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精选(九篇)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第1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征地 工业化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

视角做出了回答。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

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和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并不去争论中国目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而只是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城市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的适应性特点。

1、选择依据

我国三种城市化的路径分别是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从城市化的概念出发,三者都应该符合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城市化的不同过程表现形式,是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道路选择,因此也使城市化有了不同结果的表现。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上就存在着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制度框架内,特别是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城镇居民与农民身份和职业等方面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道路也是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之一。而乡村工业化正是通过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走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本地的工业、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密不可分,乡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

2、路径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也出现了不同路径选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的地方形成了内生性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强调外力的拉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路径均有各自适性特点。

(1)农民工外流型。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填补了城市急剧发展所需的建设力量的空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联,但又没有完全纳入到城市化的概念之中,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到城市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中间过程,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居住。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框架内,他们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进城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新市民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也存在被继续强化的风险。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在城乡关系中,农村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城市在城市新市民的道路上率先开始探索,开展新市民活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制定,农民工与他们所在城市的居民在制度的框架内享受更加公平的权利和待遇。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需要产业和人口的双重集聚,许多经验也表明如果只有产业的集聚而没有人口的集聚势必会造成或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2)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是一种传统型的城市化路径。通过城市发展的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处于主动位置,而周边被征地区域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这也被视作是外边城市化之路。失地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不可避免遭遇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全方位抵触和冲突,必须接受城市生活秩序和工业文明的规则。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3)乡村工业化型。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道路的实践。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则是通过发展自身的工业企业,增强经济势力,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型,从就业结构、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乡镇工业化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路径。相对农民工外流之路,乡村工业化之路对城市的依赖较小,而且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和转型,离土不离乡,在亲缘、地缘、业缘等方面的关系成本相对要小得多,农民自身也不存在被城市边缘化的问题,相对征地吸入型,乡村工业化之路则要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相对缓慢,因而整个城市化的转型较为平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乡村工业化之路也相对而言较低,征地吸入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城市较集中、较高水平的辐射,而乡村工业化型则要经历更多的探索过程。

三、小结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多种类型的选择,关键是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目前的三种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是并行不悖的,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发展实情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创造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值得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应该是发达与落后的竞争并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较为合适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在发展城市、富裕农村的同时,要不断地缩小城乡的差距,而不是强化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农村对城市的依附关系。不同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中农民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的城市化,包括身份、职业、观念全面地融入城市生活秩序,接纳现代化的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第2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研究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 乡村旅游社区生态意识培养 旅游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态度研究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增权研究 近十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社区和谐发展评价探析 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城市民族旅游社区的外部认同研究 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基于共同利益的城市休闲旅游社区参与 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角度解读城乡一体化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感知 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 地方感对旅游社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旅游社区参与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综述 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构建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摘 要: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年~)。

关键词: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 共同演化; 事件分析法; 前卫村

收稿日期: 2013-01-10; 修订日期: 2014-01-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

作者简介:

龚伟(1980-),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Email:。马木兰(1983-),

女,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发展与管理、旅游经济影响以及演化经济地理学。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乡村社区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达2 600万①。然而,一些乡村旅游社区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就直接面临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下降并迅速进入衰退阶段的发展状态,有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邹统钎,2006)。目前,对乡村旅游社区演化解释的主要理论有“起点-动力”假说(张骁鸣,保继刚,2009)、制度变迁理论(郭华,2007)和权力关系理论(景秀艳,Timothy,2012)等,其研究成果多侧重于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某一层面,尚未关注各因素之间(如制度因素和权力关系)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化的机制。本文拟在后现代地理学空间的视野下,应用共同演化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

1 文献综述

1.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20世纪以来,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3次重大变革,空间的内涵也不断随之演进(石崧,宁越敏,2005),在“社会转向”的大背景下,空间先后经历了“制度转向”、“文化转向”、“关系转向”和“尺度转向”(苗长虹,2004)。列斐伏尔作为空间转向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空间的一般性分析框架:(1)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一个外部的、物质的环境,包括了社会中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其空间区位与配置组合,即感知空间(perceived)层面;(2)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某种空间的呈现方式,一个概念化的空间想象,且透过知识理解与意识形态来获取对于空间纹理的修改,即构想(conceived)空间层面;(3)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透过意象与象征而被直接生活(lived)出来,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使用者与环境之间生活出来的社会关系,即生活(lived)空间层面(包亚明,2003)。

受其影响,有学者将社会体系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3个层次,人类经济社会也相应地形成了经济空间、制度层面空间和象征空间/符号空间(Castells,1972; Soja,1980)。在国内,刘云刚和王丰龙(2011)将城乡结合部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制度要素和社会空间3个层次;朴松爱和樊友猛(2012)将文化空间划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3个维度;桂榕和吕宛青(2013)将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划分为旅游物理空间、旅游景观符号空间和旅游参与体验空间3个层面。上述研究对空间的划分维度除了在物质(物理)空间上有较强一致性外,对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理解则存在较大分歧。实质上,列斐伏尔三元空间概念蕴含着二元张力,但二元张力居于何处,则有不同的看法(王志弘,2009)。

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概念的界定,景秀艳和Timothy(2012)认为,乡村旅游社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郭文等(2012)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维度细化为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方面。这些研究均指出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多维属性。根据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理论,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可从景观、制度和社会关系3个维度去认知,其分别对应着空间的实践、空间的再现和再现的空间。景观层面空间是可感知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空间,主要形态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土地利用和民居景观等;制度层面空间是一种建构的空间,也是概念化的空间,是规划师和技术官僚等构想出来的空间,具有规训作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央层级、地方层级和乡村旅游社区层级各种正式制度(如土地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社区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社区规划)“套叠”形成的制度网络;社会层面空间是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间,表现为社区内部的各种非正式社会关系,本文主要是指权威、精英及普通村民互动所形成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等(见表1)。

表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维度及其主要内涵

1.2 共同演化

1.2.1 共同演化

共同演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研究领域,是指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一个物种的个体行为受另一个物种个体行为影响而产生两种(或多种)具有密切的生态关系但不交换基因的生物联合进化(Janzen,1980)。相对于普通进化论物种单一演化的观点,共同演化理论认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同时,共同演化理论还强调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复制者和互动者之间是一种相互适应、互为因果的关系(Murmann,2003)。在社会文化和生态经济领域,共同演化是指人类物质、思想和价值观与非人类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交织的变化过程(Norgaard,1984)。黄凯南(2008)认为,共同演化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特征。(1)互为因果。互动者和复制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适应。(2)路径依赖。事物原有的发展路径对其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在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即使有更优的演化路径,既定的演化路径也很难改变。(3)复杂演化路径。共同演化的事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一个事物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其他多个事物发生改变,事物之间的影响是非线性因果关系。(4)自我强化机制。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共同演化的事物之间演化机制具有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5)多层级共同演化。事物之间的共同演化不仅在同一层级发生,而且可能在不同层级之间发生。

1.2.2 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

国内外学术界直接研究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的成果相对较少。在国外文献中,Ma和Hassink(2013)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根据这一框架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产品、组织和制度之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尹贻梅等(2006)首先将演化经济学核心概念应用到旅游研究中,鲁明勇和尹贻梅(2009)对旅游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演化进行探讨。张骁鸣和保继刚(2009)提出的“起点-动力”假说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起点是由历史积淀和偶然事件所组成的发展初始状态,而动力则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和相互作用,此观点实质隐含了乡村旅游社区共同演化的思想。

1.2.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

Lewin和Volberda(1999)指出,判断某一主体的演化是否存在共同演化需遵循如下几个标准。(1)共同演化的主体属于不同种群;(2)目标种群之间的变化同时进行;(3)共同演化的种群相互能够对对方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4)共同演化的种群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由此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中的景观、社会关系和制度三者之间存在共同演化。(1)三者分别由不同性质的一组内容组成,如景观形态是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构成,社会关系则由权威、社区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互动所产生,制度是由中央、地方和乡村旅游社区各个层级构成的制度网络,符合种群的概念;(2)三者的演化同时或交替进行;(3)三者的演化彼此能对对方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4)三者的演化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综上,本文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定义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在同一时段演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演化动力相互交织,演化机制相互反馈,演化轨迹相互重叠,并且相互能够对彼此演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演化现象。

2 理论框架与演化机制

2.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构架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制度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共同演化,在微观层面上则为各空间内部要素之间互动演化。微观层面上的互动和共同演化推动了宏观层面的互动和共同演化,同时宏观层面上的共同演化亦反作用于微观层面的演化。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就是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不同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最终实现共同演化的过程(见图1)。

图1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思维构架

资料来源:参考Ma和Hassink(2013)文献中的旅游目的地共同演化分析框架,有改动。

2.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

借鉴已有的关于产业技术和环境研究中所提出的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Nelson,1995),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见图2)。

图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机制分析框架

资料来源:参考Nelson(1995),有改动。

(1) 多层次嵌入情景。嵌入性(Embeddness)是演化经济学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视角(黄凯南,2008)。乡村旅游社区共同演化是在地方和地域两个层次情景中开展的。①地方嵌入。地方嵌入重点强调建立一系列地方制度对地方捕捉全球化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Amin,Thrift,1995)。本文所指的地方嵌入强调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分析必须要注重对社区自身所根植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等因素的分析。②地域嵌入。如果将地方嵌入看作是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内部环境,那么地域嵌入则可看作是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外部环境。在西方经济地理学中,地域嵌入是指全球生产网络嵌入特殊的地方,同时受地方经济活动和社会动态的影响(徐海英,朱国传,2012)。本文所指的地域嵌入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受社区外部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

(2) 初始条件。路径依赖被视为演化经济学的“首要法则”(Hall,1994)。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其演化方向受到上一时期演化轨迹的影响,演化路径在自我强化机制作用下被锁定在由某一历史事件所引起的路径上,进而形成路径依赖演化特征。因此,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分析必须要明确景观、社会和制度等3个层面空间的初始状态。

(3) 共同演化机理。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和生物学的关系极其密切,遵循“生物学隐喻”甚至被视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重要标准(Hodgson,1997)。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可以将生物学中达尔文主义范式下的“变异”“复制”和“选择”等物种演化机制转述为“创新”“模仿”和“选择”等社会经济系统演化机制(黄凯南,2007)。由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机制主要有创新机制、模仿机制和选择机制。①创新机制。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新奇(Novelty)的产生是经济自身变化的关键动力(Witt,2003)。由此可知,创新机制是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不断演化的关键性因素。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创新形成新的权力体系和利益格局,通过各主体的互动,推动景观环境和社区制度发生演化;制度的创新将形成新的规则和规范体系,产生持续激励,进而推动景观环境和社会关系演化;景观环境的创新使得社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旅游收入和游客量发生变化,推动社会关系和制度发生演化。②模仿机制。正如生物具有遗传性一样,乡村旅游社区也存在着很多“惯例”,这些“惯例”具有持久性,但可以通过模仿逐步改变。在乡村旅游社区3个层面的空间中,每一层面的演化都存在内部模仿机制。如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一桌菜从村头吃到村尾”、“一张床从村头睡到村尾”,实质就是模仿机制在起作用。③选择机制。自然选择是指通过淘汰适应性差的互动者而产生差异化的复制分布(Knudsen,2002)。本文中的选择机制是指在市场选择力量作用下,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优胜劣汰,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选择机制的作用使得社区内部社会关系紧张而复杂,塑造了乡村旅游社区内部的社会层面空间。同时,选择机制还将推动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改善自身的形象和景观,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直接推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的演化。

Ma和Hassink(2013)指出旅游目的地演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路径依赖过程,并交织着旅游产品、组织和制度之间共同演化的轨迹。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同时也是一个路径依赖的演化过程(如图3)。据此,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之前阶段、路径创造阶段、路径发展阶段以及路径停滞或衰落(路径创新或变异)阶段。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路径的出现与其原有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要素有关,环境则为乡村社区旅游路径的形成提供条件。根据Martin(2010)提出的区域产业路径依赖概念模型以及 Ma 和 Hassink(2013)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依赖演化模型可知,当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进入路径发展阶段后,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在选择机制作用下,进入稳定状态,选择某种发展模式并不断强化,之后空间出现停滞和衰退;二是进入动态变化状态,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整合,使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出现创新。

图3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路径依赖图

资料来源:参考Martin(2010)、Ma和Hassink(2013),有改动。

(4) 演化结果。在进入路径发展阶段之后,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进入稳定状态或动态变化状态,并形成某种发展模式,最终进入 “路径停滞”或“路径衰落”状态,此结果在制约空间互动和创新的环境中自我增强,强化为“锁定效应”,最终导致乡村社区旅游的发展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当乡村旅游社区的演化进入动态变化状态后,在创新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衰落,之后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

2012年该村旅游门票收入达500万元,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 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年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资料来源:崇明县旅游局提供。。

笔者采用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等方法以探索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进程。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观察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并采取了事件分析法,力求通过特殊事件分析其演化过程。

3.2 前卫村空间共同演化过程和机制

根据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前卫村景观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空间的演化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每一阶段对应着相应的演化过程和机制(见表2)。

(1) 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根据路径依赖规律,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的初始状态直接关系到其以后的演化路径和方向。在乡村旅游社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景观环境、社会关系和制度构成也在共同演化,演化的结果直接推动其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并走上不同发展路径(见图4)。

(Ⅰ)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自上而下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改变了前卫村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推动前卫村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成为社区空间变迁的原动力。(Ⅱ)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使得前卫村发展乡村工业成为可能,在乡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村书记这一社区权威,社会层面空间进而发生变化。(Ⅲ)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推动景观层面空间演化。传统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乡村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业用地明显减少,工业用地增加,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村民房屋由原来的平房变为农家小别墅,改变了前卫村的聚落空间。(Ⅳ)社区权威带动村民致富,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工业的发展。(Ⅴ)社区工业化推动乡村社区建立厂村一体化发展模式。(Ⅵ)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巩固了社区权威的地位,推动了社会层面空间演化。(Ⅶ)社区权威地位的形成及巩固又进一步推动乡村社区形成厂村一体化的机制,由此推动制度层面空间演化。

表2 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共同演化分析表

图4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形成之前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可见,在路径形成之前阶段,制度层面空间的创新是推动社区演化的主导力量,在改革开放制度变迁作用下,前卫村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相继发生变迁并且彼此之间也产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些制度层面、社会层面、景观层面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演化,为乡村社区旅游发展路径的出现和形成提供了初始条件。

(2) 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2010):1999年前卫村村干部带头开办农家乐,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这一关键性事件标志着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从1999年至2010年,前卫村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经历了形成和快速发展阶段(见图5)。

图5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Ⅰ)创新和模仿机制推动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在创新机制作用下,社区权威及社区精英(村干部及党员)带头开办农家乐,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普通村民在模仿机制作用下,积极发展农家乐,农家乐获得了快速发展。(Ⅱ)社会层面空间演化促进了景观层面空间演化。村民发展农家乐改变了民居景观,进而改变了聚落景观形态,形成旅游设施、民居、旧厂房和农田等景观混杂搭配的格局。(Ⅲ)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又推动了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培育了乡村社区精英,国家领导人视察增强了社区权威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商和权力拥有者进入前卫村抢占资源,截至2010年底已有10多家外来企业入驻前卫村 资料来源:前卫村实地调研数据。。(Ⅳ)社会层面空间演化推动景观层面空间再演化。外来投资商和权力拥有者在前卫村投资改变了该村用地结构,其投资建设的旅游设施城市化痕迹浓厚,与村落原有景观风貌不协调。(Ⅴ)社会层面空间演化推动制度层面空间演化。农家乐的发展使村民之间的关系日益功利化,社会空间出现碎片化的趋势,“四统一”(指“统一接待、统一登记、统一分配、统一结算”)管理制度使村集体成为对外接待的单位,无法充分调动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限制了部分农家乐经营户收益最大化,受到强烈反对并最终于2008年被废止。(Ⅵ)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推动社会层面空间演化。中央层级“黄金周”休假制度的实施刺激了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推动大都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市及崇明县相应出台措施,鼓励规范农家乐发展 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地方标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DB31/T 299-2003)》等政策。。乡村旅游社区层级“四统一”管理制度被废止后,村民成为农家乐独立经营运作主体,村民之间的关系更趋功利化,社区权威的影响力受到限制,乡村旅游社区精英成长速度加快。(Ⅶ)制度层面空间演化推动景观层面空间演化。村民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对扩大经营空间的诉求也日趋强烈,农家乐经营户在民居外部乱搭乱建现象逐渐严重,由此改变了民居景观。(Ⅷ)景观层面空间演化影响制度层面空间演化。用地景观和民居景观的演化固化了前卫村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影响制度层面空间演化。

在乡村旅游共同演化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层面空间的演化发挥着主导作用。村干部带头开办农家乐的行动推动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并形成社区内部权威、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3) 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2011-)。2009年10月底上海长江隧桥通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同年前卫村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这些事件叠加效应作用下,2010年前卫村旅游接待人次达53.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2040.49万元,均为历史最高值崇明县旅游局提供数据。。2011年隧桥效应和世博效应减弱,崇明全县旅游接待人次比2010年下降23.25 %,旅游直接收入比2010年增长11.6 %,而前卫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直接收入均呈现出急遽下降的态势,2011年接待游客量38.25万人次,比2010年下降38.7%,旅游直接收入1423.93万元,比2010年减少43.3% 崇明县旅游局提供数据。,降幅远超全县平均水平,前卫村农家乐的发展开始进入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这一结果是之前前卫村景观空间杂乱化所导致吸引力下降、社会空间碎片化导致管理混乱和制度空间固化所导致缺乏活力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进程中,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病倒是一个关键性事件,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前卫村内部社会层面空间加快分化和碎片化,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进入了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见图6)。

(Ⅰ)“关键事件”加速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在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演化从社会层面空间演化开始,前卫村老书记的突然病倒

是关键事件,这一事件导致社区权威在村中的影响力严重下降2011年3月,前卫村老书记突然脑中风病倒,由于身体及年龄原因,2012年辞去担任了长达43年之久的村支部书记职务,由其推荐及培养的接班人在2012年的选举中失利,前卫村社区权威(即老书记)

在村中的影响力大为减弱。,而社区权威在社

区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导致了社区精英影响力的上升。缺乏社区权威的村庄内

图6 前卫村乡村旅游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空间相互作用及演化示意图

部权力斗争激烈,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态势加剧。(Ⅱ)社会层面空间“碎片化”加剧导致景观层面空间衰落。社区内部矛盾加剧,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下降,社区对外宣传和营销基本停滞,游客量下降明显,

部分旅游项目停业(如卡丁车、海盗船等)、旅游用地闲置及旅游设施(如公厕、指

示系统等)不能及时得到维护,社区景观空间萧条。(Ⅲ)景观层面空间萧条导致社会层面空间矛盾激化。

社区吸引力下降,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明显减少,村集体旅游收入(景区门票收入及停车费收入)锐减,难以负担普通村民(未开办农家乐农户)基本开支 由于前卫村集体用地基本被出租(售)给外来旅游投资商,农户失去土地保障,因此村集体规定,凡未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村集体有义务为劳动年龄村民提供工作机会并交纳小城镇保险。,导致普通村民与村集体矛盾加深。(Ⅳ)社区权威消失和社区精英的崛起唤醒了村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村民通过上访等途径争取回部分土地,改变了社区土地利用状况。(Ⅴ)废除“四统一”管理制度后所建立的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管理制度使得农家乐经营者免费获得村集体所提供的各类服务,但对此却不承担任何责任,在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作用下,此制度不断强化并进入锁定状态,导致村集体消极对待社区对外宣传、营销等服务的提供,引起农家乐经营者对村集体的不满,加剧了乡村旅游社区内部矛盾。(Ⅵ)村集体、农家乐经营户及普通村民之间矛盾的加剧导致村民对村集体逐渐失去信任,农家乐经营者依靠自身力量对外开展宣传营销 笔者曾于2013年11月25日10点25分检索百度地图,前卫村近50家农家乐经营户在百度地图有广告推广,占全部农家乐经营户数量的46.3%。,由此强化了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管理制度。(Ⅶ)以农户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制度尽管激励了农户的积极性,但对整个社区来讲,却导致村集体提供相关服务(管理服务、宣传营销及旅游公共设施维护)的动力不足,由此导致前卫村旅游吸引力下降,游客减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数量停止增长,部分农家乐和外来旅游企业甚至停止营业。(Ⅷ)景观层面空间的萧条导致社区旅游吸引力下降,游客减少,由此进一步刺激农家乐经营户通过加强广告投入等方式吸引游客,减弱对村集体的依赖。

综上所述,在路径锁定及衰落阶段,社会关系的演化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关系的碎片使得景观环境无法得到维护,同时也使得原有的制度构成更加僵化呆板,制度创新难以形成,进而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在社会层面空间分化的影响下,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演化,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空间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并向路径衰落阶段演化。

4 结论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并以前卫村为例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构建了一个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描述了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该框架主要包括多层次嵌入情景、初始状态、共同演化机理和共同演化结果四个部分,其中,共同演化机理包括创新机制、模仿机制和选择机制。同时,指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还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之前阶段、路径形成阶段、路径发展阶段及路径停滞或衰落阶段等,在每一个阶段,各种机制的作用强度各不相同。

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的案例研究表明,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2010)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过程也进一步说明了在路径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制度层面变迁是社区社会层面以及景观层面演化的主导力量,并为前卫村农家乐发展路径的形成和创新提供了初始条件;在农家乐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社区社会层面的精英、村民以及外来投资商共同创新并模仿了农家乐这一发展路径,改变了社区聚落景观及格局,推动了社区农家乐的形成和快速发展;而在路径锁定以及衰落阶段,社区内社会关系层面的变化对农家乐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社会关系的碎片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依然陷入停滞甚至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要突破当前的发展状态,关键还在于社会层面空间的创新。通过提升社区精英阶层的影响力,培养其理性发展的能力,逐步营造彼此信任、能达成共识的社会关系环境,进而推动制度层面空间和景观层面空间的创新,最终实现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突破和创新。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步理论性描述和个案分析阶段。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关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共同演化理论发展还有待于更多案例研究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58.

[2] 桂榕,吕宛青.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人文地理,2013(3):154160.

[3]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4142.

[4] 郭文,王丽,黄震方.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旅游学刊,2012(4):2838.

[5] 黄凯南.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1.

[6]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7] 景秀艳,Timothy J T.权力关系、社区空间与乡村旅游利益获取――基于福建省泰宁县五个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5):2029.

[8] 刘云刚,王丰龙.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猎场的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11(5):563568.

[9] 鲁明勇,尹贻梅.旅游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共同演化――基于湘鄂渝黔边区的案例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3):1317.

[10]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4):6876.

[11] 朴松爱,樊友猛.文化空间理论与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遗址为例[J].旅游学刊,2012(4):3947.

[12] 石崧,宁越敏.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地理科学,2005(3):340345.

[13] 王志弘.多重的辩证: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概念的三元组演绎与引申[J].地理学报(台湾),2009(55):124.

[14] 徐海英,朱国传.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嵌入”的研究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12(3):1822.

[15] 尹贻梅,刘志高,陆玉麒.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的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1):8488.

[16] 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3):89.

[17] 张骁鸣,保继刚.旅游发展与乡村变迁:“起点―动力”假说[J].旅游学刊,2009(6):1924.

[18] Amin A,Thrift N(1995).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57260.

第3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可持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01

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目前在城乡一体化方面,选择的是“单向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即强调农村人口进城居住、生活和就业,在过去一段时间成效显著。但这种片面强调减少农民,让农民进城的单向城镇化模式,也带来了城市就业压力剧增、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耕地锐减农业萎缩、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路径,不难发现这种单向的城乡一体化,不仅会延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是不可持续的城镇化路径。

美国的城镇化是最典型的成功范式。美国是一个以农村、农业开始其历史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比欧洲国家晚,但城市化速度却不比任何国家逊色,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城市人口就超过了农村。美国的工业化是以消费品工业中的纺织工业,更具体地讲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这种工业化特点使农业等基础产业发展较快,反过来又刺激了工业,农工协调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美国农业一直发展较快,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还是美国城镇化初期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恩格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首先在美国实现了,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一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二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随着产业活动及就业活动的郊区化,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制造业和服务业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乡村和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步融合,逐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格局。

英国的城镇化路径是最有教育意义的。英国是城镇化起步最早的国家,作为工业革命的中心,完成原始积累的资本家们迅速的将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向了高潮。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大城市病等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变成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二战期间,为了解决城市建设的土地问题,英国开始了区域规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实践就是编制大伦敦规划,其内容主要表现就是促使农业区与城市发展区统一规划布局,达到城乡协调。英国著名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书中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20世纪60年代,他又明确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主张建立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以田园城市理论为指导,英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新镇,二战结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英国共建立了33座新镇。其中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4座新镇总共居住了250多万人,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机会。新镇建设是英国战后最重要的城市政策,其发展经验现在被广泛地用于世界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霍华德“建立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进而使全部居民在任何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 的主张为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日本的城镇化路径是最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是我国的近邻,拥有沟通的文化背景和类似的价值取向。日本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一直进展缓慢,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也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急剧流向城市,传统的村落社会迅速崩溃,以乡村为代表的地方人口迅速减少,出现所谓的农村“过疏问题”。针对所谓的“过疏问题”和乡村衰微,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同时重视对农村、农业的投资,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政府规划并实施了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这些举措既加深了公众的归属感,也保护了地方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还突出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总而言之,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是日本城镇化进展顺利的经验之谈。

第4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益公平理念,精益化

1 绪论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而伴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更多的群体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当这种需求逐步增长时,乡村旅游备受瞩目,国家也予以关注此方面,例如,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而发展较晚的乡村旅游还不是十分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开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接待设施城市化倾向,利益分配不均等。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旅游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对乡村旅游中社区利益主体的研究,如Gossling等(2002)对瑞典的研究则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但已经将目光倾注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地区的应用、基本问题和跨学科问题等领域中,如黄蔚艳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概述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基本问题和具体区域的研究,缺乏对乡村旅游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于一些利益主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精益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欠缺方面进行了研究。

2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的高消耗、高成本、高增长问题,文化的商品化、同质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益分配的不公,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已经十分必要了。

2.1 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益化

精益化思想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融合表现在产品和推广方面。精益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要求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高品质、个性化、内涵化的产品。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将乡土化因素很好地融入其中,使旅游产品饱含乡土文化的内涵,成为动态、有特色的产品。

精益化思想还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建设、资源利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实现精准化、细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和环境成本,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利益分配主体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在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中实现精益化体现在营销恰好使其产品的价值呈现出来,首先要对该地进行精准定位,针对自身的业务和独有的特点,确定鲜明的形象。例如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以“红”为媒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一个革命圣地的形象烙刻在旅游者的脑海中,从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2 社区增权与政府指导

只有进行社区增权才能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的参与应该是全员性、全过程中的。如在规划当地乡村旅游时,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利益分配时考虑其占有的份额,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中操作时会受到很大阻碍,这就需要一些前提做铺垫,如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增强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意识。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政府的指导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不可或缺。政府应对区域做统一规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其服务功能体现在支持和主导乡村旅游开发上,如利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重视弱势群体利益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指出“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弱势群体中的旅游者,而这类群体的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乡村旅游因为乡村经济水平较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考虑到这类特殊群体的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要根据这类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适合儿童的娱乐项目,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卫生间等。弱势群体出行时,心里最大的恐惧来自不安全感,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规范当地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市场秩序也是重要的一环。

3 结论

面对如今国家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国民休闲汇的开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旅游消费的日益成熟,旅游者追求高品质、优质服务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日渐强烈,而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方式,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道路。

本文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的导入和落实将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前进。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 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

第5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

第6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乡村社区也成为都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8.5万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全国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达2600万①。但与此同时,一些乡村旅游社区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直接面临游客量下滑、旅游收入下降、城市化或商业化现象加剧、乡村景观特征减弱并迅速进入衰退阶段的发展状态,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乡村旅游的“围城效应”[1]。乡村旅游社区复杂的演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2]、社区增权[3]、社区治理[4]和社区居民感知[5]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而景观空间的演化是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社区演化的相关研究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向良性方面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文献研究

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概念内涵

景观是地球表面的动态系统,是包括地球表面的沉积物、岩石、土壤、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形态等复杂体,而且还包括空间结构内在的能量物质变换过程[6]。景观通常可以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大小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完全未受到或受人类影响较小的景观,称之为自然景观;第二类是指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景观,称之为人源景观。对这两类景观进一步划分,自然景观又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改变景观,人源景观可分为自然―人源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人源景观是指那些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之后还是能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的景观,而文化景观则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有意识地建立的景观[7]。乡村旅游社区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在乡村社区范围内开展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其本身是一种文化景观。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区域文化景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方面,它是由地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并产生和发展而成的[8]。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分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9],乡村文化景观的核心是聚落和土地利用[10]。

综上,我们认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是指在乡村旅游社区地域范围内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文化景观的总和。如表1所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包括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等三部分,其中,聚落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各种房屋集合所形成的景观,包括民居、厂房、社区公共建筑等;民居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房屋景观,包括居民住宅内景、外观以及其结构和功能等内容;土地利用景观是指乡村旅游社区由于不同用途的土地所形成的景观,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旅游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内容。

1.2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现有解释

(1)符号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形成及演化机制。陈岗等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景观的形成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景观经过旅游开发后就形成了旅游景观[11]。根据符号学理论,当旅游者对乡村社区景观产生“凝视”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乡村社区景观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吸引旅游者的时候,景观符号就从自在的景观符号转换成为乡村旅游景观符号,形成了新的“能指”和“所指”。作为自在的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实质是通过本地居民、当地政府、外来开发商等乡村旅游参与者的“意义博弈”最终形成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过程。在“意义博弈”的过程中,由于旅游开发运营商的现代文化背景和旅游者的外来文化背景,使得乡村旅游社区遭受现代商业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击,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因此,旅游文化主体意义博弈所形成的旅游景观符号的现代化重构就是乡村旅游城市化的本质含义。

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演化的解释是将社区旅游景观形成的过程视为意义主体博弈的结果。在符号学理论框架下,乡村旅游社区演化一定会导致商业化和城市化并最终会使乡村旅游社区景观走向消亡,也即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的演化是单维的(最终走向消亡)。这种单维演化理论是针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长期演化而言的,忽视了乡村旅游社区在某一阶段通过创新而走向复兴的可能,因此,符号学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解释存在一定局限性。

(2)传统经济学及地理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社区景观城市化解释。池静等应用经济学“公地悲剧”等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乡村性被削弱、城市化和商业化日趋严重的现象进行解释[12]。乡村旅游资源公共产权的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在乡村旅游社区,农家乐的发展对公共空间无度挤压,公共管理的无效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短缺损耗了社区核心资源,损害了社区旅游品牌形象。钟伟运用城市化理论构筑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化问题”这一概念,探讨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两种不同情况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造成的危害并从宏观背景、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3]。乡村旅游社区的主要客源是渴望体验乡村文化景观的城里人,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向往城市生活的农民,城里人虽然渴望体验“乡村性”浓郁的乡村文化景观,但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仍然是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在游客消费习惯的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经营者向往城市化生活的双重推动下,乡村旅游社区的城市化和商业化不可避免[14]。可见,传统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重点关注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但对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历史过程和机制并未做详细深入的探讨。

2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演化经济学中的时间和历史等因素和经济地理相融合,借鉴达尔文主义的遗传、变异、选择及演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报酬递增等概念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景观演化给予了有力的解释[15]。相对于传统景观空间演化理论的解释,演化经济地理更加注重对区域经济景观演化的历史和过程分析,其假设更加“真实”,对现实问题也更具解释力[16]。因此,本文应用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将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置于演化经济地理视野下,借助遗传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路径依赖等演化经济地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分析乡村旅游社区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的演化(图1)。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由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的演化共同决定,这个演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过程,它们分别沿着各自的方向演化,每一时点将会形成一个演化面,最终形成景观空间演化。在该分析框架中,遗传机制、变异机制是景观空间演化的内部因素,选择机制、关键事件和起点状态是外部因素。

(1)遗传机制。正如生物体具有遗传基因一样,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三个层面在演化的过程中也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种遗传基因实际上是乡村旅游社区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乡村旅游社区民居建筑风格的继承、相对固化的聚落分布等。

(2)变异机制。在自然界中,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生物体的变异特性使生物体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变异对生物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理,就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而言,也存在变异,如在旅游等产业的冲击下民居建筑风格和聚落形态的改变、社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等。

(3)选择机制。自然界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解释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在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机制是决定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方向的重要力量。

(4)关键事件。演化经济地理还认为,外部环境的突变对区域的演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偶然因素的触发机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还受社区外部环境突发性因素影响,如交通条件改善、重大政策或社会因素影响等。

(5)起点状态。不同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起点不同,对其演化的方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3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演化体现了随着社区产业形态的变化而在聚落景观、民居景观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变迁,其本身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演化特征的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按照演化经济地理的理论,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路径依赖过程可以划分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锁定(或创新)阶段,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每一阶段都是随着产业变迁的变迁而发生演化且每一阶段都形成各自的演化过程和机理。

(1)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独特的民居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田园风光……,这些社区景观在外来旅游者“凝视”之前都只是乡村社区景观而已,旅游者的“凝视”使之从乡村社区景观转化为旅游景观。因此,在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乡村社区的演化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向旅游景观空间的演化做准备或者创造机遇,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机遇成熟,乡村社区景观空间将开始向旅游景观空间转换。

(2)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形成阶段。当旅游者进入乡村社区并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时,乡村社区就逐渐完成了由社区景观空间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的转化。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景观仍主要保持着原有的乡村景观特色,但同时,旅游者的进入使得乡村旅游社区产业发生演化,社区逐渐出现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由此推动原有景观空间发生变异,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增多、旅游基础设施增加、现代化配套设施增多等方面。在此阶段,乡村旅游社区旅游产品处于开发成长阶段,供小于求,选择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因此该阶段主要是在遗传和变异机制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逐渐形成。

(3)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发展阶段。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加速,接待游客量快速上升,景观空间变异加快,吸引外来旅游投资商进入乡村旅游社区,旅游商业用地增加,乡村集体用地减少。同时,社区民居内外景观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外来旅游投资商在乡村旅游社区投资建设的旅游商业服务设施,将使得乡村旅游社区城市化和商业化现象更加明显。此阶段市场选择机制已经开始产生作用,农家乐经营户之间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些规模较大、营销和经营能力较强的经营户接待游客较多,规模不断扩大,侵占庭院景观,同时农家乐经营户和外来投资商也开始了市场竞争。

(4)乡村社区旅游景观空间锁定或创新阶段。在路径依赖规律作用下,乡村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停滞或衰落,由此社区景观空间将进入一种“锁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固化,旅游设施长期缺乏维护,外来旅游投资商经营不景气并逐渐闭门歇业,农户接待游客量显著减少,乡村社区景观破败,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逐步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如果此时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通过创新(变异)寻求新的演化路径,就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的创新。在促进空间创新环境的作用下,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将会走向创新和变异,从而进入新一轮演化。

4 案例研究: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

4.1 案例地与研究设计

前卫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中北部,面积2.5平方公里,2013年有239家农户,500名村民。作为上海市远郊的一个村庄,前卫村于1970年由围垦而形成。建村以后以农业为主,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乡镇工业,走上“以工致富”的道路。1990年代中期乡村工业发展逐步走向衰落,由此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1994年前卫村开始对外开展旅游接待,1999年8家农户率先改造自家住房接待游客,开辟了上海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先河。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后,前卫村乡村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全村有108家农户开办农家乐。除此之外,前卫村还引进外来资本建立了“木化石馆”等景点。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2年前卫村旅游门票收入500万元,全年全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570万元,农家乐接待户收入数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乡村旅游已成为前卫村主要产业。

为了掌握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和事实,研究者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搜集等方法。其中,对前卫村的实地调研于2013年4月至7月陆续完成,深入访谈同时进行,访谈人员共计60人次,涉及前卫村“两委”干部、旅游公司负责人、农家乐开办者及普通农户等。

4.2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的过程分析

自1970年建村,到1999年正式开始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再到2011年开始进入路径锁定阶段,崇明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大致经历了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1970~1998),景观空间形成阶段(1999~2004),景观空间发展阶段(2005~2010)和景观空间锁定阶段(2011~)。乡村旅游社区景观空间各个层面演化过程及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

4.3 前卫村景观空间演化机制分析

如表3所示,在乡村旅游景观空间形成之前阶段,前卫村围垦后形成的景观空间起点状态体现了农业产业特征,1978年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前卫村产业发生巨变,1981年开始和上海市长征联营厂合作开办工业,这一关键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其发展轨迹,传统农业产业发生变异,走上了村办工业的发展道路,乡村工业的发展使景观空间产生变异。1993年,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前卫村村办工业发展陷入困境,与长征联营厂和上海市牙膏厂合作失败这一关键性历史事件终止了原有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遗传机制作用下,乡村工业发展阶段所积累的良好的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知名度为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打下基础。1999年8家农户率先开办农家乐并迅速走红这一事件直接推动前卫村走上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04年国家领导人视察前卫村这一关键性事件更强化了前卫村乡村旅游发展道路。2010年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和上海世博会召开这一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前卫村乡村旅游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随着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逐渐崛起,竞争日趋激烈,选择机制发生了显著的作用,前卫村农家乐的吸引力逐渐下降。2011年前卫村老书记突然中风病倒使得其发展所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的陷入停滞和衰落阶段。因此,前卫村乡村旅游景观空间是在遗传机制、变异机制等内因和选择机制、起点状态、关键事件等外因共同作用下,随着产业变迁而发生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的演化过程。

5 结论及展望

第7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四川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面对的任务是“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培育产业内在竞争力、达成“升级版”目标的必由之路。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是解决抵挡和粗放的问题,要适应大众旅游提档升级要求,改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传统认识。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依托探索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本课题将从理论分析加实证研究上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为全方位品牌战略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应用依据。

(三)主要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主要观点: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设计的一些特色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来满足旅游者的世智笾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体验的日趋多样化,旅游出行日趋自主化,以口碑效应为主要传播特点的传统乡村旅游产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乡村旅游点具有极大的空间广度,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以自驾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客源对象的需要。在打造乡村旅游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下,要突出“品相、品质、品位、品牌”,将工业4.0的理念融入农业,大力发展智能化精致农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本课题将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乡村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区当地的发展情况,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则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下面就阐述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的促进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知名品牌数量少。2.品牌产品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3.缺乏品牌化营销手段,品牌意识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1.拓展乡村旅游内涵。2.规划旅游集聚地,打造精品品牌。3.进行品牌化营销,扩大品牌的营销范围和营销力度,也全面推广品牌。

总之,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要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要体现当地区域的特点和特色,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此项研究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及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

本课题聚焦于乡村旅游的品牌体系建设,以破解目前乡村旅游业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同质化难题为设计方向和目标,是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开创性工作。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课题完成后,在助推乡村旅游升级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由品牌定位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精准化农家乐;由品牌化包装,做足乡村文化,让游客寻找乡愁,体验生态生活,围绕乡村品牌,让生产成为表演,让生活成为旅游,把家园变成花园,从而带动农民增收;由品牌化营销,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如微信、导航、智慧旅游、网络预订等传播工具)引导游客需求,对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模式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该成果将指导和提升乡村旅游体系的标准化和完备化。

四、与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第8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 内涵 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中的首位。足见统筹城乡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制定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时,把“三农”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使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1.城乡收入差距大

城乡隔离,收入差距拉大。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放弃农村、发展城市的指导思想,造成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由于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等原因,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世界银行发表的《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中的《中国报告》不无担忧地警告:“如果中国听任当前城乡差距与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02 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 474 ,而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差距大

我国城乡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生老病死伤残等只能由自己负担,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农民只能靠农业和外出打工等收入积累来看病、养老。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城乡统筹力度,农村社会保障开始逐步在探索中建立,不少地方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受益农民群体不断扩大,但是总体上覆盖面还是太低。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1.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 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但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必须反哺农业,这是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路径选择, 而城镇化是融合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为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第一,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努力建设一批优质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对农、林、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和增值加工,形成比较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具有高起点、大规模、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和示范带头作用。

3.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城镇规划,应重点考虑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重点建设好中心镇、中心村。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完善农田灌溉体系,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骨干道路沿线的路、沟、渠、田、林、塘、湖、村的综合治理, 塑造新的田园风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立有效的养护管理机制。

(2)加大对农村信贷资金的注入

国家要改变偏重城镇,忽略农村的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增加对农村和小城镇的投资力度,要通过财政、国债、信贷等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加强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加强对农村小城镇的支持。要改革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体制,培育小城镇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在尊重不同投资主体利益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谁出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农民、企业、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鼓励通过转让经营权、股份合作制等融资方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淑莲等.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5.

[3]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第9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苏州的乡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截至2014年底,苏州共拥有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4个(其中,四星级24个,三星级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常熟蒋巷乡村旅游景区(4A景区)、太仓现代农业园(4A景区)、张家港常阴沙农业旅游区(3A景区)和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3A景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不少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是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以资源为载体,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强调产品的差异性、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以此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创意的平台与来源,是创意源源不断的温床。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于2009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用文化创意理念来指导乡村旅游,充分挖掘苏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并进行提炼、解析、整合和延伸,能够使旅游者由“看风景”转变为“品文化”,在享受乡村安静清新生态环境的同时,学习并体验乡村的民风、习俗、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只有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为了满足求新、求知、求异、求悦的心理需要,去往异地感受异域文化的过程。苏州乡村旅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如乡村的改造趋于城市化,商业气息较浓;民俗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徒有形式不得内涵;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仅停留于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物质层面,造成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缺少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渗入。乡村旅游想要创新发展,文化是基础,把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中,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创意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代表了新鲜、特别和独一无二。创意不仅能够创造新事物,还能够改造旧事物,赋予它新的生命。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到现阶段,已经逐渐由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从追求物质享受向精神体验转变,他们希望经由旅游的过程创造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然而传统的开发模式过于肤浅,无法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只有用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路去创新改造,才能实现苏州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让旅游者不仅能看,还能感受和品味,实现与时代接轨的目标。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融合,以文化为平台,用创意来改造乡村旅游,就形成了创意乡村旅游,这样的模式可以延展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使其从单一的链条结构,扩展成“铰链式”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个性鲜明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意乡村旅游还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图1)

(一)政府大力支持,培养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本。创意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政府的决策优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和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乡村旅游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创意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村民的创新意识和旅游管理能力。既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下乡送培训,也可以送村民到国内外的高等旅游院校进修,还可以组织村民到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鼓励多方参与。创意来源于文化,只有自由愉悦的文化氛围,才能给创意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创造出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意。除了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中,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和征集创意的方法,寻找最好的点子。既可以采纳国内外文化创意公司的科学策划,也可以采纳乡村旅游者或村民的经验之谈,既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和谐的氛围,又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是一种科学的创意营销方式。

(三)稳定经济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和村民都能在乡村旅游的创新开发中获得利益,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苏州市共有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118.1亿元。政府财政、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已成为苏州旅游项目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乡村旅游项目的资助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2014年,苏州市共有22个旅游项目得到省旅游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引导资金总额达1,53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类项目10个,资金400万元。此外,苏州市在推进全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工作上精选了30多个项目上报江苏省旅游局招商指南,涵盖度假区、景区、星级乡村点、创意策划、主题酒店等多个类别和项目建设。在融资手段和渠道上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旅游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搭建平台,积极为苏州市旅游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级各类引导资金,为贴合苏州市旅游发展的项目积极争取相关土地和资金政策。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切入点。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以吴文化为基础,从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及旅游营销手段几个角度切入,开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苏州乡村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旅游景点衍生出与其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原创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活动。

(二)加强苏州市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苏州市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快转变苏州市政府职能,要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以自身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型政府;第二,政府在政策上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倾斜,放宽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从政策上对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指导,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资金投入,提供低利息贷款来扶持其发展;第三,加强乡村创意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相联系,在苏州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示范点。政府主导可以弥补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规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给文化创意产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引导乡村旅游地的村民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使创意乡村旅游更加“接地气”。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融合程度。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苏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引进做出详细规划,积极引入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了乡村旅游与旅游类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加以培养,使其成为兼具创新意识及旅游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以苏州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四)延伸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双方的互融互通,提高苏州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纵向上抓住苏州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和文化创意提供者加快改变乡村旅游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2014年,苏州市旅游局联合江苏电视台《从南京出发》栏目组,整合并串联苏州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按照时令季节,编排设计精品结线路,以自驾游、亲子活动方式,组织“诗画苏州,美丽乡村”专题活动,重点举办了“荷塘月色醉、相城爱意浓”、“乐享房车露营季・趣摘树山翠冠梨”、“快乐果园、甜蜜港城”、“诗韵芦荡・如画村庄――游沙家浜、蒋巷村的N个理由”、“慢游吴江・快乐芬芳”五个专题活动,每期组织100人、30辆自驾车从南京到苏州自驾旅游,活动吸引了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另外,配合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活动,与省交通广播F101.1合作,于9月份用一周时间,以乡村美食为由头辅以乡村景区、住宿和自驾线路的专题宣传。除此之外,还精心制作《苏州乡村旅游画册》,对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自驾游基地等集中展示、全面介绍,既有整体简介、四季照片、乡村特色商品,也有地址、预定电话和全市乡村旅游点交通示意图,进一步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做出了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5.

[3]朱琳.文化创意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5]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