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神经内科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神经内科基本知识

第1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具有疾病的复杂性、症状的广泛性、诊断的依赖性和疾病的难治性等特性[1]。近年来随着相关科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等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辅助检查方法供临床医生选择,例如CT、MRI、DSA等先进技术,对于神经病学的疾病诊断十分有益。与此同时学生们往往会产生过度依赖这些辅助检查而忽视临床基本技能的倾向。但任何一种辅助检查都是不能替代基本的临床诊断方法。所以重视神经病学教学中对医学生的临床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谈谈就此方面的几点体会,供大家讨论与参考。

1 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

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学习是将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学习过程,而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临床的一大基石。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一个合格临床医师的必备条件。神经病学往往因为涉及到许多的神经解剖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解剖知识,那么对于神经病学的学习是不易理解和接收。在这过程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我们一方面利用讲座的形式,将丰富的图像和动态的画面结合起来,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并理解记忆。例如: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中感觉系统的定位讲解,单纯地理论讲解感觉传导通路解剖知识,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记忆,我们将感觉传导通路制作成动画,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将三级传导通路逐一显示,再加之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在损伤不同的传导部位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为神经病学的定位诊断打下牢固的基础。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时候,学生们回忆到动态的图解就能自己逐步推理出每一步的定位诊断。另一方面,在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每涉及到一个病例时都老师都需要将其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化地贯穿到病例诊治过程中,以提问、自诉或者学生之间相互完善等形式反反复复的强化,做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

2 注重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

临床基础的训练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实习生尤为重要。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之一的是体格检查。在现代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学生往往产生过度依赖大型设备如CT、MRI等检查,而这些辅助检查是基于神经定位基础上的。只有通过基础的神经系统查体,才能有了定位诊断基础,才能进一步合理利用现代设备,同时也减少给患者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基本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疾病的定位及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现代诊断设备不可取代的。在神经病学的学习中,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尤为重要。学生们往往已经熟悉心肺腹查体即望、触、叩、听,而神经系统检查不同于内科检查,它比较系统地对颅神经、运动系统、感觉系统、反射、自主神经系统等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检查。多数实习生在神经内科实习时感到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比较复杂,更无法了解临床意义。这就要求必须首先要熟记神经系统查体的内容,正确使用神经系统常用的各种查体工具并且熟练掌握查体方法。同时神经病学的诊断重点在于定位、定性诊断。而定位诊断就首先要依赖与神经系统查体。因此,带教老师应该在实习的开始通过讲述、演示等方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为实习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手法、细心认真的态度。例如:巴彬氏征,如何去检查,如何判断阳性、阴性或可疑阳性,在查体中要注意左右对比。同样感觉系统的检查,一定要做到左右对比、上下对比甚至交叉对比,除外因患者主观感觉而错误地判断。肌张力的检查前提一定是患者需要放松,否则查体的结果完全相反。让学生们在掌握基本的神经系统查体的方法基础上,还需要熟悉每一体征阳性或阴性的临床意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定位诊断。

3 重视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

在病史采集方面,对主诉和现病史的询问中应注重神经科疾病的特殊性,需要注意详细、客观和准确地反应病史特点。例如脑梗死患者,仔细询问发病诱因: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起病的时间:晨起发现某侧肢体不能活动,什么时候入睡,中间有无起夜,起夜时候肢体是否正常,以便决定疾病发生时间决定患者是否在溶栓时间窗内等等,这些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病历既是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反映,也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资料。书写完整而规范的病历是临床医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作为医生诊治病人过程中既能体现医师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又反映了对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习生在神经病学临床带教过程中,应该端正实习生的态度,正确认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产生重临床操作轻病历文字书写的倾向。也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电子化病历中一味的拷贝。在训练学生书写病历的能力时候要注意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精炼、书写全面。病历的书写是基本功,所以对于刚刚踏入临床的实习生我们带教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培养严肃认真的态度。语言表达要规范、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不能随意涂改[2]。

4 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神经内科见习期比较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定性定位诊断,进而去分析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所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方法。一方面我们重点是通过教学查房形式进行,主要是对典型病例进行集中分析,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等知识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帮助学生认识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查房时由教师示范正确的询问病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方法,然后详细讨论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的方法和治疗措施。最后穿插相应的科学发现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治疗手段,做到让学生将疾病的基本诊治与新进展相结合,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知识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实习医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诊治的临床思维的认识。教师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2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多层次医学人才,人才培养需求

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目前发展最为活跃的学科,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也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以学懂、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在神经病学教学中,我们针对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1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神经解剖学、病理生理、免疫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加深学生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解和掌握。也经常发现,解剖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间隔过久,很多学生在学习神经免疫性疾病时,基础课程的知识有所淡忘,感到授课内容非常生涩,难以掌握。这就要求临床教师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通过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免疫及免疫病理知识的联想和综合复习,自然地过渡到相关疾病,进而讲授神经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原则,加强临床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从而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以满足多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1]。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是以学科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往往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单一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医学教育的统一性[2]。临床教师如果没有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对一些与临床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的重要进展知之甚少,必然会造成基础与临床教学相脱离的状况。而且,理解是掌握和记忆的保证,在学习一种临床疾病的时候,只有理解了该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解剖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才能掌握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因此,在临床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基础学科的联系,将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较好的整合,是搞好临床教学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新世纪医学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又有精深的专业水平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2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是指跨出学科界限,在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由于其是应用2门及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所形成的新学科或新理论,故亦称“交叉学科”[3]。国家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研究型人才要具有独立获取国际前沿知识、分析专业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培养一般分2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阶段。实验教学是基础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单一科目的实验学习无法体现跨学科、交叉渗透、观念创新及技术创新等综合实验内容,往往缺乏实验整体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目前综合性实验项目常常将各个部分的实验优化组合,是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补充的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用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技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科目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综合实验技能,为之后的跨学科创新实验打下实验技能基础。加强交叉学科的培养方法包括: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的申报;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跨学科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定期开展跨学科创新学术论坛,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根据学科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提出研讨专题及方向,促进各学科专家之间及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构建跨学科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鼓励并开展跨学科创新型课题。

3 神经病学教学中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着循证医学模式的普及和深入,对临床医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疾病诊疗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临床科研创新、分析、处理、应用、实践能力。现如今,如何在学习期间,依托学校强大的理论及实验支撑、临床医院丰富的病例资源、导师的学术及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其培养成具备一流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师,值得探讨。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发现在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重视:(1)重视加强研究生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2)重视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只有在宽厚知识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在专业上有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学生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知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等等。(3)重视动手训练,提高临床/科研业务水平: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研究生通过临床和实验的培训。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其科研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重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提高文献综述能力,首先需使其学会如何实时准确获取高质量的科研信息,围绕本专业广泛查阅文献,追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思维的重要途径。(5)重视培养多种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这些能力不仅包括临床能力、实验能力,还包括观察、选题、设计、讨论、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科研素质得以提高[4]。

此外,研究生阶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是从事医学科学领域创造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因此,导师要善于适时鼓励研究生对科学问题大胆设问,深入探索;帮助研究生与成功研究者接触,培养科研精神,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创造条件,多途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

4 结语

在21世纪医学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医学院校都已建立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家针对五年制本科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临床工作者,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神经病学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临床工作者,除了在教学中注重与临床的结合外,我们加大了对专业外语的要求,重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专业型医学人才;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定位是研究型医学人才,在神经病学的教学中无疑将加大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培养。现在,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也在逐步试行[6],更重视基本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意在为国家提供高层拔尖创新人才。因此,神经病学教学如何适应多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需求是神经科临床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探索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欢,周文斌,肖波,杨晓苏,胡波.神经免疫疾病教学中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83-84.

第3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87-02

临床见习与实习是临床医生成长过程中介于医学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和临床工作阶段的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实现临床技能提升及自我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神经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因其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临床知识高度的专业型、实践性,加之课堂时间有限,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完全理解。而临床见习及实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对象是直观的具体的患者,使得课本上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理论内容。因此,这也对带教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重点的选择及教学质量的把握提出了高要求。

一、从根本上重视神经外科教学工作

由于临床教学工作都由临床医生兼任,临床医生日常工作十分忙碌,所以极有可能出现无法将太多的时间花费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情况,这使得教学工作欠规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为了更加规范完善的完成临床教学工作,教学单位应根据神经外科学的理论知识、临床工作重点及临床教学经验拟定较为完善具体的教学大纲,大纲内容应同时兼顾较为全面及使用等特点,以指导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指导代教教师规划教学进度,并指导学习过程中的定期考核及最终考核工作。

神经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使所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需要一个分工明确,由科主任总负责,教学秘书处理日常工作,临床带教医师配合的教学督导小组。学生进入神经外科后教学秘书制订学生在科室期间的学习计划,包括学生的排班、讲座安排、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以及出科考核办法等,使学生进入科室后就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对带教教师的带教工作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可用调查表的方式体现,且该评估内容作为带教教师的年终评优参考。

二、做好临床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神经外科学有其突出的特点:①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学生不易理解。②内容广、名词术语多、知识点散,学生难以记忆。③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样。④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将课本上的知识明白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其学科特点决定了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及实习阶段时仍不能很好地掌握神经外科基础知识,这就要求见习实习人员做好理论知识的复习,带教人员对存在的理论知识方面的疑问做出充分的解答。这其中需要重点准备的理论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很少涉及的,但在临床工作中必须使用且作用重大的神经外科解剖学、神经外科影像学、神经外科问诊重点、神经外科查体等内容。这些准备工作看似基础且烦琐,但却是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是有这些铺垫,才使得教与学双方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使得接下来的教学方法得以施展,临床知识得以教授。

三、使用先进的临床教学方法

基于神经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及临床教学工作的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较为先进且效果更好的教育方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的适用于神经外科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

1.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核心是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从而改变PBL的单向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CAI教学法。CAI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亦称多媒体教学,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配合活跃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模拟动画等多种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工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计算机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神经外科的日常教学工作。我们可以使用图片编辑、视频剪辑及PowerPoint等软件利用临床中的影像资料、解剖图谱、手术视频等素材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增加课上效率及课程质量。

3.病例讨论教学法。近年来,教学方法已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临床思维开发转变。病案讨论是培养合格医师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认真收集神经外科专业的各类病案,包括典型或疑难病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归纳分析、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手术适应证、手术风险、难点、评估预后以及医疗活动的部分或全部过程。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病案讨论,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鉴别等多方面,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临床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病案讨论教学法有助于克服神经外科教学中的某些困难。首先能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临床理论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学方法一般都相互结合的运用在日常的神经外科的教学过程中,如利用CAI技术阐述一个病例,又在病例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完成课程的学习。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临床知识密切的结合到一起,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知识灵活全面地掌握,更有助于完成其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四、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临床教学阶段不仅要求临床技能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在临床学习的最初阶段,医学生往往仍处于学生的角色,但随着与病人的直接接触,易唤起学生对病人的同情心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着角色的转变。此时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带教教师与患者家属交流的内容与技巧、临床医生与护士合作的流程、对病人及家属的负责与关怀。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医患沟通是门艺术,要求医者要有高超的医患沟通技巧。神经外科疾病,由于其特殊性,诊断治疗上应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多途径交流,对患方进行科学的引导,进行合理的检查治疗。由于学生对神经外科知识的不足,对基本操作能力的欠缺,在面对患者时信心不足,沟通不到位。所以,我们代教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事前先给学生演练沟通一番,再由学生与患方沟通,教师进行补充。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这就要求代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一些小的细节如带教时为病人盖好被子,询问病人时的耐心、体贴,检查病人时细致、轻柔,认真解答病人及其家属的问题,等等,处处表现出一个神经外科医师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品行,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五、临床基本技术技能培训

目前多数是应届本科生或从事临床工作时间很短的住院医师,实际工作经验有限,对神经外科专业几乎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如何培养好他们,就像在“每张空白长卷上浓墨重彩”,使他们日后成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生力军,是我们每位带教教师需要认真对待的实际问题,甚至是一项重大课题与挑战。在当前的实际带教工作中,许多带教老师把研究生当作“勤杂工”,让他们在多数时间里忙于写病历、记病程,带病人做检查、换药拆线,而疏于亲力亲为,对他们言传身教;另一种教师,虽然事必躬亲,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却仍然局限于“作坊式的师傅教徒弟”的模式,教师用“金箍棒”画个圈,徒弟永远不许跳出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首先需要从基本操作培养入手,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基本无菌观念训练、基础临床操作的训练及手术基本技能的训练,细心讲解、耐心解答,同时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决不能姑息迁就,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好的习惯,为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诊疗技术与器械设备不断涌现,例如:“功能磁共振”、“神经内镜与导航”、“脑磁图”、“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许多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和学生在同时接触与学习,因此,带教教师更应该鼓励研究生“多学多问”、“举一反三”,而教师应该“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切忌对新知识、新设备采用抵触的“鸵鸟战术”,甚至限制学生的求知与学习欲望。

总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作为青年医生培养的重要阶段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做到“以病例为先导,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规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形式、多手段、多途径教学,从临床技能及自我角色定位等方面完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石全红.神经外科临床见习课的教学体会[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

[2]曲友直,高国栋.神经外科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6).

[3]罗前颖,卢东文,黄丽芳.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J].右江医学,2007,35(1):99-100.

第4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医学专业本科生 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带教一直是带教老师所面临的一大课题。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内容相对抽象复杂,要求医学生抓住临床实践机会,培养和提高运用所学理论进行逻辑思维与临床实践的水平。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医患交流能力、临床技能、临床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1]。神经内科临床见习在神经内科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必经历程。我围绕临床见习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结合近几年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综合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传统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以带教老师为中心,在查房时带教老师针对患者进行讲解,一般多无精心准备,讲解不系统;学生一味接受,不懂得融会贯通,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其学习热情削弱。

1.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可能对神经病学理论知识了解清晰,但面对具体病人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全面系统地收集病史材料,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更无所适从。因此,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实现从课堂思维方法向临床思维方法的转变,完成一个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注重教学查房。在教学中,以患者主诉作为临床思维的切入点,教会他们如何分析,如何鉴别。不能只停留在检查患者和更改医嘱的层面上,而应针对具体病人,从主诉、现病史讲起,结合专科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意见;(2)积极参与病例讨论。鼓励学生参与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神经病学理论知识解释并解决临床问题,这样有助于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

2.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医院、脱离病人,则很难掌握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知识和技能。神经内科临床见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最大特点是直观性与复杂性并存。现代临床实践教学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复习该堂临床见习课中要求的理论知识,带着理论知识观察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做到有的放矢。围绕常见病的典型病例,从问诊开始,由教师指导书写病例,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教学意见[2]。在实习教学中采用以提问题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中加强了对该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和模拟临床实践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和发展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横向、纵向地联系起来[4]。

3.突出临床基本功训练

3.1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是神经内科临床见习的较重要内容之一,内容较为复杂繁多。实习生需要严格训练,使医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各项基本技能。神经系统疾病总是先定位后定性,而定位的第一步就是规范正确的神经系统查体,这有时甚至能直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教师手把手纠正错误,使实习生完全掌握后再独立操作,使学生树立信心,防止因过于紧张而造成操作失误。

3.2增强病历书写能力。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病例书写过程是以往所学疾病理论知识的回放,也是临床搜集资料的归纳。每个患者都有特殊性,病例分析就是一份病例的精华,是病历书写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优秀医师的基本功,在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中应加以重视。

4.教学总结和评估

实习带教结束均要进行教学总结,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给予解答,增强教学效果。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实习结束后及时评价实习效果,学生都要进行出科考试,包括临床技能、病例分析,以及病历书写能力考核。

总之,近年来,神经内科发展迅速,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带教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科临床特点,抓住学生学习特性,创造性地融合多种教育模式与方法,培养实习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在神经内科的见习中,既掌握基础知识,又锻炼基本技能,摸索和探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新方法,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幼凡,岳秀,刘晓.关于临床教室模式转变与思维创新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307-308.

[2]阮林,黄宇.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88-189.

第5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38-02

21世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来势凶猛的从哲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唤起了人们对科学局限性和技术负效应的关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生态科学技术三大领域,提出了大量的人文社会问题:生命科学技术中的基因移植、试管婴儿、人体试验、生物克隆等直接涉及到人的尊严等一系列伦理问题;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提出了诸如个人隐私、自由权利、财产、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这一切都向培养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设计合理的现代课程体系,使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有机结合,培养兼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为人类谋求生存发展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它以理性实践为基础,隐蔽于主体思想深处,其实质是对人生意义、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它一经形成,就成为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具有定向作用的思维模式及知识背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每个主体通过自身的生活和文化实践,能够适应并认同所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特征,使自身和社会达到广泛深刻的联系,能够站在一定时代社会文化的起跑线上,在较高的起点获得发展。(2)每个主体在已习得的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对时代的人类生活状况和历史命运的关注,合理地建构起自身的社会特色及文化视野,并从中和谐系统地发展自身的全部个性特征。(3)每个主体的一切身心特征能够使自身作为显著主体性特征的个体与他人相区别,能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和生活活动,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目的性。人文精神的要旨是在任何发展中都要“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只能是人本身,决不能以“物”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2)自律性。人文精神强调只有经过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觉行为才是理智的行为,而受到外力强制性影响的行为,或者由于缺乏自我意识而产生的行为,则是与人文精神相悖的。(3)自由创造性。不断创造、不断超越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人文精神鼓励和保护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强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它不仅面向现实,也反思与检讨着现实,能够为主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价值目标。(4)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体现为在任何层次上,人文精神都可被理解为对人自身的深刻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永恒价值。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人类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其要点可以概括为:客观、求实精神,这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不断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继承的精神。此外团体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植根于科学理念,关注的是客观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人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属于对象意识。从科学视觉出发,人也是一种存在,一种自然生物的存在客体。科学追求的是精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面貌,实事求是地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然后加以利用。所以科学精神最崇尚的是探索、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努力。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两大领域。人类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认识自然,从而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即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渐萌发出最初的科技文化。人类为了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认识和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样,人类在萌发出科技文化的同时也萌发了最初的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的一对孪生兄弟,所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融汇在一起的。这种融汇的含义,不是两者合二为一,不是用一种精神去消解另一种精神,或用一种精神去统率另一种精神。这里的融汇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在探索处理人世的文化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指引。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会工作者,都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既遵循科学精神从事活动,又要顾及其人文社会后果,用人文精神的指引来处理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种种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的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良好的人文修养,对培养想象力,培养直觉思维,培养非智力因素,有着巨大的作用。

四、现代课程设计的追求方向

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效选择和重组是课程设计的实质。从宏观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制约着课程设计:一是科学标准,课程设计必须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二是价值标准,课程设计必须与一定的时代精神、道德伦理规范、文化准则等相一致。这样认识课程设计是有根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是以两种方式把握世界的,即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前者是把握对象事实,寻求规律性,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有关认识对象的逻辑系统;后者所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涉及主体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是要制定出一定的价值系统,用以表达主体的精神向往和规范主体的活动。上述两种认识方式是统一的。据此,课程设计也应以两种方式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一是根据知识经验自身固有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课程,力求使课程结构在两者之间取得某种平衡。二是依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来选择和重组知识经验,使之能够集中、准确地反映和表达课程设计者的价值意图。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形成居于人类知识体系中较高层次的部分――课程。需要说明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是,这两种方式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偏重任何一种都是不当的。因此,不能把课程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或一般认识过程的压缩形式,而应从文化的角度,把它看做是对浩瀚如海的人类的科学成果――科学知识的一种选择,这也是一种文化选择。要实现这一点,就应设法使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课程设计中,要以人类深厚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体现出对现代社会生活现状和历史命运的最大程度的关注。课程设计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对人自身的关注,使之成为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式。被编纂到课程中的知识经验必须合理有序,能将人类在创造知识经验过程中相伴而生的思想感情与价值取向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受到一定理性训练的同时,也能感悟和体验到实践主体和课程设计者的价值观与思想感情。这也意味着课程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个体生存和发展价值。在这个视野下,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课程应是包含意义和价值的文化。(2)课程应是需要“体察涵泳”的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课程应由双层结构构成:一是表层结构,这层结构主要由一定的逻辑关系、字词符号等规范性的知识信息所构造,严谨、规范、系统是其基本特征,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理性能力才能理解和把握。二是深层结构,课程的逻辑关系和字词符号中,必然自觉不自觉地隐含着课程设计主体所赋予的特定价值取向,“非连续”性是其基本特点,需要学生从目的、需要、动机、情感等方面仔细感悟。因此,好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迅捷有效地“还原”人类的认识过程,从中体悟到科技发明过程中渗透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的,在课程设计中,既要顾及到学生的理性能力,也要顾及到建筑在理性能力基础上的非理性能力。

活动课程在塑造和培养人类精神中具有独特的功用,课程设计应努力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与传统课程的重要分水岭,活动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多方面兴趣、活动能力和感性与知性统一原则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作为圆心,以其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为半径,构成学生的认知域,也成为相应的课程范围。现代意义的活动课程一方面以传统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不贬低理性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也以非经典认识为支柱,把生活世界纳入到课程领域,强调这一领域的价值多元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现代课程设计应使学科课程合理有效地融入活动课程体系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相统一的知识经验,认识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关系,并使之得以升华到理性高度,成为与学生发展最为贴近的教育力量。

现代课程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根据科学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使知识学习与校内各种活动密切相关,使学生综合运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力求科学课程人文化、人文课程综合化,使两类课程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获得对话与交流的可能。

民族文化传统对于沟通科学与人文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相关课程设计。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与发展,是人们倾注了无限精神企盼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过程。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涵是恪守人伦纲常,知书达礼,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认为人文素养始于用诗来感性,用礼来节制言行,用音乐来调节身心,进而达到“仁”的境界。“仁”作为我们民族人生和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代表我们民族基本精神的重要范畴。加强以此为内核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设计相关的课程,能够使学生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以群体利益至上为价值取向的人文传统,获得良好的人文陶冶,从而将个人生存发展与民族、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的基质。

在沟通科学和人文的过程中,还应有计划、有层次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培养学生的内省反思能力的内容,使之拥有文化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价值,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设计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反思能力,这有助于其文化价值观、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要做到这点,现代课程设计一方面应充分顾及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设计综合课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体验,提高感受力。

诚然,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对塑造和培养人的精神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不能重此轻彼。但是,人文科学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院校各个专业都有不同的课程,但是,不论是何种专业,都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人才,因此,就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课程,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为了取得最佳功能,课程设计应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按一定比例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综合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不同对不同学科适当侧重,不能偏废,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简介:聂莉娜(1954-),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汉语语用学、人文文化与高等教育研究;周金声(1957-),男,浙江杭州人,教授,从事人文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

第6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苏教版;生物;编排策略

扬州市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自2009年开始启用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笔者在使用了一轮后,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浙科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从一线教学效果层面对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有几点想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教材体系编排的理论思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即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他认为“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学生通过发现法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

2.部分知识点的编排策略

2.1 “细胞的化学组成”与“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化学组成”与“细胞的结构”之间的关系犹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亦如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关系(图1)。在人教版、苏教版和浙科版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先介绍“组成细胞的分子”,然后再分析“细胞的结构”,诚然,在介绍“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个知识点之前我们一般已经讲述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苏教版中没有提及,可补充),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刚进高一的同学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他们并不清楚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先学习“细胞的结构”,再探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呢?笔者在高一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做了这个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班和平行班在这两个知识点在掌握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反而由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记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先学习“细胞的结构”,再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的教学安排。无独有偶,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生物组编写的生物读本就是按照“先结构后组成”的顺序阐述的。

2.2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的功能”

在苏教版中,将“物质的跨膜运输”归入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无疑跨膜运输是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一种现象,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一定的联系。但细细品味,觉得高一的新同学刚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及其组成,一直是以细胞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整体来研究,而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整体的新陈代谢有直接的关系,物质出入细胞膜是以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为前提的,细胞膜只是充当了“保安”的角色。因此笔者认为或许将“物质的跨膜运输”放入到“细胞代谢”中,与酶、ATP、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结合在一起,更有说服力。人教版中是将“物质的跨膜运输”单独列为一章,介于“细胞的结构”与“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之间;浙科版中则是将“物质的跨膜运输”归入“细胞的代谢”一章,位于ATP和酶的知识点之间。

2.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在苏教版中“光合作用”知识点编排在前,“细胞呼吸”在后。这两个知识点一般都是放在酶和ATP之后,且ATP的主要来源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的,细胞呼吸是所有活细胞都具备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连续代谢过程,而光合作用只是部分生物在有光条件下才会发生的代谢过程,如绿色植物的绿色叶片,而且它也是要进行细胞呼吸的。因此笔者觉得细胞呼吸的普遍性更强,先学习“细胞呼吸”再了解“光合作用”可操作性更强。

2.4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

这两个知识点都是必修2的开篇内容,在苏教版中先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再研究“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先复习必修1中的“有丝分裂”,再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加强理解和拓展。而且“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在充分掌握“减数分裂”的知识点后会更容易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苏教版在这两个知识点的编排上比人教版和浙科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

2.5 “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与“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血糖调节”

“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是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方式,而“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血糖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具体实例,在具体的某一调节实例(如体温调节)中都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方式来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笔者以为只有在学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方式后,才能用它们来分析具体的某一调节实例。因此建议苏教版在学习了“稳态的生理意义”后,先掌握“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再具体分析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等实例。

2.6 “神经元的结构”与“反射与反射弧”

第7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高等医药院校来说,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要认清创新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增强创新动力,提高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践育人,是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育人

Abstract: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demand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fied personnel,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capability.As for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to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he key point i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ty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to mingle science with humanity.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capability,the key point is to recogniz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oost their innovative power and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 and pertinence.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spirit,enhance their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promote them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cultural competence;innovative spirit;educat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

二十世纪末,一场关于“国民素质”的讨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推动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改革,高等院校成为教育界素质教育改革的领头羊[1-3]。

在此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起了第一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针对当时理工类院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严重弊端,在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提倡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适应了社会、教育及人才发展的需要,其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因而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也逐渐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操作性”、“如何结合各高校的特点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研究者面前。

本文根据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实际,以“广东药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办)”为例,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针对性、操作性以及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两个“分离”,导致两个“降低”

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问题是:两个“分离”,导致两个“降低”,即,科学与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降低。

(一)科学与人文分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降低

为了弥补人文教育的不足,很多医药院校都提出了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案,但这些方案也只是通过多开一些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讲座,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医药院校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药院校科学与人文分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缺失

第一,在教学中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过窄的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医药院校也不例外。这种过分强调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较差等问题。

第二,指导思想上突出政治忽视人文精神。我国医药院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对大学生理想、道德的塑造实际上主要是对政治信念的强调,真正意义上对生命的关注、对伦理的思考等人文精神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教育实践中注重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精神。医药院校的教学中,实验、实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各种实验场所和实习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理想的场所。但是,在实验与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传授给他们的是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巧和成熟的经验,很少有人给他们讲解本学科思想观念的演化历史、价值遗产和医学理论的渊源。

2.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薄弱

医药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课业负担相对较重,专业教学内容挤占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时间与空间,造成实质上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薄弱。据统计,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8%左右[4]。通过调查发现:在现有医药类学生教育中,尽管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更趋于合理,但传统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本转变。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代替人文素质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知识不等于素质,文化知识也不等于文化素质。从知识到素质,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许多院校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增强公共选修课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弥补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弊端,即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代替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水平,其课堂教学也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也是通过考试来检验的。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延伸,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科学与人文,是人才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对翅膀。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人文知识是同精神世界密切联系的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就会成为基于这种不完全知识基础之上的“半个人”。我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谈到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时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5]。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是实践。“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6]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分离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脱离实践。

(二)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降低

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问题在于创新动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文素质教育缺失,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1)人文关怀精神的淡化,导致创新动力的不足。

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前所述,医药院校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缺失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就是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主观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精神更趋于薄弱甚至缺乏。这一点对于即将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并与患者接触频繁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的缺乏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创新”,或者说不知道“创新为了什么”。

(2)功利思想的滋生,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相关体制又不是很完善的环境下,各种经济领域中的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等思想会渗透到各个层次和领域。在主体的自我判断、自我鉴别能力以及健全人格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中,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冲击而出现行为上的拈轻怕重、责任承担上的避重就轻、思想上的懈怠放松,以及集体合作意识的淡漠、自我中心的过度扩张等问题,这些负面因素的增多会干扰并阻碍大学生主体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大学教育的重心偏向于智力和技术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大学生自身的顺势而为更加助长了这些不健全品质的滋生,这是与发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相悖的,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桎梏。

值得指出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离开了“实践”这个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基础。

2.创新与实践分离,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过程具有辩证性,而这一过程正是我们理解实践与创新关系辩证性的基础和依据。

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与认识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从来就是在理论(在这里是指创新理论)指导下并通过实践理性具体规范人们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另一方面,创新理论又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处理人与世界关系在观念中的反映和重现。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指导新的实践,如此不断循环,推动着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学校、教师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往往把实践与创新割裂开来,造成实践是实践、创新是创新的人为认识偏差,使得实践与创新都不能良性发展。其恶果之一便是最终造成创新精神的泯灭,创新动力的不足。

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高速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需要一代代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实现。医药院校必须站在时代与社会的高度,从强国兴邦、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创新精神。

二、实践育人,实现两大“提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同源性决定了实践是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最佳途径,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基础。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因此,实践毋庸置疑地成为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结合点,成为创新精神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点,成为文化素质提高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结合点。实践育人,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有利于提高创新精神培养的实效。

(一)实践育人,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

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实践可以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是提高文化素质的前提。没有文化知识,就谈不上文化素质的提高。

实践是所大学,知识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了解、学习、掌握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大有裨益的。而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丰富,又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2.实践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素质

知识不等于素质。要想将知识提升为素质,必须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实践是“化育万物”的土壤,能够将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科学文化素质,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

(1)知识运用的过程就是从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过程

知识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与社会、自然进行沟通,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去完成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不断地尝试、体验、试错、调试、补充,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融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主观感受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经验体系、情感体系,这就是素质。这个时候,实践者所获得的已经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实实在在的素质。

(2)对知识运用过程的反刍,是素质升化的标志,是知识、能力创新的前奏

从知识转化为素质,还仅仅是一个初级的转化。实践者在实践活动中或者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知识运用过程的反刍,即对实践过程的再思考,标志着素质的进一步升华,同时也为知识、能力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没有对实践活动的再思考,就没有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就只能仅仅停留在实践的层面而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也就失去了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基础。

(二)实践育人,提高创新精神培养的实效

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与认识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从认识的本质上看,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这里所讲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创新,是一种思想上、理论上的创新。因此,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实践与认识(再认识)的关系。实践与创新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二是从创新到实践的过程。

1.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从实践到创新的过程具体为:实践——感性认识——创新(理性认识)。这也就是认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就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

2.从创新到实践的过程。从创新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过程为:创新(理性认识)——实践。这是认识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创新回到实践的过程。创新理论不是目的,其目的和作用都是指向实践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如果创新的理论不回到实践中去,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正确认识实践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才能实现实践与创新的内在统一,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三、医药院校提高实践育人的操作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提高实践育人的操作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是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创新精神培养有效性最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广东药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

(一)探索与实践

1.立足实践,确立科学育人目标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广东药学院立足于实践,坚持培养“面向基层,培养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广东药学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指出,人才培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思想,根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广东药学院的办学特色”,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培养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2.依托基地,拓展实践育人平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广东药学院与广州大学城及周边7所高校联合申报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广东药学院成为该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以此为契机,广东药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建成了8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子基地,分别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爱心医疗服务基地、社区服务基地、中药及药用植物基地、文化艺术素质基地、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其中,中药及药用植物基地、中药标本馆还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此外,学校还新建了制药工程“GMP”教学实验室、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心、“心灵沙发”网络心理辅导中心、中药标本馆和生物制药学生创新实验室等12个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学生活动中心,并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合作建设了20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为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学生的自我实践提供了足够的平台。

3.“四位一体”,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1)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第一课堂是实践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证。

学校重视对现有医药学科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广东药学院关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应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对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充分论证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学校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验课时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鼓励教师吸纳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支持学生课余开展实验方案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知识竞赛和学习竞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2)开展具有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方面,学校逐步探讨出了一条“结合专业元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各个二级学院、各个学生社团在学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的统一指导下,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开展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关的活动。如药科学院的“药德堂”、“模拟药房”、“药膳美食节”等 ,中药学院的“野外实习知识竞赛”、“中药标本展”等,临床医学院的“杏林之春医学节”等,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IT文化节”、“编程设计大赛”等。在各种结合专业元素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方面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学校为学生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双丰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

(3)社会实践,发挥社会环境的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指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生深入社会各阶层、各区域、各行业,运用其自身的知识、能力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活动。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走出校外,真正地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最直接的接触与了解。

广东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 “三下乡”、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走访调查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优秀思想品德,使他们看到了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激发了他们毕业后投身基层、扎根边疆的热情;既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昌盛,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爱国情感,又了解到当前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失范和违法乱纪等现实,增强人文教育的紧迫感和主动性等。

(4)自我实践,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教育的过程包括他育和自我教育两个环节、两个变量,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双向关系,而不是单向传输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接受关于基本价值观念和生活模式的教,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己在成长中不断地进行“体验”、“试错”、“反思”与“启悟”等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广东药学院鼓励学生自觉地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自我实践,增强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自我实践,构成了广东药学院“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

(二)成效

通过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广东药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素质进步明显,思想、心理状况较稳定;专业思想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文化艺术素质不断拓展,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文体比赛获得多个重要奖项。

2.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 “上手快、善沟通、动手能力强”的评价,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3.创新精神显著提升。2007年相比2005年,学生科技立项增加了5倍之多。三年来,获全国、省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奖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作品竞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部级、省级多个重要奖项。

四、小 结

实践育人,是一种结合实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形式。广东药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按照实践育人的思路,探讨出了一个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提高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23-26.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66-70.

[3]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3(3):31-35.

[4]刘凌云、李强.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医学,2005(6):78-80.

[5]周德新.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认识论诠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28.

第8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史话 教育功能

在进行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学时,众多教者发现教材中的一个亮点――科学史话。由于笔者对科学史话的特殊兴趣,在教学中一直有意识地贯穿化学史的教育,学生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是第一个将科学史话作为一个板块在教材中呈现。这可以说是教材的一个亮点,是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精彩诠释。本文就科学史话板块在教材中的呈现,以及科学史话教育的功能做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科学史话在教材中的呈现

科学史话教学内容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1、选修3、选修4、选修5(笔者手中没有选修2《化学与技术》、选修6《实验化学》两本书,故未列出)中都有呈现,但各教材中分布不均。科学史话及有科学史话性质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分页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科学史话板块在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最多,有6个,与科学史话内容相关的还有7个。且在“巴斯德与手性”“谁证明了金刚石是碳?”两个内容中加了中英文对照。其次是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有4个,与科学史话内容相关的还有4个。必修1、必修2中科学史话各有2个,但必修1中与科学史话内容有关的有4个,必修2中与科学史话内容有关的有5个。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虽然科学史话有1个,但与科学史话内容相关的还有10个,内容仍不显单一。只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科学史话只有1个,这与本册教材内容理论性质强,而相关内容又比较少有关。

二、科学史话的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将科学史话写进化学教材是必然趋势,突出了科学史在化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史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每一个化学教师的教学智慧的一部分。科学史话在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

1,科学史话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化学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化学知识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中,对自然的不断探索,经过无数的曲折反复,不断地归纳、抽象、概括而获得。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对现有化学知识的产生历史进行考察。把科学发现的本质放在更真实的背景下,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深刻本质和丰富内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相对性和动态性。特别有利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例如在必修2中科学史话―炼钢高炉尾气之谜,通过十七世纪英国钢铁生产中,人们发现焦炭的实际使用量远高于理论计算量,且高炉尾气中始终有没有被利用的一氧化碳气体。工程师们采用了增加炉高的方法,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经过近二百年的研究,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认识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CO2――2CO是可逆反应。这段史料的呈现,加深了学生对可逆反应的理解,使学生对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及化学平衡的建立有了深刻的认识。炼钢高炉尾气之谜的解决经历了二百年的时间,这―史实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产生的曲折和艰难。

2 科学史话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

《课标》课程性质中指出的:“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也与科学史家贝尔纳的观点:“科学教学的目的有二:提供已经从自然获得的系统知识基础,并且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相吻合。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呢?

一些化学教师认为讲授化学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的过程,与科学史无关。其实这种认识非常偏颇。因为真正的教育其目的不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授人以渔。化学教材向学生呈现的知识是科学的成品,化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和演变、科学研究的方法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基于此,新课程化学教材中增加科学史话,其目的就是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例如在必修2科学史话一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从1825年法拉第从煤气灯残余液体中分离出苯,到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里尔希由苯甲酸和石灰制得苯,再到法国化学家热拉尔测定苯的分子式,引起化学家们的争议和思考,进而到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凯库勒式。这一过程可以说在科学史中极其壮丽的,是科学家研究探索的最好体现。试想教学中化学教师只是把苯的结构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掌握,最具价值的科学历程完全丧失,这将是多么大的损失,这样的教学有多么苍白。学生走出校门,如果他今后还从事与化学相关的行业,他所掌握的关于苯的化学知识还将得到延续。如果他今后从事的行业与化学无关,我们还能指望他能把所学的苯的化学知识延续多久?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科学史教育,几年后学生对这段科学历程的记忆会比化学知识本身更清晰。

同样选修3科学史话“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稀有气体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都具有这种功能。

3,科学史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最可贵的就是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通过科学史话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科学史教育,学生在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也在感受科学家的精神世界,认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精神主要包括:科学家的精神、批判质疑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合作的精神等几个方面。

3,1科学家的精神

一说起科学的精神,大家总是将它等同于科学家的精神,这是不全面的。通常科学家的精神是指科学家不畏困难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居里夫妇提取镭、莫瓦桑冒生命危险制取氟气、诺贝尔克服众多困难在牺牲了弟弟的情况制备炸药等。科学史话中涉及到的舍勒、勒夏特列、科里、门捷列夫、巴斯德等都可以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科学家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工作艰辛,感受科学家的执著,不畏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感受科学家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3,2批判质疑的精神

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交错在一起的,科学的发展过程是科学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理论在质疑一发展、再质疑一

再发展中螺旋上升,不断进步。在化学教学中科学史话的教育,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大胆质疑,不畏权威,敢于同传统、权威挑战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的精神,这使他们不唯书、不唯师,富于创新精神。使他们也能做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例如选修3科学史话一“稀有气体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中正是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对两种方法制得的氮气密度在小数点后第三位的质疑,才导致他与拉姆塞合作发现了氩,进而由拉姆塞与他人合作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中整整4-零族的元素,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样由于-巴特列的质疑,使他合成了第一个稀有气体的化合物,进而开创了稀有气体元素化合物研究领域。

3,3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则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如果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那么他的研究中将充斥着个人的主观臆断,这种研究无异于是一种巫术,他的研究成果是不可信的。因此实事求是是每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科学史话“稀有气体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中雷利对两种方法制得的氮气密度在小数点后第62差异没有把它当作实验误差忽略掉,而是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正这种精神为他赢得了小数点后第三位的胜利。“炼钢高炉尾气之谜”中的勒夏特列,“巴斯德与手性”中的巴斯德,“谁证明了金刚石是碳”中的拉瓦锡等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代表。

3,4科学合作的精神

在《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则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又指出使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这都说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科学家的合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人类的科学历程,科学家的研究从一个人的单独研究,到二、三个人的小范围合作,再到科研团队的集体合作,而今世界上跨国的多个国家的合作。合作的人数有几个人的(如导电聚合物的研究、c60的研究、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十几5"X的(如海葵素的人工合成)、几千人(如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最多的有上万人的(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人类基因组计划、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建造等),这也说明现在的科研项目不是一个国家所能独立完成的。科学合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合作精神的教育势在必行。科学史话在进行科学合作精神的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如选修3中“光谱的认识”中的本生和基尔霍夫的合作、“稀有气体及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中的雷利和拉姆塞的合作等都是科学合作的典范,其他可挖掘的资源非常多。

4,科学史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课程目标总则中又指出:“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都表明新课程在科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要求。化学教学中我们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并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科学史话中这样的素材很多,如“氟氯代烷的功与过”“杀虫剂DDT的功过”“水俣病”等,这些事例给学生以直观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认识是一种冲击,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技术形成正确的的评价,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第9篇:神经内科基本知识范文

摘要:大学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法律应是人文科学精神的结晶,但大学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其法律意识却并未与时俱进,这与大学精神危机不无关系。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解决大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已刻不容缓。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志码:A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精神是一个在历史和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表述:有的从大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方面进行理解,卢铁城在《刍议大学精神与川大精神》一文中指出“大学精神就是指一所大学最为核心和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和品格特征”;刘宝存先生把大学精神定义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乔玉香在《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培育》一文中提出,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传统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它是大学文化的精华,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理性与感性、共性与个性、隐性与显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深刻性与大众性的统一。有的从大学的社会责任角度进行理解,崔景贵在《构建当代大学精神》一文中指出:“大学精神就是在某种高等教育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校园人的努力创造,长期符号学而形成的稳定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是人的精神在大学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体现,是大学本质特征的生动折射、价值取向的自由,更是人类社会对大学教育的理性呼唤。”有的从大学对时代精神的体现方面来理解,赵鑫珊在《什么是大学精神?》一文中指出:“大学精神在‘志’和‘气’:志贵高远,气贵雄浑。大学精神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是时代的代言人”。中山大学青年学者任剑涛对大学精神的概括很具有启示意义: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和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综上所述,都表达了一个共通的观点:大学精神最基本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求真、求实,探究“是什么”,讲的是“天道”,它能使人们客观地认识、改造自然世界,以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而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求善、求美,探求“应该是什么”,讲的是“人道”,它能使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成为一种具有崇高精神追求、自觉、自主、自为的真正主体,也就是所谓造福人类,把育人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两者的交融就应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符合和谐理论教育观。大学精神,要使之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日渐成熟,最终真正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成为学校不可估量的教育资源,成为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成为升华学校教育品位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共携光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有广博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们的智慧、意志、情感,发展他们的才能和天资。”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他们的这些思想都集中体现出倡导两种精神和两种文化的融合。所以,只有大学人文与科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形成科学人文的共同体,即既倡导科学,又崇尚人道,秉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才能促进学校的主体、环境、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校观念的推广,法律之重要性已日渐推崇备至,与真善美的法(法的外在的形式特征及其表现的实证规律叫做法之真;法的内在的、实体性的价值叫做法之善;法之真和法之善的有机统一所形成的整体叫做法之美”)应是人文科学精神的结晶不无关系,但大学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其法律意识却并未与时俱进,这与积存的大学精神危机相关。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设,解决大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已刻不容缓。

大学科学精神与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科学精神,就是指教师、大学生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执着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它用理性的眼光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唯真理是从。它所要追求的是对自然界的本质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旋律,是科学文化的灵魂,它鞭策人们驱味求新,并不断地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科学素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必备素质。在大学法制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是培养大学生崇尚客观性和求实性,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把感性上升为理性,个别抽象为一般,以达到对事物和对人的本质认识。

作为双刃剑的现代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极大的副作用。为此,必须在科技发展与法制精神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弘扬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尊重科技的价值,注重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注重掌握科学方法,探索客观规律,追求科学和真理。

对大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培养,并将科学精神内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对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科学态度,自觉接受正确的科学发展规;有助于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不丧失立场,迷失方向;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以开放的胸怀对知识信息进行全面的接纳和积极的合作与交流,打破陈规、不断创新,成为具有求实、创新、合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多年停滞不前,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羁绊和影响逐步显现。相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状况而言,科学精神的培育尤为严重落后。”

就当代我国大学科学精神缺失的表现,首先,理性怀疑上的盲目与盲从: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盲目的怀疑,或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少有自己的看法;其次,探索求知精神上的鼠目寸光:“科学功利主义”对学生影响很大,使得学生的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对外界缺乏广泛的兴趣;再次,团队合作精神的淡漠,特别是不能将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最后,科学求证精神的欠缺:大部分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不愿动手实验,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眼光。

造成大学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首先,心理发展水平制约的内在原因:科学精神要求大学生有自我创新与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经验层面,和受青春期

情绪波动影响,其理智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其次,文化传统之科学精神不足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倾性格,泛道德主义的道德意识挂帅,都无法孕育出科学精神,还有推崇直观认识的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和农耕文化,拒斥逻辑思维的理性认识,都将导致科学精神的贫瘠与缺失;最后,教育本身的原因:科学教育更多地注重基本概念与知识的传授,致使学生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的领悟十分薄弱。

科学精神所应具有的品质与法制素质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法律的形式美、价值美是完美统一的。科学精神是大学生良好认知能力、健全个性和良好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精神,才可能有对法律真理的热烈追求,才可能有依法关心人类、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法律人格的完善与升华。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人文知识能影响人性的养成,而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和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也可是法制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可珍视、最为基础的方面。爱因斯坦说:“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都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M’应对科技时代的呼唤,大学法制教育需作出相应的反应,在其更新目标、扩展内容、创新模式、开放途径的体系内容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科学精神是人伴随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必备的价值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法制教育的目标和基础。没有科学精神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不能回应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呼唤;不能顺应法制教育的客观要求。法制教育把科学精神变成一种可传递的社会精神文化,同时内化为一种教育哲学,深刻地影响着法制教育实践,最终达到重塑人的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的目的,从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重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既是新世纪法制教育的必然选择,又是新世纪法制教育任重而道远的重要课题。

大学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法律意识

学校人文精神,就是指一种注重教师、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它既是对教师、学生的人生价值、生存意义和质量的关注,又是对他人、社会事业的投入与奉献,对人类未来命运与追求的思考和探索,对个人和人类发展的共同关怀。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在:

首先,大学人文教育陷入困境。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i对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门类越来越少,主修它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大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明证,这些都导致了社会人文精神状况欠佳。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细,社会信息爆增,思想观念猛变,都剧烈冲击着人文精神,乃至逐渐消解。这是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也是目前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和令世人担忧的问题。

其次,重功利追求,轻品格修养。不少学生将读书学习的重心放在追求本学科的考试成绩上,而忽视自身的品格塑造,有的甚至为了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抄袭作弊。随着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许多大学生都把提升自己的学历作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跳板,但他们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些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热忱。一些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学校又不关心他们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实践中一直忽视或不敢正视这种缺失,使今天的一些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

再次,信仰危机与价值观的迷失。我国30年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最大的飞跃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被萌发的“自我”意识逐渐取代根深蒂固的“无我”意识,使人生之路由单一模式向多种选择的可能转变,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面对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们在信仰上无所适从,正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郁闷”、“空虚”、“无聊”等是大学生的流行语,抽烟、醉酒、打架、怪异方式、暴力游戏等是大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爬附一棵大树,找一个款哥(富婆)、找一份好工作”等方面。

最后,道德失衡现象的堪忧。人类社会在文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价值观念的挑战。改革开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却伴随着部分大学生低下的道德情操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不考虑未来,过把瘾就死的大学日租房信息在校园广告上随处可见;金钱冲垮道德底线,女大学生陪聊现象屡见报端;某些大学生心理上的急进、狂躁、做事无恒心,学习、工作不安分,表现在道德观上的“虚幻主义”、“唯我主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生态度世俗化,言行举止粗俗,人际关系淡漠,自私自利,精神空虚,不思进取,道德失衡等等。为此,在加强道德建设时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土壤,道德是庄稼,若不在土壤上下功夫,光顾庄稼,庄稼是长不好的,加强道德教育必须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为首要条件。而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持的行为规范,“法律意识只有首先在道德意识上体现出来,才能成为一种具有内在支持力的社会意识,其认知方向才能正确,价值取向才能合理,心理接受力才会正常”。只有道德上的知耻才能产生守法上的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否则,法律是治标不治本的。所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离不开大学人文精神。

法律意识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良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发展不只是简单地依赖于大学而且应该依赖于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来推动与保障。因为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价值精神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发展中都有着重大作用,以及学校事业、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应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两种文化的融合,是两种文化所蕴涵的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的融合,知识是基础、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文化;思维是关键,是“人为万物之灵”的“灵”,能活化知识、超越知识、创新知识;方法是根本,是穿山的“路”、过河的“桥”,只有经由方法,才能将活化、超越、创新了的知识付诸实践;精神最为重要,是灵魂,熔铸在文化所蕴涵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学校深入教育改革,实现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诉求,就相应地要努力加强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发展思想下的教学实践研究,加强培养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加强人文和科学融合思想下的教师发展研究,加强人文关怀下的学校科学管理实践研究,以求得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吕世伦,法的真善美――法美学初探[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

新华社一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N],报,2000

[3]

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N],中国教育报,2003

[4]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