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精选(九篇)

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

第1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法的创新研究始终处于火热阶段,而新课标教学又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是促进音乐教学迈向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在简要论述小学音乐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小学阶段创新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的创新教学和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如出一辙,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

1.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意义

(1)创新教学符合新课标中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使音乐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使其和传统音乐教学的机械式教学相差很大。创新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符合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需求。

(2)创新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音乐课堂质量的提高是当前音乐教学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音乐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的主要目的,创新之后的教学法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小学音乐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讲,音乐教学不仅要赋予学生足够的音乐知识,还要确保学生学到一定的音乐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每一位小学正的音乐素养,为今后的全面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音乐教学都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心理教育,导致音乐教学过于死板、无法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就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注重教师、轻视学生、重视技能教学、忽视学生价值观教学、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的现象,这导致学生教学主体作用的缺失,学生不能充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创新教学的提出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远不及语文、数学等传统意义上的“主科”,音乐教学对位一种启蒙教育并没有收受到学校甚至家长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为了为语文数学教学提供足够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音乐课的课程数目,或者干脆取消音乐课的教学,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得,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是小学音乐教学难以获得突出成效的关键原因。另外,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仍然有很多地区,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甚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别提更高层次上的音乐教学。

2.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是阻碍教学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甚至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是由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带的,好一点的情况是由一位教师带领整个年纪的音乐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精力或者时间担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学科作用。

3.小学音乐教学缺少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小学教育自从发展以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关注度,远远不及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甚至到中学阶段,音乐教学也对当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存在着,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音乐作为一种启蒙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认为社会为小学音乐教学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至关重要,也是未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重要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是小学音乐教学得以全面发展的关键,而在此提出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教给学生很多生活的经验和乐趣,使学生在音符的感染下茁壮成长。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主要通过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情境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性。但是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学方案还要考虑真实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才能全面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3.教师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在认真听讲中获得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获得知识、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学习,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钢琴演奏,能够使儿童产生新鲜的课堂体验,教师的出其不意,带给学生听觉刺激,是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至关重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小学音乐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音乐气质的重要途径,更要切实做好改革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丽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03).

[2] O红叶. 小学音乐教学中“技”与“趣”[J]. 科学之友(B版). 2009(03).

[3] 徐丽萍.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06).

[4] 张静. 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6).

[5] 钟杏珍.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的作用[J]. 成功(教育). 2009(07).

[6] 谢文娟. 促进自主学习,感知音乐魅力――浅谈小学生音乐教学课堂创新[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11) 2009(25).

第2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乐器课堂;若干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随之而来,人们就会要求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为此,教师教学中要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一、重新认识乐器教学的显著地位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就是教导学生进行视唱,单纯将视唱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就会让学生觉得教师课堂是枯燥乏味的。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崭新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既有利于展开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学生对乐器课堂的认识,要让学生感受到乐器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有效开展课外乐器实践活动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实践,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它要求教师能够开展有效的课外乐器

实践活动,不断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者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外实践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比赛,当然,只能是要求同一个年级的进行比赛,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以及特长。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乐器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绪,引导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乐器课堂的措施有很多,教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学生能够不断认识到乐器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学音乐教师,要能够高度重视乐器教学,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并改进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问题 改进措施

前言:初中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与丰富的教育教学能力。相关教育部门在对初中音乐教育进行研究的同时,应分析来自家庭、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各种影响音乐教学的因素,督促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专业技能,学习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增强教育理念,丰富课堂教学,使之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1 现阶段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学生独钟于流行音乐。在流行音乐十分盛行的当下,它以一种商品的形式出现,多少丢失了原本所拥有的特点和风格。因为这种误区,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也存在偏差。随着社会的影响,流行音乐风靡于全国,这对所有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它让人们着迷,甚至出现所谓的追星族,足以证明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人们摒弃了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特别是中学生们,在社会环境和人文的影响下,他们完全被感官所覆盖,热衷于流行音乐,却对我们民族和世界传统的音乐文化了解的少之甚少,甚至不喜欢,这就失去了学校音乐课的意义和目的。学校开设音乐课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因为如此,音乐教师更应该让学生明白音乐索取的价值观,哪些音乐供大家休闲欣赏,哪些音乐是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来掌握和理解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懂得学习的真谛。

1.2 学生的态度影响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主要指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在学校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热爱;错误的认为音乐课是放松课;音乐课并不重要。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就是再有激情、再有责任感,时间长了,这种激情和责任感就会被磨灭。再加上学校的教学测评,学生如果对音乐课没兴趣,就谈不上对老师有一个好的评价,测评达不到就意味着被淘汰下岗。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音乐老师们被逼无奈就会迎合学生的需要来安排音乐课,目的就是得到学生的认可,却忽略了开设音乐课的真正目的和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以至于影响到老师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

1.3 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特别是音乐课,它集歌、舞、乐、音乐创作为一体,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对音乐教师而言,应做到专业知识精通和各项专业技能熟练。各项专业技能的熟练是指要求教师既掌握演唱技巧,又要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精通各种器乐,并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多数音乐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缺乏全面性,偏于专业教学,对其它内容的教学只知皮毛。如:声乐教师在演唱教学方面比较精炼,而对于舞蹈和器乐的教学就比较欠缺。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较窄,限制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就要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 关于更好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几个措施

2.1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影响所有教学工作核心任务的完成。比如说,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识,会影响他们对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料的选择的适当性,已会影响到他们能否在课堂中有效地展示这些内容。因此,教师应得到专业素质的培养。这个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专业的学习;教学能力的掌握;要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做学习型教师等。

2.2 转变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好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可以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相反,教育理念缺乏会限制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发展,就要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转变初中音乐教育理念就应该做到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师生的角色转换;注重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注重艺术教育的培养等。

2.3 开放式教学的实施。作为改进我国初中教育教学现状的重要措施,开放式教学分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学习空间的开放和教学方法的开放三个部分。教学内容的开放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音乐是来自于生活,引导学生运用身边各种能发生的事物来进行创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小乐器,并讲述制作过程与意义,以及使用方法;向学生传授各种器乐演奏的基本常识,进行教学与欣赏等。而所谓教学空间的开放,是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和交流中领悟音乐的真谛。最后,建议引入的的教学法有让学生通过柯温手势对五线谱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的柯达伊教学法;通过身体的形体训练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以及集音乐知识、技能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方式为一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音乐教学法等。

2.4 规范教学设施。教学设施的规范包括教学环境的改造,教学设施的更新和教学活动场所的扩大。在音乐教学中,环境的优劣影响教学效果,优越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舒适的、活跃的音乐学习环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教学设备作为音乐教学的辅助工具,为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探索音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加大教学设施方面的基金投入,争取为学生赢得教学所需的各种设施。教学活动场所是学生进行音乐训练的场所,这些场所为学生的艺术训练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打下基础。学校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扩大活动场所,让他们更好的进行初中音乐课程的学习。

2.5 加强音乐方面的家庭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孩子这一艰巨负责的任务。”家庭教育是孩子获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和重要环境,孩子的性格、品质、习惯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渐形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的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那么,如果让孩子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才艺。千万不要让他一下子接触太多,或强迫他学校没有兴趣的东西,破坏了他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欲望。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应尽量给孩子接触一些古典音乐,让他们从小就对传统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欧阳明.做一名学习型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审美体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59-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和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审美体验中慢慢形成。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小学阶段启蒙教育特质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从小学生具体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启发式与引导式培养的有效措施及策略。

一、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

在对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个名词――“音乐审美体验”,它指的是青少年在欣赏或者创作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耳愉悦体验以及相关认识。由此可见,就音乐欣赏本身来说,其实已经包含了审美体验,即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进行审美体验。

1、构造立体世界,丰富审美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作品的有效表达可以带给学生一个通过聆听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构造的基础因素只有音符,这样一来,学生只有靠着音符、旋律以及自己的想象力来构造出与音乐氛围相融合的世界,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审美。

2、放松心情,提高情趣

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由旋律代替了周围嘈杂的声音,学生通过音符构建独立的、立体的独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同时,还能有效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身的所有审美感官都变得敏感而透彻,从而提高情趣。

3、带来感悟,丰富认知

就音乐作品内容本身来说,其实就是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音乐是基于一定素材基础上的,通过创作者思想价值的融入,创作出能够完美表达作品原型以及作者思想内涵的作品。因此,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愉悦身心,同时还能通过音乐的启发特性,丰富原有的认识和认知。

二、利用音乐激发小学生审美体验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音乐本身包含了创作素材以及创作者本身的审美取向,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就其有效应用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1、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

在音乐作品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在导入环节下工夫,引导学生构建想象的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比如就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内容《春天悄悄来临》来说,音乐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结合春天的具体特征,就春天到来的体现进行讲解和提醒,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都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的脚步走近了呀?”,这个时候,学生通常都会踊跃回答,其中包括了“燕子回来了”、“小草、柳树发芽了”、“河里的冰块化了”等多种答案,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基本上已经通过各自的生活经历及所见所看构建了春天来临的画卷。

2、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层次,科学选择音乐作品

就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来说,种类很多,并且根据创作者的等级水平以及参照素材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的深浅层次也有所不同。除了合理的框架导入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尽量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春天悄悄来临”主题下的音乐欣赏最好能够选取欢快一些的作品,如“春天在哪里”等欢快清新的作品。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有效辅助和利用

除了上文措施外,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在音乐作品播放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一些图片进行说明和辅助,帮助学生构建“春天世界”的具体形象。《春天悄悄来临》这一欣赏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收集一些与春天景色相关的图片,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当做插图进行比对说明,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审美体验。

4、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就音乐作品欣赏来说,本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温和的态度与轻松的语气,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审美体验的敏感度。比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短片进行教学的开启,或是和学生进行沟通,询问学生今天的心情及感受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同时还能有效拉近距离,为学生审美体验的深度化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应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此外,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辅助学生深化审美体验;最后是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参考文献:

[1] 邬媛.用音乐激发小学生的审美体验[J].现代交际,2014(08)

[2] 季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音乐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中小学声乐教学的意义,指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合理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中小学声乐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关键词:

中小学;声乐教学;意义;措施

一、引言

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注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不高。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成为广大音乐教师的教学任务。

二、中小学声乐教学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艺术教育,在此情况下,音乐教学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而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声乐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1]。中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是非观念不明确、辨别能力较低,而通过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辨别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可以提升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合理措施

第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中小学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从而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2]。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适当推荐其收听一些与声乐有关的音频资料,像:唱片、VCD、DVD录像和音乐会录音等,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著名声乐家的成长经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声乐家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高尚精神,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声乐教学的目的性。处于生长阶段的中小学学生,嗓音、声带、音色和气息等并不稳定,对音乐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训练方法,以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身体素质较好、音色漂亮、音准稳定的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适当讲解发音技巧,不断提高其声乐水平,以促进其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对于身体素质较差、音色稍差、音准不稳定的学生,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加强基础训练,并且精心挑选经典的歌曲,以训练其音准,提高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的差异,会给声乐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有利的声乐学习环境,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3]。与成年人不同,中小学学生的声音处于高声区,所以,在练习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自然音阶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固定的应高,使发生部位从高声区降低到中声区,最终拓展到低声区。同时,在练习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声音音量,促使学生把握好演唱的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适当予以点评,积极鼓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小学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所以,在声乐教学好动中,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实现声乐教学的目标。在播放歌曲时,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歌曲的产生背景、旋律节奏以及歌曲大意等,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充分理解和掌握歌曲,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演唱歌曲,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是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培养消火栓思想感情,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开展声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作者:于宁 单位: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鹤.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声乐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6(06):100.

第6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 音乐学教育专业 试点意见 教改措施

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是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育)专业试点学校之一,2007级音乐学专业是试点专业。三年以来,老师们摸索探求,提出了试点意见,改变了教育理念,总结了许多实践经验和教改措施。

一、试点意见

1.大学教育没有接轨中小学课堂,在校生和外面严重脱节。除了实习外,在校生很少了解外面的音乐教学情况,很少进入中小学课堂听课、上课,了解即将面对的中小学生的个性、情绪、兴趣、人格培养等情况。

2.目前,部分实习生教学能力不够。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必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通过对校内、外各年级课程安排的总结、归纳,来改变部分实习生教学能力不够的尴尬局面。

3.部分实习生舞台实践能力不够。新大纲出台后,制定政策要在清楚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所有的实践课在大纲上都要有一定课时的确保,指导实习生的老师要认真负责,通过教学法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提高,改善薄弱环节。建议每年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舞台实践。

4.专业小课课时安排不合理。公共课的安排与小课安排次序要更加合理,尤其是注意声乐、器乐、钢伴、和声作曲、视唱练耳、音乐史等课程的作业量分配的科学性,教学法与中小学教材要相互渗透。

5.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应保持同轨,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教师的多风格的教学成果既可以体现在一位学生身上,也可以体现在多位同学身上。建议可以新、老教师相互多听课、多交流、多学习。

6.师范类的教学目标应与制定的大纲、计划相一致,提炼共性与个性,进行分类教学。建议针对二年级选修声乐落榜的学生,后两年可以安排一些大课,以适应实习等需求。

7.区别讲台和舞台的培养方向、目标,因材施教。适应将来岗位的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可将部分社会实践课时更换成艺术实践部分。

8.音乐学专业最实用的课程应该是:声乐(合唱)、钢琴(即兴伴奏)和舞蹈(创编)。提倡多种唱法,声乐与合唱相结合;即兴伴奏尽早融入钢琴教学,使学生自弹自唱;舞蹈课上要会跳会编会教。

二、教育理念

1.音乐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如今的“音乐高考”不再的是简单地选拔人才,而是带有功利色彩。选择参加音乐高考已成为部分文化课较差而想进入大学的学生的“捷径”音乐高考本身也成为部分官员和音乐教师发财的工具。而音乐的教育功能已经退到了角落。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塑造。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完善的人。俗话说,教育的起点是人,教育的归宿还是人。

2.对音乐教学的反思。我国音乐教育存在误区:极端的“急功近利”。表现在:“西方主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测试主义”,以考试为目的;“精英主义”,以各种比赛获奖为目的,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加以改革:(1)中小学音乐课很“窄”,要“打通”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向“横向”发展,如综合美术、体育、音乐剧等;(2)音乐课程要上升到“人文、社科”的高度,向“纵向”发展,如综合历史、医学、文学等;(3)改革现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和课程互相制约的状态;(4)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理论和现代技能培训,最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敢于创新;(5)对中小学生进行“音乐通识教育”;(6)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和社会“接轨”,使学生在“社会学校”中“愉快学习”。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严重“脱轨”,音乐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束缚下显得呆板、僵硬,不自由。学生们虽然从小学开始上音乐课一直学到大学,但还是产生了许多“乐盲”。学习音乐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人。学习音乐要像学习语言一样,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集体中学习,还要向父母学习、向朋友学习、向同学学习等。例如有些新疆人舞跳得非常好、节奏感也非常好,他们并没有向名师学习,只是在自己的民族中长大,看得多、跳得多而已。因此,让孩子在“社会学校”中“愉快学习”应该成为时尚。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如乐队、合唱队、夏令营等。

3.培养创新人才。“准音乐教师”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将“准音乐教师”培养成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进过严格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等全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掌握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准音乐教师”具有自主、创新、反思的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中小学输送具有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师资的教育,如果培养出来的老师没有创新意识、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常反思的习惯等,这样的音乐教师是不可能把中小学的音乐课上好的,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生。因此,在四年的学习、见习、实践过程中,音乐学院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及贯穿于各学期分阶段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正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培养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才能激发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获益。

三、教改措施

1.“双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校内教师与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学习、观摩、实践等活动,而传统的音乐教育则主要由校内教师单方培养学生。“双导师”制在实际实行中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又有一定的分工,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侧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项工作从大一延续至大四。同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派往多所中小学中,在那选择一些校外指导教师,他们将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践方法、理论与实际接规的指导,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包括课堂驾驭能力,课程的设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这全过程中导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业务技能、工作态度、对音乐的热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能尽早地进入角色,把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通过“双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仅有理论上的准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尽早亲临音乐基础教育的一线,跟从校外导师学习积累经验,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使自己在校期间学习更加有的放矢,为就业积聚能量。而参与基层一线导师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开阔眼界和思路。”这就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良性循环的“产物”,它强化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地方音乐教育的联系,形成了优势互补、交叉互动的局面,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对了社会人才的需要。

2.自我教育模式。本科生应该在校内教育、校外教育、教育实践这三点一面的基础上支撑起一个中心――自我教育。这个模式是围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来设计和展开的。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培养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铺路架桥,更重要的是应该为“准音乐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恰当的、“安全”的、边学边验证、积累经验的绿色“生态园”,使学生通过实践达到“自我教育”,明白自己哪儿不足、缺什么、还需要学什么、本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他们可依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回校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加速“准音乐教师”向音乐教师角色的快速过渡。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适量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践中的发现是为了不教的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通过这个过程形成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意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自我寻找方向、自我驾驭、自我指导的能力。

3.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或在花架子上,应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和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这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手段等。例如,我院现代音乐专业的同学舞台上表演的优势就得益于平时课堂上眼神、手势、一招一式有针对的训练,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改变了惰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7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和物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认识不到位。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较为模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是“豆芽科”没有语、数、外等“主科”重要,对学生来说音乐是不参加考试的科目,可上可不上;家长也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因此,学校的音乐课总是让位于其他“主科”,学校对音乐老师也没什么要求,甚至老师将音乐课送“主科”老师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严重损害了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分配不去合格的音乐专职老师,使学校音乐教育变成了人人均可上的“唱歌”课或是自习课;另一方面,有音乐老师的学校却大量浪费人才,安排专职音乐老师上其他科目,只是在学校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才让他们教学生唱几首歌或编几个舞蹈以应付活动的热闹场面,没能真正给音乐老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的舞台,使音乐老师的个人价值难以得到体现。

(三)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音乐器材等设备设施。由于长期缺乏投入,农村学校的许多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乐器、教学参考书籍等、专用教室等就更没有了着落,这些都是客观制约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物质条件。欣喜的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对西部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这一情况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四)部分音乐老师缺乏责任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于学校对音乐课的不够重视,有的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又缺乏责任感,即使上音乐课也不按音乐教材上,而是为了迎合某些学生的口味,追赶流行音乐的新潮流,擅自把一些低级趣味的和超出学生歌唱音域的歌曲引入课堂,不但没有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之中,而且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关键。

二、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音乐作为国家课程之一,决定了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音乐美育的智育功能,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音乐教育能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因此,从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上讲,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生更离不开音乐,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

为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还给孩子一片音乐的天空,使孩子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认为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需要政府行为的到位。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带有根本性的关键问题。毫不讳言的说,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在对音乐教育的开拓与发展方面,思想仍不解放,认识仍比较模糊,执行仍不坚决,措施仍不过硬。其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党的方针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政府行为不能真正到位。纵观各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学生兴趣高涨与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师心灰意懒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是音乐教育始终在“升学考试不需要---政府不重视---学校不重视---音乐老师无动力----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止步不前”的怪圈中徘徊,这其中根在政府,关键在学校,发展靠老师。只有政府部门领导的思想解放了,认识提高了,观念更新了,关心帮助、支持到位了,农村音乐教育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制度规范了,措施过硬了,督促检查到位了,赏罚分明了,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的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前景才会看好。只有党的方针得到坚决的贯彻,学校、社会、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才会到位,音乐教育才会得到重视。否则,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仍会停留在口上。

(二)农村音乐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到位。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拿出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个人利益的驱使,致使一些音乐老师和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改弦易辙,跳槽或另谋高就,使农村音乐教师的数量至今仍缺额数量较大而不到位。俗话说“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只有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农村音乐教育的环境条件改观了,农村音乐教师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了,农村音乐教师的数量才会真正到位。一方面严格控制学校浪费专职音乐老师,对音乐教师进行适当调配;另一方面,采取各种不同的培训方法,通过各种培训渠道,进一步提高和优化老师的水平和素质,农村音乐老师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农村音乐课无人上,农村音乐课人人上的局面才会得到根本的扭转,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才会真正得到开拓与发展。

第8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1.2 音乐教师素质低 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1.3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1.4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 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2.1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2.4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第9篇:小学音乐教学措施与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心灵相融 音乐鉴赏 演唱评比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机械性的传统教学形式,很多教师仍以自己“讲”好为课堂准则,将在音乐课上让小学生学会唱歌作为唯一的课堂目标,预设的课堂问题过于普通,根据我国教育部等部门的新课改要求,这种不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因为当代学生通过网络或者手机音响接受到的音乐比较多,在学习时已经有了认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音乐功底和了解的音乐基础知识还是比较弱,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音乐课堂设计成自主开放的课堂,做到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能达到与心灵相融的教学成果。本文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论述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音乐与心灵相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音乐与心灵的融合,不但能够增强新时代音乐课堂的魅力,而且能够让音乐的力量发扬和传递。下面我提出几种可行性建议。

一、教师从改变教学模式做起是让音乐与学生心灵相融的基本条件。

教师是课堂高速前进轮船的掌握航向的人,其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如何让音乐与学生的心灵相融这一问题,教师的教学模式起到很大的支配作用。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部分教师由于顾虑课堂上过多的提问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上课进度和上课秩序,惯性地认为音乐课堂本来就不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部分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歌唱能力不强,怕学生过多发问会使他们陷入困扰,导致本应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这些顾虑使小学音乐课堂照搬陈旧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不高。学生需要自己探寻音乐的真谛,从音乐的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发问,积极思考,真正以音乐滋养心灵。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大量的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的空间。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维,能够让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如此,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开放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通过有力的引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有讨论意义的高质量问题。例如小学音乐知识中的音调和节奏,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哪个音调最难唱,才能让小学生针对个别的音符的发音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耐心地教学生改进发音上的漏洞。教学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允许不同的意见出现,为课堂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当他们对课本基础知识或者歌曲的曲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则重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是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体现之一。当然方法和手段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才实现和完成。

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处。

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相互融合要将学生当做小学音乐课堂的主体,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对象。小学音乐教学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属于基础阶段,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将学会和唱会歌曲作为主要目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转变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改变没有感受地学习音乐的坏毛病。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并不难,但如何通过学习让学生爱唱敢唱,认识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是广大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考虑的。小学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能够准确考虑到教材的系统目标和总体规划,考虑到小学教材的单元框架,努力将音乐课程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在这里我重点推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增加“音乐鉴赏”这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一次课堂上,学习《Do Re Mi》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伴随着电影中的优美画面和阵阵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认识《Do Re Mi》的由来。其次,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曲的歌词,体验作曲家对雪绒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对在歌曲中感受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整理总结,切实做到赏析音乐,真正意义上了解和感动于音乐所要传递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课程的背景及民俗习惯激发学生倾听这类音乐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音乐与学习的音乐曲子作对比赏析,使学生自主寻找这类音乐的共性和不同,在音乐鉴赏的基础上,转变自身的音乐学习方式,在心灵上与音乐产生共鸣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鼓励制度使用演唱评比的形式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小学音乐的课堂做到充分激发学生唱歌的热情才是让学生与音乐心灵相通的好方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包括这方面,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学习积极性高涨的课堂。如果真正做到音乐与心灵相融,那么使用演唱评比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音乐课堂很好的选择。比如小学音乐课本上有一首歌曲是《海鸥》,我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合理地分成四个组,让全体学生进行当众演唱,教师选出其他小组评选的学生打分。由于分数的高低涉及学生的自尊心,因此我建议把分数当做一个普通的表面工作,尽可能地让大家普遍高分,而且分数雷同较多,有差别的则相差不大。《海鸥》这首歌曲简单易于演唱,而且通过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歌曲中海鸥的性格,传递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培养学生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美好心灵。运用这种唱歌评比的教学方式可以回归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本质,让学生了解音乐、爱上音乐、喜欢歌唱。小学生的娱乐兴趣比较高这一特点也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可以在演唱比赛中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小学音乐课堂对于这群小学生来说是一个繁重课业下放松休闲的好机会,同样能激发他们热爱歌唱和音乐的热情。这样一种教学手段符合当代教育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型时展的特征,同时是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高度体现。利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给小学生构建歌唱竞争的平台,使得课堂的氛围异常活跃,这样,学生和教师能够乐在其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是实现双赢的有效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措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弊端。有人说,音乐是心灵的窗户,是心灵的眼睛,是心灵的源泉。只有将学生的心灵打开让音乐的思想和情感传递,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心灵与音乐相互融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课堂,走进音乐的世界。

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让音乐的力量得以发扬和传递,轻松爱上音乐,爱上学习,也使音乐课堂富有生命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快乐、健康成长,让教学步步为“赢”。

参考文献:

[1]丛奚莹馨.试论小学音乐趣味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蔡之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3]任.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状况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吴海芸.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5]张静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6]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7]张爱华,宋方菊.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