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生态农业特点精选(九篇)

生态农业特点

第1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 旅游 农业 问题 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2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3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生态农业旅游指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兴起的一种特殊旅游项目。具体来说,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旅游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通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建立起两大产业的互动机制,通过农、旅结合的模式,创建和谐的生态体系。生态农业旅游以其在农业、旅游业以及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而受到各界的重视,成为旅游开发、投资的新热点。在此背景下,对云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

农业人口多、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是困扰云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意义深远。

(1)丰富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还能够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促进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商务会议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

(2)城乡互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搭建城市——乡村联系的纽带,促进城乡之间信息、资金、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3)多重效益优势。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农业资源、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农旅相结合的新型开发模式,具有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

2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和优势

2.1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其中包括一些云南所特有的植物种类,如南肉豆蔻、望天树、龙血树、铁力木以及一大批名贵水果等。云南野生花卉品种繁多,有兰花、杜鹃、报春、龙胆、木兰等名花。云南也是我国珍稀动物的重点分布区和保护区,有小熊猫、亚洲象、南亚虎、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牛羚、双角犀鸟等珍稀动物;在列为部级保护的120种野生动物中,云南有52种,占全国的43.3%。

2.2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云南是人类重要发祥地。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云南长期传统的农业文化造就了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如元江哈尼族的梯田,边疆部分民族的刀耕火种、锄耕,内地民族的犁耕,怒江独龙族的采集,傣族、白族、壮族的捕鱼、景颇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植物毒鱼,怒族、傈僳族、侃族、拉枯族等民族的狩猎,以及各地不同的劳动工具、风俗、餐饮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2.3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云南省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9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5%。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1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7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9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趋势已经初步呈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地交通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改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以昆明为中心的全省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网络初现雏形。到2005年,全省共有19526户旅游基本单位,其中旅行社41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家),旅游住宿设施14234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747家),投入经营接待的旅游景区景点500多个,重点旅游景区230多个(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点86个),旅游车船公司16家,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69家,此外尚有旅游购物企业300多家及上千家不同类型的旅游餐馆企业,基本形成了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良好的软硬件设施。

2.4良好的区位优势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北与川渝相连,西通青藏,东靠黔桂,南与东南亚血脉相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沟通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特别是在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云南内连内陆腹地,通过公路、铁路、河道,外通南亚、东南亚,并进一步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近几年,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贸易经济合作区建设为契机的区域旅游合作初见成效,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明显,为云南旅游业融入南亚、东南亚旅游市场、优势互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域及主要产品

3.1云南开展生态农业的重点地域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气候条件的独特,造成云南生态农业景观的多样性。目前云南已经形成了一些优势生态农业地域地带:在坝区形成以花卉、园艺、蔬菜、水果、粮食、烤烟等生产为主的农业地带;在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以畜牧业、茶叶、橡胶、药材为主的农业地带;在山区形成以木材、果树、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以及高寒地区的青稞、畜牧为主的农业地带。

考虑到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旅游产业布局的要求,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可以优先发展三个旅游带:

(1)大中城市为中心的近郊生态农业旅游地带,尤其是滇中地区。该地带靠近城市中心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客源市场广阔。以农田、蔬菜基地、鲜花基地、果园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开发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生态农业休闲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吸引城市游客。

(2)以西双版纳、思茅为中心的热带作物观光体验园。该地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民族风情浓郁,可以开发集民族风情表演、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热带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同时该地带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茶资源、茶文化丰富,重点开发以茶文化相关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包括茶叶的采摘、制作,茶艺表演等。

(3)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景观地带,如红河哈尼梯田、怒江“壁挂”农业景观等。这些地带农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旅游可达性差。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宜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对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度开发,注重可持续性;而条件还不是很成熟的地区则以保护为主,等条件成熟以后再进行开发。

3.2云南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策划

3.2.1以农业生物资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1)以观赏花、果、园艺为主题类型。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可以利用一些鲜花生产基地、园艺培育基地、农户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花、观果、插花、品果、摘果、园艺制作等旅游活动,如昆明呈贡县斗南鲜花生产基地已成为一个全国较大规模的鲜花集散地,已开展了赏花买花、学习插花、参观花卉公司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2)以茶艺为主题类型。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茶业一直以来就是云南传统的优势产业,普洱茶、凤庆红茶、滇绿、大理沱茶、昆明十里香等都是茶中上品。2005年,云南茶业产量13.82万t,增长19.2%。可开发以茶叶生产基地为基础,深厚的茶文化和民族风俗为依托,栽茶、采茶、制茶、品茶等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活动内容,集观光、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茶业旅游产品,丰富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如西双版纳、普洱市。西双版纳和普洱市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和重要的驿站,茶资源丰富和茶文化深厚,具有开发以茶类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

3.2.2以农业、农事活动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人工建筑增多,绿地减少,交通拥挤、噪音增多,城市环境下降,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使得城市居民对健康、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后福特式的机械化大生产,导致工作方式的单

一、枯燥,逃离城市、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居民的需求。农业、农事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于机械化大生产,为久居城市的人提供见识农业生产和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异样风情的机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农业和农事活动的观赏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将农业日常耕作、收割、采摘、手工艺制作等生产、生活活动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

3.2.3以乡村、农业景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云南地处我国西部边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境内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农村地区形成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在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下,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独特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乡村景观,并得到传承和保护。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哈尼人民通过多年的农耕实践,创造性地利用了红河南岸特有的自然条件——中低山深切割地区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山坡上开辟梯田从事稻作农业,并通过自己特有的一整套文化体系对森林生态系统、坡地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其按需要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而创造的景观,具有古老性、独特性、和谐性(可持续性)和美学价值等特征。以哈尼梯田农业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哈尼族风情为资源基础,集观光、体验、摄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已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3.3.4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气候、区位、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致力于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商品化建设,促进了生态农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三高”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高”生态农业旅游主要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如无土栽培、试管育苗等,建设现代农业和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向人们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魅力,吸引旅游者。

4云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及实现途径

在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旅游者,应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因此,生态农业旅游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云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4.1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开发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维护生态农业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对有潜力的地区可聘请专家进行开发模式设计、规划和开发地域旅游产品,形成不同特色、功能和主题的景区,避免恶性竞争。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是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特色所在,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要突出两大特色。一方面,结合周边的自然、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另一方面,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高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塑造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其竞争力。

4.2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防止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一哄而上、盲目、恶意模仿、粗制滥造的重要途径。各地区在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本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区位、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周边景区的发展情况,本着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避免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就云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而言,应抓住“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契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加强与国内外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区的特色,提升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水平。

4.3转变农民思想意识,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大部分农户的商品意识薄弱,对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够。旅游业属于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旅游部门定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和农户进行旅游服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建立、健全农村、农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专业的生态农业旅游接待、服务队伍。同时,通过帮扶政策让一些个人或者村寨优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用典型的示范效应,让广大农户切身感受到生态农业旅游的效益,积极、主动地从事生态农业旅游。

4.4注重农村旅游卫生环境的建设

城市居民是生态农业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城市居民由于久居城市对旅游设施的舒适度、卫生条件等方面要求较高。相对而言,农村的卫生条件、标准远低于城市地区。因此,加强农村旅游环境卫生建设是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重点之一。在避免景观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的城市化倾向,保持村落景观原汁原味的同时,对内部的设施进行精心的布置、设计,让游客既能体会到乡村味道,也有回家的感觉。尽量保持其乡村特色、本土文化,否则就失去了生态农业旅游的魅力,也就失去了旅游客源市场。

第4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1.1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即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该模式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发展生态农业,旨在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其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1-2]。生态农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其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涉及农、林、牧、副、渔各种产业。

1.2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生态农业的最明显特征是沿用“天人合一”的系统生态观,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科学规划,基于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综合利用新型科技。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重视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从高效环保的角度进行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物质的外流和环境污染,制造动植物协调共生的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重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低耗、增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2.1生态农业建设的原则

一是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二是时间演替合理配置原则。根据生物群落的生长所具有的时空特点和自然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4]。三是系统调控原则。通过土地的合理耕作、种养结合,调节控制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实际出发,基于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设计符合当地发展要求的生态模式。二是遵循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优化、设计各项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对区域农业生产分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三是科学调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管理控制。四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要求优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重效益。五是合理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3临沧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临沧市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大市,全市有23个少数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彝、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回、苗、白族等11个,共82.4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8%。全市有73%的人口在农村,80%的工业原料来自农业,有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第一产业。特殊的区位和自然资源,决定了临沧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体。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特色,选准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逐渐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走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很有必要[5]。临沧市的山区范围较广大,具有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特点。因此,在临沧市建设生态农业,应着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培育资源,优化生态,以农户建设为起点,以自然村为基础,以行政村为建设单元,以乡(镇)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县域生态农业系统建设[6]。实行山、水、田、林、路、电统一规划,农、林、牧、副、渔产业合理安排,从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由生态户建设逐渐发展建设为生态村,再由生态村发展成一个生态乡(镇)。通过不断发展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镇),最终完成临沧市区域内的生态农业建设。

3.1生态户建设

结合“三村建设”和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将生态农业的生态户建设融入到“三村建设”中。建设生态户,依照各户的实际发展和经营状况,结合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如户均1口沼气池、1个节柴灶、1个蓄水池、1个卫生厩,人均有667m2基本农田、667m2特色经济林果等。在生态户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村和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地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临沧市大多数农户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有利于沼液自流到菜地或农田的优势[7]。通过“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积极发展生态户,在农户中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沼气”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等模式,以及适合地方特色的良性循环庭院生态经济系统。

3.2生态村建设

根据临沧市的发展特点,无论是山区还是半山区,当地生态村的设计和建设都应遵循农、林、牧、副协调发展,山区、半山区、坝区统一规划和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山腰区域,结合临沧市的泡核桃产业建设和高优茶园建设等农业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开挖台地,培肥地力,积极栽种特色经济林果,建设果园立体栽培生态农业系统,如“果—粮、果—蔬、果—肥”间套种模式;在山顶区域,实施封山育林,栽种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绿化荒山,保护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良好的林、牧生态系统,实现林、牧协调发展。旱作农业区要改坡地为台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天然降雨的利用率[8]。在作物布局上,实行高杆作物与矮杆作物搭配、用地与养地作物轮作的立体生态栽培技术,建立旱作立体高效栽培的生态农业系统。在山脚或坝区,建设路渠配套的高产、稳产农田,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农田建设。同时,在农户中狠抓生态户建设,建设“种植—养殖—加工—沼气”或“养殖—沼气—种植(果、菜)”良性循环的庭院生态经济系统;推广田埂或地埂农业、稻田养鱼技术等,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庄修建进村路渠配套的硬板路,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由此就形成了以自然村落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电、农户、村之间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3.3乡(镇)、县农业生态区域建设

生态农业县的建设应以规划作为先导。首先,要根据村、乡(镇)县(区)域的环境特点、经济状况等,把一个乡(镇)、县(区)域内的生态农业建设分成若干个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然后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区域的建设目标、主攻方向,制订区域内各村的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和建设模式[9]。一个自然村基本上是一个小区域生态系统,一个生态村就是一个小区域的生态农业建设单元。通过建设这些自然村的生态农业,整体上就构成一个区域(行政村或乡)的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再按照县(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从而有效整合若干个区域的生态农业,由此构成县(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因此,临沧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由县(区)开始自上而下展开,而生态农业系统建设又从生态户、生态村开始,按照规划从下而上逐步实施,最终建立乡(镇)、县(区)、市的生态农业系统。

4生态农业建设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临沧市已经建立3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已经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具有临沧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和技术。而且当前进行的生态农业建设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也为临沧市生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使生态农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加强领导,深化对建设生态农业的认识

通过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三村建设”,临沧市的区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仍有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致使部分山区农民仍没有脱离贫困的生活。若不积极改善局部恶化的环境和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山区农业将长期处于“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10]。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认识。

4.2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

生态农业建设涉及区域内的广大农民群众,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当地民众。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民众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使其能自愿参与建设生态农业。同时应让民众明白,发展生态农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受益者和投资主体,应提高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4.3生态农业建设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步

临沧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以更好地体现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以及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按照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临沧的目标,搞好生态农业的规划。依托临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层次”和“四有”进行规划,按照“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景美民富”的目标,做好当地的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要有可操作性,最好是与临沧市的“三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集中财力、物力搞好具有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新农村建设。

第5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注重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培植好效益型农业增长点。稳定粮食作物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抓好205万亩具有白城特色的特色农作物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重点发展大棚香瓜、葡萄、草莓、雪寒韭菜等棚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每年新建和改造棚膜面积7000亩。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立足非均衡、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强”,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围绕水稻、绿豆、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500万亩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立足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决打好三年再造百万林活动决战。二是加快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整修渠道114公里,桥涵闸建筑物60座,新连通泡塘13个。全力做好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进程。积极争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将白城市纳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采取草原禁牧、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实现草原综合治理30万亩。四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保护性耕作与滴灌等抗旱保墒增产技术相结合,用秸秆代替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减少塑料薄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的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160万亩。

以加强质量监管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构建严格的全程可追溯监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成以市、县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基地、企业、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经营,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白城特色产业,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每年新认证“三品”25个以上。

第6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郑州市;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

景观是休闲农业园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对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良性作用,还会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美感,带动休闲农业园区的经济水平,甚至是成为休闲农业园区的“标志”。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景观设计在休闲农业园区的作用,为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带来帮助,做好对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研究势在必行。

1休闲农业园景观设计依据

1.1景观生态学依据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来说,其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守生态学依据,如果违反生态学依据,无论景观设计得多美,都只能昙花一现,根本毫无价值。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设计来说,保证景观的生态学依据是基本条件。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时,要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保证与休闲农业园格调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从功能性、结构性、景观性3方面来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对农业生态园区的突出性表现,来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整体生态,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等,能够补偿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景观,将景观的生态补偿性发挥出来。

1.2景观安全格局依据

对于农业生态景观设计来说,景观的安全格局非常重要,是保证整个景观生态状态的基本措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景观的安全格局越合理,那么对抗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这对于保持景观格局状态,维护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根据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特点分析,景观安全格局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面积、数目及其相互之间规划关系上,要保证其能够与观光人口的社会安全水平相一致,进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位置在安全水平状态上。在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方面,可以通过景观表达的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以及景观分维数来对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衡量,以保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典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三面环水是典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环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总占地面积469hm2,规划建设6大服务功能区,分别为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采取了“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

所谓“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就是将整个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看作是“一”,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整个园区的整体性,以“一体式”规划来进行景观设计。“六”则是6大服务功能区,由于6大服务功能区各有特点,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将各个服务区的特点、优势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对6大服务功能区的最好诠释。以“农业文化创意园”为例,该园区进驻了多家农业文化创意企业。在进行该区景观设计时,农业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体,以农业文化、巨型果蔬样品以及趣味果蔬成为了该园的主要设计风格。

上述图片只是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文化创意园当中的一角,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景观设计遍布了整个园区。这种景观设计风格不仅突出了本园区的特点,还能够以具有趣味性的景观设计来供观光者赏玩,这不仅契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学依据,更符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美学依据,带给观光者农业生态美感享受。其以“番茄迷宫”为代表的区域性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更突出了各农业产业的特点,所以说,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设计对于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乃至整个国内农业园区景观设计都具有代表性典范意义。

第7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一是突出生态优先,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第一”的总要求,突出海南特殊的生态地位,把绿色、生态、安全理念贯穿于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全过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循环农牧业,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路子。全面启动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海南特色鲜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全力打造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区。继续实施好三江源二期、草原奖补、退牧还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做到保护与建设并举。

二是突出转型升级,实施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按照“突出优势,各具特色、突破创新”的思路,依托“五大”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区,强化改革创新、科技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鼓励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示范区,全力实施提质扩面工程,打造牛羊养殖、高效养殖、冷水鱼养殖、特色种养、饲草粮油、休闲农业等不同规模、各具特点的新型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特色种养殖基地,建立园区+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发挥了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增效。

三是突出集约发展,实施农牧业经营机制转化工程。以深化农村为契机,加快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向各类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优化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配置,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创办经营体。大力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紧、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牧户、合作社以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推进企业与合作社深度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带农牧户的生产经营格局。

四是突出结构调整,实施农牧业基地建设工程。依托我州丰富的草资源优势,以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和农牧结合地区为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提高设施化水平,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及屠宰加工产业,形成牧繁农育、农牧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再造一个畜牧业大州。以黄河河谷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区为主,调优种植业结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种植业基地。重点建设优质青稞、高产油菜、冬小麦、豆类、马铃薯、露天蔬菜、优质燕麦、饲用玉米、特色果品及有机粮油和饲草等特色种植基地。

五是突出融合发展,实施农牧业链条工程。积极推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促进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休闲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贵德县围绕创建部级旅游休闲度假区为契机,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扶持特色种养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形成集种养、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产业循环链条。共和县以恰卜恰、曲沟、龙羊峡地区为主,充分利用地热、库区、光热、水草等资源优势扶持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形成种、养、食、宰、运相结合的产业链;努力打造曲沟至龙羊峡特色食娱旅游经济走廊,形成新型旅游品牌。贵南、同德、兴海三县沿黄地区重点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特色畜禽养殖基地,促进农牧结合,延伸产业链条。

六是突出资源优势,实施畜牧业草畜联动工程。充分利用全州土地资源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以人工草地建设、高产饲料种植为核心的草产业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产业,提高草资源转化利用率。依托草资源优势,以环湖地区、半农半牧区和农牧结合地区为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提高设施化水平,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及屠宰加工产业,形成牧繁农育、农牧结合、草畜联动的发展格局。

七是突出质量安全,实施农畜产品品牌工程。依托全州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以高原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为品牌,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在做强做优做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做文章、树品牌,打造省内知名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推行质量追溯管理。

八是突出项目投入,实施农牧业生产强基工程。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牧区,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增加农牧业投入,并适当向新型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提高补贴的针对性、精准度。配合财政部门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补合一”政策落实,维护好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精心组织实施三江源二期、退牧还草、草原补奖、园区建设等一批强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提升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

第8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及类型

1.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工业不同,农业本身就包含许多自然属性,如土地、气候、水源等,因此注定了农业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人们在劳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将文化与农业融为一体,为农业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农村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正是农业携带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才形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吸引物,吸引城镇居民回归自然。

(2)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国在地理上跨越面积大,地理区位的不同导致农业耕作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北方干旱,多种植小麦,南方高温,多种植水稻。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地区之间的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写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特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居住建筑都富有地区特色,如陕西全年干旱少雨,人们就住在窑洞里;福建等地全面湿热,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冲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

(3)具有资源利用率强的特点。农业生态旅游既具有农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业的属性。农业耕作要依赖当年的气候、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而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出游的时间的不固定性。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在气候条件不利于传统农作物耕种时,可以选择种植成熟期短的植物,满足游客体验农耕的需求;在气候条件有利时,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传授种植知识、技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知识性。

(4)具有体验性强的功能。农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之外,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参与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自己种植农作物、除杂草、收获果实才能够体会到农业生态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与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与农作物的耕种、果实的采摘、家禽的喂养等多种方式,深度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1.2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式。

从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同地域之间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形式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观光型农园:主要以展示各种农产品为主,介绍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过程。通过开放农产品种植园区,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品尝果实等各种需求。同时,根据园区自身实力配备多媒体、指示牌等,展现农业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如广东省番禹龙农业大观园。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旅游者休闲融为一体。农业公园一般以高技术农业生产、农村自然环境、农村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方便游客多样化的体验农业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农业公园多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观光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民宿农庄:以乡村宁静的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吸引近距离的旅游者。旅游者在农庄内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真正体验农民日常的生活;如山东泰安的家庭农庄。

2.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态旅游认识上存在误区。

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具有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即旅游者渴望体验原生态自然及人文环境。而许多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盲目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修建楼房,将原本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改为坐落在乡村的“城市”。不仅不能够吸引旅游者,反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失望而归。此外,有的地方仅仅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的文化在缺乏保护意识下被游客所同化,失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2.2政府引导不到位。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部门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林业、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各个行业同步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造成行业混乱、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等现象。

2.3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

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但纵观我国各地发展现状,开发的项目多为观光型农园、农业园区等;而活动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的层面,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文化性不强,缺乏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目的地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部分旅游地已注意参与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但挖掘还不够深入,造成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一,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俗套。

3、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要合理。

在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拟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涉及对产业的布局、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并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资源,发展具有独特性、条件优越的旅游地区。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将生态旅游与农业完美的结合,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知识与生态旅游理念融合,充分体现出农业生态旅游的参与性、观赏性、科教性、娱乐性,尽可能的发挥农业生态旅游多样化特性。

3.2完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

健全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些制度既要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同时也要约束旅游者的行为。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多数为农民,缺乏管理经验与意识,造成服务和管理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文明现象,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行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从旅游的六要素方面约束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既提高了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能力,又能够督促旅游者制约不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健康的发展。

3.3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意识。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民是发展的主体,政府是行业发展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行业法规法规,保证行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此外,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以保证法律法规起到监管和保护的作用。另外,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农业生态旅游。

4.结语

第9篇:生态农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郊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eco-agriculturaltourism)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这种旅游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主要旅游吸引物,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渗透的产物。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自古有之,古代文人墨客的郊区旅游和田园休闲活动就属于其中,但是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开办的荔枝节可作为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开端,此后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蓬勃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为口号,把生态农业旅游推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这种旅游形式对城市居民为主体的游客群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生态农业旅游在许多城市化率高的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郊区也出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项目,并得到了旅客的好评,显示了其强大的发展势头。

二、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乡村景观客体。作为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乡村景观应该同时具有吸引功能和综合效益功能,应该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旅游活动客体。马山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呈面状与点状相结合分布在古寨乡、里当乡、古零乡、加方等乡,除个别景点已经开发外,其它的旅游资源都呈未开发状态,发展潜力巨大。

(二)区位条件和优势

临近大城市,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大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生态农业旅游主要是吸引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休息日与朋友一起到近郊在另外一种氛围里、另外一种情调中轻松身心,释放压力。南宁市城区人口150.06万,马山位于南宁北距南宁96千米,成为南宁最近便捷的周末、节假日和休息日休闲首选之地。

马山县交通区位优越,但县域内部交通落后,可进入性较差。马山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外部交通优势,210国道、大化至柳州直达公路在县城白山镇交汇,红水河水运可达柳州、梧州等地,西南出海大通道水南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县的4个乡镇。南距首府南宁市96千米,北距河池市180千米,东距柳州市230千米,西距平果县80千米,是“四市六县”的结合部。但马山是一个石山地区,但县境内部交通仍比较滞后,许多地方的道路等级不高,交通不便捷对马山旅游的开发明显是一个制约因素。

(三)资源条件和优势

马山县特色农业突出、特色农业品种多,知名度高。已进行注册商标的黑山羊、里当土鸡、金银花、旱藕和桑蚕称为马山五宝,在全区甚至国内外都很有名,2004年中国特色之乡推荐评定委员会授予马山县“中国黑山羊之乡”的称号,乔利乡成为“南宁市12个食品供应基地”之一,区域内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资源丰富。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浓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分布,相得益彰。马山县的主要民族是壮族,境内的瑶族主要是过山瑶,在马山境内仍保留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壮族、瑶族的传统风俗,如壮族的三声部民歌、打扁担、打榔、壮族会鼓、歌圩等。此外,壮族、瑶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添丁节、花朝节、祭扫节、敬牛节、达旺节、达努节等。

(四)机遇条件和优势

我国旅游业正在持续迅猛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中的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按照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将广西建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中国旅游强省,把旅游业打造成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南宁作为广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南宁正在成为一个祖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枢纽城市和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枢纽城市以及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节点性城市,马山背靠这样拥有15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宏观有利形势和微观有利区位条件下旅游业势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五)其它条件和优势

环境保护意识强,生态农业示范点成为石漠化山区的绿洲。马山是典型的石山地区,石山面积占了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百姓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自觉地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他们采取“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发展模式,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使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地区披上绿装,与石漠化地区寸草难长的恶劣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石漠化山区的绿洲。

三、马山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一)协调农业种植与旅游发展关系

生态农业旅游必须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城市才能生存,它也不可能把全县的农业都作为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协调、正确处理旅游与农业的关系、农业种植与旅游发展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必须加强规划与指导。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方针应当是:立足农业,积极稳妥地发展旅游;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方向,逐步壮大旅游业收益。

(二)注重营造农村氛围的旅游环境

参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大部分游客来自城市,这部分游客希望获得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新奇感受,视听觉上应营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村景象,游客住宿地建筑则应突出地方民俗特色,与周围农村环境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城市化倾向,室内装修也应考虑农村布置陈设,放置小型的农做工具,让游客“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营造农村氛围的旅游环境让游客体验乡村野趣的独特魅力。

(三)提高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和环境的卫生标准及水资源的利用率

来自城市的游客已经习惯于都市生活的卫生标准,相比较而言农村的卫生条件较城市差,马山大多数农村的生活卫生标准达不到城市卫生要求,马山应抓住利用发展沼气建立生态点和生态区的有利时机合理、有效利用生活、生产和牲畜产生的有机废物变废为宝,减少废物排放提高住宅周围环境质量。马山喀斯特岩溶地区缺水严重,在建设生态农业旅游景区提高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同时注意节水技术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农业灌溉用水与生活用水分类管理多次利用。

(四)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重点,避免盲目开发、产品雷同

马山县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大,对农作物种植类型影响很大。全县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东北部为大石山区,一般海拔在500米至600米,耕地稀少缺水,在石山区以“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花、地上粮、低洼桑”为主要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增加植物种类以突出季相,产生层次,形成山区垂直生态农业景观。中部和西南部为土岭丘陵,地势平缓一般海拔在300米至400米,农业生产优胜明显,形成江南鱼米之乡风光。在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初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特色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点”应选择在生态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如绿色种植基地、生态点或生态区。

(五)注重提高整体配套水平

景点景区休闲、度假、购物等必须设施与服务配套跟上,尤其对当地历史特点和风土人情生动形象多介绍,代购、代邮农产品、优质土特产制品和旅游纪念品。

四、马山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实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生态农业旅游要有“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和高素质的旅游服务”,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培训内容其中包括一般培训和专业培训服务,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家乐”接待户、经营业主、农村基层干部等。

(二)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牵头做好联动工作,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作用

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政府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难点问题,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启动地方经济的作用,充分认识旅游管理部门的重任。旅游业的发展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发展,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要做好引导,多宣传、多学习、多研究、多创新,旅游业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

(三)实施品牌、产业化发展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区域品牌的策划和宣传,加强农业标准化水平建设,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步伐,产业化经营和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以构建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工转化为龙头,商品市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核心,生态效益目标,坚持“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商品化经营”原则,寓产业化于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开发建设中,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打基础,产业化链条来延伸,市场化经营来牵动,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经营模式,形成各方面都满意的利益分配形式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经营组织形式,如“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济能人+农户”模式、“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在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化经营中可以按照利用共同体理论,由农民、企业、政府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在马山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按农民意愿、结合旅游开发类型组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可以考虑采用“股份制龙头企业+基地+入股农户”利益结合形式,村民变股民,企业与农民按照股份制原则兴建龙头企业,按股分红,共担风险、利用均沾,形成先进、完整的产业链。新晨

(五)注重生态农业旅游与当地乡土文化紧密结合,造就有文化品位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生态农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面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马山县居住有壮、汉、瑶、仫佬、布依、苗、侗和毛南等8个民族,其中壮、瑶少数民族占83.73%。当地乡土文化浓郁,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壮族、瑶族的传统风俗和丰富多彩传统节日,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要注重发掘和整理,使之成为旅游中的卖点。

(六)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保护政策

第一,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落实农村的各项政策;第二,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组织科技下乡入户,为农民送去生态农业系统模式的实用技术,与农民一齐动手建设各具特色的“景点式”、“花园式”、“果园式”的生态农业文明村;第三,将加快发展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实行产业扶植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于大旅游的发展当中;第四,制定加快旅游发展的财政扶持和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吸引旅游投融资、人才引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参考文献]

[1]严贤春.生态农业旅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郑秀娟.延安市宝塔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