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影视文学概念精选(九篇)

影视文学概念

第1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概念的深度解析

本文理解的国产高概念电影有四高,首先必须具备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其次,必须具备高市场商机,再次,必须具备高情节主轴配合高剧情铺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具有高观众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具备上述四高,方能称之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为达成高视觉形象吸引力就必须诚邀名导与明星鼎力加盟;为达成高市场商机,就必须在前期、后期着力于曝光宣传;为达成高情节主轴与高剧情铺陈就必须保持情节轴线清晰,既不混乱亦不烧脑,剧情铺陈精致且易沉浸;而为达成观众高关注度与高渴求度,就必须与曝光宣传相配合,不断挖掘观众需求,将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不断抬升,从而形成一种对于电影的渴求,实现饥饿式营销。例如《京城81号》深度运用了这种营销方法,反植入式地以电影为原型在全国各地广泛营造了《京城81号》密室逃脱。同时,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把准时展脉博,使得电影本身既要继承流行文艺的优良特质,又要能够与艺术性、流行性、时代性等形成多重互文性衍生。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两极分化

国产高概念电影源于好莱坞成功的电影制作工业化、程式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商业大片模式,从某种程度而言,好莱坞的这种电影制作的文化工业化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后馈式的以营销为主导的电影制作成功范式。这种成功范式既需要强大的营销刺激市场,又需要强大的媒介宣传由刺激观众需求演化为观众的强烈渴求。同时,名导效应与明星硬卡司效应亦不可或缺。好莱坞的这种大投入高回报、大制作高铺排、大营销高曝光、大市场高排片的四大四高已经成为后现代国产电影发展的一条固化式发展模式。然而,纵观国产的高概念电影现状,我们却看到了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在不断地创造着高投入与高票房;而另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却在不断地承受着欠佳的负面评价,显然,这种两极分化为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提出了新问题与新诉求。例如《京城81号》即存在着这种两极分化现象。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现状的问题与诉求分析

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现状有目共睹,片面追求最大化营销,必然导致资源的整体配置全面失衡,电影的整体资源过度倾斜至营销环节,以及名导明星等诸多环节,显然会使得电影所依托的情节根本出现某种程度的动摇,进而将极大地削弱电影的内涵意象,这种失去情节根本与内涵意象的问题,才是导致国产高概念电影已经开始“叫座不叫好”的关键。此外,就社会背景而言,中国的社会背景早已今非昔比,开放的网络时代,直接造成了最终端的观众亦能够较为轻松快捷地,与好莱坞等世界级大制作电影信息进行最直接的接触。而国产与好莱坞的巨大距离,自然会为最终端的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落差、感受落差、心理落差。勿庸讳言,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四大四高并未能够与好莱坞的文化工业化等量齐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主旨表现、风格类型展现、创作技法表达等诸多方面等而下之。[1]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

(一)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问题

客观而言,国产高概念电影在好莱坞引进大片面前明显处于文化输入的弱势地位,面对优势文化的强输,以及文化领域的不断开放,事实上,国产高概念电影繁荣的表面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国产电影在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的强烈冲击下,可以说是几乎盲目地照搬照抄着好莱坞的高概念模式。可见,国产高概念电影问题的关键症结,恰恰在于艺术内涵的力所不及之处,盲目且无奈地借助于形式加以拙劣地弥补。而解决方略恰在于更宜以中国式的独特生活经验与生存智慧,给出影视光影的全新解读,从而透过光影令全球观众能够借以触碰到跃动着的中国式的根性灵魂。从而以根性灵魂究极化建构普世化的博爱自由等互文式的影视内涵,这样的根性创新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唯一出路。而动辄数以亿计片酬请来的好莱坞明星,绝对不可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票房良药,从大市场定位的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而言,好莱坞明星中国式影视意识形态的弥合恐怕尚需假以时日。

(二)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创新方略

国产高概念电影目前并不存在文化厚度与资本极度缺乏问题,而至于技术与其他方面的短板,则均可以透过文化厚度与优势资本加以综合解决。例如,《京城81号》中即创新性地引入了恐怖、剧情、爱情等多种形式的深度融合式探索,为国产高概念电影作出了创新的可喜的尝试。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更宜奉行一种内倾性的宏观发展方针,由内倾性宏观发展方针制定出微观、内省、挖掘型的整体化发展政策,应以自体内向式发展取代单纯、片面、机械式和外向型盲目效仿。应夯实影视文化发展的可持续化基础,唯有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方能成为国产高概念电影长足发展的根本促进力量。同时,影视文化良性循环下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式发展的不二法门。从西方发达国家优势影视文化的发展创新历功经验可见,好莱坞赖以支撑的最主要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其表象化的影视产业本身,而是其畅销且流行全球的文化支撑。因此,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创新,更期待着影视艺术化的灵魂絮语的全新民族化解读,由东方懵懂迷思而东方唯美情思,由东方唯美情思而东方永恒哲思才是国产高概念电影创新的终极方略。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路径

国产高概念电影在好莱坞的影响之下方兴未艾,然而,中国电影的浅表式的浮于表象上高概念却深受国际影坛评论的抨击。很显然,国产高概念电影仍处于初级的奇观与情节之间杂合的阶段,尚未能达致好莱坞式的奇观、情节、故事并举的完美式高概念标准。简言之,国产高概念电影,必须形成一种国产高概念电影所独具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必须依托于东方故事。其实仅从《功夫熊猫》的轰动效应即能看到东方故事的全球文化吸引力,但重要的是国产高概念电影中的东方故事的细节尚需加以精雕细琢,例如故事悬念、情节安排、戏剧设计、沉浸体验等等方面尚存较大缺陷。而这些又显然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才能够最终落到实处。例如《京城81号》一片即为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路径进行了高级审美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探索。由此可见,国产高概念电影的发展路径其实就是一种以更高级的审美力量,创造一种文化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文化核心竞争力所左右的时空向度,亦是为国产高概念电影赋予灵性的一种发展救赎,并且,这种发展救赎更能够视同为一种国产高概念电影在文化支撑下的腾飞期许。[2]

三、国产高概念电影未来展望

(一)需求支撑

中国所拥有着的数以十亿计的天量人口资源,为中国国产高概念电影提供了钻石般宝贵的强大的需求根柢。从观众的视角而言,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欣赏世界各国的影视作品已经变成易如反掌,加之我国国内网络视讯从业者的努力,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之间早已形成了透明化的效应。一方面,国产高概念电影期待着来自国民本体的更加强劲的需求支撑,而另一方面,事实上,中国的数以十亿计人口也正在期待着来自国产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的艺术性反哺。以中国所拥有的世界最多人口的强大潜在需求计算,即便是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低迷,而国产高概念电影未来发展的前景仍将极为广阔,国内外的关于中国电影正趋于饱和的论调显然是无稽之谈。之所以出现国产高概念电影需求不够旺盛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国产高概念电影与需求之间的供需交错。而实际上,一旦国产高概念电影与国产天量人口影视需求进行恰到好处的对位,则国产高概念电影所期待着的数以十亿计的天量需求阀门将哗然打开。[3]

(二)动力支撑

绝大多数电影界专家倾向于不认同国产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然而,纵观中国整个电影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影坛引起关注,其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中国高概念电影的本土化风格。同时,唯一能够与中国本土化风格相同步的国产高概念电影,植根于本土化的制作经验更是弥足珍贵,本土化的诗意化生存与本土化的性情滋养等,其实已经为国产高概念电影提供了中国电影重新崛起于世界影坛的基本性格灵魂保障和强大的深植勃发动力。实际上,只有中国式的灵魂低语,方能恰到好处地引导起国产高概念电影情感的流畅渲泻,国产高概念电影必须由大他者误区跳脱出来,以中国式的个体生存体悟可持续地发声。世界任何国家影视行业的兴盛发达,究其根本原因都源于其根性灵魂的动力支撑,中国亦不例外,因此,即便是照搬照抄好莱坞式成功模式,亦应内求于根性灵魂的动力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中国影视行业未来的无极化发展。

(三)文化支撑

影视艺术是远比阅读更加深入的一种直观体验,这种直观体验由光影所系牵动着人类纤细的情思与哲思,而这种直观体验的细腻反应显然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世界任何发达国家与地区都不具备的文化底蕴,这种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世界所有文明所尊敬、所仰慕、所艳羡。因此,影视艺术在紧靠流行文艺的同时,更要紧靠传统文化底蕴,以形成一种中国高概念电影的强势文化话语权,进而形成影视艺术所不可或缺的中国式的独特的根性灵魂,并以这种根性灵魂演化成为中国影视艺术高踞世界艺术之林的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最终形成一种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制造标签化的国家意象,而不是纯粹表象化的物资、器材、人力、资本的简单机械式堆砌。[4]显然,唯有文化的支撑力量与文化聚变的能量,才能将国产高概念电影由光影之中跳脱般地释出,以文化之翼带向世界影坛前列。

结语

从国产高概念电影发展的现状加以深度观察,我们便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艺术更应关注本民族的本土化的根性灵魂,而不是在优势文化的强势浸袭下被动地人云亦云。国产高概念电影更应成为本土根性灵魂的风景画家,更应成为本土观众影视需求的本土化满足者,而不是逆反者,更应以本土根性灵魂的中的时空意识,采撷本土根性灵魂中的国家意象,并将这种由根性灵魂所驱策着的国家意象,凝结成为世界影坛上的一道靓丽的永恒光影。

参考文献:

[1]吴昊,詹秦川.国产“高概念”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09(4):25.

[2]张华君.浅谈国产高概念电影的互动营销[J].新闻研究导刊,2015,(7):133.

[3]远牧.国产“高概念”电影:喧嚣背后的苍白[J].粤海风,2013(2):65-67.

第2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一、概念设计在动画电影创作中的应用

概念设计最开始被应用于产品设计当中,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既可以调高设计效率,同时还可以提供更多想法并规避一些容易忽略的错误。因此,在众多的设计领域中,概念设计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比如在游戏设计当中,概念设计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初期,设定好整个的游戏框架之后,概念设计应紧随其后,它是将整体文字视觉化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与导演或制片人不断就各个设计问题进行探讨,概念设计者对某一概念提出各种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包括细节、颜色、服装等方面的设计表现,以求能够设计出达到预期效果的表现图。经过概念设计,才能真正进入制作。概念设计的难点是,一要绘制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二要真实可信。概念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来源于联想和感觉。设计者需要根据剧本中的几个关键词、提供的一段音乐或一些提示性的图片或色彩,创作出一系列的画面。如果想象力不够,画工再好,设计作品也很难达到“真实可信”。

二、概念设计对动画影视创作的作用

(一)概念设计能够提高电影创作的效率

电影创作对于制作效率的要求一直很高。概念设计诞生于整个流程设计之初,在设计的最开始已经将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把握,将影片的大体美术效果展示出来,从而有指导性地为后面的各个阶段做更加真实合理的设计提供模板。这样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效率。电影最后呈现的视觉效果很大一部分源于概念设计的把握。尤其是一些需要很强视觉效果的电影,比如电影《画皮》,导演乌尔善做完剧本后,邀请日本插画设计师天野孝喜做概念设计,乌尔善认为天野孝喜的画风与整部影片的风格相似,符合他设想的影片风格。天野孝喜根据剧本绘制了100多张效果图,将电影中的镜头和故事完美地呈现出来。观众所看到影片的效果——镜头的构图、色调、内容表现,几乎与概念设计的作品如出一辙。可以说,概念设计对于整个影片的大环境营造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以至后面的拍摄非常顺利。又如徐克导演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拍摄过程中,徐克亲自绘制了一些概念图,包括动作设计、拍摄角度等。他在指导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已经对于电影视觉效果了然于胸,使得电影最后呈现的效果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

(二)概念设计能够提升创作的质量

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前期的准备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创作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概念设计,有些镜头只是模糊的草图。概念设计是一部影片在制作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导演宁愿花大量时间去讨论每个镜头的构图、光影、位置、时间、拍摄技巧等,这样在真正的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就有了完备的模版,不需要再花费很多时间讨论影片的效果,这样就提高了制作效率和周期。尤其对于大投资的影视创作,概念设计尤为重要。在创意剧本和构思文字的时候,创作者已经将所要表现的世界形成在脑海当中,只是文字的编写者并不能如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因此剧作家要与设计者进行沟通。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现,以求最后能够达到剧作的要求。比如电影《指环王》系列,书中出现的视觉效果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完全存在,而如果要提升整体的影片的视觉质量,前期的概念设计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在电影拍摄的初期,美术部门每天要给导演杰克逊过目超过100张的草图,通过这样漫长而细致的推敲,才能慢慢地将原文中的魔幻世界一点点地呈现出来。

结语

第3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赵裕春研究员认

为,数学能力主要 有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基本能力(概括、推理)和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等三种,探讨这三种数学能力发展水平 及其各自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程度如

何,这对于有的放矢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 是现代数学教育心理领域研究

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问卷测查,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能力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试图寻

找这三种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及其分别影响学习数学的程度大小;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与学的

效率提供 一些心理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

    本调查采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小学生数学能力研究协作组编制的《小学生数学能力测验

(三年级)》。这 套测验由62个试题组成,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概括和推理以及空

间关系等三方面。这套“测验”经过 全国性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题目的难度相

当,鉴别力强。

    (二)调查过程

    选取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91级)的全体学生(120人)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团体测验的 方法,严格按《数学能力测验(三年级)实施说明书》进行。全套测验共

62小题,分两次做完,每次一节课 ,评分按统一标准进行,满分62分。收回有效鉴卷

111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清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状况。

    表1 数学能力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

    (附图 {图})

    从表1的结果可知,清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运用数概念能力、基本能力(概括

和推理)和空间关 系的知觉能力分别与全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相比,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

值小于0.05),也就是说,在这 一测试中,该校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运用数概念能力、基

本能力和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都分别比全国同等水平的 高。从数学教学这一侧面来看,清

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整体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小学生三年级数学能力的回归分析

    以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因变量,以学生的三种数学能力测验成绩为自变量,

并将三个自变量的 值统一转换成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分数(Z分数),进行多元回

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2 数学成绩对三种数学能力回归有效性的检验 复相关系数 R=0.433 回归变

差 u=2443.929 F=8.232 剩余变差 Q=10588.487 sigF

=0.0001

    结果表明,这一回归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即是说,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数学成绩的差 异,能够由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和空间关系的

知觉能力的水平差异做出解释。

    既然这三种数学能力都对数学成绩产生显著影响,那么,它们中哪个影响更大?为此,

进一步将三种数学 能力对数学成绩做三元回归,结果如下:

    表3 概念、基本能力和空间关系对数学成绩的三元回归分析

    数概念 基本能力 空间关系 标准偏回归系数 (β) 0.297 0.183 0.2

26

    t 4.55 2.77 3.28

    p 0.000 0.008 0.000

    上表数据显示出每个变量的回归系数,β[,概念]>β[,空]>β[,基],且三

者的β值均具有极 显著的统计意义,P<0.01。这一结果说明,影响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 最大的是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其次是空间关系的知

觉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概括和推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与全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相比,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运用数概念能

力,基本能力(概 括和推理)和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都较高。

    2.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能力、基本能力和空间关系三者的知觉能力,都显著地

影响着学生数学成 绩;且这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用数概念能力,其次是

空间关系知觉能力,再次是基本能力( 概括和推理)。

    (二)建议

    1.应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上述结果,影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运

用数概念的能力, 即β[,概念]>β[,空]>β[,基]。由此,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

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 力培养。从测查看,清风实验学校小学三年级数学教

学的成功经验在于重视数概念的教学。然而,有不少小学 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

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 仿做过的例

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 ,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

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 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

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 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

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2.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空间关系同数量关系一样也是数学能力的基本内容,而且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

学生掌握空间关系 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的数学教学方

法,偏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 了人的智力开发的残缺。当前许多教育整体改革实

验,都提出使学生和谐发展,这都与充分开发脑功能有关。 根据我们的结果分析,影响小

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三种数学能力中,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的影响程度仅次 于运用数

概念的能力,且比基本能力(推理和概括)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不能忽视

空间关系 知觉能力的发展。而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空间关系的知觉能

力很低,在有关空间关系的8 小题中,学生答题的平均通过率仅为40.4%。可见,重

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裕春主编:《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测查与评价(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

教育科学出 版社1987、1989、1991年版。

    2.(日)四方实一著:《算数问题解决四心理》,明治图书昭35。

    3.白先同编著:《教育心理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4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者 地方感 文献述评

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地方感的概念

作为现代人文地理学地方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Tuan Y F,1974)。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地方感包括两个含义: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性)和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依附感(地方依恋)”。其中,地方性主要以某一地方的客观物质、社会功能及地方意义所展现出来,是人类与地方之间的一种情感链接,也是一种经过社会文化所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朱、刘博,2011)。简而言之,地方感是人将自我情感融入其所处环境并通过人-地相互作用而逐渐产生的一种反应,受到个人历史记忆、情感融入、价值观念等情感因素的影响。Steele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张春霞、蔡兴燕,2009)。

(二)地方感、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

地方感以人类的主观体验为基础,其内涵涉及了某一地方本身的特征及对该地方的情感依恋与认同,而与地方感相关联系的另外两个概念是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地方感、地方认同及地方依恋三概念进行了持续的研究,试图从心理层面厘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Williams等将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看作是地方感的两个维度,地方认同是个人对地方产生的一种依恋型情感,而地方依赖则是在功能上的一种依恋。作为地方感的两大维度,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与地方居民满意度、社区发展期望、社区发展积极性、公共设施发展支持度等因素相关(尹立杰等,2012)。Brichker等学者将地方感纳入地方依恋的一部分,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生活方式三个维度,而Kyle等人则将地方依恋分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和社会联系三个维度(朱、刘博,2011)。

Scannell和Gillord提出的三维框架概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即包括地方、人和心理过程。其中,第一个维度(地方)是指依恋的对象,包括地方社会象征、建筑特点、历史记忆、自然环境等;第二个维度(人)是指行动者,包括文化、经历、历史等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第三个维度(心理过程)是指个人在某一地方生活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然而,Jorgensen 和Stedman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地方感是一个独立的概念,是个人对某一地方所产生的情感、认知和态度,包括地方依赖、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其中地方依赖是个人对地方功能性特征的依赖,地方依恋是个人对地方在情感上的体现,而地方认同则是个人对地方的理性感知和认知(庄春萍、张建新,2011)。

地方感测量工具的发展与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地方感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通过借鉴国外学者所使用的、比较成熟的测量量表,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是Williiams所开发的旅游依恋量表,包括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地方依赖包括10个项目,地方认同包括11个项目。也有的学者则根据个人地方依恋程度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目标群体的测量量表,包括地方熟悉感、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感、地方依赖感和地方根深蒂固感五个维度(王世超,2011)。

Lalli的“居住城市认同量表”(Urban Identity Scale)则包括总体依恋、外部评价、承诺、熟悉感和连续性五个维度;Droseltis 和Vignoles将地方认同划分为依恋/自我扩展、地方自我一致性、环境适合三个维度;而Talen 和Shah等学者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社区意象,设计了地方空间结构水平和居民的社区认同水平两个维度(庄春萍、张建新,2011)。

国内学者在地方感测量方法方面基本上是沿着西方经典思路所进行的,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尹立杰等学者(2012)借鉴Williams的测量量表,将地方感划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并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影响因素入手,问卷设计包括18个项目,涉及收益影响感知和成本影响感知两个方面。许振晓等(2009)学者借鉴期望理论和地方感两个基本理论,从旅游核心社区居民地方感(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旅游发展期望(文化传承、社区发展和自我发展)、旅游感知(旅游发展获益感知、旅游发展成本感知)以及旅游发展支持度五个结构变量着手,并引入旅游发展期望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居民地方感对旅游发展支持度内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苏勤和钱树伟(2012)从旅游涉入(心理涉入、文化涉入、行为涉入)、旅游吸引力(核心吸引力、添加吸引力)、旅游功能(动机实现、功能评价)、地方感、遗产保护行为、遗产保护态度六个潜变量,构建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

可见,国内学者所采用的测量量表基本上是借鉴了西方学者的地方理论与测量量表,地方感也大多数被划分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两个维度,并将旅游目的地外在特征、旅游者情感认知、旅游者行为特征等潜变量引入量表,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国内地方感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地方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学者陈传康首次提出了地方文脉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规划研究中,之后范业正从旅游子资源属性和周边环境入手,将旅游目的地的文脉划分为地脉(自然构成因素)和文脉(社会人文因素)。从某种程度而言,国内学者关于地方文脉概念的提出及运用是我国最早关于地方感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的研究

地方感,是个人与特定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系,在Tuan最早提出地方感这一术语之后,引起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及行为地理学等各个领域的极大关注。在旅游研究方面,国内学者黄向等(2006)首先将西方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这一个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引入中国,分析了场所和场所依赖的概念及其最新发展,首次对游憩视角下的场所依赖理论进行介绍,并讨论了场所依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杨念群(2004)提出要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观点,认为应该从“跨区域研究”的视角来促使社会史研究更加多元化,有意识地区分“地方感”和“地方性知识”两个不同的概念。陈蕴真(2007)从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地方理论中关于人与地方关系、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活动、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西方地方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涵义,系统地回归了西方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应用及其未来的研究展望。唐文跃(2008)对地方感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维度及构成要素等进行了剖析,结合中国情境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并在评述西方地方感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讨论了地方感理论在中国旅游研究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朱等(2011)学者对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感等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两个维度,而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是两个相关但又各具特点的概念,并强调在研究中要从概念上突出地方本身的典型性和独特性,采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地方感的空间特征和动态特征。

(二)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理论应用的研究

在全球化情境下,人口流动和环境破坏不断凸显,人地关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地方感作为一种人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被广泛地运用于不同学科的研究。

唐文跃(2011)从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借鉴西方学者的测量量表对四川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态度进行测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者地方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社会人文和自然风景对旅游功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旅游者生态环境保护态度对其地方依恋具有影响作用,并且旅游者的感知体验水平与生态环境保护态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汪芳等(2009)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旅游者地方感认知的一般规律,认为地方感涉及个人的主观认知和地方的客观特征两个方面,而旅游者的地方感认知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方面。张中华等(2009)学者以人文主义现象学的地方理论取向出发,以广西桂林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感理论在旅游社区应用研究中的理论价值,试图从心理、认知、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重视角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李九全等(2008)学者以旅游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角度分析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论证了地方依附感、旅游地方感及旅游意象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旅游者地方感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和著作,对推动国内在地方理论研究与发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方感理论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学者已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为该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对地方感的差异影响、旅游开发对居民地方依恋的预测作用、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旅游文化的地方感测量工具,以更深入地探索中国居民地方感形成进程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Tuan Y F.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74

2.朱,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3.张春霞,蔡兴燕.浅析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地方感理论[J].技术与市场,2009(11)

4.尹立杰,张捷,韩国圣,钟士恩,李倩.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J].地理研究,2012(10)

5.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9)

6.王世超.少数民族旅游地居民地方依恋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许振晓,张捷,Geoffrey Wall,曹靖,张宏磊.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9(6)

8.苏勤,钱树伟.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J].地理学报,2012(8)

9.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 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6(9)

10.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

11.陈蕴真.浅议地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12.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8)

13.唐文跃.九寨沟旅游者地方感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5)

14.汪芳,黄晓辉,俞曦.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09(10)

第5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Abstract: When human society entered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animation with one hundred years long history were enriched, yet the popular concept of animation is still outmoded. To 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animation have anxo-action for both the effect of animation teaching and raising of the popular concept of animation.

关键词: 信息时代;动画;逐格拍摄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animation;stop-motion

0 引言

1906年美国人斯图亚特·布莱克顿拍摄了《滑稽脸的幽默相》,这部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宣布了动画片的诞生。在百年以后的今天,各种信息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动画作为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其声画并茂的表现形式、夸张诙谐的表现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由于动画的形式多样、制作方式差别很大,所以包含的种类纷繁复杂,不容易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业界内对动画概念的理解也有很多差异和争议。在教学过程中,只凭一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动画概念的讲授往往不能达到使学生透彻理解动画概念的目的。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主要动画形式从载体和属性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1 从载体有区别的角度对动画概念的分析

1.1 动画概念出现以前的早期动态图像 动画被认为早在人类文明出现阶段就已经初现雏形,古代人类的岩画、神庙中的壁画等都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动态效果,反映了人来希望绘制动态图像的愿望。但真正的动画技术制作原理是根据人眼的生理现象——视觉暂留现象,欧洲人发明的“诡盘”、“活动视盘”、“魔术幻灯”和中国人发明的“走马灯”都是根据这一现象制作而成。人们将图像绘制在纸张、硬纸片、玻璃片等载体上,并通过细缝观看、幻灯播放等方式形成动态效果。

1.2 跟随电影出现而产生的动画 在摄影胶片出现之后,以它的优势占据了动态图像的制作领域,成为了主要的载体;尤其是在连续底片被发明以后,一种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的深受大众推崇的技术产物出现了,这就是风靡全球百年而不衰的“电影”。电影拍摄的内容都是真人表演和真实景物,就使在电影出现十年以后使用连续底片拍摄的人工绘制的连续动态图像与电影有了不同,人们称之为“动画”,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动画概念。

1.3 计算机技术造就的动画 二十世纪后期,计算机的普及速度极快,计算机的数量以几何倍数增长,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大,动画制作行业也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影响。最初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只是引入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以便节约人力物力,但后期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一种逼真的三维立体的连续动态图像在计算机中被制作成功,这些连续动态图像以数字形式被保存在磁盘、光盘、存储卡等多种载体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电视甚至电影银幕等多种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直接使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立体连续动态图像被大众称为,而计算机出现之前的主要靠人手工制作的动画则被称为“传统动画”。

“三维动画”的出现挑战了以往人们对动画的认识,不但改变了动画的定义,对影视也有一定影响。本世纪初,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一种叫做“flash”的便于网络传送的平面连续动态图像逐步发展以至于占据了计算机网络上连续动态图像传送的主导地位,被大众称为“flash动画”,这种“flash动画”也是完全使用计算机制作,与“三维动画”不同的是只具有平面要素,属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flash动画”等主要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都是以磁盘、光盘、存储卡等电子设备为载体,实现了内容信息的“数字化”。现今绝大多数的“传统动画”也都采用计算机辅助制作环节,最终制作形成的产品也都采用电子设备作为载体,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

2 从动画具备的属性角度对动画概念的分析

2.1 动画概念的发展 动画诞生在英美地区,在英文中的名称为animation,本意是“被赋予生命的东西”。这个名称来源于英文“animated”,“animated”本意是“使……变成活的”、“有生命的”。由于早期的动画采用的美术形式与当时已经存在的一种静态美术形式——漫画相近,所以在英文中也被称为“cartoon”。汉语中“动画”一词是源于日语中对动画的称谓,字面解释即“会动的漫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动画”一词在使用中与“动画片”、“美术片”为同一概念,其中“美术片”最为专业,被认为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

2.2 动画概念的根本属性 综合动画发展历史,人们归结出动画可以具备的属性有“逐格拍摄”技法、“赋予生命”、“美术形式”、“叙事性”、“时尚性”、“假定性”、“幻想性”、“象征性”等。一般来讲,概念都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所谓广义是指相对于狭义去除概念的部分属性,使概念的内涵减少、外延扩大,但其根本属性不变。“动画”这个概念的最根本属性就是根据视觉暂留现象采用的“逐格拍摄”技法。

2.3 “逐格拍摄”技法的实质 所谓“逐格拍摄”技法其实是动画制作区别于电影制作的根本特点,电影制作过程中采用连续拍摄,拍摄过程对时间的掌握并不是十分精确,拍摄之后再对电影胶片进行剪辑连接;而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剪辑的过程,反到是在拍摄之前就制作了整个动画的摄影表,表内每个镜头部分都标有精确到以秒甚至以1/12秒、1/24秒为单位的时间数,然后按摄影表对位制作动画内容再进行拍摄,即使是完全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也不例外。所以“逐格拍摄”技法已经不止是一种单纯的制作技术,而是动画制作的独特思路,是动画的根本属性。

2.4 其他常用属性 在动画的其他属性中,最常用的是“美术形式”和“叙事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两大性质对动画进行分类,分出诸如“动画影片”、“广告动画”、“开机动画”、“特效动画”等概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分析出动画的概念是和其他事物一样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不断的分析当前的与动画相关的存在,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动画的概念,了解动画所涉及到的范畴,掌握动画的相关知识。当前动画的种类繁多,涉及的产业领域广大,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各个领域上都达到很高水平,只能是在某一领域专研并取得一定成果。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分析清楚当前动画的概念及种类是很必要的,这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6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文化; 文化心理学; 维度; 原则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一系列社会运动促使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全面反思,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关注文化,出现了所谓的心理学文化转向,并产生了相应的研究形态——文化心理学。对于“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概念,泛指从文化视角理解心理行为的心理学取向。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在现实层面的表现为关注文化的各种心理学分支或研究取向的兴起,比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以及狭义文化心理学等;在理论层面表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重新考察;在方法论层面则表现为把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角,使文化心理学成为一种理解心理行为的新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心理学成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第四维度”。[1] 然而,文化心理学研究本身也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表现为不同甚至对立的学科定位和研究范式。如跨文化心理学与狭义文化心理学就一直处于不同发展路径之上。究其实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预设,隐含着对于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很多研究是基于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展开的,因而自然发展出不同的研究形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概念的辨析,既要考虑到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又不能脱离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文化概念的一般内涵

从辞源上看,英语中的“文化”一词来自拉丁语的“cultura”,原本是耕作、种植、栽培、培育的意思,后来逐渐转化为教养、教育等含义,用文化来表示良好的教育、文学、艺术等。中国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现象的互动关系。

文化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脱离动物性本能的控制和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文化是非自然的人为的创造物,是自然的人化或者说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由物质、精神、语言、符号、规范和社会组织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一般来说,人们用文化概念来代表由于各种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持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是有结构的,或者说是分层次的。在现代各个学科如哲学、人类学的研究中,一般把文化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的根本特征,也是理解人的基本视角。文化与人具有共生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地纠结在一起。从种族发生学视角看,文化与人相互界定。文化形成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而人类发展路线也受到既成文化的制约。从个体发展视角看,文化与个体也相互依存,文化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文化存在就没有个体生存发展;反过来看,文化的内涵又有赖于个体的不断解释与内化,文化的意义存在于个体的理解和行动之中。文化与人相互界定,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这是文化的最基本的含义。

从学科的角度看,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和理解不胜枚举。各个学科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语境出发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界定,以至于有必要专门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分类性研究。在关注文化的各个学科中,人类学对文化给出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人类学家也率先对文化的各种定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Kluckhohn)关于文化定义的研究堪称经典。他们所著的《文化:关于定义和概念的考评》一书详细考察了从1952年到1963年之间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对这些文化概念进行了分类性研究。根据两位学者的归纳,除去一些不太完整的定义以外,可以分出6类不同类别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界定文化,分别强调了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特征。这些不同类别的定义分别是:第一,描述性(descriptive)定义。这类定义认为文化代表了某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行为等特征,如衣食住行、家庭社会、科学宗教等方面的特征;第二,历史性(historic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的继承性与历史性。第三,规范性(normative)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中对语言、行为等设定的规范、标准。第四,心理学(psychological)定义。这类定义中又有四个子类:调节或作为问题解决工具;学习;习惯;纯心理学定义(其中包括:作为社会文化背景或人造环境;身份认同:文化作为共有的身份为人们所认可;自我建构:文化作为定义自我的途径;意义系统:象征,语言,体验等;心理表征,信念,理论)。第五,结构(structural)定义。这类定义强调文化模式或文化构成,注重文化中的社会或组织成分。第六,遗传(genetic)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工产品、象征等方面。

另外一项经典研究来自心理学家维基沃(Van de Vijver)等人对于文化概念的分类考察。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的研究是属于一般的定性研究,而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较大改进,采用了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定量统计方法。研究者制定了评定量表,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文化定义进行分类,最终得出了定义文化的五个基本因子。这五个因子分别是:第一,文化的位置或处所(Localisation):文化属于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特征;第二,功能方面(Function):高还是低;第三,整体性(Gestalt):强调整体还是分子;第四,成分或组成元素(Composition):侧重象征、评价、描述、产生、认知、组织、功能、过程、发展等哪一方面;第五,动力方面(Dynamics):文化是静止还是活动的。维基沃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2]文化概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文化概念与研究者的理论倾向有关,不同领域的不同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可以不同。

二、 界定文化的基本维度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由于对文化的基本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设定。维基沃等人的研究已经揭示出了界定文化的一些基本维度,如个体-集体、整体-分子等。这些维度引申出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关系,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形态,如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纵观近几十年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的界定存在着十个基本维度,各个维度相对比较独立,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基本都是从其中的某几个维度对文化进行界定和理解的。

1. 内-外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人之外部,和人属于分离的存在;还是文化内在于人,属于心理行为的一部分。主张文化外在于人的观点基本是把文化视为影响人心理行为的因素,致力于寻找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主张文化内在于人的观点重视人对文化的解释和理解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性、意向性,重视人对文化的主观诠释与建构。

2. 先-后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先于心理行为而存在,还是心理行为先于文化。一般来说,大部分心理学研究都视文化先于心理行为,侧重考察文化对于心理行为的影响。而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文化,则侧重文化的心理基础,把文化视为心理活动的历史积淀,是人类心理的长期进化产生的结果。

3. 因-果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人行动的原因,还是行动的结果。因-果维度与先-后维度存在关联,文化作为行动原因也就常常意味着文化先于行动,而文化作为结果则往往表示文化在行动之后。例如,跨文化心理学视文化先于行为,文化是心理行为的原因,文化刺激引发了人的行为反应。文化心理学则一般持有建构论的观点,认为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文化既是心理行为的原因,也是心理行为的结果。

4. 个体-集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存在于个体身上还是存在集体交往之中。认知心理学及认知人类学的研究把文化放在个体的头脑之中,文化作为个体的态度、思维方式等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处理,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行为方式。而强调生活实践的活动理论则认为文化在人际交往、日常活动之中体现,社会实践是决定心理行为的首要因素。

5. 静-动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的,还是不断变化、不断流动的。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是考察者选取的时限有所差异。视文化为相对静止的观点是选取了较短时距,即在较短时期内,文化是相对稳定的形态,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在短时期内保持稳定。而视文化为不断变化的观点则是选取了较长时距进行考察,即在较长时期内,文化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也表现出较大差异。

6. 紧-松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把文化视为各种价值观念的松散集合还是把文化视为具有紧密内核的整体。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大部分还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具有中心的整体,局限于以地理、区域等作为划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典型的就是以国家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但是,文化内部可能并不是同质的整体,而只是诸多价值的松散集合。人类学家凯(P. Kay)指出,所谓文化的内聚力是人类学家为了叙述完整的故事而强加上去的,其实是一种幻觉。[3]也有学者指出,对于文化的关注点应该从中心转移到边界,注重文化交流产生的混杂文化或文化变型。文化的形成与再造不是发生在文化内部,而是发生在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中,文化的发展是多文化交流的过程。[4]

7. 意识-无意识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可以被行动者清醒地感知、认识,还是作为人无法意识到的行为语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采用实证主义立场的研究基本把文化视为一种刺激,文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研究对象的心理行为。而从解释学立场看,文化与人的关系就如水与鱼的关系一样,文化知识对于人来说是无意识的、自动化的,人们并不是刻意地、有意识地遵循文化规则行事。

8. 直接-间接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对人的心理行为直接起作用,还是与其他因素一起调节人的心理行为。隆那(W.J.Lonner)等学者指出了文化对心理行为产生的这种不同作用。[5]文化对心理行为起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自变量直接决定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连接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的中介。而文化对心理行为起间接作用是指,文化作为一种情境因素与其他因素如性别等一起出现,共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或者文化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可以改变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转贴于

9. 促进-抑制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促进人的行动、引发某种行为,还是抑制行动、抑制行为的发生。人类学研究一般重视文化作为适应环境的手段,强调文化对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西方个体文化的心理学强调个人思想行动的自由,往往把文化视为抑制个体行为的因素。[6]

10. 抽象-具体维度:这一维度的核心在于,文化是一种抽象符号,还是蕴含于具体生活实践之中。比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中就包含符号取向与行动取向,[7]它们各自注重文化的不同方面。符号取向重视人对事物的认知、表征等方面,把文化看作一种集体符号和集体表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活动取向则认为心理现象是人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是对心理产生影响的首要因素。

指出界定文化的这些基本维度的意义在于,关于文化概念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些维度的某些方面,从某一侧面揭示了文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那么获取文化与心理关系的全面视角就需要整合这些不同侧面的认识,树立多维的文化视角,避免走入某一极端。例如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就只从外部视角认识文化,把文化视为一种客观刺激,结果导致了强加式客位研究。从文化的内-外维度来看,跨文化心理学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文化虽然影响人的心理行为,但文化的意义也有待于行动主体的理解与诠释,文化并不能完全决定人的心理行为方式。因此,对文化概念维度的梳理,对于树立多维的研究视角和多元的研究方法是有益的,这样可以保证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关系加以理解,获取关于心理和行为的整体视角和整体把握。

三、 界定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真正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广泛关注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显示,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还缺少基本的理论原则,也因此出现了许多理论上的误区,比如,认为文化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概念、对文化进行泛化性解释和抽象性定义等等。因此,明晰文化概念的把握依赖于文化的基本原则的把握。澄清界定文化的基本研究对于扭转当前文化心理学的错误研究倾向,对于确立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可以具有很多层次,比如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甚至学校、家庭等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一个层次。文化概念涵盖的范围如此之广,关于文化概念的争论如此之多,那么究竟如何处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关于如何定义文化主要存在三种意见[2]:第一,文化就像“生活”等日常概念一样,本身的含义就很模糊不够具体,所以不可能得出公认的定义;第二,采用一些界定标准如简明性、涵盖性等,用这些标准建立一个关于文化的“最好的”定义;第三,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对文化进行不同的定义,根据研究的适用性加以选择。

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在于它的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虽然不必如自然科学概念那样对文化加以严格界定,但是文化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需要有一个边界。文化有着一些基本特征,如文化是人化的自然,文化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文化的这些基本规定性成为研究者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所以文化概念虽然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范围和边界的,不能随意地、不加限制地使用。近年来,文化受到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许多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被视为一个自明性概念而不加说明地使用,似乎人们对于文化概念具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如此使用文化概念的结果是,似乎任何心理行为都与文化有关,任何心理行为都可以用文化进行解释。文化什么都是的结果必然导致文化什么都不是,文化什么都能解释必然导致什么都解释不清。文化概念的“泛化”造成心理学研究“泡沫化”的繁荣,虽然文化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提及,但真正具有文化蕴涵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文化反而日益失去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对于文化概念首先应该避免泛化的认识,防止在研究中不加限制、不加说明地使用。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给出一个标准的或最好的文化定义很难实现,固守某一种定义往往导致顾此失彼。对于文化的界定只能是侧重某一层面的认识,比较可行且合理的做法是在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文化的基本层次和基本维度,然后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的特点对文化进行界定。反过来说,文化定义从一个侧面代表和反映着研究的理论倾向,研究的理论预设在文化定义中有所体现。所以,对于文化的界定应该体现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性质、特点侧重和突出文化的某些方面。

2. 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的意义必然在多种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中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说文化就是文化间性,一种文化的意义总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区别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独立地存在。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对文化的界定往往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标准,如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进而把这些文化视为内在同质的整体,考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认识首先忽视了文化内部的异质性,文化内部其实也存在许多差异。[8]其次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导致文化的异质性和多元化。文化的沟通交流使得文化不再独立自足,而是产生了很多混杂和变型的文化形态。世界体系使得全球与本土之间相互渗透,中西方文化都成为各种文化的混合体,而不是纯粹的某种文化传统。再者,文化内部也是非同质的混合体,文化之中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原则上是无限可分的,并且亚文化也在不断发生着交流和变化。所以关于文化的研究应该重视文化的异质性,重视文化内部的亚文化,重视文化的接触区域。关注文化的异质性、流动性是今后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比如一些心理学研究已经关注到了多种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并存,考察了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个体在心理行为上的特征。[9]

3. 文化的具体性。文化本身属于科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系列具体观念和行动。科学语言具有简明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容易遮蔽文化的具体内涵。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难题在于对文化的抽象界定。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于人的心理行为,属于某文化的人都会受到该文化的影响。跨文化心理学的论证逻辑基本是:首先,a、b两种文化下某些心理行为存在差异;其次,a、b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心理行为上的这些差异。但实际上,这里的文化本身是一个有待解释的抽象概念,用这样的文化概念解释心理行为是无效的论证,根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差异并不能简单归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因为文化并未得到具体说明,文化是什么本身仍然是问题。事实上,中美的心理行为差异不是由抽象意义上的中美文化引起的,而是由不同文化中具体的生活实践引起的。[10] 文化并不是内在于人的头脑中,而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体现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之中。文化本身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文化赋予人行动的意义,这种意义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显现,而不是抽象、静态的规则。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往往通过态度问卷获得文化变量,这些问卷采用的大多是一些抽离具体语境的问题,如此很难获得文化的真实意义。[11]再者,不同文化人群对问卷调查中的抽象问题赋予不同的意义,很难达到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所要求的对等原则。所以心理学研究应该尽量把文化与现实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采用具体的、易理解的行为情境呈现文化意义。事实上,文化意义的情境化呈现与测量也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趋势。

当前关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及研究取向存在许多争论和分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对文化概念的统一认识。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衍生出对文化与心理关系、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不同认识,因而造成文化与心理学研究的混乱和分裂局面。因此,对文化概念的辨析显得非常的必要。另外,通过对文化概念的辨析而获得的关于心理和文化的关系的理解,是理解心理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也是挖掘心理学文化内涵的途径,因此,文化概念的辨析对于文化心理学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ederson,p. Multiculturalism as a forth force. 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2001, 35(1):16-19.

[2]Van de Vijver,F. J.R.&Hutschemaekers, G. J.M.(Eds. ) The investigation of culture:Current issues in cultural psychology.Nether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0:22.

[3]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A once and future discipline.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122.

[4]Hermans, H.J.M. Kempen,H.J.G. Moving cultures: The perilous problems of cultural dichotomies in a globalizing socie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10):1111-1120.

[5]Lonner,W.J., Adamopoulos,J. Culture as antededent to behavior.In Berry, J.W., Poortinga, Y.P.&Pandey, J. (Eds. )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ol. 1). Boston: Allyn&Bacon.1997:43-85.

[6]Adamopous,J.&Lonner,W.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 crossroad.In D.Matsumoto(ed.)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1-35.

[7]Ratner,C.Three approaches to cultural psychology.Cultural Dynamics,1999,1:7-31.

[8]Ratner,C. Culture psychology: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Plenum.2002:23-24.

[9]Hong, Y. Y., Morris, M., Chiu, C. Y. etc. Multicultural mind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7):709-720.

第7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 教学

经验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与他们对小学数学概念的掌握关系密切,学校老师对此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究小学数学概念的影响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忽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填鸭式、满堂灌,学生在下面认真听、拼命地记,没有互动和思考,更没有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学生课后死记硬背教学中的知识点,缺乏对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只会按照背诵所记忆下来的公式去解题,碰到与课本例题不一样的他们就无从下手。这种教学模式下,消磨殆尽了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

(二)教师自身对数学概念教学理解不到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正确理解。数学教师专业学科素养是基础,而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正确理解是灵魂,只有同时具备,才能完成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目标。然而,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中,能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教师很少,甚至教师自身对数学概念教学理解还不到位。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仅用一种单一情况作为模型,以偏概全过早地对小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的构建,却忽视了对整体情况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小学生在学习中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开发。小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偏离了课程编写的目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成果不理想也不足为怪。

二、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因素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效果取决两大因素,即教学指导(老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小学生如不能克服过去填鸭式教育所带来的固定思维弊端,对所学的知识总是用过去已有的概念去理解,缺乏创新思考的话,就很难做到真正理解所学到的知识点,更遑论对知识点内涵和延伸的思考与理解了。小学生特殊的年龄、心里、生理,他们对原有概念理解的越深刻、掌握的越丰富,学习新概念的质量就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就越强。小学数学新旧知识的衔接是非常紧密的,老师要善于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类似的数学概念模型,帮助学生实F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对接。

(二)教师的因素

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影响数学概念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数学教师教学观点和方式较陈旧,仍然停留在让小学生“背概念”与“读概念”的阶段,忽略了对学生理解概念的思考,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效果,压抑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部分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灵活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积极性不高,影响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概念理解不足,教学能力和水平有限,因而导致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数学新概念上也存在着重重困难;另外,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料其数量、质量、组织和陈述等也都会影响对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学习。

三、提升小学数学概念高效教学的策略

(一)从培养学习兴趣到改变思维方式

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成效,需要从培养小学生数学科学习兴趣入手,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应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乐于学习的观念。接着,老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开发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将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生活化、形象化,借助小学生以往生活经验,举出具体事例,激活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和今后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概念。

(二)践行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新课改下,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和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革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代下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概念教育中,教师首先对概念教育的理念有着明确深刻的理解,重视小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所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设计,建立教学综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概念学习,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

(三)进一步优化、整合外部条件

高效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师还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所能利用到的外部条件。比如小学数学学习资料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如果学习材料过于复杂,会增加小学生学习的难度。缺少了梯度,会让小学生无法适应;如果学习材料脱离实际,会让小学生难以从以往经验中获取帮助。另一方面,学习材料中概念陈述要清晰准确、逻辑严密,既有专业学科术语,又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只有贴近小学生的认知,才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增进小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仍存在诸如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如何革新教学观念、如何合理利用外部资源等问题,这些都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的课题与方向。但我相信:经过我们教师的不懈的探究与完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将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田兵,韩志茹.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20).

[2]徐美荣.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J].小学数学参考,2012,(06).

第8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视觉表达;艺术性倾向;应用性倾向

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从人类学纪录片诞生以来,人们对于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就一直存在很多的探讨和争议,一直没有统一确切的公认的定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最接近于真实的人类学纪录片?在我翻阅资料的过程中,以下2个与人类学纪录片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文章中:人类学电影,影视人类学。其实在未大量翻阅资料之前,我对于人类学电影,影视人类学以及人类学纪录片几个概念是混淆的,甚至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和看了很多的纪录片后发现,这三个概念其实是存在差异的。首先,人类学电影可以分为两个概念,人类学家拍摄的以人类学研究为目的的电影和具有人类学思维导演拍摄的电影,但要注意的是电影是被定义为一种综合的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人类学家拍摄的人类学电影则非创造性艺术,而是对研究对象的真是记录和拍摄。如果拍摄的人不是人类学家,也没有按照人类学研究方法进行记录,所拍摄的影片只是与人类学研究内容相关的作品,那么这样的作品只能被称为是人类学类电影。其次,如果是要清楚的辨别人类学电影和人类学纪录片以及影视人类学,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先界定一下什么是人类学纪录片。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家进行人类学研究而拍摄的资料用以学术交流和记录研究对象。如果以这个来定义的话,那么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主体应该是站在人类学研究的角度上拍摄,创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人类学家或者应该是一个对人类学有一定研究的人,这也就要涉及人类学研究的田野调查工作,影像作品也要讲求客观真实。但是人类学电影属性主体应该是归属到电影的范畴,更偏重于电影的概念,电影的创作者或者借鉴人类学的视角来创作电影,或者借用人类学涉及的内容来创作电影,那么其结果是人类学电影掺杂了很多关于创作者主观的设计和规划。而纪录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讲求真实性,所以在这一点上这两个概念就有了不同点,但是在我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有些人把这两个概念互相等同,或者说是混淆,所以我们不能说人类学电影就是人类学纪录片,而应该说人类学电影是广泛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

其实关于这三个概念的理解还有这样一个方式:这三个概念都是与人类学相关,只不过人类学电影是站在电影内容题材分类的角度,个人认为只要电影内容涉及人类学,不管是纪实性的还是故事性的都可以称为人类学电影;影视人类学则是站在人类学的角度来划分。人类学可以分为很多分支,影视人类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学科,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出现人类学家用于研究人类学的新的学科。人类学纪录片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关于人类学研究而创作出来的影像,也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方法,在这一点上影视人类学和人类学纪录片内容相近,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等同。

上面我们提到了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目前还属于一个没有确切定义的状态。其实要探讨人类学纪录片的定义,我们应该需要去探讨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目的和意义,这个问题探讨清楚了,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影视作品可以称为是人类学纪录片,而什么样的作品只能称为是人类学类的电影。按照严格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目的是用以辅助人类学的研究,用以纪录和保存人类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是人类学家在科技推动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人类学研究的新的研究方法。影像拍摄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人类学研究的发展,使得人类学研究从文字性的记录变成了视觉化的直接影像资料记录,因为原有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中,文字性的表述一是会加入太多表述者的主观意识思维,从而影响人类学研究对象记录的真实性;二是读者在解码过程中会因读者自身的知识文化结构而得出不同的二次编码,从而使得其获得的信息与真实信息出现偏差。人类学纪录片的出现使得人类学研究从单一的二维资料编码转换成了四维(时间、画面空间、图像、声音)空间结构的资料构建,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最直观和真实的研究资料。

人类学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围绕着一个真实性的问题。那如何才能够保证我们创作出来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真实性?这就需要我们去探讨创作的过程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是由人类学家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并按照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拍摄的纪录片。那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拍摄纪录片的人类学家是否只是单纯的站在人类学研究角度进行拍摄,还是这个人类学家在人类学研究基础上有了一定电影艺术的概念?如果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又不得不去界定如何才能够拍摄出优秀的人类学纪录片这个问题了。按照理论推理,要拍摄出优秀的人类学纪录片,那么基本条件就要求导演既是人类学家,也是电影艺术家。而目前世界上能同时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创作者要么只是人类学家简单掌握了一些影视拍摄的技巧进行对研究对象的记录,拍摄出来的作品只能作为学术交流使用。要么就是一些电影导演站在电影的角度对自己所理解的人类学题材的“故事”进行创作,其作品中加入了大量主观的人为设计和创作,偏离了人类学研究的本质。在《最后的山神》中,导演就是用了很多电影艺术创作理念,使得这部广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充满了诗意,画面镜头内容和取景都十分漂亮,大自然的魅力被恰到好处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一片好评,也引起了人们对渐渐消失的古老文化的思考和对大自然破坏的反思。但是就人类学角度来讲,《最后的山神》还是没有真正达到人类学研究的目的。

现在矛盾的问题是,如果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目的是属于单纯的人类学研究或者作为学术交流而用的,那么作品就会接近于对研究对象的真实客观记录,但与此同时其视觉表达的艺术性也就大大降低,观众的收视度也会降低,那么人类学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就非常的狭隘了。而如果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大众传播,为了在电视台播放,那么纪录片的视觉表达就需要有艺术性,需要有视觉冲击力。而如果具备了这些特质,纪录片镜头和内容的选择就取决于导演的取舍和创作,那么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就会受到质疑,搞不好就变成了纪录电影。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寻求一个既能够让人类学纪录片保持人类学研究的价值,又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平衡点呢?

在这之前我觉得纪录片应该是对纪录对象的真是记录,制作越粗糙的纪录片越客观越真实,就像《虎日》,单纯的仪式性纪录,真实地反应了戒毒仪式的神圣,而且后来放映给当事人看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使得研究性人类学纪录片转变成了实用人类学纪录片。但是在我看了《最后的山神》、《沙与海》之后,原有的看法有了改变:原来纪录片也可以拍得很艺术。

人类学纪录片与其他题材的纪录片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的。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在拍摄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且拍摄者首先要有很扎实的人类学知识,在拍摄过程中还必须遵循人类学研究对象的真实规律进行拍摄,不能进行浮夸和太过于主观的取舍,而是要真实记录。而一般题材的纪录片就可以通过设计和安排进行创作,只要纪录片所讲述内容真实,创作手法是纪实性就可。再创作手法上的差别也直接表现出来他们的不同点出来。

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庄孔韶学者的“不浪费的人类学”的观念给我很大的触动。他在国际会议论文中介绍了早年提出“不浪费的人类学”之初衷,并将这一理念多年加以身体力行。在田野工作和撰写论文之后,发展同一主题的文学人类学的多元创作,并将其引申到人类学纪录片摄制之中。他还结合中国古代文论和国外同行寻找现代影视摄制互动的新理论,以及鼓励和推崇影视人类学摄制的专业化方向,并将应用的影视人类学实践最终包含在“不浪费的人类学”的构想之中。所谓的“不浪费的人类学”是指“人类学家个人或群体在一个田野调查点上将其学习、调研、阐释和理解的知识、经验、体悟以及激情用多种手段展示出来。著书立说以外,尚借助多种形式,如小说,随笔,散文和诗,现代影视影像手段创作;邀集地方人士的作品或口述记录,甚至编辑和同一个田野点相关的跨学科作品,以求从该族群社区获得多元信息和有益于文化理解与综观。”而“应用的影视人类学”则包括运用影视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以达到应用的非学术目的,也就是说,学术的影视人类学不存在解决问题的内容,而应用的影视人类学因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推动影视摄制。

庄教授的“不浪费的人类学”和“应用的影视人类学”让我联想到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一个新出路。长期以来主流人类学的旨趣都是做文化的诠释的纯学术的研究而不是应用的目的,如今应用人类学家也走出了学院的“象牙塔”,越来越多地关注对社会文化事务、跨学科的问题,以及干预性的应用研究,这包括了利用影视手段的人类学实践。早在1999年,庄孔韶教授了解到中国云南省宁蒗县小凉山彝族头人用民间盟誓仪式戒毒成功一事,其本质是:寻找地方文化的力量以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不同于医生的科学主义方法戒毒,认定这是一件方法论意义上的大事,于是开始进行了追踪调研和参加当地第二次盟誓仪式拍摄,完成《虎日》民族志电影。拍摄后发现,彝文版本在小凉山彝族地区放映,推动了那里头人们用同样的方法戒毒,使人类学纪录片走向了应用的方向。

第9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

“大佬”看到了这个方向,市场的其他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此次《英才》就从出版、影视、综艺、动漫等多个领域盘点A股中文化产业的“急先锋”。

百事通(600637.SH)及东方明珠(600832.SH)

概念股指数:

百事通是由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SMG)与全球多家知名的新媒体产业链伙伴合作组建的新媒体公司,也是中国大陆首家专门从事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运营的公司。2014年12月公告称,百事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的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及上海市国资委原则同意。预计公司合并最快有望在2015年中落定。重组完成后,文广集团将构建拥有完整文化传媒全产业链布局的新上市公司,有望成为A股首家千亿市值规模的文化传媒集团。

乐视网(300104.SZ)

概念股指数(互联网概念):

公司近期备受关注,2015年2月17日报告称,上一日收盘后,公司总市值攀升至714.09亿元,排位上升至创业板第一。2015年2月6日,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一天,公司CEO贾跃亭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乐视发展的必然”。2015年1月28日,公司正式确定推出超级手机,并表示将打造中国首个生态手机,变革手机产业, 2015年1月8日,公司曝出将推出55英寸超级电视,该电视将延续其产品一贯的顶级配置,并支持4K,成为超级电视阵营中第二款4K电视。

华谊兄弟(30002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公司2014年获“三马”力挺,定增36亿元。此次合作包括电影项目制作、宣传、发行、知识产权(IP)及衍生品等领域。以电影制作为例,公司将优先享受腾讯IP的影视改编权,并在未来三年内,将分别与阿里影业、腾讯共同制作发行5部电影作品。2015年2月26日2014年快报表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7%,净利润为8.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12%。

华录百纳(300291.SZ)

概念股指数(影视/综艺概念):

公司于2015年2月上年业绩报表,显示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101.29%。公司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21.42%,每股收益0.524元。其中,蓝色火焰表现亮眼,2014年10月实现对蓝色火焰并表,预计该年全年净利润约为2.34亿元,净利实现158%的高增长。

时代出版(60055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表示,在跨行业合作产业化方面,幼儿教育是时代出版重点关注领域,通过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公司积极寻求与行业内顶尖的企业及机构强强联合,推进跨界合作。2014年12月25日消息,公司的文化生活类自出版社交平台“时光流影”,11月新增用户量达到近万人。公司负责人介绍,时光流影平台具有社交互动和自动出版功能,其中“一键成书”的出版功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

皖新传媒(601801.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于2014年11月宣布以1.57亿元收购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公司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于2015年2月消息,拟以现金7702万元增资世界出版社34%,同时携手国图公司共同收购法国凤凰书店。公司表示,此次收购是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完成收购后公司负责书店的运营管理,将引入文化创业体验及多元文化业态,把凤凰书店打造成中国在海外的外宣窗口和交流平台,并探索开启海外文化基地和文化宣传站点可持续盈利的新模式。

中南传媒(601098.SH)

概念股指数(出版概念):

公司2014年12月4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湖南省委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深化省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拟将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湖南地图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划归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管理。《方案》实施后将丰富中南传媒的教育资源,扩大中南传媒在K12在线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

电广传媒(000917.SZ)

概念股指数(影视概念):

2015年2月13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与美国狮门影业合作事宜。双反携手共同投入15亿美元进行影视项目合作,涉及电影投拍,发行等多个层面,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内容合作项目,开启了中国电影资本与好莱坞深度合作的新纪元,中国电影业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平等话语权。

奥飞动漫(002292.SZ)

概念股指数(动漫概念):

公司于2014年12月26日宣布将投资近千万美元,认购美国娱乐公司451 Media Group,LLC(简称451集团)的新增发股份,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由于知名好莱坞导演迈克尔・贝为451集团的创始人之一,此举被视为奥飞动漫完善影视业务布局的重要动作。公司与451集团签订了《电影娱乐开发合作协议书》,公司将支付250万美元预付款,获得15年内451集团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类似的音像制品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所有电影娱乐发行的权利,以及上述区域的玩具,主题公园,游戏,漫画,动画,文学等相关衍生产品的独家开发权利,及全球区域的优先开发权。

粤传媒(002181.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