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精选(九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

第1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地位”是事物同外部环境相互关联的具体表现。对于农村信息化的历史定位,可以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从“农村”的角度来认识。

(一)从“信息化”的角度考察农村信息化的地位考察思路可以循着“农村信息化—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现代化”的逻辑关系展开。从上述概念界定已知,“农村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二者的种属关系,信息化包含着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农村信息化的地位。所谓信息化就是指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目前,尚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的国家。也就是说,信息化是20世纪中后期发端于发达国家的超越工业化的革命性社会变迁过程,在21世纪处于蓬勃发展之中。由于近几十年的信息化过程大体上属于原生形态,是一个内生的、自然的过程,它已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但已经引起人们特别是理论界应有的足够重视。从历史角度看,信息化正是产业演化过程中新兴的信息产业逐步占居统治地位,进而引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过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现代化是具有阶段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过程的核心内容。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近现代以来,现代化从生产力角度可划分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阶段。在当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就不得不接受信息化的挑战,不得不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进行[1]。但无论现代化水平和进程如何,信息化作为当代经济现代化的主体,不可避免地摆到了世界各国面前。可见,农村信息化作为整个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现代化的主体之一。由于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包括农村信息化在内的整个信息化,在当代现代化过程中处于轴心地位,是富有生命力的时代骄子和历史宠儿。

(二)从“农村”的角度认识农村信息化的地位这里主要是考察农村信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考察农村信息化在整个农村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首先,农村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两个概念之间是交叉关系,它们通过“农业信息化”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农业信息化是农村信息化不可分割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受现代化一般规律和后发优势支配,我国的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出“重叠”、“结合”的特征:从现代化的核心即经济现代化看,由于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之后再进行信息化,其农业也是先实现农业工业化之后再进行农业信息化;我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重叠”、“结合”进行,农业工业化和农业信息化“重叠”、“结合”进行。可见,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二者互为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已进入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农业工业化也需要农业信息化来引领,农村信息化便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处于核心要素的地位。其次,农村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增长和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中国农科院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要素改变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弹性,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成为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出的重要因素,从而全面地转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方式;其二,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要素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规模报酬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规模经济的源泉”[2]。从整体上判断,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已经对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信息经济特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最后,农村信息化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说是一条可行之路。我国正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代现代化的引领和枢纽。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架起信息化的桥梁,是落实“四化同步”战略的重要任务。农村信息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发展农村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和双向流通。农村信息化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来说是一个核心要素。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进而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荣的根本途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现代化的轴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行之路。

二、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事物的地位和功能决定着事物的作用,作用是地位功能的体现。因此,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说到底是由其地位和功能决定的。农村信息化作为当代农村现代化的轴心,主要具有引领、支撑、桥梁、推动四大作用。

(一)农村信息化的引领作用“引领”是信息化的首要作用。农村信息化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引导着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方向,引领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路径。科学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就表现为引领作用。信息化的引领作用源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断推动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把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应用到“三农”领域,可以看作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最新技术和智能工具全面运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发展的各个领域,就是农业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引领[3]。就农村信息化而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具有集成化和专业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实用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实践证明,通过农业信息化来撬动农业现代化,进入跳跃式发展,积极追赶发达国家,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国,之所以较快地接近老牌发达国家农业的水平,是与其超常发展的信息业分不开的[4]。

(二)农村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支撑”是引领作用的直接延续和深化。农村信息化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撑手段。从理论上讲,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的信息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特别是在目前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农业的工业化要求以信息化为引领,农业生产要走精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规模化之路,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推动;农村生活和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农村社会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也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发达国家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的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不论是发展科技农业、精准农业、集约农业、智能农业等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还是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和文化建设,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质量,都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予以支撑和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下,农村土地、宅基地、小城镇建设等改革和发展,也需要农村信息化建设予以配套推进[5]。

(三)农村信息化的桥梁作用“桥梁”也称“纽带”作用,是信息化的基本作用。农村信息化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是指它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桥梁和纽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产销对接,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增产不增收”、“农产品销售难”等现象比比皆是,长期困扰着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完全消除这种现象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发挥农村信息化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发农产品物流配送、供需信息、交易信息等系统平台,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促使农产品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转变,帮助实现产销对接。特别是有机绿色农副产品,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可视手段和物联网平台,实现产销的直接见面,具有广阔前景。二是通过各种信息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起桥梁。毋庸置疑,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是信息化的不同乐章。信息化和网络时代,本质上要求资源共享,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必将不断缩小,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也就是城乡鸿沟消除之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建设“多网合一”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平等发展机会,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通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在农民和优质学习资源及市场就业机会之间架起桥梁。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在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大有作为。通过建设各种农村信息接收终端,开发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制作和提供网络培训课件,就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培训、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这不仅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创造了条件,而且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2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 新时代农民 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关键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民自身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等方面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引导和教育农民,实现农民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靠新时代的农民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长期历史转变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两个基本的任务:一个是城市的现代化;一个是农村的现代化。任何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特殊国情就集中体现在农村。目前,我国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但是,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民文化水平低,使得农民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农民必须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是农村现代化成功的关键。

二、农民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部分农民已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但就中国广大农民而言,农民的人文、道德、伦理化观念、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等方面显得比较浅薄。因此,必须综合考察农民的状况才能有利于新时代农民素质的提高。

首先,农民的思想观念大为改观。党在农村的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农民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给农民的精神面貌带来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本观念逐渐被商品经济观念所取代。二是乡土观念逐渐淡薄。三是宗族观念开始淡化。四是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

其次,当前农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文明化,但整体不容乐观。农民的消费品档次升级换代,从“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再到电脑、小汽车、商品房。农民的吃从填饱肚子向讲求质量追求花色品种转变;从“一年四季一身衣”向追求档次、款式、时装化方向发展。但是,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方式是单一的,生活内容是贫乏的,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他们往往只注重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只顾个体消费,轻视公共消费;只顾家事,不顾世事。“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们总体固定的造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永远不变的旋律。

最后,农民树立了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新观念,但是,农村文盲比例比较大。我国农村人口文盲达3亿多,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7%,小学文化程度占38.8%,初中占29.14%,高中仅为4.55%。而近6000万残疾人中,农村即占70%。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和教育农民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引导和教育农民,实现农民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这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也是提高新时代农民素质的本质内涵。

首先,全面促进农民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非经济动力因素,观念的变革是社会改革的前奏。必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创新意识与革新愿望,转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思想方式,接受新观念,适应新时代,实现由传统思想观念向现代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

其次,全面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整个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它是促使农民素质提高的物质动力。

再次,全面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它直接反映了新时代农民的品位与方式。在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大趋向,它可以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也必将冲击农民传统的家庭观念,使其走向开放、自主与独立。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冲破了“惟农至上”的乡土观念的局限,使得农民职业选择由单一转向多元,这些转变自然会使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打破封闭单一的传统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现代生活的因素和全面发展的品质,最终促使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拥有现代社会的精神内涵。2、加速家庭文明化进程,使农民由传统、非传统家庭向现代化家庭转化。通过发展生产、提高农产品价值、减轻农民负担等途径来提高家庭收入,增强家庭的购买力;通过文化产品的扶贫,鼓励农民进行文化消费来加强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农民树立平等和谐的现代家庭观念,文明治家、精神兴家。3、要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帮助农民树立一种科学的、文明的、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只有大规模、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的文体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彻底地改变农民现行的生活方式。

最后,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是关键。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是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形成和提高的依托。(1)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素质教育,防止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在继续巩固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和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能力。(2)提高科技素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吸收和运用能力。(3)提高经营管理素质。强化农民参与市场、规模效益、规范化理念、社会化协作、一体化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能力。(4)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3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乡村文化 价值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文化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乡村文化的特质。乡村文化传承着淳朴与仁厚的精神理念。农业生产较为依赖自然条件,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文化更为崇拜和亲近自然,懂得对自然的感恩,善于借助自然规律去体悟人生之道,例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就被用来表达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顺与感恩。在与人相处上,乡村文化坚守“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道德观。乡村文化代表的是中国农业劳动者特有的情怀和气质,它既有着与人为善、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传统美德,也有着共同守望、自强不息的精神气魄。

研究乡村文化价值的意义

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文化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指引。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要把农民作为新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来提高农民素质,而农民素质主要包括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文化素质等。

要提高农民素质,首先必须满足农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这样才能够使得人们有着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精神的发展与自身的提高。而要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就要重视农民个体的发展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协调农民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关系,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的现实价值追求,还要促进人的理想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人在发挥自身力量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之时,也是改变自身能力、发展自我的过程。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人离不开精神与价值观的指引。因此研究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强化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以集体主义等为核心观念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提供规范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道德论证。市场经济的巨大活力在于其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市场主体积极提高劳动效率,争取资源配置优化,这最终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与此同时,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这使得其许多市场主体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造成社会道德滑坡。

而在我国农村农民有着浓厚的小农经济思想,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是十分陌生的,传统的保守观念使之在市场经济中更容易利令智昏,造成诚信丧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足,而是要求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同样能够获得进步。如果以牺牲人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文化秩序来获得经济的发展,那便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从而保证其道德发展。

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5年,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我国对乡村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没有农村发展的国家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国家,缺乏农村文化的国家也不能称之为文明的国家,因此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等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了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未来农村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并且认识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思维性,使农村文化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迸发新的活力。

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城市化文化的冲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并创造了城市文化。城市的多元主体使得城市文化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与包容性,但同时城市物质的充盈也使得城市文化中充斥着消费主义、金钱主义等理念。在当今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城市文化占据着中心和主流位置,乡村文化则处于一种边缘和非主流的位置。而且由于物质、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性,也使得城市文化有着一种优于乡村文化的先天优越感,这就使得城市文化在于农村文化的交流对峙之中,城市文化总是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并向乡村文化传递其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冲击使得农村文化原本的形态遭受破坏并失去了自身的归属。

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农民文化需求之间的巨大反差。第一,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投入与城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我国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策略,使得我国的文化资源投入处于不平衡状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用在城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投入的七成之多,而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则不到三成,城市人均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为33.27元,而农村的人均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仅有12.1元。国家公共财政经费在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不足,使得农村的文化硬件设施落后,许多农村文化馆和文化站因为经费不足而关闭,而且还在投入使用的文化设施也是陈旧落后,这使得农村的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第二,乡村公共文化供给过程中缺少文化精英。乡村文化精英主要是指在乡村中社会中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并善于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各种资源来获得权威认可。具体来说,这些乡村文化精英能够利用个体的文化素质和掌握的资源,给村民以文化帮助或扶持,从而成为农村社会的模范和榜样,获得认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将一些乡村文化站人员录用为国家干部,这就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为农村农民献上文化大餐。他们就是那个年代的乡村文化精英。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市场化的推行等原因,这些民间团体的演出越来越少,加之城市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乡村自身文化不堪一击,这也打击了乡村文化精英的积极性与热情,许多乡村文化精英甚至逃离农村,加之资金上的困难,使得乡村文化的发展陷入困境。

第三,乡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体制与机制的缺失。虽然我国制定了新农村的发展策略,对于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的部署与规划,但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还缺乏整体的文化供给机制。目前,一些相关法规还在酝酿之中,即使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也缺乏具体可行的实践细则。而在管理体制上,政府自身定位不清,既担任着管理者角色,又承担着经营者的任务,这使其经常在工作中发生错位或是越位等现象。在管理上,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收益以及从事人员都有着统一的规定,这使得整个乡村公共文化机制缺乏竞争力,而且这些文化部门也没有内在的动力,因而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上便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和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在机构设置上,一些地方文化机构在县乡上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对口的问题,而且在管理上,存在着党委和政府多头管理的问题,这也使得许多文化建设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种建设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农村农民感受不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气氛,因而也就没有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乡村道德规则的碎片化与认同危机。传统的中国农村有着浓厚的血亲、血缘观念,因而其有着强烈的伦理意识,可以说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但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以及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联结方式,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这也带动了农村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社会以及现代化使得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更加市场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这些变化尤其是生产方式上的变化影响着农民的心态与人格的形成,冲击着农民原有的道德伦理观念,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原本的道德规则则向边缘化和碎片化方向发展,这也造成了生活在其中的农民发生了认同危机。

乡村文化机制建设的策略

乡村文化本就是在乡村环境中产生,由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所创造,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并且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有所反映。因此,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也必然要以现代农村生产和生活为基础,这是乡村文化的根本。建立在一定生产生活方式之上的乡村文化才是有根之木、有泉之水,才能长盛不衰。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发展农业现代化,做好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的物质保障工作。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并不是狭义的指农业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发展产业化、管理现代化以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一目的便是满足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现代化首要的目的也是满足农村农民的物质需求,使得人们有精力去从事乡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价值的重建打下物质基础。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把农民从传统的较为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通过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够较好的培养农村的公共意识形态,培养农民合作与发展的意识,为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打下精神基础。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早期的农业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机械化、化学化以及水利化,主要是通过机械机器的使用来减轻人力的投入,让农村生产更为方便快速,而化学化则主要是通过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来提高农业产量等,而现在的农业现代化则讲究信息化、产业化以及生物化,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资源的流通,用生物技术在不伤害农业环境的前提下来提高产量,用产业化模式来管理农业生产。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我国都要根据农村发展的状况,不断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推进和深入农业现代化发展。

营造良好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乡村社区的凝聚力。与私人空间不同,公共空间是供给人们共同使用的一种空间。生活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内,人们就能参与和使用这个社区的公共空间,它为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场所。而乡村公共空间,也就是供乡村人民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公共领域。从人文意义上来说,一定的乡村公共空间能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使之加深对于一个集体的认同。

而在目前我国的乡村建设之中,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比,乡村空间并没有一些相配套的发展,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并没有一定的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组织,这也使得农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减弱,很少去共同参与乡村事务,也没有集体的凝聚力,缺乏团结思想。这也造成许多好的乡村发展规划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与配合,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现代化建设,因此要进行乡村文化建设,还必须营造良好的农村公共空间。

进行文化民生建设,落实农民精神福利。目前,我国进行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除了要提高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外,还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必须进行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这也可以说是人类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公众幸福感的强烈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在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进行文化建设,注重农民精神层面的福利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工作强度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物质手段,而让农民在自己的农村社区中寻找的归属感,并对未来的农村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这是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的精神手段,要想让农民对农村有着自发、自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必须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围绕农民的精神需求,组织文化活动,让农民享受到建设发展的成果。建设农村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性原则,即所有的农村成员都有权利享受文化活动或是文化产品,同时每个成员也都有参与组织文化活动的权利,在文化活动中,不因农民的财富、职务或是声望等因素而遭遇差别对待。

二是公益性原则,即每一位农村成员都能享受到免费的文化服务,相关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应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

三是便民性原则,农村文化建设是要为农民服务的,因此要根据农民的需求、爱好来进行文化建设活动,使文化活动在思想和情感上都接近和亲近农民,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和理解水平。

四是基本性原则,目前的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基础性阶段,首先就是要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较为基础的文化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服务的环境和条件。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政府必须起到主导和引导的作用,更多地开发适合农村农民的文化产品,更多地组织贴近农民情感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在财政上更加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企业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以工带农、城市带动乡村的建设之中来。这些企业不仅是要带动农村的经济建设,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下乡来带动农村的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农民组成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由于乡村文化价值重建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完善与进步,关涉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寻找乡村社会内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间的最优配置和整合,加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优化建构,来不断提高农村农民幸福生活指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努力。

第4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论文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本文就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保持和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一、科学地认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1.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人类农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创建智慧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比较科学的提法是: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更加依靠劳动者创新,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还必须科学地认识其特征。现代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行机械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二是农业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提高单产,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三是农业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农业增产的基点转到以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是农业经营循环的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业各生产要素的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要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五是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的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要求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六是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它的高优化,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所在。七是农业劳动力智能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八是农业发展产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必须拉长产业链向纵深延伸,不能局限于农业内部要着眼于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农业发展要向农业深加工争效益,依托龙头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

2.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粮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从现在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看,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1.积极探索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要针对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突破区域、产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引导农户和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可行的形式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要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继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二要大力发展水产业。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品种改良水平和良种覆盖率,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管理技术,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发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注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必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科研经费,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推进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重要基地。三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农业实用科技知识。

4.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切实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一定要逐步增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注重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

5.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是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使乡镇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相对集中,逐步扩大城镇规模,把较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同时要改革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人口应允许就地登记落户,鼓励他们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并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5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业经济增长;面板模型;三大区域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部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老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在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有差异,值得我们重视。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毛雪峰(2009)分析表明:农业生产主体逐渐向年龄大的层次偏重,老龄劳动力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相对重要的位置。李旻(2010)利用辽宁省2003~2008年的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辽宁省农业劳动力已明显出现老龄化现象,并有持续加剧的趋势。陈锡文(2011)在计算农业劳动力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度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劳动力投入增长的影响的基础上,得出2002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升高对农业产出产生负作用的结论。郭晓鸣(2014)根据四川省50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传统农业区的人口老龄化现状远远高于城镇,60岁以上老人成为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探讨东中西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2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2.1模型设定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兼顾劳动力、人力资本、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为:其中:Y为人均第一产业总值,K为人均农业物质资本,H为人均农业人力资本水平,age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UR为城镇化程度,IS为产业结构。

2.2变量选择

人均农业增长水平(Y):为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之比,人均产出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同时较高的人均产出量,保障充足的老年人口经济资源。为合理反映农业实际产出,以1985年为基期,在剔除价格变动的基础上转换成不变价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人均农业物质资本(K):本文参考陈锡文(2011)采用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乘以固定资产投资缩减指数推断2000~2014年各地区的农业物质资本。并用估算结果除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得人均农业物质资本投入。人均农业人力资本水平(H):由于农村地区统计数据有限,选取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中各地区乡村实际人均人力资本衡量教育收益和教育质量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age):现有研究衡量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乡村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两个指标,前者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的后果,后者从农村总人口的角度考察农村老年人口的分布。本文将两个指标分别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对比和分析,并加入乡村少儿抚养比与乡村老年抚养比进行经济角度的纵向研究。两个控制变量:城镇化程度(UR):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产业结构(IS):第一产业生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本文选择2000~2014年中国29省面板数据。由于数据缺失,本文没有考虑和上海两个地区。数据来源为《中国农业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6》以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

3实证结果与分析

中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各地区的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差异,而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人口的预期寿命,进而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产生影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中国农村地区大规模的年轻人口流出,加剧各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图1依照国际惯例将乡村65岁以上人口占乡村总人口7%为基准,绘制各地区的2014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从图中清晰发现:新疆、青海和三个地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均在7%以下,说明这三个地区还没进入农村老龄化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东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以及重庆、四川、安徽、湖北等一些劳动力流出大省市。因为各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对其进行回归,以期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影响是否存在地区间差异。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别建立模型,结果如表一所示。从表1来看:Hausman检验对应的P值<0.05,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是最为合适的;根据农村老龄化指标,无论老年人口抚养比还是老年人口比重,可以看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但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这可能主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有关,东中部地区较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科技优先应用等优势,农业人才和现代化设备的引入缓解老年人口带来的负向影响,相反,西部地区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老年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造成农业人才严重缺失和现代化设备不足,很难寻找劳动力的替代品。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最大,西部>中部>东部,这和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由于东部地区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等促进其由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化农业更有优势;人力资本投入显著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估计系数仅次于物质资本投入。

4建议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两点的政策建议。首先,科技和人才引领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新科技的研发、推广力度和高端人才培养。政府和企业应投入大量资金从事农业新科技的研发、新型用药、老年机械设备的研发等等,并加大推广力度,使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最大限度相结合。其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互补性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运用新技术带动新要素由城市向农村转化转移。推动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各类新的产业。

[参考文献]

[1]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09).

[2]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04).

[3]杨俊,杨钢桥,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来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J].资源科学,2011(09).

第6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创新;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以适应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己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农村各类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现代农村。在现代农村的发展中,物流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农村物流而言,现代农村物流是更为高级的组织形态,在发展中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不断创新服务,运用大数据管理概念,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进步,也是商业模式重整。

1现代农村的物流服务

现代农村是我国经济组织的新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克服了传统农村发展的局限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现代农村的发展中,作为其中发展重要因素的物流业也在不断发展,并与农村产业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农村的物流模式。从概念上讲,现代农村物流不是一个新概念,只是为了研究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特色而提出的、基于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以农村为发展基地的物流业,它可以是现有物流企业在农村的分支组织,也可以是基于农村发展起来的新物流企业,但是这些物流企业需要在我国现代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差异化的物流模式(如图1所示)。(1)物流服务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减缓、增收困难的阶段,业内外专家认为我国农业主要是结构性矛盾,提出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1]。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物流业可以通过信息沟通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面优化农产品的品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2)物流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平台。1990年以后,我国山东省等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国农村逐步进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在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业承担了联系产品和顾客的纽带,发挥产供销一体化协同作用,可以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等提高经营效益,节约交易费用[2]。(3)物流服务弥补了农村发展中的资源禀赋不足。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经济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所占有的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多少,在农村中能为农民带来收入的资源和要素无非是土地和劳动力,这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均资源少,中国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是制约其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3]。物流服务通过将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其他地区的剩余资源注入农村,可以带动农村资源的流动,弥补其禀赋不足的问题。(4)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农村劳动力。许多学者认为现代农村中,部分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就业不充分[4],我国农民的就业中最大困难就是向二、三产业转移所面临的困难。通过物流业在农村的深入发展,可以不断地吸引就业人员,提高其就业能力,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长远发展。

2现代农村的物流服务质量探讨

在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要传递产品,也要传递服务。芬兰服务营销学家Gronroos认为,服务是以无形的形式,在顾客与员工、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5]。因此服务具有无形性,服务质量也具有独特的概念。专家们对物流服务质量的单独研究较少,最具代表性的是Perrault和Russ的7Rs理论:以时间效用等为基础,核心是要求企业要以合适的价格在恰当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顾客提供服务,以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6],强调了物流服务中的质量要素。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就是要衡量顾客满意的程度,根据感知服务质量模型[7],得出的服务质量模型如图2所示:在现代农村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中,充分体现服务质量要素的特点。首先,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由于国内农村的物流一直处于分散阶段,没有整合,这样现代农村物流就要以物流服务可靠性特色争取市场,对于农村各企业和顾客提出要求如约完成,使其习惯于顾客服务的最终环节由物流企业来完成,才能确保物流服务于农村企业的持续性。其次,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的及时性。由于农产品具有生鲜特色,农村企业和顾客之所以将物流服务外包给物流企业,是因为其可以为顾客提供及时性的物流服务,可以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提高服务增加值。再次是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的专业性和知识性。3PL专业化体现在软件、应用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方面,这些都是专业的3PL服务的基本条件。同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3PL服务是建立于知识管理运用基础上,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各种先进的技术知识,比如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还要利用知识分析顾客需求,实现信息交换和知识管理等。

3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现代农村物流质量模型的创新

由于现代农村的物流模式较为分散,需要整合形成有效的服务利润链。而大数据模式作为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可以推动行业规划调整,提高物流经济的贡献率。所谓大数据模式,是通过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辅助,提供高信息系统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的商业计算模式,在管理中可以忽略技术基础设施、软件平台的多样性,实现自动管理,提高整个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实现按需服务的网络化服务能力[8]。大数据相对于以前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式,采用的是一种新的、特殊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处理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把大量闲置在各企业内部系统的计算机资源通过抽象化封装,用网络连接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调度,形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即“云”资源,其中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网络服务,是以一种简化的、按需应变的方式来交付用户使用。大数据的特点:(1)服务对象超大规模化。与以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的思维和模式不同,大数据中的“云”由不同地点的数以亿计的电脑、移动终端组成资源池,具有相当大的处理运作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空前的计算存储和信息服务。(2)服务用户虚拟化的网络访问。大数据模式使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内部物理资源的集中管理控制,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借助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标准应用来获取大数据服务,以实现对网络访问的功能,用户请求的资源来自于“云”,并非有形的实体。这样,既充分地提高了分散的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各项能耗,又实现了系统用户和企业顾客服务便捷化。(3)服务性质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大数据中运用了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数据多副本容错和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内容,确保了系统服务质量的高可靠性。同时,“云”资源中电脑和服务器等设备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释放相应的虚拟物理资源,当需求增加时,大数据通过扩充可用的资源来进行实时的匹配,快速地实现资源的弹性利用;如果这些资源不再需要,则进行有效释放,这就是大数据信息技术资源利用的可扩展性。(4)服务价格的廉价性。一般来讲,大数据的服务成本和价格要低于普通的信息服务。大数据技术中采用了特殊的容错机制、系统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和不同用户服务的差异性,使其能够应用非常廉价的设备节点构成“云”,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在现代农村物流服务利润链管理中使用大数据手段,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能够极大提高其发展能力的服务创新。首先,大数据可以通过扩展性和灵活性根据业务规模的要求,自动进行扩展和剪裁,提高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可靠性。通过大数据将物流企业内部IT业务应用迁移到了大数据中心,由其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负责维护,确保了物流服务的响应性。其次,大数据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减少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设施的投资和其相关的资金支出,形成了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成本廉价性。第三,大数据明确了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专业性。另外,大数据通过合同来约束顾客,规范了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合同性。根据前文论述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大数据、服务质量及其要素和服务创新的理论,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服务质量创新模型如图3所示:

4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创新模型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质量创新模型,根据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物流云平台系统的构建面向整体业务建设,形成了现代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设计方案最佳选择,具体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4.1现代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的系统分析:模型从建设大数据平台的角度,对现代农村物流服务业务流程等数据进行采集,针对现有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形成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实现服务质量要素,也就是大数据平台的系统需求,即达到质量管理目标。(1)建立现代农村物流业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战略。在农村物流服务的大数据平台的设计原则中要以一体化的战略思想为导向,可以实现系统组织层面进行创新管理和现代物流企业间的协同和社会性的统筹,培育和整合供应链客户信息,改进供应链服务体系的运作,达到企业间合作共赢,取得长远发展的机会。(2)实现现代农村物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在组织内部建立有效的农村物流服务大数据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积极地发挥在服务传递过程中人的作用,应对农村物流服务中较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地避免服务问题的发生。(3)提高现代农村物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建立农村物流服务大数据市场营销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平台创新各种市场营销手段,打破原有市场营销的局限性,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充分了解适应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促进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发展,推动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4)整合现代农村物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农村物流服务现有的信息平台的整合,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能够促进物流管理过程的科学化,改善顾客、农村企业和农村物流服务运营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整个供应链服务运作模式的升级。4.2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物流大数据平台系统设计:大数据的云平台要实现农村物流服务的质量创新目标,就需要制定相关原则,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描述详细功能设计,农村物流服务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功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农村物流服务请求系统。该模块以物流业务门户系统的形式为农村用户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各类用户可以直接地从客户端浏览器登录平台的使用接口,提交服务的请求,查询所需要使用的服务,针对农村用户,窗口要简单明晰。(2)农村物流业务支持系统。该模块将提供农村物流公司大数据云平台日常业务的运行和支持,分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服务计费和费用结算等。(3)农村物流服务系统。该模块用于支持农村物流大数据云平台服务的规划设计、开发研究、测试评估、上线运行等功能。(4)农村物流运行支持系统。该模块用于支持农村物流公司大数据云平台的基本运行处理能力,包括硬件资源的管理、按需配置资源和动态业务部署等,同时提供数据的存储备份和系统的运行监控等服务。(5)农村物流大数据服务系统。该模块是云平台最终向农村物流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通常有IAAS、PAAS及SAAS。(6)农村物流虚拟化系统。该模块是农村物流平台的核心部分,将各硬件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组建为农村物流虚拟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给最终用户。4.3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系统实施:针对系统总体架构及功能,设计完成农村物流平台的物理架构,实现相应功能配置的软件环境,进行服务器及存储的虚拟化整合,并进行业务系统的迁移,使得农村物流大数据平台进入运行阶段。4.4系统测试:对迁移至大数据平台中的各个农村物流业务系统及其物理服务器性能进行评测,评估方案的效果。总体看来,在现代农村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质量创新模型的形成是其发展的必要环节。同时,要考虑到目前环境的因素变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大数据的服务角度,完善其服务质量管理的目标,提高服务竞争力,取得市场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赵美玲.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1(5):37-39.

[2]牛若峰,夏荣.农业产业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6):6-9.

[4]陈锡文.农民收入为何增长缓慢[J].农村•农业•农民,2004(1):7-10.

[5](美)克里斯蒂•格鲁诺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M].吴晓云,冯伟雄,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PerraultWD,RussF.PhysicalDistributionService:A.NegleetedAspectofMarketingManagement[J].MSUBusinessTopics,1974(22):37-45.

[7](美)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M].张金成,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何留进.大数据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2):44-48.

[9]杜文.现代农村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陈潇怡,欧阳电平.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信息系统设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20.

[11]骆温平.现代农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12]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GRONROOSC.Servicequality:thesixcriteriaofgoodperceivedservicequality[J].ReviewofBusiness,1988(9):10-13.

[14]PARASURAMANA,VALARIEAZEITHAML,LEONARDLBERRY.SERVQUAL:amultiple-itemscaleformeasuringconsumerperceptionsofservice[J].JournalofRetailing,1985,64:12-40.

[15]MentzerJT,GomesR,KrapfelRE.PhyicalDistributionService:AFundamentalMarketingConcept[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89(17):53-62.

[16]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GadreyJ,GalloujF,WeinsteinO.NewModesofInnovationHowservicebenefit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rviceIndustryManagement,1995(6):3.

[18]张宇,蔺雷,吴贵生.企业服务创新类型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30-133.

[19]李国军,王重鸣.组织创新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6(5):1240-1242.

第7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三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农”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在看到“三农”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还不够强、农村发展仍比较滞后、农村困难人口还比较多等问题,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因病致(返)贫,因教致(返)贫现象还很普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定位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这个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含义,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民教育培训上的具体体现。“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住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第三,是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增强“三化”带“三农”的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大力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采取“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发达镇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

第四,三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有: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在镇村布局规划完成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管理制度,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片面追求政绩,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10-19

第8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2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没有农民“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动力支撑。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首要的、根本的问题。

一、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1.观念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业社会的思想文化根深蒂固,多数农民还是一个传统群体,是时代的落伍者和现代性的旁观者。”[1]大多数农民思想保守,依赖传统单一的土地经营方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浓厚的传统的家族观念,在农民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农民只顾经济利益,不讲道德诚信,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诚信缺失,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2.文化偏低。在过去,由于实行城乡差别管理,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这里也包括教育资源在城乡分配的不公。据统计,“在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接受过正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短,整体素质低,不仅阻碍了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影响了农民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

3.技能较差。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大量的农村青年很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受到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科学技术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致使农业生产用不上或很少用上特殊的知识与技术,主要还是靠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体力劳动,使用简陋的农具和人力、畜力进行生产,劳动技能是靠世代经验传授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低下,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有大量的科学成果和实用技术问世、但大部分都得不到推广和运用的原因。

4.经营迷茫。目前,中国的农业发展不仅受资源影响,而且受市场制约。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的低下,绝大多数农民不懂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和组织生产,而往往是根据经验进行生产和经营。此外,受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因而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风险意识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致使中国农业仍然处于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的水平。

二、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

何谓“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界定了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即“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有文化”包括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素质,要求农民能说会写、崇尚科学、团结互助、知法守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素质指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能力。如,家庭邻里和睦相处、讲文明讲诚信、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等,这些都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只有具备与现代进程适应的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

2.“懂技术”即农民的技术素质,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的能力,要求农民至少掌握一至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科技实现增长。如果农民不具备一定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不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那么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水平将得不到提高,农业现代化也难以实现。因此,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现代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比如,新型农民应具有现代农业种植、养殖能力,包括掌握培育和生产优质粮油、优质果蔬、优质畜禽的科技知识和技术,能掌握免耕覆盖技术等节能增效技术。

3.“会经营”即经营管理素质,指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管理农村社会的能力。新型农民不但是农业生产者,也必须是农业的经营者和农村的管理者。从农业经营和管理来看,现代化的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封闭型经营状态,要求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3] 但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很难适应现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比如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农民需要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找准营销渠道。同时,对农村的管理也要改变过去那种讲关系、讲情面的家族式方式来管理,农民特别农村基层干部要学会用现代管理知识来管理农村,实现农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三、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分析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新形势下,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通过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最终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早日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构建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而构建完善的农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是当前培育新型农民工作的首要任务。

首先,重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投资是各项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尤其是在农村。可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考虑,必须把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放到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地位和和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消除失学、辍学现象,改善办学条件,切实解决教学设备简陋的问题,保障农村孩子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能力,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出现。其次,继续开展好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纵向上要健全并完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横向上要适应第一、二、三产业的职业技术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方向。”[2]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农民子女完成基础教育后未能升入高中而是直接外出打工,因此,可以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就加入一些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为其以后外出务工打下基础。最后,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就是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农民,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基层路线和农村政策教育,加强“八荣八耻”宣传教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美德;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发展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抵制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

2.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首先,应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实效原则。据调查,80%的农民觉得最缺乏的是增加收入和就业方面的技术,特别是种养业、工商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和创业技能的缺乏。因此,要紧密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务工技能等培训,做到学以致用。其次,重点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农民的指导和带动能力。目前,在乡村活跃着一批种养殖大户、经营能手,可先重点对他们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以引导和指导其他农民发展生产、扩大农产品销售,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最后,还应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规模,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助,从而有效地吸引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活动。

3.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的培训。目前,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提速。解决的办法是“使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产生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和政治利益代言人”[4],使农民自己组织管理好人、财、物、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眼界开阔、头脑活络、熟悉市场、善于经营的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等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把单个的、分散的农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型市场主体,即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这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政策,是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这种组织可以集合众人之智,研究市场规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最低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即使有市场风险,由于人多势众,风险共担,对单个的农民来讲可以免遭毁灭性的打击,从而形成抵抗风险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张高陵.中共领导人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31.

[2]杜立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J].中国集体经济,2008,(6).

第9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