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农村资源资产化精选(九篇)

农村资源资产化

第1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金融资源配置;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17-03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金融资源的配置问题日益凸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实际上是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组合,而资源的重新组合中起导向作用的则是金融资源。金融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核心和动脉,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金融资源配置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互动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质量。

一、金融资源配置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互动

产业结构优化实质是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重新组合和配置的过程,是通过劳动和资本在不同产业和不同部门内部进行转移,实现不同产业和不同部门内部产出的调整。金融正是通过金融政策等手段影响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资本市场通过一级市场进行增量调节,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存量调节,并通过上述两个途径改变资金的供给;信贷市场则通过使用利率等手段对消费贷款、生产贷款进行调节,以影响资金需求;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改变了资金的流量和流向,进而影响了金融资源的分配;金融政策等手段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用催化、产业整合、防范和分散风险等机制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金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金融资源的配置又通过影响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而影响金融资源的供给。资金的运用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某一时刻的产业结构,反映的便是资金的分布状况。金融部门可以通过资金配置实现产业优化的外在硬约束,履行产业导向的初始推动力作用。也可通过金融结构的优化形成灵活、高效的资金融通机制带来资金融通效率的改善,使资金流量倍增,缓解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而面临的资金资源不足困难。因此,金融资源配置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者是互动的关系。金融资源配置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金融在业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不仅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目标的关键,也为金融本身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

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意味着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的多样化,表现为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规模得到迅速的扩大。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关键就是金融资源。金融资源的配置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互动主要体现是通过资金形成导向机制和信用催化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现阶段我国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应基于国家实现统筹城乡和城乡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充分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环境;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持作用,也要兼顾金融本身创新与发展,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互动。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向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农民增收需要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需要金融推动,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金融服务。建立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相互融合的竞争有序、分工合理、监管有力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实现又要求金融在城乡间均衡发展。要求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的行业、产业之间拥有平等的金融服务机会;既要重视农村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又要处理好城乡间资金流动的合理比例。要协调好城市与农村、长期资源配置与短期资源配置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长期任务,所需资金投入将达15万亿元-20万亿元。但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金融支持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上所存在的体制和制度原因,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资源配置良好互动的瓶颈。

二、金融资源配置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

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目前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一则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合理。在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中,中农工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超过一半。即便在农村金融组织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居于主导地位。金融资源的占有和分配高度集中,农村金融机构在政府的金融压制政策下日显单一化和垄断化。资源分配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农村地区,进一步扩大区域差距。农村金融机构少、资金量小,供给总量不足;农业银行收缩经营范围,把经营核心转移到金融资源聚集的城市,对农村的放款大幅减少;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单一,其他业务拓展缓慢;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成为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泵;农信社虽然在农村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其能力有限,且表现出“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限制了农村金融需求“主力军”作用的发挥。正式的金融安排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非正式金融安排的发展又受到遏制,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占资产总额一直徘徊在10%上下。由于小农经济对资金需求的零散性,以及小农经济所蕴含的高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所追求的资金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造成了农村金融网点的撤并和金融业务的收缩,加剧了金融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错位。

二则农村金融资源服务功能不完善。现实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不论金融机构的网点分布、网络硬件设施,还是金融产品的种类都不足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农村金融投资机构严重缺乏,农村信用社经营业务主要限制在传统的存贷业务,没有金融投资业务,而邮政储蓄银行只吸收存款,农业银行改制以后,逐渐从农村金融市场撤离,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是支持农业的政策性银行,但也没有相应的农村金融投资业务。农村资金需求多样性与资金供应结构单一化的矛盾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以及农户“贷款难”的局面。随着农村发展性农户和市场性农户的增多,对金融服务也产生多样化的需求,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落后,大批农信社业务模式普遍趋同商业银行,普通金融服务和保障性金融服务没有有效区分,“穷人的银行业务”存在边缘化趋势。

三则农村金融资源逆向流动严重。现行金融运行体制与信贷政策,为农村资金外流提供了多种渠道。农、工、建、中行及其他商业性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将贷款审批权上收,使得基层机构基本成为了储蓄所,除了小额质押和消费贷款外,基本上不放款。邮政储蓄在电子汇兑方面的优势,近几年来邮政储蓄存款的增幅已超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特殊制度安排挤占和流失了巨额农村资金,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较低的弱质产业,存在信用程度不够高等问题,这与商业盈利性目标存在突出矛盾。不少涉农金融机构经营目标取向上具有内在冲动,在追求利润冲动下,农村资金主要以上存形式向中心城市集中,来自乡镇以下大量金融资源集中到县及以上中心城市。由各自的上级部门集中投向优势行业和产业中的大项目、大企业。农村资金向城市积聚,这种风险既动摇了社会稳定的基础,破坏了信贷市场的平衡,又增加了中央银行的资产风险和财务负担。

四则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绩效相对低下。历史经验和实证研究同时证明,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绩效总体偏低,现状令人担忧。农村金融制度性缺陷、结构性矛盾、信用的缺失、政府宏观金融干预的不力以及上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合理、金融资源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均可归结为金融绩效的低下。多年来政府为农民所提供的信贷计划对于刺激农业发展的效果微乎其微。金融资源结构不均衡,融资结构呈间接融资偏大、直接融资偏小的不对称金融发展格局。银行业市场机构呈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寡头垄断的格局,银行结构与农村农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现象。用于信贷计划的资源极少产生令人满意的利润结果,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弹性不高,未能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从省际层面上看,资源配置的效率存在着较大差异。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弱化,农村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行绩效不佳,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且地方财政自给率低,农业部门盈利能力又差,导致地方政府缺乏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和内在机制,致使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状况呈现不断恶化的势头,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配置低效率的双重瓶颈。

三、金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

第一,加快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解除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需要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联动的角度进行,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结合起来。政府要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硬化农业投入的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在各项投入中的引导、示范作用。从财政支农资金影响农民生产经营行为的途径和机制看,财政支农资金应该在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降低农业生产市场风险,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供给,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把财政支农资金的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增加投入而依靠市场和非政府组织解决不好或解决不了的关键环节上。要激励农户农业的投入行为。赋予农民法律意义上真正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来激发和强化农户对土地投入的热情。建立农业投资补偿经营机制,从税收、服务、价格等方面给予农户优惠,将农户的投资为更多地导入农业;还要制定优惠政策,包装农业项目,引导支持社会、企业、居民、农业大户组织资金投入农业,鼓励支持回乡农民在农村创业。

第二,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进行金融业务和工具的创新,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切实落实国家 “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空白乡镇” 的要求,稳定和发展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络,加大金融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发挥金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金融机构要加快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开发要着眼于能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要满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消费的需求。扩大农村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举措。解决“二元化”的收入差距的农村市场潜力和投资空间巨大,是中国的特有优势,也是我们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个着力点。只有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有所提高,潜在的市场才能转变为真实的市场,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实,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难题才能破解。二是要满足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需求。随着规模农户的增多,信用社要充分考虑农户扩大再生产的需求,支持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形成与资源相适应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信贷体系,弥补农民经济实力不足的弱点,鼓励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组织,以克服一家一户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经济实力不足及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三是要满足乡镇企业转型改制多元发展的需求。信贷资金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信贷扶持政策。在当前形势下,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关键要改善乡镇企业日趋严峻的融资环境。要切实缓解乡镇企业融资困难,建立乡镇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设立多层次乡镇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完善乡镇企业的风险监控、补偿和转移机制,规避农业贷款风险;提高大额和小额支付覆盖面,疏通汇划渠道,为乡镇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支付服务。

第三,金融资源配置要立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就是在一定的经济组织范围内,在农产品的生产链上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实现各生产环节间一体化,形成生产、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的联结,可以促进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形成各种有特色农产品的产业。要大力调整、优化和重组现有城乡分割、关联性不强和结构趋同的产业体系,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的要求,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产业化的关键是发挥区域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既要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动,又要深入分析当地的特点和优势。要立足当地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确定主导产业,充分考虑生物的生理特性,考虑当地的地理、人文、资金、技术等因素,发挥比较优势,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同时,要通过资金形成导向机制和信用催化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金融资源配置要放眼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要求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它强调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的零损害,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它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和经济核算的合理性;生态农业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以经济发展与环境、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优化与统一,这一指导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也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我国生态农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存在着来自管理保障、技术支撑方面的制约。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尚需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对现代生态农业的追求,必定会成为今后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09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386号).

第2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仍然是较保守、陈旧,许多人未能从计划经济时代圈子里摆脱出来,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的渠道将变窄,这一矛盾将会加剧。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绝大多数农民受教育年限较短,文化程度较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新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未能彻底打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步履维艰,欠发达地区农村综合管理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本领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缺乏坚强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稳步增加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农民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需要,以获得更多非农产业收入。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需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潜能。建设新农村需要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首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建设,其重要目标是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无论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乡村环境整治、培育新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综合管理等,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全力投入。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需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存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素质。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我国欠发达地区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增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应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对策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通过以发展农村教育为主导的人力资本投入,在全面提高农村人才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村人才队伍。建立以市场调控为主导,改进宏观管理、流动有序、开放均衡、促进城乡间人才互动、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合理开发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人才市场基础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程,促进人才资源的有序和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和规范人才市场,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的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城乡人才资源,制定和实施区域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现代人才资源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载体。建立政府、社会和农村具有特征和潜质的人力资源库。以建设新农村的视野,确立以进步性、创业性和现实性为特征的农村人才资源观,提高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制度安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与整合,加强人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制订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实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发挥人力资源效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搭建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与教育合作平台。创建新农村建设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加快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对农业特定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联合开发,进一步改进科技创新的宏观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建立学习型农村新社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第3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资源管理;问题;可持续发展;策略

伴随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农村水资源面临着水源短缺、水质污染、水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给农村经济及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新时期,如何强化农村水资源管理,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新课题。

1.农村水资源开发使用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

1.1生产建设与水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众多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上,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具体到农村,缺水现象更加突出。因为水资源短缺,导致每年农村约8000万人口面临饮水困难,在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上,更是造成每年约300亿m3的水源短缺缺口,极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多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化,农村水资源形成的缺口将会变得更大。

1.2过度开采地下水

我国农村地区,随着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逐步扩大,原有的地表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用水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将地下水作为新的开采对象,造成了农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1]。现阶段我国农村用于地下水开采的漏斗面积超过10万kO,由此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农村各项水利设施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农村各项成本,另一方面也给农村用水安全构成了威胁。此外,由过度开采地下水所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质恶化、水位沉降、耕地渍化等。

1.3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农业用水占据我国总体用水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与庞大的用水量相比,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却不足45%,反差较大。西北农村地区,水源匮乏严重,农业用水占比高达90%,但灌溉渠系在水源利用效率上更是低至40%,与国外农业用水效率相比,差距明显。“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较为粗放,既浪费了水资源,又不利于粮食产量提升。此外,在生活用水上,农村地区也存在水源浪费现象,水管不加紧拧,各种滴水、漏水、冒水现象屡见不鲜。

1.4农村水污染严重

造成农村水污染的原因,一是水源意识淡薄,导致水源使用过于随意,二是排水设施匮乏,任由农村各类污水任意排放,给农村水源造成局部污染,并逐步扩大[2]。此外,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农村企业,在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因为不注重污水处理,将未作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农村湖泊、河渠等水域,造成地表水体营养化及地下水质趋于恶化,进一步加深了农村水污染。农村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激化了生产与水源在供需方面的矛盾,给农村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形成威胁。

2.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探究我国农村水资源问题的原因,有水源不均、气候环境变化及农村人口基数大等客观因素,但从问题的表象中也渗透出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深层问题。为促进农村水资源管理优化,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2.1强化农村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统一性及联动性

农村水资源管理中,存在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等现象,各个水资源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部门联动的管理局面,给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后期水源治理造成阻碍,同时也是造成农村水源低效利用、污染加剧及不合理开采的体制痼疾。基于这一状况,要打破原有的“多龙管水”的不利格局,统筹水资源管理部门,筹备建立统一的农村水资源管理机构,实现水源开发使用、配置治理及节约保护的一体化,建立农村供水、农村用水、农村排水、节约用水、水源保护及污水处理等水资源全程管理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水资源出现的各类问题,保障农村水资源持续利用。

2.2促进农村用水的科学化、制度化

浅层微咸水是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类型,具备了开采较易、补给较快的优点,应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可采用深井与浅井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广咸淡混烧技术,资金投入少,经济效益明显。灌溉水井要实施水量计量办法,着力探索农业水权在管理及分配环节的有效制度,培育壮大水权市场。提高农村居民水权意识,在水价制定和水量分配方面充分听取农民意见,提高农民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的节水意识[3]。

2.3建立完善农村用水激励机制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农村人口在数量上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我国各个地区都将面临水源紧缺这一严峻挑战。因此,合理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作为农村水资源管理来讲,要首先使农村群众明晰水源状况,提高其节水意识。建立完善农村用水激励机制,广泛宣传节水观念,强化落实,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促进农村居民节水观念的全面普及[4]。在农业用水量的动态监测、农村水权转让、用水许可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制度,调动水源使用人员及水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水源科学高效使用。

2.4提高水资源管理透明度及民主化

在广大农村地区,在水资源的监督管理上,尚没有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而农村水利站等机构往往又疏于对农村水资源的管理。行政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上缺乏专业性,管理环节难以保障信息的准确公正,农民群体也无法真正参与到水资源管理当中,透明度及公平性不足,由此引发的水资源纠纷层出不穷,使农村水资源管理困难重重。基于这一弊端,要极力推行农村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化及民主化,建立农村居民与水源管理部门的沟通平台,及时化解水源纠纷。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的基石,而水源又是维持农业生产正常运转的命脉。针对农村水资源管理凸显的问题,要从水资源管理源头出发,健全管理体制,构建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农业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农村安全饮水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18):105.

[2]王欣荣.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污染防治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6):58-59.

第4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人力资源;山东省淄博市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多项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列。但要实现党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在工作指导上切实转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归根结底是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

一、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一般体现在农村劳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上。

1.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是:文盲占6.88%,小学文化程度占24.63%,初中文化程度占47.54%,高中文化程度占10.11%,大专及以上占0.86%。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平原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状况并不比山区和丘陵地区好,两类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并无显著差异。

2.农村人力资源技能状况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掌握了最普通的农业生产技术,比例高达69.24%,掌握园艺、花卉、水果等特种种植技术的占1.29%,掌握畜禽、水产等特种养殖技术的占8.39%,能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占21.08%。由于山区具有资源优势,农村劳动力掌握特种种植技术明显比平原高出3.23个百分点。在特种养殖方面,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明显比平原地区高出13.85个百分点。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上,缺少从事农产品开发的现代技能,只有7.31%的人具备驾驶技术和车钳焊工技术。大量农产品需要转化、销售,而只有0.43%的人从事经纪工作,还有52.04%的人无任何技能。

二、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部分行业急需人才紧缺。从调查看,淄博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不够平衡、分布过于零散,流失比较严重。农村人力资源多集中在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较低的传统产业上,而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所急需的人才紧缺。如种植业缺少一大批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农产品加工业缺少高科技、精深加工的技术人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缺少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带头人;在农产品流通上缺少经纪能人,同时还缺乏创业型、外向型、开拓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双高双强”型村级优秀管理人才等。

(2)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从调查看,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高学历的人才绝大多数流失到城市,曾受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各类职业学校培训的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数的22%。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加上多数是自然成长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多年的实践积累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很难适应集约化、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3)单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人力资源大都是一家一户单独生产经营,具有分散性、个体性、自发性特点,存在规模小、技术差、成本高、力量弱、资金缺、发展慢、增效难等问题,很难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将这些分散的生产型、加工型、经营型的农村人力资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很薄弱。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上,虽然各级各部门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由于农村人力资源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从事专业杂乱,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培训工作多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等大众化项目上,而针对农村急需的经纪人、加工业、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很少。由于很多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往往事倍功半,实际效果不够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淄博市农村,人才培训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

(2)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少且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素质低。大部分基层科技服务网络处于瘫痪状态,培训渠道不够畅通。近年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基本停顿,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手段落后,农技人员专业水平低,工资待遇不能落实,占岗占编现象严重。村一级农技机构基本消失,农技服务网络在村级形成断层,致使基层农业科技培训渠道不够畅通,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许多科技人员学非所用,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职的科技人员多年得不到知识更新的培训,而且缺乏必要的农场管理和农业生产与传播沟通的基本知识,使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兴农战略的落实受到很大影响。

(3)缺乏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组织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由于管理服务滞后,引导扶持不够,目前在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规范、系统的规划;政策措施不到位,没有建立有效的选拔管理、激励扶持机制,缺乏统一的农村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对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投入不够,缺少专项开发经费;农村人力资源成长尚处于自发状态,许多有思路、有技术的农村人力资源,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扶持而不能很好地依靠技术技能致富。

(4)人力资源投资不足,尤其是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经费占不到国家预算总支出的6%;而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经费一般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5%-20%,有的国家甚至高达25%以上,再加上我国教育经费的支出在农村和城市还有显著差别。淄博市的情况与全国的水平基本持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淄博市人力资源数量大而素质低的特点,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淄博市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根据淄博市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当前尤其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同时,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教育为高等院校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生源,但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工作的却为数极少。同时大量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农村青年却没有机会受到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因此,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适当适时分流,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有超前意识,根据淄博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深受农村及受教育者本人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要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政策和法规,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得到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政支持,使此项具有极为重要战略意义的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淄博市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长期以来,淄博市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成了向非农行业输送人才的基地,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走出农村。因此,只有构建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上、留得住的专门人才,才能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的成人教育应该有较多的层次,如普及型、提高型、学历型、扫盲型等。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简可繁,以多种形式来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局,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工作,除了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外,还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局和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是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素质。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农业人口改变自身陈旧观念和城市现代价值观念在农村的扩散过程。城乡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农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可以促进农村人口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趋向朝着现代文明转变,使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其次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处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农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以后,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长。因此,应把加强农村文化事业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任务,作为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队伍的重要举措。

最后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是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二是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1]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1).

[2]李华.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比较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5).

[3]王德海,张克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第5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 农村;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X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81-0086-02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针对农村工作中农民的权利义务问题,城乡经济发展关系问题,以及在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之外,加强农村的资源和环境改善,有效实施农村清洁生产,作为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农村发展实际,对农村清洁生产战略发展的必要性和途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尝试。

1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相关问题

农业作为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生产实践活动,近些年来,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片面的追求高能量的输入,以取得农业产量的最大化,毁林开荒、围海造田、推广复种复耕、以及加大农药化肥作为农业投入的重点被广泛使用,而与之而来的农业生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便逐步影响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尽管我国地域广阔,而人口比重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的人均耕地面积0.068hm2,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淡水资源仅有2 0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同时,在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以农户为单位,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户均土地面积与其他国家相比的差距会更大,在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中,因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为此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精细化、精细化水平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变,特别是以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为主的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机械化资源投入不够,再加上了我国土地的多样化,丘陵化,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业精细化作用的难度,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半机械化、半手工劳动的生产还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存在,据对我国农业机械的投入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的耕地拥有农机动力仅有30多 kW,农村劳动力拥有的农机动力还不足2kW;

3)在农业科技投入及生产支撑上,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不足40%,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和使用率严重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的严重不足的基础上,对农业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更是少之又少,为我国农业的科学、高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4)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日益加重,据我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农药化肥的使用上,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使用水平,对农业土壤污染增加了土壤的流失,对水体的污染也严重影响到了地下水资源和大气,对人和畜禽的健康都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同时,生活垃圾、秸秆处理等对农业生态平衡造了严重的影响。

2 开展农村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循环农业经济意识的薄弱,对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模式的认识不够,在农业生产上重数量而轻质量,对资源的利用过分强调单次利用,而忽视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应用和有效利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而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上,对水资源的利用却仍然停留在单纯的浇灌上,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复用和有效利用,再加上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地区缺水问题严重,造成了粮食产量的下滑和人蓄饮水困难;二是由于耕地资源与人口增长比例悬殊,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再加上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程度逐年增加,更加加剧了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在土地的耕种上,重用轻养,对农作物秸秆通常采用焚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地资源的流失以及土壤肥力的降低,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建设和生产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阻碍,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村资源的供需平衡;三是农村能源在利用上仍以煤炭和薪材为主,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方式来讲,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直接影响,现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太阳能技术、风力资源的利用、秸秆气化技术等,由于技术工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生产规模上因成本相对较高而难以实现普遍推广,进一步增加了资源结构的不合理,以致出现地区性的资源短缺、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的恶性循环。

3 推动农村清洁生产的思路和原则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农村的生产实际,探索一条从循环经济中来实现农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环境和资源要做到和谐发展,现代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无形中将压力转移给了广大的农村,一方面给加大了对农村所提供的物资流、能源流的需求量,致使农村可利用的资源出现锐减,另一方面,工业污染又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而生态环境的转变又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致使农民的农业成本的增加,农民增收空间的缩小,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改善农村环境与资源的矛盾,必须解决农村经济中现存的问题;

2)注重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统筹兼顾,在农村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上,既要注重人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也要兼顾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相处,既要将文明和物质进行协调,也要将物质和能量进行统筹协调,也就是要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切忌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牺牲上;

3)注重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资源的过度浪费,环境的不断破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合理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为此,加快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对资源的依赖性转向资源的科技型,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转变单一的农村经营服务方式为统一的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型,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文明和提高;

4)推动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强化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和引导者,要加大对公共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的转变,多渠道、多方面、多元化的促进政府服务型工作力度的落实,将农村清洁生产、农业循环经济进行有机结合,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4 推进农村清洁生产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结合农村清洁生产的实际,从对农村清洁工程的设施和资源环境的改善上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和和谐发展,减少农村污染的排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

4.1 加强对农村清洁工程的推广力度,实现农村清洁生产

农村生产生活工程中对农村废弃物和资源化利用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比如针对农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粪便等,可以通过相应的配套设施来实现对农村废弃物的净化和处理,为农村经济的和社会发展创造效益。比如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对农村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污水的综合治理,可以实现对田园的清洁供水,通过对农田有害废弃物的收集整理和转化,可以实现对环境友好型的生产转变,构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服务方式的形成,对农田农药化肥的利用率提升33%,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提升90%以上。

根据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特点,要针对其农业生产生活具体实际来开展针对性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比如对于陕甘宁地区要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节约利用,而对于豫冀湘等地区要加强对农田秸秆和农药残留的综合治理等,同时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资源整合作为其发展的纲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产品的检测、对农业环境的保护等多方共同联合,从根本上实现对农村普遍存在的人蓄粪便、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利用。

建立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清洁生产相应制度的设立,完善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中,对环境和资源的浪费问题,推动农村清洁生产的有效实施。

4.2 加强对农村能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沼气工程的优势,改造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如加强对农民牲畜的圈棚建设,对农民的厨房进行建设,对厕所进行改造,挖掘农民生活中潜在的污染源,按照农业生产生活循环经济的原则,来重点推进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村养殖业的协调,实现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对水库的保护,对农牧业草场的保护等,科学安排生产、通过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土地,确保农村生产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徐礼德,仝允桓.中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7).

第6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 生态文明建设 资产专用性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从发展形式看主要是达到农村的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形成一个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开放体系,形成一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而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内生性保护的状态。

所谓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的资产,若改为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得毫无价值。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资产专用性主题,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一是农民人力资源专用性领域。岳佐华(2007)在其博士论文《农村人力资本的动力基础研究》中指出,农村人力资本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的核心位置,其他生产要素的效能是由人力资本这一活的要素协调、配置与推动的,并提出了人力资本团队的构建思路。二是农村土地要素领域。程启智、覃美英(2007)主张加强土地市场的使用权流转,形成土地资源的专用属性,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集中和经营效率;①黄英良(2008)也认为,加大农地的专用性投资,能够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②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从资产专用性投入角度,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均衡稳定状态。陶伟军(2004)认为农村资产专用性的特殊性,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依据,并指出随着资产专用性的结构调整,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会缩小;③王慧娟(2007)则认为,要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关键之一是增加农户的资产专用性投入。④四是农村市场化发展领域。如张建杰(2006)认为,应该发挥专用性资产对农产品物流链的提升作用,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⑤

围绕新农村建设资产专用性主题,自2004至2013年连续十个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比较精辟的阐述。如2009年,探讨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⑥2013年,主张农村农场这一更为系统的创新性政策。⑦

可以说,已有理论研究文章对农村资产专用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目前研究成果的共同之处,就是忽视了资产专用性的另一个主体—农村。没有把农村这一共同体纳入到研究起点中,中央涉农政策则更多的是以“三农”为载体,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指导,对农村共同体没有微观的政策说明。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产专用性投资与风险生成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进行生态农业与生态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方式的生态转型,形成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从资产专用性视角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资产专用性的投资和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资产专用性投资与风险生成。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要改变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农业资产表现出较高的专用性。

第一,农业场地的专用性。农作物的生长是受水、土、光、热等自然界条件约束的,而全国各地的气候与土质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区域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这种对时空条件的依赖表明了我国农业用地具有很强的地理区位专用性。总体上来说,气候、区位、市场、交通运输以及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普通的农地属于非专用性的土地资产,而气候、区位、市场、交通运输等条件优越的农地则往往具有天然的专用性资产属性。

第二,农业人力资产的专用性。农村人力资本主要靠义务教育的投入,长年“边干边学”从事农业的普通农民知识结构有限,其转行的成本很高,因此农村人力资本基本上都是专用性的。⑧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需要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培养拥有专用性农业科学知识、耕种技术与经验的农民。而拥有现代农业科学技能的农民转行的成本其实更高。一旦转行,投入在其身上的培训支出就会成为沉没成本,显现出更为明显的专用性。

第三,农业物质资产的专用性。农产品、化肥农药、农用机械设备等农业物质资产同样也具有专用性。农产品生产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即在某个周期内无法改变产量与品种,相对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市场需求来说,己投入耕种的农产品再改种其它农作物已经不可能,因而农产品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农用机械与化肥农药通常是针对某种农产品或某个生产环节而设计的,几乎无法改做他用,具有更高的专用性。

第四,农产品交易的专用性。农户在生产前要向生产要素部门购买种子、种苗、饲料、化肥、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在产中要接受农业服务部门的机耕、植保、排灌等服务,在产后则需要稳定有效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农产品交易需要各种批发市场之类的固定场所,需要与农产品交易有关的信息服务、交易结算、质量检测、安全监管、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这些都具有很高的专用性。因此,农产品交易比工业品交易更具有生产延续性,有着更高的资产专用性。

第五,农业品牌(商誉)具有专用性。对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来说,品牌十分重要,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较高品牌声誉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广受消费者欢迎,生产者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可见,农业生产中有着较强的地理区位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产品交易专用性、产品品牌专用性等特点,这些都决定了农业生产总体上有着较高的资产专用性,高资产专用性使农业资产与其它行业相比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动态专业化分工过程中,农户原有的资产将丧失非农的用途,机会成本降为零,而新的资产投入又容易陷入专用资产的“套牢问题”。农户面临着资产专用性特征带来的各种风险,这增加了参与农业生态经济转型的交易成本。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资产专用性与风险生成。在生态环境资源中,由于资源专用性而导致沉淀成本的风险也是普遍存在的。

第一,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具有专用性。生态环境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生态环境资源多半是不可再生的,消耗掉的资源在短期内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储量水平,基本上具有不可恢复性。由于信息不完全或者未来的不确定性,生态环境资源容易遭到破坏而产生沉淀成本。⑨更主要的是,生态环境资源经常专用于特定的时间、区位或用途,其资产专用性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转为他用,或者再配置使用时就已经遭到严重损失,这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沉淀成本最重要的来源。

第二,农村环保技术设备与公共设施具有专用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就是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农产品以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农村环境质量。首先是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开发、推广,如乡镇企业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等。这些适用于农村的生态环保技术以及工具设备都具有很高的专用性。其次是农村公共设施与社会福利措施投入。生态村庄建设主要是改善和优化农村卫生环境状况、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如植树造林,主村道、干道的路灯安装,主村道的水泥化、硬化,秸杆、杂草、菜屑、人畜粪便、垃圾等废物沼气的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再利用。这些农村公共设施与社会福利措施投入也都具有资产专用性。

第三,生态环境资源市场交易也会产生沉淀成本。由于产权不清晰,买卖双方因信息不完全而很容易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需求数量。而生态环境资源市场交易成本的提高,就会限制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效率,甚至导致市场缺失,使生态环境资源不能通过生产的产品再销售获得收益而产生沉淀成本。

总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改造等方面广泛运用现代生态技术,需要由传统的品种、化肥农药、设备技术转向使用新品种和新技术。这些投入的农业资产和技术设备都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存在很高的被锁定风险。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险规避,必须调整农业专用资产结构,对农业实施保护性的结构治理,建立与农业高资产专用性相适应的交易治理结构。

第一,完善“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双边治理。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中,公司经常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属于经常发生的高度专用易。由于交易双方都进行了前期的专用性投资,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利益共同体,都有维持长期交易的强烈意愿。此类交易适合采取“双边治理”的方式,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契约)建立交易关系,以减少出现违约与机会主义行为。在完善双边治理方面上,政府应该完善契约制度,规范契约的签订与履行,使双方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保证契约有效的行使,用长期契约代替短期契约,以维护“公司+农户”生产模式的持续有效运行。对于农业产业化公司,政府要明白公司不是其政策推行机构,也不是慈善机构,不应苛求公司能出于利润最大化之外的其它因素自愿为农户承担市场风险。政府应该通过注入相当的财政资金,建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保险组织,以防范、化解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市场风险;鼓励公司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参与生态农村建设,吸引社会资本,以降低土地资产沉没的风险。对于农户,政府则应让农户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景与预期收益,增强农户的投资意愿,可以通过税收、贷款与价格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农户进行专用性投资,以解决专用性投资不足的难处。

第二,推进农业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的统一治理。许多新制度经济学者都认为,农业一体化经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解农户专业化生产的市场风险,高资产专用性的农业生产专业户可以采取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来代替市场交易,以降低高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⑩政府应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创新农业组织结构,采取农户入股、专业分工、专用性资产投资等资产联结方式,成立股份公司或农协,把分散的弱势的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变成一个基于共同市场利益由具有独立地位的大量农户合作组成的统一对外经营的“一体化合作组织”,从而增强农民的市场地位与谈判力量,减少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促使双方遵守契约。

第三,加大生态环境资源专用性投入。农村环保技术设备等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政策必须由政府提供供给,这是政府不容推卸的责任。为了防止“公共用地”悲剧的发生,一是要树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理念,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定价,尤其是要考虑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定价制度以及因生态环境资源产生的期权价值,定价时应将这部分机会成本纳入到生态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之中。二是要资源产权化,明确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产权,使经营者能够得到其应有的价值,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保护产权的实施,使所有者对产权预期稳定化。三是开征资源税或补贴可替代品价格。虽然政府开征生态环境资源税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但这却可以激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工艺改进与组织创新等,降低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

第四,从专有性与制度两个层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一大特点是专用性很高,而专有性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政府应加大农村人力资本专有性投资,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培训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教活动,增强农村有关主体尤其是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扎根人心,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为此,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知识基础设施的供给,增设学校并改造学校的教室、课桌、操场,加强电视塔、广播接收站、网络传媒等现代信息传媒的建设。这些公共设施是促使传统人力资本向现代人力资本转型的基础平台,其有效供给将可以尽快转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减轻传统人力资本严重专用化程度,降低被城市与其它人力资本剥削的可能性。二是要从制度层面建设团队性人力资本。政府应在制度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性合法地提高农民的组织性,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加农村各种合法组织,强化集体意识,维护集体观念与利益,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的谈判力量,从而使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分享到更大的组织租金。

(作者为新余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资产专用性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L19)

【注释】

①程启智,覃美英:“农地产权公共域与农民土地收益权侵蚀”,《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②黄英良:“交易成本和农地使用权流转组织形式的选择”,《理论学刊》,2008年第10期。

③陶伟军:“农业资产专用性与农民合作组织的效率”,《南方经济》,2004年第1期。

④王慧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及制度创新—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⑤张建杰:“我国农产品物流困境的新思考—基于资产专用性维度的分析”,《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2月31日。

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31日。

⑧李静花,韦吉飞,李录堂:“简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3期。

⑨汤吉军:“生态环境资源定价与补偿机制设计:一种实物期权方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6期。

第7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以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教育的地位、作用、责任。“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就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异常活跃,特别是劳动力的流动明显加快。但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乏组织保障和资金投入。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要创新机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着眼新农村建设,以最大限度盘活农村人力资源为目的,努力探索农村人力资源持续、深入开发和管理的新方式,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总结和借鉴以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由政府负总责,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制定政策。既要管好又要放开,既要整合资源,又要多元开发。同时,加强微观管理,强化机构和网络建设,明确牵头部门的责任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乡村也要建立组织,纳入考核,加强督查,努力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满足城乡快速发展的需要。

2. 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培训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文化教育培训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班制度,由政府筹集资金,以培训班形式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培训机构提供“菜单式”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让农民自己“点菜”培训。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农民,培训经费由政府买单。对低保对象、农村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统一由政府出资,针对不同情况,多次培训,让其掌握基本技能。

3. 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公益性质的社会事业,其资金投入应该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着眼城乡统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投入体系。政府每年要制定政策,做好预算,安排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投入。鼓励工商企业、社会各界捐助支持,加大投入,共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第8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农村三资包括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是农民集体劳动的成果,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农村三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资产利用多样化、资金运营多元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已成为农村三资发展的明显趋势,加强三资管理就是为了管好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和挖掘集体资源潜力,以实现集体资金、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农村三资管理已成为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成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新形势下农村三资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衍生了一些腐败现象,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 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指出了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要向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方向。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广大农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关于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件也在不断增多,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能够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有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表现,有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巩固社会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村三资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农村干部对三资管理的认知不足,认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较慢,资产积累得少,可利用的资源也少,没有必要专门实行三资管理。由于历史或地域等原因,各地发展相对不平衡,有的对三资管理较为自觉,而有的则不够重视或只注重了一个方面的管理,如只注重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资产与资源的管理。由于缺乏对农村三资管理足够的认识及重视,使三资管理中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也导致了一些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已制定了一些农村三资管理的制度,但仍不全面,缺乏明确的资产保值增值制度,也没有明确的监督考核制度,这相应地就增加了农村三资管理难度。在管理体制方面,农村三资管理主要由经营管理站负责,但是实际上,农村经管站却没有实质上的职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都另外有主管部门,经管站只具有协调作用,整个管理体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2.3 农村三资管理的财务管理不规范

在农村三资管理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台账管理存在着缺陷和漏洞,现金的管理不规范,账目记录不完整,部分基层工作者直接用支出冲抵收入,支出与收入均不入账,还存在公私不分,挪用公款的现象。在农村资产、资源的登记过程中存在着记录不准确甚至漏记现象。另外,农村三资管理的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真实,公示的财务信息量少,公示的载体及方式较少,账务公开流于形式,这些现象的存在降低了群众对农村三资管理的信任程度,影响了干群关系,也影响了农村三资管理的顺利开展。

2.4 集体资产和资源的处置程序不完善

农村的集体资产与资源主要有矿产、山林、土地、果园、鱼塘等,村干部在承包或出租这些集体资产时,存在严重的违规现象。在公开招投标时存在着不公平竞争情况,在合同制定上存在着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的情况,有的甚至只有口头协议,而没有书面的合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则容易导致职权不明的情况发生。更有甚者,一些农村工作者利用手中的职权,往往会无视集体的共同决定,违法违规处置农村集体资产与资源,谋取不正当利益,不但没有签订承包合同,也未收取承包费用,导致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严重损害了农村集体利益。

2.5 农村三资管理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与资源的处置往往由村支书、村主任私自制定计划,没有通过村集体成员的共同商讨,村监委会在农村三资管理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乡镇经营管理站也仅仅履行了记账的职责,没有核实农村业务开支的真实性,因此使得农村三资管理中出现了漏报收入、私开单据、公款私用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感。

3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政府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地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村民和村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政府还应该把农村三资管理纳入年度考核之中,以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对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视程度。

3.2 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其操作

要完善资产评估资源登记制度、村级委托招投标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度、农村三资的民主监管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目标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使得三资管理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中的各种操作行为。

3.3 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情况

政府要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有名无实的资产予以冲销,对漏记的资产予以补登入账,通过全面的调查盘点,确保各项数据的客观准确,真正摸清农村集体资产情况,为规范三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4 加强学习与培训,全面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水平

为了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不断提高村干部及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通过农村财务会计制度、三资管理制度、软件操作程序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其规范操作的能力。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3.5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强化监督功能

第9篇:农村资源资产化范文

一、明确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实行委托制度的意义、原则和目标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实行农村“三资”委托制度,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实行农村“三资”委托制度,必须坚持村集体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变的原则;必须坚持村级自愿、并签定委托协议的原则;必须坚持独立核算原则。实行村集体“三资”委托制,必须维护村集体的独立核算主体,分村建账,单独核算。

通过健全农村“三资”委托服务规范运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达到村集体资金收入支出程序化、资产经营处置公开化、资源发包租赁合同化,集体“三资”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全面实行农村“三资”委托服务制度

(一)成立服务机构。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县(区)是责任主体,乡镇(含涉农办事处,下同)是实施主体,各县(区)和乡镇都要成立由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参加的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农经管理部门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三资”委托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监督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在现有为民服务全程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设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具体承担“三资”委托的日常工作。

(二)签定委托协议。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在坚持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和基本核算单位“五不变”的前提下,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三资”委托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要在委托乡镇服务的基础上,实行村单独账户,保证专款专用。

(三)规范服务程序。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要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设立专门账户对集体资金统一核算管理,建立登记台账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要科学设置服务岗位,规范服务流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集体收入及时足额收缴,纳入“三资”委托服务机构设置的村级资金帐户,确保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做到民主、科学、公正。

三、认真开展农村“三资”清理

(一)明确农村“三资”范畴。

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是指建制村(含社区,下同)和村民小组原有资金积累、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和租赁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村组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费、集体资产资源变卖收入、国家或上级部门拨款、各种代收和借贷资金等村组集体所有资金收入等。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是指村、组集体所有或以贷款、投资入股经营和劳动积累形成的建筑物、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林木、果园、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村组集体投资的企业及收益形成的资产、村集体企业和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合资企业中占有资产;国家、政府资助的资产;村组接受的捐赠和无偿资助的资产;村组拥有的商标权、专利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等。

农村集体资源,主要是指法律规定为村组集体所有的土地(含宅基地)、水域、森林、荒田、荒滩、荒坡等自然资源。

(二)开展农村“三资”清查核实工作。

委托协议签订后,乡镇村集体“三资”服务中心,必须组织村两委成员、民主监督小组成员、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财务清查小组,对村集体的现金、存款、债权债务、财产物资、资源等逐一进行全面地清理核实,登记造册,并将清查结果向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账账、账证、账实相符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四、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一)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账务管理。

1、规范设立村集体资金专户。实行“三资”委托后,村级不再设资金账户,由乡镇“三资”服务中心集中设立村集体资金专户(不得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零户统管资金账户合并),分村分账核算。村级日常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备用金的数额由村与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协商确定。取款或转账必须实行委托机构和村财务专用章双印鉴制度。

2、规范集体收入管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筹资,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都必须及时入账,做到应收尽收。严禁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要加强票据管理,杜绝“白条”抵库。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防止截留挪用集体资金。

3、规范集体开支审批程序。日常开支按规定程序审批,重大事项开支应当履行民主程序。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由村民主理财小组签字(盖章),报经村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由村报账员审核记账、报账。

4、规范财务管理。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由县区统一组织安装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软件,实现会计操作电算化,提高办事效率。开展服务后,要实行村级财务定期报账制度,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5、规范收益分配管理。依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应得征地补偿收入,四荒拍卖收入,有关单位和个人捐赠款物应确认为集体积累(公积公益金),不得列为当年村经营收入、并据此扩大非生产性支出或年终结转扩大福利分配。要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进行年终收益结转,不得擅自分配集体积累,确保集体扩大再生产需要。已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的村,年终按章程进行分配,不得损害股民利益。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

1、建立资产台账。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资产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2、设置资源登记簿。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应当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资源登记簿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坐落、面积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还应当登记资源承包、租赁单位(个人)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的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事项等要重点记录。

3、公开处置集体资产资源。村级集体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必须委托乡镇委托服务中心,采取公开竞价、招投标方式进行,并严格按程序运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操作。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一般应提前7天向村民告知,按照规定的程序,发包成功后,签定规范性承包合同。资产资源处置、发包标的较小的,可由村里本着依法、实用、简便的原则,公开处理,乡镇委托服务中心必须派专人参与鉴证。

4、定期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查。“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应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清查。每年要对所的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清查一次,以防止资产资源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三)规范农村集体“三资”档案管理。开展三资委托服务后,乡镇“三资”委托服务机构应加强对村级财务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对各村的财务会计档案实行分柜管理,编制档案目录,并妥善保管,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各地对录入微机的农村“三资”有关资料要配置移动硬盘进行备份,以防微机出故障,甚至被盗导致数据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各村要对债权债务明细建立台账,并根据债权清收和债务化解情况,及时调整台账,做到账实相符。

五、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一)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要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入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资金需求和资金的安全。

(二)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要建立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帐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和资产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建立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要建立农村集体资源登记簿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资源承包和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村集体资源的完整和收益。

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工作的监督

(一)强化民主管理和监督。集体经济组织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年度收益分配方案,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经营方式的确定及变更,购置或者处分重要固定资产,重大投资项目或举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以及其他有关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重大事项,都要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履行民主程序。以保障广大村民对集体“三资”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定期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农村“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对每个村“三资”管理使用情况,每个季度必须将集体资金的收支明细、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情况向群众公布一次,村民如有疑问,有权查询本村组“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委托服务中心不得拒绝。

(三)落实定期审计制度。县(区)财政、农经部门要对委托服务中心的各项业务定期进行审计和检查,乡镇要对村主要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财务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村,要组织专项审计,审计结果要向群众公开,审计出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七、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电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各县(区)要按照统一部署,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配备必要的电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设备,在规范运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监管系统由设在县区的中心服务器、乡(镇)委托服务中心数据录入终端,以及开设在市、县(区)监管部门的监控端口等组成,通过网络互联,实现对农村集体财务的适时监控、远程查询和在线分析指导。统一应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畅通互联监管平台;设置会计电算化记账、职能部门监管、村民财务监督等系统登录权限,确保各项管理监督职能的实现。将村集体资产台账、项目招标投标进程、物质采购、合同审查等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农村“三资”监管机构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录入监管系统,实现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同时,要建立健全电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岗位责任制和操作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八、加强对农村“三资”委托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县(区)纪委牵头组织协调,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管理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三资”委托工作持续、规范、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