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农业生产的发展精选(九篇)

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1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思路构建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14-03

Abstract: With the pilo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moderate scale gradually has been carrying out. T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apital goods input, crop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gradually have developed in the intensive direction.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model should build arou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value network.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orm an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function, improve peasant quality to change the petty farmer idea,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e the land circulation mode and pat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model, thought construction

一、引言

我国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经营的模式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如果将小家庭看做小企业的话,从化肥和种子供应到种植收获到生产销售等构成了传统农业链条中的主要活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自产自销的小农意识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率等方面显示出其滞后性。

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其体系建立是附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体制的发展将会与农业生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并不断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与生产业的融合,因此,基于农业产业价值链体系下的融合式分工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业体系是非常适合和必要的。

二、农业产业价值网络构建

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的理念,价值链描述了企业的价值是通过形成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组合形成的,在其分析过程中,生产业渗透到了每一个制造型企业的价值链环节,通过渗透,在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了五个相互关联的投入。波特教授[1]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各种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配销与支援等。每个活动皆有助于提升其相对的成本地位,并可做为创造差异化的基础。价值链为分析此类竞争优势来源的系统化方法,将厂商的活动分解为数个策略上的相关活动,以便了解成本行为与现有及潜在的差异化来源。

波特教授[2]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任何的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活动所构成的,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之下。产业价值链是了解整体产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从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成本、速度、品质、服务等竞争的概念,以获得生产体系和上、下游活动过程中最紧密配合,使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或使客户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创造了差异性的价值,而产业价值链的每个价值活动都牵动最终客户所获得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理论和思想,结合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活动,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金融和信息服务、科技人员服务、农技服务作为农业的辅助活动,贯穿整个农业基础活动过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基础活动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农业辅助活动主要是由政府进行提供的各类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投入,其本身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辅助活动与基本活动是不相分离的,因此,辅助活动本身是不单独创造利润的。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在一系列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转变、农业组织模式创新等,农业生产业伴随着其专业化程度逐渐深化,逐渐从农业生产的基础活动中分离出来,形成辅助活动,辅助活动一方面仍然全面渗透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活动中,促进农业基础活动的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辅助活动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外部性逐渐凸显,其本身也能够促进利润增长。

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每一个业务过程内部其实都包含着不同的活动以及存在自身的条,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链条,有助于分析农业生产基本活动创造利润过程以及研究如何实现农民增收。以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为例进行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链条长、环节多、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小农意识所导致的农民无组织分散状态,很难获得充分的能够引导生产加工以满足零售市场需求的信息,在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的市场主导能力、谈判能力都非常的弱,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销售地、等级认定等方面都不取决于农民,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民仅停留在生产加工环节,而流通环节农民是无法也是没有能力参与进去的,换句话说生产加工环节是农民收入和利润的终点,虽然农业产业链在产后环节继续延伸,但是农民无法从高昂的附加价值中获得丝毫的收益和利润。此外,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也仅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环节,农民所获得的利润也仅仅是获得产品加工的劳务费而已,因此,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起始点就发生在产地市场初级产品采购环节,如果将初级产品在流通环节的税费、损耗等因素转嫁到农民身上以及产地市场分散农民之间的无序竞争,那么在农产品产地市场采购的价格可能还会更低,因此农民所获得的收入显然更低。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现代农业应该是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很难是单一的生产模式链条,在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分析视角下,运用融合式分工的思想,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科教、体验、创意、生态、绿色健康等充分融合起来,会产生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高农业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工产业链条也逐步向两端延伸,产前通过科技进步等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产后通过精深加工、包装、品牌、设计、营销推广等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附加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不同链条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也将会逐渐渗透。

三、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构建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重视农业产业链条和农业生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对于“三农”的作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民组织化形式和组织程度等方面。

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以农业组织化程度为主导基础上,核心围绕和服务农业组织。以家庭为中心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以及小农经营的思想意识将会滞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随着土地流转和确权制度的试点和推行,适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行,农业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农作物生产加工等逐步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以农业组织为代表的协会、股份公司等多种形式或是组合形式在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农业生产业只有在农业组织载体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更加具有效率。而小农户在生产资料、农业资本品投入等内部化和分工内部化导致了小农户生产资料投入等无法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且农业科技服务、农技、农业专业人员、农业信息化等利用化程度低或是利用成本较高,从而使小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从属位置,因此,专业化农业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业发展以及发挥农业生产业作用的必然路径。

在整个农业生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业自身专业化,同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协同发展。比如,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农产品销售和营销、农业金融、农业物流、远程农技服务需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需要农业物流作为支撑;农业金融的作用体现在农产品物流、销售、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等各个服务业的领域;科技平台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作为整个农业生产业模式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程度,因而影响着相应的生产业体系建设;土地流转制度会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小农意识的转变,土地流转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会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组织程度,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和其体系的构建。

农业生产发展模式主要在农业组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构建。每一个农业生产业本身也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农业产业价值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或是整个链条都会由多个或是一个、形式相同或是不同、规模大或小、影响力强或弱、结构紧密或分散的农业产业组织构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业形式,当然农业生产面向和服务程度也会因农业产业组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农业金融可能会更多服务于规模较大、结构紧密而影响力强的农业组织;农技推广可能更愿意同规模化运行的农业组织进行合作;农超对接模式中,大型超市更愿意同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种植大户、农业组织合作;农产品质量和追溯服务以及标准化服务在农业组织中更容易实现。

四、农业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农民在农业生产产前和产后参与性在降低,在两端所承担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农民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在弱化,出现了“假种子、假化肥”、“谷贱伤农”、“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其根源是在小生产方式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症结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成熟,缺乏稳固和坚实的载体,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农业组织创新建设和有效实践。

(一)转变和强化政府创新服务组织的职能

1.转变农民固化保守的思想意识。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农民就需要会种地,换句话,农民仅需要在产中环节发挥出农民自身的实力和专用性,但是在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背景和趋势下,现代农业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过程都需要专业化,这对于传统种植方式下的农民是非常大的挑战,而且即使在产中环节,农业种植方式转变,良种化运用、病虫害防治、化肥和农药等中间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运用、土地微量元素的最佳配置等等。最重要现实是首先转变农民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下的保守思想意识,促使其积极地通过认可、接受、学习、传播等形式向着现代农民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就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教育、实验、指导等,培育新型农民,自觉学习,从而接受新型种植技术、良种化技术等,培养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视方式下的会种地的新农民。

2.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职能。一是政府职能倾向于对于国家农业政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贯彻执行,维护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秩序,引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二是多渠道、多层次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特别是对于农业而言相对专业化不强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保证良种、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严把质量关、强化监督关、流动检测关等,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是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强农业水利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及推广、农村金融和保险支持等;四是扶持、引导、培育农村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五是政府要做好各职能部门功能的衔接、协调和整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旨,充分发挥涉r部门的服务职能。

(二)积极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会逐渐使个体农民失去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原有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农民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链条中发挥农民的平等地位,提升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减少虚假信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服务效能,如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良种化的推广、农业市场信息、农业金融、农产品物流等,降低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能够更好地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避免了分散农户搜寻信息、筛选信息的成本,培养专业性强的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农业需要专业的合作组织能够便于形成专业化,整合资源,引导农民走市场化、商品化之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以迎合市场需求。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是迎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而成立的社会化组织,合作形式上可以是农村集体组织、专业农民协会、各类农业合作社、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民营服务实体、产供销一体化实业公司等;合作模式可以是“工厂+基地”、“专业协会+农户”、“服务组织+农户”等。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于农业基础建设大项目要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好水利资源,保证农业生产的水利要求;农业物流发展需要的是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合理进行区域化分工,发达的运销系统保证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市场信息包括价格信息、销售渠道、供需情况等是农户最关心的信息,加快通讯和网络建设,市场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农户可以通过媒体、协会、各类通讯手段等途径能够接收到实时信息,降低种植风险和成本。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和农民城镇转移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推进鼓励农地转租和股份化为重点的土地规模化的法制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的土地配置权与收益权。以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才能够更好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能力,鼓励规模化、防止碎片化,鼓励长期利用,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环境生态;才能够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农业技术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结合和推广;才能够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与终端市场的直接对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更好地实现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农业规模化效应;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链上更加具有话语权,同时能够营造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第2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在农业方面强调的比较少,主要是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农业发展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农业的远期发展,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农业中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经济模式。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科技化,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农间作业方式与现代科技的相结合,实现节地、节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应用比较成功的是珠江三角洲种桑养蚕―养猪―养鱼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传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其他地区也有相关成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山东的玉米收获与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浙江的“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以及上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都是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1]。这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涌现,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节省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现状的要求

我国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的相关应用,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生产总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在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过多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土壤的营养价值下降,农业机器使用产生的废气污染以及农药残留对食品的危害等。这些不好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而且我国的农业人口比较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的严重。这种有限的资源以及农业人口较多的不和谐关系,直接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时刻面临着考验。因此,必须改变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套路,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经济的合理发展。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四个原则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四个原则。在这四个原则中,首先要做好减量化,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再利用原则,就是要求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农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多的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再循环原则,就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废弃物重新返回工厂进行相关的提炼,并将提炼物应用到新的产品中。再思考原则,就是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思考,找出更多的有利于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2]。

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应当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其次,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工业化,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此,在以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坚持以下方向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1.传统农业朝着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科技化的应用较少,因此在以后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农业工业园建设的问题上,主要做好农副产品与加工企业的聚集,使相关的农副产品在指定的加工企业进行封闭式的生产,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3]。

其次,在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的建设上,做好场地的选择以及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从而保障农副产品的食用安全。

2.传统农业的理念实现向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的强调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3.加强农业经济发展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新路子

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主要是粗放型的农业,在以后农业发展道路上,必须实现粗放型的农业向精准型的农业发展。这就要求要不断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优势农业的发展;加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采用滴灌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建设上,,不断的进行集约种植并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规模效益。

五、结论

总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增加农业经济产量以及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补发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变传统农业理念,特别是要通过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合理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在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面对新问题、新现象,要及时的总结经验和采用新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正晓,艾平.农业循环经济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J].2009,(05)

第3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我县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一是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现有宜农荒地30多万亩;二是人均占有耕地较多,适于大中型农业机械联合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潜力很大;三是中低产田较多,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

克东农业生产的现状:一是水资源短缺,水土污染严重。我县属半干旱地区,春季十春九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植被恢复缓慢,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且水体受化肥、农药、农膜白色面源、点源污染严重,加剧了水危机。二是水利设施不足,防洪排涝能力低,全县仅有三个大型水利塘坝且都属病险水库,急待消险加固;三是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财政投入不足。我县农业组装配套技术不到位,粗放耕作,掠夺经营的增长方式仍然存在,导致农业产量低,综合效益不显著。特别是农业推广制度不健全,目前农业事业单位受国家机构改革的影响,基层农技人员面临分流、转岗的冲击,出现了“网破线断”的现象,乡镇农技推广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的状态,新的农业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就难以到位,影响了粮食安全。四是农民科技素质低,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农业粮食安全的前提,而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又是实现三大前提的基础。而全县农民中初、高中的比例还很低,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加之部分农户欠收,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向城市务工经商,在家务农者多为老叟和妇女,导致粗放耕作,广种薄收。由于劳动者素质差,干群生态经济意识弱,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粮食产量难以持续提高。五是大中型农机严重不足,全县现有大型农机保有量还不足100台套,而且很多农机年久未进行过更新,更新速度缓慢,不能满足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四是受气候条件制约,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全县目前还是主要以大豆为主,其他作物的种植比重仍然很小。

为了尽快扭转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循环不良的现状,我个人觉得克东农业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

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思路要本着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农产品品种改善和质量提高,增加科技含量,以增加经济效益为根本,并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要紧紧把握飞鹤乳业落户克东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全县畜牧业,大力发展青贮种植,实现以农养畜,以畜补农的良性互补。

三、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要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快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完美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尤其是抗旱水源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合理引导农村节约用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加大整治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粮田。

第4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农业生产力 发展理论

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研究仍停留在政治解释层面,偏重于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没有全面论及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本文根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历程,进行论述。

建国初期,中国农业处于不发达阶段,面临着生产工具简陋,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和教育水平低下,农民人口多文化落后等局面。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制定、完善和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成功地恢复国民经济。

1949-1952年间,党从三方面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首先,领导完成了大陆范围内的运动,解放了农民生产力,并强调中要“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在农村发展劳动互助和合作供销事业;其次,提出并实施了保护农民土地、财产、劳动所得及合法利益,奖励劳模,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倡农业科研,奖励生产和发明创造等各项政策。再次,提出政府在资金、物资、价格、税收等方面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如:向农民发放用于购买农具、耕畜、肥料、农药、良种等生产资料的贷款,开展群众性的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耕作技术和垦荒等运动。党承担了领导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干部学习农业技术,总结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经验,即使先进技术和耕作方法也要试验后再逐步推广;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认识农业的地域性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多强调自下而上,集中群众要求,因地制宜”,“照顾到小农经济的条件、群众文化水平、地区差别、气候差别等等条件的限制”[1](6,106,128页),防止领导中出现盲目性、自发性和“一刀切”的偏差。这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政策要求的实践,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8.5%[2](77页),主要农产品生产获得大幅度增长 ,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恢复性的提高。

党在确保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下,为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农业经济的矛盾,采取了既定的农业社会化方针,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党强调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保证粮食、棉花、油料和其他技术作物在每年都有必要的增加”[3](3页),在开荒、修水利和合作化三种选择办法中,党认为“合作化是花钱少、收效快的增产办法”[4](238页),其他增产措施在合作化后更为见效。因此,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导致了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新变化,党把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希望寄托在农业集体生产之上。

党虽然认为合作化与机械化和其他技术改造“是引导我国农业生产不断进步的道路”,但由于工业对农业提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有限,机械化“只能在个别的局部的范围内试办”,农业只能进行初步的技术改良,要用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来“发掘农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3](7页)。党提出了合作社发展生产的许多措施,如:勤劳生产,厉行节约,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以增产粮棉为中心的方针”,兼顾其它经济作物;合理利用土地,集体劳动要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合理地调整劳动组织,生产队“一般以二十户左右为适宜”;农业技术改革必须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推广先进的增产经验;合作社的生产计划,“必须服从国家经济计划和政策的指导”[1](608,724 ,725 页)等。这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主张在农业集体组织中通过改良生产技术、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以发展农业生产力观点的体现。

党在偏重农业生产组织改造的同时,做出了以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为内容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政策选择。党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与物质能量循环投入增长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政策,确立了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物质能量投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与农业机械动力的增长的农业技术发展战略。

党根据上述思路,领导农民开展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植树造林、积造农家肥和化肥、推广先进农具等群众运动,至1956年全国共新建及维修渠、塘1400多万处,造水井500多万眼,抽水机27万匹马力;农业生产技术初步改进,至1956年全国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 2257个,牲畜配种站545个,新式农具站207个。大量的劳动积累,使农业自然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同期,党开始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领导工作。首先,将农科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科研单位,增加了农业科研力量。到1957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到414个,科研人员已达8900多人;国家于1950、1956年编制了全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农业科研走上了统一部署、全面发展的时期;还以互派考察团、专家、留学生、研究生、实习生,互换种质资源和科技资料,学术会议等方式与前苏联和东欧、亚洲一些国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分国外优良品种在国内得到推广。其次,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在东北建立以马拉农具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开端,逐步建立国家兴办、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区、乡级推广站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再次,推行了在北方黄淮地区改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南方单季稻改双季稻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改变了农民的种植习惯;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推广盐碱良、蝗虫防治和测报技术,改造了大面积的盐碱地、红黄壤,千年蝗害得到有效控制。

党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政策实践,促进了1950年代前中期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到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加24.8%,年均递增4.5%,粮食总产量增加年均递增3.5%,人均占有粮食达306公斤[2](125-126,127页),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农业合作化完成后的1957年,党认为依靠集体组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就能有大的跃进,提出了粮棉产量以年均8%、10%以上速度递增的高指标,规定了包括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推广新式农具,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开辟肥料来源,改进使用肥料的方法、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扩大复种面积、多种高产作物、改进耕作方法、消灭病虫害、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等10多项增产措施,实行了党对农业生产的绝对领导,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发生了重大转折。

是年冬天,党开始以群众运动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实践,用大兵团组织农民投入大量劳动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深翻改土、积肥及“车子化”、“轴承化”等运动。次年,把深翻土地、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养猪积肥等农业增产措施概括为“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推向了全国。在这场改革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的 “热潮”中,党再次拔高了原定的高指标,把人的主观意志被夸大到了极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浮夸风昌盛,高产卫星层出不穷。并乐观地预言了农业将在几年内实现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应该“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以期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实行“农业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来获得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

时期,党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其主要表现是:一、“一大二公三平四调”的“共产风”把农民的生产生活工具集中,否定了按劳分配和评工记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降低了农业集体劳动的效率;二、以浮夸风、高产卫星、相互竞赛来拔高农业生产指标;三、以“拔白旗”的方式,解决遵循农业生产规律的“落后”现象;四、以干部试验田的个别经验为标准,无条件地普遍推广。由于这些不正确的农业领导方法,最终使丧失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动力,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倒退。1962年与1957年相比, 粮食产量由19505万吨减少到16000万吨,棉花由164万吨减少到75万吨,油料由420万吨减少到200万吨。三年“”的失败,改变了等人的公有制程度越高、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念。1959年党开始纠正领导农业生产的错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安排的社员喂养家禽家畜、恢复自留地制度、鼓励社员把零星闲散土地充分利用、零星树木仍归社员私有等措施,“并不是什么‘发展资本主义’”[5](15,224页)。党认为增加产量的“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6](235,236页)等。党还在1962年决定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管理体制,要求全党全国“尽可能地支持农业”,把支持农业、支持集体经济放在首位,以便“发展农业生产,并且为农业的机械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要提高机械化和增加化学肥料,国家制定支援农业计划和采取农业技术措施时,“都必须经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有计划地提高农业的投资比重,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事业和企业,“在财政上可以给予必要的补贴”,国家“应该主要地通过经济的办法来取得农产品”;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安排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生产质量好的农药,整顿、充实和提高种子站、技术推广站和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工作,办好拖拉机站和机电排灌站,使现代的农业技术设备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依靠中央的集中领导和群众的集体智慧有步骤地推进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革。

党在调整时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张,仍然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根本路线指导下提出的,党强调“必须有中央的统一政策,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5](619,620,621,622,624,625页),这些看似正确的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政策是党视为解决困难的临时措施,实质上就是从集体退到单干,致使无法统一组织生产,资本主义思想和行为也会发展,应加以纠正。这说明党把农民坚持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改变集体生产经营方式看作是农民落后性的表现,堵塞了在集体内部依靠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整个时期,党继续着原定的农业技术改造路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农业技术改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如,整治大江大河,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发展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降低农资、农药零售价格,提高农副、土特产品收购价格,减免受灾社队农业税,实行增产不增税,把增产的部分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支援、稳定和保护了农业发展;发展农业科学教育和农村教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农用工业,生产了大批农业机械,拉开了全面进行农业技术改造的序幕。1978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651倍,机耕面积增加了298倍,机灌面积提高了53.8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由0.5亿度,增加到253.1亿度,化肥施用量增加112倍,机种、机收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科技化程度有重大提高。1970年代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27.66%。

但由于农民缺乏生产劳动和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导致了国家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农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实践没有取得全面成功。

20世纪80年代迄今,是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发展成熟阶段。党针对过去领导农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中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问题,总结了违反自然和经济规律的教训,改变了树立先进典型、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形式主义等手段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领导方法。党认为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多方面受着自然条件的制约”,领导农业要采取“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分类指导,并且由群众当家作主”的原则。1985年党明确提出对农业的计划管理“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领导转变到主要依靠经济手段”,1993年《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标志着党实现了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党确定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是农村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党赞同了农民包产到户的理性选择,领导和推进了家庭承包制的实践。党首先强调合理承包土地,“能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针对农业丰收后“卖粮难”问题,主张“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以调动商品粮生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在1984、1998年分别以政策和法律形式将承包期分别延长15年和30年,认为家庭经营“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后也没有必要改变,赋予了农业家庭承包制在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长期历史地位。党认为在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判断农业生产力是否发展的标准。家庭承包制解决了农民的经济民主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再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党根据领导农业技术改造的经验和现状,提出了“发扬传统农业所具有的精耕细作、节能低耗、维持生态平衡等等优点”,“吸收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农业技术改造方法,发展农业生产力“必须是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既依靠科技,又“取决于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党认为农业可以吸收现代科技成就,成为知识密集的产业部门,农业生产力发展要“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因此,党强调农业科研要结合农业生产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领导和推进了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积极培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播种面积,推广各种优良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利用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架构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1980年代党强调要形成以县级为中枢、乡级为纽带、村级小组为基层的推广网络,在农村实施了“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1990年代以来,党实施了对农口“五站”的“三定”工作,以立法形式保障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科研在高产多抗、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在产业发展中提高农业生产力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党始终坚持把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力视为解决粮食问题、社会问题的钥匙。1979年党认识到粮食同经济作物的生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要正确地、完整地贯彻执行‘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改变过去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状况,主张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生产结构,建立良好的大农业生态体系,就能取得综合发展的效果”。到1984年实现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总播种面积的76.5%左右,经济作物14.5%左右的比例水平。1990年代以来,党认为中国农业已经发展到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农业“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7](147,98,109,368,177,644,721-722,228,184,180,643,56,148,971页),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内涵调整。为此,党提出通过优化农作物品种、发展畜牧水产业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三个环节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和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性;强调要正确处理和发挥“比较优势与发展粮食生产、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与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视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以入世为契机,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8](733,747-748,766页)。党关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政策的实践,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全面短缺转为相对充裕。

2、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党认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在农村“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85年终止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1987年决定将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由农民自主选择。1990年代,党认识到在农业范围内无法全部解决分散的家庭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矛盾的深层次问题,要逐步理顺工农业产品之间和各种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步缩小‘剪刀差’”,发展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必要的储备调节制度,1998年进行了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走向了市场化的不归之路。党也认识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的客观规律,要解决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国情的农业调控保护机制的两难问题。党总结了农民的实践,确定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分散生产与统一市场的矛盾,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至今,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这是党主张农业生产力在市场中发展的基本观点。

3、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支持农业生产力发展

党认为增加农业投资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是改善农业基础薄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1979年党提出提高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农业和农用工业,要“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各种除草剂的生产”等政策。1984年后,党提出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生产力发展战略,再度重视农用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应有的技术装备。如:扶持和加强农机工业,优先供给化肥生产所需的原料、能源,增加农药、农膜、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实行化肥、农药、农膜专营政策,“加强监督,防止不正之风,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继续实行合同定购粮与平价化肥、柴油和预购定金‘三挂钩’的政策”,从生产和流通方面搞好农用生产资料供应。1990年代,党更强调“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市场经济下切不可放松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建设,把“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用工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确立了国家对农用工业实行投资倾斜和其它扶持政策,农用工业发展既要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量,又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缩小批零差率,降低流通费用和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等措施“解决化肥、柴油供给不足、价格过高的问题”;加快农药新品种研制开发,“增加农膜原料产量,调整农、地膜用料结构,开发新品种。改进大型农机具,加快发展中小型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机械”[7](286,724,916,1160,920,60,541,599,720,1011,1243页);“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优先发展饲料添加剂,提高配合饲料入户率”,“不断开发复合高效、环境保护型的新肥料品种”[8](396,718-719页);粮棉主产区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增加生产与增殖转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等办法来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尊重自然规律

党总结了以往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教训,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要利用自然条件和潜力,强调搞农田基本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要根据生产需要和资源条件,在农村发展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农业水利化建设要区别自然地理的不同情况,“能引则引,能蓄则蓄,能提则提,逐步发展喷灌”。农业开发要按照“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经济效果被党确定为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可收兼顾并利之效”,“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有利于保持适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1990年代党提出了“加强资源培育和森林保护,抓好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治沙工程,改善生态环境”[7](48, 66,560,726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农业生产“使用生产资料、采用生产技术、选择生产方式,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破坏生态、牺牲环境、危害健康”,“发展粮食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8](450, 733, 891页)。党的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计划、分步骤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发展林果和畜牧水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属于国家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的范畴,其实践必须与农业生产的现实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力发展还包含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但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上探索与实践与当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党就经营制度、生产技术、发展环境和发展农用工业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取得了世人公认的农业发展成就。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也完善成熟起来,构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

(一)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经历了三代领导集体围绕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题,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第一代领导集体把作为解放农民的措施,用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体制,发展农业生产力。党认定农业经营制度由个体到集体的转变,“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得到解放”,“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9](717页),揭开了中国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序幕。曾提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0] (256页)的观点体现了党发展农业生产力把制度和技术改造相结合的要求,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改造道路却把制度演变放在优先地位,这就颠倒了制度和技术变迁的顺序。党虽然把解放生产关系放在首位,把扩大生产规模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导致了农业经营组织的不断升级。党以集体组织动员农民在增加土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灌溉系统,增施化肥,改良作物品种等方面,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艰苦努力。我们认为,第一代领导人在七十年代前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可贵探索,未能真正找到一条好路子,方法不对,其突出表现在化时期。其原因在于党注重了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但忽视了生产工具为主的农业劳动资料是决定生产力性质、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忽视了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是由物质生产力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因此,希求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规模农业,以取得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党在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上的这种认识,决定了党在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上倚重于农民之间关系的调整,未能高度重视与农民利益攸关的分配关系的调整,反而强调政治挂帅、精神鼓励,损失了农民的物质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降低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功效。

第二、三代领导集体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找到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基本方法。党通过调整农业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发展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党提出并实施了系列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现实而科学的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邓小平提出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1](17,355页),勾画出了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的体制模式。他强调了农业机械化、管理、多种经营、商品经济、集体收入等提高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指出“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并认为“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12](315—316页)。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途径和正确方法,提出并解决了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协调问题,体现了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农业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二)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进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

我们看到,党在五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中,一贯强调改善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条件,强调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帮助支持问题,也要求领导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等,但这些政策在1980年代前后却导致了相反的实施效果。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力是农民通过生产活动获得农产品的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具有生命力的动物和植物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农业生产工具和自然环境是农业的劳动资料。农业生产力最根本的特点是由动植物的生物特点所派生的,具有对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季节性,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性,劳动资料的使用特性和农民知识结构和劳动时间的特殊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时必须把握并综合协调上述特点。从党对这些因素和特点的认识和判断来看,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经历了探索、调整和完善的过程。1980年代前,其实践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实现上述因素的协调功能及农业领导方法上的失误。而后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党的领导方式和综合农业生产力发展因素功能协调的结果。因此,1980年代以来党关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正确观点就是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理论形态。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产业进步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建立农业保护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党对中国传统农业重视天地人协调经验的继承。

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演进体现了党对农业领导方式的改进,体现了党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理论品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代表了中国农业发展观的进步。坚持和实践1980年代以来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将继续引导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现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农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c].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4]陈云文选(1949—1956)[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6]建国以来文稿:第8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中央卷[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8]李文学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著作选读: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建国以来文稿:第5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第5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东川;生态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01-1

东川是我国著名的铜矿主要产区,素有“天然铜都”的美誉。历史上曾是山清水秀、五谷丰登的富庶之地。由于长期的无计划开采导致森林被毁,加之境内地质古老,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层破碎,地表起伏显著,岭谷高差悬殊,土壤侵蚀严重,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样的生态系统破坏,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短时间内也是难以恢复的,所以,东川农业开发的主线便是: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

1 东川农业生态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东川全区国土面积1859.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仅为32%,大多数区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民收入也很低。依照耕地的水资源来看:东川区的绝大部分地域不但可耕地质量差,而且可耕地的面积也很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小江流域,由于发生了地质灾害,使本区自然环境向着“沙石化”方向发展,使河谷两岸逐渐变成秃岭荒滩,土壤奇缺,土层覆盖很薄;东川由于植被破坏很严重,加之干旱少雨,雨季暴雨集中,全年雨量分布不均匀且可开发利用效率低,部分地区每年大量的人和牲畜面临饮水困难,很多耕地受干旱威胁,水资源缺乏将严重限制东川的开发。根据环境条件来看:东川地区生态环境很脆弱,小江流域有泥石流沟116条,是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地质灾害频频爆发,土壤大量流失,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加。从东川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东川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标准低、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究其原因,根本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业发展思路不够开阔,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没有形成一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2 推进东川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的方法

2.1 加快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东川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加快东川小城镇发展的步伐,让东川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拥有小区域的依托,从而形成以农业产业化技术、深加工、流通、信息以及人才等为中心的农业与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样一来就会让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的贫困和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工业化,是形成东川农村经济增长中心,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办法。

2.2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推动东川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需要正确把握和引导市场的需求进而奠定特色品牌,使农业结构调整创新,生态和经济从一个单一的粮食生产中扭转出来,面向森林生态系统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1)积极推广适合当地特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2)按照“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增收保稳定”的基本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方针,坚持以市场作为导向,以科技作为动力,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业与养殖业。

(3)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工作,搞好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

2.3 积极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打破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农业部门要发挥强处,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坚实的产销关系,逐渐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体制,使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运销,着重培植一批有市场前景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农副产品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要以上档次、上规模、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实现向加工成品型农业前进。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企业走以农户为基础,企业为龙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闯市场,共同发展的路子,实行集团化经营,培育出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并且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产品,因而形成批量、形成规模、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

2.4 强化农业施设的基础建设

(1)以加强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东川水利建设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灌区节水灌溉为重点,改变大水漫灌的现象,更好地利用在该领域最先进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而必要的山区水库建设,则会增加径流的调控能力,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

(2)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龙头的农村能源体系建设,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植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加快东川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实施“信息入乡”工程,拓宽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逐步建立起覆盖区,乡(镇)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重点农户的农业信息网络,及时为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有效的市场供求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延,刘芳.吉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2011年Z1期.

第6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业清洁生产;推进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6-0108-03

1 引言

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为片面追求单位面积农业产量的提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化学品,导致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预防农业污染,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模式,必须改革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1]。

2 农业清洁生产的内涵

UNEP (联合国环境署)于1989年5月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在1990年10 月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计划,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上,正式将清洁生产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UNEP将“清洁生产”定义[2]为: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我国在1993年10月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因此,经济界和理界在推行和探讨“清洁生产”的有关问题的时候,注意力较多地集中于工业领域,而对于农业领域则较少涉及。实际上,无论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或破坏程度还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农业都不亚于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工业[3]。

所谓农业清洁生产(Agricultural 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将工业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即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产品设计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要求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温和(environmentally benign)的绿色农用品(如绿色肥料、绿色农药、绿色地膜等),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减降农业污染物的数量和毒性,以期减少生产和服务过程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性,达到环境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目的[4,5]。

农业清洁生产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它吸取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是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和有效途径。

3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的过度使用,污灌及畜牧业生产等使中国农业环境目前已经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成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防止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切实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农业领域进行发展模式的转换,走农业清洁生产之路,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势在必行。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产出或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生产管理模式、优化农业结构、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收增效,并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卫生安全水平,向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的环境标志认证农产品。将清洁生产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6]。

而现行的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为农业清洁生产提供了部分可以借鉴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工业清洁生产为农业清洁生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学原理,同时,工业清洁生产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推出,也为农业清洁生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7]。

4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4.1 意识薄弱

农业生产者清洁生产的意识较为淡薄,只关注生产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农业清洁生产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保护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土地。

4.2 尚处于初期阶段

清洁生产在我国正式法制化,并在工业领域中推广和实施还只有5年,在农业领域,更是个新兴学科,绝大部分还只停留在理论方面、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实际操作性方面还没有较多的实践。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监督的重点也只是在城市和重要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上,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农业清洁生产尚处于初期阶段。由于整个清洁生产在我国进行得就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因此,我国农业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比较少,发展规模小,在农业中的比重较小,未形成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的良好氛围。对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未形成整体规划及整体效应,对资源掠夺式利用和污染环境的现象还不能得到有效遏止[8]。

4.3 缺乏有效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支撑

清洁生产是一项专门技术,农业清洁生产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依托。同时,清洁生产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农业清洁生产领域,成熟而实用的技术更少,还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

4.4 缺乏对应的鼓励性政策支持农业清洁生产

由于清洁生产在我国历史还不久,且目前注重的主要是工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农业领域中清洁生产鼓励和优惠政策很少,基于市场的激励机制也还没有行动起来,使农业生产人员丧失了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章《清洁生产的推行》、第三章《清洁生产的实施》、第四章《鼓励措施》具体针对农业方面的政策基本上是空白。

5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建议与措施

5.1 加强宣传,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意识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教育、宣传和培训,努力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水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环境的监督和控制,使全社会都认识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营造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环保素质和农业清洁生产意识。为了提升农业生产人员素质,可以就近发挥以省、市级农业院校为主体,分期、分批对基层农技人员实行在岗培训,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推广队伍水平。

5.2 加强扶持,制定相应农业清洁生产鼓励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居主导地位。目前,应把农村清洁生产统筹考虑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加强扶持,借鉴工业清洁生产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加强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政府可以运用财税和金融手段,对r业“清洁生产”项目进行扶持,制定农业清洁生产鼓励政策,营造有利于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的外部环境。农业清洁生产是一项新兴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各部门多方面合作,多学科多种清洁生产技术配合使用。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特点,通过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消费等特点,了解掌握目前农业生产所处的水平,制定针对农业清洁生产的标准[9]。

5.3 加快实用性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以科技带动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积极向农村地区提供科学技术。政府要加强的宏观调控功能,努力促进农村地区与环保部门、科研所、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已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研发实用性强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农业清洁生产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及时沟通信息,加强技术培训、宣传咨询等工作。同时,开展国际国内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在农业清洁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

6 结语

随着人类对健康、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农业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生态化、绿色化的生产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欧志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业清洁生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63~6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编著.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7):6~10.

[3]王 梅,王佳贤.浅析农业的“清洁生产”[J].经济问题,2007(3):78~79.

[4]贾继文,陈宝成.农业清洁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4):1~4.

[5]段 然,王 刚,孙 岩,等.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 23(3):494~499.

[6]柯紫霞.浙江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实施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7]贾继文,陈宝成.农业清洁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4):1~4.

第7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粮食;制约;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22—2

我国从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量已发生了可喜变化,十七大后,在农村首先减免了农业税,又落实了农业“多项直补”办法。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粮食生产逐年大幅度提升。按照我国目前13亿人口计算,每人占有粮食400公斤(原粮)以上。从而保证了国计民生的需要,做到了国内产、销、供、求基本平衡,并且略有结余。因此说,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健康的发展机遇期。

1 制约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几个方面

1.1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我国现有耕地18亿亩,其中有2.5亿亩是种植经济作物,而种粮食作物面积也只有15.5亿亩。要保证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实在不容乐观。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强调:18亿亩土地红线不可动摇,不准突破这道底线。因退耕还林而自然减少生态退耕数量大,是耕地面积减少较多的主要因素。全国耕地面积由2000年10月底的19.24亿亩,减少为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亩,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其中生态退耕减少耕地8065万亩。工业化推进发展性减少由于经济增长快,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各项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建设占用相当数量的耕地。全国城乡新增建设用地3285万亩,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

1.2 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信息滞后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全凭农民主观意识,往往是参照前一年价格高的品种多种,致使品种单一反而卖不上好价钱。土地的分产到户,使机械化、专业化不能广泛普及,农业技术与产业结构没有合理和有效结合。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根本得不到提高。还有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1/4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1/2的农村劳动力是小学毕业,初中文化占9%。高中、大学学历的微乎其微。他们思想保守,接受先进事物慢;还有农业科技队伍薄弱,科技服务质量不到位,一些先进经验和科学信息得不到及时传播和推广,销售信息滞后,农民收入减少。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

1.3 工业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厂区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2.5亿以上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这样除了厂房、住所要扩建外,相应学校、幼儿园也要增加。工业的发展又引发环保问题,政府虽然一再强调,限期整改污染严重的企业,但却有些企业只顾小集团利益,不计社会大成本。有的把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里,致使污水排放到田地里,禾苗枯萎,甚至颗粒无收。

1.4 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每年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这几年南方气温反常霜冻冰雪灾害也时有发生。汶川、玉树、云南等地地震,造成人口大量伤亡、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农田被毁,不计其数。尤其水灾更为严重,由于有些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库、堤坝基础工程较弱,安全措施较差。每年雨季一来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水淹没。旱灾每年也时有发生,严重的地方不仅土地不能灌溉,甚至连人们饮用水也极度紧张。因此说水旱灾害更是一直困扰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农田受灾面积要有3%~5%。

1.5 粮食深加工,消耗大量粮食

粮食深加工企业,也给国家收储带来一定压力。例如,吉林省一个酒精厂每天生产酒精1200吨,每生产1吨酒精,需要3吨多玉米原料,一天就消耗3600多吨玉米。每年按300天生产,就要吃掉玉米100多万吨。另从吉林全省来说,有19家这样中型以上企业,每年生产酒精200万吨,就要耗掉原料玉米600万吨。由于这些企业收购点多、面广,收购及时快捷方便,价格又往往高于国家收购价格,因此大量的玉米粮源,被他们所控制,而国储库收购点少、面小,有鞭长莫及之苦。

1.6 人口自然增长,增加大量粮食消费

虽然计划生育工作已列入基本国策,早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政策就有明确规定: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有些地方仍存在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老观念、老思想,多生、超生。据人口普查部门统计,全国每年大约增长1千万人口左右。消费社会资源我们暂且不论,而增加消费粮食一项就达40~50亿斤。

2 采取可行的有效措施

2.1 要对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工作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此我国历届领导人始终把抓好农业生产解决粮食,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并且经常教导我们说:“无农不稳,粮食稳,天下稳。”否则就会动摇社会根基。抓粮食工作各级领导既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又要有高瞻远瞩的策略;既要抓好长远发展规划,也要抓制约粮食发展问题。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紧紧地守住18亿亩农田

18亿亩农田是我们生产、生活的生命线。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必须保证粮田种植面积,绝不允许多种经济作物而挤占粮田。这样才能保证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保证国计民生的需要。总之,解决我国粮食必须立足国内,搞好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及时提供科技信息、传播好的经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3 要强化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大力推广科学种田

对山、水、林、田要做好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平整土地,兴修水利,精选良种,扩大复种指数。使其地尽其力,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力做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不受一般自然灾害所左右。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2.4 要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和管理

为了保障国计民生的需要,各市、县设立储备库,它对稳定市场,稳定粮价起到了决定作用。但在粮食上市期间有些个体商户,粮食深加工企业与国库争抢粮源,国库往往完不成收购任务,应采取粮食上市期间先关闭一段市场,待国库完成收购任务后再行放开。在市场管理上,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一些不法商贩,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者要严厉打击,同时国家要根据市场波动情况,要不失时机的采取调控手段,抛售一些必要数量的粮油,进而达到安定人心,调节供求,稳定市场平抑粮价的目的。

2.5 要严肃政策、严明法纪

落实好养老社会保障措施,解决好人们的后顾之忧。彻底制止铺张浪费粮食不正之风的势头。要进一步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优良传统。保护好我们的社会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对那些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排、滥放”污水的企业绝不姑息,对节能减排限期整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不准生产,对已经污染河道、农田所造成的损失,企业要给予经济补偿,在有关主管部门监督下,保证兑现,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张力奋.论价值规律在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局限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2] 郭增麟.世界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前景[J].世界农业,1980年05期

[3] 李必训.大力发展畜牧业——论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的重要途径[J].学术论坛,1980年01期.

[4] 王守礼.美国粮食体系中能源的作用和节约[J].中国农村观察,1980年02期.

[5] 闻伯英.谈谈湖北省粮食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1981年03期.

第8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对生态扶贫研究源于类似于大西北的典型的环境贫困型地区扶贫而开展的。诚然,如大西北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土壤沙化、石化极为严重,农业缺少根本的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和贫困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陷入“环境脆弱一贫困一掠夺资源一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贫困陷阱”而难以自拔。针对此状况,不少学者提出反贫困应从生态环境的改善入手才是最佳途径。

    现实中,有些地区实施了生态扶贫,且政府大力倡导效果却并不佳。原因在于这些贫困主体不属于环境贫困型贫困,生态扶贫不能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的参与积极性。生态建设要取得效果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这并不符合贫困人口迫切解决温饱的需求,他们先一步想的问题还是怎么解决生存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对其要求太高。这些贫困人口对制度的需求是那些能够快速带动他们脱离贫困,能够有效解决温饱问题的制度模式。

    对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缺乏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它符合需求层次理论的一般规律,不能怪农民没见识,目光短。就如经济林栽种,因其长周期不能受益性,使得尚未脱贫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民难以承受,农民积极性不高,对林地投入不足,呈现出造林的成活率不高,苗木成长慢的现象。正是由于生态环境改变的长期性与贫困主体迫切脱贫的愿望不相符,使得有些地区依靠生态扶贫效果不太理想。最终出现不顾生态的长期持续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致使脱困人口陷入“顽固贫困”的困境。

    那么对于生态资源富足地区,该以一种什么方式扶贫才理想呢?按照当前开发式扶贫的理论,农业产化应该是理想途径。但根据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地区实践却发现,农业产业化扶贫并不能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返贫”问题。当前的返贫问题面临新的情况:一是绝对的返贫;二是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滞后出现的相对返贫。要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不仅要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要使贫困人口有足够的发展能力,向奔小康方向发展,赶上其他地区的发展步伐,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政府扶贫资源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增效增收、农户脱贫致富的一种开发式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能够增强贫困主体脱贫的能力,依靠政府的扶贫投入和合理的市场管制可以有效避免“贫困恶性循环”,减少“扶贫资金及人口漏出”问题。且由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相对短周期,很适合贫困人口快速脱贫,所以较受温饱线上挣扎的贫困人口欢迎。

    可由于我国的贫困地区普遍面临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山地多,平地少,集中成片可供规模生产的土地有限,充分利用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但要想过上小康生活,还必须充分利用所有的山地、林地。同时实施产业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资源富足区的贫困人口而言,他们在利用林地资源的同时,也会砍伐变卖以增加农业产业化的资本积累。可一旦山地、林地被过度利用,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产品的产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富足区会变成环境贫困区,土壤沙化、石化、水土流失必然随之而来,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础受到深程度的破坏,农业产业化非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使原有成果越变越小,农民会再次沦为“贫民”。

    所以对于资源富足地区的扶贫有必要找到一条生态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之路,才能保证扶贫的绩效持续,才能保证扶贫资金撤出后的农民实现自我发展。

    二、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

    产业化扶贫耦合构想

    对于生态资源富足地区的贫困人口而言,生态资源本身就是保证其脱贫的有效资本。所以在人们对生态环境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之前,人们的过渡砍伐等利用现有资源脱贫的现象就不曾停止。这种现象在沈从文的《边城》里描述相当具体,那时有成千上万的伐木工人以此为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长,这些行业已不能让这人们解决温饱,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担,部分地区从原来的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演变到环境不可逆的阀值水平以下的环境型贫困状态。此时,以规模经营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化得以实行。可要实现脱贫需要有一定量的投入,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所论述的贫困人口要走出恶性循环怪圈必须有一定量的资本积累。所以产业化的初期,对环境破坏是难免的。到产业化的中后期,由于产业化资源的有限性,单讲产业化发展已无法使人们走出相对贫困,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提高农业产出质量,达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效果,提高产业化产出;二是合理地开发生态经济产品获取收益,如生态林木的有规划砍伐,才能使贫困人口依靠生态资源、环境摆脱相对贫困状态。这时人们的生态建设积极性才会提高,生态环境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也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形态所说明的: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即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但由于环境的不可逆性的存在,过渡损害的生态环境再难恢复,这就存在一个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有机耦合。耦合一词源于物理学畴,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正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系统概念。只有两者有机耦合才能找出一条生态资源富足区的有效扶贫路径。

    1.农业产业化扶贫与生态扶贫的反向耦合阶段。农业产业化扶贫因其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会较先于生态扶贫被贫困人口接受。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初期阶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不可避免,并且随着产业化的深入生态破坏活动会更多,更频繁。此时,如设定产业化扶贫效果为S,再定义生态扶贫效果用E来表示,两者的效果体现都可以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来体现,统计单位用货币单位“元”来表示。则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E=F(S),在此一阶段必然是一个凸函数关系式(如图1所示),它存在一个转折点G,在G点上方部分表示在产业化初期的开始阶段,人们还只是利用现有耕地或荒地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生态破坏不大,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效果显着,所以曲线较平缓,此时的产业化效果的增加比生态破坏的速度慢,因此曲线表现为凸函数曲线。在G点下方部分表示在产业化初期的后续阶段,此时人们不再是垦荒了,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已见实效,人们会开始利用山地林地实施产业化,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极速增加,同时由于环境破坏的增加影响产品的产出质量及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扶贫效果大大降低,曲线变得陡峭。

    2.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正向耦合阶段。到农业产业化的中后期,由于产业化资源的有限性,单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无法使人们走出相对贫困,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辅助,一是提高农业产出质量,达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效果,提高产业化产出;二是有效地开发生态经济产品获取收益,如生态林木的有规划砍伐,这时人们的生态建设积极性才会提高,生态环境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图2所示,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E=F(S)在此一阶段依然然是一个凸函数关系式,且存在一个转折点F,在F点左方部分表示在此一阶段的开始阶段,人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改善环境,环境的改善变化很快,但产业化扶贫的效果被改善环境的投入削弱,生态扶贫的效果理想,所以曲线较陡峭;在F点右方部分表示在此阶段的后续阶段,生态经济效益明显,农产品质量提高,档次价格上升,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齐头并进,互相促进,达到较好的耦合效果,曲线平稳上升。

    3.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模型及模型分析。在整个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过程中,会出现函数两个不同阶段,定义域区间以人们感觉到产业化的资源简单开发的瓶颈出现,要求更好的生态环境予以突破为转折点。假定此点的资源量为q1,则产业化效果受到资源(Q)约束的函数关系式为S=F(Q)。从而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耦合的两阶段函数为E1=F(F(Q),Q1以及E2=F(F(Q)),Q>q1。曲线图见图3。

    从实践来看,模型较符合资源富足区的实际。但如果放任贫困主体按此模式自由发展必然会出现环境不可逆的问题。这里借鉴潘家华(1997)的方法,在曲线中引入环境不可逆的阀值水平,对研究会更有意义。任何政府都不会也不应该让环境不可逆的情况发生,于是政府的干预成为必然。它会使得曲线E点至F点的曲线EF形态发生改变,变得较为平缓。但政府的干预会牺牲社会福利,会出现一个类似于增长阻尼的效率损失(见图4)。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两者有机耦合单靠贫困主体无法自我实现,此时要发挥政府扶贫资金的作用,进行有效的生态补偿,达到贫困人口脱贫的资本积累。政府在这一阶段上也只能在这个方面发挥作用,才会符合贫困人口需要的有效的政策取向。我们现在的生态补偿一是制度不健全,标准不统一;二是补偿的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偏移,这是造成贫困人口边缘化的一个主因。

第9篇: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广西;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布局;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3.2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04-02

广西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生物质资源丰富,特别是甘蔗、木薯等能源作物最具优势。

一、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和能源农业的要求,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建设成为以木薯为主,以薯、蔗、稻、蜜为辅,比较优势突出,品种结构合理,市场效益显著,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体系,实现生物质能产业跨越式发展。其目标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二是区域化、产业一体化和国际化。

制度创新目标。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农民为依托构建农民经济合作社,共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制度体系。

技术创新目标。市场指导,政府引导,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科研与高等院校作为重要支撑,形成科技链和产业链的生物质能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能源作物专用品种引进、培育及其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建立较为完善的生物质能资源技术创新体系。

人才培训目标。建立健全与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加强生物质能农业高新技术中试基地及其市场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化技术组织,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区域化目标。发挥本地区域优势,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走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形成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产业一体化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载体,推进销、农工商、技工贸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体制,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主导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国际化目标。生产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把比较优势变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2.阶段目标。“十一五”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销服务建设,加快能源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实现木薯、甘蔗、红薯、马铃薯等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区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作物生产基地或产业带,与之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市场有很大发展,能源作物生产体系初步形成。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0%,能源农产品商品化率达95%。

远期目标。继续扩大能源农业产业化的范围和提高能源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以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能源作物高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形成产业规模,建成木薯、红薯等能源作物基地,形成较完善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体系;能源农业商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达到更高水平,具有一批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能源农业产值占农业更大比重。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5%,能源农产品商品化率达100%。

二、生物质能资源重点领域和重点品种选择

1.基本原则。发展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环境整治,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二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盐碱地等非适宜耕地资源,重点发展以非粮食作物为主的能源作物;三是坚持产业协调推进,构建品种培育、基地建设、加工运销以及维修服务等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协调推进;四是坚持经济技术可行,因地制宜推广不同模式,同时着眼于突破技术瓶颈,以技术创新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发展质量;五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物质能资源建设,正确处理好生物质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实现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1]。

2.农业生物质能发展重点。根据上述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广西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大力发展能源作物,推广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力争走出一条非粮型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道路。

3.重点能源作物。根据生物质能源作物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要求,遵循优势、市场效益和重点发展原则,重点发展木薯、甘蔗、红薯、马铃薯等作物[2]。

三、重点能源作物区域布局

1.木薯生产布局。以贺州市的信都、来宾市和田林一线以南建立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县(区):南宁市的邕宁县、武鸣县、隆安县、宾阳县,梧州市的藤县、蒙山县、岑溪市,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玉林市的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贵港市的平南县、桂平市,河池市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来宾市的兴宾区,崇左市的江州区、龙州县,贺州市的信都,北海市的合浦县[3]。

2.红薯生产布局。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玉林市的陆川县、博白县、北流市,北海市的北海市辖区、合浦县,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贵港市的平南县、桂平市,梧州市的藤县、岑溪市,贺州市的八步区,来宾市的兴宾区。

3.马铃薯生产布局。重点布局钦州、玉林、贵港、来宾等市生产带。

4.甘蔗生产布局。以崇左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百色市、贵港市构建生产带。重点布局县(区):崇左市的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南宁市的邕宁县、武鸣县、隆安县、宾阳县、横县,来宾市的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柳州市的柳江县、柳城县,百色市的右江区、田东县、河池市的宜州市,贵港市的覃塘区,防城港市的上思县。

四、科技战略选择

1.技术路线。建立以区域布局、技术创新、品种结构调整、中试及示范基地、一体化组织和经营为主体的技术路线,提高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能力,加快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2.技术创新模式。为满足生物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科技的研究,不仅要在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性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更紧迫的是要对单项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集成和配套化,并实现产业化开发。这就要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校紧密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3.科技战略选择。

1)常规技术全面升级战略。以提高能源作物产品质量、节本增效、减少污染为目标,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立足于生物质能源作物产业升级需要,进行科技力量的重新配置,重点开展能源作物专用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施肥、灌溉、植保技术的升级与换代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升级。加强能源作物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应用,重点进行农业信息技术集成,逐步建立能源作物灾害监测、预测体系;以internet网络为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能源作物病虫信息传递网络。

2)技术跨越发展战略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技术突破和技术集成配套为内容,以技术跨越推进能源作物产业快速升级换代。形成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生物质能源科技产品中试基地、生产性试验和示范基地,开发一批对能源作物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一系列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解决能源作物科技的难点和生产应用性、区域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3)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在能源作物科技成果开发上,以产业化为突破点,通过政府的推动,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开发,以重点项目的带动,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在总体部署上,要充分体现“上规模、抓机制、创名牌、求效益”的原则,克服能源作物生产的分散性、弱质性和可控性差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一是建设能源作物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区域能源作物发展方向和特色,建立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示范基地、示范区。二是培育发展生物质能源型科技企业。以示范基地、示范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纽带,推动农业科技企业依托自身的科技实力或与农业科研单位共同开拓技术市场。三是建立生物质能科技产业化管理体系。政府要择优重点加大对物化的生物质能科技成果的开发力度。

4)技术标准化推进战略。一是建立和完善地方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农业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广西能源作物优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能源作物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甘蔗、木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尽快开展其他特色能源作物产品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广西能源作物产品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二是加大技术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1)以甘蔗、木薯技术标准示范基地的实施为突破口,全面启动能源作物技术标准示范基地建设。(2)拓展技术标准的实施范围,努力在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生产的各个领域推行标准化;(3)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提高技术标准推广实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陆宇明,梁贤,卢庆南.广西生物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91-693.