社区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网络学习这种载体,可以保证学习者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使社区居民提高自身修养,实现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共性,利用现代远程网络平台这一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空间的广大社区居民进行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现代远程网络平台手段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的教育,是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一大创新,体现了社区教育的与时俱进。

三、远程社区教育平台建设

远程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是集资源采集、、处理、存储、开发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学院的课程资源优势,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推广技术,整合各类学习资源,采用全新的模式组织推广,努力实现现代远程社区教育组织和推广的跨越式发展,在网络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推广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即实现资源共享,面向全体与个性学习相结合。

1.信息采集功能

远程社区教育平台的推广与发展,各种资源的搜集与组织至关重要。所收集的资源的适应性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面向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资源应该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信息资源采集的范围主要是医药保健、文学历史、艺术以及科学知识等。

2.课程制作功能

网络课程的开发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学院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链接、转载的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也可以将实时推广辅导活动录制下来(或进行一定的后期制作)形成流媒体视频资料片,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的点播系统中,供其他学习者随时在线学习。在线学习平台全面管理、传输网络教学信息,使宽带网教学与Internet网络教学能有机地融合,扩大了功能的范围。

远程社区教育平台课件制作与流程如下:

网络课件制作流程图

3.信息交互功能

信息交互功能就是为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学校和社区学院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平台。社区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功能将政策等信息及时通知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可以在网络课程中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在线交流模块可以让居民和专家以及居民之间有针对性的对一些问题深入探讨。上传下载模块可以共享社区居民之间的有用信息,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统计分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网络投票,关于学习内容及探讨话题的投票,以便让平台管理者对于社区居民感兴趣的问题更加有效的组织资源,提高系统的使用价值。

四、信息化社区教育模式推广

远程社区教育平台具有技术信息化、资源共享化、对象全民化、学习个性化的特点,与传统的社区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实现社区信息化教育学习及管理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社区居民接受远程社区教育平台,使其发挥作用就变得至关重要。综合分析,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促进社区居民对远程社区教育平台的应用,达到信息化社区教育模式的推广。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居民集中性较强的特性以及网络本身的特点,在居民心中建立起终身教育的概念,将社区教育平台推广出去。

(2)加大投入,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明确建设思路,搞好统筹协调,使远程社区教育平台平稳有序运行。

(3)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仅靠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往来已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需要社会的各行各业以服务社区为根本出发点,共同开拓远程教育资源,促成各种各类教育的交叉,促进各种教育资源多方共享。

(4)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动力。认真挖掘、分析社区居民的需求,激发社区居民的内在学习愿望。诸如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运用日常激励、奖惩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领导行为激励等方式,及时鼓励和强化积极的学习创新行为,培养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鼓励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学习创新实践。

注:该文章属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技术环境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探索》,项目批准号为:IMRTVU-GSR201201

参考文献:

[1]刘松枝.借鉴国外经验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成人教育,2006(01)

[2]李平.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