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第1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景观;特质性;乡村旅游;桑基鱼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104—08

1 引言

关于农业景观的定义比较多样,其中典型的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农业景观的定义。特纳(Turner)提出,农业景观是指农田、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王仰麟等学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動在具体地域空间上的落实。还有定义认为,农业景观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经人们长期农业生态活動的改造而成的复杂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从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提出农业景观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動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农业景观是指以乡村聚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为背景,以农业活動(耕作、畜牧等)为本底,由历史、人文等因素构建的农业土地景观形态。典型的农业景观包括桑基鱼塘、梯田耕作、稻田养鱼、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以及欧洲的圃制农业等。与工业景观和城市景观等相比较,农业景观具有自身的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农耕活動千百年历史演变积累而形成的独特人工生态系统,也是在乡村地域的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基础上,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叠加的土地形态。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既体现了人类和乡村社会所独有的多样性生存智慧,也折射了人类和自然协调一致的内在联系,是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蕴含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活力源泉。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农业景观特质性,对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早期的学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并提出以国家公园为导向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对农村社区的影响研究不断深入和细化,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对当地建设的实际影响等问题日益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艾瑞克(Erick)在美国卡罗莱纳东北乡村地区通过问卷等方法研究农民、旅游开发公司、政府和旅游者等不同人群对旅游开发对的态度和感知,结果表明,相关利益各方的感知状态与程度差异较大。阿里萨(Aliza)对以色列旅游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的研究表明,旅游活動和农业生产的相关性不强。而在乡村地区发展旅游,旅游方面的收入和回报较低,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阿比(Abby)在马来西亚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旅游业的增长和突出的问题在于忽视当地的自我能力建设。旅游发展对于乡村区域发展和农民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差异。通过对尼泊尔10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旅游对于改变乡村贫困的作用不大。国内研究比较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等方面,尤其是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旅游资源的研究偏重于风景,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综合特性的研究非常缺乏。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如何保护农村地区特有的景观资源以及研究其环境保护策略、自我生产能力的建设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是与此同时,许多地方的农业景观大量被破坏甚至消失。通过对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地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制约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唯利是图,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意识严重,企业经营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在开发建设中不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二是从业者素质低,缺乏理论指导。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企业经营者,抑或规划建设者,很少受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或培训。三是发展时间短,保护制度和标准缺乏。我国对农业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制度和标准。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旅游产品雷同、乡土特色丧失等问题。

2.1农业景观核心价值的消失

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和各种生态与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性,例如哈尼梯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多维的物质循环系统,同时在审美价值上,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此外,欧洲的圃制农业表现为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低丘陵上的美丽风景,中国哈尼梯田、美国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欧洲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都形成地区独特而壮美的风景。

在开发过程中,若管理者和建设者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核心价值的全面认知和缺少审美意识,忽略对农业土地特有的生产方式以及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保护,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只强调建设形式、色彩等满足视觉要求,“临摹”城市园林景观,不合宜地修建广场、游览道路、绿篱、模纹花坛、假山、亭台等,将农业景观作为一种游览元素看待,忽略历史过程的内涵与生态结构,这些建设方式不仅破坏农业景观的生态结构稳定性和生物链,还将摧毁农业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使其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并导致人们缺乏对农业景观的认同感。梯田系统、稻田养鱼等农业景观蕴涵着非常完整的生态循环、生产循环与环境保护功能。若为了旅游娱乐,盲目开发利用,必将破坏生态环境。曾有粤北山区某农业旅游区忽略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在农业观光区内盲目换种大量热带植物,植物在冬季大量死亡,反而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2.2乡村旅游开发产品雷同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就表现在其复合的生态、生产种养模式,具有丰富的水系、植被以及四季变化,蕴藏着深层次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高层次的人工生态系统。当前农业旅游产品基本可以概括为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垂钓等)、餐饮(吃农家饭)、休闲(住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发展项目雷同,重复建设若干观光园、农家乐,这种单一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下,很自然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休闲后花园”,忽略对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的产品并不仅仅只是采摘体验和农家菜,若能重视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旅游开发、利用,必能提高村民、游客等群体的审美素质,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可持续保护乡村环境。

2.3农业景观乡土特色的丧失

在一些农业旅游区开发中,把原有的农村当作“白纸”,规划和建设“标准化”或“旅游企业标准化”的新农村旅游区。例如规划“西班牙风情村”、“地中海风情村”等所谓国际化特色,在田间铺设大量混凝土路,砍掉大片树林,填埋一些池塘和河道,拉直蜿蜒的河道,给充满野趣的河岸砌上了混凝土。这种千村一面的建设方式,使得农村变得平庸无味,破坏了具有地域和历史特色的农业景观,造成乡土特色的丧失。

3 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与模式

3.1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

农业景观从发展阶段来看,可分为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农业景观。传统农业景观是建立在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和人地矛盾不突出的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而现代农业景观是建立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管理农业生产系统基础上的,其景观格局变化更为频繁,景观异质性更趋复杂。无论是传统农业景观或者现代农业景观,均具有“三生”功能特质性,即生产、生活和生态。首先是生产,农业景观的形成源自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和农业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晶和见证;其次是生活,农业景观包含农业生产者生活居所村落建筑以及长期生活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这是通过长期积淀和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生活形态;最后是生态,农业景观的生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思想体现的人工生产生态系统,代表一个区域或者国家千百年来对土地的实用形态,甚至是永续利用的生态形态。农业景观是具有“三生”功能(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景观体系,“三生”功能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例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不仅仅是游客“凝视”的壮美景观,在这农业景观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人文特性。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山上的森林是梯田的水库,山下的江河是森林水源,其内在生态机理紧密联系,生物物质流循环保持了梯田千百年肥力不减退,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尼梯田中的传统水稻品种种植百年遗传特性不变,生物多样性非常显著。在长期的梯田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特色哈尼村寨、分水制度、丰富的农耕节庆等。综上所述就是一个农业景观系统特质性的综合表现,若其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就有可能发生系统崩溃。

3.2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原则

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出发,笔者认为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原则至少应包含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以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为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开发目标和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其次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展需要的原则,强调乡村旅游农业景观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同时并重,合理利用资源,为后代维护和保留资源条件。再次是地域分异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存在结构不同、形成和演变规律不同以及景观的功能不同等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应在充分研究区域农业景观要素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最后是协调共生原则。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和各景观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使各子系统合作共存,协调、有序和相对平衡。

3.3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模式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对乡村旅游的开发采用实地深入调研以及计算机辅助GIS、RS等现代技术途径,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监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并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论证,在保护农业景观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综合特质条件下进行后续建设与管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达到对区域农业景观的数量、质量、生态环境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维护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结构,实现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如图1所示)。

在前期实地调查阶段,要通过田野调查、农户访问、古籍研究、地方志查阅等方法系统研究农业景观特质性。同时,收集该地栽植品种、土壤、地形、气候等环境条件记录,关注该地景观水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调节的实际经验,明确该景观类型的特质性。建立农业景观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与其适应性、不同尺度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融合状况、农业景观内部的動态关系(生物种间的動态关系)、水土资源状况、与之相关的环境安全与农产品安全等要素信息的描述。对农业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结构所进行的监测与评估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估开发活動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威胁,以及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性因素;另一方面是根据旅游开发的目标,有效确定当地农业景观资源的保护目标。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规划设计方案制定中,必须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与特质性要素信息库内的信息,研究该地农业景观在新开发环境条件下的适宜l生以及其特质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分析其对区域范围的生态环境影响状况等。对区域内农业景观的利用状况进行实时调控和管理工作,其中要包括确定保护措施和适应動态发展的管理策略,同时,旅游活動的开展要与农业景观的生态系统与生产特点相适应。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应当是重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改变农业景观的特质性和改变土地承载的乡土文化的特色,更不是在旅游发展中把农村变成游乐场,造成生态系统的解体,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景观丰富度的减弱,变成单一的游览元素,以至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被破坏。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是实现农业景观的有机再生,即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也是农业景观的“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改造与升级再现。乡村旅游应当重在保护集生产、生活、生态以及审美于一体的农业景观特性,挖掘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活動,促进农村地区综合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

4 乡村旅游发展与桑基鱼塘的有机再生

联合国国际地理学会秘书长曼斯·哈尔德曾盛赞桑基鱼塘:“是一个很独特的水陆资源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这种耕作制度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動力,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①。桑基鱼塘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最佳的农业生态模式之一,曾是珠江三角洲大地上最令人赞叹的农业景观。由于地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下,其农业景观格局变化急剧,并已经逐渐消亡。当前,伴随乡村旅游的开发,促使一些抛荒的桑基鱼塘得以保护开发和有机改造,成为旅游与农业景观的保护相辅相成的典型案例。

4.1桑基鱼塘的特质性与变迁

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还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動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据现存文献记载,这种独特的生产结构和水上利用方式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之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之泥复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一个整体协调、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图2所示)。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集中表现在其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机理以及“高畦深沟”基塘的结构具有适应低洼湿地,容易形成内部良好循环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期,珠江三角洲的鱼塘面积达65万多亩,其中顺德南海两县就占了55万亩。历史上的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西部地区,即顺德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县(现为佛山市南海区)、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鹤山县(现为江门市)等地,曾被称为广东省塘鱼主产区,俗称桑塘区。如今,仅有零星几个示范点存留在顺德、南海的农业观光园内,基塘生态系统已经基本消失,仅仅作为旅游观赏,其农业景观的“三生”功能已经不复存在。

4.2桑基鱼塘面临的威胁

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现今的世界工厂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蓬勃发展,桑基鱼塘面积急剧减少,20世纪末,伴随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桑基鱼塘几乎消失殆尽,甚至有学者戏称,“只留下桑基鱼塘的情怀给人们津津乐道。”桑基鱼塘衰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劳動力转移,农民转行进入城市谋生,成为农民工,放弃了传统的产业,大量的农民举家离开村庄,逐渐聚集到交通便利的城市从事其他职业,使原来的村落成了“空心村”。厂房建设、城市化或者城郊绿地的建设侵占了原有的农业土地,村落景观空间变成了即将消失的文化元素空间,没有了“桑基鱼塘”文化延续的基础。传统农耕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农业景观正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威胁,这种现象使农业景观的核心价值迅速消失。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解体,基塘系统的循环生产功能已经丧失,虽然有鱼塘存在,但是已经是单产养鱼或者因为其生产价值低而被抛荒。

4.3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桑基鱼塘有机再生

笔者以广东佛山市南海七星村为例,探讨桑基鱼塘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实现有机再生。七星村曾经是桑基鱼塘主要分布区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樵七星村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桑基鱼塘”农田示范区,最佳生态循环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七星村的基塘区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得以留存,但是大量鱼塘却被抛荒。

2007年,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西樵山将七星村纳入大景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推動七星村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以实现旅游业与农业资源共享、发展互补。从2007年起,七星村启動了桑基鱼塘改造工程,发展目标是改善旅游环境,展现其独特的岭南桑基鱼塘农业景观风采,形成以水产养殖与旅游度假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七星村进行桑基鱼塘有机改造,根据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特质性,首先恢复其生物循环结构的生态系统机理,考虑到桑树栽植已经逐渐退出生产舞台,不合适继续种植,结合旅游休闲和提升基塘湿地景观的要求,将恢复的基面改造为林基、花基、菜基与果基,以实现保持水土、生态环境,恢复其生物循环的保护性发展,赋予“桑基鱼塘”新的内涵。其次是恢复基塘的结构关系,针对原有基面坍塌或者面积较小,延续其循环特性,利用清塘内的淤泥进行扩基,保持基塘的面积比在4:6或者3:7,保护基塘系统的完整性(如图3所示)。

对桑基鱼塘农业景观特质性进行“有机再生”,即尊重其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与结构,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和新的功能要求下,进行提升改造,而不是单纯为旅游发展而将抛荒的基塘系统改建为湖泊、池塘或者是铺成广场(如表1所示)。有机再生为传统的桑基鱼塘基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效保护当地环境与开展旅游活動。2010年,由于七星村美丽的林基鱼塘(基面种植树木)以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纳入广东省绿道的规划范围,成为全省绿道大旅游休闲区的一个部分。

基于农业景观特质性的旅游开发、重构、保护与利用,使新时期的“桑基鱼塘”成为具备“三生”功能,即农业土地资源的生产服务功能(高效种养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旅游观光与科普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生态服务功能(气候调节、植被保护、洪涝调节等)的特色农业旅游区,以及无公害果蔬和鱼类品牌农业基地。

第2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生态 旅游 农业 问题 对策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3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一)景观农业的含义及特征

德国著名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特罗尔(C.Iroll)被推举为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他把景观定义为将底圈、生物圈和智能圈的人类建筑和制造物综合在一起、供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可见实体,认为景观代表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并代表一个区域整体。从景观定义出发,景观农业(Landscape Agriculture)是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多种景观斑块的镶嵌体,表现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破碎化栖息地的空间网格。从影响因素看,景观农业是人类为其生存通过较完善的生物和技术活动,对土地长期或周期性经营的结果。从系统角度出发,俄国生态学家A.P.谢尔巴科夫(A.II.III)提出“景观农业是在农业景观中调节物质与能量的一种系统,它可以保证农业景观中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首先是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也就是说,景观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自然景观上的有机结合,它是按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高稳定性和实现能量与物质平衡的一种新型农业。

景观农业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空间异质性。它是指在景观中,对各类景观单元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性状的变异程度。异质性是景观功能的基础,它决定空间格局的多样性。

2 循环再生性。构成空间镶嵌体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生态流,它包括物流、能流和信息流。景观农业在确定景观中能流、物流动态基础上,尽量扩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3 人类主导性。景观农业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干预。其中,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是景观农业演进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城市化、土地经济收益、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

4 价值多重性。理想的景观农业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保健价值等。

(二)景观农业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中国景观农业的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农业前景观、原始景观农业、传统景观农业和现代景观农业。从根本上讲,农业前景观和原始景观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自我维持的内稳定系统,人地矛盾不突出,人们未意识到合理利用土地的必要性,景观农业规划更无从说起;在传统景观农业时代,几十年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造成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景观农业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提出农业发展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完全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从景观农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得出传统景观农业仅仅体现了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的功能,而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除立足于农业生产功能外,更强调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功能,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的功能。因此,理想的景观农业规划应能体现出农业生产、环境维护和旅游开发三个层次的功能。

二、景观农业构建

(一)构建目标

景观农业既具有一般景观的基本特点,又突出地表现为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俄国生态学家W.L泰勒(B.)结合景观农业的特征,提出了实施农业生产与满足景观农业要求的三项原则意见。根据W.L.泰勒的三项原则意见,我们提出,景观农业的构建应该追求以下目标:

1 提高景观内各系统总体生产力。正确估价各项农业要素,合理配置作物品种,规划控制土地利用强度,改良土壤和耕作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能量与物资投入的效率。

2 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扩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能源,控制肥料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污染,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地发展。

3 发挥景观农业的综合价值。保护和促进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景观多样性,并为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提供资源保证,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因此,理想的景观农业应该追求经济价值(经济活力)、生态价值(环境优美)和社会价值(社会期望)三者的统一。

(二)构建原则

1 提高经济价值

经济产出作为主导功能,要求整个景观农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以及容纳更大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结构。景观农业的构建应该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联系在一起,延伸农业的产业链,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布局,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学习和应用新的概念和模式,如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精细农业、循环农业等,以此来提高经济价值。具体表现在:(1)加强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增强农工商的紧密结合;(2)提倡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3)实现一个全方位、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4)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真正实现工农良性互动,城乡共同发展,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2 维持生态价值

生态平衡功能要求景观农业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较高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较少的废弃物和多余能量排放,对人类环境具有正面生态贡献,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小的环境负效冲击和较小的非农产品投入。同时,生态保护必须结合经济开发来进行,。通过人类生产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生态建设,比如土壤培肥工程、防护林营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因此,生态价值的维持措施可以走“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整合道路,按照自然系统是否合理、经济系统是否有利、社会系统是否有效的目标集来设计最优的土地利用格局和资源生产方式,规划土地优化利用的满意景观。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措施:(1)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2)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张,建设具有宜人景观的入居环境;(3)重建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补偿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4)在工程建设区要节约工程用地,重塑环境优美、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的景观。只有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创造出合适的生态条件,才能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农业的持续发展。

3 提升社会价值

第4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业庄园;景观格局;高原特色;云南

中图分类号:S731.7;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4

Abstract: Agricultural manor economy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improving peasant’s life, and constructing new villag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i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manors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of old Chinese and European manors, and also discusses several typical Agricultural Manors cases in Taiwan, Anhui and Yunnan. The resul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 highland agriculture should be the core production and the agricultural recreation is the extended production for Agricultural Manors. By analyzing on the land use of 6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Yunna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landscapes pattern of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manor integrated with ecological, production and lif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nor; landscape pattern; highland characteristic; Yunnan Province

随着“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庄园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响应“三农”号召、促进城镇一体化发展,2013年,云南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的战略部署,自此全省掀起了庄园建设的浪潮。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特色农业庄园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庄园建设的科学性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庄园是集合了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第三产业(休闲农业)的综合产业结构,一般包含建筑区、生产区、休闲区3个部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特色农业庄园是结合了3个产业的综合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所展现出来的物质形态本身就是景观,且这种物质景观是庄园经济结构的构成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景观格局及组成的视角研究庄园。

1中西方庄园发展概述

1.1西欧中世纪庄园

西方历史上的庄园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西欧中世纪一个“典型的庄园”通常包括:1)领主或其的住所;2)农民简陋的茅舍;3)礼拜堂和教士的住宅;4)铁匠、木匠们的工作屋;5)草秣房;6)水磨坊或风磨坊[1]。这种典型的庄园结构,在当时既是政治和社会的基本单位,还是生产的基本单位。庄园大小通常由领主势力的大小决定,大的庄园包括几个村庄和田地,小的庄园甚至只是一个村庄的一小部分。

1.2中国古代庄园

中国历史上的庄园则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庄园常建坞壁以自保,因此研究中国庄园,就须研究中国坞壁[2]。坞壁呈四方形,四面建高墙,前后设置大门,四隅有角楼。这种形式的庄园在当时不仅是强大的军事、政治综合体,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据《颜氏家训》记载,当时坞壁庄园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蔬菜、瓜果来源于菜园生产,鸡猪等牲畜来源于圈养,居住的房子、生产用工具都是劳动经营所得。

由此看来,西欧中世纪庄园与中国古代庄园都是一个具有社会组织结构的经济体,这种经济形式表现出一定的物质形态。景观上庄园包括乡村的田园房舍或者是大面积的田庄[3]。这种物质形态主要由2部分组成:1)房舍,由生活住房和生产用房组成,生活有时还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领主或地主住房、农民房舍、教堂或祠堂、手工作坊、马厩、磨坊等;2)田地,由生产用地,耕地、林地、牧场、鱼塘等构成。

2现代农业庄园调查

基于经营模式、生产要素组合、规模效益等,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农业庄园是按照现代农业要求统一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柱、资本为纽带,经济效益为中心;是一种建立在土地资本化、资产股化、融资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基础上的农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是集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多业态并存、多功能并举的新型复合循环经济模式[4]。这种现代农业庄园自20世纪中叶出现于欧美、日本国等发达国家。

台湾现代休闲农业庄园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长期的发展中也不乏一些宝贵的经验与较为成功的案例。我国现代农业庄园发展相对起步较晚。1997年开始在南方兴起现代休闲农业庄园,以2012年由中国旅游协会首次评比“全国十佳休闲农庄”事件为标志,可以看出当前正值我国农业庄园建设热潮,各省市农业庄园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但是,庄园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规划不科学、缺乏产业链、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有甚者更是假借庄园之名进行房地产、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笔者针对庄园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文献调查、实地走访及访谈调查。

2.1台湾特色农业庄园

台湾现代特色农业庄园或称农庄、农场等,现已进入成长后期。台湾庄园发展有几个重要经验:农场功能空间包括生活、生产和生态,即“三生”;在规模上,台湾普遍认为千亩耕地即可以打造一个农业品牌,在景观营造上追寻农场的特色等。

当前,就生存或发展而言,台湾休闲农庄特色营造实在太重要[5],这由台湾清静农场、南投埔里镇桃米里营建的青蛙观光村等案例可见一斑。农场的特色来源于对农业与乡村资源的运用,是针对农业资源的季节性、地域性、生长性、活动性、景观性、实用性与乡村资源的产业性、传统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展开研究并实际运用。

2.2省外庄园调查

安徽省芜湖市某庄园位于市郊,采用的是公司独自经营的模式。总规划面积为1 600 hm2,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整个项目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二期已经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三期还在规划建设中。调查中发现,庄园已经成为大型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这种由公司独自经营模式的农业庄园,实质是围地做大量的房屋和旅游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用地也不多,农业景观鲜见,可以说完全抛弃了农民,违背了“三农”精神。

2.3省内庄园调查分析

昆明呈贡近郊区某庄园,占地13 hm2,是一个集参观、休闲、娱乐、文化、科普、餐饮、会议、住宿、健身、体验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庄园。调查中发现,该庄园主要功能是餐饮,每天人流集中在中午与晚上,其余时间游客很少。这种以餐饮休闲为主导产业的庄园,其单一化的产业结构使庄园存在着季节性经营淡季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庄园的持续性发展。

玉溪庄园是专属于红塔集团的烟草庄园,位于玉溪峨山岔河乡凤窝自然村。一条盘山公路进入该村,村内四面环山,三河交叉,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纯净的空气,优良的水土,具有多样、完好的自然生态景观。以“玉溪庄园”品牌产品的有机烟生产基地入驻以后,开始大力建设烟田、烟水、烟路、烤房等基础设施。该村以庄园建设为载体,通过GAP管理,以有机烟叶生产为核心,建立起良好的循环经济体系。玉溪庄园采用“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以品牌产业带动周边经济,促进了城乡发展,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居民收入。

“褚橙”品牌已进入百度百科词条(因褚时健而得名),褚橙种植基地位于哀牢山深处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建设始于2002年,种植云南特产冰糖脐橙。褚橙庄园成立于2014年,是以褚橙基地为基础而建立的特色农业庄园。庄园功能是文化展示、会务接待、旅游培训、休闲观光等,全园分为宾馆区、农家乐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果园区5个部分,建筑面积0.37 hm2。庄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民+科研院所+休闲旅游”的经营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褚橙畅销全国,同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云南红酒庄园,位于弥勒县东风农场内,以红酒生产为主,葡萄观光为辅,集餐饮、娱乐、住宿等于一体。庄园拥有葡萄基地3 000 hm2,年产500万株的种苗基地,0.3 hm2的地下酒窖[6]。云南红酒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模式,带动周边近4 000户农名种植葡萄,促进了弥勒片区大批酒厂的发展。

柏联普洱茶庄园位于普洱市景迈山,庄园基地总面积约733 hm2,其中茶园408 hm2,涉及23个生产队800多户茶农[7]。柏联茶庄由制茶坊、储茶仓、茶山寨、茶博物馆等8个开发保护项目组成,是云南省首个同时通过欧盟茶叶种植管理和生产双认证的茶庄。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休闲旅游”的模式,带动了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从现代农业庄园案例调查来看,只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才会促成庄园的建设发展。从目前云南经营发展较好的玉溪庄园、褚橙庄园、弥勒红酒庄和柏联普洱茶庄园分析中可以发现,云南发展的庄园具备一些共性:1)庄园选址皆建立在自然环境优良之地;2)庄园农业产品品种经济价值高,具有品牌效应和优量品质;3)庄园经营组织上,由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根本;4)庄园可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的延伸产业;5)在时间发展顺序上,农业产业优先发展,且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形成品牌,逐步完善特色农业庄园的产业链,以“主产业”来促进“休闲业”[8]。上述基本特征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3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构成

云南省提出庄园经济的建设新要求,基于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传统特色优质的高原农业,三大“云系列”(云茶、云花、云药)、三大“林产品”(林化产品、木本油料、食用菌)和四大“高原牌”(高原果蔬、高原薯业、高原糖酒、高原渔牧)等优势农业产业为背景,发展云南农业产业经济的政策导向。

滇中城镇近郊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用地条件好,产业品种特色已经形成,因此本研究以滇中坝区的行政村为基础进行分析。

3.1滇中坝区农业庄园用地分析

从对云南滇中城市群(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周边,从云南数字乡村网中,分别筛选出6个行政村,统计其人口、用地、农业产业基本情况(表1)。

一个行政村包含几个自然村,村委会所在地自然村称为中心村。中心村一般交通条件好,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是作为庄园建筑选址的理想之地。

根据百度地图对筛选出的6个行政村中心村用地平面图进行整理,可以看出:村庄建设用地多位于山脚坡地或平坝集中分布,在农业社会经济条件下,留出相对平整土地作为耕地,形成靠山面田的基本的平面格局。中心村用地由村庄建设用地、道路用地、河流沟渠用地、山体林地、农田耕地构成(图1)。

3.2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农业庄园规模分类

为进一步明晰庄园建设的规模,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以行政村的实际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来确定庄园建设规模,可分为大、中、小3种(表2)。

3.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

假定以行政村为基础,建设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从用地分析来看,景观是自然山脉、自然河流水系、农田、村庄、庄园、道路等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并构成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格局(图2)。从景观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自然生态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各部分景观特质如下:

3.3.1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包含自然本底的山脉和水系两大部分,构成庄园的生态基质。

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山脉作为特色农业庄园生态景观基质,保留地域性的原生态景观和乡土气息是基本原则。

河流水系作为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对生产景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外,对于维护特色农业庄园环境的生态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当前城乡河道污染的现实,河道景观重点是自然河流廊道的景观修复和生态保护。研究表明,当河岸植被宽度大于30 m时,能有效降低温度,增加河流生物食物供应,有效过滤污染物[10]。

3.3.2生产性景观

生产性景观包含高原特色农业生产景观和农产品加工生产建筑景观2部分。

农业生产景观是构成特色农业庄园的主体景观,包括耕地、林地、鱼塘、牧场等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景观斑块,较大程度地影响着特色农业庄园所展现的景观形态。如以耕地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际的稻田,散布的打谷场、草垛、谷仓等;以鱼塘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相互连通的鱼塘,晾晒的渔网,渔船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腥味;以牧场景观斑块为主的特色农业庄园,有无垠的草场、成群的牛羊、错落有致的牲畜棚等。云南现有农业生产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国际国内认可度,如罗平油菜花、哈尼族梯田、东川红土地。

其次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为主体建筑的人工斑块,构成现代人工建筑景观,赋予景观的现代化意义。

3.3.3生活景观

生活景观斑块包括村落和道路2个部分。云南拥有25个少数名族,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影响,创造了虽有融合但“和而不同” 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文化景观,不同区域有不同内涵[11],这是营造云南特色农业庄园景观的无穷源泉。民族文化景观集中在村庄中展示,包括民族建筑、歌舞、风俗等。

道路生态景观廊道,除了具有连通各景观斑块、庄园与外界联系的作用以外,同样也发挥着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作用。道路景观廊道在提供植物绿化景观的同时,改善交通状况,有利于休闲旅游的发展。

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清洁的生态环境,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民风朴实(文化风貌),有机健康食品,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 [9]。而融合生态景观、生产景观和生活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4结论

云南是农业大省,现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庄园作为云南探索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发展健康与否影响着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进程。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产业结构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核心,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作为延伸。只有生产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才能够支撑农业庄园持续性发展。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格局包括生态景观、生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云南区域自然生态特色、特色农业品种以及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景观,是农业庄园具有独特的景观和气质的基础资源条件。

参考文献:

[1]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J].历史教学,1957,7(7):33-40.

[2]盛邦和.关于中国庄园历史特点与命运再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47-53.

[3]吴晓敏,李皎,曹茂.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规划创新与基本模式[J].华中建筑,2015,33(4):108-111.

[4]陈良正,冯露,罗雁,等.国际庄园经济发展经验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经济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1):3432-3438.

[5]段兆麟.休闲农场运用农业与农村资源营造特色[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21(6):14-17.

[6]李北村,罗予彤,徐家友.云南红酒庄园走笔[J].云南农业,2013,28(10):52-53.

[7]段兆顺,阿旭.普洱茶庄园的先行者[J].普洱,2012,7(12):33-38.

[8]李文璐,李东徽,毕宝良,等.云南休闲农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2):72-75.

[9]杜开锐.试论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J].天津建设科技,2002,13(1):27-29.

第5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11]。但对农业景观资源的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工程地质、美学等综合因素特质性的认知与分析,以及这些特质性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策略的研究仍较缺乏。

1农业景观资源的特质性分析

1.1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农耕历史文化载体

农业景观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后改造的自然、文化综合景观,其最初形成是以生产和生活为目的。在漫长的农耕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田园、牧场、渔场等农业景观融合并顺应其自然环境逐步发展,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态,体现了生产、生态与审美的合一,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价值,甚至还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土景观,形成一种大地艺术。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的农业景观资源,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桑基鱼塘、梯田耕作、农林复合、稻田养鱼等。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几个世纪延续圃制农业,以耕种、休耕、放牧来循环使用土地,创造了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的低丘陵上的美丽农业景观,表现为均匀的斑块状土地格局,形成地区独特的风景。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创始人欧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将欧洲农业耕作景观的形式之美以及优美的乡村景色作为其设计的“源泉”,将“乡村带入城市”,对农业景观进行艺术再现;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Eckbo)、凯利(DanKiley)、罗斯(JameRose)曾指出“从中国的梯田、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中能够看到实用与美,农民是最早的设计师,不受任何设计理论与美学原则的困扰,根据现状和生产需求开塑造和改造他的土地,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成就能与人类艺术结晶-阿尔罕不拉宫相媲美。”

1.2传统农业景观资源的消亡与新型农业景观资源的兴起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已发生急剧而深刻的改变,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耕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在土地大开发的浪潮下,工厂建设以及房产开发对农村土地日渐蚕食,农业景观资源处于急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一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农业景观资源逐渐消亡,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蓬勃崛起。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已经日渐没落以至于完全消亡[12-13]。“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资源,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桑基鱼塘消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耕地以及鱼塘面积急剧减少;二是因为栽桑养蚕对于工业废气极度敏感,养蚕桑叶已经不适宜栽种。同时,有学者指出已列合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浙田“稻田养鱼”农业景观资源也面临后继无人、维持艰难的局面[14]。在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新型农业景观正在崛起,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即园区农业)蓬勃发展。国家积极进行国内各区域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流通中心的规划,建设部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农业生态示范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推进农业旅游,如广州南沙围垦农业园发展现代渔业观光旅游等(表1),观光展示以及科技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主要类型。二是凭借较强的工业实力崛起的农村,以农事活动等作为农业旅游吸引物,建设农业型主题公园,发展旅游,如浙江宁波腾头村凭借农村事务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水果采摘等旅游活动,该村已无须将农业种植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15]。据2004年国家旅游局评选出的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统计,其中东部地区100个,占49.76%;中部地区65个,占32.1%;西部地区38个,占18.7%。省、市、区分布来看,最多的是山东25个,占12.32%,安徽17个,占8.37%;江苏16个,占7.88%;广东14个,占6.9%;河南12个,占5.91%;辽宁、四川、黑龙江各9个,河北8个,北京、内蒙古7个,湖北、云南、浙江、重庆各6个,江西5个,天津、广西各4个,其他省、市、区均在3个以下。从4个直辖市分布来看,北京7个,重庆6个,天津4个,上海3个。

2农业景观资源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

农业景观资源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这种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4]。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其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其所在地域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的三维时空土地形态。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景观桑基鱼塘,并非只是单纯的鱼塘,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也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奇葩。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的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的泥覆盖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正是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当前的旅游开发,缺乏对农业景观这种综合特质性的全面认知,对原有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不重视,保护意识差,后续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习惯于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认为农业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的扩展组成部分,相应的开发建设就是建广场、铺草坪,这样才够气派,有排场,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这种盲目的建设使农村地域成为都市休闲的“廉价游乐场”;二是对农业景观自然、人文属性的理解与认知缺乏,农业景观建设采用城市绿化方法,忽略历史积淀下来的乡土地域景观特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发展旅游,铺草坪、种绿篱、种模纹图案花坛,修建假山、亭台楼阁等,这种飞来的“景色”,将摧毁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长此以往,农业景观资源将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

2.2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

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基本分为3类:一是农耕型,通过温室大棚等微缩展示农业生产技术,让游客参与采摘蔬菜、水果;二是农家型,让村民在家中接待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三是综合休闲型,如度假农庄,提供球类、和垂钓等多种娱乐活动[16],可称为“广义的农家乐”模式,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雷同。在这种模式下,很自然认为应当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后花园”,多模拟城市公园,建设大批农庄、山庄,甚至建造在生态敏感地区,而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地域特性、自然、人文独特性的深入调查和认识,这样的建设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反而破坏原有的环境。农村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农业旅游景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地域特色,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生境特点和地方的人文特点,注重地方特色。不能只是模仿或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未能从长远着想。

2.3相关科研与专业人员的缺乏

当前国内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应用性研究非常少,规划设计水平低,缺乏专业人员以及专家指导。一方面,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审美意趣的影响,国内对于自然风景和城市绿地美学研究颇多,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美学意义及其保护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专业为农村做旅游规划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人员非常少,对当地景观资源更缺乏深入研究,导致许多现有的旅游开发方案的未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建设。

3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合理建设的途径

3.1对农业景观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途径

在旅游开发中,对待农业景观资源的建设,必须首先对当地自然、人文状况进行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其历史状况、形态规模、审美特征、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再以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为依据,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资源采用不同保护、开发对策。

3.2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旅游开发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传统农业转变为产业化发展,表现为产业化的农业基地,其发展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如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大连海参养殖基地、大连长青现代农业园、葫芦岛宏业现代农业园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工业和农业的双重属性以及科普、教育与科研性质,其资源特性表现为以农业生产为载体,农产品标准化与产业化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城市周边观光旅游地、休闲度假及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等。以原有的农村为基础建设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表现为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形成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如常熟蒋巷村、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等。该类农业产业园是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农业资源特性具备“三生功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地与休闲度假地。

3.3综合价值高的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途径

一些农业景观资源体现了经济、生态与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表现出森林-村寨-梯田-红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农耕景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所创造出的丰厚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数千年间农业发展的历史载体,具有极高的生态、生产以及审美价值。对于这些具有极高综合价值的农业景观资源,应当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进行旅游开发,建议有关政府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编制申报书,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将其定位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规划、保护和发展。重视传统农业景观资源,并非原封不动地保护,可结合当前的城乡统筹规划,从改进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地形地貌恢复、生态保护规划等途径进行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有关现代农业园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确保包括现有的基塘农业能按一定比例合理发展,对于已经逐渐失去其生产功能的广东特色农业景观资源“桑基鱼塘”来说,顺德杏坛、南海西樵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恢复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景观,以现代的果基、林基、菜基鱼塘风貌,赋“桑基鱼塘”新的内涵,使日渐消亡的特色农业景观得以一定程度的保存。

3.4地域性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措施

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并没有经典得像云南哈尼梯田一样的“如图画般”的审美感受,但其仍具有原生态的生产性和乡土地域的审美属性。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景观资源,存在于“活”的乡村生活中,我们应当借鉴英国和日本的乡村经验,由政府组织编制保护名录,尽量保护地域原农业生态、原住民,在此基础上,走综合性的旅游开发道路。不宜大力进行度假区开发,应当采取生态旅游方式,培育当地居民和游客对自身文化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态景观,当地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给予一些生态补偿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第6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1国外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和农业政策的大方向息息相关, 农业政策中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认识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 逐步形成了重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发展战略。通过对国外相关政策演变过程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的现状和规范未来发展趋势的政策制定方向。

1.1欧盟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是欧盟最重要的农业政策。从 1962 年实施至今, CAP 经历了 3 个阶段的改革, 特别是 2000 年《农村发展条例》, 实现了从农业生产支持到农业环境控制, 再到乡村综合发展和生态景观建设支持的转变, 开始重视乡村发展的多功能性,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10]。2005年欧盟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乡村发展计划(2007—2013), 主要包括 4 个方面的发展战略: (1)提高农业林业的竞争力, 包括职业和年轻农民培训、信息化和推广咨询、现代化农业控股、提高林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林业产品的价值、合作开发新产品、农林牧基础设施、恢复农业生产潜力、注重食品安全,培育生产者团队; (2)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包括农业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保护和提升、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林业发展、传统农场的维护和管理、动物福利等; (3)提高乡村经济多样化和生活质量, 包括促进农民非农活动的多样化、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乡村人居环境改造等; (4)为支持以上 3 方面实施而专门规定的管理制度, 可理解为一个地方行动小组实施自下而上的地方发展战略。欧盟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制度上, 构建了以农户为主体的补贴政策, 最早建立了农业环境措施制度(agri-environmental measures), 随后发展为环境管护制度(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1,11]。例如, 英国先后提出 4 个级别的环境管护制度, 入门管理(entry level stewardship)、有机入门管理(organicentry level stewardship) 、较高水平的管理 (higherlevel stewardship), 以及专门针对丘陵地区的入门/有机管理(upland entry level stewardship)[7]。每个级别的管理涉及多项技术, 如入门管理包括 50 多种生态景观管护工程技术措施; 高级管护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 制定了 100 多项工程技术,并且同一工程技术体系下, 针对不同情况还提出了更具体的工程技术措施, 如湿地管理包括湿地修复、湿地重建、湿地维护等, 再如缓冲带建设根据不同的周围要素(河流、农田道路、沟渠)提出了 5~6种缓冲带建设模式和工程技术措施。总体来看, 欧洲生态环境景观管护各个项目的可选管理措施涵盖内容广泛, 包含了农田、林地、草地、历史遗产、线性景观(包括树篱、石墙、边坡、缓冲带、水道等), 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等项目。制定了每项工程技术的实施标准、资金补贴分值和验收标准, 农民或是乡村集体可以自由选择计划开展哪些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 当总体补贴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后, 农户可以提交申请, 以图和表的形式说明在哪些地方实施什么类型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措施、执行时间以及资金补贴总额。参与环境管护的农户需遵守合同规定, 接受监督检查, 如果出现违约情况, 将会受到严格的惩罚。

1.2美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政策

自 20 世纪 30 年代起, 土壤侵蚀、水土保持、耕地保护一直是美国农业政策的重点。1985 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农业法”, 并通过了《食品安全法案》, 正式启动土地保护项目(Conservation Reserve Program), 针对高度侵蚀区域实行休耕制度。项目实施以来, 目标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景观建设和休闲旅游[12]。1994 年土壤保护服务局改名为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NRCS), 开始重点关注农村环境的改善。美国农业部农场管理局(Farm Security Agency)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服务局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部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提供资金支持。各州县成立了田间技术咨询处(field office)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目前大约有 8 000 名技术人员参与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美国提出的自然和农业保护工程技术标准, 包括 60 多个项目, 内容非常广泛和详实。美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政策的特点在于全美都遵循了一套环境管护制度[13], 而每个州、每个地区都针对自身的地理环境条件在上级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为当地量身订做了更为详细的措施。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 21 世纪后, 我国先后开展推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土地整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重大战略, 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样, 在以上几个方面也开展了相关重大和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计划, 研发了一系列技术, 取得了一批研究和示范成果, 在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方面, 发挥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作用。但是对比国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我国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对未来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认识和研究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理论上对农业/农村多功能性的研究较多, 提出了生产、生态、生活和文化等多功能性, 但在实践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 (1)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 重点强调生产模式和循环体系、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技术, 甚少考虑农业/农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保护、恢复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乡土历史遗产保护等非商品; (2)在实践方面对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不够, 导致地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联系和乡土景观风貌严重受损; (3)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还是集中于生产性土地单元, 很少考虑非生产性自然和半自然生境以及农业景观对面源污染的影响;(4)在农业/农村可持续评价指标中,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景观指标缺失。

2.2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有待提升

尽管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并有较详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但任何规划都需要通过工程技术落地, 由于规划设计人员缺乏生态景观化设计理念, 再加上生态景观设计导则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缺失, 致使一些工程建设“有生态之名, 无生态之实”, 如: (1)新农村建设偏重于硬质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农林生态植被建设结构单一、树种单一, 乡村林网生态景观服务功能较低; (2)田间道路、沟渠甚少考虑生态景观化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对面源污染控制作用; (3)对农田周围边界地、田埂缺乏有效的管理, 乱堆、乱放随处可见, 视觉污染严重。

2.3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精细化和集成化有待提高

我国在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建设, 开展从源头控制污染的过程中, 重视生产系统生物生产关系重建、生产模式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对景观层次上物质、能量和物种流动考虑不够;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先后从饮水、房屋、垃圾处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但对乡村生态景观特征和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重视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由于受部门条块分割限制, 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涵盖水利、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全面的工程技术体系和标准, 难以适应未来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实施; (2)还没有形成工程标准、技术规程、施工记录和维护、验收的全过程生态景观化质量控制体系, 难以实现项目实施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全程控制; (3)大部分工程技术都是针对新建的工程技术标准, 实际上相当多的工程技术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提升。

2.4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和景观建设主体是政府, 很多项目如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治、河道整治的实施, 都是以政府为主体来实施工程招标,大多数情况下由外来者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一个自上而下甚少由农户这样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项目可能在短期内具备高效率优势, 但从长期看由于缺乏对当地生物、生态和乡土知识的研究以及后期管护, 不利于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措施的后续效果和维护; (2)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涉及多个部门, 以政府为主导的“运动式和项目式”的生态环境建设方式重视建设, 对后期管护重视不够; (3)各类项目缺乏整合, 缺乏整体推进机制, 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控, 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质量。

3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

3.1 拓宽和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

提高农林业竞争力和乡村经济多样性以及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解决农村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是完成该任务的关键所在。而农业多功能发展是解决该矛盾的有效方法。农业/农村多功能性除了表现为商品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生产等商品生产)以及由此发展的食品安全等功能外, 还具有非商品功能, 包括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教育等多种功能等[3]。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 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和实践。

3.1.1恢复农业景观生态服务功能

应从土地单元(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农业景观镶嵌体尺度, 充分秉承和遵循生态系统管护的理论和方法, 开展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的建设、修复和维护等措施。不仅要搞好生产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与水土和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和重建, 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以及生态景观价值。具体对策包括: (1)通过构建马赛克样的、具有多孔和透水性的农村景观基质, 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 (2)通过线状廊道规划设计实现景观生态网络化, 提高景观功能连通性, 减小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通过保护和设计小片林地、树篱、缓冲带、树丛等, 改善生物栖息地质量, 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4)在农业园区建设中, 应加强景观的多功能性规划设计, 如能源的节约和生产、食物供应、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的再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提升、乡村景观风貌提升等; (5)在继续实施和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现有农村林木覆盖度的提升、生态恢复和荒坡绿化, 推进以群落为单元、以生态网络为连接的多林种、多物种、多形式、多层次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3.1.2保护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应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土壤质量、保护天敌以及控制害虫、增加作物授粉机会等)。一方面通过增加农业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缓冲带建设、蜜源植物种植、冬季留茬、鸟类越冬场所建设等,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14]; 另一方面通过农田景观规划设计, 提高天敌数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 16]。具体来说, 景观层次上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包括: (1)在大中尺度上(市县), 应重点建立生物生境保护区、构建生态网络; (2)在中尺度上(县域、乡镇), 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和质量、功能的连接性; (3)在小尺度上(村级或农田), 重点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质量、多样性及景观美学价值, 通过将微生物、昆虫、大型动物、植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建立起恰当关系, 改善作物养分供应, 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重塑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5]。

3.1.3加强灾害适宜性管理, 提高水土安全

目前,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畜牧业废弃物、农业化肥和农药大量投入等导致了土壤和水环境污染严重。因而, 应从防治水环境污染等水土安全方面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对策包括: (1)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 优化“田、水、路、林、村”的景观格局, 从过程上控制面源污染, 加强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和应用, 开展缓冲带建设、半自然生境保护和重建、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田块作物生产和覆盖轮作、土地休耕等集成化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 (2)按照水系的自然形态加强水系和河道整治, 根据河道等级充分应用乔灌草结合的植被缓冲带和水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技术;(3)加强坑塘湿地生态修复能力, 提高水系的连通性,降低水体污染程度, 营造优良生境斑块和优美的亲水景观; (4)重视田埂、沟渠路林边界、地角、田边管护和植被缓冲带建设, 减少从农田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 (5)针对面源污染、农村废弃物分散的特点,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环境管护制度, 从农民生产和生活日常行为着手提高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除此之外,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水土安全问题,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 也应是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关注的重要方面。主要目标和要求包括: (1)分析确定地域水土安全问题、发生原因、风险, 评价区域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关系, 确定防治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 构建应对洪涝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 (2)尊重水系的自然特征, 进一步加强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的联系与整治, 保护区域水生环境, 改善水质, 维护水系的历史生态景观特征; (3)控制汇水区、洪水区、湿地和滨水地带的土地利用, 大力开展水系生态护岸建设,建立缓冲带等环保廊道, 提高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 (4)大力开展土地生态修复、促进地表水下渗, 构建集湖沼、坑塘、湿地、郊野公园和生态隔离带为一体的多级泄洪、水量调节控制的防灾避险的绿色基础设施。

3.1.4加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开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也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本点, 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是促进和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首要任务。乡村的森林、湿地、水系等各类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 同时丰富的农业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景观游憩的重要元素。调查研究表明[2],现代人渴望的乡村旅游决定因素依次为: 自然景观、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 清洁的生态环境, 重温乡村记忆(乡村景观特征), 民风朴实(文化风貌), 有机健康食品, 适当参与体力劳动(参与性)。因而, 应从田园景观的自然风景属性、乡土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景观遗产等方面加强和提升农业多功能性。在休闲农业发展中, 除继续加强多样化食品开发和生产、增加科技含量外, 还应强化农业/农村、农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 主要包括: (1)维护自然山水格局, 提升山体、水系和地形地貌形成的景观特征, 开展沟路林渠和聚落生态景观化建设,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2)挖掘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和廊道, 提升现有自然景观文化和美学价值, 强化非机动车绿色通道(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 提高游憩廊道和道路的多功能性及景观可达性, 构建乡土景观体验网络; (3)将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现有自然保护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绿色开放空间和乡村休闲绿道; (4)加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模拟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2加强以农户或村集体为主体的管护制度建设

应从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入手, 开展生态系统健康修复、提升和维护, 进行生态景观化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应尽可能落实到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最低层次上。就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管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看, 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不同层次生态管护能力的培育, 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护体系; (2)创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 强有力的协调和管理制度或是机构, 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全过程考核和控制体系; (3)制定以农户为主体、通过资金补贴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护制度, 让农户成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守护神”。

3.3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的研究和示范

我国在农村生态景观建设和管理中, 条块分割严重, 技术集成度低而分散, 缺乏农户和村集体可以应用且容易获得、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技术体系。与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技术研究相比, 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技术和政策研究滞后, 亟需针对我国地域特点, 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构建长期的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研发基地, 开展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监测评价方法和技术。加强部门协同机制和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 主要内容包括: (1)打破部门、学科界限, 建立协同和联动机制, 有效整合国家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实施效果长期性; (2)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战略目标要求, 亟需丰富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和管护集成技术体系,在原有水利、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技术基础上, 增加生物生境修复、水源涵养、缓冲带建设、景观提升、乡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植物景观营造、乡土景观建设等工程技术, 并构建不同区域特征的生态景观工程技术体系, 推进“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化”和“生态景观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管护; (3)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 增加生态景观分析评价和规划内容, 制定规划设计过程的评价指标, 完善规划设计导则, 推进过程控制管理; (4)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中, 应建立工程技术标准、工程设计要求和程序、施工记录, 从技术控制和过程控制来保证工程质量; (5)在工程评价和验收中, 应增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美学、游憩的评价。

第7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 农业 生态旅游 问题 建议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将“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对农村从业者、旅游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合,现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获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新经济增长点。

二、平顶山市金牛山石榴园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

平顶山市金牛山石榴园景区,总面积110.2公顷。为适应扩大开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地政府组织开发了“金牛山风景石榴园”景区。经过十几年的投入与建设,景区已初见规模,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石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年产石榴2000多吨, 2004年亩产石榴超千斤,亩产值5000余元,2007年亩产值猛增到6000多元。金牛山石榴园景区于2001年率先开展了无公害果品生产试验示范工作。截至2006年,平顶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制定完成石榴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标准29项。同时以金牛山石榴协会为依托,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对标准进行宣传贯彻,对果农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近几年来,中科院武汉分院生物导弹技术在景区大面积推广使用,利用培育、放置害虫天敌的虫卵方法杀死害虫,达到了《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规定的合格要求,符合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标准。2004年,金牛山石榴在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果品的基础上,又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上徐村万亩石榴园申请注册了“中国上徐鑫牛山”商标。2007年,金牛山风景石榴园正式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中原地区面积较大的石榴种植基地。

三、金牛山石榴园景区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金牛山石榴园景区农业生态旅游的框架已初具规模,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还存在一些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引起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1.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层次

目前金牛山景区主要的旅游产品就是石榴园及山顶游览区,产品品种单一,挂果时间短暂,九、十月份挂果期游人如织,收获季节一过就人烟稀少,过分依赖时令与自然景观,景点也过于分散,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浪费。当地的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只注重自然景观建设,忽视发掘人文景观的价值,缺乏文化、文物与旅游的有机结合,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2.产品缺乏知名度,品牌效应不明显

尽管金牛山在区域范围内已成为示范品牌,但在全省、全国范围内知名度欠缺,高层次、高科技的特色产品并不多,产品包装、储运,市场宣传、销售等服务也没有形成体系,与雁鸣湖大闸蟹、新郑红枣、开封西瓜等地方特色品牌的运作相比,效应不明显,企业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过高,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3.生产标准模糊,产品缺乏深加工

尽管这几年金牛山景区果品、畜牧等产值不断增加,但旅游产品仅仅停留在初级状态,缺乏专业机构的认证,生产标准不一,产品花色品种单一,没有形成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4.景区管理粗放,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差

目前景区交通等硬件设施已基本具备,但卫生设施缺乏,卫生观念落后,“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景点的通达性较差,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也亟待建设。景区管理粗放,景区内一些设施损坏严重,缺乏必要的维护与更新。

5.景区管理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存在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果农既是从业者,又是管理者。通过笔者对果农的访谈,发现许多果农只知道自己的产品是绿色产品,无污染,具体对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概念就含糊不清,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更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生态旅游的内涵、本质归属不清楚,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四、对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金牛山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对平顶山地区发展特色区域经济有示范及辐射的作用,尽管存在不足,但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发展思路符合休闲、消费潮流,发展潜力突出,应在反思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借鉴经验,将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适当倾斜政策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当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加强利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政府要制定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性和较强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减免,使农民有能力加大对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新路子。硬环境建设是指建设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所必需的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作为旅游村落的村庄,政府要对其道路、交通线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进行投资,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2.发展与保护并重,人文与自然景观并重

针对景区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层次的问题,在加强景区自然景观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掘景区的人文景观,可以拓宽生态旅游的范围与深度。生态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舒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吸引乡村旅游者的源泉,发展旅游经济首先要确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尽可能地保留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的多元性。

3.突出鲜明乡村、地域特色

乡村旅游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特色,如果农村特色丧失了也就失去了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前景。要在追求特色的基础上,力争形成数量众多、类型互补的旅游产品系列,才能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规模效益。金牛山景区地域广阔,应充分利用山林、石榴景观资源、乡土风情、故事传说和临近城市、交通方便的优越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经济林,体现出山林野趣,朴实自然、 雅俗致野的自然风貌,形成春可赏花、夏能纳凉、秋可尝果、冬能游乐的集旅游、品果、美食、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场所。

4.为景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走产业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

金牛山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规模化效益已初见端倪。政府对景区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搞好对外宣传,可以借鉴成功的农产品营销经验,尝试通过“石榴节”、“赏榴花”等活动搭建平台,借助媒体造势扩大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招商引资,建立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基地。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链条,认真落实财政补贴、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这些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的农户,带动农业结构优化,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创造更大的规模效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5.规范企业标准、创品牌产品

创名牌是工业企业经营的重要战略之一,而对于农产品是否创出知名品牌,特别是国际名牌,同样是其能否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景区已有自己的品牌,但知名度远远不够。因此,景区的发展要从高、精、尖、优上下功夫,规范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靠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将产品质量融入品牌价值,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同时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资源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旅游市场营销。

6.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景区管理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的现状,要注重农村的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定期组织农业科普知识推广,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使乡村生态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旅游服务,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金牛山正在逐渐成为城乡居民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农业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了区域经济,使农户由原来单一的农耕生产发展到今天的集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文化素养。相信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政策扶持,规范化管理,其成功经验必将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起到借鉴和辐射作用,成为当地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素质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 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旅游研究.经济论坛,2007.10

第8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园林艺术;休闲农业;旅游业

一、园林艺术在休闲农业中的价值体现

园林艺术的涵盖性较强且应用范围较广,其包含了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若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需要遵循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以保护自然为前提,逐渐提高休闲农业景观的艺术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休闲农业景观规划时,应重视道路规划、植物配置以及景观设置之间的联系,重视提高视觉效果。人们看到了美好的事物就会产生深刻的共鸣,进而形成视觉美,这种感情会提高人们对于休闲农业的欣赏和喜爱,使其更加重视发展休闲农业[1]。

二、休闲农业的景观类型

虽然农业类型较多,但是不同地区的农业具有不同特点。因此,根据休闲农业的地域、文化及经济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田园景观、山林景观、水体景观及民俗文化景观等。

(一)田园景观

田园景观类型主要包括麦田、茶园、果园及蔬菜园,田园景观可以深入表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是当地农业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直接体现。由于田园景观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因此,设计人员将园林艺术应用于田园景观中时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规划,根据四季特点和田园景观采用对应的颜色。

(二)山林景观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位于山林地带,林地景观常常具有许多灌木、乔木等,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林地景观特色将其规划成独具生态旅游特点的茶园、果园等。将山林特点同休闲农业相结合可以让游客放松身心,加强同大自然的联系,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放松场所。游客也可以在休闲旅游之际了解许多园林知识,逐渐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及生活乐趣[2]。

(三)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在休闲农业中也具有较高的地位,由于植物生长均需要水分,因此重视将园林艺术同水体景观相结合可以塑造不同的水体景观,营造有趣的休闲娱乐氛围。例如,在瀑布旁边,设计人员可以建造水体景观,为游客提供可以在水中漫步的场所。

(四)民俗文化景观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不同地区的农业形态及风俗习惯不同,将园林艺术应用到民俗文化景观中可以更好地体现当地特色,丰富文化发展形态。由于农业民俗文化景观主要以民俗风情、文化底蕴及生活方式为基础,因此设计人员可以设计符合当地风俗习惯的场景来宣扬当地的民俗文化,使游客可以在观赏景观的同时体验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的农业特点。

三、园林艺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原则

虽然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如果设计人员不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就会导致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进而导致不仅园林艺术得不到体现,而且不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美学及表现特色的设计原则,重视当地的风俗文化及农业特点,处理好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一)因地制宜

设计人员要在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要重视体现可持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农业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当地地理条件及文化特征。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设计成本,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人们可以在遵循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经济效益,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将园林艺术引用到规划设计中,良好保护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景观,促进环境和农业同步、协调发展。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规划时,首先应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设计方案,尽可能保留当地自然文化,合理分区,这样才能将改造工作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设计人员还应尽可能使用当地特产及产量较多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节省建筑规划成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3]。

(二)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休闲农业生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休闲农业规划时应重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及生态性,这样才能在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体现农业的生态性。设计人员应合理采用设计方式,掌握生态学规律创造美好的园区景观环境。设计人员应加强对景物构建和生态表现形式的控制,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样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生态美学应用到园林艺术设计中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有效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完美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还要重视发展传统美学,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渐创新和提炼,合理解决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问题,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特色表现

休闲农业的发展一般均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在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及农业环境之后,将当地特色及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来,形成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农业旅游园区。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不同,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仔细分析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地理因素,综合各种地理、农业及交通信息进行统筹安排,详细规划发展方式及重点项目,打造独具一格的具有农业气息的现代化园区。设计人员应重视突出自身的文化特点,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逐渐提高行业地位及行业影响力。设计人员也可以重点开发特征性、差异性较强的产品,充分体现自身的竞争实力及文化特点,这样可以树立良好的农业园林形象,逐渐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园林艺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艺术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注重色彩丰富、重视视觉效果以及重视空间搭配三方面。设计人员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时应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的同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一)注重丰富色彩

在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的同时应以自然环境为主,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由于我国农作物种类较多,而且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特点不同,因此设计人员应在尊重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前提下利用农作物发展休闲农业。由于农作物生长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养护方式不同,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不同阶段的农作物生长特点增强园林艺术特色,利用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农作物营造园林艺术效果。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农作物不同的开花和结果时间营造不同的情景,一年四季提供给游客不同的感官体验。设计人员可以在农作物开花时打造姹紫嫣红的园林景色,在农作物结果时组织采摘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农耕的乐趣。不同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同的景色特点会让更多的游客关注,进而使人们深刻感受到园林的美感以及发展农业的意义。设计人员还可以在农作物枯萎时营造以黄色为主的休闲农业景观,避免出现整个园区一年四季景色都相同的情况,提高游客对园林景观及发展农业的重视度。将园林艺术应用到休闲农业中可以改善传统农业枯燥、单一的生产方式,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与亲近自然相结合的活动场所,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注重参与体验

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休闲农业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到农村体验农耕生活,各式各样的采摘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休闲娱乐项目,设计人员在应用园林艺术时应注重人们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休闲农业活动。

(三)注重空间感受

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三维空间,因此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空间搭配,保持空间整体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美。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动态格局设计以及空间景物搭配构建空间格局,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感受。合理搭配空间艺术、高度及色彩可以使农作物的构建格局更加自然、合理,同时也能使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方式及生长环境规划农作物的整体格局,使人们可以观赏到每一种农作物。良好的空间搭配可以有效增强休闲农业园区的感染力,进而有效弘扬当地农业文化,为每一位游客留下良好的观赏记忆。

第9篇: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一、前言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