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第1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太湖;生态效益

1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类的农业发展史十分漫长,足有一万多年。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约73000年,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约33000年,高产集约的现代农业至今虽短短200年,成就却非常巨大。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十一年增产,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50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产出世界25%的粮食,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加速度、土壤农药残留被侵蚀、环境污染、大量的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严峻。人们不由的反思,农业的目标除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是不是还必须要确保农产品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如果一味强调提高农业效益,就会过多地使用化肥、灌水、农药、除草剂、杀虫剂。20世纪70年代后期,马世骏院士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思维来从事农业。1982年叶谦吉教授正式提出“生态农业”。1982年到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指出我国农业要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2004年到2010年的7个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知识以及系统的思维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业农业的经验二者结合,更为强调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有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党的十报告上,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农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进而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环太湖地区农业的发展有着,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事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设施良好、交通区位便利、制度创新能力较强等优势,如何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能示范全国呢?

2环太湖地区生态农业实践

环太湖地区坚持以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论述为指导,以构建良性生态系统和农业循环产业体系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农业清洁能源利用和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有效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无锡为例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拓展,成果显著。

2.1控制农业种植业污染,优化种植产业

一是推出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工程。控制化肥污染,进一步扩大配方肥的应用范围和施用面积,对农户使用商品有机肥和缓释肥进行政府补贴并进一步推广范围。十年来,无锡市农业所使用的化学氮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了39%和32%。二是推出农药减施工程。无锡市严格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同时推广防虫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并建设成6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总面积200万m2。三是完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充分调动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体系、构建机制、多元利用、持续推进,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10年来,无锡市建设了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203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6个,促进农村清洁能源稳步发展;10年来,无锡市建成秸秆收贮点39个,建成各类秸秆多种形式利用主体31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6.2%。四是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一方面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着力发展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无锡市重点调整了水源保护区和还湖地区的种植业结构,相应增加经济林、果、茶种植,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压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另一方面加强建设“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产业循环模式,集约节约过程投入,倡导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无锡市初步形成十大优势农业产业,150个特色产品,建成规模农业园区165个。注重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建设,认定“三品”基地10.528hm2,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0%。另外,积极拓展休闲观光农业等多方面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无锡市拓展了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发展休闲旅游业、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等现代设施农业园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2探索畜禽水畜产业模式,优化畜禽养殖业和渔业

一是在重点区域禁养。近年来,无锡在沿太湖1公里保护区和贡湖、西东水源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两侧和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禁止畜禽养殖,在这些区域的原有畜禽养殖场(点)都进行了关停、搬迁。在些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强监管督查力度,健全养殖污染监管网络。二是推广循环型畜禽养殖技术,做到养殖污染物零排放。无锡市提出“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的综合治理方针,对全市所有的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点进行综合治理。对全市不同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点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案和技术,比较主要的工程有“三改两分”工程、沼气工程、生态发酵床工程、有机肥加工工程等。通过逐家逐点的研究治理,实现养殖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大大改善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三是大力推动生态渔业发展。近年来,无锡市建立了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建设了一批生态净化池塘,探索渔业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从而切实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改善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在无锡水域的重点乡镇和成片养殖区域,建设了池塘循环水养殖示范工程22666hm2、水生植物治理太湖水环境示范工程22666hm2,这些示范工程中集聚了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从而有未来能够有效推广循环养殖模式,从而使得渔业也得以生态地发展。

2.3注重林木资源生态保护,推进村镇环境绿色发展

无锡市是江苏省首个、全国第14个国家森林城市。从2003年开始,无锡市平均每年造林63666hm2,森林面积覆盖率达到36%。在此成果的基础上,无锡进一步拓宽生态绿色廊道。全市形成点、线、面结合,城市和农村相协调,主要通道、水系、山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一是适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合理有效提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实现林业产值增长。无锡市林业资源十年间总量实现倍增,森林面积从5万hm2增加到10万hm2,林木覆盖率从12.6%增加到36%。二是建立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推进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工作,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推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近年来,无锡市全面完成了环太湖200米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形成全长24km的生态景观带,基本构筑起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网络。本着保持原生态环境完整性与协调性的思想,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应,充分体现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绿色的理念,以沿湖、沿江、沿河为重点,全力构建生态防护林网,构筑城乡一体化大环境绿化体系。三是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结合无锡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建设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推进森林生态旅游,保护森林文化遗产。构建“山水入城,林地护城,绿带环绕,公园广场点缀”的人居环境布局和“五带、一屏、多廊道”为主体的生态空间功能格局,形成人与自然互惠互利的自然生态体系。四是强化农村生态绿化体系建设。近年来,无锡市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基础投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连片集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森林镇”、“生态村”创建。近年来,创建省级村庄绿化合格村500个以上,达到全市总量80%,创建市绿色家园示范镇42个,市绿色家园示范村676个。通过这些举措,无锡市村庄绿化水平得以很大的提升。

2.4注重农业湿地系统构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序发展

以保护太湖生态安全和构建健康的太湖生态系统为核心,以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逐步恢复湿地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促进环太湖水环境改善为目标,以湖泊、河流、库塘湿地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内容,以生态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加强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为保障,逐步扭转湿地面积持续下降、生态质量持续降低、生态功能持续退化的不利趋势,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恢复与修复体系、湿地保护管理能力体系、湿地社区共建共管体系和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体系五个体系,致力恢复“太湖水美”的自然风貌,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保障。自2007年以来,无锡市先后实施28个保护与恢复工程,建成11个湿地保护小区,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3%。目前已有2个部级湿地公园(梁鸿湿地公园和蠡湖湿地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长广溪湿地公园),1个太湖治理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国家示范工程。

3环太湖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干部群众认识不足,发展思路多处于浅层次

调查过程中发现,真正能够理解和把握生态农业实质和内涵的农村村民、农企业主并不多,有些人在思想和行动上仍然沿袭老经验、老做法,没有从传统农业圈子中跳出来,发展上仍然是重产值、产量而轻视生态保护,重产前、产中而忽视产后环节,重经济效益、产品质量而无视生态标准。

3.2农业集约化程度低

环太湖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偏低,区域产业和品牌缺乏有效的整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无锡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266m2,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总体上比较粗放,部分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近半数耕地未达到标准农田要求,部分农田灌排、泵站和沟渠设施标准偏底,排灌能力得不到保障。

3.3农业科技创新潜力仍显不足

第2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环境治理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

生态现代化概念一般认为是由德国学者MartinJänicke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柏林州议会辩论中最早提出(郇庆治和马丁•耶内克,2010)。生态现代化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强调在工业生产中以科技创新来应对环境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经济和文化因素以及产品消费而转向科技、经济市场、政府三者协调平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全球化影响及制度本身(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三个阶段,研究区域从西欧国家逐渐扩展到中欧、东欧、北美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Mol,2000)。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现代化理论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并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Jänicke,2008)。生态理性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根本,生态理性使人们开始将经济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视为生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经济过程。生态现代化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由单纯地关注科技转向政治、经济、文化,逐渐包含科技、经济和市场、政府、环境运动、环境意识形态五个方面内容(Mol,2010):(1)科技不仅仅是应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而是更多地转向环境改善和预防环境危机,将环境保护纳入技术和组织创新的设计当中,而不再过多依靠传统的修复式技术;(2)经济市场要素和组织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日益增长,生产者、消费者、信用机构、保险公司、商业协会等成为生态重构、生态创新、生态改善的重要承担者,带来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化,并且将环境成本以货币、价格、供需、产品、服务等清晰地表达出来;(3)政府的角色、位置、运作发生改变,政府管治由从自上到下的命令式的方式转向权力分散下放、更加灵活、更加趋向于公众参与的管治方式,非政府以及跨国、全球性组织和机构逐渐发挥影响;(4)环境运动的角色、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环境运动在环境决策中作用得到显著增强,环境运动指导思想也从单纯的反现代主义转向以合法性、负责任、公开透明、广泛参与为原则;(5)环境意识形态从纯粹地反对经济增长和完全忽视环境保护两个极端转向两者的协调统一,并被广泛接受。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

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同样蔓延到农业当中,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在发达国家,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产生空气和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能源消耗巨大等诸多问题(Kimbrell,2002)。值得关注是,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虽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有效降低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大缓解了一些地区的粮食紧张问题,但是“绿色革命”也引发了土壤退化、化学污染、地下水枯竭、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迫使人们转向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Evenson,2003)。此外,“绿色革命”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地方传统知识的破坏,同时引起贫富分化加深和区域农业发展失衡的问题。“绿色革命”并不是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科学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理念,而在农业生态理念下进行新的绿色革命不仅要注重科技创新,还应与社会调整或变革结合,农业生态视角下政治、经济、文化转向明显(Altieri,2009)。农业发展研究中存在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二元分立,生态现代化理论则是超越二元论的比较可取的理论分析框架(Evansetal.,2002)。农业生态现代化是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产生的,日益表现出一种多维、综合的整体性分析框架,逐渐拓展到科技、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空间、政治等多个维度,“弱农业生态现代化”正转向“强农业生态现代化”(HorlingsandMarsden,2011):科技上,从注重经济驱动科技发展、科技解决问题、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转向需求驱动科技创新、科技适应地方性;经济上,从强调企业化经营、效率优先、追求节约成本,转向推动生产经营网络化、综合化、整体化以及立足于农场水平追求高附加值、多功能农业;生态上,从较多采用生态和基因工程的产业生态视角转向较多采用生物型防护的农业生态视角;社会文化上,从提倡运用现代科技、理性的人地关系转向地方自主内生、人地协同、生产服务化;空间上,从偏重全球化、出口导向、外来资源大量使用,转向关注生产嵌入地方社区,注重本地资源利用;政治上,从自上到下式的单一方向的管治,转向内生扶持政策、参与式方法应用、社区发挥影响以及地方和区域灵活管治。

二、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

生态现代化理论嬗变过程伴随着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继生转换,三个问题日益呈现出交叉、复杂的态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环境治理表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涉及农业环境治理问题,而环境治理牵扯到公平问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思维转向整体统一的系统视角,农业生态现代化关注目标的平衡性、应对的多维性、行动的多元化。

(一)目标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的科技进步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促使人类中心主义思潮蔓延,引发了深刻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增长受制于环境和社会的原因而存在极限问题,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环境危机的根源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的反映。从社会公平拓展到环境公平,将完善发展人类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正义,走向兼顾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O'Connor,1998),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生态现代化视域逐渐从单纯关注环境问题转向环境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生态现代化视域下农业发展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以现代工业技术为基础的“石油农业”引发严重的环境危机,促使农业发展寻求发展与环境的统一,而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石油农业”生产技术有关,同样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问题一定程度转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而加深环境危机。农业环境治理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

(二)应对层:科技、经济、生态、文化、空间、政治等多维治理

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的日益交叉复杂化,对问题应对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危机发生不仅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治理的视角突破科技局限,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视角,环境治理应对从单一向多维转向。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历了从单纯关注科技创新逐渐关注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程。发达国家由于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开始面向农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面对粮食安全和农业收入增加问题,并着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但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已经显现(Pingali,200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中都涉及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使得农业发展问题复杂化。问题复杂性迫切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应对。生态现代化理论将环境问题嵌入农业发展本身当中,使农业发展兼顾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环境问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从而使农业发展本身不是仅仅停留在科技上,而是拓展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维度。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农业发展适应环境问题和公平问题的挑战提供一个可行的框架。

(三)行动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协同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环境问题的关注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消费领域是整个经济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治理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更重要的是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而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可持续性消费是环境问题应对中的重要策略。消费者本身行为则是可持续消费的关键一环,而个人之间可以通过协作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生产,从而形成新的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产者与消费者塑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有机生产可以提供健康、天然的不含有毒杀虫剂的高质量产品,同时维持土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欧美国家得到相当重视并发展壮大(Badgleyetal.,200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成为生产的目的,消费成为生产的调节器,因而消费者塑造的重要性凸显,成为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助推器。生态公民是农业可持续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促成农业可持续消费的根本力量,可克服一些农业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重要障碍(Seyfang,2006)。

三、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正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处在较低水平,农业发展面临环境保护的问题,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随着现代化程度加深将会加剧,农业污染已然不容小视(温铁军等,2013),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治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公平问题的解决。农业环境治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问题,生态现代化理论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

(一)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是发展、环境、公平的统一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会长期存在,而在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当前中国农业仍然以相对落后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加剧,并引发一系列文化衰落和社会失衡等问题。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欠发达贫困地区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区形成恶性循环,区域发展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根源,这些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本解决有赖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两大选择问题:一是继续走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石油农业”道路,还是探索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继续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强发展、弱公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还是走发展与公平相统一的农业发展道路。中国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差距巨大,难以承受“石油农业”带来的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公平问题带来的环境风险转嫁,必须走一条发展、环境、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新型农业现代化需要多维协调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本身面临多重挑战,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公平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方面造成农业生产中心地资源环境承载负荷过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非中心生产地的小农生产者破产并由此引发土地荒芜浪费,同时造成一些小农生产者迫于竞争而加大对土地和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引发环境破坏问题。问题的交织复杂性需要多维综合应对:(1)在科技上,在关注环境修复技术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预防性技术创新,从农业生产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最大程度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恢复往往耗费更大,并造成不良的现实后果;(2)在经济上,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率和压缩成本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网络化、本地化以及提升产品的品质,以带动本地经济和满足更加多样化的需求;(3)在生态上,在关注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态技术的同时,应当遵循农业生态理念更多地采用生物型技术,并适应不同地方特性;(4)在社会文化上,在关注依靠科技来专业化生产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根据地方需求展开研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实现人地协同发展;(5)在空间上,在关注农业外向型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与本地生产和消费的联结,避免出现“飞地式”发展;(6)在政治上,在关注从上而下的集中、单一的管治手段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管治地方化和内生化,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性,防止区域发展失衡。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需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农业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市场消费需求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我国更多是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业消费方式关注程度并不够,农业消费方式转变迟缓往往拖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虽然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相当部分居民仍然趋向价格偏好,对质量较低水平的产品耐受较强,往往使一些落后生产方式得以存在,这些现象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比较严重。二是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或者由其生产的产品产生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推动一些不合理的产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破坏了生态环境。三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大量食物浪费,耗费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变相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压力,而食物里程的拉长也同样会产生间接的资源消耗。农业现代化生态转型应生产端和消费端两端并举:(1)从生产端来说,农业有机生产与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相契合,应不断推动农业有机生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有机生产的效率,通过有机农业生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调整和增强农业认证管理机构,加强构建和完善有机认证体系,为农业生产有机化提供良好环境和重要保证;(2)从消费端来说,对于个人而言,应加强环境教育,塑造生态公民,提倡个人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摒弃过度消费和不当消费行为,而对于整个农业生产网络而言,应充分考虑食物里程因素,构建合理的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耦合结构,强化农业本地化生产的内生作用,带动本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间接浪费。

(四)农业生产地方化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第3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农业发展方式;后现代农业;脱石油农业

长期以来经济的增长都建立在资源的大量消耗及环境严重破坏基础之上,这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摒弃这种不合理的增长模式,利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利用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来实加快经济的增长。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以创新和发展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创建更为合理的清洁能源结构。目前我国农业处于现代农业基础之上,其发展的支柱以化肥和农药为主,高能源和高污染的化肥和农药不仅对土壤的有机构成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农药的残留也给农作物和食品的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化肥和农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同时还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到环境中。所以在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低碳农业经济和脱石油农业经济时代,这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1.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人口数量增加及人类经济活动增长的问题,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来,而且很快被大家所接受。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保障粮食的供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障社会供给及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的目标,其发展开始向以智能和知识集约型的方向转变。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非常快速的发展,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种的提升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都显示出了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些发展的获得,农业出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和水体受到较重污染、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及农业生产长脆弱、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广服务功能较低等诸多问题,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严重的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2.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选择途径

2.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并保持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

2.2发展后现代农业经济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投入增加的依赖即要发展后现代农业。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好选择。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2.3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处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人均资源短缺和对农业产出的压力已使农业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因此,中国必须正视农业的生态合理化问题。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是通过评价和设计,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2.4发展脱石油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

土壤包括天然草原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土壤固碳就可以抵消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其中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展有机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发展有机农业还可以加快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出口可以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2.5发展都市休闲农业、观光旅游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开发多功能农业为主。农业供给全社会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同时还具有生态保护和观光休闲等功能。近几年甸子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以自然生态的休闲环境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旅游需求,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良好的结合,同时对于新农村建设及提高农民的收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加快城乡统筹的推进都具有关键的意义。

3.结束语

目前我们处于低碳经济时代,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加快摆脱对高碳农业的依赖,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确保农业经济向环境友好农业、节约型农业发展,加愉快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科]

【参考文献】

[1]李明贤.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锁定与替代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第4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内容摘要: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将得到全面发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明显变化,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本文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更广领域整合与配置农业资源,研究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提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结合,并使其他农业形态的发展及功能的发挥获得战略支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农业多功能性 影响

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陈秋珍等,2007)。农业多功能性跳出了“小农业”的狭隘范畴,从“大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角度重新定义农业,将农业内涵和外延扩大,强调了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支撑。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农业的多功能性既是农业历史进步的结果,也是当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产业优化升级对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都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是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必须常抓不懈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的态势(王岳平,2008)。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产业内部的不协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高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投入的重化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以环境、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代价;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缓慢;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在新的时期,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战略重点将由部门之间的比例调整转向强化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为主的功能性调整,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外部效应,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

我国在经过了长期的以工业为主导的非平衡发展过程后,当前已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平衡增长关键时期。实施新时期的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形成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将全面影响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向以多功能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迅速迈进。可以说,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本身就是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题中之义。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对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见图1):

(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强调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联动

一个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和最适宜的技术结构是内生于这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全面发展现代化工业不可行,必须根据功能分区合理配置不同的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基于自身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重点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分区与布局;而工业发展比重大的城市内部也会根据资源情况布局相应农业,发挥农业的食品保障、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嵌入,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不再边缘化,而是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加剧了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将提速,在农业发展领域,将出现三种新的产业融合方式:农业产业内部的融合,即农业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等产业重新整合,从而融合形成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农业形态;农业与外部产业的融合,主要是渗透型融合,即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实现功能互补,从而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延伸和服务业向农业延伸,这种产业的渗透融合形成了大量新兴产业,比如农业与工业融合形成现代食品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催生了旅游农业或生态观光农业;新兴产业的替代融合,例如电子网络技术向农产品流通领域渗透而产生了物流、连锁经营等农业现代流通方式,产业融合丰富了农业多功能的内容,优化了农业资源的配置。

(三)优化和提升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将使农业形态更加丰富。我国传统农业基本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很小。现代农业则注重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偏重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协调发展,偏重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业多功能性突出显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状况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产业优化升级,工业对农业的原料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农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不仅满足食物和纤维需要,还向制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更宽阔的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从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看,随着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档次也随之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提高质量方向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原材料农业、食品工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将引来新的发展时机。

(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

一方面,农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农业多种功能得以有效开发。随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与农业相互交融,农业除生产之外的其他功能得到有效开发与拓展。譬如永川茶山竹海的茶产业就是典型的融茶叶采摘、加工包装、休闲品茶、旅游于一体,体现出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种功能。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农业相互交融。另一方面,多功能农业所具有的产业形态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分工分业的农民和专业化各部门间的协作、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等都需要通过服务来解决。而随着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农村生产业和生活必然加快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服务平台和有力保障。

(五)技术进步决定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水平的高低

技术进步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形成新的农业业态,促进产业创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以及增值空间,形成新的农业形态。如生物化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生了生物质农业这一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产品品种的优质专用化,保障了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的变革,机械作业、设施农业、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种养殖方法、动植物疫病防疫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手段将广泛采用。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的变革。新型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涌现,农业向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生产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培训的广泛开展造就大批学科技、用科技、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战略的要求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

(一)实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多功能性的实现

优化农业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比例结构,促进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一方面,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重保持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平衡,同时各部门内部注意多样化与平衡发展。扩大农业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配套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发展主导产业为基础,打造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以大路货产品为主向以优质品种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过程,要注重农业产业带、产业园、特色镇、专业村的建设与示范作用,推进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约化发展。

优化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谋划农业功能与产业拓展,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区域的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与功能的区域布局。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资源环境的多样性不无关系。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各项功能发展的程度、所起到的作用、人们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优化农业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特点,考虑农业多功能的区域差异,进行农业多功能区域布局安排,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拓展农业形态与功能

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的渗透与融合。运用现代工业的理念与经营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包括:对传统农业进行市场导向的工业化改造和经营,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工厂化和高质化的大农业,加快农业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强农业基地、农业园区等类企业组织以及农产品现代销售网络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将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抓,组织农业制成品生产,真正实现增值增业、工农融合;注重发展现代食品工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与壮大农业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加快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农业还要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以农业带动旅游业、餐饮业和商贸业等的发展,同时以第三产业带动农业及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注重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与旅游、生态保育功能的有机融合,积极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必须注重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种养一体化和有机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与开发农业旅游、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实现土里利用立体化,既发展了旅游业,发挥了生态保育功能,又直接推动从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化,最终使得农村经济在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渗透中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作用,尽快实现农业多功能发展

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其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主要包括: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技术,提高农业作业中的机械化程度,在农业形态上,优先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等技术密集型农业;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优化农业技术体系,改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物农业,在生物育种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有效管理。比如农业信息数据库、田间管理自动化、畜禽管理自动化、花林虫害的监测及防治、农产品信息服务等各个农业生产经营领域。

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加大农业污染的综合防治力度,实现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深度加工,不断增值、增效。建立和完善农业废物回收和利用通道,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将废物的最终处理量降至最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现生产过程污染减量化,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建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圈。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和扬尘。实施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循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多功能农业[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陈秋珍,John Sumelius.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3)

3.王岳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J].宏观经济研究,2008(11)

4.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07)

5.吕军.产业融合与我国多功能农业建设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

作者简介:

第5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前言

2017年1月5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围绕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70%,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为此,“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产业方向在2017年乃至今后一定阶段,给农机行业带来的机遇与影响都是巨大的。

1 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农业已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我国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构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2017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工作的总要求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的新挑战;加强农业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化、标准化、品牌化,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等,都是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2 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

财政部提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更加注重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发挥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农业部要着力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强化绿色生态导向,首次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生态导向的政策取向,“对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围绕发展绿色农业需求的农机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3 绿色农业影响农业机械化需求

“高效节本、绿色环保、智能安全”是今后农机技术与产品装备创新设计、研发制造、推广示范、生产作业的基本导向。一些以绿色、安全理念,可提高农业投入品和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治理面源污染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⒅鸾コ晌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用户的首选。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广清洁环保技术所需的农机作业生产服务,如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高效植保、高效施肥、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等方面,这也将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用户带来新的作业服务市场。

近几年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农机具的市场新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为减少玉米的生产成本,采用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是一个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机具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需求空间较大。同时,适应秸秆覆盖下作业的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处理机等等,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装备需求市场会发力。预计2017年在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形势下,秸秆捡拾打捆机、搂草机、秸秆归行处理机等都将保持热销势头。农机产品将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在大型农场、家庭农场,高端产品将更受青睐。

4 五大理念引领绿色农机

绿色是农业的本原色彩,绿色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必须要依靠绿色环保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支撑 。2017年农机行业应紧紧抓住绿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在绿色生产方式的道路上加快奔跑起来!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精准型政策创设力度,协调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动制定实施农机装备制造发展,有效推动主要环节机械由“能用”向“好用”到“想用”。同时,围绕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体活力。

二是协调发展理念。在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整体提升。针对大田作物之间、各环节之间机械化不协调,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科学确定主要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路线。

三是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鼓励推广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业动力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施肥、秸秆收集处理、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开放发展理念。要努力构建部门协作、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加强与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协作,实现作物品种、农机作业、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体系。

五是强化共享发展理念。继续完善购机补贴、农机监理惠农等政策。积极推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提高农机信息、培训、推广、监理等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鼓励农机合作社向新型社会化服务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向发展,让更多农民分享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

5 农机市场的新需求趋势

趋势一:向先进高效新技术,安全性、舒适性、生态性、和谐性机械发展。按照节约型农机要求,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技术,科学控制农药使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土壤结构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机械支撑。

趋势二:向舒适便捷发展,驾乘舒适、操作简捷、外观漂亮将成为农机技术的主流。

趋势三:向节约可靠发展,油耗低高效率,实现复式作业功能机具将成为市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趋势四:向大型化发展,随着农村土地集中,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之相对应的农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第6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资源结构,着眼于人、动物、植物及土壤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生态农业具有环保、高效、优质的特征,生态农业将成为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是面向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西安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20万亩猕猴桃、10万头奶牛、10万亩无公害瓜菜、30万亩旅游观光农业构成的“四大板块”和区县150万亩优质粮食、15万亩石榴、葡萄及生猪、鸡、苗木花卉等“十条产业带”,形成了西安市农业发展的格局,生态农业发展初具雏形,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两位数快速增长,粮食、蔬菜、奶类、禽蛋产量也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西安市农业生态环境中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在周至县建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构想

为加速西安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发展,建议在周至县建设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整合各方面力量,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杨凌农林科研机构,以承接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日本、以色列等农业生产发达的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内外有成熟经验的生态农业公司及其“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组建规模化现代农庄(场);与杨凌农业示范区全面合作,建设西安生态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从粗放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小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大生产转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农业生产不断向资源优势突出、市场比较优势明显的生态农业产业集中,形成全省和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努力将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全力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成为推动西安和陕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为全国内陆地区农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1.周至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面积2974平方公里,人口63.4万。南依秦岭,北邻渭水,域内南部山区是矿产和林特产品蕴藏颇丰的宝地,是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北部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有“金周至”之美誉,是传统农业大县、关中著名粮仓。农业生产具有传统优势,是我省的粮食、果品、禽畜养殖生产基地和水果畜牧业十强县之一。周至县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及西安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2.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周至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具有西安及关中开发带的“肺”、“肾”功能区特点,这一点是其他区县无法比拟的。周至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老县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翠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和周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湿地面积19.69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70.29%,占全市的一半还多,被称为西安的“氧吧”和“后花园”。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联合在周至建设规划达639平方公里的部级秦岭植物园,形成了周至庞大的特殊生态功能区网络,扩大了周至环境资源总量,增强了周至生态价值潜力,成为国家和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遗传基因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科研基地。周至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市38.3%,是西安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建有4个保护分站和黑河水源保护总站。周至县确定了“生态立县”战略。今年3月,周至县顺利通过部级生态示范县26项考核指标和规划目标验收,成为西安市第一个部级生态示范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可使周至的生态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3.有强大农业科研实力支撑。周至北临杨凌,两地隔河相望,杨凌渭河大桥的建成和杨哑路的通车使杨凌的农业技术成果向周至流动从空间上实现了“零距离”。杨凌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在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示范带动影响下,周至当地农民更容易、更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实地运用,更容易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科技农业生产;而地理位置相邻的优势,也确保了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解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周至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获得最丰富的科研成果、最便捷的技术支援,从而形成较大的经济效益。毗邻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方便农林科技成果的就近推广和产业化,周至是最具优势的农业科技大田实验区。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2007年8月,周至县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签订了《杨凌示范区与西安市周至县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周至与杨凌在规划对接、产业合作、两岸开发、科技示范、交通联网、旅游共享、展销合作、信息互通等八个方面开展合作,并建立杨凌周至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地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4.三大生态保护工程在周至县重叠。黑河水源地保护是西安市的民生工程,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是陕西省的重点工程,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是国家直接投资的重点项目。中央、省、市的三大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工程在周至县重叠,成为在周至建立现代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大好机遇。目前正在实施的黑河引水灌区续建工程使周至县30万亩土地受益(每亩年产值增加350元)。若将良好的农业基础和诸多的有利因素加以整合,更容易形成生态农业和相关产业的聚合和放大效应。

5.有利于全市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周至县工业基础薄弱,地方财政拮据,是西安发展比较缓慢的县区之一。作为内陆典型的农业区域,周至同时承载着保护西安水源地的重任,不可能依靠发展工业、开采矿物实现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作为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周至县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西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有利于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加快改变周至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有利于全市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构建和谐西安的发展目标。在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建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几点建议

1.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管理机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涵盖面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等多个部门,必须打破界限、通盘考虑、协同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着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借鉴高新区、经开区成熟的经验,设立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以利于统筹规划,有效开展国内外合作。待条件成熟后,撤销周至县行政建制,其行政管理职能转由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受理。

2.开展高水准有特色的统一规划设计。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针对山、川、水、塬、滩等农业区域的不同状况,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符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管理运营方面借鉴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中国特色、切合实际的生态农业运营体系和模式。

3.创建生态农业质量标准运行机制。借鉴国内外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制度框架,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从源头开始进行标准化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形成“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企业带动”的生态农业质量标准运行机制。

4.实施生态品牌带动战略。树立西安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整体形象,探索生态农业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延长产业链,形成研、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鼓励发展农产品经营企业,推行合同化种植,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出路,帮助农产品经营企业保证农产品质量。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整合、集聚生产要素,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生态农产品品牌培育,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生态农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和出口创汇能力。

5.加大招商力度,建设规模化现代农庄(场)。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生态农业公司,采用土地入股、带地进场等形式,利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组建规模化现代农庄(场),解决土地不能流转集约使用带来的效益低下问题。以核心开发区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可采用开发区土地联合区外土地的新型合作方式。提倡农村非农用地规划使用、集约利用,发展生态住宅,提高农村居住用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6.加大项目、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今后国家、省、市的大型农业项目尽可能的向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倾斜和集中。设立生态、水源保护补偿机制,即从黑河引水工程每年向西安市供应的水费中按一定比例标准计提用作建立生态补偿基金,支持周至县发展生态农业。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新型涉农业务,采用更多样的、实用的适应农村实际情况的信贷支持和风险防范措施,利用金融手段解决农业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问题,分散农民风险。

7.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议将西安王寺到周至青化段公路等级从现在的二级标准提高到一级标准。将西――余铁路向周至县境内延伸,与杨凌或眉县相接。

第7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农村资源 物质再生循环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61-01

作为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在学到生态农业这个问题上,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现如今在污染无处不在、资源大量流失的形势下,生态农业就好比是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一定会深深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所谓生态农业,指的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的综合农业体系。创建一种非静态的均衡机制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环境的质量,通过这种行为,有利于把农村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因子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便进行统一筹划、协调管理,同时对农村的土、肥料、农药、种子等众多生产因子进行统一筹划,并通过各种手段来节约资源,削减其消耗,从而保护生态农业所处的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农村资源可持续使用的目的,促使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通过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究以及生产上的实践,不断推进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内的生态农业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融合是其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论探究以及生产实践。根据当前以及今后中国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看出,发展以及不断壮大生态农业是比较适合当前国情的,同时它也代表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趋势。

在国内农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内的生态农业也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人口逐渐膨胀、有用资源短缺以及所处环境不断受到污染的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很多好处,它不仅可以迎合现代人的种种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后人保留了一定的资源以供他们生存、发展,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环境和资源、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达到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国内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总理以前就提出:“本世纪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所谓的现代化农业指的就是较为高效的生态农业”,“应该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两者融合在一起,与完善生产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和发展无污染农业融合在一起,将国内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二、生态农业将会变成将来农业发展的主流

按照国内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采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5年的时候,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新公司有1839家,产品数量为5077个,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合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公司为3695家,产品数量为9728个;产品实物总重量达到6300万吨,一年的销售金额总计为1030亿元,产品出口金额总计为16.2亿美元。随着绿色食品的不断普及,有机食品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根据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采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5年的时候,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新公司有208家,保存身份的公司达198家,占87%左右,公司总数量为416家,产品数量为1249个,产品实物总重量达到66.9万吨;一年的销售金额总计为37.1亿元,产品出口金额总计为1.36亿美元;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占地面积是2483万亩。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大的影响下,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已经有了其最初的发展形式,同时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2005年的时候,有305家企业向上级申请成为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均在5000万元以上,所占的比例为18.4%;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部级相关企业总数为192家,所占的比例为33.3%。和上一年比起来,2005年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企业增长为59.9%,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产品增长为61.6%;企业的总数量增长30.3%,产品的总数量增长为49.8%。相关人员表示,生态农业将成为本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

三、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现展思想,主线是主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技术支撑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现代化的物质设备,使用的是现代化的经营方法及管理策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是整个现代农业实现的保证。现代农业能够全面的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上的作用,实现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形成产和销相一体的多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但是生态农业的生产是把资源的连续使用及生态的保护作为基础,按照生物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以及输入输出产品均衡发展等理论知识,使用系统工程的相关办法,依赖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科学使用以及再生农业资源,注重提升太阳能的使用效率,完美体现其具有的特点,创建优良的资源循环系统,推进农业有序、健康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相融合的目的。所以,生态农业是一个聚集知识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是农业不断发展的又一种方式。这两个在含义以及本质上是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的。根据“生活宽绰富裕、面貌整洁、生产壮大、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需求,把市场作为努力的方向,把利润作为重心,在发展的同时兼顾资源、环境的保护,完美使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建立资源合理使用、健康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逐渐变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四、重视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探究、使用以及普及

国内生态农业已大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相关技术体系,然而该体系只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未来生态农业的探索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把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作为中心,加强和深化生态农业的理论知识;(2)加大农业生态技术使用和普及的工作力度,以便更好的为生态农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将来国内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对技术策略进行调整以及技术创新进行开展,以建立一套不仅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又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生态农业技术系统,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使用和扩大。

第8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

    中国是农业大国,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这种循环相对封闭保守的,只有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释义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生态经济,也是一种系统经济。将其应用于生态农业抑或系统农业的建设,还需要在基本理念和内涵方面做些介绍。

(一)循环经济理念、内涵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进行根本变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减量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使用周期,防止过早成为垃圾;“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循环经济的发展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第二,循环经济实现途径是将物质流从单向型转向循环型;第三,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是在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

(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产生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循环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及农业废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使清洁生产技术和高效物流、能流循环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西方国家围绕循环经济支持系统的研究不断发展,在法规层面,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率先完成了循环经济立法。在技术层面,自1995 年以来,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始把环境战略应用于产品而不是工艺。以此为出发点,引进生命周期分析,并推动了产品生态设计的发展。在政策支持层面,西方国家把财政资助与补贴、税收优惠与限制、价格杠杆等作为基本促进政策,通过刺激技术创新和发展产品生态设计,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相对完善,因此,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过去城乡居民的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都是农田宝贵的肥源,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和菜地、农田、鱼塘、树林、村落构成和谐的农村生态系统,轮作、间作、湿地净化和生物降解等时空生态位被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在低生产力水平和小的时空尺度上循环,这些都可以归为农业循环经济形态。但是,这种循环相对封闭保守的,要从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研结合,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融通的产业大循环,从小农经济走向城乡一体;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中国农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约束条件来看,可分为制度原因和技术原因。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主要在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

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在技术给定条件下,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使资源环境得到合理开发和保护,支持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法律、财税、金融、行政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金融工具是国家经济政策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的经济杠杆,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把金融扶持与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结合信贷管理程序,对产业、企业、产品进行分类排队,筛选出支持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体现扶优限劣、主次有序的金融措施。

另一方面,技术改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1.减量化生产形式。这是要求用新型生产资料、技术来替代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以达到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数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2.再利用运作形式。其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3.再循环链接形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将农产品加工成环保农业生产资料,如可降解地膜、营养钵、生物柴油等生物产品。

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银行融资

建设“循环型农业产业经济”是循环型农业的核心,设计对应的银行融资模式支持并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在农业经济发达区和农业污染严重区域选择优先区域,结合农业优先领域的发展,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根据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已开展的支持农业循环经济贷款经验,结合传统农业中具有循环理念的 技术和措施,应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两种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

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规模化生产,利用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循环模式可以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接,资源循环呈现多层次的特点。特别是种、养初级产品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多层次利用,使产品多次升值,提升农产品生态经济效益。

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的最典型模式为种—养—加生态模式。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体,以大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种、养、加相配套的生态农业园模式。该模式实施主体单一,类似工业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形式,生态农业园内的废物已经在内部形成封闭循环利用。由于该产业循环的产品将经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因此该模式的外来物流除优质良种外,农药、化肥和精饲料的投入比常规农业生产减少30%以上。具体分析以漾濞县涵轩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循环生态园为例。

该项目通过核桃种植土地及人力资源——林下玉米种植——产生原粮——养殖生态猪——产生农家肥——种植核桃重要的肥料——集中式沼气——供热供电,实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目标。

涵轩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核桃种植过程中配套实施林下套种玉米项目,不仅节约了翻地的成本,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对基地土壤也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林下套种的玉米提供生态生猪养殖饲料来源,同时还能获取到优质的农家肥料,使得核桃获得更快更好的生长条件。生猪养殖是短、平、快的项目,每年能创造一部分收益支撑核桃项目的生长期无收益状况。该项目促进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改善生态环境。按此模式实施既有利于核桃林地的中耕管理,又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还解决了生猪生态养殖的绝大部分饲料需求。

银行融资推动支持了集约化组织循环经济模式的规模化生产,发挥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中小企业平台+用款人带动周边大部分农户参与本项目,从而改变农户传统小型零星、分散种植、饲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种植、饲养转化,并带动进行相应的圈舍改造,进而推广沼气的使用,从整体上促进生态农业园循环经济水平的提升,由此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

(二)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农业龙头企业循环模式的实施主体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多个公司或公司+农户。该模式可以成为家庭型循环经济生产和村镇循环经济生产产品输出的接受体。该模式由于实施主体的统一性,更容易开展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和产品的标准化认证,进行较为彻底的物流、能流循环控制,也必将成为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以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普洱茶产业化项目为例进行分析。

我国茶叶产业正向深层次发展,营养、绿色的消费趋势逐步形成。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茶树管理上,由于茶农对于经济效益的渴求,必将大面积施用肥料,这样就会使得茶园土壤的结构遭到一定的破坏。同时,由于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喷洒农药的浓度也会越来越高。在茶叶的加工中也会受到茶厂(或茶场)环境的影响,在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一些污染问题。这种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和不计后果的生产,必将使得茶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乃是刻不容缓。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双江县茶产业龙头企业对双江县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稳健经营,其“勐库”牌系列茶叶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公司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抽检,均未检出各种农药和有害金属残留超标,认可为“无公害放心茶”,是全国首家得到认证的厂家。把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双江茶产业的发展。公司一方面逐年加大生产经营规模,计划在“十一五”末实现年产5000吨的目标;另一方面目前公司产品品质已达到无公害茶产品要求。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所以公司认准目标,努力开发有机普洱茶产品,争取公司全部生产有机普洱茶。操作思路是:与当地农户签订培育有机茶园合同,要求农户按照有机茶园建设要求培育茶园,鲜叶由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公司对原材料茶叶质量提出要求,并提供优惠措施,促使种植户按绿色农产品或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清洁生产,从品种、土壤、灌溉用水、肥料、病虫害防治、大气环境等方面实行全过程控制。有机茶园建设使用土地减量化、水资源减量化、施用肥料减量化、喷施药品减量化,茶树的栽培管理过程中实现充分的施用有机肥,改进使用生物农药,使茶园环境避免后天污染。公司生产内部也按照绿色生产规范实行清洁生产和产品认证。

目前公司产品品质已达到无公害茶产品要求,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多次抽检,均未检出各种农药和有害金属残留超标,认可为“无公害放心茶”。公司产品销路良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竞争优势。

四、云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云南是农业资源大省,长期以来在烤烟、核桃、茶叶、花卉、橡胶等产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云南农业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处于落后水平。目前,云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落后,没有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型大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不能有效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二是缺乏搞好循环型农业生态园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三是发展过程中缺少银行融资的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为了更好地落实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云南的发展,以下措施的实施极为必要:

首先,应出台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有关部门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省级龙头企业列入当地政府工作重点,在项目申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重点放在能起示范、引导、带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上,发挥 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其次,努力规划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循环农业园区。以生产要素为纽带,由龙头企业引入循环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引入的先进节能、无污染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搭建循环经济框架,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原料,提高企业的比较效益。

最后,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取向,也是金融业支持循环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便于区域内相关产业之间的耦合,也便于向银行融资筹措发展资金。云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动发展循环型农业是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云南各级政府和部门可以建立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配套使用的耦合机制,发挥好政府贴息对社会投资、银行贷款的引导作用。银行融资是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银行要创新贷款模式,帮助企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规划和财务规划,依托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服务。

参考文献:

[1] 诸大建. 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 世界环境,2003.

[2]苗泽伟.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与生态农业建设.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

[3]崔和瑞.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

[4]祁峰.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第9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体系,是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成功模式。

一、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方向目标与基本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目标。一是提高生态农业自身发展水平,即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改善自然资源环境的质量,即区域自然系统资源环境保证性与支持能力;三是生态农业发展目标与区域总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即能够满足更高级发展系统对其提出的外部环境要求。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方向目标可概括为:通过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功能强化,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资源保护体系和生态农业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成功构建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显著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与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使区域发展进入较高水平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作为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目标要求,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工程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带动和法规保障,以强化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生态农业为根本取向,以培育优势产业体系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与科学管理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为依托,创建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具备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

1、生产结构“整体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依据,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调整形成优化的区域农业结构。

2、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使一个环节的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环节的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安全食品。

3、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立体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防治位术和农业设施技术等措施,提高区域水、土、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4、农产品“健康无公害”。通过生产基地建设,生产技术规范,控制环境污染,向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

5、生产技术的“综合集成化”。技术选择要从环境友好和生产高效两个方面考虑,一般要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才能实现。

6、村镇的“环境优美化”。现代生态农业区域要求村镇、庭院保持清洁卫生优美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整体生态功能。

三、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现代农业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如机械、化肥、农药、电力等投入来维系农产品的高产出,使得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调控能力大为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然而,现代农业在为保障人们的食品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资源环境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一是影响农业的长远发展。由于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商业能量的高投入,使农业日益依赖于现代工业和石化能源,而作为不可再生的石化能源,其储量的有限性和开发难度及生产的大量投入,使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源紧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业的长远发展;二是食品污染。尽管农药防除害虫,可提高粮食和蔬果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但农化产品造成的残毒超标,影响人畜健康,招致疾病;三是水土流失。大量增施化肥是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之源,垦荒殖稼使植被破坏,森林减少,水土侵蚀;四是物种减少。高产品农业使种植过份集中在少数几个农作物的高产品种,造成种植狭窄,而森林面积锐减使野生动物无栖身之地,化肥农药的残毒又使大批害虫天敌和有益生物逐年来灭绝;五是环境恶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势必造成土壤板结和水质污染,农田遭受侵蚀或退化,土壤肥力下降,特别是大量氮肥的施用,在农田和饮水中残留过量的亚硝酸盐沉积,对人畜造成严重危害。

可见,现代农业由于片面追求农业的高产出而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前些年,在大量增加农产品产量,保障人们的农产品需求的同时,由于忽视生态经济规律,正面临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江河淤积、地力下降、能源短缺、水源紧张、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未来农业发展,于是“大农业”、“两高一优农业”、“飞鸟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构想应运而生。尤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的设想引起了决策、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

我国生态农业是一个“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因地制宜地安排粮食作物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合理配置大田种植与林、牧、渔业的生产比例。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根据资源优势协调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在吸收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开发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及农用机械等农业生产资料,积极推广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托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和持续增长。

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国2135个县市区,绝大多数都有农业,不少县本身就是农业大县,而一般的农业大县,经济上都不发达,都普遍存在着脱贫致富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一些贫困地区的贫穷不是单纯的食物供应不足,而是形成了一种“山光、水尽、人穷”的恶性循环;一些生态环境虽不很恶劣但却十分脆弱的地方,理应禁止人类的大量索取,但这些地方又恰恰面临解决最基本的衣食需求问题的压力。若按照“靠山吃水,靠水吃水”的理念去就地开发,以缓解即期需求,只能是环境更加恶化,人们将陷入难以解脱的“贫困陷阱”。开发难、不开发更难,已成为贫困落后地区消除贫困的两难选择。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着力建设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对于消除贫困地区脱贫面临的两难选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环境人口承载力低下状况的可靠保障。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发展生态的服务功能,而且强调这种维持与保护的生命力在于它不是追求一种较低交换层次的原始平衡,而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坚持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最优化方法设计多层分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在生产、增益、减耗和加工上,联结相对独立与平行的一些生态系统为共生网络,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充分发挥物质潜力,减少废物,根据自然、经济、市场和社会情况,因地制宜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建与发展,从而使一定量的资源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即环境人口承载力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