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财务管控体系建设

第1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勘察设计 内部控制 财务内控 应收账款

H公司是具有勘察、设计、研究、咨询、工程总承包、工程检测、造价咨询等综合能力的甲级设计院。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拥有水运行业、水利、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工程规划、评估、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研究等资质,同时承担了疏浚设备、导航设备、勘察仪器设备研制、电算、遥感技术应用等现代前沿开发重任。随着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财务的保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1.内部控制及财务内控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和2010年廉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初步建成。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定义的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财务内部控制包含会计系统控制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可以规范企业经营和收款行为,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因此,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航道勘察设计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对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照企指引中有关内容,结合公司多年来的实际业务开展情况,航道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经营中应注意重点防控以下几项风险:

首先,项目经营策略过于宽松、定价单一,导致项目盈利不足。航道勘察设计企业的客户市场地域跨度大、经营范围广。项目经营策略全部采用“垫资施工”方式,即代垫货款并给予一定结算账期。这种宽松的“垫资施工”策略造成公司大量资金被占用,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丧失部分外部市场获利机会。项目定价方式相对固定,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以疏浚工程定价为例,项目价格均采用以当地造价下浮一定比例的方式结算。但项目建设施工合同存在时间跨度长,一般合同执行期均在1-2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市场变化难以准确预测。相对固定的定价方式往往在材料市场价格上调时会显得难堪,导致盈利空间不足,甚至亏损。

其次,结算方式选择余地小,回款措施乏力,导致应收账款金额大,回收速度慢。因现阶段勘察设计施工市场竞争激烈,在业务谈判、结算方式上勘察设计企业并不占据主动,经常面临结算方式可选择余地小,容易陷入财务资金周转难,如结算周期长,按比例结算,使得勘察设计企业始终处于滚动垫资状态,造成公司营运压力大,应收账款金额随着项目增加而大幅攀升。此外,在合同实际执行过程中,公司对于客户逾期付款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造成款项逾期回收的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制约公司正常经营发展。

再次,施工过程存在管理监督不到位,导致公司利益受损。针对关键环节的控制,勘察设计企业目前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和监督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项目策略、定价、信用的确定上缺乏充分的市场分析与科学的决策程序,导致项目经营策略及定价方式局限性强,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发展需要;二是合同谈判、签订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严谨性,对可能发生的特殊事项考虑不足,相关条款缺失或未加以明确说明,易形成潜在的财务风险;三是为加大市场开发,放松客户信用审查和评级,合同签订与客户信用管理脱节,加大后期回款难度;四是在开发、施工、结算环节缺乏稽核、复审程序,易导致差错或舞弊行为,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五是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够,奖惩措施未能有效实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大,回收时间长,使企业利益受损,财务风险增加。

3.加强航道勘察设计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举措

财务管理是规范内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活动内容建立财务内控体系,结合企业内外部运营环境,充分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必须依靠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来保证各项控制措施的顺利实施。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现阶段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应重点围绕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内部监督为保障,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加强涉及财务活动的控制管理。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3.1全面梳理规范项目经营流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公司应全面梳理各业务流程,清晰划分每个重要环节内容,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和权限;甄别每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重点抓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以制度规范行为,以流程管控效率。

3.2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强化机构设计和内部监督

对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业的职务实施分离控制。为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行为的产生,公司应在内控管理系统设计时,首先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同时明确规定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起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重点实施分离控制的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

3.3重点控制作业环节与收款环节关键点

经营项目过程包括实施环节和收款环节,运营过程中的控制活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运营策略、定价机制、信用方式的制定与选择;二是合同谈判、审批及签订;三是客户信用及服务管理;四是项目开发、施工、收款环节的职责、审批权限的界定以及会计系统控制;五是应收账款的管理。

3.3.1合理确定项目开发策略、定价机制、信用方式。项目开发策略、定价机制、信用方式的确定是作业环节的源头,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对该企业任何一项经营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公司应在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础上,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制定项目开发策略、价格机制及信用方式。力争做到研究充分、制定合理、决策科学、使用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符合公司发展需要。

3.3.2加强合同谈判、审批、签订管理。经营行为中的合同管理涉及谈判、审批、签订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重点控制的内容如下:一是合同谈判,公司应重点关注客户信用状况,在了解、评估客户信用等级的基础上,确定适合的项目定价以及结算方式。二是合同审批,公司业务合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会签审批。对于重大的销售业务,公司应听取财务、法律部门的意见,并进行集体决策,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三是合同签订,公司应建立标准合同范本,规范条款内容,避免条款内容不清或权利义务不对等等情况发生。对可能发生的特殊事项应给予充分考虑,进行相关条款补充或加以说明,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发生。

3.3.3加强客户审核管理。客户审核管理应分为客户信息管理和客户信用管理两部分。信息管理记录所有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客户名称、地址,联系人,银行账号,相关证照、资质证明、信用记录等综合内容。信用管理是指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估,根据资信评估结果设定信用额度和信用期,决定销售定价和折让。公司应加强客户信用审查和评级工作,并将客户信用状况视为业务洽谈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3.3.4加强开发、运营、结算环节之间的稽核管理。公司施工部门应当严格执行项目合同,严格按照所列项目组织实施。完工后各部门与结算部门进行三方单据及数据核对,如果出现单据不齐或数据有差异等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如果发生重大差错或舞弊行为,公司应按规定对责任人实施处罚措施。

3.3.5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财务应将应收账款管理是财务内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首先,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即经营部门负责应收账款催收,财会部门负责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回收。其次,公司应指定专人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第三,公司应完善业绩评价体系,适当采用风险导向型的业绩评价办法,将应收账款定位业绩评价重点指标,激励企业全体员工关注应收账款回收率,降低坏账风险。

内部控制贯穿企业整个经营与管理活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财务内控体系建立,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扩大市场核心竞争力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科研单位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富有成效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对于企业日趋重要,已经成为科研单位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会计作为科研单位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控制的职能,同时会计能全面反映科研单位的资金流和物资流。能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直接关系到科研单位经济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对科研单位会计控制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科研单位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存在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内部会计控制机制不健全

一般来说。科研单位管理层次虽然不多,一般只有两到四层管理机构,但是层次间的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有时候缺乏沟通,不利于整个科研单位在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既影响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领导将决策与管理集于一身,同时扮演战略管理、操作管理两个角色,主要精力用在大量的日常事务协调和平衡工作上,在长远发展战略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资源合理配置及如何保证科研单位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相对薄弱,对加强内部控制的认识不高,重科研,轻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习惯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用经验代替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以强调灵活性为理由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已经建立的内部会计制度成了一种形式,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由于对外部环境和科研项目等业务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管理相对滞后,对某些新业务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也存在无章可循的现象,使内部控制失去健全性。

2、会计信息失真,信息系统失灵

会计信息系统是每个科研单位建立沟通的重要管理系统和控制工具,经营人员和会计人员不但掌握和控制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源,而且控制着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的信息源。但是。科研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却没有有效的保证信息沟通,许多会计信息系统由领导随意控制,资金有时被无计划挪用,这样就等于内部人掌握了“内外控制权”。同时制定的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和不确定性也给领导和会计人员留下余地,成为实施内部人控制的有利条件。

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账户、印鉴分别保管制度,重要发票、收据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原则等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没有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有些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附件;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按照领导意图人为捏造会计事实、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3、财产物资管理薄弱。潜在亏损增加

科研单位管理最薄弱、最混乱的环节就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其原因是大部分固定资产都是国家拨款购置的,购置的主要用途是为了科研实验,另外,在核算体制上执行科学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购进后可一次性进入成本费用,不计提折旧,因此,对科研项目所需的固定资产没有明细核算,也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再加上科研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淡薄,使得帐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在进行资产处置时,往往会出现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资产的安全完整很难得到保证。

二、科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框架设计思路

1、制定各类资产管理处置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针对科研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各类资产管理处置制度,明确资产在购进、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方面的相关权利责任部门和人员及程序方法,使以会计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管理有章可循,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最高限额、审批权限等内容。特别是对科研项目中款项已付、发票未到和已开具发票、但款项未到的往来收付项目,应严格控制,一账一清,做到前账不清,后账不借。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由于科研课题实施而购进的仪器设备,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使用价值随着课题项目的完成而结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仪器、设备具有通用性。一项课题结束后,由该课题实施时购进的仪器设备其使用价值仍然存在,还可以继续为其它的课题使用。因此,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按照国家规定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发挥规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2、强化现金预算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首先应该关注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现金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有利于企业事先对日常现金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借助于现金预算,企业就有可能做到对现金进行合理的平衡、调度,避免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科研单位应该通过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来做好现金流量控制。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应采用“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为了使发生的费用真止发挥作用,对科研费用和管理费用有必要采行零基预算方法。就是以零为基础的进行预算,按收付实现制来反映现金流入流出。它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的费用项目和费用金额,而是一切从零开始。不受以前发生的费用项目和金额的影响,从而杜绝了不合理的费用项目或费用金额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依旧列入费用预算的现象。

经过上下反复汇总、平衡、最终形成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同时,根据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定出分时段的动态现金流量预算,对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预算的重点在于维持企业现金的收支能力。现金的流转和现金的支付能力一直是制约企业能否继续经营甚至存亡的关键因素,因此作好现金预算是预算控制的重点。

3、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

第3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信息;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一)财务信息化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必然选择

随着企业集团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集约化发展,对于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要求也随之提高,企业集团由于其分散经营管理模式的特点,需要借助于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管控能力,以增强企业集团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水平,实现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财务信息是其加强集团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规范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流程,增强财务信息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因此,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集团加强内部财务信息的管控。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战略规划的客观要求

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框架,其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按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与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以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为驱动,整合企业集团内部资源,强化内部控制,以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逐步改进并推广财务信息管理流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构建一套全面、完整、科学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集团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

(一)财务核算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已运用会计电算化来解决会计核算工作,但普遍缺乏从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并进行网络化、系统化的设计和应用,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中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报表管理缺少有机结合与联系,对于财务管理一体化管控还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运作机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财务管理软件,其关注重点在会计核算上,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还未形成,无法充分共享集团财务数据集成、资金集中管理,难以满足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财务管控的实时性,以及制定决策提供及时的财务数据支持。

(二)财务信息系统标准的选择

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品牌不同,其下属公司或企业所采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可能是自身研发的或其他品牌的软件,这就使得企业集团实现整体财务信息管控一体化带来了难度。不同的财务信息软件开发商所设计的关注领域、经验和技术手段都有所差异,企业集团在统一财务信息化建设时,还需对不同财务系统中数据进行有效对接。在具体建设财务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一是标准统一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项会计核算标准、标码设计要求一致,规范集团内部财务数据标准,保证财务数据整合后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口径一致。二是建立适合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组织结构的信息体系框架。在建立整个企业集团会计核算体系时,充分考虑集团下属公司的层次结构,明确企业集团会计实体、纳税实体等提供的会计资料和数据。

(三)财务信息内部控制风险

企业集团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管理结构复杂,在财务信息化制度建设中信息质量控制的难度较高,包括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风险。企业集团在财务数据口径一致的前提下,为避免企业集团利益受损,有必要针对财务数据质量加以控制和监督。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已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防范财务信息失真风险,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的预测、控制、协调、激励职能,促进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的科学性指导

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需要依据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规划来制定,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以科学化、目标化的理念来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对信息化建设流程加以控制和协调。目前,许多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和控制战略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建设规划应加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有效指导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避免人、财、物力等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一些企业集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上仍采用分权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制度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权责不清等情况,因而,有必要对现代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财务流程加以改进和指导,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流程与企业集团业务流程相一致,更好地将信息化建设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与配套制度和管理模式相结合

首先,在全面分析企业集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统筹兼顾企业集团的当前与长远发展,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流程、手段、方法等内容,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地开展。其次,为了规范企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目标与整体发展战略一致,应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能,健全集团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选择适合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提高企业集团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另外,加强财务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统一化,并与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一体化,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协调统一,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控制能力。

第4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84-02

一、财务内部控制内涵界定

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营运的效率效果、则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由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企业或单位的治理结构、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财务内部控制处于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做的好与不好,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ABC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分别由X、Y、Z公司三方以51%、44%和5%的比例合资兴建,具体到ABC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从实际出发,应以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电力企业标准和制度为依据,以不断建设和完善电站自身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一个健全完整、运行灵活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了中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这是继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之后会计界有一重大改革,并鼓励国有大型企业率先施行。

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为了贯彻落实财务集约化实施方案,统一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要求,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要求电网公司下属的各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监督与评价工作,确保内部控制在各单位能够有效实施。ABC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与?菖?菖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成立财务内部控制课题组,切实开展ABC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作。

二、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与维护,加强蓄能电站的内部控制建设直接关系到蓄能电站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其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又处在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位置,为此,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逻辑严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加强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电站整体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具体来说,ABC抽水蓄能电站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及国网新源控股公司有关内控建设的要求。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利于公司贯彻落实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统一规范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风险防控能力。(2)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电力企业资产主要是国家投资形成的。作为股东,国家必然要求资产投运后能不断保值和增值,并采取措施防范国有资产被侵蚀。(3)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大量事实说明,权利未受到制约,内控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财务管理混乱等是违法犯罪能够得逞的根本原因,由此也说明了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4)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

三、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控建设现状分析

(一)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ABC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是M省第一个大型水电建设工程,这对于调节结构单一、调峰困难、由纯火电机组构成的M省电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蓄能电站财务内控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电站运营效率,课题组对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控建设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ABC蓄能电站为保障资产安全性、提高财务执行力,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有效防范内部风险,预防各类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具有较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具备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内部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构建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无论是公司总经理还是财务部主任都高度重视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对构建和完善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2)公司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科学。公司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公司组织及管理架构,该架构符合《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体现了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及协调运作的内控思路。(3)公司财务内控建设较为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分析,ABC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建立了15项最新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内容涉及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资产产权等;另外,ABC蓄能电站根据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原则,将零星出台的各项制度、办法依据最新的15项工作标准修订了22项最新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其中,资产产权与会计核算类各修订5个,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各修订4个,基建财务管理类修订1个。这些标准和制度为保证公司财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4)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虽然上述表明,ABC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某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细节,主要体现在:现有内控制度不能有机构成内控体系以及缺少财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考核机制。我们认为,科学合理、逻辑严密的财务内控体系,应该包括清晰、明确的财务内部控制主体、客体,财务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以及完善的配套制度,比如财务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考核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其中,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覆盖各项业务流程的制度、办法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二)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内控水平,我们构建了一套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包括内部财务控制主体与客体、内部财务控制目标与重点、内部财务控制方法、内部监督机制、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这几个基本要素。

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应该是蓄能电站的决策者、执行者与监督者的统一,而财务内部控制的客体是蓄能电站的资金(货币资金与实物资产)运动,它既包括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耗费、资金收入和资金分配的控制,也包括对资金循环、资金周转、资金流量、资金存量、资金结构、资金成本等的控制。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作为财务内控体系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管理分权、财务集中的运作模式,形成事前预算、事中监控、事后考核的全过程财务内部控制的良性循环。在上述总目标指导下,具体目标定位于:(1)能够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能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3)能够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4)能够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5)能够操作且易行,有效推动蓄能电站工作;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点内容在于蓄能电站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蓄能电站修订完成的最新的制度、办法被整理划分到“预算管理类、会计核算类、资金管理类、资产产权类、基建与财务管理类及评价稽核类”六大类中,使得“体系”中又有“体系”逻辑更加严密。内部监督机制、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不仅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好坏,而且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

ABC抽水蓄能电站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本身固然重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构建之后的各项工作中,没有“最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只有“不断更加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相关部门不仅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加强蓄能电站的财务内部控制,更要从行动中落实各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ABC抽水蓄能电站财务管理的水平,促进电站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美]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M].方红星,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9.

[2]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9.

[3]戴彦.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6, (1):69-76.

[4]凌智勤.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之友,2006 ,(11):65-68.

[5]郑石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6]闫秀丽.内部控制大家谈[J].财务与会计,2007,(1).

第5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 运营管控型;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之风吹进企业管理应用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开始到今天,我国企业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已走过30年。30年间,从企业自主开发软件到采购专业软件,从核算型会计软件到管理型ERP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领域紧跟信息技术步伐,快速发展起来。中金岭南公司作为一家由老国企整合而成的现代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一直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回顾近10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是公司急剧发展的10年,是财务管理水平急速提升的10年,也是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10年。

一、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历程

回顾近10年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2008年,以统一软件平台和会计科目为主线,不断整合集团内各单位的会计信息标准。公司因主体单位使用金蝶K/3财务系统,逐步将所属各单位的会计软件转换为金蝶财务系统,在转换的过程中,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及信息处理效率,公司财务人员与院校研究机构一起合作,研究出一套基本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为下一阶段深化财务系统应用打下基础。但此时存在信息孤岛、数据有限统一等问题。

第二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通过实施金蝶EAS系统,建立起运营管控型的财务管理平台。为落实公司管理信息化战略的部署,以财务系统信息化带动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化,在两年时间里,先后在集团内各单位推行了EAS系统平台,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以会计核算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及资金管理系统为财务业务应用系统的会计、资金、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平台建立起来。这套系统将预算管理与控制落实到会计核算与资金结算中去,将公司发展战略落实到日常运营中去,成为公司管理的有力帮手,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在业务类型多样、组织架构复杂的集团公司中实施财务系统信息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临诸多挑战。为打造一个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财务管理系统,自2007年中期开始,就开始了方案设计与讨论,其中财务管理模式、基础数据统一、合并报表、预算管理方案与资金管理方案成为重难点,经过充分细致地讨论,最终得到较圆满解决。

(一)确定运营管控型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以适应公司管理要求

财务管控模式是根据公司对所属单位的管理深度和广度确定的,也是公司管控模式在财务工作中的体现。为将公司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成为加强公司管理的有效工具,公司管理层充分讨论,在对公司组织架构、总部职能、下属单位性质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后,提出应根据与公司主业的关联性、投资的比例两大关键因素确定管控的深度:一是对与主业关联性强和投资比例大的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和运作实行“一体化管控”;二是对与主业关联性不强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实行“深度管控”;三是对国外并购公司及非控股的参股公司,按适用法律实行“适度管控”。管控模型如图1。

应对公司管控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将管控模式落实到信息系统建设中去。与公司管控模式相对应,财务管理工作的管控实现模式也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及财务管控型。经过分析讨论,对公司主业相关的直属单位、控股及全资单位进行运营管控,对非主业的控股、全资公司也纳入到运营管控型的管理平台上,但在预算控制上加以区别,确定了信息系统建设的范围。管控模式如图2。

(二)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

基础数据规范与统一是建立集团统一财务管理平台的基石。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各单位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首先需要统一设置各种基础数据档案,为管理者提供一个规范管理的平台。

1.规范基础数据及其代码体系

无论是在会计核算、报表及合并报表、预算、资金、分析体系中,都有大量相互关联的基础数据及其代码,如会计科目、产品、客户、供应商、职员、报表项目、预算项目、资金计划项目等,这些基础数据在各子系统中相互引用。为避免数据重复及无序,必须事前进行分析,统一数据名称及代码。以会计科目为例,2002年,公司与院校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出一整套适用中金岭南公司各行业,同时满足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出应用之际,公司集全体财务人员之智慧,上下多次讨论,形成一、二级科目统一,满足各单位灵活应用及合并报表取数要求的会计科目体系。为实施公司金蝶EAS项目,借鉴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再一次统一会计核算体系,将会计科目从一级至最末级全部统一,代码参照《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同时,将原来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到核算项目中去,完成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并固化进会计信息系统中。由集团系统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下属单位不得修改新增删除,实现了会计核算体系在集团内统一规范应用。

2.严格权限管理

权限设置是基础数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运行。通过严格的权限设置,使各岗位人员顺利完成自己权限以内的工作,而不能够超权操作和越权获取信息。严密的权限管理体系,包括用户,用户岗位,用户单位,岗位角色权限集。在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范围等管理要求后,建立权限管理体系,明细各岗位角色的权限,明确各用户的岗位,以此来达到功能权限、组织权限、数据权限等权限维度的分配管理,实现科学、合理、方便地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三)报表及合并报表方案确定

报表管理是集团财务管理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基础科目不统一、报表系统不统一等问题,造成报表手工编制工作量非常大,难以准确、及时上报报表,报表分析的难度也因此大大增加。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与处理效率,必须进行会计核算体系、报表与合并报表的一体化方案设计。

1.建立灵活、强大的报表系统

统一、灵活、实用的报表系统,将从报表生成、处理、汇总、查询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用的报表系统关键在于报表方案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作为一家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的财务信息面临诸多方面的要求。各方面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尽相同,均各有侧重点。为此,需要将各方面的要求进行整合,统一于报表体系中。而为保证报表的数据能通过账务系统自动提取,会计核算体系的设立也必须考虑报表提取数据的要求。另一方面,报表体系也需要考虑预算管理方案的需求,脱离与预算方案的需求,财务系统的报表将无法与预算体系对接,进而会影响分析体系的建设。

会计核算体系与报表格式的统一是报表汇总和分析的基础。上级单位通过锁定报表格式及报表取数公式、加设报表勾稽关系检查,确保收集的报表格式完整,数据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下级单位也可以设置报表格式,满足自身的管理需要。报表系统与账务系统的联合使用,提供从账薄到报表数据自动生成,同时也提供溯源分析,提供从汇总报表向个别报表查询、报表到凭证的反向查询能力,充分展现了报表管理的灵活、强大的功能。

2.构建及时、准确的报表合并体系

构建合并报表体系的关键是设计一套集团统一格式的报表模板,该套模板提取的数据既能够满足合并报表时的信息需求,又能够从账务系统中自动取数。为实现报表合并功能,需要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定义所有的内部交易数据,并在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时予以考虑,使得在录入凭证时就对内部交易数据进行归集。

合并流程遵循“个别报表―汇总报表―抵销分录―工作底稿―合并报表”的过程。对于子公司,根据各自的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和内部交易数据,并按集团要求的报表模板填列并上报集团。集团在收集各子公司上报的数据后,对内部交易、内部往来的数据进行自动对账,如出现差异,要求该单位核对并调整至一致,生成汇总报表。设置股权关系,自动生成内部交易、内部往来及股权关系抵销分录,将汇总数据和抵销数据归集到合并底稿中,生成合并数据,经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校验公式校验后,校验正确的合并数据即生成合并财务报表。

(四)预算编制及控制方案确定

预算管理是财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管控的重要手段,是将公司的意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在使用EAS系统进行预算管理之前,公司已实行预算管理多年,有一套成熟的预算管理方案,但主要缺点是手工编制,无法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控制,预算完成情况也无法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实现预算控制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目标。而在预算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重难点是预算编制方案和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

公司原来的预算编制方案是按会计核算流程来做利润预算。但随着公司组织机构改革,集团核心单位从利润中心逐步转变为成本中心,特别是制造中心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核算流程更复杂,原来思路下的预算方案,投入与产出关系不清晰,不能实现过程管理。在EAS平台上,不能将原来的预算方案原样搬过去,必须重新设计预算编制方案,抓住预算管理重点,结合资金管理需求,突出成本中心的投入产出比。

预算编制方案设计思路是:一是围绕利润设计预算总体框架;二是围绕现金流量表的生成,结合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设计现金流入流出项目;三是结合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围绕生产过程,突现管理环节,突出投入产出关系;四是以单个预算组织为范围,封闭生产过程的实物流转,重点展现预算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

在考虑每个预算项目时,既要考虑会计科目的设定,也要考虑报表项目,还要考虑资金计划项目,以达到相关数据一致性,以有利于三大系统的综合应用与数据分析。

预算控制方案是实现预算意图的手段。在EAS系统平台上,预算控制是通过设置预算项目与会计核算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控制实际业务中不超过预算量。预算控制方案的设计,既要考虑预算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会计核算项目与之对应,还要考虑哪些预算项目需要控制。所以基础数据规范的重要性又一次体现出来。根据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对成本中心的预算控制主要控制在成本、费用项目上,利润中心主要控制在费用项目上。

(五)资金管理及控制方案确定

在实施EAS系统资金管理模块之前,集团就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结算模式,有专门机构(财务公司及结算中心)进行管理运作。这些运用不错的资金管理模式却没有一个全集团共享的平台进行应用,无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资金管理系统的实施难度就是如何将预算管理深入应用到资金管理中去。

资金管理方案不是一个独立方案,它的核心就是预算方案中的资金方案。预算编制方案以权责发生制编制,资金方案以收付实现制编制,两者之间的差异必须打通,而打通的思路就是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预算项目贯穿起来。预算项目如果涉及现金收支即是资金计划项目,所以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的一个子集,只是在资金方面更加细化。图3描述了一般预算与资金预算的关系。

资金控制方案体现在两个层面。由于公司内设有结算中心,并采用“收支两条线”的办法,使得集团内单位的取得资金必须通过结算中心来划转,而每月的资金计划即限定了资金使用量,超过计划量将无法从结算中心获得资金;另一方面,通过资金计划项目与现金流量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查得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超量支出将无法录入会计核算系统。

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既细致复杂又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工作。财务管控模式统管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广度与深度,也决定系统应用方案的粗细。公司依托金蝶EAS系统的灵活配置、上下一体的应用特性,从统一底层基础数据开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打造了从预算管理到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从会计核算到合并报表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相互关系可描述如图4。

三、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不足

历时两年的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集团集成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搭建起来。通过实施金蝶EAS项目,推进了管理创新,将集团管控模式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有效实现了对核心单位的运营管控,实现了物流、财务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管控,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构建了集团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由于所有上线单位的数据全部进入一个数据库中,集团总部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任何单位的报表、账簿、凭证及单据,实现了以信息对所属单位的管控。

二是建成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集成财务核算、合并报表、资金管理及报表分析于一体的财务管理平台,有效实现预算管理落地。通过以统一基础数据为基石,打通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之间的信息共享壁垒,建立了三大系统互通的财务管理平台。

三是建立起高效的报表及合并报表管理平台,有效提高了财务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账务系统与报表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个别报表自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在统一合并报表模板的基础上,合并报表的工作更加有序且简便,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集团“财务先行、统一规划、逐步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下,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有关业务系统没有上线,与业务系统信息整合不足;二是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财务信息系统跨国多语言及多准则应用未有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监管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加剧,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未来财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将对内面向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对外面向国际化及新技术的应用,以先进技术平台,灵活系统应用,严格内部管理来打造中金岭南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 傅元略.企业信息化下的财务监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金蝶软件公司.金蝶EAS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2007.

第6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信息化;框架;环节;途径

风险管理要求将信息系统建设融入企业或单位的战略发展中,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应对、信息沟通、风险监控等多个层面与经营活动充分结合,保证企业或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或单位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客观地讲。无论企业或是行政事业单位。现实中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多源于信息技术的自然推动,而并非植根于全面、完整的风险管理理念或是财务会计理论的内在发展要求。但随着企业或单位自身发展与内外环境的变化,如何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引入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企业或单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财务工作者面前。笔者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切入点。尝试研究风险管理理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关键环节及实现途径。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在《基于全球视角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估研究》中,从经营及法律、控制设计、客户、员工、环境责任、财务与经济等16个方面举例说明风险来源的主要构成;而在其《企业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工具与技术》中。又从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灾害风险四个方面对一般企业风险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同样必须正确分析所面临的各类风险。立足于财务部门来看,除了外部环境风险、单位发展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一般性风险外,最直接而又最为现实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员受限于编制,流动性不足,容易形成意识性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配备上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机构人员编制的规定,客观上财务人员入口受限、出口有限。流动性严重不足。大部分财务人员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与少部分员工对市场经济体制反应敏感并存的现实,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在防范个别人员的意识性风险。这与企业单位重在防范整体性意识风险是完全不同的。

(二)地域分布广泛,资产分散性强,容易造成决策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多按部门、按系统在全国、省、区、市、县呈树形分布,各类国有资产遍布辖区内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上级决策与下级决策、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大量并存。特别是由于资产分布地域广泛难以监管所带来的上下级管理松散及疏漏,在工程建设、大项经费开支、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国有资产报废处置等领域存在着不按经济规则、法律法规办事。以及真假“一言堂”、“拍脑门”决策现象,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决策性风险。

(三)资金流向繁杂,目的性多样,容易产生监管风险

企业虽然资金流动频繁、流量较大,但仔细分析,其资金流动主要围绕经营业务展开,范围基本可固定在其经营业务的上下游业务往来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往往既具有社会服务职能,又具有自我建设发展职能,相当部分还具有有偿服务乃至赢利的拓展职能,从建设发展角度来看其目的性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虽以社会服务为核心而展开。但资金流动涉及的相关单位比较繁杂,不同类型的机构与个人都大量存在,这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监管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与风险。大量的风险控制活动,必须更多地建立在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之上。

(四)会计核算简单,经济反映功能不强,容易诱发财务风险

与企业会计相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适用范围、计量基础、会计要素、平衡关系、核算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特殊之处。严格讲,无论是会计制度或准则建设,或是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要求,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都要比企业会计简单得多。近年来广泛为学术界、实务界讨论的诸如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与基建会计统一性问题,权责发生制的有限引入问题,资产管理与会计计量及核算问题等等,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较多依赖于传统会计理论,创新程度比较有限,已经与真实、准确、快速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全貌的要求出现了较大差距。这种制度设计与调整上的不足,事实上很可能引发大面积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一届政府或单位党委的形象。

(五)信息公开有限,安全性脆弱,容易带来信息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在采集、整理、利用、管理及各类经济信息上必须遵循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凡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都是不能公开的。事实上,随着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恰恰又会越来越多地大量使用上述敏感信息。加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普遍起步较晚。信息安全建设较为薄弱,在信息公开受限的大背景下,既要保证信息被正确有效使用,又要保证不出现信息误用,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确实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二、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目标框架

每个单位的每个层级及其利益相关者都需要获得内部及外部的大量信息,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信息与沟通成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条件。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一是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与记录,二是在财务报告中对会计信息的揭示与披露,三是管理层与执行层及单位内部、外部的信息交流。这些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替代人为操纵干扰来实现。风险管理理念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框架问题也因此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取代财务会计手工模拟业务,如何使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逐步取代点、线、面式的传统财务会计作业方式,如何使用现代仿真模拟技术逐步取代拍脑门式的传统财务会计决策方式,而更为关键的则是要把握住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石――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从财务会计理论角度讲,信息问题是财务会计理论概念框架中的根本性要素;从风险管理理论角度讲,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而从信息化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披露等问题应该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性要素。会计信息的采集、整理与提供,恰恰就是财务会计所要求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流程,一个完整的信息流与一个完整的财务会计工作流完全吻合;而将这三个流程不断持续化的过程,即构成与

风险监控、控制、评估等活动相衔接的全面风险管理。概括地讲,在上述理念指导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确保采集、整理与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二是确保经济风险控制得到及时、有效的实施。这一框架大致可由以下三个部分的信息系统构成:

(一)以加强财务部门内部控制为着眼点,构建保证财务部门内部效率运转的一体化财务业务应用信息系统

应紧密围绕预算编制执行、资金资产管理与经费收支核算这三条财务管理的主线,建设适应全面规范管理要求的业务处理系统,构筑统一的财务信息数据平台,有效实施财务部门内部控制。按照分级控制、权限操作、业务整合、信息一体的原则,建设包括预算编审、执行系统和分析系统在内的预算管理系统,包括公用经费标准和决算系统在内的公用经费管理系统。包括会计账务、存款现金、银行账户、票据收入管理系统在内的会计管理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保险基金管理系统、住房资金管理系统和工程建设经费管理系统等一体化业务应用系统。

(二)以促进事业部门规范管理为着眼点,构建保证事业任务建设合法台规的模块化财务保障应用信息系统

服务保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核心。从风险管理角度看,重点是通过建设模块化保障系统,促进事业部门合理算钱、规范用钱和有效花钱,保证单位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维护单位各项资产安全,促进单位中长期战略的实现。具体讲,一是建设数据交换系统,确保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保证会计信息的互信、真实与有效。二是建设日常办公系统,做到辅助决策,实现会计信息与内部监管信息在单位内部的有效沟通与传递。三是建设财务保障系统,实施实时管理,确保单位党委领导和财务部门对各项事业任务的建设投入、维护投入和资产占用情况随时随地可查、可控、可管。

(三)以实施依托社会联管联控为着眼点,构建实现与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互联互通的复合化财务监管应用信息系统

主要是实现两个层面的功能性目标:第一层次目标,配合行政事业单位支付结算方式改革。建立资金支付结算信息管理系统,重点防范资金风险。第二层次目标,逐步实现与财政、金融、纪检、监察、社会保障等机构的网络互联,建立财务监管决策支持系统,防范各类财务风险,基本实现监管自动化和反腐信息化。

三、风险管理理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实现途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做到有效防范来自多方面的经济风险,关键是要围绕人员控制链、经费控制链、资产控制链、资金控制链和信息控制链的形成发展铺开,通过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制度信息化、内部控制流程信息化、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化,实现财务保障与监管的创新发展,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安全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从信息系统建设上着眼经济风险控制

按照前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框架,主要应分步推进实施。当前的重点。从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来看,一是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衔接,充分反映预算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改革的要求,防范二者脱节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二是实现预算执行系统与资金集中支付系统的数据衔接,充分体现强化预算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防范资金支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识性风险与决策风险;三是实现其他各子系统问的数据衔接,充分显示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改革的进展,防范财务部门内部业务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风险。从财务保障系统建设来看,一是实现事业建设任务经费需求与财务资源保障可能的数据衔接。二是实现资金计划、调拨、支付的一体化。围绕财政资源有效配置和资金合理调度,降低资产配备和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管理风险。从监管应用系统建设来看,则要实现资金管理的全流程监督、资产管理的全寿命监督、经费管理的全绩效评价和财务人员管理的全方位覆盖。确保资金、资产、经费安全,确保人员可管、可控。

(二)从信息化流程上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一是抓好信息化流程设计,从工作模拟走向流程重塑。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模拟“预算一计划一采购一拨付一结算一决算”的开放式现实工作流程。使每个系统节点能够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而且要从全方位风险控制的角度将互相独立的各业务流程整合为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网格,防范业务系统条块隔离形成的先天性管理流程风险。二是抓好信息化流程管理,从人为监控走向自动监控。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尽可能消除人在管理决策中的非有效性主观影响。降低意识性风险,而这个作用主要是通过流程管理来实现的。流程管理既涉及到信息系统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硬件设备等工作,又涉及到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构的建立,特别是对系统内部流程、用户角色、操作权限、业务归属等方面的风险控制,以及增加风险评估与报告渠道,提高经济风险管理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三是抓好信息化流程评价,从主观绩效评价走向客观绩效评价。从“事”变“钱”到“钱”变“物”,再到“物”发展成为新的“事”,引入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把财务保障活动与事业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科学发展。

(三)从信息意识观念上加强经济风险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单纯是系统建设的技术性问题。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都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每个参与者都有义务将各自分管领域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特别要加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差别意识、持续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要时刻绷紧信息技术发展随时可能诱发财务管理风险这根弦,以永不停息的开放姿态学习国内外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既要在危难之时有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更要通过监测与预警技术防患于未然。要区别不同风险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实现信息系统风险等级保护,实现各层面的相互约束与联动,在实践中推动财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

(四)从信息技术上创新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往往是与价值相关联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着不同的风险,不同的风险又需要采取不同的信息技术来控制与管理。从信息的分层特征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的关节点主要存在于信息来源、信息寿命管理、信息加工过程控制、信息频率控制、信息精度控制和信息安全控制等六大方面。可以说,每个关节点都有相应的信息控制技术体系作为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新成果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技术与管理质量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风险控制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资源的重组。

第7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应用;问题思考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推动深化医疗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院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纷纷针对财务管理事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没有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设计与部门的职能设计之间进行明确,认为只要将两者建立起来,就能够将其效用发挥出来。在当前阶段,很多医院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全面,包括降低财务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强化资金使用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等等。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传统形式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理念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影响,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应用还比较简单,其体制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医院的运行管理工作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此外,在编制和推行资产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缺乏责任追究机制,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尽管很多医院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编制时,对全面性有所考虑,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影响了相关监督、权责机制的效用发挥,而缺乏完善性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容易使财务会计人员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体制产生片面的理解,会对医院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3.缺乏合理的内部审计环节。在医院财务管理当中,其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功效是客观地评估应用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效果,以此为基础,促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获得优化建议,但很多医院实际上只是单纯地开设了内部审计部门,而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审计程序、知识一知半解,与财务管理部门的权责存在重叠问题,加上医院领导层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重视,使得该部门的权威性被消减,从而限制了内部审计部门对医院异常状况监察、评估职能的发挥。

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应用水平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并完善医院内部组织机构。医院内部组织机构的建设质量与医院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医院的内部组织进行不断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指导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最大的作用就是明确医院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有效控制财务腐败等方面问题的发生。加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公立医院的资金应用来说,应该保证全程的监管,有利于内部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中的效用发挥,能够使医院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提升,这也是医院财务人员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的重要保障,使资金的支出和收入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使盲目做账或做假账的问题得到有效地控制。加强对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的采购、输送、进出库以及使用等环节的资金变动情况进行网络化管理,具有非常可观的实效性,第一,能够加快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使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得到保证,第二,能够对资金的变动情况及时存入数据库当中,资金动向均有明确的记录,还可以将各类财务出票糸统统合在档案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监管效率;第三,使医院的信息化会计管理得到重视,不管是对财务进行管理还是进行监控,都离不开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撑。2.加强医院文化与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使医院工作人员对应用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加以认识,将内部控制体系变为系统性工程,并对其进行长期的建设,除此之外,做好医院内部的文化建设工作也是促进内部控制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要通过优质的文化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熏陶和感染,使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当中实现应用效率的提升。对预算管理体系加以建立和完善,能够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应用产生一定的推动力,务必要保证预算模式的整体化,并将其应用到各科室的财务预算当中,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工作,保证每项预算资金都能够纳入到整体预算的管理体系当中,还要根据医院本身的发展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完成预算管理体制的调整,从而实现科室预算范畴的拓展,使预算管理体制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得到保证。

三、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加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建设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会对财务管理应用内部控制体系的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对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特色体现出来,使财务管理更具合理性、财经法纪更具实效性是它的主要目标,从而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使医院事业的发展得到优化,为了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有效发挥其预警功能,可以对财务流动较大的部门进行监查和评估,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有效清除财务风险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财务人员在很长时间内基本都会固守一个岗位,但这种工作的方式往往会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应用内部控制时,只是单纯地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对其他方面的问题漠不关心,甚至根本没有其他方面的认识,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在医院资源利用率以及资产安全维护等方面的效用被削弱,因此,想要将内部控制方面的应用效率问题加以解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综合素质入手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增强,并有意识地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其专业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从而保证审计团队的专业性,使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李雪晴.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5,5(10):255.

第8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基层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县乡财政管理水平;探讨

一、影响或制约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半的主要因素

尽管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形成了基层财政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基层财政信息化在网络系统建设、业务系统应用、安全报账系统等方面,离全面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有差距,影响或制约了基层财政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基层财政管理对信息化工作的具体要求

随着各项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内容日益丰富,对财政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需要建设稳定、高速的业务网络

各种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数据量很大。乡财县管、村财乡(镇)代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业务量亦相当大,这对我们的业务网络传输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数据传输的集中时段,可能会出现数据拥挤堵塞的情况。

(二)需要建设高效、统一的业务平台

民生工程、支农惠农等政策的具体实施与财政系统的许多部门有关,各部门垂直线上均有自己的业务系统与业务网络,所以需要一个高效、统一的业务支撑平台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以及统计分析。

(三)需及时挖掘支持数据

民生工程、支农惠农等政策的具体实施包含大量业务数据,而相关业务部门对这些数据有着具体的统计分析需求,但没有对数据进行挖掘的能力,所以需要管理部门能及时高效地提供数据挖掘支持。

(四)需要建立完整的三农数据库

财政补贴发放系统有较完整的三农信息数据库,但由于农户不够重视和大多数据户主外出打工等原因,数据在可靠性和完整性等方面仍有许多缺陷,影响了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建立起完整的农村、农业、农民电子资料库并进行定期的更新维护,将有效解决农村信息孤岛问题,为各种涉农补贴的发放提供准确依据。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层财政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大对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确保专项建设资金的及时拨付和专款专用,强化资金使用的流程控制与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完善基层财政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县级软件应用平台,大幅提升乡镇财政业务信息化水平,为全面实现四级财政的网络高效运转创造有利条件,有效改变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的局面。建设完善财政信息网络高速通道,纵向延伸到乡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实现“纵向到底”。横向联接到各级财政全部预算单位、非税执收单位、财政业务金融机构,实现“横向到边”。

(二)注重建章立制,以精细化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和措施办法,将乡镇财政规范化管理和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一是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随着县乡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涉及财政系统内部,还涉及到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等。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财政业务系统应用管理制度、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等,构建较为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建设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做好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建立以技术为支撑,以流程管理为手段的县级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对系统运行状态自动监控和管理,实现由事后被动处理到事前主动防范的转变,提高运行维护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同步,通过对业务系统风险评估、安全测评等检查手段,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全力确保了财政数据、财政信息的安全,保障了财政网络正常运行。四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按照“积极预防、严格控制、防控并重”的原则,县乡财政部门应制定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信息化管理应急机制,明确岗位、人员、任务和责任,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整改,同时还要取得专业技术部门的指导,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信息安全水平。

(三)积极探索实践,加强县乡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

通过应用乡镇财政决算系统、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一卡通”发放系统、项目申报系统等,实现各项财政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要以县级为单位加强系统整合,统一信息系统,建立流程规范、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全方位科学规范化管理。要结合县乡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逐步统一乡镇财政业务软件平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乡镇财政应用系统和数据集中到县,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资金、加强系统维护、强化技术支撑、保障财政信息系统安全。

(四)促进内部控制和财政信息化相融合

财政信息化与财政内部控制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内部控制方法中的信息系统管理控制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措施等嵌入信息系统,使得内部控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也使得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财政信息化,能起到更好防止、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及控制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内部控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效率,也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第9篇:财务管控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凸显。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增强医院财务核算及控制工作效率。

一、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建立信息化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也就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软件、计算机以及网络等信息技术,同时将其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相融合,建立创新型业务处理程序和集中式的财务管理网络系统。但是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不甚完善,笔者总结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如下:

(一)财务数据信息编码不科学,制度标准不统一

就目前而言,不少医院在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尚未制定统一的财务数据标准,也没有规范的信息编码和顺畅的基础信息源,从而使得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并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资源共享度,限制了医院财务数据调用整合性和利用率的提高,导致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此外,由于财务数据信息编码不科学导致数据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得各业务程序都容易出现疏漏或者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盲目性

现今,不少医院在对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招标和组织调研的过程中并未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及财务管理需求,反而对其他医院较为成功的建设经验进行盲目借鉴,导致医院在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缺乏分阶段、分主次的建设方案,使得建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立足点很低,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原来的手工劳动。由于医院在自身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极易造成医院所建成的财务管理体系实际效能较差,而且财务管理后续工作的开展也容易受到限制,不能够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

(三)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长远规划缺失

作为数字化医院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建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还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这样才能做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环环相扣、步步逼近。但是就现阶段而言,不少医院并没有长期的信息化财务管理规划,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久久不能提高,也限制了医院财务数据的分析、控制、预测及决策等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浪费。

(四)医院财务管理队伍欠缺复合型信息人才

为进一步推进医院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医院财会部门需要大量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得财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信息人才。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医院财务管理队伍中复合型信息人才的存在比例相对较低,导致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现阶段不少医院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未发挥实际效用的主要因素。

二、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发展对策

针对上文笔者所分析的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笔者认为医院只有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具体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对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医院局域网络,制定规范信息编码

完备的局域网络系统是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因而为进一步增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运用高效、安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有效汇总和分析医院财务管理网络中的各类数据,保障财务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按严格的程序规定进行信息数据的统计合并、录入汇总以及传输调用等操作,这样才有利于建立高效化、规范化的财务预算及控制网络。此外,医院还应制定规范的信息编码,保障相关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实现采集和处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加强各部门信息的交流和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畅通。只有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局域网络、制定规范统一的信息编码,才有利于医院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具备完整、可靠、高效的数据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提高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度,找准财务管理定位

建立信息化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就要建立高集成度的财务管理信息控制系统。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整体信息化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要建立并且强化资金监控和管理工作体系,实时传递各部门的各类财务数据信息,确保医院的信息化财务管控体系具备较高的信息集成度,为单位的财务决策工作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意见,更好防范和避免资金风险。此外,医院管理者还应正确认识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准财务管理工作的定位,在强大的数据信息共享系统支持下,全面提升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也促使其实现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格局。

(三)促进医院信息规划,加强医院财务内控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保障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医院应建立并且完善长期财务管理信息规划体制,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大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程度,同时还要围绕医院单位的决策需求和管理需要对现有的医院财务核算业务流程进行升级改造。为建立长久财务管理信息规划,医院应对现阶段及将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分析预测,明确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在医院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发展方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工作成效。此外,医院还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自身财务内控工作,从控制医院会计信息资源、加大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研究、加强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的控制维护等几方面着手,发展现代化、信息化的财务内控手段,以此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创造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的全新发展局面。

(四)加强财务信息人才培养,建立高效管理队伍

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必然离不开具备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医院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为充分体现信息化财务控制体系的优越性和高效性,医院单位应在配备稳定高速畅通的网络和高性能数据交换主机的基础上加强财务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建立高效用的财务信息管理队伍,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医院财务管控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医院财会人员的技术培训,帮助其快速掌握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使其充分发挥财务软件对提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巨大促进作用。此外,医院还可以引进既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又知晓医院财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尽早使医院的信息化财务控制体系步入正轨,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准,满足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根本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医院应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实际水平,着重加强医院局域网络的完善,制定更加规范的信息编码,同时加强医院财务信息规划工作,提高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度,建立更加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队伍,吸纳更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取得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英,黄豪,余秀君.信息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7(09).

[2]陈亚莉.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