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精选(九篇)

中小学生德育原则

第1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1.教育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什么是教育;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为什么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主观的吗;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理解和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社会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养;义务教育的含义;怎样加深理解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教学工作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什么是课程;课程设计工作包括什么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环节;什么是教学原则;科学性知识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班级上课制及其优点;课的类型及其结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方法;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国际教学改革的趋势。

3.德育工作

德育的概念;道德与思维;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心理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人际关系交往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原则的概念;正面疏导为主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德育工作的途径;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

4.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班主任主要工作及其方法。

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意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任务;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内容;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的方法。

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

1.学习概论

学习的含义及其三个要点;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的迁移。

2.知识的学习

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概念形成概念同化;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的含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心理因素。

3.技能的学习

什么是技能;技能的种类;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及有效方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4.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的定义和品德的构成;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条件;自我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

5.教师的心理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形成“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2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5-03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失效的问题。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少的”。其《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洛克的生平及其《教育漫话》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萨莫塞特郡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是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恩格斯评价他是“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①洛克的著作有《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自然哲学基础》、《工作学校草案》等。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绅士教育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693年,先后译为法、荷、德、意等文字,中译本最早是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发行,译者是傅任敢。全书共217节,第1~30节讲身体保健;第31~146节讲道德教育;第147~216节讲文化学习;第217节是结论。在这部著作中,洛克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该著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实可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它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主流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借鉴。

二、洛克《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

(一)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洛克所谈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如何使得精神保持正常,使他的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高贵美善的身分”。②关于德育的内容,洛克始终把儿童应具备的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德行包括理智、礼仪、智慧、勇敢等美德。他认为德行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教育围绕着德行这个核心并为之服务。③关于德育的原则与基础,洛克指出:“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②可见洛克主张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德育的方法

基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注重说理教育。洛克认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④父母在孩子刚刚就知道服从时就应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一味的放纵他们;在孩子长大以后,则应采取越来越亲切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唯一可靠的朋友。洛克主张说理教育,他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⑤,并指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和理解力。说理的时候,举止要温和,态度要镇定,要使儿童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次,反复练习,培养良好习惯。许多习惯的养成往往要靠练习,洛克说:“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德的原则在于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⑥洛克主张练习时,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与才能,制定出适合儿童自身的规则。他还强调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要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再次,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洛克特别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他说:“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⑦他认为在教导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并加以口头开导。这样会使儿童懂得更清楚,印象也更加深刻。他强调父母与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他还指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

第四,奖惩合宜。关于德育,洛克是主张使用奖惩的方法的,但他强调奖惩一定要合宜。在奖励的方法上,他反对对儿童进行单纯的物质奖励,即“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⑧他提倡用良好的名誉去奖励儿童,他说:“名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应该尽量避免,鞭挞更不可多用。他反对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其养成的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⑩

三、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基于洛克《教育漫话》中德育观的启示

近几年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当然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还未能得到转变;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作指导,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实际;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德育工作体制、队伍建设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等。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3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关键词]德育内容层次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第4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关键词]德育内容 层次 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第5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第6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1.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现状

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小学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根据素质教育要求,现在小学体育当中增添了一些新项目,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学校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时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使自身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可以说在小学阶段,教师就是学生的精神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应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不仅在体育知识教授上以身作则,而且应该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品德优良的好榜样,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身行为和品德,而在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的渗透还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自身榜样作用,不能很好地贯彻以身作则的原则,给我国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及德育教育的推行造成很大阻碍。

2.教师缺乏德育教育意识

就目前小学体育教育而言,教师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还是没有很清醒的认识,缺乏德育教育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遵循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观念,采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方面的培训,教学目的只放在强身健体,掌握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上,完全忽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即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品格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小学体育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通过小学体育学习培养良好品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德育教育意识。

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率比较低

就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看,素质教育效率比较低,不仅包含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培养,而且包含相当多的德育培养,而在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忽略帮助学生理解体育中德育的理解,教师只是像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一样,讲授德育教育知识,并没有真正将体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没有在实际体育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是很难对其中德育知识进行理解的,使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效率比较低。

4.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其实对我国小学体育中德育教育难以渗透的原因进行探析,最重要原因是在小学教育中,没有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在小学体育授课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教师按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片面注重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培养,而对缺乏评价体系的德育教育则选择忽略或者放弃,可以说这是造成小学体育中难以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二、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策

1.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的特殊性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远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因此教必须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学习榜样,使同学们在小学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培养自身品格,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培养不畏困难的竞争意识。

2.完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难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因此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依据和参考,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德育教育工作的培训,提高教师渗透德育工作的意识,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使其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如学校可以在传统教学评价标准之中将德育教育评价标准加入进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考察,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考核,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

将德育教育渗透入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利用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一些教学素材进行挖掘,积极寻找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如教师在篮球技能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授篮球技能,依此向学生讲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团结合作精神,而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向同学们说明信心、毅力及坚持的重要性。

4.将德育教育与游戏相结合

第7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摘要:自2014年起,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衔接的“3+4”分段式贯通培养模式。一部分初中毕业生成为首批“3+4”分段贯通培养生。这些学生既有别于中职学校就业类专业学生,又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做好这类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本文从对此类学生的分析入手,探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旨在努力使“3+4”分段式培养生走上成才之路。

关键词 :德育教育“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原则方式

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2014年起,河北省由教育厅与发改委共同发文,试行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本科院校“3+4”分段贯通培养模式,有效地打通中职与本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通道。经过中考统一选拔,全省480名初中毕业生分别考入6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进行学习。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一、“3+4”分段贯通培养生的突出特点

首先要做好对“3+4”分段贯通培养生的客观分析。一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分数并不低。他们中考分数必须达到普通公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线分数及以上,因为直升本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二是“3+4”分段贯通培养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偏科严重的情况。从中考成绩来看,部分学生的单科成绩不足及格分,同时又有某科成绩较为突出,达到了优秀以上。究其原因,是这类学生普遍存在着几个突出特点,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意识差,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自主学习能力差,不善于总结和归纳。

二、开展德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以上学生的特点,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目标,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瞄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美德教育、感恩教育、关爱教育,努力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突出放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充分调动和发扬他们自身存在的积极因素。二是尊重学生意愿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既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又要给其充分的尊重和信赖,促使学生在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中不断增强自信,并转化为思想转化的催化剂和内部动因。三是集体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集体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进行集体教育,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学校管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与此同时,抓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开展德育的具体方式

自2014年9月份首批“3+4”分段式培养生入学,本人就作为班主任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与探讨,初步总结了以下具体方式。

一是关爱教育。对于新入学的学生,给予足够关爱是使其迅速融入学校生活的前提,允许学生在适应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表达诉求,选择合适的机会和场合进行关爱教育,使学生情绪迅速稳定下来,尽快适应新阶段的学习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关爱中让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其与具有不同思想的学生、老师沟通交流,成功解决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二是美德教育。美德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美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塑造人格与品格。要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主题班会、美德展示角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以及公民道德等内容,集中展示在“3+4”分段式贯通培养模式班级的美德风采,形成有别于其他院系与班级的独特班风,并扩大影响力,在引导校风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沟通教育。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熟悉掌握学生因成绩、性格、家庭等因素形成的“小团体”,并发挥其桥梁作用,实现优化德育工作的成效。注意拓宽与学生“谈心”的多种方式,如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通过不定期的“微话题”,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制度规范。通过采用德育积分制,将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以及班级指定的请销假、文明礼仪准则、成绩评比等规章制定进行量化,通过积分的高低评判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四、小结

第8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属于一种静态的教育。它注重学校德育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然而,一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单一产物。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无时无刻不在对每个人的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下面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空间”着手对当今德育实效偏低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1、家庭教育的准市场化倾向,使个体的道德素质难以获得一个较高的起点,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其负面影响的不断出现,家长们日益产生了一些市场化的观念倾向。如请客送礼、金钱至上等,而这些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使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定位在一个不健康的位置上,这进一步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2、随着“四、二、一”家庭的激增,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到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一大隐患。在这样的家庭里一般“母慈”有余“父严”不足,溺爱盛行,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教育。由于没有兄弟姐妹,难以感受到协作、平等、“有序”等人伦关系的体验,所以造成他们的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个性,无疑这一切都增加了日后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3、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必要的衔接与沟通,造成学生自身意识上的障碍。譬如说“勿盗”的戒律教育对儿童来说已不是新鲜的东西,但入学后仍要在表层意义上对诸如此类的条律反复学习,这势必造成学生的反感,造成学校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甚至在某些时候,个别家庭教育内容完全有悖于学校德育原则。例如:在学校里讲奉献精神,回到家父母却向孩子灌输不能“吃亏”的思想。显然,这违反了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学校德育在这样的情形下举步维艰。

(二)、学校德育的误区

1、传统德育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德育存在着明显的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它除了表明社会的向善性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它不顾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困惑,不能很好地解决价值观的冲突问题,脱离了现实世界,从而使学校德育表面化、肤浅化、空泛化。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目睹“社会德性全景图”之后,就必然发现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尚有不小的差距,从而在心理上和认识上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症”,以致于使许多个体的不良道德观点乘虚而入,最终导致学生对德育的可信度下降,影响德育的作用和效果。

2、德育内容上的“单薄”

传统德育内容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而作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完全应是当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方面的教育目前还远远不够。几十年的德育教材基本上是模仿前苏联的德育内容,缺乏本民族历史的厚重感,缺乏与他民族的沟通性和兼容性,更缺乏吸收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成果。传统德育教材过分注重理论性而缺乏实用性、时代性,重视单纯理论说教,而缺少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因而使人感到干瘪而不充实,降低了德育的科学性。

3、德育方法上的单一

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是将社会道德规范作为改造学生的“蓝本”,把学生看作是被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把片面的外部灌输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根本动因,采取强迫服从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它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无视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成人的道德观强加予学生,让学生不情愿地服从。例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第十条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2],对于小学生来说属于较为抽象的内容,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找到适合小学生具体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实际的教育方式尚需进一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很难使他们将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更难将其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4、德育过程偏重教师的权威力量,轻视人格魅力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被动地参与,就其过程而言,偏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感的体验,偏重理智约束,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格控制学生的成长过程。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注重自己人格力量的提升,习惯于凭借自己的身份,居高临下,通过批评惩罚等方式来确立自己的权威,镇住学生,把学生作为消极防范的对象来看待,并以此作为实施教育影响和设计德育过程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具有权威性的上下级关系的德育模式在心理上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对立情绪,试想,这样的德育手段又怎能达到预期效果?

5、德育评价手段的形式主义倾向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建构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目前大多数学校依然仅凭一份试卷、一个评语来对学生的道德做出评价,但我们知道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建构不是经过一两年的强化训练就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一辈子的努力,不懈地追求。同时,现在教育系统评价一所学校是否是德育先进单位,常用检查团的方式:提前通知、突击准备、检查一过,依然故我。这种形式主义的评价方式使得学校德育教育在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时代里必须处于边缘的位置和形式的地位。领导忽视、教师轻视、学生的漠视,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沙漠化。

(三)、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新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作用。当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学校、家庭教育不一致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就会相互抵消,不统一的要求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学生就会产生困惑,形成抵触情绪或行为上的矛盾,阻碍他们的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德育实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领域逐步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意味着对个人独立人格平等自由权利的尊重,同时又需要人们遵从诚信等市场原则,按照一定经济伦理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但是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运作使得人们把市场原则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交换化、金钱化等准市场行为使社会道德失范,加速形成了一种非伦理化的社会风气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先前的道德认知,使学校德育陷入实效偏低的恶性循环。

二.增强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一)、优化家庭德育空间,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1、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教育是随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3]。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家长的素质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条件。那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注重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尊重信任、关心爱护,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最终,要严爱结合、要求统一。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但应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溺爱只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扭曲孩子的个性,产生病态心理。尤其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多给孩子施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学校教育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对原有认识、观念的加深、扩展或补充,因此学校与家庭应及时保持联系。学校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深入教育。另一方面,定期举行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方法,对家庭德育进行指导,推动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协调一致地做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保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的实现。通过交流经验,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二)、走出学校德育误区

1、回归生活,教会选择

回归生活就要从片面的理想化的教育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认道德信念。同时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由此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针对学校德育中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脱节的普遍现象,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德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应作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同时,德育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紧随时代脉搏,达到实际效果。另外,德育要始终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会选择”是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道德冲突,培养道德判断力,把自己的道德经验内化为稳定的道德品质,是个体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吸收、辨别、内化过程。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学生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自律的过程。面对道德判断中的冲突,学生在比较辨别中提高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逐步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世界。

2、德育内容多元化、德育方法多样化

以前苏联为模本的传统德育教材已明显地不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虽然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内容几经修改,但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教育比重过高的现实。因此,学校德育内容应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博采众长;应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其成为构建新的德育内容的思想材料。特别是西方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作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传统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辩证唯物主义、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的问题,而忽视了社会适应、职业选择、挫折情绪协调及人际交往这些起码的生活问题。因而德育有必要与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内容上相互补充。此外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还可以为德育提供信息,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德育方法是关键,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学生“听话”却很难实现德育过程的学生“内化”。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形象化,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要有故事性,寓教于乐。德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一起探讨身边的人和事,一起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教育者特别要为学生创造可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的积极主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自主选择,把它们内化为情感和信念,把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律

3、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作好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关键是有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首先,要把那些有知识、有能力、有社会经验、有活动能力并能真正了解受教育者和为受教育者所欢迎的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补充到道德工作中来。其次,要重视德育工作者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要为他们的再学习和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再次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交流,能经常组织教师到改革开放前沿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再次,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能为学生所信服的道德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4、建立科学的德育实效评价机制

德育实效表现为受教育者本质力量的增强,体现在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习惯和品质等方面,难以用一般的尺度和标准衡量。因此我们要确立科学的评价方法。首先,我们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手段。比如:考核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从检测主体来说,有自查自测,他人查测两种类型。其次,要遵循德育效果评定的原则,即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还要采用多样化的评定结果表达方式,防止千人一面的一般化现象。

(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德育基地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经济伦理道德观念,坚决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一性原则的保证,也是增强德育实效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管理,清除学校周围不良的教育影响。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主动地掌握社会道德规范。最后,要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团体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同时在社区内积极开展读书、音乐、戏剧、美术展览等活动,使人们经常接触“道德价值”,谈论道德价值,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配合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产生了原来没有的整体功能,从而建立一个大的德育空间,形成教育的合力,构成一个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优化结构,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注释]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3.

[3]卢梭.爱弥尔[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9.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崔相录.德育新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3]德育原理编写组.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李继宏、张立信.个体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教育探索[J],

2001(9).

[6]曲建武.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研究.教育科学[J],2000(4).

[7]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刘东方.对我国目前传统德育的思考.教育探索[J],2001(6).

第9篇:中小学生德育原则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育

G623.5

一、明确数学教学在小学立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1.说服性

小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有结论都经得起检验和推敲,不容许有一点疏忽。数学所具有的说理性十分令人信服,立德教育过程中倘若能够利用好数学的优势,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境界。

2.真实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成果真实而亲切。数学可以说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如果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其真实性更容易让学生自觉接受德育教育。

二、明确目标

小学数学教育在新课改推动下一改往日教学方向,开始朝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向发展。过去对知识的盲目重视已成为过去,如今人们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与态度。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当前大势所趋。

数学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切关联。数学来源于生活,当然更需要实际地运用到生活中去。鼓励小学生多加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在生活中不断应用课堂上所学得的数学知识,这是树立学生实践意识的第一步。数学思维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当小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各种问题。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培养起对数学的更强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

多年来,小学教师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教学重心,教师对学生德育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小学生的数学运算以及抽象思维得到了锻炼,然而在德育教育方面较为缺乏。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将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1.发挥人格魅力的感染作用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风度、形象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模仿教师的为人处世,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形象。人格魅力包涵的内容较多,教师的上课方式、外在形象、谈吐、教学态度等等都是人格魅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上课时,要穿着大方得体,语言逻辑要清晰明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教师自身还不要断提升个人素养,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我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现代教育中开始注重个性化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性格所长,使学生各有所得。德育教育会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渗透到课堂中去,学生将会得到深度开发。

2.情景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展开,情景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团结,在情景中教会小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接人待物。立德树人切忌局限于课堂,我们应该将立德树人与课外拓展结合,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寓教于乐。例如在学习统计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动手统计公共卫生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环保教育很好的契机。

3.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引用经典案例或名人事迹,学生能够因为榜样的影响而有意识无意识地效仿榜样。在教圆周率一课时,教师如果把祖冲之追求真理的经历讲给学生听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

4.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正确利用数学思维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的有效方法。在数学中使用转换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转化法还有利于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例如小学数学空间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来得出结论,学生就会形成真理来源实践的观念。

比较是数学中较常用的思想,在比较两个对象的异同点的时候把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规律等知识渐渐渗透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在比较中,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鉴别能力也得到强化。

数学思想还包括了迁移、实践的思想。数学知识对学生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举一反三、由此推彼的思想能够不仅扩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也强化了其深度。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只要学生善于发现和归纳就能将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建立起普遍事物之间的联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需要数学思想方式,它会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接受力变强,思考问题客观辩证。n外活动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课外延伸教学内容之一,由于课外活动的自由性和趣味性,学生在实践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能得到很好地锻炼。

5.循序渐进,坚持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必须坚持情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层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即在教学中充分借助情感体验,推动学生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提升综合素质。科学性原则即保证德育教育的正面积极、清晰明了、立场明确。教师必须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同时不忘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最后,小学生“立德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德育培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由难到易、有浅入深层阶梯式发展。

四、结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性格和习惯的重要阶段,把握教育关键期,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立德树人必须贯穿于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视为教育的重心,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顾汝荣. 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分析研究[J]. 学苑教育 2014年11期

[2]孙国强. 试论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2期

[3]王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J]. 读书文摘 2014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