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城市设计体系精选(九篇)

城市设计体系

第1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城市信息化;基础资源数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在二十世纪末,“数字治理”的概念被提出来,近年来,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通过数字化城市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高效能服务的优势显而易见。在现代化信息发展过程中,今后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会是贯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为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是从提高城市管理便捷高效性的角度进行考虑,设计思路上侧重用户界面的直观友好,系统操作的简单易用,业务操作的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处理能力,从而减少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量,在设计的时候重点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根据业务、功能的不同对系统划分成单独的模块进行设计和处理,总体上,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应该能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必须拥有先进和高度商品化的硬件平台,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系统的安全性要充分考虑网络的高级别、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备份系统、防火墙和权限设胥等措施;其次,系统应当具有可维护性,系统能够提供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工具,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后,系统应当具有可扩展性和开放性,为了满足用户今后系统扩容和扩大应用范围的需求,系统应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框架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应该包括:

(1)基础设施层,即硬件设施和网络设施等,比如服务器硬件、网络设备等;

(2)系统数据层,即信息资源库和业务数据等;

(3)支撑软件层,即主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

(4)业务应用层,即包括个功能子模块的应用子系统,比如城市视频子系统、城市地理子系统等;

(5)用户界面层,即客户的操作平台。

1.系统物理架构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采用企业集中式的物理架构,包括系统机房、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以及专业部门、视频监控等。系统机房主要由GIS(基础地理信息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容灾备份服务器等组成。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障各个系统中心能够及时对现有情况进行处理。

2.系统功能框架

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有GIS(基础地理信息库)、应用服务、视频监控、城管协同模块、公众举报模块、无线网关、行业网关等组成。其中GIS包括数据建库与管理、地图和数据管理、网络管理、查询及定位管理、事件管理等,应用服务包括监督指挥平台、综合评价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和业务报表等,视频监控包括视屏图像的采集、解压、存储、定位和显示监控等功能,城管协同模块包括问题上报、任务列表、公共信息查询、人员查询等功能,公众举报包括WEB、短信等,无线网关和行业网关主要包括一些数据同步服务、短信通知服务、数据交互和更新服务以及上网服务等。

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的设计必须将应用作为主导,建立能够充分反映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的、统一的、可及时更新且可以共享的业务数据库,此外,应该将完善版本管理机制作为重点,在解决数字化城市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业务流程可调性之间矛盾的基础上,确保业务数据的稳定。

数据库可以划分为平台支撑数据库、城市管理业务信息库和基础地理信息库,其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系统数据库都分别包括平台支撑数据库、业务信息数据库(这两个业务库简称MIS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库(简称GIS数据库)三个部分。其中平台支撑数据库包括组织机构定义、业务定义、工作流定义、表单定义和图层定义等与维护系统相关的信息;业务信息数据库的内容有办理过程、业务表格、项目监督信息等城市管理业务信息等;基础信息空间库主要包括业务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城市管理电子地图、基础地图以及其他专题地图等地理信息。

4.数据库安全设计

数据库的安全非常重要,一般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都有数据库安全的特别设置,主要包括用户权限、数据库密码管理、数据容错备份、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容灾设计等。

用户权限是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通过建立的不同用户组和用户口令验证,对非法的用户访问进行阻止,另外,数据库如果选择Oracle,则还可以通过授权对Oracle用户的操作进行限制,在设置用户权限时,需要特别注意对SYS和SYSTEM这两个特殊的账户的保密管理。此外,数据容错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设计,其包括硬件容错和数据备份恢复两大块,硬件容错是指用多余的硬件来对系统的连续运行进行保护,比如使用磁盘镜像技术等,而数据备份恢复是指在计算机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利用数据库的备份进行数据库备份以恢复破坏的数据库文件,是系统得以正常。

5.系统接口设计

系统接口主要有系统内部接口和系统外部接口两个部分。内部接口指的是下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市级管理系统的内部各类借口,外部接口主要是指系统的接口,比如城管网络成员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外部接口主要有无线数据传输接口、采集器与各协同工作子系统的接口等。

三、小结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城市的管理部门在其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主要探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注意事项,简单分析了项目的背景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比较重要的总体框架、数据库框架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长远计划和具体实施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励雅,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数字化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

[2]安荣.宝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长安人学,2010.

[3]刘南.Web GIS原理及其应用:主要Web GIS平台开发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第2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导视系统 字体设计 高速公路 路标指示

一、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字体设计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借助二战时期衍生的工业革新和新的设计生产之道,大工业设计的发展促使城市面貌迅速变革。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技术与材料的革新,凸显出新的时代特征。同时,高速公路的产生、城市公交的多样化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当代生活的快速化和多样性使得城市交通的问题更加尖锐。

(一)设计起源

20世纪中期,英国印刷工人玛格丽特・卡尔弗特(Margaret Calvert)因设计了英国大部分道路交通警示牌字体而闻名。其商业同名字体“CALVERT”最早运用于机场运输体系中。这种字体形状圆滑,具有高度的易辨别性和易读性,保证司机即使在天气恶劣和高时速情况下也能够从远处识别。这种字体一直被沿用于英国运输公路路标系统中,后运用于英国泰恩―威尔郡地铁导视系统中。系统的文字、图形、符号等视觉元素的运用,遵循系统的规范和准则,结合科学的人机工程和视觉心理研究,使得城市交通导视系统得以孕育和发展。

同时,产生于上世纪现代主义材料革命中的塑料,因其具有的可塑性特点被大量用于现代高速公路运输体中,也反映了当时的优良设计原则。设计功能化为设计师在进行导视系统设计中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设计材料的解放与多样性为城市交通导视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载体。

(二)发展演变

路牌的设计作为公共设计的一种,在设计上充满了地域性色彩。在国外众多的道路路牌设计中,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FHWA(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字体因辨别度极高一度被沿用于美国高速公路路牌设计中,伴随整个导视系统设计从诞生到成熟。FHWA字体个性特殊,但在快速变幻的公共环境中,其粗犷、缺乏对细节表现的缺陷也在新的字体设计思潮中被淘汰。

50年代,英国针对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立与设计,重新定义了国内的道路路标设计系统,并由玛格丽特・卡尔弗特研究设计了新的字体。根据英国特有的文化人文感的探究,玛格丽特・卡尔弗特以简洁透明的风格设计了新的路标字体Transport,其特点是字体大,字型分布均匀而清晰。当时德国几乎所有的标牌标准字体中都在使用DIN14519(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字体。虽然字距太近导致易读性不强,但它简洁而标准的特点,对各国的公共字体标准化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比于DIN14519的严谨性,Transport字体更多了一份人文的随意性,美观性也略胜一筹。整个欧洲地区在公共用字设计探索中都以Transport字体为设计标准。

二、我国高速公路导视系统标准字体设计现状

(一)设计概况

相对于国外,中国高速公路体系发展较晚,伴随的导视系统研究起步也较晚。大陆地区在系统标准设计上参照了国外一些典型案例。我国香港地区由于受西方政治的影响,公共用字一直都是中英文并存的模式,使用的字体都是英国标准Transport字体。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选择了具有美国特色的FHWA字体,中文标准字体同大陆地区大部分标牌用字一样,一直选用的是大气、稳重的商业印刷字体黑体。

1、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道路路牌设计作为公共系统设计的一部分,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设计标准,在借鉴国外的一些设计经验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公路体系中文标准用字为黑体,英文为Helvetica(美国旧的道路体系标准字体,后被FHWA替代)。考察全国范围内大多高速公路标牌中文字可发现大部分统一为黑体,虽有些细微的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一致。[1]英文标准用字比较混乱,一些英文标准用字在Helvetica和Univers(1957年瑞士设计师Adrian Frutiger 设计)两种字体之间混淆不清。这两种极具瑞士风格的字体在字形、字型间距和风格上都极其相似导致国内路牌字体视觉的混乱,在中英文结合的过程中难以把握两种字体比例设计细节。这在整个道路导视系统中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道路导视系统中设计的不标准。

2、因素分析

道路导视系统中对于字体的第一要求就是清晰、快速、准确地传达信息。[2]针对我国道路路牌设计中存在的不标准问题,首先还是要探寻中国汉字最基本的设计法则。中文字体的复杂性在某方面对于字体设计的要求相对较多,不像西文字体可以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律。很多西文字体的设计规律对于汉字的设计完全不适用。其次,国内路牌的设计目前还未发展成熟,设计探索只局限于路牌的实用功能方面。最后,高速发展的时代促进了整个国家道路系统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因素也在重新考量现有的公共字体的设计规范。

(二)未来道路公共字体标准化设计趋势

城市的公共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人与环境的问题,个性的而又符合客观逻辑性的道路系统设计还要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因素。[3]字体的设计与识别首先是服务于大众。贯穿于道路导视体系中它不只是一种说明与标示,设计功能的完善将是未来设计的一个趋势。未来更多设计的出发点也在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共字体对大众的视觉适应性和信息感知力方面。同时,优秀的设计还将体现在本土字体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特征的结合上,从而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气息,达到与城市道路风格统一而协调的设计效果。

三、结语

道路设计是公共设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国家的人文内涵的体现。优化和加强国内的道路导视系统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是一个重大的设计任务。提升当前道路导视系统设计和公共设计标准用字水平将深刻影响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是一个城市综合能力发展的进步体现。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于本土文化和现实环境进行科学思考,致力于适合中国情况的导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参考文献:

[1]姜德伦.我省高速公路标志牌设计的实践与发展[J].辽宁交通科技,1997(1).

[2]姚晓理.城市交通导视系统中的字体设计[C].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章莉莉.城市广告设施设计研究 [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5).

第3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摘 要:大型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建筑中发展迅速,对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尝试探讨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设计,指出在大型城市综合体空调设计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如中央制冷站的选择、空调末端水系统划分、蓄冰形式的选择等,以期对同类项目的空调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蓄冰方式 LEED绿色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本质在于通过复合、集聚两种手段提高了空间效率和空间价值,从而达到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生活品质、赋予并提高企业综合效率和效益的目的。我国现有城市综合体建筑,一般以高能耗来满足各建筑功能对动力方面的需求。城市综合体因为体量的庞大,要求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因此多功能、自我服务是其显著的特征。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对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根据单功能建筑进行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容易造成负荷叠加,资源浪费,投资增大,运行费用高,运行效率低,采用负荷分析法能够根据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要求和特点,寻求建筑能源系统的合理匹配和运行分配,实现建筑内冷热需求的自我调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制冷站的设置

一般来说,城市综合体内设置中央制冷站对空调专业是最合理的,区域供冷是发展方向,这样会给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能大量的节省运行费用,但业主为了适应物业管理的灵活多变,经常会根据不同功能区域而采用多个制冷站的设计方法。在城市综合体中的电影院由于其运营的相对独立性,一般单独采用风冷冷水机组为系统提供冷冻水,这样有利于引进一线的电影公司进驻。

2.高低压制冷机组的选用

当制冷量大于 500RT时,采用高压制冷机组,无论从综合初投资还是运行费用方面都有比低压机组更多的优点,并且电功率越大,采用高压机组的优势更明显"但是采用高压制冷机组时,必须向当地供电局申请 10KV 用电,并且还要提供相应的马达资料,对于一般的项目制冷机组的采购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提前量,这也是目前采用高压制冷机组的项目较少的原因之一。如果设计师决定采用高压制冷主机时,一定要和业主、当地的供电局保持必要的沟通,并取得相对一致的意见。

3.蓄冰形式的选择

当峰谷电价达到3倍以上时,蓄冰空调的设计就从经济上就具备了可行性,现在一般的蓄冰量控制在建筑物全天负荷总和的30%。常用的蓄冰形式有冰球、盘管、片冰和水蓄冷。盘管蓄冰以融冰速率可控性强、乙二醇溶液需要量少、工程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卓越皇岗世纪中心项目中,总的蓄冷量为 133608KWH,全部采用塑料蓄冰盘管,其他的项目,如万科大梅沙项目、百仕达东郡广场、正中科技大厦等项目也采用了塑料蓄冰盘管。

4., 系统压力分区的选择

在现代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一般都会有超高层塔楼,在进行超高层建筑的空调设计时,水系统的压力分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目前经常采用的方式有:依靠板换进行压力分区!制冷机上设备层和高区采用多联机或风冷冷水机组等形式。

4.1依靠板换进行压力分区

这种方式是在地下室设置中央制冷站,塔楼上部以系统承压原则上不超过 1.6MPA为原则进行压力分区,分为一次压力分割、二次压力分割、三次压力分割。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冷水机组集中,便于集中管理,缺点是冷冻水经过板换会有能量损失和增加冷冻水循环泵运行费用。

4.2采用制冷主机上设备层

采用制冷主机上设备层的方法保证每个分区的管道设备承压不超过1.6MPA,这种设计手法的优点是减少了冷冻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缺点是冷水机组较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和调配,并且冷水机组的安装和更换比较困难,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时,冷水机组布置在设备层时引起的噪声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3高区采用风冷多联机空调系统

低区、中区和次高区采用板换进行压力分割,高区采用风冷多联机空调系统。这样做的优点是既有效减少了冷冻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又克服了采用多联机空调时室外机不好协调位置和室外机放置在设备层时通风不畅的问题,对于 300-400m的建筑,笔者认为采用这种设计方法是比较合理的。

5.空调制冷剂的选择

目前,冷水机组常用的空调冷媒有R22、R123、R134a等,一般项目选用何种冷媒都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对于要进行LEED认证的项目就需要进行认真考虑,目前只有R123、R134a才可以顺利在 LEED认证中得分,特别是对大型双工况离心冷水机组,符合 LEED认证要求的生产厂家比较少。

6. 空调末端形式的选择

空调末端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方式也都比较成熟,也不存在技术问题,但如果项目要进行 LEED认证,采用地板送风比较容易得分。办公室空调系统采用地板送风技术,具有适应灵活空间分隔,提高通风效率和空气品质,降低系统运行能耗,可实现个性化送风等优点#同时可以节约空调风管,提高楼层净高。

7.冷却塔放置和建筑的有效统一

冷却塔是电制冷空调必须的设备,但由于它体积庞大并且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等问题,冷却塔的放置位置经常会和建筑立面产生较大的矛盾。可以通过和建筑专业的密切配合,尝试采用多层放置并且和建筑扶梯融为一体的方法。虽然这样布置冷却塔,通风条件比较差,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作为一种选择。采用这种布置方式时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和飘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应进行慎重的评估。

大型城市综合体的空调设计中,还会有很多问题,如水管井的设置$机电安装空间的有效控制、噪声控制、通风百叶和建筑立面的有机统一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以期对同类项目的空调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贵文,曹健宁.城市综合体业态选择及组合比例[J].城市问题,2010.

第4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85-02

2011年,“城乡规划学”由建筑学的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课程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随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计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明显增大。有计划的、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实施好课程设计的考评,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关心和认真钻研的一个课题。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是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1999开始本科招生(四年制城市规划专业),2005年经批准实现学制转型(由四年制本科转变为五年制本科),并获准按重点批次招生。该校的城乡规划的设计类课程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而目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分标准还未形成一个较完善、统一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成绩评定过程中难免受人为和随机因素影响,最终的误差常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原理和有关知识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本文以《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为例,旨在给出成绩评定的指标体系,使以往不尽合理的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和科学。

一、构建评分指标体系的原则

1.多元化原则。首先体现在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这是由评价主体的不同教育理念、多元化的价值观多样化特点所决定的。课程评价不应仅仅关注认知方面的目标,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在实践层面,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表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评价主体不再以单一的知识标准来评判课程,而是将课程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

2.可操作性原则。课程评价体系必须具备简便性和可测性。简便性要求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评价项目的完整性,同时还要注意尽量简易、方便、明确。在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整体完备性的基础上,必须控制指标项目的数量,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项目,使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简单易行,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导向性原则。课程设计评分体系应突出反映高等教育的特点,要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还要将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因子,比如口头表达、辩论、技能等课程考核评价因子,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也应该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课程效果。

二、构建评分指标体系

课程设计的评价综合技术指标是评分的依据。实施对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组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价。所包含的内容要能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对基础理论掌握程度,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运用能力;工作的计划性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案设计、图面质量;计算机技能、文献检索与使用技能;方案答辩阐述及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工作态度,出勤及纪律等,据此及评分指标构建原则,从目标层、准则层和因子层三个层面建立评分指标体系。

该体系较为综合地考虑了对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评价。总评价可以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为五等,表示本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优良程度。该体系可按设计小组评价,同时从评价体系中也能得到某个学生的评价等级,以此为该学生的最终成绩。各项评分的权重系数由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和专家来确定。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新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体系能够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管啸天,陈英姝,李春书,秦玉霞.课程设计成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2]李星云.试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及构建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谢斌,谭,杨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11).

第5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测绘;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1 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传统的城市测绘正向着多元化,信息整合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测绘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大趋势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所有和测绘相关的信息,再根据人们的自身需要进行筛选,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当然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城市测绘行业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提升,其中包括了设备,测绘技术等方面。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利用得到最大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测绘信息化也将是必然趋势。

2 城市测绘过程中信息化测绘体系综述

(1)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含义。信息化测绘体系是依靠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向各界提供有效地理信息的系统。该体系包含了多个技术学科,并透过数字化技术,迅速完成有关地理信息的更新,并对其进行智能化处理,使其能快速准确的服务于社会端。

(2)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特点。第一,信息量增加。区别于传统测绘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测绘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是远远大于传统测绘的。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的普及,信息集成和分享平台的完善。传统测绘行业提供的信息具有局限性,往往只是在地理信息,地标建筑的形状尺寸大小等,而信息化测绘体系则能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包括其他领域,比如社会信息等。

第二,信息种类的增加。传统测绘行业主要以提供图纸为主,但是随着城市测绘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提供信息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比如说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呈现信息。多元的发展给人们创造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第三,测绘技术的多元。采集数据和遥感技术是传统测绘行业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多采用的方法。但是随着测绘行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激光扫描,低空摄影等新兴技术也都加入到城市测绘行业中,并且被广泛的使用。这些新发展的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采集信息比较快速,这样才能够顺应当下,满足人们的需要,及时提供信息。

第四,测绘的网络化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更加依赖互联网。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上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而且互联网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不需要单独建一个资料房,省下了成本。人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查阅相关的测绘信息,了解这个城市的相关信息,打破传统地理信息单一浏览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途径。

第五,测绘产品公众化。打破只能以图纸方式来呈现地理信息之后,测绘产品借着互联网共享平台变得公众化。以往,只有有图纸的人才能接收相关城市的地理信息,大多数人只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累积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信息。现今,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搜寻到所有城市的地理信息。

(3)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首先是关于城市测绘,城市测绘区别与其他测绘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城市测绘是以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为核心的。所以城市测绘所采集的信息主要是该城市的地理信息和城建状况。掌握着基础测绘资料和数据。城市测绘行业的一般定位是:立足本城,通过测绘的方式来获得本地基本的地理信息,并且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使用这些信息来更好的建筑该城市。信息提供的对象包括了政府机关,企业和个人。再者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城市测绘信息化的根本在于互联网,从采集方式到分享形式,信息化测绘都是立足于互联网。互联网的特性是快速,便捷,共享性,这些特点都是今后城市测绘信息化体系所要立足之根本。

3 城市测绘过程中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

(1)信息测绘生产体系建设。信息测绘生产体系是城市测绘体系的基础。生产体系主要是通过测绘所获得的信息,详细分析各个机构在测绘工作中如何运作,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现阶段,测绘生产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依赖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根据测绘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对各个部分进行建立和完善。第二则是在后期对前期测绘工作的延续和继承,进一步完善前期的信息内容。

城市测绘信息生产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针对数据资料。这一生产的过程主要包括了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顺利做好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就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要做到及时性,针对性,全面性。通过测绘技术获得地理信息后,第一时间输入数据库,通过相关信息的关联性进行整合和处理。在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壮大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测绘信息交织网,这就是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建立。

(2)信息测绘服务体系建设。地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在被人们接收的过程中就关系到服务体系的建设。一个良好的服务体系能够更好的推广地理测绘信息,推动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建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信息多角度,多品种,多属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分享平台,提供人们更多的选择,便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是信息测绘服务系统最终的目的。然而如何建立一个完美的服务体系并不容易,其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保证信息的质量。

信息是城市测绘产业组成的根本因子,没有信息数据资源就没有城市测绘信息化。要保证信息的质量重要的是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要及时处理过时信息和填充新鲜信息。同事避免信息的错误给人们带来误导和不便。只有保证了信息的质量才能保证了服务体系的质量。

除此以外还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管理数据库,不断研发城市综合空间信息基础服务平台,最大化的实现地理信息的个性化服务,满足每个人的需要。

(3)信息测绘管理体系建设。做好信息的管理工作是信息测绘系统建设的保证。信息化测绘体系包括很多行业和单位,从采集信息开始到输入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信息到输出信息有十分详细的划分。每一个过程都包含信息的管理工作,所以建立一个合格的信息测绘管理体系是必要的。信息测绘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要根据自身特点,设定一个能够达到的方向。

信息测绘系统的建立关系到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体系,生产体系,数据资料和资金等方面。能够管理好这些就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这需要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也需要向其他地区或者单位借鉴经验。要明确必要的管理环节和相互关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赋予其职能,建立人员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来推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工作的建设。

4 结论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测绘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能够有效的管理城市的基本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更是能够推动城市测绘行业的发展,带来质的变化。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测绘信息化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本身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我们相信在信息化发展的大浪潮下,城市测绘行业必然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庆虎.城市测绘过程中信息化测绘体系设计与建设[J].学术论坛,2012.

第6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ppeared a lot of complex projects, its main functions include commercial, office, hotel and catering. This complex project needs to set up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chaton building automatic spray system for high-rise complex automatic spray system to talk about a little superficial view.

key words:high-rise hotel automatic sprinkler fire fighting water tank vertical partition spray pump

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工程概述

海韵大厦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工业园内,是属于海韵广场项目的一个子项,该大厦包括:地下1层至2层为商业,3层为设备用房和4至26层为普通旅馆。

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规定:

7.1.1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7.3.3 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一类建筑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旅馆的火灾延续时间应按3.00h计算,其它高层建筑可按2.00h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火灾延续时间1.00h计算。

7.3.5 同一时间内只考虑一次火灾的高层建筑群,可共用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的容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幢高层建筑计算。高位消防水箱应满足7.4.7条的相关规定,且应设置在高层建筑群内最高的一幢高层建筑的屋顶最高处。

7.4.7.1 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二类公共建筑和一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2m3;二类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3。

消防水箱应储存10min 的消防用水量。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2m3 时,仍可采用12m3;当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经计算消防水箱所需消防储水量大于18m3 时,仍可采用18m3;

高层民用建筑,旅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危险等级可按中危险级确定。

喷淋系统原理图

系统计算

屋顶水箱计算

根据《高规》7.4.7.1可知,一类公建不应小于18.00m3。

根据《高规》7.2.2确定消火栓用水量为40 L/s,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5.0.1系统设计参数计算自喷用水量为40L/s。根据《高规》7.4.7.1取消防水箱容量为18m3。

水箱设在最高建筑物处,最低水位为104.80m。

(2)喷淋水泵计算

设计原则:

自喷设计场所:地下1层至26层

危险等级:中危Ⅱ级

设计喷水参数: 8L /min·m2

作用面积: 160 m2

喷头工作压力: 0.05MPa

设计流量计算: Q=1.3x(8x160)/60=27.7

考虑装修等不确定因素,喷淋系统设计流量Q=30 L/s。喷淋系统流量取:30L/s

喷淋系统扬程计算:

Hb≥Hp+hz+z

式中Hb—喷淋系统扬程(m)

Hp—最不利点喷头的工作压力,取:10.0m

hz—管网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m),

取最不利层配水管网水头损失约20 m干管损失约5m

湿式报警水头损失4m 水流指示器水头损失2m

z—最不利点喷头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高差(m),103.5

Hb≥10.0+20+5+4+2+103.5=155m

喷淋泵型号: XBD16.2/35-30-125L,立式多级离心消防专用泵两台,一用一备,互为备用。配原厂减振基座等全套,由湿式水力报警阀上延时器后压力继电器启泵。

水泵性能:参数Q=35 L/s,H=155m,N=90kW,马达允许工作点在全曲线停留,Q-H曲线平滑无驼峰。

系统分区

喷淋系统竖向分区,压力过大,楼层经减压孔板后供水。

地下1层至5层为一区,每层设置孔径45mm的减压孔板;

6层至11层为二区,每层设置孔径45mm的减压孔板;

13层至17层为三区,每层设置孔径45mm的减压孔板;

18层至27层为四区,20至23层每层设置孔径50mm的减压孔板;

消防水箱吸设一条通气管,考虑到水箱内易形成死角,笔者在水箱对角线上设两条通气管,在水箱水位发生变化时,空气形成对流保持水质良好,此外,保证进水水位高出溢流水位150mm,可有效防止淹没出流,避免进水管被消防水污染,从而污染生活水源,保障了生活水的水源水质。

结束语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了城市综合体建筑内,喷淋系统设计这一小部分。文章不成熟之处,望给予批评指正。同时通过本文,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效率高、投资低,应大力推广。以便减少和逐步消灭人类所遭遇到的频发火灾的损失和痛苦。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第7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汽车依存型社会 环保型交通 公共交通体系 优化组合 新轻快电车(lrt)

 

1 南海公共交通发展的课题

      位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南海城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城市交通体系与广、佛交通紧密相连,在广佛区域交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城市公路网建设迅速发展,广州至茂名的客运铁路虽然东西向穿过市区,但没有停车站。现有51条公共汽车交通仍是南海唯一的公共交通手段。公共汽车停车间隔约15-30分种,可以说公共交通体系还处在单一、低效的水平,不能满足南海城市,特别是广、佛城市间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图1)。为了发挥其在区域交通发展上的协调作用,还需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结构,合理发展具有较大运输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据统计,佛山市私人汽车拥有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2%-13%,预计今后两三年中每年将以比前年增加40%-50%的速度增长。按此趋势未来汽车依存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机动车交通需求总量的增长必将使城市交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城市公共交通若不完善,随着城市交通需求总量的迅速增长,会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使汽车运行节奏减慢,产生的汽车尾气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地球温暖化的速度,不仅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给社会和人带来燃料、时间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另外交通的不便,使老人和无私家车居民的日常外出减少,导致城市某些商业中心逐步衰退。为了减少城市能源消耗、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等各种目的,国外许多城市都已开始着手优化城市交通组合。

      解决交通拥挤扩大城市交通容量,主要通过扩大道路建设和优化公共交通体系两种手段来实现。只盲目进行道路扩建,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许多城市一样南海正处在城市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期。针对今后10-15年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经济合理地扩大交通容量,逐步形成一种高效的、合理的、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环保型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交通面临的代表性重大课题。南海急需对城市交通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考虑将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逐步转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以适应汽车依存型社会的发展需要(图2)。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巨大的运输需求。为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强化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轨道交通新技术的应用,在大城市逐步实现以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的过渡。”

      近年广州城市交通发展较快,建设中的广州与佛山地铁一号线、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快速铁路客运站的建设都会对南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南海必须经济有效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解决与广州、佛山公共交通的衔接,进一步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逐步确立能应对交通需求变化的、环保型高效的、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调整交通需要,更多地向公共交通方式引导,限制摩托车,控制交通容量,确保各交通体系互不干扰。保证居民出行的自由性及时间和安全的可靠性。通过公共交通加强地区间、城市间联系,与大区域交通设施间的衔接,市内各区间衔接。应综合考虑少量运输与大量运输、近距离运输与远距离运输的要求,充分发挥各交通系统特长,在考虑建设运营投资成本等经济要素的基础上,规划注重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如何优化交通组合构筑环保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1) 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优化组合;2) 加强与大区域性交通节点的衔接;3) 优化市内公共交通组合,实现环保型公交体系。

2 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优化组合

      位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南海城区,进一步完善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优化组合显得尤其重要。改善现有公共汽车交通体系,主要通过合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来实现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优化组合。

      南海城区与广州、佛山的位置关系,决定了联系大沥等各组团的交通多为东西向,是南海交通的主轴方向。因此广州与佛山城市间公共交通采用具有较大运输能力的地铁为主的铁路运输方式。从城市交通关系合理性考虑,地铁最好呈网状配置,但建设投资过大,并且南海城区城市化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若建设地上铁路将会导致大规模搬迁,铁路造成的地域分段对城市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不给南海城市建设造成过大的负遗产,经过对城市发展需要等问题的研究综合分析,东西向在建设中的广州佛山地铁1号线(①)的基础上,沿由大沥、盐步、黄岐等构成的产业发展轴规划一条连接与广州的地铁线(②)。另外为确保南北向城市间联系,规划一条南北向地铁线路(③),今后可向北延伸至广州新白云机场,加强佛山与国内外的对外交通联系。这样“两横一纵”的地铁线构成城市间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构架(图3)。通过与其他交通体系的有效结合将构成南海经济合理的、高效的、环保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3 加强与大区域性交通节点的衔接

      区域性交通节点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新广州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建设是南海新的城市发展要素。强化直通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新广州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公共交通,也是实现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

3.1 直通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地铁

      南海中心区桂城至新白云机场大约50km。单从运输需求量和能力而论,可采用有中等运输能力的交通方式。但是由于移动距离较长,最好采用地铁方式(图4)。而不宜采用较之运行速度慢的高架式城市单轨电车或新轻快电车(light rail transit以下 lrt)。该地铁线市内段采用地铁形式,进入郊区段可考虑改为路面运行,以减少工程造价(图3中③)。 3.2 直通新广州高速铁路客运站的高架式城市单轨电车

      根据高速铁路运转的高速度、客流量大的特点,由南海中心区至新广州高速铁路客运站之间的联络交通。虽然采用地铁比较合理,但是对乘客利用情况、城市建设经济性等分析的结果,按一日乘客流量55000人计算,决定采用建设投资约相当于地铁1/3-1/2程度的,综合分析较为合理并且有效的“高架式城市单轨电车”。

4 优化市内公共交通组合,实现环保型公交体系

4.1 问题与课题

      在南海“两横一纵”的公共轨道交通发展基本构架的基础上,首要问题是解决现有单一的公共汽车交通体系问题,完善市内交通服务,改善南海城市环境污染。

      从图5城市移动距离与可选择交通的关系来看,人的徒步能力圈与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都存在长短不同的可达距离。随着横轴移动距离的增加,相应交通手段的可达距离越来越远,利用的便利性相对减弱。在徒步能力圈与城市地铁、轻轨体系之间约1-5km距离公共交通的“空白地带”上,根据不同城市发展特点,如何选择合理交通方式及优化交通组合是构筑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关键课题。

4.2 优化市内公共交通组合构筑环保型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地铁、轻轨、公共汽车等是主要的市内交通(移动距离约10km左右)手段。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关系,犹如人体主动脉和微血管之间的关系。盲目强调发展地铁会给城市建设带来经济负担。作为市内交通欧美及日本都曾大力发展地铁及新交通的建设。花费巨大建设费,可是地铁的建设路线必定有限。轨道交通是线型交通,地铁、轻轨的运能大、速度快、安全性能好,但它不能离开轨道;而汽车是面型交通,其优势在于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如表1所示轨道交通具有环境负荷小,运行安全、准时等特点,但是工程导致市内建筑搬迁,造成城市分割,交叉口设置易导致交通阻塞,特别是建设投资巨大,运营费较高。其中lrt造价相对经济一些。虽然公共汽车设施投资,运营费较经济。比重过大会加剧交通阻塞,交通时间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加剧城市污染的主要根源。

      图 5显示lrt导入前在徒步能力圈与城市地铁、轻轨体系之间公共交通的“空白地带”上,缺乏有效的、利用方便的交通手段。虽然有公共汽车及私家车,但是由于运行的不定时性等固有缺陷,特别是单一低效的公共汽车不仅加大了城市交通量,某种意义上还限制了至地铁站的交通手段。造成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公共交通将担负来自广州和佛山的交通负荷。从城市经济、环保、节能、交通优化组合及南海交通需求量等综合考察,南海不适合建设大规模地铁网络,有必要发展有中型运输能力的 lrt 体系,来有效地实现公共交通体系的优化组合。

      交通体系的确立应有充分城市节能发展战略的考虑,根据日本交通运输能源要览的统计,按将1人运送1km所需能源消耗量计算,lrt 是公共汽车的约 1/2,是私家用车的 1/5,由此可见 lrt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节能效应(图7)。

      新轻快电车(lrt)是路面有轨电车的发展型城市交通工具。特别是在控制、解决城市交通阻塞,提高社会街区活力上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被认为是地铁等的补足交通手段的 lrt,lrt 较其他交通系统具有建设投资较低、加减速性能好、振动小、噪音低的特点。乘用方便,是易于高龄者、残疾人乘降的车内地板超低型构造的车辆。特别是lrt是在拥挤阻塞区间设置专用轨道化交通体系,能够维持正常交通速度。

      lrt路上轨道有3种设置途径(图8),与城市道路并行,不设专用线路。可根据乘客适用的安全性方便等要求,采用单排或双排规划。配置上注重与地铁等交通节点设施及大规模商业中心等的直接联系,合理设置lrt停车站。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公共汽车站进行完善。lrt作为代替私家车的市内移动手段,特别是到地铁等车站的辅助交通手段特别有效。地铁通常是作为解决城市间大量的高速移动的交通体系。lrt起着补足完善地铁运输的作用。因此lrt的配置尽可能地覆盖以各地铁站为中心的约10分钟以上的步行能力范围。

      在南海“两横一纵”的公共交通地铁基本骨骼线的基础上,根据城区、郊区不同地段的交通需求,以500m、1000m距离设置地铁站,并具体规划出lrt体系及其相应徒步能力区,拟在桂城、平洲、黄岐、大沥、盐步各区内逐步完善“街中移动”的lrt体系,完善适宜南海发展要求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

5 结语

      南海城区地处广州、佛山两大都市间,有着其特殊的交通需求,以上根据南海的具体特点对南海未来新的交通方式以及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组合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从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论证了合理导入城市新轻快电车(lrt)进行公共交通优化组合的可行性。交通拥堵造成的城市污染、经济损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重要问题。随着汽车依存型社会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注重公共交通的优化组合、科学有效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改善目前城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汽车依存型社会 环保型交通 公共交通体系 优化组合 新轻快电车(LRT)

1 南海公共交通发展的课题

位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南海城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城市交通体系与广、佛交通紧密相连,在广佛区域交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城市公路网建设迅速发展,广州至茂名的客运铁路虽然东西向穿过市区,但没有停车站。现有51条公共汽车交通仍是南海唯一的公共交通手段。公共汽车停车间隔约15-30分种,可以说公共交通体系还处在单一、低效的水平,不能满足南海城市,特别是广、佛城市间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图1)。为了发挥其在区域交通发展上的协调作用,还需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结构,合理发展具有较大运输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据统计,佛山市私人汽车拥有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12%-13%,预计今后两三年中每年将以比前年增加40%-50%的速度增长。按此趋势未来汽车依存型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机动车交通需求总量的增长必将使城市交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第9篇:城市设计体系范文

关键词:GIS;体育设施;可视化;全景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027-04

体育设施是指作为体育教学、训练、竞赛、锻炼和体育娱乐等活动之用的体育建筑、场地、室外设施以及体育器材的总称。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和体育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对城市体育设施的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的管理还是基于纸质资料的管理,有些地区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但大多数都是基于纯数据库的方式,缺乏空间信息的表达,难以实现空间上的查询、统计和分析。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景(Panoramic)技术,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对城市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城市体育设施资源,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实现城市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本研究所涉及的城市体育设施主要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学校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设施四大类。

1 我国体育设施概况和系统设计目标

1.1 我国体育设施概况 近年来我国体育设施数量比以往有显著提高,以体育场地设施为例,根据我国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设施的普查结果,截至2004年,我国共有体育场地850080个,比1995年第4次全国普查提高38%。这些体育场地从所属的系统看,教育系统拥有的最多,共有558044个,占我国场地设施数量的65.60%;而体育系统有18481个,占总数的2.20%;新疆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总数的0.40%;系统有7174,占总数的0.80%;武警系统有12850个,占总数的1.50%;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总数的1.70%;其他系统有235593个,占总数的27.70%。通过以上这些数据不难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和布局正逐渐增多和复杂化,因而尽快建立城市体育设施空间管理系统对于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十分必要。

1.2 系统设计目标 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本质是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以直观的图像或矢量数据为搜索引擎,让人们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的管理、检索、查询、分析和应用,从而使城市体育设施信息得到科学管理和维护,并且能为体育设施各种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可视化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平台。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框架结构 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总体采用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的三层结构架构。其中系统应用层采用了C/S(客户端/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混合设计模式进行架构,B/S模式主要用于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与功能;C/S模式主要用于数据的维护、更新、查询、分析和统计等功能。

2.2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功能(图1):1)数据输入编辑,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系统并编辑;2)多媒体数据管理,为体育设施添加文字、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其中360度全景图片是系统的特色功能;3)地图浏览,主要实现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等,是GIS的必备常用功能;4)信息查询,实现体育设施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双向查询;5)属性信息统计,也称专题图统计分析功能,可对各种属性统计信息通过条形图、柱状图等专题图显示;6)空间信息分析,对空间对象进行缓冲区分析、拓扑叠加分析等GIS分析;7)数据输出,将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打印输出;8)系统管理,实现系统设置、用户注册和系统帮助。

2.3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与一般数据库只见数值和文字不同的是体育设施信息系统数据库要求能直观地看见图形。因而系统的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数学模型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如表1),其中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是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由于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和数据类型的庞大,因而系统采用主流数据库SQL Server 2005和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应用模式来实现数据库的建设。

2.3.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系统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存放具有空间关系,需要空间定位的点、线及多边形的空间信息及其相关的基本属性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如下:首先,收集城市最新的1:10000或1:50000地形图,采用扫描仪和手工输入相结合的方法输入图形数据,图形数据的扫描过程实际是图形的栅格处理。其次,对扫描输入的栅格图像进行矢量化。在图形矢量化的过程中,空间信息的输入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即对图形中不同属性的空间信息进行分类,建立起不同的图层。最后编辑图形数据,主要对输入的图形数据进行检查、修改、更新及加工,以便得到净化的输入数据,作为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

本系统的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分布图层、居民居住地图层、行政境界图层和交通图层等,数据库内容要素参照国标分类标准划分为9大类。

2.3.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属性数据本身是非空间数据,但它是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同空间数据相结合,才能表达空间实体的全貌。属性数据是输入、检索、查询、评价、统计、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基础,为了对体育设施属性数据科学管理,我们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结构模型(图2),使系统中的各对象的属性层次关系更加清晰,数据编辑更准确。系统中每个对象的基本数据表结构则根据普通数据库的结构进行设计如表2。

3系统技术实现方法

城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以Windows XP为开发平台,系统采用Visual Basic为软件开发环境,MicrosoftSQL server 2005进行数据管理和维护,客户端通过Arc SDE数据处理引擎来访问系统数据库,B/S部分主要采用Ar-cGIS Engine提供嵌入式GIS组件开发,C/S部分采用利用ArcIMS的AreIMS Designer数据。

4 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实现方法

4.1 系统界面开发 系统总体使用Visual Basic和Arc、GIS进行界面设计和菜单组织,不但使得系统界面美观,而且能够方便进行功能之间的切换,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观赏性。

系统主功能界面包括场馆信息录入、场馆查询、360全景展示、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地图操作功能等多个功能分区和工具栏(图3)。

4.2 系统查询功能 城市体育设施查询功能包括属性查图、图查属性、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每种查询满足用户某一个特定的需求。

在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中,每一个图形数据都会对应相应的属性信息。图形与属性之间通过某一个唯一的标识进行关联。当你想通过图形查询相应的属性时,只需提取其唯一标识,到属性数据库里进行查询,便可得到对应的属性。同理,也可以实现由某条属性信息查询其图形记录。以属性查图的应用为例用户若想要知道某个体育设施的位置,可以直接输入体育设施名称,确定后即可在地图上显示你所要查找的体育设施(图4)。查询功能代码编写如下:

4.3 体育设施全景展示 全景视图是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视觉中一种重要的场景表示方法,它指的是在固定的视点连续照相后,生成垂直方向180°和水平方向360°的图像视图。通常有两种方法来获得全景图(图4)――直接的方式和图像拼接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但它需要使用全景相机等特殊的器材,而且这些器材通常是十分昂贵的,因此后种方法的使用便十分普遍。本研究全景视图的生成方法正是采用后种方式,利用若干离散局部图像作为基础数据,经过排序、拼接和融合等一系列图像处理后生成全景视图。

全景试图导人浏览系统后用户可以对这个体育设施进行漫游,整个漫游过程由鼠标控制,也可由按钮或菜单控制。在漫游过程中当鼠标运动到热点区域时就会出现一个红色边框的热点图像,用户双击之后就可以进入这个热点图像相对应的全景图中,从而进行上下、左右、放大、缩小等的观赏,用户还可以随时退到体育设施导航图中,或退出当前漫游的体育设施(图5)。体育设施360°全景展示可以让用户更全面的了解体育场馆的整体建设情况和建设风格。克服了大量照片进行体育场馆展示时因频繁切换照片产生的零散感,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4 体育设施空间信息统计分析功能 空间分析功能是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统计分析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统计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两个部分。

信息统计功能主要是通过调用所选择的空间体育设施可实现对体育设施属性数据的统计。统计分析包括简单统计和综合统计。简单统计包括对体育设施属性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的计算;综合统计实现统计数据直方图、线型图、饼状图等统计图的生成,将直观的统计结果提供给用户(图6)。

空间分析功能则主要是通过调用体育设施空间数据实现对体育设施的缓冲区分析、拓扑叠加分析、相交分析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缓冲区分析用于进行不同体育设施布局和体育设施影响范围分析等;空间叠加、相交分析用于对体育设施各种环境信息进行组合,从而生成体育设施综合决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